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制的概念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1 17:19: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责任制的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责任制的概念

篇(1)

【关键词】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投人不断增加,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内部经济活动日益复杂。众多高校伴随着深化改革,财权下放,使高校有关负责人(指高校内部二级单位负责人,以下相同)的经济决策权越来越大,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也随之成为内部审计的重点之一。但因为审计对象、部门、行业的巨大差异,至今未建立较为完备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进而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效果。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对象多元化,难以制定统一评价标准

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其审计的对象既涉及教学、科研(院、系、所)和教辅单位(图书馆、信息与网络中心等)等事业主体单位,又包括服务性部门(校医院、饮食中心、后勤中心等)等盈利性资产经营单位。特别是随着学校的教学、科研、经营及管理体制的变革,带来了多元化的经济活动,加之学校规模不同,使得高校内部的财务制度类型增多,财务管理体制差别较大,既有“统一领导、集中管理”,也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等。同时,由于高校负责人要履行的经济职责不尽相同,且经济责任目标难以用价值尺度去量化考核,要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几乎无法实现。

(二)高校经济责任制普遍存在设计缺陷,造成责任制缺失及可操作性不强

高校经济责任制普遍存在设计缺陷,主要表现为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尤其是对重要部门、重点资金、重大问题没有相应的责任制来明确其责任、义务。缺乏科学健全、行之有效的经济责任制条款,审计评价的可控性、操作性难以把握,审计评价往往只能泛泛而谈,讲“性”多,讲“量”少,审计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可比性。

(三)缺少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分析,容易造成审计评价不准确

高校审计人员惯于从审查“财务信息结果入手”开展工作,这样容易使审计工作局限于会计信息,而忽略了管理过程中其他重要信息。从管理控制要求来讲,审计需要关注管理过程及资金活动的过程、关注关键环节,若只对经济结果进行审计显然审计人员无法全方位地获取审计信息,分析提炼信息,进而无法全面准确评价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达不到监督的目的,增加了审计风险。

(四)现有会计信息不够全面,难以满足审计评价要求

根据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经济责任人的任期经济责任一般都包括:任期经济责任目标的实现情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合法性; 各种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合法性等。上述所有的经济责任评价无不依赖高校财务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而从经济责任评价角度,现行高校会计制度提供的财务信息在诸多方面存在局限性,其具体表现为:一是收付实现制显然不能准确反映高校收入、支出和收支结余,更不能如实反映高校的资产和净资产状况。二是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设寿命周期,以固定资产的原值总额为依据,难以确认责任人任期内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五)经济责任评价指标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采用以比率指标为主评价方法,且以财务指标为主,但有关内部控制责任、管理责任、社会责任的指标较少,例如收入预算完成率、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率、专用设备利用率,而涉及到有关高校治理和管理舞弊控制的指标较少。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财务指标通常是单独使用,没有与非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缺乏系统性,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经济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此外,指标体系在设计的过程中不够科学,如资产负债率主要是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而将其作为不具有盈利功能的党政部门的评价指标,缺乏针对性。

二、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

(一)从分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入手,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是指当事人基于特定职务而应履行、承担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义务。而现实的高校经济责任中,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工作目标的不同,管理体制的不同,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对负责人经济责任的鉴证手段,它的审计重点是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变化而变化的,不同的部门负责人有着与之职位相应的经济责任范围。因此,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从研究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属性入手,分析不同经济责任审计类型,突显不同类型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与重点内容。

(二)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体系

针对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制尚不完善的情况,笔者认为应从签订负责人经济责任书制度开始,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基础上,建立健全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若干个责任中心,对各个经济责任中心明确其经济责任和工作目标,特别是应完善对二级独立核算单位负责人资金使用权及重大投资决策权的责任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责任制体系。同时,按照经济责任的内容,分类分项将经济责任细化为不同的模块,逐步建立并完善经济责任报表制度(如财务收支表、固定资产表、制度建设表、重大决策及效益情况表、业绩情况表等),既能揭示负责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又能为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内容和评价依据。

(三)注重过程管理,提高审计评价真实性

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关注经济活动的结果,然而许多问题在结果上无法得以反映。这就要求高校对一些关键岗位,如基建处、资产处、后勤处、财务处等负责人的审计,加强过程管理。重点关注经营活动及资金流转的过程、关注关键环节,如建设工程项目是否纳入计划管理,是否按批准的建设项目计划和建设工程投资计划组织开展基本建设工作,有无计划外工程项目和超计划工程项目;工程招标、对外签订合同是否符合规定程序,手续是否完备、合法,合同协议的执行情况如何,有无未经审计后结算工程款;设计变更、施工签证是否完备、真实;有无超预(概)算工程项目和长期未完工项目,竣工项目是否按期交付使用,并办理相关手续等。

(四)完善高校财务会计制度,补充高校经济责任信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办学体制、经费来源、后勤社会化、校办产业管理等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制度在某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

新环境的变化,不能满足记录任期经济责任的需要。审计人员应当利用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契机,研究完善针对经济责任考核的经济责任信息,建立与“账面资产、账面负债、账面权益”有所不同的“责任资产、责任负债、责任权益”、“责任业绩”等经济责任的概念信息,运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等进行调整,以便更加准确的评价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五)根据现行管理体制,探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框架

根据高校经济管理的运行模式和特点,笔者认为高校的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四个方面综合构建:资金使用、经营控制、遵纪廉政、工作业绩。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客体属性与经济责任审计现行模式,各类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共性指标”,即资金使用权(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等)、经济控制权(对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情况)及其遵纪廉政(遵守财经法规和财务制度的情况)进行评价与审查。由于不同类型、不同部门的工作业绩表现不同,高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业绩”评价模块上,而对“工作业绩”模块,可分不同类别、不同岗位设置特别的评价指标,称之为“特性指标”,主要是对主管人力、物力、财力等重要部门负责人有关经济责任的细化界定。两大指标群组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既兼顾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共性,又突出了各类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中的个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还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的科学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框架表列示如下:

参考文献:

[1]张晓红.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优化思路分析[J].财务与金融,2009(5):52

篇(2)

1.责任原则:要确定责任单位,明确责任指标,使企业内部的各个单位都有定量的经济责任指标(资金、成本费用、利润),企业的总指标都能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

2.定价结算原则:按一定价格,分各个责任单位进行核算,包括各单位之间往来结算和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指标完成情况的核算。

3.利益原则:对各责任单位指标完成情况要进行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奖罚。

这三个基本原则也就是实际工作中的事先确定目标、事中核算监督、事后考核奖罚三个环节。

对照一下的实际情况,有不少企业已经具备,并且正在这样做,只不过是还没有意识到、还没有把它叫做“责任会计”而已。当然,严格说他们的做法可能还不那么系统、全面、完整。笔者认为凡符合上述三个基本原则的企业就可以说已经建立了“责任会计”,建议这类企业加快步伐填平补齐,使之进一步系统、全面、完整地纳入“责任会计’”轨道。

一、为什么要积极推行责任会计

推行责任会计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也是会计改革的深化。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贯彻责任制度使当事人有责、有权、有利。对企业领导来说,有利于落实任务,控制全面,调动积极性;对企业各部门来说,都有一定的工作目标,对各部门、对职工能起到既有压力、又有动力的作用,激发自觉性,发挥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

2.强化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必须推行经济责任制,而推行责任会计就是落实、巩固、规范厂内经济责任制的有效措施。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利润管理都实行目标管理,通过责任会计这个核算形式就可以把这些结合起来,建立会计管理体系、经济效益保证体系,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所以推行责任会计是一项重要内容。

3.从会计工作本身来说,推行责任会计,它体现了会计工作是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管理职能,是从传统的记帐报帐型发展为经营管理型的重要标志,是会计工作发挥管理作用、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的重要和途径,是企业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所以说,有基础的企业要尽快地推行责任会计。基础不完善的企业也要创造条件,加快改革步伐,把企业经济核算纳入责会计轨道。

二、几点看法

1.推行责任会计要从企业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强求一个模式。在企业现行的核算基础上,在充分体现责任原则、结算原则、利益原则的前提下,决定自己的做法。责任会计的中心目的是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在不同企业中企业效益所碰到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责任会计在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特色。特别是刚刚起步阶段,必须有一个“百花齐放”的过程。

2.责任会计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完善的关系。责任会计要为经济责任制提供定量考核指标,促进经济责任制不断完善;反过来,为满足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又促进责任会计的完善提高。

