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1 17:19: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云计算技术研究重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012-0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IT技术也得到和迅猛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逐渐渗入了网络存储和网络计算等服务。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互联网资源和计算能力的分布式共享。计算资源的利用率在互联网上一直是不平衡的。资源的有限性提升了电力成本、各种设施的维护成本等,从而也直接提升了数据中心的升本。因此,如何使最少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成为我们需面对的重要问题。
1 云计算概述
1.1 云计算的含义
云计算是一种计算模式,该计算模式呈大规模分布式。一个抽象的、可动态扩展的资源池可以在通过云计算后形成,该资源池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通过Internet向用户提供计算能力、开发软件的多项服务。
1.2 云计算的特征
1.2.1 能够整合大规模异构计算资源
有些计算资源在是一个广阔地域内分布的,并且它们还分属于若干个不同的组织。云计算能够有效整合这些计算资源,从而促进一个计算和储存平台的形成,该平台具有的功能将会异常强大。除此之外,云计算在整合绝大部分的计算设备将他们变为云计算平台的一部分时,并不要求这些设备具有很强的共性的硬件或软件。
1.2.2 是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的通信平台
云计算是一个以Internet为基础的通信平台,可以在各个设备之间通过Internet进行相互间的通信。由于在长期的技术发展中,Internet的技术、标准、体系等已经相当成熟了,因此,云计算系统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切实的保障。此外,云计算是以国际通行的通通信协议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云计算和各种流行的软件开发技术集成就变得简单易行了。
1.2.3 规模经济效益显著
经济效益在云计算研究和应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现代电力系统中,可以利用云计算将存在的大量闲置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整合起来,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人们在信息设备上的投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云计算平台的升级投资也是相当低的。除此之外,在当前社会,全国各省的电力公司有拥有自己独立的计算平台,这些计算平台的具有非常相似的功能。这种状况会导致重复建设电力信息系统,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后,我们可以把各个独立的计算平台整合起来,从而建立云计算平台这一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电力系统,使整个电力系统投入到信息系统方面的资金得到大幅度的消减。同时,这样做也可以使各省级电力系统相互协作,实现共享信息的目的,从而在较大范围内使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地运行。
2 云计算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是一种超级系统,它具有分布参数,电力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大规模地储存电能,而必须同时完成发输配用,电力生产控制具有自然分布的特性,要求较强的实时性和较高的可靠性。云计算技术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具有将达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便于软件开发和升级、系统可动态扩展等,因此它在电力系统中具有的应用前景是相当广阔的。
2.1 智能电网对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在电网数字化和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发输变配电及用电和调度环节的数据收集、输送、储存和利用得到不断的深化,从而使数据收集实现了数字化、业务处理实现了互动化、经营管理实现了信息化、生产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战略决策实现了科学化。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来说,时域仿真具有很大的计算量,目前还智能在离线分析中使用;一次大规模的停电后,电力系统的恢复是一个及其复杂的问题。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不断引入分布式电源,未来的电力系统极有可能会改变传统的集中式控制,而转变为分布式控制。
智能云一电力系统的私有云,将不可避免地推动电网智能化的进程,将企业内部的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从而使配置资源的效率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同时使仿真计算速度即预想事故数目得到极大的提高,提供共享平台工电力系统的所有成员使用,使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作业,将复杂互联系统的最优恢复方案找出并实现大范围的信息采集及实时监控。
中图分类号:TP311.13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各个领域都积累了海量的数据并且还在迅速增长,数据量动辄以Tbyte计。海量数据持续消耗着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资源的无限制扩张,使得单个计算机无法承担起相应的重任。目前电信行业在数据分析的支撑方面注意面临三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电信业发展到今天,历史数据的存储需求和电信业务量的不断增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已经变成海量,中等规模的省级移动公司,每天的数据增长已经达到2-3TB,如此海量的数据需要计算机具有极强的处理能力和足够大的存储空间;二是各级运营商都是各自为阵,配备硬件设备和存储数据资源,造成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严重浪费;三是现有的数据库查询功能已经满足不了电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决策支撑和服务。电信经营分析系统(BASS)作为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一个主要支系统,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挖掘对电信业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利用云计算平台,整合优化资源,形成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资源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处理数据并为用户提供服务。
1 经营分析系统概述
1.1 经营分析系统简介
电信经营分析系统是电信运营商的核心系统之一,通过对底层数据的抽取、处理、装载,实现数据的界面化展示,主要展示公司KPI指标,满足企业决策需求和业务支撑发展的需要。
电信BASS采用两级系统架构,由位于集团公司一侧的一级BASS和位于省公司一侧的省级BASS共同组成,两级系统之间通过一定数据通信网进行数据通信。如图1所示。
1.2 电信BASS面临的不足和挑战
目前电信BASS系统还是以指定数据库服务器为载体进行数据的运算和装载,但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对数据分析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BASS系统主要面临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依靠单服务器存储数据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海量数据的急剧扩张,无法承载如此高的数据量。
(2)海量的数据源无法做到资源共享,经典的数据分析案例很难被借鉴和参考。
(3)服务器一旦出现故障,经分系统将会立即瘫痪。
(4)底层数据的存储和导入目前还需人工处理,因人工导入数据需要一定的周期性,所以无法满足经分系统实时访问最新数据的需求。
1.3 电信BASS海量数据产生的原因
为了适应通信业日益发展的需要,电信BASS系统面临着海量数据如何高效存储和处理的挑战,电信BASS海量数据产生的原因如下:
(1)现有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业务的发展,数据信息每天都在不断增加,如客户资料信息,语音通话信息,短彩信发送信息,数据流量信息等。运营商需要将这一系列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有价值的营销资源信息,为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撑。
(2)运营商期望充分运用已有历史数据挖掘新的商业契机与营销机会,也就意味着历史数据将会为运营商提供大量的潜在价值信息,历史数据中往往蕴含着有利用价值的潜在市场发展规律、包括市场发展的潜在危机和市场发展的重大机遇,因此需要将大量历史数据进行长期保存。
2 云计算的特点
(1)超大规模集群:集群可以将本地及异地的计算机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计算能力的资源池,提高设备计算能力。
(2)分布式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存储在云端物理位置相互隔离的主机当中,提高了数据的存储性能、安全性能和容灾备份性能。
(3)高扩展性:云端计算集群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按需提供服务,实时满足计算的需求。
(4)低成本:云处理实际上是大幅提高云端设备的处理性能,客户端的处理性能则要求不是很高,对企业来说,无疑大幅减少了成本支出。
3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经营分析系统
基于云计算的经营分析系统不但改变了以往依靠单一服务器存储、计算的服务模式,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了企业成本,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管理、编程模式等,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海量数据如何存储、海量数据如何索引和定位,海量数据如何抽取、海量数据如何更有效的运算。
3.1 海量数据存储技术
