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1: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煤矿安全保障措施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充分认识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企业的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是我国煤炭行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经过多年实践探索,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要求煤矿各生产系统和环节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突出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煤炭工业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各单位和各煤矿企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按照不断发展进步的要求,深入组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达标建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夯实基础,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制定规划,分类指导,努力提升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
各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颁布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结合本地区和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级达标。到2010年,全国大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要达到95%以上,中型煤矿达到85%以上,小型煤矿达到50%以上。同时,按照法律法规、规程、标准的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的“两个指导意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十六字工作体系”和加强煤矿水害防治、顶板管理、防灭火、煤尘防治、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火工品安全管理、边坡管理等工作的要求,加强分类指导,促使煤矿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大中型煤矿要在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以风险预控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体系,夯实煤矿安全基础;小煤矿要把安全质量标准化作为实现管理强矿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坚决淘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材料、工艺和落后的支护方式,推行壁式开采、机械化开采和井巷锚喷支护等先进适用技术。
三、狠抓关键环节,强化考核,实现全面动态达标
各煤矿企业要从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入手,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要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分管业务部门,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要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保证安全投入到位,改善煤矿安全基础条件;要进一步落实煤矿负责人下井跟班带班制度,严格现场管理,有效杜绝“三违”现象;要加强技术管理,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坚决防止“三超”;要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和矿井装备水平;要加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要依法强制参加培训,尤其要严格执行煤矿职工岗前培训有关规定。各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主管部门和各煤矿企业要坚持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严格考核,使煤矿各生产系统和环节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由点、线、面达标向全过程、全方位动态达标的提升。
四、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建立完善激励机制
各地要通过典型引路、政策引导,提高煤矿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树立以质量保安全的意识;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选树一批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县”、“示范煤矿”,并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对达到一级安全质量标准的煤矿,鼓励企业内部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人员实施奖励。要建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月度自查、集团公司(矿务局)季度检查验收制度,实行安全质量目标管理,推行安全质量结构工资制,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长效机制。
五、与深化煤矿“两个攻坚战”和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做到共同推进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一、煤矿矿井安全生产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及时高效地消除安全隐患。
传统的煤矿矿井安全管理措施存在很多的漏洞,很多潜在的隐患都难以察觉与探测,融入新的科学管理系统后能够补充传统模式的一些不足,能全面多领域的而融入科学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能够弥补传统管理模式的缺陷,能从各个方位多个领域实现高质量的监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产生的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有效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管理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人的管理,工作人员作为直接参与各种生产的人,主导着安全生产,对安全生产往往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要给他们灌输安全的观念,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否则,不管多么先进的管理模式都会变得毫无意义。矿井事故频发与一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知识非常匮乏,而作为新兴多媒体技术正好能够通过形象生动地方式将安全观念传递给员工,不仅节约时间,而且能让安全观念更容易深入人心,效果良好。
3.合理规避生产风险。
我国的煤炭开采历史虽然不短,可是落后的生产方式还在各个煤矿存在着。基础设施的建设过于薄弱,粗放型的开采方式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小矿井生产力落后,矛盾突出,综合实力比较差,因而其采矿方式也比较落后,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不能很好的对煤炭进行循环利用。此外,小矿井大多固守成规,没有改革意识,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力水平滞后不前,对煤矿矿井的发展起着很大的阻碍作用。企业作为生产的责任主体应该在企业改革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利用现代化的开采方式,从而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增加煤炭产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加大煤矿矿井安全管理力度
1.推动煤矿矿井安全,煤炭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人们对煤炭的依赖性较强,对其使用量也比较大,因而就出现了非常多的小煤矿遍地分布。然而,小煤矿生产规模小,安全基础设施又非常薄弱,生产率低,浪费自不必说。违背了我国当前倡导的走集约化道路。加之结构布局不合理,生产规模狭小,综合实力落后,没有能力投资安全保障措施,造成事故频发的恶劣影响。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煤炭的需求量非常大,可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却非常低,因此,不可再生的煤炭作必须得到合理有效的开采和利用,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最大限度地开采有限的资源。不仅要提高煤炭开采效率,还要提高对煤炭资源回收的重视程度。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做到节约资源,不断提高矿井规模,使落后生产能力不断被淘汰,合理布置正规开采,提高煤炭开采效率,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资源整合要真抓实干,着力推动矿井安全。
