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9 17:21: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文化的意义

篇(1)

当前科技进步与知识发展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创新人才必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突出作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艺术表现是儿童本能冲动,艺术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艺术教育对儿童有特殊意义,能丰富情感与激发创造思维,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之一。

一、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和总体,也是进步与创造的源泉。积极的文化对人的创造力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温故知新,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所反映出人们只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没有注重到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才是最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利弊。

1.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积极影响。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开发儿童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为了儿童的感性与理性都得到升华。这是新时期全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创新的素质为任务,突破“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人和”即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天和”即自然的魅力之美,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美;尽善尽美、至善至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诗书礼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乐可以怡情;诗可以体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礼则表现天地人和,体现为人处世的美;书可以修心养性,来引导性格的形成。中国的传统绘画诠释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这些优良的文化可以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石。将其加入到儿童艺术教育中去可以使儿童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压制儿童的内心想法。

2.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根深蒂固。例如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从古代学子科考,到现代高考、国考,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官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延续。“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左右着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与发展,传统的文化偏重知识的储存量而忽略了创新创造能力,这些观念都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抑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知足常乐”观念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钳制最明显,“知足常乐”,就是不想创造创新,把人们从困扰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首先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与理念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儿童艺术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再次是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篇(2)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篇(3)

二、华裔男性气概重建与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一)深入骨髓的儒家“仁爱”

在遵循儒家思想的传统中国,“仁”是最基本的美德,它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不自私。这种美德是体现中国男性气质的最重要因素。书中汤亭亭的曾祖父伯公,是一个热血勇敢而又乐观的人。在去夏威夷的船上,伯公和其他人像囚犯一样被关在船的甲板下,过着几个月暗无天日的生活,忍受着恶劣的生存条件。当同行的人对新生活的前景感到孤独和害怕时,伯公鼓励他们:“三年后你们就会变成有钱的男人了。三年匆匆就过去了。”伯公也是一个慷慨的,懂得分享的男人。当他在夏威夷吃到他从未见过的水果和坚果时,“他希望可以给他的妻子”。他把自己见到的所有美丽场景都写信告诉他的妻子。同时,他爱身边的陌生人就像爱他的家人一样。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生病的工友,给他们端水递药。他热爱大自然,他热爱自己耕种的土地,当土地收获时,他激动得唱起了京剧。伯公的这些表现都体现儒家的仁爱思想。通过对汤亭亭的弟弟的描述,一个不同于其父辈的阳刚男性跃然纸上。弟弟是生在美国的华裔,他骨子里一直把自己当美国公民看待。在对越战争打响之后,作为美国的一员,弟弟不得不参加。在描述弟弟经历越南战争之前,汤亭亭还特意对中国民间屈原的故事做了介绍。屈原和弟弟都是和平爱好者,面对毫无意义的战争,他们都经历了相似的悲惨命运。正如屈原的爱国精神通过《离骚》来表达一样,弟弟也一直坚持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了释放心中的压抑,他从早到晚都嘀咕着,无论别人听没听见。他极力试图说服学生对越战争是错误的,在战争结束时,他庆幸自己还活着,也没有杀人。汤亭亭以她特殊的方式诠释了男子气概。这样的男性气概是一种仁爱,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它不需要用暴力或武力来体现,而是对和平的向往。这种积极的男子气概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团结,在当今世界存在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战争有着积极意义。

(二)传统社会遗传的生存意识

汤亭亭通过描述她的祖父辈在美国社会文化、经济上受到的耻辱,和他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敌对国家生存下来的勇气重构了中国男人的男性气质。这种男性的内心是强大的,这种男性气质也是中国男性的“文”的体现,也是他们从自己祖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遗传中得到的关于“生命”、“生存”的意识,以及这种生命意识在新世界的人生奋斗中焕发出的人性闪光和生存的“智慧”。由于美国当时的移民法,汤亭亭的祖父阿公被剥夺了与妻子见面的权利,因此他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释放内心的压抑。在建设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的六年时间里,在没有妻子的拥抱和安慰的可怕长夜里,他常常一晚上一晚上的看星星,一想到“他所建筑的铁路也不会带来他的家人”,他感到“他的心都碎了”。他常把他的在毯子或树林里,看着它,“想知道它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终于“有一天天气很好,他在一处新山谷上空作业,一种强烈的欲望袭击着他。大自然的美完全把他给征服了,他在吊篮里俯着身子,处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他想通过来。突然他高高站起身,将射向空中。从此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他乘着吊篮下到谷底,身上的血就涌向,他在与整个世界。”被白人的中国男性,通过阿公这种方式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当他在篮子里“操着整个世界”时,有力证明了他是一个男人。TomoHattori评论说:“这种行为使阿公有力的证明了他的男性特征。”中国男性父辈们把他们所有的精力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美国的建设,但他们所面临的却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排斥和屠杀。尽管阿公和成千上万的人为美国的建设和繁荣作出了贡献,当铁路建成时,这些来自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成了不受欢迎的外来者。阿公走遍了美国,想寻找一个地方,一个中国人能够安全定居的地方,但他却发现没有地方是安全的,到处都是白人对中国工人的屠杀。面对这样敌对的生存空间,阿公并没有采取直接的暴力对抗,他像无数中国人一样忍耐着,“善于隐藏,消失数十年,下落不明。”当阿公用修筑铁路攒的钱观看了《三国演义》里的一场戏,关公浴血奋战,三兄弟终于建立蜀国,他觉得精神振奋,大受鼓舞。关公的戏和当时中国移民的处境是紧密联系的。中国移民完全生活在一种无助的环境下,他们从关公的故事中获得勇气和力量,共同抵抗白人对他们的不公待遇。而关公和阿公称呼里都有的“公”字,使这个神话的历史人物与汤亭亭的祖父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祖父成为美国的英雄。汤亭亭父亲的男性气质体现他面对敌对环境的忍耐智慧。父亲一直牢记,“如果他不说话,别人就不会注意他”,他就可以在敌对的环境中生存,因为“没有人会伤害可怜的弱小”。所以当他被吉普赛人诬陷,他忍气吞声,当他被合伙人骗走洗衣房的股份时,他安慰妻子:“别担心,我正打算去加利福尼亚呢,那儿才是真正的金山。”当他经历了种种的失败,最终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洗衣店时,这充分体现了在恶劣的种族和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男性的生存智慧。

