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0 16:30: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的发展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的发展趋势

篇(1)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不断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的特征[1]。在三农问题上,我国一直倡导着建设新型农民,培育有文化、会经营、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这样新型农民的建设就需要充分的将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为农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的文化生活,努力寻找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设之路,下面从变迁和发展趋势的两个角度分析,以供参考。

1.农村文化生活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农村文化内涵的可分为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从广义的角度来讲,农村文化所指的是农村人口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来说,其主要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2]。从狭义上的角度来说,农村文化就是指农村人们在精神文明中的一种活动行为,是农民在漫长的农耕活动中所创作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农村文化不仅是农民在精神状态上的一种反应,同时也是农村在社会不断进步中的一种标志象征。在我国农村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形成了以多样性、季节性、直观性、归属性和乡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村文化生活,在农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

2.农村文化生活的变迁及意义

2.1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表现

在历史记载中,乡村中的农民在农闲时节其主要的活动都表现在晒太阳、蹲墙根、搓麻将、唠嗑之中,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文化生活可言,同时存在着看书难、看戏难和看电影难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政府对农村文化生活建设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地区逐步建立了农民自己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广播站、宣传栏、体育健身设施、图书阅览室等,并在农民的耕地中组织农民科学种田。这些措施不仅使农民掌握了科学种植技术,同时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在农村中实现了组组通、农家书屋建设在村中实现了全覆盖、文化电影下乡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使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处于不断的完善之中。与此同时,农民群众也改变了以往的被动地位,自发的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创新农村的文化活动形式,实现了农村在文化生活方式中的新突破。

2.2农村文化生活变迁的意义

2.2.1巩固了农村的基层政权

在农村之中,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在一种程度上有效的加强了党群和干群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活动和工作的结合,政府的号召力和办事成效了得到了提高,很多涉及到群众利益点的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化解。同时,以农村文化生活为载体的农村文化生活建设,对农村思想建设和文化阵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2.2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早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农村文化工作就已实施,同时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在当时,其主要的活动集中表现在送文化、送电影和送图书方面。而在新世纪,科普宣传、农机讲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等多种文化活动的加入,使文化活动成为了引导农村致富的一种有力手段[3]。在农村之中,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引导农民向科技知识层面的发展,使农民科学种养,增加了产量和收益。

2.2.3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文化生活使农村中的很多群众都以此为载体聚集在了一起,在这个环境下,大家纷纷自发或有组织的展示个表演舞台,并且的相互交流,人际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融洽,使大家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与这个环境下得到了有效的化解,有效的促进了农村村风和民风的好转,巩固和发展了农村和谐稳定的局面。

2.2.4有效的展示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众所周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些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俗语中,其很大一部分都是农民群众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劳动中对形成与凝结的。在这些说唱歌谣中,不仅反映了民间的生活风情,同时也是农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真实反映。而在农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的今天,这些民间的故事、歌谣等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农村文化内涵都有效的展示了出来。

3.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

3.1内容上不断的更新

虽然目前的农村文化生活的发展已经非常的迅速,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是从目前社会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在内容上还是比较单一的。从农村文化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上来看,其变化的内容将会以乡、村、户三级文化网络、具有较大规模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4]。现如今,随着经济文化普及度的不断加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实施,农村中的很多群众在知识层面的结构也不断丰富。从目前的农村文化活动中可以看出,在贯穿着历史文化演变中传承着一些好的内容,不仅继承了传统的优先文化,而且融合到现代文明之中。从我国的舞龙文化来说,其流传的时间从古至今,虽然在舞动的形式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是所表达的内容已经完全不同。历史上,舞龙具有一种迷信色彩,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人间风调雨顺的一中仪式。现在,其所表示的内涵却是对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一种精神表达。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就是向着一种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方向进行发展。

3.2活动的质量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同样以舞蹈为例,在农村文化中舞蹈文化的实施是为了庆祝丰收而形成的,农民群众也是在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拍打起舞发展到编排精细和声势浩大的场面的。以往这种带有封建色彩而又低俗的活动,在农村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的向一种高尚文化品质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农民在见识面、文化素养和自身审美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不仅仅满足在学会之中,而是要学的融会贯通。农民群众的这一变化是由单一性和低层次向多样化和高层次方向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这种变化还将要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前途是一片光明。

3.3文化活动队伍将不断增加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下,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观念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农村之中,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村为了丰富文化活动,会专门花一些钱来请专职教师来组织一些农村文化活动的形式,这种现象在农村之中随处可见。同时,这种行为都是农村居民的一种自发行为,只是单纯的为了丰富文化活动,娱乐身心,没有任何营利性质。

【参考文献】

[1]钟文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76.

