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0 16:30: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德育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篇(1)

G63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新高考模式改革日渐铺开,倡导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化差异;重视全面发展,鼓励培养特长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学生成长导师制,作为一种基于全员德育下的德育新模式,因其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精神,更能适合学生差异化发展的需要而颇受关注,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成长导师在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围绕这个问题,从有效、精准、灵活三个方面浅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有效导引

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有效性实质上是体现为学生成长导师对受导学生导引的有效性,即有效导引。因为学生成长导师参与德育工作是基于全员德育的前提,借助导师结对(一对一般是一个导师与数个学生结对)的模式,通过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等环节来完成对受授导学生的德育教育的。

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有效性即有效导引是一种工作的思想、理念,应该贯穿整个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强调、突出学生成长导师“导引工作”的有效性,学生成长导师才会想方设法去思考如何才能实现有效导引,千方百计去谋划如何自始至终地保持有效导引。否则,只会得过且过甚至浑浑噩噩地等待指令“被动式”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工作,让有效导引成为“镜中花”“水中月”。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成长导师的日常培训,帮助学生成长导师深刻认识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有效б的关键作用,牢固树立“有效导引”的观念,让“有效导引”思想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导师的脑海,成为“永不消逝的电波”,指引他们前行。

二、精准导引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先后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扶贫要精准,要扶到点上、根上: 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 2014年10月在首个“扶贫日”之际作出重要批示时,第一次提出了扶贫应“注重精准发力”; 2015年1月,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正所谓“治病必须对症下药,方可药到病除”“射箭必须有的放矢,才能箭无虚发”。要有效“根治”贫困,彻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扶贫工作必须精准,同样学生成长导师工作要有效,能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导师对受导学生的导引也必须精准。

精准导引是指学生成长导师在开展辅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工作过程中,无论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还是心理疏导、精神引导等方面都必须讲究工作的针对性。

精确导引首先要解决导引对象的针对性即谁的问题。虽然每个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法律规定人人平等,教育公平是当今的热点与焦点,但是在学生成长导师的导引中并不是每个受导学生都是必须接受导师的导引。事实上常常是很多的优秀学生非但不需要导师的导引,反而成为导师的助手,协助导师开展有关导引工作,成为其他受导学生的“小导师”。显然,“大水灌满式”的导引是不负责任的,无论对不需要导引的学生,还是对真正需要导引的学生。唯有把真正需要导引的学生确定了,导师才能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有真正需要的学生身上,才有可能让他们得到有效的帮助。

三、灵活导引

“德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有规律可循。德育方法贵在灵活多样,德育之树更易开花结果”。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构建全员德育体系,作为德育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其中导师对受导学生的导引也要求突出灵活性或遵循灵活性原则。这不仅是因为学生成长导师对受导学生的导引是一种德育行为或德育行动,而且因为“精确导引”中提及的 “导引内容的多样性”“导引方法的针对性”。

灵活导引是指学生成长导师在开展辅助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受导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适时而动、因地制宜依照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有关要求因材施教。

灵活导引是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一个基本策略、基本要求。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决定了必须灵活导引。学生成长工作导师的工作内容从宏观上看是固定的,但在微观上即落实到每一个受导学生身上或具体的工作环节上则是不固定的,是变化或者是有差异的。如果面对变化、差异还是一成不变地执行原来的规定,如不看学生具体情况,所有的学生成长导师工作都是围绕“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精神引导”等基本内容去开展,这样就很容易陷入“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的怪圈,甚至出现“吃力不讨好”“不有付出少回报乃至没回报”的尴尬。如一味为了工作的完整性对只需要在精神上予以引导的学生还是不遗余力地在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精神引导等方面努力,肯定没有根据实际地侧重精神引导那样的效果好。学生成长导师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以及方式方法从工作指引角度看是相对固定的,一般工作思路是有指引的,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则是要变通、有变化的。如关于学业辅导方面,学校是有固定的要求,如时间、地点、场所模式等都有相关规定,你如果墨守成规地为落实有关要求而没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地予以调整策略、方式去开展相关工作,要大幅度地提升受导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很难实现的。

所以,无论是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生活指导还是心理疏导、精神引导等方面都必须讲究工作的灵活性,即导引方法和导引内容都要因人而异,导引时间、导引场合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安排。

影响或制约学生成长导师工作的因素是多样、复杂的,但是有效、精准、灵活是其中的关键方面。“打蛇要打七寸”“牵牛要扯鼻子”,解决问题只有抓住关键,自然就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篇(2)

俗话说:“成人先成才,育才先育德,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人才大计教育为本。”可见德育是班级的根本,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它的特殊功能与地位,决定了无论在何时作为教师都不能放松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而且,教师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不断体现它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讲应从下面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凸显德育的时代性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德育的内容也应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在现在的历史时期,我们教师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我们的学生,因为它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应该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本标准,对于我们学生而言,2001年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当时概括出这些基本道德规范,也凝聚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共识。今天我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炼概括。我尝试着将它概括为:仁爱、正义、守法、诚信、礼貌。

