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9 17:20: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诗歌阅读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诗歌阅读方法

篇(1)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当中,古代诗歌曾经占据着文学主体地位,并取得了辉煌夺目的成就。诗歌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形式,一种题材,它更是一种悠久历史的代表。在此基础上,1919年中,为了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新诗应运而生。作为新时代诗歌运动的变革代表,至今为止的新诗八十多年发展史中,各种流派竞相登台,在历史进程中也曾有过繁荣景象。但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代表的诗潮平息之后,人们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关注似乎越来越少了。青少年学生中爱读诗、写诗的更是寥寥无几。

现代诗歌正在遭遇一个尴尬的处境。在书商那里,一本看似内容不差的小说,就可以卖钱,而且很快可以再版、三版;而诗集成了滞销货,甚至作者还得自掏腰包出印刷费。在大学课堂里,讲小说时教室里满满当当,还有外系的旁听生;轮到诗歌呢旁听生找机会溜了,本系学生也没了精神。怎么回事?是人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吗?我想,恰恰相反,这说明国人的文学趣味还有待于大大提升。那么,何以见得不读诗文学趣味、水平就低下呢?

首先,诗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首,有其相当的存在价值。短小、精练,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更加纯粹。不管是文章中所展现的抒情、还是表达出的说理,对状物进行的写景描写,好的诗歌都能给人以严谨、精悍、美的享受。作者体味到诗歌给大家带来乐趣,正是所谓“浓缩就是精华”的道理吧!诗中没有废话可言,语句中没有赘语可表达。

其次,一部好的小说、戏剧都要当成诗看,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诗的特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诗意”。《荷塘月色》如诗如画,风雅别致;小说《荷花淀》描写的是血雨腥风的,却令我们沉醉在诗情画意的芦苇荡中不能自拔。任何欣赏小说只看到其中故事情节是多么精彩、曲折的人,只是停留在这部作品最粗浅、最表面的层次。一流的小说家都不见得是最会讲故事的人,一流的小说也未必有最好的故事在里面。情节内容就好像用枯树搭成的花架子,架子上美丽的花朵都是故事之外的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去寻找那些花儿的美丽。那么,如何正确地鉴赏诗歌呢?

一、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常饱含强烈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又是通过诗歌中的形象来承载的。这个形象来源于生活中一些具体可感的事物。这些形象又创设一种意境去感染人们,让人们能够懂得用体会来感受,所以在理解现代诗歌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诗歌的反复阅读,从形象与意境入手去赏析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乡愁》从诗题就可以知道作者表现的是思乡之愁;《再别康桥》是通过金柳、青荇、碧潭、星辉组成迷离、淡淡忧伤的意境;《沁园春・长沙》中鹰击长空、千帆竞进、枫染霜林的场景则提醒我们伟人的气概是多么豪迈。感情基调的把握让学生感知到作者当时所处的意境,作诗时所处的状态,学生体会到了,感受到了,进而也对诗歌的感情基调进一步多了一层了解,也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诗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的印象。

二、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在表现手法上,现代诗歌常用修辞来增加艺术表现力。一般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反复、排比、象征、通感等,要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修辞对于增强诗歌表现力的作用。想象与联想也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段,这种表现方式是诗歌的生命力所在。在诗歌赏析中,必须结合具体的诗歌形象来了解诗歌中的想象作用。《天上的街市》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与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把握诗歌的形式特点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情感外,还要做到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展现出形象的特点、和谐的韵律,让它具备的节奏感能够鲜明地突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到诗歌本身所具备的特点,再次通过真实的感受最后掌握诗歌的形式特点,押韵、重叠、反复都能够构成最悠扬动听的旋律,只有通过反复地吟唱,才能够把这种真实的感受体会出来。

篇(2)

好的语文课,它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合力打造而成的。时下,“少教多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亦然。我认为,在现代诗的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自,窗里窗外都是学生自主自悟的影子,这样的“少教多学”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必将引领学生在现代诗的田野中收获更多“枝枝叶叶花花果果”,套用“教师为了不教”这个句式,就是,学是为了更好地学。

一、少教多学,不只是课内

有专家言:“学习不一定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前’和‘课后’。”的确,好的语文学习,不拘囿于一时一地,课前课后都应该和语文“耳鬓厮磨”;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中的“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特点,更决定了学生有更多自由:自主预习权、课前搜集资料权、课后探究延伸权……如此,才能在第二天的课堂中“小中见大”,学习才更有针对性,更加主动,更富有成效。

比如,人教版语文《雨巷》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上课之前,可引领学生上网查查:“雨巷、油纸伞、篱笆墙、丁香”等诗中意象,或资料,或图片,或视频;课后,可以让学生搜搜与“丁香”有关的诗句读读,如李商隐的《代赠》,李Z的《摊破浣溪沙》,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用“丁香姑娘”,而不用“玫瑰姑娘”、“茶花姑娘”?让学生自学的触角扩展到课外,扩展到网络。

