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的属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1 17:20: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社交媒体的属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社交媒体的属性

篇(1)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年代,在铺天盖地的垃圾信息,泛滥低俗的广告充斥着各种媒体的情况下,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广告设计。

而在现今的社会上存在着一种社会现象,很多从事设计的人没有美术基础或基础太差,他们认为随着现有设计软件的不断完善,单纯的去学习PHOTOSHOP,CORELDRAW等相关软件,利用简单的一些操作就能够产生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由此产生了一些所谓“全电脑派”。

现在的艺术类高校而言,招收的很多学生中真正掌握住素描、色彩等艺术基础课程其中精髓的并不多。有的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些艺术基础课在以后专业设计课程中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平面设计非常简单,只要熟悉相关的设计软件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带着这种天真的想法,很多学生完全沉浸在计算机世界中,一些作品只是各种素材的杂乱拼凑与毫无意义的堆积。这些学生在计算机美术设计这一新兴专业中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

在现行设计教育体系中,其设计基础课程是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代表的,而这也是从绘画基础到设计的重要转变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性设计思维和设计语言的重要课程。我们在学习这三大构成时应看到其统一性,避免在学习中出现分裂和撕裂现状。

而在构成教学中,最初都是从学生的“动手”中进行学习,也就是最开始并不接触电脑,这时应该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电脑只是一种辅助设计手段,是一种思维训练的方式,它无法代替设计者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表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更为重要。在构成训练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而电脑强大的表现能力,虚拟空间创造力只是辅助,以此来进行构成课程的学习。

既然这些基础的教学课程都是对于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那么其针对性也就应该针对艺术设计的学科特点和现代大学生的特点展开。

艺术设计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生产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实用性”,具体艺术要求则是重设计的创造性、方法的多样性、表现的新奇性等,所以,美术基础的教学针对设计专业的需要,通过基础教学应当让学生超越摹仿而达到主动的认识与创造,并将艺术表现形式、视觉造型语言与设计要求有机的结合,体现出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因此,美术基础教学作为学习艺术设计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方式,不能仅仅体现在绘画的技能上,培养学生的基础基本能力,应注重对于学生形象思维的表现与传达能力,包括形象特征、形体结构、色彩与肌理等信息正确传达,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客观事物的感知、认识的敏锐性,注重于艺术形式自身语言的探索以及对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美术基础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专业的要求,加强对于专业的针对性,根据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并形成新的教学方式。我们把美术基础训练的绘画描摹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训练转向艺术原理、创意思维、技术运用与审美观念等几个方面,技能培养紧紧围绕着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的逐步感知和把握来进行,使每个阶段的目标针对性更加明确,将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变成了扎实的“基本能力”培养。使学生在训练中全面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规律以及艺术法则、艺术表现的方法,切实地提高所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脑平面设计虽然注重计算机技术的操作,但更注重设计艺术的表现以及创意意识的培养。重应用,轻基础,这是现在学生犯的通病,他们不知道没有审美和修养,做出的图也是平庸的。把素描、色彩、设计理念等美术技巧灵活融入到平面设计软件中,以熟练使用计算机为基础,强调美术基本功训练和创意能力提高,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篇(2)

中图分类号:TP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6-3977-02

Application on Teaching Method of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Based 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LIU Jin-he, LIU Xin-fu, SUN Li-wei, LI Li-sha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developing teaching activity of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classes by means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 Adopt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combining with cartoon, video and virtual reality, many kinds of synthesizing technique method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roduct modeling classes. Specialization teaching effects of the classes are improved. Proper effects are ob tained in teaching practical classes of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Key words: multimedia technology; product modeling design; teaching method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已得到社会的普遍公认。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最核心和根本的问题就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综合运用问题,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结合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将极大的优化学习过程,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如何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综合手段的运用以使之更好地为教师和学生的认知服务,提高产品造型设计课堂教学效果,是该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1在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中,注重教学手段和素材的综合运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技术,利用综合的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的效果服务。在学习资源上,不仅仅有本学科的相关资料,还要提供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其它学科的资料,尽量拓展所学课程的内容,真正的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要精心选择素材,使之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在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教学中,当介绍到造型设计外观与材料结构构成的关系时,成功引入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中曾经介绍过的“水立方”奥运体育场馆建设的内容,水立方漂亮的外形与内部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外部的膜材料的通透性与钢结构的架设等与我们介绍的材料结构与外形密切结合,内容新颖,经过编辑后的视频材料极大的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之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本课程的学习之中。

2在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中,注重学习内容的情境真实化

软件制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还在于情境创设,动画、视频、影像都是营造学习情境的理想途径,同时,直观的动画演示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方式。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的自己所说内容的70%[1-2]。由此可见,软件制作中,不仅要用到文字、图片、声音,还要更多的运用视频、影像和动画情景,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才能使软件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以产品造型设计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茶壶的设计为例,让茶壶立体的旋转起来,可以使观察者更清晰地看出设计的效果,立体地再现茶壶造型设计的情境,将教材中的几处情景全部制作了精细的动画,因此在课堂教学的极短的时间内,学生就弄懂了几个重点概念。

篇(3)

在信息技术的时代里,沟通方式已经由简单的文字和声音交流向视觉化的交流转换。面对这一趋势,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现代教学越来越需要融合视觉传达设计,研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高效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刺激等特点,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教学方式进步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教材多媒体化充实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以图形设计为信息载体的应用型传播与艺术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以字面意思来解释,就是以视觉媒介为手段,以视觉符号为载体来传达信息的方式。数字技术促进社会的视图化,文化更加直观化,内容更加丰富化,表现方式多维化。课堂教学设计也要顺势而为走向现代视觉传达的模式,弥补教材本身单一性的缺陷。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教学中要直观、快速的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就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内容以声音、图片、动画等形式生动的展示出来。不仅能大容量的传递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的。对教师而言,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完成教学,对其本身而言也是教学水平和效率的提高,进而才能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二)教材多媒体化优化了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模式

一种教育模式塑造一种类型的学生,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主张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洞察力等综合能力为教学目标。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素质,还要具有丰富的跨专业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结构丰富化、立体化、综合化,不断培养和挖掘自身的综合素质,向着素质型人才的目标培养。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比较,有着很多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以及创造性等特点,多媒体技术还有网络技术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这样不仅能实现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同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知识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多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应用中的重点问题

(一)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媒体教学与设计教育理论吻合的问题

信息时代的今天,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教学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教学设备和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教学内容、理念以及形式等内容的整体性进步。现代化的技术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以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教育理念必须要符合时代的要求,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也要培养创新性人才。我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教师树立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目标,也要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学习和用于创新的精神。

(二)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媒体数字化教学中人文与科技的协调发展问题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传承更多的体现为技术的传承和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以其独特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方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人们自身也开始被抽象为数字、符号或者形象,虚拟的世界等方式引起越来越多的不安。不仅如此,技术的盛行,导致教师权威的弱化,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和信任,人文价值等都有所降低,师生关系淡漠等问题都相继出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强化教育中人文价值的作用,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必由之路。强调以人为本,创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摒弃技术至上的观念,充分发挥多媒体各方面的优势,推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不断进步。另外,在高等学校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育人”,而不是将学生培养成只懂得学习的“机器”。在我国的众多高等学校中,共同坚持着以培养中国的大学生为基本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确保这些人才能够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建立在中国实际情况下的教学方式,更好地为教学活动服务,提升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媒体教学中传统与现代的衔接问题

教学活动可以说既是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也可以说教学活动是具有创造性的一种劳动。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否得到很好地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培养。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教学领域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这就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但是,虽然与其他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技术具备了许多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这并不代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式就能够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良好衔接问题,确保传统的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慢慢过渡。教师只有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方式很好地衔接起来,才能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课堂教学逐步朝着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变革着。但是就目前的高校教学过程中,却仍然存在着教师在信息化水平以及信息素养欠缺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关于信息化水平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与素养,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数字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的主流设计形式之一是视觉传达设计,这是客观现实。这就对人们的文化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要存在于虚拟的数字网络之中,也要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展示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作用是持续性的、不可取代的。

参考文献:

[1]丁蕾.数字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应对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6).

