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1 17:19: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

篇(1)

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引用水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从2011-2013年,3年内我国共完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投资1067亿元,2014年国家水利部又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投资240亿元,解决了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的巨大成功,但也意味着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1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仍有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严重缺水,山间的流水达不到饮用水的安全标准,如山间的流水和农村自打井水常常伴有细菌微生物,有很多井水比较苦咸是因为水里含有毒的化学物质等,长期的引用这些水将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饮用水的质量得到了改善,饮用水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农村饮用水的安全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很多农村出现传染病。由于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宣传,很多农村居民开始意识到了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从饮用水的根源出发,将那些不合格的供水单位关闭或者重修,从源头上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一直都很重视农村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作为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就当前农村饮用水的现状来看,我国的2/3的人口解决了基本的安全用水问题。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饮用水工程还需要不断的改善和提高。在高标准的饮用水安全要求之下,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工程的建设标准较低

一直以来,我国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都是由乡镇的水利工程负责,但是负责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缺少专业的工程知识和技术,没有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没有形成统一的工程管理体系。水利工程的监督制度也不完善,水利工程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督标准、严格的施工规范,影响了工程的总体建设,间接地影响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达成。

1.2工程的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存在专业水平低、管理水平低、运行机制不顺畅、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饮水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饮水工程是以村为单位建设水利工程,由几个村联合起来共同管理,虽然设有专门水利工程的管理机构,但是这些管理机构较为落后,管理人员的素质整体偏低,无法管理好日常水利工程出现的问题。再加上农村没有专门的治理水利工程的费用,使部分工程由于得不到修复,机器老化、设备破损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被停滞,最终导致了水利工程的废弃。

1.3排水系统尚不完善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使很多农村的用水标准得到了提高,饮用水量也不断得到增加,但是紧接着出现了排水问题。由于农村的排水系统不完善,生活污水排出不能及时的渗透到地下,从而造成了新的水污染,阻碍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4水资源保护不到位

已建成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虽然已经规划好了水源保护的范围,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导致水资源保护不到位。此外,水资源的检测也存在很大的问题,水利工程只在建成时进行过一次水质检测,从此再没有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使农民饮用水的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明确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定位

当前,我国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并不是简单地解决农民的吃水困难的问题,而是使农村居民要和城镇居民的一样能够及时、方便的喝上健康安全的水,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政府应把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加强农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居民的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来改善农村的卫生建设;通过淋浴器和太阳能等设施的使用,使农村的生活卫生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促进农村的健康发展。

2.2统一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标准

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标准,水利部门应该对已经建成的饮水工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且结合城市的供水工程建设的设施标准,制定一个符合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标准,用来指导和规范农村的饮用水工程的建设。

2.3采取新措施建设与管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农村的饮水工程难度大、范围广、地点分散,使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难度加大,所以我们要采取新的措施建设和管理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政府应该建立一个由县级领导带头,由财政、水利、国土、环保等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小组,小组的各部门要进行明确的分工,设立工程指导、财政监管、技术指导、环境监督等机构,并且将管理责任分到具体的部门,各部门要按照规定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

2.4健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与人员培训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管理机构和管理监督机制,在饮水工程管理中,采用科学的工程核算方法,要做到科学的管理。政府要不断的健全管理机构,制定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定期的对管理机构进行考核,在平时也要对饮用工程进行管理,做到管理和建设相结合。在我国偏远的地区仍然有很多农村居民的饮水不安全。为了使我国的饮水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政府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不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培训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此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培训过程中要采取奖惩制度,不断的调动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3结语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广泛关注,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成为国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农村饮用工程建设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项目。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必将得到妥善解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施元吉.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探索[J].水利经济,2009(05).

篇(2)

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在上级部分的大力支持下,全县规划内完成投资10453万元,解决了205个村庄、39所农村学校,19.08万人、3.49万名师生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这些工程的建成有效的缓解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全县除发展单村供水工程外,还积极探索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使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迈向了新的台阶,开创了农村饮水工作的新局面,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建成南纪城、北洼、南寨、安定等4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涉及三圣院乡、北洼乡、南寨乡、灵寿镇等4个乡镇的27个村,供水人口6.4万人。联村水厂的管理模式为以水厂职工为主,当地参与的原则,目前水费收取率95%以上,群众满意度高。随着县城周边联村供水工程的不断扩大,近年我们开始谋划将农村联村水厂与县城自来水实现联网(南寨、安定两座联村水厂已实现与县城自来水联网),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使饮水工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更好的服务于全县群众。

“十二五”期间,全县规划内完成投资780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682万元,省配套资金1561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561万元,解决了138个村庄、36所农村学校,13.63万人、3.29万名师生的饮水问题。

二、农村供水消毒技术应用现状

2010年,灵寿县开始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配备消毒设备,经过6年的努力,共安装消毒设备99台,包括紫外线消毒设备81台,臭氧消毒设备13台,二氧化氯消毒设备5台。尽管通过大规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对新建的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配备了消毒设备,但由于农村饮用水消毒技术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导致部分消毒设备消毒效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的长期发挥和群众生活质量。具体有,一是运行管理水平较低,存在着消毒设备运行管理及消毒检测工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二是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的消毒管理水平有限,运行效果不理想。三是消毒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消毒设备不能稳定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四是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对消毒设备运行维护不及时。