古诗往往是用一首诗塑造一种意象,现代诗往往是在一首诗中写多种意象,这意味着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时,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前学习“菜单”。这份“菜单”中,一定要为孩子们“提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语文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响、广播、电视、书报杂志,拓宽学生学习和引用语文的渠道”[1],这一切,靠老师的“教”是无法完成的,只能靠学生的自学和多学。所以,少教多学,不只是课内,而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

二、少教多学,不只是识记

不能认为,熟读甚至背会了诗歌,熟记了诗人背景、代表作和写作手法,就是对语文的负责,就是对诗歌学习的“未雨绸缭”。在有关“字词句篇”的识记、背诵之后,学生如果能在心灵、情感和品性方面得到多重滋养,这不能不说是诗歌教学的幸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少教多学”这种理念的支撑。

比如,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学,那么,学生就不会仅仅在识记和背诵的圈圈里打转转,而是把目光投向更宽、更远、更多维的地方,至少,学生可以触及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康桥,知道徐志摩于1928年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明媚的夏日午后,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2.自由探索《再别康桥》的情感美、画面美、音韵美、建筑美。

3.进一步了解康桥和徐志摩的“精神联系”:康桥:诗人自由之梦飞翔的地方(1921年,徐志摩经狄更斯介绍在皇家学院作旁听生);康桥:诗人爱之梦破灭的地方;康桥:诗人美之梦蕴积的地方……

细究以上内容,不需要学生反复背诵,却在学生的情感深处留下点点划痕,让学生扎根在文人生态的根系中,进而成为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维他命”。可见,少教多学,不仅是文学常识和字词句的死记硬背,更应该是孩子情感、心灵和品性的多重浸润和滋养。

三、少教多学,不只是课本

一首诗学完了,但那不是完稿,不是谢幕,而是一个新起点,是新的索引和新的延伸。把书读厚,即学习的人给“书”加入了自己的生活、情感、观点和疑问,应该成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视点和理念之一,现代诗阅读,要像韩军所说的那样:着意于“精神”,着力于“言语”,必得益于“能力”[2]。

仍然以《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可以进行以下拓展和延伸。

1.走出康桥:课外朗读《走出康桥――志摩的诗》之《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和《偶然》。

2.挑战康桥:

(1)用散文的语言改写其中的一节诗;

(2)以《童年的____________》为题创作一首小诗表达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留恋。

新课改视域下的现代诗教学是动态多元的,并且是一个不断探究延伸的空间。现代诗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适合于学生“少教多学”,更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自我扩展,并且在这种弹性的促进下不断延伸、不断向“新的陌生区域”挺进。语文教师自己少讲一点,引领学生自主自悟,学会建立,利用和享受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在由扶到放的路上渐行渐深,必将惠及语文教学,惠及学生,甚至必将惠及教育界和整个社会。

篇(3)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

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 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

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 语言知识的积累

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

此,英语教学 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不断

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掌握为交际 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

教学的质量。阅读是我国学生接触外语信息、参加外语实践的重要途径。因而 提

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

    我校是一所新办学校,93年秋正式开班。由于种种原因,开办之初英语教

学状况堪忧。 95年中考综合指示 W值在全市排名十九(全市共21所中学),学

校在思索,教师在反思。为此,学校提出"向教改要质量,向教改 要效益"的

口号。基于这种认识,学校英语教研组响应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倡导,积极加入

了"初中英语阅读 实验"教学研究行列,于96年3月开始了阅读教学第一轮实

验。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假设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 法,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

写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理论背景

    1、语言学研究成果

    语言学研究结果证明:①人类有学习语言的能力;②人类学习语言有一定规

律可循,并且按照一定阶段发 展成熟;③人类学习语言有以下几条规律性原则:

第一是量变质变原则;第二是内因与外因的原则;第三是个 别差异原则;第四

是认知与情感机制渗透的原则。总之,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实践,需要多

方面的训练 。

    2、"情感"学说

    情感可以激发热情,而没有热情往往难以产生兴趣和动力。著名外语教学法

专家H.H.Stern说过, 情感对 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知技能同等重要,甚至

更重要些。教学中,教师的热情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热 情。学生的学习

热情高,可以产生学习语言的"内驱力";没有情感的投入,学生的良好学习潜

力和积极性就 难以开启。

    3、教育心理学理论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

动。言语运动在阅读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即使在默读时,也往往伴随着言语运

动器官的潜在发音动作。因此,阅读是与言语运动器官的发音 动作相互联系的,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发音动作;

另一方面, 通过分析综合活动来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为顺利地进行这

种分析综合活动,要求学生事先具备一定条 件:①有一定词汇与语法技能;②

有相应生活经验与专业知识;③联系课文了解来龙去脉;④了解作品背景、 中

心思想。

    三、实验方法

    (一)实验周期

    第一轮:初二下至初三上止,周期一年。

    第二轮:初二下至初三下止,周期一年半。

    (二)实验对象

    1.第一轮实验:九四级4个平行班,初二(3)、初二(4 )为实验班,另外

两个班为对比班,实验时间从 1996年3月至1997年3月,历时一年。

    2.第二轮实验:九五级7个平行班,初二(6)、初二(1)、 初二(4)为实

验班,其它班为对比班。 时 间:1997年3月——1998年7月,历时一年半。

    (三)实验变量

    自变量:科学的外语阅读教学

    因变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综合提高

    相关变量:教师、学生、教学条件

    班级学生均由招生范围正常入学,正常编班,均为平行班,实验中班级学生

不随意增减,保持人数稳定。 教师配备未作任何挑选,其工作量不变,教材均

采用JEFC教材及配套材料,未做任何增减。

    (四)实验目的

    1.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

    2.正确利用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扩大知识面。

    3.有机渗透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理想、前途教育。

    4.全面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形成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五)实验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社会语言学理论为依据,运用功能法教学原理,遵

