时间:2023-07-18 17:06: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的银行结算方式包括现金和“三票一卡”,即汇票、本票、支票和银行卡。后期,又出现了电子汇兑、网上支付等结算方式。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传统的结算模式基础上,大力进行产品整合和业务创新,有效拓展结算业务内容和结算服务范围。
(一)支付结算网络渠道多样化
随着技术进步及客户对结算业务效率要求的提高,企业网上银行、银企互联、在线ERP等支付结算渠道发展迅速,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网点柜台结算,对营业网点的结算量分流比例逐年增加。另外,企业自助服务进程加快,很多银行都推出对公自助设备,满足企业账户信息查询、转账等结算需求。
(二)现金管理服务逐渐普及
现金管理是银行帮助客户更高效地使用和管理银行账户资金的一项综合金融服务,银行将收付款管理、账户管理、信息和咨询服务、投融资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按客户需求打包,从而使客户的资金流动更合理、财务监控更易实现,提高资金的流动率和使用效率。现金管理业务顺应了对公客户加强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要求,成为银行稳定和争取优质企业客户的战略产品。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随着外资跨国公司不断在我国落户、“走出去”的中资企业逐渐增多以及国内大型企业对现金管理理念的接受和认同,都使得现金管理业务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视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三)第三方支付机构参与竞争
随着电子商务和行业网络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各类新型支付服务产品和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催生了第三方支付行业。快捷便利的支付工具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帮助行业客户构建全面的线上、线下电子支付渠道和完善的资金清算平台,提高整个行业的资金流转效率。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已进入非现金支付清算服务领域,促进和深化了支付结算市场的快速发展。
(四)基础金融资产服务起步
企业的发展壮大伴随着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及对银行服务的精细化要求:一方面,银行服务需要渗透到企业资金预算、配置和使用环节,实现银行服务与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机制建设以及资源整合相融合,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涉及控制资金成本、提高闲置资金收益率、降低资金风险性等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有流动性和安全性较好的投资渠道,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银行的结算业务逐步向高效率、个性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需以结算业务为基础,整合银行内部及外部的相关服务与产品,为企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组合服务,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金融需求。
(五)全球结算服务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国内企业集团公司数量激增,规模不断扩大,跨国业务比重大幅提高,企业集团集约化的资产服务诉求日益显现。与此同时,“走出去”企业境内外运营与金融服务的相互融合日益紧密,对资金结算的要求不断提高,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正为此积极发展境外业务能力,紧跟企业国际化步伐,丰富全球化金融服务。
二、商业银行结算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一)以活期存款看结算业务的市场格局
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基本完善,客户资金在银行间转账十分便捷。在投资理财手段日益丰富的当下,活期存款余额是反映银行结算服务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对公开数据的分析展示,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近年结算服务吸收的公司活期存款市场份额格局比较稳定,四大行占据主导地位,增幅逐年下降,股份制银行波动较大。
(二)银行结算业务的客户规模稳定增长
客户规模包括了结算账户数、客户数、现金管理客户数。银行结算账户是客户除现金外开展货币收支业务的唯一载体,结算账户的数量是反映银行结算服务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客户数既反映了银行各类业务的发展水平、潜力,也是银行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现金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定和争取大客户的有效手段,现金管理客户是高价值客户中与银行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的部分,其规模是结算服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公开数量比较显示,单位客户的结算服务主要由大型商业银行提供,大银行是保障经济稳定、支持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各家银行都非常重视客户发展,客户规模均保持稳定增长,紧密型高价值的现金管理客户规模的增长率更为显著。
(三)银行国内、国际结算业务均衡发展
客户在银行办理结算业务的比重,反映出客户对银行包括结算服务水平、能力和价格等质量指标的认可程度。由于各家银行人民币结算业务量统计口径存在差异,本文采用人民银行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进行比较。
公开数据显示,工行、中行依然分别在境内、跨境结算业务领域保持优势,但这些优势都在相对缩小,各银行都采取了境内外结算业务发展并重的方针,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迅速,商业银行的境内及跨境结算服务能力正趋于平衡。
(四)电子化、自助化是银行结算渠道建设重点
渠道是结算业务发展的载体。公开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网点渠道数量相对稳定,银行自助机具、网上银行渠道的迅猛发展,电子和自助服务是各银行当前乃至未来拓展的主要方向。
三、商业银行结算业务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机遇
当今中国,政策开放、鼓励创新、信息化发达、全球化程度高、客户资产管理能力与意识不断提升,不论是市场化改革政策,还是互联网结算的发展都为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挑战
1. 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随着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客户对银行的结算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专业化、精细化、电子化、综合化等特点,资金归集、跨行收付、跨境结算、优惠套餐、通存通兑、自助服务、账户管理、投资理财、风险控制等需求层出不穷,企业的需求更多的是全方位的金融资产管控需求。银行同企业之间从简单交易对手向长期合作伙伴转变,单纯的贷款、结算等服务满足不了客户的综合性需求,标准化的产品、简单的产品组合不能契合客户的商务模式,银行结算服务面临个性化、专业化、灵活性的更高要求和挑战。
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经过短短十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无论在业务运营模式、业务整体规模,还是业务发展范围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方支付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广泛地参与各类支付服务,以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银行现有资源难以覆盖的客户群体的支付需求,并且成为现代支付体系中活跃的、颇具发展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的基础支付功能、传统中间业务领域、潜在客户和存贷款、系统安全运行和未来创新发展构成威胁和挑战。
(二)机遇
1. “大数据”为银行带来的机遇。首先,“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了解相比过去有本质不同。“大数据”不但让我们能把握客户现在的状况,也可以完整地了解其过去,并与同行业中的企业比较,得出准确结果。其次,可多渠道与客户开展互动,全面评估客户对银行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为改进服务提供了最大便利。第三,“大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将决定商业银行的竞争结果。
2. 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一是拓展了银行业务范围。2009年开始,人民币正式成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实现直接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品种,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及新服务种类和新项目研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二是促进国际结算量增长。人民币的国际化方便了国内企业在境外的经营,方便了境内外客户的交易结算,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境内外分支机构开展人民币跨境联动业务和大幅增加国际结算量,为其生存和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3.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短期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导致利差收窄,使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水平遭受冲击,但长期来看,通过市场化的利率配置资金,能够突破金融抑制,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改善投资质量。利率市场化加速银行业竞争程度,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与收入结构得以改变,进而盈利能力也将得以完善。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促进商业银行经营转型,从高度依赖存贷款利差的盈利模式向低经济资本占用的中间业务转型,这无疑会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尤其是结算业务带来难得的机遇。
四、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一)信息化银行时代长尾理论的实践
近年来,各商业银行的网银用户急剧增加,网银交易量井喷式增长,网上银行以及新兴起的手机银行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随着上网变得越来越廉价和普及,中小客户的比重在快速提高。银行能够以更低廉成本向潜在客户推广产品或者向现有客户进行交叉销售,便捷地实现中小客户的规模效应。
新的环境下,银行可以按网络客户的结算交易特点进行细分,根据同类客户的行为特征打造最适合的金融产品,使客户的消费者剩余和银行收益都达到最大化。在长尾理论越来越流行的网络时代,网上银行业务领域可以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种类别的客户,及时、动态地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二)大数据将引领新的营销模式
大数据正催生新的营销手段。随着客户需求的差异性逐渐增加,如何在以规模取胜的传统营销理念基础上,精准定位不同客户的消费行为,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商业银行营销活动的重心。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成熟,定量管理成为提高营销水平的必要手段。数据挖掘在精准营销的应用主要涉及客户行为细分、交叉销售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构建精准营销体系。