三、消毒设备选取

为提高灵寿县农村饮水消毒水平和管理人员、检测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以及消毒设备的使用效率为今后农村饮水消毒技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在深入分析各饮水工程所处地形、水源类型以及供水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3处联村供水工程(均在平原区)、8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平原区1处、丘陵区6处、山区1处)和11处分散供水工程(平原区2处、丘陵区5处、山区4处)。经认真研究讨论,明确各示范点的消毒设备类型,其中,高纯型二氧化氯消毒3处、次氯酸钠消毒1处、臭氧消毒8处、紫外线消毒10处。

四、农村供水工程消毒技术模式

1、高纯二氧化氯消毒设备。高纯二氧化氯消毒设备以工业合成盐酸和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发生器反应生成消毒剂进行消毒,为使消毒药液与水混合均匀,实现最大消毒效果,消毒液适合投加入蓄水池,并根据上水泵上水量调节消毒设备加药量。该设备消毒剂持续消毒时间长,且需要与水有30min的接触时间,运行管理及消毒水检测技术要求较高,适合在供水范围较大,管理人员配备齐全的联村水厂安装。该模式中的消毒设备应满足《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 28931-2012)的要求。通过运行检测消毒剂余量按照末梢水合格来控制,根据采集数据分析,消毒剂余量、微生物学指标、消毒剂副产物全部合格,设备运行稳定,成本低,消毒效果较好。

篇(3)

1 概述

江山市位于浙江西南部钱塘江上游、闽浙赣三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8o22′29″~118o48′48″、北纬28o14′29″~28o53′24″之间,市域总面积2019.48km2,其中钱塘江流域1809.1km2,长江流域面积210.381km2,南北长70.75km、东西宽41.75km。全市设有19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江山市是浙江省25个欠发达县市之一。

根据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明确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60升为安全;不低于40升为基本安全。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表1.2确定。

(3)方便程度: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根据上述饮水安全评价指标,江山市2004年底对农村供水展开调查,调查统计:江山市农村总人口为49.19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32.79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66.7%。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

江山市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2003年至2011年,共实施了21个乡镇(街道)499个行政村26个农民饮用水工程。在全市已组织实施的农民饮用水工程中,已完成集中式供水工程进村入户332个村;分散式完成117个村,累计完成449个村,目前已通水362个村,明年可进行扫尾工作,工程全部完工后,可有效解决32.79万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农民饮用水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性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饮用水工作,坚持把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作为政府为民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连续四年将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市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工作。为加强对饮用水工作的领导,2007年,江山市成立了农民饮用水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严格落实农民饮用水工作的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各乡 (镇)长、街道主任为当地农民饮用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把它列入乡镇(街道)年度工作目标责任的考核内容,制订考核目标,分解落实责任。

3.2 积极协作,全力推进

市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做好农民饮用水工作。市水利部门作为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牵头单位,把农民饮用水工作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来抓,自觉担负起工程建设的综合协调管理等职责,积极做好整体规划,认真组织实施,特别是对于各项目的选址、布局等进行深入细致地论证,充分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确保项目发挥应有的效益。市卫生、财政、发改、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也按职责分工,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乡镇、村是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实际组织者,是责任主体。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都自觉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不断加大饮用水工程建设的组织实施力度。

3.3 科学规划,有序推进

2004年,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农民饮用水现状,市政府专门组织市水利、卫生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了全市农村饮用水现状的调查评估工作。通过对全市农村饮用水水质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摸清了我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类型及其分布,为全市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提供准确、合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我市分别于2005年、2009年编制了《江山市“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江山市2010~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对各乡镇(街道)、村饮用水工程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和分类指导。根据我市有南北两大水源的实际,我市的农民饮用水工程规划设计以城市管网延伸集中式供水为主,独立式供水为辅。对交通相对便利、集中供水条件相对较好或无独立供水源的乡镇、村,按照“南北双向”集中供水方式进行规划设计,即利用北部城市管网延伸和南部峡口水厂管网延伸实行集中供水,最终“两网”合并,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

3.4 突出重点,精心实施

一是极早谋划,抓好政策处理。首先是规避农时减少青苗损失。积极做好当年农民饮水安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招投标等工作,赶在春耕生产前动工,减少了青苗费支出;其次是部门配合降低费用支出。对涉及跨县道及以上等级公路建设的,由政府牵头,会同水利、交通、设计等部门,按照“能避则避、难避求优”的原则,力求多走桥涵,少挖公路,尽量减少公路损失和相关费用支出;交通部门按照特事特办原则,以最快速度给予开挖公路审批,并负责开挖后公路的恢复工作。

