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0 16:30:3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艺术美的审美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27-01
完美的声乐艺术展现在听众面前是饱含着不同的历史观与时代感、不同的社会与个人的情感变化、展示多种演唱技巧、多种交流方式以及表演者自身情感流露的复合载体。完美的声乐艺术最终可以掀起听众思维的碰撞、情感的波动,激发听众艺术审美的满足感和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心态。
1.声乐审美构成的多元要素
1.1 技能——声乐的表现与美感
歌唱家对于声音的完美追求,使声乐的质量和表现力具有了极高的艺术品质。发声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均能体现出歌唱家对自身声乐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完善。我们单就歌唱的呼吸来说,歌唱呼吸的方法从早期的胸式呼吸、腹式呼吸以及锁骨式呼吸,到现在广为使用的胸腹式呼吸,这是一个漫长的极具实践性质的过程。因此,以优美声音为载体的歌唱表现所烘托出来的审美效果,它既是技术的结晶,也是艺术的精髓。
1.2 乐感——声乐艺术美的灵魂
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唱者和不同的听众都有自己不一样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乐感表现的结果。乐感借助于声音美、文学美以及人性美所带来的敏感,使之成为声乐艺术表达的一种契机。
乐感多体现于对音乐本身的感觉,表现对美的声音的条件反射。一旦演唱者抓住了这个美的声音的感觉就可以利用它和拓展它,通过富有乐感的声音把事物、人物的美感表现出来,就会为他的音乐带来激情四射的活力,让听众在内心世界得到极大丰富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巨大感动。
1.3 伴奏——声乐艺术美的助手
在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器乐要晚于声乐出现。然而,乐器的出现使得器乐与歌唱站在了音乐这一共同的平台上,使器乐与歌唱两者开始了漫长的相辅相成的合作岁月。即使到了现代,我们在音乐制作方面除了保留着“无伴奏合唱”这样纯人声的表演之外,其它所有形式的声乐作品表演都已经离不开乐器的伴奏而单独进行。
伴奏作为声乐美的重要的有机部分,它施展才能的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广阔。就声乐艺术而言,利用多种乐器作为不同歌曲作品的配器,不但可以很好地发挥不同乐器的音色美感,而且还可以通过和弦、和声、织体、曲式等表现手段,使器乐的伴奏与歌唱者自身的音色产生珠联璧合的审美效应。
1.4 歌词——声乐审美的情感线
声乐艺术是音乐与文学语言相辅相成的艺术。歌词是由文学性语言组成的,而文学语言又具有很好的情感表达效果,正因为这样,带有歌词的声乐就能够更好地将思想的细腻性和感情的真挚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我们在欣赏声乐作品时,对歌词的进一步分析和感受正是体现声乐艺术情感表达的重要环节。为此,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都是细心揣摩作品歌词所表达的内在含义,通过自身的情感经历去把握歌词的语调、语势等特点,然后再将这种对作品的感悟与歌唱者自身的演唱风格完美地结合起来。最终使广大的听众产生或情深意切、或荡气回肠、或悲愤难抑的情感共鸣和心灵享受。
1.5 文化——声乐艺术美的基石
从声乐艺术本身的特征可以看出,声乐艺术中的艺术因素的组成是具有多方面艺术意义内涵的综合表现形式。不管是从语言方面抑或是音乐角度来看,无论是具有文学美的歌词还是富有情感美的演唱者的声音,其中的审美意识和理想都是人类几千年来复杂的情感经历的综合体现。
声乐艺术审美让人倘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浸在如痴如醉的抒情歌曲中。在这一过程中,听众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相对比或重合,通过这种文化情感的参与和交流,即使听众不在作品中的那个环境里,他们仍然可以如同身临剧情而为之感动,其自身的情感也可以得到最充分、最大程度的放大、强化和释放,最终使人类情感意味的洞察深度在一次次的文化冲击中变得更加敏锐深刻。
2.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审美原则
2.1 作品历史风貌与时代品位的统一
声乐作品是其所在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声乐作品如果割裂其历史风貌,其存在价值和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就会随着流失,失去了作为音乐的意义。对声乐作品的历史风貌的准确把握和再现,是对声乐作品所在的历史的缅怀和对作者的尊重。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做好作品的历史风貌与时代品位之间的平衡。同时又必须注意到,由于演唱者和听众的美学观念、审美标准、艺术品位都不尽相同,在实际的艺术表演和欣赏过程中都会对某一方面有所侧重:或强调作品所附带的历史风格、或突出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这是不可避免的,是有利于声乐演唱者自身个性培养与发挥和作品艺术风格得到充分展现的。
2.2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的统一
声乐艺术表现与演唱技巧是相辅相成、交相辉映的复合体。好的声乐艺术表现离不开极具功力的演唱技术技巧。反之,如果没有声乐艺术表现,再好的演唱技巧也将失去它应有的艺术价值。因此,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成为声乐艺术中的又一重要的审美原则。
因此,无论任何时代、任何种类的声乐表演都必须在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两者的平衡与互动上下功夫,对运气吐字、起调行腔、高低抑扬、缓急顿挫等的诸多表演技巧要高度重视。这些技巧是完美的声乐艺术表现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声乐表演艺术达到完美效果的切实保证。
2.3 客观真实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声乐表演艺术具有极强的再创作特点,这就意味着它必须兼顾原始、基本以及转化形态等多个方面,并力求做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真实性的和谐统一。
因此,我们要对作品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行认真的品读与揣摩,进而客观真实地表达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同时,更要注重在尊重原作品的原始形态与基本形态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现实的需要和演唱者对作品的感悟,发挥演唱者的创造个性,从而将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所属的风格全面、真实地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279-01
美是人对事物的外在美或内在美的一种情感体验,它是人对外在客观存在事物美的特征进行评价时产生的一种肯定、满意、愉悦、爱慕的情感。美是人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审美对象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的反映。由于每个人的审美需要、观点、标准、能力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对同一对象的美感体验也不相同。
初中学生绘画现象表现:抒情达意式的表现性绘画是学生美术活动的主要特征,同时以线性表现为主要方式,但是进入中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和认识开始羽翼渐丰,表现理念也逐渐进入写实期。因此, 线描写生在他们的绘画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线条美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培养初中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的:
1.作品要有情态美
面对一个写生对象,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我总是引导学生从深的角度去理解它,喜欢它,欣赏它,让自己的表现欲望与对象的生命意义,形态特征,品质意韵等产生共鸣。首先从主题的角度来说,要让学生"读懂"对象的生存意义和它的情态美感,如一株古树,要启发学生从它那扭曲古拙的生态造型上去理解他的生命意义和岁月的沧桑,并由此产生对自己生活的勇气;画人物写生时,要让他们仔细地去观察和体会模特儿的特点.造型.性格.品质和最吸引人的那一瞬间 的表现,努力画出人物的形态美和内在的品质。如一位学生的妈妈,形象特点和神态刻画多么生动,特别是妈妈头部的特征都把握得很准确,不失为一幅成功的人像写生画。
从另一方面来讲,要培养学生善于通过观察和联想从写生对象身里预想出对象特有的线性美。初时学生学习线描画失败的原因也在于此,不能用艺术的眼光看出对象的线性美,而往往注重于对象的兴趣点,如艳丽的色彩,有趣的"动情点"等,忽视了艺术本性的东西。因此,要引导学生从对象整体的线性变化与统一中去发现艺术美,如现象外形的起 伏结构的前后穿插,线的交织排列等,也要注意线味的曲直.长短.粗细.疏密及方向的不同等自然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从这一角度去看对象,才能处处发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来。在这二个方面,都要注意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体会和发现美的艺术;如在写生松树时,我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构图意 见,有的说画一根粗大的干,既能表现出它的生命粗壮有力,又能通过前后粗细不同的组合,画出一种"坚强"趣味;有的说画那些下垂的枝叶松针,有的枯黄,有的脱落,有的常青有的充满生机:也有的学生提出只画那些落在地上的松针,我问为什么,他说叶落归根,大地养育了它们,在生命的最后,它们也不愿离开大地,而且铺在地上色彩也很和谐,是一种暖色调。对这些,我都积极地予以鼓励 和肯定。
2.作品要有构图美
学生的线描写生画一般要求以直觉大胆肯定地用黑色钢笔或蓝色水笔.铅笔直接来画,不宜反复涂改,修改后也影响画面线条流畅的效果,再说他们也总是不习惯于从整体到局部,先用长线条画大形来确定构图,而总是习 惯从前面的局部开始,逐一刻画完毕的方法,故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整体的构图,画到哪儿算哪儿,结果出现画得太大或太小,甚至画不下就压缩比例和空间等现象。如一位学生的全身人像写生,下半身总觉过小,有"侏儒症"的感觉。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学生写生前向学生反复强调构图美的原则及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一个画前先有一个"预想"和"规划"的习惯,做到事前"胸有成竹"。可根据方法引导学生写生前在画纸上定出主要对象或整 体的最高点,最低点和左右边界,然后 来确定局部的大小和位置,了解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从局部开始画。也可以在画前用指甲或笔杆在纸上从整体"比划"一下构想再根据划痕来起笔作画。如画风景时,引导学生用两只手做成取景框找出自己的最佳构图位置,但这个方法往往有时不奏效,所以我总是向学生强调自然空间也是一种最美的东西。是画的一部分,处理得不好就会有拥挤.压抑.闲散或下沉等难看的弊病。如果发现学生一开始画就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倾向,常常要提醒他们注意这一点 ;如果他们已画了大半才发现构图不美或难以处理的情况,我也鼓励他们可随机应变;如突出某一部分,其它的去掉或简化了,而不马上否定他们的功劳;写生作品完成时,总要求他们用 题字来进一步完整构图,使线描的手绘线条图像写生作品更显完美。
3.在课内外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艺术作品中的美因其形式、内容和风格的独特性,比较容易被学生所感受,而在各种课内外日常生活中发现美的所在,则是鉴赏美能力向深层次的延伸。
3.1 在熟悉的校园环境中发现美。校园中的建筑物、环境美化、绿化、净化等无不充满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熟悉的校园环境中的美能够激发他们爱学校、爱老师、爱生活的感情。对学校的建筑物,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其空间组合之美,体形之美,比例尺度之美,质感色调之美,象征手法之美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气势情趣等,并让学生感受主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体会是和谐交融之美,还是对比烘托之美。最后,让学生运用发现校园环境美的方法,发现家庭环境中的美,对家庭中家具的摆放、工艺品的陈设、整个家庭环境气氛协调中美的因素予以挖掘发现,对不美的因素加以剔除。