篇(2)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情况

随着我国农村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农业贷款余额也正在逐年提升,农村金融体系构建与完善总体向好,但是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角度上来看,我国的农业金融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地域性问题,特别是广大的中西部地区,例如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银行性金融机构与本土金融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动量小,信贷资金追逐利润客观存在单方向流入城市的现象,不能够满足当地农村人们的实际应用。除此之外,很多农村金融机构在管理制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内部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也不够突出,这些都是我国农业金融现阶段所存在着的主要问题[1]。

三、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建立核准相应的风险补偿计划

由政府财务部门尽快偿还拖欠农村信用社的贴息,同时剥离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当地有关政府应该尽快的完善现有农业机构的信用评级工作,这样才会为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机构的改革和深度调整,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会更好的实现创新式的发展。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调整与改革持续深化,区域性的农村金融机构会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风险补偿计划的重要性,才能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稳步转型,从而为降低金融机构风险,完善现有的信贷工作流程给予有利的保障。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建立核准相应的风险补偿是非常重要的。相关探索:天津市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和放大作用,于2015年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和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风险补贴资金,完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客观上促进了信贷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二)建立合理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在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时候,还应该对农村资金回流机制进行发展与完善,避免出现农村信用贷款资金跨区域外流的情况,让农村资金回归当地建设,支持农民创业。所以,在实际的农村资金管理中,有关部门一定要对农村建设、创业进行引导投资,这样既能够保证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还能够协同实现新农村建设。保障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安全,在农村范围内投资建设小额创业保险组织也是可行的,积极鼓励贷款客户为贷款资金买保险。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来源,就应该从根本上保障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的完善性[2]。

(三)畅通资金双向流动渠道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面临资金不足的现实困境,可考虑由大型商业银行参股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或由大型商业银行向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批发贷款或委托贷款等共同开展业务的方式让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农村金融机构。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也可将闲置资金存入商业银行,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双向资金流通渠道,既降低了大型商业银行资金空闲的成本,也提高了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益。

(四)制定农村金融投资的相关法律

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农村金融机构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规定农村金融投资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增加一些比例的信贷产品,这样对于推动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建议在实际的农村金融发展中,应该建立以县为单位的机构,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措施,对于贫困县和非贫困县都应该对其进行适当额度的减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金融机构建立不健全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有关部门一定要给予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符合自身经济发展的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完善现有的法律机制,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发展[3]。

(五)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与传统的金融体系相比,我国农村金融环境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如何能够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对其进行改善已经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有些地区的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农村金融网络支付体系没有完全得到百姓的认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传统“存贷”金融可能还存在着一些经营风险,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销量滞后等,这些都是需要有关部门改善的主要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运作、协同方式,才会更好的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六)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审查制度

适当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审查制度对于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从宏观上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金融市场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性,无论在制度方面还是在竞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农业金融必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在制定农村金融市场审查制度的时候,对于民间借贷不要有着太多的干涉,但应该建立、健全监督和管理机制,在保护正当经营的同时,应该最大限度的鼓励金融产业的发展和建设[4]。

(七)依据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特征进行变革

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中,应该根据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变革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金融机构和资源进行变革和重组,自从我国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之后,我国农村金融行业已经开始准入新的金融机构,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有一些农村机构的金融产业存在着发展不均匀的情况,或者是建立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这些都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只有加强金融服务机构自身的竞争化建设,才会更好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回报率,为发挥出金融机构的作用奠定基础。

四、西方国家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一)鼓励金融机构创新

鼓励金融机构实现创新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我国而言,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将会关系到我国整体的经济建设。所以,在实际的规划中,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现实情况对农村金融企业进行建设和发展,并且根据有关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信贷等产品的长期创新,这些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现有金融机构进行整合

我国与西方一些国家相比,在金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在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面,改制后的农商银行核心竞争力不足,缺乏很多智能化的业务,产品创新还相对滞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为了提升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机构发展情况,就应该从根本上对其进行创新式的整合发展,将核心竞争力构建和体制转型提升到新高度。加强地方农村的金融建设和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引导我国农村信用社资金、邮政储蓄资金回流本土,实现“三农”的可持续性发展[5]。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征信制度,建立本地农民信用档案

