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9 17:20: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承袭性;贵池傩戏;延续

中国傩文化源于古代的巫傩,后经历代承袭演变成了如今的傩戏,从最初的逐疫祈福仪式到如今以嗜宋主的傩戏表演,正是由于代代承袭,傩文化才会在当下继续呈现,并引无数学者研究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

一、民俗的承袭性

在《民俗文化学》这本书中,陈华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承袭性是这种特殊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传承的文化,除了部分属于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新的民俗文化内容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前人那儿承袭而来,因此,我们把这种从前人或历史上传承而来的特征,叫承袭性。许多人也把这种文化当中所共有的继承性特征叫作传承性,其意大致相同。我们之所以用‘承袭性’这个词语,就在于它更侧重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延续,每一次承袭都不过是整个民俗文化存在链之中的一个。”

从陈先生对于承袭性的表述当中,可以看出,承袭性不仅是民俗的传承,更侧重民俗的延续发展。历史上形成的民俗之所以仍在生活中大放异彩,不仅在于其被一代代人传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适时变化延续发展。

二、贵池傩戏简介

我国学者将巫傩分为宫廷傩、军傩、寺院傩和乡傩。军傩是古人出征前必须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后来屯军的后人将军傩保存下来,与地方民俗相结合,流变为乡傩。乡傩又分为师道傩、宗族傩、社火、走乡串户的行傩等,贵池傩戏则属于乡傩中的宗族傩。它依存于宗族而发展,由宗族的人代代承袭。

贵池傩戏主要在贵池一些封闭的山区里,当地刘街、姚街、梅街等十几个大姓宗族里都有各自的傩戏表演。它以请神敬祖、逐疫祈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以祭祀仪式和表演傩戏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戏曲表演活动。贵池傩戏在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之间择日演出,整个过程分为三段体。第一部分傩仪是开始时的复杂仪式,第二部分傩戏为主要部分,第三部分是吉祥词,请求傩神纳福。

长期以来,贵池傩戏没有专业的班社,主要依靠宗族力量发展,且宗族之间交流不多,也很少受外来文化影响,因此贵池傩戏呈现出原始古朴之感,被学术界称赞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三、贵池傩戏的历史承袭

贵池傩戏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由祭祀仪式到傩舞,进而发展为傩戏的过程。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艺术的滋养,民众在承袭中剥去难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内容,吸收各种民间戏曲艺术的养分,傩俗适时变化承袭发展。另一方面,当贵池傩戏整个仪式过程发展较为完备时,它在封闭的宗族社会内稳定传承,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征。

(一)变异的承袭

《杏花村志》中记载了唐代对梁朝昭明太子神像的祭祀活动,“池故事,八月十五日为梁昭明千秋……是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也,则各骑乘,奉面具”,迎神、扮角、戴面具,这是关于贵池傩俗祭祀仪式的最早记录。贵池傩戏在发展中,吸收各朝代的民间文艺,从傩祭、傩舞发展为含有戏曲内容的傩戏。明嘉靖时修纂的《池州府志・时序・逐疫》中记载“凡乡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者。群饮毕,返社神于庙”,这是关于贵池傩戏表演的最早记载。从中可知傩戏演出的时间,仪式的大致程序以及表演的场面盛况。贵池傩戏在历史传承中吸收民间文艺,变异的承袭,以适应社会发展。

(二)稳定的传承

根据明嘉靖时《池州府志》的记载,当时傩戏的表演时间、仪式程序、表演内容和当前的傩戏已无多大差异。由此可知,贵池傩戏最晚于明嘉靖时期已发展较为完备,并一直稳定的承袭至今。贵池傩戏属于宗族傩,傩戏依赖宗族的力量发展。傩戏由本宗祖的人继承,老一辈言传身教给后代,傩戏的主持是宗族年首,演出人员皆是族内人员,演出经费也来自宗族内的财产或者是同村人每家每户的筹资。正是由于在宗族这个较封闭的环境内传承,且宗族之间各自演出,较少沟通,促使了贵池傩戏稳定的传承,保存着原始朴素的特征。

四、贵池傩戏的当代延续

贵池傩戏在当代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学者们积极整理研究贵池傩戏资料,在其发展历史、演出习俗、表演剧目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也有对傩戏面具和剧本的专门研究。但傩戏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只有存活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中,与民俗主体不断重复互动,才能在当代社会继续承袭。

(一)当代延续中的问题

贵池傩戏是宗族傩,依靠宗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持演出,无专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而宗族这一社会组织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壤上生存发展,随着经济结构发生巨变,支撑傩戏发展的基础也在动摇。另外迫于生活压力,年轻力壮的村民们外出务工。每年正月傩戏演出的日子,但也是村民们背井离乡的时刻,一些演员等不到傩戏演出就要离开,造成人员缺失。并且大多年轻人对傩戏不感兴趣,傩戏传承后继乏人。民俗脱离主体则难以为继,缺乏传承人员这是贵池傩戏在当展的最大问题。2005年5月贵池傩戏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确立傩戏传承人,这对贵池傩戏的承袭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问题依然严峻。

