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 17:21: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扩内需:就业、收入、保障是动力
大家知道,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拉动了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今后要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增长会越来越慢。2010年把投资搞上去了,但物价上涨很快,靠投资拉动,后遗症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房地产泡沫,所以中国经济增长关键的变量是扩内需,主要是扩大消费需求。
我们从1998年开始讲要扩内需、扩消费,可为什么消费上不去呢?消费不足的反面是储蓄过度,消费不足和储蓄过度是硬币的两面。100元仅有50元消费,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个大国像中国这样消费水平不足,什么原因导致储蓄水平高?原因是我国储蓄率接近50%。而国家储蓄率是由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个部分组成的。我国的储蓄中家庭储蓄大概占1/3,大头是企业储蓄。企业储蓄是企业的利润。它没有分红给股东,而是留存在企业内,再把利润转化为投资。国内上市公司的特点就是不分红,少分红,然后把这笔钱转化为投资。这些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利润大量增加,企业自由资金的比重提高,所以国内企业储蓄率有30个点,就是50%里面有30%是企业储蓄,占60%。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利润大量增长、利润又不分红,就造成企业储蓄率很高,把国内的储蓄率拉高了。其实,中国家庭储蓄并不高,大概只有20%左右,中国的储蓄率高是因为企业储蓄率高。
中国消费率现在占GDP的比重为50%多一点,PPT总的红线消费占GDP的比重是60%以上,最高时达到GDP的2/3,然后慢慢下降。2006年是50%多一点,目前还是在51%至52%。这也分两个消费,家庭消费占35%至36%,剩下的就是公共消费。2008年,美国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是70%,美国就是消费拉动增长,印度是54.7%,我国不仅只有美国的一半,而且比印度还低20个点,所以中国的消费不足是家庭消费在GDP的比重低了。
中国的储蓄为什么消费不足?为什么储蓄过度?原因就在于收入分配结构的失衡。收入分配有三大块:家庭个人拿到的是劳动报酬,企业拿到的是利润,国家拿到的是税收。工资、利润、税收在GDP当中的比重由改革开放初期工资占到60%降到目前40%多一点。反过来利润和税收,从原来的40%提高到现在的60%,家庭消费在GDP当中从50%下降到了35%,这就证明了中国消费的不足。工资占40%、利润占40%、税收占20%,利润和税收加起来占60%,而工资在不断下降,利税在不断上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中国消费不足、储蓄过度。
财政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占GDP的比重是下降的,只有10个点,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上升,逐渐上升了20个点。利润占GDP的比重也在快速上升,占了大概40%的比重,包括银行等各行业的利润。
消费需求不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造成的。怎么样才能扩大内需?就是要改善收入分配的状况,工资占GDP的比重要上升,利润和税收占GDP的比重要下降。这就关系到政治性的问题,我们呼吁收入分配的改革,工人、农民工资要上升。他们肯定愿意工资占GDP的比重上升,但要利润下降谁也不会答应。企业不答应,税收在GDP当中下降政府也不答应。我们的权利现在实际上掌握在官、商当中,它是这个利益的代表。工资的主体就是广大的工人、农民和90%以上的普通人民,他们的工资增长慢。
工资是直接的,关系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只有一部分人享受到了失业、养老、医疗等核心的保障,只有小部分人进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大部分人特别是农民工没有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国家现在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民营经济、农民工都要纳入到保障体系里面,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间接的收入,虽然现在拿不到,但将来退休、失业之后就会拿到。如果有了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不用担心养老、失业、生病,现在的消费就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越健全,人们就越敢消费。构建和谐社会,怎么构建呢?就是要工资水平占GDP比重上升。这些年说要搞和谐社会,要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现在这两个方面的进展怎么样?应该说有进展,这些年工资水平在上升,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现在提出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进程已经开始,但非常缓慢,并没有明显改进。
要扩大消费实际上就是六个字:就业、收入、保障。有了就业就有收入,有了收入就有保障。中国消费扩大有待中产阶级队伍的扩大,但现在中产阶级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认为,中产阶级家庭应该是能够买得起像样的住房、像样的车,能够送子女上大学,不能简单用货币来相比。现在中国中产阶级有多少呢?有的人说1亿多,最多2亿,如果慢慢扩大到5―6亿,中国的消费水平就可以上升了。但是这样一来代价是什么呢?如果我们的工资水平在快速上升,社会保障水平快速上升,他们的代价是什么呢?劳动力的成本要快速上升,一方面,是工资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是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成本要上升,失业、养老、医疗主要是企业承担,这两块就要上升,代价就是劳动力的成本要上升。过去的30多年,中国在世界竞争中主要就是靠廉价劳动力,因为我们人多,这就意味着我们最有利的武器要削弱,劳动力成本要快速上升。
调结构:收入分配均衡是支撑
中国经济失衡,从表面层次来看是需求结构的失衡,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和出口高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但消费不够。消费不够更进一步的原因是收入分配的失衡,工资总收入低,利税高。进一步深究,就是生产结构失衡造成的。中国的生产结构和生产模式是利用市场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把生产要素的价格压低,工人的工资很低,利率水平很低,生产要素成本低,这样推动高投入、高增长、高利润,高投入、低成本这样实现高速增长。中国的增长模式一定是粗放型的,资本、劳动力、低成本的大量投入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6-0092-04
从2007年3月首批3家村镇银行挂牌开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2007年10月开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试点的6个省(区)扩大到全国31个省市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10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91家,贷款公司6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0家。近年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三类新型金融机构正在成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主体,为广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支持。其中,村镇银行作为独立的法人银行,有效保证当地资金用于支持当地经济的发展。
1.村镇银行的主要作用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尤其是能够吸收公众存款的村镇银行的诞生,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激活了农村金融市场,打破了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单一、垄断经营的旧格局,带来了竞争、活力、商机;其次,有助于将城市资金引入农村,促进农村资金回流,解决目前城乡金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三,增加了金融服务提供主体,弥补了试点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空白和不足,缓解了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第四,有助于促进农村金融创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满足新农村建设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实地调研中发现,多数村镇银行为小企业和小企业主提供的贷款规模都占到了其总贷款的60%以上,户均贷款规模在50至150万之间,有效支持了当地小企业的发展。
