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1: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立项经费预算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开始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我国科研项目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也逐渐提高。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作为科研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起了相关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解决,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高效进行。
二、科研项目中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体系
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是由项目负责人来负责,企业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这一现象的发生直接导致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给企业相关人员带来一系列的麻烦。有些科研单位为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要求科研项目相关预算管理人员提高科研项目的预算经费,致使整个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真实性,导致其执行困难。
(二)相关部门之间的预算协调不顺畅
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中的经费预算管理主要是由科技管理部门、研发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等共同负责,这就需要三者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企业相关部门之间沟通机制的不健全会对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给相关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执行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在平时的实际生活中,企业的科技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中期检查、验收等工作,不关注经费的使用状况;研发部门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组织实施,也不注重经费的使用状况;财务部门则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收支状况,关注经费的使用情况。因此,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保证整个经费预算管理的顺利实行。
(三)预算执行效率较低
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执行效率偏低,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由于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致使科研项目的经费申请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容易造成多报、虚报等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出现,降低其预算执行效率。2.现阶段,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科研项目预算经费管理的审查力度。在此背景下,我国相关单位逐渐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体系,使得原有的一些科研项目预算经费不能按照原有的计划随意支付,导致其预算执行效率偏低。
(四)缺乏有效地预算监督与考核
现阶段,我国许多科研单位还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监督与考核制度体系。有的科研单位即使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体系,也缺乏有力地执行,致使其制度体系沦为形式。这一现象的出现致使科研单位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地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进度进行充分的掌握与了解,给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因此,引起了企业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相关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三、如何加强科研项目中的经费预算管理
(一)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人是一切事物的主体,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意识,就会拥有什么样的行动。因此,要想增强整个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就必须首先转变科研人员对于经费预算管理的观念看法,增强其重视程度。这样,相关人员在进行经费申请与经费花费的过程中,就必须严格按照经费预算管理制度体系进行,避免科研经费乱花费现象的出现,给我国相关科研人员的经费预算管理带来便利。
(二)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体系
整个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对整个企业的运行与发展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体系。一方面,企业可以让相关部门对整个科研项目进行有效地监督,增强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对经费预算管理的责任意识,保证整个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将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企业相关部门的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在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科学合理性的基础上,避免问题发生时相互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
(三)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科研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在对预算经费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还需要让科研项目单位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经费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估与管理。这就要求相关人员1.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各项支出有一个清楚明晰的掌握与了解,并掌握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管理方法。2.相关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人员应依据一定的制度法规,提高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准确性。
(四)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与考核
企业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对预算编制进行监督与考核可以有效提高相关科研人员参与经费预算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整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科研单位应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算执行完成标准。并根据此标准,对表现良好的企业科研单位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反之,则进行惩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由于其自身特点,在整个科研项目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关心与重视。现阶段,我国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仍存在着诸如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体系、相关部门之间的预算协调不顺畅、预算执行效率偏低、缺乏有效地预算监督与考核等问题,科研项目相关经费预算管理人员应积极采取包括增强预算管理意识、建立预算管理责任体系、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与考核等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促使整个科研项目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杨义虎.基于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6):148
[2]马娅丽,孙淑玲,胡兰.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5,(5):87-89
中图分类号:F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a)-0235-02
随着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科研投入不断增加,科研课题数量及经费类型也种类日益增多。如何使科研纵向课题经费预算与会计成本核算科目合理有效的结合,即做好科研经费的合理有效执行又在实际运作中符合《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成为在编制科研预算、执行科研预算、完成财务决算、达到项目验收审计合格的重要环节,给纵向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和核算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管理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弱化
近年来国家国力的提高,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日益加强。每年申报各类科研项目、项目立项、获批科研经费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创新、有热点、有前景成为申报项目的重要关注点,相应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执行中符合会计核算制度投入的精力和思考不足;在获得立项批复,得到经费后的项目执行过程中,经费执行的合理、符合会计核算科目的要求时常常遇到问题,出现项目预算没有列支的项目,在实际科研实验过程又必须开支,产生计划与保障、监督与控制脱节,降低了经费整体使用效益。
1.2 科研纵向课题执行过程中各部门之间协调力度不足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隧道视野”影响对科研经费全面管理的效率。在项目申报、立项中科研管理部门和课题组更关注的是课题选择、资源开发、项目设计,重视申报、立项的成功率,课题的技术质量;在经费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及核算人员并不了解项目申报的过程、课题技术指标,只能按部门从各自的角度来管理,只照财务政策规定的原则和会计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形成了:科研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靠核算人员进行整体理顺和协调力度不足。
1.3 科研纵向项目预算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难点