1.弘扬民族精神,培育仁爱之心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弘扬和培育这些民族精神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很强。对他们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可增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增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更好地抵御西方文化的侵略。这对于促进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基本美德,从爱己爱家开始,推及爱国家爱天下。仁爱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最能调动我们学生的道德情感。长期以来,我们所提倡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以“爱”为基本元素的。爱国是仁爱的重要表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对学生而言,除了一般地表现为对祖国山河、同胞、历史文化等的热爱之情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更意味着将个体对祖国的这种情感融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去。

2.大力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一项基本规范。“民无信不立。”几千年来,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成为广为流传的道德信念。从小的方面讲,诚信是道德的底线,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人若无信,那么其行为也必放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但是我们周围仍然存在许多欺诈、制假等失信现象、失信事件,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学生说谎、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根源我们忽视了问题的根源――没有抓好学生的诚信教育。我们必须反思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将诚信教育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名副其实。只有这样,我们教育所生产的产品,才能不再是“废品”和“危险品”。

3.培养和树立法律意识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党提出的基本治国方略,“守法”是公民也是我们学生的一项基本义务和必备素质。守法,是道德的底线,是每个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一个不守法的人,必定是不道德的人。所以说,守法是一个学生的立身之本,也是处世之本。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律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未来的发展状况。法制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目前的中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突出表现在,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不能及时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导致了不应有的身心伤害。此外,中学生的法律修养也较差,校园内仍然存在诸如偷窃、打架等现象。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危害家庭、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严重干扰了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基于以上状况,作为学校、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方法培养学生,让他们懂得“不仅要有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还要求把法律意识转化为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法律行为。它不仅意味着消极被动地不去触犯法律,更意味着在各个领域做到依法办事。

4.运用礼貌来影响学生的举止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发达,可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却越来越冷漠,整个社会看起来愈加粗暴而无礼。物质的发达、个性的张扬并不能使我们幸福,真正的幸福感还是来源于整个社会文明的提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互相信任。礼貌很重要,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是捍卫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最重要武器。曾几何时,合宜的礼仪、举止及价值观,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忙碌、自私与充满防卫性的现代人所摒弃,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公共场合喧哗吵闹、开会时手机铃声大作、同事见面不打招呼、对长者不尊敬……这种种无礼的行为,是不是让你的社会体验越来越不愉快,让你越来越想远离人群?因此,我们老师应时刻用礼貌来教育我们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明白:生活上无时无刻都需要自我检点、自我注意的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合、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行为,都要问:“今天你‘礼貌’了没?”

二、务实求真,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是判断德育成败的最重要标准。如果学生不能将德育标准内化为内心的道德准则,那么即使我们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也是白费。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快速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应成为目前德育研究的最重要课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尤其要注重两点:

1.充分发挥教师的身教功能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育人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外,还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优良的师德、师风是德育的重要思想动力和精神动力。教师的思想素质、人格品质、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提高素质,特别是德育素质,就必须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本职工作,关心、爱护、信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创新本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遵纪守法,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教师在“润物细无声”的身教中,将外在的教育行为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认知,从而使学生提高道德判断标准,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使德育真正成为“内需”。

2.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利用专职的心理教师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固然不错,但是这不能起到广泛的教育疏导作用。所以,现代教育的新理念是“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这种超前意识。尤其是班主任更应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心理医生”,从目前的中学生心理调查看,约有3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心理问题就如同一枚定时炸弹,时机未到,风平浪静,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例如,我用熟知的清华大学生用硫酸泼黑熊和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教育、疏导、引导、扶持、帮助学生,从而纠正和调整学生的心理问题,完善学生的人格,进而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当然,我们班主任在进行心理疏导时,要讲究策略,注意原则。

(1)要体现民主、平等,只有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产生信赖。

(2)在谈话时要善于倾听,让学生尽情吐露心声。

(3)要态度和蔼,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近。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0-0377-02

高校德育体系是指按照国家对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全面要求,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途径、德育考评和德育实施所组成,以施教者、受教育者、德育媒介和德育环境为结构特点的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1]。现在我们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并重新制定了教育改革方案。大学生德育是高等教育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深入研究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积极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对大学生德育如何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迎接信息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构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的必要性

(一)信息化时代大学生道德信仰重建的需要

道德信仰是人们基于道德之于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以及对道德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张力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规范、道德人格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付诸道德行动的强烈情感[2]。

信息时代给经济、文化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信息的多样化带来了信仰的多元化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使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困惑。有些大学生道德情感淡化,不能积极主动的维护良好的道德关系,对坏人坏事视而不见,由于害怕道德欺骗而拒绝对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对崇高的道德理想产生怀疑甚至否定,以至于放弃了对价值目标的追求。有些大学生道德行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缺乏责任感,对父母亲人只索取不回报,对恋爱对象不负责,一切向钱看,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道德、思想、文化是一个社会的命脉,大学生是社会精神面貌的代表,大学生道德信仰的危机,威胁着社会的命脉,我们必须要加强道德教育,克服道德危机现象。

