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1: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数学课程思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实现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整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特别是当多媒体计算机配备了丰富的教学软件,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Flash、Powerpoint、几何画板等软件制作诸如概念教学、练习指导和学法辅导等课件,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题整合的过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发挥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育技术的作用,更好地驾驭这种新式的教育教学手段,就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偏重于逻辑推理,偏重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动画演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情景再现,可以让学生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问题到一般规律,逐步通过自己的发现、探究去思考数学、学习数学。在讲授多面体的展开图时,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充分利用实物,给正方体的六个面标上字母A、B、C、D、E、F,但由于实物不透明,学生观察不方便。因此,我利用《几何画板》做了个正方体,给六个面着不同颜色并标上字母且可透视,再结合实物进行教学。这一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自然,抽象于实践,创设了数学教学的良好情境,建构了较理想的学习环境,收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比较自然地接受数学概念,同时开阔了学生视野,有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利用多媒体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换言之,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索学习。应用几何画板、POWERPOINT演示文稿、FLASH等多媒体工具,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亲自去体验,更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更全面、更方便地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实现意义建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演示两圆相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的运动变化规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表现几何关系。那么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就发现了原来两个圆运动会产生这么多的可能情况,他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后可根据圆心距和半径的关系对两圆的位置关系进行验证。
(一)教师始终要起到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介入应体现一种新的教育观念,而不只是教学内容数量上的增多,手段上的新颖。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知识发生、发展的播种者及浇灌者,更应是学生处事的模范。灵活的应变能力、严谨的求学态度、严密的逻辑思维,这些都要靠师生之间的心灵感应,靠教师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互融,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我们不应让 “人机对话”取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否则,现代媒体成了教学机器,教师成了键盘手。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极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发展个性。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不求时髦,但求实用
课件的运用应整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针对以抽象思维、逻辑推理为培养目的的数学教学,课件中存储内容要精练,画面要简洁,讲解和推导应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完成。为帮助解决数学中数形结合的难点,理解抽象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数学思想,我们认为,应根据数学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将课件设计成一些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模块,让教师能按自己组织教材需要,针对各自不同教学思路,灵活调用各模块里的内容,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表现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网络电子教室应成为数学教育的理想场所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一、认识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质、道德修养,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信息技术在政治学科中的应用为更好地体现师生互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性和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其实质就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使其成为一个学会学习的人,一个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
(二)实现更强的交互功能,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引起了师生教学行为的变化,把传统的师生教学系统发展为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的三位立体的新型教学系统。它既充分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又为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互相协作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三)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突出实效性
思想品德学科本身具有时代性强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又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线,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局限于教材,那么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知识的需求。而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往往会使人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说服力。
二、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发展与学科教学整合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关键,合理地选择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主要是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基本要素如教师、学生、(每节)课以及计算机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种有益于探究的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和学生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恰当、合理地应用,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提高。
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的主要特点如下:
(1)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该模式基于建构的思想,积极主张创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
(2)十分强调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具有社会性的,而且当前社会也需要培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尽管这种模式并没有必要一定要求学生分组学习,但是,学会承担一个有效的小组成员的角色却是每一个学生都应掌握的必要技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与他人有效地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和探究手段以解决问题的工具。强调在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与学生的学习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的一般模式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自由度比较大,很难有固定的模式。依据构建的思想和本文对“整合”的理解。在政治教材上《研究性学习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国力,提高爱国热忱,增强社会责任,促进学生更好地成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把探究性学习引入政治课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实践也表明,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如果没有对现实的观察分析,没有对现实问题的亲身体验,必将会导致政治课的知、情、行脱节。
网络教学使传统课堂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人机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三位立体的交互模式,人机、师生、学生之间形成了交叉网状的交流渠道,实现多方互动。在这里学生可以向教师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思想,教师始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学科课程整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把握好教学目标,做好指导者的角色,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监控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对进行及时监控。因为中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但往往又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外界干扰。
(二)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同学要有深浅不同的学习方向
自主性学习虽然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信息的吸收、分析、筛选、归纳和整理,但并不排斥老师用最简捷的手段和方式使学生能尽快获得新知。