3.2 选择能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和激情的写生对象,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美也是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古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意识
中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在追求“字与声和、情与声和、艺与技和”的过程中生成了最高境界的艺术美——和谐美。对民族声乐中字与声相结合的论述,最早出现在《乐记•师乙篇》中,如“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其中“倨中矩”是指转折声音的角度,“句中钩”是指行腔变化的和律,“累累乎端如贯珠”是指歌唱的声音要像用线串起来的明珠一样圆润而连贯。古人强调声乐演唱要依靠语言字调的行腔去进行音乐的表达,在“出音必纯”的前提下,准确利用喉、舌、齿、牙、唇着力,做到既吐字清晰,又使歌声有光泽,由此达到完美的声乐审美标准。我国传统音乐在灵动的旋律之外,还追求一种情感之美,这不仅是一种音乐领悟,更是一种由音乐而营造的美好意境、一种艺术美的创作与体现。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包括语言美、旋律美、演唱美,追求的是韵味与情感因素。所谓的韵味是追求一种幽曲之美,形成一种清淡、疏远、宁静的氛围,这也是民族声乐的特点所在。
(二)近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音乐也随之发展,尤其是全球化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音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造了新的表现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相比,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内容更加充实的特点,因此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20世纪50年代,同志为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基本方针。这一政策鼓励了很多音乐学家进行民族声乐的创作。从音乐审美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民族唱法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且能够迎合我国民族发展的特色,符合艺术的发展特点。60年代,在我国范围内掀起了“土洋”之争,就是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文化和艺术冲突。“”使音乐发展受到影响,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培养民族声乐艺术审美意识的方法
(一)树立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观
学习声乐艺术必须先弄清楚声音观念问题,才能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客观的审美原则。一般来说,审美原则包括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作为音乐工作者,只有树立正确的民族声乐艺术审美观,才能够切实有效地实现我们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理想。在民族声乐艺术应用的三种呼吸方法(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呼吸方法)中,经过实践证明,胸腹联合呼吸法比较科学和适用。作为艺术性的歌唱,为了充分发挥声音的美,就必须有足够的气息支持和流畅的气息贯通,必须有精巧的气息变化和优美的气息发挥。同时还要注意:
1.气与字的关系。即“咬字千金重,听者自动容”“字音要唱准,气送足,字收清”,不能光有气而无字,否则就会产生“气包字”或“音包字”的问题;也不能光有字而无音,即没有圆润的音响与气息的贯通;
2.气与腔的关系。即“气沉丹田贯三腔”之说,如果使行腔圆满流畅,声音的高低、强弱、连断、起伏等,都要运用气息的贯穿作用;
3.气与情的关系。即“动情即动气,情动而气生”,也就是传统声乐艺术所要求的“望文知义,因义声情,以情引气,因气出声,以字行腔,声情并茂”;
4.气与势的关系。即音响表现出的声音状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快慢疾徐,以及语调语势的变化都与其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要求字正腔圆、气韵贯通、神情逼真、声情并茂,这样才能达到艺术美感,才能让民族声乐永存。
(二)培养良好的民族声乐艺术之审美趣味
关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趣味,不同的审美对象因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产生不同的审美趣味。可见,这种爱好和趣味是因人而异的,并且其差异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承认和尊重每个学生对音乐的不同趣味和爱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高尚健康与低级庸俗音乐的区别就在于,人们是从音乐中去欣赏与体验美的创造,并且把这种美作为一种崇高的精神内涵来加以品味,而不能把音乐仅作为一种官能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不同的审美趣味,意味着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文明程度。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不断地拓宽自己审美趣味的层面。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风格特点的音乐接受得越多,就意味着我们的审美趣味内容的不断扩展,那么,我们的音乐审美水平,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才是我们学习民族音乐艺术的目的。
(三)建立自己的民族声乐艺术之审美理想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历来提倡情理统一、形神统一的美学观,所显现的是丰厚、多样、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这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之最高境界。首先,要在认识民族声乐艺术表演客观规律的同时,达到感情与理智的统一。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感情,才能体验到他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情感表现固然是抒发了作者自己的感情,但更重要的在于实现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感情交流,即通过表演在欣赏者心中引起对情感的体会,这才是我们所说的“艺术共鸣”。其次,在进行艺术处理与表现的时候,还要注意到形神兼备,即把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情感与理智、感性与理性、天然与人工诸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得到统一和协调。作为演唱者,必须把生活中的原型,即外在的审美经验,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作品所需的艺术形象,并运用艺术思维体现审美对象外在神态的个性特征和内在精神的本质属性,即形与神的统一。
三、审美意识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的调节作用
审美是一种主观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人的心理。从音乐的角度来看,审美理想、观念、趣味对表演者的感知、体验、想象和理解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极其重要。首先,审美知觉受审美欲望的驱动,在审美经验的影响下,受审美观念、理想的调控,同时还受人的个性特点以及过去生活经验的影响与制约。因此,审美知觉对审美主体的审美意向、经验、观念的依赖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统觉”。审美知觉之所以被称为“统觉”,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从主体看,它依赖主体的审美需要以及其他主观因素;二是从客体看,它不仅直接感知其外部形式结构,而且理解形式所暗示的主观的观念和意义。因此,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利用审美知觉的统觉作用,把握好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要演唱的声乐作品,不仅符合歌唱与审美需求,还要根据歌词的内容对作品进行细致分析和推敲;不但反映出词曲作者的艺术目的,还要体现作品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风格和特点,以求达到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审美理想和趣味的统一,这样才能更好地演唱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其次,还要注意把握演唱的适度感与分寸感。因为,表演者有时需要激情、夸张和各种不同的润腔等技术技巧。比如润腔,在我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中被叫做韵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自身的独特所在。其能够通过民族声乐来营造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这也是与其他音乐所不同的。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方语言的特点。大多数民歌的内容来源于生动的地方语言,在适当的节奏和声调上的夸张和延续,具有浓郁的、多变的民族特色。如陕北民歌的高亢悠长,江南小曲的婉转细腻,东北民歌的粗犷开阔,蒙古民歌的自由奔放等;二是不同的民族风格要求不同的咬字与行腔。尤其是我们民族声乐中戏曲的大小嗓、“云遮月”等许多表演音色及其咬字上的快吐、慢吐、喷口、反切等方法,与其他民歌的演唱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三是各种装饰性润腔的使用,如滑音、颤音、倚音等。这三个方面体现了,韵味是我们民族声乐艺术最高的形式美。作为审美的重要内容,以润腔为契合点,分析民族声乐的表演水平,能够进一步升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创新音乐演唱的形式。
中华民族审美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民族精神赋予了中华文化以灵魂和生命,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财富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中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是每个美术教师神圣的职责。在美术教学中,一方面,我们必须广泛吸收世界一切民族优秀的审美文化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把中华民族优良的审美和意识传统教授给学生,使中华美学的精华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
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流是必要的,但绝不能以牺牲一种文化的传统和品质为代价。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价值,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更是我们应该保护和发扬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术的资料丰富,体现出我们的祖先创造出的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和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民族精神生命力。
任何文化也都不能只活在学者专家的身上,它必须活在普通人之中,每一种文化的保存与发展,都取决于该文化的拥有者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传承的能力。而美术正是一种以象征的方式描绘世界的通用语言,使我们能够理解包括中华民族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在目前我国年轻人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认知水平和认同水平普遍较低的形式下,美术教育就有必要在世界多元文化的趋势中,在西方文化的攻势下,强化本土和本民族文化的部分,加大力度培养年轻一代的民族审美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民族审美意识教育呢?