(二)解决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需要

我国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展的需要。

首先,德育地位逐步弱化。高校更多地开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在学时一定的情况下只能削减德育课程的学时,增加应用类课程的学时。其次,德育目标“同一”化。德育目标设定缺乏层次性、渐进性和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说得多、管得多、灌得多,缺少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最后,德育没有形成社会、家庭、学校齐抓共管的局面,只是辅导员和“两课”教师的工作任务。

二、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基本内容

(一)德育目标层次性

我国高校德育大纲对高校德育做出了总体规划,高校德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实践中,高校德育的具体目标应该在高校德育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大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综合特点,按照分类、有序、整体构建、循序渐进、动态更新的原则来制定。我们应该避免德育目标“同一化”,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二)德育内容现代性

现代性指人所具有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统一。现实生活是德育内容施展的依托,高校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实践之中,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现状,结合大学生成长需要和思想实际不断调整其内容结构,更多的体现其现实性特征,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针对高校学生及各学习阶段的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形成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内容体系。

(三)德育原则科学性

德育原则要注重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严格要求与热情关怀相结合。管理是强化教育的必要手段。应该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贯彻在各项管理、服务中。各级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去影响学生,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教育者对学生既要严格

求,又要热情关怀,不仅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上的问题,而且要关心学生生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四)德育途径丰富性

大学德育的途径是指教育者对大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3]。“德育途径的选定,必须反映时代的特征,必须符合德育的任务、内容、方针、原则的要求,必须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4]因此德育途径必须具有丰富性。

(五)德育考评合理性

德育考评的目的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对德育工作做出评价、判断、分析与反馈,促进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保证德育目标的实现。德育考评要合理,必须坚持考评内容上政治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考评方法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另外还应坚持日常考评与定期考评、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六)德育实施保障性

实施德育大纲必须加强领导,必须有健全的领导体制,专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队伍,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经费与物质保证。

三、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构建的方法和路径

(一)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传统的德育课是“主体—客体”的德育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受教育者参与的重要性,教师一言堂式“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使德育课枯燥无味,无法实现德育目标。我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建立“主体—主体”的德育模式。通过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媒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设计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语言,变抽象内容为直观内容,让学生愉快地完成接受活动,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主导作用。 (二)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设施、建筑的文化和校园的美化绿化等,这些反映了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受教育者道德修养。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合理布局校容校貌,美化绿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民主、求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同时开展多层次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具有创新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分为体育类、艺术类、科学技术类、学术类、社会实践类、人文素养类等。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活动的开展,越丰富多样,越切实有效,就越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充分实现德育目标。

(三)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德育方式

网络在其发展与应用中,逐渐展现出了其他技术形态与传播媒体无法比拟的特征,它具有超越时空性、开放共享性、平等交互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在进行网络德育工作时,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建立网上的德育阵地,构建德育网络平台,培养优秀的网上德育队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挑战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真正达到网络德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应正确分析受教育者的主观状况,根据客观条件,采取疏导的办法,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运用技术手段,堵塞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的“有害信息”进入,净化网络空间,使网络成为德育理想的开放空间。

(四)不断强化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人只有通过做才能成为人。”[5]因此,德育要强调生活践履,强调情感体验和知行合一。在德育的方法上,要增强实践性,使道德教育与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社会实践是进行德育教育的生动课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实际,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生产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道德品质。

(五)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实现德育新突破

“当前,我国在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学习者的道德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影响

下形成的。生活化德育要避免出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尤其是避免出现相悖的状况。为此,必须要做到三者的统一和协调,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并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6]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社会教育长于境教,各有不同的功能与优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共同配合、交互作用以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品德发展才是顺利的和健康的。

总之,大学生德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非常重要同时又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浪潮为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构建科学完整,内容具体,易于实施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德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姬长周,胡小林,张明.高校德育体系的基本特征与结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1996,(04):23.

[2]周欣,陈安民.大学生道德信仰危机与重塑[j].琼州学院学报,2009,(01):58.

[3]项久雨.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的新体系[j].江汉论坛,2000,(2):65.

篇(4)

学校是未成年人步入社会的中间地带,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由于教育观念等的系列偏差,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道德水准下降,屡有偏差行为,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审慎思考学校德育的不足,加强学校德育以防范和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未成年人偏差行为,通常指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违道德规范、纪律规范和非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还不构成犯罪或不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注:此种分类主要参照了吴铎主编的《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按社会规范的类型对越轨行为的划分方法。):其一,违俗行为,即与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如此”的原则或理念不一致的行为,如离家出走、未婚先孕。其二,违德行为,即违道德规范的行为,如奢侈浪费、自私自利。其三,违纪行为,即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范的行为,如考试作弊、旷课逃学。其四,违法行为,即违反国家法律条文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某种程度危害,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如索财、携带刀具。其五,心理性偏差行为,即由于个体自身某些特殊的精神问题或心理因素引起的违规范的行为,如暴露癖、乖僻残忍。其六,自毁行为,即违规范并对自身造成伤害的行为,如酗酒、自杀。