以下从村镇银行的资金供给总量和市场定位两个方面分析其作用。
首先,村镇银行的存贷款增长幅度。随着原有村镇银行扩大业务规模和新机构不断设立,村镇银行的存贷款以几何级数增加,2007年7月底三类新型金融机构仅有1.13亿元存款和0.94亿元贷款,2008年底,已开业的107家三类机构共吸纳股金41.2亿元,吸收存款64.6亿元,贷款余额34.2亿元,96%的贷款投向农村小企业和农户,91家村镇银行是其中的主力军。中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有所提高,“鲶鱼效应”初步显现,试点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改善。
其次,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扎根县域、服务“三农”。一方面,立足于农村的村镇银行具有天然贴近农村的特点,充分利用“熟人信息”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村镇银行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能够适应农户小额贷款简化手续的要求,降低贷款的单位成本。因此,村镇银行的服务对象以广大农户和小企业为主,大多数机构的“三农”贷款的比例都在70%以上,农户贷款也占50%甚至更多的份额。
2.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目前,村镇银行在发展中既存在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的限制,也面临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障碍。
2.1村镇银行资本实力不强、人员素质较低、抵御风险能力差
为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积极开设农村新型金融机构,依据“宽准入、严监管”的原则,对村镇银行设立的资本金要求比较低,基本标准是在县(市)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0万元人民币,在乡(镇)设立的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与农村商业银行5 000万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要求相差甚远。这也就意味着资本实力比较单薄,抗风险能力较差。
由于村镇银行地理位置、资金实力等方面的原因,在招聘具有一定金融专业知识的员工时缺乏吸引力,导致招聘的员工金融专业知识水平低、综合素质差,给村镇银行业务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2.2村镇银行的存款增长速度跟不上发展的需要
由于存款增长速度较慢,许多村镇银行出现了存贷比接近甚至超过了75%的监管上限的现象,制约了村镇银行进一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也影响了村镇银行的盈利水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村镇银行开业时间短,储户接受需要一段时间;村镇银行网点覆盖少,大多只有1-2家网点,又缺少基本的结算服务,不利于吸收存款;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存款总量也有限。
2.3在贷款拓展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在贷款方面存在的困难包括:一是村镇银行市场开拓相当困难。村镇银行获得的贷款客户,基本都是被农村信用社筛选过的,有的是因为贷款超过农村信用社授信额度,有的是因为在农村信用社有不良信用记录。据村镇银行的客户经理反映,农户贷款的贷前调查户数与获得贷款户数比例大概为4∶1,微小企业贷款的贷前调查户数与获得贷款户数比例大概为2∶1,市场开拓难度较大。二是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贷款管理模式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依赖信贷人员的经验判断,村镇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经验在农村金融市场并没有明显优势。三是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推出的贷款产品同质化。村镇银行推出的农户小额贷款、专业农户贷款、微小企业贷款,采取联保、抵押等分担风险方式,这些农村信用社也在做,由于双方的金融服务产品同质化,村镇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没有展现出其技术优势。
2.4配套体制机制不健全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目前尚无法提供结算、征信查询等基本的银行服务,不利于村镇银行的进一步成长。大多数村镇银行没有发行银行卡或无法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无法为客户提供一些基本的结算服务。同时大多数村镇银行也没有接入人行的征信系统,无法及时了解客户风险。这些都不利于村镇银行的进一步成长。
3.拓展农村新型融资渠道的国际经验
国际上拓展农村新型融资渠道的做法包括两类:一是设立新型融资机构,为落后地区提供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二是大型金融机构与农村已有的小型融资机构或工商企业合作,形成农村金融服务的新渠道。
3.1孟加拉格莱岷银行的业务模式
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Grameen),是由经济学家•尤努斯(Muhammad Yunas)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它以借款人为股东,向包括社会底层妇女甚至乞丐在内的穷人发放基于无抵押贷款为核心业务,借款人即股东中97%是农村贫困人口,每笔小额贷款以100美元为单位,截止到2007年,该银行累计放贷58亿美元,还款率高达99%,帮助了550万穷人脱贫致富。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以取得抵押或担保为放款条件不同,格莱珉银行放贷不需要穷人提供抵押担保,事实上穷人也无法提供符合传统银行贷款要求的抵押或担保品,它通过运用“整贷零还、小组模式、随机回访”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以此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具体来说,即将申请同类贷款的四五位贷款人作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其他成员的项目结果获得贷款,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保险、互相帮助,共同承担担保的职责,每个小组又为其他小组所监督。通过这种制度安排,格莱珉银行成功地实现了即使在发达地区也很难实现的高达99%的还款率。
3.2印度ICICI银行拓展农村业务渠道的方式
在印度,农民分布在60万个村落里,这些村落没有水泥公路,交通设施落后,而全国66 500个银行网点主要分布大都市、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的首府,银行服务几乎无法覆盖到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维护分行基础设施成本较高而分行收益较低导致了银行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开设网点。
ICICI银行作为印度最大的民营银行及全国第二大银行,以最大化农村覆盖面为目的,采取了5项举措实现了建立创新的农村渠道。
一是银行与自助小组挂钩。建立农村地区的自助小组,通过联保的方式向农村地区放贷,ICICI每个区域经理管理6个项目经理,每个项目经理管理6个社区协调员,每个社区协调员管理6个促销员,每个促销员管理120个自助小组,通过这种方式区域经理能管理20万个自助小组。
二是与小额融资机构合作。ICICI将资金委托给印度小额融资机构(MFI)进行农村地区放贷,同时向小额融资机构提供相应的技术和系统支持,并有时持有小额融资机构的股份;小额融资机构开展贷款活动并提供有限额的损失违规担保。ICICI在小额融资机构破产或解散的情况下对贷款者有追索权。
三是与企业合作。同企业合作拓展客户,主要是针对农村地区相关产业的企业,例如同大型糖厂合作拓展上游农户客户发放贷款。
四是与非金融实体合作。与其他零售渠道合作共同服务客户,例如,利用超市结算进行现金业务,同汽车经销商获取信息用于客户信用评分。
五是利用技术建立低成本渠道:研制低成本ATM,与传统 ATM 机(25 000美元)相比成本较低 (1 365美元),提供存取款等基本服务。
4.村镇银行管理制度和业务模式创新