[2]袁恩培;严富华;魏琼.论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04).

[3]袁勋.数字化时代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05).

篇(4)

文章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应用型教材建设为案例,探讨了教材应用体系的建立方法,探讨了精品教材的特性。

2教材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国内各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几十种多媒体技术类教材,基本满足了国内高等教育的教学需要,这一方面说明多媒体技术应用前景好、需求旺盛,同时也说明人才培养需要多层次的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点,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1) 受学科体系束缚

目前,高校普遍推行弹性学年制,学生自主选择权限得到有限的扩大,同时,快速的扩招加快了普通地方高校学生层次的分化,此外,减少课内学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这样的形势,普通地方高校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既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他们面临“重理论”还是“重实践”两难的境地。

理论固然重要,实践环节也同样重要。扩招解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接受知识能力普遍下降的现实性问题,这种现象在地方性高校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已经超出本文的研讨范围,本文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教材这个知识的载体,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带着这样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多数多媒体技术类教材受学科体系约束严重,要么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材压缩版,要么是单一技术的膨胀,让教材变成技术使用手册,忽视了教材的系统性和基础性[2]。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其技术发展快、应用领域广,如果固守单一技术,或扼守学科体系都势必造成知识陈旧、技术落后或实用性差的现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遵循多媒体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技术需求,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确定合适的度就成为该类教材的难点之一。

(2) 教材内容差异大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基本元素,研究内容包括这些元素的采集、输入、处理、存贮、传输、集成、展现、输出等多种技术,既涉及到计算机硬件,也涉及到计算机软件,是一门迅猛发展的综合性的交叉技术。但是,由于自身许多技术没有标准,也就无法确立课程标准,造成该类教材的教学内容差异非常大,这给教与学双方都带来不少困难。

多媒体技术及其关联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得多媒体技术表面上呈现出多、散、新的特点,这给教材的编写带来如下难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空间和资源内,如何选择技术、集成技术和整合技术,以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体现“新”,既不能把新出现的技术,全部纳入,也不能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死板地固守“旧”技术,需要在新与旧、难与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必须兼顾适合于学校教学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教师教学的实际状况,否则,再好的教材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落地”需要。事实上,国内普通地方高校财力有限,不可能建立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实验平台,甚至还缺少应用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师资力量,因此,这使得编写这类教材时常常面临“技术新”与“教师知识更新”和“搭建新技术实践教学平台”的两难境地。这也是造成不同教材的知识内容差异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应用性体现不足

首先,应用型教材,理应着重强调教材的实践性、应用性,但是,强调应用性不是简单技术工具的操作指南。多媒体技术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属于多数学生的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因此,与该课程对应的教材就要注意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要“应知”和“应会”,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教材需要利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践体系训练其应用操作或应用开发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创造模拟真实的应用环境。

其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心是实际的应用能力,强调理论基础的作用,但更强调理论对应用能力的支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是用来辅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通常不需要系统掌握,因此,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性技能知识的比例结合问题,也是编写应用型教材的难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人才终身学习,在大学有限学时内要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技术理论基础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既无必要,也不必需。

基于上述理解,纵观国内同类教材,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组织上,在应用技能的培养上,都存在不足,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应用性,展现知识应用的方式单一,实例的选择仅仅为验证理论知识,忽视实例与理论的紧密联系。

3教材的编写

3.1基本思路

按照上述分析,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确定为:从应用角度出发,注重理论知识,侧重于技术的应用,以“基础、实用、适用、新颖”为写作宗旨,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新要求,适度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新成果,参照国家计算机水平(资格)多媒体技术类的考试大纲,充分利用编写组成员的教学、科研成果,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突出教材的适用性――适宜教师的教和适宜学生的学。

通过调研分析,教材以《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CC2004)作为教材内容设置的参考资料,以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类的考试大纲为教材的内容标准,以此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2教材应用性体系的建立

基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对教材的应用性体系文章提出如下建设思路:

(1) 设置多媒体课件和VCD制作两个任务驱动型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教师以此为任务主线,展开全书的学习和教学;

(2) 设置章节性习题与思考题,着力牵引学生课外的扩展性学习和有兴趣、有能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3) 设置探究型的综合性实验,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与开发能力;

(4) 积极转换教师科研成果,以提高教材案例的实战效果。

按照上述思路,结合课程特点,文章进一步给出了实施步骤:

(1) 选择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实例,围绕这些实例阐述具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步骤,增加应用技术的实战效果;

(2) 以章节性实验牵引学生完成具体的应用操作,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

(3) 以集成不同应用背景的综合性实验为独立章节,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与开发能力;

(4) 选择两个具有典型教学意义的综合性实验作为全书的应用主线,以它们作为实验任务来驱动教学和学习过程,并且要求教材的其他实例的选择尽量围绕该应用主线进行;

(5) 以思考题和探究型的综合性实验引导学生课外的扩展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提高教材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可操作性。

按照上述步骤,教材通过章节性实验培养学生具体的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通过综合性实验帮助学生串联全书知识,培养学生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

4精品教材建设的探讨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年底启动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中,对精品教材是这样描述的:“精品教材是指反映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经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显著,以立体化形式呈现的教材。”其中立体化是精品教材成果的重要特征,包括纸质(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试题库、网络课程、资料库,等)、教材网站,以这些立体化资源建立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3]。

从此可知,精品教材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和资源的丰富与多样性,但是,本文认为仅仅这些还不够,还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地域性。因为人才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是不同的,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综上所述,文章认为,作为应用型的精品教材需要满足以下特性:

(1) 思想性

教材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政治思想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科学性

教材内容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构合理,难度适当,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准则。

(3) 实用性

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基础,但更重视应用实践,因此实用性是应用型精品教材的最重要特征。此处的实用性表现在:教材选择的技术要尽量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教材的习题、实例、练习和应用开发题目等都要来源于实际,最好来源于实际的科研成果或典型事例;教材内容的纵向和横向安排要便于教学的组织,有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先进性

教材内容能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在实用性和适用性原则下,尽量选择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4]。

(5) 规范性

教材的文字表达准确、有文采,适应于知识传播,采用理性的、建设的口气,而不是武断的语气和第一人称式的口语,采用的图形、符号、公式、术语、技术等符合相关标准[5]。

(6) 适用性

教材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适宜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教材而不是专著;学生层次定位准确,适宜特定层次、地区的学校选用;技术定位准确、有较高的性价比,适宜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和教师的教学;适宜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5结语

教材是一种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努力建设精品教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要建设成为精品应用型教材需要付出艰辛劳动。本文提出了一些思想和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为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精品教材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 知识更新、教材建设与创新教育[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4-6.