3.责任会计核心是“责任”,责任会出的数据要算数,不能包盈不包亏,奖罚要兑现,盈利企业要兑现,亏损企业也要兑现,减亏要奖,才能巩固持久。

4.“单轨制”还是“双轨制”?可根据自己企业情况确定。(1)能结合就结合,能结合多少就结合多少;(2)不能结合的就搞“双轨制”,办法要简化、容易算、算了有用。

5.责任会计与厂内银行的关系。我认为厂内银行是责任会计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所不同的是厂内银行用的是银行往来形式,而责任会计是内部往来形式。目前,没有设置厂内银行的企业,可以直接建立责任会计。已设置厂内银行的企业可以在银行机制继续运行的同时,按责任会计的需要建账,为责任会计服务,除了资金管理、往来结算外,还要进行成本、利润的核算。可以叫两个名字,

也可以统称“责任会计中心”,都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应该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归属其它部门都不太合适。

6.责任会计与目标管理。成本和利润目标管理的目标就是责任会计的核算内容。目标管理需要通过责任会计的核算,提供经济活动的信息;责任会计需要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两者是有机联系、不能分割。凡实行目标管理的企业,实际上上都在实行责任会计的一部或全部,只不过是目标管理还没有叫作责任会计而已。基于这样认识就能自觉地把目标管理与责任会计结合起来,把目标管理置于责任的核算监督之下。

三、几点体会

实践使我们初步体会到:

(一)实行责任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责任会计是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突出责任核算、责任控制、责任考核并与分配制度相结合的新型的会计管理形式。责任会计可以适应主义经济关系的,可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可以适应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全面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把竞争机制引入经营条件下,实行责任会计进一步分清责任、成果、确定奖惩,是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责任会计有利于管理向内、向纵深化、化发展

实行责任会计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企业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状况,使各单位直至个人能够对企业负责,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为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而共同努力。如在企业管理中供应部门的“比价采购”、“ABC管理法”;技术部门的“价值工程”;财务部门的“目标管理”;职工群众的“修旧利废”等,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责任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改变了传统会计单纯事后算帐的局面,加强了会计的控制职能,会计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得更为紧密,会计信息的反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会计管理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中去。

(三)责任会计有利于建立、巩固和完善企业经济责任制

责任会计是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基础,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经济责任制本身所要求的按经济责任核算、控制和考核;明确划分经济责任,做到责权分明;收益分配与所得的经济效益挂钩等,都离不开责任会计,企业唯有做好责任会计管理工作,才能巩固和充实经济责任制。

篇(3)

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据其深刻程度,大约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从“查账论”到“过程论”再到“监督论”。也可以说,在审计本质认识上已发生两次大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查账论”到“方法过程论”的飞跃。

第二次是从“查账论”和“方法过程论”向“经济监督论”的飞跃,但这种变化并非质变。

笔者坚定地认为,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特殊的经济控制。换言之,审计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控制活动;审计行为实际是一种控制行为。而以审计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来看,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控制机制。笔者将这种审计本质认识论称为“经济控制论”或“经济控制观”。

之所以说审计的本质是控制,是因为审计本身就是作为控制手段而产生的,它与控制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和亲密无间的血缘关系。“经济控制论”的提出与确立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它更深刻、更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

第二,可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审计理论结构,促进审计理论的发展。

第三,有利于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科学新成就有机地运用到审计理论的研究之中,创造出更丰满的审计理论;第四,更有利于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经济服务。

审计理论结构基点及其要素

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可有三种选择,即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和审计本质。笔者认为在需要大力发展审计理论的现阶段,选择审计本质作为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基点更为恰当。主要理由是:

(1)只有准确地揭示了审计的本质,才能把握住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2)只有在审计本质认识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带动整个审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有质的飞跃。

审计的本质乃特殊的经济控制。以此为出发点,笔者构建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需要研究审计这种特殊的经济控制存在的基本前提,这在理论上即属于审计假设的范畴。

第二,控制与目标紧密关联,审计这种经济控制必须有其特定的目标,因此,审计理论结构中应有审计目标这一要素。

第三,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特定的控制手段与控制方式,因此,在以“经济控制论”为基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中必然有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一要素。

第四,控制系统的运作和控制手段与方式之作用的发挥又必须通过符合特定质量要求的信息流动来实现,而且还须有约束与引导审计行为的控制规范(或标准),因此,审计信息与审计规范也自然构成审计理论结构之要素。

基于这种思路,笔者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1)“审计本质”、(2)“审计假设”、(3)“审计目标”、(4)“审计信息”、(5)“审计规范”和(6)“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样六个要素构成。相应形成六大审计理论板块,即“审计本质论”、“审计假设论”、“审计目标论”、“审计信息论”、“审计规范论”和“审计控制论”。该审计理论结构各要素之内在联系是严谨的和符合逻辑的。“审计本质”要素处于该结构的最高层次,起着统驭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的作用:“审计假设”要素介于“本质”要素与“目标”要素之间,作为前提条件,支撑起审计理论结构大厦,具有基石作用,同时,又指导审计目标的确立。“审计目标”要素直接决定和制约着“审计规范”、“审计信息”与“审计控制手段与方式”这三个要素的选择与确定,反言之,这三者都是直接服务于如何保证审计目标之有效实现的。当然,它们本身还得反映“审计本质”和“审计假设”的要求。

由此可见,该审计理论结构的建立是合理的,它是一套完全浑然一体、首尾相应的命题体系。

审计目标

“Accountability”一词在我国20世纪8O年代有多种译称,如责任、受托责任、经管责任、经济责任和责任性、责任制等。笔者在1989-1990年撰写博士论文期间,综合各种译称之优点并结合审计、会计之特点,将其译称“受托经济责任”,并运用到博士论文之中,得到我的导师李宝震教授和闫金锷、闫达五、杨纪琬、杨时展和郭道扬等多位会计、审计大师的赞同和充分肯定。随后,“受托经济责任”这一概念在我国审计与会计界得到广泛。

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发展之首要前提。审计的本质目标就是确保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全面有效履行。不确立这一目标,审计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受托经济责任的基本涵义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和报告其经管状况的义务。由此,我们可将受托经济责任划分为行为责任与报告责任两大方面。从这一定义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受托经济责任的实质就是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行事,其就是一系列的特定要求。从这些特定要求的来源看,它们来自委托人群体对受托人理想行为的期望与要求。由于委托人群体中的成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其期望与要求实际代表或反映了某种社会需要。从角度看,由于委托人的这种期望与要求是从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也是由单一到多样不断扩展着的。

从行为责任方面,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保全性、合法(规)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社会性以及控制性和环境性等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它们分别构成受托经济责任的某个方面,即保全责任、遵纪守法责任、节约责任、效率责任、效果责任、社会责任以及控制责任和环境责任等;从报告责任方面来说,受托经济责任的主要内容是按照真实性、公允性或可信性的要求编报财务会计报告或年度报告以全面反映行为责任的履行情况。

审计正是作为保证受托经济责任之全面有效履行而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手段或机制。审计师通过其独立、客观、公正的检查,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予以确认,看其是否符合“全面有效”之目标要求,一旦发现偏离此目标要求之情形,即通过审计反馈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纠偏,以促使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

审计假设

审计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必有其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揭示这些基本前提与约束条件既是审计科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审计理论的必然要求,这也属于审计假设研究的范畴。笔者认为,审计的基本假设可有五项,即:

①责任关系假设。

②正当怀疑假设。

③可确认假设。

④独立性假设。

⑤有效性假设。

这五项假设代表了决定审计事物产生与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前提与条件,反映了审计最本质的东西。

(1)关于“责任关系假设”

该项假设认定各种受托经济责任的确立与解除必须由独立的第三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充任这种第三者的人叫审计人,他所实施的行为活动就是审计。因此,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基本前提或首要前提。

(2)关于“正当怀疑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是全面有效的,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因而,必须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及其表达信息之可信性进行审计。因此,“正当怀疑假设”的关键意义是明确了审计的直接原因,为实施审计明确了目标、提供了依据。同时,从“正当怀疑假设”中还可合乎逻辑地推导出审计上的一些重要概念或观念,如应有审慎态度或应有审计关注,在权责划分基础上建立内部控制等。

(3)关于“可确认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是,假定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可以通过收集、评价相关证据、验证相关信息而得到确认。这包括三层意思:

第一,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

第二,这种确认是通过收集与评价相关证据以验证表征责任履行状况的信息来实现的。

第三,为实现此种确认,必须要求确立审计标准,并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

这一假设非常重要。正因为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是可以确认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以及审计程序的实施才具有实际意义,否则,也就失去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之依据。因此,“可确认假设”是审计准则理论、审计程序理论与审计证据理论之基础,也是审计中运用概率理论之前提和确立审计师责任界限的依据。