篇(3)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篇(4)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是核心的组成部分,必须在科技投入上持续增加,才能将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提升。农村供水工程在现阶段的建设中,得到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应该对现状做出明确分析,再按照发展趋势来实施相关措施。

1 农村供水工程的现状

1.1 农村地理位置限制

就农村供水工程本身而言,其主要是为了方便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减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可是,现下的农村人口数量较多,国家对于农业方面的需求表现强烈,想要在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落实上,得到一个良好的效果,首要面对的问题,在于农村本身的地理位置限制[1]。首先,多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城市存在很大的距离,这就直接促使其供水体系表现出差异化的特点,很多农村的基础供水设施不健全,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区,都是以井水为主的,因此他们对于城市的纯净水供应,并不特别的适应。其次,多数农村地方的基础建设有待加强,这就直接促使自然环境保存完好。可是,在此种条件下实施供水工程建设,表现出的难度是比较高的,既不能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又不能影响供水的正常实施,还需要对生产、生活用水提供积极帮助。

1.2 农村供水工程的个体性

我国的农村在各个地方均呈现为广布状态,所以对于供水工程的需求表现为差异化的特点。为此,在建设农村供水工程的过程中,绝对不可能按照完全统一的指标、方式来完成,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个体性特点。首先,针对特别偏远的地方,建设农村供水工程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到是否能够持续性的供水。偏远地方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且河流径流量表现不足,即便是通过深层地下水进行供应,也必须在供水工程的设施、管道等各个方面持续投入技术建设[2]。其次,针对正在建设的农村地方,供水工程的落实,最大的难点在于提供一种协调性的技术设备体系,要让他们的用水习惯得到保留。这些设备多数情况下,都要在农村地方进行调查研究,然后选定不同的型号设备,组成一定的供水体系。第三,针对接近城市的农村地方,供水工程的落实相对简单,他们受到城市影响较大,且作为典型的建设区域,在供水工程层面上,基本上与城市持平。

1.3 农村供水技术落后

随着人口数量的提升和生产、生活用水量的增大,以农村固有的供水技术,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良好的提升,同时对未来发展造成的阻碍是比较强烈的。农村供水技术落后,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农村的供水工作,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技术性内容。以打井为例,井水供应虽然比较普遍,可是多数农村地区在打井过程中,完全凭借老人的经验来完成,经过时间的推移,这种“经验”虽然有所传承,可是越来越不符合自然环境,再加上既往的打井数量过多,对地质水文条件造成了变化,井水供应没有办法像以往那样充足[3]。第二,农村对于供水技术的选择,往往没有选择与自身相互匹配的技术来完成,多数情况下都是自主去购买设备或者是聘请技术人员,可是在数据、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任何供水技术都不可能立刻执行,由此造成的时间浪费和供水工作滞缓,均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 农村供水工程的发展趋势

2.1 城乡供水同质化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倘若是单纯依靠自身来努力,不仅面对的困难较多,同时在成功的概率上也不高。农村供水工程的未来工作,必须按照“城乡供水同质化”的原则来积极落实。首先,城市对于供水工程的建设、掌握非常成熟,而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城市的技术、设备等,投入到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当中,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其次,“同质化”的操作方案,并非是完全相同,而是要结合农村的地理环境、水文条件去投入建设。城市的各个地质勘察队伍,经常深入到周边农村地方进行工作,因此对数据、信息的掌握较为充足,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框架明确,后期投入的专业技术、专业设备等,也可以很快的运行起来,这对于农村供水而言,彻底告别了以往的“繁s探索”现象,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的供水效果,且在持续性方面表现突出。

2.2 建立联盟供水工程

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自身村落规模的不同,在供水工程的需求上表现为一定的差异。可是,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分析,很多的村落在相互间隔的距离上并不遥远,有些村落的间隔特别近。在此种条件的影响下,可以积极考虑建设“联盟供水工程”。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目的,在于让广大的农民朋友在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上得到更好的保障,既然个体村落的能力和工作有限,那么在联合建设以后,相信可以达到资源互补的特点,在供水效果上也会得到明显的提升。首先,联盟供水工程要进行积极的调查研究,规划好供水工程的建设范围、工程量。其次,要求各个村落通力合作,互相之间对资源进行共享,包括技术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等。第三,联盟供水工程的确立,要从小范围开展试运行,阶段性的扩大到各个村落,从而形成农村内部的供水循环,对生产、生活水平做出提升。