第一,科研纵向课题和经费预算,主要是科研管理部门与科研课题组人员根据科研实验条件资源的配置及课题需要,预测、估算的基础上编制,财务人员及核算人员并没有参与编制,使项目经费与会计核算科目从项目预算开始就存在差异;第二,科研工作存在着不确定性强,不能像其他工程和生产产品一样有规范遵照,能比较准确地预测进度和制定预算;第三,有些科研项目批复经费时,不会完全批复申报的预算经费,需要有自筹资金配套。
会计成本核算:经费到位后,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和核算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科目对每一笔发生费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进行审核,在满足会计科目要求的情况下与科研项目预算相符的达到执行项目预算的目的。
科研纵向课题在运作管理过程中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财务决算、审计验收、申报成果、专利等环节。在预算环节,课题组科研人员按照预算科目体系申报经费支出项目;在预算执行环节,财务人员使用的是《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在财务决算环节,财务核算人员与课题组科研人员协同从《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中按照科研预算体系将支出成本分类;在审计环节,审计人员为了弄清楚科研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详细内容及符合法律法规性,掌握科研预算、决算与实际支出的差异,就要在科研预算科目体系与会计核算科目体系之间困惑地反复切换。
2 改进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科目管理与协调措施
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从项目立项、项目执行到项目结题、验收全过程的管理。项目申报时按照相应的项目经费申报政策指导制定项目预算;再根据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准则与项目批准计划书监督科研项目的经费执行过程;在项目验收结题时对项目经费进行合理规范的处理。
2.1 创新科研管理体系,加强科研纵向课题管理
针对科研项目多,纵向科研经费来源不一,预算科目不同的特点,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协同项目课题组及核算人员共同组成纵向课题经费管理架构体系,从项目申报、立项源头开始,编制既符合科研项目预算要求,又不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合理可行的预算。
2.2 规范项目预算的编制
科学的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构成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体系的基础。为了充分解决科研项目技术管理与科研经费管理相对脱节的问题,在项目立项时就加强项目经费预算的管理,使经费预算更加合理化、科学化。科研管理部门在指导项目组科研人员填报项目申请、将立项思路表达出来的同时编写科研预算科目过程中能有财务或核算人员参与一起制定。首先科研项目课题组成员从专业技术角度上建立科研项目的任务及目标,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设置环境假设,确定限制因素,协调限制因素,最后产生项目的基本预算;其次财务部门或核算人员根据国家的财务相关法律、法规,从财务管理制度的角度为项目基本预算提出指导和修改建议,特别是项目预算支出中的支出类别及额度的合理控制。在考虑到项目研发不确定性、专业性留有适当的调整和追加范围。
2.3 科研纵向课题经费管理与会计核算科目管理体系的具体比较探索协调办法
(1)科研纵向项目预算科目。
目前在研发中的纵项科研项目可以分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973、863)及科研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院所技术开发项目;重点新产品项目;省院省校科技合作项目;技术攻关项目;社会发展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军品配套项目;省部产学研项目;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等仅项目分类就多达十多种,经费来源也各不相同。在做项目预算时的要求也有区别,那么如何掌握好政策法规,合理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就愈发显得重要。
中央财政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规定支出预算十二个科目,名称及反映内容为: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交流与合作、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其他等。
(2)会计核算科目。
国家对科研项目的预算科目进行了规范,对科研项目支出的会计核算科目还没有严格统一的规定,承担国家项目的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级次或管理模式不同,执行的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也就会与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产生差异,在项目执行、项目财务决算、项目验收和审计过程中就要反复进行不同科目的切换。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科目,按会计准则规定:基本工资、补助工资、材料费、水电燃料费、设备购置费、差旅费、修缮费、养老保险、业务招待费、其他业务费、劳保用品等。
(3)比较与协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科研纵向课题国家项目的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名称及其所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某些对应关系:①国家项目预算科目的名称与会计核算科目完全相符(相同关系)差旅费、材料费;②名称不同内容相符(基本相符)燃料动力费;③一个会计核算科目对应多个预算科目:设备购置费对应设备费、设备管理使用费、租赁费、修缮费;其他业务费对应劳务费、研究生培养费、国际交流与合作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
可见,在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之间既有相同可以完全对应的科目,又有基本相同,名称有别,内容基本一致的科目以及包含多项目的科目。在执行科研项目预算过程中有效地区分好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关系和内在联系,合理地将会计核算科目中的“其他业务费”项拆分合理,对应上科研预算科目的要求,才能在科研项目财务决算、审计验收中顺利通过。尽可能地减少审计师审计过程中的困惑切换。
(4)发挥三级核算会计优势,合理设置科研项目执行科目。
针对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体系与会计核算科目体系的区别,结合各类纵向科研项目预算科目的特点编制有针对性的科研成本核算科目,每月根据会计核算科目总账,统计汇总编制符合科研预算科目的要求的专题成本帐,跟踪科研预算执行进度,根据经费执行进度情况,提醒科研人员在下一步科研预算执行过程中经费支出的针对方向,做到科研预算执行进度与科研项目试验进度保持一定的同步,使的科研预算科目有效地与会计核算科目相结合。尽可能地提高预算管理有效性和科研效率,特别是在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及中期审计检查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按照科研预算科目进行经费支出的统计,提高了科研效率和财务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5)借助现代科技,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为科研预算执行服务。
在高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人类迈入了全球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以软件、硬件、网络、通信、多媒体等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管理、生活的各个领域,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与科研预算科目、会计核算科目有效结合,共建一个高效平台使得两种核算科目得到相符、相容,实现既满足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的要求,又符合会计核算科目、会计制度的法规、制度实现双赢是势在必行的发展道路。
3 结论
(1)科研纵向课题课题种类多,渠道多、经费类型多,科研预算科目各不同,在执行预算中如何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科目有效衔接存在差异。
(2)合理认识差异,掌握国家科研纵向课题经费预算支出规则,运用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法律法规,探寻有效解决途径,减少项目计划执行、中期检查、审计、财务决算的困惑。
(3)发挥三级核算优势,建立科研纵向课题经费预算支出与会计核算科目有效结合平台实现科研项目经费执行与科研开发进度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投资科研开发的积极性,但我国中小民企企业在发展初期企业整体科研管理水平不够、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以及会计核算水平还有待提高,企业虽然在科研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但由于对科研项目管理不当以及科研项目经费财务核算出现较多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整个科研项目的成功。因此,企业应当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管理与核算,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科研项目顺利进行。
一、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企业科研项目的立项盲目
企I研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企业实际要求展开工作,研发立项较为盲目,没有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科研项目立项,对研发项目立项没有进行科学论证,没有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有些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研发人员对立项管理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激励与考核制度。
(二)企业科研经费预算不合理
在对科研经费进行预算编制时,由于没有编制科研经费预算的一套完整管理体系,导致预算当中问题较多,预算结果不合理,时常出现支出与预算具有差异的情况,另外,某些项目还出现预算计划被决算代替的情况,导致项目完成之后的数额与预算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异,并且由于没有对预算支出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还会出现任意调整预算的支出结构的现象。
(三)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科研实际工作中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部门与部门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与配合,未能结合实际需求细化、完善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及时做到共同合作,造成经费使用和管理混乱。
(四)企业科研项目管理缺乏有效的过程监控
目前,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处于发展初期,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虽然建立了企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但尚未真正运行,一般情况下企业科研项目能否成功,企业相关部门对企业研发项目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相关管理部门缺少相关授权,或者相关部门虽然有授权但对研发部门监督只是流于形式无法对研发部门的进行实质上的制约和控制,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科研项目要么缺少监控要么监控只限于表面上的形式而已,并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
