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30: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31-02
建筑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和娱乐等基本活动的必需场所,是人类现代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而建筑材料则是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性能和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现代化的工作场所和开阔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各种大规模基础设施不断兴建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而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业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建筑业空前发展的过程中,建材工业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出来,制作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建筑材料,在此过程中,不但消耗着数量惊人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又排放出大量有害的废气、废液和废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虽然建材工业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加剧了资源的消耗,使中国的发展背上了环境污染的沉重包袱,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必须解决的课题之一。
1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率先提出环境保护的观点,从那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中,首次提出人类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目前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2],“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建筑材料作为人类消耗量最大的产品,其发展自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以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利益为目标,以此为前提来考虑建材产品的制造生产、加工使用、废弃处理以及再生利用,即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建材工业与自然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问题[3]。
2 促进我国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措施,采用高性能绿色建材
建材工业是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的大户,以建筑业普遍使用的水泥为例,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其能源消耗费用占生产成本的50%~60%。据对全国在册水泥厂的统计,每年要消耗煤炭1.2亿吨,用电量达400亿kW・h,仅用电就相当于20个秦山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然而,我国却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能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若以如此之大的能源消耗去换取与日俱增的水泥产量,确非长久之计。再看废气排放,生产水泥过程中从燃烧燃料提供能源到水泥由生料变成熟料加工成成品,两个反应都有CO2放出,生产1吨水泥熟料所放出的CO2气体大致也有I吨。而中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在近10年内,地球大气层将因我国水泥生产而增加CO2积存量近75亿吨之多[4],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其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严重威胁到地球的生态安全。
因此,为了切实保护好我们子孙万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保证国家能够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绿色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已是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工作是:科研单位应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明确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的反应机理和基本性能,相对降低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进行高性能绿色建材新品种的开发研究,明确高性能绿色建材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制定高性能绿色建材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研究高性能绿色建材的绿色化生产措施,包括对现有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开发新的生产技术。
2.2 减少占地与破坏天然资源,大力提倡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建材产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出来,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目前我国粉煤灰堆存量超过12亿吨,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己达40多亿吨,并且,随着电力工业装机容量增加,排灰量、用水量、占地量还要相应增加。这些工业废弃物露天堆放,占用面积惊人的土地不说,还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
其实这些工业废弃物如果好好利用,不但能减少占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粉煤灰可作为优质掺合料加入水泥和混凝土中生产品质优良的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或是用粉煤灰代替粘土生产各种粉煤灰砖和砌块,另外,粉煤灰还可作为人造轻骨料生产粉煤灰陶粒,也可以用来加工优质建材―― 微晶玻璃,利用粉煤灰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做道路基层既可以大量消耗粉煤灰,又可以大量节约水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样,煤矸石在建筑材料工业中也是大有可为:生产建筑材料制品如烧结砖瓦、免烧砖瓦、空心砖,制作水泥原料、水泥熟料、无熟料及少熟料水泥、特种水泥、陶瓷、轻骨料等或利用煤矸石筑路、充填采空区、塌陷区、造地复垦。如果加大科研力度与政策扶持,这些工业废弃物将变废为宝,可以大大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产生节能减排的良好效益,为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3 实施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
传统建材工业的生产模式是从自然界大量提取天然资源,经过加工使用后以建筑垃圾的形式大量排放回自然界的过程,经过人类社会百余年的工业化发展,这种传统模式的累计效应对地球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破坏已经让人触目惊心,因此加大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不失为一个实用有效的节约环保措施。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每年会产生数亿吨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被堆放或简单填埋于城市周边,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影响美观,因此,如果能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使其变成可再生的资源,对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砖、石、混凝土块经过分拣处理后,采用破碎机械进行破碎,再经筛分处理,得到粗细粒度不同的骨料,重新用于工程中,不但可缓解建材市场砂石供应紧张的局面,还可减少过度开山取石和开挖河床取砂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破坏自然景观;也可作为填料用来加固土质较差的地基或作为铺筑材料用于筑路或室内地坪的垫层;活性较好的建筑垃圾,可将其进一步磨细作为混凝土填加料,另外,建筑垃圾中的渣土,以及各种废砖、石、砂浆和废旧水泥等经过配制处理,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各种建筑用砖和建筑砌块。
2.4 制定更加科学的建材产品质量标准
对建筑装饰材料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和释放限量以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形式进行严格的量化规定,对建筑装饰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售要推行环境标志。发达国家均已推出了发展成熟的环境标志,如德国1978年的环境标志―― “蓝天使”,至今实施“蓝天使”的产品已达7500多种;丹麦等北欧国家推出的(HMB)标准,要求必须将建材产品的健康指标与产品质量标准同时标明在售出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上;加拿大也是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材的国家,于1988年开始环境标志计划,至今已经有14个类别的800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都是大力推进环境标志产品的优秀典范。
我国于1994年开始在建材产品中实施环境标志,相继推出了以绿色涂料、保健瓷砖等为代表的绿色装饰材料以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墙体材料等多系列产品,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还不均衡,特别是采用环境标志的建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应加大力度完善行业标准,制定包括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环保达标等多方面标准,不断完善中国绿色建材工业的环境标志体系。
2.5 加强建材市场的执法力度和市场调节机制
近些年虽然我国在加强建材企业的环保和整治污染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有关建材企业违规生产、污染环境的消息仍然屡见报端,目前中国建材工业生产过程中CO2、SO2以及烟尘、粉尘的排放量仍然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居高不下,对环境的压力并没有缓解,很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仍在继续生产。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为了完成国家“十二五”环保目标,应加大建材市场的监督执法力度,对那些技术设备条件落后,排放不达标的建材企业应采取强制性的整改指令,对那些贪图经济效益而未采取环保措施、恶意排污的建材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实行重罚。
此外,应充分调动市场的调节机制,在强制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采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手段来引导建材企业自发采取环保举措,近年来我国已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环保政策,将环保工作由政府的行政命令手段转向市场经济杠杆,今后应将建筑企业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向市场,将环保工作由行政化转向市场化、企业化,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将建材企业的污染成本内部化,从而使企业主动采取措施来做到事前减少污染,而不是事后再去治理污染,只有保证中国的建材企业在新的环保经济政策体制下不断壮大,才能促进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人们对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在生产和使用建筑材料时,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将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仍然非常严峻,中国建材工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尚建丽,刘加平.生态建材与可持续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71-74.
