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30: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节能减排研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辽宁农村节能减排策略
1、管理制度创新。强化政府职责、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形成政府积极支持和推广农村能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模式。普及农户用沼气、省柴灶和太阳能灶等技术,解决生活用能的基本问题;结合当地特点和生态农业,建设“三位一体”和“四位一体”;结合小城镇建设,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热电气三联产技术,为小城镇和村镇供应生活燃气、电力和热力等商品能源。国外可再生能源和国内发达地区农村能源发展的经验,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把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纳入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制定我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规划和目标,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逐步提高农村能源品质,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条件,进一步实现由过去单一的农村能源向多样化可再生能源方式的转变,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2、管理方式创新:完善管理体系,建立系统化、立体化的保障体系。在辽宁省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上形成创新,建立完善农村能源建立管理制度,形成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同时形成政府、农户、企业为整体的管理、建设、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化、立体化保障体系。农村能源建设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要整合优势企业资源,建立企业集团,产学研合,加速农村新能源重点技术研发,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其次,建立技术服务体系,统一整理、核查规划设计单位资质;发挥各级农村能源管理机构的作用,培训和培养农村当地能源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建立各级综合服务基地和服务站,提高服务队伍质量和规模。最后,提高农民新能源使用意识,认识到新技术、新能源带来的高效节能、生态环保、居住舒适等长远效益;改变传统观念,逐步形成低碳高效是新能源的生活方式。3、技术方法创新:系统规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生物质能是辽宁省农村生活的主要能源,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的特点。农村利用现代化的生物质能不仅能提高农村能源安全,还可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目前,传统的生物质能越占农村生活用能总量的50%以上。而商品性能源只占很少的部分,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对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生态环境、农业发展、农村面貌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辽宁省应积极推进技术较成熟、开发潜力大的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设,解决偏远农村地区用电和用能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作为企业在生产汽车过程中耗费能源较多的环节,汽车涂装的耗能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由此可见,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对企业生产的重要程度之高。购车主在买车的时候,往往会通过对涂装的检查以确定自己是否购买,多半因为这个原因,汽车涂装质量成为汽车制造业重点关注和检测的对象。对于能源消耗都比较高的汽车涂装生产环节,节约涂装能耗成为当前一个热点话题。
1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家大力倡导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背景下,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的发展为节约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不断向目标靠近,汽车涂装工艺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为保护环境,达到绿色生产的目的,企业逐渐改进传统的汽车涂装工艺技术,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涂装技术,使汽车涂装工艺加工环节耗用的资源大大降低,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然而,当前汽车涂装工艺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虽然我国的汽车涂装工艺技术对节能减排的重视性不断增强,但其与国外的汽车涂装节能减排技术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别。比如,进行汽车涂装工艺的高素质人才匮乏;由于汽车涂装工艺技术在生产中的不规范应用导致耗费资源量增高,汽车产品质量水平降低;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的引进需要大量资金等。企业应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并吸纳更多高素质人才,规范员工涂装工作流程,从而把握汽车涂装工艺技术发展的机遇,应对汽车涂装工艺技术的挑战。
2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对国际市场的汽车产业的竞争,汽车涂装工艺技术中的节能减排越发重要。总的来说,汽车涂装工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涂装前金属表面的清理和涂装的施工工艺。首先,涂装前金属表面清理技术也被称为前处理技术,其中电镀主要是通过采用在基材上镀上金属层的方法,对基材的表面尺寸和性质进行改变,该方法可以增强基材的抗腐蚀性、硬度,提高其导电性、耐热性、性以及增强美观效果。其次,涂装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对工件表面的尘土、油污、锈蚀以及旧涂料层进行清除的工作,其中主要通过对工件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比如氧化、钝化等,从而达到清理工件的目的。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具体包含精修、前处理、面漆烘烤、刮灰、打磨、涂焊缝密封胶、喷PVC、喷中涂层漆等组成部分。其中,防腐蜡、中涂、底色漆三个环节排除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高达81%,对环境起着不良影响。车身涂面漆色差将导致汽车的美观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增强车身的美观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下列两个方面进行改善:第一、运用黄变色差的原理将蓝色或白差进行调整。如果因为生产的汽车的车身颜色蓝差无法符合视觉标准而被暂时退单,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油漆公司对其进行黄变色处理,使车身达到标准的蓝色视觉效果。第二、依据车身漆色和标准色板色差实行调整。色差是汽车涂装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所需漆色制定新的标准色板,然后对漆色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使汽车涂装漆色处在标准范围内。
3 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的分析
在汽车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节能减排工艺技术是汽车涂装的重点所在。有效的节能减排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当前,汽车涂装节能减排工艺技术主要是通过预热回收再利用技术、预烘干设备节能减排技术以及空调回风再利用工艺技术来实现对资源的节能和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量控制。下面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3.1 预热回收再利用技术
在汽车涂装车间中,180摄氏度到200摄氏度左右是多种烟气排放的温度范围,其中在电泳、面漆烘干炉和中涂环节中,烘干炉内的温度不断升高,在烟雾大量排出的过程中,热能会随之=流失,于此同时,涂装前金属表面的清理工艺又通过吸收大量热量使槽内热度不断升高。针对废气在排放时的温度很高的问题,可以合理地在涂装前金属表面的清理工艺中加入外来热量。
3.2 预烘干设备节能减排技术
烘干温度的控制对于烘干环节的能源控制起着重要影响,因此,应合理控制烘干温度的范,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实际中,外界空气湿度的不稳定性会影响烘干室的温度范围,如果在烘干时使外界空气进入,烘干升温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这不仅极不利于车身的保养,还使得能源耗用量升高。较低维度强力冷旋风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在注入新风时,直接注入强冷循环风,从而有效地节约能源。
3.3 空调回风再利用工艺技术
作为汽车涂装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喷涂对汽车涂装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在实际生产中,汽车喷涂所耗用的资源量占整个涂装耗能的大部分,由此可见,喷涂过程的资源控制对汽车涂装节能减排环节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喷涂部门应将喷涂室的长度和宽度进行缩短,并不断开发和引进新技术,顺应时展潮流。比如,空调人泵技术的应用、喷涂室空调风循环再利用等。春季喷涂室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和夏季的基本相同。空调回风再利用工艺技术可以将喷涂室的空气进行除尘和净化,净化后的空气通过后续的调节,从而使温度和湿度有效吻合。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的汽车涂装工艺节约能源技术对降低资源耗用率至关重要。如何使汽车涂装工艺真实、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生产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部门对汽车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督以降低能源耗用量,提高产品质量;其次,国家应支持企业使用规范的汽车涂装工艺技术进行生产,并给予财政补助,以充分发挥涂装工艺技术的优越性,从而促进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煤矿;节能减排;问题;有效措施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能源需求问题也在不断增多我国的传统产业是煤矿,中国是一个煤矿大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煤矿资源,与其他的世界上的国脚相比,我国每年的煤炭开采量都会达到很高的水平。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煤矿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规模,为我国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煤炭的使用中,很多不好的问题随之出现,例如能源的利用率低,环境的严重污染以及不合理的企业机构等等问题。由此可见,对于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不但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还可以优化我国的企业机构,达到双赢的目的。