(三)父权文化下的家庭责任感

在传统的父权社会,男性是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的支柱。《金山勇士》中大多数男性背井离乡的来到美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养家。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和战火不断,使得男人们很难挣钱养家糊口,因此,去美国“淘金”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汤亭亭在书中描述了这些美籍华人移民祖先的故事,他们勇敢的面对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以自己的方式支撑家庭,养育孩子。曾祖父在夏威夷开垦甘蔗田时,很为自己养家糊口的能力感到骄傲,每逢发工资,他就往家里寄钱。为了能往家里寄回更多的钱,曾祖父从来不去舞会,不喝酒,不抽烟也不去赌博,甚至在长期见不到妻子的情况下也没有花钱找女人。在他的眼里,家庭的需要高于一切,相对家庭需要,个人的任何需要都是奢侈的。因此,为了家庭,曾祖父放弃了一切个人需要。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谎称自己在农场过得很“轻松自在”。传统的中国,需要男性传宗接代以使一个家庭繁荣昌盛。不幸的是,广阔的地理距离将这些寄居美国的中国男性变成了挣钱的机器,剥夺了他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权利。他们将所有的收入都寄回给中国的妻子和孩子。当曾祖父的妻子让他去赚钱,“别呆在这里吃”时,他立即前往美国。当曾祖父收到妻子的来信,要求他寄钱回去给她买金表,买新衣服,或是家里需要翻修庭院时,曾祖父为了拿到额外奖金,冲进隧道去查看爆炸的甘油炸弹。当汤亭亭的爸爸带着全家来到美国,他希望自己在事业上有所突破。然而,当残酷的现实渐渐摧毁他的愿望时,他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男人,理应担起养家的重任。虽然爸爸的话越来越少,人变得越来越沉默,也没有了幽默感,但他仍坚持着开创新的事业。同时,爸爸从来不会忘记,培养孩子是他的职责。在孩子面前,他表现出温柔的一面,有时和他的孩子把蜻蜓当作玩具飞机来玩,有时将烦人的飞蛾带入游戏,有时或让他的女儿偶尔玩玩赌具。

(四)维护传统文化与反抗现实的勇气

小说开头的短章节《论发现》讲了一个传说,传说里一个寻找金山的华人探险者,不幸身陷女人国,他的嘴巴被缝紧,耳垂被穿刺,双脚被裹小,脸被涂上脂粉。实际上,这个短章节是作者对中国小说《镜花缘》中的一个著名情节的改编,在结尾处,她指出这个女儿国实际上是在北美洲。哥伦布的“发现”给原本早已生活在美洲的土著带来了惨重的后果。如果说对外国土地的发现是误解、是蒙受痛苦和剥削的开始,那就如同寻找金山的中国移民一样,他们在美国已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和声音,也无法表达自身的感受。汤亭亭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失声”给她的男性祖先们带来的痛苦和对他们的破坏性影响。书中《论死亡》的章节也通过改编杜子春的故事揭示了华裔男性被剥夺说话的权利。汤版的杜子春最后因儿子的惨死而打破沉默,道士的药方被毁,人类失去了长生不老的机会。紧接着的另一个小章节《再论死亡》同样讲述了一个寻求长生不老而不得不保持沉默的故事。沉默再次被打破,人类无法永生。既然人类无法永生,汤亭亭想要通过这两个短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要打破沉默。张敬珏认为这两个短故事提供文本内的对照,在檀香山的曾祖父就打破了白人老板强加给他的沉默。关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作为英勇、忠义、惩恶扬善的化身,被当作武神和文神来崇拜。在他身上所体现的大无畏精神和高超的武艺,是华人在异国他乡的险恶环境中生存下来的精神力量,他的英雄气概也给予了中国移民争取自己权利的勇气。中国劳工,特别是那些通过假身份进入美国的人,要在美国生存就不得不长期保持缄默,无形间被剥夺了表达自己的声音权利。他们的声音被压制,他们对美国的贡献也被删除。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打破沉默。中国男性的“武”,不仅仅指身体的力量,而更多的是如何去运用这些力量。在夏威夷的甘蔗园里,白人老板命令华人在砍伐作业时必须严守“肃静”的规矩。为了消除自己和同胞的暗哑之苦,曾祖父运用唱歌和咳嗽等方式来进行反抗。他说道:“我生来就不可能像和尚一样保持沉默,早知道要发誓沉默,我还不如剃掉头发,出家为僧。”因此,当浓浓的烟雾和过度劳累使他咳嗽时,他将咳嗽变成一种自我保护和表达的方式。“当洋鬼子们吼叫着催促他们快点干活时,他以咳嗽作答。深沉、悠长、响亮的咳嗽声似怒吼,如低吟,像大声喊出了心声一样舒坦。他在咳嗽中夹进了怒骂。”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曾祖父知道使用武力是无用的。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他们在地上掘了一个圆圈,挖成一个大洞。“你好,地底下的中国!”“你好,母亲!”“我想回家!家!家!家!”由于他们的叫喊声太吵人了,洋鬼子们本应该向他们冲过来的,但这次洋鬼子们却躲起来了,他们被中国佬们的气势所吓倒。从此,伯公再没有因劳动时说话而挨鞭子。这是华人为争取话语权作出的反抗,是他们足智多谋、反抗性别压迫的最佳例证。很明显,《金山勇士》里的中国男性的反抗不是通过直接的对抗,而是采用了更巧妙的手段。因为不满意他们的工作条件,祖父阿公和其他华工一道开始罢工,要求更好的工资待遇和更合理人性化的工作时间。他们冒着坐班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会没收其为他们存入银行的薪水的双重危险。阿公牢牢记住了这几个英语单词:“每月45美元—8小时制。”他反复练习着这句罢工口号:“白人一天只干8小时,中国人也同样只干八小时。”他们的罢工一直持续到第九天结束,白人鬼子宣布该公司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工人加薪4美元。虽然不是他们要求的14美元,但是罢工毕竟起到了一定作用。这些中国工人的权益是通过协商对话和沟通来实现的,体现了他们敢于反抗的勇气。当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竣工时,白人官员作了演讲。“这是19世纪最伟大的功绩。”“只有美国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功绩。”他们说的不错,因为修建了这条铁路,阿公和其他华工们也应该是美国人了。