二是强化监管,确保工程安全。主要是把好“四个关”,首先是程序关。工程建设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所有原料采购、土建工程全部在招投标中心实行公开招投标,降低了工程造价。其次是质量关。项目实施单位分别聘请了监理,落实了专职管理人员,水利局除在职人员管理外,还专门聘请了退休人员协助工程现场管理,从施工材料、工序、作业方式等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厂家运抵的不同批次管材必须经过抽检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隐蔽工程须经过单项验收才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第三是进度关。定期召开工程分析会,分析施工进度、存在问题等相关情况,适时调整工程施工方案,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及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进度。第四是资金关。市财政严格按工程进度下达款项,乡镇(街道)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所实施项目财务状况公开,接受各级检查,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三是广开门路,提高进村入户率。首先是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知识宣传,提高农民饮水安全意识,增强进村入户的自发性。其次是采用奖励、费用减免等激励政策,想方设法降低农户接水成本,增强进村入户的自觉性。市里对农户接水给予减免独户表费,对饮用水入户率达到60%的村给予2-5万元的奖励;一些乡镇、村采用奖励办法,对在规定时限内安装自来水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费用优惠,起到了较好地鼓励作用。

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方面主要做法和经验

“三分建,七分管”,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强建后管理,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健康良性运行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为加强和规范农村供水用水管理,保障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市政府起草颁布了《江山市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试行),通过办法的执行充分发挥农村饮用水工程效益,确保供水安全。

4.1 明晰工程产权及管理模式

江山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根据供水方式的不同共分为三种:(1)水厂管网延伸供水,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水厂管网延伸工程主管网及附属设施,所有权归国家所有,村集体筹资投劳建设的村内管网及附属设施,所有权归村集体所有,水厂负责对供水管网至农户计量水表之间的管网及附属设施包括加压泵站、调蓄水池等的日常维修、养护、管理;(2)乡镇或联村集中式供水,各级财政补助建设的乡镇、联村集中式供水和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分散式供水工程,产权归集体所有,乡镇、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及附属设施,由乡镇或乡镇水厂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维修、养护、管理;(3)村级分散式供水,以村或自然村为单位的分散式供水工程,由村或自然村负责日常维修、养护和管理工作;计量水表内管网及其设施由用水户自行负责维修管理。

4.2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供水单位在日常运行中,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落实村一级专人管理制度,根据农村饮用水运行管理的需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制定工程运行及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对用水户逐户登记造册,并签订供用水合同,按照计量供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实行“同网同价”制度,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实行水价听证会制度和公示制度;水价需调整时,由供水单位将原因、用途及财务盈亏报告上报和公布,经政府召开听证会后确定。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水费开支范围和审批权限,建立严格的工程折旧费、维修养护费、承包费、租赁管理费使用制度,保证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

4.3 建立科学有效的饮水工程安全防护体系

篇(4)

二、管理经验

随着工程的运行,工程管理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工程使用无人管、管理人员水平低、农户用水不收费、维修养护不及时,修理经费没保障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磐安县通过健全管理机构、落实经费保障、完善管理制度、加大人员培训、严抓考核落实等措施,全面推行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于2011年9月,磐安县被列为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达标县。主要经验有:

1.抓政策保障,确保有钱办事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磐安县先后出台了《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办法》、《磐安县农村饮用水管理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设立工程长效管理基金,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主要用于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长效管理考核补助、水质监测、信息系统维护升级、管护人员培训、管理机构日常经费等。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较好地调动了乡镇、村干部的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2.抓队伍建设,确保有人管事

磐安县在2006年就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在此基础上,首先由县编委批准,专门设立了农村饮用水管理办公室,配备了三名工作人员,负责编制全县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工程建设管理,指导、监督饮用水设施的建后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其次,成立了乡镇分管领导、乡镇水管员二人工作小组,会同集镇水厂管理人员一起负责抓好本乡镇的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同时,磐安县高度重视村级水务员队伍建设,落实各村饮用水工程专职管理人员。根据2006年开始实施的“百村饮用水经营权改革工程”,对已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明确规定水厂经营者为管理人员,并签订经营承包合同;未实施经营权改革的村庄,由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饮用水长效管理,村委会出具任命书。通过县、乡、村三级任务分解,确保级级有组织、层层抓落实,为长效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3.抓队伍培训,确保有能力办事

加强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培训工作是基础。乡镇、村级管理人员不能过培训,基本上不具备工程管理水平,无法开展日常维修与管理。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必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工作,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净化设备使用、消毒设备的操作、长效管理的具体要求等方面的知识,确保长效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发挥效益。

4.抓机制完善,确保有章理事

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既要建得起,更要管得好。磐安县在前几年通过调研,创新了“竞标建设、产权拍卖、长期承包”三种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磐安县按浙江省农村饮用水管理有关规定,重点抓好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管理:

4.1明确运行维护管理责任主体

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明晰农民饮用水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定期对工程设施进行检查、检修与维护。目前,全县12个集镇供水工程和356个行政村饮用水工程中,有10%采用公司化进行管理,有40%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有50%由村集体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4.2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供水

为了有效解决工程运行管理费用,促进农民节约用水,我们在农村推行有偿供水的管理机制。按照不同的投资主体,合理确定水价。集镇供水的水价制定及调整由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水厂向县发改(物价)局提出书面申请,由县发改(物价)局负责核准和监督;单村自建自用的供水水价由村委会自行确定,报县发改(物价)局备案。目前,全县有90%以上的行政村都已实行有偿供水。

