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1: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依托廉价资源来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会让我国人力资源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从这一问题的产生机理来看,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引发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对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对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这两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进行探究。
一、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一种具体表现。在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对这两种因素在经济领域所表现出来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解。从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生产力”这一名词是近现代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一个新词汇[1]。在这部经济学著作中,劳动者自身生产能力的改进和劳动者在从事生产活动中所应用的机械技术的改进,成为了劳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劳动关系一词,可以被认为是在建立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看,我们可以把生产关系问题看作是与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所处的经济地位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的问题。可以说,不论是在西方经济学领域,还是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生产力”这一名词都可以被看作是对劳动者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劳动关系可以被看作是在经济主导的影响下,对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分工进行细化的一个过程。从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看,劳动关系可以通过对劳动者的行为进行影响的方式,为经济增长带来一定的反作用。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对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的优化,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劳动关系影响经济增长的表现
(一)借助员工行为来影响经济增长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看作是事关企业利润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配制度得到明确以后分配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会成为广大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线职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存在的雇佣关系,是劳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具体表现。雇佣关系给经济增长问题所带来的影响,就可以被看作是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的一种表现。从传统的企业员工管理模式来看,以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泰勒式管理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管理方法。在企业对工人的控制不断强化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与工人群体之间的矛盾对立,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对自身的劳动者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例如美国构建的职工持股计划,让工业生产领域的广大一线职工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进而对企业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共同利益进行强化的方式,让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自身的作用。
(二)借助劳动力市场来影响经济增长情况
劳动关系对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两大问题的影响,也是我们在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问题。从劳动力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看,劳动关系主要是利用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这两方面因素,来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劳动法规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可以被看作是这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表现。
三、利用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
(一)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进行调整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调整,是利用劳动关系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对此国家在对经济增长方式继续调整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从这一措施的具体应用来看。在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把劳动者自身工作积极性的提升问题,看作是一个事关自身发展的问题。进而通过对职工的人文关怀进行强化的方式,增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凝聚力。构建企业文化的做法,就可以被看作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种表现。
(二)对劳动者的维权意识
进行强化对工人权益造成侵害的问题,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总理亲自为民工讨要工资的做法,就是国家大力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表现,除此以外,在最近的一段时期,部分地区的企业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也可以被看作是农民工群体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表现。为了让劳动关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真正发挥自身的促进作用。国家也需要采取措施对劳动者自身的维权意识进行强化。
四、结论
生产关系是劳动关系的本质因素,经济增长是社会生产力自身发展的一种表现。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自身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来看,劳动关系的转型,是促进国家产业机构调整的一种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崔玲.劳动关系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当前尽管劳动关系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的局面,但在一些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些甚至以相当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主要的问题包括:
1.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合同期短,用工不规范。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对劳动者的义务,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不承认与劳动者已经存在的事实劳动关系。签订短期的劳动合同,通过合同到期终止劳动关系,来避开日常解除劳动合同的“麻烦”,以致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用工不规范,用人单位事先拟定好对企业有利的劳动合同文本,然后要求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签字确认。有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动合同试用期,长期、大量以实习生的名义用工,以利于辞退员工、节约成本。
2.侵权案件频发,劳动者权益保障堪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设备陈旧、作业环境差,劳动者直接受废气、粉尘、噪音甚至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伤事故比例高,重大特大伤亡事故频繁发生。相当一部分企业违反劳动法规定,随意延长工作时间,不付加班工资。
劳动者工资增长缓慢,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建筑、制鞋、制衣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一些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没有参保,一些企业不执行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的法律规定,不少女职工在孕、产、哺乳期被企业解雇或者不发工资。