篇(4)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所谓传统文化,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有机复合体”(《文化学辞典》)。这里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是融合了中华民族各种思想的文化,是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她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并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感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重在文化的传承,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把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的境地。”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创造形成的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其刚健有为、自强不息、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兼容并包、强调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等精神内核,对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文化趋同化趋势日益加剧,信息化技术对文化认同感消解的日益严重和大众文化对传统文化精神消解和侵蚀的日益突出,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根本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此,作为文化传承主阵地的高等教育,在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显得十分必要与迫切。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们要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在人生的几十年中创造一点有意义的业绩,专业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有决定意义的是要有正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他们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会影响到他们自身能否成材,也直接关系到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我们的国家向哪个方向发展的大问题。中国具有悠久文化历史,正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她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并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老子》指出“明生者强”的观念,《大学》中提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另外更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正气”等无数传世佳句无疑都是关于人生及其价值的正确思考。只要我们在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正确引导,就可以达到对其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目的,从而发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三观”教育中的作用。

2、有利于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

道德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道德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自古就把“德”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首要标准。“以德负天”、“春秋决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观念和事实,都表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尊老爱幼、兄弟和睦、孝敬父母等传统道德观念,至今仍然是人们信奉的美德。

然而,正是在这样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着悠久文化沉淀的中国,有着璀璨文明和瑰丽思想的中国,却反复出现各种无道德底线的现象。扪心自问,我们的文化真的传承了吗?传承的是糟粕还是精华?这难道不是我们背离教育本意,忽视传统文化教育的恶果吗?

3、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篇(5)

1.1传承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沉淀形成的,从来都没有间断过,而服装设计发展也是连贯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一直都严格遵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为此,传承性是服装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一个联系。也是由于这种从来没有间断过的传承性,导致我国新时代背景下,服装设计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1.2兼容性

近年来,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越来越深入,各国家的文化也在不断进行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会接受外来文化,而且也在稳定发展,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兼容性。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性,因此服装设计过程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3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造成了深远影响,不单单只是影响了艺术、政治等,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精神文明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服装可以非常直观的反映当代主流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此现代服装设计也应该主动承担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责任,虽然服装设计的影响抵不上传统文化,然而它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以及人类的健康发展。

2.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

2.1应用“统一”法则

服装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遵循形式美法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法则就是“统一”法则,这也是协调服装设计中每个要素的一种重要工具。设计自身就应该有机结合技法、材料和机能等各方面,但是服装设计更加讲究这种“统一”。服装设计过程中,局部样式和整体样式保持统一对于确保整个服装设计的完整性显得尤为重要,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思想可达到良好的协调作用,大大提高服装设计的审美价值及其完整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都主张“以和为贵”,不仅仅在人际交往中适用于这种观念,而且也适用于服装设计。设计师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思考服装材料有没有达到时展的需求,而且应该思考服装样式有没有达到人们的舒适性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应该确保服装设计能够达到目标人群的身份背景、社会地位以及职位等多方面要求。比如,如果目标人群主要从事的是户外工作,那么服装设计需要搭配和大地、树木等颜色比较接近的色彩,这样才可以保证服装设计能够满足目标人群的真正需求。

2.2应用“对称”法则

“对称”法主要体现在服装整体的样式设计方面。目前从主流人群推崇的审美观念分析,选择服装的过程中主要会强调服装设计的“对称”感。“对称”法则就是服装设计思想的象征,在服装设计中显得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比较注重对称美,从很多考古产品中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比如敦煌莫高窟闻名中外,其中所有壁画都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对称美”艺术充分展现出来了。其次,现代服装设计的颜色选择以及样式设计等方面也可以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对称美”。

2.3应用“变化”法则

现代服装设计形式美的“变化”法则和服装设计的创新元素有很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变化”原则实际上就体现了服装设计的创新性,有利于提高服装的内在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整体上都比较平稳,然而还是经过“百家争鸣”、“文字狱”、“焚书坑儒”等几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不管这种变化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但是服装设计过程中,这样的“变化”也是有利也有弊的,设计师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传统和创新之间的关系,不仅应该寻求创新,同时也应该尊重传统审美观念。