一、利用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我国美术的悠久历史
学生们在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美术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鉴赏选择的作品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选择中华民族在美术领域的经典作品,分析作品的文化内涵。比如,在带领学生们研究中国原始艺术的时候,介绍到四五千年以前我们祖先的生活用具――新石器时代彩陶,我重点分析了彩陶纹样的演变过程。讲述彩陶上的纹样是如何从古人生活中的形象如人形、动植物形象,提炼升华到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和纹样。学生们都很欣赏先人那原始古朴浑厚的艺术,感到我们的祖先富有审美情趣,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具备着热爱艺术的天赋。
二、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美术的独特风格
我国民族美术无处不体现着古老的东方艺术的特点,在学习中国的建筑的时候,宏伟的明清建筑群,以它的庄严、凝重、雄伟而著称于世,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气魄;苏州的园林建筑,以它的典雅、幽静而闻名于世。它的随意性的布局以咫尺千里的手法,扩展空间,并将中国的诗情画意结合与园林建筑,使人移步观赏,美不胜收,又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古典。课堂上,我邀请去过中国经典建筑旅游的学生,谈谈他们自己在实地观赏的感想,与其他同学交流看法。比如,在初中的国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和朗读中国画上的题词,学习中国画的点、线、面、皴等基本技法,尝试在橡皮上篆刻图章,通过鉴赏和动手来体会和理解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沉醉在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意境中。在我引领下,学生尝试分析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并将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洋传统绘画进行对比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以及感受和体验了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情趣,从而更深入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质和审美精神。学生欣赏、探讨和制作的过程,也就是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的具体行动,他们陶冶在精神美和艺术美的情趣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三、了解我国民族美术的伟大成就
通过我国的民族美术的伟大成就的介绍,使学生从我国的民族美术屹立于世界之林,在历史上产生的卓越影响来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之所在。如在我教学中介绍唐三彩《骆驼》、秦代《兵马俑》、东汉《说书俑》等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时,与学生一起欣赏和讨论祖国古代美术遗产,讲述前人艺术以及工艺的精湛,讲述这些艺术品在世界艺术史中的地位。学生们触摸到了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这时的审美教育是形象、生动和具体的。又如,我在介绍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时候,欣赏青铜器时,除了介绍青铜器的造型生动、纹样精美外,还把青铜的制造方法也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我国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冶炼技术,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是欧洲或其他国家在当时无法企及的。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美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和在世界上的卓越成就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
四、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实践来继承和发扬传统,坚定民族审美信心
我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实践来继承、发扬中国民族美术的优良传统,坚定民族审美信心。比如,在国画教学中,在欣赏国画大师的经典作品的同时,我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中国画特有的工具,感受材料特有的性能,体会特有表现风格及其艺术魅力。在体验中国画笔墨特有的“墨分五色”的活动中,学生通过我的教学展示和他们自己的动笔,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妙无所不在。于是,学生知道了中国画那具有民族风格的飞动的线条和浓淡的墨色背后,蕴藏着复杂的中国文化内涵,体现出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特征。
同时,我在教学设计中也不忘中华传统的学习。比如,我在民族戏剧脸谱制作的教学中,结合中国传统的戏剧欣赏,结合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让学生在多重的视听符号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形式美感。
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手工艺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在课堂上不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这些民间手工艺,还将自己珍藏的很多手工艺品带到课堂。看到那么多手工艺品的实物,引起了大多数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在感慨它们精美的同时也了解和认识到我们民族的艺术内容极为丰富,民间美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民间剪纸的学习中,我安排学生们自己设计窗花纹样,在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会它的寓意和意境,接触活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传统艺术。了解中国的艺术无论从形象的构思、巧妙立意到造型语言的独特、造型方法的多样,都极具浓厚的民族特色。让更多的孩子接触到我们民族过往的艺术和生活,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加入弘扬中华文化的行列。
通过教学,我认识到在美术课上进行民族审美意识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有优势的,它不是靠说教也不是靠硬性灌输,而是让学生们在“美的历程”中自愿地接受感染和熏陶,认识民族文化的传统形式、文化涵义和风格特征,弘扬民族文化精神,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尊重并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相信,只要我们民族审美教育的目标正确,克服困难,执着追求,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会使我们的学生做到关注本土文化,爱我们的民族艺术,爱我们的伟大祖国,甚至树立为民族的美术事业乃至文化事业而努力的志向。
参考文献:
[1]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弘扬和培养民族审美精神》.人民日报.2003年01月07日第十四版.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是衡量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标准,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提高需要经过不断地促进与培养。审美是工艺美术教育的一个核心思想内容,是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层次标准。如何评价和判断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与价值内涵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与理解。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多种途径,其一是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课程安排。审美课程是最为基础的理论课程,通过沟通理解审美能力,加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统筹与安排,才能够不断提升工艺美术教育的素质能力。其二是加强工艺美术实践教育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教育离不开理论指导,尽管当今工艺美术多为实践操作式的指导,但是缺少理论指引灵魂的实践操作仅为简单的重复和模仿,并不具备更多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含义。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实际上多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提高。
1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审的是工艺美术自身,美化的工艺美术作品自身。审美的含义在工艺美术这样的艺术环节当中依然是重要的,依然是停留在审美素质上的。工艺美术教育审美实际上是一个动词,工艺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是教师、艺术家。如何使工艺美术学习者和欣赏者体会到工艺美术的美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比如手工制作的饰品,不论采用的机械有多少,其原始内涵中保留的手工痕迹已经手工程序都会让饰品具有十分特别的粗糙质感,这种质感实际上是手工制作保留下来的一个重要审美内容;再比如当今的壁毯设计,完全的在网络图片库寻找基础素材,然后通过将基础素材加工,找到工厂进行壁毯编织,试问这样的壁毯即便是机器制作效果再好,图片再精美,整个制作过程却没有任何的人工痕迹,这样还能够叫作工艺吗?显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样的壁毯依然属于工艺,但是这样的工艺如何展现和表达审美价值,我们就需要认真地去诠释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内涵。其基本出发点应该具备三个方面:一是工艺美术的价值;二是工艺美术的艺术美感;三是工艺美术的创作美感,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够完全构筑起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内涵。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含义往往还说明了工艺美术教育充斥着诸多美学的探讨,正如上述我们在壁毯工艺的实例中所列举的那样,在壁毯完全的电脑和工厂处理下,这样的壁毯美在何处,可能要从工艺美术教育中的理论审美来探讨,也就是现代化的壁毯装饰性。从装饰性看工艺美术的审美,需要架构在工艺美术教育的点滴基础之上,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具体外物叠加上,认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的种种内在表现和处理的相应过程与机遇,我们认为工艺美术教育审美也要充分体现出这方面的感念和意义,其中既包括工艺美术的基础观点也包括工艺美术的全称跟踪式美学含义,让审美与装饰结合到一起,即把现代的工艺美术与现代的装饰结合起来看,才能够具备现代派系下的审美。
2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内涵
工艺美术审美的素质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工艺技艺的审美素质、对艺术价值的审美素质、对艺术美学的审美理念。所谓的工艺美术实际上是从传统手工工艺发展而来,现代依然还能够完全保留,并且突破现代化的阻滞的是西方的皮革工匠以及金属工艺匠人。这些匠人的工艺基本上都是手工的,甚至一些专业的器具也是手工的,这就构成了纯手工的传统技艺,实际上这样的技艺在传统中国工艺美术当中也是比比皆是。只不过因为失去了传统工艺创作的土壤,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在市场经济中获得认同,故而失去了前进的价值和能力,也就逐渐地消失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但是我们依然希望能够在现代的工艺美术中找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各种价值存在和价值感。现代化是从西方延续发展而来,所以现代工艺美术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没有任何的违和感,甚至完全是一脉相承,如德国的木工工具和铁匠工具,其专业的工艺工具制造实际上本身就是工艺美术的一种延伸,自身也是工艺美术的代表。我们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境界中推断出工艺美术的特征,实际上就是要从这些基础要素出发来判断当代工艺美术在教育中应该具备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那么刚刚论述的这段认知论实际上就是工艺美术审美素质的一个体现,如果不能够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么我们也就不可能完全将这些工艺美术的技艺内容包含着去看、包容着去看整个历史过程,也就不可能把握当代,知道现代的美从何来,如何去理解和把握美。工艺审美的素质是可以看出工艺美术的各种基础内容的,也就是从自身来看待工艺美术的发展,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实践当中所遇到的各种工艺案例,在大量的专业积累下才能够形成和培育出一个具备发现美的双眼。我们看待这样的工艺美术,从工艺的细节,如切割、抛光、纹路、用料、细节设计等等各种细节的元素都说明了工艺美术审美的具体内容需要从自身来看,需要把握好自身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重要性在于引导我们把握工艺美术本身所存在的价值体系,在这些我们认可的价值体系中,如何判断工艺属性的内涵,把握其深刻的事物本质,实际上是在不断地推动价值审美观念提升的重要方式。观念的不断攒机,实际上是在重重内涵方式认可的前提下,我们认为把握价值审美的关键要素在于把握住工艺美术的价值核心,并不是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要求,而是纯粹的艺术追求和人文价值,这是我们所需要衡量和权衡的重要发展点。