(4)关于“独立性假设”

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机构和人员排除干扰及个人利害关系,秉公实施检查并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的一种特性。独立性是审计之最根本的特征,是审计的灵魂。失去独立性之审计也就不可能成其为审计。

“独立性假设”的基本涵义就是假设审计机构和人员始终能保持其地位、精神、操作以及伦理上的独立,并有能力排除各种干扰与约束,进行独立审计。该项假设的重要意义在于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使之区别于其他检查活动,成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检查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该项假设是公认审计准则和审计职业道德中有关独立性要求及道德行为概念的基本依据。

(5)关于“有效性假设”

该项假设的基本涵义在于假设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利害冲突,即使有时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碍审计行为的有效实施。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审计师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利害冲突,那么,审计的独立性就没有保证,即使实施了审计,也失去了审计的本来意义。因此,“有效性假设”的确立为实施有效审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独立性假设”的地位。

以上五项假设相互联系,结为一体,共同构成了整个审计与实务的基本前提与条件。“责任关系假设”确立了审计存在的基本前提:“正当怀疑假设”解释了审计直接原因:“可确认假设”提供了实施各种审计手段的基本依据:“独立性假设”确立了审计的本质特征;而“有效性假设”则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坚强后盾。

效益审计

审计在实现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两个根本转变”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帮助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最重要的手段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没有健全有效的审计手段,两个根本转变的完成是不可能的。两个根本转变的共同核心是效益问题,由此决定了经济效益审计在促进两个根本转变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发挥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效益审计在其中的作用,应当对效益审计的和重点作出必要的扩充和调整,即应当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并促进审计重点由财务向效益的转变。在财务审计中应当把企业经营成果(利润)和投资报酬率同时予以披露,并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重点予以关注。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但随着国有企业审计环境的变化,它又似乎成了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审计环境主要由经济因素、民主因素、因素、文化因素和审计职业因素等构成。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应该拥有审计权,其基本依据在于:

①国际审计惯例的要求。

②保证和促进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的需要。

③国家审计与审计固有差异所决定。

④充分的法律支持。

国家审计如何实现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笔者提出了五个方面的选择思路,即:

①国家审计应把国有企业审计作为重点来关注。

②通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国有企业审计上的职责权限,使两种审计协调配合,共同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权。

③按照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战略,划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权的实施范围。

④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审计的重点逐渐由财务合法性和合规性转向效益性,建立并实施“利润目标导向审计”和“投资报酬率导向审计”相结合的新型效益审计。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企业制度与现代审计的关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既定方向。现代审计与现代企业制度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建立基础的一致性——财产(资源)的委托受托经营。以法人财产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基础上的。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是财产的终极或原本利益所有者,而受托人是作为企业法定代表的经营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委托人作为出资者对企业财产拥有终极所有权,而受托人作为经管者则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财产)拥有法人产权,即独立运作的经营权。

现代与现代审计也是建立在财产(资源)委托受托经营关系上的。此种关系即会计、审计理论上所谓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Accountability Relationship),即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在此种关系中,委托人将其财产(资源)托付给受托人并赋予其相应的行为指令(示)、报酬和权力;受托人接受委托并对其承担特定的经济责任(如管好用好受托财产)。对现代企业而言,此种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实际上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法人财产制度与有限责任制度基本要求的逻辑延伸。

在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中,委托人希望受托人能够诚实地、令人满意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求实现其受托财产(资本)保值,而且要实现其财产(资本)的增值;而受托人也具有向委托人交待或表明其在诚实地、认真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以便继续获得委托(投资)的内在需要与动机。基于受托人的需要与动机产生了会计的需要,即借助于会计来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具体表现为:

(1)通过会计确认、计量与记录,反映和控制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即经管受托财产的过程。

(2)通过会计报告总括地反映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在实践中,后者对于委托人来说更为重要,它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责任履行状况的最基本的依据。

基于委托人的愿望和保证受托人会计反映的真实公允性(Truth and Fairness)或可信性(Credibility),产生了对审计的需要,即委托人借助于审计来控制受托人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和状况,以及受托人提供的会计报告的质量(即真实公允性或可信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与受托人,特别是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着法律上、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离性,以及专业知识障碍和时间、成本方面的若干限制,委托人往往不能直接控制受托人的责任履行过程和会计报告之质量,必须借助于一个独立的第三者来实现这种控制,这即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受托人为了表明其责任履行情况并取信于委托人,也愿意接受此种控制。按审计动因理论中的“人理论观”(Agency theory)受托人通过审计可获得至少四方面好处:

(1)解除(脱)受托经济责任。

(2)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

篇(4)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最早始于1997年,最近一次,教育部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教财[2011]2号)。通知中规定了以下内容:一,高校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的首要职责是进行预算的执行,以及统计其它财政收支的数据,并确保它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二,负责管理高校内部的投资情况以及统筹高校的财务状况;三,对重要的经济项目具有决策权,可以编订高校内部的财务制度以及监督其执行状况;对下级单位具有监督权和裁决权。此外,责任人必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与国家政策衔接,遵守国家有关的经济法规,执行好上级的指示;并处置重大的经济决策事项以及做好与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决策活动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牢牢树立法律意识,杜绝金钱腐败、权力腐败。

二、当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所存在的不足

(一)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存在众多缺陷

尽管高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已经在我国推行了十多年了,但是,在实际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说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部门,或者在重大项目资金使用方面,重大财产处置方面,没有真正的将责任落实的执行者的身上,而且对学校内部所谓的经济责任人的监督不够全面,只停留在制度的层面,没有落实好执行情况,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国内各大高校。

(二)高校难以制定统一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

由于高校的职能部门比较繁琐,不仅涉及到各个学院、食堂、医院、图书馆、后勤集团、科研所等,还涉及到社团、商户、游泳馆等,其组成部分比较冗杂。既有事业单位的成分在里面,也有私人商户和公司企业参杂其中,有公益性质的成分在里面,也有盈利性质的成分在里面。由于最近几年高校内部经济制度的改革,导致许多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都不尽相同,校内经济更加的多元化,也更加难以管理。

(三)高校现有的财务制度无法满足

经济责任审计虽然我国早在1997年就颁布了与高校有关的财务制度,十多年过去了,管理财务的方式依然没有多大的变革,虽然有一些小小的改进,但整体内容都还是照搬原来的制度,无论是财务报表还是财务审计,早已无法适应新时期高校的财务要求。所以,高校现有的财务制度首先是不能够满足现在的财务核算要求,其次是如果责任人卸任,在交接的过程中会出现财务结算的问题,这主要涉及到拖欠账款,贷款,导致接任人无法处理好问题。再就是,资产折旧不及时,容易导致重复折旧,或者被动折旧。

(四)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缺乏有效的管控环节

一般而言,高校的审计人员均是学财务出身,有些人名为“财务管理”出身,实际上却并不通管理之道。因为这些人员往往会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主要注意力会聚焦在财务统计上,而忽视了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而不利于财务工作的开展。因为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关注财务使用的过程就是财务管控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

三、提升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水平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摸清审计评价的对象和内容

要建立健全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首先要弄清楚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然后后续任务才得以开展。要弄清楚审计对象,细化到高校的各个部门中去,弄清楚不同的部门所使用的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将经济责任审计完完全全落实到个人,谁负责,谁签字,出了差错该怎么办?谁来制定决策,怎样执行,怎样审核项目等,这都要与责任人进行挂钩,以确保责任制度的顺利执行。

(二)拓宽审计渠道和具体的经济行为,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当前,高校的经济活动主要停留在结果层面,而过程往往被忽略,资金使用的动向,资金使用又没有真正的落实,虚假报账等时有发生。比如项目招标,预算和实际会有出入,但是实际上仅凭发票就能报账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再就是,由于现有的经济责任制度依然沿用的是97年的财务制度,但2011年出了新规,所以高校应当立足新规,引入更加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以提高高校财务的高效性、透明性。

(三)按照高校现有的行政结构,探索全新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体系

由于我国的高校具有普遍的特殊性,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且适用的体系,必须依托高校现行的管理模式,量身定做适合当前高校管理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日常考核、廉洁奉公、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依法行政这五个方面入手,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高校情况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学校领导在做出有关经济责任的重大决策之前,必须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以及制定科学的方案,切不可,造成经济决策失误,拖累经济责任人。

作者:张新妍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亚荣,冯民柱.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个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经济科学,2011.