通过分布式的异地存储是解决海量存储的有效方法。云计算技术发展到今天,目前数据存储技术主要有Google的GFS(Google File System)和Hadoop开发团队开发的GFS的开源实现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1)Google 的GFS。GFS是由Google设计并实现的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其中包括数据的存储、管理、定位等多层面,其主要框架架构是把大量安装有Linux操作系统的普通PC形成一个具有庞大的存储处理能力计算机集群,分别有控制节点和存储节点构成。
(2)Hadoop的HDFS。HDFS采用管理节点/存储节点架构,如图2所示。一个HDFS集群由一个管理节点和一定数目的存储节点组成。
GFS与HDFS技术有效地将异地计算机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超大存储容量的计算集群,同时,为了优化系统的性能,提高资源的数据利用率,需要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目前省属各地州运营商的存储系统都是各自为阵,独立存储,信息的存储效能不但低下,而且在信息共享方面和信息处理速度方面存在瓶颈,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将能够有效解决面临的这一突出问题。
3.2 海量数据管理技术
要高效管理和处理大规模数据集,首先必须解决如何在庞大的数据中心定位所需数据的问题。如何能够快速在异地分布的存储节点上找到所需的数据,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是面临的又一突出问题,目前电信BASS经分系统主要采用互动管理来实现对经分数据的调动和管理,主要还是通过ETL调度管理和服务管理两个方面来实现,ETL负责数据的抽取、转换、装载,服务管理负责数据访问的安全和效率。现在这种技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的需要。云计算数据管理技术主要有Google的Big Table和Apache的Hbase等,Hbase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它不同于一般的关系数据库,是一个适合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的数据库。
3.3 编程模式(分布式运算模式)
Map/Reduce的编程模式是目前云计算的核心和关键。任务如何分解,分解后的任务运用什么技术如何分配给终端去处理是其主要任务,Map/Reduce实际上就是任务分解和任务汇总的集合,在电信行业当中,其实主要是数据的分解和汇总Map/Reduce的工作模式如图3所示。
Map/Reduce的实现机制使得任务如何分解和合并更加流程化,为后续的分布式计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4 海量数据处理模式
(1)现有经分系统中海量数据的一般处理方法。越来越多海量数据的出现,使得现有BASS系统在处理数据的容量存储、处理速度及兼容性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目前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有如下几种:
1)通过高效的数据库进行集中处理,如SQL、ORACLE数据,但一旦服务器出现故障,经分系统将会直接崩溃,无法运行,容灾性能较差。
2)高效的SQL语句,由于对数据提取精确性的要求,要从海量的数据表中提取有效数据需要编写更简洁和高效的SQL语句。
3)分类存储。对海量数据按类别进行细分,再对其进行分区存储
4)建立合适的索引。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这样在数据提取和处理时能够快速在服务器中定位。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海量数据ETL处理算法的改进设计。由于目前ETL算法在对数据的处理和任务调度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处理,一是通过借鉴Map/Reduce原理,将其充分运用到ETL的数据抽取环节,从而做到数据处理更高效,(简称SMB-DP)算法;二是对ETL任务调度进行优化,主要是将任务的优先级和任务处理时间考虑在内(简称AGB-ETL)。
整个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原来的多次抽取数据改为一次性抽取数据,通过借鉴Map/Reduce原理对源数据进行拆分,形成多个目标文件,此次过程称之为SMB-DP算法;然后再将这些目标文件的任务优先级及运行时间考虑在内对这些任务进行分配调度和数据处理,此过程称之为AGB-ETL算法。具体如图所示。
SMB-D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现有ETL处理流程中的多次抽取化成单次抽取,拆分后再进行并行的转换装载等处理。
该算法的实现关键包括单次抽取、对源数据进行拆分和并行转换装载三部分。具体描述如下:
(1)单次抽取。通过关键字段把所要提取的数据源表进行有效的合并。假设A表需要读取“1、2、3、4、a、b、c、d ”8个字段,假设B表需要读取“4、5、6、7、c、d、e、f”8个字段,那么可以一次性将源表所需的11个字段从源表中抽取,然后从中抽取A、B各需的字段,分别保存成两个文件进行存储。
(2)对源数据进行拆分。抽取数据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拆分数据,通过借鉴Map/Reduce原理,把数据文件按照一定的字段划分后存储的云终端当中。
(3)并行转换装载。对于拆分后形成的多个目标文件,可以采用各种有效的并行处理技术进行并行的转换及装载处理,如将多个目标文件分配到不同的计算终端去运行,有效提高BASS的处理效能。
AGB-ETL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以任务优先级和任务运行时间为首要遵循的分配原则,将最需要处理的任务分配到处理时间最少的终端中去,这样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满足了任务处理的实时需求,从而达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度。
目前常用的ETL任务调度算法主要有顺序调度、随机调度和基于贪婪算法的任务调度等三种。
(1)顺序调度:按照顺序将需要处理的任务逐个分配到终端中去处理。这没有考虑任务的执行时间,执行效率比较低。
(2)随机调度:从需要处理的任务当中随机选取任务并随机分配到任务组中,这种调度算法随机性很差,也是没有考虑任务的运行时间和任务优先级,因此处理效率也很低下。
(3)基于贪婪算法的任务调度:相对于前两种算法,这种算法的处理性能和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先通过系统内日志记录算出任务最近几次的运行时间,一般取10次左右,算出任务的平均运行时间进行排序,一般将任务运行时间最长的分配到当前估算执行时间最小的任务分组中,由于没有考虑任务的优先级,因此任务的处理效能依旧不是很完善。
AGB-ETL算法涉及的过程主要是三个方面,描述如下所述:
(1)执行优先级的确定。优先级是根据相关业务规范以及移动BASS实时性处理的需求设定的。首先我们需要设定任务优先级的规范标准,以阿拉伯数字1为最高优先级,以此类推。
(2)估算时间的确定。一般我们会从系统日志中获取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通过查询系统操作日志,获取任务最近N次的执行时间,我们就可以算出该任务的平均执行时间。
(3)处理流程的描述。
1)首先将任务进行调度的判断,如有则加入队列,没有则等待。
2)将任务队列进行排序,排序的原则是优先级从高到低,优先级相同的,再按照任务执行时间从高到低排列。
3)将最需要处理的任务放入执行时间最少的单元当中。
4)更新该任务分组的总估算执行时间。
5)判定任务队列L是否分配完毕。
4 结论
针对电信行业所面临的海量数据处理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云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应用,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经营分析系统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和优化方法;通过对海量数据存储、海量数据索引和定位、海量数据抽取与处理、海量数据分布式运算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对海量数据的抽取和处理,提出了基于拆分机制的海量数据处理算法和改进的基于贪婪算法的ETL任务调度算法,从而对海量异构源数据进行快速抽取、有效拆分和并行处理,可以更加合理地进行任务调度,实现资源的优化处理和按需分配。
参考文献:
[1]杨胜琦.基于复杂网络的大规模电信数据分析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2]孙少陵.云计算变革下电信运营商的机遇及中国移动云计算探索[J].移动通信,2010,11.
[3]孔令山.运营商虚拟化实践与思考.
[4]张海涛.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电信经营分析系统研究.
[5]王金伦,樊秀菊.基于云计算的新一代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测评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3.
[6]秦润锋,樊勇兵,唐宏,金华敏.开源云计算管理平台技术在电信运营商私有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7]段云锋.中国移动经营分析系统建设及应用电信经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b)-0119-04
不孕症在我国近年来发病趋势有所升高,其中60%是女性原因所致不孕,而女性不孕中输卵管因素占到33%左右,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1]。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是临床常用的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方法,对伴有输卵管轻度粘连的患者具有诊断同时也起到治疗的作用[2-3]。传统HSG是用油剂(碘化油注射液)或离子型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作为造影剂X线摄片,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近年来临床上开始应用非离子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及计算机X线摄影(CR),显示造影剂不良反应低而且显影效果较好[4-6]。为了进一步比较传统输卵管造影与CR子宫输卵管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在2009年9月~2012年9月对行输卵管造影术的患者20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输卵管造影技术造影,观察造影效果及患者术后受孕成功率,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选取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行输卵管造影术的患者200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45岁。②不孕症为原发不孕、继发不孕症。③已经排除男性原因不育。④有慢性盆腔炎症症状及体征,测卵巢有正常排卵,性激素检查正常。⑤碘试验阴性。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及大于45岁者。②患者有急性感染性疾病。③患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④碘试验阳性者。⑤亚急性子宫输卵管及盆腔炎症者。⑥有阴道炎者。入选患者平均年龄(28.64±3.37)岁,不孕时间2~17年,平均(3.31±1.34)年;原发性不孕76例,继发性不孕124例;临床症状伴有慢性腹痛者87例,有人流史或药物流产史者47例,有宫外孕史者17例(其中切除一侧输卵管者8例)。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设备及试剂