要想优化产业结构并且提高资源利用率就必须做好资源整合。而要想做好资源整合就得实事求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切忌形式主义,搞面子工程。做好资源整合不仅仅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还能提高资源回收效率,从而推动矿井安全的发展。资源整合当中,关键在于改革采煤方法,减少煤矿数量,尤其是设备落后的小煤矿,提高单井生产规模,加大安全投资力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可以建设瓦斯监控系统,防止瓦斯爆炸以及粉尘窒息等严重矿井事故。一定要保证矿井通风良好各种通风设施运行安全。完善监控检监测系统运行,实现矿井、公司和集团的三级联网。要定时或者不定时检测监控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同时明确责任,做到各司其职,责任人,力求将安全隐患在萌芽期就扼杀掉。
3.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煤矿企业负责人要严格
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发煤矿,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一定要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真正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加强对职工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利用新的多媒体技术建设大面积的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培训资源,优化工作环境,使工作人员告诉重视安全问题,同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煤矿作业相对特殊,其找过必须严格,对于对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达到相关要求以后才准其上岗。以为追求生产效率,忽视安全问题,只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可预估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要重视井下作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严格限制井下作业人数以此提高员工的安全保障能力。一旦发现有违反规定的生产或者无视安全规定的行为必须马上做出改进,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改善开采监测设备,限期消除安全隐患。对于煤矿的组织、经营形式要尽量做到产权的主题明确,保障权利、义务、责任,安全投入、管理以及处罚处都在法律约束范围之内。
4.加大煤矿安全监督力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煤矿的生产主要在井下进行,由于工作条件的特殊性,无形之中多了很多安全隐患。从以往的安全事故来看,大多都是可以避免发生的。随着煤矿开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设备的不断改善,已经有能力预防和控制绝大多数安全事故。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将措施执行到位,做好现场管理,责任落实到没一个人。与此同时,还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尽快落实,使安全监管得到全面强化,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实施安全风险抵押制度,奖励先进,使竞争与处罚并行,利用安全绩效考核,增强工作人员主动性已经自觉性。各个部门应该联合起来,深入排查安全隐患。企业作为负责人应该积极组织采取整改措施,对于政府和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有关指令要严格执行,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5.构建和谐企业文化,优化职工薪资待遇。
社会不断在进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其作用越来越重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进步。社会要进步,关键看人才,和谐的企业文化可以培养和塑造人才,它可以加深职工对企业的感情,增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化解员工之间的矛盾,置身在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中,员工可以发挥他们最大的工作热情与研发激情。生活、工作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员工一定能够心胸开阔,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必定能更加认真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当然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隐患。物质利益作为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同样是激励人们工作的动力。煤炭行业条件相较其他工作行业更为艰苦,更具危险性,只有优化职工待遇才能吸引人才,为煤炭开发事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薪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也是激发人充分发挥工作能力的基本动力,只有优化职工的薪资待遇,才能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才能保证煤炭企业积极转变观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对煤矿安全的投资力度,降低矿难事故的发生频率,使煤矿矿井安全系数更上一个台阶。
三、提高对基础工作的认识
煤矿矿井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工程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报告等项目,是当前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工作之一。实现煤矿矿井安全必须提高对工程设计、作业规程、技术报告的认识,此类项目必须经由专业副职组织执行,经负责人负责实施,所有现场工作人员以及进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作业和操作,以保证安全问题万无一失。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地条件发生的变化必须及时补充修改技术措施以保无虞。设计、规程和报告事关重大,往往关系
到一个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率和效益。因此,工程人员在进行编制时一定要有创新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必须保障在技术上可行、在安全上可靠、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同时需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规范。
四.总结
安全问题对于一个煤矿企业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煤矿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做好所有的安全保障措施从而防患于未然,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必不可少,并根据实际现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对矿井安全进行管理,杜绝一切可能事故的发生,提高矿井的安全系数,保障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国.国内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经验及启示[J].煤矿安全,2011(5).
加强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防范煤矿事故的重要措施,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部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能够着力提高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性[1]。
1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1.1保障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与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井下机电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并引发安全事故,将直接威胁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充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对井下工作人员的危害,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强化安全技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井下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能力,确保安全隐患及时发现与排除,结合管理的优化能够有效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1.2保障煤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煤矿安全事故往往会对煤矿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使煤矿企业的外部形象受到影响,导致煤矿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下降,甚至失去大量市场资源,包括资金、客户、人才及合作企业等,对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企业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保障机电设备运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能够有效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保障煤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1.3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煤矿安全事故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煤矿工作人员及企业方面,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煤矿安全事故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庭所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并非简单的赔偿可以弥补,事故导致一个家庭破碎,安全事故频发还将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导致社会公众对煤炭行业整体态度与看法,并且可能对政府监管工作失去信心,甚至可能造成社会恐慌,这些对于社会和谐稳定的危害是十分严峻的。基于此,加强煤矿井下机电设备安全技术管理,强化煤矿企业整体安全意识及对煤矿安全事故防控的力度,全力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保障中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举措。