(二)促进发展的建议

民俗的承袭性侧重延续发展,每一时段上的延续都是对民俗传承的负责,只有做好当下的承袭工作,民俗文化才能一直存续在民众生活中。首先,要为傩戏创造生存土壤。当下出现宗族复兴热,池州市政府应引导宗族建设恢复,为傩戏发展创造条件。其次,贵池傩戏属于宗族戏,但也应具有开放性。在承袭中,不仅仅局限于宗族圈,要用傩戏表演吸引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学习,解决后继无人的局面。再次,贵池傩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政府应利用好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加强地方文化建设,促进旅游发展,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留住傩戏表演人员。

五、结语

承袭性是民俗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历史的传承与当下的延续。贵池傩戏从古时的傩祭、傩舞发展为傩戏,变异发展,也因在宗族内代代相继,稳定传承,正体现了民俗的承袭性。承袭性强调民俗的延续,目前贵池傩戏遇到最大的问题即民俗传承主体缺失。贵池傩戏作为当地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离不开传承主体,在承袭中,贵池傩戏必须解决好这一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阳,王小元. 基于文化故事背景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安徽池州傩戏为例[J]. 长沙大学学报,2017,(02).

篇(2)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在保护融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事业,探索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而如何利用开发民俗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则关系到国家、地区旅游事业有无吸引力、有无民俗特色等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民俗特色发展民俗特色旅游事业的重要性,但对民俗的开发与利用还缺少科学性、实践性与规划性。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指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内容,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等。

1、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具有集体性,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即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行为等。

(2)民俗具有类型性,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民俗在形式或者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也是造成民俗类型性的原因之一。

(3)民俗具有传承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伸与发展。

(4)民俗的变异性与稳定性共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进步,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有着不同的变化与发展,虽然民俗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演变,但归根结底还是具有稳定性,根本不会改变。

2、民俗旅游的主旨

民俗旅游通常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陌生的地域领略异域风情的行为,主要以欣赏游玩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现在的民俗旅游已经和自然风光、山水古迹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二、民俗旅游的范围与价值

1、民俗旅游的范围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产,其价值呈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将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传统现代、观赏体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反映出民俗地域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俗区域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民俗旅游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活动等为旅游资源,其在形式上有突出的民族性,能在视觉上与心灵上满足游客的需求。

2、民俗旅游的价值

由于现在人们过度关注民俗旅游的形式,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的丧失,源源不断出现一些大量的伪民俗,打破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型,导致旅游地的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独有的特色被外来文化同化甚至渐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建立在丰厚的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理论上讲应该是利于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的,但是现在,在许多地方,民俗旅游的开发反倒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侵害,致使民族文化只剩表面形式,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被商业价值所取代。

还有许多学者专家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显著特点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也就是说,一边在物质生活方式上飞速超越符合国情的消费,或错误地效仿西方文化信仰等,一边在民族习俗等行为观念上不加以区分地全面追求古旧宗法礼俗等。

三、民俗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民俗旅游虽然日渐成为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但我国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原因有:第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刻,虽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目前为止,没能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比皆是。第二,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区具有思想观念的局限性,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比较保守,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的可开发性。

四、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1、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

社会上现有的旅游方式多以民俗陈列馆、民俗设施等为主导,例如满族风情民俗馆等都属于以静态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这类文化陈列馆的优势在于可以向游客充分地展示当地民俗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大饱眼福,也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单纯只具备观赏性的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所以,动静相结合的、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游览方式则更受游客的追捧,这种动静结合的游览方式则更可以让游客身临其中,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满足与愉悦自身,大幅提升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

2、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民俗本身还具有可移动性,民俗活动除了在当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外,还可以转移到自然风景区,与其他旅游风景区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还可以利用民俗旅游拉动民间特色工艺。

篇(3)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2-0067-03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欠发达地区‘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新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06YJ30)

[作者简介] 曾光敏,赣南师范学院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副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与高教管理;

(江西 赣州 341000)

王院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与旅游;(河南 焦作 454002)

张雪琼,赣南师范学院物电学院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江西 赣州 341000)

“本地再现式”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欠发达地区适应旅游市场需求变化、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但是,他们在经过十几年的跌宕起伏演变之后,除少数脱颖而出之外,大多数或昙花一现或惨淡经营。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挑战日趋严重。如何扬长避短,提出新的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实施新战略的若干具体建议与对策,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

一、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

1.重大机遇。首先,在当今民俗文化旅游勃兴背景下,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多样性、独特性,这对于海内外人口数量庞大的客家群体和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非客家人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而以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的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也因此成为赣南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颗明珠,不断放射出迷人的光彩。