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深渊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未成年人先前一系列的偏差行为逐步积累恶化而成的,其基本路径为:沾染恶习——偏差行为——犯罪。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发生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往往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前兆。社会个体与现存社会规范发生的磨擦和冲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小到大,逐渐加剧,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导致犯罪行为发生,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如此。要解决未成年犯罪问题,首先要预防未成年人出现偏差行为,切断他们通向犯罪的这一途径。

2003年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表明,全国初中2.9%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性偏差行为,14.2%的学生有较明显的心理性偏差行为。在校未成年人行为偏差问题日益凸显了学校德育的缺失。

第一,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认识存在误区,往往把“行为偏差”等同于“品德恶劣”,忽视了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未成年人的道德观念还在形成之中,还缺乏较强的自制能力,其一般性偏差行为大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他们或是由于家庭的残缺不全,容易形成孤僻自卑、行为怪异、自我封闭等的精神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偏差行为多发,或是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学习成绩差,缺乏与老师和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形成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自闭甚至暴力反抗。学校德育往往关注教育目标向学生个体思想品质和规范行为的有效转化结果,而忽视了学生道德内化和行为外化需要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是德育的必备支撑。将未成年人行为偏差简单地认定为“品德低下”,给其贴上不良少年的标签,不但无益于未成年人长期积聚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还容易加剧其偏差行为程度,甚至产生严重的危害他人和社会的犯罪行为。当前学校德育中,一些教育者不能科学认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对其或是忽视,或是不能给予充分的接纳和理解,更谈不上给予合理的教育和帮助。教育者简单粗暴的排斥和过激教育行为,不仅无法获得未成年人的心理认同,更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教育者成为了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制造者和推动者。

第二,学校德育针对性差、主体性不强,无法有效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偏差行为。传统德育通常是以社会为本,只将受教育者视为被教育客体。传统德育的方向和内容不是根据未成年人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而主要是根据上级的精神,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学校德育很少关注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和内心的价值冲突,只强调受教育者对道德义务和责任的认同,忽视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主体地位,容易造就出阳奉阴违的伪君子或什么都不信的道德虚无主义者。同时,以灌输为主要形式的道德教育也难以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最终导致未成年人厌烦和自动远离道德教育。然而,任何手段也无法割断未成年人和现代社会种种不良因素之间的联系,面对多元化的社会,单纯的道德灌输,导致未成年人价值选择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缺失,使学校德育对于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疏导作用大为降低。

第三,学校德育目标存在片面性,实现过程中只注重行为管理,忽视人格培养,无法达到有效减少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和“育人”的目的。人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德育要引导学生成为规范的社会人,还要具有高尚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德育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混在一起,使我们倾向于以政治教育标准来衡量德育的成绩,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代替了思想道德教育目标。在升学或者就业压力之下,学校德育经常以德育课分数衡量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无暇顾及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缺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往往放在规范学生行为和校纪校规的教育上,在管理上层层把关,把学生置于形式主义的管理网中,对照相应的《守则》《规范》,给学生的道德行为贴上量化的标准,把培养出严格遵守规范的“乖学生”当作了教育的最终目的。至于如何结合未成年人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则很少关注。只满足于抓外部行为管理,忽视人本的道德内化的做法,使德育成了单向的行为训练和单纯的行为管理,使未成年人往往为了获得某些好处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甚至形成急功近利、口是心非的人格缺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和行为能力的形成。

那么,怎样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实现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的预防和矫治呢?

第一,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本理念,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疏导能力。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主导因素,其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效果。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修养深厚、专业知识扎实是对教育者的基本要求。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还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今天的未成年人具有强烈的个体意识和个性差异,要研究他们的特性,激发其潜能,引导其顺利实现社会化,成为具有基本道德素养的社会人,教育者就必须关注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依据他们智力和性格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同时,面对频发的导致偏差行为的心理问题,现代社会赋予了教育者新的角色——未成年人的“心理保健医生”,这就要求教育者不断健全自身素质,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除了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与技能,教育者还要特别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心理需求,学会洞悉其偏差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并根据未成年人的个体差异,运用沟通、聆听等心理辅导技巧疏导他们的情绪,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制约着未成年人能够达到的道德水平,以及未成年人偏差行为发生的几率。而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忽视了关于个人成长的教育,德育过程中缺失了对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关注,这造成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许多盲点和误区,更迫切呼唤以人为本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对学校德育体系的充实。

第二,贴近未成年人日常生活,丰富学校德育内容,推动道德教育的生活化。德育内容是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置德育内容,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共鸣,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其一,大力开展生命道德教育。“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的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理解和界定。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1〕通过生命教育,可以树立未成年人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态度,减少和避免自杀和虐待他人等偏差行为,帮助其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其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8-14岁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期。对于这个时期的未成年人,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进行道德教育,不失为一条科学的途径。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因此,是否能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成为衡量德育效果的真正标准。其三,注重未成年人个性发展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个性和差异性,不用教条的统一目标评价他们,针对每个人的优势和弱势,为他们提供多元发展途径,让他们真实感到个人存在的价值,从而增加对自我和社会的认同,减少偏差行为的发生。