1.我国煤矿产业节能减排的现状
1.1落后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的煤矿企业的体制已经成功转型,现在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但是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些旧模式的管理方法,而且污染严重问题一直是我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也就造成了我国煤矿企业的落后的管理体制。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项,实现企业的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我国煤矿经营的最终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煤矿企业只注重煤矿的开采量以及最后的生产能力的原因所在,从而忽视了对煤矿开采的基础设备的建设以及完善。截止到目前为止,旧模式的管理方式仍然被很多的煤矿企业所使用,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对于资源的浪费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煤矿的经营效益也会降低。虽然已经有很多的煤矿企业开始或者已经建立了节能减排的机制,但是对于节能减排的实施并没有做到位,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监督体制的不完善等,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节能减排的措施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
1.2落后的煤矿生产技术自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生产力在不断地提高,煤矿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生产力的提高,以此来满足市场对于煤炭不断增长的需求,为了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很多的煤矿企业都会选择扩建或改建自己原本的模式来提高煤矿的产量,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仅仅将煤矿的生产量提高,并没有注意到煤矿生产技术的重要性。造成了煤矿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局面,与世界上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煤矿开采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与其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如果只想依靠提高煤炭的开采量来提高我国的经济,这种做法不但会加剧能源的消耗,对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
1.3严重的能源消耗煤矿企业为了使煤矿的产量有所提高,通常会采用煤矿生产周期延长的方式来达到目的,采用这种方式虽然会将煤炭的产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会对井下作业的人员加大工作的难度,在作业人员挖掘开采矿山需要用的巷道的过程中,井下的开采出来的用于运输的辅助距离就会增大,并且使得相应的开采设备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移动,出现能耗不断增大的问题。如果长时间的话,我国在能源的消耗方面的问题会不断地加重,在一些小型的开采单位中,由于其经济实力有限,开采的装备并不是很完善,在开采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设备的安装不到位、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在企业当中没有健全工作制度和安全的管理制度等等问题,这些的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都会导致煤矿企业的能耗问题的出现。
1.4落后的管理制度对于煤矿的管理,很多的煤矿企业的领导都把注意力放在煤矿的产量上,主要看重的是如果将煤矿的生产力得到提高,从而会忽视节能减排的措施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节能减排的意识没有形成。相对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制度而言,煤矿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比较落后的,煤矿企业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健全的管理体制,对于煤矿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方法,并且忽视了自身的真正实力。对于一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没有引进到自己企业的管理当中。对于运输系统的管理不完善,和自身的生产体系没有相对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并没有对运输体系进行完善。
2.煤矿企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
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煤矿企业都是采用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对于能源的消耗和资源的消耗问题没有及时地进行处理,同时还出现了煤炭的开采量下降,煤炭的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煤炭的整个的开采的过程中,由于它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等物体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环境污染问题出现,严重的情况还会对周围的居民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煤矿企业节能减排的措施的加强,不但可以降低我国资源的浪费,还可以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结构的调整。
2.1优化生产设计措施在煤矿的生产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做好节能减排措施的设计以及调整,来满足我国对煤矿企业节能减排的要求,主要分为以下3个方面:
2.1.1根据矿井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具有的生产设备,全方位地对煤矿的开采进行综合考察。在一般的情况下,会对煤矿的开采造成影响的是煤层之间的距离,并且这种影响具有不间接性,所以,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需要实时地对煤层之间的距离以及煤层的稳定性做出考察,当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及时做出处理,使得井下的巷道和作业流程可以尽可能地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优化,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2.1.2需要对矿井的周边环境进行实地的考察,当矿井的周边有着比较复杂的环境的时候,这不仅对矿井的开采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同时也会影响矿井中巷道的布局,因此,需要对矿井的周围环境进行实地的考察,对矿井的结构进行详细地部署,需要及时的注意避免对周围的水质产生破坏以及污染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提前做出相应的措施。
2.1.3对矿井周边的地质进行实地的考察,因为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矿井内部的地质构造会影响到整个开采布局,需要作业人员不断地对煤矿的地质进行勘察,并且保证地质的准确性,将开采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展开。
2.2提高煤矿的开采技术,完善煤矿的开采设备
2.2.1在煤矿企业中推广新的开采技术,在这时政府应该积极利用自身的职能和自身的作用,不断地鼓励和引导煤矿企业,当然需要适当的鼓励和引导,使煤矿可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实力和自己所具备的开采条件和环境,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开采方法和设备,从而实现绿色开采的最大目的。另外还需要鼓励煤矿企业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生产体系和管理体制,使用环保的开采技术,减少能源的浪费和损耗,加大煤矿的生产量。
2.2.2煤矿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强煤矿开采设备的研究,与此同时,煤矿企业还可以结合当地的高校,提高煤矿的综合设备和改善运输机制,以便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的条件。
2.2.3煤矿企业在资金使用方面需要加大对开采技术和设备研究的费用,同时政府也需要制定一些相关的措施不断地鼓励煤矿企业的发展。
2.3节能减排措施在煤矿的综合利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才可以到达真正的节能减排的效果。例如,工作人员在对瓦斯的抽采时,可以和矿井的建设进行同步实施,这样可以避免对资源以及能源的第二次浪费,此外,还可以对矿井进行系统的规划以及周围环境的设计,这样在提高瓦斯的利用率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瓦斯爆炸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结语
煤矿是我国产业的标志,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正常生活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很多的煤矿企业依旧采用着落后的管理模式,造成了我国在煤矿生产方面的损耗非常的大。因此,积极地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引进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但可以减少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在提高我国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我国的环境问题,达到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旭.对新化乡煤矿节能减排的几点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4):48-49.
[2]吕华浦.力创环境友好型煤矿——兖矿集团济宁三号煤矿节能减排纪实[J].环境保护,2010(1):79-80.