3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在明确了审美的内涵以及审美素质的提升两部分重要前提内容后,我们才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提升的路径。这其中包括工艺美术审美思想的提升,一个用煤气炉废物制作的烤箱,通过焊接把手制作金属支架,其涵盖的内容肯定是美术价值的一种极端体现。在工艺美术教育的审美素质培养体系中,我们会不断加深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基于美学审美素质上的价值再创造,没有基本的价值创造也就不会存在基础的教育素质培养体系,建构这样的体系需要全面的,从理论铺垫,再到艺术实践,真正能够让人体会到的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不断提升,其价值基础来源于审美素质全方位的能动性。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根本上是深厚理论基础的铺垫,全面实践下的创新思维推动,最终通过不断地利用审美能力的有力促进和提升,带动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全面培养。这也是我们强化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培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启雷.论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功效[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
舞蹈与其它艺术形式有所不同,它的显著特征是:舞蹈以人体动作为手段,借助节奏、表情等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以此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物质手段是不断运动着的人体,而不是空间幻觉视像或画面上的人体,因此,舞蹈艺术具有一些自身特有的审美特征,同时舞蹈审美意蕴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要达到这种境界作品才易于被观众接受和欢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抒情性、象征性
艺术都有很强的抒情性,但舞蹈艺术的抒情性是最为强烈和突出的,有人甚至认为它就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只是它的情感表达有不同的方式:舞蹈受人体动作的限制,它不能以语言的形式诉说,不宜直接摹拟生活中的情节。在这种情况下,人体可以通过有韵律的肢体动作,甚至是带有感情的动作表现高度概括化的精神面貌,抒发内心的情感。
古人对舞蹈的抒情性早就有所研究。“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成语“手舞足蹈”的来历。从这几句话来看,古人把舞蹈看作是抒发感情的最高形式。从表演的形式来说,舞蹈往往采用象征、比拟的手法,通过优美的人体动作抒发感情,让观众从中去体味这种感情,而不是靠台词、靠讲述复杂曲折的故事去感染观众。
舞蹈没有台词,一般只有音乐和场景的烘托和配合。这是舞蹈感情的表现受到~定的制约,但这样的也促使舞蹈寻找更加适合的表达手段,因此有了更加广阔、独特的表达感情的方式,或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突出明显。情绪舞的感情之强就不用说了,情节舞虽以情节为重,但本质仍然是强烈的抒情性。舞蹈《天鹅湖》第二幕中王子与天鹅初次相遇时的~大段古典双人舞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细腻地表现了奥杰塔从恐惧、提防、抵御到放心、信赖,继而萌发爱情、腼腆含蓄的复杂感情变化过程,其感染力非常强烈,称得上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舞蹈主要不是再现生活,而是抒发感情,舞蹈的目的就是抒情。舞蹈的抒情是有一定难度的,通过舞蹈与戏剧相对比来看,虽然同样以人体动作为传达手段,但戏剧中有对白等表现手段,可以直接通过对话来说明人物和地点的名字:而舞蹈主要让观赏者从人体的舞姿、旋律中感觉和联想情节和故事,这就要求舞蹈动作要有强烈的情感性在里面。戏剧人物动作强调摹拟生活,要求服从于一定人物性格和规定情景,而舞蹈则更强调形体美,所服从的主要是情感方面的规律。舞蹈中的动作,于现实中的动作是由区别的,舞蹈艺术既要考虑动作的逼真性,更要注意动作的美观性。现实生活中的动作虽然也可以表达情感,但视觉不会非常强烈。在舞蹈中,因为没有语言的辅助,一切都得靠动作来表现,这就需要对生活中的动作进行形象的提炼,使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出舞蹈所表现出来的感情,也正是如此,舞蹈的抒情性才会变得那么强烈和明显。当然,抒发感情的舞蹈和生活,两者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只是反映生活不应理解为机械摹拟生活。总之,舞蹈是用人体为表演的物质手段,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连续运动队的优美的形体动作,即用经过提炼、组合和美化了得人体动作来抒发感情、反映生活队的艺术。
舞蹈是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代替日常生活的言谈话语,通过舞蹈者的肢体动作完成人物活动、性格的刻画。它不同于文字、声乐等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舞蹈是没有台词的。只能把有声的东西,变为无声的情感交流。因此,这就存在一种转化,都必须彻底地转化为舞蹈特有的语言:“它的空间是造型的;时间是音乐的;主题是幻想的;动作是象征的。”造转化的过程中,舞蹈的动作等都带有了一层象征意义,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因此,舞蹈具有象征性和虚拟性。在现实生活中,少女不会踮起脚尖走路,小伙子也不会托举动作抒发倾慕之情。但是在舞蹈艺术上不但被承认,而且被认为是美的象征,可以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舞蹈不是对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因此可见,舞蹈这些特殊的语言都有其象征的意义,因此,欣赏舞蹈不要苛求与现实的相同,而要发挥想象,明白舞蹈语言的特殊含义。
舞蹈与体操和杂技不同,体操和杂技展示的人体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包含的感情因素很少,它所现实的就是实实在在的人体技巧。而舞蹈艺术就不同了,它把人体美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和手段,目的在于表达人们的一种思想感情,反映一定的主题,舞蹈者的动作不是单纯的炫耀技巧。在舞蹈中,任何姿势都有象征的意义,它们可以被有意识的控制,通过这些姿势我们才能看懂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舞蹈的姿势是从现实生活中不断提炼、升华而来的,是经过漫长的艺术实践,逐步摆脱了个别“具象”的东西,而抽象升华为“程式”“类型化动作”,从而被广泛运用于与原来具象内容相差甚远的方面、领域,例如用来表现人的内在情感。舞蹈的发展离不开生活,只有深入生活中,才会被广大观众接受、理解,舞蹈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至于那些通俗的民间游乐活动与节目集会上,人们常戴着各种假面具尽情歌舞。从面具上可以区分出老、幼、男、女,以及哭、乐、悲、愁等形色各异的人物。这种舞蹈将虚拟与象征的审美特征融于一个整体之中,增加了直观的审美效果,让观众更加直接地看清了舞蹈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这几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对照,我们更可以看出舞蹈艺术的象征性和虚拟性。绘画雕塑都是以实际存在的物象来表达思想内涵的,它有实在的造型存在,杂技武术只是单纯的动作技能,它没有虚拟性。舞蹈就不同了,它实际存在的身体只是一个中介,所显现的动作并不是它要达到的目的,重点在于它通过动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正是从这几点上,我们可以得出舞蹈具有象征性的结论。
二、节奏性、动作性
舞蹈和音乐都有节奏性,但音乐是听觉艺术,所以其节奏性是非直观的,舞蹈艺术是人体艺术,主要通过动作来表情达意,所以其节奏是直观明显的。人体动作的快慢、强弱等就形成了舞蹈的多种节奏。
别林斯基曾把古典芭蕾舞比喻为从台座走下来的活的雕像。从舞蹈艺术塑造优美的艺术造型来看,这个比喻是颇为贴切的。舞蹈者把自己各种高超的技能凝聚成各种身体语言,这些形态各不相同的动作都带有明显的韵律美,使舞蹈就有了节奏的美,给观者以很强视觉冲击。舞蹈的律动是人体动作得以表现的组织形式。它的基础是节奏,当严格意义的音乐尚未出现时,节奏就已经存在并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例如,单纯的拍、敲就已具备了节奏的意义、舞蹈中的节奏、音乐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推使舞蹈向更加高级的境界发展。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舞蹈艺术者的探
究,舞蹈艺术必会更加丰富多彩。
由于舞蹈艺术的节奏性是人体的韵律,所以,表现出来的这些节奏性和动作都是带有感情的,也就是人内在的感情和思想促使了这些动作的安排,在舞蹈艺术中,自然产生了各种丰富的肢体语言,使观者在欣赏时领悟到舞蹈者的思想。当然,这种带有感情的节奏和动作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只有如此,才能被广大观众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只有如此,才能被广大观众接受。如果缺少了感情,舞蹈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舞蹈也可以说是动作的艺术,舞蹈通过人体的动作或说是节奏来表现内在的情感,情感以动作作为依托,如果能将动作与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成功的舞蹈艺术。舞蹈要表达喜怒哀乐,还是要塑造人物形象都要以动作为依托,展现在观众眼前。不管是民族舞还是现代舞,离开了动作也就不能称之为舞蹈了。
当然,中西方的舞蹈动作节奏是不尽相同的。西方古典舞蹈的动作多是呈放射性的,尽情地舞动身躯,似乎想摆脱地球的引力,最突出的代表就是芭蕾。最为典型的芭蕾绷起足尖的站立,形成舞蹈家向上升腾、放射的效果。芭蕾舞侧重于下肢的动作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跳跃。在跳跃中,人体向外拓展,动作优美。在中国的舞蹈中,就少有这种表现形式。中国的舞蹈,包括日本、印度、朝鲜等东方舞蹈,特别是民族舞蹈是另一种造型风格。舞蹈者是站在地面上的,其动作比较含蓄。一般来说,很少把脚高抬,他们沿着一定的几何图形,缓慢地移动脚步。与西方舞蹈不同,臂和手的动作千变万化,而且极为重视,双臂一般都围绕着身体运动,像舞蹈《千手观音》主要是运用手臂的多种变化来完成的。此外,在我国的古典舞姿中,手腕与脚腕大都是弯曲,极少有绷直的现象。这样,就不能形成类似芭蕾一样大的放射状。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艺术也出现了不断渗透的趋势。西方舞蹈大量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舞蹈的表现形式。西方也吸收了东方舞蹈的一些因素。形成了现代的中西方舞蹈相互渗透、相互吸取对方精华的趋势。今天的中国舞坛上“开、绷、立、直”的形态原则在蔓延着,趋向于放射、外拓的姿态不断地出现在中国古典舞蹈中。这种相互学习会促使舞蹈艺术不在拘泥于原有的艺术形式,从而有一个新的突破。
三、题材、动作、情感在舞蹈审美意蕴中的重要作用
舞蹈的题材选择常常融入“时代精神”,所谓的“时代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催人奋进的、能鼓舞人们斗志的精神。这种精神能使人进发无穷的力量,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能使人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时代精神”不是某些人追求的所谓“时尚”,在当前的一些创作作品中,有一些人追求的“时尚”背离时代,远离生活,表现他们自身的与时代极不合拍的精神和内心世界,这是我们应该坚持摒弃的。优秀的舞蹈作品能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们从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中,领悟一种精神情操的美,是人们对生活、对社会产生一种深切的爱,那么动作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语言,在舞蹈意象的特定情境中,构成动作的姿态、节奏、速度、空间走向、动作力度,在音乐、舞美等多种手段的配合下,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展示无数复杂的心境和情感冲突,使舞蹈艺术在连绵不断的起伏跌宕中展示内容,创造各具特色、生动鲜明的舞蹈意象,具有造型美、流动美、情感美的巨大欣赏价值。如《春蚕》根据唐朝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把春蚕、蜡炬的献身精神体现了出来。编导着重塑造和体现春蚕的心灵美,突出了春蚕造福人类的品格。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设计了一片硕大透明的桑叶,叶子背后是充满曲线美的“春蚕”(演员)。通过演员优美的双臂动作和手中飘渺的纱巾,表现春蚕吐丝作茧自缚的过程,展示“丝方尽,情不断”的意境,并从中给观众以春蚕丝尽至死无憾的深刻思想内涵。这个作品表现的是春蚕,实际歌颂的、给人的启示是献身精神。