第三,坚持学校德育对未成年人的“价值引导”,引导其形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从实践上看,近几年我国的学校德育进行了改革,但传统灌输式道德教育方式的影响却根深蒂固,加之未成年人缺少自主的道德判断和独立做出道德选择的能力,如果教育者只鼓励其自由选择而不加以正面的积极引导,无异于放任自流,只能造成未成年人是非、善恶、美丑界限的模糊,最终陷于道德困境。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在尊重未成年人自主意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具体方法提供道德的“价值引导”,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到:“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2〕,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作为起点,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层次,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探索式学习。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关系,提供良好的自我教育氛围。实现了自我教育才会有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未成年阶段是培养人的自我教育能力和个性得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教育者应把操作性强的合理的德育考核放在首位,唤起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促进他们的自我教育,变“他律”为“自律”,有效切断偏差行为乃至犯罪行为产生的途径。

篇(5)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如何高质量地上好这门德育课程,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能否创新教学,它对每位德育教师来说都是挑战。

一、整合教学内容,做到锐意进取

教材处理要着眼于经济社会和中职生发展实际需要。教材是一课之本,是实施新课改方案教学的基本依据。新教材内容精炼简洁,为授课教师提供了一个个性发挥与创新的空间。因此,我在讲课中既围绕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照本宣科,而是紧紧围绕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遵循职业教育规律,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的人才的需要出发,使课堂教学内容保持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保持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同步,并与传统教学内容相承接,使教学内容既有系统、科学性,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注意不同专业和班级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差异性,使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更具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贴近学校生活,亲近模范榜样,着力培养学生认同感。《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这一节我不仅讲解一般职业行为养成的方法,而且结合学校的实际,结合校训勤奋、严谨、务实、创新,探讨园林系学生如何做到质量第一、技能精湛。以我校园林系优秀毕业生薄岚、邵萌、苏鹏、刘聪等如何在专业学习、专业训练、定岗实习、岗位实践中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为事例,让大家感受到榜样就在身边,感受到作为园林工作者的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对园林行业的认同和情感、加强园林知识的学习、明确学习目标的目的。我院目前开设农林工程、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等5大类共26个专业。因此,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我就结合该系优秀代表学生对讲课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使讲课内容更有针对性。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对未来职业满怀信心,又给他们加油鼓劲。德育课只有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才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学生更加信服。

二、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新世纪呼唤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行为。“教师应由传递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1]教学中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即师生角色的转变。必须落实“适应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2]

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不同教学方式,并尝试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方法,逐渐形成课堂讲授、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游戏等多种课堂活动的方式方法,广泛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学生欢迎。

(一)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为他们提供参与课堂、表现自我的机会。我在讲第一课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时,课前布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向学生发放《任务书》,课上抽1-2个小组上台试演,全班同学评议。如,任务情景:夏天,天气很热,光线很强,小王戴着墨镜正在街道上行走,遇到自己的好朋友小李和刚修完自行车满手污垢的小程,他们三人高兴地相互交叉握手,久久不放,热烈交谈。

讨论:1.你扮演角色x有何感想?

2.小王、小李、小程三人握手时有何不妥之处,应该如何处理。

当表演结束后,先让“演员“发表看法,全班一起讨论,最后我给予归纳总结,深化扮演效果的正效应。这种方法调动学生多种心理因素(思维、情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自己和其他学习者“表演”中受到启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进而使认识转化为行动,逐步达到知行统一。

(二)课堂游戏。诚信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是从业人员的道德底线,也是职业行为最基本的要求。诚信不论在个人立身、企业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方面,都起到基础性作用。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诚信的作用?

在讲职业道德规范中诚实守信中我设计了游戏“信任搭档”。

形式:2人一组。程序:其中A闭上眼睛,将手交予B,B可以任意虚构地形或道路,口述引导A前行。注意:被牵引一方完全信任另一方,大胆按照指令进行,另一方对被牵引着安全完全负责,如若指令有误,则信任很难重拾。角色扮演法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出学生兴趣,使得原本“讲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传统教学方式,改变为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真切的体验,在体验中受到启迪,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和检验了书本知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体会并感悟到信任和被信任的感觉,懂得诚信的作用,受到学生的好评。

(三)主题辩论。例如在突破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这一教学重点时,我就综合运用了“案例+讨论”的方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个字,五个方面我认为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取舍与详略要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与未来的职业实际。因此,我先以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案例探究钱老的事迹体现了道德规范中的什么要求?我们从钱老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剖析自己。对于其他的道德规范,我则以学生中存在的突出的思想问题,联系学生将来的职业实际,设置以下几个辩题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辩题1:礼仪过多太古板、不实在,现代人要自由、随便一点。

篇(6)

数年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作为班主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带出一拨好的学生来,简要谈谈我是如何胜任班主任工作的。

一、班级管理应该兼顾全面发展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认为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智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的,体育是做人、做事的本钱,美育陶冶人的性情,劳动能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悟。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策略

青少年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会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1、在知识学习上。虽然一年中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⑴向书本学习。我经常阅读《小学教育》、《优秀教案选》等各类书籍,并且报考了本科自学考试,以便于在学历上在知识上进一步提高自己,为自己的大脑充电;⑵向同事学习。无论是学校集体组织的听课活动,还是自己创造的学习听课机会,我都认真把握,从中汲取同事们的在教学上的优秀方式方法,从听课中领悟教学艺术。