4.3扎实做好水质检测工作

为了保证水质安全,我县突出抓好源头和龙头两个重点环节的水质监测工作。水源源头的检测从2008年初开始,委托金华市水文站检测,成为全市最先开展所有集镇供水水源检测的县市。目前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一年共12次,每月编制水资源质量通报。2011年开始,县水务局委托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县12个集镇(受益99个行政村)和56个行政村,进行出厂水、管网末稍水的水质检测,每村每年二次,枯水期与丰水期各一次,力求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问题,为农民提供优质安全的饮用水。

4.4建立饮用水安全保障应急机制

篇(5)

中图分类号:TK2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农村供水水源水质问题

(1)农村居民饮用污染水主要有3种,一是直接饮用渠水、涝坝水、浅层地下水。由于饮用水源缺乏卫生保护,很容易受到牲畜粪便等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病菌,饮用这种污染水容易引发肠道性疾病和病毒性传染疾病;二是饮用受污染的浅层地下水。近年来农业生产加大使用了化肥农药,通过农业灌溉残存农药、化肥入渗补给地下水。

(2)地面水多采用河水及水库水。河水流速及流量受季节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其浑浊度和细菌含量较高,水质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暴雨时泥沙含量剧增,细菌含量亦急剧增高。

(3) 不洁饮用水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具有两大特征:一是渐进性,各种有毒物质在人体内缓慢积累到产生危害,需要很长时间,因此不易察觉,更具隐蔽性。二是不易分解,不断积累。有机毒物及所有重金属一般无法被分解和代谢,一旦进入人体内只会长期滞留,不断累积。

(4)苦咸水主要分布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苦咸水主要是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长期饮用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2饮水水质超标原因

(1) 前期工程建设受到投资限制,部分工程建设标准低,水源选择受到限制,使工程建设初期就成为饮水不安全的工程。

(2)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达标排放,农药、化肥用水的不断增加,相当多的饮用水源受到污染,整理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十分严重,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

(3)水质检测管理不规范,农村供水工程普遍没有建立水质检测体系,工程建设标准低,检测设备不完善。县市级水利部门没有水质分析化验室,工程实施中只注重了水量的解决,忽视了水质的科学分析与监测。

(4)农牧民饮用水的安全意识淡薄。农村由于经济较落后,农民群众只求有水饮用就行,对水的饮用安全性认识滞后。

3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措施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 ,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为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GB5749-2006。因此,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合理规划供水水源。水源布局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供水工程实用和多样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多形式的供水工程。

4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管理

(1)理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制,形成州、县、乡、村4级管理体制。以农村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按照“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逐步将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移交到水利管理单位,对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实行统一管理。逐步扩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试点面,为今后实行乡镇水务一体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以国家、地方和集体投资为主的新建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和跨村工程,实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乡镇集中供水工程、跨村工程入村后的管道及附属设施,由村镇用水合作组织自行管理和维护。对原有集中供水水源工程、供水主干管网经产权明晰后,按照农村一事一议逐步移交乡镇水利管理站(所)管理。由私人投资或股份制()整理修建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业主负责管理,并接受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在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也可委托农村供水管理总站管理。单村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由受益村(户)负责管理。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做到工程安全,群众受益,承包人也得到实惠[1-2]。

篇(6)

[中图分类号] TU991.2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1000-405X(2013)-12-173-1

1农村饮水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北部,东经100°01′~100°29′,北纬25°57′~26o42′之间。2012年底全县总人口为27.60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1953万人,辖七镇二乡,115个村(居)民委员会。2006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前,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仅有11.487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有13.1913万人。其中:饮用血吸虫疫水的人口有7.376万人,饮用高砷水人口有0.1203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2324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口有2.4626万人。

当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县县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及时全面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势在必行。在上级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县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到2012年底,全县累计解决农村10.70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达到22.1893万人,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还有2.006万人。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思路分析

2.1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15年基本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饮用水问题。根据省州的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解决11.289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计划解决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4.4552万人的饮水问题。

2.2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我县划定了饮水工程供水水源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和饮水安全状况的监督和监测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既考虑水量,又考虑水质。

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了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为保证饮用水水质,今后应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单位和水质化验室,并实现信息畅通,准确及时提供水质监测资料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2.3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农民可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一是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二是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对于具备集中供水条件可以新建或扩建自来水工程实行集中连片供水;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应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集口式或分散式的供水工程;淡水资源缺乏的建造雨水集蓄水窖工程;有良好地下水源时可建分散供水井提水;对于列入移民计划的村庄,先修建一些临时供水设施。

2.4加强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我县严格资金管理,狠抓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效益。总结最近几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及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县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是坚持项目法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 二是坚持公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项目实施前, 对建设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坚持前置(决算)审计制,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局严格按审计结果进行招投标、组织施工及工程决算;四是坚持招投标制, 全县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全部组织公开招投标;五是坚持监理制,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全面实行监理制,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确定;六是坚持县级报账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2.5积极引导,多渠道筹资

鹤庆县是一个多民族,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自然条件恶劣、工程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费用高。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坚持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县、乡两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各部门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受益农户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多方位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6严抓建后管理,保正工程良性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良性运行,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工程运行费、维修费和折旧费问题。二是解决管理人员的问题,做到按需设岗,人尽其责。结合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种管理方式,一是属县城管网或集镇管网延伸的工程由原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实行同网同价;二是新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成立供水管理局统一管理,水费按县物价部门核定价收取;三是山区饮水工程由受益村社管理,管水方案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确定;四是集雨水窖工程由受益群众管理。