[2] 笑春风. 计算机特色教材分析与展望[J]. 计算机教育,2004,(8):75-80.

[3] 高等教育出版社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cn(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络),2002-12.

[4] 张剑平,夏洪文,楼广赤等. 打造国家精品课程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J]. 中国电化教学,2005,(5):31-34.

篇(5)

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均属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范畴,在对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进行分析之前笔者对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的概念进行梳理。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均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的理念偏重表述人机之间的互动。

可供性(affordance)的概念最早由Gibson提出,该概念是Gibson直接直觉论的核心内容。环境的可供性是指这个环境可提供给动物的属性,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① 。 可供性既不能像在物理中那样来衡量可供性既不像物理属性是一种客观属性,但也不像价值和意义那样是一种主观属性,可供性跨越了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法,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也都不是,它同时指向环境和观察者。Norman将可供性的概念引入到了设计学的领域,认为可供性是“是物体被感知到的和实际的属性,主要指那些可决定物品可以怎样被使用的基础属性”。Norman 认为可供性与物品的本质属性相关,而 Gibson 认为一个物品的不同可供性是没有差别的 ②。

社交可供性(social affordcance)是可供性的一种,是环境或物体允许社交互动的属性,比如说朋友悲伤的脸会让人有安慰举动,等在咖啡机钱的人意味着可以交谈,一个伸出的手意味着一次握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交可供性很多情况下用来描述社会化工具,比如维基百科、即时通讯工具、Facebook等社交网络③ 。

二、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对社会化营销的影响

技术的可供性是在人与技术的互动的清下产生的,当人际之间的社会互动以技术作为中介,那么技术便具有了社交可供性,技术也对社交行为本身产生影响。笔者以微信为例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对社交行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化营销所产生的影响。

1、语音对讲为对话提供模拟现实的对话体验

微信的语音对讲是微信的功能之一,语音对讲结合即时发送的技术一方面减少了单纯文字描述的生硬感,增加了社交互动的趣味性,社交互动增加了声音元素;另一方面语音对讲模拟了现实环境中的对话情境,减少了因文字解码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模拟的现场对话感让用户更容易产生交流的欲望,提供模拟现实对话体验这一重要的社交可供性。飘柔开启了陪聊式的微信对话,用户添加好友之后可以根据选择进入聊天模式与小飘实时语音聊天,真人版的对话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给用户带来趣味性极强的仿真的对话体验,同时使品牌人性化的印象深入人心。

2、即时状态发送增强身份认同感

微信的即时状态发送名称为“朋友圈”,朋友圈的状态是获取朋友圈内热议信息的来源,同时也是社交行为中身份确认的重要源头,在与朋友的互动中获取身份的认同,获得别人的认可。朋友圈提供了话题来源、身份确认的社交可供性,在圈子成员进行身份确认对信息进行传播的时候便很容易在圈子内部形成口碑传播效应。朋友圈即时状态的增加了用户进行社交对话的话题,激发人们进行身份确认的欲望和热情。举例而言,小农女针对白领阶层做圈层营销,每日发送的菜单在朋友圈得到转发形成口碑引爆了在白领阶层圈子,最后形成在朋友圈卖菜的独特营销景象。如汤姆?海斯所言:“营销即身份,身份即营销 ”④。

3、地理位置定位减少社交的距离感

地理位置定位能够让产品的目标用户更加精准,同时减少人与人聊天的空间距离感。用户每发一次朋友圈消息,微信后台便会抓取用户的地理位置,并在朋友圈中显示,在查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地理位置定位可以减少人们了解朋友身在何处的社交成本和时间成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地点和内容可以跟朋友进行聊天,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交成本,促进了社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营销者可以在地理位置上添加商家信息,在朋友圈进行品牌的曝光。此外,用户可以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来看是否有可以聊天的的人,使地理位置成为社交考虑的因素,为用户随时随时找附近的人聊天提供了可能性,这种社交可供性对于对于社会化营销来说无疑会增加营销的精准性,如果营销人员在签名档上附注营销信息吸引用户的注意就能够及时吸引在附近的用户到店消费。

4、漂流瓶提供社交期待感

漂流瓶的一扔一捡的过程的社交可供性是用户对他人秘密的窥探和对未知社交的一种期许,社交期待感促成用户去捡瓶子和扔瓶子。招商银行曾发起一个微信“爱心漂流瓶的活动”,微信用户用漂流瓶功能捡到招商银行漂流瓶,回复招商银行之后便会通过“小积分,微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在该活动中技术和创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5、微信公共平台带来精准互动的可能性

微信的公共账号允许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媒体形式资源齐发力,视听结合的富媒体营销让品牌能够与目标用户进行亲密接触,在微信公众账号的后台可以进行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从而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微信公众账号每日可一对多地向用户推送消息,与用户进行互动,同时也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信息互动。微信公共平台是信息分享的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用户获取优惠、参加活动的平台,微信公共平台提供了精准化社会互动的可供性。以星巴克官方微信为例,星巴克除了每日推送图文信息之外,还有一些与用户一对一互动的营销案例,2012年开展的“自然醒”叫醒服务时,当用户添加“星巴克”为好友后,用微信表情表达心情,星巴克就会根据用户发送的心情,用《自然醒》专辑中的音乐回应用户。在微信公号的营销过程中,除了技术的可供性之外,活动的创意、内容的趣味性成为用户是否选择社交互动的影响因素。

6、二维码打通线上线下

篇(6)

既往服装品牌多注重营销策略,而忽略品牌传播。品牌传播的主要作用就是使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区别于其他品牌。本研究对服装品牌运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具体操作,分析如下:

一、传播渠道

社交媒体主要是指一切可以进行互动交流的网络平台,主要包括:微博(新浪微博)、即时通讯(微信)、消费点评(大众点评)、百科(百度百科)、问答网站(知乎)、音乐图片分享网站(虾米)、博客(搜狐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爱奇艺)、论坛(天涯论坛)、社交网站(人人网)、社会化电子商务(美团)等。以上这些平台,不同的服装品牌根据自身的不同定位和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方式及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可以选择不同的渠道去投放传播内容,进行品牌传播。比如:人人网的主要使用者是学生群体,青年以及青少年服装品牌就可以通过人人网进行品牌传播。

二、传播内容

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的主要是不同的形式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服装品牌而言主要表现为服装品牌的品牌识别。品牌识别是一个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主要因素,在中国服装品牌同质化日益严重的今天,给消费者传递一个清晰准确的品牌识别,是品牌在消费者内心占有一席之地的基础,根据戴维.阿克的品牌识别理论,服装品牌识别内容应包括:

首先,服装品牌作为产品的属性。这个识别维度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最为重要,主要包括:服装风格、设计特点、面料风格、质量、原产地和目标消费群体特征;