国家对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工资、安全卫生与特殊保护、保险福利等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了很多规定,但立法中明确法律责任的强制性标准少,而不具备法律责任的指导性标准较多,加上情况复杂,各地方劳动监察又力量不足,侵犯劳动者权益的问题很难及时得到解决。
3.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巨增,劳动者提讼的比例增大、胜诉率高。统计显示1995年至2006年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了13.5倍,集体劳动争议也大幅度增长5.4倍。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一方提讼的比例不断增大,劳动者的胜诉率远高于用人单位。
当前的冲突与矛盾,集中反映出劳动关系问题主要为资方对劳方权益的侵害、劳方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下面本文将以经济转型为背景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经济转型下的劳动关系失衡的成因
所谓转型,意指一个国家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通过推行经济、政治或社会体制的转换,以促进发展的举措。反思我国改革开放,正是处于一个大的经济转型期,由于大的利益格局调整形成了当前资方强、劳方弱与政府监管缺位的局面,使得当前劳动关系集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与矛盾。
1.国有企业改革与调整。二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制、产权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等几个主要阶段与此相应的用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历经改革调整,国有企业职工规模大量减少,部分企业停产、半停产、关闭、破产,从而导致了一批人下岗失业,这是形成大量的低端劳动力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所有制结构大格局的变化。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取向的改革深深触动了以往固有的劳动关系基石,劳动与资本开始由计划经济时代的温情脉脉逐渐过度为一个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而在市场博弈中,低端劳动力的供给远大于需求,利益的天平越来越向资本倾斜,形成普通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权益保障持续低下的局面,当前劳动关系的现状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3.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中劳动关系调整体系的调整。1994年通过的《劳动法》由于观念的局限,存在着许多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子。在新劳动关系调整体系,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暴露出的监督管理空白,给部分缺乏诚信守法、不遵守公序良俗的用工方以可乘之机,频繁发生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
从成熟的市场体系来看,劳资平衡和劳资关系的和谐,是以劳资力量的相对平衡为前提的。但就目前中国的现实特别是前几年的情况来看,在经济转型中过分追求GDP、过分追求经济效率、忽视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引发了劳动关系失衡、劳资冲突加剧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尽快并有效地解决,就不可能实现国家持久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与劳动者为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分不开的。但目前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被过分吹捧,而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被忽视,这种认识有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是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创造者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因此,如何协调当前劳动关系中的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在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1.用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劳动政策,把对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视落到实处。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充分说明中央对于人的问题、对于劳动者的问题、对于劳动关系与和谐社会问题的重新定位与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并把中央精神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要健全完善对地方领导干部的考核,实现由主要考核经济发展向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考核的转变。只有这样各级领导干部才能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对社会公众的责任,社会和谐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2.加快劳动法制建设步伐,完善劳动法律体系。由于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劳动体制改革的任务尚未完成,制定劳动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制定与《劳动法》相配套的单项法律法规以填补劳动法的立法空白。对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的规定予以充实,是现阶段完善劳动立法的最佳方式。要加快制定《社会保险法》、《促进就业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条款内容必须与实际相符,以增强法律实施的可操作性。
3.加大劳动法的执法力度与宣传力度。在实践中,劳动法对用人单位的约束作用软化,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的成本很低,这使得法律的威慑作用没有得到体现。要为维护劳动法的刚性,需要加强劳动执法工作,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和处罚性来约束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执法部门及各级工会组织应该加大对劳动法律的宣传,使劳动者掌握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提高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4.强化工会地位,完善三方机制。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建设和谐社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中我国有些工会组织却不能有效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多制约和影响着工会干部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一些工会成为用人单位管理的一个科室和部门。这种工会和用人单位的依赖及混同关系,导致了劳动者力量在三方机制中的虚位,使失衡的劳动关系更加倾斜。因此,必须重新定位工会的性质,转变工会职能,完善工会建设其外部环境,实现维权机制的创新,工会组织真正才能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三方机制才能健全完备,合理有序的劳动关系才能得以建立。
5.要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通过社会再分配从宏观层面协调劳动关系。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要开展好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安置和企业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等方面的工作。通过社会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改善劳动者生活条件。从宏观政策角度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与进步,推动劳动关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当事人
申诉人:李××等18人,本市某超市员工。
被诉人:某市××贸易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 职务:经理
委托人:曹××
「案由
经济补偿金争议
2004年3月15日,超市根据公司的决定同李××等18名员工终止劳动关系。2004年4月2日,18名员工集体向冷水江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申请依法裁决超市应承担以下几项责任:
支付2个月经济补偿金;2、补发休息日劳动工资;3、计发延时加点工资;4、计发2004年3月份工资;5、全额退还押金;6、支付赔偿金;7、补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
「审理查明
李××等18人系本市供销社系统下岗职工,于2002年9月应聘到某贸易有限公司冷水江超市(以下简称超市)当营业员。经过一星期培训,超市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从2002年9月18日至2003年10月18日。同时,超市收取每人500元押金。合同规定,员工每天工作7小时,每月休息2天,月工资320元保底加完成营业额任务以上部分比例提成。超市定期从总公司调配商品,商品都在晚上9时以后送到超市。为了不影响第二天营业,员工必须当晚装卸搬运并盘点清库。
2003年春节,买年货的顾客特别多,超市负责人安排员工加班,并承诺发加班工资。2004年2月下旬,超市盘库结算,发现丢失50桶植物油和其它一些食品,帐面营业额严重亏损。通过内查,分析推测可能是员工内外勾结所为,由于没有掌握确凿证据,无法责任到人。超市为了弥补损失,决定对每位员工扣10元钱。