二、企业科研项目中财务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一)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核算体系不规范
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经费核算体系没有全面的认知,特别是有些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有些企业财务部针对科研项目没有单独核算;对科研项目经费没有单独核算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科研项目经费混在一起;或者有些企业对科研项目经费虽有单独核算,但没有完全按照科研项目经费核算要求设置账目明细或设置科研项目核算明细不规范,这样也会导致科研项目经费核算体系不规范。
(二)企业研发经费开支的的范围认定不规范
由于企业研发部门与财务部缺少有效沟通,财务部门对研发部门上报的研发经费缺少有效查证措施,财务人员往往不了解科研项目进程,也无法界定经费支出,往往凭根据研发部门提供的凭证办理科研经费报销。如果研发部门责任心不强或出自其他目的把不是用于研发项目的其他费用充当研发经费报销,或者由于财务部门对研发经费明细项目界定不清晰,把本该计入生产性费用计入研发经费,这样会导致研发经费开支的范围认定不规范。
(三)企业领导对企业科研项目财务核算不重视
我们大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企业领导往往比较重视一些直接能为企业创造收益的生产经营工作,如研发、生产和销售等,而对财务核算往往不重视。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专设财务部门没有配备专门的财务会计人员,会计核算和申报纳税往往外包给记账公司做,这样就会导致企业财务核算质量不能完全得到保证,专门对科研项目核算也无从谈起。
三、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以及财务核算的对策与措施
(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的改进措施
要全面规范企业科研项目管理与核算,首先要建立与科研项目管理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参照《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制定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要健全研发项目的立项管理,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反复讨论合理确定研发项目,必要时应咨询有关行业专家学者,千万不可头脑发热盲目立项,凭空立项。科研项目立项要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要健全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提高科研项目预算执行准确率。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做好项目预算编制工作,并详细安排各项项目费用的支出,确保经费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对于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应详细报销设备,并罗列出不同设备的型号、数量、种类,所需材料等,最后再经过采购部门以及财务部门相互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费用预算。
第三,要健全科研项目管理制度,为科研项目顺利进行提高切实保障。“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企业要根据实际,为科研项目管理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对科研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进行全程管理。
第四,要对研发项目全过程监督,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企业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研项目管理、经费核算进行审计,及早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萌芽状态,必要时外聘会计事务所对科研项目进行审计,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检查与监督,避免科研经费出现浪费或挪用情况的出现。
(二)企业科研项目财务核算方面的改进
第一,建立企业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制度,从源头上规范企业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要做好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就必须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科研项目经费会计核算制度,从科研项目经费列支到项目经费核算,要具有可操作性、可行性。只有建立了制度,具体的财务人员才能够有章可循,规章制度的顺利执行,才能为企业准确如实反映企业科研项目费用开支情况。
第二,科学清晰界定企业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准确核算科研经费。企业应根据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合理设置科研项目核算明细,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审批程序;科研项目经费开支首先要有预算,经费开支无预算或超支预算,科研部门应立即专题报告企业管理者,说明原因,科研论证,重新追加预算;财务部门应严格把关,没有预算的科研经费不得列支,经批准后的追加预算财务部门才给予报销。一般企业在管理费用下面设立研发经费二级科目,在研发经费下面设立三级会计科目(如设立人员费、设备费、材料费、测试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办公费、其他费用)核算科研项目。
第三,应加强对企业科研项目经费的组织领导。企业领导者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科研项目核算,从行动上切实支持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核算,设立专门领导管理企业科研项目核算,成立专门的财务会计部门来从事科研项目费用核算并配比专门的会计人员从事科研经费核算。
四、结束语
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研发活动关系到企业生存,而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核算是企业最重要研发活动内容,关系到企业科研项目的成败,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企业应当加强团队意识,强化企业相关部门对科研项目管理、经费支出预算、财务核算以及加强对科研项目监督,使科研项目能更进一步规范化,为企业科研工作顺利展开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预算管理 监督 考核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力量、拓宽科研渠道、深化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近些年,随高校横向项目科研经费不断攀升,如何加强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确保科研工作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相较于纵向项目,横向项目管理存在着资金使用随意性强,审核不规范,列支范围超过单位规定标准,预算执行与任务进度不匹配,预算考核制度不完善等诸多弊端。基于此,探讨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完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从制度层面保障横向科研经费有章可查、有理可据,不断完善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同时,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也要大力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和学校各项科研管理规定,通过文件学习、专家讲座、定期考核等多种形式,帮助课题组负责人树立正确的项目预算编写意识,掌握基本的财税知识,了解课题经费的开支范围,提高其对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鼓励科研人员为社会提供科研服务和科研成果转化。在符合学校管理章程前提下,可适当放宽横向科研经费中开支的人员工资、酬金和福利等工资性支出的限定,但需据实列支。
二、 转变工作作风,提高科研管理从业人员自身管理素质,加强内部监管制度。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是高校科技系统的主体性成员之一,秉持“管理与服务并举、规范与效率并重”的理念和精神,强化科研管理人员预算审核、复核意识,完善横向科研项目全周期管理,对于加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意义重大。在具体工作中,可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经验,引入承诺机制与信用管理理念。由项目组负责人编制预算书,并签署预算执行保证书,承诺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严禁挪作他用或随意增改列支;同时协同人事处、科学技术研究院、审计处、监察处等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个人进行信用评价和记录。
三、 加强监督,提高对横向科研预算的控制力。抓好预算编写和预算执行两个关键环节,做好预算监控工作。通过过程控制,严格预算执行环节,重点监督有无超预算、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的情况,严禁挪用、转移、挤占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负责人随意处置等问题发生。同时引入第三方审计,对结题项目实行单独结算,与预算不符的,项目负责人需说明情况并报有关部门登记备查。
四、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整体把控横向科研经费预算。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整合科研预算控制,协助项目组更好控制经费使用,突破传统人工管理的种种桎梏。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对项目来源、经费到账信息、外委支出等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依据已有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增加横向科研经费预算模块,由项目组负责人进行编写录入,科技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该模块自动锁定,项目执行所需经费据此报销;需要变更或调整时,则由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变更原由、变更条目、变更金额,经科研管理部门复核后,该板块再度开放。
五、 完善学校绩效考核制度,将经费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中。传统的绩效考核缺乏对科学研究的宽容精神,单纯重数量、重效果,这势必会导致科研人员只重视科研经费申请,而忽视预算管理等诸多不良现象。学校层面应定期对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审核、执行、控制和后期监督进行查漏补缺,严格把关预算管理工作,在业务层面高度重视预算工作,根据预算决算状况对课题组或负责人进行表彰和批评,以此激励科研人员合理规范使用经费。
高校横向经费预算管理工作是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只有构建完善科学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转变科研人员轻预算、重执行的思想意识,加大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力度,才能保证科研经费使用科学性、合理性,保证承担单位科研活动顺利、有序实施,不断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研事业健康、有序、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措施的探索.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105-108.