其次,服装品牌作为个人的属性。也就是将服装品牌看做一个人,赋予它一些拟人化的属性,包括:品牌的个性、品牌和客户的关系;

接着,服装品牌作为象征的属性。这个维度的内容是将品牌作为一种符号能让消费者记住的属性,包括:品牌Logo、品牌主要色彩搭配、设计师、品牌创始人、品牌的传承、品牌的历史等;

最后,服装品牌作为组织的属性,即品牌作为一个企业能让消费者感知到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包括:企业文化、组织特征,企业规模、企业社会责任感等。

以上这些品牌识别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服装品牌在选择传播内容时可以考虑的维度,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服装品牌要根据自己品牌的特点,去选择最能代表其品牌的维度作为核心识别,再通过不同的社交媒体渠道和方式将这些核心识别传递给消费者。

三、传播方式

社交媒体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网络链接等。而对于服装品牌而言,可以将这些方式转化为不同的表达形式,比如:品牌文字介绍(可以包括品牌历史、设计师简介、设计风格等)、服装平面大片,服装会视频、服装品牌赞助冠名广告、代言人穿着示范或者新闻、服装品牌展览、打折促销活动以及品牌官网链接等。

服装品牌在解决了选择传播渠道、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后,不能各自为政,需要做到融合渠道,内容互补,全方位整合传播。社交媒体的成功性需运用多种平台创造品牌循环力,不同平台带给用户体验也不同,应为消费者提供多个可以与品牌对话渠道,通过多个渠道加入品牌互动,开展与品牌相关交流。品牌渠道传播方式通过“连载式”方式细分内容,将差异、互补内容分流道不同渠道中,为消费者带来360度的品牌信息,保持服装内容传播的新鲜感。因此,服装品牌社交媒体传播需要做到内容、渠道、方式的整合传播。

四、口碑营销

社交媒体另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可以分享,而且因为其N对N的互动方式,一旦一个信息成为热点,可以迅速爆炸式地传播。这就是“口碑营销”的基础。服装品牌传播要做到引发口碑,应主要做到以下两点:

1.内容有趣、富有创新性并且娱乐性强。如今的网络时代已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数信息充斥着消费者的生活,想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让消费者自愿地去了解并且分享品牌的信息,就一定要抓住消费者的兴趣点,将传播内容以有趣的,新奇的,娱乐性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消费者就会像玩游戏或者分享趣闻一样主动地为品牌做到“口碑营销”。

2.能和消费者产生共鸣。共鸣主要指目标消费者内心存在的一些情感,比如说怀念童年、缅怀青春、感恩父母、珍惜友谊等。服装品牌在传递品牌信息时首先需要对目标消费群体做详细的分析,找到他们内心情感的刺激点,然后将这些情感元素运用到传播的内容中,使消费者感同身受的理解品牌所要传播的信息。产生共鸣后,大多数消费者都愿意将品牌所传播的信息分享给他身边的人,这同样也形成了“口碑效应”。

五、总结

服装品牌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品牌传播时,首先需要对自己的品牌做一个精确的品牌识别,找到自己的核心识别及其对应的内容,接下来需要思考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做到全方位多渠道的整合营销。并且要以有趣的创新性的内容,使消费者产生共鸣并主动分享,从而达到口碑效应。

参考文献:

篇(7)

自国外Twitter的Vine一炮走红开始,国内短视频行业就已经沸腾起来。腾讯(微视)、新浪(秒拍)、美图秀秀(美拍)等互联网公司陆续推出了短视频应用,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在满面的唱衰声中,高速移动网络的发展令短视频应用发展远没人们想象那么糟糕。在微视运营团队单独成立微视产品部之后,短视频应用行业已经初具雏形,并在巨头内部和用户心中奠定一定地位。如今微信短视频功能的杀出,令外界惊恐不已,但实际上传统短视频应用和微信短视频功能还是各有优势的,仅靠微信革掉短视频行业的命并不现实。

较之图片与文字,视频所展现的内容将更加丰富,更加动人,这是所有短视频的优势。而对比微信的短视频功能,微视、美拍、秒拍等短视频应用要更有工具属性,他们的社交传播也不会局限于微信,拥有更强的拓展性。

工具属性加上不受区域的社交传播范围,是传统短视频应用的优势,但他们对比微信,微信已经积累出的庞大社交体系,就令其社交属性变成他们与微信竞争的劣势。

毋庸置疑的是,微信庞大的社交体系所积累的流量,让微信短视频功能刚刚上线就引人注意。微信短视频功能和传统的短视频应用相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社交资源上建立出来的优势,但其只是一款纯粹的视频拍摄+视频传播的功能,在视频的工具优化上和专业的短视频应用相比,工具属性极度不够也就成为了微信短视频功能的劣势。

工具+社交短视频发展的命脉

从短视频应用刚刚开始被业界关注伊始,短视频应用要有强大的工具属性,先成工具、再谈社交、再谈社交媒体的观点就已经得到认可。事实上,微视、美拍两者之所以可以成为国内短视频行业的翘楚,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移动高速网络已经渐渐可以支撑短视频应用的情况下,他们将剪辑、滤镜、水印、音乐、高清画质几大功能融合在一起,能够为用户玩出很多有特色、有创意的视频内容。其简化了视频处理过程,让短视频的内容可以更加简单,甚至一键式操作。他们能够让用户拍摄的短视频更加专业,更加丰富。这样更加优质的短视频应用内容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将令用户的短视频应用迎来更多的看客。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媒介属性变得越来越强的现今,微博微信的社交传播将令短视频应用中用户的短视频内容获得更好的曝光,社交资源是可以加速短视频应用的发展。但毫不冲突的是,用户在使用短视频应用的过程中,也担心自己自拍出来的视频效果是否够好。由此一来,对短视频应用而言,要让视频效果够好是否需要复杂的视频处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短视频应用要发展,无论是工具属性还是社交属性,它都离不开。目前微信短视频和微视等传统短视频应用,就分别掌握了短视频应用发展的命脉。

篇(8)

依东楼看来,无论这个消息是否为真,但通过控制好友数,以及严管订阅号,都能侧面反映出腾讯对微信的态度。或许腾讯还可能出台更加严厉的措施,来防止通过微信订阅号或朋友圈做营销,甚至对订阅号的媒体功能都会进行阉割。东楼有以下三个理由来佐证自己的猜测。

1、社交是腾讯立世之本,容不得丝毫动摇

社交是腾讯的立根之本,以社交为平台,延伸的商业模式更佳,腾讯担心一旦微信的媒体属性过重,营销过度,重蹈当初新浪微博那样大量的用户沉默甚至逃离的覆辙。腾讯希望淡化媒体和营销氛围,使得用户始终停留在微信上,作为一个社交平台,继而可以保证微信在移动端的入口地位。腾讯的态度非常明显,微信既不鼓励利用微信朋友圈做营销,也不鼓励利用微信公众号做营销。腾讯只需要一个干干净净,定位清晰的微信。在商业模式上,这个微信只可能成为移动社交商业平台。

微信在移动端的入口地位如此重要,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含金量最高的一张船票。腾讯当然不希望这张船票因为媒体属性过于浓重和营销氛围毁掉这个好不容易才培养起来的“黄金奶牛”。