公司觉得超市聘用的员工素质不高,超市管理经营不善是导致超市亏损的主要原因。因此,决定终止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对超市重新装修,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2004年3月15日,超市根据公司的决定,同18名员工终止劳动关系。
2004年4月2日,18名员工集体向冷水江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申诉意见
申诉人认为:合同期满后,超市既未终止合同,又未续签合同,双方续存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超市做出的所谓终止事实劳动关系决定,实际是一种解除劳动关系行为。我们在超市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多时间,超市应按原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支付2个月经济补偿金。由于超市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现在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精神损害,根据原劳部发[1995]223号《关于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之规定,应依法给予赔偿。
被诉人认为:员工劳动合同到期,仍在我超市工作期间,超市未表示异议,双方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事实上的劳动关系,而不等同于双方按原劳动合同的约定的期限签订了一个新的劳动合同。当原劳动合同期满时,原劳动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已履行完毕,原劳动合同已终结,我方提出终止,不是终止劳动合同,而是终止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是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超市终止事实劳动关系是正常的调整员工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没有给员工造成损害,员工提出支付赔偿金,于法无据,因此,就不应该赔偿。
「仲裁委意见
女主播爆红后欲分道扬镳请求确认与公司劳动关系
根据新民网的报道,“90后”女孩阿娇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涉足网络直播这一行业,并在某网络直播平台的直播房间(网络虚拟空间)做起了主播,每天固定时段在屏幕前进行视频表演、直播,吸引众多在线观众围观、赠送礼物打赏,目前订阅粉丝数近60万,拥有很高的人气。
入行之初,阿娇于2016年1月与上海某网络科技中心签订《主播经纪协议》,由该公司安排其在某网站上的指定直播房间主播。协议对阿娇工作内容、双方权利义务、权利归属、合作费用、收益分配、违约责任等进行了约定,并约定阿娇从事的主播事业包括参与所有游戏或娱乐的线上、线下直播、录制或表演之一切相关演艺事务,以及涉及其名誉、姓名、肖像、表演、著作权之一切相关演艺活动:约定该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担任阿娇独家经纪公司,独家享有其全部主播事业的经纪权:协议期限36个月;同时还约定,公司每月向阿娇支付保底收入5000元。
经过经纪公司的包装、宣传,阿娇在网络上逐渐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三个月后,阿娇退出公司在某网站上的指定直播房间,并以公司未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由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2016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与经纪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经纪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2500元。仲裁委员会对其请求不予支持。阿娇以相同诉请诉至法院,亦被一审法院驳回。
终审判决认定不存在劳动关系法院:双方约定不符合劳动关系特征
阿娇不服判决,向上海市上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在庭审中,阿娇认为双方签订的《主播经纪协议》实际上是劳动合同,协议规定每月保底工资5000元,收益分配三七分,这属于双方对于工资的约定,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另外,经纪公司未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自己有权要求其支付解除经济补偿金。
经纪公司则称,双方签订的合同为经纪合同而非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以人身依附性为基础,阿娇作为网络主播,工作地点自由、不受公司管理,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亦无需支付经济补偿。另外,经纪公司认为阿娇借助经纪公司炒作出名后,双方合约未满即单方面违约并退出公司为其指定的直播间,阿娇此次诉请法院确认双方劳动关系目的是通过否认双方签订的经纪协议效力,以逃避向经纪公司支付违约金的责任。
上海一中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为阿娇与经纪公司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该份协议系双方就开展演艺活动、提供经纪服务等民事活拥娜利义务约定,并非劳动权利义务的约定,不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故对阿娇要求确认与上海某网络科技中心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上海某网络科技中心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的诉请不予支持,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
本案的审判长王剑平认为,在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现代社会用工形态出现了新的发展。新型用工关系中,有些是标准劳动关系,有些则是互联网经济催生的非传统用工关系。在后一类案件中,对用工双方是否形成劳动关系的甄别是审理的要点和关键。
劳动关系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合意,由劳动者一方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一方给付报酬的具有经济人身从属的权利义务关系。劳动关系的核心是劳动的地点、内容、方式、过程以及在即便无工作但劳动关系存续的情况下,还需要受到用人单位的约束,约束的方式既包括规章制度,也包括具体的管理行为。从本案中双方签订的《主播经纪协议》内容来看,双方就开展网络直播活动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约定,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合意。双方收入按三七开分配,阿娇主要工作于其家中完成,无需到被告公司办公场所上班,亦无需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因此,双方之间对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不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
作为上海首例涉及网络主播这种新型业态下法律关系司法认定的案件,法院把握的原则是对涉及新型用工形态案件的审判,既要充分保障服务提供者的基本权益,又要提供适当空间,从而通过司法职能履行更好确保我国互联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网络主播成新兴行业尚不成熟易产生劳资纠纷
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的火爆,网络主播日渐成为一个新兴职业。然而据了解,网络直播行业,由于企业管理、用工规范尚未成熟,较传统用工方式来说更容易面临劳资纠纷。
[中图分类号] F0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31-03
[作者简介] 蒋意春,江西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宏观经济学;
李春茂,江西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理论、区域经济。(江西 宜春 336000)
一、我国现行低工资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政策,而且增长缓慢。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显示:在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类别中,最高的标准为690元/月,包括的省市有:上海、江苏、深圳,最低的最低工资标准为甘肃省的340元/月;而在历年所有最低工资标准中,最低的为2003年黑龙江制定的235元/月。而且,2006年4月22日,有关单位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讨会,会上,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更是一语惊人地说“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40%-60%的标准。”中国当前制造业的劳动成本大致为美国的5%,韩国的10%,中国台湾的20%和泰国的60%。可见,我国的工资标准是相对低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促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随后成为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低工资政策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首先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加剧。随着GDP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显著的提高,如下岗工人和大学应届毕业生收入明显下降,在近年的劳动力市场,甚至还出现了诸如“零工资就业”这样的职场现象。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却通过拼命榨取劳动力应有的社会价值迅速暴富;其次表现在劳动者收入低下,生活质量缺乏保障,不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害怕再失业,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接受低工资、低保障的就业条件,工人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再次表现为国内市场需求不旺,增长乏力,国外市场又面临“反倾销”危险,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强劲动力与扎实基础。