[关键词]
工业企业;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动态;内蒙古
近年来,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消费、供给及化工生产基地,内蒙古经济整体呈现出平稳且快速发展的态势。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也随之相应地呈现出较大幅度变化,并逐步趋向于高能耗、高排放及高污染的趋势。因此,在当前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背景下,如何构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系,是内蒙古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目前公认的、健康的新型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涉及产业、技术、城市、社区、交通、生活、文化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1-3]。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即三低三高)为基本特征,以通过节能减排的途径来减少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形态。总之,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要达到低能耗、高效率、绿色GDP以及充分开发利用清洁能源。而在这其中,节能减排又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4-6]。
目前,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整体得到了明显提升,已具备了较强的生产制造能力。在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工业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文明建设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就全国整体情况而言,我国工业始终处于“路径依赖”的窠臼之中,工业产业一直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内蒙古工业发展亦不例外。虽然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不能逾越工业化的阶段,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进不仅是产业技术,还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内在的必要理念。近些年来,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总量持续攀升,2013年达669361亿立方米(标态),比上一年增加5.3%,内蒙古为31128.44亿标立方米。其中内蒙古工业SO2排放量达123.64万吨,仅低于山东排在全国第二位;工业烟(粉)尘排放量超过68.41万吨,排在河北、山西两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7]。而且内蒙古工业废气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制造业及煤炭业的SO2、NOX及烟(粉)尘排放量均排在全国第一位。由此可见,内蒙古作为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地区,高碳经济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仍然突出。同时,从产业构成来看,全区高耗能、高碳产业占三分之二,且高碳产业所占比重偏高;而从能源结构来看,高碳能源依然占据主体地位,而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90%以上都是煤炭,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众所周知,煤炭的排放系数要远远大于石油和天然气[8],从而导致内蒙古煤炭消耗量和碳排放总量呈显著正相关。
一、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动态变化分析
当前,在我国经济整体持续稳步上升时期,内蒙古依托能源及矿产资源优势,使得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并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呈现出良好持续发展态势[9,10]。然而在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2001年至2013年这十三年期间,内蒙古工业企业的增加值、能耗、“三废”及其他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也随之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动态变化趋势[11]。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2014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中国环境统计公报》等。
(一)工业企业总能耗动态变化在2001年至2013年这一时期内,内蒙古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迅速,2001年只有541.02亿元,而到了2013年即猛增至7944.4亿元。由图1可以看出,其占全区GDP的比重总体呈增长趋势,由最初的31.57%快速递增至2013年的67.6%,其中2001年至2011年期间上升较为缓慢,然后在2012年突然出现快速增长,增长17.5%。可见,工业企业在内蒙古GDP构成中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改变。此外,2013年内蒙古工业企业的总能耗为14154.38万吨标准煤,而在2001年仅为2172.44万吨标准煤,可见上升幅度之大、速度之快。由图1可看出,工业企业总能耗占全区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出现大幅上升,在2001年到2004年的三年时间里,其由48.78%迅速增至85.93%,虽然之后又出现了下降态势,但到2013年仍达68.8%。但就总体变化走势而言,工业增加值对全区GDP的贡献率增长了36.03个百分点,而其总能耗占比几乎与前几年持平,下降幅度不大。由此可见,工业企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仍然占主体地位,工业企业总能耗大,依然是全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因此,如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仍然是当前节能减排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能耗动态变化从内蒙古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动态变化趋势来看(如图2所示),其值在2001年为2.3吨标准煤/万元,到2013年为1.27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趋势显著,下降幅度达44.8个百分点,其中2002年至2007年单位GDP能耗相对2001年有小幅度的上升,但自2008年开始一直呈现出下降趋势,且从2011年起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整体而言,2001年至2013年时期内,内蒙古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呈平缓下降态势。此外,由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动态变化趋势可知(如图2所示),在2001年至2013年这一时期内,单位增加值能耗呈显著上升—显著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其中,2001年其值只有4.02吨标准煤/万元,而在2002年猛增至7.12吨标准煤/万元,增加了77.1%,而后又开始下降到2003年的6吨标准煤/万元,2004年又出现小幅度上升,为6.33吨标准煤/万元,之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在2013年下降至2.62吨标准煤/万元,相对于2001年,下降幅度达34.8个百分点。总的来看,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这一时期内呈下降态势,且降低的幅度较为显著。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及单位增加值能耗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主要与全区针对经济发展中凸现出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积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关,如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工程、结构、生产工艺及管理减排措施,促使全区工业能耗呈现出较大幅度下降,同时,2013年全区化学需氧量下降2.21%、氨氮排放量下降2.48%。
(三)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总量动态变化当前,内蒙古工业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依托能源及资源优势,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企业规模持续扩大。2013年工业总产值达24137.53亿元,而在2001年仅为1347.9亿元,增加了近17倍,全区工业企业增加值也增加了13倍以上。然而随着工业企业规模不断地扩张,其“三废”排放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如图3所示,2001年全区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0959.93万吨,到2013年增加至36985.79万吨,增加了0.76倍;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由4958.92亿标立方米增加为31128.44亿标立方米,增加了5.3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由2482.52万吨增加为20080.59万吨,增加了7倍。虽然工业“三废”排放量自2001至2013年期间呈现出波浪变化,其中2013年工业废水和废气排放总量较上一年有所上升,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较上一年出现了下降,但总体来看均呈上升趋势。但与工业企业的扩大规模及速度相比,其“三废”排放增长速率相对来说还是较为缓慢的,都低于工业企业增加值13倍的水平。由此可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全区大力推进绿色GDP、循环经济及低碳经济的健康经济发展模式,在治理污染及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业“三废”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又表明,如何提高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发展清洁能源、推广清洁技术,推动高能耗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依然是今后关系到节能减排能否取得更大成效的关键所在。
(四)工业企业各类废物排放动态变化如图4所示,2001年至2013年期间,工业“三废”排放量变化幅度较大。其中工业SO2排放量及烟(粉)尘排放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总体亦呈递增趋势,而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总体呈递减趋势,但分阶段来看,不同时期变化幅度较大。工业SO2排放量从2001年起开始不断增加,2003年增长幅度较大,为113.78万吨,之后在2004年排放量虽有所下降,但之后又开始不断增长,2006年其值达138.36万吨,2007年又开始出现下降,之后其变化幅度不大,2013年工业SO2排放量为123.64万吨。总体而言,增加了154.9%,呈显著上升趋势。而烟(粉)尘排放量在此时间序列内变化幅度较大,从2001年的24.01万吨快速增长,至2005年达60.35万吨,之后又明显下降,2013年,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68.41万吨,总体来看,增加了77.6%,其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呈上升趋势,由40.3万吨增加至89.36万吨,增长幅度达50%以上,之后又明显开始降低,在2008年出现上升态势,以后又呈明显下降趋势,截至2013年工业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大幅降低,仅为1.37万吨。总体而言,减少了96.6%,呈显著下降趋势。可见,内蒙古工业企业各类废物的排放,特别是工业企业SO2排放量和烟(粉)尘排放量虽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均又在后期呈现出明显降低态势。
二、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一)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间的二元矛盾依然突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内蒙古积极大力推进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发展清洁能源、推广清洁技术为重点,实施了一大批技改项目,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行业,积极构建绿色、循环及低碳发展的健康经济发展模式,这一系列措施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工业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间的二元矛盾依旧突出。一方面,工业企业单位GDP能耗及单位增加值能耗总体呈下降态势,这主要与内蒙古积极采取一系列强化环境污染治理,优化产业布局、控制燃煤污染、淘汰落后产能及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等措施有关。另一方面,工业“三废”总体仍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这表明如何提高高能耗、高污染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发展清洁能源、推广清洁技术,推动高能耗行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等,依然是今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虽然对固体废物倾倒丢弃量的控制效果显著,总体下降趋势明显,但工业企业其他各类废物的排放量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SO2和烟(粉)尘排放量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并且上升幅度较大。由此可见,工业企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仍然占主体地位,工业企业总能耗大,特别是重工业依然是全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如何在保持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仍然是当前及今后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工业产业结构仍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受到自然条件、区域位置及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滞后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决定了其社会经济的相对滞后性。同时,内蒙古经济增长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较为缓慢,且为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层次水平较低,仍处于低级发展时期,,工业经济的增长仍然是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高新科技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偏低。2013年,内蒙古工业总产值份额排在前6位的产业依次是: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这六大产业所占比重之和达到61.8%。可见,资源对内蒙古经济发展依然占有主导地位,且重工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是最大的。工业产业结构失衡,工业生产大部分为粗放式生产,工业设备、工艺及技术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此外,从轻重工业比例看,2013年内蒙古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8.8%和71.2%,由此可见,内蒙古工业产业结构仍然专注于重工业的发展。而重工业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过度扩张,且这些产业的单位产出能耗过高、污染严重,更加剧了单位GDP能耗的升高。