篇(5)

(二)高校责任预算管理的软约束随着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高校通过将预算内外收支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围,这从形式上基本符合全面预算的要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式预算管理,使当前高校的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还相对滞后,进而造成高校预算管理现状与经济责任制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就是预算软约束。经济学理论研究表明,预算软约束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资金使用的决策者不对决策后果承担责任,具体到高校预算软约束就是,管理者认为,高校是全额财政拨款单位,其功能就是运用政府的资金来为社会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如果高校在财务运行过程中出现财务赤字,政府会出于保障教育和政治方面的考虑,一般要追加教育投入,从而也就形成了超预算支出会得到财政预算追加的预期。这种不加控制的预算软约束就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高校管理者对决策的后果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从而决策随意性和盲目性,好大喜功,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意识淡薄;二是由于存在追加财政补助的预期,责任者对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认识不够,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执行随意,预算控制松弛。

二、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理念构建

(一)责任分解的观念现代管理理论表明,要想对成本实施控制,就要通过责任细分和作业成本法等措施将不可控的公共成本转化为可控的责任成本,并确立“谁使用、谁负责、谁付费”的约束激励机制。当前造成高校资金使用效益低下、浪费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当比重的公用支出(如水电)由学校统一承担,而没有将其分解到具体的责任单位使之成为可控的责任成本。因此,构建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就要通过深化责任分解,尽可能地将不可控的成本项目转化为可控的责任成本。

(二)目标管理理念目标管理源于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 强调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因此,高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要在责任单位提供的预算信息基础上,由财务部门根据总体目标进行综合平衡,保证部门预算符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在部门预算批复后,其相应指标要作为目标分解至相应的责任中心,实行“核定定额、指标划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的管理模式,以保证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相互衔接,并得以贯彻和落实。此外,目标管理理念还要求高校建立以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为主要特征的授权管理体系,调动各责任单位理财的积极性,以形成“全员理财”的态势。

(三)成本效益观念虽然支出和成本都是用于描述资源耗费的价值,但两者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资金的使用和与收入之间的平衡性,后者则强调资金使用的必要性和效率与效益性。长期以来,高校预算管理侧重于预算收入的可实现和预算支出的可控,强调的是在收支平衡下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转,对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并没有给与足够的关注。在这种体制下,高校会计核算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非权责发生制,财务管理也缺乏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内在动力,因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低下,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树立成本观念,综合运用目标责任成本、成本-效益分析等手段,强化目标成本的控制与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增量预算的效用递减观念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资金在某一方面的投入量增加以后,虽然在这一方面的效用和总效用均会有所增加,但在这一方面的边际效用将随着资金的继续投入而逐渐降低。因此,对于项目增加预算支出导致的功能价值增加必须通过增量而非总量分析比较,通过增量分析,明确增量预算安排在边际或接近边际时才是必要的和有用的。

三、高校责任预算管理体系构建

(一)建立与责任预算管理需求相适应的责任中心责任中心是指负有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相应权利的组织机构。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管理层次,按照分层负责的原则,建立责任中心,明确各层次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责任人和责任目标。同时,根据责任中心所承担的权利与责任所产生的成本动因的不同,以及对其业绩评价计量的方式和计量产出的困难程度,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责任中心。如学校党政、行政职能部门,其工作性质是定性的,故可建立酌量性费用中心;直接教学的院系,一方面要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 又要对教学经费数额负责, 因而可建立考核教学质量和经费支出数额的责任中心等。

(二)建立各级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制根据《关于高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的要求,结合责任中心划分的情况,在权责对等原则和强化责任要求下,建立各级经济责任制,并以“契约”形式将各责任中心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应遵循的制度规范和应实现的业绩指标下达给各经济责任承担者,使其既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具体目标, 又因有“契约”的存在而受到约束。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模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是集权和分权问题,根据责任预算管理的要求和治理预算软约束的需要,高校应采取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但这种体制并不是简单的将权力下放,而是一种适度的授权,即通过授权管理将各种决策配置到掌握信息最多、最具有管理能力、最能负责且最能起到激励作用的相应层次上,并且根据目标的一致性的要求,层次决策权的行使要接受学校的统一领导。同时,这种分权也并不意味着分散,各自为政,而是根据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当建立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一结算、集中核算”为主要特征的运行模式,通过集中管理,由学校财务部门对校内的所有经济活动进行资金结算、会计管理和财务报告,进而建立透明、规范、高效、权责对等的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四)建立责任预算运行的保障机制为科学、全面的责任预算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高校可通过目标管理将部门预算指标作为目标分解到相应的责任中心,实行一个责任中心一本预算。借鉴ERP集中管理思想,构建将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数据自动集成的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业务、资金和信息处理融为一体,完成对内部的信息流、 业务流、资金流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立体的直接控制、精细控制和集成控制。通过严格的资金收支管理、科学的指标分配、及时的预算预警等措施, 维护部门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健全责任预算的绩效考评制度建立基于高校绩效内涵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教育活动支出过程特征的绩效考评制度,通过解析“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

ness)(简称“3E”)指标在教育活动中的内涵,从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来架构基于责任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多元价值指标体系取代传统的单一财务和预算指标,更好地体现“管理的责任”,从而使“被授权的管理者根据既定的绩效标准完成既定的任务”。

(六)落实责任预算的考评与激励通过对各责任中心在预算年度内责任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实现情况进行分析考核和评价,引导和推动各责任中心在一个完整的评估分析框架体系内,改进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将责任预算执行结果与责任中心全体成员收益和下年度预算挂钩,有利于促进责任中心全体成员在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阿尔伯特.C.海迪等著,苟燕楠、董静译:《公共预算经典――现代预算之路(第三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6)

一、责任会计的内涵

责任会计是以往的各种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以前的经济责任制没有明确直接与会计的关系,没有和会计相结合,而责任会计则是把厂内经济责任制与会计结合起来,从实践和理论上都得出明确的概念,成为会计工作的一个领域――经济责任会计。具体说:就是在企业内部除了要算产品财务帐以外,还要按照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原则,按照责任归属,确定责任单位(车间、技术、经营、管理部门),明确责任指标(包括资金、成本费用、利润),以各责任单位为主体(对象)按责任指标进行核算、控制、监督、实行统分结合、双层核算的会计管理制度。

二、我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合理划分责任单位

在划分责任单位过程中, 我国企业往往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划分为“三个责任中心”, 即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资金中心, 作为责任会计的主体。这种做法明显地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 不能充分体现经营宗旨和经营效果, 这种划分有时无法反映出所费成本与所产生效益之间的内在联系, 也难以考察其工作业绩的优劣。第二, 不能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的考核, 容易导致各责任单位片面地追求完成单一的责任指标, 而无视其他方面的责任。第三, 也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内部每个组织单位都担负着一定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 都会发生一定的成本费用, 所以都应是对其成本费用负责的单位, 同时也是对其资金使用状况负责的单位, 还可能是一个利润中心。

(二)责任会计观念淡薄,认识不充分

一些企业在创业初期主要依靠粗放经营寻求发展,不需要企业管理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水平;有些领导者领导观念陈旧,习惯于利用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认为会计工作只是记账、算账、报账,对责任会计在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减少了应用责任会计的动力。会计人员总体素质低。根据统计,我国的会计人员超过1200万人,但受过大中专会计专业教育的人数不到20%,没有受到正规教育的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实施责任会计的基础不够稳定。

(三)考核责任业绩难以控制

有些企业在考核责任业绩时,不重视可控性原则,使得各责任单位的绩效指标很难反映实绩。企业严重超员、机器设备开工不足、生产达不到设计的能力等资源的闲置浪费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并对各责任单位绩效指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责任会计制度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单一的成本评价指标容易导致逆向激励,还容易导致各责任单位在执行指标时为了实现局部利益最大化而影响其他责任单位及企业整体的利益。

三、完善我国企业责任会计体系的对策

(一)责任会计制度应以资金管理为中心

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就是要合理安排企业资金管理中的责权利,使资金资源在企业中配置最佳、使用效果最好。具体而言,应着重搞好企业内部资金的筹集管理、资金营运管理和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管理。责任会计应围绕企业资金筹集任务规定各部门的相应责任指标,并进行考核与评价。资金营运管理是责任会计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资金管理分散、层层有钱沉淀、钱没能用在刀刃上等都是资金营运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加强企业管理,建立责任会计制度,使企业的现金余额、应收帐款、存货等维持在一个最适当的水平上,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改善资金营运管理,企业要同时实施全面预算制度和资金的集中管理制。责任会计制度需要在企业的利润形成与分配方面加以规范,科学地按排各环节的责权利,并使之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现代企业分配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包括责权利在内的管理机制和程序。例如,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厂长(经理)的收入,以承担风险责任大小为尺度与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责任风险相联系,实行年薪制等。