其次,良好的区位条件正在逐步形成。赣州市周边的闽、粤省区,均属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能力。随着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的初步确立及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这些地区将成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重要客源市场。

第三,政府主导作用将逐步凸现。赣州市“十一五”规划提出: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重点建设好“三区一带”旅游景区,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宋城旅游区,……以龙南、赣县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大力发展红色、绿色、古色、客家和休闲度假旅游。这些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2.严峻挑战。首先,赣、闽、粤三角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这些地区赋存丰富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客家文化景观和客家民俗风情,为客家文化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与土壤。但由于此三角地区缺乏必要和积极的沟通与合作,都在各自的地域范围内积极“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以达到旅游经济效益的目的。赣州市已建成了赣县客家文化城、五龙客家风情园,福建省在原址上开发了永定客家土楼博物馆,广东省河源市也兴建了河源客家民俗博物馆,广东省的梅州市正在积极筹建梅州客家博物馆等。殊不知,这样近距离的同质旅游资源重复建设,必然会引起一定的屏蔽效应乃至严重的空间集聚与竞争,进而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构成严重的威胁与挑战。

其次,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企业未能摒弃浮躁的心态,科学地认识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及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规律,按照准确的市场定位,推进项目的整体策划、规划、设计、经营。譬如,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大众化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是其发展的载体与基础。实际上,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见表1),人们的实际消费能力还未能满足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这个现代经济产物发展的需要。结果,因模仿沿海发达地区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企图开始就做大作强,最终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二、新发展战略理论的提出

与其他类型的主题公园相比,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处在欠发达地区――赣州市;创造性地再现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正是这两个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新发展战略具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1.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应因地制宜而非“模仿”、“克隆”。著名旅游专家保继刚教授曾指出,主题公园的发展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必要条件和两个限制条件。必要条件是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它们关系到旅游客源市场的大小、基础设施条件、投资能力和游客的消费水平,作为高投入高门票的主题公园,缺少这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成功。限制条件是城市的旅游感知形象和主题公园的空间积聚和竞争,它们影响着游客的决策行为。首先,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处在欠发达地区――赣州市。赣州市市区人口只有50万人左右,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00.31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916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99元。无论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还是从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赣州市都难以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匹敌,更无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提并论(见表2)。旅游需求产生的客观前提条件之一,就是人们的经济收入水平和人们的日常可支配收入。

但是,换个角度加以考察,问题就有转机。(1)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赣粤高速公路、昌厦公路、105、323、319和206等4条国道贯穿赣州市全境,4C级民航机场开通了飞往广州、北京等航线,厦蓉高速公路和赣韶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这将使赣州成为华南的重要交通枢纽。(2)赣州市周边的珠三角、闽三角地区均属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具有外出旅游、休闲度假的经济能力。为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可以利用赣州市较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采取“草船借箭”的策略,积极开拓珠三角、闽三角的客源市场,从而摆脱赣州市经济发展欠佳的局限和市场承载力不足的制约。

其次,相对于赣州市周边的井冈山、厦门市等地区,赣州市的旅游感知形象不鲜明独特,还未能对外地游客构成巨大的吸引力。加之赣州市内现有三个主题公园以及赣州市周边的以客家民俗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的空间集聚与竞争,都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因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应该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相一致。首先应以小型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进而做大做强,而非一开始就追求大而全。

2.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必须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对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化再现。在主题公园模仿、克隆日益严重的今天,只有特色才能吸引游客的眼球,只有特色才能增强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必须把握市场需求,从创造性地演绎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入手,以差异求特色,以特色求市场。如深圳华侨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原创性与差异化,源于其独特性的卖点与亮点。他从投资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始就十分注重项目的特色化,从浓缩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微缩景区――锦绣中华;从民族民俗文化中吸取精华,建设了中华民俗文化村;用荟萃世界建筑与艺术演绎历史画卷的双重手法,塑造了世界之窗;融器械游乐与情境创造为一体而成就了欢乐谷。所以,抓住了特色与差异化,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抓住了旅游者的兴趣点与兴奋点。

众所周知,饮食文化注重“色、香、味、型、器”与饮食环境的协调与统一。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对客家特色文化饮食的创造性开发,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而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种“初始化”的胚胎模式。赣州市五龙客家风情园在试营业过程中,依托园区内仿建客家建筑――龙庆围(仿“龙南关西围”而建),对客家特色饮食进行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园区使游客在充满古朴典雅的客家木雕、石刻、绘画、对联等的客家围屋内,一边品尝特色客家美食,一边欣赏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客家曲艺、采茶戏表演。这确实让游客真切地感受到了别有一番情趣与韵味的淳朴、浓郁的客家风情与文化,也是园区内特色文化中最吸引人、最具魅力的地方。