大数据还可以支持更有效的客户流失预警及挽留。据有关数据分析,企业争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约是保留一个老客户的7倍。商业银行如何保有自己的客户,如何展开客户挽留行动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对结算数据的挖掘分析,建立客户流失预测模型,分析客户流失倾向,以便于在客户流失之前进行预警,并给出量化指标以衡量该客户流失的可能性。通过模型,银行业务人员可根据每个客户流失可能性大小进行客户排序,找出流失倾向较高的客户群体,结合这些客户对应的分群特征,采取相应的客户挽留策略,以进行更加精细的客户保有措施,提高客户挽留的成功率。
(三)打造银行互联网金融结算业务核心竞争力
面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冲击,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一是结合市场需求,进一步丰富电子支付产品,加快手机支付、电话支付、在线分期付款等产品的创新实践,提升客户体验。二是将现有标准化的支付产品向两端进行功能延伸,为垂直行业提供个性化的电子支付解决方案。三是拓展与电子商务市场的合作,直接介入电子交易支付链,为其提供账户管理、支付、资金结算、资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实现客户资源共享和业务优势互补,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四是发挥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的传统优势,创新 “结算+融资”新产品,为资质良好的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应链金融服务。五是可以充分利用央行最新推出的“第二代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俗称“超级网银”),通过“一点接入、多点对接”的系统架构,为客户提供具有统一身份验证、跨行账户管理、跨行资金归集的一站式网上支付管理新平台。
本文在综合考虑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利用空间相关性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和二元空间相关性检验,其次利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空间交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2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时间区间为2003-2012年,地区区间为31个省市。实证研究中数据变量主要有:金融发展指标,以历年各地区存贷款余额除以人口数表示,间记FIR;经济增长指标包括如下三个,消费指标,以最终消费支出表示,简记CON;投资指标,以资本形成总额表示,简记INV;进出口发展指标,以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表示,简记EXP。另外为使数据反映真实的财富变动关系,对数据进行了价格指数调整。在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时,均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在空间权重矩阵的选择方面,为了体现各省之间的空间距离并保证海南省存在相邻单位,空间权重矩阵以各省之间中心距离为基准进行构建。
3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
1空间相关性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整体空间相关状况进行分析,利用GeoDa软件对我国银行业发展指标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出2003至2012年银行业发展状况的Moran’I指数,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近十年来我国省域银行发展状况指数均为正,这表明我国银行的发展并不完全呈随机状态,而是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现象,展现出强烈的空间集聚性。从Moran’I指数的变动趋势上可以看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空间集聚性在整体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存在轻微的趋势变动,从2003年到2009年银行业空间集聚性略微增强,2009年之后略微减小,此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银行业发展受到了影响,并且银行业较发达的地区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对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微弱的阻碍作用,进而导致我国银行业空间发展趋势存在轻微变动。
2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二元空间相关性研究。选定银行业发展指标和经济增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出二元Moran’I指数,结果见表1。由表中看出,近十年来我国银行业与经济发展的二元空间相关指数均为正,结果显示出我国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正相关的趋势,银行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二元空间集聚性,即银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其邻近的省市经济通常比较发达,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对本地区的银行业有促进作用。
4经济增长对银行业的影响
前文阐述了我国银行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关系,结论证实我国银行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且与经济增长具有二元空间相关关系,传统的计量经济模型未能考虑空间交互效应,从而导致模型的设定与估计存在误差,因此从理论上讲可以考虑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来反映经济增长结构对银行业影响进行研究。
根据Elhorst的空间计量经济理论框架,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和检验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应包含哪种固定效应及选择怎样的空间面板结构。为选择最适合的模型需要对面板数据进行四重检验,根据检验结论,最终选择时间和空间双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并且具有随机效应,模型形式如下,
模型是基于Elhorst在2010编写Matlab程序(可参考其网站)进行估计的,估计结果见表2。从表中看出银行业发展的空间滞后项对其自身的影响系数为0.2830,且在1%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说明我国银行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银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区经济的影响,还受到邻近地区银行业发展的影响。
从消费、投资和进出口这三个变量系数检验概率水平上看出,我国经济增长对银行业的发展的引致效应非常显著。消费对本地区银行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而相邻省域单元消费的增长对本地银行业的发展具有负的溢出影响;投资对本地区银行业发展具有负向影响,相邻省域单元投资的增长对本地银行业的发展的溢出影响为正。这表明我国各省之间银行业在协同发展的基础上竞争性仍然较强,存在某种程度的此消彼长关系,另外从消费对银行业促进作用上看,我国的消费需求未达到现今经济发展水平的饱和点,仍然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净出口对本地区经济具有正向影响,但相邻地区进出口的增长对银行业发展的溢出影响并不显著。
对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分解能够得到各影响变量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通过对其分析能够更直观的了解我国经济增长对银行业发展的空间影响及其贡献度,见表3。从表中看出,消费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存在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但要小于直接效应,也就是说我国消费的增长对银行业的正向促进作用要强于通过空间交互作用带来的阻碍影响,其结果是消费对银行业发展总影响效应显著为正。投资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为负,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两者相抵后使总影响效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示投资并未对我国银行业整体的发展带来影响。进出口水平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直接效应为正,空间溢出效应也为正却不显著,其对银行业发展的总影响效应显著为正。从总效应的大小上看,在带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最大,进出口水平影响次之,投资的增长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
对比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系数与直接效应可看出,两者系数估计值方向及显著性水平均相似,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不同,其原因是存在反馈效应,反馈效应是某一解释变量通过影响邻近区域的解释变量再反过来影响本地区的解释变量形成的,是空间滞后变量和空间被解释变量的交互作用形成的综合效应。我国经济增长对银行业发展的反馈效应是指本地的经济增长对邻近地区的银行发展影响后,邻近地区银行业又反过来对本地的银行法发展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对比表6和表7,消费的直接效应0.9125比空间杜宾模型中的消费的系数0.9560估计小0.0435,具体而言就是,本地区消费的增长作用于邻近地区的银行业后,邻近地区银行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对本地区的银行业带来的影响为-0.0435,为负反馈效应,其占直接效应的比例为-4.77%。另外可得出,投资对银行业发展的反馈效应为0.0095,占其对银行业发展的直接效应的比例为-4.15%,进出口水平对银行业发展的反馈效应为0.0105,占直接效应的4.37%。可以看出这些反馈效应都很小,这与经济发展在地区之间的传导影响效应逐渐衰减是密切相关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模型构建的正确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5022
2016年1月15日,我国首个普惠金融的国家战略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标志着我国普惠金融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十二五”期间,浙江金融业主动服务新常态下的浙江经济,为其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方面,银行业规模扩张速度由高速回归平稳,资产总量稳步增长,资产负债总量增速持续回升。另一方面,浙江省金融业在普惠金融推进工作过程也进行了强有力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浙江省普惠金融总体发展状况
11浙江省金融业发展现状
2015年,浙江省金融业成功应对国内国际金融发展的若干复杂多样的问题和挑战,全年金融业实现了增加值30489亿元,相比上一年度增长了123%。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余额11913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476亿元,同比增长了97%,提高37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负债余额115311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3230亿元,同比增长了99%,提高35个百分点。在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中,短期贷款下降2%,中长期贷款增长66%,票据融资增长881%。2015年,社会融资规模为6292亿元,其中以股票、债券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比重为322%,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不良贷款余额1808亿元,比年初增加了41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37%,比上一年上升了041个百分点。
中小法人机构风险储备相对充足。截至2015年年末,浙江省中小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77%,比上一年提高了03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仍处较高水平,为25436%。