(三)经济发展水平与技术因素对节能减排的制约内蒙古地处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节能减排体系建设与目标要求差距较为明显。当前全区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赖于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拉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进展缓慢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都制约着全面而有效地实施节能减排。特别是依靠重工业中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及一些本应淘汰的落后产能企业在市场中仍占有一定份额。技术的进步发展是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演化转型的关键内在动因之一。然而,内蒙古工业化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有限,其现状与国际惯例间仍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还是依赖于国内发达地区及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大部分工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工业产业生产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
(四)节能减排相关制度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到各级地方政府对节能减排都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使得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这与相关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没能及时同步出台,政策法规没有完全到位,执行力度不够。同时,一些工业企业没有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标准,阻碍了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一方面,一些地方一味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惜牺牲环境资源,大量发展一些经济效益高、能源消耗高及污染排放高的行业,甚至滥用行政权力对污染企业提供庇护,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换取短期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一些工业节能环保项目成本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即使国家积极扶持鼓励,并给予一定的补贴,但在充分调动工业企业的积极性方面成效不显著。此外,相关政府部门节能减排制度体系不完备,节能减排的管理监督、排放计量、执法力度及评价考核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的不断完善。
三、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效率提升对策
(一)加强对“三高”行业的调控在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所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中,煤炭开采与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工业等都是高能耗、高排放及高污染行业(即“三高”行业)。这些行业即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同时它们也是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领域,应对这些行业继续加大调控力度,节能减排的效果亦会更加显著。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加强企业监督管理,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退出。依据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要求,制定行业导向目录,加大对“三高”行业产品结构调整与行业结构调整,尤其要针对重工业中煤炭业、金属业、化工业及电力业等行业要改进工艺流程,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从多方面提高其节能减排效率。另一方面应积极进行节能减排标准化建设。节能减排标准是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公众效益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产物,是政府监管的依据,也是企业实施管理的基础。建立健全标准体系,不仅有助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而且能够促进政府相关部门对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进行有效监管,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提升行业准入标准,亦可以阻止一些“三高”工业项目的新建与扩建。
(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节能减排新产业2014年初,在国务院有关加强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工作部署中,明确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要进一步加快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尤其是要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长期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一直以来对能源及资源都是高度依赖,尤其是煤炭作为全区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高达85%以上,远远高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及传统用煤技术造成的排放,往往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从目前来看,煤炭作为内蒙古能源消费的主体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大力推广使用洁净煤,进一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工业企业提升节能减排效率的主要策略之一。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快发展节能减排新产业的步伐。节能减排产业作为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产业产值增长很快,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要积极引导工业企业采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先进技术装备及工艺流程,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相关产品,以提高其市场占有份额,提升竞争力,不断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同时,内蒙古丰富的风能及太阳能资源,使其发展清洁能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即可以解决目前的能源瓶颈制约问题,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为全面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坚实的新能源资源。
(三)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推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在煤炭、有色、石油石化、电力及钢铁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大力开发并推广新能源替代、能源循环再利用、能源及环境自动检测与控制等重点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提升基础能源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特别是以煤炭为主体能源和工业原料的行业。此外,内蒙古还应积极依托国家各项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计划,建设技术支撑平台,积极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政策,鼓励并扶持工业企业积极加大技术研发和改革创新,加快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全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首先,应在有色、电力、煤炭、石化及建材等重点行业,进一步推广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设备,以降低能源及资源消耗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其次,要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和无害化,重点要从源头和全过程预防或减少污染的产生。此外,还应积极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鼓励人们使用节能减排的环保产品,增强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形成循环经济发展人人有责的观念。
(四)加大节能减排监督及管理措施强有力的监督及管理措施是保证节能减排效率的必要手段和方法途径,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制度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两大方面。一是构建科学合理、规范适用的节能减排制度体系,建立科学、统一的统计评价体系,如定期检查节能减排指标达标、监督管理、能源消耗、节能技术改造及项目运行情况等,以量化指标来衡量节能减排效果,让工业企业及政府能及时准确的了解真实情况,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使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能切实的执行实施,全面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三是充分运用价格约束、绿色税收、环保收费及生态补偿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措施,对相关工业企业及政府部门进行约束引导和责任追究。此外,还应将节能减排工作成效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中,实行污染减排责任制和问责制,使相关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得以真正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吴林海.论低碳经济的时代变革———我国工业企业低碳生产转型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3,(10):63-67.
[2]毕克新,黄平,马婧瑶.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低碳技术观[J].中国科技论坛,2013,(9):107-112.
[3]程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4,(2):94-112.
[4]陈跃,王文涛,范英.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14-19.
[5]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27-33.
[6]刘莉.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科学发展———关于推进节能减排的有关对策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2,(5):77-79.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4.
[8]王平,张秋菊,朱帮助.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能源消费分行业碳排放系数因素分解[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24):11-20.
[9]何云强,靳大力,李萌萌.经济—能源—环境动态交互关系的探索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1):11-15.