五龙客家风情园客家特色饮食的成功开发已初见端倪,这表明依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并进行创造性地演绎再现,而非简单的“模仿”、“克隆”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与经济效益。因此,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为:依托融“地域性、独特性、传统性、神秘性、文化性”于一体的客家特色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创意化演绎“再现”,而非舶来化、模仿化。这样可以依托客家民俗文脉,创意挖掘,做深做透,从而产生独特的吸引力与卖点。因此,必须建立以客家特色民俗文化为依托的因地制宜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发展战略。这样,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才能立足实际,以特色求发展,以发展求创新,以创新求发展。

三、新发展战略具体对策与建议

1.以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为立足点,进行贴近实际而富有成效的市场营销

(1)深入研究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地区游客心理,确保客源市场定位准确。鉴于赣州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可以在充分开发赣州市客源市场的同时,通过利用客家人“寻根问祖、探亲访友”等客家乡土情结,采取“借鸡生蛋”、“借势发力”的策略,借助赣州市日渐完善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吸引珠三角、闽三角、潮汕地区等客家人前来园区参观旅游,这不失为有效之举。

(2)借节造势,借节扬名,扩大影响。节庆活动既是一种旅游吸引物,也是园区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大多是以动态的、开放的项目来进行展示,可以使游客亲身参与其中和深度体验园区产品的特色与魅力,从而增强游客对园区产品的认同感。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客家民俗节庆,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客家文化艺术节、客家美食节、客家祭祖等大型活动进行宣传,以求得良好的传播扩散效果。

(3)加强协作,实现共赢。要借助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对赣州市及闽三角、珠三角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赣、粤、闽三角地区客家聚居地的地缘关系及客家文化的亲缘关系,发挥区域合作优势,建立有效的联合营销机制,进行联合营销,以降低营销成本。

2.深度挖掘客家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分层次进行园区产品开发

(1)浅层次产品开发园区――景观建设。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是以人工建造物――“再现本地”特色客家建筑景观――为基本核心吸引物而开展旅游活动的。因此,特色客家建筑景观的“真实”再现,就成为了园区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

(2)深层次产品开发――依托客家民俗文化,进行创意化挖掘演绎。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静态人造景观一旦建成后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后续可塑空间极为有限,而依托园区景观动态地挖掘与演绎客家民俗文化却可随专业人员的主观创造性的发挥得到无尽的开发和更新。为此,我们可以依托园区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要,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整合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高品位园区旅游项目。譬如,以园区为背景,对客家特色饮食的品尝与制作、客家传统生产生活习俗的再现性表演、客家特色节庆的创意化举办、客家民间工艺的现做现学表演等进行园区产品深度开发,强化游客参与和体验,形成系列化特色园区产品。

(3)强化精细服务,增强游客美好体验。商业最成功的体现,往往是来自商业对人性化的关怀。我们要深刻理解与领会“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时时处处见微笑,点点滴滴显真情,推行规范化、亲情化、个性化服务,为游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的园区旅游氛围,让游客留下独特的感受与美好的回忆,从而增强园区的市场竞争力。深圳“锦绣中华”景区通过“全程式跟踪清扫”、“陪游客式闭园”的疏导式管理就赢得了游客及专家的一致好评。

3.创新机制,努力提高园区的经营管理水平

(1)明晰产权,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使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相分离,从而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2)创新融资机制,为园区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针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后续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可以通过招商、入股、租赁、转让经营权等方式,加大园区筹资规模、融资力度,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为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赣州市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主导职能,健全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加强统一管理,避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积极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关系,加大对赣州市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发展的导向性投入。譬如,要给予政策倾斜和适当的资金扶持,为其提供水、电、交通等配套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周边环境规划等相应的服务体系建设。

(2)可以通过课题招标等方式积极引导与鼓励政府与民间力量对赣州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展开相关重大发展问题的研究工作,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技术、信息等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篇(4)

中图分类号:F592.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5-02

1 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背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开始,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到目前为止,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至2017年,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前往旅游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景观资源丰富(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扩宽纯收入渠道,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F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相对单一,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食宿等)、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内涵丰富,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共生共荣”,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神秘感强,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的民俗文化,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总之,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2016年起,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摸清家底,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同时,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w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积极开展区域联合,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安顺(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安龙、兴义(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提高档次,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提升管理,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名度不够响亮,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增大吸引力[11]。

参考文献:

[1]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6):66~71.

[2]骆 诚.浅析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0(11):60.

[3]白 娜.参与型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思路[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4~17.

[4]查爱欢.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5]邓 位.贵州省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乌蒙论坛,2013(4):49~53.

[6]刘 瑞,苏维词.贵州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模式[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6(2):167~170.

[7]王丽芳.浅析乡村民俗旅游的深度开发[J].安徽农学通报,2007(11):205,152.