2、在教学工作上。我认真抓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抓起:⑴抓课前准备。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搞清楚,了解教材结构特点、重点、难点,掌握知识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要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⑵抓课堂教学;⑶抓课后辅导。要提高教学质量,要注重课后的辅导工作。小学生好动、爱玩,缺乏自制力,在学习上表现为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还抄袭作业。针对这种行为,我把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工作的一项原则,并把这项原则贯彻到教学中。

3、在班主任工作上。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既教书又育人!用心关怀。关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同时他们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这是我做教师一天就是一天的重点,也是我做班主任一生的重点。我常教育孩子们回家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地掀起学习的热潮,完美自我形象;学习中互相帮助,做好一帮一活动。

篇(7)

(1)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的,也是物理教学大纲明确要求的,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手段。

物理学科对于完成德育教育任务,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2)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最终要求和评价表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而在综合素质中,政治思想品德是第一位的,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教学都有其教育性,没有无教育的教学,。物理知识及其发展的本身有着诸多的德育教育因素,但在教学时却又要通过教师的思想、观点、方法和品德所取舍。课堂不可避免地成为任课教师宣扬他的思想观点的阵地,表现他的思想道德水准的场所。中学时期正是从少年走向青年的时期,也是成长的重要时期。做为物理教师通过物理教学,促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观察事物,研究问题,培养坚毅、顽强、钻研、创造、渴望求知、满腔热情和实事求是等优良品质。

2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学提供了进行某些德育教育的条件和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实验的操作,物理现象的观察,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方法。

物理概念的引入,物理规律的得出,物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为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树立相信科学、应用科学的观念创造了条件。

物理实验的有趣,物理现象的释疑,物理规律的应用,物理计算的巧妙,物理科技的前景,物理教具的创制等又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愿望。

3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的介绍可以修养学生的品德

物理学家们勤奋工作、实事求是,视苦为乐、顽强不屈,坚持真理、献身真理的美德,更是使青少年受到教育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总结自己的人生道路时说,“他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高度赞扬居里夫人崇高的美德,并认为美德对才智成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

4德育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教学中进行

4.1在问题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在现实中。

4.2教师参与各小组间的讨论,调节各小组间的矛盾,使各小组间的矛盾得到统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

(1)教师要将寄感情与问题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会有三种心理障碍,一种是“烦”,另一种是“急”,再一种是“怕”。所谓“烦”主要指的是对一部分学生的印象不好,再加上回答问题不理想,烦上加烦,由于“烦”就会产生急躁情绪。急躁情绪会表现在表情、情感、语言中,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压力,使学生产生自卑感。“怕”字,是大部分教师都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是“怕耽误时间”、“怕学生‘顶牛’”、“怕节外生枝”等。

(2)重视各小组间存在的问题矛盾,表扬有创新观点和主动解决问题的小组,鼓励不经常发言的小组。使各小组间到达平衡发展,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

对于“不会答”和“回答错误”的小组,首先要肯定该小组勇于回答的勇气,对于“不会答”的小组可以让他们从新组织语言或着有该小组的成员补充和完善,以达到问题完整性。对于“回答错误的小组”也要加以鼓励,不要打消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时错误也代表着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各小组间讨论,使问题的到发展,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得到螺旋式的上升。

对于“不主动解决问题”的小组和“在小组中不积极讨论问题的学生”要分析他们的障碍,主要是心理或生理障碍要及时给以疏导。要慎重调查研究,给他们以鼓励,使其建立自信心。在讨论问题时教师要主动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让他们感到爱的存在。提高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主动给学生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参与到问题中来,感受讨论问题的乐趣,达到个小组间的平衡发展。

五.提高物理教师自身的政治思想品德和广泛的物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得到心灵的道德熏陶。

篇(8)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就业压力的加剧,中职学生中引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他们比同龄人更早地步入社会,所以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使得他们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心理上都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尤其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较落后,中职教育起步晚,学校重抓教学与产出,忽视学生心理素质。因此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中职生心理教育现状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职教育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无论从学校的教学条件还是招生规模,都得到了较快的提高。但是,其中职业教育起点较低的现实决定了这些发展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还很薄弱,重理论轻实践,造成了职业教育泛高中化的倾向。这类学校的职业教育历史较短,满足职业教育所需的软硬件条件较弱,特别是实习、实训设施较差,缺少必要的技能训练指导教师;与此同时,学校日常教育更多地重视课题理论教学,更多地做知识的介绍,而对于中职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疏漏,导致学生存在一些心理误区,缺乏健康的心理导向。纵观各个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表现为:

1、学生自律行为情绪易波动,缺乏自控能力

中职生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尚不健全,存在遇事冲动,矛盾的心理和行为。他们的自理、自律能力差,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诱导。分析问题幼稚,自我评价盲目自大、以自我为中心;要么对集体远而避之但又对其有依赖性;要么情绪极其忧郁,行为往往走向极端。