依卡化学品(苏州)有限公司是依卡化学品在中国的第一个生产基地,于1999年10月开业,11月正式投入生产,主要生产内部施胶剂。主要产品为:阳离子松香分散液和AKD乳液,目前年产量达24000吨。2006年11月,为配合中国造纸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作为在中国的又一大生产基地,依卡化学品(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投入使用,该工厂总投资超过400万欧元,与苏州工厂的年生产能力相同,预计年产值为1.5亿元。
防污、治污是造纸工业发展的关键
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外贸出口连年攀升,专家预计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仍将持续下去,因此中国对于纸张和包装用纸箱的需求等将会持续不断地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中国市场对纸浆和造纸化学品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人们也已经充分的认识到,造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废渣、毒性物以及噪声,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对造纸工业全过程的污染问题进行控制、防治或消除处理,就成为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内容。
产业链条上的共同责任
依卡化学品是专业从事纸浆及造纸行业用化学品的生产者,深知纸浆及造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关乎其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作为整个造纸工业链条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依卡化学品通过对造纸工艺深刻而完全的理解,牢牢把握客户的发展需要,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准确而迅速地应用先进的技术来帮助客户推动业务的增长,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卓有成效的创新和研发工作
依卡化学品以致力于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而着称于世,并以此为客户创造了巨大的利益。依卡在欧洲设有4个科研中心,在美国设有一个研究中心,全球共有200名的全职科研人员从事着有关造纸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工作。2005年依卡在研发中的投资高达销售额的3%,当年依卡取得20项专利并加以应用。特别是,依卡在中国投入的研发资源不断增加,目前依卡已经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非木材纸浆及造纸技术、符合环保要求的漂白用化学品等展开研发。同时依卡还就造纸厂的废水处理技术开展了大量创新和研发工作。
以二氧化氯在漂白工艺流程中的应用为例,依卡化学品拥有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的SVP工艺和在常压条件下进行的HP-A工艺来产生二氧化氯的专利技术,该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二氧化氯控制微生物,对各种微生物和孢子都有明显效果,提高产品质量――无腐浆和生物粘膜,即有效驱散纸浆中的粘液及无机沉淀物,从而消除了纸浆中固体块状的形成,不会形成有毒有机卤化物,对设备无腐蚀性,有效消除异味等众多的优点,不仅为漂白工艺流程更加环保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也为其客户带来从浆料到成纸利润的全面提升。
目前二氧化氯漂白工艺与氧气和过氧化物的结合使用几乎在全世界大部分范围内全部取代氯气。此工艺不仅是当今世界上纸浆厂改选的标准方法,而且也成为新建纸浆厂的标准工艺。
通过在脱墨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依卡向各大纸厂推广其皂类和表面活性剂类的脱墨产品。通过脱墨技术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各造纸企业废纸回用的进程。在我国新闻纸和包装用纸领域,目前均不同程度的采用废纸作为主要原料,进一步达到了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目的。在助留和助虑剂方面,依卡针对客户的不同纸种和不同纸机的特性来选择产品系列下的不同型号,以其为客户“量身定制”的服务,来确保客户进行高效的造纸生产活动。
针对高增长的市场策略
凭借其多年来在纸浆和造纸工业领域的领导地位,以及对市场需求的敏锐分析,针对新兴市场地区和传统市场地区不同的需要,采用了不同的发展策略。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成为造纸及纸板的高需求增长市场,自1999年底依卡在苏州建立生产基地,全面的满足了江苏和浙江两个最主要的市场需求。2006年末,在华南地区造纸行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下,依卡化学品又在广州开设新厂,依据该地临近珠江三角洲港口区域的卓越地理位置,依卡可以直接从本地采购主要原材料,同时和主要客户只距咫尺之遥,使得依卡可以牢牢地把握成本优势,同时还为依卡把产品出口至其它亚太地区市场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一流服务和高质产品的保证
依卡化学品的目标是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领先的应用技术及一流的技术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依卡化学品对自身生产过程的严格管理和精密的安排。2002年1月,依卡化学品(苏州)有限公司全面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的佼佼者。2006年作为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扩展,依卡在广州开设新厂,项目投资总额达442.5万欧元,承建商均来自国内公司,并在国内采购主要的承建材料和设备,全部工程按期完成,并未对周围环境造成任何损害。依卡一直以国际先进的、一流的标准来布局和规划在中国的发展和壮大。
作为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的公司,其本身也必须在各方面达到一流的水平。依卡在纸浆和造纸流程中的科学应用,保证了依卡本身的生产过程没有任何的废弃物产生,通过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产品支撑,不仅高效利用资源,还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动态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情况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欧洲,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场。定向刨花板,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继续成为人造板强势产品,但二者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与上年相比,欧洲2002年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达5790万立方米;俄罗斯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0.7%,达到470万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费量增长4.7%,达到5960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业的需求增加。
在欧洲,其目前的政策支持发展木材能源,这构成了人造板行业与能源行业争夺木材原料的局面,致使木材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一些人造板工厂的关闭。因此,欧洲人造板联盟目前正在积极行动,争取使木材先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优质人造板,待树木生命周期结束时再将其用于能源生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欧洲和北美的人造板工业将面临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但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将继续增长。
欧洲刨花板工业在2002年因有数家工厂关闭而受到影响,刨花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2002年欧洲刨花板产量299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0.2%;刨花板消费量272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2%。但其出口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刨花板工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原料竞争。由于需求不旺,原料供应短缺,西欧刨花板工业重组势在必行。
与上年相比,2002年欧洲定向刨花板继续迅速增长,产量增长17%,达160万立方米;消费量稍有下降,为160万立方米;出口翻番,增加到110万立方米。但定向刨花板工业开工不足,价格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75%的定向刨花板用于建筑,如墙板、地板、屋顶板、包装和家具等。
2002年,欧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超过850万立方米,市场需求旺盛,库存减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强化木地板工业的拉动。与上年相比,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增长0.7%,达590万立方米;进口量增长9%,出口量增长24%。但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在2003年初有所下降。胶合板产量持续增长,产量达到340万立方米。这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芬兰的产量增长了8.8%。2002年芬兰针叶材胶合板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占胶合板总产量的58%,但其桦木胶合板却面临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竞争。芬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其产量的90%供出口。其热带材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02年开始遭遇到来自中国等国胶合板的竞争压力。但今年将生效的欧盟标准EN13986将对热带材贸易产生一定的限制。届时,生产厂家需安装质量控制系统测试其产品,并且必须使用由第三方认证的实验室。