循教育规律,保证该实验顺利 开展。

篇(4)

语文作为所有科目的基础,主要有诗歌、通话、散文、记叙文四大类,在语文中阅读是重中之重。搜集处理信息、认识生活、开拓思维是阅读学习的中心思想,“体裁教学法”是众多阅读教学方法的之一,是建立在体裁的基础上。运用此方法教学,可以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效提高,让小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方法,方便日后其它学科的继续学习。

一、体裁教学法的意义

“体裁教学法”最早流行于澳大利亚,这种方法是通过分析理论发展学生意识,分析不同的题材作为研究依据,从多角度出发探讨分析,促进学生掌握分析不同的语文阅读结构。这种构建方法是一种语言学习结构,以语言的交流为基石,形成“体裁教学法”的阅读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水平、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

二、“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问题整理归纳的应用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安排阅读任务,学生通过漫无目的的阅读书面内容,无法在文章中找到中心思想和关键词,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学生无法正确答出问题答案,老师询问无果会直接给出答案。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无法学会怎样有效阅读,降低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语文作为开放式教学科目,需要发散性思维,没有固定的答案,符合作者思路和文章主旨的答案,都是正确答案。每个学生站的角度不同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不能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给出正确答案。老师可以采用“体裁教学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老师在文末总结时可以采用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大胆假设,学生在进行不同尝试时会增加研究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老师引导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正确分析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思考自我解析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调整学生学习方式,养成优秀的学风。

(二)对问题研究分析的应用

在阅读教学前,首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文章中阅读,学生有目的阅读,理解效果会更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随信息时代的步伐,需要将新科技运用到教学模式中,课堂上需要的文字、图片、视频等需要多媒体工具呈现给学生,好的阅读气氛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被读者带入文章中,再结合“体裁教学法”的引导方法,对老师之前提出的问题思考,改变了传统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体裁教学法”是构建师生沟通的桥梁,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对问题思考提出的应用

问题解决不等于问题已经结束,当老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之后,也要学生思考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例如,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是否融洽,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已经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疑问等,同时老师在完成教学目标后,可以让学生做相关练习。例如,用类似的描述法描述身边的事物,用情景演绎出文章的主旨,等等。通过反复不断地思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体裁教育法”适用于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是能够提出问题并自我解答。在新的教学模式运用中,对老师也是一项新的挑战,老师需要不断创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为教学的下一步做准备。

三、“体裁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例

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常见的诗歌类型分为两种: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以现代诗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为例,阐述“体裁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本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理解阅读材料,使学生掌握诗歌类体裁的阅读方法,抓住诗歌文章描述情景和诗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有利于学生正确的解析阅读材料。

(二)教学内容

《雨后》是儿童对生活的描写和感触,语言十分生动,通俗易懂,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呈现孩子雨后玩耍的场景,将孩童的童真可爱展现出来,初次阅读文章后,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文章中,想起儿时遇到雨之后的自己,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诗歌体裁的文章结构,为日后阅读这类体裁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篇(5)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3.205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种高科技、新思想的冲击和洗礼之下,现代人很容易迷失在时代的洪流之中,数典忘祖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就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铭记本国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未来成长和祖国的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面对变革与问题,不少教师已经不再固守过去的单篇诗歌教学,而自发地开始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便是其中一种。教师会拟定一个议题,将多篇作品组织在一起和学生一起研讨。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可以极大提高学习和教学效率,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一、诗歌议题的选择

(一)议题的特征

1.开放性

群文阅读课以议题为纲,一个好的议题,是一堂优秀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坚实基础。题目的选择是非常开放的,这是多文本阅读的内在要求,对诗歌议题也遵循这样的原则。

2.可比性

议题的可比性是指多个文本之间存在可比的共同内容,这是群文阅读的外部特征。如果老师组合一些文章,但多文本缺乏必然的联系,这样的群文阅读就失去意义,所开展的群文阅读教学也是流于形式的,所以议题的可比性是文本议题选择的关键指标。

(二)诗歌议题设置的要求

诗歌选题设置需要结合教学目标,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议题。首先,所选诗歌要有代表性,给人以美的艺术感染力和积极的教育意义。确定题目后,围绕题目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诗歌不要求有名,但语言要通俗易懂,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高中生的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文章要难度适中。其次是诗歌阅读教学要尽可能在限定时间完成。要要求老师要尽力控制诗的篇幅充分利用有效阅读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最后,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多诗比较阅读,更好的全面把握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写作手法。