2、学习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

职校生就读中职学校存在以下几种现象:(1)在初中的成绩都不是很好,迫于无奈就读职校。(2)中考失败,心灰意冷进了技校;(3)国家推出“职校减免学费、助学补助”等政策,导致很多农村的学生被这个因素吸引前来就读;(4)有一些没有学习兴趣,硬被家长逼进学校。综上各种原因,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成绩差,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是学习“困难户”。他们普遍对学习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

3、中职学生心理上自卑,承受能力差

中职学校生源特殊,来自特殊家庭、来自农村的学生数量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家境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有一定的心理压力,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更容易产生自卑感。

4、缺乏沟通,不善交流,人际关系不良

中职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的感受,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遇事不能交流、沟通,而是自我封闭,导致人际关系不佳。这对将来他们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造成一个非常不好的心理基础。尤其是那些贫困生、特困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害怕交往给经济带来负担,因而怯于与其他同学和老师交往,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封闭自己,不敢与人沟通,不敢参与集体活动,这种原因形成的社交障碍将伴随他们求学、就职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职业生涯,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困扰。

5、缺乏学习目标,没有自我的职业规划

这一时期,职校生对外在美和娱乐、交际已经有了相对明晰的认识,他们开始注意到自身外貌,这些变化对学生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经常会学习目标不明确,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生活、打扮、娱乐上。这样就会产生爱慕虚荣、自傲、狂妄等不健康的现象。在学习上,不愿动脑,过度依赖网络,面对作业喜欢上网复制粘贴,缺乏创新性和动手能力。

6、竞争激烈,就业心理压力大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问题严重,当中职生、大专生和本科生在同一个环境中找工作时,社会上对职业学校的偏见,这些使职校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7、恋爱问题导致心理问题普遍

有些学生过早进入谈情说爱阶段,从而导致学习不专心,上课走神,神思恍惚,精神萎靡;同时会做出出格举动,过早品尝爱情禁果。由于思想单一,行动盲目,恋爱过程中的分手会导致自杀等极端行为出现。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压力剧增,人们普遍面临很多心理问题。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变化使他们心理上的动荡进一步加剧,所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解决这些问题只依靠传统的德育是不够的,只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解决他们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他们自我感觉是在社会边缘挣扎,日久月深,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研究思考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有社会现实意义的。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实现中职生全面的素质教育

由于其本身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特殊原因,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疏导,从而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长期以来,学校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的智力培养,而忽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忽视理想、兴趣、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以开展心理教育,一方面是学校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帮助理论教学的顺利开展,培养心理健康的新兴职业人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心理的健康与和谐的发展是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广泛,他教给学生把如何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学会有效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提升职业心理素质等。其次,传统德育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以“说教、灌输”为主,其方法缺乏灵活性和有效性,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疏导法、调适法、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认同思想品德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产生“内化”的功能。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年龄阶段,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现状,决定了在这个年龄阶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意识,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这是中职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转变学生观念,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优化出来的一种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方法。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改变以往的依赖心理,要逐步教给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2、注重日常教学与思想道德中的心理疏导建设

首先,教师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令学生自身的品格得到提升。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应与德育工作相结合,因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时间较长,其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德育工作贴近实际,两者相结合,有助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的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橱窗、板报和校园网络的作用,积极举办各种宣传活动,普及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就业等紧密相关的各种心理科学常识。

3、对于学生采取预防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要做好对个别有情绪障碍和心理困扰的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要关注一些特殊群体比如人际交往障碍学生、单亲家庭学生、人格障碍学生等,尤其是有自杀或伤害他人倾向的学生,要及时的做好危机干预工作,要求心理咨询师坚持保密、聆听、共情、非批评性四个基本原则,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提供心理关怀。

4、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心理咨询站,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职校领导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其次,各职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站,由校领导牵头,并由有管理经验,懂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师组成,同时聘请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心理咨询站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知识的普及工作,及时解决中职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自我观念、自我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行为的控制和调节。再有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发挥课堂作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5、增强职校生情绪的调适及心理承受能力

职校生应深入社会实践,加强体育锻炼,磨练意志,从实践中可以塑造和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6、学校应该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来源于家庭,因此教师要通过与家长联系,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状况和信息,并与家长达成共识,对做好心理咨询很重要。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很多人的成绩并非是一直都不理想,很可能是由成长的过程中的种种原因而导致。及时的从家长那里了解到学生的信息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引导学生走出困境。向家长渗透心理健康知识,促使家长为学生创造宽松、健康、向上的环境。

篇(9)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老师的纽带,也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其工作就是要弱化矛盾,减少摩擦,实现班级目标效益最大化。如何做好一个协调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协调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关系

学生与任课教师关系是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任课老师在配合班主任控制学生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协调好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避免矛盾。这在协调这一关系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工作的分寸,不能以“一班之主”自居,不尊重任课教师。要做好这一关系的协调者,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学会在学生面前或其他场合赞扬任课教师。赞扬任课教师要注意坚持适时、适度、适当原则。即在任课教师特长发挥充分的时候赞扬;赞扬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任课教师的优点,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赞扬的方式要合适,可以选择集体教育,也可以个别教育。形式上,可以选择:(1)班会、集会、集体活动时介绍任课教师特长;(2)个别教育时;(3)引用学生赞扬任课教师的话,同任课教师交流,增强其成就感。