东芝500AM胃肠机、KONICA SRX-210冲片机、CR系统、DZ-I电子注射器、AGFA5503激光打印机、40%碘化油注射液10 mL、300 mgI/mL碘海醇注射液20 mL。
1.3 方法
造影检查时间为月经后3~7 d,术前3 d无性生活,术前30 min常规肌注654-2为10 mg。
1.3.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输卵管造影方法检查。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在无菌操作下将硅气囊双腔导管插入宫颈内口,注入3~5 mL空气形成气囊固定双腔导管,在东芝500 AM胃肠机电视监视下,缓慢注入40%的碘化油注射液5~10 mL,当子宫输卵管显影满意时,拍摄第1张片,术后24 h拍摄第2张片。术中如出现血管或淋巴管造影剂逆入(防碘化油注射液栓塞),则立即停止造影检查,造影结束后,患者留置观察至少30 min,并记录受检者造影反应。术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口服抗生素3 d预防感染,1个月内禁止怀孕。术后采用洗片机洗片,读片由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医师三级分级读片诊断分析图相质量,并记录。
1.3.2 观察组 采用CR子宫造影术方法检查。病人的插管定位操作步骤同对照组,在东芝500AM胃肠机电视监视下,应用DZ-I电子助射器缓慢注碘海醇注射液15~20 mL,当子宫输卵管显影满意时,置于IP板拍摄第1张片,在退出双腔水囊导管后20~30 min后观察盆腔弥散情况,拍摄最后一张片。计算机系统下观察,取得满意的图像应用AGFA5503激光打印机打印胶片,读片人员与对照组为同一组人员。术后处理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射线剂量、图像噪声、图像质量、造影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输卵管梗阻情况,妇科医生随访患者1年后受孕情况。图像质量判定标准[4]:①优:造影剂显示宫腔及输卵管显影良好,图像清晰可辨,对比清晰明显,细微结构满意。②良:显影剂显示宫腔及输卵管显影清晰,对比度好,但是对细微结构显影不清。③差:宫腔及输卵管显影质量一般或较差,对比不佳,细微结构显影不满意,影响诊断需要进行二次造影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造影结果比较
对照组6例血管或淋巴管逆流则中断造影,观察组4例血管或淋巴管逆流,但可顺利完成造影。
2.2 两组图像噪声、射线剂量、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图像噪音、射线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图像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图像噪声、射线剂量、图像质量比较
2.3 两组患者输卵管梗阻情况比较
观察组检出输卵管阻塞58例,输卵管畅通33例,输卵管阻塞率为58.00%,对照组输卵管阻塞67例,输卵管畅通16例,输卵管阻塞率为58.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输卵管梗阻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20例,对照组发生4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4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9,P < 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2.5 输卵管阻塞患者受孕情况比较
对输卵管阻塞患者进行随访1年,观察组失访16例,对照组失访12例,失访率为22.22%(16/72)、20.69%(12/58),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 > 0.05);随访成功的患者观察组有37例怀孕,对照组20例怀孕,妊娠率为66.07%(37/56)、43.48%(20/46),两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P < 0.05)。
3 讨论
不孕症在我国被定为为夫妻有正常性生活1年未避孕而未怀孕,在国外则时间定义为2年[7],女性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有先天性的输卵管、子宫等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也有后天的炎症所致的生殖器官堵塞,男性则以异常多见。临床上输卵管因素所致的不孕所占比例较高,其中以输卵管炎症所致的阻塞最为多见。
对输卵管进行通液及造影检查能明确输卵管有无堵塞及严重程度,其中造影具有能将阻塞部位明显显影的优势[8-9],因而是临床上评定输卵管有无阻塞的主要诊断方法。传统输卵管造影通过将40%的碘化油注射液或泛影葡胺注入管腔内,在普通X线上进行摄片,后采用传统洗相技术洗相,取得影像学诊断资料。CR系统是通过激光读出X线成像信息的成像板作为载体,要经过X射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这一过程,能全程取得摄像资料,能选取摄像显影最佳的图片以利于读片,而且多幅造影图片可打印在一张片子上有利于对比分析,如患者丢失胶片则可从计算机再次提取图像进行二次打印。常用的造影剂有40%碘化油注射液、泛影葡胺注射液、碘海醇注射液等,其中碘化油注射液为离子造影剂,为油剂,在造影时弥散较慢,因此在造影术后24 h后需要拍摄最好一张片,需要注意的是在行造影过程中碘化油注射液可能引起患者过敏,因而术前必须行碘敏感试验,在宫腔注入碘化油注射液时要由于碘油浓度高、表面张力大、黏稠度高,推注时压力较大,因而如输卵管存在阻塞则可能出现碘油逆流可能性,还存在进入血管引起的栓塞情况。泛影葡胺为复方制剂,为离子型单体碘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为非离子造影剂,具有渗透浓度低、流动性好、流速快的特点[10],造影剂弥散较快。
本研究旨在比较传统输卵管造影与CR输卵管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在不孕症中应用,为了减少研究偏倚,对传统输卵管造影患者全部采用碘化油注射液作为造影剂,未采用泛影葡胺作为造影剂,研究结果显示CR输卵管碘海醇注射液造影的观察组图像噪音、射线剂量明显低于传统输卵管造影的对照组(P < 0.05),图像质量观察组中优和良较多,图像质量优于对照组(P < 0.05),表明CR输卵管碘海醇注射液造影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输卵管造影,而且减少了患者受到的射线剂量及噪音。有研究认为碘化油注射液造影优于黏稠度高容易出现假阳性情况[11],而碘海醇注射液则更容易进入微小结构导致细小的输卵管阻塞情况下造影结果显示是通畅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输卵管阻塞率为58.00%低于对照组(71.27%),表明CR输卵管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对输卵管疏通效果更好。输卵管造影时造影剂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所不同,碘化油注射液最容易出现逆行腹痛,部分患者甚至于无法忍受需要终止造影检查,碘海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7.87%),也进一步表明了碘海醇注射液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小一些。输卵管造影不仅能明确输卵管有无阻塞,还能对轻微的阻塞具有疏通的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造影过程中能通过强大的液体压力将阻塞粘连组织撕开,同时带着阻塞及坏死物质,有研究认为油剂相对水剂在这方面更具有优势[6],本研究结果通过妇科医生进行随访,随访1年观察到有输卵管阻塞的患者观察组妊娠率66.07%,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率43.48%,表明CR输卵管碘海醇注射液造影对输卵管阻塞疏通率明显高于传统输卵管造影,与以上研究结果不符,分析原因可能是碘海醇注射液造影为非离子造影剂因而在输卵管存在阻塞时加压输注压力更容易增加,油剂则不然,即使加压实际输卵管管腔内部受压可能不是很大,并且造影时存在怕非常大的压力有可能使得油剂进入血管的风险,因而医生在造影时更为慎重加压,对部分输卵管粘连未能起到有效疏通作用。
综上所述,女性不孕症患者采用CR子宫输卵管碘海醇注射液造影较传统输卵管造影方法显像质量佳,降低了患者接受射线剂量及摄片噪音,提高了诊断准确性,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后妊娠率高。
[参考文献]
[1] Peivandi S,Batzer FR,Fossum GT. Uterine cavity-myoma fistula after hysteroscopic myomectomy mimicking uterine perforation at hysterosalpingography: case report [J].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11,18(4):534-537.
[2] 张晓峰,苗杰.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在管腔粘连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2):48-49.
[3] 武英敏.宫腹腔镜联合导丝介入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100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08-110.
[4] 董军.不同造影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作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1611-1612.
[5] 王淑珍.离子型与非离子型对比剂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不良反应的比较[J].中国辐射卫生,2010,19(1):98-99.
[6] 谭孝华,刘凯,郑聪,等.碘化油注射液与非离子碘造影剂在女性不孕症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192-193.
[7] Marinakis G,Nikolaou D. National survey of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infertility in women aged 40 and over in the UK [J]. J Obstet Gynaecol,2012,32(4):375-378.
[8] 王来友,刘秀娟,李素荣,等.X线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操作技巧及其对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1, 26(9):1421-1422.