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全球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正逐步成为国际共识。建筑行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北京“十二五;”期间建设绿色北京,实现城市向“绿色、低碳、环保”转型的发展目标,建设生态城市,必然要把建筑行业作为实现城市生态文明的重点领域,把发展节能减排技术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1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和技术管理人员从事绿色建筑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分析和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增量成本、成本效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起步较早,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与地区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均开始了绿色建筑和绿色经济的研究,研究重点包括在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基础上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节水、节材、节地、室内环境质量和智能控制的内容。绿色建筑的研究由建筑个体、单纯技术上升到体系层面,由生态城市建设的技术集成建筑设计扩展到环境评估、区域规划等多领域,形成了整体性、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体现了“四节”和环境保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并将其贯穿到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
上述研究和实践表明,从建筑物节能减排的角度研究绿色建筑实现的相关技术和方法是未来生态城市中绿色建筑发展的趋势,在绿色建筑中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可以在生态和经济两方面得到双赢。在这方面日本是比较成功的,其在公共建筑中大量研究采用各种节能减排技术,下面以在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费中占约30%左右的空调系统为例进行说明(见图1)。
2005年,为了应对能源危机、保护环境,推进零能耗建筑的发展,日本政府提出“将办公环境的空调温度设定为:夏季28℃、冬季20℃”,为积极响应政府的这一号召,日本企业和研究机构不断研发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技术,如:太阳能空调系统、工位+环境辐射空调系统、屋顶悬吊式工位空调系统等,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我们对这些节能减排技术进行深度剖析,对我国研发适合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技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日本太阳能空调系统应用研究
2.1日本太阳能空调系统效果
在日本,太阳能作为绿色建筑中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太阳能热水利用和太阳能光伏发电两个方面。表1所示的是各种利用太阳能方式的转换效率。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太阳能转换方式,其转换效率差异显著。
从图2中可以看到,富士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转换效率最高,能高达90%。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近年来,日本在太阳能的热能直接利用方面,尤其是富士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研发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开发出适合不同建筑需求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其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2.2太阳能与GHP余热利用高效空调系统
2.2.1系统的构成
太阳能与GHP(Gas engine driven Heat Pump)余热利用高效空调系统是由太阳能空调系统和GHP余热驱动除湿空调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太阳能空调系统是一个有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所收集的热量、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高效空调系统。该系统采用真空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和为了配合太阳能利用而专门设计的太阳能天然冷却器。
GHP余热驱动除湿空调系统将GHP冷却器的余热用于制冷空调,用除湿空调机分别独立处理显热和潜热。由于能够充分除湿,即使将温度设定在28℃也可以实现凉爽工作环境。
2.2.2系统的构成特征
该系统优先使用太阳能,由于雨天等气候的影响使热量供应不足时,启用备用的燃气发动机进行高效地补充,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控制、稳定运行。制冷时将GHP废热用于除湿空调机的驱动热源,不但大大地节省能源,而且保证了舒适性。
该系统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热水,专门设计了吸收型冷热水器(又称为天然冷却器),同时使用了真空玻璃管型高效太阳能集热器。下面对这些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其特点做进一步的分析。
2.3太阳能与GHP余热利用高效空调系统的应用实例
对太阳能与GHP余热利用高效空调系统成功采用的是日本东京燃气公司。该公司位于日本横浜市、总建筑面积为5645平方米、是一栋地上4层+屋顶小屋1层的办公楼,该公司在对这栋办公楼的节能升级改造中成功地引入该系统。
为了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减少环境负荷,1996年东京燃气公司经过研究,采用燃气热电联供系统、自然采光、自然换气、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等节能新技术,建造了划时代的“全寿命周期节能办公楼”。该建筑比一般写字楼的平均一次能源消耗量减少约24%,CO2排放量减少约25%。
2010年对该建筑物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使用了电、热水和空调三联供系统,将节能降碳的空调系统,最先进的自然采光、照明控制系统,太阳能发电和热电联供系统等组合,配合建筑能源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整合,实现了显著的效益和效果,成为一个绿色公共建筑典范。
近些年来,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国家下了很大的力气,尤其是涉及到电解铝行业的相关事件或政策就有不少。比如在2013年12月的《关于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中,就规定了要将电解铝企业电解交流电耗与铝业电解用电价格挂钩,以此来倒逼落后电解铝产能退市。根据卓创监测数据统计显示,截至到2016年,我国电解铝落后产能累计达到了278.1万吨。此外,近六年来,我国电解铝行业基本处于亏损局面,暴利时代已经逝去,因此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对于电解铝企业而言,通过借助于节能减排生产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创造更多收益变得尤为重要[1]。
1电解铝生产节能技术
1.1电解铝生产节能技术原理
工业铝电解槽的电能消耗量与平均电压以及电流效率这两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公式如下:W=2.980U/η公式中:W表示电能消耗量,单位kwh/t-AL;U表示平均电压,单位V;η表示电流效率,单位%。从上面的公式以及表1-1可以看到,电解铝生产要想实现节能,那么就需要从平均电压以及电流效率这两个重要影响电能消耗量的因素入手,一是降低平均电压,二是提高电流效率,而同时实现平均电压降低和电流效率提高就是电解铝生产实现节能降耗的最优努力方向[2]。
1.2电解铝生产节能对策
1.2.1低电压生产技术目前低电压生产技术已经在许多电解铝企业中获得了普遍应用,但低电压生产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伴随槽电压的降低电解槽的稳定性也相应降低,所以需要更加可靠、稳定的电解槽控制系统来支持低电压生产技术的应用。倘若电解铝企业的电解槽控制系统无法满足低电压生产技术的应用条件的时候,有必须对电解槽控制系统进行再次优化升级,确保即使在低电压条件下电解槽也能够平稳运行。二是在槽工作电压的降低过程中,会减少电解槽热量输入,那么此时就需要对电解槽强化保温,使热量散发减少,逐步使阳极覆盖料的厚度增加,对烟气流速予以合理控制,并对散热孔尤其是角部做好保温。三是保持良好炉膛内型,这是继续降电压的关键。应根据膛内型情况,进行局部散热损失调整。四是工艺技术条件优化。通常情况下,伴随槽电压降低,点解嘲温也随相应逐步降低,从而逐渐增大了电解质粘度,导致氧化铝溶解能力降低,效应系数升高,最终使得电解槽稳定性降低,所以有必要适当提高铝水平以助槽况稳定,适当通过分子比的提高以提高氧化铝的溶解性和电解质的流动性和电导率,这也有利于控制阳极效应和减小极距的下降幅度,最终确保在低电压下电解槽能够平稳运行[3]。1.2.2提高电流效率如何在低槽电压这一前提下能够有一个较高的电流效率,是电解铝生产实现节能的关键。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槽电压相同的情况下,电流效率每提高1%,那么电能消耗就能够降低140kWh/t-Al左右,炭耗降低5kg/t-Al左右。而很多因素都会影响电解槽的电流效率,比如电解槽稳定性、电解温度、氧化铝浓度、分子比、极距、添加剂、非阳极投影面积、电流密度、换极、阳极电流分布、两水平、炉膛内形、电解质黏度、电解质过热度、界面张力等等。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往往一个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其他一个或多个因素的相应变化。但总的来说,对于电解铝企业而言,电解槽稳定性、炉帮厚度、分子比、电解温度、极距等是影响电流效率的主要因素。所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寻找出电流效率和低的极距的匹配关系,使电解槽运行于一个较佳的极距状态下。此外,保持良好的炉帮厚度和适当的铝水平,在低分子比和电解温度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5]。
2电解铝生产减排技术
从国内电解铝企业目前实际运行情况的调查来看,受投资运行成本和治理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多数电解铝企业对其产生的二氧化硫尚无治理与控制,从而造成二氧化硫直接排放的污染现状。纵观当今,绝大多数电解铝企业电解烟气净化采用氧化铝干法净化治理工艺,但这仅对氟化物和烟粉尘去除效果较好,除氟效率≥98%,除尘效率≥99%。但近年来,国内有少数电解铝企业开始研究电解烟气脱硫脱氟除尘一体化技术。比如云南某电解铝企业建成“电解铝烟气脱硫脱氟除尘一体化土业试验示范装置”,脱硫效率≥90%,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铰化肥产品,使资源循环利用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其他电解铝企业也可以利用电解烟气脱硫脱氟除尘一体化技术来帮组企业同时实现氟化物、烟粉尘以及二氧化硫同时减排的目的。
3结语
电解铝行业进行节能减排,不仅是相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需要,同时更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电解铝生产企业必须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的技能减排技术,依靠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将电解铝行业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希望能借本文的研究结果给予相关人员一定参考借鉴,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各个企业生产工艺的不同,所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
参考文献
[1]李积良.浅谈进一步加强电解铝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2010:4.