(二)合理划分责任中心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我国企业主要按国家计划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经营机制的僵化,价格体系的单一,决定了企业提高利润水平的根本途径是降低成本和费用。在这种条件下,我国责任会计工作主要是围绕成本和费用水平的降低来展开的。企业从上到下层层建立成本中心,落实成本责任,实行目标成本管理,而对于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建立不太重视,即使建立了也由于经营权限过小以及经济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企业提高盈利水平的途径也呈多元化局面。因此企业要在鼓励降低成本的同时,建立起能有效激励内部单位扩大销售,多创利润,提高投资效率,降低投资风险的机制。这就要求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根据企业规模、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和内部单位的职能属性,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赋予它们与其经营责任相当的管理决策权,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投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责任会计的认识和了解

加快责任会计的推广应用,既是深化会计改革,贯彻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的要求,也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实现企业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针对目前有些企业领导及会计人员对建立责任会计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的现状,在现有条件下除采取必要措施加大责任会计介绍、宣传的力度外,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应做好组织、支持、督促、协调、检查等方面的工作,鼓励企业在运用责任会计过程中大胆试验创新,通过实践工作中责任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来提高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认识。

四、结论

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和以企业并购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浪潮更推动企业向巨型或超巨型企业方向发展。这就要求企业集团必须充分认识到竞争优势更需要以相应不断变化的方式调动其资源以成功实施其战略。而责任会计体系的构建是现代企业成功的保证。现代企业责任会计体系构建要有合理的组织机构支撑,要重视人群关系的处理,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有所创新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责任会计为基础的高效的内部控制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西方责任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的重要分支,是西方企业将庞大的组织机构分而治之的一种内部控制会计。西方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才得以发展并完善责任会计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西方“责任会计” 这一概念逐渐引入我国会计领域,学术界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责任会计的有益经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

责任会计是为管理者提供各责任中心履行其经济责任的会计信息。它是在分权管理条件下,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企业内部各核算单位划分为若干责任中心,并对它们分工负责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控制、考核与业绩评价的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其实质就是要充分调动各个部门负责人的积极性,将企业相关经济效益的预算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责任中心,由其对本身可控的生产经营过程实行自我控制,以保证完成企业经济预算,提高经济效益。在实践中,责任会计制度已在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实现企业经营效率,提高企业软实力方面有着突出贡献。

二、高校推行责任会计制度的可行性

(一)高校已具备了推行责任会计的制度基础。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财权集中后,事权如何保持平衡。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高校内部环境趋于复杂化,对经济业务的信息要求更加细化和精确,对“经营管理”理念更加明确。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的精神,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率先实行了校内经济责任制,其他各高校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先后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经济责任制度,这就为责任会计在高校的推行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高校市场性因素的增加为其提供了条件。随着高教体制改革的深入,组建了一批较大规模、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其资金来源除了财政拨款外,还有学费、科研经费、“三产”等多种渠道的收入;资金使用也有教学、科研、经营、服务等多种去向。高校运行中涉及领域的扩大使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有必要将高校内部的各部门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的各级经济责任制,一级管一级,建立一种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管理制度。由于市场性因素的不断渗透,特别是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资产转移后,高校内部的很多部门已经成为实际的法人单位或相对的独立核算单位,这些单位实行分权管理、分权经营、分担风险。由此可见,高校实行经济责任制和与之配套的责任会计制度已具备了条件。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及预算管理为其提供了技术支撑。责任会计是将会计信息同经济责任、会计控制与业绩考评相结合,是对管理者实施监督的内部控制机制。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管理已积累了大量切实可行的经验,其校内预算的细化程度以及其编制方法的娴熟,对高校实行责任会计具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高校已普遍实行的“项目核算”财务会计模式,就是将全校教育业务活动划分成若干个项目进行核算控制,并采用“项目经费卡”形式进行预算、核算和控制。若需要各责任中心所有项目的报告信息,在电算化环境下,可以通过明细账账户的设置、筛选以及对各项目数据的再加工,也可以获得按责任中心、项目差异分析等更为高级的综合信息。

综上,未来高校的发展决定了高校分权管理的必然性。没有分权管理,就没有内部各权力部门经济责任的产生,也就没有发展责任会计的必要。而高校普遍实施的内部经济责任制为高校责任会计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环境。可见,作为一种以经济责任制形式的责任会计在未来高校发展中必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高校责任会计的体系设计

(一)总体思路。高校要构建责任会计制度,关键是体现出权、责、利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因此,在构建原则上,首先,必须遵循责任会计的基本五项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反馈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其次,要明确责任会计所具备的四项职能:预算职能、控制职能、核算职能、考核职能,这为设计高校责任会计体系提供了依据。高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主要经营活动是教学和科研,应正确划分各级责任中心,划分后的责任中心必须成为有体系、有层次、有关联的责任会计组织结构,并完善各责任中心之间的内部结算制度,按照高校特色进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考核。由此可见,设计高校责任会计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财务管理权划分责任中心、分解责任目标、编制责任预算、集中处理责任会计核算、出具责任会计报告、进行预算控制、实行责任考核。

(二)设计方案。

1.划分责任中心,确定经济责任人。责任中心是指拥有一定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学校内部组织。划分责任中心,就是要按照责任控制范围划分责任层次,并以确定其主要负责人为责任承担者的责任单位。高校依据自身的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的特点,按照财务管理范围和管理层次,将高校责任中心大致划分为三个层次:

(1)一级责任中心。即校级责任中心,它是以校长为负责人并对全校整体性计划指标(即责任目标)承担主要责任的责任实体。校级责任中心是集投资、收入和费用的控制为一体的责任中心。

(2)二级责任中心。它是高校内部隶属于校级责任中心的次级责任中心。根据高校学科及职能管理性质的多样性,大致可划分为各学院、职能管理、后勤服务和校办产业四个模块。这些责任组织的领导者即为该责任中心的责任人,将其管理职权与履责收益进行挂钩,并对这四个模块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核算办法。

(3)三级责任中心。它是指从属于二级责任中心的责任单位。二级责任中心下属的各科室以及个别能独立获取收入的单位都可作为三级责任中心。

2.分解责任目标,落实责任指标,编制责任预算。各责任中心责任目标的制定就是对各个责任中心“责任”的量化,对于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进一步具体化便形成了责任指标体系,并据此编制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责任预算的编制不管采用增量预算、零基预算,还是平衡计分卡,编制方法的选择要依据以预算为参照的各项指标是否干涉预算执行者的具体行为,是否能迅速到达并起到示范作用。高校的预算管理具有一定的经验,预算框架已经深入人心,编制责任预算可与日常的校内预算统一起来,设计好两者项目、指标之间的勾稽关系。所以,编制责任预算应明确目标,实效为上。

3.建立责任核算体系,组织责任会计核算。高校的责任会计核算,可以依托高校财务机构成立“责任会计核算中心”。它是整个高校责任会计组织的枢纽,将连接各责任中心,集中处理责任会计业务,责任会计信息,出具责任会计报告。高校的“责任会计核算中心”可在维持原财务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双轨制”或“单轨制”的核算模式。为了简化核算,避免重复劳动,对责任区域的核算应采取“单轨制”的模式,即将财务会计核算与责任会计核算合二为一,设计出一套责任会计与财务会计在核算的形式、内容、数字等方面有着密切衔接,包括责任收入、责任支出、责任结算三部分的核算方法。

在二级责任中心,根据高校业务及职能性质的特点划分为各学院、职能管理、后勤服务和校办产业四个模块,并对它们采用不同的核算办法和管理。其中,(1)学院模块是以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为主的责任单位,该模块一般只发生费用不取得收入,其责任目标主要是控制费用,因此可将其归集为费用中心(成本中心)。(2)职能管理模块是以学校管理部门为主的各责任单位,该模块只发生费用不取得收入,其责任目标主要是控制费用,也应将其归集为费用中心(成本中心)。(3)后勤服务模块的各责任中心应模拟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后勤服务模块中,对于那些能够控制成本和收入的单位,可界定为“人为利润中心”,而其他后勤服务单位可归集为费用中心(成本中心)。(4)校办产业模块是具有独立经营决策权的经济实体,该模块各责任中心以经营项目为核算对象进行成本与收入核算,自负盈亏,因而可归集于利润中心。在各责任中心之间进行内部转账结算时,可以运用内部转移价格。内部转移价格有市场价格、协商价格、平均价格、标准成本加成价格等多种形式。高校究竟采用哪种内部转移价格更合适,需要就某一种劳务服务的性质以及高校管理的要求来确定。