这说明,微信对腾讯的战略意义极其重要,在商业战略上,腾讯希望通过微信在移动端再造一个“腾讯帝国”的野心显露无疑。

2、微信将优先为自身业务输送流量,不愿分流

另一方面,在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及极度活跃的用户群体之后,腾讯希望逐步淡化媒体属性。显然,做媒体属性的订阅号,如今腾讯是有一点不情愿的。但服务号不一样,服务号可以跟企业对接,能够实现流量变现。

可以说,腾讯在今后在移动端各条业务线的发展将离不开微信,甚至是极度依赖。对于这样一个掌上明珠,一个明日之星,腾讯当然会倍加呵护,腾讯绝不纵容泛滥的朋友圈营销和群魔乱舞的微信订阅号,毁掉腾讯依托微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的庞大移动商业生态。

泛滥的朋友圈,蜂拥而至的微信订阅号,将会分散用户的注意力,甚至会有分流的危险。这也是腾讯不愿意看到的。腾讯更多的愿意看到是,在这个平台上,腾讯自己的移动游戏、移动商务、移动O2O甚至移动搜索,统统可以得到微信强大的“流量给养”。

3、媒体非腾讯所向,商业回报为第一要务

并且,做一家有影响力的媒体自始至终都不是腾讯所追求的。虽然腾讯门户网站在所有门户里是最赚钱的。而且,新浪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印证,媒体只能用来增加影响力,却带不来巨大现金回报。

腾讯以QQ起家,而后虽然渗透了门户、游戏、电商、搜索等互联网行业众多垂直领域,但社交一直都是腾讯帝国最为倚重的立根之本。可以说,今天的腾讯之所以成为超过千亿美金的上市公司,几乎全部都有在社交基因之上开出的花。

篇(9)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166-07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国际传播不仅是一个国家对外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和组成部分,也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①相较于中国快速提升的政治经济地位,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实力却一直较为羸弱,其国际传播声音仍相对弱小,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②一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传媒实力仍然较为薄弱,“西强中弱”的媒体格局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另一方面,中国的国际传播活动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主流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因“宣传味过重”“传者本位”“原创力不足”“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而长期广受诟病。用业内人士的话讲,就是中国的国际传播是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说别人不感兴趣的事。③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争夺国际传播话语权,是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随着数字新媒体的发展,利用新媒体进行国际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中,社交媒体的表现尤为显著,已成为国际传播的新兴阵地。皮尤研究中心在2012年的研究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30岁以下成年人每天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新闻资讯。同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约有25%)开始使用这种方式来接收新闻。④基于庞大的用户数量与受众获取新闻习性的变革,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发送突发新闻信息和及时性事件的有效平台,成为媒体机构内容和吸引受众的不可或缺的工具。⑤鉴于社交媒体在国际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日增,不少国内学者已将其视为提升媒体国际传播力的一项有力武器⑥,认为社交媒体可以激发“草根”阶层的新闻生产活动,也可成为加强中国对外媒体与国外社群和民众之间互动的有效途径⑦,以此提升中国对外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⑧,进而更好地塑造国家形象。

近几年来,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下,视觉化信息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以图像信息为基础传播信息模式的新型社交形式――图像社交媒体应运而生。当前,已经有多款图像社交媒体和app(手机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如Instagram(照片墙)、Tumblr(汤博乐)、Snapchat(色拉布)等。这些社交媒体富含视觉图像元素,如GIF动态图片、人物自拍以及表情符号,反映了在网络传播中长期存在的一个内容主题:我们总是在寻找一种方式,能让自己以视觉化形式出现在在线空间当中。⑨但国内目前对图像社交媒体的传播实践和相关学术研究均显不足。现有研究所选择的社交媒体多为知名度较高的Facebook(脸书)和Twitter(推特),对于图像社交媒体这样新兴的媒体形式缺乏足够的关注,就图像社交媒体所开展的研究也没有关注其与国际传播的关系。因此,笔者选择以图像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试图探寻中国主流媒体在信息时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性的提升策略。

二、媒介进化视角下的图像社交媒体

在大多数的图像社交平台中,图像是最为主要的信息,文字则作为图像的一种解释工具出现。这种“以图代文”的视觉化传播导向既是图像社交传播平台的信息传播特点,也是其在进行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时的媒介渠道的先进性所在。而这种先进性在媒介进化论视角下更得以彰显。

由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保罗・莱文森提出的“媒介进化”这一视角,主要关注整个媒介系统中各种媒介孕育、产生、发展、融合、消亡的动态序列结构历程,以及不同媒介间竞争、互动、共生等关联结构状态。⑩在此框架下,莱文森将媒介技术的演化视为“由人指引的”理性的自然选择下的动态过程。B11在人性自主选择的影响之下,媒介的发展进化逐渐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趋势,即代表媒介发展的先进方向的新媒介必然比旧媒介更能够满足和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就图像社交媒体而言,可利用媒介进化论的视角,来分析其在国际传播中所具有的先进性和优势。

1.符合人类图像阅读的本能性倾向

莱文森曾指出:“演化过程中的媒介选择,越来越支持‘前技术’的人类传播模式。”B12所谓前技术时代的人类传播方式,是在不借助任何外在传播媒介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最为直接的信息接收与传播方式(如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以及对于色彩、声音的自然感知。而语言和文字,则是对前技术所进行的延伸。由于这种前技术时代的传播方式需要以人的生理特性为基础,因此,莱文森认为,媒介的进化方向必须适应人类最基本的生理感官功能,否则就会被淘汰。在前技术环境当中,人类需要依靠自身的视觉感官形成对自然界的认知,而图像则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模仿和自身的想象所创造出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说,人类具有一种阅读图像的本能性偏向。早在文字出现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制作图像,并将其运用于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早期人类留下的壁画和图形这样的视觉符号。而在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摄影、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图像越来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最常接触的信息形式。有研究显示,当今社会中有85%的信息以视觉方式进行传播,图像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13

传统以文字为驱动的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以及微博,都是以文字构成平台内基本的传播信息。而在图像社交媒体中,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图像的解读,而非对文字的理解,即为“图像第一,文字第二”的信息读取方式,从而创造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导向”文化。因此,很多图像社交媒体在平台基础设置上都强烈地突出了读图视觉化导向。如知名图像社交媒体Instagram和Tumblr,它们在个体的账户界面主页上出现的文字信息很少,且集中于对账户的基本情况介绍。而在信息的呈现上,每个账户所的全部信息在主页中都是以图片(或视频缩略图)的形式出现,不存在任何的文字解释或标题。在展现某一条信息时,Instagram和Tumblr都以突出图片的方式,让其占据设备屏幕中的最主要位置;并将文字放置在图像的下方,用户阅读信息的顺序是先浏览图片后阅读文字,以此凸显图片的视觉主体地位。图像社交平台所突出的这种图像阅读导向顺应了前文所提出的人视觉化阅读本能。以图片作为基本信息来进行传播,更接近人类在前技术环境中的传播行为。