[2]杨刚.电解铝节能减排实践探索[J].有色冶金节能,2014,30(01):8-11.
[3]张新陇.电解铝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新举措的启示[J].世界有色金属,2013,(S1):100-103.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15-01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都要求比较高的能源需求量,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相对于总人口来说,人均资源仍然短缺。石油、天然气资源较少而煤炭资源较多是我国能源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也体现出了其重要性。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能源主要还是依靠煤炭。煤矿企业是主要的煤矿开采单位,在我国的能源进程中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但是,煤矿企业的高能耗,也让煤矿企业成为了九个重点能耗单位之一。虽然煤矿企业加快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是,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仍是煤矿企业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1 煤矿企业能源消耗现状
对于我国的煤矿企业来说,通过进行节能减排工作,能够吸收和借鉴国内和国外现今企业的能源管理办法,通过经验的吸收和学习,我国煤矿企业也能建立起自己的节能减排机制。进行节能减排工作,能够让煤矿企业的管理人员了解到企业的优缺点,在整个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普及,有效的降低了煤矿开采和其他环节的能源消耗,也降低了对环境的危害,节能减排观念的普及也能影响到员工,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节能减排的意识。
煤矿企业要做好节能减排,应该遵循“效率优先,节约为主”的原则,依靠现在日新月异的科技,进行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工作,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但是,现今煤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煤矿开采设备老旧落后,由于煤矿开采工作中的设备,更换和维修比较困难,再加上我国煤矿企业缺乏现今的节能减排技术,使得煤矿开采能耗很高,虽然很多企业都进行了技术改造,但是诸如大型高产矿区,能源消耗仍然难以降低,严重阻碍了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虽然煤矿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有普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识,但是技术水平太低、制度不完善和资金不到位等,都让煤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效果滞后,虽然工作进行了,但是能耗不见减少,环境污染也在增加。我国在煤矿节能减排方面也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使得煤矿企业没有依据制定相关评价体系,节能减排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际效果。
2 加强煤炭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探讨
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正在飞速发展,科技也可以利用在煤矿的节能减排中,基本思想也提到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煤矿开采工作中,应该减少人力劳动,大力发展自动化控制和管理,自动化的煤炭生产系统,不仅能够提高煤炭开采的质量,也能够减少大量人力劳动耗费的能源,节省人力和资金。在煤炭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要运用自动化技术,例如在矿井中,普通电灯应该用节能灯代替,使用保温墙、中空玻璃代替普通建筑材料来新建宿舍楼和办公楼等。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很有很高的热量,可以回收进行二次利用。煤矿中一般都使用硬度较高的水,这些水资源利用不当的话,会对自然环境带来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是对宝贵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应该尽量增加水资源的多次使用,减少开采自然水资源的频率,保持环境的平衡。矿井中的照明设备,也可以使用功率比较低的灯具,而且不进行煤炭开采工作的时候,应该关闭照明灯,节省电力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逐渐加大,环境保护已经是世界性的问题。煤矿企业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对于这个问题,煤矿企业可以用封闭性的管道来对煤粉和煤渣进行运输,二次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废气,例如用废气给办公楼和宿舍楼等生活区域供暖,这样能够有效的减少废气给人和环境带来的危害。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也可以多次利用,可以用来浇灌绿化带、冲洗厕所等等。还有产生的煤渣、煤灰等废弃物,可以用在煤场的砖块生产和道路维修等等。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瓦斯气体,虽然具有很强的危险性,但是也是一种宝贵的能源,由于和天然气组成比较相似,在煤炭开采可以先进行瓦斯抽取,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的气体也可以作为天然气使用。煤矿企业还应该革新开采设备,更换成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型设备,减少工作中产生的噪音,保护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环境。
良好的节能减排意识和观念是最为重要的,煤矿企业在进行开采前,应该结合当地环境、煤矿条件、开发条件等,做好煤炭开采的全局计划,合理的、适度的进行开采工作,既要满足社会的煤炭需求,也不能让煤炭开采出现过剩的局面。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渣等,煤矿企业应该有“变废为宝”的意识,科学合理的进行再利用,发挥他们的最大使用价值,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投入一定的资金进行煤炭开采设备的更新换代,新的设备才能够满足现在急剧增长的煤炭开采进度,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每个人自小应该养成的观念,在煤矿企业中,应该进行节能减排观念的培训和普及,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人员,通过一件小事的积累,体现节能减排的意识,通过闭路电视、广播和宣传部门的工作,让节能减排的观念深入人心。在煤矿企业内部,也应该建立起完善的节能减排制度,根据企业情况的不同进行灵活的改变。给企业中的每个员工分配节能减排任务和责任,将节能减排工作效果加入到绩效考核中,如果员工能够很好的完成节能减排工作,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煤矿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带头作用,加强内部的考核和监管。定期的开展“节能减排讲座”,鼓励员工参加讲座,接受相关知识的熏陶,企业也可以出资印刷一批《节能减排绩效》的宣传手册,在员工的空闲时间可以阅读和学习。定期召开大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近战的讨论,健全机制和体系。
3 结语
新的科技带来了更好的煤炭开采方法,煤矿企业应该利用好,提高煤炭开采过程中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监督,才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参考文献
在LOW-E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离线真空磁控溅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生产方法,这种方法的生产流程如下:首先,在生产之前需要把之前准备好的浮法玻璃的原片进行切割、清洗、晾干等方面的处理,在浮法玻璃干燥之后,需要把其小心放置在溅射室。其次,在电路安装完成之后,需要向溅射真空室中通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可以发现室中的气压会有持续性的降低,在降低到工作压力时,这时可以看到在工作的玻璃板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薄膜。最后,在形成薄膜之后,还需要根据对LOW-E玻璃的不同性质需求,向真空室中持续通入不同种类的惰性气体,对于生产实力较强的厂商,还可以设置多个溅射室,以增加玻璃的性能。这种生产LOW-E玻璃的方法大致上需要三个基本结构,它们分别是介质膜、外介质膜以及功能膜。在这三个基本膜结构中,功能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功能膜的膜层表面上一般喷涂上一层导电性较强的金属物质,从而降级整个膜结构的电阻,减少能源的消耗,并且为了为了增强功能膜结构的稳定性,则需要在功能膜的内外表面分别设置一层介质膜以及外介质膜,在介质膜上一般喷涂上一层抗氧化物即可,并且要求抗氧化物应该有很强的透视性能。离线真空磁控溅射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生产过程中只需要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强度即可,并且加强膜厚的可控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第二,容易科研出新产品。由于这种方法在加工时需要向内喷射一定量的惰性气体,以此改变功能膜,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造出不同种类的LOW-E玻璃。第三,所生产出的LOW-E玻璃种类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建筑施工需要生产出各个型号的玻璃。
1.2在线化学气相沉积法
在线化学气象沉积法又称CVD法,这种加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流经衬底表面的气体发生的化学发应而最终在衬底形成薄膜。在利用在线化学气相沉积法生产LOW-E玻璃时,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步骤逐步进行:首先,在组装生产装置时,需要在锡槽的后部或者是退火窖的前部设置一道镀膜装置,镀膜装置需要安装较为牢固。其次,在生产装置安装结束之后,还需要在镀膜装置中预先添加适量的镀膜混合气体。最后,根据CAD成膜原理,在达到工作条件之后,即可打开通气阀门,知道观察到形成薄膜为止。这种生产LOW-E玻璃的方法需要三个膜层,分别是内膜层、过渡膜以及外部功能膜。对于外部的功能膜,它是其生产过程中较为主要的一类膜结构,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LOW-E玻璃的相关性能指标,在制造时需要采用二氧化硅半导体最为其主要膜结构的材料,而对于其内层膜以及过渡膜,则需要采用与主体玻璃颜色、材料相同的膜结构作为其加工的原材料。在线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第一,由于其膜结构是在玻璃板表面以化学反应的方式产生的,具有较强的活性,因此其膜结构较为牢固。第二,这种膜结构的冷弯、热弯等化学性质较好,并且可以连续生产,生产成本较为低廉。但是这种生产方法的生产难度较大,需要一次性投入的基金也较多。