2.3 完善管理制度

我国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上比较大,近几年取得的成就比较理想。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将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型态而言,在建设农村供水工程的速度上是比较突出的,可是想要保证长期、稳定运行,则并不简单。建议在完善管理制度层面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设定专业的管理部门,在农村供水工程的内部进行巡逻,每天按时运行工程,对各项参数等做出准确记录。第二,要求各个村落对自身的供水情况,定期做出汇报,由此来了解农村供水工程的实际运行状况,定期做出维护整修,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第三,当农村供水工程表现出一定的问题后,绝对不能出现任何的隐瞒,需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去处理,同时禁止非技术人员擅自操作,要尽量避免问题的恶化。第四,针对农村供水工程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统计,可以每半年或者是每年度向上级汇报,及时的更换先进设备,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程的价值和功能。

2.4 优化排水系统

在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中,排水系统是一个比较容易忽视的部分,农村在用水量方面表现较大,所以在供水工程的未来发展上,一定要将良性循环充分的建立,这就必须将排水系统做出全面的优化。例如,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得不到很好的处理,随意排放,渗入到地下,成为农村水源清洁的安全隐患。新农村建设需要解决农村污水排放与处理的问题,应该将污水的处理与供水工程的建设放在同等地位。农村供水工程要做到供水排水一体化,借鉴城市的排水供水方案,制定一个适合农村实际的供水排水系统。

3 结束语

文章对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展开讨论,现下的工程建设速度提升,在质量巩固方面也比较明显。日后,应进一步加强工程的拓展建设,特别是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和配套的设备,应该持续性提高农村区域的供水,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洪超,张楠,杨路华,等.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现状差异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04):103-106.

篇(5)

(一)转变以城市为主导的城镇群体研究

在以往的城乡空间结构研究中,由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偏倚,使得城市的空间规划被当做唯一的重点,农村的建设规划被忽略,造成城乡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难以解决,城乡发展极不平衡。为了实现新型的城镇化发展机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就必须转变过去的发展理念,从而更多地考虑农村区域的建设和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反哺农村[1]。随着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交通体系越来越完善,使得城乡区域一体化趋势明显,因而有必要整合资源优势,合理规划空间结构,通过城乡间的功能互补,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

(二)以区域发展战略取代城市发展战略

在空间结构安排上,应站在整个区域的发展方向上,实现资源利益的分配,打破等级结构规划的桎梏。一方面,应体现区域聚居点的梯度性,营造城乡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发展方案中,统筹对象应覆盖整个区域。在保证空间连通性的同时,维护相对独立聚居点的整体性,实现城乡功能及优势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对周边腹地的引力作用,有时会出现功能较完备的组团卫星城。这些卫星城规模不大,但能够与农村区域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组团卫星城的作用下,可为农村区域的经济要素的流动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二、农村区域视角下的城乡总体空间结构规划

(一)促进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

在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对建设要素的统筹既包括物质要素,如土地资源、基础设施等,也包括非物质要素,如资本及人才流动、社会保障等等。通过对各类要素的合理调配,可实现城乡建设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城市对农村区域发展的支持。其中,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要素包括人口、土地及农产品等,而城市向农村流动的要素则包括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为了促进要素流动的平衡,应认真考虑要素流动的相关细节。例如,在城市向农村征地的过程中,应做好安置房的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2]。

(二)扩大城市建设指导效用,为城乡建设指导发挥作用

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其规划指导多偏重于中心城区,因此所采用的方案内容对辖区建设缺乏适用性,指导意义不明显。为了实现新型的城乡空间结构设计,应将建设指导对象由中心城区转为下级乡镇,在吸取城市建设指导的成熟经验的同时,还应认识到其中不适合农村规划的内容,从而避免编制与实际管理相脱节。应当根据乡镇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和优势产业,分析其中应解决的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发展互动策略。

三、农村区域视角下的村庄规划建设

(一)实现村庄规划的被动性到编制自主性的转变

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村庄作为规划的最小单位,在编制上存在明显的被动性。由于村庄规模较小,在人才技术方面基础较弱,因而通常由上级机构代为编制。这种编制方法由于针对性不强,因而成效大多不明显[3]。因此应从农村视角出发,引导村民对村庄编制的积极参与,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使村民能够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编制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真正成为村庄的主人。