12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主要问题
尽管浙江省金融业平稳快速发展,但是浙江省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却遇到了不少问题,问题的焦点并不是普惠金融需求方的金融服务需求不足,而是在普惠金融的“供给侧”存在短缺。
一方面,小微企业、农民及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或者由于信用不足或者由于收入较低,往往不被银行等传统的金融机构视为重点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浙江各地农村地区虽然均有银行类金融机构物理网点,但是由于经济、人口、地理等因素,导致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或者网点覆盖率低,或者提供的金融服务过于单一,使得农民无法享受到更加丰富便捷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等。
因此,分析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空间布局,探讨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对浙江省普惠金融“供给侧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空间格局
要改变浙江省普惠金融的发展局面,银行网点是很好的切入口,传统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渠道就是银行网点,所以银行网点合理布局不仅关系到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业绩,也关系到浙江省普惠金融能否全面推进实施。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于2013年在G20框架下制定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这一指标体系是反映各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其中3个维度19个指标体系中,普惠金融的“可获得性”维度的覆盖率指标是其中权重最大的指标。因此本文选取浙江省各地区银行网点为研究对象,根据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详细数据,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浙江省69个市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状况和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物理网点密度,以此反映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所涉及的金融机构网点数和人口数等数据是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浙江省政府网站、浙江银监局网站、统计信息网、各地政府网站、《浙江省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公报资料》《2014年中国金融运行报告》《2014年浙江省金融运行报告》《2015年浙江省统计年鉴》《2015年浙江省各市统计年鉴》等搜集得到。
截至2015年年末,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达25971万个,县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物理网点12012个,浙江省全省69个市县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乡镇全覆盖。
银行网点在浙江省不同城市间数量有所不同,反映出浙江省各城市银行业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中,银行网点数量超过1000个的地区有3个,其中杭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的银行网点数排在第1、2、3位。银行网点数量在500~1000个的有6个,为慈溪市、义乌市、余姚市、绍兴市、湖州市和金华市。银行网点数量低于50个的县域有8个,分别是洞头县(50个)、云和县(49个)、三门县(47个)、景宁县(46个)、嵊泗县(35个)、兰溪市(32个)、磐安县(23个)和庆元县(10个)。其他地区银行网点的数量均在50~500个。
鉴于浙江省各地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以及人口密度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本文选取浙江省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物理密度代表各地区银行业发展水平,来进一步分析探究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状况。本文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物理密度是以每十万人银行网点的数量计算。研究发现,浙江省各地区银行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分布,并具有明显的高值与低值集聚。其中绍兴市、温州市、宁波市、杭州市和义乌市位于浙江省银行业发展高水平区,前4位地区银行网点密度均超过100。银行网点密度低于20的地区为浙江省银行业发展的低水平区,有10个县市,分别是缙云县、平阳县、泰顺县、温岭市、东阳市、磐安县、三门县、临海市、庆元县和兰溪市。
3影响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由上文分析,可以发现以银行业为代表的浙江省金融行业发展呈现地区发展不均衡状态,而影响浙江省金融服务均衡化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城镇化率、居民收入等关联因素,也有直接因素。直接因素从普惠金融参与方展开分析,其中,供给方是指银行等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主要从金融业规模、效率和产品的多样性来分析影响因素;国际上普惠金融的需求方指需要金融产品服务的多群体,包括个人、家庭和企业,但是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及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监督方主要指政府等行政监管机构以及起到监督作用的社会大众等。
31关联因素
311城镇化率
“十二五”期间,随着浙江省逐步推进国家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率水平也不断提高,2014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477%,浙江省城镇化率为6296%,浙江省各地区的城镇化率也各不相同(见表1)。城镇化率排前3位的杭州、宁波和温州地区也与前文的银行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基本吻合。
312居民收入
从经济学角度看,研究者普遍认为经济不均衡会导致金融业也出现不均衡,而经济不均衡等通常可以通过收入不均衡来表现。从2014年浙江省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表2)看,排在“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前三位的分别是丽水市、金华市和温州市,而这三个地区同时也是前文探讨的银行业发展水平冷热不均较为明显的地级市,侧面印证了居民收入对银行业水平有一定程度影响。
32直接因素
321供给方因素
(1)金融业总体规模差异
金融总体规模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规模上,而普惠金融服务重要指标“可得性”除了服务覆盖率外还可以从信贷可得性反映。从表3的存贷款规模来看,浙江省各地区存贷款规模差距明显,反映出各地区不同的金融可得性。表3浙江省2014年各地区金融业规模统计单位:亿元地区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金融机构年末(2)金融产品结构差异
浙江省地区的农村金融产品目前仅仅局限于银行和保险,与之相反,城市金融类别和品种纷繁复杂。不但有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以及租赁和期货等,还有网络金融、PEVC等新型金融衍生产品;从金融服务上看,也存在较大区别,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大都集中在存、贷、汇,而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则是更为丰富的金融服务,包括理财、按揭、贷款、新型支付、代收代付、资产托管等。
(3)金融服务质量差异
由于普惠金融的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及城镇低收入人群等特殊群体,这些群体由于各种原因,在提出贷款申请时,像银行业这样的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及时、全面把握风险,容易在融资容量的评估上出现困难,导致申请人贷款失败。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一方面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全面掌握其经营成本、盈利情况和经营风险等详细金融能力评估内容;另一方面,这类主体在融资信用和贷款规划方面更倾向于大数额、短周期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提供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详细了解经营主体的经营情况或全面评估抵押品,导致金融服务周期长。其他部分金融机构若能够进行较快的评估,伴之而来的高风险、高融资成本又使得普惠金融的需求方无法负担。这些因素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进而在总体上影响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
322需求方因素
(1)主观因素
普惠金融发展需要两方共同发力,但由于普惠金融的需求方在性别、年龄、薪酬水平、教育背景以及行为偏好等方面各不相同,比如教育背景不同导致其对金融知识程度各不相同;比如收入水平、行为偏好等影响金融服务的决策等,这些都是影响普惠金融全面推进的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普惠金融的需求方的需求复杂多样,浙江省新型农业经营户数量增加快、发展阶段各不相同,出现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情况。而传统金融机构又由于获取贷款方的信息不对称,为降低风险要求贷款方提供较高的抵押物,直接或间接的提供了获取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323监督方因素
(1)政策因素
从整体上看,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政策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劣势。这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不无关系,也致使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平衡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进而使浙江省城乡金融体系处于两种不同的政策框架体系。
具体来看,目前,惠农、支农法律法规还明显不够健全、政策支持力度还不足。各地政府对进入到农村金融市场、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税收优惠、利率补贴、存款准备金等方面的优惠激励政策还未配套到位。
(2)保障因素
从目前浙江省普惠金融试点改革成效来看,不论是温州市的金融综合改革、丽水市的农村金融改革,还是台州小微金融改革等,都是政府出面引导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与担保机制。而其他地区由于普惠金融的供给方动力不足,不足以支撑金融机构主动建立完善的农村市场信用体系,而各级地方政府的农村地区信用建设工作也未很好地满足需求。这些监管机构的政策导向将影响普惠金融整体发展水平。除此之外,经济、文化、社会和技术等因素也对浙江省普惠金融的发展产生影响。
根据上文浙江省普惠金融发展空间格局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各级政府应切实做好政策保障和组织实施工作。作为普惠金融的监督方,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制规范和监管体系,建立政策法规制定健全监测评估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使得金融机构承担起区域经济发展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切实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要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尽可能保证地区金融均衡发展;以政府主导构建信用担保体系;通过国际交流学习提高浙江省普惠金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知识扫盲、扶贫信贷等专项工程实施金融普及工作.