2LOW-E玻璃的节能减排特性
2.1LOW-E玻璃的节能原理
从热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建筑物的室内温度受到室外温度的影响,而影响室外温度有两方面的因素,一种是太阳短波热辐射,而另外一种是太阳照射到其它物体上的远红外反射。对于室内热源也有两种影响因素,一种是室内的取暖设备,另外一种是人或者地板等材料散发出来的远红外辐射。LOW-E玻璃在制作时需要在玻璃表面喷涂上一层或者若干层二氧化硅半导体材料,它表面的红外辐射率极低,因此其散发的热量较低,并且其还能阻断外界其它辐射率较高的物质的热量。此外,在冬季时,LOW-E玻璃可以反射室内的远红外线,阻止大多数热量反射出室内,从而增加了室内的温度,减少了取暖费用,从而节约了居民的经济。
2.2典型LOW-E玻璃的节能环保特性
在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三种LOW-E玻璃,它们分别是高透型、双银型以及遮阳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LOW-E玻璃分别具有他们其对应的优点,下面对这三种类型的LOW-E玻璃其对应的特点进行阐述:首先,对于高透型的LOW-E玻璃,它具有极强的通透性,夏季时可以阻止室外的热量向室内辐射,并且加强室内向室外的热量传播。而在冬季时,则可以减少室内的热量损失,加强热量室外向室内的传播效率,从而节省了空调费用以及取暖费用。其次,双银型LOW-E玻璃是现阶段最节能高效的产品,它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差的不同而自动改变其自身的太阳能光透率,限制了室外红外线到室内的数量。最后,遮阳型LOW-E玻璃是现阶段市场上使用率较高的一种玻璃,这种玻璃的造价相对低廉,因此受到广大的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并且遮阳型LOW-E玻璃还具有较低的热传播系数,基本上能够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和使用需求。
2.3LOW-E玻璃节能特性的充分体现
LOW-E玻璃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以及用户的大多数不同需求,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上的独特特性:第一,由于我国地大物博,用户在使用之前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处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根据其特点,选出合适的LOW-E玻璃,以便做到高效节能。第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将LOW-E玻璃加工成中空型,这样做可以减少能量的损耗,将节能效果再次显著提高。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LOW-E玻璃的功能膜放在不同的位置,对于北方较为严寒的地区,可以选用在线高透型LOW-E玻璃,以此增加其保温性能。对于南方较为炎热的地区,可以使用单片双银型LOW-E玻璃,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
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在工业化时展过程中,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随之提高,使得全球变暖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目前阶段,生产、流通及消费等领域都处于高碳经济的状态,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将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当作重要依据,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中全面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
一、节能减排概述
狭义的节能减排具体指的就是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而有效地减少废弃物与环境有害物[1]。这种狭义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有害物排放量。为此,应对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新相关技术,这些都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样也是国家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
二、低碳经济阐释
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但是,能源发展会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也同样成为社会关注重点。多维的低碳经济,所指的就是在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经济创新制度和技术,以实现产业的转型,最终积极开发新能源,有效地降低发展能耗,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性发展,形成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目前阶段,将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当作出发点,完全摒弃先污染后治理以及先粗放后集约的经济发展方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始终秉承节能减排的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当作重要指标,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相互结合,对经济结构予以合理性地调配,以实现资源使用率的提升,全面建设生态文明。
三、节能减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一)重视节能减排目标考核
对于节能减排工作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节能减排目标的考核问题,目前已经进入到实施阶段。对国内各个地区及单位GDP能耗、工业增加用水量及污染排放指标进行及时并公报,积极组织相应的部门严格考核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情况[2]。最终,公告真实的目标考核结果,针对考核效果理想的企业应当给予一定的奖励,而没有按时完成考核的企业则应当进行严格地惩罚。
(二)积极推广并创新相关技术
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而节能减排的贯彻与落实也同样与科技水平创新相关。所以,应当在节能技术与新能源开发技术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确保能够实现高碳能源的高效运用,并在能源及环境领域中构建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在各领域企业中推广使用先进的技术,并及时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以实现节能公司对节能科技的充分利用。
(三)不断完善节能减排法律法规
现阶段,节能减排是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当中的核心人物,所以,同样需要重视与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其中,应当结合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实际开展情况来制定法律法规与政策,并且积极扩大其涵盖范围,对法律组织框架予以有效地完善,以保证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与目前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相适应,更好地实现目标。另外,应当积极完善并修订既有法律法规,特别是《石油法》、《天然气法》以及《节约能源法》等等[3]。
(四)重视节能减排监管工作的开展
因为我国国土资源丰富,所以,在地域方面存在特殊性与差异性,很多政策措施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都存在不均衡的状况,有的合理,有的却始终无法贯彻落实。为此,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制定方面,应当针对上传下达增加监管的力度,并且积极贯彻落实新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已经积极采取了改善措施,并且针对各省市各地区的节能减排工作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规定,并且及时公布考核的结果。针对节能减排效果不理想的企业应当提供举报渠道,并通过社会监管的方式,提高政府在节能减排监管方面的工作效率。
(五)构建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全面研究并推广使用节能减排全新技术,全面优化生产方式。另外,应当积极推动资源性产品,重视市场化的定价工作,并对资源的稀缺状况及环境成本等内容予以熟练掌握,对供给关系进行全面且深入地分析,并积极采用可行性的环境污染治理方式,进而降低能耗对于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4]。
(六)增强群众低碳意识
政府社团需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与渠道,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作用,不断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其中,针对各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宣传,并且使群众能够参与到节能减排运动当中。而在宣传的过程中,应当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予以合理运用,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地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与更新,将经济发展当作基础,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统一。同时,在该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使得节能减排工作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也被当作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企业应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在技术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深入研究并开发新能源,在企业经济发展中贯彻并落实节能减排政策,以更好地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发展,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文章基于节能减排,研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希望通过上述措施,全面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作者:李玉佳 单位:哈尔滨市节能中心
参考文献
[1]陈跃,王文涛,范英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4):124-130.