歌唱艺术是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歌唱能给人们带来温馨、愉悦、兴奋等美的享受,这种感受来源于多方面,有演唱者的信息传输、情感表达、律动感应,有欣赏者本身的力度、节奏、音色、情绪方面的自然性。在歌唱艺术中,审美体现的是歌唱主体的一种内在感受和体验,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歌唱艺术有其独特的美的构成法则,体现在歌唱的审美功能与价值上,体现在人类情感的自我表现与创造。“听觉艺术”“情感艺术”是西方美学强调的音乐属性,“心声结合”“心物结合”则是中国古典美学提出的主要观点,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表达,其中心观点就是:审美是感官引导心灵的创造。歌唱艺术围绕着情感的体验展开,以情感为中心实现聚合,它始终贯穿在审美愉悦发生、形成和深化的各个过程,并以愉悦性为基本品格存活在其审美价值中。歌唱艺术这种主观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看法,是歌唱者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人类心理的精神满足。情感与美感的完美融合,构成了歌唱艺术审美的极致表达。简而言之,歌唱艺术蕴含着以愉悦性为基本特征的审美意识,包括歌唱本身的情感体验和歌者自身的内在审美。
二、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
歌唱艺术作为集情感和美感于一体的审美体验,从浅层次而言,能够培养大学生音乐的感觉力和知觉力,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更深层次的是,能够通过审美体验,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进而提高对歌唱艺术的评判和创造能力。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个性化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能力并不是大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有意识地文化熏陶的结果。歌唱者作为歌唱艺术的主体,是高度社会化、群体化的物类,是最具有自主性、完整性的个体。由于社会个体先天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歌唱艺术是在主观感知的基础上,糅合个人理性成分,这一过程需要调动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这一切使得审美感知与歌唱者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中,要注重不同个体的审美感知,这种倾向受歌唱思维主体的个性审美差异的影响,歌唱者会在客观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演唱的主观审美观念,进而实现对作品表现美的追求。例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的时候,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有的声音音色真切朴实,有的则甜美流畅。再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民族唱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要求声音高亢明亮,有些则喜欢委婉细腻等,这种差别正是个性化审美感知在歌唱中的具体体现。
歌唱艺术的审美感知虽然存在个体化差异,但在同一条件下,必然有一个共性和社会公认的标准,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劳苦大众的悲情、对地主恶霸的憎恶、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从内心深处加以阐释。这种带有共性的审美感知,恰好是人自身对审美情感的认同,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组合,体现了歌唱艺术的感染力。
(二)知性化的审美评判
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实际上是对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歌唱艺术正是这些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引领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歌唱艺术提高大学生更加知性的审美评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评判能力来自于对歌唱艺术的鉴赏能力。歌唱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力量,随着音乐的响起,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在观众的心中自然产生情感的碰撞,快乐与悲戚的情绪感染观众,只有歌唱者身心融入歌唱中,才能拥有审美感觉,继而产生审美评判,引发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宣扬及时享乐、夸大自我主义等歌曲盛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给歌唱者也带来了迷茫。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更多正能量歌曲,给社会特别是大学生正面的疏通与必要的引导,如从2014年春晚开始流行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朴素的歌词,简单的配曲,却极具向上、向善、向美的审美评判,带给社会的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震撼。
(三)独特化的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基于审美感知和审美评判的基础上,在参与歌唱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重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审美现实活动丰富化、个性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又是实践创造力的审美心理基础。从歌唱艺术演唱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与协作的意识;从歌唱艺术作品可以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学习歌唱艺术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坚持和不畏困难的意识;欣赏歌唱艺术气质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形象美的意识;歌唱艺术二度创作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创造的过程,是歌唱者对音乐作品主观理解的一个层次,也是丰富艺术形象,促进思想情感不断升华的另一个层次。
三、歌唱艺术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途径
歌唱艺术是音乐、语言、表演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唱艺术,实现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教会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建立情感意识,合理地表现音乐,这既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一)加强艺术修养
歌唱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其实也是演唱者对其自身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当演唱者的知识涵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他对事物的认识,对所要表达的情绪才能有较好的把握,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其审美能力的作用。同时其审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他演唱水平的高低,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欣赏高水平的演唱,不断揣摩演唱者对作品 的演绎,体验作品带来的传神与韵味,使自己真实的从内心感受艺术带来的感受,也为日后自己的艺术表现增添素材。有许多的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耐心的欣赏,才能理解和领会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如“五四”时期,赵元任创作了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初听者,只是以为歌曲体现的是男女思念之情,然而,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够体味到作品中体现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特别是其中蕴藏的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上个世纪80年代由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曲的《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如果不了解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拿到现在爱情歌曲多产的年代,一定会认为是一首歌唱男女情爱的好作品。实际上,它是一部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它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命运走向的电视片,它记录了老科学家们那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比忠诚。所以,作为演唱者必须对演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特点等进行充分理解,才有可能演唱好这些歌曲。
(二)培育审美情趣
当代大学生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好时期,他们有朝气、有梦想,但大多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情感不够成熟,如果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情绪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歌唱艺术这种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身主动寻找美、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如对于歌曲《青藏高原》的演唱,大部分学生由于未真正体验过青藏高原的生活,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不完全能够表达歌曲的艺术境界,但如果前期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片,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让他们准确掌握歌词的表达用意,感知语言的诗情意境,从而使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高原的美丽画面,真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再通过老师对《青藏高原》创作背景以及一些特定的地域文化的讲述,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情感共鸣,并唤起自身对审美艺术的表达和认知。这种意识的提升,是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实现的,从而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精神得到熏陶,道德得到净化。
(三)提高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是培养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审美鉴赏来鉴别和评价自身的审美活动,也是对其审美活动的一种有益的指导。歌唱艺术的审美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它是通过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感性,以歌唱的形式让歌唱者经过生理感受转化为精神感受,乃至于精神升华的这样一种心理感应过程。在大多数高校声乐教育中,对歌唱艺术的定位仅限于教学,对感染力、熏陶人的诉求表达较少,这种声乐教育观上的短视与浅薄严重阻碍歌唱艺术的发展,也影响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理应由从前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转向对音乐作品鉴赏的教育。客观地讲,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歌唱艺术的要求只是作为爱好或者是必须要学会的知识,导致鉴赏能力不足。如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在演唱《奥赛罗》选曲时,观众通过他对人物角色的演绎,体味他那复杂多变的情感,感受他超强的演唱能力带给自己心灵的震撼,观众很自然的在思想深处为黑人的遭遇感到叹息。如此说来,审美鉴赏是歌唱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首先必须要让他们喜欢歌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音乐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再转入对音乐知识、歌唱知识的传授和歌唱技能的培养,让他们了解音乐内在的一些基本要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等,初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探寻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歌唱艺术魅力。
(四)加强艺术实践