2当前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电作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煤矿井下作业本身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作业环境十分恶劣,劳动强度大,因此煤矿企业大都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而掌握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又很少愿意主动投入到煤矿井下工作当中,这也就造成煤矿企业人才缺乏,机电作业岗位人员往往只经过短时间的突击培训便上岗作业,其对煤矿井下机电安全作业知识与技术的掌握不充分,这也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机电作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成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2.2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
随着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日益显现,煤矿企业大都已进行了井下作业机械化改造,使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由于机电设备增加,对于相应的安全检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目前许多煤矿企业在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存在不足,部分规章制度模糊,无法全面有效地指导和规范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也容易导致机电作业过程中因管理不力产生安全隐患,影响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3机电设备使用及维护存在问题
机电设备使用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操作及使用不规范方面:(1)与机电设备操作及使用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2)则是源于安全技术管理缺失,设备使用不规范很容易导致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也可能造成设备故障,导致设备使用性能与安全性能下降,进而产生安全隐患。而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日常设备安全检查与故障检修存在漏洞及为节约生产成本,不注重机电设备及配件的维修与更换,导致设备部分配件老化严重,工艺技术落后,故障发生频率增加,甚至出现带病运行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威胁着煤矿生产安全,影响安全技术管理的效率[2]。
3加强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加大力度推动煤矿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1)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对企业现有队伍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素质培训,让员工充分掌握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知识与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的意识与能力;(2)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体系,保障企业人才培训的顺利开展,并严把培训考核关,通过科学而严格的资质与能力考核,确保进入工作岗位的员工资质、能力与专业素质满足岗位要求;(3)努力完善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防护水平,充分保障井下机电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增强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2建立健全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是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煤矿企业应结合现行煤矿机电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根据企业自身实际,制定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并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应通过对制度的完善明确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权责划分,以保障煤矿井下机电设备生产安全为出发点,合理划分权责归属,并通过建立安全技术管理责任制,确保各个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切实履行自身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要求执行,通过规范化的安全技术管理,保障煤矿井下机电设备作业的安全性。
3.3强化机电设备安全监察与维护检修
井上下所使用的机电设备按照生产和区域要求落实具体责任人,强化检查责任,并加大对机电监察人员的考核力度。对存在隐患的设备要定时督察,保障安全生产。把质量考核体系审核工作引进机电管理、安全监察中,建立机电隐患风险评估和动态检查整改机制。管理人员要保障检修时间,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
4结语
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煤矿企业而言,要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要针对煤矿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提高井下机电安全技术管理的效率,确保机电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安全,也为企业长期效益的实现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围绕安全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特别突出煤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安全监管组织、机制和保障体系
一、公司将成立区煤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领导,研究制定安全监管计划、方案和措施,组织安全监管执法和检查督查,并实施安全考核。二、进一步完善公司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保障措施,公司技术人员挂钩负责煤矿日常安全监管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建立完善片区周查月检、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登记建档,严格按照定人、定措施、定时间的“三定”原则逐条督促限期整改,实行隐患整改追踪、反馈和销号制度,确保每个查及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到位。
(二)、积极推进安全机制、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
公司将根据矿井技术改造情况以及安本文 全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的变化情况,开展煤矿测评分类并采取相应监管办法和措施。实行重点区域重点监控,对公司所有的煤矿进行重新模底、排查,明确受水害和火灾(自燃)威胁区域,追踪督促落实整改。全面安装使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完善区级网络监控平台,并引进应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msrms)”,努力提高公司煤矿风险管理和安全监控科技水平。
(三)、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按要求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井下现场安全生产8小时跟班管理制度,并坚持做好周检工作,每周由矿长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定级管理,及时抓好整改,发现重大隐患立即停产停工整改。二、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每个矿井每年及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每季度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和补充,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绘制完善12种与现场实际相符的图纸,用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三、强化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公司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少于10天,煤矿主要负责人或矿长(井长)每月下井不少于20天,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月下井不少于22天。落实夜班带班和现场指挥制度,各煤矿每班至少有一名矿级管理人员带班下井,深入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并与工人同上班同下班,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区队和班组。