4.加强责任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责任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包括来自上级责任中心的外部控制和责任中心的自我控制两个方面。高校对学院、职能管理模块及部分后勤服务模块的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的对象主要是责任费用(成本);对校办产业模块的责任中心按现代企业的管理办法进行控制。同时,各级责任中心应建立经常性的检查制度及定期的评估制度,采用量化指标对其责任目标的实现、经费预算的执行等加以检查和督导,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距和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进。

5.利用责任会计指标,进行绩效考核。为了发挥责任会计在高校管理中的控制作用,各责任中心应定期或不定期地编制预算执行情况的责任报告,并逐级上报,以便于沟通信息、业绩评价,确保责任预算的实现。业绩评价可以利用责任会计指标,以责任预算为依据,通过责任会计的记录、计算,将实际完成情况与责任预算相比较,计算差异数额,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据此对各责任中心进行奖惩。

责任报告是一份具有控制、评价作用的正式校内文件,具有严肃性。由于高校各责任中心的性质和业务特点不同,其责任报告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可有所差别。总的原则是:各责任中心责任报告的指标体系要与其预算指标体系、核算指标体系及考核指标体系紧密衔接;能充分反映出各责任中心预算执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责任报告,结合各责任中心的责任目标,可以考核各责任中心有关指标的完成情况,并从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费用支出,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实务难点。在设计高校责任会计体系中,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组织高校责任会计核算。为了降低核算成本、避免重复劳动,对高校责任区域的核算比较倾向于“单轨制”的模式。“单轨制”模式的特点是强调财务会计核算和责任会计核算的全面吻合,设置一套账表进行核算、控制。在统一的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增设一些责任会计科目,充分运用明细账户的设置、平行账户归集转账等技巧,通过电算化运行,将经过财务会计审核过的数据,自动导入责任会计账户,生成即时责任数字报告,使得责任会计核算中的每一项数据都可以在财务会计的账户和凭证中找到支撑。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项目经费卡”,记载着各项目、各单位的经费收支结余情况。以“项目责任报告”替换“项目经费卡”,作为责任报告体系中的基础单元,可以进行对各个项目责任预算的质量控制,继而合并汇总获得各级责任中心的责任会计报告。

四、结论

高校应引入责任会计体系,建立校内的“权责关系”,科学处理“集中”与“分权”的关系,以调动各级责任中心自主理财的积极性,并逐步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高校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林钢.责任会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徐四星.责任会计与高校内部会计控制[J].财会月刊,2007,(10).

篇(8)

近年来,火电电源项目效益和利润水平持续走低,电建企业经营困顿,发展举步维艰。这固然与日益严峻的外部发展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关,但同时与电建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比较而言,同一台600MW机组项目,概算水平和中标价格基本相同,电建企业甲盈利不菲,电建企业乙则亏损严重。作为市场竞争个体,外部市场环境无法左右,只能眼睛向内,只有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实行内部挖潜,才能确保项目效益。其中如何完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效率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中建企业项目管理基本模式

电建企业承建的火电项目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具有施工周期长(一般两到三年)、技术含量高、资源需求量大等特点。目前电建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一般认为有两种,即所谓的“法人管项目”和“项目经理管项目”,其中以第一种模式为主要状态。

法人管项目。所谓“法人管项目”,是指企业在承担项目实施法律责任的同时,将项目资金、分包管理、施工机械、材料采购等生产经营诸要素集中在公司层面进行管理。项目经理只是代表企业管理项目,通过对现场及相关方的管理与协调实现公司对项目管理的意图,项目经理是执行者而不是决策者,其核心是通过加强法人层面对人财物的“三集中”管控,实现项目是成本中心,公司是利润中心的管理理念。

项目经理管项目。所谓“项目经理管项目”一般是指采取项目经理承包制的管理模式。公司把合同订单拿回来之后,与项目经理签订承包合同,公司仅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收取一定的管理费,项目的资源配置、组织协调与实施均由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是项目的决策者,拥有对项目管理的实质性权力,其核心是通过对项目经理的充分授权与利益分享来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实现完成好项目,并将项目作为公司利润中心的管理理念。

两种模式的优点与不足

当前,无论采取“法人管项目”模式,还是“项目经理管项目”模式,均存在定的问题和困惑,各企业也在不断探讨项目管理中如何做好责、权、利等的分配与平衡,不断完善项目管理模式,以体现施工企业充分激励、有效约束的管理艺术。

“法人管项目”模式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集中管控,能优化资源配置,充分体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能对工程安全、质量、进度有效管控,能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通过法人层面对项目的直接掌控,可有效防范规避风险,实现企业权力与义务的统一。不足之处是由于资源配置权集中在法人层面,项目经理的主观能动性有所降低,管项目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源配置决策在公司层面,容易忽略现场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增加了盲目决策的可能。

“项目经理管项目”模式赋予了项目经理较大的管控权力和利益分享份额,能充分调动项目经理干好项目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单个项目资源配置效率的充分发挥,成本有效降低(当然还与项目经理的能力水平有关)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其缺点是项目经理拥有很大的权力,但却不能承担相应的义务,甚至为了短期的项目利益牺牲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企业法人层面实际上失去了对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掌控。由于合同是和公司法人签订的,公司必须承担项目实施的风险。该种模式下,一个项目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和职业操守,项目管理极有可能失控,从而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和长远发展。

完善“法人管项目”的项目管理模式,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效益

从企业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更适合电建企业的实际情况。当前,电建企业大多采取“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拿回项目订单后,由公司选定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团队,配置相应的资源,公司通过内部经济责任制等手段实现对项目的管控,在该模式下,尽管各企业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管理手段,但管理理念基本都是一致的,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是否正确处理好了集权与分权,激励与监督等关系上。

建立科学的授权管理体系,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在“法人管项目”的模式下,如何既充分发挥公司整体资源配置的优势,又能充分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部分企业过分强调公司法人层面对项目的管控作用,,公司决策层对项目实施的各种生产要素管的太多太死,这不仅增加了公司决策层的负担,同时也捆住了项目经理的手脚,反而不利于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及成本等的管控。

从法人管项目的概念可以看出,该模式并不是法人层面直接管理项目,而是通过恰当划分法人层面与项目部的责权利,授权项目经理实现法人的项目管理意图,因此合理的分权(责)与集权(责)是个关键性的问题。总的原则应是财权及重大决策权公司集中管理。所谓财权的集中管理主要是指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资金预算管理,所谓重大决策权公司集中管理.主要是指重要合同签约、项目班子配置、重要分承包方的选择、重要大宗材料的采购等。除了以上的两大权利之外,其他则可以分权于项目经理(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经理而言,适当的授权才能使其充分行使管控项目的能力和手段,才可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管好项目的积极性,当然在给予权力、发挥激励机制作用的同时,实行有效的约束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在项目管理实践中,尤其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方面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才能提高项目管理整体效率,确保项目效益。

分承包商的选择权。施工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可能全靠自身力量完成施工任务,部分施工任务采取分包的方式完成,分承包方的选择是项目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在分承包商的选择管理活动中,公司层面一般进行分承包方的年度考核、分承包方的资质审查,建立分承包方分专业的资源库等工作。项目部对各分承包方实际履约能力了解较多,因此一般分承包方的选择权应由项目部主导完成,公司仅对重大分承包项目(如主厂房建筑分包等)招标选择分承包方。但无论项目部主导还是公司主导均应在公司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以增加分承包方选择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进而降低分包成本。

物资采购权。大多数电建企业均采用公司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项目物资采购,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通过集中批量采购可以实现物资采购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但过分强调集中采购也有可能对材料供应的及时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工程进度。解决的办法是:公司对大宗重要的材料采取集中采购,而将一些低值、易耗、普通材料的采购权下放到项目部,具体的份额比例可根据公司及土程项目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但无论项目部主导还是公司主导均应在公司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以增加采购活动的透明性、公平性和合理性,进而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资金使用权。电建企业对项目资金的管控一般采取收支两条线,以收定支,月度预算管控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项目进度款等按合同要求直接进入公司账户,然后各项目部每月末根据项目资金需求情况申报下月资金计划。公司月初召开资金调度会分配安排各项目资金计划,各项目按公司统一安排使用资金。这种模式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统筹资金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资金调度会上不仅对项目月度使用资金总量控制,而且对每项资金的使用均进行详细的管控,这反而不利于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过分束缚了项目经理在月度资金使用上的手脚。宜采用公司对项目月度资金总量控制,提供分类使用意见,但允许项目经理在总量可控分类不变的前提下有灵活调整的权力,以适应现场情况变化的需要。这样既能满足公司对资金预算刚性控制的要求,又能给予项目经理一定的自主权,充分用好资金对项目其它资源管控的手段,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价值。