针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借鉴国际相关经验,村镇银行应该在风险管理、治理模式、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同时探索新业务模式,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4.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风险的根本措施。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二是建立类似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制度,将超过农村金融机构资本金的库存现金或存款的一定比例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该商业银行负责对其资金流向进行监控;三是利用自身优势建立独特的风险防护网,即建立与农户良好的互信关系,包括建立健全农户信贷档案,探索整贷零还、小组模式、随机回访等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保证资金安全。
4.2在坚持支农服务的基础上实现错位经营
村镇银行是定位于农村的社区银行,应当坚持经营方向以支农为主。但应将农村市场进行细分,实现和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错位经营。在农村地区,根据经济情况的不同,可以将农户分为穷困农户、中等农户、富裕农户三类。在这三类农户中,穷困农户往往是因为缺乏劳动力或者家庭成员有较重疾病等情况,其对贷款的需求主要是用于维持生活,考虑到贷款的偿还能力,这些农户的资金需求应该由扶贫机构来满足,而不是商业化的村镇银行。富裕农户的经济情况与偿还能力在一般情况下都非常良好,属于优质客户,但却往往被农村信用社或农业银行牢牢掌握,如果村镇银行强行争取,则需要付出较大成本,同时也不能保证客户的忠诚度。中等农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致富愿望,也具有一定的偿还能力,这正是农村金融尚未完全覆盖的空白区域,也是村镇银行的经营重点所在,在通过发放贷款扶植中等农户的过程中,也就是在培养农村地区未来的富裕农户,即村镇银行的忠实优质客户。因此,村镇银行在发展初期,应当明确的将主要目标客户定位于农村地区的中等农户群体。
4.3探索创新的业务模式
对于资金实力、网点数量有限的村镇银行来说,应当充分与当地商业银行合作以增强支农实力,同时增加与龙头企业和当地政府和经济组织的合作,创新业务模式。许多地方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业务,包括与商业银行合作、入股资金互助社、进行农企合作等:一是与商业银行一起整合金融资源,加大金融供给力度。即与商业银行一道共同提供大额、中长期信贷资金,解决村镇银行无法单独满足农产品收购企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以及个体工商户的大额信贷资金需求,同时为城市金融反哺农村金融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渠道。或者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一道为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商业银行为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融资,在农产品收购企业担保的情况下,村镇银行为生产性农业企业、专业户、种养大户及农资供给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二是通过入股或批发资金等方式与资金互助社合作。资金互助社是以村为单位由农民人股,政府配股的方式组成的小额信贷组织。资金互助社主要解决本村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小额信贷需求。资金互助社的管理者由人股村民选举产生,信贷发放必须通过股东大会,并要求借款人实行分期还款。参股资金互助社后,可以扩大互助社规模,增加农户贷款受益面。通过参股资金互助社,将零售业务进行批量经营,降低了管理成本。三是推广“企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信贷模式,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通过龙头企业为专业户、种养大户提供担保或建立损失分担机制,将信贷资金封闲运行,使得分散的小额资金能发挥出整体效应。该模式兼顾了龙头企业、各类型种养户的利益,也提高了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4.4建设合格的农村金融人才队伍
引入责任心强、善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减少在经营中因人的因素引发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可以从农行、农信社精简的富余人员中吸引富有经验的金融管理和经营人员,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村镇银行管理水平,确保村镇银行实现稳健发展。在村镇范围内培育有一定文化背景,熟悉当地情况、具有农业技术专长的人员成为村镇银行的信贷员,减少信贷风险。
5.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支持和引导
5.1多渠道壮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
首先,积极引导大银行参股村镇银行。如果有大型商业银行成为村镇银行的股东,村镇银行的资金供给量可以大大增加,从而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大银行参股还可以提高村镇银行的公信力,获得农民的认同,提高吸收存款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增加与村镇银行的合作,通过批发的形式将资金交给新型机构使用。一是开展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对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委托贷款业务,将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优势与农村新型金融组织的信息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双赢。二是鼓励新型金融组织相互之间以及与邮政储蓄机构之间的资金拆借业务。三是人民银行再贷款业务可以考虑向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延伸。
5.2引导村镇银行的资金投向
村镇银行应当牢固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思想,防止因追逐高额利润而偏离服务“三农”的创办宗旨。银监会的相关政策法规已明确规定:对新设立的信用合作组织原则上应将其资金全部用于社员;其他新设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兼顾当地普惠性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将其在当地吸收的资金尽可能多地用于当地;对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剩余资金可用于购买农业发展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或通过其他合法渠道向“三农”提供金融服务。
5.3审慎监管、提高村镇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
对于基础薄弱的新型机构来说,外在监督是非常必要的。包括:(1)审慎监管。对于新型金融机构的管理原则是“宽准入、严监管”,就是考虑到村镇银行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差等特点,对其运营应持更为审慎的原则。“严监管”可以体现在资本充足率标准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贷款分类标准更为严格、流动性比率可以更高等方面,使其运营更安全,尽量减少因运营不善给社会带来的冲击。(2)执行更加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由监管部门组织成立包括监管者、专家和业内人士组成的经营评价机构,按年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布经营情况,包括主要客户名单、各项经营指标、各类监管要求等。(3)建立村镇银行风险补偿机制,当村镇银行发放的贷款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发生损失时,利用支农再贷款等对其给予扶持。
5.4完善村镇银行的配套设施建设
目前,配套设施建设主要指尽快开通村镇银行的结算、征信、资金交易系统,以降低村镇银行的业务成本,促进村镇银行的业务发展。具体操作方面可以考虑采用建立共享平台的模式,也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对母行平台的有效利用。同时,村镇银行可尝试在农村地区使用创新的销售和服务渠道,拓展同客户的接触点,弥补网点数不足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耿欣,何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与完善:基于社会公平视角[J].北方经济,2007,(11).