1、科研项目立项申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①企业为了多获得科研经费补助,在申报科研项目立项时将很多精力放在“拉关系、跑项目”上,项目相关人员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考虑的是经费预算如何安排才能让立项评审专家满意,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的项目经费预算与实际科研经费支出相差甚远,致使科研项目在执行中根本无法按照经费预算实施。“重立项、轻预算”是当前企业科研项目立项申请时普通存在的问题。②向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科研项目立项申报时,科研活动已完成或基本完成,与科研活动相关研发经费投入已完成并取得科研技术成果。③同一科研项目向不同部门重复申报立项。
2、科研项目资金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①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可预见性、未来适用性、准确性较差,通常表现为科研经费超预算、无预算有支出或有预算无支出;科研研究任务和经费支出进度远远落后于预算安排。②科研经费(包括地方财政配套经费和企业自筹经费)未及时足额到位,涉嫌虚假承诺,骗取国家财政资金;科研经费未按预算额度及时足额向科研合作单位拨付专项财政经费;未经科研主管部门审批向预算外单位拨付专项财政经费;通过虚假、无真实业务交易的设备材料采购、测试化验加工协议以及科研合作交流的形式转移专项财政经费。③挪用专项经费用于其他经营活动。
3、科研项目实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①重大预算调整未履行报批手续,如项目任务调整、合作单位增减调整、科研经费在合作单位间分配调整、科研负责人变更、科研项目延期结题等调整事项。②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责权不对等。一方面科研项目负责人无权决定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对科研合作单位研究工作进展和经费使用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项目承担单位不及时足额向合作单位拨付科研经费,严重影响合作单位项目研究工作进度和经费使用。③各科研单位相关负责人在涉及项目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和资金核算等方面沟通与协调较差。
4、企业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①与科研活动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不健全。②内控制度内容简单空泛,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③表面上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完善健全,但未得到有效执行。④相关经费管理制度不明晰,执行过程中自由操控的空间过大。
5、科研经费财务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①科研经费来源的多元化造成财务会计核算的复杂性。企业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有各级科技部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下拨的纵向科研经费、社会其他企事业单位委托研发所提供的横向科研经费和企业自主研发筹集的自有资金等。由于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而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要求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规定,各类科研项目有不同的使用要求,这就带来了科研经费管理及核算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科研经费管理必须按资金来源及科研项目独立设账,分项管理,内容的日益复杂加大了经费管理及监督的难度。②科研经费收支核算不符合相关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未对科研经费单独建账,独立核算。③财务人员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不深刻或一知半解,表现为混淆经费支出性质、归集经费支出标准不统一等。④科研经费支出与科研项目相关性依据不足,相关证明资料不规范、不充分(缺少合同协议、票据)。⑤对科研经费支出范围及结构未实施有效监督控制,未严格按照经费预算执行,完全忽略科研项目预算要求或仅对经费支出进行总量控制,导致经费支出结果与预算差异大。
近年来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加大,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也相应出现了经费预算靠“编故事”,科研经费投入产出比不高,项目拖期超垫支,科研人员积极性较弱等问题,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科研经费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当前各科研院所正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放管服”改革有效路径,也形成了一些宝贵经验,鉴于此,本文从经费管理和服务的角度,从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绩效管理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科研预算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财政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现状及成因
(一)项目申报中预算编制与实际情况脱钩财政科研项目的特点是批复后各预算科目的金额即被框定,回旋余地很小,所以预算管理中遇到的的困难大多起于经费申报过程。在管理层面,科研院所经费来源渠道众多,很多项目体量小,研制周期短,项目负责人分散,对经费的管理要求存在差异,组织申报中容易出现漏洞。在实施层面,预算申报的主体一般是科研人员,对间接费用很不敏感,申报时容易忽略工资费管理费等科目,造成直接费间接费比例失调,不利于院所经营管理日常运转。在经费测算时,大部分科研单位缺乏标准化的数据支撑,只能借鉴前人经验,对往年经费加加减减,申报费时费力,还可能与项目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二)预算执行管控手段单一且效率较低在科研实践中,科研院所多是“任务导向型”,重视任务进度管控,忽视经费管理,仅通过对项目经费支出总额设限,超预算项目停止报销的手段进行控制。再加上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割严重,信息不对称,经费执行管控存在滞后性,容易面临期末超垫支或执行率不达标的风险。
(三)科研经费预算缺乏绩效考核机制当前的科研项目财务验收,仅重视预算执行率和财务经费是否合规,几乎没有绩效评估动作,预算绩效缺少硬约束。在缺乏绩效导向的情况下,各科研院所自身经费绩效内控体系也不健全,只要流程正规手续齐全,科研经费支出不问效果。即使审计中真的出现问题,也缺少问责机制,责任不能落实到人,很难引起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对预算绩效的重视。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建议
(一)全面加强预算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预算管理模式,先要优化科研院所的管理基础,建立一套明晰的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体系层面,院所应当成立经费归口管理部门,协同项目和技术管理部门,共同实施项目立项、研制、验收等各环节的经费管理。以业务和财务相融合为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避免陷入科研立项和执行过程中花钱的不知道可以花多少,花了多少,都花在哪里,管钱的又不知哪里该花的窘境。建立起技术、进度和经费相匹配的“三维”经费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层面,应构建涵盖“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预算管理系统。该系统在科研项目管理模块至少集成预算管理,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归档查询等功能,以信息化手段保证财务和业务的联动,提高预算编制、执行、管控、调整、考核的效率。院所还应打造与该信息化系统关联的财务知识库,其中收录各渠道经费管理规定,常用表单,各类项目成本历史价格,人员工时定额标准等数据。通过动态更新知识库来积累经验教训,降低管理成本,并对项目支出横向比较,为支出绩效评定提供依据。
(二)项目立项管理的优化所有项目必须开展内部立项工作,严格执行单位立项申请程序,将经费风险控制节点前移。由需求单位通过预算管理系统,向科研经费管理部门提出内部立项申请,立项申请报告中必须明确任务来源、经费来源、技术目标、研制内容、立项周期、价值实现及经费规模等内容。通过流程审批手段,整合信息资源,只有通过立项批复后,方能开展相关申报工作。申报过程中,经费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经济可行性论证、项目经费概算与报价。编制过程中以实际成本支出为预算起点,以WBS为基础确定干多少事,花多少钱。其中的难点在于每项基础工作包对应的费用很难计算,此时就要依赖院所的财务知识库,比照以往项目类似工作单元的料、工、费,得出相对合理的预算金额。