篇(6)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呈现了新的特征。首先,从融资总量上看,融资需求规模扩大。由于务工收入和国家有关惠农政策的实施,当前单户传统农业、家庭承包型农业生产资金已趋于饱和。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换代升级,当前农村资金需求总量仍然不断扩大。除去农民自筹和信用社贷款外,财政投入和农村积累远不能满足其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农民缺乏可抵押、质押的物品来进行有效的融资。其次,从金融服务对象上看,不同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传统耕作方式的逐渐改变,用在纯农业的投入一般农民都能自己解决,而家庭规模经营和个体工商户资金需求量大,超出了小额信用贷款的范畴,但经营者又不能提供足额有效的抵押担保。对于乡镇企业和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经营风险大,加上信息不对称,其资金短缺问题非常突出。再次,从财政融资角度看,财政支农趋于弱化;从财政融资的历史角度和财政支农来看,一方面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由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口过多,而地方财政收入有限。

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形成了以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同时,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中外资的贷款公司等各种农村金融机构逐步产生和发展,灵活多样地发挥着作用。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等改革议程纷纷列上了各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表。但农村金融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不是短期内就能消除的。

1.农村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农村资金向城市逆向流动,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过去农村的融资渠道有四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等多个渠道,现在多数地区对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只剩农村信用社这一渠道。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撤并、重组,形成了农村金融服务的盲区。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影响农村资金的整体供应。

2.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职能发挥不充分。支持“三农”除需要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3.农村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不足。当前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不足,大多数由政府全部或部分出资,而且在运营中多靠政府扶持。支农力度不够,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作用较少,对农户、个体工商户、涉农民营企业支持也有限。

4.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户贷款对于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无疑是雪中送炭,但农村金融机构却很难发放。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务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致使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清收贷款;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小额农贷风险很大。

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改革仍不彻底。

二、中国农村金融未来改革发展趋势

1.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应当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一是分拆机构,形成集团控股模式,巩固和稳定县域农业银行分支机构,以资本为纽带发挥系统优势,给予县级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扩大基层机构的信贷权限,增强其融资功能。二是明确要求其在农村吸收资金的60%用于发放农业贷款。三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间的差异性,制定更加符合基层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四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

2.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增强农业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的能力。一是经营农业保险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二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尝试设立由地方财政出资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三是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农业险;四是继续引进经营农业险的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在积极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农业政策性、专业性保险业务,建立覆盖农村的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相辅相成的农村保险体系。

3.建立农村融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担保体系。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和组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建立担保基金补偿机制,增强担保公司资金实力,要在财政支出中按比例提取启动资金,建立市、县、乡多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由财政、银行、企业、社会共同出资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大力发展企业间互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扩大担保覆盖面,分散和化解风险的贷款信用担保体系。探索贷款抵押新方式,可以试行农村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方式,以缓解贷款抵押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颖.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北华大学学报,2009(4):27-30.

篇(7)

    2生产方式上,转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新阶段

    相较1995—2002年,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特征更为明显,中国在生产方式上正在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阶段转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等的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稳步提升一直以来,中国的农业具有非常典型的小农生产特征,单家独户各自生产,生产规模很小,农业经营服务组织薄弱。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从1995年到2011年,农业从业者人均种植面积已经从0.422hm2增长到了0.61hm2,增长1.45倍。从1996年到2011年,农业从业者的人均养殖规模也在增长,人均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都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1年人均产量分别是1996年的2.3倍、7倍、1.8倍和2.3倍。值得注意的是,从2006年到2012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从4.5%增长到21.5%,流转面积从547万hm2增长到了1800万hm2,这从另一视角说明了当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趋势。农业组织化经营趋势加剧近些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发展。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从3.68万家快速增长到2012年的68.9万家,增长18.7倍,实有成员数超过5300万户。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从2004年的11.40万家增长到2012年的超过30万家,辐射带动农户数从2004年的8454万户增长到2012年的1.18亿户,农业龙头企业从2006年的7.16万家增长到2011年超过11万家。农业生产越来越表现出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社会化生产特征增加明显当前,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其他类型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拥有政府公益机构15.2万个,拥有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同时,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上,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生产特征。以粮食、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为例,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2000—2010年,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中,机械作业费、雇工成本和流转地租金占生产成本的总比重在不断攀升,从2000年占总比重的10%增长到18%,尤其是机械作业费占比增幅明显,从6%增长到13%。