2.鼓励学生。通过了解任课教师对班级及学生的意见和看法,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沟通、协调学生和任课教师关系。任课教师在分析学生方面有班主任不及的优势。班主任可以利用下列形式,借任课教师之力鼓励学生。首先,利用考试质量分析时、个别谈心等小范围交流场合听取任课教师对个别学生及班级的评价,并反馈积极评价给学生,帮助学生调整状态;其次,在任课教师和学生有摩擦时,应教育学生主动认错,并传达任课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弱化矛盾;再次,在个别场合,可以引用任课教师的肯定评语,鼓励学生,向他暗示任课教师对他的赞许,增强其信心。

3.利用良好的环境因素。班级环境因素是班级形象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环境会给任课教师带来一种心情上的轻松和愉悦,积极的心态便于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班主任不可忽视这一协调手段。班级环境或形象的独特是相对的。比如纪律严明,学生有礼貌,班干部能力强,学习气氛浓,这些是无形的;教室文化建设,布置精致,这些是有形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听取任课教师的意见,增强其参与意识,不能自己说了算,闭目塞听,否则会影响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注意力和责任心。

二、协调全班学生以及与平行班学生关系

本班与平行班级的关系,是班级工作中不容回避,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教学问题、学生活动问题、不同班级间学生的矛盾摩擦问题等。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善于“一碗水端平”,有意识、有原则地处理这些关系,不分亲疏,不偏不倚。要做到不偏袒本班学生,本班学生不是“亲生的”;不打击或贬低平行班级的学生,平行班学生也不是“后娘养的”。

要扮演好这种协调者角色,应该做到:首先,班主任自身要调适心态,明白自己承担的多重角色,不能求一舍多;其次,遇到本班学生与平行班学生有摩擦,善于置身度外,如果给学生一种亲疏有别的感受,就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矛盾的弱化,也容易使本班学生滋生依赖意识;再次,坚持民主、平等、公平的原则;最后,学会心理疏导,及时化解学生的思想疙瘩,不能以恶吃恶,以黑吃黑。

我担任高二(1)班的班主任以及任教高二(2)班的语文,一开始二个班有部分同学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了矛盾,而且还有着激化的趋势,在了解了原因之后,我把涉及到的同学请到办公室,不偏不倚,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平息矛盾,使他们握手言和,和好如初。

三、协调与家长的关系

班级是学校管理教育学生的基本单位。一个学校如欲取得最佳效果,引导班主任创造优良的、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创造班集体各项工作中,班主任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又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班主任与家长接触时难免发生一些矛盾。这些矛盾解决不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影响班级教育任务的完成。因此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接触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班主任要把培养与家长的真诚感情作为家教工作的重要内容。感情的建立首先是要多与家长联系,多交流,多沟通,在沟通中加强理解。班主任切不可因工作忙或其它原因,而忽视了平时与家长的联系。

第二,班主任应端正与家长联系的动机。班主任要明确与家长取得联系是为了交换意见,交换意见是为了调动家长参与的教育的积极性,与学校统一步调,形成教育全力。

第三,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接触时,要注意尊重家长,注意不伤害他们的感情。平时与家长联系时要以友善的态度,耐心倾听家长意见,从细小的地方寻找家校教育结合点。还要做到不对他们的子女进行不负责任的评价和指责,更不能用讽刺、嘲笑、挖苦的语言。这样家长才会真诚地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有很多管理的学问。在班级工作中,协调关系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成为合格班主任的基本要求。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集体,协调者的角色非常重要,它是一个班级管理水平能否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马立.《全国模范班主任教育思想和管理艺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2005年

篇(10)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认为德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智育是教学生如何做事的,体育是做人、做事的本钱,美育陶冶人的性情,劳动能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感悟。掌握劳动本领这五个方面在人一生的全面发展中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重视智育,只重视“分数”,而忽视其它各育,必然会造成学生身心畸形发展。

2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中学生的心理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作为班主任,平时就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作别人,如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岐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矛盾冲突难免,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已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的话,那更应该主动认错,多陪不是。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作为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倾向,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的溶入整个班集体中。

3 班级工作重在理解与沟通

班主任在具体工作中促使老师间、同学间心理上相互认同,情感融洽与信任,受教育者只有在心理上承认、赞同才会愿意接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中学班集体是为了实现中学教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有纪律、又有凝聚力的一个中学生群体。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有利于促进班级成员德智体的良好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易产生误解,因误解而心生芥蒂,因误解而离心离德,如果一个班集体人心涣散,那么教化功能便无从谈起。只有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整个班级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有利于学生达到学习上的满足,如学懂,会用;达到情感上的满足,如幸福,快乐;达到道德自我实现的满足,如认可,获得成功等。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合作,相互关心,富有同情心,利群,和谐,积极向上,不仅有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从长远的止光来看,更有利于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

4 爱心

上一篇: 高效训练方法 下一篇: 中学教育指导思想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