3.服装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价值走向

3.1设计创造价值

当前各国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作为国际热门行业,服装设计也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现代服装设计经过不断的发展,目前各种设计元素越来越多,关于服装特点以及设计方式等方面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服装设计中应用我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服装设计的一种主流趋势,因为我国传统文化自身具备恒久发展价值,也具备深远意义,因此将其应用于服装设计中可大大提高服装设计产品的价值,这对于促进其在新时代中审美观念的发展都极为重要。服装设计进行创新可在根本上增加服装设计的价值,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就很强,这对于现代服装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2现代服装设计的价值

目前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现代服装设计,而且现代服装设计也得到了很快发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更喜欢追求服装美感,这对现代服装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现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服装设计理念最能够代表其自身价值的因素,对于服装设计而言,最重要的精神本质就是设计理念,可以将服装设计中的多种元素集合起来。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设计理念带有非常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而且也满足现代审美理念,这才汇聚成当前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其自身价值。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很多设计元素比较复杂,其中有的元素比较符合主流审美观念,而有的元素比较标新立异,很多广泛目标群体很难接受,然而不管设计元素有没有满足主流审美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很难被忽视,不仅可以使现代服装设计产品显得“标新立异”,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服装产品的内在价值,提高服装设计的档次。

3.3服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价值

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可大大提高现代服装设计的价值。通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不断积淀已经得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可大大提高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价值,这也是现代服装产品和其他服装产品进行竞争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现代服装设计产品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促进服装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现代服装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更好的迎合大部分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比较推崇传统服装设计的主要潮流,有利于进一步扩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服装产品的市场份额,这样也可以间接提高市场盈利。

3.4服装设计的新价值走向分析

目前我国服装设计基本上已经慢慢发展成熟,不管是线条处理,还是色彩配置、样式等方面技术都相对成熟,如果想要取得进一步发展,首先一定要进行创新。服装设计创新不单单指的是创新服装样式,同时还包括创新服装设计方式、设计灵感以及文化内涵。服装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文化,正好可以将“创新”体现出来。近年来,人们对服装文化内涵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服装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表面设计层面,而且应该强调服装设计的传统文化内容,希望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应用来丰富服装文化色彩。

综上所述,随着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很多服装设计师也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服装设计中,这对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创新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 1 何为中国传统文化

在文化研究领域,首先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何为文化”. 自近代以来,东西方的文化学者们就一直致力文化概念的探讨,文化的概念因人类种族繁多以及地域广阔的缘故而显得纷繁冗杂,在目前的文化领域,人们较为认可的文化概念是广义的“文化”,也可以称为文明,包括了人类社会中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在其著作《文化概念及其定义研究》一书中提出,文化不是仅由可见的事物或不可见的理论构成,而是由外显的和内隐的人类的行为模式构成[1]. 本文所涉及的“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来讲就是指中国文明经过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在中华民族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作用的文化形式,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并辅以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1. 2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中华大地自古以来地大物博,人们顽强坚韧、自强不息,虽曾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却能始终保持自身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创造出了特征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成果. 中华文明在相对封闭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生产方式与经济模式.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重士农、轻工商”的社会价值观促使中国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长时间处于内向型的发展状态. 经济与文化的保守与内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封闭保守”的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

1. 2. 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意识形态———儒学

中国两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最正统、最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 儒家之说,以“仁”和“礼”为思想核心,倡导中庸、和谐,论事论理公允而不偏颇,切入生活实际,积极入世,以人为本,无论从道德教化、政治生活、教育思想等各方面,都有其深刻之处,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中华民族大气、宽容、开放性格的形成[2].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儒家学说的产生正好契合了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的事实,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儒学只不过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禁锢人民思想的精神工具. 它对人性的压抑,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忽视,对生命自发性的否定,对社会等级秩序的固化,使人们逐渐默认了不平等秩序的合理性,对自己的命运逆来顺受,形成了安于现状缺乏竞争意识的生活态度.

1. 2. 2 中国传统文化串联的纽带———家庭

传统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历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深深地植根于封建社会历史的土壤中,更扎根于每一位中国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体系之中. 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础. 家庭不仅意味着婚姻的结合与血缘的延续,还是集市场经营、个人消费、教育教化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微型单元.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家族制社会结构中,个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是寄托在家庭与家族之上的.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家天下”的宗主统治之中,个体的行为被深深地烙上了家族和国家的印记,个体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浓重的历史责任感与社会群体意识. 可以说,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甚至唯一单元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以及宗教的缺乏使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宏观上离散、开放而微观上紧密、保守的双重性格,由此导致了中国人善于享受而不善于创造、公共道德缺乏、竞争意识淡薄等缺点.

1. 2. 3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尊正统、排异端

自汉武帝当政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以来,儒学便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并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如在规划与塑造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发展走向与类型特点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教、佛教、法家以及西方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必要补充[3]. 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体系中,有着太多弘扬积极的生命意义、倡导拥有充实而自由的人生的思想,可它们却大多被排斥在主流文化活动之外,如推崇与提倡个体生命积极性与自由性的西方文化,就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 近代中国,在政府的行政组织机构中,没有出现过一个专门的体育组织,竞技体育文化基本没有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组织保障与空间,它们只能长期处于一些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氛围中,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等这些具有非直接对抗性、缺乏竞争性特点的民间活动.

1. 2. 4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二———连续性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年的璀璨历史,表现出了良好的历史继承性与整体遗传性,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苦心经营下得以良好保存并流传至今,形成了独特的、既定的中国文化体系.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统一的且具有整体性的民族文化精神形态一旦形成之后,便以一种相对固定的发展模式和变化形态影响着整个民族文化自身发展,从民族精神的内部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文化倾向、行为模式和思维定向. 这种文化传统既可以成为民族文化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阻碍民族文化前进的消极力量[4]. 中庸、保守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保护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受外界文化的侵蚀,但也长期抑制了自由、开放、积极、创新的文化精神的发展,促使西方竞技体育文化长期处于缺乏营养的状态下止步不前,也使得现代足球运动在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很难获得来自自身传统文化的助推力.