    3要素投入上,转向科技、资本密集型新阶段

    相较1995—2002年,在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的情况下,劳动土地要素的作用却在削弱,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特征正在从依靠劳动等要素转向依靠技术等要素。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作用正在削弱一是农业从业者数量减少明显。从1995年的35530万人下降为2011年的26594万人,占乡村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从72.5%下降为65.7%,从2009年开始,相关数据有加速下降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不再以农业为主业。二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面积已经从1996年的13003.92万hm2下降为2008年底的12171.59万hm2,每年因为工商业发展和人民居住需要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64万hm2。科技、资本等要素作用正在增强一是农业物质投入水平不断提升。以种植业为例,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推动了农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灌溉面积的较快增长,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从1995年的4928.12万hm2增长到了2011年的6168.16万hm2,旱涝保收面积从1995年的3611.88万hm2增长到了2010年的4287.15万hm2,机电排灌面积从3220.53万hm2增长到了4075.06万hm2。同时,每公顷土地上投入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和农用柴油等持续攀升,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态势明显。二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明显。从2009年起,农业部在800个县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项目,实现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的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过去7年间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5]。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更是达到54.5%,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每公顷产量首次突破5250kg,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80.5%[6]。2012年在粮食播种面积只比2011年增长0.6%的情况下,却实现了总产量3.2%的增长,科技要素在其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5]。收入构成上,转向依靠非农产业新阶段相较1995—2002年,现阶段农民的农业生产增收效果有限,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已经跌破50%。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农民收入已经转向依靠非农收入新阶段。农业生产增收有限,家庭经营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1995年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578元增长到了7917元,增长了5.02倍,且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年增速均超6%,实现了“九连快”。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利润增加非常有限。以粮食、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为例,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自2000年以来,3种粮食收购价格和单位均产值都在稳步提升,但2004—2010年平均每公顷利润率和利润额分别只有26%和2715元,严重制约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此外,从1995年到2012年,农民的家庭经营纯收入从1125.79元增长到了3534.51元,但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从71.4%下降为44.6%,其中从2009年开始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跌破50%,农民收入非农化的阶段性意义显着。农民外出打工数量和农民工资性收入连续增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跨乡镇外出就业,其中从2001年到2012年,外出农民工数量从8399万人增加到16336万人,增长了1.94倍。这说明虽然中国经济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农业的吸引力仍然要弱于非农产业。随着大量农民从农业、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农民的劳动时间和收入来源也从原来的以农业为主转向兼业化甚至非农化状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从1995年的353.70元增长到2012年的3446.46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从22.4%增长到43.5%,农民通过外出打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收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的差额比例从2000年的49%缩小为2012年的1.1%,两者已经非常接近,也再次印证农民收入来源的非农化新特征。

    4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4.1将依托城镇化等更宏大格局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将依托城镇化等更宏大格局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未来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嵌入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背景中,依托现代化的资本、技术和人力等要素进行解决。必须认识到要想解决至少六七亿农村人口的生存以及其所从事农业的发展问题,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更为困难的现实在于国土面积之广、各地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之大、人口数量之多,此问题的解决将毫无历史经验可循,这也是未来几年党和政府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

    4.2强农惠农政策将会拓展和延伸

    强农惠农政策将会拓展和延伸,如何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是现有制度环境下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问题。未来政府将更有能力拓展和延伸目前的强农惠农政策,比如进一步提高已有的各项农业补贴幅度,并可能强化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农村金融问题上进一步破题,拓宽试点领域和范围,允许更为丰富的实践探索。也必须要看到,有些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如何协调各项涉农工作,推动地方政府有效贯彻落实,将会是农业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

    4.3农产品需求的规模和质量将会继续提高

篇(8)

0.前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居民对生活热水的需求十分强烈,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增长率高达20%-30%[1],增长速度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地方[2]。

特别是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已经从城市转向农村。以低层建筑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区为我国太阳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根据农村家庭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数量与家庭收入的关系分析预测,到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总量将达到1亿㎡[3]。农村成为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迅速发展的基础。

但是我国新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我国新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与使用现状,指出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新农村将大容量化、一体化、全面普及的发展趋势。

1.新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现状

选取的调查地点均为新农示范村或小康村,能够代表全国普遍新农村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通过筛选本次调研选取了安徽省当涂、东至两地的9个示范村进行实地调查,并参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调查的4个新农村示范点[3]和粤北农村新型能源调查的曲江马坝镇圳背示范村[4]的调查调查结果,来了解目前我国新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现状。

调查问卷设计多个方向,包括新农村建筑形式、建筑节能、家庭用电系统、冷热水系统以及家庭收入、支出项目。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项目主要有:容量、价格、安装、服务、相关设施的完善程度、辅助能源以及满意程度等。

其中居民热水设施信息表及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满意度表分别见表1、表2.