(三)预算执行管控的优化当前的预算控制大多是财务控制,属于末端控制,指标偏差发生后才能反映出来,而此时的业务事项及成本费用已经发生,调整空间很小,难以实现预算执行的实时监控和事前事中控制。院所中应当建立经费管理-业务-财务部门的定期沟通机制,对于投入规模大,执行周期长的项目,还需要任命“财务助理”,专门负责经费事宜的组织协调。“财务助理”要运用挣值管理(EVM)理念和方法,结合周期内每年度的科研任务进行分解细化,对接科研项目年度预算,并逐年滚动调整,让“经费管控网”覆盖项目的整个研制周期,确保项目经费收支始终与任务、进度相匹配,将项目经费控制在年度预算及全周期预算之内,并及时预警执行风险,避免项目完工时超支或结余过大。同时,在厘清在研项目累计经费收支现状的基础上,匹配研制合同后期任务节点、经费额度,滚动调整项目后续成本承担能力,针对科研主业做到未雨绸缪,为后续年度预算可持续编制及未来科研立项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中图分类号:F234;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107-02
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高校科研水平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经费呈逐年增长态势,科研收入成为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不断拓宽,除国家、地方政府拨入的纵向科研经费外,还包括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经费。经费来源广、数额大,对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科研经费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现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科研经费的管理。很多高校成立了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出台了各种科研管理制度,从项目的申报、经费的使用和监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但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借助现代信息化的平台,充分共享资源,整合科研管理业务。
(一)科研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相互封闭,形成信息孤岛
高校科研经费采用科研部门、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分级管理的机制。科研管理部门负责项目的管理,协助项目负责人申报项目、填报预算、签订合同和办理结题。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核算,包括项目的经费立项、经费的使用、经费的汇总、经费的报表、经费的监管。
科研管理部门使用的是项目合同管理系统,财务部门使用的是经费管理系统,两个系统均属封闭系统,系统之间没有对接,数据不能交互利用,资源没有进行充分共享,形成信息孤岛。负责项目管理的科研部门不了解经费的使用情况,负责经费管理的财务部门不了解项目的研究状态。
科研部门注重的是项目合同管理,主要以国家批复的课题编号和签订的合同号为基础进行管理的,而财务部门注重的是经费管理,按项目的财务编号来管理,财务编号与项目编号没有一一对应,项目信息不对称。
(二)资源共享不够,科研管理流程落后,工作重复,效率低下,信息不准确
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之间没有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信息传递不畅。受其影响,科研管理流程落后,工作重复,效率低下。如某些高校在科研项目立项时,科研人员不仅要在科研管理系统中提交项目信息,获得科研部门审核,还要到财务部门现场办理经费立项。财务部门经费立项时,按科研部门审核单逐笔入账,并逐笔冲销科研到账款。这种模式下的管理流程非常落后。一是工作重复,浪费人力和时间,二是系统之间的信息会有偏差,不利于同步管理。
(三)科研人员与财务部门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不能即时了解经费的使用情况
科研人员是科研经费的主要责任人,对经费的使用负直接责任。现有的管理模式,没有提供供科研人员自主获取经费使用情况的平台。科研人员不能即时了解经费的当前余额,已使用经费的执行情况;不能随时知道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不知道哪些预算已执行完毕,哪些预算还有结余。
(四)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经费管理的理解,角度不同,沟通困难,难于达成共识
每一项科研经费管理都有其特殊性,同一笔科研经济事项,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理解有偏差。财务人员核算时,会考虑每一项科研任务的特殊性,根据财务制度要求,合理进行经费的核算和归类,这就需要科研人员向财务人员提供项目预算资料和信息。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将项目的资料和信息纳入到财务信息平台,科研人员只向财务人员提供纸质资料,不便于财务人员操作,也不利于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二、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是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能适应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要求,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把财务人员从繁重的人工账务中解脱出来;加强科研信息化建设,能提高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控制能力,有效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使得经费的使用与预算一致;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能促进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的公开化,科研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能实时了解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当前余额和每一笔支出的预算控制余额。
近年来,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高校领导非常重视校园数字化建设,校园信息建设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校园信息建设将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人事、学工等资源整合起来,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变得顺畅了,为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数据交换提供了便利。
三、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的设想和构建
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的构建,首先应梳理科研经费管理和控制流程,利用信息一体化平台,使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对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管理,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财务部门对科研人员开放信息平台,方便科研人员网上自助报销,随时查询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项目经费余额、项目额度结余和打印结题报告。
(一)实现科研经费立项信息化
1.经费到账数据对接给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从银校互联系统中下载科研经费到账清单,传输给科研管理系统,实行系统对接,数据共享。
2.科研管理系统中的立项登记。科研项目负责人登录科研管理系统,填写立项信息,包括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经费分解明细等信息,提交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定期数据返回给财务部门。
3.财务部经费立项处理。财务部门接收反馈的数据,按类自动编制财务编号,导入到财务系统中批量处理,自动生成凭证,完成科研经费立项。
上述立项流程,科研管理单位和课题负责人,按承担的责任,分工共同完成立项工作。体现了管理的科学性,分清了责任。所有的立项工作都在网上完成,节省了课题负责人现场办事的麻烦。两系统数据对接,保证了科研信息的同步,提高了立项的准确性。财务数据批量处理,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推行网上报销模式,实现经费的自动控制
所谓网上报销,就是搭建、利用一个网络信息平台,让报账人在信息平台上填写报账信息,由财务人员直接从信息平台上获取数据,自动生成凭证。