[9] 贾兴平,刘文秀.不孕症子宫输卵管造影的X线诊断[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7(4):105,108.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互联网已经与各行各业进行了深度融合,当今时代俨然已经成为大数据的时代,信息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大高校也逐渐将大数据利用到了学校的资源管理当中,通过将数据储存在云端,来解决当前高校发展过程当中存储资源空间不足的窘状。但是鉴于网络的不稳定性,如何保障校园云储存的安全,就成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如何保障信息的安全为研究对象,对这一过程当中应当使用何种措施进行安全保障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1云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服务层次
1.1云计算技术
所谓的云技术是指利用互联网的硬件以及软件设备将所有的信息进行存储。在此技术下进行存储,只需要进行虚拟空间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可以分门别类组成不同的文件夹进行管理,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只需要对不同的文件夹进行点击,就能够实现对于信息的查看。查看的空间与时间都不受任何限制,十分便利,储存的空间也较大,能够满足大容量的信息存储。
1.2云计算技术的服务层次
云计算技术能够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其环节都包括哪些,需要如何进行操作,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首先,应当明确云计算技术的使用需要建立三个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系统承担着不同的作用。其次,本文将对三个不同的系统进行分析,具体如下:第一,整个系统的利用需要建立一个虚拟的平台,在此平台内可以实现对于数据的资源管理以及利用,通过简便的指令就能够实现对于资源的查看删减等内容,此平台的建立需要硬件资源以及软件开发。对于此平台,我们可以将其视作为中介的页面,通过此中介就可以实现对于资源的管理。第二,在使用这个平台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指令的操作,而系统当中就应当对指令的操作进行提前的输入,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的当中下达指令,系统就能够自动完成指令,此过程当中需要运用到软件设计。第三,如何保证下达的指令能够获取到相关的文件呢,那么就需要将计算机存储的设备与指令输入相连接,当下达指令之后,计算机存储设备部分就能够自动的完成对于数据的发送。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设立就能够实现对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最后,这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能够为大数据时代如何进行信息的安全存储,提供技术保障。本文通过图1,将三个系统进行了图示化的设计。
2云计算技术在网络存储中的应用
云计算技术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含量较高,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在此过程当中,用户可以通过支付相应的费用来获取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也能够通过经济利益的获取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2.1云计算技术在网络存储上的优势
在传统的信息管理过程当中,高校会通过购买大量的机体和设备来实现对于资源的管理。在此过程当中需要首先对市场进行调查,综合本校的预算选择最适合的设备进行购买。但是在此过程当中的支出会耗费相当一笔费用,并且,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与指导,才能够完成对于资源信息的管理,有时还需要承担系统的卡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教务系统正常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无须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设备的购买,既能够节约经济的支出,又能够对信息的存储实现高质量的保证。
2.2基于大数据下数字化校园云存储模型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在校园存储需求的过程当中,需要进行特殊化的定制。简而言之,就是在上述三个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通过一根线缆与云储存建立联系,在此情况下就能够满足对于数据的利用。线缆与云储存的相互连接需要通过接口来实现,在此过程当中涉及了对于存储系统的指令应用,也涉及了对于整个平台的应用,而访问的过程中涉及对于访问层的设计。首先,对这一整个系统操作过程中的基础环节进行简单介绍。在存储层当中应当能够实现对于各种资源的管理与集中式的存储,通过对指定的反映,能够对资源进行整合,在此过程当中还能够实现对于资源的动态化管理过程。当存储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反应机制进行灵敏的反应。其次,对这一系统运行过程当中的核心部分进行介绍。基础管理层的设置,其目的在于能够在用户使用的过程当中为用户提供指引,能够保证获得许可的用户,切实享受到这一系统带来的便利,通过对平台的操作实现对于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在这一环节当中涉及了对于身份系统的识别,因此技术含量较高。再次,对这一系统应用过程当中的连接环节进行分析。上文当中已经简要提及,这一系统的应用,需要通过将用户与整个存储系统进行连接,帮助用户成功的登录系统,进行各种内容的操作。最后,在进行系统操作的过程当中,应当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访问平台,在进行系统的登录过程当中,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都可以完成对于平台的登录,然后实现对于数据的管理。此阶层就是接入访问层。
3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
这一技术的应用为资源的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互联网具有不稳定性,在此过程当中可能会受到攻击。因此,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保证问题就成了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重点问题。
3.1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现状
在此节,本文对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过程当中可以发现当前的网络安全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据通讯存在漏洞。在进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对数据进行传输,在传输的过程当中由于科学技术的手段较为高明,因此可以对数据实现窃听或者是篡改,在此情况下数据的安全就会产生被泄露的危险。如果数据被泄露,那么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第二,网络系统需要完善,在进行网络系统应用的过程当中,本身就存在被诟病的环节。其在于网络系统具有不稳定性,极易被具备一定技术的人进行攻击,而如果无法保障数据的传输以及网络本身的安全,就无法对这一技术进行真正的利用。举例说明,在进行网络信息浏览的过程当中,弹出的页面可能会指导你进入某一个网站,进行链接的点击。但是可能在链接点击过程当中,会出现本部电脑当中的个人信息也会被泄露的情况。在社会新闻当中经常报道,这种网站的出现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进而发生了经济损失的情况。对于云计算技术的使用也是如此,在进行数技术使用的过程当中,资源也有可能会被泄露,通过任何链接的点击都可能将会对这一电脑本身产生威胁。而云计算技术的使用,在电脑的操作过程当中同样也会受到威胁。
3.2云计算环境下网络安全优化措施
为了切实的发挥云计算技术在资源管理过程当中的应用,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如下措施,希望能够为实践当中的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保障。第一,在进行云计算服务使用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平台数据安全的保护。在实践当中发生被攻击的现象,通常是由于个人防范意识不强。意识对于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无法树立安全使用的意识,那么将会对实践中的操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必须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在用户使用的过程当中,对于一些不明网站或者是不明的链接都不应点击,予以忽略,以此来保障平台的安全使用。第二,为了保障用户的资源管理安全,应当制定相应的措施。用户之所以能够选择这一技术进行资源的管理,是因为这一技术所具备独特的优越性。此时应当有配套的机制,帮助用户完成对于此项技术的应用。在高度信任的情况下,结合相应的配套措施进行资源的管理,能够保证这一技术的应用更加具有效率。配套机制的建立应当是一个完善的系统,例如定期对此技术的应用进行系统的防范升级与系统加固。总而言之,当今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是信息取胜的时代。信息作为一种虚拟的财产能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帮助人们获得经济利益。在面对庞大的信息群的过程当中,如何对信息进行管理就应用到了云计算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为存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简化了很多流程,但是云计算技术本身也是存在劣势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如何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当前的云计算技术使用过程当中会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实践中的信息安全提供思路,切实的保障资源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伟阳.浅析云存储安全问题[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121-121,128
[2]陈磊.新时期面向云存储的安全存储策略探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185-185,187.
[3]王亚楠.云端数据存储安全技术分析[J].俪人:教师,2016(007):281.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产品,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而是一种产生和获取计算能力的新方式的总称,是一场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整体信息化的产业变革。云计算是以应用为目的,通过互联网将必要的大量硬件和软件按照一定的结构体系连接起来,并随应用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结构体系建立的一个内耗最小、功效最大的虚拟资源服务中心。它既是指一种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提供、配置以及取消供应的计算和存储平台,又指一种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的应用服务类型,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按需服务、廉价等特点。简单地说,用户通过一根网线借助浏览器,可以很方便地访问虚拟资源服务中心,获取和使用自己所需的信息及服务,就像平时用水用电一样方便。云计算正在改变现在的IT产业格局,同时也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人类社会将变成以信息为中心的社会,信息化将成为社会的、组织的、个人的基本属性。
在国外,众多IT公司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参与到云计算变革中来。今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563亿美元,到2013年将超过1500亿美元。在我国,云计算产业虽处于起步期,但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云计算行业近期发展迅速,2009年以前国内做云计算的公司还不多,但是从2009年上半年到今年3月份,做云计算相关的公司就有700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已经有一些企业进入SaaS(软件运营)市场,IaaS(基础设施服务)市场也正在孕育当中。云计算市场在国外也是刚刚兴起,国内企业又遇到一次抢占信息产业制高点的机遇,因此云计算正被纳入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的范畴。