表1新农村居民热水设施信息表

 

序号

项目(平均每户)

平均每户

1

太阳能热水器容量

220L

2

集热面积

2.3㎡

3

太阳能热水器价格

2800元

4

盆浴

50%

5

淋浴

100%

篇(9)

【中图分类号】 G249.97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由来

在中国广大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仍然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状态下生存的普通民众带入信息社会的环境中,是人们的期望,也是利用媒介技术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尝试。无论是在国内或是国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对此投入了必要的关注,并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此前我们曾经总结出甘肃省金塔县为解决互联网进入农家的“最后一公里”而建设的、以“信息小分队”为核心的乡村信息网络――“金塔模式”;台湾企业家温世仁先生投资发展“以校领乡”的乡村互联网模式――“黄羊川模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虽说不上是“模式”但也有其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形式,如甘肃省金川市永昌县朱王堡镇的“家家E”工程等等。在研究这些模式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即在西部边远乡村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最大的问题之一,便是网络建设首次投资后的“后劲”问题,也就是互联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我们的调查中就曾不止一次的发现,在有的村里政府投资建设、群众投资接入的“村村通”工程就因为设备维护费用的匮乏或电费等问题而中断使用。

如果按照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来观照这一现象,最典型的莫过于埃弗雷特・M・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毫无疑问,互联网进入农村,特别是中国西部偏远落后乡村,应该会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带来巨大好处。可是,近年来互联网进入乡村的过程中,尽管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试图建立不同的渠道,但最终往往是归于一个结果:哪里能对互联网的建设产生长久的兴趣,能在首次投入互联网后解决长期运行中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以及政策支持等问题,哪里就能较好地保证网络在农村持久地普及与应用。如果在一个地方没有一个或一批对互联网建设极有兴趣的人,当地互联网建设的后劲将严重不足,甚至连已经建立起的网络都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只有人而没有必要的资金和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样也无可奈何。因此,怎样才能找到一种真正有效的方法使西部地区的本地人、本地政府和社会对发展互联网有兴趣和积极性,然后影响到广大的普通社会成员,进而挖掘、培养出当地发展互联网事业的强大社会力量,是我们近年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如何调动人们投资互联网建设的积极性,如何在当地培养出一批有兴趣又愿意长久为网络发展事业出力的人,以及如何制定连续性政策,保证互联网在农村的持续发展,是一个更难的课题。

然而,宁夏灵武市发展农村互联网服务的新做法以及其命运,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带来了现实的思路。由灵武市实施“信息入乡”工程而开设的新型网吧――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心是这样运行的:由各级乡村政府提供场地和设备,挂牌成立农村互联网信息服务站,由专人承包经营,对农民上网查询农业信息免费;在各级农业服务部门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站,向农民提供有偿或无偿信息查询服务;由农民经纪人协会在村镇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站,通过会员制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利用部分农民现有设备及场所,直接挂牌经营,为农民提供服务。在这里上网,登录指定的33家农业信息网站,就可以随便查阅资料而不需交纳任何费用。[1]如果这种方式可以被当地人所接受,那么,上述问题也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如果这一方式不能被接受,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相关问题的具像,更便于我们寻求问题的答案所在。这也正是我们计划以此为研究对象的兴趣所在。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为保证研究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在近三年来对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媒介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中我们采用了现场观察、深入访谈、文献查证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针对宁夏临武白土岗乡这一典型的案例,本研究采用了深入访谈的方法,对首次报道杨俊贵事件的银川晚报记者、主编、杨俊贵本身以及临武市电信局的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主要涉及到以下的几方面:其一,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市场需求;其二,互联网进入乡村的政策背景以及管理模式;其三,当地农民的农业经营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媒体需求。

本研究在此框架下,以“创新――扩散”理论为依托,试图从制度、环境以及个人等三个层面对灵武市白土岗乡首个“农民网吧”的命运展开研究。

三、基本概念

在本研究中,基本的概念是“信息入乡”。所谓“信息入乡”是自2000年后在中国众多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由政府推动的一项通过互联网建设,将农民和农村需要的信息及时加以传播的计划。其核心文件是农业部的《“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信息入乡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在全国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形式。在灵武,“信息入乡”的官方解释是:“逐步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立互联网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各类农业信息,包括气象、农业技术、供求信息、市场行情、专家咨询、网上农展、劳务市场、招商引资、政策法规、农业315等,无偿让广大农民使用,并且通过网络及时处理农民所反馈的有关信息。”[2]可以看出,其核心的工作是在乡镇一级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站”。

