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规划的意义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0 16:30: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物流规划的意义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物流规划的意义

篇(1)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2-0060-02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趋于完善,中国的农产品贸易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出口等目标的实现已经不能单纯地依靠资源和成本优势,而要同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化农产品产―供―销各环节的主体行为。本文把农业产业环境的合理化、市场化研究定位为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链条中流通体系的优化,这对我国农产品和农民的关系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套良好的物流体系,对我国的农产品价值增值、质量保障高效率的流通、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极高的效益价值。

二、农产品物流的目标和我国的现存问题

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下合理发展各个国家的农产品作业,努力实现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的同时,努力抓住第三利润源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又一重要手段。农产品物流是基于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逐步衍生出来的流通手段,是以农产品生产资料的采购、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分销等从生产地至消费者手中的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控制与管理。农业物流所要达到的目的:一是使农民生产的任何产品都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二是使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三是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水平,使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提高。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农产品现状的物流体系,是带动和规范整个农产品产业链的关键,也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手段,提高人们福利水平的突破口。

我国目前所处的农产品流通阶段,流通市场混乱、杂乱无章,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例如,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增加了成本,不利于农民增收,破坏了产业链的整体效益;而且也带来了不少的负外部性问题,比如,噪声污染、路面损坏,等等。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对农产品的处理不当,或是技术问题,造成的农产品腐烂、变质、污染、毁坏等直接价值损失高达农产品总价值的25%到30%(美国仅为2%左右),且质量没有保证,可见在流通过程中不但没有形成增值反而形成丧失竞争力的缺口。那么,这些弊端在合理规划物流体系之后是否就能够解决了呢?又会带来多大的正外部效应呢?对农民和农业又有多大的效益呢?

三、良好的物流体系带来的效益分析

第一,从生产主体一一农民的角度来看。合理的物流体系是降低风险提高农民福利的重要保障。合理化的物流体系,会由于单个小农户面对大市场之间的宏大的交易费用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把农户从物流体系中挤出,取而代之的是规模较大的农产品集散市场、农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等。而这种取代又会间接地作用给农户,首先,由于流通过程中的风险由农户转移给新的物流主体,即使会遇到不当的物流决策或意外风险,也会有抵抗风险能力较强的经济组织承担,客观促成了农民收入的相对稳定性。其次,拥有合理的物流体系后会降低流通费用,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会使保鲜、冷冻等适用于生鲜农产品运输的技术得到标准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这样会使那些大的经济组织为了达成规模经济而增大农产品一次性运输交易的农产品数量,即增大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我们假定农产品供给是分散的小农户,供给弹性很小,供给总量“S”每一年基本变化不大。需求方是规模较大的农产品集散市场、农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需求量用“D”表示,规划物流体系后需求方增加其需求意愿“D”,分析生产者剩余,如下图所示,生产者剩余增加为R,即生产者福利增加,农民的境况变好。

第二,良好的物流体系会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业组织的高效和农产品集散市场的正规化,客观上鼓励订单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和完善。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订单农业,使得“公司+农户”的模式兴盛起来,由供给市场来决定农户的农产品生产作业。这种模式的兴起必然会使物流的需方由分散的小农户转移到规模较大、管理体制较完善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龙头企业克服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使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一次易代替批发市场中农户与批发商之间的多次交易,从而使得交易成本得到了节约。龙头企业会因为对第三利润源追取,规模逐渐扩大。

第三,龙头企业直接与农户的接触,二者之间的交易费用过大,而且在实际的操作中会时常出现机会主义的违规行为现象,这些引致因素最终会带动农业合作组织广泛进入农产品流通的链构,参与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以及农户与集散市场之间,形成农户客体自己的组织形式,逐渐形成农户一合作组织一龙头企业完善形式。

第四,完善物流体系还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进入农村,如超市和农产品加工场等企业形式在村镇开枝散叶。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建立可以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理论上农业物流体系的创建,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在农村建立物流产业,它属于专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商品流通企业。通过建立适应我国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物流体系,或对目前存在于我国农村的相互独立的具有物流特征的企业进行资源重组,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支农企业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小城镇进程的加快和新农村建设的开始,超市、农产品加工场等企业形势会逐步进入农村,其中,超市购物环境良好,产品种类丰富、规格齐全、包装精良。对鲜活农产品的供给。最根本的要求便是质量和食品安全有保障,配送及时准确,费用低廉;而农产品加工场是靠加工品外散的组织形势,没有可靠的物流作为依托,深入到原料产地会阻碍产品的营运,加大费用。可见,这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支持。因此,为其配套良好的向外输送加工品的物流体系,则深入到原料产地,既会易于得到充足的原料,节省购进原料的采购成本和交易成本,又可依赖良好的物流输送系统,节约产品外输的费用和输送的安全性。

可以预测一个区域的物流搞得越好,它的相关产业就会越发达。这些产业的加盟会产生生鲜农产品新的利润空间,同时,也会带动农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连带效益。

建立设施齐全的物流园区,理顺农产品产业链,会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加工处理水平,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大多需要一定的整理、烘干、散热、消毒、防腐包装等处理,专业化的物流体系会提供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按客户的要求进行专业的包装或生鲜农产品的初步加工,提高农产品在流通中的质量保证和效益,而且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和正规的流通领域会使物流过程成为各个主体之间达成一个长期合作的关系,避免了原来的一次易或者信息严重不对称所造成的机会主义滋生和过高的交易费用。可见物流也是一种产业形式,发展的过程同时也会解决一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四、结论

篇(2)

1.引言

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各个医院开发的相关检验项目也随之不断增多,已经渗透到了医疗中的每个环节,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及时性对于疾病的诊治以及预后观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一些疾病的检验流程相当烦杂,造成了患者对于医院检验业务服务质量的怀疑,继而产出不满情绪。可见,规范化管理医院检验业务流程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

2.医院检验业务规范化流程的界定

医院检验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如图2-1所示:

图2-1医院检验业务的规范化流程图

本文研究的检验流程由相关科室医生所开的检验单为起点,也就是当病人挂号后,医生根据病人情况,开出相应的检验申请单,护士进行采样即可。当患者样本完成采集后就直接送至检验科,当班检验人员对样本进行规范化的处理。首先,检验人员要对样本进行核收,也就是将待检验的样本与检验单进行比对,确认一致后才可以接收下来。其次,检验人员对待检验的样本进行标记后,就可以借助于相关的仪器或者手工对样本进行检验处理。最后,当检验结果出来之后,不应该马上,应再次经过检验人员的审核,确定无误后才可以。

3.医院检验业务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首先,构建检验预约中心。借助于预约模式,不仅可以合理安排患者的检验时间,还可以告知患者做好特殊检验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可有效避免进餐后抽血做血脂,血糖等测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等状况。预约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病人的到达方式和到达时间,使病人的到达更具可预见性和可组织性,使医院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更趋合理。各检查项目单独预约仅能保证该项目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并不能保证病人的检查流程比较合理。增设综合性预约岗位,将能够根据病人的检查项目,综合考虑医院现有检查资源的使用状况,合理安排病人的检查时间,从而既达到了导医的解惑作用,又协调了病人的检查时间,最终减少了病人在门诊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其次,使用就诊“一卡通,’,基于网络技术的就诊IC卡的使用。门诊的注册、分诊、挂号、交费等手续可以实现一次性完成,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待时间。在门诊检验报告单打印处建立液晶屏幕滚动字幕系统。患者的检验报告一出来就显示在大屏幕上,故病人可清楚地了解检验时间的长短和工作进度情况。

另外,合理布局检验部门、归口服务。改变抽血、检验、取报告窗口分布在门诊部的不同角落让患者来回跑的局面,调整布局,让患者抽血、取标本、各项目的检验、取单等环节都在同一地点完成,实现“一站式”服务。建议医院将采血中心(因大部分项目由检验科检测)、取报告服务台以及临床检验项目全部由检验科统一负责。发生问题时可以在检验科内部及时调整解决,不将问题直接暴露给患者,也不与其他科室发生关系,避免了检验科与医疗科室、与患者之间的矛盾。

此外,检验报告单的有效管理。检验科化验单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了检验科的管理水平,也影响着患者对检验科和医院的满意度。通过网络化管理,使报告单的发送和保存实现网络化,报告单通过网络直接传送到医生工作站和护士工作站,这不仅大大缩短了发放报告的时间,减轻了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有效避免了化验单在部门之间流通造成的交叉感染,并且通过网络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补单和查询工作。患者可以凭借取单凭证通过医院自助取单系统直接查询、打印化验单,也可以通过电话查询,或者通过外地邮寄等方法获得化验单。当然,医院应该尽可能完善医院的检验项目,比如:乙肝DNA的定量、血铅及血钙元素的检测、新生儿急诊检验等,这也直接体现了医院的水平。而且医务人员应该态度热情,充分体现亲情化的服务理念。

总之,进行医院检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更好地保证医院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为病人服务的水平,满足病人就诊过程中的各种诊疗要求,为病人提供高效、准确、优质的服务。第二,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建立一体化系统,实现真正的信息及时传递和共享,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三,加强对检验业务流程中知识的管理。

篇(3)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供应链的信息化往往是从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开始的。通常,物流配送中心规划的合理与否,在其规划阶段就会得到体现。如果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存在偏差,将对物流中心未来的运作产生巨大影响。

那么,应如何确定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高度、货位数、搬运设备的种类及数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总投资需要多少,等等,面对这些问题,许多企业决策者可能不知从何下手。