水费的征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要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在缺水地区,要逐步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和超定额加价制度,通过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推行节约用水。

3结论

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在新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安全饮用水的需求比其他任何需求都更加迫切。我们应该也必须把为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和供水安全工作,确保农村的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篇(7)

1、农村饮用水供水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大自然的冰雪融水、泉水、井水等,很多地区农民其基本上不采取什么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据卫生部门和水利部门的调查,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据水利部数据资料显示,现在我们国家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率是73%,但这是按照国际标准,按照我国水资源利用分布情况,这一供水率远远达不到标准。中国还有23%是农村靠自己的山塘水窖来进行供水,标准、保证率都不高。所以,“十三五”期间,我国应该着力解决农村饮用水供水问题。

2、农村安全饮水存在问题及原因

2.1饮用水源缺乏有效保护,水质无法保障

据调查,造成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农业生产活动、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以及天然水体微量元素超标或者缺乏。农村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大量的农药、化肥随农田排水或者雨水流入水体,造成水源面源污染严重,严重影响水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大量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而这些水体中许多是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达标就直接排入干支河道,这是造成水体污染的直接原因。由于我国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天然水体中微量元素超标或者缺乏也是导致我国大量农村饮用水水质差的原因之一。

2.2饮用水工程进展缓慢,饮用水安全无法保障人口依然较多

农村饮水工程是百年大计,是民心工程,是积德工程,过硬的质量是使其为农夫造福,为社会服务的唯一标准。虽然我国已经建设了许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并投入使用,但是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需求相比,我国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依然缓慢,并且存在饮水安全工程招标投标市场混乱,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机制不完善,设计不合理等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了农村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农村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进程。

2.3工程管理不足,水质监测薄弱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我国各个农村虽然已经实施有了一定的年头,水利部门虽针对一些项目制定了了一些管理办法与准则,但是管理过程中任有许多漏洞。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有着工作量大、工作面广的特征,多数供水网点未建立好完善的操作制度,缺乏科学管理机制的约束[7]。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安全饮水均采用以安全饮水工程所在地行政村的管理为主,并以招商引资企业管理为辅的一种模式。在行政村的管理之下工程建立初期费用由水务部门来负担。由于管理人员的参差不齐,相关部门很少举行培训,导致专业技能水平难以提升,无法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4缺乏农村饮水工程及水源保护长效机制

我国每年人均用水量超过500m3,由于地形和气候差异很多偏远山区供水任然没有保障,政府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投入依然欠缺且存在地域分布不均现象。除此之外,由于在选择取水水源地和铺设供水管道时,没有对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全面勘测,缺乏针对性,导致取水水源地选择不当。而有些水源地本身不适合做供水点,强行使用最终使后续工程难以正常开展。另外,农业机械化使农民过度使用农药,使得很多有害物质经地表流入河流或者渗入地下,对水源造成污染。在水源保护这块缺乏政策引导和长效机制,无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根本性问题。

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3.1设立水源保护区,推进农村水源环境监管及综合整治

地方各级环保、水利等部门等应按照当地政府要求,强化对农村饮用水的评估力度,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等重点行业、重污染源企业要加强执法监督力度,避免突发环境事件影响水源安全。要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水源保护建设,加强对水源周边生活污水、垃圾废弃物的处理工作,防治面源污染。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水污染处理工作,做到因地制宜。

3.2健全农村饮水工程,加强雨水集蓄利用

地方各级水利、环保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多渠道筹集水源保护资金;按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规定,切实加强农村水利资金管理。除此之外,雨水是很重要的资源,在降雨 250 mm 以上的季风区,可以采用雨水集蓄的办法解决饮水问题。尤其是在水量不足、取水困难、保证率低的半干旱、半湿润区的丘陵区、山区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或水资源缺乏的偏远山区,应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建设集雨工程,以保证农村饮用水供水安全。

3.3提升水质监测及检测能力

地方各级水利、环保部门应配合发展改革、卫生计生等部门,按照当地人民政府部署,结合《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建议,提升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设施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满足农村饮水工程的常规水质检测需求。地方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工作,以保障水质。

3.4健全农村饮水工程及水源保护长效机制

应切实维护好、巩固好已建饮水工程成果;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因地制宜加强供水工程建设与改造,科学规划、精准施策,优先解决贫困地区等区域农村供水基本保障问题;进一步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要建立水源保护长效机制,落实用电、用地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推进县级农村供水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和维修养护基金建设,保障工程长效运行,确保饮水工程安全、稳定、长期发挥效益。

篇(8)

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今年组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3.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跟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引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维护生命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环境。

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调查人员总数20多万人,调查完成了《县级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和31个省(区、市)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农村饮水工程的设施现状为:全国农村人口中的分散式供水人口为58106万人,是农村人口的62%;集中式供水人口3624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农村的分散式供水多为户建户用,其中浅井供水占67%,直接取用河水、坑堵水占21%,引泉占9%,集雨工程占3%。农村的集中式供水多数为单村集中式供水,占总工程数的91%,这类供水工程只有水源和管网,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配备有水处理设施的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仅占8%左右。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