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普惠金融保障制度。作为普惠金融的供给方,应开发因地制宜的金融产品、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主动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供给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主动健全农村地区信用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业较快发展。
小微企业和个体应加强自律管理。作为普惠金融需求方,首先要做到诚信经营与借贷,不断积累完善信用记录;其次要规范管理,严格规范信贷资金管理和使用;最后要定期及时向金融服务供给方披露真实财务信息。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Z].国发〔2015〕74号,2016-01-15
[2]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金融年鉴2014年[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3]何德旭,苗文龙金融排斥、金融包容与中国普惠金融制度的构建[J].财贸经济,2015(3):5-16
[4]郭兴平基于电子化金融服务创新的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J].财贸经济,2010(3):13-20
[5]吴金龙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与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15(12):20-24
[6]肖翔,洪欣普惠金融指数的编制研究[J].武汉金融,2014(9):7-11
一、引言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大部分成果仅限于定性分析或者简单的定量分析,尤其是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
我国国内目前对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也基本限于定性分析。范国惠雯(2003年)通过对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的考察,指出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何昌(2005年)利用实际银行信贷供给增长率和实际银行信贷需求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来衡量银行业发展是否有经济竞争力的支撑,进而评价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卫娴(2008年)则直接利用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方法中的经济指标分析法来分析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从抽象到具体,从定性到定量,在理论上已经有一定的突破和发展,但对共的定量研究方面无法相对准确地反映我国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倒此笔者以中国15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将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做一个初步评估。
二、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
可持续发展系统相对结构复杂,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内容及特点,笔者以资源、能力和资源整台能力为标准,选取我国15家上市银行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的数据,其数据全来自于各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的指标为:资产总额、总负债、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成本收入比、每股净资产、不良贷款比率、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损失准备对贷款总额的比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
(二)实证分析
由相关系数矩阵表可以看出,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因此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等强相关性,对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非常有必要进行因子分析,对其变量采取降维和消除相关性的处理。
通过变量共同度测算表可以看出,从反映的15个变量的三个因子共同度可以看出,其中有9个变量共同度在0.8以上,它们都很好地被三个因子解释,其余6个变量受特殊因子的影响,没有很好地被解释。从碎石图可以看出因子1与因子2,因子2与因子3之间的特征值之差值比较大,而其余因子之间的差值均比较小,可以初步得出提取3个因子将能概况指标体系的绝大部分信息。
所选样本因子提炼出的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8.623,占去了方差的57.488%,基于过程内定取特征值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笔者提取前三个因子,三个因子的特征值共占去方差87.879%。那么其他12个因子解释的方差不到15%,因此可以说明前三个因子包含了原始指标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F1中系数绝对值的主要有X1,X2,X3,X4,X5,X6,X7.而这七个变量主要概括反应银行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配置,F2主要由X8,X9,X14,X15确定,F3主要曲XIO,xll,X12,X13确定。最后模型得出最终因子评分结果,各得分状况则显示出了各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三、结论及建议
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其中综合水平大于零的商业银行仅有4家,中国工商银行综合水平得分1.57,位居全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水平首位。我国商业银行如今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是规模小、资产质量参差不齐等。
结合银行业发展与改革的前景,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应保持适度规模。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成分因子涌盖了可持续发展水平57.49%的信息,故各商业银行应结合我国经济方式转变与银行业改革发展进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规模发展战略,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且在规模化扩张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朝着国际化的大银行努力,积极探索混业经营的可能性。
第二,鼓励我国优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由资本结构因子可以看出,其对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贡献率为20.52%。改善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尤其是补充资本充足水平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商业银行可以积极采用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形成良性资本补充机制。
第三,加强风险管理,改善资产质量。对于经营风险的商业银行来说,加强风险管理是保证其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同时也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改善不良资产比例,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参考文献
一、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现状及影响分析
结合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同质化问题,其中,不同行业之间及其各自的内部结构体系中,如果在资产结构以及投资组合等经营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同质化与相似性问题,就会造成其共同暴露的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导致我国金融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断增加。有研究显示,银行机构之间的投资组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其相似性越高,即表明其在经营同质化方面的水平表现也越明显,从而造成银行对冲击下的共同暴露风险越大,在金融行业发展中受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扰动影响也就越明显。同样,银行业发展中,如果不同的银行机构之间在产品组合与区域选择等方面存在较高的同质化程度,就会导致银行之间的内在紧密度加强,从而引起金融行业发展中所存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形成较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形成与发展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较晚,因此,导致国内金融市场完善与管理中就存在着较多的制度缺失以及过度投机等不良行为,对整个金融市场良好秩序的形成及正常波动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使其出现非正常波动情况,并且在这种非正常波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形成溢出效应,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提升形成制约。另一方面,结合当前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由于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组成主体的银行与保险业在经营发展中所存在的相似性和同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并且一旦其经营发展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同质化问题后,在其中一个行业发展出现危机与风险的情况下,就会通过共同暴露等渠道、方式向其他行业传递,使其他行业发展面临相应的外部风险,进而形成区域性和系统性的风险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秩序产生影响。因此,针对我国银行与保险业的经营同质化水平进行研究,以结合其经营同质化程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调控,具有十分突出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二、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方法
结合当前对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主要包括欧式距离模型分析法与关联度模型分析、广义杰卡德模型分析、余弦相似度模型分析等多种不同方法。其中,欧式距离模型分析在经营同质化水平测度分析中,所测度获取的数值越大即表示其经营同质化水平也越高,有研究利用该分析方法中模型计算对银行银团贷款组合的重叠实现了较好的测度分析;广义杰卡德模型分析中通过其计算模型进行计算获取的杰卡德距离越大,即表示其同质化水平也越高,该方法在金融领域的相似度测定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和效果,其中,就有研究利用该模型实现了我国上市银行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和分析。