为什么经济学家们倡导的低工资政策不能带来投资的增长,不能扩大就业?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仍是粗放型的经济模式,产业升级换代停滞不前?为什么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没有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得到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学术界的广泛研究。
二、当前中国工资制度之解说
早在19世纪就论述了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尽管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和实质,但是原理作为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的阐述到现在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休止追求,即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目的,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实行周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国内统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为追逐利润展开着殊死的竞争,在市场这条无形鞭子的驱使下,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拼命加快资本积累和集中,扩大生产规模,资本家经常地把劳动力价格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使劳动者陷入失业贫困的境地,制约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事实上,马克思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实质上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如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各个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危险,以价廉物美的商品占领市场,也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降低劳动力成本成为我国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又在论述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中说: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以及由此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限制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增长。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利润,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力图把工资限制在仅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范围之内。这样,在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同时,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生产和需求的严重脱节。当一些重要商品由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限制而找不到销路时,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从而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告诉我们,生产与需求是一种矛盾的关系,劳动者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商品的消费者,如果消费者收入偏低,购买力不强,生产的商品就销售不出去,生产与需求的严重脱节,制约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低工资政策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同时由于工人收入偏低,购买力不强,因此产品很难销售出去,如果生产和需求严重脱节,当一些重要商品由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限制而找不到销路时,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从而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如果工人的收入增加的话,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势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但又可以为企业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收入水平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太低的工作标准从长远看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此外,过低的劳动力价格会造成贫富差距拉大,认为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存在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一方面有大量的过剩资本不被用于生产,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过剩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它们处于矛盾的两极上:一极是失业的工人人口,另一极是‘失业’的资本”,“资本主义积累规律造成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现阶段,根据官方的数字,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数字偏低,有学者估计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计算在内,我国失业率在17%以上,不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失业率也在10%以上。而与此同时,我国银行存款余额急剧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41050.99亿元。一边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一边是大量的资金被闲置不能用于生产性投资,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价值的过度偏离,不仅不能扩大就业也不能扩大投资,对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边际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生产与需求的关系也可用边际分析方法来解释,如图2所示:MSC为劳动力成本即劳动者的收入,MSB为产品产量即企业竞争力水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产品产量和企业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加随之购买力也增强。
假设:某国内市场劳动力单位成本为Q1,企业所需成本很低,因此企业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从事生产活动,产量可以达到P2。在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企业将赚取超额利润,即(B-A)的收益。但是劳动者的收入也很低,因此劳动者只能购买P1数量的产品,(P2-P1)数量的产品无法在本国市场销售。由于产品成本很低,因此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反倾销等措施的限制,产品仍能全部销售出去,企业将迅速积累巨额的社会财富,从而拉大贫富差距。随着劳动力成本即劳动者收入的逐渐增加,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竞争力也逐渐减小,企业积累财富的速度也逐渐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如果相交于E点,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即劳动者的购买力刚好能够购买企业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根据帕累托的理论所说,“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以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那么它就是一种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国家经济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如果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增加(达到Q1),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么人们的购买力将很强(P2),而企业因为雇不起工人使产量下降(P1),人们将无商品可以购买,如果企业继续生产的话,也将出现(D-C)的亏损。