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生产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02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达563.6万立方米,出口量达158.3万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12.4%。目前,俄罗斯没有定向刨花板生产。
1998年~2002年期间,俄罗斯纤维板产量增长了62%,而消费量却增长了925。2002年,其纤维板出口24.20万立方米。目前,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尚在起步阶段。2002年,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28.6万立方米,目前有数个中密度纤维板厂和定向刨花板厂计划建设。
俄罗斯胶合板生产也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达180万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了64%,所生产的胶合板主要供出口,自1998年以来出口量增长了57%。
2003年~2004年,俄罗斯人造板生产、消费、出口量继续增加。预计今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将达到708.3万立方米,出口量达到197.4万立方米。今后几年,人造板生产能力将增加100万立方米左右。
北美2001年以后,北美人造板生产厂商面临生产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增加、国内经济恶化的局面,这种情况到2002年才有部分恢复。
北美定向刨花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02年定向刨花板产量达2040万立方米,占世界定向刨花板总产量的90%。北美也是定向刨花板的主要消费者,需求量达2020万立方米。结构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减少了胶合板的生产能力,控制了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加。该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爱尔兰、法国、德国2002年共出口201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有大幅度增长。
2002年,针叶材胶合板出口,巴西增长1倍,达25万立方米;智利增长60%,达1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形势良好,产量达36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8%;生产能力增长10%,消费量增长9%,达到400万立方米;从欧洲和南美的进口补充了其产量的不足。2002年,其胶合板产量与2001年的差别不大,为1790万立方米(历史上曾超过2000万立方米),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同年,北美胶合板消费量达2070万立方米,但胶合板面临定向刨花板的竞争,市场份额正不断减少。
2003年~2004年,北美人造板工业发展渐趋缓慢,其国内市场有所回升,出口减少。和西欧一样,北美人造板工业也在重组。刨花板产量和消费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之下。而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胶合板也稍有增长。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外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人造板工业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原料基地建设;
二、来自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增大,政府法规趋于严格,环境认证和资源可持续认证趋势增强;
三、人造板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用途不断扩大。由于优质原木供应短缺,人造板产品的用途将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替代木材制品,也用于替代塑料金属制品;
四、新技术的发展引起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如刨花板和纤维板在家具和木制品领域部分代替了传统的胶合板。而中密度纤维板又在家具等领域部分代替了胶合板和实体木材,定向刨花板在结构用途部分代替了胶合板。虽然上述替代属于木质材料市场领域内部的互相替代,但这些技术进步使木质材料在总体上具有了与其他材料竞争的能力;
近年来,虽然PX/石油芳烃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还是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商品生产的要求,PX/石油芳烃的产量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对于PX所谓的毒性,国内外科学家对其定论为“微毒和可控”。
一、PX在芳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PX/轻芳烃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被重视的化工原料。PX经高温氧化剂制成对苯二甲酸。它是合成聚酯的重要原料,聚酯进一步用于制造聚酯纤维和非纤维用聚酯,而非纤维聚酯包括聚酯瓶级、包装用膜片级和其他用途聚酯,聚酯纤维则是一种最重要的合成纤维。而非纤维用聚酯也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对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制造饮用水瓶等等。因此,PX/石油芳烃在化工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我国PX/石油芳烃的生产
从1965年我国开始着手研究生产石油芳烃,距今已有将近50年的生产历史。其生产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创阶段、芳烃产业链发展阶段、PX/聚酯工业世界中心阶段。
1.初创阶段(1965~1976)
1965年,大庆油田开始投芳烃的生产设备—铂重整装置,这套设备完全是我国自行研发投入的设备。在1965~1978期间,我国又陆续投入了12套设备,主要生产的化工原料还是芳香烃,进一步弥补国内石油芳烃的产量空缺,其中有少量产品将作为汽油调和部分,可以帮助建设我国的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
2.芳烃产业链发展阶段(1976~1997)
从1976年开始,我国各大石化企业陆续将乙烯裂解装置投入生产,生产新的原料资源,为石油芳烃的生产提供新的方法。在此期间,我国的PX/石油芳烃的产量又达到一新的高度,极大填补了我国商品生产的要求。
3.PX/聚酯工业世界中心阶段(1997~至今)
从1997年以来,在芳香烃提炼新方法的支持下,我国PX的发展迅速,产能能够达到较大的生产速度,其生产规模和开发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目前的PX/芳香烃的产量还是远远达不到我国现阶段的生产需求。
三、PX/芳香烃的毒性
芳烃是含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的总称,具有一定的毒性,根本原因是因其苯环结构所导致的,苯环上多一个甲基的甲苯毒性有所减小,而多两个甲基的二甲苯毒性更低。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高浓度的苯蒸汽有麻醉作用,甚至会导致死亡,但是二甲苯还没有足够的致死性。另外,根据国际评估标准,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PX中存在能使人致癌的物质。甚至在国外一些国家,PX都不算危险品,只能因为其对呼吸道的刺激作用而被列为有害品。
综上所述,PX无论是在毒性、灾害防护还是危险性标准上都不属于致癌物质。同时,在人们经常使用的汽油中就含有1/3的轻芳烃,虽然我们长时间接触汽车尾气,但也没有因接触到二甲苯而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健康问题。
不过,虽然PX相对而言比较安全,毒性较低,但是还是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在芳烃的生产和石油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特别注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的副产品,加强安全措施并处理好“三废”问题。
四、我国石油加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PX/石油芳烃工厂要有合理的地址
首先,PX可控性指在工厂的操作范围内可被控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避免PX的泄露而产生环境问题。同时,PX储罐的安全标准要按照工厂所在地的地震设防来安排。其次,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保证PX生产工厂能够安全、顺利地运行。这样,从生产设备和工作人员两方面入手,在工厂内部有效实施这些措施,就可以成功地控制PX的毒性,减少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2.政府部门加强相关的宣传与沟通工作
从200年起,我国陆续发生一些PX事件,这说明国民经济进入化工时代,人民对于其自身健康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在逐渐增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应认真考虑这些问题。虽然我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从事化工企业安全和环境保护内容的研究,但是由于人民群众对其缺乏了解,难免会对PX/石油芳烃产生抵触情绪,今后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应与群众加强沟通,以免产生恐慌。
3.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于PX毒性的科普教育力度
国内外专家对于PX的毒性的研究结论是“微毒和可控”,并且具体实践也做了证明。当前之所以出现PX事件,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对PX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无法正确认识到PX对国民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群众加大普及PX的相关知识的力度,而且最好是由熟知这一方面的科学家来完成。这样,不仅使人民群众接受了PX方面的科普教育,而且减小了PX事件的发生可能。
五、结束语
PX的生产在我国甚至世界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积极效益。目前,国际石油化工方面的竞争十分激烈,我国要把握好这一既有良好的竞争力又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项目,加紧发展。
参考文献
[1] 彭新媛.中国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之我见[J].职业圈(现代软科学), 2006(03).