[8]黄欣伟.兴义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篇(5)

一、群众基础

戏曲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以中国人的审美态度和生活态度来看,戏曲艺术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太重要的位置。中国人常常把自已经历的生活设想成一台戏,所以在日常的俗语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话:“人生就如一台戏,你方唱罢我登场”;把某个重要的人的出现叫做“粉墨登场”;把没有结果的事说成“没戏”;把某些人背后的支持者称作“后台”;等等。可见,戏曲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几乎合为一体,亦真亦假了。所以戏曲与中国人是血脉相通的。

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基层劳动人民普普通通的劳作生息之中。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戏曲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乃至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京剧艺术与中国画和中医药一起被称为三大“国粹”。戏曲艺术之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来自于它的群众性。戏曲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是一个疆域宽广、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戏曲艺术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等原因,各地域之间人们很少交流,形成了“三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语”的语音各异的状况。这种语音种类的繁多现象,是产生诸多戏曲种类的基础。戏曲的唱来自于日常的“说”,声腔旋律的基础来自于语言的音调,在各地语音基础上产生了各地的戏曲声腔,使用地方戏曲得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二、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后,很多地区面对戏曲发展的颓势,提出了“振兴戏曲”的口号,加强了领导力量和宣传力度,加大了投资拨款的数额;但其所想挽回的,却依然是古典戏曲时代和革命戏曲时代的往昔辉煌。岂不知世易时移,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已经不同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戏曲已经无法再走前两个戏曲时代的旧路了。

对于市场经济到来后中国戏曲的这一历史阶段,按其必须投身国内外文化市场并在其中作为流通商品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特征,可以称之为商品戏曲时代。和市场经济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划时代意义一样,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又一无比辉煌的新纪元。商品戏曲无疑是古典戏曲和革命戏曲的继承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商品戏曲。首先戏曲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责无旁贷地担当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由社会制度保障,我们今天的商品戏曲不会使戏曲人才重沦为卖艺糊口、生死无着的艺术乞丐。艺人既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又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戏曲由国家给以政策性扶持和保护性投资是应该和必须的。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开拓市场。而这市场,其实就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市场经济要受市场规律调节,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要顺从戏曲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后的游戏规则运行,实现经济效益。这就必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协调一致。否则将受到惩罚:或在市场滞销,或在市场亏本,或被市场淘汰等等。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是以市场赢利来主导生产和销售,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以演出市场的观众爱看来决定排戏和演戏。

我们不必担心市场经济会加速戏曲没落。其实正好相反,正是这潜力无限的市场大潮,才是激励中国戏曲全面更新换代,最终以适应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强大推动力。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灵,一季春夏发一季新花,一种社会经济生活必然养育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芬芳。自然经济培育了古典戏曲,计划经济促成了革命戏曲,市场经济也一定能催生出更绚丽迷人的商品戏曲。她必然是在汲取前两个历史阶段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社会土壤,生新根、发新芽、吐新枝、开新花、结新果、升新华,繁荣旺盛,生机盎然。

三、文化基础

戏曲源于民俗文化,但在其与民俗文化的漫长交融、分裂、撞击中,一方面其独立的形态品格逐渐形成,一方面民俗文化中的情感、精神和思想性逐渐“分工”转移过来,戏曲成为民俗活动、庙会活动的核心内容,成为“每赛会必须演戏”的法则。民俗活动是一个杂烩,精神的、物质的、生活的、艺术的等等,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节日庙会等形式保存并发展。戏曲情感的传达使它的精神性、思想性(包括)在民俗活动中有更多的深入和侵蚀,成为精神、思想集中的一个集散场。渐渐地,戏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和精神意蕴上升为民俗文化的精神层面,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思想灵魂,所以戏曲演出成为了民俗文化必然的和最为重要的构成。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这种民间的演出观众总是“如醉如痴”、“万人空巷”,形成民间轰轰烈烈的演出。演出及祭仪所赋予的功能和意义,使得演出所具有的这种思想性和精神性成为整个民俗活动的核心和灵魂,是民俗文化、民俗活动的精神所在。

篇(6)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篇(7)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32-02