二、选文的方法

(一)作者视角

诗歌历史悠久,古朴生涩的《诗经》,大胆抒情的《楚辞》,奔放灿烂的唐诗和宋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为老师选择“作者”角度提供了大量素材。如讲解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诗词,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们不仅可以比较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而且可以比较他同时期的许多作品,使教师能够更宏观地传播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题材视角

题材是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提炼升华。诗歌的题材有很多种,如写景诗,细致入微,观察景物的微妙之处,不仅唱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妙,而且描绘秀美山脉的独创性。咏物诗,诗中的草和树,虽然不是人类,却寄寓着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谈论人间的悲喜。怀古诗,借古讽今,用典故来表达委婉的感情。山水诗,奇山异水,各领,写不尽壮丽山川。田园诗,山野田间追诉普通人的闲情逸致。边塞诗,长河落日,铁血豪情,找不到梦中的故土。别离诗,别离似歌似泣,期待着前面崎岖的道路。选择恰当的诗歌题材既可以表达诗人情感,也可以表达教师对作品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如,在在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田园诗歌为视角,把《乡村四月》《野老歌》《伤田家》《过故人庄》《渭川田家》《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等诗歌进行群文阅读。对于同一题材的诗歌,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进行讲解,可以只选择某一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通过对同一题材上不同诗歌作品开展对比和分析,对诗歌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三)同文对话视角

同文意味着两篇不同的文章具有相同的题目,或者两篇题目的文章具有相同的题材。在教学中,以“同文”为角度也是教学选文的重要思路。

(四)艺术手法视角

篇(6)

这本书基本上在高二年级使用,集中的将唐宋元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展示给学生。从目录中可以看出,(见文后附录一)三个单元的基本教学,都分为基本阅读和拓展阅读两个部分,基本阅读以诗人为线索,拓展阅读则以诗歌题材为分类标准。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觉这样的排版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就阅读能力提高方面显然不能做到专攻一类。以往我们的教学是基本阅读全讲,以介绍作家风格为主结合诗歌意象、抒情等细节进行教学,拓展阅读不全讲。这样的教学安排,在教一方,显然是比较全面,但是在学的一方,就不是很有效。所谓的有效,是指是否真正的体现出本年度的高考《考纲》要求。2011年语文考试大纲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的鉴赏评价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也就是说,考纲明确的指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考查学生的古典诗歌阅读能力。2011年的广东卷出乎意料的“含糊”,显然,对学生“技巧和积累”的考查最终将会指向综合分析能力的检验。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学生必须要具备独立的“赏析”古典诗歌的能力,这样才会在高考的大旗下游刃有余。

二、教学思路雏形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想在古典诗歌阅读能力的教学和训练上分成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基本知识;第二梯度:技法训练;第三梯度:整合分析能力提高.首先按照诗歌题材分类重新编排《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唐诗部分。

三、教学过程设想(以高二年级诗歌教学为例)

1、第一梯度教学尝试:

首先,培养“诗性”,记忆基本常识。

比如:关于传统诗歌意象的含义的教学,力争在生活中找机会让学生多一些生活和情感体验,“晴朗的夜晚,让学生举头望明月;狂风暴雨的时候,让学生凭栏远眺;繁华盛开的时候,踏足校园闭目品析;微风渐起的时候,扶风静思……”;课堂教学中,寓教于乐,尝试新鲜的教学方式,我曾经讲过一堂复习课,主要针对“意象”做总结复习。以仿写句开始教学:“一看到……就想到……”先举例:“一看到月亮就想到亲人;一看到月亮就想到诗人客居他乡”然后给出一系列的意象“风雨、浮云、流水、杨柳、大雁、燕子……”要求学生结合知识和生活体验来接龙。这样的一节复习课,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但是已经达到了意象意义梳理的目的,而且形式简单,完全可以随时放到教学当中,既活跃气氛又加强记忆。同样,这种方法也可以总结各种题材的思想感情。

其次,“意象――意境――思想感情”进行诗歌教学,强化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这一梯度知识的特点是“琐碎”、容量庞大,但是,这样做学生也只能浅尝辄止,而且基本上不会形成一种思维习惯,更重要的是,原本就毫无规律可循的基础知识无法有效记忆。统一每节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比如,“即景抒怀诗”这一单元的诗歌教学,学生应掌握通过意象推断诗歌题材并了解该类型诗歌所抒发的五种基本情感。以意象――意境――思想感情为主线,穿插一些表现手法进行讲解,基本的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贪多求快的教学心态是完全不可取的。

2、第二梯度教学尝试:“循环反复”强化技法

如果说上一梯度解决的“米”的问题,那么,这一梯度将试图解决的是“为炊”的问题了。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典诗文的阅读,重点都在于“阅读”二字,说白了其实强调的是一种阅读的思维方式。经常有学生反应,明明知道诗歌中某意象的意义,但是还是看不懂,也不会做题目。这样的情况很常见,问题出在那些能够背诵记忆的知识是“死的”,缺少了“方法论”就如一潭死水。放眼望去,关于古典诗歌鉴赏方法多如牛毛,各有特色,有的甚至可以被总结成公式,而我推崇的方法是“先情感思想后表现手法”。