1.2具有种类多的特点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具有种类多的特点,除了无机污染物(氰、硫、砷、钡、镉、铅),还包括有机污染物(苯及其同系物、醇、醚、醛、酯、酮)以及固体污染物(粉尘、烟气和酸雾等浮游粒子)。这些种类繁多的污染物无论对大气、生物以及人体的健康都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中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危害生物。进入土壤中会使得土壤酸碱化,阻碍植物的生长。
2化学工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2.1政府要增加化工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的投入化工生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其发展应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相关化工产业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例如设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或者提供财政补贴。这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鼓励下,化工企业才能更加致力于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从而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
2.2政府要建立相应的环境治理与保护机构我们知道,无论是化工行业还是其他的产品生产行业或多或少的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政府可以集中资金以及相应的人力、物力来专门建设一个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机构,专门负责对环境的评估与治理。这样将相关的环境治理的工作人员集中,能更好的攻克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节能、减排的效果。
2.3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政府的监管在环境的治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对超额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进行罚款,能有效的阻止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并且环境监管部门还应该责令化工生产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这样就能有效的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4实施技术推进战略根据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按照“技术创新、结构调整、管理措施、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使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有效落实。我们知道化学工业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因此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集中力量解决其中一些重要产品生产的技术问题,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停止其中一些污染高、经济效益的化工生产,这样才能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出路。
2.5实施技术组织战略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设计机构与企业生产的优势,构建坏境污染治理的技术联盟。研究出控制排放、降低能耗的新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满足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多种技术的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生产。
2.6制定与时俱进的战略发展方针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关注世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在企业生产内部采用生产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的综合治理措施,来提降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并在化工企业内部逐渐建立资源节约、结构合理、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学工业体系,实现我国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渐短缺和洁净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煤炭的重要性和地位还会逐渐提升。根据我国资源状况和煤炭在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资料预测,即使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稳健的替代能源政策,但到2050年,我国的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至少达到40%以上。基于以上情况,如何更好的整合煤炭资源,发展煤炭工业就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的一大重要议题。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现状十分严峻,集中表现为资源利用不当、环境破坏严重和生产安全性低等几个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虽然目前行业内都已认同了依靠科学技术来改善煤炭生产环境,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对于科技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用于科技手段方面的投入还明显不足,以至于我们煤炭行业始终没有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1、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当前,我国煤炭工业还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在煤炭开采和生产环节缺乏先进技术支撑,资源利用率长期偏低。目前我国煤矿平均资源回采率仅30%-35%,资源富集地区的小型矿井资源回收率仅10%-15%,资源浪费严重。单位能源消耗的产出,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资源回收率能达到80%左右,平均而言我国的煤炭回采率只有30%,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率长期低下。据估算,每采1吨煤炭,就要破坏和消耗与煤炭伴生的矿产资源达8吨,每年因采煤排放的煤层气约60亿立方米,相当于西气东输总输气量的一半,每采1吨煤炭,破坏2.5吨的水资源。
2、环境破坏问题严重
煤炭的利用率低,燃烧物和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其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污染气体排放超标。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一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另外,燃烧高硫煤排放的二氧化硫,会导致硫酸型酸雨灾害的发生,据统计,在我国酸雨问题最为严重的山西,每年因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第二,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由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手段落后,每年由于采煤造成的地下采空区和塌陷区使地下水年损失上亿吨,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煤矸石及废水排放带来的污染问题。目前,我国的煤矸石总量巨大,而约有10%的煤矸石会在堆积过程中发生自燃,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
3、生产安全性低,事故频发
统计数据显示,每采掘百万吨煤炭的死亡率,中国在2以上,而美国仅为0.039,印度为0.42,俄罗斯为0.34,南非为0.13,中等发达国家一般为0.4。每年中国因煤炭生产事故死亡的人数占全球煤炭生产死亡人数的80%以上。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各级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是煤炭生产安全事故率和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造成事故频发,固然有一部分的人为因素,但是技术水平的低下也是不容置疑,简陋的采掘条件和落后的开采工具无疑是导致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主要困扰我国煤炭企业的两大安全问题就是煤层气的利用问题,和上覆岩层运移控制问题,每年发生的矿井事故有一半以上是由于以上两种问题造成的。
4、煤炭科技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用于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煤炭工业的科技总量投入还相对较低。另一方面,煤炭科技投入不均衡。大型煤炭企业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2007年中国煤炭企业100强27家企业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有28家企业上市融资1,521亿元,82家企业研发投入1,103,595万元,平均投入强度为1.54%,但投入强度不高,其中60%的大型煤炭企业研发投入在1%以下,中小型煤炭企业的科技投入更低,而美国企业研发投入平均为3%,差距较大。
三、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要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由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制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基于上述阐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以下思路。首先,利用现有科技技术手段解决现阶段存在的资源利用率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和生产安全问题。其次,通过利用相关的辅助手段建立煤炭工业长期发展战略体系,确保煤炭工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轨迹进行下去。对于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工业来说,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和多次循环利用资源,即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煤炭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煤炭工业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四、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引入先进技术,促进煤炭工业科技