高校科研经费数量多、金额大、来源广,每类科研经费都有各自的管理办法,各类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和核算管理模式也千差万别,允许报销禁止报销的规定细致繁多。为了缓解财务人员报账压力,推行网上报销模式,根据每类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开支范围和口径,将开支范围对应的会计科目植入到每类科研经费报账模块中,通过各种设置,将经费的管理办法用信息化方式控制起来,用电脑计算替代人脑记忆,从而起到提高效率减少差错的作用。
科研经费报销模块的设立,首先按科研经费的来源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再按照各类经费对应的管理办法,归纳出开支范围。按开支范围的不同分类,制作相应的报账模块,如973、863支撑计划分属不同经费来源,但管理办法的开支范围相同,适用的报账模块相同。将报账模块赋予给每一科研项目,每一个项目对应着相应的报账模块。科研人员登录财务报账系统,在财务系统指定的报销范围内报销经费。
网上报销系统,除了限定每个项目的报账口径之外,还应控制每一项支出的预算控制,保证网上报销给科研人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加强了经费管理和预算控制。
(三)开放信息化平台,科研人员自主在网上提交财务部门所需的信息资料
大多数科研项目在申报时都有严格的预算,每一类经费的支出都必须在预算范围内,我们通常将经费的支出预算称之为额度控制。为了保证项目每一项经费的支出按预算控制执行,多数高校都会利用核算系统的预算控制系统,将每一个科研项目的预算额度录入预算控制系统,控制每一项经费使用的额度。通行的做法是,由财务人员在经费立项时,将预算控制额度录入系统中。需要变更预算时,科研人员将变更说明交由财务人员操作变更。
建立科研管理信息化,财务部门可以开放信息平台,由科研人员自主将经费预算和变更预算录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中。并将科研项目的具体预算上传给财务部门,方便财务人员对经费的管理和控制。
(四)开通网上适时查询功能,供科研经费参与主体实时获取财务信息
传统的科研经费管理,财务系统对外封闭,科研项目的收支情况和预算执行数据存在财务管理系统中,科研部门与科研人员不能实时获取相关财务数据,不利于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科研人员及时了解经费使用情况。
财务部门应建立信息查询平台,开通网上查询功能。查询平台提供的信息应及时、全面、多维度,应涵盖全过程信息需求,包括科研到账经费查询平台、经费余额查询平台、经费的使用情况、网上报账信息、经费使用情况汇总表、经费的额度结余情况等等。
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领导的重视,需要财务人员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学校各部门和科研人员的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
[2] 王海红.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初探. 会计之友,2013(10)
[3] 乔志芳,冯妍.以信息化手段助推科研经费管理――以××大学为例.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07)
[4] 张兴乾.浅析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经费过程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科研经费作为科研项目实施的重要资金保障和来源,对科研成果有直接的影响,充足的可养经费可以保证科研项目更好地实施,但是由于在科研经费的报批和使用上存在较多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使其在使用时更加科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果,应将经费管理作为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研究政府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为进一步研究科研管理制度和创新国家科研经费使用体制打下基础。
一、现行科研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首先,科研单位更注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项目经费的争取、科研成果的评奖、科研论文的发表,而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认识不足,科研单位更看重到账的经费是多少,而在经费的日常使用管理上却比较宽松;其次,错误的将项目管理的负责人当做项目科研经费的负责人,使得科研人员觉得自己争取来的项目经费可任意支配和使用,财务人员在经费使用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的把关;最后,一些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监管责任的动力或认识不足,在利益的驱使下,将科研经费挪为他用。
(二)科研项目立项时不严谨
虽然国家在科研经费的使用上进行了相应的财政改革,实现了提前预算、政府集中采购、国库支付等,并逐步加强了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科研经费使用混乱的局面,一些科研单位并不是为了科研需求出发,而是打着科研项目的幌子为自身谋取利益,为了得到科研经费的使用权,不惜费尽心尽,巧立名目挂牌立项,该行为不仅有悖于严谨的科研精神,而且大大降低了国家用于科研的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科研经费使用预算编制不科学
科研单位经费使用预算编制是由课题负责人完成的,但课题负责人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知识凭借相关的经验进行经费使用的预算编制,不了解科研经费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及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制度,仅凭课题负责人的主管意识和具备的经验进行编制,很明显经费使用编制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并没有参与到经费使用预算编制中,很难对经费使用预算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缺失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结果的财务评价和利用
科研经费的考核内容有: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课题经费总量等内容进行考核,然而并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过程进行相应的监督和分析,缺乏立项预算为基础的考核。加上在具体的工作中,科研单位的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工作程序复杂,使得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关于科研立项的相关知识,所以对科研项目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即便有评价也是流于形式。
二、提高财政性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建议
(一)强化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宣传,提高员工对其的认识
科研单位要切实落实好对科研经费正确使用的宣传和引导,做好对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政策、法规、制度宣传工作,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对经费使用管理的意识,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确保每笔科研经费均用在刀刃上。
(二)严格管理科研立项
一般情况下,科研项目纵向课题的取得虽经过国家、部委或地方政府、专家组的审核,但为了从根本上打击立牌子骗取科研经费的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还要防止一些单位在同一研究课题上变换花样,改头换面,在不同部门进行重复申报情况,有必要加强对科研立项的管理;科研经费横向课题一般是与委托单位以协议的形式实现的,并不是必须通过专家的审核,针对这种现状,更要严加管理科研立项工作,全面监督横向课题经费的取得过程,避免科研经费被挪为他用。
(三)强化对科研经费使用的预算管理
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关于科研经费的使用预算编制问题,科研大内管理者要对科研经费使用预算编制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并且根据自身所在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在编制课题经费使用预算时,课题组、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组,该工作组就是统筹协调课题编制工作,各个部门从不同的专业角度,针对科研内容并结合科研工作量进行细致、科学、准确的分析,以保证科研经费使用预算编制的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以避免科研经M的浪费或超支。
(四)实现科研经费使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