2.高现实复制度与广空间延伸性

在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中,媒介所具有的复制与延伸功能,是其符合人性化需求的重要因素。莱文森认为:“人性化趋势媒介的进化趋势是再现真实世界的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这样的再现又试图维持原始媒介在时空方面完成的延伸。”B14这里的复制,指的是媒介信息对于现实世界的还原能力;而延伸,则对应于媒介信息传播的跨时空能力。也就是说,媒介进化以提升信息传播的“保真度”和“自由度”为方向。B15相较于文字,摄影图片对于真实世界的还原度和保真度更高。莱文森就曾经高度评价摄影技术对于现实世界的还原力度,他指出:“用摄影术传达外部世界方方面面的完美观念,很接近外部现实的情况。”B16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使用图片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合理使用新闻摄影图片,可以让报道对新闻事实的还原程度得到强化,从而增强国际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提升传播的效果。当今新闻受众对新闻的阅读需求,已经和一种“要么有图片,要么什么都没发生”的规范一起,发生了一种“图像化转变”。B17新闻受众开始希望能够从新闻事件的目击者视角来了解甚至体验新闻。

图像社交媒体所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直接取自真实世界的摄影照片和视频,在复制现实世界的“保真度”上,比文字媒体更加符合人性化发展趋势。在延伸性方面,社交媒体中的信息技术可以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实现即时性的交流互动,从而极大地扩展信息传播的空间延伸性。总之,与传统媒体相比,图像社交媒体拥有社交媒体所共有的信息传播延伸性优势;与非图像化的社交媒体相比,它还具有较高的现实性还原优势。

3.满足人类交流的便捷性

能够实现使用者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目的,是媒介进化中满足人性化需求的重要发展方向。具体到图像社交媒体,可分别从移动化、交互性和跨语言性三个方面来促成人类的便捷化交流。

(1)移动化。依照莱文森的观点,与他人交流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有了说话的能力,再加上和远方人说话的自然而然的欲望――无论他们和我们在何方都有想说话的欲望――我们就必然走到手机这一步。B18而行走移动又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天性,这就造成了人类必然渴望获得一种能够一边行走一边与人交谈的媒介。沿着走路和说话这对子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媒介人性化的重要内涵。B19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莱文森将手机视为能够同时满足人类交流与行走需求的理想媒介。他指出,能够让人们与不在身边的人进行交谈,是手机所具有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特征,也是其能够满足人类人性化需求的关键所在。因此,传播媒介的移动化趋势已成为媒介进化满足人性化需求的发展方向。

(2)交互性。与其他媒介相比,图像社交媒体的平台设置更加贴近智能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与使用心理。用户在通过图像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阅读时,只需通过简单的手指滑动,即可实现对上一条或下一条信息的浏览,无须多余的操作。而在分享时,图像社交媒体也在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分享信息所需的操作步骤,全部的分享行为可在手机中通过简单地点击发送而完成。在与他者交流的互动性方面,正如手机让人们可以与远方的他者进行即时通话,通过使用图像社交媒体,大幅压缩了原先存在于图像信息生产与社会互动交往之间的时间差,让人们可以一边进行拍照,一边与自己的亲朋好友就所拍摄的内容进行互动。这种将具体的信息生产行为与社会互动结合的特性,体现出了图像社交媒体立足移动网络所带来的媒介互动性。

(3)跨语言性。语言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一直是不同语言背景个体之间传播交流的巨大阻碍,也是影响国际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图像社交媒体中,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误读风险可被较大程度降低。与文字相比,图像本身作为一种信息或对文字信息的诠释,因其直观、鲜明、生动,更能被受众认知与把握。B20在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中使用图像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字在使用过程中因文化和语言问题出现的误读风险。正所谓“一帧图像胜过一千个词语”,图像作用于人的最直接的视觉感官,是一种直观化、浅层化和感性化的阅读方式,因而能够超越文化、跨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交流与沟通B21,成为“全人类通用的符号”、一种具有优势性的可以促进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的信息表达形式。

三、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媒体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已有不少中国主流媒体开始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中开设账号,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媒体仍处于整个社交媒体传播网络中的边缘位置,在社会资本的整体拥有量上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B22因此,了解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媒体中的传播现状,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平台中的国际传播力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采用中美对比的视角,选择以当前在全球范围最为流行的图像社交媒体Instagram为观察平台,并在媒介进化理论框架下,从媒体内容生产的一般要求、社交媒体属性体现、图像社交媒体所特有的视觉表达属性三个层面入手,对比中美媒体账户在信息上存在的差异,以此探究我国在图像社交媒体开展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Instagram中全部中国媒体账户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笔者选择以CCTV-NEWS和People′s Daily这两个表现较为出众、已在平台上吸引了一定规模关注人数的账户作为中国媒体的样本来源B23,并以CNN和NYTIMES作为美国媒体样本来源作为对照。在具体内容的样本选择上,以周为抽样单位,对这4个媒体账户在2016年6月和7月所信息内容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获得2个周的样本,总计样本信息330条。B24经过内容分析后B25,发现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平台中存在如下问题。

1.媒体内容生产的一般要求层面

(1)信息缺乏权威性、时效性。权威信源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是提升媒体社交账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标明信源可以提升账户自身信息的权威性与可信度。但是,这一点却被Instagram中的中国媒体账户所忽视,致使中国媒体账户所信息在权威性上落后于美国媒体。在CCTV-NEWS所的信息中,仅有30%(9条)明确指出了信息来源;而People′s Daily账户仅有7%(12条)的信息标注了信源。反观CNN和NYTIMES,其的大部分信息都有具体的来源出处,占比分别为95%(52条)和100%(79条)。在社交媒体中,账户信息时效性强弱,会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可信程度,进而影响受众对于该媒体账户的权威性感知。独立样本t检验(t=2.71,df=116.847,p

(2)新闻类信息不足。就Instagram中的媒体账户来说,所的信息大体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事件新闻类信息(内容为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另一类为趣味性信息(反映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动植物影像等不具有新闻性的内容)。对比显示,中美媒体账户在信息的类型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χ2=36.28,df=3,p

2.社交媒体属性用

(1)媒体账户之间的互联程度较低。在社交媒体平台中,在从属于同一媒体机构的不同账户之间展开信息的联动,可以让单一媒体账户中的部分用户将关注点转向其他账户。这种关注的转移不但可以使用户获取更加丰富的信息,也可以同时提升一家媒体机构下属的所有账户的受关注程度。就Instagram平台而言,卡方检验(χ2=58.972,df=3,p

(2)用户反馈程度方面中美差距明显。用户对社交媒体信息的反馈,反映了媒体为用户提供能动性、接近主体性人的潜在可能,是评价媒体传播效果的标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媒体所具有的传媒影响力的重要参考。在Instagram上,这种反馈主要体现于用户的点赞和评论。数据显示,美国媒体账户信息所获得的平均点赞数(12331.91次)和评论数(155.56次),均显著高于中国媒体账户(1781.53次;5.46次),中美之间差距较大。另外,用户对信息的反馈力度与信息形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从信息收获的点赞情况来看,中国媒体所的图片信息获得的平均点赞数(1589.56次),显著低于视频信息所获得的平均点赞数(9114.80次)。这种差异同样存在于美国媒体账户中。也就是说,中美媒体的Instagram账户所的视频信息会比图片信息获得更多的用户反馈。