(1)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国家要制定相关的控制标准,严格控制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对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不达标的煤炭资源立项坚决不予批准,从源头上控制资源利用率低下这一重要问题。其次,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鼓励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对于资源利用率较高的企业可以予以适当的税率优惠,对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企业则给予严厉的处罚。此外,要在全国范围内,根据煤炭资源储存情况,重点开发那些已探明储量和可采储量较多煤矿,如山西、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省的矿区,以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一些小型煤矿则应严格规定,杜绝民间开采。
(2)减少煤炭工业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首先,要推进煤炭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减少原煤直接销售,从而减少因为燃烧原煤而带来的SO的排放量,从根本上治理环境,减少酸雨等灾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其次,要依靠技术进步,引入新型工艺和材料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地下水渗漏、地表沉陷等问题的发生。在具体开采过程中,凡是牵涉到供水的含水层在开采之前要充分考虑采矿对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论证。论证内容包括井田位置、面积、煤炭储存量、开采年限、开采层位、开采和加工取用水量、矿坑排水量、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等。此外,要逐步实现无废开采。要充分借助先进的开采工艺和先进的智能化开拓系统降低开采造成的废物污染。如:可推行矸石井下充填技术及矸石的综合利用技术。
2、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
(1)开发利用煤层气
研究表明,煤层气是一种非常好的清洁能源,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到技术限制,这种资源没有被利用,反而成为了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因此,未来煤矿企业要重点研究煤层气抽采技术,在开采矿产的过程中,对煤层气进行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在煤层气抽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山西沁水蓝焰煤层气有限公司开发的潘庄井田,是我国最有利的煤层气开发区段之一。煤层气的利用让煤炭企业看到了变废为宝的可能性,如果未来能够妥善充分的利用这部分资源,不仅对于提高生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显著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利用上覆岩层运移控制技术
在实践中,煤炭开采之后通常上覆岩层就会发生运移,进而引起地表沉陷,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业界主要通过留设煤柱减沉技术和充填法控制岩层移动及调整工艺参数控制岩层移动技术。目前较为常用留设煤柱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资源的回收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充填开采成为了目前业界比较乐于采用的方法。如许家林等针对全部充填成本偏高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煤矿开采沉陷的条带充填开采方法,建立了条带充填开采设计原则,并推广应用。高延法等提出了多层位注浆减沉技术,并在唐山煤矿进行了工程实验,取得了突出效果。未来,如果能够加大对这一技术科技投入,相信会开发出更为廉价高效的填充材料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大大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
3、打造煤炭企业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
煤炭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独特的创新企业文化作为支持。无数实践表明,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最深远最深刻的影响。因此,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实现煤炭企业科技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打造特色的企业文化,可以改善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形成系统化的文化经营模式,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做好企业文化创新必须从多各方面同时进行。首先,要由领导者牵头,在企业内部倡导科技创新、不断超越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明确企业科技创新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便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融入这一理念。其次,煤炭企业内部各部门要良好的落实这一理念,特别是对于技术研发部门和一线部门,要从本质上领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此外,对于企业新入职的员工,还要做好新员工培训,使其在进入企业的第一天就树立科技创新的观念,以便在后续工作中将这一理念充分融入实际工作中,真正实现全员化科技创新。
4、加大煤炭工业科技投入
首先,国家应从财政拨给煤炭行业更多的资金,用于科研创新。对于重点创新项目和技术,国家应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其次,煤炭管理部门职能要逐步改变旧有的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鼓励煤炭企业自主自发的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逐步确立煤炭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第三,地方政府要不断加大对煤炭工业的科技投入,重点扶持一些地方煤矿,鼓励其进行科技项目立项,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具体的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加大对煤炭产业的科技投入,为煤炭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促进地方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第四,要充分利用金融渠道为科技项目融资。各级主管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银行提高对煤炭企业商业性科技贷款额度,鼓励煤炭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5、完善煤炭工业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
首先,要构建多元化的煤炭人才教育体系。国家有关方面要将高等教育与煤炭行业教育相结合,建立煤炭人才系统培养体系,强化煤炭职业教育,对煤炭高科技人才实行定向培养,具体的可以引进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方式,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定向培养,为煤炭工业发展积蓄人才力量,此外,还有必要对在职人员进行长期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其次,要完善科技人才激励制度。基于目前煤炭高科技人员稀缺的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人事部门应适当的指定相关激励政策,为高科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并适当给予煤炭企业高科技人才以一定的经济补贴,从而提高其研究和工作的积极性。如:可以为科技人员提取省级科技开发项目经费的10%作为劳务费。其次,煤炭企业应通过激励政策提高职工创新的积极性,使其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安全可靠程度、节能降耗等实际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能够直接应用于安全生产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科研成果,提高科技对企业效益的贡献率。此外,建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创新。要从多方面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课题攻关。首先,要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建立独立的技术中心,鼓励一线生产单位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并且引导企业其他省市以及海外设立研发机构。而对于这些研发机构,国家可适当的给予补贴,以提高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罗景一,牛建英.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某些问题的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6;3
[2]黄温钢,张绍朋.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之路[J].矿业快报,2008;9
[3]王熠坤,华,王熠.我国煤炭业亟待告别粗放经济[N].经济参考报,2005;10
[4]王学栋.依靠科技创新构建绿色煤炭工业体系[J].山西焦煤科技,2009;4
[5]陶风鸣.2007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陈玉和,李堂军,王亲华.中国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择[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5
[7]杜晓荣.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7;1O
中图分类号:F2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49-02
一、中国现行资源定价机制形成历程
建国以来,中国工业相关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从无偿到有偿、从计划到市场、从盲目到科学的发展历程。在资源价格方面,建国后很长时间,中国实行“资源无价”政策,如矿产资源企业取得经营权后,除缴纳少量的资源税外,基本上可以无偿开采。资源的无价使用在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严重浪费,定价机制的缺失成为工业资源管理体制最严重的弊端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石油开采企业征收矿区使用费,并开征资源税,自然资源才进入有偿开采使用时代。