单纯地开展理论教育,很难形象地培养学生内在的审美意识,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把审美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感知——鉴赏——实践——创造”这一流程上,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歌唱艺术实际上就是演唱者对歌谱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他们通过对词曲作者创作的初步了解和对谱面的认识,用自己特有的嗓音、技能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过程。在开展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自由改编和创作。学生对歌曲有什么看法,可以随意进行表现,逐步摸索出歌曲作者所要传递的某种思想情感。只要基本符合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就应该给予肯定。其次,是要适时举办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送歌到基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歌唱艺术带给他们的美感,使学生由欣赏者变为实践者,体验两种不同形式的感受,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对歌唱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能力。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审美实践活动,可以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对歌唱艺术美的范畴和增强他们对歌唱艺术在审美活动中的思维,从而指导他们对歌唱艺术带给自己审美情趣的思考。
总之,歌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切实加大歌唱艺术的普及和研究,使大学生都能学习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并汲取营养,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素质和德育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刘蕊.歌唱欣赏中的审美.民族音乐,2009(3).
石静莺.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安顺学院学报,2008(8).
中国的“画”注重的是“意”和“趣”,追求的是内心的“真性情”,依据的“理”和“法”,营造的是“画”和“境”。也就是说要先明画理,再熟悉画法,然后在修人修文的基础上去寻找绘画的意趣。重视的是立品、立格、修文、修人的教化。而我们在教学中恰恰忽视,甚至抛弃了这一根本,同时丢掉了对画的基本认识。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职业中学,学生普遍表现出艺术修养薄弱,尽管他们在技法上经过长期的训练能够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人文修养,艺术修养的匮乏,导致了美术教学的苍白无力。介于此,作为美学教育的直接面对者,我们就要从教学中,通过我们的教学感官,培养学生的审美,通过我们的教学渗透,突出传统的“意”和“趣”。让美的东西留存在学生的心灵,让文化在他们的意识中生根,让他们在实践和探索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美”的世界。
一、以线的魅力深化美学素养
素描作为习画的基础课程,在技能训练和提升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素描训练是从简到繁、由浅入深融思维和创造为一体的造型过程。学生由于缺乏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尽管他们有正确的视觉感受,往往不能正确地分析形象的特征、结构和内部联系,缺乏整体观念将传统的线的意识融入到素描习作,融线、形、体、色、光为一体,将造型观念中的线,进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构成视觉艺术形象。
作为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艺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线是和形、体、色、光等并存的,因此,造型观念中的线,关系着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画的线,可以追溯到仰韶时代的彩绘画,晚周帛画,楚器漆画和汉唐壁画。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的美学意识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为此,我们在临摹课堂教学中,学习前人的技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较规范的方法步骤和处理画面效果的手段。将信心和毅力,在意识中明确地培植,在内心迸射那种炽热的欲望 用铅笔的另一端赋予作品更多的灵动。
二、以“六法”触摸艺术的精神实质
“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是南齐著名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在著作《画品》中提出的:“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的生动性,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二、骨法用笔是也;或“骨法,用笔是也” “骨法”也包涵了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它是传统绘画特有材料工具和民族风格所决定的美学原则。三、应物象形是也;或“应物,象形是也”,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四、随类赋彩是也;或“随类,赋彩是也”,是指着色,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五、经营位置是也;或“经营,位置是也”,指构图和构思,通俗地说就是使画面安排得好看、合理。后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章法”或“布局”。六、传移模写是也;或“传移,模写是也”,指临摹作品。“六法”为我国艺术的创作和评论开创了一个精密且符合艺术规律的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在教学中将“六法”教学有机地融入色彩教学,让学生掌握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规律和表现手法,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与人文内涵。
(一)走出课堂,领略气韵生动与色调
色彩修养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课堂中更多的是解决技法问题,功夫在画外,所以在教学中要竭力推行“大课堂”的学习模式。即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传统课本的拘囿,由此引领学生在生活中来体验艺术、品味艺术;来提高学生的审美;通过外出风景写生学生除了技能上的提高,更让学生领略到:“美,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外出写生不仅能增进教育亲和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美的欲望。
(二)融合书写性,构建骨法用笔与色彩塑造
在教学中把骨法用笔与笔法塑造联系在一起,水粉画中说的就是用笔之笔触。是要求学生在画水粉画时以“骨法”为依据以色代墨勾勒出物象的实体感,笔触就是为表现这一物象使用的手段与语言。既然塑造无非是为了完成其目的运用的手段而已,那么我们就可以尝试将中国画笔法语言运用到色彩中。
(三)把握微妙,以应物象形突显水粉的形体
色随形生,没了形的稳固,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造型的本质亦在于此。一张颜色很好的画如果他在造型塑造上随意、松散,没有方圆松紧的造型节奏,那也是不成立的。要让作品给人深刻的印象,造型有时比色彩更重要。应物象形应该要写神,那么如何表现以形写神呢?首要的就是抓住微妙。微妙是自然赋予我们最感人最精彩的东西,抓住他,色彩才精彩。在色彩对比中,找出细微的差别,神即在其中了。其次要以色传神。神的载体是“形”。传神,首先要启动造型各要素,把形画准,才有神的存在;然后,是利用色彩把“神”烘托出来,这就是“以色传神”。
(四)引导鼓励,经营位置与构图
在中国绘画上将构图二字称为经营,章法。通俗地说就是使画面安排得好看、合理。它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称为“章法”或“布局”。构图是艺术家利用视觉要素在画面上按空间把它们组织起来的构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诉诸于视觉的点、线、形态、用光、明暗、色彩的配合。一种独具匠心的画面构图会使作品增添无穷的魅力。
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风格定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俗语讲:画无定法。每种派别、风 格都有自己的构图标准。在静物写生教学中,S形构图、三角构图、对角线构图等,对于初学者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构图,而且明白现在所学习的仅仅是适合初学阶段或者说只适合静物构图,此方法旨在培养基础构图能力。
(五)临摹优秀,体会人文内涵 。
在我们的色彩教学中,临摹优秀的范画是必经之路。临摹课要鼓励学生动笔之前多思考,多交流多问“为什么?”每一张临摹完成之后都安排一次讲评,学生互相审视完成的作品,然后尽力鼓励同学间的相互指正,肯定好的地方,发表不同的看法。只有在学生阐述不清或者评诉离题时,我才采取适度干涉。这样学生不仅通过仔细临摹熟悉了一位大师的色彩表现技艺与色彩表现原理,也能在同学间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多位大师的美妙画面与了解一个大师的人生经历,培养视觉敏锐反应、洞悉、理解等心智思维。
色彩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等美术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绘画教学除了教学技法还应关注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将传统绘画的“六法论”意象蕴化、实践到我们的水粉教学中,将会对水粉教学研究赋予更高的含义、更深的层次。“六法”在水粉画课堂中通过师生的沟通与实践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有很大的促进。
三、在美“术”欣赏中彰显人文内涵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由于功利因素的影响,重“技”轻“术”的教学模式使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
(一)择优汰劣,彰显作品的人文内涵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 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 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 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 ,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尤其要突出人文内涵的引导元素。
(二)提升自身,引导学生的素养发展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 ,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欣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活动。教学的开展都必须依据学生前一阶段的基础,提出具体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尽管教学活动的各阶段和各层次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但都必须围绕着以提 高学生对形式的审美感知水平和对形式意味的直觉能力为宗旨。对实际作品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是达到这一宗旨的唯一途径。
艺术修养关乎的是审美能力,在这个功利又审丑的时代,艺术修养差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更是我们每个从事美学教育者的问题。社会的功利意识逐步延伸,已经波及到了学习中的孩子,希望通过我们的教学渗透,让美的东西留存在学生的心灵,让文化在他们的意识中生根,让他们在实践和探索中,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他们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美”的世界。
参考文献:
歌唱作为审美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人类声音美的具体体现,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有音乐作品的曲调美、文学作品的表达美、歌唱的声腔美等。歌唱艺术离不开人的审美体验,审美过程是一个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运动过程,在声乐演唱中,它必须参与歌唱思维过程,构成了歌唱思维具有集合性的特征。通过歌唱艺术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乐于接受,对于培养富有情感、富有良好音乐修养、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的认知
歌唱艺术是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歌唱能给人们带来温馨、愉悦、兴奋等美的享受,这种感受来源于多方面,有演唱者的信息传输、情感表达、律动感应,有欣赏者本身的力度、节奏、音色、情绪方面的自然性。在歌唱艺术中,审美体现的是歌唱主体的一种内在感受和体验,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歌唱艺术有其独特的美的构成法则,体现在歌唱的审美功能与价值上,体现在人类情感的自我表现与创造。“听觉艺术”“情感艺术”是西方美学强调的音乐属性,“心声结合”“心物结合”则是中国古典美学提出的主要观点,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表达,其中心观点就是:审美是感官引导心灵的创造。歌唱艺术围绕着情感的体验展开,以情感为中心实现聚合,它始终贯穿在审美愉悦发生、形成和深化的各个过程,并以愉悦性为基本品格存活在其审美价值中。歌唱艺术这种主观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看法,是歌唱者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美感,这种美感来自于人类心理的精神满足。情感与美感的完美融合,构成了歌唱艺术审美的极致表达。简而言之,歌唱艺术蕴含着以愉悦性为基本特征的审美意识,包括歌唱本身的情感体验和歌者自身的内在审美。