完善内部管控流程,理顺专业公司与项目部内部经济责任关系。目前火电施工企业一般均设置专业施工公司,承担项目的部分施工任务。但专业公司和项目部的内部经济责任关系各企业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三种模式。

“平行承包”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给项目部和专业公司平等下达经济责任指标,项目部的绝大部分施工任务(专业公司专业涵盖的全部施工任务)由专业公司负责自行或分包完成,分包单位等施工资源的配置由专业公司自主实施。项目部仅负责项目协调及项目部掌握的部分成本的控制,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项目部对完成施工任务投入的管理力量相对较小,可以集中精力从事项目的安全、质量、成本等管控,集中精力协调业主及外部相关方的关系。但一个项目同时出现了多个成本责任主体,往往内部扯皮矛盾较多,项目部失去相关施工资源的调配权力,对项目整体管控,特别是进度控制上显得力不从心,对项目顺利推进反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内部市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仅对项目部下达内部经济责任指标,专业公司作为一个内部分承包方在项目部承担自身能力能够完成的施工任务,工程价款参考内部指导价。专业公司完成的施工任务则由项目部直接发包与管理,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项目成本责任主体清晰,公司考核的成本责任主体是项目部,对专业公司考核主要是施工任务(产值)的完成情况。但由于受内部定额的合理性以及现场条件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项目部在与专业公司的内部协议签订及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较多的扯皮、内耗等现象。

“扁平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专业公司在项目部内部不作为个二级单位存在,由项目部直接管理到班组,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减少了项目部与专业公司之间的内耗,明确了项目管理的成本责任主体,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但这种模式下,公司的专业公司不直接参与项目管理,专业公司的定位为项目的资源配置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专业公司的职能,影响了专业公司的积极性,对专业公司在全公司范围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以上三种模式各有优势与不足,但第一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项目经理层对工程的管控能力。第二、三种模式成本责任主体清晰,项目经理层的核心地位及对项目的管控能力较为突出,能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节省管理成本,从而提升公司做好项目的能力,维护好公司的品牌形象。因此,后两种模式比较适合火电施工项目专业公司与项目部的内部经济责任的关系处理。当然其中存在的弊端和司题还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篇(9)

前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预算管理不足之处,接着论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运用。

1.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物流企业预算管理不合规、不合理的现象频发,从制度上看,是因为法律不健全、政策不完善、主管部门监管不力,从市场环境上看,是因为物流企业预算管理水平较低,导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不利于运营成本的控制。预算管理是物流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帮助物流企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当前,物流企业预算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机制不完善。物流企业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也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最终导致财务资金申请审批制度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操作缺乏规范性[1]。(2)制定力度不足。在物流企业制定财务预算时,工作力度不足,制定的预算也不平衡,无法的得到各部门的有效执行且执行中也缺少有效的监督。(3)执行力不强。在实际的经营和发展中几乎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将日常工作严格按照预算安排进行管理与控制,经常会发生预算超支现象,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考核与惩罚不严格造成的。(4)认识不足。一些物流企业领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往往忽视了这个部分的管理和监督,没有把其作为财务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5)内容不全面、不完整。一些物流企业的预算管理只涉及成本支出预算和营业收入预算,而缺少资本性收支以及现金流量预算的内容。

2.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

2.1在维持资金链顺畅中的运用

资金链涉及资金的投入、使用和收回,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物流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所以物流企业应逐步完善预算管理模式,确保资金链流通顺畅。具体方法如下:一是对融资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提升融资的效率,减低融资成本,确保资金的正常投入;二是在保证业务正常开展的情况下,尽量降低资金占用量,选择合理的资金供应对象,确保资金使用和回收的顺畅;三是加强对货款客户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催收制度,注重对信用保险业务、银行结算方法的应用,确保款项能及时安全收回。

2.2在预算编制中的运用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对所有涉及到资金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使企业各个不同环节的经济活动都能够处在预算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下,这也是预算控制的目的。要想更好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搞好事前把关。企业经办预算管理过程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负责部门就是财务部门,只有在前提处理的过程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相关管理规定和规范化程序为依据,严格执行相关重点环节、重点内容、相应的规范程序并充分利用审批签字权限的作用,为预算管理的后期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搞好事中的控制。事中控制是保障预算管理质量的关键环节,财务预算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要对预算管理有正确的认识,并对各个环节都有很好的掌握和了解,在此基础上要做好实施工作,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个不同环节进行检查和追踪,掌握企业财务动态,当出现市场价格变动、市场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影响预算编制的执行结果时,第一步要综合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调集相关管理和干预部门来进行调整和处理,而在这之前任何部门和相关人员既不能作出超预算的行为,也不能调整预算。最后,做好事后分析、考核。事后分析也是预算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错误经验和成功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是企业发展中不断进步的必要方式。企业可以结合企业年度的财务预算与年终财务账务的结算审核,然后进行年度财务预算状况分析,针对各个方面的审核工作提出相应的考核意见,并且这样有助于保障财务预算审核的客观性。

2.3在构建预算编制体系中的运用

企业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体系的构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首先,要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为依托,组建预算编制机构或小组,重点管理和负责企业财务预算的制定与改进工作,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带头作用,从宏观上调整、管理、控制、审批、考核企业财务收支与预算,从而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企业按照既定的方向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一方面要对企业财务部门在财务管理中的任务与作用进行明确,做好财务预算执行的监督工作,并对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作为日常工作考核和评定的依据[3]。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公司审计部门的职能,使其参与到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中来,并对企业财务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核,这有利于为各个部门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同时也加强了企业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最后,要对企业原有预算编制制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和完善,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预算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之间的协同作用的发挥。

2.4在财管管理创新中的运用

2.4.1更新预算观念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推进了物流企业体制的改革,而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是物流企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更新预算观念来实现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新颁布的《物流企业财务制度》重新定义了物流企业预算的概念及内涵,我们也要更新预算观念,学习新颁布的《物流企业财务制度》制定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加强对物流企业全部收支的管理,使其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范畴内。根据新的预算管理要求,物流企业预算一经核定必须自求平衡,坚决不允许收不抵支的赤字预算的预算。而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拨款通常无法满足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这样的情况,除了要提高财政拨款的使用效益外,物流企业要自筹资金。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转变观念,不断地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

2.4.2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物流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质量,关系到各部门权力的行使和职责的安排,影响着物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进行。以科学的方法不断地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在编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发挥预算管理的调控作用。随着经济活动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预算编制涉及到的内容越来越复杂[4]。所以,在对各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应结合该部门全年的经费计划,根据实际的研究调查情况进行增加,不用拘泥于上年基数。定额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基数预算法是最主要的预算编制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编制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预算的编制需要上下协同合力,各部门申报的预算经费要真实、准确,预算编制人员要检查核实各部门申报的预算经费,并编制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财务预算。

2.4.3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

完善的经济责任制能加强财务管理,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减少乱收乱支、私设小金库、腐败的发生。物流企业领导,财务、审计、监察部门的负责人,企业各系、部、处、室、单位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划分权利范围,相互监督。建立独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制部门,对人事体系层层防范,落实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不仅要重视预算的编制,还要加强预算的管理。经济责任制部门要建立常态化的检查和评估体系,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记录,确保实际工作向着既定目标开展,把实际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工作业绩的标准之一,并把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为考核标准,要不断地完善经济责任制。

3.结语

预算管理是现代物流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成本支出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它的主要实现途径是在科学市场上以组织安排预测工程价值以及价值形式,并以此为依据统筹规划材料采购、经济活动以及行政安排。工程预算管理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在充分照顾物流企业各项支出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预算管理在物流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物流企业只有重视预算管理,才有希望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模式,才能提升预算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才有可能以最小的财务投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普洛斯(青岛)空港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宋旭霞.探讨我国物流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物流技术,2014,(10):93-95,118.