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到科研经费使用的财务管理中,有助于科研人员随时查询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准确地编制科研项目的会计报表,做好课题项目核算变更说明与财务信息披露,通过该方法可以尽快发现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
三、结语
随着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国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会越来越重视,所以科研单位务必加强对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做到每一笔经费的使用都记录在案,严禁杜绝一切以科研为名的虚假经费申报行为,以保证科研经费较高的使用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019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01
虽然各大高校针对科研经费管理专门成立了相关机构进行管理,并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制度,但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且存在着一些问题。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各自独立,数据资源不能共享
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机制,主要由科研部门、项目负责人以及财务部门三方以分级管理的机制共同管理经费。其中,科研管理部门的项目合同管理系统,财务部门的经费管理系统,各自独立,互相封闭,缺乏数据信息的交互利用,无法共享资源。前者注重项目合同管理,后者注重经费管理,从而导致出现两个部门之间互相不了解的状况。
1.2 科研管理流程落后,工作效率低,信息不准确
缺少一个共享信息的平台,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通常高校科研管理流程为在科研项目获得审核后,交由财务部门办理经费立项,然后按照审核单逐笔入账,这种科研管理流程落后,重复工作,浪费时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同时,两个独立的系统,在信息方面存在偏差,不利于信息实现同步管理。
1.3 科研人员与财务部门缺乏信息沟通渠道
高校科研人员作为科研经费最主要的负责人,他们直接负责经费的使用。不过,当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项目中,尚未搭建关于经费使用的平台,从而不能及时提供给科研人员经费的使用信息,经费的已使用和未使用情况,科研相关人员不能及时掌握与了解。财务部门也不能随时了解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不清楚预算执行完毕与结余的情况。
1.4 关于科研经费的管理,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难以达成共识
高校科研经费具有独特性,即便是同一笔科研经费,科研人员与财务人员因为对其的理解和所处的立场角度不同,因此管理工作很难达成共识。财务人员核算科研经费时,会综合考虑每个项目的特殊性,根据财务制度的要求合理规划经费。
财务人员的工作是基于科研项目预算资料与信息资料的,这些都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支持。不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却没有将科研资料与科研信息纳入财务信息的平台中,虽然科研人员日常工作中会提供相关的纸质资料,但并不利于财务人员进行操作,从而很难实现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2 科研经费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重要趋势,也是科研工作发展的保障。首先,科研经费实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财务进行精细化,实现科学化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减轻财务人员的重担。其次,科研经费实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管控能力,规范使用范围,确保预算与使用一致。再次,科研经费实行信息化管理,有助于信息公开化管理,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可以让相关人员及时的了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了解经费的余额,对支出预算合理进行控制。最后,高校信息化建设为财务管理建设了良好的平台,有助于整合学校教学、科研、后勤及人事等资源,实现各个部门的交流沟通,促进科研项目深入_展。且传统的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在科研经费立项时,财务人员将预算控制额度录入系统,由科研人员说明经费预算,再交由财务人员具体操作。科研经费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实现了信息平台的开放性,科研人员可自主将经费预算或者变更预算直接录入财务管理系统中,极大的方便了财务人员对经费的管控。
3 信息化环境下科研经费管理的解决对策
构建高效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一体化平台,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将科研项目的管理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相对接,共享信息资源。
3.1 实现高校科研经费立项信息化
与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科研经费的到账对接,共享数据信息,建立立项等级,定期向财务部门返回数据,由财务部按照接收的数据对经费进行立项处理。以最终建立科研经费立项流程化,由科研管理单位与项目负责人按照所承担的责任进行分工,共同完成科研立项工作,实现科学性管理,落实责任到专人,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减少现场办公的缺点,以系统数据的对接实现同步管理科研信息,提高科研项目立项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3.2 推行网上经费报销模式,自动控制经费使用
推行网上经费报销模式,由报账人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填写具体的报账信息,财务人员通过信息平台获取数据以作为凭证。这不仅缓解了财务人员的报账压力,且网上经费报销模式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与控制经费,用电脑计算代替人力脑力,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极大的降低了财务工作的差错率。
3.3 开通网络信息查询功能
为方便科研经费主体及时了解财务信息情况,财务部门可建立信息查询平台,并开通网络信息查询功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科研经费全程使用信息。
4 结 语
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高校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与配合。本文通过论述信息环境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指出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又基于信息化的优势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最终实现高校科研经费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国家科技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家财政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比例持续上升,高校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科研活动主要以各类科研项目的形式展开。由于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多、管理方式复杂、经费的支出情况多变,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经费管理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1]。合理安排和管理科研项目的预算逐渐成为新常态下科研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科研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性
由于高校考核制度的导向作用,高校科研工作者普遍只重视立项,忽视项目申请书中的预算编制,项目负责人往往没有意识到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只要能申请到经费就可以,项目组其他成员也没有参与到申请书的预算编制中来,大部分的项目申请书中的预算是由项目负责人一人完成,这样的项目预算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预测,只是项目负责人凭经验估计填写。另外,科研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也没有把项目的预算编制作为工作的重点,导致项目立项实施的时候,经费支出与预算明显不同,项目组频繁要求调整变更。