2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足球风格的影响

风格指风度品格、风韵,也指作家、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所谓的足球技术风格则是指足球运动员的技术特点与球队的战术特点所反映出的一个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点的概括.

2. 1 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训练方法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尊师之理,长者、老师、师傅,成了中国伦理纲常中不可侵犯的特例[5]. 受此影响,在中国体育界便形成了“师徒相传”的训练模式,教练员怎么说的,运动员就必须怎么去做,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要受到管理者、教练的批评以及其他运动员的嘲讽. 从良性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方法确实使教练员的一些科学的经验与知识得以延续; 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方法无疑抹杀了运动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长此以往,运动员会慢慢成为一个墨守成规和不思进取的“等待别人来喂的婴儿”,技能水平停滞不前. 此外,“以和为贵”的儒家思想以及充满娱乐性与技术性但缺乏对抗性与竞争性的蹴鞠运动的影响,促使我们的足球运动员们在足球训练中对抗性不够,教练员也会担心队员因为对抗性过大会受伤从而受到管理者的批评,安排的各种技战术训练只是简单的长传冲吊以及大范围转移,脱离实战与对抗,中看却不中用,致使中国球员在实际的比赛中怕紧逼,怕对抗.

2. 2 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员竞争意识的影响

意识源于现实,理论出自实践,但意识常常领先于现实,理论常常指导着实践. 一个民族的文化常常决定着这个民族的行为方式. 儒家思想的关键词无非“仁义”、“礼数”、“和谐”以及“中庸”,倡导人们要以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习惯于和谐、宁静及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受此影响,中国人自古以来很少参加带有强烈冒险性、冲突性和对抗性的竞技体育活动,反映到中国现代体育中,便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即不以身体直接对抗的体育项目基本上都能创造出好的成绩,甚至是这个领域中的世界霸主,如羽毛球、乒乓球、举重、跳水、棋类、体操等,而那些强调身体直接对抗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田径等运动成绩则较不理想,这不仅仅是运动员个人的素质、教练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整个体育体制的合理性问题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缺少一种竞技运动赖以生存的文化氛围[6].足球运动的真谛在于激情,激情源自竞争,激烈的竞争性是竞技体育本质特点,也是足球运动之所以成为世界第一运动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们的伦理道德要求的却是“乐而不”、“思而不进”,提倡人们要内敛,要含蓄,要保守,如此的中庸伦理体育观导致运动员本应具有的如狮狼虎豹般的竞争意识与战斗意识在成长初期就被教练员和这个“与世无争”的大环境扼杀了,所以在中国的足球联赛中看不到激烈的对抗,更看不到一种体现生命活力的竞争.

2. 3 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员比赛个性的影响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 比赛个性特指球员在比赛中张扬自我个性,展现自我魅力,体现自我生命活力的性格. 中国的儒家思想倡导中庸,而中庸思想则主张“含蓄”、“谦让”、“容忍”,这些充斥着“中庸”思想的伦理纲常促使中华民族的性格不断地向“内向型”性格发展,而“内向型”的民族性格使得我们的大部分球员在比赛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看不到个性的张扬,看不到生命的奔放.足球是一个由 11 名运动员个体组成的集体项目,每一名运动员个体技能水平的高低与发挥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整支球队的状态. 在西方足球比赛中,教练员常常会使用那些既强调个人能力的张扬又追求整体配合的球员,因为个性代表着有特点或有特长、绝招,追求整体配合则代表着能很好地处理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一般这样的球队常常会取得很大的成就. 而在重群体、轻个体的中国足球大氛围中,球员的个性根本得不到发展,因为张扬个性就代表“不合群”、“顽劣”等,而一个听话的、习惯于循规蹈矩的、温良谦让的球员常常会得到教练员的重用.

2. 4 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员比赛创新性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喜欢足球的人们都知道,足球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足球场上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与偶然性,而这些不确定性与偶然性则常常由赛场上一些教练员超出常规的战术安排,或是球员即兴发挥的技术动作所决定,而这些都属于创新. 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礼”制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每个人都应该牢记和深知自己所属的等级与社会位置,要不然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这就无形中给人们的言行加上了枷锁,个体没有了思维,缺乏创新性[7].无论是国际级教练卡马乔,还是国内教练中的翘楚高洪波,曾经或是现在身为国家队教练的他们都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球员的基本技术非常扎实,但在比赛中缺乏一定的创新性. 一些国外的教练员在看了中国队的比赛后发现,多数球员在处理球的一些方式上像事先设定好的程序一样,很容易被对手识破. 这与中国足球训练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5 中国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员比赛自信心的影响

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谈起的一个概念,在心理学概念中,自信心是指对自我能力、价值做出客观、正确认知与综合评价以及对当前学习任务的评价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成败论英雄”以及“成王败寇”的价值观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8],这使得我们的球员常常把比赛结果看得比过程还要重要,致使在比赛中放不下思想包袱,压力过大,技术特点得不到正常的发挥,身体状态又调整不到最佳状态,输球而又输人.