三、对我国银行与保险经营同质化水平的测度研究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银行体系发展状况对其总体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又影响着银行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而直接影响着上述作用的发挥。我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城乡发展差距明显,具体到金融领域,很多县域地区呈现金融服务机构较少、垄断程度高、竞争不充分的格局。当前我国关于银行业竞争情况的研究多偏重于城市地区,而对县域银行业市场结构特征的研究较少。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拟对我国县域银行业的竞争情况做一探讨,为未来县域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金融垄断争议
有关银行业竞争程度的研究主要涉及对于银行业竞争程度的判断、银行竞争程度与效率的相关关系、银行竞争程度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等三个方面。
多数研究表明,各发达国家银行业大多处于垄断竞争环境。SCP假说认为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三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市场结构影响企业策略选择,进而对企业效率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集中度较高,则少数大银行之间只需付出较低成本便可形成合谋,并采取限制竞争对手进入的手段巩固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例如斯米洛克(Smirlock,1985)认为垄断导致过高的贷款利率、过低的存款利率以及花样繁多的不合理收费等。同时市场集中度高,几个大银行对政府影响力就强。
但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芝加哥学派的戴穆赛特兹(Demsetz,1973)和拉姆森(Lambson,1987)等就认为,恰恰是金融机构的高效率导致金融市场的集中,这部分高效企业凭借自身的管理优势和技术优势获取较高的市场份额,引起行业集中度的上升,而非市场集中带来了金融企业的高效率。
银行垄断是否有利于整个金融业的稳定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斯(Marcus,1984)、科勒(Keeley,1990)、戴穆赛特兹(Demsetz,1996)、卡雷特和哈特曼(Carletti & Hartmann,2003)等人认为,竞争程度的加剧将侵蚀银行机构的市场力量,降低银行的收益,从而可能导致银行采取风险更大的市场行为以增加利润,使整个金融市场面临更大风险,因此,适当的垄断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吉门兹(Jimenez,2007)的实证研究也支持了上述观点,他发现更高的竞争程度往往与更高风险的贷款行为联系在一起。
但也存在不同的声音。博迪和德尼克鲁(Boyd & De Nicolo,2005)就提出,过高的垄断力量让银行得以向借款人索取过高的利率,增大还款难度,并激励银行采取更高风险的市场操作,从而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的增加。博迪(Boyd,2006)、德尼克鲁和露克艾诺娃(De Nicolo & Loukoianova,2006)通过各自的研究发现,银行经营失败的风险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上升而上升。
我国学者也逐步认识到银行业垄断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研究对象大多为全国总体和城市地区。于良春与鞠源(1999)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三个方面对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孙天琦(2002)提出了“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合作竞争型金融组织结构”;秦宛顺与欧阳俊(2001)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进行了研究;赵子铱等人(2005)、曹源芳(2009)分别采用市场集中度、Panzar-Rosse模型以及勒纳指数等方法对全国以及各省的金融垄断程度进行了测算。
二、西北金融样本
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县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含农合行、农商行)作为研究对象,形成100个基本观察样本,研究区间选定为2006年至2010年。虽未涵盖当地所有银行类金融机构,但是上述五家机构在我国县域金融体系中占比较大,因此能够反映各区县银行业发展的整体状况。
(一)结构法分析
一是对市场集中度分析。运用市场集中度指标计算公式,从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两个方面,对100个县域2006年至2010年的存款、贷款CR5(指前五大银行的市场集中度或者市场占有率)指标进行测算发现:县域贷款的CR5指标五年间一直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存款的CR5指标由2006年的79%增加到2010年的91%,总体来看,各县域的银行市场表现出较高的寡占特征。
需要指出,CR5计算的是最大五家银行的市场占有率,但有些县垄断度可能更高,因为实际上可能只有三家银行:农信社、一家国有银行的县支行、邮政储蓄银行的县支行,这些县存款的CR3(即前三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邮政储蓄发放的贷款基本可忽略不计,所以贷款的CR2(即前两大银行的贷款占有率)在90%以上。当然也有些县银行类机构较全,农发、工、农、中、建、邮储、城商行都有县支行,还有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竞争较为充分。
二是分机构类别市场份额占比分析。分机构来看:2006年至2008年,县域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市场份额明显提高,而四大国有银行县支行贷款的市场份额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2008年以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市场份额维持在60%左右,明显高于四大国有银行的县支行。
(二)非结构法分析--PR模型
PR模型是由Panzar和Rosse(1987)提出的一种非结构化的行业竞争性模型,也称为H统计法。该方法假设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企业将对投入品等。在垄断市场中,投入品的价格变动引起银行边际成本的变动,进而引发收益的变动,银行会根据不同市场结构所确定的各类投入要素的价格来制定供给价格策略,因此,通过银行总收益与投入成本的变动弹性的分析,可以判断出银行所处市场的竞争状况。判断标准为,总体上,H值越大,说明竞争程度越高,具体而言,当H
课题组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结合样本地区实际金融发展状况,选用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人均管理费用、利息支出占总存款的比值作为解释变量,并以存贷比、银行所在县人均GDP为控制变量。运用PR模型分析,计算西部100个县域的H值大小。结果显示:各县的H值均在0.15以下,大部分集中在0附近,其中有10个县的H值为负。根据PR模型的评价标准判断,大多数县域的银行业市场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垄断竞争特征,而且更加偏向垄断,甚至有些县域已经达到了完全垄断的程度。县域银行业垄断程度普遍高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对于全国银行业总体垄断程度的测算(参见赵子铱2005,黄隽2007等)。
(三)县域金融垄断程度高的原因
造成西北县域银行业垄断程度高的原因:1.准入壁垒限制了民间资本的进入,民间资本进而转向地下,部分县域民间借贷比较活跃;2.欠发达地区经济不活跃、银行效益低,加上近10多年几大银行市场化转型、股份制改造的大背景,导致商业银行对很多包括省会城市在内的效益低的网点进行了裁撤,包括撤离欠发达地区县域甚至撤离欠发达地市,股份制银行也不十分愿意大面积进入。同时,造成了一些商业银行的县支行虽然存在,但在县域仅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很少,部分行的存贷比低于2%,极端的一个例子近五年存款每年都在增加,但是贷款一直是0;3.一些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经营环境不理想,导致这些地区的银行业风险高。这样的结果就是县域银行业市场机构类型单一,竞争程度较低,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三、县域金融市场准入亟待放开
(一)西北县域银行业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竞争偏垄断状态
被考察的100个县域银行业在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占比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寡占特征,而且基于PR模型所计算出的各县域银行业H值与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占比的研究结论也相吻合,大多数县域的H值接近于0,呈现垄断竞争且更加偏垄断的特征,个别县域H值小于0,达到了垄断的程度。
(二)县域银行业垄断程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不充分
赵子铱(2005)、黄隽(2007)、郁方(2009)、赵玉龙(2009)等人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银行业总体竞争状况为垄断竞争,且垄断程度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与市场化进程呈现逐步减弱的态势。已有研究测算的我国银行业H值指标在0.4至0.7,市场表现出垄断竞争但偏向竞争的特点。而本文测算的西北县域银行业H值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就是说,西部县域银行业垄断程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不充分。
(三)应该在加强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放开县域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提高县域金融的竞争程度
长期看,增加竞争有利于整个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应在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稳步放开县域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吸引民间资本进入。鼓励农信社引进高质量的民间资本,放宽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和入股比例,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发展服务于小微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社区型金融机构,鼓励设立新型基层金融组织。同时应培育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和政策环境,引导商业银行在有条件的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提高县域金融竞争程度,理顺金融资源分配机制、改善分配效率。
参考文献
[1]Shaffer petition in the US Banking Industry[J].Economic Letters,1989,(29):321-323。
[2]Shaffer S.A Test of Competition in Canadian Banking[J].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1993,(25):49-61。
[3]曹源芳.我国各省市金融垄断程度判断--基于金融勒纳指数的分析[J].财经研究,2009,(4):49-59。
[4]黄隽.银行竞争与银行数量关系研究-基于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的数据[J].金融研究,2007,(7):78-93。
[5]李国栋,惠亨玉,肖俊极.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及其顺周期性[J].财经研究,2009,(3):49-61。
A Survey on the Level of Financial Monopoly in Counties