不可否认,中国长期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在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工业快速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低廉的资源价格保证了人民群众能够较为轻松地负担水、电、取暖等基本生活支出;另一方面,资源的低价也促进了中国较快地建立起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并使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时至今日仍维系着诸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这种资源低价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最主要的弊端是导致资源的浪费比较严重,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停留在粗放式增长的阶段。特别是在当前阶段,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大国和资源消耗大国,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冲突凸显,曾经推动工业迅速发展的资源低价政策与新的经济发展理念越来越不相适应,已经影响到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现行资源定价机制对工业的影响
(一)初级资源价格市场化与产成品价格管制不当的矛盾,导致工业领域几大顽疾长期得不到解决,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率
目前,中国大部分初级资源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而以初级资源为原材料的很多产成品价格则受政府管制,在某些产成品行业处于垄断的情况下,实行政府管制是有必要的,关键是管制是否适当。当前,对工业发展影响巨大的很多资源和能源价格存在的问题都是由政府管制不当造成的,特别是在垄断行业,政府没有有效发挥价格调控功能,而是由垄断企业打着市场化的幌子左右了资源的价格。这就造成两种后果,一是只要提到价格改革多半就是涨价,群众反应强烈,典型的例子就是成品油价格的涨多跌少;资源价格听证会的结果肯定是涨价;二是上下游企业价格矛盾突出,如煤电领域,每年的煤炭订货会都会将“市场煤”与“计划电”的矛盾推向风口浪尖。
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存在的问题是资源定价机制不合理的典型表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顽疾,严重影响着中国相关工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煤、电、油等能源是工业企业重要的生产原料和动力,牵一发动全身,定价机制的扭曲不仅直接影响到煤企、电企和油企,对能源依赖性较大的钢铁、汽车等工业企业同样具有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二)资源价格构成机制不合理,导致部分资源价格长期偏低,造成工业领域资源过度利用和严重浪费
1.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和政绩考虑倾向于压低资源价格。长期以来,中国资源的开发利用一直奉行“无价”、“低价”政策,有着深刻的经济发展观根源。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乃至至今很多地方,工业发展技术含量不高,一直是靠低成本推动,对于工业生产重要原料的自然资源,各级政府鉴于GDP政绩考虑倾向于实行低价招商,再加上很多资源的产权较为模糊,为各级政府创造了很大的自由定价的空间。例如,在工业用地方面,地方政府看重工厂建成后给本地区带来的GDP、税收、就业等政绩利益,往往倾向于采取零地价甚至负地价的方式招商引资,必然导致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使用。
2.现行资源定价机制没有反映资源使用的全部成本。从理论上讲,自然资源价格由开发成本、使用成本、环境生态成本、税收与利润等构成。但目前中国现行的自然资源价格只反映了一部分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均没有体现在价格中,从而导致资源价格偏低。如对油田、煤矿在开采过程中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损害、产生的各种治理费用,并没有在石油、煤炭资源价格中得到反映。这样的价格机制无法准确调节工业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导致资源的低效利用和严重浪费。
3.资源环境税费制度不健全导致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缺失。目前,中国自然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尚未形成,主要体现为现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尚不完善。在税方面,目前中国资源税存在诸多问题,如税基过窄,目前只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这七种资源征税;从量征收,即按照销售量征税;执法不严,随意性较大。在费方面,中国在征收资源税的同时还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山专项维护费、矿产管理费、水资源补偿费等多项收费,且政出多门,致使资源税费之间的调节作用无法协调,这都造成不同自然资源的价值补偿程度比较混乱。资源价格补偿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工业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进行粗放式生产,在浪费资源的同时,环境也被严重破坏。
综上所述,中国部分资源价格偏低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观的问题,资源定价机制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传统经济发展观与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理念的冲突。
三、改革资源定价机制,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产权制度,明确资源领域的产权关系。根据中国法律,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因此,资源的所有权较为明晰,但所有权的行使主体模糊,以资源的开发、使用、收益和处分为内容的产权制度较为混乱,中国目前资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产权制度不健全有关。制定法律是明确产权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市场化的产权制度,进一步明确资源开发权、收益权等,以及资源产权交易主体、产权交易规则和产权招标拍卖等制度,为建立市场化的资源产权制度提供法律保障。
2.在破除垄断的前提下坚持资源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导向。推行资源价格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应根据资源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特性,在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管制水平。在竞争性领域,应充分发挥价格信号引导市场供求、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让价格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对非竞争性资源市场,长期来说,应在破除行业垄断的前提下,推进资源定价的市场化。否则,在垄断企业与资源定价机制市场化并存的情况下,如果政府不能保持中立,公正地履行价格管制职能,市场化只能成为垄断企业攫取巨额利润的工具。就目前垄断企业存在的既成事实来说,最重要的是政府应摆正位置,基于真正的市场价格而不是垄断条件下的“市场价格”――即垄断价格来改革资源定价制度,提高价格管制水平。
3.建立反应全部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资源定价制度,核心就是要使资源价格不仅要反映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而且要反映环境成本。应以资源开发利用周期的全部成本为依据,形成合理的资源定价机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收回开发和使用成本;利用税收或收费等经济杠杆调节资源价格,完善环境产权制度,赋予地方政府环境产权的使用权,通过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手段,收回环境成本。
4.优先改革水电煤油等重要工业资源定价机制。自然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鉴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建议优先改革水电煤油等重要工业资源的定价机制。具体来说,一是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区分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推进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收费方式改革;二是尽快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建立起发电、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配电价格实行政府监管的价格形成机制;三是建立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地方煤炭产销一体化,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限制;四是完善石油天然气价格体制,逐步放开终端销售市场,打破地域垄断,鼓励其他社会资金进入流通领域。
5.发挥财税调节功能,引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诸多配套改革中,财税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应充分发挥财税制度的生产消费调节功能,不断完善资源税等相关税制,扩大资源税税目,将水、森林、土地、海洋等资源纳入课税范围,将资源税从按量征收改为按价征收。将具有资源税性质的其他诸多税种和收费合并为资源税征收,规范资源税费的多头管理。
总之,资源定价机制关系到工业发展的诸多方面,对工业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要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很多资源的价格改革势在必行。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标是要建立鼓励资源节约、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价格体系,必须辅以行之有效的配套政策,才能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必须认识到,中国资源定价机制的不合理只是造成资源浪费和过度利用的一个表象原因,最终根源在于经济发展观,因此,要改革资源定价机制,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从根本上要扭转粗放式经济发展观念,走资源环境与工业共同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李冬艳.循环经济模式下资源定价机制改革新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11):25-26.