能源是每个国家都需要保护的一项资源,中国作为一个能源大国,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增加节能减排的重视,不能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从而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损失,限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的节能减排现状
其一,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能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现阶段中国的发展已经开始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能源危机。其二,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可知,中国现阶段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非常巨大,已经排在世界的第一位,其他污染物的排放量在世界上也排在前列,而我国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依旧会是以煤为主,然而煤资源的发展又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各种污染气体排放的首要原因。因此,现阶段我国的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国家应充分重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有效的减低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经济。
二、节能减排研究模型
(一)DEA模型
DEA模型最早是在1978年被美国的一个运筹学家提出的,DEA模型可以评价相同类型的投入和产出的若干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这种方法通过样本的投入得出产出的数据,在通过一些数学规划的求解从而获得每一个决策单元的效率值,在DEA模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模型是CCR-DEA模型。
(二)Tobit模型
在节能减排模型计算中,很多情况下因变量不能随机取值,而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这种因变量有限制的情况可以采用Tobit模型来进行计算,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因变量取值出现限制时依旧采用普通乘法带来的偏差。
(三)处理非期望产出
在研究过程中,决策单元分别代表国家的各个地区。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伴随有各种污染气体的排放,然而在计算经济产出的时候由于受技术的限制会把这些污染气体也计算在内,这就导致计算结果的不准确性。所以在计算经济产出时需要将污染气体的排放这类非期望产出排除,在很多的文献中提到的处理非期望产出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数据转化法,曲线测度评价法等。
三、变量、数据以及样本的选取
选择的样本是我国的不同地区,在决策单元需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能源,劳动,资本等投入指标,还要有一个经济产出指标,然后根据DEA模型方法来进行计算得出节能减排的潜力。
在经济产出的选择上采用GDP来计算,在环境效应的选择上,本文选取的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首先获得国家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具体排放量,然后再根据各个地区化石能源消耗量占国家总化石能源消耗的比例,来计算出各个地区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具体排放量。至于劳动力的投入的选择,可以按照从业人员的数量来作为劳动力的投入指标,这种投入选择并没有完全的考虑劳动质量和劳动种类之间的差距。在能源消耗的选择上,采用各地区的具体能源的消费量最为能源投入,各种能源的消耗量包括有水电的消耗量,煤的消耗量,石油以及天然气的消耗量等,并且将所有能源消耗量转化为统一的单位。采用DEA模型是来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是可以相信的,在显著水平不低于5%的情况下,样本的投入和产出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其中能源的消费增加经济产出也会随之增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增加。[1,2]
四、具体实例分析
(一)全要素能效分析
将各地区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投放到全能要素的研究体系中,通过分析得出,其一,以选择的样本为基础得出结论,我国的能效平均值是0.745,整体的节能水平偏低,还有很大的减排增长空间。其二,我国的节能减排整体效能偏低,但是全要素能效的指数在不断增加,这说明我国的节能效能水平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同时,通过变异系数来对我国各地区的全要素能效进行考察,发现各地区的全要素效能形成聚敛的趋势,即各个地区的全要素效能的整体差距在不断缩小。其三,从个别地区来单独看待,发现全要素效能的差距还是比较显著,一些地区,例如海南,云南,福建和广东,根据样本数据显示,他们的能源效率几乎已经得到10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最优的状态,而能效效率最低的地区几乎都是西部地区,例如,贵州,新疆,青海,宁夏等,这些地区的全要素能效几乎每年都不会超过60%,节能减排效率太低,需要重点加强减排工作。综合来看,可以发现我国的全要素效能整体偏低,这对我国的能源保护和环境保护是非常不利的,国家必须合理的处理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节能减排效果的地区性差异
通过数据可以发现,我国的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节能减排效能也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样本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的西部,中部以及东部整体的节能减排效能是处于上升模式,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很大,全要素能效在东部较高,在西部偏低,呈现从东部到西部,从南部到北部,要要素效能逐层降低的现象。在节能减排潜力上可以得出结果,西部地区节能减排的潜力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而东部地区的节能减排的潜力最小。[3,4]
五、得出结论
根据样本模型计算可以得出,我国全要素能效的整体水平比较偏低,这就说明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还是呈现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但是低效率低产出的状态,因此我国的整体节能减排的潜力非常大。
我国的中部和西部和东部三大地区的全要素效能差距较大,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节能减排的效果最好,是我国佳能减排的榜样地区,西部地区的节能减排效果确实太差,我国需要加大对西部环境的重视,有效的控制西部地区的能源浪费,多制定一些政策帮助提升西部节能减排的效率。
六、得出启示
在具体的能源使用过程中,将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计算到全要素效能中可以使人们更加客观地看到该地区能源的利用率情况,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了传统的能效计算法带来的偏差,还可以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让人们充分理解环境保护的内涵。所以,在对我国各个地区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考察时,要深刻认识到二氧化碳的强度,能源的强度等多项指标,使我国能够更加清楚知道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进度以及具体效率,方便更好的展开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
我国“粗狂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在持续,这将非常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要想更好的展开节能减排工作,需要积极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改变传统的“粗狂型”经济增长模式,不但的优化我国的各项产业结构,政府可以适当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充分的发挥“隐形的手”的作用,合理的配置国家的各项资源,同时国家要不断地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入,不断提升我国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我国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我国经济稳定的发展。[5]
对于我国节能减排效能的地区差异性,国家应该加大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交流,鼓励东部的一些全要素效能水平非常高的地区经常性的给能源利用率较低的西部地区一些节能减排的技术指导,同时一些秀的节能减排管理经验和管理制度也要向西部地区传播,让西部地区通过向东部地区学习借鉴从而不断地提升节能减排效能。同时,西部地区也应该充分认识到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积极地改善工业内部的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业,对于一些污染度较高的项目一定要加强控制,提高排放标准,有效避免污染。
七、结语
环境污染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各个国家都应该充分重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坚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大力发展经济,对于我国更应该如此,因此我国需要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我国节能减排的效果,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为辽宁省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1] 牛晓耕,张国丰,孙丽欣.节能减排效应分析与节能减排潜力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6(08):105-107.
[2] 向其凤,王文举.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及其节能减排潜力评估[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7(7):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