事实上,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是一件并不容易的工作。由于大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物流规划部门,因此,企业往往请专业的咨询公司做规划。咨询公司到现场要做很长时间的深入调研,业主要安排人员参与;有时,咨询公司拿出表格让业主填数据,了解表格中的专业名词就需要很长时间,收集统计数据则要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大批资金和人力之后。有时得到的咨询结果可能却并不理想。因此,很多企业只能靠“拍脑袋”来做决策了。与此同时,企业都希望了解到投资少、又不需要太多专业知识、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规划方法。

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快速、简易的规划方法。建设物流中心需考虑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新建物流配送中心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需求:

1 要适合经营产品的要求  每个企业经营的产品各不相同,产品的属性对仓库提出的要求也不相同。例如,存储水果时,对存储温度有一定要求;存储汽车零配件时,对存储货架(或器具)有一定要求。

2 要满足生产或销售的要求

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是支持企业的生产或销售。企业中可能存在不同的销售模式,如直销、分销;生产模式也是多样,如JIT、BTO等。这些因素对物流中心未来的模式必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物流中心的设计要满足企业生产或销售的需要,甚至要有利于改进、改善生产或销售的业务增长。

3 要适应未来扩展性的需要

未来扩展性的需要即通常所说的柔性。企业建设~个物流配送中心,从筹划开始,到买地、施工、试运行,整个过程可能要花费两三年时间。两三年后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能否较为准确地预测,其中的确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两三年之内,企业的销售模式完全可能发生变化,而销售模式一旦变化,出货量、拆零量会随之改变,对物流配送中心的要求也就随之改变。因此,企业未来的状况和发展模式会决定物流配送中心的变化。在规划物流中心时,既要保证近期的使用需求,还要考虑支持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需求。

4 投资回报

一般来说,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投资都很大,是否能收回投资、多长时间能收回,都是企业要重点考虑的。很多企业盲目投资物流配送中心,结果没有资金用于正常的运营,或者被巨大的投资拖垮,则适得其反。影响物流中心建设的因素

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往往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1 土地和选址问题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企业一定会把物流配送中心建在工厂旁边,使物流中心距离生产线越近越好。但客观上,有多大的面积可以用来建物流配送中心则很难说了。小的不够用,大的距离远,如何进行平衡是需要企业考虑的。对于流通企业来说,一定会把物流配送中心建在交通便利、靠近上游厂商或下游客户的地方。但企业能买到的土地往往既不在生产线附近,交通也不便利,而且也不靠近上游厂商或下游客户,主要原因是那些地方往往已经没有空地,或者地价太高,或者不允许建物流配送中心。

2 投资的问题

每个企业都希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总是认为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成本越低越好。但投资过低,可能会影响建设的质量。

3 法律法规的要求

各地政府对建筑物的要求有所不同,例如有的地方要求绿化率高,有的地方要求容积率高;有的要求建筑限制高度,不能超高或超低。

4 企业文化和决策者的偏好

有些企业属于“孔雀型”企业。喜欢张扬,对物流配送中心的外观十分注重;有些企业则很务实,重点要求物流配送中心的使用功能。

由此看来,对于物流配送中心的要求和约束条件是多种多样的。简易快速的物流中心规划防法

利用本文介绍的简易快速的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物流经理或物流主管只要取得一些数据就能规划出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大致布局。

第一步:规划大致的规模

1 年销售额V。新建物流配送中心按照几年规划,就提供第几年的预计销售额。例如,当年年销售额为10亿,年增长率约20%。按5年规划,则按5×1.25=24.8亿元计算。

2 平均每件(箱)货的货值v(以下简称单件货值)。可以用现有库存金额除以库存件数来计算。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因素,一般情况下,单件货值在逐年递增,本文中可以暂不考虑其影响。

3 库存周期D。即目前的库存周期大约是多少天。随着管理的规范。一般情况下库存周期会缩短,本文中暂不考虑其影响。

如果没有以上3个数据,能统计或计算出库存量也可以,零散货物要折合成整件(箱)。库存量是指规划的库存量,而不是现有库存量。

4 SKU数K(单位:个)。一般来说,SKU数的增长率低于年销售额的增长率。可以在计算过程的最后增加一定的比例即可,例如10%。SKU数决定了拣选面的数量。

5 码盘数量q(单位:箱/托盘)。确定托盘的规格,例如选用1000mmxl 200mm标准托盘,计算平均每托盘码放多少件货。

然后定义以下参数:

1 库存量Q(单位:箱);

2 托盘数Qp(单位:个);

3 存储面积s(单位:平方米);

4 拣选面(货位数)c(单位:个货位);

5 收发货等作业区面积S2(单位:平方米)。

对于生产型企业的物流中心。收货、发货、包装(或拆包装)等作业区面积一般要占总面积的15%~20%。对于流通型(周转型)物流中心,这些作业区面积一般要占总面积的20%~30%。

Q:(V/v)*D/365=VD/365v式①

Qp=Q/q式②

一般情况下,货位占用率按85%计算。如果采用平面仓库存储,不考虑托盘叠放,则需要的存储面积为:

S=(VDm)/(310qv)式③

m为平均每托盘占用的仓库面积。考虑通道等区域的面积,经验值一般取2~2.4。

通常情况下,物流中心SKU分布遵从2/8原则,即80%的

SKU有拆零拣选,拆零拣选的货量占总货量的20%;20%的SKU只有整箱拣选,整箱拣选的货量占总货量的80%。

C=0.8K*n式④

n为拣选面系数,即同一SKU可能有多个拣选面,一般取1~1.5。

例如,某销售公司目前年销售额1亿元,年增长率25%。单件货值v=1000元,库存周期D=21天,平均每托盘存放q=15件,平均每托盘占地m=2.4平方米,有2500个SKU,每个SKU不超过1.5个拣选面(考虑了SKU的增长因素)。物流中心按4年规划。4年后,公司年销售额为2,44亿元。

根据式①,库存量Q=14038件,取整为15000件。

根据式②,托盘数Qp=1000托盘。

根据式③,需要的存储面积S=2823平方米,取整为2800平方米。

根据式④,需要的拣选面c=3000个。

如果采用普通轻型货架,需要3000个货位。

由于其占地面积不大,最后适当增加一些面积即可。

由于是流通型物流中心,考虑将20%的面积作为作业区域,那么需要仓库的面积为2800(1-20%)=3500平方米。考虑到拆零拣选、单据处理、现场办公等因素,该公司需要大约4000平方米的仓库。

这样,就基本得到了该公司物流配送中心4年后的规划:库存量1.5万件,需要1200个货位,主存储区2800平方米,收发货等作业区域800平方米,拆零拣选货位3000个,总面积4000平方米。如果主存储区采用货架,仓库面积可以缩小一些。

当然,这种快速规划法并不一定适合任何物流配送中心,但可供参考。

第二步:确定大致的土地需求

了解到当地土地规划部门对地块容积率的要求后,就可以大致估计出4000平方米的仓库需要占用多少亩土地。例如,容积率按0.5计算,4000平方米的仓库需要土地8000平方米,约合12亩。

一般来说,仓储用地的价格不太高,可以根据当地的地价计算得出土地成本。

当然,最终实施的物流配送中心方案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因为地块的形状可能并不像最初规划的那样。

第三步:确定建筑及设备投资

根据当地的建筑成本、每平方米仓库的造价,可以计算出总体建筑的成本。

物流设备可以根据前面规划的数据,估计出存储设备(各种货架、托盘、容器)、搬运设备(叉车、输送设备等)的投资。

第四步:初步排定工期

物流中心的建设工期要考虑基建、工程验收、设备安装、信息系统调试、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等工期长的环节。

第五步:流程设计

篇(4)

1. 城乡一体化与物流园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农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当下城乡之间的“中心―边缘”论更加隐射出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洽、协调发展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历史趋势与人们的愿望。我国目前城乡一体化虽然比较滞后,却也在孕育中不断发展。

所谓城乡一体化绝不是简单的“乡村城市化”或者“城市乡村化”合成。其基本内涵式是通过体制一体化、城镇城市化、产业结构一体化等把城市与农村建设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发挥城市与农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交流与组合[1]。

物流业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城乡物流一体化需打破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分离状态,通过将其紧密联系实现物流整体效益最优。物流园区因其良好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打造城乡供应链、并创造增值效益方面可发挥的作用巨大。

2.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物流园区的必要性

2.1 促进城乡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速一体化进程

城市与生俱来的“集聚效应”使得资本充分集中、充满活力。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水平,使其具有较强的辐射和扩散功能。农村处在资本“边缘地带”,无可厚非的成为城市、工业服务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倾销地。但因其广大的消费供应市场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吸引力和潜力巨大。物流园区作为衔接城乡供应地与销售地的纽带,在城乡互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图1所示。

物流园区还是城乡经济增长,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多边推进的助推器。物流园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流动,创造更多的社会经济价值。农产品,工业品可以在城乡间得到充分互补,优化原材料工业,提升消费品工业,实现“以工促农,以农补工”,让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得以调整升级。同时,与物流园区的发展相匹配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也越加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电网改造,通讯设施完善,中心城区至各乡镇,以及各乡镇之间的快速通道,“村村通”公路,使得商流、物流、信息流更加畅通无阻。

图1:物流园区的作用

2.2 整合城乡物流资源,促进和优化城乡物流一体化。

城市物流和乡村物流早已存在,只是由于社会经济、空间地理等原因,在物流规划、物流建设、物流运营上各自为政,形成两个“物流孤岛”。城乡物流一体化就是要解决城乡物流分离化、分散化问题。通过整合城乡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效率,优化和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从而提高城乡物流的效率效益[2]。

新型物流园区的规划站在战略的高度,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结合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特点,对两个系统进行战略整合,谋求较大的城乡全域物流系统的战略协同效益,从而提高城乡经济一体化水平,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提高其水平。