当然,这仅是宏观上的理论推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生产与需求的关系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市场环境、固定成本的高低、企业间的竞争、产品的更新换代、先进的生产设备的发明、科学技术的应用等等。如国家对某项产业实行税收和银行信贷等优惠政策,则该产业即使劳动力成本很高仍可以快速发展;如果某一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或者它是稀缺资源,即使它的人工成本很低,它的产量也很难提高;而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产量;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数量,树立品牌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内生产的过剩产品要想全部销往国外不太可能,如果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话将出现大量的积压库存。因此,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存在一个变量,但从整个国家经济宏观角度来说一种健康的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应是按照这种曲线发展的,绝对的低劳动成本并不意味着优势,只有劳动者的收入即购买力与产品的产量均衡时,国家的经济才能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根据以上推理,我国出现贫富差距拉大、鼓励社会投资扩大就业措施成效甚微、国内市场萎缩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低工资从来就不是绝对的优势。当我国企业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修改工资政策,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扩大内需就成为必然。
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可以说,我国的低工资政策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劳动力价值的回归成为众多劳动者的心声,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当前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逐步提高工人工资收入,使工人收入回归合理区间;(2)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强制实行8小时工作制;(3)完善失业、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这些措施都应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实行。
提高工人待遇增加收入有以下几点好处:(1)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符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2)可以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推动中国东中西部共同繁荣。劳务输出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收入的重要来源,中西部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就是东部,因此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收益,从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3)可以逼迫企业放弃粗放经营模式,树立品质领先的观念。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迫使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型,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4)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也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容纳能力,从而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所谓的提高工人待遇会使外资企业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投资的说法是相当片面的。当然,我们应贯彻稳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有太多的偏离,人们的生活水平应当随着经济的增长有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劳动力成本的过快增长出现大面积的失业,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增长效应
劳动力流动对于劳动力流入地区或流出地区都具有较强的区域增长涵义。对劳动力流入地区来讲,劳动力的流动首先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生产要素,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本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区域之间的转移,而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企业及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资源,也是企业及区域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劳动力及人力资本的流动所产生的外部效应使得区域能够在劳动力聚集、企业聚集及产业聚集过程中获得递增的收益与经济增长。劳动力作为经济增长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其投入量及投入结构的变化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而劳动力的流动必然影响到流入与流出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状态进而影响到流入与流出地区的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增长的来源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专业分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劳动者数量和质量的变动。大卫·李嘉图也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数量的扩大与劳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当然,由于该时期处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扩张的阶段,其所面临的是劳动力供应不足问题,所以,他们关注的是劳动力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变化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危机时期的到来,出现了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有效需求及就业不足的劳动力、就业、产业之间的关系理论,这时,人们重点考虑的是为促使劳动力的充分就业,需要怎样的产出水平与劳动力生产率水平。也即怎样的总需求水平及容纳一个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平均需求额。
劳动力流动对流入地区所产生的增长效应还表现为劳动力流动所导致的贸易效应上。贸易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劳动力的流动不仅改变了劳动力流入及流出地区的区域产品、区域产出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区域贸易的结构,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区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便是要素或者说自然资源的禀赋差异,即空间异质性与生产要素某种程度上的不能流动性。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指出,个人在职业上的专业化与区域在地理上的专业化具有相似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禀赋,而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其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基础,使其具有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优势。如果要素能够完全流动,那么,真正流动的可能是要素而不是商品与服务。所以说,劳动力的流动必将区际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尽管说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商品的交换,使商品及生产要素的价格趋于均等,也即生产要素价格的地区性差异将逐步缩小,从而减少了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必要性,也即商品的流动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要素的流动。但是,商品的交换并不总能使要素价格均等,地区间的差异仍旧存在,并且在要素价格差异大到足以克服各种障碍时,就会导致生产要素的流动,这时要素流动成为商品流动的替代物,通过要素的流动则直接作用于生产要素价格,间接作用于商品价格,最终使价格均衡化趋势得以进行。
二、劳动力流动与区域联动发展
劳动力的流动不仅对自身的劳动力市场产生影响,同时还对资本、技术生产要素流动,进而影响到劳动力流入地区与流出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由于落后地区的收入水平较低,必将引起劳动力向发达地区的流动,这既包括了技能劳动力,又包括非技能劳动力,这样便形成了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同时,由于落后地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进而导致落后地区本身的资本供应不足,这样只有通过引进外部资金、技术及设备,来改变落后地区的技术落后及资本供应不足的状况,同时因引进资本技术与设备相关联的劳动力流动也就成为落后地区知识技术传播与产生外部性经济的主要来源,而新技术的引进及相应人力资本的流入将促进落后地区新产业的形成。并由于外部效应促使相关产业发展,进而导致新产业区的形成,而这必将使落后地区产品市场(包括区域内与区域外)扩大及收入水平提高,同时使得购买力提高,从而形成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于发达地区来讲,由于积累了资本、技术及劳动力生产要素,同时也积聚了新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那么,发达地区在劳动力流入及人力资本的集聚过程中,促使自身的产业进行结构转换,一是传统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换为主,同时,发展为工业及周边区域服务的第三产业,进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实现老工业的改造与复