陕北方言与民俗,首先想到的是语言与民俗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关于这点,民俗学家马学良先生认为虽然语言学是一门后起的学科,但由于它利用比较方法研究语言,因而它走到其他社会学科前面,成为当代领先的社会科学,而在其他社会学科中比较先进、比较有成绩的几乎都是应用语言比较法来研究的,因此,他强调语言研究与民俗学的密切联系及其用的价值。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谈及民俗文化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时举例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说文解字》之中,记述了大量有关我国古代动、植物字源以及民俗信仰的资料,它们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当时对动、植物形态、性质的认识和‘万物有灵’等的崇拜心理。许慎收录并解释了这些文字就为后人留下了解读古人思维的钥匙,一位语言学者如果运用民俗文化等的知识来研究《说文解字》,就会对许慎的工作成绩有新的认识。从另一方面讲,民俗文化学也需要借助上述相关学科的知识。”另一位民族学者陶立瑶提出各民族的民俗事像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它始终离不开语言。即民俗传承靠语言,民俗调查整理也靠语言。在民俗调查中得到的语言现象对民俗学和语言学是同等重要的。另外,语言现象本身也是民俗现象,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操某种方言和民族语言,它本身就体现了这一地区和民族的民俗特点,民俗和语言的关系如此紧密,在研究民俗学时,不能抛开语言学的帮助。此外,著名历史一比较语言学者L.R.帕默尔在其论著《语言学概论》中提出“语言忠实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反映了它的种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这一点现在是十分清楚的了。”以文化视野研究语言的文化语言学代表人物申小龙在其论著《文化语言学》一书中专用一个章节,从1.语言是民俗的基本视野;2.语言是民俗的灵魂;3.语言是民俗历史的索引;4.语言是民俗心理的镜像;5.口承语言民俗对社会事象的广泛参与;6.语言与民间文学;7.文化样式的民族性与人类普同性。七个方面阐述了语言与民俗的密切关系。

可见,语言学与民俗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方言与民俗之间也必定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方言”,简单来讲就是“地方语言”,或“一方之言”,是一区域存在的一种语言形态。在所有的符号工具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民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符号性,但是没有语言,民俗将无法运用。语言和民俗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作为人类的创造活动、知识的积累,最重要的特征是习得性,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学习的。语言是习得的,是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形成和完善的,是必须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的,所以它具有文化的基本特征。民俗也是习得的,通过学习模仿的,一切文化活动、文化创造都离不开语言的作用,并且所有民俗都保存在语言的信息系统中。因此,民俗的研究离不开语言的研究。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DNA,而语言是民俗的一面镜子,所以语言是民俗存在的前提。即语言是民俗的依附。在我国,存在不同的民族,而各个民族又有着自己的方言,方言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今许多人感慨,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民俗文化正在备受消失的威胁。地方方言节目可以将这些鲜明的文化遗产进行了继承,更助推了民俗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各种民俗事项造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称谓,如婚礼、丧葬、时令等各种风俗称谓;还有各种行业用语。虽然说各种行话都是一种约定俗成,但是都是以语言作为最基本的媒介。从各民族的民俗信仰角度看,语言直接折射着民俗心理,比如各种禁忌语、吉利语等语言的民俗表现反应了历代传承的原始的信仰。无论是天象信仰还是大地信仰、山石信仰、动植物信仰、图腾信仰等最终都会通过语言的信仰来实现。美国学者阿兰.邓迪斯从所展示的民俗学范围来看,民俗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谚语、谜语、赞美、符咒、祝词、诅咒语、誓言、辱骂、反驳顶嘴、嬉笑漫骂、祝酒、绕口令、问候与送别的惯用语,还有其他的一些包罗万象的民俗事项中,语言显然起着核心的作用。所以,语言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言现象即是文化现象,又是民俗事项。语言作为民俗的传承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篇(8)

地域文化作为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传承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成为城市规划重要指导思想的背景下,将地域文化特色更好的融入到城市规划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规划为题对地域文化特色的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绿地规划之中。

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表征载体,它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当今城市更加注重生态景观绿地的建设机遇下,绿地规划不仅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还要充分将城市的地域文化融入绿地建设中。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精髓的城市绿地可以展现出城市精神风貌,提升城市内涵品位,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并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个成功的城市绿地建设必须结合地域文化保护,通过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形成风格迥异、内涵丰富的绿地生态网络。良好的绿地系统可以引导城市良性发展与建设,其特色集中反映在适应人与自然环境和谐、蕴含城市社会文化、与城市整体空间形态相协调并满足弹性运作机制等方面。因此,城市绿地规划不仅仅是绿地空间自身形态与品位的定位设计,更要重的在于绿地的空间与城市历史背景与地域文化条件可以实现有机的融合,使绿地系统空间规划具有复合功能。在实现将地域文化合理的植入绿地规划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1)加强城市绿地整体性结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部形象。城市绿地直接关系到城市大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其建设目的、环保功效众人皆知。但作为城市文化的外在表象,绿地不仅反映城市绿化建设水平,更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精神风貌。如果只从城市公园绿地去反映城市历史,远不能体现城市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必须在充分理解城市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城市地域文化为基础、梳理城市文化脉络,“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对城市空间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结构解构重组,全面提升城市文化的外在表征。

(2)以公园绿地为基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增强城市印象。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化建设较大比例,因其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能最直接、有效地反映城市文化。游客以休闲的心情了解城市文化,体验城市文明;同时,城市文化所蕴含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会影响游人,加深城市印象,进而增强对城市理解,提高公园游憩质量。因此,绿地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园绿地建设,分级别、有重点体现城市文化,将城市文化融于公园绿地建设中,营造城市文化氛围。

(3)充分挖掘地域性古迹文化。城市生活赋予历史古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古迹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息息相关。城市绿地的建设与古迹文化保护息息相关,两者相互协调,相互补充。