同时,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由于加强了物流企业、城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可实现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社会成本、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城乡供需达到平衡,双向互动,互利共赢。物流园区的建设还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等现代化物流手段,使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3.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物流园难以辐射农村市场

目前,城乡物流体系分割现象严重,农村物流渠道不畅,由此导致农村物流成本过高,消费市场混乱等问题。因此,物流园的建设很难实现城乡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影响了其对城市现代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对农村商贸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

3.2物流园区规划目标定位不明确,盲目建设

物流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及现代物流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大部分物流园区的建设与规划具有很强的盲目性。由于缺乏系统和科学的规划论证,造成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物流园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功能定位不明晰、物流设施闲置、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诸多难题和不良局面。甚至有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效应,急功近利,借以建设大规模有影响力的物流园区为招商引资的幌子,大力开展房地产,酒店,观光旅游等副业活动,而非真正将工作的中心放在物流园区本身的建设上。

3.3政府未能发挥其主导作用

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二元”结构是造成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差距逐年拉大的重要原因,也是物流园的辐射功能无法惠及农村市场的原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等。政府在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政策和教育等方面差距很大,造成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完善,以及专业物流人才紧缺[3]。

4. 城乡一体化物流园区建设规划措施

4.1 加强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明确功能定位

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功能,实现政府的有效干预。通过不同行政部门的联合来综合协调物流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壁垒,把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纳入物流业发展整体系统中,稳步推进城乡物流的一体化。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城乡物流的发展。同时,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其功能定位与目标对象有利于物流园区更好更长远的发展。物流园的规划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和规模相匹配。同时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促进城乡物流之间的合理分工,依托城市商贸市场和农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构建农村物流集散网络和城市物流配送网络,有效发挥城市物流对农村物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城市流通网络及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向农村延伸[4]。

4.2 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物流园的商业模式

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有机衔接相当复杂,涉及到农村经济作业模式、经营主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物流园区作为城乡物流衔接的纽带,应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积极发展创新对接模式,保证整个物流体系和各环节的顺畅。如农户+合作组织+物流园+城市零售;城市农资生产企业+物流园+农村零售终端;物流园+乡村超市+城市生鲜便利店等模式。同时,可鼓励农村个体企业、民营企业进入物流市场。物流园作为城乡供应链的核心,创造增值效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内部培育新型农村物流主体。

4.3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充分合作,力求科学发展

设立研究培训基地,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企业以及园区的发展状况进行检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给予合理科学的导向;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大批的熟练的专业化技术人员,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甚至对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产值,扩展业务渠道都起到无法预测的作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高校为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与指导,市场信息的分析;企业可以反馈具体操作实施中的问题与经验,促进物流园区的发展更加稳健。

基于城乡一体化的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必将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做出积极的贡献。优化城乡物流相关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城乡物流发展模式,加大市场管理和政策扶持,以及物流园在城乡物流中可发挥的增值作用等领域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张蕾

参考文献:

[1]洪银兴、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2003(04)

篇(5)

物流园区是多种物流设施、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

(二)物流园区的选址原则

物流园区的选址主要遵循的原则:1、位于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地区,一般在城市道路网的外环线附近。2、位于内外交通枢纽中心地带,至少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接,特别是铁路和公路。3、位于土地开发资源较好的地区,用地充足,成本较低,留有发展余地。4、位于城市物流的节点附近,现有物流资源基础较好,一般有较大物流量产生,可利用和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5、有利于整个地区物流网络的优化和信息资源利用。

二、 无锡物流园区的现状

(一)无锡综合物流园区

无锡综合物流园区在沪宁高速公路与312国道之间,东起东亭道口商贸区,西至无锡互通道口,东西长约9公里,是无锡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和主要的物资集散地。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挟园区而过,是园区东西向辐射的主要通道;锡澄高速公路、锡北路穿园区而过,连接江阴长江大桥,是园区南北向的主要物流通道;锡北运河沟通了园区的水运物流网络。

(二)江阴长江港口物流园区

江阴有35公里的长江岸线,有得天独厚的内陆港建设条件,沿江码头仓储建设初具规模。集装箱、钢材、煤炭和建材等大宗物资的中转货场面积超百万平方米;在长江岸边,有世界最大的废钢船拆解基地,长江拆船厂年拆解35万轻吨;全国最大的无缝钢管集散基地,长江集团有6.5万平方米仓储式钢管货场,省内最大的石化产品仓储基地,中油和中石化和南荣液化气公司等单位已建成仓储能力60万立方米;中邦粮油储运公司将建成年处理粮油100万吨的大型生产、加工、储运、中转基地;上海农工商江苏分公司将在江阴大卖场旁兴建占地80亩的配送中心,对苏、鲁、皖地区实施配送。努力把江阴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为具有特色的区域物资配送中心,成为长江三角洲物流体系中的一个结点。

(三)无锡口岸物流中心

无锡口岸物流中心包括无锡新区国家陆路二类口岸和紧邻的无锡港国家水路二类口岸以及下甸桥仓储区,呈东西长约6公里的带状分布。无锡新区聚集了数量众多的外资企业,具有发展国际物流的有利条件。

(四)做好石塘湾物流园区、宜兴物流园区和璜塘国际空港物流中心规划。

无锡政府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设好三个园区。(1)石塘湾物流园区。此为无锡市有待重视和加快推进的区域性物资配送中心和规划中的综合物流园区,新长铁路的建设及其远景发展给无锡市物资配送业的开发带来了良好前景。(2)宜兴物流园区。规划在宜兴梅园(环科园附近),利用锡宜高速公路、104国道、新长铁路交叉处的交通优势,建立宜兴物流园区,主要发展物资配送、多式联运等服务功能。服务宜兴,辐射苏浙皖三省交界区域。(3)璜塘国际空港物流中心。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为满足苏锡常都市圈国际物流发展需要,规划在江阴市璜塘地区建设一个大型国际机场,占地面积达十多平方公里,成为区域性国际空港物流中心。

(五)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其他无锡物流园区

现在正在规划中的其他无锡物流园区也正在预备建设之中,例如北起洛南大道,南至锡宜高速公路,西达西环线,东抵新长铁路的无锡西站物流园区,这一园区是以物资配送、多式联运、现代储运、商品交易为主要服务功能的区域性物资转运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已被列为省服务业重点项目、市“十二五”重点开发建设项目。按照“一站、两区、三片”的功能规划,无锡西站物流园区将致力打造金属原材料、五金机械、电子工业三大原材料交易中心。

三、当前无锡市物流园区出现的问题

(一)物流园区缺乏地区亮点

近年来,无锡市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现代物流业总量的持续扩张。出现以流通加工为特色的大明物流、以通关物流为特色的新区物流、以整合社会资源为特色的星网物流、以承接制造业物流外包为特色的安泰达物流等重点物流企业,虽然这些重点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量占到全市货运总量的10%左右,但却难以满足于各色更加特色化的其他物流业务的需要,这更加要求着我们的物流园区能够集结各个物流企业发掘更多的地区亮点和特色。

(二)物流园区利用率有待提高

对地方而言,物流园区可以带来税收增加、扩大就业等好处,所以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上,往往存在着投资冲动。导致容易出现地方过度的规划与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情况,造成物流园区空置率较高,入驻企业不足或者入住非物流企业。导致物流园区产生效益的产生有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园区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地方政府各方面考虑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往往倾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用更加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入住投资,却不太重视入住企业的专业性素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重硬件轻软件、园区服务水平不高、园区之间的协同效应较低、园区经营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四)布局分布过于分散

物流园区的作用和优势是通过专业性物流企业的集聚体现的,组建物流园区,可以发挥多个物流企业的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实现物流企业的专业化和互补性,从而共享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四、无锡市物流园区问题的对策

(一)发挥传统优势,统筹兼顾新形势

面临不断发展的新形式,物流业要在充分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统筹兼顾新形势,十二五期间应建设好区域物流中心,要抓好与新形势的衔接结合:在保持传统运输仓储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业,学习外国先进的物流企业经验,在保持国有物流企业活力的同时大力培育民营物流企业,做到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加快工商企业物流业务的外包与剥离,发展干线专线物流与区域物流配送相结合,发展国内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相结合。

(二)遵循市场引导原则

在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上应该遵循市场原则,避免一味的政府规划建设投资,要实现投资主体政府、企业、外资企业的多元化。让市场来引导物流园区的合理产生与建设发展。让我国的物流园区建设切实实现逐步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依靠市场引导,满足市场需求,得到市场的认同。

(三)结合自己特色的“创新”

十二五期间在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注重他人成功经验的学习,但不能一味抄袭模仿,虽然物流园区在国外是有相关成功经验,但这种经验要与各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才能为我所用,这就需要创新。

篇(6)

作者黄秀蓉,女,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副教授。地址:重庆市,邮编40071 5。

一、问题的提出

“舅权”广泛存在于苗族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苗族神话传说《开亲歌》之“开天辟地”中,有对娘舅的描述:“很古的从前,那舅舅‘爸样有’……。”彭兆荣认为:“‘爸样有’既是创世开亲的‘第一个’男人名字,男性标记,与‘舅’(旧,久,久老)相吻合;它同时又是亲属关系间称谓的聚合。‘爸样有’可以是‘有爸样’的方言表述,于是‘舅’戴起了‘爸’的面具。”可以说,舅舅“爸样有”这一表述,标志着“舅权”在古代苗族社会的萌芽。另外,“舅权”在苗族语言中也有一定的反映。例如,歪梳苗语言(属于苗语西部方言下的一种次方言)中有关“舅舅”的称谓具有多样性,有“yeuf dlangb”、“nol dlangb”、“zid dlangb”、“youxdlangb”、“mit nol dlangb”、“naf nol dlangb”等六个,相比歪梳苗的其他亲属称谓要多得多。在这些称呼中,有专称,也有共称,而共称又是苗族社会姑舅表婚现象在语言上的遗存。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婚姻习俗方面,苗族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姑舅表婚,尤其是单向姑表婚将“舅权”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观念中,姑妈家女儿婚嫁的首要对象应是娘舅家的儿子,即“扛妈妈的伞,回妈妈的家,这是老规矩”。娘舅对姑妈家女儿的婚事拥有决定权。“舅家来说亲了:‘有山才有水,有藤才有瓜,姑妈是我姑妈,娥姣应该归我家’。娥姣的妈妈,娥姣的爸爸,两人无话讲,古理是这样,谁也不敢违。”