[2] 顾宇娟.格莱珉银行模式与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相关问题分析[J].商业时代,2008,(14).
[3] 吴玉宇.村镇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8,(01).
[4] 张俊光.欠发达地区组建村镇银行困难重重[J].内蒙古金融研究,2008,(02).
[5]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EB/OL]. cbrc.省略/Chinese/home/ jsp/docView. jsp?docID=2923,2006年.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001-03
洁净煤技术(CCT)一词源于美国,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益的煤炭加工、燃烧、转换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目前意义上洁净煤技术是指高技术含量的洁净煤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煤炭的气化、液化、煤炭高效燃烧与发电技术等等。洁净煤技术是当前世界各国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技术之一,也是高新技术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我国国情,洁净技术包括: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1 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费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5年的23.5亿吨,增长到2010年的32.4亿吨。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世界的46.9%,位居世界第一位;人均煤炭消费量约1.72t标准煤(tce),是世界平均的2.42倍,位居澳大利亚、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国之后,居世界第8位。由此可见,中国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
同期相比,全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也迅速增长。2010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世界前十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德国、加拿大、韩国、巴西、法国。
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4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1.2%,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0.3%。美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0.5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7%,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9.0%。(见图1、图2)
2 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能源资源有限,人均占有量低
中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位于世界前列,但众多的人口使得人均资源短缺,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不仅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对于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探明地质储量也只有950t,人均探明可采储量只有160t,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65t。要以有限的资源满足13.7亿人口的消费和快速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轻松乐观。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任务很重。
2.2 石油产需缺口不断加大,国家石油安全供应形势严峻
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对外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1》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消费增长明显高于石油生产增长,石油净进口量大幅度增加。中国原油进口量已由2005年的1.27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2.39亿吨,年均增加量2240万吨,对外依存度接近55%。而中国能源整体对外依存度已达10%。
保障石油安全供给是涉及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的问题。从经济上讲,目前中国尚未建立全国石油储备系统,主要依靠外汇储备,这就容易造成当油价低时不能适时多购入石油进行储备,油价高时又不得不支付巨额外汇大量进口,易使国家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石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性,石油已成为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的重要筹码,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复杂,不同势力和力量之间关系不确定,石油输出国与石油消费国之间不断博弈常常带来油价的非正常波动,并有可能引发重大突发事件。无论怎样的国际石油局势动荡,都将对中国石油和能源供应以及经济社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因此,中国能源和经济安全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战略措施加以解决。必须建立必备的石油储备体系,有计划地建立一批海外油气基地。与此同时,尽可能地减缓国内石油消费增长速度,以煤炭、煤制品替代部分燃料油。
2.3 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过高
中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比例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有近40%的煤炭用于工业锅炉和民用直接燃烧,用于发电的煤炭约在50%左右,而美国煤炭的90%用于发电。终端能源中大量直接消费煤炭,平均能源效率低下,是中国单位GDP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能源利用效率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平均每年节能率为5%,能源弹性系数持续下降,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水平不断降低,发电煤耗、吨钢综合能耗、小型合成氨综合能耗、水泥综合能耗等指标已有较大改善,单位GDP能耗指标大幅度降低,平均能源效率已达到约34%。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目前能效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见表2),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约10个百分点。由表2推算,我国2008年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5倍,英国的5.8倍。节能的潜力很大。
2.5 能源(煤炭)环境问题
响据《中国环境年鉴》统计,2009年全国火力发电燃煤14.4亿吨,排放SO2 933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2.1%;排放烟尘222.1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6.2%。历年火电厂SO2排放情况见表3。
有资料显示,中国SO2排放的70%以上来自燃煤,烟尘排放的相当大一部分来自于煤炭。中国酸雨为硫酸型,SO2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燃煤电厂等高架源排放的二氧化硫随大气扩散传输到较远地方,是造成全国酸雨的最主要原因。
除严重的大气污染外,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带来严重的地面污染。我国以井工为主的煤炭开采占96%,引起地表塌陷已达40万公顷,且以每年约2万公顷的速度增加,造成农业减产,居民住房损坏;煤矸石堆存已达34亿吨,占地1.3万公顷,且每年外排1.2~1.8亿吨,不仅侵占大量土地资源,还对土壤、水源及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每年约有22亿吨矿井水外排,向大气排放CH480~100亿立方米;每年约16亿吨煤炭的长途运输,造成了铁路、公路和水路的沿路煤尘污染。
总之,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结构正面临着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煤炭开发与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必须予以解决。
3 中国未来能源需求
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1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4.8亿吨标准煤,比2010年增长7%。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将增43.7%。
张国宝的表态意味着,未来8年,中国的能源消费量还有约43.7%的增长空间。张国宝称,在能耗仍有大量增长的情况下,要达到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到15%”的目标,“将十分艰巨,减排压力巨大。”
眼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而一度被寄予厚望的核电建设进度受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影响,发展前景疑云重重。因此,中国的能源问题严峻,要在节能上下大工夫。
全球2011年平均一个人一年消耗2.6t标准煤,按照最新统计,中国人均消耗量已超过2.6t标准煤,为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得到明显增强。按此目标的要求及发展布局,在未来的8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相应地,随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拓展,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能源需求的总量将非常巨大。
在从未来能源稳定供应的角度考虑,中国必须把石油战略储备问题提到议事日程,采用各种措施,减缓石油消费的增加幅度。与此同时,从能源环境与能源经济考虑,中国必须加快洁净煤技术的发展,否则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煤炭环境压力。
4 中国必须发展洁净煤技术
通过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通过未来中国一次能源需求的预测,结合中国能源资源状况和经济条件,可以得出:中国能源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内资源,以国外资源作为补充,走以煤炭为基础能源、多元化(油、气、水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等)的高效、清洁的能源发展道路。目前正在进行的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正是按照该原则进行的。
2012年3月27日,科技部以国科发计〔2012〕196号印发《洁净煤技术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提出了洁净煤技术科技发展的目标,即在煤炭提质与资源综合利用、高效洁净燃煤发电、煤基洁净燃料、高效燃煤与工业节能、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突破重点基础和核心关键,开发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根据规划,我国洁净煤技术科技发展有四个重点方向: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先进煤转化技术、先进节能技术、污染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我国50%的煤炭用于发电,煤电占发电总量的80%以上,燃煤发电技术进步始终是先进能源技术的重点。目前和今后若干年,国内煤电装机增量仍将处于较高发展速度,技术发展趋势是“大型、高参数、洁净”。
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洁净煤技术是实现煤炭可靠、廉价和洁净利用的重要技术。在中国能源资源、经济水平等决定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未来20~30年内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实行全过程污染控制,是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是使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能源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保证国家环保目标实现的唯一选择。
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的作用主要有:有利于提高煤炭效率,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有利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的研究表明,国家发展洁净煤技术,不仅可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获得显著的宏观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对于保障高效、清洁的能源供应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庆杰,等.洁净煤技术,中国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国矿业,2007,16(11):24-26.