3.视觉表达层面

(1)人性化视觉主体展示频率较低。在利用图像进行信息传播时,对视觉主体形象的选择至关重要。这种视觉主体形象关系着传播者想要表达的传播主题,也是信息受众在对图像进行解读和解码时的主要意义来源。在考察中美媒体所的信息中,中国媒体所使用的视觉主体前三位分别是动植物、自然环境和普通民众。美国媒体对视觉主体的选择与此恰恰相反,普通民众、名人与艺术表演者、政治人物成为美国媒体的主要视觉主体内容。不同主体形象的使用,背后所蕴含的具体的内涵和意义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性。中国媒体将Instagram作为一个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选择了中国一些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形象作为典型形象,吸引更多的海外用户关注。在国民形象的选择上,则采用了普通的民众代替政治首脑作为主要的国民形象来源,是出于降低信息中的政治含义的考量,增加展示人物形象的“平民化”特性,以避免原有中国媒体国际传播中出现的“宣传味”过重问题。美国媒体则显示出了其对于政治生活的热切关注以及对本国发达文化体育产业的自信心。在人物形象的选择上,美国媒体使用人性化视角,来突出一些突发事件对于民众生活的影响。

(2)视觉主体的色彩运用忽视跨文化性。在Instagram中,中美媒体在信息的色彩运用上也透显出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意义内涵和审美诉求。这是文化差异性在审美表达中的重要体现B26,而不同色彩的运用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而言可能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因此,针对异质文化使用具有特定含义的色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该文化语境下的受众对于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认识,提升跨文化传播的致效性。从具体实践来看,CCTV-NEWS和People′s Daily账户使用频率最高的主体颜色为暖色调的黄色及其近似色。对比之下,CNN和NYTIMES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主体色彩则为冷色调的蓝色及其近似色。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黄色代表着高贵感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欢乐和愉快的意义,是一种具有正面积极倾向的色彩。B27但在一些西方文化中,黄色却带有一定负面意义。如在德国和俄罗斯的文化中,黄色则代表嫉妒。B28再如,蓝色在美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代表国家共同体的颜色。但在一些东亚地区,蓝色则会被冠以冷酷和邪恶的内涵。B29中美Instagram账户在颜色使用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些色彩蕴含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文化内涵。中国媒体较多使用以黄色或同色系颜色作为信息内容主体色彩,更多的是基于中国文化语境,由黄色所代表的一种权威性意义内涵,也符合其媒体自身的官方色彩。但这种色彩的运用策略,可能会在一些西方国家令用户感到不适,并影响信息传播效果。

四、利用图像社交媒体提升国际传播力的策略

通过前文Instagram平台中美账户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媒体在媒体内容生产一般要求的实现、社交媒体属性体现以及图像社交媒体视觉表达三个层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美国媒体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传播力明显弱于美方。总之,中国媒体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图像社交平台所具有的先进性来进行国际传播活动。原因在于中国对外媒体未能足够重视新兴的图像社交媒体,也没有充分了解图像社交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所具有的媒介先进性。因此,要改变图像社交媒体中“西强我弱”的传播现实,并利用图像社交媒体来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必须提高对以Instagram为代表的图像社交平台的重视程度,加大对外媒体的入驻力度,增加单一媒体集团开设账户的数量。除此之外,在账户的日常运营上,还应该注意账户信息的频率,将其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线上,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状况,使已经获得的关注人数大量流失。从媒介进化的视角来看,中国媒体在利用图像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满足媒体内容生产的专业性一般要求

(1)提升信息的权威性。如前文所述,中国媒体账户所的信息在权威性上存在明显不足,无论是在对权威信源的利用上,还是在信息的时效性上,都落后于美国媒体账户。针对这种情况,中国媒体需要注意在日常的信息中清楚标注信息来源,在自身采稿基础上,多采纳一些来自国内外较知名媒体所的信息,以使用权威信源的方式提升信息的可信度。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强化信息的时效性,尽量缩小信息内容发生日期与信息日期之间的时间差,增强受众的权威性感知程度。

(2)增加视频信息。Instagram媒体账户所的视频信息比图片信息更容易获得用户的点赞与评论。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在图像社交媒体中,在平台条件许可的前提之下,信息者应注重增加视频类信息的l布力度,以适应用户在信息接收时的阅读习惯。增加视频信息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中国媒体的信息获得更高的用户反馈,从而增加中国媒体的信息对图像社交平台用户的吸引力。

(3)提升新闻类信息频率。作为对外新闻传播在社交媒体中的窗口,新闻类信息仍然是中国媒体所肩负的首要职责。通过对Instagram中的中美媒体账户对比发现,中国媒体在新闻信息的频率上显得有些落后,过于重视趣味性信息。因此,对中国媒体而言,需要在新闻类信息与趣味性信息的频率间重新进行平衡,增加新闻信息的数量。在新闻信息的题材上,可以仿照美国媒体,加大时政类新闻的频率。

2.充分发挥社交媒体优势属性,增强账号与平台间的联动交流

媒体账户之间的互动性缺失,是中美媒体账户在Instagram中存在的明显差异之一。为了改变中国媒体在平台中所呈现出的“单打独斗”格局,需要增加账户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这种联系互动不仅包含同一媒体的不同账户,在不同的中国媒体间也可以进行。通过账户之间的联动交流,将单一媒体账户中的已有受众吸引到另一媒体账户当中,以一种“互帮互助”“以老带新”的方式,提升中国媒体在社交媒体中的整体用户关注人数。

除了强化同一平台内部账号之间的互联互动之外,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之间,也可通过主页设置和账户链接的方式来实现相互间的串联。这种平台间的串联并不局限于不同图像社交媒体内部,在图像社交和传统文字社交平台之间,也可建立一种互联互通的密切联系。这种平台间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他社交平台中的用户快速吸引到某一新兴图像社交媒体当中,从而快速扩大媒体账户受众规模,提升图像社交账户的传播力。

3.善用图像社交媒体的视觉表达性和文化差异性

图像社交媒体的视觉化特性,会放大视觉主体在信息内容中的呈现力度。因此,中国媒体在信息时,要注重对视觉主体的选择以及对不同主体色彩在其他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内涵差别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

在视觉主体的选择上,可以参考其他西方媒体的做法,多将镜头对准新闻事件中的普通民众,适当增加普通民众作为视觉主体的信息频率,降低国际受众对于中国媒体“宣传味”过重的负面认知。在对一些极具中国特色的视觉主体选择上,同样也要参照国际受众的喜好,从受众角度出发,多使用一些广受他国民众欢迎和认可的中国符号作为视觉形象主体。

而在主体颜色的运用上,中国媒体在日常的信息活动当中应该改变固有的色彩认知,适当了解各种颜色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代表含义,并尊重国际受众对于某些色彩的负面认知传统。在信息时,多选择一些在大多数文化语境中都蕴含积极正面含义或不具有特定指向意义的颜色作为视觉主体中最醒目的颜色,降低负面指向性色彩出现频率,适应不同文化语境中用户的色彩认知。