“舅权”的英文单词为"avunculate~’,源自拉丁文“avunculus”,本意为“母亲的兄弟”。《不列颠百科全书》释“舅权”为“男子与其姐妹的孩子特别是她的儿子的特殊关系”,即指舅舅对外甥的权威关系。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则认为,“舅权”拥有四个词项,即兄弟、姐妹、姻兄弟、甥侄。这几个词项之间组成了以下几组关系:舅舅与其姐妹的关系,舅舅与姐妹丈夫的关系,以及舅舅与外甥的关系等。对于列维-斯特劳斯的“舅权论”,彭兆荣认为,“不是任意一组关系都可以表现出舅权的意义。舅舅只有在特定民族规定的相应关系中才能上升为舅权,也就是说,舅权制是相应关系的组合模式。不言而喻,舅权制主要体现在舅甥的对应关系”。

就学术界对苗族及西南其他少数民族存在的“舅权”现象的研究而言,主要集中在舅权制度研究,“舅权”在社会生活、尤其是在婚姻嫁娶中的表现等方面。彭兆荣《西南舅权论》一书全面研究了西南少数民族社会的“舅权”现象,对“舅权”的语义、历史、功能、结构、转换原则、符号解析及“舅权”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上这些研究,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基本集中在娘舅对外甥的权利方面,对于“舅权”中还应该体现出的其他关系,诸如娘舅对其姐妹的义务等问题,则几乎无人问津。

根据笔者对贵州化屋歪梳苗“谈姑妈话”(Haik baox mar lol,即指已婚女性去世后娘舅家在丧葬活动中专门为其举行的系列仪式的总和)习俗仪式过程的考察,发现仪式中所体现出的“舅权”关系较为复杂,对列维-斯特劳斯“舅权论”包含的几组关系都有所反映,比如舅舅与其姐妹、与姐妹的丈夫、与外甥等的关系。而如果仅仅只用舅甥关系来解释,则可能会有所偏颇。在贵州化屋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的仪式过程中,娘舅与姑妈之间的关系是仪式的巾心内容,娘舅对其姐妹应承担的义务成为彼此关系的核心,娘舅以维护姑妈在夫家的应有权利为己任,承担着姑妈娘家代言人的义务。贵州化屋苗寨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突出展示出“舅权”关系中娘舅对其姐妹应承担的义务,可视为对传统“舅权”研究的一种重要补充。

化屋苗寨(当地人称化屋基),位于贵州省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属二水(鸭甸河、六冲河)交汇、三县(黔西县、织金县与清镇县)连界的河谷地带,海拔870米至1360米之间。化屋苗寨所在的化屋村总面积有8.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417亩,共三个村民小组,计186户,773人,居住着苗、彝、汉三个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98%,是黔西县最具代表性的苗族聚居村落。居住于此的苗族,主要是西部方言苗族的一个支系——歪梳苗,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其固有的传统文化。“娘亲舅大”所反映出的“舅权”观念,便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0年至今,笔者多次(2010年7—8月、2011年2月、2012年9月)到化屋苗寨及相邻的歪梳苗村庄进行田野调查,获得了大量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的第一手资料。在此期间,笔者还与化屋苗寨的一位“谈姑妈话”传承人及两位化屋小学的教师进行频繁的电话及网络联系,对一些仪式细节及语言问题进行讨论。在整理田野资料的同时,笔者也大量查阅与歪梳苗相关的文献资料,力图弄清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的历史传承与变迁。

二、“谈姑妈话’’习俗的仪式过程

化屋苗寨歪梳苗“谈姑妈话”这一习俗,发端于何时已难以考证。最早记录“谈姑妈话”内容的文献,出现在清末时期。光绪十九年(1893),化屋苗族人士杨维舟为了缩小汉苗语音之间的差距,用汉字偏旁部首创造了一种书写体苗文,并用此种苗文把当时化屋歪梳苗“谈姑妈话”的内容加以记载,成为当今化屋苗寨歪梳苗“谈姑妈话”内容的蓝本。对于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的由来,根据笔者的调查,苗寨社会大抵有如下两种解释:第一种也是较为普遍的说法,主要是娘舅家为了让姑妈的灵魂在死后回归其娘家所在地。由此,在姑妈逝世后,娘家的亲兄弟要去丧家祭奠姑妈,并在丧葬活动中举行“谈姑妈话”的系列仪式,以便引领姑妈的灵魂回家。第二种说法在苗寨普通群众中并不多见,主要由几位“谈姑妈话”仪式的传承人所提供。这种说法认为,“谈姑妈话”仪式源于苗族祖先(伏羲兄妹)结婚再造人类的传说。传说认为,伏羲兄妹历经艰辛才结为夫妇,兄妹之间的情谊应该被后人所铭记。在那之后,苗族便一直有着“谈姑妈话”的传统。

如前所述,“谈姑妈话”习俗是歪梳苗已婚女性逝世后娘舅家在丧葬活动中专门为其举行的系列仪式的总和;同时,它也是整个丧葬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屋苗寨,当已婚女性病危时,必须要告知其娘家兄弟前去探望。如果丧家没有事先告知,娘舅家人会在姑妈死后找丧家的麻烦。到丧葬日期,死者兄弟以猪、羊、牛等牲畜为祭品到丧家祭奠亡人并举行“谈姑妈话”仪式。虽然“谈姑妈话”习俗在化屋苗寨社会中由来已久并普遍流行,但仪式的举行是要有一定条件的:一是死者的娘家一定要有直系血亲的兄弟或兄弟的男性后代存在,这样才能为逝世的姑妈举行“谈姑妈话”仪式;二是死者的娘家要具有必要的经济能力,能够准备“谈姑妈话”仪式所需要的猪、羊、牛等祭祀用品,否则也不能举行仪式。化屋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的仪式内容丰富,具体执行过程较为复杂,包括从丧家报丧到娘舅送姑妈下葬等一系列环节,每一环节都有其特定内容。

1.丧家报丧。在化屋苗寨,如果已婚女性逝世,其家人请风水先生看好下葬日期后,便由死者的儿子(一般是长子)带上一壶酒,与请来的一位管事一同到娘舅家报信。到达娘舅家时,死者儿子跪在舅家院坝中,由管事进屋通知舅家,外甥前来报丧。随后,舅舅来到院坝,外甥把母亲逝世的消息告知娘舅。娘舅得知消息后扶起外甥,让其先行返家打理一应事务。娘舅家的女性会立即前往丧家哭丧,其他人等则开始准备到丧家举行“谈姑妈话”仪式所需的物品。

2.娘舅家女性哭丧与娘舅家的物品准备。娘舅家知道姑妈的死讯后,娘舅家的女性,主要是舅妈、姨妈、表姊妹、表嫂等,立即一同前往姑妈家哭丧,其主要内容是表达对姑妈的怀念与不舍之情。这个时候,姑妈家会有人(一般是姑妈的姑子)陪同哭诉,另有人进行劝慰,但到后来一般分不清楚谁是娘舅家来哭丧的,谁是陪哭的,谁又是劝哭的,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三者的动作随时在发生转换。哭丧完成之后,娘舅家这部分哭丧的女性既可以留在姑妈家,等待自家即将到来举行“谈姑妈话”仪式的其他人,也可以回家后与其他人一同再来。

在女性去姑妈家哭丧期间,娘舅家里其他人等则在做着去姑妈家“谈姑妈话”仪式的准备。在人员上,特别要请一个管事和一个专门代表娘舅家的“谈姑妈话”的人(如果娘舅自己会“谈姑妈话”,则不用另请),以及一个唢呐班子。人员总数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主要视娘舅家的家族大小而定。在物品方面,一般要求牵上一头猪或一只羊或一头牛,作为祭奠姑妈的祭品。另外,一把纸伞及给姑妈穿戴的寿衣、裹脚之类的物品也是必须的,以作仪式物品之用。

3.丧家迎接娘舅的仪式。娘舅家到丧家举行“谈姑妈话”仪式的时间,一般是姑妈下葬日期的头天下午。当娘舅家“谈姑妈话”的队伍到达丧家村寨后,会在村寨口鸣炮三响,告知舅家的人已到。丧家亦会在家门口附近的路口鸣炮三响,并摆放一张上面有着一系列物品的竹席来迎接娘舅家的人。席上物品包括背包(一般是死者出嫁时从娘家带来的背包,如果时间太久找不到,也要找一个相似的背包来代替)、一把伞、两只鸡(一公一母)、两只鸡蛋、梳子、衣服、头发等。在路口迎接娘舅家里人的仪式上,丧家请的管事和娘舅家“谈姑妈话”的人有一系列对话。从形式上看,娘舅家占主动,用质询的口气盘问丧家管事,如姑妈如何逝世、准备办丧事的东西是否齐全等。丧家管事则代表丧家一味解释谦让,并对所提问题完全答复后,对话才结束。之后,娘舅家请的唢呐师傅也会做一些仪式性的动作,献出鸡蛋(把壳剥掉献祭后带走)与酒(洒一点在地上后,剩下的既可自己喝,也可由别人代喝)。完成这些仪式后,孝子会在堂屋前跪接娘舅家的人进入灵堂哭丧。娘舅家牵来给姑妈献祭的猪或羊或牛等牲畜交由丧家,有专人负责看管。迎接礼后,娘舅家的人被安排到离姑妈家最近的人家住下休息,意为近距离地陪伴姑妈。因为在这一天,娘舅家是最为尊贵的客人。