――Based 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100 Counti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中图分类号: F8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银行业近十年的发展
1、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使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作用减弱
传统银行以低利率吸收公众存款、高利率发放贷款而赚取利差。公众的可支配收入缺乏再投资的渠道,或者说没有适当的金融产品可购买。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金融服务的手段日益现代化,新的金融产品不断被开发,特别是与证券市场相联系的一些金融产品———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资料表明,近10 年来,公众在银行的存款已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流动性和收益率更具吸引力的有价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这种趋势主要表现为银行规模与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银行与非银行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超级金融企业应运而生。居民在银行的存款几乎零增长,大量资金被投入到了各类共同基金、股票以及非存款产品中,个人金融服务已经成为银行业务竞争的焦点。
2、金融资产的证券化迫使银行提供全能性金融服务
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包括社会融资形式的证券化和银行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证券化把数额巨大、沉睡在原始债权人和投资者手中的资产进行组合,找到了再包装、再发售和上市交易的出路。同时也把不同类型的金融中介机构拖入了证券市场,使金融资产的价值日益与证券市场加强了联系,同时也使投资的风险组合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产生的主要影响,首先,使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上沉睡的资产项目成了可交易资产,有了自己的供求价格和交易市场。其次,证券化工具放大了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幅度,为巨额金融资产打开了通向前途难测的市场的大门。长期以来,传统的金融机构如银行和保险公司总是按原始的价值对非市场化的金融资产计价,丝毫不考虑利率变动的影响,实际上,许多这类资产已经具备了市场化的形态,相应地,他们的价格也是由市场决定的;资产的市场化使证券的定价成了至关重要的因素,有效的交易价格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再次,证券化使金融机构简化了信贷程序、减低了信贷标准、扩张了信贷市场,也为单纯依赖贷款的投资者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
3、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使银行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经营和竞争局势,特别是不得不面对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的最新发展与变化
金融全球化是在资产证券化的基础上形成的,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使世界主要的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形成了共升共降的同步行动,使证券价格、汇率、利率水平趋于一致,银行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竞争局势,纷纷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网罗人才。随着金融全球化发展,国内、国外的金融市场日益融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国际银行业设施不断完善,这些银行业设施可以不受国内银行法的约束,如不缴纳存款准备金,不受官方规定的最高利率的限制,国际银行设施之间不论是美国的还是外国的可以互相存贷款,也可以自由进行外汇交易。如美国和外国的跨国银行可以在美国境内从事欧洲货币市场的借贷业务等。各主要金融中心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实现了不同地理位置的时区衔接,形成了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的金融服务。一个统一的、无国界的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国际大银行直接面对更加复杂的金融形势,银行管理者不仅要分析和管理银行业务经营的风险,而且要对分支机构所在国的政治、经济、行业发展、人文传统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定位,从而制定经营管理策略。电子化的发展加速了金融全球化的进程,对银行业来说,不仅要满足客户的即时金融服务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客户伙伴的要求。因此,要求银行必须适应金融全球化的过程。特别是在WTO框架下,成员国必须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行事,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最严峻的挑战,它涉及许多金融制度和金融管理手段的革新。
未来要做些什么
1、积极探索银行业务经营新格局
按照“开放、竞争、分工”的发展方针,今后银行业务经营格局要从完全一样转向有差别发展方略上。一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要办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级大银行,跻身世界500 强。其目标是领导国内银行业潮流,抵御国际竞争风潮,支撑金融经济;其业务主要是以批发为主其经营区域主要在海外和国内中心城市;其经营战线要适当收缩,人员要精减,机构要撤并。二是综合性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要求积极开拓发展,打破全国性、区域性限制,鼓励其积极开拓市场,发展网点,但要避免重走国有商业银行的老路。其业务方针是在中心城市与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一定竞争,在中等城市与城市商业银行竞争,要探索特色发展道路。三是城市商业银行要立足城市,积极发展,成为中等城市银行业的“领头羊”,根据市管县体制的要求,应允许其吸收县(市)城市信用社参加,成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异地分支机构,这将有利于既增大城市商业银行的实力,也有利于增强县级城市信用社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四是农村信用社实施差别改革战略。在沿海发达地区,允许其向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方向转轨,在落后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应办成群众性、灵活性、民主性的“三性”合作金融组织。或者说,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不必搞“一刀切”一个地区可以两种体制并行发展,各司其职,在业务上适当交叉,形成一定的竞争。
2、重视业务创新,不断拓宽经营渠道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金融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如何抓住机遇,开拓发展,必须认真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生活货币化、信用化程度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对金融需求增多状况,重视新业务的开发。具体地说:第一,要认真研究讨论银行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开展金融服务,努力使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争取新的经营效益; 第二, 要切实开展好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国外实践已经证明,当银行经营发展到一定阶,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将达到10% 甚至更多,而我国目前不足10%,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做好开拓中间业务的大文章,并注意表外业务研究开发,逐步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第三,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和法律空间,在现行法律框架范围内做好银行与证券、银行与保险等领域的合作,为走向混业经营创造条件, 积累经验,并根据我国高等院校发展状况,积极拓展与高等院校的全面合作。
3、、重视和加强银行员工队伍建设
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银行的竞争也不例外,在中国银行业,一方面是银行冗员过多,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另一方面又是优秀人才缺乏,整体经营能力不佳。面对新经济和中国入世的挑,如何从员工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致力于建立一种新机制来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第一,要努力探索建立员工管理新机制,形成能进能出、进退自如的员工录用淘汰机制,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选拔淘汰机制,打破大锅饭、终身制, 激活人的能量,调动人的潜能;第二,要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根据经营绩效,承担风险和责任大小来分配奖金、支付报酬,要向从事第一经营业绩优异的骨干倾斜,向高素质开发人员倾斜,对从事一般性业务操作和行政管理的职员要降低收入水平,以鼓励创新,鼓励创业;第三,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业务人员,使这些员工能既懂法律和金融业务,又娴熟计算机应用,成为复合型、综合性实用人才,同时通过综合柜员制,客户经理制等途径,解决好银行经营机制再造问题,以提高银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赵霜茁,刘积余。现代银行业发展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J]. 广西金融研究. 2003(01)
[2] 刘莎。在中国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探索[J]. 经济师. 2009(03)
[3] 吴承运。关于完善客户经理管理制度的思考[J]. 广西金融研究. 2006(09)
2006年年底,中国金融服务领域开放,外资银行大举入侵,它们在给银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对中国银行业给予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从兴起到潮起潮涨仅用了2年不到――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上,中外资银行你追我赶,各大银行不甘示弱,不断推陈出新。
银行业迎来了新的“中国机会”,同时,中外双方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也进入新的阶段。
银行业的“中国机会”
自2006年年底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外资银行的角逐日益激烈。然而,各家银行无论中外都使尽浑身解数积极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开始抢滩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融资难”似乎将成为过去,这一令中小企业头疼的大问题也一跃成为银行业的“香饽饽”!
“中国中小企业的群体力量决定了银行业的发展走向,未来中国银行业发展重点将集中在中小企业融资。”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行业迎来了独特的“中国机会”!