《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跟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显著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准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级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1.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级发改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要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方案;建设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建好管网延伸和水厂等;当条件不具备,可使用分散式供水。如制水成本过高,可采取分质供水,首先保证饮水和做饭的生活需要。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期,虽在大力倡导水污染的防治,但实际的污染负荷要降低很难。我国农村3亿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源地被严重污染的人口约为1亿,因此要搞好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污染防治问题,贯彻在工程实施过程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涵盖运行管理的全部过程,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保证工程能够发挥长远效益。

应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合理地确定保护区,并严格禁止涵养林和保护设施的破坏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的安全防护、生态保养和水源地涵养等重要工程建设。应加大治理污染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速清洁生产。定期检查集中供水的水源保护区,要对查出的问题大力整治并挂牌督办。对于项目的违法、违规建设,应责令其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对于排污超标的单位,应责令其限期做到达标排放或搬迁。应积极开展农业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农户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严禁施用高毒或高残留农药,同时推广水产的生态养殖,并推进畜禽类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有效利用。

4.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采用集中、分质、分散的供水方式以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重点解决较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切实做好前期准备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建设的程序实施工程。应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5.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应建立针对项目建设期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

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估和后期的评估制度。

6.应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控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

以较大规模的供水站为基础,在各区域设立好监测点,为小型供水站提供全面的水质检测服务。强化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并完善农村饮水的安全监督体系以及卫生宣传教育。

7.做好典型示范建设

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各级政府要建设二到五个类型不同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地区,加强示范地区的指导。

示范地区应将农村饮水的安全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在饮用水安全的发展方法、技术线路、管理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造有效经验,树立标杆和样板,以辐射的方式带动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结语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安全问题。

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维持人的生存基本需求,每天必须得到最低数量安全饮用水为3~5 l。洗菜、做饭、刷牙、洗脸、洗手等需要20 l每天,加上卫生和洗浴等生活基本需求用水,大约每人每天需50 l。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倩.农村饮水卫生[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2]曹升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篇(9)

安全可靠的饮用水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据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卫生部今年组织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3.2亿人,占农村人口的34%,饮用水不安全,给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事关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的安全问题。跟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的调查表明,人类的疾病80%是引用不安全的水和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造成。维护生命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能够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环境。

我国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农村饮水中不安全人口约为3.2亿人,占我国农村人口的34%。而其中,饮水水质不达标的人口为2.26亿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70%;水量低、保证率低以及取水不便的人口为9558万人,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30%。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2674个县,3.8万个乡镇,65万个行政村。调查人员总数20多万人,调查完成了《县级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报告》和31个省(区、市)的《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农村饮水工程的设施现状为:全国农村人口中的分散式供水人口为58106万人,是农村人口的62%;集中式供水人口36243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8%。农村的分散式供水多为户建户用,其中浅井供水占67%,直接取用河水、坑堵水占21%,引泉占9%,集雨工程占3%。农村的集中式供水多数为单村集中式供水,占总工程数的91%,这类供水工程只有水源和管网,没有水处理过程和水质检测设施;配备有水处理设施的联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仅占8%左右。

二、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原因(1)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约为84万人。

《环境公报》表明,我国年废水的排放量为670多亿,在七大水系的407个监测断面中,只有38.1%的水源满足饮用水的要求。而28个重点湖库,只有7个符合饮水要求,比例为25%。跟据对我国44个城市的地下水调查表明,其中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数百种有毒的有机物。以往水质超标大多表现为物理和细菌指标方面,而现在是化学和毒理学指标不合格。我国农业生产的化肥用量超过3,600万吨,而农药的用量超过100万吨,畜禽养殖业的粪便及废水的排放显著增多,对湖泊、河道和地下水造成氨氮污染和磷污染。

(2)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而主要分布区域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以及黄淮海地区。

(3)饮用水中的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如曾经的血吸虫病区。

(4)饮用水中铁锰等其他元素超标的为4,410万人,在东北地区、湖南省、湖北省等地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地下水的水质物理性状较差(发红或黄色)。

(5)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季节性的缺水和水源保证率低等各种问题为9558万人。

三、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饮水工程的建设和供水量的标准较低,目前的工程建设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的发展要求,而水质不达标准的恶劣情况却十分普遍。1991年我国制定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饮用水指标从35项减少为20项,而指标值却放宽为三级。其中,一级饮用水指标值与国际标准一致,而二、三级指标值中除毒理学指标,其他各项指标都存在放宽现象。

农村饮水的处理设施大多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通常都很少经过处理,几乎都是直接供水到户。地表水源有些会在水源点投放药物消毒等,做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水工程具有工程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导致维护、管理和经营的难度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领导和责任分工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控制,首先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完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好各项任务。监督有关部门职能管理,在密切配合的同时,加大力度,共同努力做好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各级发改部门和工商部门,落实规划的编写、报批、项目审核、计划执行以及建设和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水利、工商、卫生多部门负责编写工程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初步设计计划,组织并指导项目的具体实施及实际管理。卫生部门应负责急需解决的地区氟病、砷病、血吸虫病的病区范围和饮用水项目建成后的水质监检工作。环保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