4.娘舅家献祭与验尸。舅家的人稍事休息后,丧家摆宴席厚待舅家。饭后,娘舅家的人在灵堂举行给姑妈的献祭仪式。娘舅家牵来给姑妈献祭用的猪或羊,在晚饭前已被宰杀,肉主要用以招待客人,但其中的某一部分成为娘舅家献给姑妈的祭品,祭品还包括一只鸡(半熟)、米饭等。如果牵的是牛,则要在第二天早上专门举行的“打牛”祭丧仪式中宰杀。在这种情况下,献祭环节的祭品就只有一只鸡(半熟)及米饭等。在献祭的过程中,丧家的祭司有一些祝福性的语言。献祭完成后,娘舅家的人回到住处休息,等待晚上为姑妈验尸。

到了晚上,丧家会请娘舅家的人为姑妈开棺验尸。这一部分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看姑妈的形体是否完好、神态是否正常,意为看姑妈是否属于正常的生病死亡,如果姑妈是非正常死亡,则会引起娘舅家与姑妈家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二是看姑妈遗体的穿戴是否合适而体面,如果娘舅家觉得给姑妈的穿戴不体面,会把带来的寿衣等一应物件当场给姑妈穿上;如果觉得合适,则把此类物品在此时交给丧家,验尸仪式也到此结束。

5.丧场“谈姑妈话”。第二天早上,“打牛”祭丧仪式①完成约两个小时之后,娘舅家丧场“谈姑妈话”仪式拉开了帷幕。丧场“谈姑妈话”所需要的物品,比前几次更为丰富。一张桌子,一张竹席是必需品。桌子上面摆放煮熟的牛肝、牛肚、牛心肺以及牛肉各一碗,供娘舅家唢呐班子人员食用。竹席上的物品包括煮熟的牛肝、牛肚、牛心肺及牛肉各两碗,分放于席子的两侧;中央有三个大碗,各装一只半熟的鸡,另有一个盛饭的小簸箕;前面摆放五个小草墩与四个小石头,这两样物品是相互间插摆放,另还有七个小碗,里面各有一小团牛肉;在这些物品的,还有几只盛满酒的酒碗。这些物品准备好后,丧家的管事带着孝子跪拜于娘舅前,并斟双杯酒请娘舅入席。娘舅扶起孝子,双手接双杯酒一饮而尽,之后入席祭奠。此时,娘舅与请来“谈姑妈话”的人及丧家的管事分坐于竹席两侧,娘舅一侧身后另有一名站立的撑着青布伞、肩挎包袱的年轻人。

入席坐定后,娘舅家“谈姑妈话”的人先审视席上物品,当发现象征姑妈灵魂的竹卦未出现时,便开始“问竹卦”,丧场“谈姑妈话”仪式由此正式开始。娘舅问竹卦,丧家管事绘声绘色地进行反问,娘舅便知竹卦一定藏在竹席下或饭簸箕中,于是离席从竹席下或饭簸中取出竹卦,并用桌上酒碗中的酒进行冲洗,意为“给姑妈洗尘”。接下来,娘舅再一次给姑妈奠酒、献饭。奠酒、献饭期间“谈姑妈话”的内容,多是叙述兄妹间的骨肉亲情,谈到动容之处,全场观众都会为之落泪。奠酒献饭之后,娘舅家“谈姑妈话”的人以席上物品为对象,开始与丧家管事进行问答。内容涉及姑妈的日常生活情况、姑妈的病情、姑妈就医的过程,以及苗族的有关神话、传说等。两边一问一答,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在整个问答的过程中,丧家管事的答词都必须要使娘舅满意。最后,娘舅家“谈姑妈话”的人以要带姑妈的灵魂回到娘舅家作为丧场“谈姑妈话”问答的结束。这一过程大致要进行一个半小时左右。

丧场“谈姑妈话”仪式结束后,娘舅分别叫来丧家的管事与甥男、甥女,把席上早已准备好的牛肉送给他们,以感谢管事的操劳,祝福外甥们吉祥如意,人丁兴旺,田多地广,六畜兴旺,财运亨通。祝福完成后,娘舅接过撑开的青布伞进入姑妈棺材存放的灵堂,在棺材前收拢雨伞,意为姑妈的灵魂已进入伞中,将会随着娘舅回到娘家。至此,“谈姑妈话”仪式基本结束。

6.娘舅送姑妈下葬。在姑妈出殡时,外甥为娘舅敬双杯酒,跪求娘舅为母亲送行。娘舅会为姑妈背衣服包并为姑妈的棺材打伞直到墓地。姑妈下葬后,娘舅家的人即返回自己家。返回时,丧家会让娘舅家带走头天晚上献祭时使用过的一只鸡的一半、丧场“谈姑妈话”仪式中使用过的三只鸡中的两只。另外,丧家还要送给娘舅家一只带尾巴的牛腿,但娘舅家只能带走牛腿的肉,骨头和牛尾要留给丧家。

三、“谈姑妈话”习俗与传统“舅权”产生之关系

(一)“谈姑妈话”习俗与娘舅义务的凸显

首先,为姑妈举行“谈姑妈话”仪式是娘舅应尽的义务。化屋苗寨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的缘起,根据当地人的两种主位解释,无论是引导姑妈的灵魂回归娘家,还是为了纪念伏羲兄妹结婚再造人类,都可以说明娘舅有义务为死去的姑妈举行“谈姑妈话”这一仪式。事实上,娘舅为姑妈举行“谈姑妈话”仪式的义务源于娘舅与姑妈的直系血缘关系。比如,在第一种的主位解释中,如果娘舅不能为逝世的姑妈举行该仪式,则姑妈的灵魂就不能够顺利回到她的出生地,有成为孤魂野鬼的潜在危险,这在苗族传统社会中是不可能被接受的。因此,只要有条件的家庭,都会为死去的姑妈举行“谈姑妈话”仪式。

其次,“谈姑妈话”仪式是娘舅为姑妈维权所尽之义务。娘舅通过“谈姑妈话”仪式为姑妈在夫家最后的权利进行维护,这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一种情况是姑妈系正常生病死亡。在正常生病死亡的已婚女性的丧葬活动中,娘舅通过“谈姑妈话”仪式,对姑妈日常生活、生病医治过程、丧葬物品的准备等方面进行问询与检查。比如,在丧场“谈姑妈话”环节,娘舅家就有如下一些问询:“我姑妈得哪样病?”、“为啥不找药不求医?”、“得哪样金银首饰?”、“得多少腰裙子?得多少套衣服?”等问题。娘舅还会对姑妈的陪葬物品进行检查,如果觉得太过简朴,有的甚至会当场要求丧家增补。通过这种方式,既表达了对姑妈的关心与怀念之情,又显示出对姑妈死后应得财产权利的维护之心(歪梳苗的灵魂观念里,认为人死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依然活着,葬礼上的物品及以后的祭拜物品便是其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中的生活资本),以尽兄妹亲情之义务。

另一种情况是姑妈属于非正常死亡。据笔者调查,历史上化屋苗寨经常会出现一些已婚女性非正常死亡的现象,诸如上吊、跳水、喝剧毒农药等。在这种情况下,“谈姑妈话”仪式成为娘舅维护姑妈生命权利的一种义务与手段。这种忽然暴毙的已婚女性,娘舅家自然没有得到通知在其逝世前进行探望,而突然间就接到姑妈去世的消息,这自然会引起娘舅家的怀疑:“好端端的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没了就没了呢?”在这样的疑问中,娘舅家准备前往丧家进行“谈姑妈话”仪式时,就已经带有几分怒气。在到达的当天晚上,娘舅家在为姑妈开棺验尸的时候,就分外的仔细,一旦发现姑妈属于非正常死亡,便会当场发难。于是,原本为体现兄妹亲情的“谈姑妈话”仪式,演变成为姑妈失去生命而讨回公道的途径。娘舅家本因姑妈的外嫁而存在一种潜在的心理损失,而姑妈的非正常性死亡使得这种潜在的心理损失外化。于是,娘舅家会对丧家提出一系列要求,比如赔礼道歉、厚葬死者、给予娘舅家一定程度的经济赔偿等,以作为姑妈失去生命的物质与精神补偿。在这个时候,丧家必须做出实质性的赔礼道歉与认罪态度,满足娘舅家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以取得娘舅家的谅解。如果丧家完全答应娘舅家所提出的要求,“谈姑妈话”的仪式仍然按照一般程序进行。如果娘舅家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非但“谈姑妈话”的仪式不再举行,整个丧葬活动都有可能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娘舅家的人会大闹丧家,歪梳苗社会称之为“闹丧”。这种“闹丧”,轻则宰牛杀羊、损毁家什,重则打人烧房,更有甚者,会以暴力逼迫相关人等为死者偿命,闹出人命官司来。