任何诗歌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无论他采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修辞,什么手法,都是为了表达这个内容而服务的,也就是说形式服务于内容。先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然后再结合这种情感来分析手法。个人认为,学生阅读诗歌主要的困难是把握诗人在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旦明确了诗歌的思想感情,又明确的知道所有的语言、写景、抒情、修辞、形象都是为表达这一诗歌主题而服务的那么就解决了“读懂诗歌”的问题,那么,老师通过两个问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诗歌内容这样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第三梯度教学设想:“高屋建瓴”化有形于无形

之所以是设想,是因为还未在学生中有效的开展,但是对这种提高阅读鉴赏能力的方法却很有信心。就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将老师解放出来,让学生去独立赏析古典诗歌,具体做法很简单,只给出诗歌及注解,要求学生用200字左右的文字赏析此诗。先不做内容要求,答案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不断引导,不断完善,最后达到横一条线:从题目――作者――诗歌内容――注解背景;纵一条线:从字到词到句的表现手法分析到整首诗歌情感和思想的挖掘,一横一纵,深入分析诗歌,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相信学生能够在古典诗歌阅读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篇(7)

一、高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多元媒介飞速发展的时代给青少年的阅读带来了强大冲击与挑战,学生的文本阅读时间越来越少。现代诗歌作为一个特殊文体,青少年阅读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中学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也有局限性,导致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隔膜越来越深。而且现代诗歌普遍被认为过于朦胧和晦涩,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往往会强行给现代诗歌扣上大而无当的标签,于是现代诗歌变成了师生共同面对的难点。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现代诗歌教学

(一)朗读教学不可少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加体验,培养语感。教师应着力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让学生边读边体验,在自由朗读中感受诗歌的优美,使学生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现代诗歌可以说是一种诉诸耳感的声音的艺术,它的恒久魅力和声音密不可分,是和节奏、韵律或内在的音乐性结合在一起的,甚至和其“语感”、“语调”和“语气”有一种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在中学现代诗歌教学中要注意朗读(美读)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念诗”或朗诵诗,才能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诗歌的那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这实际上正是一种“回归”:回归“语文”本身,回归文学本身,回归语言本身。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引导学生朗诵阅读这样的诗歌作品,对学生认识自身、认识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朗读法是最实用也最重要的,在一堂课中应该至少有一次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导和示范,否则便是有缺憾的诗歌教学。诗歌朗读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行为,除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来强化朗读外,高深宏大的理论指导无济于事,唯具体的操作策略才能导入正轨,叶圣陶所提倡的“美读”对于新格律诗和基本押韵的自由诗的教学都是很有益处的,如九年级教材中选入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十分适合这种美读的教学方法,可由教师深情地范读,也可学生自由读,合作读,反复朗读之后,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自然便流淌在学生心头了。再如,我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也曾大量运用朗读这一手段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诗歌意境。

(二)破解现代诗歌中常用的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是指在文学修辞中把相互矛盾、冲突、不协调的东西或“异质”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例如,里尔克的《秋日》中,“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为什么没有房屋却不建筑?孤独却不寻找伴侣?可见这份孤独让诗人痛苦吗?孤独时,诗人“就醒着,读着,写着长长的信”,“在落叶纷飞的林荫道上游荡”,对此诗人似乎并不觉得痛苦,虽有落寞不安,但是是一种享受,享受一个人的时光。诗人是在用孤独谱写美丽的诗歌,用诗歌展现孤独的美丽。

(三)互文本的合理运用

在具体教学中,受到学生和课时安排及教师个人阅读面的种种限制,现代诗歌教学往往是“单一”式的视角。换言之,就是缺乏丰富的视野,最行之有效又简单的方法就是互文本阅读,简单地讲就是比较阅读,让具有相同质素(人物、主题、题材、技巧、语言、结构)的文章同时呈现。比如教学俄罗斯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讲授时就可以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及食指的《相信未来》进行比照和互文阅读,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和差异。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进行比较阅读的范围很广,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与韩东的《山民》的阅读,同题散文诗如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阅读,余光中的《乡愁》与席慕蓉的《乡愁》、李广田的《乡愁》诗的比照阅读,都会取得相当有效的阅读效果。在进行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和郑振铎的《海燕》的比较性阅读的时候,可以考虑从氛围、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讲授王家新的这首《在山的那边》如果说能够和与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上课外阅读韩东的《山民》及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诗《地平线》比较的话,就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有效地从这些相关作品的主题、立意、情感、形式、语言等方面的比较中找出重点和有效切入点。

如,在执教里尔克的《秋日》时,教师可借鉴阅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课后我又推荐学生阅读这首诗的其他翻译版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又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因为这首诗是奥地利诗人的作品,国内较有名的翻译版本就有十多个,可以让学生阅读体会,感受不同的翻译风格所呈现出的不同味道。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人生有许多朦胧的认识,通过拓展阅读,开阔眼界,让学生在更多的阅读中对人生有更深入的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比如,现代诗歌和古典诗词都是相通的,尤其是在意境上,如果教师能将二者融合起来,那么在教学中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著名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错误》)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诗意上就有融合之处。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现代诗歌的教学与阅读指导当中有意识地进行比照和互文性阅读,则一定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对比阅读对于提升教师的水平尤其是关于现代诗歌及文学的教学经验也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并紧紧围绕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掘教师的智慧,用心为学生搭起阅读理解现代诗歌的桥梁,就能逐渐构筑起“学为中心”的更有效的现代诗歌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奥地利]里尔克,著.冯至,译.秋日.