2.组织好可行性分析报告和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写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很大,在中央宏观规划的指导原则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由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的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与标准等规范下,编写细化辖区内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提出分步的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办法,培训技术管理人才,组织好设计力量,培养典型和示范,用点带面,逐步推广,加强监检力度,严格把好质量关。

实施方案要尽量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要根据水源地、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条件,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方案;建设集中式的供水工程,建好管网延伸和水厂等;当条件不具备,可使用分散式供水。如制水成本过高,可采取分质供水,首先保证饮水和做饭的生活需要。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机遇期,虽在大力倡导水污染的防治,但实际的污染负荷要降低很难。我国农村3亿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源地被严重污染的人口约为1亿,因此要搞好农村

饮用水的安全工程建设,要高度重视饮用水污染防治问题,贯彻在工程实施过程的规划、选址和建设,涵盖运行管理的全部过程,务必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保证工程能够发挥长远效益。

应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合理地确定保护区,并严格禁止涵养林和保护设施的破坏行为,因地制宜地开展水源的安全防护、生态保养和水源地涵养等重要工程建设。应加大治理污染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速清洁生产。定期检查集中供水的水源保护区,要对查出的问题大力整治并挂牌督办。对于项目的违法、违规建设,应责令其停建并限期治理、整顿或拆除;对于排污超标的单位,应责令其限期做到达标排放或搬迁。应积极开展农业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农户合理的施用化肥和农药,严禁施用高毒或高残留农药,同时推广水产的生态养殖,并推进畜禽类粪便和秸秆的资源化有效利用。

4.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力度采用集中、分质、分散的供水方式以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重点解决较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切实做好前期准备的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和建设的程序实施工程。应建立良性循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5.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评估制度

应建立针对项目建设期的监督制度和运行期的评估制度。建设期中,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巡回监督,并重点检查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工程是否达到要求、工程的质量和资金的使用情况。运行期中,主要评估工程的管理情况和实际用户的满意程度。农村饮水安全的项目必须实行中期的管估和后期的评估制度。

6.应加强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应加强对饮用水的水源、水厂以及用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制、供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及时掌控饮用水的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等状况,做好定期检查。供水单位则应建立起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水厂应采取必须的消毒和净化,以保证水质达标。

以较大规模的供水站为基础,在各区域设立好监测点,为小型供水站提供全面的水质检测服务。强化水质检验和监测工作,并完善农村饮水的安全监督体系以及卫生宣传教育。

7.做好典型示范建设

结合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各级政府要建设二到五个类型不同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地区,加强示范地区的指导。

示范地区应将农村饮水的安全建设与新农村的建设有机结合,在饮用水安全的发展方法、技术线路、管理和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造有效经验,树立标杆和样板,以辐射的方式带动类似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的工程建设和管理。

五、结语

获得安全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目前,全世界都在关心饮水安全问题。

研究表明:人体的59%~66%是由水组成的,维持人的生存基本需求,每天必须得到最低数量安全饮用水为3~5l。洗菜、做饭、刷牙、洗脸、洗手等需要20l每天,加上卫生和洗浴等生活基本需求用水,大约每人每天需50l。据联合国卫生组织调查,人类80%的疾病由不安全的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造成。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饮用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倩.农村饮水卫生[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2]曹升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篇(10)

中图分类号: TK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饮用水安全指的是该饮用水被人终身饮用,也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解决山区农村饮用水困难,保障山区老百姓饮用水安全,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彻底改善和解决全乡用水难、吃水难的问题,提高饮用水质量,在永嘉县水利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原西岙乡人民政府(2011年因永嘉县行政区划调整,西岙乡政府撤销,该乡11个村整体并入巽宅镇,)开展了西岙乡西岙等11个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2月份,工程土建部分、管道设备和消毒设备基本建筑安装完成,笔者于2011年3月份因公开选调,调离永嘉县水利局巽宅水利管理所到温州市龙湾区海涂围垦工程建设指挥部工作,原单位同事来电告知工程已于2012年年初通过竣工验收,特写此文,以期为后发赶超的同类型山区农村饮用水安全提供经验。

1 实施范围

西岙乡地处永嘉西北部山区,属瓯江支流小楠溪流域,乡政府离县城87公里,全乡总面积42Km2,人口1796户,6245人,本次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的村庄包括:西岙村、柴皮村、横彭村、坭坑口村、郭坑村、坭坑村、川岙村、白石坭村、后坑村、野骨村和谢山村11个行政村,其中柴皮行政村包括柴皮村、西茂山村、济头村、下徐村和下马跳村五个自然村,横彭行政村包括横彭村、界水村、长滩村和沙弓田村四个自然村,坭坑口行政村包括坭坑口和树畈村两个自然村。