(四)、继续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认真总结近年来公司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做法,查找差距和不足,按照公司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和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激励和奖惩约束机制,形成一切利好政策向达标矿井倾斜的良好氛围。继续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监管责任制考核制度,安排公司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挂钩列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矿井,实行分类指导,加强技术管理和服务,严格兑现奖罚,确保20__年实现公司80%的煤矿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有效提升煤矿安全基础水平。
(五)、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监管
强化对公司资源整合、基建、联合改造和改建矿井的监管,严格进度和责任考核,促进安全有序施工建设,确保矿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加强并规范资源整合项目监管指导,明确期限,全面推进施工建设进度,保证按规定期限提交竣工验收。
(六)、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
严格各矿井专职技术负责人配备制度,建立健全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完善技术基础资料、《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档案》和12种反映生产实际的图纸,采掘工程平面图做到每半个月实测填图一次,并实行季度交换制度。加强矿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完善优化通风系统,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治理示范区和示范矿工程建设,提高煤矿抗灾减灾能力。严抓巷道封闭管理,强化密闭拆封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高度重视抓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扎实开展每月一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的水害调查核实和论证工作,摸清矿区水文地质和周边老窑采空区、地表水的水情水患,实行水患调查核实报告和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档案月交换制度。对改建和新建的矿井,一律推广使用螺杆式空压机,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推动采煤方法和支护改革,淘汰落后采煤方法、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
部分小型煤矿企业只一味的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利益面前甚至无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缺乏相关法律文件的基础上擅自进行生产工作。更有甚者进行越界开采,严重威胁着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阻碍着我国煤炭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2企业管理技术有待提高
由于煤炭行业生产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无法满足煤矿企业的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流动性过大,高素质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不能接受煤矿生产环境,不愿意到煤炭企业去工作,导致煤矿企业人才不足。加上人才流动性过大导致企业的管理工作无法建立完善合理的体系,往往是新制度刚刚实行,由于管理人员的更替,新制度就变成了旧制度被废弃。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导致部分企业在开采时不注重提前设计开采工程图纸,开采工作处于盲目开采的过程。小型企业甚至对于过断层及采煤具体工作不制定相关安全保障措施,严重忽视生产的安全性。
1.3安全管理杂乱无章
在采煤工作高峰期时,为了保证工作进度及采煤量,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不按照我国煤矿开采相关安全规定进行开采,对于工作面的选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开采现场不配备相应的防爆装置,有些工作环境甚至是无风作业,对于瓦斯浓度的及时监测设备完全是为了应付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查,管理设备可有可无,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1.4职工安全意识缺乏
现阶段煤矿企业一线开采职工大部分都是农村人员,自身的文化素质及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加之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到位,导致开采时违规操作现象严重,许多企业为了节约开采成本,雇佣职业素质不合格的农民工,很多一线生产人员都是无证上岗,给煤矿开采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2.1提高煤矿企业职工的安全意识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产理念,充分做到尊重员工的生命安全,将安全生产提高到与经济效益同等高度甚至是超于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要将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作为企业日常管理任务及企业长久发展的规划中去,保证企业安全管理真正落实到实际生产中。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工作,比如可以举行煤矿安全生产知识比赛,通过一定的物质奖励来刺激员工提升自我安全意识,自我提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既能丰富生产人员的业余生活还能让员工在娱乐的同时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强化员工安全意识,逐渐规范企业生产过程,最终实现安全生产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目标。
2.2加强安全设备建设
企业必须摒弃不惜生产人员生命来保证经济收益的思想,管理人员要从实际生产出发,加强安全设备建设的力度,加大企业在安全设备方面的投入,从硬件方面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及时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设备,严格避免出现违规生产现象。企业管理人员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工作,成立专业工作组督促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加大煤矿开采技术的研发力度,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侧重科研方面的财政投入,全面提高企业生产抗灾能力。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法律的制裁作用,严格审查忽略安全生产的中小型煤矿企业,督促其进行技术改造,整顿关停违规生产的煤矿企业。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硬性约束企业进行安全整改。
2.3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
要彻底改变我国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严重的现状,仅仅在硬性条件上进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企业领导者还需要注重在宣传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努力改善生产员工的生活条件,积极营造安全生产的整体氛围。鼓励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创新,基于提高安全生产技术及安全设备的基础上,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奖励力度,并加强创新技术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注重新型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提高煤矿行业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建设的步伐,加快促进高效安全的煤矿开采环境的建设进度,并着重建设安全监管系统。尤其是对于企业内重点生产环节,要做到全方面的监控,对于生产人员的工作安排要严格避免出现超负荷工作。
2.4树立功成不在任内思想