(三)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性的认识
我们应树立运用信息技术为政治教学服务的意识,即应当为学生获取信息、参与教学、交流思想、解决问题服务,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所以应根据教学实际,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媒体教学手段,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喧宾夺主,忽视实际效果。
总之,现代教学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暴露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过程和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精神的过程。整合的目标只有在先进的理念指导下才能实现。因而,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应有恰如其分的认识,从更新观念入手,不断推进教学手段的创新,创建最佳的整合教学模式,以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一、背景
在2020年,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开展线上教学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方式,同时一系列线上教学平台、教学软件随之出现,保障了线上教学高效地进行。这一场线上教学的“战役”对老师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手段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很大的考验。新科技革命以来,越来越多的信息终端和信息技术手段进入教育领域,这样的时代背景产生了翻转课堂,让学生变成课上的主角,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这样的模式实现了自主化学习和课堂知识吸收内化的课上互动探究化。在线上教学手段、思政教育和翻转课堂的新形势新要求下,小组合作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小组合作的考核策略也有很多值得优化的方面。本文主要讨论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学生的平时分考核策略优化。
二、小组合作基本情况介绍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指若干学生以组建团队方式,在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围绕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沟通交流实践、主动探索、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目标进而获得知识提升的过程[1]。这个概念的关键点是“合作”,强调各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的重要性,齐心协力完成学习目标,互相学习、互相模仿,达到各小组全员掌握知识的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数学的态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习惯,由小组合作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又可以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
(二)线上教学平台嵌入小组合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尤其是今年更为突出,这样的信息时代对老师和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老师无论是线上线下都要学会使用一定的教学软件,同时对学生也有同样的要求,例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直播、微信的小打卡等,老师签到、作业等任务,学生应该知道怎么回应,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所以线上教学平台嵌入到小组合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思政教育走进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是老师提前设定好的,现在要求在给学生教授理论的同时每一节课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给老师一个很好的问题方向。理论背后的思政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理解,可以将理论背后的思政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体会,这样可以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上一节很好的思政课,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会得到提高,不论是数学素养还是自身的素质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思政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小组合作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的实施在课前、课堂上和课后都可以进行,大多数老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安排在课堂上,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中学阶段采取的主要阶段,到了大学阶段,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同时大学生具备实施小组合作的环境及条件,大学生除了上课以外,有较多的空闲时间进行自由安排,没有时间的限制,小组成员可以随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空间来说,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自修室等场所,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或者通过现有的网络软件在各自的地方进行视频会议完成小组合作也是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在课前、课后及课堂上都可以进行,比如王静[2]列举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具体教学实践思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课前、课后和课堂都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线上教学的平台和手段进行教学。该高等数学团队通过线上SPOC平台,将高等数学教学内容采取了课前学生自我测验、自我讨论,课堂上小组合作讲解主题,课后学生合作完成练习,共同回顾知识、探究本质,总体来说就是课前自主合作学习、课上主题合作研讨、课后合作拓展延续的过程,在该模式的启发下小组合作可以具体为以下内容。1.课前老师为学生发放自主学习资料、学习目标、诊断测试题、学习任务表及成员考核表,老师可以选择线上通过MOOC平台或者超星等其他教学平台发放任务资料,或者打印为纸质版线下发放,每个学生需要自己完成学习资料的内容,完成测试题、学习任务表尤其是成员考核表,直接影响每位组员的平时成绩。各组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检查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可以对重难点内容进行合作讨论、相互交流,学生完成以上内容后就可以交给老师。为了对学生在课前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有清楚的了解,老师可以借助手机录视频或者线上屏幕录制功能对其进行跟踪,以此来掌握学生在该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及表现情况,也就是说老师可以对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准确评估,为后期给学生打平时分及下一次分组提供很好的依据。2.课堂上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前上交的资料进行分析,把学生反映的代表性问题、疑惑性问题,或者把重难点问题作为课上的重点进行仔细讲解和小组讨论,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一起讨论,学生和老师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总体的提升。近几年一直强调思政教育,理论背后隐藏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讨论话题,不同人对同一事的看法不一样,所以高等数学理论背后的思政看法也不一样,老师和学生经历和思维水平不同,可以进行交流。3.课后通过线上平台或者线下复印发放拓展练习,以此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本节知识的应用讨论题,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老师利用线上教学手段进行跟踪,查看学生参加课后小组讨论的情况,最后老师对成绩及参考答案进行公布。通过课后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知识的来源到知识的应用及下一节知识的安排都很清楚,整体上掌握了知识的来龙去脉。
三、小组合作模式平时分考核策略的优化
过程考核是小组合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丁访维[3]重点研究了考核的方法,然而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小组合作考虑到软件的应用和思政元素的渗入,原来小组合作模式的考核策略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一)知识水平考核
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解决和所学理论知识相关的问题,所以平时分中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一项重要的考核,老师根据学生对所给问题的回答情况可以判断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给学生打出合理的考核分数。
(二)综合能力考核
综合能力考核指的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出的各方面能力的考核,例如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组织能力及英语的应用能力等等,老师可以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出的这些综合能力进行逐一考核,列出具体的考核项。
(三)思政素养考核
思政素养考核指老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思政方面素质的考核。例如小组合作中学生是否具有集体责任感、是否认真对待小组合作,有没有出现不参加的情况;是否和小组其他成员和睦相处,认真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否虚心请教小组其他同学等。这一项考核是当代教育重点强调的内容,也是考核比较重要的一项,老师在给分时可以增加分数。
(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
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软件,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老师在小组合作中考核的一项内容。尤其是今年,各种资源共享平台的应用,各种直播平台和各种教学软件拔地而起,所以在小组合作尤其是线上部分,一定要考核学生对信息技术软件应用的能力,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直播平台的操作熟练程度,学生对数学软件———数学公式编辑器的应用能力,学生对线上交作业操作能力及学生在线通过软件和小组其他成员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万里.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策略[J].教育观察,2019,8(1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