篇(8)

对于大部分语文学习存在问题的后进生来说,鉴赏写景叙事诗歌的症结在于:读不懂。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读的时候太粗,扫一眼后猜个大概意思,不能逐字阅读;2.理不清词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传统做法是老师把诗歌内容详细耐心地解释给学生听,期望长此以往,学生听多了,就具备了读懂诗歌的“语感”。这种方法对具有文学修养的同学比较管用,对于理科思维较强的学生就收效甚微,一遇到新诗歌,往往又读不懂。

本文提出用画表格的方法强制学生仔细阅读诗歌,让那些具有理科思维的学生逐字阅读,通过这种精密细致的分析方法,看清名词、动词、形容词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正确解读。

一、写景的句子,列出名词及其特点

诗歌中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读懂意象的感彩,就能演绎出作者的情感。由于诗歌中倒装及跳跃修饰的关系,学生在寻找意象时往往会漏点,甚至找不到修饰的词。因此,让学生“在写景的句子中找名词及其特点,并用表格罗列”是一个实际可行的办法,能够“逼迫”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阅读,把握每一个细节线索。

【例】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首先找出全部名词,得到“灯”、“雨”、“竹”、“烟”,然后找该名词的相应特点,得到“孤”、“寒”、“深”、“暗”,列表如下:

这些意象渲染了一幅悲凉、暗淡、凄寂、凄怆的画面。

由于隔着动词,部分同学会漏掉“雨”、“烟”的特点,但用列表分析,一个萝卜一个坑,就不会有漏点。而且通过表格,把名词及其特点放在一起,可以得出这两句的正常语序:“孤灯照寒雨,深竹浮暗烟。”理清语序对理解诗歌大有帮助。

接着,继续思考表格中的名词及其特点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他都很容易理解,唯独“竹”的特点为什么是“深”呢?答案就在表格里,引导学生进一步理清上述表格名词间的逻辑关系,因为“雨”,夜雨打湿了竹子,竹子的颜色才变深了。

二、叙事的句子,列出动词及其时态

在叙事的句子中,最困扰学生的就是时态,找出时态,就能读懂虚实。正确列出动词及其时态,就可以分析出叙事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大意。有时诗歌会明确提示时态,如“明日巴陵道”中的“明日”,而更多的时候需要用到分析技巧。

1.一句诗中,往往只能有一个时态。

【例】天涯去住泪沾巾,(《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首先找出该句中的全部动词,得到“去”、“住”、“沾”三个。“沾”字的时态是最好找的,联系上下句可以得出是写分别时的泪流满面之状,所以是现在式。如果不能理解“去”、“住”的时态,第二句就读不懂,全诗就读不懂。根据“一句诗中,往往只能有一个时态”的规则,推理得出“去”、“住”也是现在式,并将整首诗列表如下:

“去”是“离开”的意思,“住”是“淹留、停驻”的意思,都是分别时发生的。本诗的题目叫《峡口送友人》,由此可知,“去”的是友人,“住”的是作者。同是为客,之前共同来到万里之外的天涯,现在朋友又要走了,新友已成故人,作者则由原来的客人“翻成”送行的主人,除送别之悲外更添一层羁旅漂泊、世事沧桑、沉痛无奈的悲慨。

2.送别诗中的地点暗示时态。

送别诗的地点一般分为以下三类:分别地、途径地、目的地。其中只有“分别地”是实际发生的,是实写;其他两个地点都是诗人的想象,是虚写。

【例】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王昌龄)

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忆”字,让人产生误解,以为是过去式,如果无法正确判断时态,就无法读懂诗歌。我们可以利用地点推导时态。这首诗的送别地是“江楼”,友人即将乘舟远行。后文的“潇湘”泛指水路,因此是途径地,时态就是未来时。作者设想友人别后的情形用“忆”来总领,“忆”应做“遥想”解。列表如下:

理解本诗还剩最后一个关键,就是谁在听。是作者想念魏二睡不着,还是魏二想念作者睡不着?