江苏是信息产业大省,具有发展云计算产业的产业基础。2009年初,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子公司阿里软件与南京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南京建立国内首个“电子商务云计算中心”,首期投资额逾1亿元人民币。2009年10月,我省太湖云计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太湖科教产业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并作为公共平台,为软通动力、用友软件等3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是全球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云计算平台。2009年12月,泰州国家医药高新区数据产业园成功召开云计算研讨会,计划设立一系列“云计算”研究与服务平台,打造辐射全国的“云计算”商业服务网络。这标志着我省在普及和推广云计算技术方面紧扣先机,引领信息技术发展潮流,进入产业化运作新阶段。重视和发展云计算产业,不仅能促进我省IT产业的飞跃,同时也会对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云计算是降低计算成本的有力手段,是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有效推动方式,可以帮助更多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阴霾,尤其是在推动中小企业顺利转型、提高市场竞争力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部署,率先投入,把加快发展云计算产业作为建设信息产业强省的重要战略举措。一是把云计算产业发展作为我省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在2010年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规划启动各项云计算技术研究、产业布局工作,并将其纳入“十二五”发展重点领域,集中资源进行科技攻关,形成相关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产业技术的突破;--是尽快出台有关云计算技术、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支持企业进军新兴产业,扶持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三是培育云计算产业领军企业,推动成立云计算产业联盟和产业链,形成具有创新能力和完整配套能力的产业集群。四是重视对云计算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 引言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使用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的深入,网路上虽然聚集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以及软件资源等各种资源,但还存在总量丰富而资源利用率低的矛盾。为了有效满足面向互联网的复杂应用及对大规模计算能力、海量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的需求,必须将广域分布的异构、自治的资源进行按需组织和管理,更加有效的整合分散的计算资源,以便为用户和应用提供一体化的服务环境。云计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服务计算模式,它是在分布式计算特别是网格计算的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是一种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面对的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核心是提供计算资源、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是一种体系架构的方法,它指导着业务服务在其生命周期(包括创建和使用等)的方方面面,SOA由一系列相互交互的服务组成,屏蔽了不同平台、编程语言、操作系统和硬件架构之间的差异,实现了服务的高可重用性、灵活性,以及更好的扩展性和可用性。云计算是一种能够动态提供虚拟化可扩展资源的计算模式,这些资源作为服务通过互联网向外,所以云计算可看作是SOA应用的延伸。面向服务是云的核心理念和技术,也就是云的架构要面向服务,SOA正好迎合了云的架构需求,对现有的SOA成熟框架进行一定改进,将可以建立不同的云服务平台。
2 基于SOA的流程调度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由于云计算是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其成熟度较高,又有大公司推动,发展极为迅速。Google、Amazon、IBM、微软和Yahoo等大公司是云计算的先行者。云计算领域的众多成功公司还包括Vmware、Salesforce、Facebook、YouTube、MySpace等(刘鹏,2011)。Google在2007年率先提出了“云计算”的概念,开发了电子邮件、在线文档等一系列SaaS类型的服务;Amazon在“云计算”概念出现之前就开始了提供弹性的计算、存储等服务,其云计算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最为全面深入;微软在2008年了云计算战略及云计算服务平台Windows Azure Platform;Vmware在云计算解决方案中充分利用了自身在虚拟化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在2008年与EMC、思科等公司联合推出了vCloud计划,在2009年又推出了首款云操作系统vSphere。
总体来看,IaaS 是目前云计算的主要服务类型,国外具有代表性的IaaS实例有Amazon EC2、Scientific Cloud: Nimbus、OpenNebula、Eucalyptus等,PaaS的代表实例包括Google App Engine、Apache Hadoop 、以及Microsoft Azure等;SaaS代表实例包括GoogleDocs、IBM Lotus Live、IBM Lotus Sametime、Unyte、、Oracle CRM on Demand 、Sugar CRM和WebEx等。
在国内,云计算虽然起步稍晚,但近几年来发展得非常迅速。2008年5月,IBM在中国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云计算中心(陈康等,2005);2008年11月,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签约,投资2亿元建立云计算平台;2009年12 月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在北京成立,四十多家企业一起共同倡议成立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2010 年8 月上海公布云计算发展战略,要推动百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转型,培育10 家年收入超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和10 个云计算示范平台;2012年6月,科技部公布了《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研究和建立云计算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突破云计算共性关键技术、研制云计算成套系统和开展典型应用示范、推动产业发展等四项重点任务(中国科技部,2012)。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典型的云计算应用包括中国移动“大云”计划、“阿里云”等(钟志水,2010;刘鹏,2011)。中国移动“大云”计划,是以中国移动研究院为主体,为打造中国移动云计算基础设施而实施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原型系统开发计划;“阿里云”是由阿里巴巴集团新成立的子公司“阿里云”进行专注研究的,旨在支撑包括电子商务在内的互联网应用的开发,从而降低进入电子商务生态圈的门槛、成本,并提高效率。在云安全领域,瑞星、360 安全卫士等纷纷推出了云安全解决方案。
3 基于SOA的流程调度技术路线
任务级并行计算技术使平台能够结合现有软硬件资源情况对减灾任务进行合理分配,保证软硬件资源的高效实用。任务级并行计算技术主要基于SOA架构将所有业务算法集成起来,通过PLATFORM资源分配软件实现任务的并行计算。如图1所示。
本文研究SOA流程调度框架与PLATFORM云平台的结合。采用云计算平台管理软件Platform来实现资源的管理和调度。通过运行Platform LSF,使得集群的计算机成为一个整体,不但能把各个节点机的计算能力集合在一起,而且彼此间能够分担负载、共享资源。基于Platform进行云平台任务调度和状态查询命令的封装,同时研究SOA架构下的流程向Platform平台下流程的转换,从而实现了任务和流程的资源管理和调度。资源管理和调度技术主要是为了在高分减灾协同服务平台中实现以下功能:
3.1 云平台任务调度
以WebService形式对Platform平台的作业和任务调度命令封装,执行调度任务。如bsub命令,可用于提交作业。
3.2 云平台状态查询
以WebService形式对分别Platform平台的作业、流程、服务器状态等进行查询,对查询结果进行解析,返回解析后的结果。
3.3 云平台流程解析
对SOA流程进行解析,转换为Platform PM可识别流程文件格式。
如图2所示。
面向高分减灾的资源管理和调度技术研究包括资源管理和调度技术研究、云平台模型改造方法研究、业务流程格式转换研究和云平台与SOA平台集成研究等多项内容,技术路线图如图3所示。
基于云资源池,在Platform软件支持下,开展资源管理和调度技术研究,研究资源调度策略和资源调度方法;由于各个业务模型采用的开发语言和运行环境各异,为了使业务模型能够运行在云平台,需要开展高分减灾云平台模型改造方法研究,实现业务模型在云平台上的运行;然后开展业务流程格式转换研究,实现基于SOA的流程向基于Platform作业格式的流程转换;最后,开展云平台和SOA平台集成研究,实现整个原型平台集成。
面向高分减灾的资源管理和调度内部接口包括LSF Server管理节点和资源的接口,LSF Master管理节点和LSF Server计算节点的接口。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向LSF Server提供LSF节点的资源,LSF Server将物理主机或虚拟主机形成集群中的节点;LSF Master通过命令来管理和调度装有LSF Server的集群各个节点的资源,LSF Master向LSF Server反馈节点的状态信息。
通过资源管理和调度技术建立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实现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的管理和调度。一方面和虚拟资源向云计算平台提供所需的资源,云计算平台对资源进行管理和调度;另一方面向云计算平台申请资源;云计算平台根据申请向高分业务协同与信息服务子系统提供所需的资源。
4 基于SOA的流程调度技术实现
通过配置流程级、任务级流程,测试SOA与云平台结合的系统的服务集成运行功能。
4.1 运行环境
HP 8核2G CPU服务器2台,在服务器上分别部署虚拟机4台。在其中一台服务器上开辟一个共享磁盘作为实验数据的共享。
4.2 实验方案
以洪灾和台风灾害应急监测评估业务为蓝本,抽取其中的三种并行方式进行测试。如图4所示。
依托platform的节点管理,选择了三种典型并行方式进行并行任务执行,通过算法注册、流程编排、和界面监控功能操作,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1)单个流程中批量任务的并行实验:台风暴雨灾害的预评估任务中需要对一批数据做高精度正射生产,则可以分解出50个高精度正射生产任务并行处理,每个高精度正射生产任务处理一景数据;
(2)单个流程中不同任务的并行实验:台风暴雨灾害的预评估任务中需要对数据做多种指数计算,则可以同时分解出植被指数计算、水体指数计算、气象指数计算、湿度指数计算等多个任务并行处理,每个任务处理一种指数计算;
(3)多个流程间的并行实验:同时有台风暴雨灾害的预评估任务和灾情快速评估任务在运行,这两个流程中的任务就是一个并行处理的过程。
5 结论与分析
基于现有分布式并行计算平台软件Platform,结合SOA系统架构和流程,实现了SOA流程与云平台流程的结合,突破了面向减灾业务运行的多层级调度策略与协同计算关键技术,完成了动态调度业务流程,提供了高性能处理及协同计算能力以及对减灾业务和计算资源进行多层级调度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良,孙广中,徐云,and龙柏.并行计算的一体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54(8):1043-1049,2009.
[2]陈国良,孙广中,徐云,and吕敏.并行算法研究方法学[J].计算机学报,3l(9):1493-1502,2008.
[3]陈国良.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分析(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张文东,张艳.利用虚拟机技术构建计算机实践课教学实验平台[J].实践教学.134-135.
[5]张超.VMware虚拟化服务器的构建方法与展望[J].通信技术,2010,(09).
[6]周翔鹰.基于VMware构建虚拟计算机网络实验[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7):809-212.
[7]郑广成.一种SOA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12):12-19.
[8]张晓洲.云计算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研究[J].网络与信息,2011(9):19-21.