煤矿安全是煤矿生产自始以来就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非一日之功,企业领导者要树立功成不在任内的管理思想,制定长远发展的发展计划,不能只是治理表面上的安全问题,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要注意建立长效制度,争取实现煤矿安全问题长治久安。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运用科技作为改革的动力,使科技成为安全管理的技术支撑及技术保障。企业要注意结合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合作联手治理安全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制定符合企业长久发展的人才招聘制度,合理优化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建立合理的安全生产奖惩机制,循序渐进的解决生产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为企业长久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人才支持,企业人力资源要保证企业目前运营人才的充足,还要注重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可以建立相应的煤矿安全生产培训院校,人力资源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根本竞争资源,只有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才能有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与技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2.5建立风险担保机制
煤矿生产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煤矿企业要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风险保证制度,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来解除一线生产人员的生产压力及顾虑,煤矿企业要与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签署风险担保合同,并严格按照我国煤矿安全风险处理办法相关条例来管理。通过实施有效的保障措施来提高员工井下操作的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矿生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b)-0180-01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必须采用科学合理有效地管理办法,及时找出问题源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排除事故隐患,真正的保障煤矿施工安全生产。全文从安全事故发生原因,防范措施和重要意义三个方面论述,煤矿企业应切实落实好安全工作。
1 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的原因
1.1 煤矿企业对事故安全措施投入少
现如今,煤矿企业越来越多,许多煤矿企业的老板只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的。对于煤矿内部的安全措施以及安全方面的投入觉得没有必要,导致真正的安全防范设备比较落后,真正发生事故时往往遇难者不能得到及时施救,造成采矿人员生命危险。
1.2 少数领导对煤矿安全生产观念认识不强
很多煤矿企业的领导在真正的煤矿安全生产中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把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方法摆在首要位置,安全措施方面的投入费用不多,使生产缺少有利的保障。部分煤矿企业瓦斯超限时间一般都超长或者通风缺口没有充足风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企业事故发生时,领导者往往放松生产过程,过分注重利益是否受到损失,使得企业安全生产只是口号而无实质作用。
1.3 采矿人员文化素质偏低,没有严格生产纪律
煤矿业每年都需求大量采矿人员,对人员招聘没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农民工群体是煤矿业基础工作人员,它们自身文化素质不高,没有安全防范意识,由于在井下作业要求的是技术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而他们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开采工作,自身对危险意识和防范意识不高,没有严格的生产纪律作为约束工作条例,也是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1.4 采矿工作现场管理松懈
部门煤矿企业管理者由于下井时间少,忽视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对井下工作环境没有实际情况的了解,存在忽视管理的态度,在采矿现场,现场管理工作的松懈,不严格导致违章违规现象的发生,导致煤矿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1.5 对煤矿事故预防工作不到位,培训流与形式
很多煤矿企业对施工现场预防不到位,甚至有的管理者明知存在安全隐患却还不加管理,最后形成矿上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增大。
2 做好煤矿采矿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经济生活条件的日益增长,“远离事故,关爱生命”,成为当今煤炭业发展的中心主旨,建设安全的煤矿开采环境是作为煤矿企业的重要责任。然而,煤矿行业是我国高危行业,产量占企业的主导地位,由于其生产的环境的特殊性,多变性和其不可预测性,使其在生产过程中事故频频发生。因此,有关煤矿采矿的安全防范措施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真正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工作中,下面是促使防范的几个方面。
2.1 加强安全基础工作
作为煤矿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把安全防范工作做到基层工作上,基层工作者是企业的基础,安全事故一旦发生时基层工作者是直接受害人。因此,煤矿企业在开展安全工作时,应把基层工作作为主导工作任务,设置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为基层工作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2.2 对于煤矿安全找好经济和安全平衡点
煤矿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生产”,为主要原则,安全生产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决定了长远经济效益。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好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两大点的平衡。企业在保持安全生产的同时才能得到经济利益收获。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长远的经济效益,两者平衡发展才能长治久安。假如企业生产安全出现问题,一定会造成经济损失,相反指抓安全生产不考虑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上去了,但是企业没了经济效益,安全生产也不会管理好。
2.3 对采矿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作为煤矿企业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不是单纯的实施管理,需要所有人员一起支持。由于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大多数文化素质比较低,对自我安全防范没有意识,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定期对人员进行井下安全知识的培训,加强采矿人员安全素质教育以及生产安全意识,提高基础人员的技术素质,建设一支“安全,高效,技术”,团队,这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保障措施的主要手段。
2.4 加大采矿人员安全监管力度
人员在生产煤炭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安全监管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作业人员不合理的操作规范,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安全的防范工作。管理人员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人,物,环境”,三方面协调工作,实际监督时严格要求自我,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安全监管力度。
2.5 提高企业安全技术水平
面对我国目前采矿企业设备落后的情况,应采取科技化的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因此,有关煤矿企业应该做好技术,安全相结合手段,使安全管理方式和防范措施做到同步水平的提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地提高,应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项目资金的投入,施工设备的完善化,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也能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所以,在煤矿企业基层工作者日常工作中,应该采取先进的安全设备和防范事故发生的新技术,真正的做到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和防范工作任重而道远,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树立“预防为主”,思想,通过合理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事故的有效防范。因此,我国煤矿企业开采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发展具有现实的作用和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推进煤矿机械化开采的工作部署,强力推进我县煤矿实施机械化开采,大力实施煤矿安全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逐步解决煤矿规模小、工艺落后、技术装备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煤矿生产力水平,确保我县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全面实现,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一)2012年年底,全县新增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3个,高档普采工作面14个,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25个(详见县2012年度煤矿机械化开采计划表)。