[2]姚强.洁净煤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经济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1)加剧资源负担;(2)全球化有可能扩散环境污染,引发生态安全问题;(3)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这与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二、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原则。从人类的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经济全球化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经济全球化能否真正健康发展,经济全球化到底能走多远?关键就在于它是否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切实推进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自然、社会、经济”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有序规范和成功运作,应当看作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目标的最终归宿。
2、在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构建经济全球化。(1)经济全球化对环境容量的占有应当同环境容量的培育相平衡。全球的环境容量是环境的缓冲力、抗逆力和自净力的总和。在实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应始终保持对环境容量的持续培育,使其保持为一个常数,不随时间而减少。不允许环境污染的跨国转移。(2)经济全球化应促进全球资源的生产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协同。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经济全球化中寻求资源优化配置的初衷,就是发掘其生产价值,但是对于它的生态价值则十分容易被人们所忽略。(3)经济全球化必须维系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的协调。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把“人口、资源、环境”的充分协调作为一切行动的前提条件。(4)经济全球化应实现“经济成本外部化”与“经济效益外部化”的对等。二者之间的相等,恰好将其对自然的索取同对自然的回馈平衡起来,以确保应获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受损失。
3、可持续发展不能成为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借口。在人类维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中,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以可持续发展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以保护环境的名义,建立自己的环境标准,排斥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构筑“绿色贸易壁垒”,在这些国家看来,利用贸易手段达到保护本国和世界环境的目的、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而在出口国看来这些标准的确构成了阻止本国商品出口的贸易壁垒。
4、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协调机制。(1)实行国际协商和国际合作。在制定经济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划时,必须经过充分广泛的国际协商,最终达成国际公认的公平合理的协议。单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实施环境措施时,应该与有关国家进行协商和谈判,任何国家的单方意志都不能强加于他国。(2)明确负有协调责任的国际组织。负责协调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国际组织应该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要充分发挥这些国际组织在研究、主持谈判、规则制定和争端解决中的主要作用,明确其权威,保持其公正性,防止任何国家左右这些组织的运行。(3)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国际规则。统一的国际规则必须充分反映和兼顾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域和不同国家的利益,具有足够的公正性。同时要保证统一的国际规则不折不扣地实施,任何国家都不能超越于国际规则之上。(4)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在协调国际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争端。因此有必要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制。
三、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趋势
1、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虽然经常会出现一些阻碍因素,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会出现反复,但是,全球化的潮流是任何组织和国家都阻挡不了的,世界经济从总体上来说仍将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物质财富的绝对量都将进一步增加,从而为其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1.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能够保持适度高速(年均8%左右),增长速度不要大起大落,并且各主要决定因素能够支撑经济增长在中长时期内(10年以上)保持这种平稳高速增长态势的可能性。
2.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
从经济学角度讲,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包括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因素及社会方面的因素,前者主要是自然方面的因素与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而后者主要指人口、文化传统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这些约束条件主要表现:1)资源、2)环境、3)人力资本、4)经济增长方式、5)自主创新能力、6)现存的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等等。
3. 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策
3.1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最为突出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2 强调发展循环经济
资源与环境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条件。而发展循环经济是破解这些制约的良策。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循环经济应该包括四个要点。第一,资源的高效利用。也就是说,要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要延长产品的寿命;尽可能不要使用一次性产品。第二,减少废物的排放。生产、消费过程中会有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首先要通过技术革新、生产进步尽量减少废物的排放。第三,把废物最大限度的转化为资源。对不得不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等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对其中可以利用的东西要尽量提炼、回收加以利用。第四,对实在不能再用、再回收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应该做无害化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要在这四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度建设加以保证。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大力发展新经济。例如,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的新能源开发,包括物资回收、租赁业务、修补行业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是可持续发展中又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提高国民的自主创新能力也是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是关于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具体方针和要求,表明中央对自主创新问题的高度重视。
3.4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经济要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要做好适应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配套建设。
首先必须将就业问题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会稳定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努力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一个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因为物价的基本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于低收入者,因为他们是经不起物价上涨冲击的。另外,政府还要在教育上有突破性的举措;教育不仅是缩短贫富差距最有效的手段,更是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本的主要推动力;未来的产业大军的受教育水平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真正可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亟需加大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投入,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另一个配套支持条件是实现社会保障的真正全覆盖,为广大百姓提供底线经济安全感;政府应该加大在健康医疗和失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3.5 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
现存世界经济规则及世界列强对中国崛起的态度也是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如何提升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从而达到反制约的目的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对策之一。
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报告显示,2010年,由于世界大多数区域的产出增长重新加速,全球实际GDP可望增长约3.5%。但全球经济复苏依然不稳定,如果找不到新的动力源,大多数国家的增长率很可能会在2011年再次下跌。
显然,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关键时刻,本次论坛以“推动可持续增长”为主题,探寻未来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两年来,中国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不仅保持了本国经济稳定和较快增长,也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之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回稳并保持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国际社会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论坛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多家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环境作出积极评价,表达了继续在中国投资的愿望。他们表示,中国市场对公司的未来越发重要。
而总理在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也稳定并极大地增强了与会人士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重视增长的可持续性
全体会议、早餐会、导师会、互动会议、电视辩论会、创想研究室……3天里论坛密集安排了80多场讨论会,有近9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500名代表聚首天津,密集上演“头脑风暴”。
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传统发展模式的根本弱点和不可持续性。本次论坛上,“如何寻找和利用可持续的方法和手段推动经济的增长”成为与会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