[9]王佳隽.基于云计算环境的虚拟化资源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作者简介
云计算技术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技术之_,相较于传统的软件而言,云软件在开发工具、工作模式以及平台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变化,为了适应云环境,云软件测试也应当作出相应调整,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已成为当今软件测试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
1云计算技术
要想研究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首先要认识什么是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网络计算技术和并行处理计算技术结合并不断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式。其以互联网提供的虚拟化资源为基础,能够实现易扩展的动态计算,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并不需要了解云计算的运行步骤,也不需要掌握云技术的相关知识。
简单来讲,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服务器群上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例如在腾讯QQ和新浪微博上进行照片或文章储存的过程中,将照片或文章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上就是对云计算的相关应用。
2云计算技术优势
云计算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是当前最流行的技术之一,云计算技术有着很大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启动快捷
云计算不仅成本较低,且有着较高的运行效率。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应用云计算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管理,例如,可以将云计算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计划中,其快捷启动的优势能够扩展云技术的应用范围。
2.2扩展性良好
高峰时期资源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利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云计算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节省大量的维护费用,从而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云计算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有着灵活性的应用模式,扩展性良好。
2.3产品研发快
产品研发是十分复杂的过程,云计算能够将产品研发流程在一个大的服务器上运行,这就方便了人们在大的服务器上解决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各个问题。人们在自己有限资源的电脑上就可以快速解决一些产品研发问题,不仅节约了人力、物力,还能够节省产品研发的成本,提升产品研发效率。
2.4实现多人协同操作
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多人在同一个文件上协同工作。例如,一个人登入到云端服务,其他人也可以进入到相同的服务文件上工作,这就增加了多人工作的协同性,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云计算中的一些服务还能够打破空间的限制,不同的工作主体可以在地球上任意地方都登录到云服务器上协同文件工作。
3云测试技术优势与挑战
3.1云测试技术优势
云测试技术是以云计算技术为前提的一种测试技术,其主要组成部分有测试和云。云测试技术的实现也要满足这2个部分的条件。首先,云测试技术要有自身的测试手段、测试方法以及测试流程。其次,这些测试技术的流程、方法等要在云端实现。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云测试也有着很多的优势:(1)减少人力及硬件付出:这是云测试技术最显著的优势,在利用云测试技术的时候,测试人员可以在指定硬件配置上利用相关技术创建一个测试其他东西的环境,而只要测试人员熟悉了整个操作流程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相关的修改和登录,从而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2)服务种类众多:所创建的云测试环境不仅能够进行相关软件的测试,还可以提供其他一些相似的测试服务。(3)提供专业知识:云测试技术能够利用测试相关服务、测试数据及测试用例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专业的知识。(4)降低成本:首先,应用云测试技术能够节省众多设备上的支出;其次,还可以省去购买相关测试软件的资金以及电脑设备资金,这就有效降低了在研发过程中的成本。(5)提升效率:云测试技术所创建的测试环境并不需要机器、操作系统以及各种测试工具软件的安装,大大节省了测试环境的创建时间,同时只需要将测试的相关参数、要求等放入到云端就可以实现测试,这就大大提升了测试效率。
3.2云测试技术挑战
云技术的应用逐渐广泛,其主要应用方式有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但无论基于何种云技术应用方式的软件测试技术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云计算测试技术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移动平台:无论是云计算还是云测试,这些云应用都需要对智能手机终端及计算机等进行访问,在手机终端和计算机上会出现基于云应用的移动web版本界面,这就对本地终端的接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对本地应用的接口不断进行测试。(2)性能测试:在实际云软件的应用过程中,最佳性能测试功能较弱,而许多特殊的情况下对于最佳性能测试的要求比平均性能测试要求高,例如购物网站的双十一购物季就需要进行最佳性能测试,因此云计算软件测试应当增加最佳性能的测试。(3)分布式的云测试:云计算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实现不同位置的应用,分布式的云测试模拟是一项挑战。(4)多用户测试: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多用户的协同工作,因此可以进行多用户测试性能的研究和开发。(5)断开及连接测试:云技术软件一般为连接模式设计,其数据的存储只在服务器端而不在客户端,开发在断开时数据的本地储存和在连接时数据的服务器端储存是一项挑战。(6)可移植性测试:在私有云和公有云混合的情况下,应当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测试功能,这样能够确保云的可移植特性,在未来的云测试技术研究过程中应当将可移植性测试作为重点研究方向。
4云计算的软件测试技术特性
4.1云计算软件测试对软件开发的影响
云计算是一种跨时代的技术,能够实现将数量庞大的廉价计算机放入资源池中,实现软件的容错以及规模化的共享,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云计算软件测试能够依托于互联网让超级计算能力自由流通,这样一来,用户就不用购置昂贵的硬件设备,从而节省了购置成本,只需要在互联网上租赁或购买超级计算能力即可。
在云环境下,软件技术开发方面和软件测试的结构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1)软件的研究人员和其所开发的软件都要与云适应,要保证开发的软件能够在云平台上进行相关测试,云端的计算能力及存储能力呈现动态变化,因此软件要能够适应这种变化。(2)云测试技术不仅能够满足多用户的数量,同时对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也能够包租,例如数据存储结构需求及相关处理能力需求等。(3)云测试以互联网为依托,因此其能够在互联网情况下进行相关测试数据的传输,实现了软件测试的互联网化。(4)云计算的软件测试对安全性能有着一定的要求,互联网环境相对开放,这就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一定威胁,因此云测试要能够抵抗黑客攻击且主动保护用户的相关隐私信息。(5)云计算软件测试十分便利快捷,不仅能在计算机上实现测试,还能够搭载于手机移动终端,其操作环境更加灵活。总的来说,云测试环境下,相关软件的开发工作模式及开发环境都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4.2云计算测试对软件测试的影响
不同软件在开发流程及需求上不同,这就对软件测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云测试技术的测试技术架构出现了重要改变,这就对软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软件有一定的动态适应能力,软件测试不仅要能够实现多平台的兼容,也应提升相关用户隐私信息的保密功能。
在云测试环境下,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工作模式出现变化,这就要求软件测试的工具和开发工作模式也要相应地产生变化。在云平台上,运行软件测试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本地测试工具,传统的本地测试要求有众多的硬件设备及软件测试设备,这些设备在云平台上可以省去,且能够很好地实现云计算软件测试对于软件测试的要求和规格。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027-02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各界也越来越重视信息网络安全问题,不断投入资源进行网络攻防演练和信息安全研究。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应用服务的实时性和高可靠性要求,难以直接在业务网络尤其是生产系统上进行网络攻防演练和渗透测试研究。网络靶场技术能够对真实业务网络进行模拟,在其上进行攻防演练能够避免对真实业务网络的破坏,并且成本低、部署灵活、过程可重复,是网络攻防演练和测试研究的有效途径。
网络靶场概念最初在军事领域提出,是为了满足信息化武器系统的研究需求而构建的信息安全试验平台,是一个贴近实战的信息战模拟环境[1]。由于网络靶场可以进行各种攻击手段和防御技术的研究,针对性制定安全性策略以及安全方案,并可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安全评估,因此其在军事领域之外的其他信息安全研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根据网络攻击及防护技术在真实网络环境中的应用特点,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了网络攻防靶场平台,能够为网络攻防演练、渗透测试以及防护技术研究提供综合模拟环境,可应用于政府、企业以及高校等行业的网络安全实验室。
2 OpenStack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和服务模式,它具有灵活动态分配资源、统一管理、有效降低管理维护成本等优势,因此基于云计算平台的网络靶场也具有高性价比和便于管理维护等优点。OpenStack是由开源社区开发维护的一个开源云计算平台,采用组件化的服务形式管理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池,支持自定义方式搭建灵活的云计算环境,其主要组件包括:
(1)运算组件Nova,是OpenStack的核心组件,负责虚拟运算和资源的调度;
(2)对象存储组件Swift,其以分布式对象存储方式存放虚拟机镜像文件;
(3)区块存储组件Cinder,分块存储,为虚拟机提供块存储设备;
(4)网络组件Quantum,管理虚拟网络系统;
(5)身份认证组件Keystone,用于身份认证和授权;
(6)镜像文件管理组件Glance,对虚拟机镜像文件进行管理;
(7)仪表盘组件Horizon,提供UI操作界面。
OpenStack通过以上组件提供可扩展、灵活的云计算平台,并且鉴于其开源特性以及强大的社区开发模式,本文采用OpenStack作为云平台构建网络靶场。
3 基于OpenStack技术的网络攻防靶场平台构建
3.1 设计目标
在实际业务环境中,网络攻击和防御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关系,手段也呈现多样性特点,所以近似真实业务网络是靶场设计的基本要求,并且靶场的设计应满足以下目标:
(1)网络攻防的指标参数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比如拓扑结构、漏洞等级、设备参数以及评价指标等。
(2)可以进行多种模式的演练,以满足不同的演练需求,包括红蓝对抗和单兵作战。
(3)能够对演练过程和成绩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并以图形化界面全程展示演练情况,具备一定的态势感知能力。
(4)在演练过程中,靶场应能够在运行资源和管理资源方面支持不同攻防场景的快速部署,从而全方位地对靶场进行安全性评估,重点完善薄弱环节,也能够通过丰富的演练场景,掌握网络攻击与防护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5)演练数据应被详细记录,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估靶场的安全性以及演练人员的技能水平,并进一步形成和丰富网络攻防实验模型和实验数据库。
3.2 总体架构
根据前述设计目标,基于云平台的网络攻防靶场在OpenStack基础设施之上模拟出多种设备和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主机设备以及操作系统,并能够完全贴近网络安全的各应用领域,例如网络设备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Web应用安全、主机程序安全、移动设备安全以及中间件安全。功能模块主要有靶场信息管理系统、红蓝对抗系统和单兵作战系统。靶场系统又包括各种靶场场景,可以预设和修改,主要靶场场景包括ServU漏洞利用靶场、Windows漏洞靶场、Linux漏洞靶场、webshell利用、SqlServer提权靶场、SQL注入靶场、cookie分析靶场、ftp弱口令利用靶场、telnet弱口令利用靶场、系统登录弱口令利用靶场、电商网站靶场、新闻系统靶场、个人博客靶场、Wiki靶场、OA系统靶场等。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3.3 功能模块
3.3.1 靶场管理信息系统
靶场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靶场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调度,采用B/S架构模式,无需安装客户端,升级维护灵活方便。其一方面通过API接口访问OpenStack云计算资源,另一方面负责对靶场场景进行镜像管理和参数配置,并提供实时监控、分析统计、可视化展示、系统管理等功能。靶场管理信息系统自身具备较高的安全防护能力,能够防止在攻防演练中受到攻击导致整个靶场平台的失效。
3.3.2 红蓝对抗系统
呈现红蓝对抗演练模式,即将演练者分为红方和蓝方两组进行网络攻防的对抗演练,以CTF(Capture the Flag)夺旗比赛模式进行,红方试图利用蓝方的安全防护漏洞获取蓝方的Flag,蓝方则尽力堵住自身安全漏洞,并反利用红方漏洞获取红方Flag,是一种对抗激烈的演练模式,对演练者的技能水平有较高考验。
3.3.3 单兵作战系统
主要训练考核演练者的攻击水平,系统为演练者提供了两台攻击机以及目标靶机,攻击机分别为预置有攻击工具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Kali Linux操作系统,目标靶机由系统管理员从靶场场景中选取设置,演练者通过攻击机对靶机进行渗透,获取过关文件,向系统提交过关文件后由系统自动进行判分,并给出实时成绩。
4 网络攻防渗透测试实例
本文对系统功能和各靶场场景逐一进行了测试,此处以Windows漏洞利用靶场场景为例阐述渗透测试过程。该靶场场景部署Windows xp SP1版本操作系统作为目标靶机,测试时使用靶场平台提供的Kali Linux作为攻击机,在攻击机运行漏洞扫描程序对目标靶机进行漏洞扫描,发现目标靶机存在MS08-067高危漏洞。于是攻击机启动Metasploit攻击框架,使用攻击模块,加载攻击载荷,对靶机进行渗透,从而获取到靶机的命令行权限,并添加用户、提权,最终获得靶机的最高控制权,取得Flag,渗透成功。
通过对网络攻防靶场系统全部功能模块和靶场场景的测试以及实践检验,证明该系统功能全面、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5 结语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过程中,网络安全存储问题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是由于网络信息容易受到各种非法攻击,容易出现机密信息泄漏的情况,从而带来严重的影响与巨大经济损失。对此研究中应该深入分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存储中面临不足,注重对新技术的应用,从整体上提升信息存储的可靠性。而借助云计算技术完成数据存储和备份,能够让网络中数据存储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1云计算技术概述
云计算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对数据进行增加、交互的一种处理模式,是继1980年之后的又一次计算机革命。云计算技术包含了很多内容,其中有分布式计算技术、网络存储技术等,是将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进行融合之后所产生的,通用性、规模性、高效性是其最主要特点[1]。在互联网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各行各业每天会形成海量信息数据,如何安全存储其中有价值的数据,是现阶段信息领域面临的一项难题,而云计算技术的兴起为问题解决创造了条件。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海量信息也主要存储于网络中,主要包括商业机密、用户隐私等,与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等密切相关,加强对网络数据的安全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网络环境也出现了越来越多挑战,在网络信息存储过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安全方面的问题。而云计算技术与网络存储服务相结合,让社会各行各业也快速变革,不仅有智能移动终端提供的“云话薄”、“云相册”和“网络云盘”等,也有为企业定制的云服务,如“阿里云”、“腾讯云”等。将云计算技术的作用在网络存储中体现出来,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资源虚拟化技术,能够让网络内存储的资源进行虚拟化,通过云端整合为虚拟资源池,可以享受到更有效的数据存储功能。通过对所有数据信息资源的科学调度,采取集成管理方式,既能够让存储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也为用户使用这些资源带来了便利,从而更加灵活使用各种资源。与本地服务器、数据库等模式不同,在云计算技术的作用下,能够有效增强用户的形象数据存储体验。
2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云计算技术
2.1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技术的优势很多,在整个存储系统中应用时具体方式如下:第一,口令认证。用户要结合系统提示输入同户名、口令等信息,完成验证后确定其内容的正确性,并确定用户是否获得相应的授权。第二,智能IC卡认证。将用户各项信息传送至智能IC卡内,验证中用户完成用户命、口令等输入后,再向认证服务器进行发送,服务器则验证接收的信息[2]。第三,Kerberos认证。通常采取第三方可信认证协议的方式,借助资源访问机制预授权服务器形成的密钥,能够与用户口令保持匹配,并依授服务器的票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只有票证满足相关要求,用户才能享受所需的各项服务。第四,PKI认证。其核心是公钥基础设施,根据密钥匹配情况完成加密与解密,同时借助恢复机制、密钥备份和密钥更新等手段,能够实现安全存储的目标。
2.2数据加密技术
应用数据加密技术,能够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创造有利条件。对数据加密技术来说,主要通过密文的方式将明文呈现出来,对加密与解密来说,不仅需要发挥密钥的作用,也应了解相关算法。在数据加密过程中,一般分为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两种,前者在加密、解密方面有较好效果,能够为数据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缺点是会影响传输与管理的效率。后者在安全性方面优势明显,不会影响到传输、管理等正常进行,缺点是加密和解密时效果较差,算法也很繁琐,数据存储缓慢,整体上不够方便。
2.3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通常而言,云数据存储系统很多时候将应用数据备份、恢复等方式,目的在于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为数据保存创造有利条件,系统出现意外后也能最大限度降低数据损失。此外,快照技术的扩展性较强,可以保证储存池有更大容量,达到存储数据物理空间管理目的[3]。这样就为文件系统管理创造了条件,也避免受到物理设备方面的不足,大幅度提升了计算机网络存储的可靠性。当前越来越多的云存储软件会用到数据备份与恢复手段,特别是数据恢复方面,能够快速完成对用户数据的恢复。
2.4密钥管理技术与纠删码技术
文件存储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文件共享方面也有很多阻碍,应用密钥管理技术能够消除以上缺陷。密钥管理技术能够让系统获得安全存储功能,为文件存储和共享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来说,其中内部分布式储存系统重点是找到误码内容。但是纠删码稳定性不足,很难将位置与内容确定下来,需要借助纠删码技术完成处理,具体有码字信息、码元信息、码集信息、分组码信息和监督码信息等。对存储系统来说能够根据具体需要,选择相应纠删码技术,包括无速率编码技术、级联低密度纠删码技术等。对无速率编码技术来说,能够显著提升编解码速度,从而有效保证了网络的安全性。
3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存储系统
3.1总体框架
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数据存储服务系统主要包含云架构、安全数据存储等内容,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客户端由云端接口实现网络上传、下载数据。数据池不是单独的存储场所,也是保留各项数据的场所,数据池自身无需提供各种运算能力。构建网络安全存储系统,保障数据池中保存用户的安全性。因此,数据池也可被设计在云之外提供存储空间的位置。云的运算主要集中在节点上,由控制中心直接管理节点群,实际运算过程中被动态调整能够伸缩的云,主要任务是处理用户端数据,并将具体运算结果保存至数据池内。
3.2拓扑结构
如图2所示,为网络安全存储系统使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可以充分展现云的可伸缩性。由于云中各节点属于动态分配操作,对此必须采用中心控制服务器作为控制中心设计相应的星形结构。云控制中心服务器对不同阶段运行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各阶段与数据池进行连接,达到相互通信的效果。控制中心主要负责处理各个用户发出的传输请求,实施相应处理后,与云中客户端一系列端点完成通信。控制中心是云中的主要节点,不仅与不同节点一直保持通信状态,中心节点也可接收并及时反馈用户接口的信息。
3.3节点管理模型
节点管理模型主要包括节点初始化、分配等方面,控制中心对云中各类资源运行情况展开管理,借助一系列算法实现合理调整云中各种节点的目的。以实现NumberOfchildNodes属性为例,以下代码演示如何计算节点个数[4]。若云中不具备充足的运行节点,无法及时处理新客户端的请求信息,控制中心可开启新的节点并运行相对应的服务程序,将以上节点实施初始化处理后合理分配云中节点集权,达到合理扩展云端运算负荷能力的效果。如果云中某个节点处在空闲状态,控制中心对节点进行释放、回收处理,合理处理各节点数据信息。
3.4动态加密与解密框架
安全数据存储服务使用动态生成的DES密码,并与RSA加密相互结合,这种方法能集合两者的优点,基于保障动态生成安全DES密钥,整个数据随机组成DES密码分段实施加密操作,并把DES密钥本身及相对应的分段信息借助RSA完成加密[5]。基于安全性能接近DES算法的环境下,确保其安全性与RSA算法相接近。若对整个数据加密,则将数据划分为多种段落,分别采用相应的DES密钥算法实施加密。这样若用户想要还原原始数据,可通过RSA密钥解开相应的信息,方可解开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1]尹光銮.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应用路径[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9):11-12.