二、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
歌唱艺术作为集情感和美感于一体的审美体验,从浅层次而言,能够培养大学生音乐的感觉力和知觉力,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更深层次的是,能够通过审美体验,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进而提高对歌唱艺术的评判和创造能力。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个性化的审美感知
审美感知能力并不是大学生与生俱来的,而是有意识地文化熏陶的结果。歌唱者作为歌唱艺术的主体,是高度社会化、群体化的物类,是最具有自主性、完整性的个体。由于社会个体先天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歌唱艺术是在主观感知的基础上,糅合个人理性成分,这一过程需要调动想象、思维、情感等心理因素,这一切使得审美感知与歌唱者的审美标准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歌唱艺术的审美体验过程中,要注重不同个体的审美感知,这种倾向受歌唱思维主体的个性审美差异的影响,歌唱者会在客观美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演唱的主观审美观念,进而实现对作品表现美的追求。例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的时候,由于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有的声音音色真切朴实,有的则甜美流畅。再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民族唱法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有的要求声音高亢明亮,有些则喜欢委婉细腻等,这种差别正是个性化审美感知在歌唱中的具体体现。
歌唱艺术的审美感知虽然存在个体化差异,但在同一条件下,必然有一个共性和社会公认的标准,如在演唱《白毛女》选段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劳苦大众的悲情、对地主恶霸的憎恶、翻身得解放的喜悦从内心深处加以阐释。这种带有共性的审美感知,恰好是人自身对审美情感的认同,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组合,体现了歌唱艺术的感染力。
(二)知性化的审美评判
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实际上是对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歌唱艺术正是这些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大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和引领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通过歌唱艺术提高大学生更加知性的审美评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审美评判能力来自于对歌唱艺术的鉴赏能力。歌唱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力量,随着音乐的响起,其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在观众的心中自然产生情感的碰撞,快乐与悲戚的情绪感染观众,只有歌唱者身心融入歌唱中,才能拥有审美感觉,继而产生审美评判,引发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当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宣扬及时享乐、夸大自我主义等歌曲盛行蔓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给歌唱者也带来了迷茫。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更多正能量歌曲,给社会特别是大学生正面的疏通与必要的引导,如从2014年春晚开始流行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朴素的歌词,简单的配曲,却极具向上、向善、向美的审美评判,带给社会的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震撼。
(三)独特化的审美创造
审美创造是基于审美感知和审美评判的基础上,在参与歌唱的过程中,对音乐作品进行重新组织的过程。它是审美现实活动丰富化、个性化的重要基础之一,又是实践创造力的审美心理基础。从歌唱艺术演唱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与协作的意识;从歌唱艺术作品可以挖掘和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意识;学习歌唱艺术技巧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坚持和不畏困难的意识;欣赏歌唱艺术气质可以培养学生追求形象美的意识;歌唱艺术二度创作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创造的过程,是歌唱者对音乐作品主观理解的一个层次,也是丰富艺术形象,促进思想情感不断升华的另一个层次。
三、歌唱艺术培养大学生审美意识的途径
歌唱艺术是音乐、语言、表演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形式。通过歌唱艺术,实现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教会学生通过不断思考,建立情感意识,合理地表现音乐,这既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一)加强艺术修养
歌唱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其实也是演唱者对其自身文化知识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只有当演唱者的知识涵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他对事物的认识,对所要表达的情绪才能有较好的把握,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其审美能力的作用。同时其审美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他演唱水平的高低,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不断欣赏高水平的演唱,不断揣摩演唱者对作品的演绎,体验作品带来的传神与韵味,使自己真实的从内心感受艺术带来的感受,也为日后自己的艺术表现增添素材。有许多的经典作品,需要反复耐心的欣赏,才能理解和领会作品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受,如“五四”时期,赵元任创作了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初听者,只是以为歌曲体现的是男女思念之情,然而,如果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够体味到作品中体现的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特别是其中蕴藏的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另外,上个世纪80年代由刘毅然作词,刘为光作曲的《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如果不了解当时创作的历史背景,拿到现在爱情歌曲多产的年代,一定会认为是一首歌唱男女情爱的好作品。实际上,它是一部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主题曲,它剖析中国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命运走向的电视片,它记录了老科学家们那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表现了他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无比忠诚。所以,作为演唱者必须对演唱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特点等进行充分理解,才有可能演唱好这些歌曲。
(二)培育审美情趣
当代大学生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好时期,他们有朝气、有梦想,但大多学生的情绪不够稳定,情感不够成熟,如果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情感、情绪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过歌唱艺术这种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培养,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身主动寻找美、感受美、接纳美的能力。如对于歌曲《青藏高原》的演唱,大部分学生由于未真正体验过青藏高原的生活,因此,在演唱过程中,不完全能够表达歌曲的艺术境界,但如果前期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片,加强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让他们准确掌握歌词的表达用意,感知语言的诗情意境,从而使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高原的美丽画面,真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再通过老师对《青藏高原》创作背景以及一些特定的地域文化的讲述,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这样才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歌唱欲望与情感共鸣,并唤起自身对审美艺术的表达和认知。这种意识的提升,是通过审美情趣的培养实现的,从而也是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精神得到熏陶,道德得到净化。
(三)提高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是培养审美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审美鉴赏来鉴别和评价自身的审美活动,也是对其审美活动的一种有益的指导。歌唱艺术的审美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它是通过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感性,以歌唱的形式让歌唱者经过生理感受转化为精神感受,乃至于精神升华的这样一种心理感应过程。在大多数高校声乐教育中,对歌唱艺术的定位仅限于教学,对感染力、熏陶人的诉求表达较少,这种声乐教育观上的短视与浅薄严重阻碍歌唱艺术的发展,也影响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意识,理应由从前过分注重音乐技能的训练转向对音乐作品鉴赏的教育。客观地讲,目前大多数学生对歌唱艺术的要求只是作为爱好或者是必须要学会的知识,导致鉴赏能力不足。如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在演唱《奥赛罗》选曲时,观众通过他对人物角色的演绎,体味他那复杂多变的情感,感受他超强的演唱能力带给自己心灵的震撼,观众很自然的在思想深处为黑人的遭遇感到叹息。如此说来,审美鉴赏是歌唱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大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首先必须要让他们喜欢歌唱这样一种艺术形式,通过一些音乐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歌唱艺术的魅力,再转入对音乐知识、歌唱知识的传授和歌唱技能的培养,让他们了解音乐内在的一些基本要素,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等,初步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引导他们探寻蕴含在作品之中的歌唱艺术魅力。
(四)加强艺术实践
单纯地开展理论教育,很难形象地培养学生内在的审美意识,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把审美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感知――鉴赏――实践――创造”这一流程上,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歌唱艺术实际上就是演唱者对歌谱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他们通过对词曲作者创作的初步了解和对谱面的认识,用自己特有的嗓音、技能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过程。在开展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引导学生自由改编和创作。学生对歌曲有什么看法,可以随意进行表现,逐步摸索出歌曲作者所要传递的某种思想情感。只要基本符合音乐所表达的情绪,就应该给予肯定。其次,是要适时举办艺术实践活动,如“三下乡”“送歌到基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歌唱艺术带给他们的美感,使学生由欣赏者变为实践者,体验两种不同形式的感受,从而不断丰富学生对歌唱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能力。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审美实践活动,可以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对歌唱艺术美的范畴和增强他们对歌唱艺术在审美活动中的思维,从而指导他们对歌唱艺术带给自己审美情趣的思考。
总之,歌唱艺术对当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学校应当站在新的高度,认识到歌唱艺术对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切实加大歌唱艺术的普及和研究,使大学生都能学习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并汲取营养,从而促进大学生审美素质和德育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2]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刘蕊.歌唱欣赏中的审美[J].民族音乐,2009(3).