[2]洪丽君.自然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综述[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是著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能波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TheTheory offconomic Growth)--书中首先提出的。他把创新定义为一种生产函数的新设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的市场;控制原材料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中产生,经过技术获取(研究、开发、引进技术)、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整个过程一系列技术经济活动的总称。
技术创新是浙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经济增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种是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粗放型”,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投入量的增长,或靠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不注重改进经营管理与科技进步。“集约型”是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等内涵扩大再生产方式而实现经济增长。迄今为止,浙江一直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其主要特征是依靠大量增加资源投入实现数量型为主的经济增长。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一种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增长,存在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以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为主要内涵的技术创新活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实现浙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浙江工业经济状况及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浙江工业经济状况分析
运用多个指标计算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经济效益水平的常用方法。1997年,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对1992年制定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作了修订和完善,将纳入评价考核的指标调整为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等7项指标。表1列出了1992年以来浙江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总的来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由1992年的103.3上升到2005年的156.6,上升幅度为51.6%。
但是若深入分析,近10多年来浙江工业经济效益的改善并不那么令人乐观。
首先,这10多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在各年度之间发生过几次波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出现下降,1998年才大体恢复到1993年的水平;最近两年由于宏观调控后一些过度扩张的行业亏损严重效益下降,整个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又有所回落。
其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上升与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编制方法有一定关系。众所周知,标准值作为计算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对比基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指数的大小。而上述指数标准值,主要是考虑我国当时工业经济实际水平和一般标准确定的。7项指标标准值大体代表了我国“八五”后期的水平,这与现阶段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全员劳动生产率16500元/人和产品销售率96%的标准值明显偏低。由于标准值偏低,客观上造成目前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虚高。
再次,从1998年以来主要效益指标变化情况看(见表2),除了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之外,其他6项指标虽都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并不明显。2005年与1998年相比,在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的47.6点中,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带来的贡献就达33点,贡献份额达到69.3%,其他6项指标改善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的贡献率只有30%强。事实上,2005年与上世纪90年代末相比,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资产负债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并无明显改善,2005年资本保值增值率和资产负债率都只勉强达到“八五”末期全国应达到的一般水平。
(二)浙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2007年电力供应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其它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会有所加大。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人“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磨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
三、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进浙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除基础性研究仍由国家来组织外,其他领域应把企业作为整个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部分,成立企业技术中心,推动浙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根据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特点,分层次建立创新体系。大企业和大集团成立国家级实验室和区域研究开发中心,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育。
(二)确立企业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从明确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建立严格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目标集中于公司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着眼于长远利益,成为自主技术创新的主体,确保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
(三)优化市场环境,加强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政府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构筑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法律环境和基础设施,如通过设立技术创新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基金,拓宽技术创新资金的筹资渠道,同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制。实行新产品开发税收减免优惠,增强重点企业的留利水平,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四)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改革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为政的体制,使之联结成一个整体来共同面对技术创新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模式,支持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研究、委托开发、成果转化、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形式,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产学研”联合机制。如江苏省从1989年开始开展以校企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产学研”结合工作,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结合的成功之路,加速了科研成果商品化的速度,使双方都获益匪浅。
关键词:军工产业园;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
Key words: military-industrial park;sustainnable development;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48-02
0引言
军工产业园区具有相当丰富的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是高科技产业的聚集地,是军工产品的孵化基地,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产业园在国防科技的建设和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陕西军工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1陕西军工产业园区的地位和作用
陕西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基地,具有重大装备和军品的科研、制造、生产能力。在拉动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促进陕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陕西通过整合,初步形成了西安阎良国家航空技术产业基地、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西安航空动力基地等以军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基地。其中阎良拥有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企业集团,如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飞行试验研究院,是全国唯一的集飞机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为一体,产业体系最完整的航空产业基地。韦曲以研发和制造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中国航天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为依托,兼具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等32家航天科技产业,充分发挥业已形成的航天科技资源对科技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区域发展。军工产业园在陕西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带动陕西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陕西军工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SWOT模型分析
用SWOT模型来分析陕西军工产业园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面临威胁,然后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措施。
2.1 优势分析
2.1.1 基础设施及规模优势陕西军工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较好,技术实力雄厚,是全国飞机总体计划,设计、实验、生产制造为一体的最大航空基地,具有完备的基础硬件设施。航天方面在运载火箭,卫星通讯、测控导航及地面接收研制方面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有“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的美誉。
2.1.2 科技实力及人才优势陕军工园区规模在同行业中位居全国首位,科技实力排在全国前列,专业技术人才济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人力资源优势。企业科研调节和技术配备水平都较高,全国有各类科研院所108所,专业技术人员90万人,国家级重点学科65个,科研教学实力均居全国前列,发展高精尖技术产业的条件都较优越。
2.1.3 军民结合的园区优势园区军民融合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随着民用高科技的发展,军事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些从事高科技开发的民用部门技术水平已领先传统国防部门,军民结合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各国的共识。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园区是军民结合的科技园区。园区内聚集着大量的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高新企业、而且主要涉及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具有军工性质的产业。
2.2 劣势分析
2.2.1 产业园区缺乏完整的产业链陕军工园区主要是通过政府提供廉价土地和优惠政策来激励企业入驻园区。进入的企业没有严格的挑选与分工,军品领域与开发区的发展方向是否一致也没有严格限制。园区企业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相互联系,优势互补、相互合作的产业链。
2.2.2 制度缺陷阻碍着园区的发展壮大陕军工园区周边地区有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密集。但由于体制不健全,传统观念与计划经济体制仍然起着很大作用,使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资源及科技成果没有与园区很好结合起来,合作较少,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成果也没能服务园区。