综上所述,中国足球现阶段处于世界三流球队水平的原因是不是源于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呢? 答案肯定不是. 因为中国优秀而璀璨的传统文化给中国足球运动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等等,面对复杂变化的时代形势,只有端正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优秀的东西转变为振兴中国足球的坚强后盾.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篇(7)

1、求职动机太功利,不关心社会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一般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同学在观念上却只考虑自己,即使在成功之后,也止步于自己。“什么样的单位工作环境好?”“自己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但却很难找到与社会、国家相关的语句。毕业生缺乏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和热心,更是缺乏一种对责任的担当。毕业生只有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2、求职意志不坚强,不积极进取

一些高校毕业生的“等”、“靠”思想严重,常能听到“不着急,还没到那一天呢!”“到时候再说!”这样的语言,更有学生把求职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和运气之上,缺乏求职时应有的积极心态和进取精神。还有些同学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努力奋斗的道理,但却不付诸行动,“知”与“行”严重脱节。在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有些同学变得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屡败屡战、奋勇拼搏的精神荡然无存。

3、求职准备不充分,不踏实认真

求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仍有同学对求职不认真对待,求职简历标点、符号错误,语句不畅;心理准备不足;求职方法和技巧欠缺等。一些同学还陷入了专业学得好就能找到好工作的误区,对其它求职准备视而不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仅仅靠专业学习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要,只有积极认真的努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才能在求职中获得先机并最终取得成功。

4、求职过程造假,不实事求是

由于就业压力以及虚荣心的原因,一些毕业生在自荐信、求职简历上大做文章,虚构学生干部、社会实践经验,更有甚者,伪造虚假荣誉证书,力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全能型的优秀人才。另外,有些同学在应聘时隐瞒自己已经签约的事实,待应聘成功后,立即与原单位毁约,使原用人单位措手不及。还有些同学盲目地频繁跳槽,既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和经验,也给用人单位合理的用人需求带来了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智慧和结晶,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积极借鉴其中的优秀精华,对于改变毕业生就业中的不良现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奉献精神

孔子主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要求将个人的价值与他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自身人格的完满。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强调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人,奉献国家。因此,毕业生在求职中也应将个人利益与奉献社会、国家结合起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日知录》),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等无不体现着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精神。这种心系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毕业生就业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合理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自强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孔子说:“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则主张人应当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孟子 滕文公下》)毕业生也应当学习这种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的高贵品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人应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并像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毕业生应该像前人一样,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难而上,最终战胜困难。

3、敬业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孔子说“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论语》)要求人们做事时要认真对待,尽心尽力。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深入分析了事业成功的原因和规律。毕业生也应该懂得只有不断付出,才能成就事业。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要求人们做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毕业生将这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做事风格应用到求职之中,必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篇(8)

【作者简介】覃利娟,广西卫生职业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2-0102-02

2002年,一个民俗文化商人在隆林德峨乡田坝村用200元人民币收到了一条破旧不堪的蜡染绣花百褶裙,然后又以2500美元卖给了一个日本民俗博物馆。这是一条全手工做的裙子,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按照当地风俗,苗民们将已故祖先的衣物挂在猪栏上,用以辟邪,祈求祖先保佑儿孙和六畜兴旺。后经民俗工艺品专家鉴定,这条裙子是迄今为止最有收藏和研究价值的苗族民间服饰文化精品。可惜的是隆林的后世子孙再要看到这条裙子,就要远渡重洋才能观瞻其风采了。这条被买走的百褶裙虽是个案,但类似的现象却是屡见不鲜。如在古老而又独具民族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木楼边矗立起越来越多刺目的白色水泥小楼,只有在重大节日才会看到的的绚烂的少数民族服装等等,逐渐消失的民族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也激发了人们抢救广西民族民俗文化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一、关于广西隆林德峨乡黑彝的传统文化的挖掘

隆林,是广西乃至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由于其民间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据悉,至2011年,隆林全县总人口40万,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2%,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民族独特而又绚烂的传统文化。2007年,隆林“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申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后,继而又有“颠罗颠罗那”壮族歌会习俗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2月,隆林德峨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苗族歌舞之乡”。在隆林县的4个少数民族中,对苗族、壮族的文化研究相对比较深入透彻。对彝族、仫佬族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可见一斑。

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广西彝族人口共计0.7万多人,其中居住在隆林县的彝族就有4403人,且主要集中在德峨乡。按当地习惯,彝族可分为黑彝、白彝、红彝3种f这里主要是按衣饰分,而不是等级意义上的黑彝、白彝之分),居住在隆林、西林县(自治县)的彝族基本上是黑彝。主要聚居在隆林县德峨乡。一般认为,他们不是土著居民,而是迁徙而来。对于广西黑彝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在此定居繁衍,目前,学术界还有很多争议。根据其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史料及当地的一些传说,广西黑彝的来源,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说是古代氏羌后裔。其先祖曾在四川省的邓都(今大凉山地区西昌一带)、贵州省的乌蒙和云南省的滇南等地区,这个观点得到较多的文字资料的证实。迁徙时间一般认为在蜀汉时期或更早,还有一部分于唐宋时期进入广西。至今,他们的服装和风俗习惯,仍与四川省大凉山、贵州省黔西北和云南省楚雄、大理等地区的彝族相同或相近:语言也基本相通,可以用于基本交际。

二说“广西隆林的彝族与云南省东川、会泽、宣威、沾益、曲靖一带的彝族有着密切的渊源”,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滇西;刘锡蕃在其《岭表纪蛮》中论述,大约在三国的诸葛亮时代,广西那坡县一带就有彝族迁入,在唐朝、宋朝又有一部分彝族从贵州、云南省陆续迁入广西,最迟到明代初期进入隆林一带。

三说来自于江西湖广,也有说是云南省迤西,不过这种说法主要限于传说,没有充分的史料记载。

由此可见,居住在广西的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迁入广西的彝族,有以下特点:

一是多在偏远的高山峻岭安营扎寨,由于居住位置边远,交通很不方便,因此,与外界沟通较少,故而保持着比较原生态的云南、贵州省彝族的文化传统及民族特色。

二是迁入广西后。他们与当地的壮族、苗族、仫佬族和汉族和睦相处、互相渗透,又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

由于史料等方面的原因,对于隆林彝族渊源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定论,处于众说纷纭的状态,这种状态正说明隆林彝族历史之悠久。目前,对于广西彝族的研究,就笔者所能够收集到的研究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隆林县彝族的渊源、支系发展。(2)面临濒危边缘的隆林彝族的毕摩文化研究。(3)关于隆林彝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研究。(4)对隆林彝族民俗的一些具体研究,如火把节、饮食文化等。

篇(9)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产生的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内涵深刻,学生能从中收获大量知识。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理解起来有些困难,这便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紧密契合需要教师对传统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联系时代背景和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传统文化进行讲授,让学生继承和发扬其精华。

一、契合意义

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健全人格等方面起着塑造、引导和规范的重要作用。正是基于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教育至关重要。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育都处于一种教学上的误区,大都专注于遣词造句能力培养以及基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越来越依赖相关工具书。长此以往,学生对古文方面的语感和兴趣被不断削弱,学习古文越来越成为一种定式的任务,对于我们所希望的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理解翻译能力和赏析的能力,不可不谓背道而驰。工具书和参考书应该是作为古文学习中的辅助,而不是标杆。所以,必须要对学生依赖工具书的情况做出改变。工具只是辅助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这一点,去主动启发学生的感受,比如在《诗经》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自己理解和感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专注于对学生的刻板传授和积累,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意境、情感的熏陶以及创新都做得远远不够。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推陈出新,而不是循规蹈矩对一些基本知识进行静态的死记硬背。只有将文化氛围和情感的熏陶重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传统文化的创新,才可以说是合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总体来讲,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属于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想要继承发扬,语文教育本就是这其中重要的一环。而对于语文教育而言,传统文化的教育无疑是学生接受语文教育重要的媒介,传统文化中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知识,对学生的文学功底和人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通过语文教育,将其中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及道德精神自然而然地传承下去。二者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共同促进,达到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契合诉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课本内容和教案就误以为可以将文言文以及诗词等文化内涵分析透彻。传统文化中的文学作品,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情境氛围中创作出来,其中包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积极的引导,让其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中的精神。

二、契合策略

(一)合理的教学设计

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结合的基础,教师只有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后才能找到契合点,在设计中要回归到课本上,根据学生特点和学习水平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使他们最终对课本内容有充分掌握,对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有良好的吸收。

(二)多样的教学方式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当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思考,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品质与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过于单一的汉语言教学的方法只会令学生排斥学习汉语言知识,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学生在传统文化面前通常有种敬畏心,缺乏亲近感。所以需要教师辅助有趣的形式来使传统文化的课堂丰富多彩。比如在讲授《赤壁赋》这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赤壁美丽的景色,让学生切身感受作者身临赤壁之感。可以鼓励学生演舞台剧,收集传统文化中有趣的故事并自己分角色进行扮演,如《窦娥冤》这篇课文就具有极强的舞台张力,让学生自己上台扮演其中的角色,便更能深刻体会文章所写的那种悲惨境遇。若有机会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开展名著阅读活动

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比如四大名著,不仅是中国文化思想的集大成作品还有着极高的语言文学价值,若能多而精的阅读这些作品,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有一个质的飞跃。但由于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未能达到深刻理解名著的高度,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带领学生阅读,积极在班上有规划的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机械性的将传统文化进行搬运和死记硬背的现象,让学生从内心去感受,从而去接受传统文化。比如阅读《红楼梦》时,可以规定几个重点章节,让学生一周内按计划阅读,教师再抽时间集中讲解。这种全班共同参与的阅读传统名著活动一定能让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章李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4.

篇(10)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发展进程,在今天形成了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强大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步的是现代文化也得以迅猛发展。诸如有城市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等,各类现代文化又分别衍生出层层的枝叶文化。对这些新兴文化的成因乃至其内涵追溯、剖析,可以发现,它们毫无例外的都根植于乡土文化,都是在传统乡土文化的基A上而后发展创新。研究中国的历史无疑应该把村庄史放到重要的位置。

就宏观而言,村落社会的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微观上说,一个村编写出一部村落文化典籍,其最好的形式为村志,以村志记载村落发展演变的历程。从当前实际来看,村志承载着改革开放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盛世,意义特殊显而易见。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足见党和国家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富裕、文明、和谐”成为拨动人们心弦的热门话题,而承载乡村万事万物的村志呼之欲出,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首当其冲的大事要事。

1 编纂村志的必要性

首先村志的“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不可替代。村志不仅为政府和各级领导者提供用志材料,也为经济开发、吸引外资起到重要作用;村志可以全面盘点一个村庄的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的状况,总结村庄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能详细地记录当代村庄发展变化情况,其存史功能是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镇村志以特别生动翔实的材料为村民提供热爱家乡的鲜活教材,可以让人们铭记祖辈们百折不挠、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秉承先辈勤劳节俭、尊长敬师、睦邻和亲的崇高美德,弘扬先辈奉献、报效祖国的高风亮节。