据了解,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60%左右,市场竞争力在进一步提升。事实上,在创造巨大的贸易顺差背后有着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在努力贡献着,如遍布沿海城市、江浙一带的加工贸易型企业,这类企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力。甚至有人说,“未来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显然,正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高速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中国机会。
正因如此,面对千载难逢的“中国机会”,在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一个月,大量外资便一齐涌入。截至2006年12月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下设19家分支行及附属机构。据2007年年底的《2007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报告》显示,中小企业融资已成中国银行业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2007年以来,银行业的核心话题正在发生新的变化,面对大企业信贷衰退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零售银行业务成为新方向,大企业信贷衰退之后的另一个补充是中小企业银行业务。据悉,“努力提升中间业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已成为银行业的共识。
外资银行:虎视眈眈,谋求未来
“融资贷款,外资比中资银行更过硬!”一家玩具生产企业老板这样感慨道。在他看来,一些外资银行办事效率、产品范围都较中资银行来得实在。
实际上,因为有着独特的背景及实力支持,外资银行巨头对中国金融市场很敏感,在银行业开放之前便已在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大力实践,而实践所积累出的经验又帮助它们吸引了更多的中小企业客户。
有专家分析,服务中小企业融资并非外资银行的最终目的,抓住“中小企业长期受到冷落”的切入点,即宣传效应与打开局面才是其长远所图。尽管如此,外资银行还是掀起了一股“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
具体而言,在这种金融服务的初级阶段,获得中小企业的青睐有助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长远发展。据相关数据统计,外资银行经营的业务品种超过100种,111家外资银行机构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
从占有率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势力远远低于内资银行。截至2006年年底,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1051亿美元,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9%。
“现在,第一批9家外资银行获批改制为本地法人银行,要想全面开展中小企业业务,外资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财经大学教授陈君平认为,外资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尚远低于内资银行,但不管如何,外资银行如今已奠定了良好的融资基础。
事实上,2000年以来,外资银行巨头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不断进行布局,融资产品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早在2004年,花旗银行就发起了“中小企业(SME)方案”,筹建商业银行部,这是外资银行在中国较早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的专门服务部门。如今,花旗商业银行部业务覆盖中国中小企业最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渣打银行很早便设有专门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团队,不但设有产品研发部门,而且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特定需求与状况设计产品,因此被誉为“领跑者”。
中资银行:固守阵地,全面开花
对中小企业的冷落礼遇造就了外资银行的急速切入,而卷入美国次级债以及国有大企业债务的长期纠纷使得中资银行开始重视中小企业融资这块阵地,各大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新产品全面开花。
长期以来,国有大企业客户一直是中资银行的座上宾,80%的中小企业却难以获得金融支持,而就在2007年年初外资挺进银行业之时,一场中资银行业务变革忽然来临。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成了银行业摩拳擦掌的阵地:包括工行、建行在内的几大国有银行巨头齐齐推出针对性金融产品及政策,而各城市商业银行也不甘落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放贷力度。
2007年年初,交通银行上海分行透露,面向中小企业最新推出了“临时性贷款额度”,在小企业主贷款等品种上将重拳出击。“企业可以在现有抵押物授信额度之外,同时申请获得相当于抵押物评估价值10%~15%的额度。缓解资金困境。”这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不啻是福音,而这也拉响了中资银行抢占中小企业融资高地的警报!
紧接着,光大银行也对企业融资业务大刀阔斧,取消了原先禁止向经营有季节性的企业授信的规定,开始重拳出击小企业主贷款等新领域。农村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纷纷推出中小企业融资新品,无论是力度还是范围都堪称史无前例。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银行通过放贷从而获得利益是银行的一项重要盈利措施,从而信贷风险的研究意义就变得尤其重要。信贷风险管理作为银行管理业务中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其落实的情况对银行的发展具有深厚的影响,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信贷风险概述
通过对信贷风险的研究可知,这是一个从萌芽、累积到爆发的一个渐进的过程,信贷风险会被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因而可能导致银行在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遭受资产损失的可能性。借款企业由于某种原因,在规定的还款日期不能按时归还借贷本息,从而导致出现信贷风险,一般以三种形态出现于商业银行中:一是赔本风险;二是赔息的风险;三是赔利风险。无论是哪一种形态的发生,银行都将蒙受一定的损失。因为环境以及双方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信贷风险是必然存在的,对于银行来说,无风险的信贷活动在现实的银行业务工作中根本不存在,只要放款了,就可能存在信贷风险,从而造成银行资金的损失。因此,银行在这个管理上,必须认真待会,依照一定的方法,事先对借款人进行相应的承受能力调查,并且进行一定的分析、预测,从而导致风险出现的概率最低,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必然会导致信用危机和信贷市场失灵。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制约因素
1.信贷资产质量低、风险大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银行业业务起步较晚,因此面对外国商业银行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就处于劣势。优质的客户大多会选择这些发展较为好的商业银行,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质量降低。而且,很多银行在放款时不能全面的鉴别风险,导致风险较大。由于我国银行实行委员会制度管理,委员会主任实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很有可能造成决策偏差,从而导致由于其非专业性的影响而使得风险更加难以把控。
2.政府融资导致风险增加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该地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企业纳税来建设地方经济,盲目的帮助企业向银行贷款,企业有了政府担保,从而导致贷款条件降低,这种举措在短期的发展来看,可能对当地政府有益,但是从长期的发展来看,企业不是长久不衰的,一旦企业经营不利,面临破产时,当地经济就会大大降低,政府收入减少。承受风险最大的是商业银行,企业没有资金偿还贷款,而地方政府依靠自身的强势地位根本就不会偿还企业的贷款,从而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3.受企业风险影响对于银行来说,主要的客户群体是企业单位,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严重影响银行借贷业务的展开。很多企业不根据实际发展状况,盲目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以牟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无视企业自身的经济状况,在资金链紧缺的环节,就向银行贷款,银行根据企业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前景下发相应的贷款金额,企业获得资金后继续用于扩大生产或者做一些风险性高的投资,而没有好好经营业务,导致资金链紧缺加剧,银行为了维持企业生存,收回前期的本息,又可能加大放款的金额,如此恶性,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非常不利。
三、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1.改革信贷审批体制
我国商业银行可实行信贷专职审批制度,摒弃以往的审批方式,而由具有专业性以及经验的信贷专家完成审核,建立相应的专家贷款审批委员会。在委员会的内部管理层,可以分别设置独立审批人以及专职审议人来审批放款的金额,拥有各自职能,以降低工作的繁琐程度,提高贷款的效率。独立审批人拥有在一定额度内的审批权利,涉及较大的放款金额时,就可以召开信贷业务会议进行审批,各项工作共同展开以提高信贷审批质量和效率。
2.强化对地方政府融资贷款的监管
尽管政府的职能范围大,但是也不能贪图一时之利而损害银行的权益,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同样也给政府税收带来重大的贡献,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贷款,银行都必须根据章程办事,政府必须核实企业的真实信息,才能够给予相应的支持。银行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关系到我国整体的发展,其长期的发展对于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勿因小失大。3.有效防范企业风险商业银行必须在贷款前做好详细的调查工作,对贷款企业的各项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经营人等方面都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降低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性。另外,对于经营不善的企业,银行更是要对其外部环境进行准确的评估,对国家政策,以及企业的行业发展状况,未来的趋势倾向,有可能导致出现的风险系数,等各方面机制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更是要加强信贷管理机制的建设,切勿出现银行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利益而不执行银行的评级标准随意放贷,轻易放贷给没有资格的企业,从而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最后,对于不能及时还款的企业,银行要以法律武器作为保障自身权益的武器,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就要明确企业失信所需承担的后果,对其应付的法律责任明确告知,以降低企业的还款风险。企业作为个体存在于强大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各种风险,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也面临相应的企业风险,银行无法规避所有的企业风险,但是可以通过相应的调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遭受的风险情况。
四、结语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发展所受的制约因素分析,对可能遭受的各项状况进行浅析,并阐述相应的解决对策,以降低银行所遭受的风险,进而进一步加大对其信贷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力度,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加重要环境。
参考文献