2.2.3 园区内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军民结合的部分园区由于“三线”时期建设的历史原因,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与西安市有一定的距离,园区内的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受计划体制的影响较大,加上西部改革滞后,风险投资等配套欠缺,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力度不够,尚未与地方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互动模式没有建立。
2.3 机会分析
2.3.1 政府政策的支持陕政府和西安市政府每年都会把掌握的财政资源,技术资源、往军工企业倾斜,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还通过适当的减免税收,加大财政转移力度,建立技术研发基金,提供适当宽松的政策条件。
2.3.2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战略实施09年6月,国家颁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西咸推进“西咸一体化”,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现在西安市政府已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积极争取优惠政策,项目引进和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大进展。围绕西安装备制造业生产配套产品的一批企业在我市形成聚集,军工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上马,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一个有利经济跨越发展的环境和基础已经建成。
2.3.3 国际国内产业优势转移当前处于经济危机缓解时期,经济全球化浪潮正推动着大批国际游资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加工厂和制造中心,工业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东部沿海由于资源要素供给减弱,产业资本正寻求新的投资点,西部应抓住机会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
2.4 威胁分析
2.4.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行业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规模经济形成。陕西军民品发展差距较大比例不太协调,尽管在“十五”初期曾达到5:5,但近些年军民品发展差距又进一步拉大。军民品比例为6:4。全国范围来看军民品比例为4:6较合适,有的省份发展较好达到3:7。军民品发展比例失调,军工优势没有发挥出来,从行业来看,陕航空航天和兵器产值也不平衡。
2.4.2 军工经济规模小,投资相对单一虽然园区国防科技工业呈现较快较好发展势头,但是有的军工企业只是追求数量投资而非质量投资从而导致其主要经济指标仍低于全省其他规模以上企业。军工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民用产品在军工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少之又少。军工企业在生产民品时不肯下功夫,没把技术转化为商品,导致失去很大一块市场。
2.4.3 缺乏品牌意识,品牌定位不准园区部分军企长期以来是一种“国家下订单,军工企业只负责生产”的运行模式,不去了解品牌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然而没有强势品牌支撑,企业产品很难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军工企业在民过程中,由于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导致军工企业不能清晰地进行自身定位,不能很好细分市场,难以找到合适的目标客户群体。
3陕西军工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战略
根据以上分析,陕军工产业园区目前应采取S-O战略,随着以后的发展应兼顾S-T战略。(表1)。
目前采取的主要战略为:
3.1 自主创新战略有些军工企业是花费大量资金引进技术,不去自主创新。导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永远处于被动局面。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自主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当前要从企业做起,培养企业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组织,挖掘创新知识和培养创新的企业家。
3.2 特色发展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国际竞争加剧,陕军工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虽然有其内生的本土优势,但只靠政府优惠政策吸引和扶持很难造就一个强大产业园区。目前企业要做到模块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特色创新,规范化管理和指导。由分散的初级工业结构向高加工高集成高技术化转变,以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建成特色工业园区。园区可以组织和引进一些特色优势企业加入园区,形成园区特色优势企业为龙头带动周边一些中小企业发展,最终形成核心辐射周围,龙头拉动周边的点面结构布局。同时发展特色“民”和“民转军”优势互补,拉动陕西经济发展。
3.3 优化升级战略当前陕军工一些产业园没有结合自身一些特点一味复制东部和其他地区的产业链,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对于园区的一些企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配套措施和政策,以自有的龙头特色企业为核心点鼓励拉动中小企业形成一个“核、特、专、精”的产供链。再有许多链条形成一个局域网络结构,优化网络结构,达到最优组合。
3.4 将来兼顾的战略为:品牌塑造战略军工企业必须克服计划体制影响较深的管理习惯,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和品牌管理观念,并将品牌观念渗透到企业文化、企业制度中去,将品牌管理和产品生产共同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一个知名品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企业核心能力形成也需要很长周期。要将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和塑造强势品牌结合起来,通过基于核心能力的品牌战略管理形成对手难以免费和超越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公共图书馆立法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用法律的形式把党和国家关于图书馆事业的方针、政策、基本任务和要求固定下来,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世界范围来看,凡是图书馆事业比较发达的国家,都颁布了图书馆法,对保证这些国家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文件指出,“为了提供永久性和不断发展的国家图书馆事业,全面管理和协调只有靠立法才能获得”。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制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 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概念
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可理解为:公共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当展的前提,遵循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整体发展的长远目标,探求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模式,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注入活力,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变化,满足人们不断增长和变化的信息需求,推动图书馆事业健康、有序、持续的发展,使之能够与未来社会目标相适应并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
2 公共图书馆的经费资源必须有法律保障,这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消费型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需要充足的经费才能得以维持和发展。由于经费资源短缺,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各地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县级图书馆生存现状堪忧,文化阵地“缺衣少穿”。 据文化部统计,2003年,全国有53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没有一分钱购书费,占当年县级馆总数的23.8%;2004年扩大到720个,占32.5%。从区域看,无购书费的县级馆80%在西部;从省区看,有4个省区超过50%的县级馆无购书费,有7个省区40%-50%的县级馆无购书费。
3 人力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人才战略对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数字时代,为了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运作中需要高级管理人才和机人才高屋建瓴的长远眼光与决策能力,因此图书馆首先必须引进一批专业人员,特别是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人才和具有领导才能的高级管理人才,对引进的人才实行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的管理方式,同时给予人才广阔的发展空间,营造良好的氛围,让他们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有的图书馆,理想的岗位往往不是工作人员自己通过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技术所能得到的,而是早已被某种社会关系所决定了。再加上分配、晋级、评职称等方面的‘阴差阳错’,挫伤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了主动进取的精神。如果在用人方面,设置一定的条件和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为有益。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的体制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等等许多问题无法满足人才的要求,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这也大大削弱了公共图书馆对人才的吸引力。
4 文献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文献资源是公共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多种功能的前提。从目前看,单个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还主要是藏书建设。经费紧缺一直是困扰着图书馆发展的一个严重问题,当前公共图书馆经费严重不足,图书复本急剧减少,拒借率增加,这种不良现象如雪上加霜,严重影响了图书馆藏书建设。
文献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国家科技创新与发展的支撑与保障条件。在网络环境下,单个图书馆资源建设不可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不能满足网络用户与远距离用户的需求。基于目前我国各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优势,加强规划,注重参与和营销,提高竞争意识,采用强大的信息整合技术系统,充分发挥文献资源在提高民族科学文献素质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5 保障公民平等的阅读权利,必须要有法律的支持
目前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域差别。经济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快、条件好。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公共图书馆,各项经费充足,有条件对全民实行免费借阅,能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阅读权利。甚至部分公共图书馆设立了视障综合阅览室。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公共图书馆发展慢、条件差,政府财政投入有限,目前不可能全面实行免费借阅,把很大一部分读者拒之在图书馆之外。这与我国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6 近年来,浙江、上海、北京、湖北等十几个省、市都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的图书馆管理条例和规章,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出台了200多部图书馆法律法规,我国在图书馆法制建设上已经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为此专家呼吁:我国的图书馆法出台已经十分紧迫。近年来,浙江、上海、北京、湖北等十几个省、市都纷纷出台了地方性的图书馆管理条例和规章,但这些条例和规章往往内容比较笼统,没有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我国图书馆事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读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法》的制定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落后于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当然做好立法工作还要把握好一个度,既不能落后于现状,也不能太超前。读者也是图书馆的建设者之一,而目前在图书馆里我们会看到一些不愿看到的现象,比如个别损害图书馆公共设施和图书资料的行为,法律也必须对这些不当行为进行约束。
总之,这部法律首先要达到监督的目的。法律不能仅对公共图书馆的违约行为进行处罚,政府没有承担起自己在图书馆发展中应承担的责任,同样也要予以处罚。其次,这部法律还要解决好当前图书馆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经费问题。再次,对图书馆的布局问题也要做出相关规定,如何才能保证图书馆合理分布,满足读者就近借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