(二)到2015年底,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大中型煤矿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小型煤矿分别达到55%和80%以上。
(三)全县新规划建设的煤矿全部按机械化矿井要求设计、建设。
三、工作要求
(一)根据我县煤矿基本情况,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实行机械化采煤的煤矿采煤工作面必须先实现瓦斯抽采达标,掘进工作面暂不提倡使用综掘机、耙装机等机械;对瓦斯矿井实行机械化开采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严格管理到位,同时,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煤层厚度大于1米、单翼走向长度或近水平煤层倾斜长度超过500米、矿井可采储量超过300万吨、地质条件简单到中等复杂的水平、近水平、缓倾斜、倾斜煤层必须逐步实现机械化开采。
(二)鼓励具备能力的煤矿企业在地质条件复杂、急倾斜煤层等困难条件下,与科研院所合作,积极研究探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推进机械化开采。
(三)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机械装载(自溜、高突矿井及有特殊规定的除外),煤巷、半煤巷实现机械化掘进。
(四)运输长度超过1500米的平巷、垂深超过50米的斜巷,必须采用机械运送人员;采区实现带式(或刮板)输送机运煤,减少串车运输;逐步实现辅助运输机械化。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务求实效
为有效推进我县煤矿机械化开采工作,县成立推进煤矿机械化采掘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曾庆军任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吕洪生、经济顾问许东来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监察、发展改革、工业能源、公安、财政、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安全监管、环境保护、供电等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乡镇乡镇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安全监管局,由刘航任办公室主任,王远鑫、罗吉训任办公室副主任,具体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工作。
(二)积极稳妥,强力推进
按照矿井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机械化开采工作的要求,对符合条件的煤矿逐矿制定机械化开采的实施方案、明确具体实施时间,采取“树立典型,逐步推广”的方法,强力推进我县煤矿机械化开采步伐。
(三)合理安排,分批实施
首先安排条件较好(保有资源储量充足、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煤矿资金准备难度小)的煤矿率先实施机械化开采,其它具备基本条件的煤矿分期分批推行机械化开采。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措施,狠抓机械化开采工作落实;各相关煤矿企业要早做规划,按照县推进机械化开采领导小组下达的年度计划,制定机械化开采设计方案上报相关部门审查备案。今后新批办的煤矿必须按照机械化矿井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否则不予申报。
(四)科学规划,整合资源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具备独立实施机械化开采基本条件(资源储量不足)但能开展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进行资源整合,以满足机械化开采对资源储量的要求。
(五)精心准备,提供保障
煤矿实行机械化开采,不仅在短期内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且更需要技术和人才保障。有关煤矿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培训力度,引进技术和管理人才。组织相关人员到设备生产厂家和机械化开采矿井参观学习,借鉴机械化开采矿井的先进经验,掌握机械化开采技术。
(六)强化服务,注重指导
县煤矿安全监管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的服务和指导,部门负责人实行工作包保,并签订包保责任书,责任到矿,严格兑现奖惩。县机械化开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聘请大中型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采掘区队队长等相关人员组成专家组,指导煤矿企业实施机械化开采,解决机械化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要督促煤矿进一步深化瓦斯防治,严格落实“瓦斯抽放达标、监测监控有效”等防范措施,确保煤矿生产安全。要积极研究和推广应用大倾角(急倾斜)煤层采掘先进技术,切实搞好服务指导等各项工作。
(七)政策扶持,落实奖惩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2013]99号文件和《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8号)为主要内容,围绕安全发展这一中心,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载体,以深化煤矿瓦斯和灾害治理为重点,以安全教育培训为抓手,以严格监管执法为手段,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强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完成全年煤矿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力争不发生一般亡人事故;杜绝较大以上事故:持续保持煤矿安全平稳良好发展态势。
三、重点内容
(一)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为原则;以全省第三轮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换证为抓手;严把安全准入关,提升煤矿整体安全水平。
(二)认真开展“打非治违”活动。把“打非治违”活动与隐患排查紧密结合、切实加强“打非治违”工作的组织领导。针对重点时期、重点区域,开展经常性“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从严管矿。
(三)加强矿井“一通三防”工作。一是始终将矿井通风、瓦斯管理作为重中之重。集中开展以简化通风系统、合理风量分配、完善通风设施为重点内容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二是深化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先抽后采、抽采达标”政策,加强瓦斯抽放系统建设和维护,严防瓦斯事故发生。三是建立防灭火防控体系。建立健全防灭火工作制度,积极探索煤层自燃规律,加大防灭火工作力度,淘汰明令禁止设备和木支护,严禁使用非阻燃电缆、皮带、风筒。四是加强煤尘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矿井防尘供水系统,强化源头捕尘和除尘工作,抓好隔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开展测尘工作,不断改善井下作业条件。
(四)提高水灾、火灾等重大灾害防治水平。立足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组织《煤矿防治水规定》专题学习,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煤矿水害专项整治工作。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制定相应的“防、排、探、放、疏、截、堵”等综合防治水措施。淘汰明令淘汰设备和非阻燃电缆、皮带、风筒,完善机电设备的“三大保护”,杜绝失爆现象,加强防灭火基础工作,落实工作面防灭火措施。
(五)不断完善矿井“六大系统”建设,确保系统可靠,运行正常。
(六)严格安全监管检查执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意识,把煤矿安全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依法组织开展季度安全大检查和特殊时期安全专项大检查,确保监管到位,落实到位。
(七)加强煤矿基础管理工作。通过狠抓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使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督促煤矿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配备专职技术负责人,加强安全生产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劳动用工安全培训管理。
(八)加强煤矿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督促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要定期向县局报告备案。
(九)严格证照管理,确保证照齐全有效。
(十)煤矿要按时每月进行图纸交换(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
四、计划安排
(一)日常检查。全县所有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按照每月至少1—2次日常检查的安排进行。全年共组织检查80矿次。
(二)安全大检查。全年安排4次季度安全大检查及特殊时期安全检查。全年共组织检查40矿次。
(三)专项检查。全年计划4次专项执法检查:3-4月份重点做好煤矿复产检查验收,5-6月份开展以防治水为重点的安全大检查,确保煤矿安全度汛。7-9月份以瓦斯治理为重点的安全大检,10-12月开展以顶板管理为主的专项检查。全年共组织检查20矿次。
(四)联合检查。配合省、市、县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及时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五)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验收4次。对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达标评级办法》,每季度初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进行考核验收。