本文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考察了深圳各区的差异,研究认为小企业空间上的聚集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率,同时聚集度提高使其竞争加大对劳动生产率有负的影响,即集聚度的提高也会产生负外部性。
相关理论综述
小企业集聚可以获得个体之间资源与信息的互补,增加企业的适应性,减少不确定性,使小企业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外部经济理论,他认为外部经济来源于小企业集聚产生的外部经济,把全部具有相同性质的小企业集合起来,并且对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实现了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即小企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和新思想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马歇尔,1997)。
迈克尔·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程度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呈倒“U”型,在倒“U”型曲线前半段,提高行业的竞争程度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对劳动生产率有正的作用,此时产业内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超过竞争效应;但竞争达到一定程度后,此时劳动生产率增长出现停滞(Porter,M.,1990)。
当企业空间聚集超过最佳规模时,公共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大大超过其供给量,会造成公共资源的紧缺和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从而形成外部不经济。Batisse(2002)采用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及青海和)30个制造业1985-198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全国以及沿海和内地都存在马歇尔外部性负向影响和Jacobs外部性的正向影响。吴颖、蒲勇健(2009)运用空间经济理论阐释了区域系统内的过度集聚会带来负外部性,并会对区域系统福利带来损失,认为政府应该采取保证区域集聚效率和条件公平上减弱区域差距的政策路径。
从以上相关理论来看,现有文献大多考虑国家或城市内的规模以上大中小型企业经济集聚效应,而忽视了众多“同质的”小型企业在某一空间高度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傅十和、洪俊杰(2008)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得出小型企业在超大和特大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总数200万以上或100万至200万人口)中显著得益于雅各布斯外部经济(跨行业集聚经济)。同时Arzaghi and Henderson(2006)采用地理单元是纽约市曼哈顿地区第100m×100m的栅格验证了广告业聚集在曼哈顿有较强的外部性,但与广告客户相距在750米,外部性就很快消失。陈良文等(2008)利用北京市2004年全国首次经济普查数据,选取的空间单元是市内的行政区—街道这一微观尺度的数据,从经济密度的视角对北京市内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进行解释,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劳动生产率对单位面积上就业的弹性为16.2%。仇保兴(1999)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以浙江省永康市保温杯生产作为具体案例,分析表明小企业集群在面临外部市场剧烈竞争的情况下,小企业集群虽然有整体反应快、弹性度大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但也极易发生内部过度竞争而出现产品质量恶性循环、不断退化的 “柠檬市场”效应。
外部性是企业集聚的源动力。众多小企业通过分工协作的关系并在某一地理空间高度集聚,随着小企业数量的增加特别是同一产业企业数量的增多,一个企业在与之信息交流、在劳动力市场的匹配与搜寻、共享基础设施和知识外溢上享受外部性。因此,本文借鉴Henderson(2003)的做法,以企业数目作为本文实证分析的外部性变量。另一方面,在企业数量一定的条件下,企业平均规模可以反向反映企业所处环境的竞争状况,企业规模越小,竞争越激烈,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上升(Glaeser et al.,1992)。范剑勇(2009)研究表明,企业所处竞争程度总体上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应用Glaeser衡量企业竞争的方法(企业数量与就业数量之比),验证企业的竞争程度是否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模型设立与变量定义
(一)理论模型
根据产业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企业的产出不仅是一般投入的函数,同时也是其所在地区产业或整个地区经济规模的函数。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总产出会随着这些外部总量的结构、数量、空间分布变化而改变。因此,估计生产函数采取如下形式:
(1)
其中Yij表示j区i企业的产出;K、L、Z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力和其他投入。企业自身的生产函数f(·)通常假定规模不变。外部效应函数g(·)以乘数的形式进入生产函数,并引起生产函数的移动。rij是外部性要素变量,此处可以是同一产业的企业数量多少,其测度小企业集聚的外部性大小和显著性。
(二) 实证模型
根据上述生产函数表达式,为了验证聚集效应的存在性,设立如下计量模型:
(2)
其中i,j分别代表区、四位数行业;prodij代表i区j行业的劳动生产率;percapij为i区j行业的人均资本;employeeij为i区j行业的就业密度;firmij为i区j行业的人均企业数,为企业竞争程度变量;j表示二位数行业的固定效应,由于每个产业所具有的特性或技术机会不同,其生产函数的性质必定有一定的差异,忽视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异可能会造成估计结果的偏差。同时鉴于特区与非特区由于市场化水平、制度等因素可能导致的的生产效率差异,本文引入了两大地区的虚拟变量 D;εij为随机误差项。
(三)数据及变量说明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深圳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中小型制造业数据 ,包括28000多个四位数小型制造业企业,包含深圳所有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的小型制造业企业,因现实生产中,产业集聚是在四位码层次上进行的,所以运用四位码更能反映现实情况。在地域范围内,运用市内各区数据的原因是聚集效应的作用范围通常是局限于有限的地理空间之内。由于经济普查数据库中没有各企业的增加值数据和资本存量数据,因此被解释变量不能直接以各街道GDP除以总从业人数得到的劳动生产率来衡量,而需要进行修正。由于工资水平可以衡量产出中单位劳动的贡献,因此工资水平可以用来衡量各地区小企业劳动者的生产效率。由于是截面数据,生产函数的资本投入用固定资本年均净值作为其变量。
主要变量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深圳市全市竞争程度差异较大,就业密度次之。由表2可以看出,深圳市各区差异明显,龙岗区、宝安区的劳动生产率、就业密度都低于其他地区,且变异系数较大,数据离散较大。
回归结果分析
根据实证模型,本文进行了相应的回归,结果见表3。所有方程都控制了两大地区的虚拟变量与二位数产业的固定效应。从方程(1)中可以看出,深圳市小型企业就业密度提高一倍,其劳动生产率提高9.2%,高于欧美地区的4%-5%,低于陈良文的研究结果16.2%,就业密度的增加对其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依然较大。主要是众多的小企业赖以生存的因素是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比较配套的基础设施以及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当企业数增加一倍时,劳动生产率提高-0.88%。因为就业量一定时,小企业越多,竞争程度越激烈。激烈的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有正的促进作用,但企业数目继续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对劳动生产率有负的影响。考虑方程(2)中的交互项影响:竞争程度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随着人均资本的提高而增加,意味着人均资本高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深圳的劳动生产率会随着同行业竞争程度的增加而提高。即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来说,竞争程度越高,越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方程(3)、(4)分别是特区与非特区的回归结果,表明人均资本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正,这与大部分研究结果一致。就业密度提高一倍,特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3%,非特区提高5.8%;竞争程度提高一倍,特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0.05%,非特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0.83%。就业密度、竞争程度对两个区的劳动生产率影响呈现出一种相反的趋势。这也说明了特区在市场化水平及制度因素影响下,出现与非特区不同的发展趋势。
结论
本文利用2008年深圳市经济普查的四位数行业小型制造业企业数据,计量分析了产业集聚及其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集聚总体上对行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显著正面影响,但制造业四位数行业的企业竞争环境总体上的负向效果已经凸显。结果显示,劳动生产率对就业密度弹性为9.2%,高于欧美地区的4%-5%,低于北京市就业密度弹性16.2%。这说明深圳大部分就业人员仍分布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升级,就业密度的增加对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不大。劳动生产率对竞争程度的弹性为-0.88%,众多“同质”小企业集聚相互竞争,必然会使劳动力成本上升,基础设施出现拥挤,随着一个地方企业的增加,该地的工资水平、租金将会上升,因此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出现了停滞。