现状水平年采用2008年,设计水平年采用2015年。供水规模计算和预测成果见表1。

表1 供水规模计算和预测成果表

计算得设计水平年2015年西岙乡11个村最高日用水量976m3/d,取供水规模为976m3/d。

永嘉县西岙乡西岙等11个村饮用水工程概算总投资为512.22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496.88万元,征地和环境部分15.34万元,其中柴皮村总投资87.03万元,横彭村总投资99.53万元,西岙村总投资49.58万元,坭坑村总投资41.17万元,坭坑口村总投资35.79万元,川岙村总投资13.37万元,白石坭村总投资40.64万元,后坑村总投资36.46万元,野骨村总投资18.73万元,郭坑村总投资56.53万元,谢山村总投资33.34万元。工程部分建筑工程200.32万元,管道设备及安装工程246.23万元,临时工程10.66万元,独立费用16.00万元,预备费23.67万元;征地和环境部分包括建设及施工场地征地补偿费14.20万元,预备费1.14万元。

2 实施前存在的问题

各村自来水均无消毒设施,引供水管网采用镀锌钢管,由于年久失修,供水管网漏水严重,水质水量均不能满足安全饮用水要求。存在的主要问题:①水源来水量不足;②管材质量差,管网损坏老化严重,管径偏小,压力低,生活及消防用水无保证;③没有安装过滤消毒设备,水质不达标;④部分村庄管理不善,没有安装水表或安装水表后没有收取水费,浪费严重;⑤部分村庄为简易自来水,不能满足村民生活需要。因此,很好的解决村民的饮用水,让他们用上放心的自来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建设经验

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扎实推进西岙乡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经西岙乡人民政府集体研究决定,成立了以乡长为总指挥,副乡长和水利所负责人为副指挥,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饮用水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履行工程建设单位法人职权;

2、负责全乡自来水工程规划和管护工作的方案拟定,工程具体指导、监督;

3、负责全乡自来水工程建设资金的筹集;负责对全乡自来水工程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和使用;

4、组织工程水源水质检测化验工作;PE管材的送检工作;

5、对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6、组织工程完工检查和初步验收工作;负责工程档案整理分类工作;

7、接待上级领导对工程的督导、检查、验收等。

同时各村也成立了由村两委会成员及村民代表组成的村级工程质量监督小组,村级工程质量监督小组主要负责以下事项:

1、工程建设涉及的政策处理事宜;

2、本村自来水工程建设资金的筹集;

3、检查施工组织的落实情况;施工现场有关安全措施和制度及安全设施的落实;

4、把好土建工程中间产品质量关、原材料关,如砂和碎石的含泥量、杂质情况,水泥的类型、强度、有无品质实验报告、有无受潮、结块情况,钢筋有无锈蚀、有无出厂质量保证书;

5、管沟开挖部分工程的监督检查及签证工作,如督促承包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管沟开挖,为管路的顺利安装打好基础;现场丈量管沟的开挖深度和宽度;

6、隐蔽工程实施现场旁站监督。

乡招投标中心负责工程的公开招投标工作。

3.2 全程公开,杜绝暗箱

根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工程所需的PE管道与水处理过滤、消毒设备在永嘉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招投标。

考虑到工程的总体进度和实际情况,土建部分的拦水堰、设备管理房、清水池进入乡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投标,招标公告和登记完成后,邀请水利所技术人员把关资格审查和协助起草合同。

土建部分的管沟开挖工程由乡招投标中心组织在各自村里公开招投标,由本村具有类似经验的村民公开竞价投标。

由于各方准备充分,程序到位,全程实施公开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各方反应良好,工程全程没有接到这方面的反映和投诉。

3.3 各方重视,顺利推进

本工程在县水利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工程进展顺利。除西岙乡人民政府成立饮用水工程建设指挥部,各村成立村级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外,巽宅水利管理所还派出骨干技术人员长期进驻西岙乡各村,负责供水管网和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作,帮助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加强管理,保障运行

如何加强建后管理是山区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是避免工程处于有人用、无人管状态的根本解决办法;是确保工程长期可持续运行、最大限度发挥工程效益的保障。

为使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给全乡村民带来最大的利益,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尝试采用群众参与式管理形式,大力增强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群众参与程度,建立了主人翁意识,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共同发展”的原则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成立村级供水管理小组,通过指定或招投标落实巡查维护人员。

我们还帮助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从水源地保护、管路巡查、水价的制定与收取、资金使用、维修养护等方面制定相应制度和措施,并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公布水费收取、人工费和维修费开支情况及停水通知等;建立水费收缴专账,并逐步建立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的新机制。

并帮助划定以水源取水点周围半径100m范围内为绝对保护区;以水源取水点为中心,上游1Km,下游100m和两岸100m范围为水源一级保护区;以水源取水点上游整个集雨面积范围为二级保护区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监测。加强水源区内的绿化及生态建设。在主管道所经之处树立警示标志。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巡查引输水管路及工程设施。

4 结语

此次永嘉县巽宅镇西岙片区供水工程顺利推进,打破传统以逐村逐地推进形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借鉴经验。该工程还改善乡邻关系、干群关系,推动财务公开、村务公开。推动群众参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并能够使地方政府开展工作时更好地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政府思想观念,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同时还能促进各个村之间的积极合作。而建立基于山区农村社区的供水管理小组,制定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为山区农村社区民主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胜建、谢清华,浅论永嘉县山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的对策与措施,浙江水利科技,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

〔2〕金锦强,永嘉县西岙乡西岙等11个村饮用水工程实施方案(报批稿),永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010年6月

上一篇: 动画电影的定义 下一篇: 韩语文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