几天来,“在下一前沿市场开展业务”“20国集团和全球经济治理”“下一次经济危机”“增长与可持续性”等为议题的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就其中颇有挑战性的问题交流意见,充分互动。
瑞士雀巢公司董事会主席包必达,杜克能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杰斯,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等,针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纷纷提出真知灼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未来持续发展的资本”“未来的工业革命,应该是在新能源领导之下的能源革命”……
此次论坛更多关注环境保护和发展问题,增强多元化和包容性。“亚洲文化中的音乐”“21世纪的中医”……艺术设计师、音乐家、科学家、医学教授,走进了达沃斯论坛。
达沃斯论坛与普通百姓进行了亲密互动,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迎来了5位“市民代表”和两位网民代表。让市民、网民走进达沃斯,彰显了普通人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论坛主题契合中国发展理念
近年来,达沃斯论坛中的“中国元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届达沃斯论坛设置了多场以中国为话题的分论坛:“中国的自主创新”“重新思考中国的竞争优势”“中国与全球复苏”……
(一)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探讨经济转型之前,应分析“转型”一词的词义。“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
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
在研究文献中,对经济转型的表述及研究的侧重点均有不同,中文文献往往以“改革、转型、渐进和转化”来描述。[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就经济转型的概念而言,经济转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具体地讲,经济转型是经济体制的更新,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替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经济转型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会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即使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经济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其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也并非尽善尽美,也存在着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也存在着从某种经济结构向另一种经济结构过渡的过程。
(二)经济转型的分类
经济转型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
1、按转型的状态划分:分为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
体制转型。指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再分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体制转型的目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完成制度创新。
结构转型。是指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型。结构转型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在转型过程中改变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和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因此,结构转型又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等。
另外,有的学者把经济转型的状态分为四类: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战略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转型等。我们认为,无论怎么划分,经济转型都不外乎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型两种类型。
2、按转型的速度划分:分为激进式转型和渐进式转型。
激进式转型。指实施激进而全面的改革计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尽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数学者把俄罗斯和东欧“休克疗法”的经济改革称为激进式转型。激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终极目标。
渐进式转型。指通过部分的和分阶段的改革,在尽可能不引起社会震荡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实现改革的目标。多数学者把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改革称为渐进式转型。渐进式转型注重的是改革过程。
(三)经济转型的特点
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在谈到经济转型时,我们往往把某个时期经济在体制和结构的变化称为经济转型。因此在制定转型计划时往往会以时间多长、经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来衡量是否完成经济转型。其实,这只是阶段性的经济转型。但是从长期经济发展实践来看,经济本身时时刻刻都在追逐着质和量的提高,这种质和量的缓慢变化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习惯上我们把某个时期经济发生的较大变化称之为经济转型,即段性经济转型。
渐进性和激进性的交叉。经济转型往往表现为时而激进,时而渐进,在某些领域激进,在别的领域渐进。
结构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同步。经济体制的变化必然带来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需要经济体制的创新。
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的互动。在经济转型中,政府和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两种不同的力量。企业是推进经济转型的基本动力,而实现经济转型又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两者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变化的条件。只有两种力量结合,双方互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
区域性和国际化的结合。经济转型通常是区域性经济发展措施,而区域性的经济发展又不得不考虑国际经济发展潮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经济转型必须紧跟当前科技发展步伐,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动向。
(四)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转型
1、转型的四个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全国新一轮经济转型浪潮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延续和发展。因此,要研究当前中国的经济转型,必须先研究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转型。改革开放后,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向了市场经济,阶段性过渡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特征。有专家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开始并不是朝着市场经济发展,通常采用“先试验后推广”和“不断调整目标”等做法。总体上讲经济转型是渐进的,但在某个阶段也有激进的性质。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经济的自由化、市场化、民营化和国际化。其一,在经济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的渐进式改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为核心的农村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使用权,以放开国有企业自主经营权为核心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初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同时也使非国有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二,经济市场化的改革将国营企业推向了市场,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展开竞争。其三,经济民营化改革强调了产权的重要性,允许了经济更大程度上的经济自由,各种所有制的竞争,使非国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其四,经济国际化的改革,使中国经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同时能够面对世界新经济的挑战,逐步向国际经济一体化过渡,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
2、当前全国经济转型概况
加入WTO后,中国经济正飞速地迈向国际化。在国际化竞争和较量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将出现一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体制相结合的经济转型模式。这种经济转型模式不仅是中国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且还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全国许多地区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构想,并且许多地区还制订了经济转型 规划。其它地区虽然没有提出经济转型的问题,但是实质上也在做着经济转型的工作。整体上看,全国经济转型可分为北方的经济转型和南方的经济转型,并且南北双方的经济转型有着明显区别。北方的经济转型以东北三省为代表,南方的经济转型以粤、浙、闽等省为代表。北方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来的能源开采利用,许多地区能源开采业进入了萎缩期,由于资源的逐渐枯竭,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的出现。东北以阜新市、辽源市、伊春市、大庆市为代表的四个国务院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城市,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减少能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另外,北方是我国重型制造业基地,但是制造业整体水平落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态势,北方工业需要有新的提升。因此,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其次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北方经济转型是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技术进步为辅的经济转型。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地带”,尽管如此,南方经济与世界发达经济还存在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
3、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
纵观当前全国的经济转型,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国当前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4、当前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的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受到国家产业政策、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不能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来。因此,全国经济转型的重点是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在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转型的方向是发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带动产业化。当前的世界经济是高科技主导下全球一体化经济,高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提高高科技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高科技产业化是经济转型的必然方向。
5、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发展态势与经济转型