因为题目叫《送魏二》,所以作者留在有江楼的城里,魏二则从水路远行。只有偏远少人的自然之地,才会有猿啼。而且“猿”往往和“江”联系在一起,如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所以乘舟远行,听到“清猿”,独自一人留在“潇湘”,对月思念,辗转难眠的,必定是魏二。不说自己思念对方,而说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落笔对方,用想象和虚实结合的手法,代为之思,诗歌的情感意蕴更深远。

三、表格分析法的意义

1.提高阅读诗歌的效率。

对于那些语感并不是很好的后进生来说,阅读诗歌往往囫囵吞枣,扫一眼过去,看懂几个词语,猜猜大意,凭主观臆断,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算能初步读懂,也难以读透,如忽视诗人情感的转折、景与情之间的关系、叙事的虚实等。

传统方法是引导学生字字落实地阅读,强调诗歌中每一个字都很重要。这样固然可以使学生放慢阅读速度,却无法提高阅读效率。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断层的美,修饰词未必紧接着被修饰词,很多语序都是颠倒的,叙事也是跳跃的,死板地按顺序字字阅读,并不能真正读懂诗歌。

表格分析法能正确而深入地读懂诗歌。写景的句子里先找出所有名词,然后找到对应的修饰词,就能把握意象的特征;叙事的句子里先找出所有动词,然后找出对应的时态,就能把握叙事脉络。这种提纲挈领、高屋建瓴的阅读方法,能够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在放慢阅读速度的同时,提高阅读精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品读鉴赏的能力。

篇(9)

【中图分类号】 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146-02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诗歌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各级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现今这个网络化、信息化、经济现代化、文化快餐化的时代,人心日益浮躁,急功近利,社会的喧嚣已经侵入人心灵的一方净土。面对这样的时代,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 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

纵观初中学生阅读现状,毋庸置疑的是,在各种体裁中最受欢迎的是小说,其次是散文,阅读诗歌的人少之甚少。这说明诗歌在中学生的阅读中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初中的诗歌教学,也并没有引起教育界有关人士的足够重视,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即中考作文将诗歌写作拒于门外,这导致了中学诗歌教学长期处在一个贫弱的状态当中。深究其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观念 方法滞后

在当前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的背景下,多数教师在诗歌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尽管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注重归纳主题思想慢慢地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转变。但是,我们的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仍然陈旧、老套,和他们的教学初衷相违背。在教学时,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串讲方式和串讲加背诵的教学方式,极少采用诵读并进行点拨、引导等灵活、引入的方式。这充分说明,教师对诗歌教学目标的预设虽然注重了情感的渗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却直接抹杀了诗歌的诗意,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歌的关注度自然下降。

1.2 学生应试 畏难心理严重

现在初中教育仍然围着中考转,考试几乎不考诗歌。例如作文,只要不是命题作文,出题者就会注明,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试题中即便涉及一些诗歌方面的内容,也多以联句的形式出现,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题目简单,形式单一。考试的指挥棒使学生仅以背诵若干名句为能事,不求甚解。抱着这种应试的心理,学生学习诗歌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于现代诗歌,他们更是懒得过问,因为中考对此不涉及。考生没有了中考的压力,自然不肯在诗歌上花大力气。另外,由于诗歌理解起来偏难,学起来费时费力,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严重的畏难情绪,许多同学看到课后的“背诵”二字就顿生反感,对于诗歌的学习自然兴趣不高,消极懈怠。

1.3 社会环境负面影响大

当今,“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充斥,学生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卡通、漫画、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口袋书。经常阅读这样的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的口头禅:“哇塞!”更有甚者,拿我们的经典诗词开涮: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如此这般,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诗歌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 优化初中诗歌教学的对策

综上所述,诗歌受到冷遇,一方面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又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因此,要解决目前诗歌教学中存在的矛盾,要实现诗歌自身的艺术价值,除了端正思想,关键的就是优化教学策略。

2.1 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

所谓“未雨绸缪 抢占先机”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布置的预习是老师有指引性的带有作业性质的预习。例如,我会先利用小黑板把生字词写出来让学生做,要求学生把关于此诗词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尽可能详细地找出来;我还喜欢让学生课前写一段与诗词内容有关的话,以便与诗词进行一个比较学习,明白诗词语言的精练,使他们在语言上有所收益等等。当然预习作业必须是有针对性和适量的,否则就适得其反了。而要做到有效,就需要老师认真地花精神地去备课,引导学生进入最好的课前准备状态。

2.2 诗读百遍 其义自见

学诗词当然要从读开始,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当然,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而指导朗读时应注意强调以下几点:一是要学生在朗读时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要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相信在读之中,学生定能对诗词有一定的感悟。

2.3 一读一问 循序渐进

在教学中,我采用读思相结合、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读准节奏;三读诗词,弄明诗词意;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教学显得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收到了较理想的课堂效果。

篇(10)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根据我们的了解,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阅读,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分析作品、评价作品、鉴赏作品,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策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阅读材料的性质、特点,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阅读方法训练。在此,我们以古诗鉴赏为例,结合阅读的一般规律,介绍一些能够提高阅读效果的策略。

一、阅读能力的分类及特点

阅读是一项古老的行为,但是“阅读”的内涵却是古今异义。古代一般不说阅读,而说读书。由于古代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读经、解经,而经书的理解比较困难,需要一句一句地教,一句一句地读,因而古代的读书强调的不是阅读的效率,而是阅读的质量。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对于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阅读再也不可能像古代那样熟读精思、虚心涵泳了。大量的信息需要快速地阅读,需要敏捷的信息筛选能力、判断能力,为此,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非常必要。