(六)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并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七)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检查,加强煤矿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煤矿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构成比例中,具有绝对的优势,就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储量以及开采利用趋势来看,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仍将以煤炭能源为主。如何进一步发挥煤炭资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努力提高煤炭资源的安全生产能力,保障煤矿生产事业的安全有效进行,促进煤矿开采企业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炭资源开采安全事故频发发生,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稳步发展,为此我国煤矿开采企业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深刻的反思,分析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找寻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具体对策,扭转煤矿开采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一局面,促进现代煤矿开采事业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1 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煤矿开采企也对开采技术缺乏有效的管理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我国煤矿生产总量逐年创新高,但煤矿生产能力和水品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一些中小煤矿企业开采技术落后,煤矿开采企业忽视了对开采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开采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企业长远发展受到制约。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化调整的刺激下,近年来煤矿生产行业发展很不景气,受煤矿生产环境的影响,部分技术人员以及技术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高,长期以来技术管理工作被忽视,开采企业内部欠缺技术人才,这就导致煤矿开采工作进行时缺乏技术人员的指导,不合理的采掘布置以及采掘失调问题在开采环节被暴漏出来。
1.2 缺乏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指导生产实践
煤矿开采企业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时,缺乏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作指导,对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与煤矿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煤矿生产工作中违反《煤矿安全规程》中具体规定的问题屡有发生,为安全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为此在进行煤矿开采时要在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指导下进行。
1.3 对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
目前在我国煤矿开采生产一线进行开采工作的人员多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从事煤矿生产工作没有经过严格的开采培训,所掌握的开采技能不够规范,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意识,在生产过程中对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规范的开采作业还容易酿成开采事故,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
1.4 政府监管工作不到位,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也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煤矿企业的性质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在对煤矿企业所进行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工作时,某些监管工作人员贪图小利,往往存在一些行为,导致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权得不到有效的发挥。此外煤矿企业自身缺乏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权责分配、奖惩机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混乱,无法有效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
1.5 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安全投入不足
我国煤矿大多深埋于地下,露天煤矿仅占我国煤矿的一小部分,由此决定了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难度系数较大,在进行煤矿开采时,井下作业受瓦斯浓度过高的影响,导致煤矿开采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升,若想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安全保障措施,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但我国中小煤矿居多,对因煤矿安全生产所导致的煤矿开采成本提升这一问题,中小企业不愿意买单,导致我国中小型煤矿开采单位安全生产投资资金严重不足,生产设备老旧,生产技术落后,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2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对策
2.1 加快煤矿安全立法,加强监察队伍素质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法治化包括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立法是法治的根本依据。我国由于长期以来政企不分,煤矿安全监察与管理不分,因此难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且行业主管部门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主要依赖于大量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命令,很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因此我国应尽快建立与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法律法规,建立一个监察有力的职业安全监察体系,监察队伍开展工作时要按照“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训练有素、执法严明”的要求来执行工作,以便更快的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2.2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新装备、新技术和新工艺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中型煤矿应以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为重点,加大采掘、机电、运输等主要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改造,提高装备现代化水平。具体措施有:加快发展现代化矿井装备,制定技术改造规划;积极推进煤炭生产工艺改革,推广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快建立安全监侧监控系统,对矿井上下各环节主要设备运行状态和瓦斯、煤尘、火、水、顶板压力等灾害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监测监控。
2.3 加大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煤矿企业法人的安全意识、全体煤矿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术知识的教育培训,使人人都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自主保安能力直接制约着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抓好职工自主保安教育,自觉规范作业行为意识,从源头上抓好事故的预防,这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之所在。另外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当前煤炭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要积极与煤炭院校联合办学、委托培养、对口单招、脱产培训、函授学习等方式,培养高层次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