五、总结与讨论

提升国际传播力,从技术操作层面上来讲,需要从充分利用和发挥媒介所具有的先进属性入手。笔者利用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论证了图像社交平台所具有的媒介先进性,证明它是进行国际传播的理想平台之一。与此同时,通过对中美媒体在Instagram中的现状进行内容分析和图像意义解读,得出中国媒体在使用Instagram进行国际传播时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图像社交媒体所具有的媒介先进性的结论。首先,在基本的媒介属性上,中国媒体所的信息权威性和时效性与美国媒体相比差距较为明显,且在信息内容的题材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分布失衡现象。其次,在利用社交媒体属性上,也存在着与其他社交平台和账号之间的交互性不足与用户反馈程度较弱的问题。最后,图像社交的视觉表达中所体现出的中美差异,说明中国媒体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出发,较少注意到异质文化受众的文化习俗与特点,从而会在视觉主体和色彩选择上对跨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这三个层面上的不足,让以Instagram为代表的图像社交媒体具有的媒介进化先进性难以在国际传播中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施展。

当然,利用图像社交媒体进行国际传播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消极影响。图像所具有的视觉吸引力可能会造成受众在信息接收时产生一种“图像依赖”,忽视文字信息所传达出的内容,造成国际传播中的信息量流失,出现理解偏差的可能。出于对图像画面美感的主观性认知,也容易造成信息者在信息时只是选择那些看上去很“漂亮”的图片,忽视一些虽然视觉美感不足但具有高度信息承载量和新闻重要性的图片信息,导致在国际传播中重现“报喜不报忧”式的传播。

除此之外,仅通过对内容进行分析和图像解读所发现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媒体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原因。关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未来的研究应该将立足点放在图像社交媒体的用户上,需要配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来探究用户在面对图像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特别是跨文化信息时的信息接收、信息解读、理解记忆等行为上所具有一般性特征。这些研究的开展,将会进一步提升中国媒体在图像社交平台中的传播力。

注释

①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②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10期。

③熊慧:《解析国际传播研究的若干“迷思”――兼议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机制》,《新闻记者》2013年第9期。

④M. P. Clark. In Changing News Landscape, Even Television is Vulnerable. Pew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People and the Press. http:///2012/09/27/in-changing-news-landscape-even-television-is-vulnerable/, 2012-09-27.

⑤D. K. Kilgo. Media landscape on Tumblr. Digital Journalism, 2016, Vol.4, No.6, pp.784-800.

⑥胡智锋、刘俊:《主体诉求渠道类型:四重维度论如何提高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4期。

⑦史安斌:《探析全球传播变局与我国外宣思路》,《中国国情国力》2014年第11期。

⑧匡文波、张蕊:《“微”时代的对外传播》,《对外传播》2014年第6期。

⑨T. Highfielda, T. Leaverb. Instagrammatics and digital methods: Studying visual socialmedia, from selfies and GIFs to memes and emoji.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nd Patrice, 2016, Vol.2, No.1, pp.47-62.

⑩郑恩、范宇:《媒介进化论质性框架初探》,《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B11B14B16[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2、37、84页。

B12[美]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B13张浩达:《视觉传播:信息认知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B15崔林:《媒介进化:沉默的双螺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

B17S. Allan, C. Peters. Visual truths of citizen reportage: Four research problematic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5, Vol.18, No.11, pp.1348-1361.

B18[美]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

B19陈功:《保罗・莱文森的人性化趋势媒介进化理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B20张东:《具象传播在网络跨文化传播中的方法论意义》,《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

B21周勇:《影像背后:网络语境下的视觉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9页。

B22韦路、丁方舟:《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图景:基于Twitter媒介机构账号的社会网络分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B23两个账户不仅在信息总量大大超过其他媒体账户,而且其关注人数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快水平上,分别从观察初期(2015年11月)的约1.7万人和23.9万人,增长至撰文时(2016年10月)的60多万和110余万人。

B24各账户样本数分别为:CCTV-NEWS 30条,People′s Daily 166条,CNN 55条,NYTIMES 79条。

B25内容分析编码由两位双语编码员完成。随机选取33条信息,采用霍尔斯蒂系数法进行编码员间信度检验,各关键变量的信度指数均高于0.7。

篇(10)

放开全为内容荒

作为社交平台的新浪微博,其最初设置140字的限制全是照搬twitter的140字符,但由于中文140字的表达丰富性远强于英文,因此,在社交属性的新浪微博内,140个字基本是不存在表述不清的问题的。这么多年来,各种辩论、爆料,也都在140个在内完成。

但目前看来,由于微信的崛起,新浪微博体系内的内容创作者将创作阵地由微博转向微信。其中逻辑也很简单,微博以社交擅长,其对内容要求偏短平快,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阅读平台则引入了深度阅读成分,且由于基于熟人关系的朋友圈的传播力,使得基于微信的内容创作者更便于名利双收。

因此,大量微博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将微博作为向其微信平台“导粉”的平台,虽然微信官方出台各种政策禁止此行为,如不得将微信二维码设置为微博头像等等,但创作者仍然通过图片以及文字暗示等形式开展“导粉”工作。

三年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公知大V离场,微博通过加大扶持段子手维持平台的热度和用户量未出现大幅下滑。而如果微信再将段子手“拐走”,新浪微博在内容原创方面的储备将面临被掏空的风险。

面临微信的内容抽水,微博一方面引入内容分成机制,以广告分成及粉丝打赏来刺激用户在微博创作内容的激情。据官方披露,2015年前11个月,内容创作者在微博分得两亿收益。

但即便如此,由于用户关注度以及朋友圈获得内容形式的转变,内容创作者仍然将微信作为首要创作目标,自媒体评判机构新榜最初也是以做微信自媒体排行榜起家。

为避免微博彻底陷入内容荒,只能打开所有约束条件,为所有创作者松绑,以期获得更多原创内容,维持微博影响力。

社交向左内容分发向右

如果一切随微博所愿,其最终的目的乃是在社交平台属性不变前提下,生成大量原创内容,用户在其微博社交生态内或原创或分享各类信息。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1. 社交重传播轻原创

最初twitter设置140字符是考虑到社交平台的分享属性,用户通过简洁内容表达看法或分享状态,而短信息的观点明确的特点也适合feed流形式。新浪微博发展最初,大量观点倾向明确的社会话题亦是其迅速占领风口的主要原因。

社交平台向来以观点取胜,表述清晰观点是适合社交平台传播的。而如今,大量原创内容引入,通过长文章以及长微博等形式,微博表述内容在不断扩容,内容深度虽有提高,但却忽略了传播的观点性以及内容的短平快等利于传播的优势。

当微博放开140字之后,等同于在内容原创方面微博与微信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可微博根基的社交呢?

2. 微博做大内容分发本是海市蜃楼

由于新浪以新闻闻名,因此使得微博从头至尾都有着浓浓的新闻属性,起初微博被定位社交平台,后又被称为社会化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似乎很难放弃自己在内容建设方面的优势。

因此,在门户移动端化最宝贵的时候,新浪将大量人力和物力抽调建设微博,新浪新闻客户端在四大门户位居最末,pc时代的光辉未能延续至移动时代。

上一篇: 会计学的特点 下一篇: 产品宣传推广方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