阅读能力是指阅读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阅读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阅读方法的选择和掌握,而阅读方法的选择则要依据阅读材料的性质、特点。不同性质的阅读材料需要相应的阅读方法。根据中学生阅读材料的性质,一般来说可以将其分为实用类材料与文学类材料。实用类材料主要包括各种实用文体的文章,比如说明文、议论文、演讲、通讯报告、新闻摘要、招聘广告等。文学类材料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对于实用类材料的阅读,其任务主要以搜集、筛选信息为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主要是略读、浏览,主要运用的是提炼和概括的能力。对于文学类材料,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形式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比如能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挖掘材料的内涵,能够读出作品的空白之处的意义,能够对作品选用的艺术形式包括体裁、结构、节奏等作出自己的评价。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包括信息筛选能力培养,也包括鉴赏性能力的培养。就目前来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在鉴赏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上,语文课外阅读必须在此方面下功夫。这里,我们以古代诗歌为例,就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出相应的策略。

古代诗歌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特点是经济上自给自足、生产效率较低,生活节奏缓慢,加之交通不便,人们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人们主要是通过身边事物的变化来感受生活。比如月亮的盈亏、江水的涨落;草木的荣枯、候鸟的迁徙等等。外物随季节时序的变化在诗人敏感的心灵激起了涟漪,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免要发一发感慨,诉诸笔端,成为一行行动人的诗篇。

另外,农业社会也是人情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活动不是通过契约而是通过感情作为担保和纽带的。因此,中国人自古就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爱情的誓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亲情的体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浓浓思乡情的流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则体现出真挚的友情。

中国古代的诗人不仅是一些饱学之士,同时绝大多数是一些仕途之人,在他们身上既有诗人的多情,又不乏仕子的理智。正如范仲淹所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内心的纠结伴随着诗人的一生,不管是春风得意的升迁之道还是颠沛流离的贬谪之旅。因此,从古诗中,不论是诗经、楚辞还是魏晋诗歌,尤其是从唐诗、宋词中我们总可以看到那么多的失意、惆怅、哀怨,即使是诗人们豪迈之时也时常透露出时不我待、生命无常之感叹。

古代诗歌记录和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情感。从题材上来说主要有农事诗、田园诗、山水诗、边塞诗、闺怨诗等等。诗人是时代的代言人,不论是直接反映个人情感的诗歌还是代言他人的情感都讲究真挚。所谓真挚就是不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不为文造情。正所谓“诗贵乎真”。

诗歌的发展在于题材的不断开掘和形式的不断创新,其中形式的创新是根本。从早期的四言、五言到后来的七言,再到宋词的长短句;从绝句、律诗的句式整齐排列、平仄严格要求再到宋词的张弛有度,错落有致,诗的发展的趋势是逐渐走向宽松、自由。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是把握诗歌的总特点。古代诗歌,属于诗歌的范畴。与散文、小说相比,诗歌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为押韵、跳跃、简约。所谓押韵是指诗歌总的来说是一种韵文,在句末是要押韵的。所谓跳跃是指诗歌的行文不同于别的文体,它在叙述的过程中是有中断的,即不按照正常逻辑来行文。所谓简约是指诗歌在表述中基本上是用较少的文字和语言来表达,以达到言简意丰的效果。针对以上三个特点,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些特点,比如它的韵脚、节奏、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对它的中断之处或空白之处的意义要进行补白和还原,对于简约的文字要进行充实。

二是了解古诗发展的脉络及主题。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农业社会里,经过历代诗人不懈地努力和孜孜不倦地追求,诗歌的发展越来越精细,其题材之丰富,感情之细腻,表现之精当,数量之巨大在世界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从《诗经》开始,历经楚辞、两汉乐府、赋、魏晋五言诗、田园诗、山水诗、骈文、唐代的格律诗、宋代禅理诗、宋词等,题材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中国古诗所呈现的艺术特色总的来说是含蓄的、温馨的、从容的,体现了诗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对外界的包容。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关心他人、善待自己。方寸之间,诗人们能将山岳、江河的气象万千与个人内心的感慨诉诸笔下,正所谓“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三是注意诗中表现出的三种意识。古诗中表现出的三种意识为:时间意识、生命意识和使命意识。所谓时间意识,是指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容颜的苍老而事业未竟的一种焦灼感。所谓生命意识,是指诗人在时间的流逝中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珍视和无法挽回的无奈。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很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从《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到孔子发出的“逝者如斯夫”;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到苏轼的“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等等都是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说到底又是一种情感意识,即诗人们敏锐的纤细的情感意识。情感是诗人作诗的生命线,迟钝和麻木的情感与诗人无关。所谓使命意识是指诗人身上洋溢着对国家、民族、百姓负责的精神。他们注意从朝代的兴亡更替中反思、汲取教训,警示后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也是承传至今的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四是注意古诗的创作方法。古诗创作方法总的原则是“借物言志”、“借物喻情”。即诗人一般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外物的变化来反映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管是诗经中的“蒹葭”还是楚辞中的香草;无论唐诗中的“边关明月”还是宋词中的“江水清风”等等基本上都是“借物”来抒怀。这样的一种方法比较含蓄、委婉,同时也能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比较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

上一篇: 保险公司内控管理 下一篇: 道路施工安全标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