2.4 切实加强和改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具有跨行业、多样性、复杂化的特点。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技术和操作人员,由于受煤矿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过去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在工人生产过程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的发展,新的危险源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很多,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所以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复杂,意义重大,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将是我国煤矿开采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和研究一项重要课题。政府监管部门、煤矿开采企业、开采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人员要同心协力,共同致力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业的发展,努力为我国煤矿生产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安全的生产氛围。
参考文献
按照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要求,以防治煤矿瓦斯和水害事故为重点,继续深化我市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强化安全监管,有效遏制煤矿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我市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保持煤矿平稳有序。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加大矿井关闭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省安全生产形势和下步将采取的几项措施的通知>的通知》(府厅发〔〕82号)等有关规定,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矿井资源枯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难以消除以及因发生事故应予关闭的矿井,坚决予以关闭。
2、继续执行全省煤矿开采限制条件。严禁煤矿开采煤与瓦斯突出煤层,严禁煤矿开采受长兴灰岩、茅口灰岩等强含水层严重威胁的煤层;严禁煤矿在水库、河流等大型水体下开采;严禁煤矿在重要建筑物、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重要设施下开采;严禁煤矿在自然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等区域内开采;煤矿间必须垂直划定采矿范围,并按规定留设隔离煤柱。
3、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治理。要严格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以及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的要求,加强矿井通风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可靠;加强矿井测风和配风工作,井下每个作业点必须及时测风,合理配风,确保风量充足;加强局部通风管理,严禁无风、微风作业,严防循环风;加强瓦斯和电器设备检查,严禁超限作业,及时淘汰失爆、老化的机电设备;加强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管理,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带班领导、值班人员责任,及时发现和处理井下异常情况,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继续抓好瓦斯远程监控中心建设,优化煤矿与局中心站的远程联网信息功能,以抓好高瓦斯矿井专家会诊和矿井瓦斯基本参数测定工作为重点,按期完成煤矿瓦斯专项整治。
4、认真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各煤矿应当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和相应的防治水图件,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应根据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水害情况,按规定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编制煤矿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进一步推进煤矿采空区积水水文物探工作。今年,我市所有生产能力为4万吨及以上的煤矿、以及计划于年底前开始施工的生产能力由3万吨以下改造提升至6万吨以上的煤矿,都要聘请专业队伍对井田范围内的采空区积水等情况进行水文物探,提交物探报告,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防范措施。各煤矿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灾害性天气预警和预防机制,落实各岗位的防治水责任,强化矿井水情观测和防治水检查,查明矿井水害情况,建立和完善矿井防治水基础台帐;健全矿井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和地面防洪设施,建立暴雨洪水可能引发淹井等事故灾害紧急情况下及时撤出井下人员制度;严格执行井下探放水规定,并按规定应进行探放水的,应编制探放水设计,经审定同意后进行探放水。严禁矿井开采隔水煤柱,严禁在矿井防水岩柱中布置巷道;凡矿井水害未查明前,严禁进行采掘活动;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至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消除透水隐患;当发现暴雨洪水灾害严重,可能引发淹井时,应当立即将井下人员撤出,待隐患完全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5、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煤矿必须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要加强现场检查,立足于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以矿井“一通三防”和防治水为重点,对矿井各生产系统、各生产环节和作业人员的生产行为进行全面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严格按照“五落实”的规定认真加以整改。凡发现存在重大隐患的,必须全矿井停产整顿,落实挂牌督办制度,跟踪隐患整改情况,隐患不排除绝不允许恢复生产。
6、严格落实煤矿劳动用工制度。煤矿企业要严格控制下井人数,坚决防止最大下井人数超过规定,一经发现要立即责令停产整改;认真落实下井检身登记和出井清点制度,由经过培训的专人填写《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表》,矿领导必须对井口检查人员的工作和《出入井人员清点登记表》的登记情况进行检查,并在表上签字;建立矿长、副矿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以下简称“六员”)登记档案,并按隶属关系报市煤监局备案。
7、切实强化改扩建矿井安全管理。市煤监局要将辖区内所有煤矿全部纳入安全监管范围,认真实施监管,不得出现监管空白。各涉煤乡镇对每个煤矿要落实一名副科级干部蹲点进行监管。对规划生产能力由3万吨及以下改造提升至6万吨及以上的改扩建矿井,要实施重点监管,全面掌握矿井改造工程的进展情况,积极引导和督促矿井加快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度,严防非法生产、建设行为;尚未履行项目核准等审批程序的改扩建矿井,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不得擅自从事任何生产、建设活动;已履行项目核准等审批程序的改扩建矿井,不得进行与改扩建无关的采掘活动;对等待观望和整改无望的矿井,市政府坚决予以关闭。
8、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坚持在煤炭企业优秀青年中单独定向招收煤炭主体专业本科、大专、中专生进行学历教育的优惠政策,抓好煤矿从业人员学历教育,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人才保障;继续做好煤矿矿长、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的培训,不断提高煤矿矿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进一步开展对煤矿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班组长的专题培训,努力提高其现场管理能力和技能,提升一线作业人员素质。
9、建立完善煤矿技术管理体系。年底以前,各煤矿必须建立和完善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设立技术管理机构,配备采矿、通风、机电、地测等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中专以上学历,并不得在其它煤矿兼职。
10、努力推进矿井标准化建设。继续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矿井达标建设;继续推行正规采煤工作面和支护方式改革,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升煤矿顶板管理水平。今后,全市所有新掘巷道一律严禁使用木支护,其巷道断面各参数一律要达到规程、规范的要求。继续加强班组建设,通过深入开展优秀班组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班组管理机制,提升班组管理水平和班组员工素质,以班组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提升煤矿现场管理水平。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进一步明确牵头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通过认真分析总结我市煤矿安全整治工作经验,找出主要矛盾,明确主要目标,确定主要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方案应对煤矿瓦斯参数测定、高瓦斯矿井专家会诊、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水文物探以及瓦斯治理“双百工程”建设等工程进行细化安排,明确每月工作计划,确保整治工作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深化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