当“谈姑妈话”仪式演变为对非正常死亡女性生命权进行维护时,所体现出的“舅权”就以娘舅与其姐妹、与姐妹的丈夫及与姐妹丈夫家人的关系为中心。因为已婚女性的这种非正常性死亡,常常在于与婆家的关系不和睦而导致。这既可能是女子与其丈夫关系的不和睦,也可能是女子与其丈夫家人(公婆、叔嫂等)关系的不和睦。据报告人讲,此时的“舅权”基本可以排除娘舅与外甥的关系。因此,娘舅家藉“谈姑妈话”仪式而对姑妈生命权进行维护时,其目标的指向性就非常明显,要么是死者丈夫,要么是死者丈夫的家人。娘舅与死者之间的直系血缘关系决定了娘舅必然与死者的丈夫及其家人发生关系,娘舅家有义务为死者的非正常死亡讨回公道。在这种情况下,死者的丈夫与其家人一般都只能对娘舅家的所作所为保持沉默,以获取娘舅家人的谅解。

最后,必须提及的是,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虽然主要凸显“舅权”关系里的娘舅与其姐妹等的关系,但是娘舅对外甥的权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比如,外甥在“谈姑妈话”仪式的各个环节,几乎都要在娘舅面前下跪,以表示对娘舅的尊敬与感激。

(二)“谈姑妈话”习俗与传统“舅权”产生之关系

“舅权”一词,从词源上说仅仅是“母亲的兄弟”,原本并无“权威”的含义,经过人类学研究者对其意义的延伸,最终演变成“男子与其姐妹的孩子特别是她的儿子的特殊关系”,即舅舅对外甥的权威。从舅舅到“舅权”的转换过程,亦即“舅权”的发生过程,是人类学里一个持久的话题。作为一种制度,“舅权”的产生在人类学中有着多种阐释: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产物,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舅舅天然拥有稳定价值和极高权限,另一方面在于舅舅的男性角色本身具有父权膨胀和扩张的基因;源于结构主义舅权制中诸关系对应组合的亲属关系结构;源于功能主义理论中整个社会机制对舅权制功能的要求;限制原始血缘婚和规定族外婚范围的一种制度;远古民族男子对其妻子兄弟女儿的结婚权为其儿子所继承而发生姑舅表婚;姑舅表婚乃是保存财产于家族内的愿望而发生,等等。

以上这些观点,前面几个显得过于宏观,后面几个相对微观而集中,但主要聚焦于姑舅表婚层面的“舅权”。彭兆荣对此问题也提出了一个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转换”是“舅”与“权”互为关系的一个原则。在补偿性转换的类型中,“舅权”本身乃是一种补偿,直接反映在婚娴制度的“嫁——归”母题之中。而为什么娘舅会获得这种权利或权威?彭兆荣则将其归结为“舅舅代表母亲对外甥乃至整个部族所起的作用,诸如抚养教育下辈,传授技艺,策划和指导外甥重大事务等等”,其重心仍在舅甥关系上。通过对歪梳苗“谈姑妈话”仪式过程的考察,可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不一样的“舅权”发生因素。

如前所述,化屋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所体现出的,主要是娘舅对出嫁后的姐妹所承担的义务。而只有姑妈直系的兄弟或兄弟之子才能为姑妈举行该仪式,由此进一步强调了娘舅与姑妈之间的嫡亲血缘关系。正是这种嫡亲血缘关系,使娘舅不得不肩负起维护外嫁姐妹在夫家应有权利的义务,成为姑妈在夫家的娘家代言人。娘舅既然承担了为外嫁姐妹维权的义务,一定会为自己争取至少对等的权利,即要得到如彭兆荣所说的“补偿”。义务与权利在功能上是一组互补的关系,履行了义务,一般就要主张权利。由此可以推断,娘舅以“谈姑妈话”仪式等活动为外嫁姐妹尽其应该承担的义务,并通过娶回姐妹女儿的姑表婚取得自己的权利。

关于娘舅对外甥女婚姻的权利问题,在歪梳苗的“谈姑妈话”仪式中“祝侄女”一节的唱词里,有着明显的反映:“侄女像朵花,没有外甥大。你侄女枝枝叶叶,是我娘舅送。那时嫁侄女,我收一份礼物。”唱词中的侄女,虽然并没有直接嫁给娘舅的儿子,但在出嫁时却送给娘舅“一份礼物”。这份礼物,并不是普通的礼物,而是姑妈女儿没有嫁给娘舅家儿子而不得不付出的赎金,苗族社会称之为“外甥钱”。这在明清时期的很多汉文典籍里有较为客观的记载:“清江苗婚嫁,姑之女定为舅媳,倘舅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否则终生不得嫁。或招少年往来,谓之阿妹居。”“黑苗婚姻,姑之女定为舅媳,若舅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又名还种,否则终生不能嫁。”

在娘舅承担义务与获得权利的交换过程中,舅舅的姐妹成为一个中心,她接受了舅舅的义务,但她自己本身并没有对等地赋予舅舅相应的权利,而由其女子回嫁给娘舅家作为媳妇或付出昂贵的“外甥钱”来实现。这样一来,舅舅的权利获得对象发生了改变,从其姐妹变换成姐妹的子女,可以说这是一种隔代的义务与权利交换。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舅舅的权利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其应尽的义务,造成了义务与权利的不对等。一个显著的例子是,苗族传统社会“外甥钱”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数量:“别人的舅爹钱,舅爹钱十六两,娥娇的舅爹钱,舅爹钱一百两,将到一千两。放在桌面上,桌子嘎嘎响,放在桌底下,桌下堆累累,娥家荡产了,金家荡产了。”一般情况下,如果娘舅家没有儿子,外甥女与其他男性结婚,补偿给娘舅家“外甥钱”的数目并不庞大,比如“舅爹钱十六两”,但如果娘舅家有儿子而姑妈家的女子又不愿意嫁给娘舅家的儿子,此时付给娘舅家作为赎金的“外甥钱”在数量上就显得十分惊人,结果直接导致“娥家荡产了,金家荡产了”,明显超过了舅舅所承担的义务。很显然,舅舅成为这种不对等交换的获利者。这种不对等的义务和权利交换在社会发展变迁中逐渐成为一种制度,逐渐形成以舅舅权威为中心的舅甥关系。

四、“谈姑妈话”习俗的当代变迁

贵州化屋歪梳苗的“谈姑妈话”习俗,在歪梳苗聚居区已传承久远,承载着歪梳苗诸多的历史与文化,并随着歪梳苗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在当代,歪梳苗社会正在发生着史无前例的变革,“谈姑妈话”习俗也在传承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一)“谈姑妈话”习俗内涵的本质性变化

与传统时期相比,化屋苗寨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在当代的一个主要变迁是其本质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在歪梳苗历史上,“谈姑妈话”是“舅权”关系中娘舅对其姐妹承担义务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是姑妈在婆家最后权利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随着苗族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苗族传统文化中两性天平的失衡逐渐得以纠正,女性逐渐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苗族女性只能依靠娘舅才能获得一定家庭权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因此,虽然“谈姑妈话”习俗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仍然在苗寨社会继续传承,但其本质在悄然发生变化,即原来作为“舅权”实质性表现之一的习俗,今天基本上作为一种象征性仪式而存在,“舅权”在仪式中并没有真正发挥实质性作用。在传统的“谈姑妈话”仪式中,“开棺验尸”是娘舅家必须进行且非常细致的一个环节,一般是在姑妈下葬的前一晚上进行,而且这一环节要进行两次。在现在的“谈姑妈话”仪式中,该环节已经演变成为一种象征性活动,即丧家把存放姑妈遗体的棺材打开一次,娘舅象征性地给姑妈整理一下遗体后立即盖棺。另外,即使娘舅在某种情况下(如已婚女性属于非正常死亡)不得不出面以维护姑妈的生命权利,所采用的方式也与传统时期不同。在传统时期,娘舅对其姐妹生命权的维护主要通过在丧葬活动中与丧家以私人协商的方式进行,是“舅权”的实质性体现,而当代则主要通过法律途径为死者讨回公道,“舅权”并没有直接在案件的解决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谈姑妈话”仪式过程与内容的新变化

化屋苗寨歪梳苗“谈姑妈话”习俗,不但在本质上与传统社会时期有了相当的差异,在具体的仪式过程与仪式用品上也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变化。

“谈姑妈话”习俗仪式过程的变化,首先体现在丧家报丧这一环节。在传统时期,报丧必须是外甥亲自去到娘舅家,别人不能代替。现在,由于通讯技术的发达,有的家庭在丧事发生后,开始利用电话等通讯工具给娘舅家及其他亲朋报丧,大大节约了丧事的人力成本。这种丧事传递方式,已经日渐为当地群众所接受。其次,在娘舅家的人达到丧家村寨时,丧家的迎接地点也在发生变化。在传统时期,丧家迎接娘舅家的仪式一般是在家门口附近的路口进行,而现在一部分人家把这一仪式的场地直接改在家门口(堂屋门口)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主客双方的方便。仪式过程的另一个较为重要的变化是娘舅家晚上开棺检尸次数的减少,由传统时期的两次变为现在的一次,这与“谈姑妈话”习俗的本质变化有关。

仪式用品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娘舅家为姑妈准备的祭祀用品发生了变化。传统时期,娘舅家给姑妈家的祭祀物品基本都是猪或羊,而在当今,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已经改用牛作为姑妈的祭祀物品。并且,这种变化呈现出不断扩大化的趋势。二是在丧家准备的仪式祭祀用品也有所不同,主要是用牛肉或牛内脏代替传统时期的猪、羊肉作为仪式祭祀用品。特别是在丧场“谈姑妈话”仪式这一环节,传统时期的仪式用品是没有牛内脏的,而现在普遍使用牛内脏作为仪式用品摆在仪式举行时的桌上与席上。

篇(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迎来了电子商务极速发展的时代,也使“物流”渐渐浮出水面,从幕后走向台前,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甚至引发了空前的物流热。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促使了现代物流行业的全新崛起;然而落后的物流技术和参差的物流服务水平却成为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再次腾飞。