[2]王照.试论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4):4-5.
[3]冯涛,魏昌超,李兴香.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6):170.
[作者简介]党保生(1978- ),男,陕西渭南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资源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和高职教育。(广东 广州 51145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88-02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自己投资购置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络,设有网络中心和计算中心,建成了校园网和应用系统,以推进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但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巨额投资的回报率较低,存在着规划不科学、人员不齐备、机构不合理、实施不顺畅、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很难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从而造成了许多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够高,互联互通程度差,应用效果不好,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束缚了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云计算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于军事、商业等领域,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高职院校采用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完成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的存储管理、服务器的配备管理、网络信息平台管理等工作。云计算技术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能保证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高效运行。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产生深远的影响,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
一、云计算技术的定义
1.云计算技术的定义。云计算技术是指互联网来提供虚拟化、动态易扩展资源的技术,即通过互联网相关服务的交付、使用和增加模式。云是一种比喻说法,比喻互联网和网络。过去在图中的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以及互联网和电信网往往用云来表示。狭义云计算技术是通过网络以易扩展、按需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的技术,是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广义云计算技术指通过网络以易扩展、按需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的技术,是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这种服务技术意味着计算能力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可以是其他服务的技术,也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的技术。
2.云计算技术的优势。一是虚拟化能力强大,在云计算技术基础设施中,各种计算资源为了满足不同时刻的需求的应用和服务,被动态地分配和部署,是被连接在一起形成的统一的资源池。云计算技术不用担心应用运行的具置,实际上用户无需了解,它只应用在“云”中某处运行,支持用户使用各种终端在任意位置获取应用服务。二是开展快速服务,快速部署业务。云计算技术的强大管理系统能够快速调用和整合云计算技术平台其他业务已有的数据库和能力组件,以实现业务需要,并快速地部署业务。云计算技术平台通常会开发能力组件、开发环境以及开发接口,方便广大自由开发者通过某种商业模式、开发新业务并达成与云计算技术服务商的双赢。基于云计算技术平台的SaaS服务,支持用户的自组建和自定义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互联网界面在云计算技术平台上组建和定制自己需要的云服务。三是经济规模化。“云”是指具有相当的规模。云提供商利用云计算技术集中部署计算和存储等资源,通过建设和经营超大规模,最低成本的商业计算机数据中心,提供服务给企业和个人。既能赋予用户近乎无限且价格低廉的计算能力,又避免了用户重复建设“烟囱式”信息系统的低效率。
二、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产生的影响
1.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产生的影响。第一,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的传统的教学管理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在中国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应试教育的管理模式植根于大多数教育者的传统记忆中。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教育管理与教学特色更注重于对已有科学文化的继续学习,对受教育者的培养注重于对其大脑存储记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当今面对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巨大挑战,对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化新型人格的重要标志是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掌握信息化技术。但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仍然落实在教师的灌输与学生的传承层面上,教学内容只是通过多媒体等高科技教学技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课堂教育形式有绝对的权重。如果高职院校的某个教师,自身学术水平不高,且具有职业懈怠情绪,这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具有巨大危害的。一切知识都是创新的基础,高职院校应运用云计算技术加强在教学管理方面的创新发展,做好教学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实践中正确理性地思考教育的本质内涵。
第二,高职院校采用云计算技术将产生阵痛性影响。采用云计算技术,高职院校的院系资料室和图书馆将不再是广大师生获取资料的空间,大量闲置空间的出现将会对高职院校原有信息化管理的重新设置带来挑战。云计算技术能高效能地整合并提供比图书馆更丰富的信息资料资源,能自动采编用户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可按需索求向云计算技术服务提供商服务,广大师生可以享受高新技术服务的便捷。高职院校采用云计算技术还可以使广大师生共享高精尖科技设备计算应用资源,共享名师精品课程成果,集成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人机数字互动教室、虚拟化仿真实验教学、学生专业电子书屋等。采用教育的云计算技术,可能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会强化广大学生独立自学意识,产生便捷的人机交互,超强的计算资源调控海量的信息资源占有等情况,从而造成常规的课堂组织形式受到巨大冲击等问题,如教学评价体系失真、教师资源的隐性流失、学生到课率下滑、有效管理难度加大等。云计算技术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以及科研管理等,都是将计算技术、自控技术、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等入到高职院校的各个学科和科研领域,因此往往会对高校的管理带来阵痛性影响。
2.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创新提供了时机。一是云计算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成本,极大地提高了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高职院校为了实施云计算技术服务,可以建立虚拟资源池,把学校范围内淘汰闲置的计算机,以及计算机硬盘、内存等集中起来,然后链接入网申请,就可以享受云计算技术所带来的高端的信息化管理服务,从而节约教育成本,降低计算机、网络交换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和维护经费,增进资金投入产出的综合效能。二是云计算技术可以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管理,整合高职院校的优质资源达成共建、共享,既推进教育公平,又提升办学效益。云计算技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方面,可以把协作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贯穿于其中,从而给学习者搭建交互协作平台。这样既可以让高职院校的广大师生共享资源信息,互补研究材料,协同展开课题研究,研究成果,还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传达学习任务,让学生上交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三是云计算技术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数据存储的安全管理水平。对高职院校来说,信息化的教育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资源库建设,作为普及教育管理的重要载体,资源库的安全存储是信息化教育管理的生命线。在通常情况下,即使防病毒安全机制做得再好,也难以抵挡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由于管理者的不当操作,也往往会导致数据的丢失或数据的损坏,从而给信息化的教育管理带来灾难性的冲击,云计算技术则对此提供了安全保障机制。四是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广泛开展泛在学习、移动学习提供了可用条件。作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改革创新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凭借其方便快捷的资源调用、强大的存储能力与计算能力,以及伸缩自如的业务扩展等优势,必将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天地。
三、云计算技术引导高校创新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1.加速高职院校的资源数字化建设。国家“十二五计划”的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全国的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开发建设,以科研创新为重点,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对高职院校来说,加速资源数字化建设,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创新,加快“云环境”的打造成为当务之急。高职院校可以自己建立或者与其他大中院校或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云计算技术管理平台,从而开创崭新的IT资源服务及供应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资源及服务,提供高性能的计算和数据中心的创新解决方案,实现高职院校的现代化管理。
2.实现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科学化定位。潘懋元先生曾指出:“在科技革命的挑战下,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巨大冲击下,高等教育不但要重视内部的改革创新,而且还要加快高科技与高素质人才的协调发展。”在通常情况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地带,在自然科学之间,往往蕴涵着新兴学科的生长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对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提出了重要的战略目标。为此,高职院校要抓住国家的这一战略契机,加快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加速打造“云环境”的步伐,尽快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创新,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3.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社会化对接。高职院校要实现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任务,就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理念和实践中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社会化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与社会其他单位如科研单位、企业公司等合作,加快本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创新,推进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的平台建设,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排忧解难。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社会单位或企业投资本院校的建设,鼓励社会单位或企业参与本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创新。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由计算机时代走向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必将从以计算机辅助教育应用为中心走向以数据、计算和服务为中心的管理。云计算技术为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高职院校要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利用云计算技术,用战略的眼界与目光,积极参与到信息化革命的浪潮中,给信息化管理创造巨大的创新空间,在“云计算技术”的兴起过程中完成信息化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黎加厚.走向信息化教育“云”服务[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8(10).
[2]王萍,张际平.云计算与网络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
[3]危烽.浅谈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
[4]张健,曹蓟光.互联网中云计算技术研究[J].电信网技术,2009(10).
[5]陈全,邓倩妮.云计算技术及其关键技术[J].计算机应用,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