参考文献: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97(英文版1920年)
2.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 The Free Press,1990
3.Batisse, C.,S. Poncet. Protectionism and Industry Localization in Chinese Provinces[R].ERSA Conference Papers No.ersa03,2003
4.吴颖,浦勇健.区域整合中过度集聚的负外部性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5)
5.傅十和,洪俊杰.企业规模、城市规模与集聚经济—对中国制造业企业普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8(11)
6.Arzaghi M.,J. working off Madison Avenue.working paper , Brown university,2006
(一)分析指标与有关数据的选定为体现安徽省经济发展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农业农林牧渔总产值来反映农村经济运行实力,选取人均粮食产量来反映农业发展潜力,选取农民人均纯收入来反映农民生活水平,选取农机总动力来反映农业科技水平,选取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来反映农业支出。本文利用《安徽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以1999-2010年为样本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采用陆学艺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减去农业就业人数得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二者之和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根据《安徽省统计年鉴》,整理出1999-2010年农村劳动转移数量用SPSS17.0进行分析,选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双尾检验(2-tailed)对农村流动劳动力总数量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三)相关性分析由表3看出,安徽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性达到0.943,呈密切正相关。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的收入有正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和人均农林牧渔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944,也呈高度的正相关。农林牧渔产值反映了农村总体的经济水平,与农村流动劳动力的高度相关性说明了农村流动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总体的经济发展。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农机总动力、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2、0.981、0.967,呈密切相关。与粮食产量的高度相关可以体现,虽然农村劳动力流动可能产生人力资源短缺、农业劳动力素质和对农业劳动投入的降低等负面影响,但是没有影响到农业生产。这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这从流动劳动力与农机总动力及每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高度相关中可以看出。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促进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的增加促使农民使用农业机械来节省劳动时间。另外,农民从事非农就业的收入使得农民可以有选择的购买和使用农业机械。
关键词: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就业 VAR VEC
数据来源和模型说明
(一)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依据2010年的山东省统计年鉴,提取1980-2009年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Y)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以全社会的就业人数(L)作为衡量劳动力就业的指标。每年第三产业的实际值与实际GDP相比得到产出结构X1;就业结构X2由历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与全社会从业人员比值得到,并以1978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期价格对上述价格指标进行调整。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异方差,对相关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化处理,分别以LY、LX1、LX2及LL表示。文章采用Eviews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模型说明
第一,对数据进行趋势分析,进行VAR模型估计。VAR(P)的模型公式为:
(1)式中,Yt是m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d维外生变量向量;A1…Ap和B1…Bp是待估计的参数矩阵,p和r表示滞后期数,εt是误差向量。
第二,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各时间序列变量是平稳的或者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检验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避免伪回归的存在。
第三,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则表明内生向量变动或冲击对其自身和其他所有变量产生的影响作用。
第四,进行协整检验及误差修正,构建VEC模型。
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对LY、LX1、LX2及LL序列进行初步判断,结果表明各序列有着大体一致的共同趋势,即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一)平稳性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
1.平稳性检验。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条件是各时间序列变量是平稳的或者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首先选用ADF类型的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表明4个变量均为非平稳的,LX1、LX2及LL为一阶单整,LY是二阶单整。
2.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结论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通过Granger验证。根据协整检验结果和无约束VAR的滞后阶数,对以上变量进行Granger检验,设定的滞后阶数为2,显著水平为5%,表2是各变量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
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就业量与人均产值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而就业总量却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人均产值和产出结构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即人均产值与产出结构之间无显著关系。人均产出的变化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人均产出的变化会导致就业结构的改变,而就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人均产出的改变。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即就业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而就业结构的改变不会导致就业量的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就业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产业结构的改变,而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就业结构的改变。
(二)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主要用来描述扰动项的变化对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带来的影响。脉冲响应图(见图1)表示 LY、LX1、LX2、LL受到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轴表示响应期数(设定为10期),纵轴表示各变量的变化百分比。由图1可知:人均产值对就业的冲击前三年是正相关,此后变为负相关,即人均产值增加对扩大就业前期为积极影响,后期变为消极影响;对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冲击是负相关。产出结构对人均产值、产业结构及就业的冲击均为负相关,其中前4年的冲击尤为显著。就业结构的冲击对人均产出是正相关,且表现稳定;对产出结构的冲击正负交替,起伏较大,第四年后变为负相关;对就业的冲击前3年是正相关,波动较大,在3.5年,变为负相关。就业对人均产出、产出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冲击总体表现为由正向关到负相关迅速回落的过程。
(三)VAR参数的估计