1、应计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分类的差异性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贷款本金或利息在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作非应计贷款核算,其已入账的利息收入和应计利息予以冲销。但由于该制度未对计息期间做强制性规定,可能会导致同样的贷款由于计息期间的不同,银行披露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甲、乙两银行同时在1月1日向丙企业发放贷款,甲银行采用月度计息,乙银行采用季度计息,倘若丙企业在1月31日不能支付利息,那么,在4月末该笔贷款在甲银行业已归入非应计贷款核算,但该笔贷款在乙银行仍然处于正常的应计贷款科目核算,虽然该笔贷款在两行状况并无差异:均不能支付利息且呈连续状态。从而导致银行在会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不能正常反映自身的经营状况。
2、措辞不严谨导致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
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可见短期债券投资利息按照收付实现制核算。同时该制度又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这样,减值准备的计提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与短期债券投资利息确认的现金收付实现制形成了制度反差,在同一制度中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确认标准导致了会计处理的无所适从。例如银行在3月投资A债券30万元,4月A企业宣布支付利息3万元,并于5月收到,此时A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7万元,倘若6月末A债券的市场公允价值为28万元,那么此时银行对A债券价值的核算则陷入两难局面:会计报表列示27万元则不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若列示28万元则不合谨慎性原则。其实我们只要将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改为“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时对短期投资按账面价值和市价孰低计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短期债券的期末计价问题。
3、债券收入的归类问题
按照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债券投资同发放贷款一样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同时从商业银行资金的运用情况来看,不外是发放贷款和投资两种,因此,银行业债券投资收益采用同一般企业的列示方法(投资收益归属于营业外收入)则有不妥:一则商业银行运用资金一般为信贷投放和债券投资,债券投资的收益占收入多为20%以上,将其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容易让人误解为我国银行业主业不突出;二则银行业的利息支出为最重要的营业成本,其间有相当部分为债券资金的占用成本,如果将债券收益列示为营业外收入则容易导致收入与成本不配比,不利于进行损益分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会计报表的格式来解决债券收入的问题:在利润表中将投资收益上移至利息收入后面,同时将营业利润的公式修改为:营业利润=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其它业务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其它业务支出。
4、资产减值导致的利润调节问题
由于现行金融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如果高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照其差额补提减值准备;如果低于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按其差额冲回资产减值准备。同时,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则退市处理,由此导致了不少上市银行利用资产减值作为利润的调节杠杆,通过“计提”和“转回”的账面游戏,误导投资者的选择。在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通过明确规定“已经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以后年度不得转回”来避免企业利用减值准备来调节利润,但这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规定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则不符合资产自身的定义,其实我们通过严格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条件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条件则可以使利用减值准备来调整利润的情况得以改观。
5、短期债券投资收益的入账时间问题
对于非金融企业来说,由于短期投资一般金额较小,流动性较强,投资收益于实际收到时确认无可厚非。但对于银行业来说,为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性,其拥有的短期债券投资较多,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投资收益则不太符合实际:一来银行业持有的短期债券多为国债或金融债券,违约风险较小,且利率多为固定,适宜按期计提收益;二来短期债券投资所承担的存款利息支出多为按期计提,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则明显收入成本不配比;三来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收付实现制容易造成银行业利润的期间波动起伏太大,不符合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我们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原则和银行业“稳健经营”的原则,可以对短期债券投资收益采用按期计提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予以确认。
6、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条件不明确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投资划转为长期投资,应按短期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投资新的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投资不调整至短期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投资进行会计处理”。按照制度的理解:短期投资的划转的条件在于“改变投资目的”,而由于缺乏必要的现实标准,在实务操作中难以把握。而在现实中,由于短期投资在期末必须按照成本和市价孰低提取减值准备,相对来说长期投资计提准备的要件严格得多,因此,银行的财务部门会在短期投资市价持续下跌时完成短、长期投资的划转来规避短期跌价准备的计提,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7、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关注程度不够
金融衍生工具作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产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会计处理难度较大,同时具有收益不确定性、高杠杆性、高风险性等特征,已经成为银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和风险规避工具。但在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只是简单在第一百四十条提及“对于外汇交易合约、利率期货、远期汇率合约、货币和利率套期、货币和利率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应说明其计价方法”,并未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价和披露做出统一的规定,因此,国内银行一般将其作为会计报表的附注作一般性披露,难以客观的确认银行业的风险。
8、与税收制度的衔接问题
2001版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遵循会计的稳健性原则规范了银行业对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但现行的税收制度仍然按照“期末贷款的1%差额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可以在计算所得税中扣除,对实际计提超过1%的部分调增应纳所得税额”,由此导致不少金融企业出于利润考核的考虑对金融会计制度执行不严。当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国家税务部门对税前的“呆账准备金”抵扣额进行调整。但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在金融会计制度中明确:对由于会计政策与税务规定不一致产生的所得税差异允许单列科目“递延所得税”处理,同时将该科目归属于利润分配项下做增项理,以此来激励银行采用金融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对策分析
2001年度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基本适应了当时银行业发展的需要,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时关于银行业开放承诺的逐步兑现,现行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便显示了出来:外资银行的加入带来的国际会计准则接轨问题;衍生工具的计量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在理论和制度上予以完善,做到与时俱进适合银行业发展的需要:
1、减少金融企业的选择权,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
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在美国的会计理论界就展开过“会计艺术论”和“会计制度论”的争论,前者认为应当给予会计人员更多的会计判断权和选择权以促进会计学理论的发展;后者认为应当减少会计人员的判断权和选择权以维护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2001年的“安然会计造假”事件让这次争论划上了句号:美国国会2002年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现行的公司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以减少会计人员的价值判断来强化了当局的监管。而我国近年来上市公司年报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出现的会计差错也从侧面映射出会计判断和会计政策选择权过多会削弱会计信息的质量。美国会计学界的价值形态的变化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2、注重银行体系的特殊性,如实反映金融企业的财务情况
与一般工商企业比较,金融企业的行业有着自身的特性,如果单纯地按照一般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套用在银行上,则容易令人误解银行体系的财务状况,尤其在涉及到主营业务上。例如对投资收益按照一般工商企业属于非主营业务,归属于营业外收入是正常的;但投资收益原本就是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倘若套用一般企业的归属方式则会影响外界对银行的公允评价。同样,在对短期投资收益的确认上也有必要考虑银行的特殊情况。
3、完善会计制度、准则建设,适应银行业发展状况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为过,尤其是在外资银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关注程度后更加带动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同时,由于立法的滞后性,导致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金融衍生工具的计量和披露的关注程度不够,而金融衍生工具大多只是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实际的交易事项可能尚未发生,从而与历史成本计量原则不符,因此在资产负债表内不能够具体量化,企业多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提及,进而掩饰了银行业的潜在风险,难以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财务信息。因此,银行业的发展对会计制度的同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情况下,可以通过根据新出现的情况进行新准则的制定来予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