2.科研项目经费开支的不可预见性
科研项目作为一项创新活动,开展期限普遍在2~3年,有的甚至5年,科学研究周期长,不可预见的因素多,更何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日新月异,但是现行相关的科研项目经费制度要求严格,有些甚至于精确到商品名称、具体价格和数量[2]。项目实施过程中经费支出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再加上项目主管单位复杂的编制和调整流程,科研人员很难合理地编制和调整项目预算,这给项目的实施过程增加了难度,影响项目进展。同时这也是项目组粗略编制预算、不合理使用经费的因素之一。
3.科研项目管理的复杂性
(1) 项目主管单位的管理不合理。科学研究是高校综合实力重要指标之一,许多高校为了提升科研水平,一味地追求科研项目的立项数量、级别以及到校科研经费,鼓励科研工作者通过不同渠道获得科研经费。高校的奖励制度、职称评选和晋升制度也大多与科研项目经费挂钩,这一系列项目主管单位的“绿灯”措施,使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3]。
例如,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申请书审查不严,只要有利于项目立项的申请,即使经费编制不合理,也容易被忽略,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监管也基本上只停留在对票据合法性的审查上。项目的成果质量、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项目是否带来经济效益都往往不在审查范围。
(2)科研项目来源部门的审查不合理。项目来源部门对上报的申请书主要是对项目的论证报告、可行性分析甚至是否具有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审,项目的经费预算通常不作为能否立项的评判依据,这使得许多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甚至明显有误的项目申请书也能立项。因此被批准下来的项目无法照原预算执行,但是审计部门审查时又要求按照批准立项的预算执行,使项目经费的开支处于矛盾之中,这不仅影响科研项目的开支,也使项目管理工作更加被动、复杂。
4.各级各类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差异性大
随着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项目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多,比如纵向课题就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课题、省级项目、教育厅项目还有各级专项课题等。项目的来源部门都有各自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每个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经费允许列支的范围和额度各不相同,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出版/文献事务费、会议费、咨询费、劳动费等,比如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管理费提取比例就各不相同如下表。
各级各类项目来源部门各自为政, 没有进行信息共享与沟通。高校科研人员为了获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与经费,只要申报条件允许都积极申报课题,导致课题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甚至出现一题多报的现象[4]。这不仅限制了国家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使得科研经费的分配难以根据科研活动的实际开展支出。
5.科研绩效奖励机制不合理
科研活动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创造性活动,科研工作者的基本工资水平并不高,然而在耗费心血的科研工作当中,科研经费预算中并没有体现出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经费管理办法中劳务费也只是用于没有财政收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性费用。科研工作者的长期的智力、体力劳动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认可,再加上在当今社会下科研工作者的各方面经济压力,有些科研工作者就铤而走险,利用不恰当的方式套取项目经费。
二、改善高校科研项目预算管理的措施
1.成立相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岗位
由于科研项目来源渠道多,各级各类的经费管理办法也不尽相同,科研经费数额大,高校迫切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管理经费的岗位,这样的科研经费管理岗位通过综合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作用,不仅可以指导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时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还可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及时答疑解惑,对项目立项后的实时经费支出、中期检查、预算变更、结题验收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这样既帮助了科研工作者指导预算,监督经费开支,又缓解了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压力。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经费和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密切相关,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经费的开支范围、报销程序进行明确规范,不仅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更方便快捷地办理相关业务,又能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减少工作的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
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需要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到人,促进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达到服务于科研的目的,又能够符合审计的要求。
3.优化经费管理办法
现存的各级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因其差异性很容易被混淆,各高校又有其自身的经费管理办法,种类繁多的规章制度给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一方面,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迫切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统一标准的经费管理办法,而且应具备操作性强、普遍性、约束性等特点;另一方面,也需要能促进科研项目来源部门优化科研经费配置的管理办法,使优势资源能集中配置给真正需要的高新技术项目;同时,还需要根据广大科研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性地调节预算范围,增加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报酬,让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增加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杜绝科研经费的违规使用[5]。
4.构建科研经费网络信息平台
与日俱增的科研项目及经费给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科研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科研发展了。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引进网络信息平台改善科研管理,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平台,让财务信息和科研管理部门信息共享,科研管理部门能及时了解项目经费到账情况,财务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了解立项项目的性质、来源部门,准确对项目经费进行划拨,简化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的对接程序。
参考文献:
[1]吴晓莉.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2][4]付 晔,杨 军.论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产生的根源与治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