其次村志是市(区)志的补充和延伸。传统编纂的方志中以村为单位的方志较为少见。由于市(区)志的篇幅所限,作为一个村庄,其中占的比例是相当小的。在首轮《胶州市志》中一个村庄只是所属乡镇中的一个名字。到了第二轮志书,比重有所增加,增加到二千字左右,但多数村庄只是一行数字。开展村志编纂,可以弥补市(区)志缺憾,实现地情资料的全覆盖。村志,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贴近、详实、鲜活。从经济到政治,从生产到生活,从风情到民俗,从人文到人物,所记所载,紧贴村民,实实在在,具体形象,无不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基本可囊括一村中的要点,如果记述到位的话,一卷在手,便起到了“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可低估。

2 编纂村志的紧迫性

首先是城市进程化的迫切要求。城市进程化引领社会变革,首当其冲的是广大农村多数村落的整合和消失。有资料记载,当前是我国和平年代消失村庄最快的时期。据《中国统计摘要》的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减少约10000多个村民委员会。这说明,在中国这个曾以农业文明兴盛的广袤大地上,平均每天有30多个行政村在消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城郊村、镇驻地村庄及配套大项目建设的需要的村庄被拆迁,土地被征用。存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村庄,被三两栋高楼所取代。就如我们胶州市来说,为配合胶东国际机场建设,自2015年始至今,胶东街道办事处二年时间,共三期拆迁辖区27个村庄,且为货币化赔付,村民可自主进城购商品房,这些村庄从此消失。村民搬离世代生息的故土,村落里积淀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人文信息,烟消云散。不即刻抢救这些历史文化,必然会造成历史的遗憾。编修村志,全方位记录村庄状况及变迁,追溯乡土事物的由来,是挽救乡村文明、保留乡土记忆,为村民建筑精神家园的有效方式。

其次是抢救资料的迫切性。多数村庄档案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此前很多宝贵的村史资料只是存在于老年人的记忆和村民的世代口传之中。清代、民国时期的历史人文信息基本散失,抗战时期档案相当匮乏,而那些抗战老人都已进入耄耋之年。建国前后的珍贵历史人文信息亦濒临散失。加之随社会的发展,村人外出定居者越来越多,知晓村情故事的长者越来越少。如果不及时将村内这些存在于流传和记忆中的史料记录下来,这些资料很可能失传,成为村民后代人永远的遗憾。

3 编纂村志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庄修志的基础较差。主要表现在有的镇村领导班子认识不到位。盛世修志的念头在许多富裕起来的村庄和较为稳定的村级班子中萌发,但村(居)之间经济基础、人文环境差距较大,有的领导认为修志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和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

(二)资料征集难。村志编纂收录断限跨度长,从村庄有文字记载,一直写到2016年,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乡镇部门人员流动频繁,本身缺乏编纂志书的专业知识,难以达到撰写要求。再就是大多数村庄档案不全或没建立档案,有关资料只能从相关人员记忆、口述中获得,许多历史事件没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原始依据,致使志稿资料存有较大的可疑因素,这是镇村修志中最为困惑的难题。

(三)没有强有力的编纂班子。主要表现在志书编纂专业性强,没有合适人选参与其中。盲目抽人,临时搭配,影响甚大。

(四)存在经费制约。有的村庄集体经济薄弱,经费得不到保障,部分聘任修志人员的待遇不能有效地保证。文字处理设备、办公环境以及出版印刷费用等得不到保障。

4 推进村志编纂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村志编纂实际,市(区)史志办作为统筹部门,应制定规划,发文修志,做好舆论宣传,高度关注基层修志工作,推动基层修志多出成果。归纳起来,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宣传,增强修志意识。当前,各级都以经济建设为首要任务,修志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还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和人才,编史修志社会氛围不浓。因而要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地方志,应用地方志,在条件具备时修志。

(二)坚持“四个到位”。领导到位,组建村志编纂领导小组。书记任组长,负责行政领导工作并对修志工作进行规划部署。修志机构对外挂牌办公,成立史志编纂委员会;经费到位,大家公认的“四点”经费筹措办法即村集体自筹一点、镇(街道)扶持一点、区(市)政府奖励一点、社会赞助一点是很好的借鉴,但也不要完全局限于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筹集修志资金。笔者就接触过有企业家表示愿意承担本籍村志编修经费。也可以几个村庄各出部分资金合编一部社区志(管区志、片区志);队伍到位,重点选好主编,遴选学术渊博、有组织能力之人挂帅。返聘退休老干部、老教等,建立3人以上修志班子;条件到位,必须有固定办公场所及必要的文字处理设备、办公设施等,做好后勤、交通等等后勤保障工作。

(三)广征博采,占有广泛丰富的修志资料。资料是村志的基础,也是其核心,要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占有修志资料。

1.广泛搜集成型的文字资料。如村庄历年形成的档案、文献资料、各类志书(部门志、地名志、专业志)、党史资料、各种普查统计资料、新闻报道等。

2.资料从群众中来,利用各家各户,特别是村里老人保存的各种历史资料。他们是村里许多大事、要事的见证者、参与者,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等形式让老人们把村里的事情讲出来。还要大量采集照片等生动直观的材料,特别是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反映村庄发生的变迁。

3.成稿(资料长编)要到群众中去。一部村志初步成稿,秉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通过召开座谈会、家访形式尽量让村民参与讨论。这种方式是让群众亲身参与村志编写工作的最佳途径,这样编写的村志才能获得村民认可,才更真实,更具可读性,才是具有传承价值的精品佳作。

(四)加强业务指导,主动对接。市(区)地方志工作部门应加强修志业务指导。可选派有一定修志经验的人员或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分别到各镇(街道)举办村志编写培训班,专题讲解村志的体例、篇目、行文通则、语言规范等内容,并进行现场答疑解惑。

上一篇: 管理沟通的基本策略 下一篇: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