2009年2月,国务院正式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将物流业纳入全国十大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这意味着国家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物流业作为服务行业,对服务和支撑农、工商业及其他服务产业的调整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而物流园区以其特有的组织管理功能和经济开发功能被确定为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被认为是推动现代物流行业振兴发展的巨大推力。各地政府亦纷纷看好物流产业,近来来都不约而同地将物流园区纳入新一轮重点城市建设规划项目中去。

1 物流园区的定义

为进一步规范物流园区的建设,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出台了《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国家标准,阐明了物流园区的建设目标和建设的意义,同时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提出了基本要求,也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评估提供了依据。

物流园区,属于城市物流功能区域,是指在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在几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将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也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和具有多种服务功能的物流企业的集结点;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物流园区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其主要作用是开展满足城市居民消费、就近生产、区域生产组织所需要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2 物流园区的作用

根据以上定义,物流园区的概念比较广泛,内涵也非常丰富,因为物流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领域非常广的产业,它融合了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行业的服务产业。因此,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对提高物流基础条件,改善我国物流产业落后的现状,促进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的构建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2.1 物流园区是社会物流基础功能的主要载体,一般由政府承建,享受政府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园区建成以后,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商贸企业等入驻园区,并逐步达到预期规模。一方面可以给地方百姓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给政府财政创造一定的收入;若政府再将收入部分投资园区,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达到进一步改善地方物流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目的。只有政府认识到园区建设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才可能使园区得到强有力的发展;同时,政府在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中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对在建设中物流园区的加强政府的控制与监管能力,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园区健康、有序的发展。

2.2 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集中分散物资、优化物流组织网络,促进产业集聚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功能结点之一,是物流组织网络的重要组成结构。我国物流业的起步晚,基础差,整体物流网络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不足,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整合区域闲散资源,形成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同时物流园区引进各种不同功能的企业,从而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提高物流设施、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另外,通过先进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加快信息传递与共享,加速货物运转,减少企业成本。

2.3 发展物流园区有利于促进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打造物流服务品牌

我国政府在较早前出台的《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出,要鼓励制造企业分离外包物流业务,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发展专业化物流能使生产制造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更好地推进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从而有利于形成并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物流园区内部各企业间形成相对明确的产业分工,有利于企业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建立企业服务品牌。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是物流园区发展的基础,物流园区既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内容,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第三方物流。

2.4 发展物流园区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区域经济融合

由于近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高耗型、低附加值等的制造企业成本不断增加,促使劳动力往内陆地区转移;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要向落后地区渗透,必须要有良好的物流网络给予支撑。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一轮城市规划迎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城市经济布局的大调整,加上城市建设规划和政策的限制,给传统的物流业正面临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传统的运输工具和大型仓库在市内已受到限制,一些企业原有的采购、仓储、运输等产业链格局被打破,他们迫切希望寻求相对集中的物流设施和专业化的服务,这就为物流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我国掀起的这一股物流园区热,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种社会条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当物流活动进入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阶段的产物。但是,目前在我国推进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的过程中仍然碰到许多问题和困难,这有待我们的政府、企业和有关专家一起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才能使我国物流园区得到科学、健康的发展,最终达到推动物流行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何黎明.中国物流园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篇(8)

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整个物流园区占地大,对市场化要求高,投入资金大,对于这样一个物流园区如何从规划方面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对于今后物流园区做到可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1]。所以,对规划区进行SWOT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长坡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环境,有助于更好的探索规划区实际情况,充分分析其利与弊,为长坡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进行参考。

所谓SWOT分析既对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四个方面的分析。这种分析模型源自于企业管理中的策略性规划,优势与劣势用于分析企业内部的条件;机遇与挑战则用于分析企业外部的综合环境[2]。

1规划区优势分析(Strengths)

1.1区位优势

昆明作为东盟自由贸易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会点之一,具有“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地域优势,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桥头堡,将在我国国家安全战略、西南地区面对东南亚、南亚大通道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云南省域来看,昆明是云南省第一大城市,承担着“一市带全省”的责任。西山区是昆明的西大门,成昆、昆玉、昆河铁路贯穿境内,滇缅、昆永、石安公路贯穿其中。在新昆明“一湖四环”、“一湖四片”的规划建设中,西山区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有着发展经济贸易独特的区位优势。

1.2交通优势

1.2.1交通条件

长坡园区位于昆明城区西南16公里,地处昆安、高海公路交叉口附近,成昆铁路和即将建设的昆广铁路复线从中穿越,昆安高速和320国道贯穿整个园区,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其发展大型专业市场及物流提供了保障。成昆铁路和昆广铁路复线从长坡园区穿越,向西6公里有读书铺火车站及温泉火车站,向北有石咀货运火车站。在空港方面,通过西北绕城高速直达昆明新机场快速通道,半个小时就可到达机场。

1.2.2货物运输量

近年来,昆明市交通运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货物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社会完成货运量1.29亿吨,比上年增长5.8%;完成货物周转量202.9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公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61.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7%;铁路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134.4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4%;航空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6.5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1.1%。

1.3经济优势

2009年,西山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继续增强,三次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发展。经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0.7亿元,同比增长1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624元,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0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1.67亿元,增长10.1%,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44.67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6.02亿元,增长1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29.3:69.3。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建设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的物流中心创造了条件。

2规划区劣势分析(Weakness)

2.1基础设施薄弱

长坡园区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但在水电方面,现有的设施远远不能满足今后发展的要求,现状供水主要依靠长坡水库和上游的明朗水库的部分水,但长坡水库是小二型水库,库容里只有40万立方米,在将来园区的发展过程中水的需求量将相当大,现有的水源将无法满足发展要求,在供电方面,现状主要依靠安宁供电局供电,由于安宁是个工业城市,安宁工业园区是省级工业园,随着它的发展壮大,其自身对电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对长坡园区的供电的限制也较大。

2.2生态环境脆弱

长坡园区处于昆明西山风景区的后山,虽然不在西山风景区的景观控制范围带内,但是长坡园区脆弱的生态景观现状,已经与西山风景区的环境景观的协调也是本园区将来发展的重要考虑内容。

2.2地理位置局限

距离长坡10公里的安宁市桃花村是昆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东站物流搬迁安置的地点,是将来昆明市西部的主要物流中心,长坡物流中心如何结合桃花村做好为昆明主城的生活服务配送功能,成为长坡园区规划的重点。

3规划区机遇分析(Opportunities)

3.1市场机遇

昆明市批发交易市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昆明主城区三环路内现有批发(专业)市场114个,总营业面积216.63万平方米,经营户近2万户。其中,消费品市场108个,包括工业消费品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市场6个,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工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由于西山区内涉及搬迁的市场较多,需要加快长坡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搭建承接市场转移的平台,促进形成商贸物流集聚区。长坡物流中心作为昆安高速公路商贸经济带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将承载众多建材、五金、汽车、工程机械等批发市场的转移。将可以依托专业市场的发展规划建设综合物流中心,形成集展示销售、仓储保管、分拣配送、加工包装、信息处理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节点,为市场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3.2政策机遇

为充分发挥云南省的区位和综合运输网络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全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现有支柱产业的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省发改委牵头制定了《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6-2020)》。昆明市政府在宏观指导物流业发展和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工作力度也逐渐加强,现代物流供应链网络体系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得到重视并开始启动,并专门研究制订了《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加快昆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七大政策措施。西山区政府也深刻认识到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落实省、市相关规划与政策,并对如何促进物流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4规划区威胁分析(Threats)

4.1发展绿色物流

长坡园区位于昆明西山风景区的后山,虽然不在风景区的景观控制范围带内,但是仍然处于生态敏感地区。因此,发展绿色、低碳物流,解决好物流中心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物流不仅物流系统自身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对环境影响小,而且物流过程、物流环节及物流技术都体现“绿色”概念,符合环境对物流的要求。因此,研究构建长坡物流中心的绿色物流系统、完善绿色物流通道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4.2周边物流基地竞争激烈

根据《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将全面构筑昆明现代物流业的“1951工程”,其中“1”指1个昆明国际陆港,它涵盖了5大物流基地、13个物流园区和若干重点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长坡物流中心属于安宁南亚国际陆港基地范畴,安宁工业园和海口工业园区连为一体,加强工业基地之间的联系。海口工业园区位于西山区南部,作为云南省的工业发源地之一,海口工业园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有一定规模,门类较为齐全,有一定特色的工业体系,这成为长坡物流园区最大竞争之一。所以长坡物流园区如何与其他物流园区形成功能各异、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物流基地系统,形成综合物流服务格局,共同推进昆明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也成为了重要的挑战。

5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5.1建好物流中心,提升长坡综合运输区位优势

抓好市场建设,形成物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改变有市无场的现状,发挥集散功能。目前,关键要培养壮大长坡建材家具市场,新建木材、茶叶、中药材等土特产品市场。要依托长坡物流中心建材家具、中药材市场,把长坡建材、家具和中药材交易市场与国内外市场相连,实现信息共享,使其成为昆明市主城区的主要配送服务中心,辐射滇西八个地州和东南亚;改善长坡交通条件,发挥物流中心和物流通道作用,全方位提升长坡交通、区位优势,开辟多联式运输,形成链条,主动融入到滇西国际大通道和泛亚经济圈中,推进物流发展。

5.2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构筑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对于长坡物流企业从传统物流转变成现代物流、切实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通过搭建运输信息平台,聚集大量的车源货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方式,使车主和货主一方面可以直接上网查询、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机收发短信的形式查询、、接收货运信息,从而实现运输方与货运方之间的定向信息、互动信息交流,通过信息的畅通,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来源,促使货物承托双方进行有效的、相互对接式的沟通,改变不超载就不赚钱的现状,解决有货没车、有车没货、异地等待、车辆空驶等问题。