[4]石静莺.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J].安顺学院学报,2008(8).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2-0077-02
作者简介:李茂泉(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从事艺术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艺术审美可以说是不可或缺,并且是有一定深远影响的“核心体”。在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中,艺术审美教育能让学生充分地观察美、感受美、表现美,从而实现艺术美的“生活化”:艺术审美教育对学生的想象力、感知力、理解力、创造力等都有一定的提升和增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小学生艺术审美观念正处于一个提高和上升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重点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审美教育已成为有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什么是艺术审美教育,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何种地位,它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运用,最终如何体现其划时代的意义,这都是本文将要重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比较
广义的艺术教育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通过美学或艺术学原理,在学生中开展审美教育,从而来不断地培养审美能力、塑造审美境界、陶冶心性和性情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提及审美教育即美育,那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呢?审美教育,主要包括审美能力素质和审美精神素质的教育两方面内容。用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评判去培养受教育者,来提高审美境界,使审美走向超越、自由、创造的新高度。当代,审美能力作为艺术教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多数学校教学中往往把艺术教育等同于审美教育。确实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有很大的一致性。但认真追究起来,艺术教育并不等同于审美教育,二者是有差别的。最基本的差别就在于艺术教育不仅具有审美教育功能,还具有非审美教育功能。虽然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不能等同,但二者互相渗透融合,互相借重,自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二、素质教育与艺术审美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依据《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着眼于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利用多种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形态来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思维、辨识,全面提高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审美教育,可以说对素质教育的实现起重要的作用。艺术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相通的培养方向,艺术审美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手段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并且成为受教育者最易于接受的,也是最有活力、最贴近生活、最富多元化的一种教育形式。
三、艺术审美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艺术审美教育把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作为目的和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
可以说艺术是随着人类的起源而产生的。在当今社会,艺术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从学龄前儿童的启蒙到成人社会对审美的继承,都把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作为审美情趣培养的一个基本艺术修养。但要真正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的人是用艺术欣赏的眼光不断从社会中发现美、积攒美、表达美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将欣赏中的感性画面上升为理性认识。欣赏者将再创造和再评价作为艺术欣赏的一种辨识力,不断通晓艺术的基本常识,充分发挥艺术的审美功用和现实作用[2]。
(二)健全艺术审美,发挥想象创造
通过艺术教育对人性的培植和塑造,来净化人的心灵,克服内在的精神异化,使理性与感性相互统一,使人的心灵更加成熟。“自我”成为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培养人的视知觉、提高主体与客体的同构对应能力,发挥主观想象创造力。
(三)陶冶艺术情感,培养人格品质
艺术审美教育绝对不是单纯简单地引导学生完成一幅作品,而是不断引导学生对于美的理解,不断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灵魂,表现美的能力。通过启发学生的表现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情感表现力,使学生得到了“艺术美”“个性美”的健康全面发展,可以说艺术审美教育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艺术审美教育的方法及运用
(一)艺术审美教育的方法
艺术审美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方法是相同的,是教育普遍性方法中的一种。例如:审美理论的讲解、美学结构的记忆、操作规范的练习、理论实践的结合,等等。艺术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不同,不应采取传统传授式教育,应采取启发引导的形式,使受教者主动地以情感介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情感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神经性、自主性等,所以艺术审美教育就不能采用机械的灌注方式,而必须转化成引导的方式使受教者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
(二)艺术审美教育的运用
艺术教育有自己特殊的本质,需要尊重形象思维的规律,施教者进行艺术审美教育时,需注意以下几种常见手段的运用:
1.观照的运用。艺术审美教育是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统一,受教者进入艺术意象的观照状态,需要通过艺术媒介和情境的有意识引导,使受教者自觉地以受教所需要的虚静心态投入到艺术教育过程之中。观照具体又分为“引导”“启发”两种表现形式。“引导”是指施教者引导受教者进入艺术的审美观照状态,这种观照性引导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引导。其他教育形式的引导无法摆脱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的主客体二分地位,而艺术教育的引导由于自由动情原则而带有启发性的特征,施教者的话不能说得太明白,也不能完全说不明白,这样才能使受教者带着主观色彩的审美感受去判断和体验美的真实存在。“启发”是指受教者在与施教者的艺术审美教育课堂交流中,通过对事物的美学定义的描述,采用唤起内心深处的强烈兴趣和主动投入体验情感等施教方式和手段,自发地感悟出美好事物的存在,来激起受教育者的兴趣。
2.动情的运用。艺术审美教育活动需要施教者的动情。其中艺术审美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它更需要动情,在动情过程中不断激发受教者的积极性,而且使受教者带着精神的自由交流进入艺术欣赏和创造领域,使之全身心地投入在情感之中,将艺术情感和观念渗入受教者的精神世界。当然,这种动情手法的运用又需要“感悟、体验、鉴赏”等方法的串联。“感悟”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感性理解。在艺术审美教育教学课堂中,受教者应带着对美学知识的感性认识,通过图像符号、文字概念等传授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使之产生“印象思维”“感性理解”“意念创作”,达到不拘泥于现有的定性思维和固有感悟模式,真正地去发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和感知来表达内心审美世界。“体验”是受教者主体所感受到的、充满情绪的状态和内在经验,这种状态和经验表现在主体的意识中,还表现为他本身的生活事件,给主体的意识以直接的现实呈现。艺术审美教育的体验是在感悟的基础上,将情感意蕴和观念内容,放到生活及意识中,与受教育者自身的审美经验、生活观念、体验感受等内容结合起来。“鉴赏”不同于欣赏,鉴赏包含批评,是以感悟和体验为基础的理解与评判。艺术审美教育作为有目的的教育形式,不能停留于感悟和体验阶段。感悟和体验只是一种接受和欣赏经验形式,还不是理性评判,还应进入到具有理性意义的鉴赏阶段。可以说三者之间既相辅相成,又承上递进。
3.操作的运用。是指广义的实践,包括心理操作和形体操作两方面。从广义而言,观照、动情都属于心理操作,但它们作为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引导受教者对意向的感悟、理解,还不是以艺术创造为目的的主动心理操作。这里所说的心理操作是指积极、主动地将观照和动情视界中的意象进行描述和复制,属于艺术创造的前期准备工作[4]。形体的操作是指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操作者根据需要以自己的手、眼等身体的各部分进行的艺术创造活动。操作使回忆中的艺术意象不是作为个别性的意象停留于头脑之中,而是外化为物态化意象,以完成艺术教育所设定的情景任务。这三种手段只是施教者进行艺术审美教育中的点式的运用,我们应在未来的素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掘、不断寻找更符合艺术审美教育的新运用。
五、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艺术审美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而且能美化自身,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陶冶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通过丰富的视觉艺术形象、美的情感向学生展示一个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对学生展开高尚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和健康的情趣培养,使学生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形式之中,完成自觉的审美境界的再塑造。同时在心灵的震荡和洗礼中培养起艺术审美的生活态度,并最终达到陶冶学生心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运生,姚思源.素质教育在中国[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