篇(10)

大量的国内外统计数据表明,尽管我国企业的研发投资比例越来越大,但研发的投资效率却日益低下,研发投资产出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研发投资的不当消耗严重地影响着我国企业科技投资效率,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探讨研发项目的基础性管理模型与方法,对于提高企业整个研发项目的基础性管理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发项目凭证化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企业研发项目费用管理通常是按照投标书上的费用预算(投标项目中标)或批准后的项目预算(企业自定)执行。但执行中,因研发项目自身技术的不确定性,多数研发项目进度一再延长、经费超预算,且不断加大。显然在资源有限的前提,这些行为影响了本期项目的效益、下期项目的资源投放,最终影响企业技术进步的速度、战略目标的完成。研发项目进度延长与经费超控涉及到两类问题:如原定的进度计划和费用是合理的,涉及研发执行者的责任;如原定的进度计划和费用是不合理的,既涉及研发进度、费用计划制定者的责任,也涉及研发执行者的责任。但在目前企业的管理框架下,无论哪类问题存在,都缺乏对相应责任的确认基础。例如:在研发费用发生的各个阶段,阶段费用的制定者、执行者缺乏一个纸制凭证的全过程纪录,当研发进度延长、费用超预算时,检查者难以判断是哪方面的责任;当实验次数增加时,检查人员难以辨别是由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引起,还是由耗材质量太差、工作粗心引起,诸如此类合理性与不合理性的大量混淆,在无纸制凭证的前提下,加大了判断的难度,使过程控制缺乏客观依据而流于形式。在此有必要借鉴制定会计凭证在加强经济责任制方面的作用,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是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有关经办人员在凭证上签字、盖章是明确业务责任人。通过对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可使有关责任人在其职权范围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会计凭证化管理的方式运用于研发过程,才能为研发过程中的回顾、反馈与控制,夯实基础。

二、研发项目凭证化管理的概念模型

研发项目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研发过程进行管理,将每个研发项目的过程按其阶段目标从时间上划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设置一张凭证。研发活动的凭证化管理是在每个项目研发阶段的起始,由项目负责人制订各阶段的研发进度、费用计划,阶段结束日由项目执行人填制已完成的进度和研发实际支出等信息。这些都以纸质凭证的方式来完成,为项目检查提供客观依据。研发活动的凭证化管理是通过阶段凭证的设计与传递将长期的不确定因素转化为各期相对确定的进度和费用来加以控制。连续的各个阶段的凭证汇总反映了项目负责人、执行人对该项目过程管理的全部文字记录。用数学公式表示:Y表示一个研发项目的研发费用,Ti表示研发阶段i的研发凭证,ti表示研发阶段i启用时的阶段目标和阶段费用预算,ti'表示研发阶段i结束时,技术目标的完成进度和费用的支付。

那么,Y与T之间有如下函数关系:

Y=Φ(T) (1)

Ti和ti之间的函数关系:

Ti=H(ti, ti') (2)

因此,Y与H之间的函数关系可表述为:

Y=Φ[H(ti, ti')] (3)

公式(3)为研发活动凭证化管理的概念模型。企业依据研发项目的技术目标及管理经验将研发技术发展过程分解为各个阶段的目标。研发凭证作为研发项目各阶段的进度,费用目标控制与凭证上起始、结束阶段的进度和费用标注的中间函数,其目的是实现研发活动凭证化的责任化控制,为降低研发过程的不当消耗控制提供纸制凭证。这一模型为研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将分阶段的纸制凭证直接作用于研发目标的实现,即通过纸制凭证的传递,形成由细节到总体、由研发活动的阶段控制到全程过程管理的控制,强化了研发管理者、参与者的责任。这一模型的最大特点是总体的进度和费用划分为阶段进度和费用,提高了研发活动的可控性。

三、研发项目的凭证设计

研发项目凭证设计的主要功能是反映实际执行与计划的偏离程度,以便进行有效控制。为此凭证设计应从不同的方面来反映这种偏离程度,应包含目标、进度、费用、控制及其他共五类指标。

研发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是通过一个个首尾相接的研发阶段目标分解完成的。阶段性的研发目标,即反映在凭证上,依据标书确定的本期计划进度和本期计划费用。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分阶段目标对原有目标的偏离,可通过两种方法加以应对。首先,任何一期的预算目标都具有一个弹性区间,因合理因素延长进度和增加费用可通过增值法加以测算,事后检查时可与无效资源耗费剥离;其次,从第二阶段开始,在制订目标时,可在各阶段原定指标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的变化对新产品的影响、前一阶段的进度完成情况做出调整。阶段划分越细,目标调整越及时,阶段目标的准确性越强。

进度、费用类该指标的基本要素为:本期实际进度、累计实际进度、本期预算进度、累计预算进度、本期进度差异。该类指标主要反映研发进度(或费用),并将实际进度(或费用)与预算进度(或费用)相对比,找出差异。

控制类指标的基本要素为:差异原因、改进手段、预计完成时间、预计单位成本降低、预计增加研发费用。进度类指标及费用类指标设置的目的是为找出差异、原因提供方便。控制类指标是设计阶段性研发项目进度、费用确认表的核心,目的是寻求改进的方法和手段,合理估计改进所耗时间,并计算改进后单位成本的降低与额外增加的研发费用,从而为从管理者成本效益角度决策是否进行改进,提供决策依据。

其他类指标的基本要素为:项目名称、填制日期、研发阶段日期、研发执行人员签字、制单、项目负责人签字、研发部门经理签字、财务经理签字。研发执行人员签字表明具体的改进任务落到了实处,而项目负责人签字、研发部门经理签字更多的是研发责任的体现。

根据上述理念设计阶段性研发进度确认表(参见表1)。

四、研发项目凭证化管理的流程设计

企业研发活动凭证化管理的流程是随着研发项目开发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当研发项目采用并行工程时,研发活动可采用并联与串联相结合的方式。当研发项目采用平行开发时,研发活动可按照两种串联的方式(或并联与串联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

以企业采用单一的开发方式为例进行流程设计。各阶段采用串联的方式。在研发前后联系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凭证传递。例如某一制造业企业将研发分为11个阶段:新产品的概念原型、样品测试、基础作用草案、结构测试、工作模型设置、过程和设备计划、试验性产品、原形产品装配、定型产品、产品使用测试、试验生产。每一个阶段凭证的传递流程,如图1所示:

研发项目凭证化管理流程设计的意义在于,通过纸制凭证的传递、签字,降低研发活动的不当消耗、提高其管理效益。其具体作用可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明确研发的经济责任,实现经济责任制

推行研发活动凭证化管理,在每个填制环节都有经办人员签名,这就是经济责任透明化,有利于推行经济责任制,促使研发进度、费用的确认规范化、合理化;使整个研发预算的执行更系统化、明细化。

(二)有利于研发活动的软性化管理

研发人员大多是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较高的自主性,更青睐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研发预算通过纸质凭证的形式分解到各个阶段,并同实际支出相对比,是超支还是节约,研发人员一目了然。研发人员会自主地寻求降低成本的新方案,而不是在上级面对面的指令下工作。这既实现了柔性化的研发管理,又节约了研发人员的时间。

(三)有利于保证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研发凭证传递实行流程化管理,会计部门与研发部门各施其职,各负其责。加强了企业部门间的内部沟通与交流;而整个流程采取的是三级复核制度,即阶段性研发项目负责人级复核、研发经理级复核、财务经理级复核,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凭证所反映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进而为会计核算提供更为准确的核算依据。

(四)可以为研发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决策提供决策依据

凭证中的预计完成时间、预计单位成本降低、预计增加研发费用都是量化指标,研发人员在针对某一项差异寻求解决方案时,会事先估计完成该项改进任务所耗时间,估计该项改进任务会达到的效果(即单位成本的降低);估计改进所需增加的研发费用,然后对这三个指标做一个简单的成本效益决策,决定是否进行该项改进。指标的凭证化管理,使得研发决策有据可依,有证可查。

(五)有利于核对账务和事后检查

经过前述,流程处理后的凭证是合理合法的内部凭证,上面载明了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地点、业务内容、金额、经办单位、当事人签章以及其他有关事项,完整地反映了该笔经济业务的内容。在核对账务和事后检查中如发现问题,可直接追溯到该凭证,进行复核处理。

【参考文献】

[1] Tanaka, T. Kaizen budgeting: Toyota’s cost-control system under TQC[J]. 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1996, Fall:56-62.

[2] 耿建新,盛庆辉,李红霞.新准则环境下的特殊原始凭证及其规范化探讨[J].会计研究,2008(2):10-16.

[3] 李晓红,段世明.刍谈新会计准则下原始凭证的规范问题[J].财会月刊,2008(8):38-39.

[4] 段明琰.论知识型员工的柔性管理[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84-87.

[5] 赵振顺.原始凭证的传递程序[J].农村财务会计,2008(8):31.

上一篇: 传统文化的根基 下一篇: 设备安装技术服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