加入了WTO后,中国的一些优势行业如纺织、服装、鞋类、玩具、机电等由于不再受到最惠国、反倾销之类的威胁,因而得到迅猛发展。这些优势行业在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在发展壮大中占领了世界生产技术的制高点。以服装为例,20__年中国服装在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限的情况下,许多产品的外贸出口量和20__年相比仍实现了翻番。中国服装业在向世界市场的迈进中,生产技术和组织管理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达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欧盟和美国的服装生产界感到震惊。因此,在部分地区的经济转型中,有的地区(如阜新市新邱区)把服装行业作为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外贸出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未来的全国经济转型中,我国的优势行业将是一些地区的最佳选择。
(五)当今世界经济转型的潮流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个主要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突起,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资源和市场追逐的结果,经济信息化则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使然,在这场竞争中世界经济将转向以商务电子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新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支撑的龙头经济。有的学者甚至把这种新经济称为第三次产业革命。
(六)经济转型与传统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转型的历史是一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历史,又是一部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世界各地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但是除了一些资源型产业因资源枯竭而退出历史舞台外,传统产业并不会因经济转型而成为终结者,相反传统产业会在经济转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技术、市场和管理支撑,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在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孕育发展期后新兴产业才可能成为某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因而,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才是经济转型的最快和最佳选择。在经济转型中,让高新技术和商务电子技术与传统产业相结合,来带动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推进市场资源进行整合,最终促成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是推进经济转型的有效方法。
二、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持续性指的是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以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经济本身应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即经济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具有“匀加速”或“加加速”前进的能力,将来不会出现因“加速度”急剧下降而产生经济衰退现象。其二是经济具有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能力。即经济发展虽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要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虽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但要同社会进步相协调,不能以损害社会、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经济。所谓的和谐经济就是经济结构要合理,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经济发展要与国家政策和谐、与社会发展协调、与环境承载能力适应等。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赶超发达国家,大量使用了本国的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环境严重恶化,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是我国老旧工业企业改造的重要方向。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工业企业在以往相当长的时期里,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些工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高消耗,低效益,污染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短期“效益”基本消失,其后果是将大量的发展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使环境失去持久的经济支持能力,并使区域经济发展受阻。因此,老工业企业的出路就是通过加强技术改造,实行经济转型,进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但并不是唯一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中,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但是环境生态目标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和各类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如果破坏了这个基础,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要受到制约。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就必须走经济持续增长,经济与能源、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
其三是改革开放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使我国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之林。达到这个目的,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不行。同时,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对能源和各种资源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为了充分发挥环境与资源这个生产力要素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使经济与资源、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三、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如果全球经济危机继续恶化,企业的管理者就必然会面临企业进行重组的处境,消除劣势,强化其优势。从便利或短期利益考虑,部分企业以及政府会先牺牲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投入。在经济状况日渐低下的时刻,环境的好坏似乎可以暂时放在一边。在危机来临时,牺牲透明度,暂停社会福利项目从而节省一部分支出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逻辑是危险的。
可持续发展程度高低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在未来预测经济危机的能力。在危机来临时,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加大力度推行可持续发展,而非望而却步。企业家必须认识到,毕竟在“危机”二字中,除了“危”,还有一个“机”字。
经济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
有远见的企业家会注意到,全球经济的下滑为那些推行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减少污染、加强人权和企业透明度的重视,更能进一步推进各方面发展,从而提升企业形象。这一点也能帮助中国企业跃升国际市场,让自身的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就效率而言,正在发生的经济危机为企业提供了大规模降低成本的极佳机会。这样一来,利润增加,成本降低,生产效率相应提高。以日本为例,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该国经济被迫进行大规模重组,之后很多日本企业的污染减少,企业效率提高。很多经济学家称,今天的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起重要作用,一个决定原因就是该国企业效率都相当惊人,使该国经济无论在全球经济顺逆与否的情况下都位列前茅。
目前,中国的能源效率只是日本的几分之一,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单位的平均用水和韩国一样多。中国企业应该利用此机会降低污染,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支出。方法之一是减少能源的使用总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废物再利用的水平。
当然,机会不仅仅在降低成本上可以体现,通过对创新的投入,企业可以在一个更加具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中脱颖而出,特别是在国际范围内企业普遍下滑的情况下。
对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难度较大,但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George Soros, 目前全球最富有的投资者在评论全球经济危机时说道:世界前任经济推动力量美国,它的消费能力已经被迫暂停。
George Soros说,和能源相关的项目将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领域,也就是说,未来市场对企业的预期将会是:绿色,低碳排放,高效率。
这种转型趋势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目前,中国已经跃居可再生能源领域最大的消费国和出口国:特别是其太阳能接触板和风能技术,而且加入这个领域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
McKinsey & Company, 一家管理咨询公司,预测在未来从事提高中国能源效率的企业价值总值将高达每年280亿美元。在中国推行能源效率创新的企业有机会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当然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其中就包括如何提高企业能源使用效率,在公司领导层中推广清洁能源的创新和使用,同时还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简单易行、低成本的解决方式,比如使用更环保的节能灯泡,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
G3指南为中国中小企业转型提供指引
很多管理者其实已经认识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在黄鲸保护上下功夫。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长期的投资方以及固定的消费者群,特别是在危机发生的时刻。所以,企业如要长期稳定发展,清晰度和对人权的尊重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那么,如何能帮助企业提高其可持续发展管理机制的建立呢?全球报告组织的 G3方针在全球范围内为企业监督管理自身经营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是很多企业处理经济、社会、环境等问题时使用的重要工具。根据G3方针提出的要点,全球各大企业纷纷开始公布其经营对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比如,计算企业生产所需用水、职工工作的环境状况等。这些全方位的报告能让企业的经营者意识到哪个方面的工作还有欠缺,哪些方面得到了改善,取得了成效。
汇集以上信息书写成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是企业在成为更绿、更人性化,同时更具有利润潜力的将来时企业的道路上跨出的关键性一步。
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1500家企业正在使用全球报告组织制定的G3《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制定其报告,有一部分中国的企业也已经加入其行列中。 G3指南正逐渐成为全球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认标准。在不久的将来,也将预期成为中国企业参考的标准。
目前全球报告组织正向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推广该指南,作为全球推广计划中中国部分的主要方向。在中国,中小型企业在解决就业问题、推广创新以及全球加工链条的良性循环运作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沃尔玛今年10月提出了一项新举措,暗示其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价格再也不是沃尔玛产品的唯一进货标准。产品的环境及社会影响,产品厂家的劳动力生产环境以及产品质量成为公司进货的重要参数。