(4)融入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即为大众文化,反映着一个时代民众的理想、信念、情趣、价值观和生活习俗。是民众生活状态和风俗习惯的真实体现。对民俗文化的具体分析,可提炼出具体的物化形态,例如各具特色的民间用品、民间工艺、民间戏曲等,进而转化为绿地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园林小品、雕塑等景观要素中予以体现,弘扬民俗精神,彰显城市大众文化底蕴。

篇(9)

二、人文与自然相结合

砖雕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雕刻师借助砖雕所需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艺术审美能力和砖雕镌刻技巧,在精神意识、物质材料以及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在这一创造过程中表达的是精神文化的艺术创造行为,也是传播民俗文化、表达作者思想、展现雕刻技艺的文化形式,可见砖雕艺术也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有着浓郁的人文色彩,无形中能够提升房屋居住者的文化品位与内涵,同时也起着赏心悦目欣赏功能。古民居中的建筑构件“砖雕”作品的形成与产生,与屋主人、建筑师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成县黄诸王家院砖雕表现题材与内容丰富,雕琢有人物、走兽、花卉、树木、珍宝以及装饰图案等,有人物、仙鹤、狮子、瑞鹿、绵羊、凤凰、鸳鸯、喜鹤、大雁、蝙幅、松柏、、荷花、芙蓉、牡丹、莲花、梅花、云朵、绣球、绶带、花瓶、画戟、书案、珍宝等二十余种自然界存在的非是完全照抄或描摹自然,仍然遵循着艺术表现的基本法则,将自然物进行提炼概括、布局重组、突出主题和艺术表现,凝聚了雕刻工匠的思想情感,再现了自然物象的艺术内涵,提升了人居环境的文化品位,蕴含了祈福求祥的人文精神。所以,管窥王家院砖雕艺术作品之后,能让我们清晰可辨一种人文精神表达和自然物象再现的民间艺术生存状态。

篇(10)

随着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国民间舞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舞蹈艺术成了基础教育的热点,与之相伴的巨大的舞蹈师资缺口促使全国各高等师范院校纷纷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教育专业,中国民间舞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高等师范舞蹈教育的重要内容。显然,同样是中国民间舞,高等师范的教学内容设置与专业舞蹈学院是有差异的。因为从培养目标上看,前者是培养舞蹈基础教育师资的,而后者是培养舞蹈专业演员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师范中国民间舞教学的内容构成必须有它的特殊性。

一、影响高等师范中国民间舞教学内容构成的因素

(一)培养舞蹈艺术基础教育师资的目的要求

专业表演一定是根据自身条件的可能,所以,以培养舞蹈专业演员为目的的舞蹈专业教育是一个不断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寻找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的过程。所以基训和风格确立两大主要课程。而以培养舞蹈艺术基础教育师资为目的的教育则完全不同,除了基训,最主要的是要全面把握整个民间舞的学科体系特点,熟悉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和普通规则,了解各民族民间舞之间的差异。如果前者要求是“深”,后者则要求“广”;前者要求“专”,后者则要求“博”。

(二)中国民间舞学科体系特点

中国民间舞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反映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思想感情、理想愿望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生命律动的呈现、群体活动的形象。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娱乐、集体传承的文化形式,是由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内容共同构成,是由各个民族具有的不同特点、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体现各个民族不同地域地方风貌、人文景观、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所共同构成的。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历史性:中国民间舞蹈保存着许多古代生活的形象特征,积淀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文化因素,它和人民的传统观念、民俗活动紧密结合。

2.群众性:它是人民群众集体表演、集体传承、集体创作的成果,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3.自娱性:每当人群聚集最众多、最激动、最活跃的集体场合,大都是以舞蹈的形式来表达、抒发“他们”内心的思想情感的。它是人民群众自娱自乐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自人民心中最真挚的情感流露。

4.即兴性:没有严格的程式规范化要求——舞姿造型因人而异,随情而发。

5.适应性:它是以历史时代为背景,适应着时代的潮流与发展,有着与时俱进的特点。

6.地域民族性:它受地域、民族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和地域文化色彩。

(三)继承中国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需要

作为舞蹈艺术基础教育的老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授几段舞蹈,排演几出节目,还应该意识到身上所肩负的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在现代工业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迅速消失,抢救、挖掘、整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是每一个舞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教育是使这些民族民间传统得以传承的关键环节。

二、高等师范中国民间舞教学的内容构成

(一)中国民间舞的基本动作训练

民间舞的技巧技能是为了舞蹈所要表达的特定情绪而创造出来的。院校舞蹈教学的技能训练方式大都是“言传身授”,从形入手。民间舞蹈也是一种人体语言表达形式的文化艺术,它不仅是一种艺术技能技巧的具体体现,还包含着许多深邃的意境。学生在舞蹈的训练过程中,必须将自己的心态融入舞蹈训练中,亲身去体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刻苦锻炼自己的舞蹈基本功,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性,最大限度地开发肢体的表现力,掌控舞蹈的技术技巧和舞蹈的风格韵律,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培养正确抒发感情、完整刻画舞蹈形象的艺术水准。