5.3有效整合物流资源,使物流成本实现最优化

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加大当地资源与过境资源的整合力度。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联合经营,实现信息、仓库、客户、人力等资源共享[3]。要把发挥传统物流业优势与发展现代物流业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传统物流业设施与市场网络,鼓励现有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要加强与仓储业务需求方的联合,并引导鼓励物流企业间开展联合经营发展。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办好仓单质押业务,实现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双赢,走“以资金流带动物流,以物流带动人流、以信息流带动经济发展”的路子。

5.4树立现代物流意识,完善物流相关服务

改变过去物流是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的简单相加的认识误区,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优化,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可借鉴外地的经验,对重点物流企业采取各级党政领导挂点联系的方法,加大对物流企业的引导协调力度;工商、税务、交通、金融等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优化物流项目的审批服务,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对重大物流项目审批时开辟“绿色通道”,为物流企业提供方便快捷和优质的服务。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训和奖励机制,努力营造加快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6结语

昆明长坡泛亚国际物流园区规划是由快速消费品商贸物流区、建材(家具)商贸物流区、汽车与工程机械商贸物流区、医药产品商贸物流区、总部经济功能区和生产生活集中服务区六大功能板块构成,各个板块内部功能完备、自成一体,板块与板块之间有机联系、协同发展。对物流园区进行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方面的分析,能够有利于我们对园区建设有实事求是的深入理解分析,更好的对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少帅,唐荣发等.基于SWOT分析的桂林城北现代物流园区规划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1):98-100.

[2] 沈润芳.福建永定南部工业园区规划的SWOT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23):254-256.

[3]牛慧恩,陈璨.我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2001(3) :58-60.

篇(9)

1 发展物流园区的现实意义

1.1 物流园区的内涵

物流园区目前在国内物流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按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副所长汪鸣对物流园区内涵的界定,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据相关物流服务设施进行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和便于消费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的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这个界定得到国内许多业内人士的普遍认同。

1.2 发展物流园区的现实意义

勿庸置疑,物流园区的建设对经济发展、城市交通和流通渠道建设等诸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流园区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规模的投入和实施必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使城市中心地区土地使用价值的增值,同时物流园区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比较完善、物流服务功能较为齐全,能有效支持产业经济开发,确保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物流动作效率和水平。

(2)物流园区建设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解决城市功能紊乱、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减轻环境压力,在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主要交通干道附近专辟用地,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3)物流园区在功能上首先是物流的核心内涵所含盖的物流服务组织与物流动作管理的功能,与传统的货物运输组织中心相比具有高科技、高效率的特征,因此物流园区的建设大大推动城市流通渠道建设。

2 国外成功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

2.1 日本的开发模式

物流园区(Logistics Park)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东京,被称为物流基地或物流团地(Distribution Park)。虽然其建设较早的物流园区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其基本做法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却值得我们学习。

(1)重视园区发展规划和配套的市政规划,在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具体配套设施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

(2)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日本政府牵头将规划的园区内土地分地块以生地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政府还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3)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环境。政府对规划的物流园区,积极加快交通、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并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促使物流园区的地价和房产升值,使投资者得到回报。

因此,日本政府在日本物流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得物流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良好的宏观规划,按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物流团地的数量及分布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2.2 德国的开发模式

在德国,政府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则是层层深入的发展模式,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公司化经营管理,入驻后企业自主经营。其基本做法是:①联邦政府统筹规划。联邦政府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运输枢纽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布局、物流现状进行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对物流园区的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②州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为引导各州按统一的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德国交通主管部门对符合规划的物流园区给予资助或提供贷款担保;③企业化经营管理。负责管理物流园区的企业受投资人的共同委托,负责园区的生地购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园区建成后的地产出售、租赁、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等;④入驻园区企业自主经营。

由此可见,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得益于联邦政府、州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2.3 美国物流园区的开发模式

美国是物流发展最早的国家,其在物流园区的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①政府的优惠政策。为支持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政府提供许多政策上的优惠以吸引投资和物流企业的进驻。以德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奥市为例,为使其尽快成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走廊,该市政府制定了前10年免征财产税、销售税返还、对从事中转货运的企业免征财产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②利用并购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进行资源优势组合,对世界各地的物流节点进行合并优化,将各种物流业务在时间、空间上动作到最佳状态,形成了“快速、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3 我国物流园区现有开发模式及现状

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物流园区开发与建设的兴起也是近几年的事。目前,我国物流园区有以下4种开发模式: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及综合运作模式。但从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发展的状况分析来看,物流园区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各地各部门物流园区建设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草率规划和盲目建设的倾向;各地物流发展极不平衡;物流园区空间布局不合理;综合性的大型物流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必须积极探讨目前适用于我国国情及物流发展水平的物流园区的开发模式,并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为我们提供有利的参考。

4 我国物流园区开发模式的借鉴

综合分析国外物流园区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我们不难发现政府在物流园区开发过程中的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以及在宏观调控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离不开物流行业协会与企业的积极参与。以下是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物流园区开发模式的相关对策:

4.1 积极发挥政府统筹规划及宏观调控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首先,政府方应该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考虑园区包括交通、市场、需求、环境、政策、规模、园区的整体定位等综合因素,规划物流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以保证城市布局的合理性。

其次,对物流园区发展给予优惠和运作保障政策。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投资补贴和有关税费收入,加大对物流园区基础设施的直接投资,特别是园区的市政设施的建设投资力度;提供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建设并经营物流基础设施;政府应积极支持与物流园区发展有关的研究、开发活动。

4.2 政府推动、企业为主体分期开发

政府在对公共服务职能进行必要的引导的基础上,然后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的模式在目前的物流园区建设中是较为普遍的模式。以有实力的投资开发企业为主体,考虑园区为了实现中、长期目标的不同阶段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期开发是科学可行的方案。

在分期开发中,首期的开发工作也可参照工业地产商的开发模式,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通过给予园区开发者适宜的工业项目开发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综合性配套政策,由工业地产商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投资。

4.3 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与政府的退出

园区内物流企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来帮助工业、商业企业提高资金利用水平、存货水平、物流相关资产回报水平、物流成本水平等指标的考核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而当整个物流园区的试营运进入正常发展轨道后,政府可以有步骤地实现作为一个物流园区统筹者、规划者的角色退出,最终实现物流园区的市场化运作。

4.4 园区物流企业发展的优势资源整合

从整个物流园区物流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园区内企业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使园区内物流业务在时间、空间上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形成了“快速、优质、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园区间亦可进行分工协作,发挥行业和地区物流特长,形成物流园区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

参考文献1 许险峰,梁文. 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物流科技, 2004(9)

2 汪鸣, 冯浩. 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篇(10)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湖南省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研究(课题号:XJK011CZJ028)研究成果之一。

在就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显重要。职业生涯设计是一种对学生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目标管理,通过让每个学生明确其预期目标,使之自觉按预期目标的要求开发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的一生意义重大。有效实施职业指导,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良好的择业心态,规划好职业生涯,找到适合的职业,为其事业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良好开端。

一、职业生涯规划内涵及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由著名管理学家诺斯威尔最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生涯设计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设计或规划就是个体为未来职业发展所做的策划和准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每个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规划与管理,是否希望从事本行业工作,是否对未来职业升迁或发展道路有所规划或设计。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对于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和道路的设计和选择,还包括职业生涯过程中,如何应用各种信息与方法,不断调整规划,寻求现实路径,谋求更大发展。

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实现就业的需要,又是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学会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其步入社会和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实现职业策划的最佳定位。择业心态的调整需要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指导。是大学生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高校教育成才率的提高。适合学生职业潜能、性向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决定其是否能够成才的关键。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能保持一种向心力,促使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成为学习型人才,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在我国高职学生中,只有5%的人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是什么的人只占16%;50%的高职学生选择工作一年内更换工作;75%的高职学生会在两年内更换工作。

根据国家职业统计部门的报告显示,物流人才被国家列为十二种稀缺人才之一,人才缺口巨大。据统计,我国整体物流行业专业人才的需求总量在600 万以上,但目前市场化的行业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是由传统仓储、运输等行业过渡而来,专业化、现代化的专业人才缺乏。物流企业纷纷“喊渴”、急需人才、重金聘才,让人感觉“人才奇缺”,而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却难以顺利就业,形成物流人才供需矛盾。目前市场上需求数量最大的是物流操作人员,如报关报检员、单证员、货代操作员、进出口操作员、物流客服人员等,物流专业毕业生们又嫌工作单调枯燥无情趣,不愿意屈就。物流企业招聘一般要求有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且大多只招“男生”,而高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专业毕业生大多实践动手能力相对弱,工作经验不足,实战少,自然得不到物流企业的青睐,从而找不到工作。对物流专业的女生来说,找专业对口工作更是苦不堪言,不得不另谋他路。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是很乐观,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专业方向不明确。很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高考填志愿之前,根本就没有认真分析自己的职业爱好或兴趣所在,在报考专业时处于懵懂状态,所以入学之后很多处于盲动状态,盲目地跟风,被动地学习,临近毕业还没弄清楚自己的专业方向所在。

2)职业能力不熟悉。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不知道物流管理到底要干什么,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有哪些,自己到底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从而出现对将来的职业定位模糊或者过于理想化。

3)职业发展路线不清楚。现在的毕业生找工作时,通常首先看中的都是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的工作和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的岗位,却很少问自己:这是否是我真正想要的?或是否是适合我的职业发展路线?如果职业发展路线仅以“三大”和“三高”为目标,未免有单一和势利嫌疑,也不切实际。

4)实际操作能力差。

上一篇: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 下一篇: 防弱水安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