另一个概念是“农民网吧”,这里所说的农民网吧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其在灵武市的官方称谓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站”。按照政府文件的规定,这种“互联网信息服务站”共有四种形式:一是由各级乡村政府提供场地和设备,挂牌成立农村互联网信息服务站,由专人承包经营,对农民上网查询农业信息免费,对其他上网人员提供有偿服务;二是在各级农业服务部门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站,向农民提供有偿或无偿信息查询服务;三是由农民经纪人协会在村镇建立互联网信息服务站,通过会员制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四是利用部分农民现有设备及场所,直接挂牌经营,为农民提供服务。”可以看出当时的设计还是较为合理的,几种方式也是可行的。

四、与本次访谈相关的基本情况

灵武市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官方网站对灵武的介绍比较简单:灵武市,总面积3626平方公里,现总人口24万,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省略w.省略/xb_view/200309/0922_05.asp

[2]摘自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灵政办发[2003]117号文件。

[3]yinchuan.省略/yc_gk/gk_05.htm

[4]摘自灵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灵政办发[2003]117号文件。

[5]同上。

[6]关于灵武市农民网吧的情况可参见银川新闻网的报道《宁夏首家农民网吧缘何夭折》,见省略 / g b /content/2006-08/14/content_392689.htm。

篇(10)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二是“三农”贷款持续增长。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农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约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14%,60%以上农户的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农村地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目前,通过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商业性金融组织,每年从农村地区流出的资金大于从城市流入的资金,导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城乡差距过大。二是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商业银行改革以来,几家主要银行都大批撤出了在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与此同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建设没有跟上,造成机构网点覆盖率偏低,农民接受金融服务困难。三是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盈利水平不高。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经营传统的信贷产品和商业保险产品,而对农民需求量较大的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则缺乏创新,造成金融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而一些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由于金融服务比较符合农民需求,发展较快,但是潜在风险较大。四是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支付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票据化基础设施研发和建设不足,覆盖的地域范围小,便捷化程度低。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金融“三农”服务的能力,严重制约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可行性建议与措施

通过对农村金融的经营背景及现状的分析与比较,为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裨益乡民,较好辅助“三农”政策的执行,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相关风险补偿核准规划。通过财政部门等尽快偿还原拖欠农信社的相关贴息,同时剥离先前由于政策性原因而导致的不良贷款,地方政府应完善农业部门的信用评级制度及相关部门的贷款担保机制,控制农业贷款的可能性风险及损失。

2.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在引导农村信贷资金回流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一是要为抑制农村信贷资金外流提供制度性保证;二是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通过财政资金补偿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村资金高效率地转化为农村投资。增加对当地经济信贷投放较多的金融机构再贷款额度;鼓励邮政储蓄资金参股农村信用社,投资设立农村小额保险组织,试办农村小额贷款机构,为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长期的资金投入来源。

3.制定《农业投资法》,规定县域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或购买农业政策性金融债券。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和预警,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或农村信用社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通过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可以提高超额准备金比例实行缴存,并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4.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近年来农信社改革的商业化趋势不断强化,一批农信社将撤离偏远落后地区。这种趋势无法逆转,只能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农村社区基金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就是弥补农村金融空白的重要手段。

5.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改善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环境,重点是完善农村经济基础条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三、美国农村金融体系对中国的启示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美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农村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体制,建立起了支持农村建设资金循环的长效机制,较好地支持了农村和农业发展,维护了广大农民利益。借鉴美国经验,结合中国农村的具体情况,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已经成为下一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主线。

1.要鼓励金融组织创新,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要按照农村现实和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培育和发展商业性的、可持续的金融组织。条件许可的地方可建立社区银行和小额信贷组织。鼓励引进国外农村金融中的专门为农业设计的金融品种,以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2.对现有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明确功能定位

农信社要巩固已有改革成果,办成商业上可持续、主要服务于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要结合股份制改革,通过机制和体制的转换,充分发挥农业银行作为大型商业银行的系统优势,切实提高对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服务;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按照商业化原则,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

3.加强政策引导,开展金融知识教育

要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要努力塑造有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用市场化利率覆盖其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土木工程的优势 下一篇: 心理问卷调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