教师在教某个地域、民族的民间舞蹈时,可以首先在课堂上概括地介绍本民族本地域的生活习惯、社会背景、风土人情和文化特性,然后选放几段有该地域、该民族舞蹈文化特色的音乐,让学生们静静地随着音乐的旋律示范几个代表该民族、该地域舞蹈特点的体态或动律,使学生在音乐的感受和动作的直观体会中,感受地域或该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形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一步地教授、深化其舞蹈的动作风格。这样的感性教化,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学生只注重动作表层的模仿而不能更深刻地感悟该舞蹈内在的气韵和个性特征。

转贴于

(二)中国民间舞的体系构成

这一部分内容大致应该包括中国民间舞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中国民间舞的起源、发展;中国民间舞的种类及各自特点;中国民间舞的基本动作及其基本训练;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规范;中国民间舞的采集、整理;中国民间舞的编创等等。

高等院校就是很好地有组织、有系统、有规范地继承、研究、融合、创新知识的教学基地。民间舞蹈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民间舞蹈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训练的技巧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和舞蹈作品创作能力。同时,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提高素质、净化心灵、高尚志趣、陶冶情操、完善品格、启迪智慧,成为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具有综合舞蹈知识和舞蹈教育理论方法的舞蹈教育工作者。

(三)中国民间舞的采集与整理

我们挖掘、搜集、整理民间舞蹈素材,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用来表现现实生活、从生活出发去提炼舞蹈动作、创作生动的艺术形象,更重要的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所以,要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掌握民间舞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地考查;要带领学生整理原生态民间舞,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熟悉整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方法。

同时,作为一个专业性的舞蹈工作者,不仅需要锤炼自己的舞蹈技能,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发掘整理民间舞蹈,通过选材—提炼—剖析—规范—升华的过程,才能编创出适应时代特征和现实生活的民间舞蹈,做到民间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相互融合,从而不断提高中国民间舞蹈的艺术品位。

(四)中国民间舞的编创与导演

教学的舞蹈创作是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学生应全部参与到创作中去,这不是少数人的,高、精、尖舞蹈人才的事情,应是作为普及美育需要的——由全部学生参加的舞蹈文化活动。既要学习舞蹈的理论知识,也要掌握舞蹈的技巧技能,更要编排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舞蹈节目。学生的普及性水准不能是高难度的、艰深的舞蹈标准,而应该是着重进行最基础的、最简单的、最常识性的舞蹈文化的创作培养。因此,基于采集、整理基础上的中国民间舞的编创与导演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五)中国地域文化及民间民俗文化构成

民间舞蹈是民俗的创造者、表演者和传承者。如果从民俗和艺术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研究民间舞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就会发现民间舞和民俗事象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互为依托、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正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教授所说:“民俗现象,主要是广大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程中,为了满足生活中的各种需要而创造出来,并不断加以修缮、丰富和发展过来的民族文化总体的一部分,它深印着广大人民的足迹,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它是普通文献所缺少的历史珍贵资料。”例如,岁时民俗活动中的“欢度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人生礼仪民俗中的“婚礼舞”“宴席舞”“庆典舞”“丧葬舞”;生产民俗中的“庆丰收舞”“农家乐舞”,信仰民俗中的“宗教祭祀舞”等都属于民间舞的范畴。

在诸多民俗活动中,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其生动的形象和高超的技艺吸引着众多的观众,使民俗事象有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民间舞蹈也正因为有了固定的日期,有了固定的地点举行的民俗活动,也就充分保证了舞蹈形式的世展和传承,再现其艺术精华。

而现在院校课堂教学上进行训练的民间舞蹈素材,即使声称是原生态民间舞,也大都已经改变了原生态故有的社会环境,学生学习起来就不能很直接、很快速、很真实地感受到各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而我国又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的民间舞蹈素材,即使是在全国影响性、适用性较强的民族的民间舞,其形象特征、动作体态、精神气质、地域风格、韵律节奏也都有各自的区别。但是无论我们学习民间舞还是继承民间舞传统,关键不在于确切地掌握了几个动作,而在于是否真正领悟到民间舞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民间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发扬我国优秀的民间舞蹈传统。

参考文献 :

[1]隆萌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版.

[2]叶宁.舞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3]袁禾.中国剧场民间舞的“非民间”文化属性.舞蹈杂志.2004年11月(总第279期).

[4]孙美兰.艺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7月版.

[5]王克芳.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1月版.

[6]裘都钦.中国民间舞蹈音乐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6月版.

上一篇: 优秀的传统文化 下一篇: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