时间序列LY、LX1、LX2和LL经检验证明是二阶单整序列,虽然它们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即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3给出了0-3阶VAR模型的LR、FPE、AIC、SC和HQ值,并以“*”标记出相应规则选择出的滞后阶数。由此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准则选择的滞后阶数为2,因此将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定义为2阶,从而得出以下VAR模型:
(四)VEC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084-02
随着河北省经济水平的发展,居民劳动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增长。城镇居民劳动收入从1985年的563元增长到2008年的8 891.5元;农村居民劳动收入从1985年的349元增长到2008年的4 395.7元。但是河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居民劳动收入占比小,而且该比值呈下降趋势;劳动收入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这都不利于河北省经济发展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投资拉动型转换。因此,如何因势利导提高居民劳动收入,带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河北省今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建立分布滞后模型,分析了河北省居民劳动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河北省政府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处理
国家统计局将居民可支配收入分为四部分:工薪收入、经营净(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本文所指的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即为其工资性收入;农村居民劳动收入为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之和。
本文选取1985―2008年河北省居民收入、GDP(以当年价格计算)为历史数据。在进行分析时,为了消除物价因素造成的影响,以河北省消费价格指数(1985年为100%)对所有收入数据平减,从而使数据更具可比性。由于自然对数变换并不改变变量的特征,且能使其趋势线性化,消除时间序列的异方差现象,故对所有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本文数据来源于《河北经济年鉴》1985―2009)。
(二)研究方法
在经济学中,由于心理、技术以及制度上的原因,变量Y(应变量)对另一些变量X(解释变量)的依赖很少是瞬时的。常见的情形是Y对X的回应有一个时间的延迟,即我们所说的滞后。因此,本文把滞后解释变量引入模型,运用Almon提出的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将不同时期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进一步研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农村居民劳动收入之间的动态关系。
二、劳动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本文模型选取三个变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PGDP)、城镇居民劳动收入(YC)、农村居民劳动收入(YN)。取对数:LnPGDP、LnYC、LnYN。由于这三个序列都是时间序列,而时间序列多为非稳定序列,对一个非平稳序列去建模、预测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要检验其平稳性。
(一)单位根检验
运用eviews5.0对分别对LnPGDP、LnYC及LnYN进行ADF检验,多次试验后发现滞后期为3时AIC和SC值最小,因此选择滞后期为3,检验结果(见下页表1)。
从下页表1中可以看出,在1%、5%、10%三个显著性水平下,LnPGDP、LnYC、LnYN及其一阶差分的T检验统计量值均大于相应临界值,表明这三个变量及其一阶差分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但其二阶差分T检验统计量值均小于相应临界值,是平稳序列。因此,LnPGDP、LnYC、LnYN序列是二阶单整的。
(二)协整检验
通过ADF检验可知,LnPGDP、LnYC与LnYN序列都是二阶单整序列。为确定三者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以LnPGDP为被解释变量,LnYC和LnYN为解释变量,用OLS估计回归模型得:
LnPGDPt=- 6 908.51+0.96LnYCt+4.69LnYNt+t
对t进行ADF检验发现,t的T检验统计量值为- 4.328746,小于各个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的。因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劳动收入及农村居民劳动收入存在协整关系,即三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
(三)分布滞后模型
本文选择解释变量的滞后期为一期,即模型为:
LnPGDP=α+β0LnYCt+β1LnYCt-1+γ0LnYNt+γ1LnYNt-1
+μt
为消除分布滞后模型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用阿尔蒙多项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在实际应用中,阿尔蒙多项式的次数P通常取得较低,一般为2或3,很少超过4。本文取P=2。考虑到LnYC和LnYN对LnPGDP的作用两年后几乎消失,模型估计时加上一个远端约束。用eviews5.0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
表2 分布滞后模型参数值
R2=0.999882R2=0.999855F=38 001.71
估计结果显示,R2和R2都接近于1,表明模型整体拟合很好;F统计量非常大,说明模型整体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当期城镇和农村居民劳动收入系数均为正,说明它们对地区生产总值影响为正;而前一期城镇和农村居民劳动收入系数均为负,且T统计量不显著,更说明河北省居民劳动收入水平低,劳动收入基本用于当期消费,从而对当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影响,而对下一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影响不大。当期城镇居民劳动收入投入产出弹性系数为0.3与农村居民劳动收入弹性系数相比较低,这是由于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空间大于城镇地区,因而才出台了家电下乡等消费市场向农村地区转移的政策。具体表现在数据上就是,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当期城镇居民劳动收入每增长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会增长0.3%;同样,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当期农村居民劳动收入每增长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会增长0.7%。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第一,河北省居民劳动收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第二,河北省居民劳动收入水平低;第三,农村居民劳动收入投入产出弹性系数较高。因此,河北省低水平的劳动收入会阻碍经济的增长,只有不断提高居民劳动收入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
三、增加河北省居民劳动收入,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一)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经营纯收入
民以食为天,只有建立稳定增长的惠农、支农资金渠道,才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政府要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二)改善农民就业状态,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已成为其收入的另一主要来源。但目前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农民进城打工。农民的就业被局限在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及简单的操作等很小的范围内。因此,改善农民就业状态首先要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的局面。其次,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在大中型城市看来并不起眼儿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带动几个村的农民。因此,政府应给予小企业、小项目更多关注,扩大农民的就业机会,从而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工资性收入。
(三)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城镇居民工薪收入
所谓的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是指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劳动收入的增长会带来经济的增长,只有保证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才能使经济和谐发展。而要做到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就要保证企业平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不低于企业平均利润的增长。当然,这是需要一定的机构监督才能完成的。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就要充当此角色,监督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证职工工资与经济增长同步,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朝才,胡振虎.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