Lee Scott,沃尔玛的经营主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正向公司的供应商制定一系列标准。其中,为中国的分公司设定的标准包括:水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是否存在不必要包装,以及开发更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的投入等方面。
作为回应,本地的生产厂家会发现自己正面临相应的挑战,促使其注意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总量。
全球合作组织目前正在和中国以及欧洲的中小型企业合作,从其自身特点,即在国际加工生产链条上的作用,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标准。通过这种量身定做的方式,让中小型企业可以对指南的标准反复验证,从而达到日益提升的标准。
通过使用 G3指导方针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有机会对自身的经营价值进行重新审视、调整和巩固,为应对未来的发展挑战作好充分的准备。
很多国际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没有应对危机时期特定的金融借贷机制来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给企业经营者上的沉重的一堂课。
一、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
1.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世界贸易走过20世纪九十年代前几年的疲软后,1994年开始出现强劲增长。随着世界生产量增长率的提高,世界货物出口量增速也相应提高。1990~2000年世界货物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4%,高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增速。1995年世界贸易总额(含货物和服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随着全球经济状况的进一步改善,世界贸易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2008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了9%,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率的两倍多,货物贸易额增长了21%,达到8.88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增长了16%,达到2.10万亿美元。
2.服务贸易、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85年的3,809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亿美元,其年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国际货物贸易。1996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5强。2008年国际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10万亿美元。
3.跨国公司的作用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数目剧增,大型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并且开始结成新的战略联盟。这对于加剧国际分工的深化、促进国际市场的统一、推动世界市场的竞争、推动贸易自由化不断深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4.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深入、科技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和开放政策盛行,使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世界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全球和各国对外贸易系数不断提高,世界性经济传递加速,相互依存加深。但由于各国经济上的差异,经济部门和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再加上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发展,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范围扩大,竞争手段日益多样化、科技化。
5.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转,为今后的全球贸易提供了最基本的规则,并负责实施多边贸易协议,定期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统一处理贸易争端,加强与其他国际机构的合作。它不仅强化了关贸总协定原有的规则,管理协调的范围更加广泛,还建立了透明度更大的贸易争端调解机制,可以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意味着世界贸易新格局的形成、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新时代的开始。
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出于相互合作、发展经济、提高谈判和竞争力的需要,80年代以来,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启动。1994年1月1日,美、加、墨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1994年12月10日,美洲34个国家在美国迈阿密举行美洲首脑会议达成协议,并签署了《原则宣言》。亚洲、太平洋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区域合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
二、发展可持续贸易的对策
1.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在我国开展的国际贸易活动中,坚持以可持续贸易为发展战略,离不开政府的宏观导向作用。一是积极参加国际环境与贸易领域的活动,加强相关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应该充分发挥贸易大国的优势,在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坚决抵制绿色保护主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合作中,熟悉其环保立法和贸易政策,深入研究WTO相关的环保条款和规定,从而尽量避免绿色条款对出口的不利影响。在我国无端遭受绿色壁垒时,可以使用适当的法律与经济措施来保护自己。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与贸易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环境管理。我国现行的贸易法中的环境法规,仍存在诸如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配套的监督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适应全球性的绿色浪潮的需要,就要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加强立法,使我国的贸易环境管理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加大经贸活动中对国际环境和资源公约及环保标准的宣传力度,发挥全社会的舆论和监督作用,做到执法必严。三是结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贸易产品结构。必须及时改变传统的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通过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开展贸易,大量引入国外先进要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合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四是积极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借鉴国外经验,逐步实现环境成本的内在化。
2.在可持续贸易的战略选择中,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一是大力推广绿色营销观念。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企业通过生产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破传统上对污染的末端治理方式的局限,加强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绿色营销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新型营销观念,要求企业应该根据环境保护标准来选择生产所需的技术、原料、制造工艺、产品设计和包装工艺,以及用后废弃物处理等整个生产、销售、消费的过程。二是积极开发各种绿色产品。我国企业应该加大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国外先进的环保经验,将环保思想融入到整个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在绿色营销策略的指导下,开发出对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各种绿色产品。三是认真借鉴学习国外相关行业的绿色经验。我国出口企业坚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起步较晚。如果能够认真研究国外同行的绿色案例,积极学习绿色管理,大力引进绿色技术,无疑会使我国企业少走很多弯路,从而以更少的代价,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可持续贸易之路。四是加强激励机制,吸引绿色型人才加盟。一方面,绿色型人才熟悉国外的绿色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绿色型人才懂得如何进行绿色管理,开展绿色生产。因此,绿色型人才的引入,可以使我国出口企业成功避开国外的绿色壁垒,真正将发展可持续贸易的思想落到实处。
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城市战略也成为中国21世纪城市化发展的核心战略。1992年,中国政府在签约《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时就郑重宣布:尽管中国还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了消灭贫困还将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但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4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位中国的国家战略,要实施经济、环境、人口、资源协调发展。1996年,中国开始颁布《环境保护条例》及实施意见,要求坚决关闭污染环境严重、破坏资源的“五小工业”。紧接着由人大常委会颁布《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海洋资源保护法》等相关法律14种。进入21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推进到一个崭新平台。
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都离不开能源技术的进步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为此,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促进新能源发展,不仅影响今天的发展,更关乎于人类的未来发展。
纵观近代史,每一次重大的经济飞跃都会孕育新的技术革命,催生新的技术变革。目前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在全球兴起,追求低碳和绿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科学技术在这场绿色变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依靠科技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淘汰落后技术,推进产业升级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创新技术,包括碳储存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寻求技术突破,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
历史的经验告诉人们,能源动力系统的每一次变迁,都将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钻燧取火使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使用的燃料由木材过渡到煤,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从煤到石油的过渡,造就了现代工业文明。今天,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能源产业发展,开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正成为各国的目标。一场加快推进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的能源革命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