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5: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营管理变革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变与不变,等死还是博得一线生机
目前,还有人觉得移动互联网离美容行业很遥远。至少,美容会所目前的顾客主要以70后为主,她们对微信、微博、网购等并不是特别的熟悉。这的确是现实,而且这样的想法和曾经很多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马云开始做淘宝时,没人看好中国的网络购物,苏宁转型、京东在网上卖家电,有人觉得没有人会在网上买电视、冰箱等大家电。但结果呢?放眼看,今天的京东、淘宝、苏宁易购已远远领先各大电器实体商城。
领导变革之父约翰・科特曾说过:“关注纷乱的世界,在变革之中求得胜利!”而今天这个时代,就是变革的时代,就是市场重新洗牌的时代。如果开始变革还有一线生机,但若拒绝迎接变革,将必死无疑。选择等死还是争取一线生机?身为一名美容会所的管理者,必须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作出选择。即使你不明白移动互联网是什么,但一定要知道你的顾客在关注什么。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出生的人,他们从小就是拿着手机和鼠标长大的。那么,你说他们会更关注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信息呢?
互联网时代的三重营销重点
认识到了移动互联时代应被美容会所重视,那么作为美容会所的经营管理者应怎样顺应潮流,利用移动互联网为美容会所做营销呢?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些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的几个重点:
案例分享
上海,一家蛋糕店通过新媒体和官方网站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蛋糕销售,他们在全上海只有一家实体体验店,其他的工作都在网上进行。但他们目前每个月能做到300多万的营业额,全年的目标更是要做到8000万的营收。
这个案例的商家创造了原有基础上不可能实现的营业额,其经营模式是目前许多美容会所可以借鉴的商业模式――别人不仅已经在做了,还做出了成果。作为一个有智慧的美容会所经营者,必须要感受到这个时代给予的机遇与压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就来通过这家新派蛋糕房的案例,深入分析如何加入互联网时代的浪潮。笔者认为互联网时代有三重营销重点:
第一,在产品上下足功夫
据了解,该蛋糕店聘请的生产副总裁是著名蛋糕品牌研发中心的核心技师,也是中国十大烘焙名师之一。有这样的人才做产品,足以让消费者认可。所以,会所的营销、服务做得再好,如果本身产品不过关,结果肯定离期望值相去甚远。
苹果品牌之所以能颠覆诺基亚品牌,就是因为市场公认苹果品牌的产品体验最好、品质一流。再比如,国产品牌小米手机,在本土手机品牌中,同样的价格,消费者绝对买不到比其更好的手机,因为小米手机几乎是以成本价推向市场的。所以,无论是经营美容会所,还是开蛋糕房,都必须要在产品上下足功夫,否则一定是死路一条。
第二,做好差异化营销
案例中的蛋糕店还以上万的月薪聘请了专业的星座师,根据具体的星座制作相对应的星座蛋糕,过了时间点,消费者就买不到这个星座的蛋糕了。这在传统的企业主看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但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有了星座师会有什么样的好处?首先,星座师加盟可以使产品更有特色,更关键的是,还能让产品“有神”起来,由此差异化也就出来了。
企业战略里经常谈到聚焦、差异化,但企业老板们喊的多,真正能做到的却是凤毛麟角。如果所有美容会所都在卖面部产品,你是否想过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卖同样的产品呢?互联网用户购买的往往不是产品的本身,而是产品带给他们的那种感觉(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再者,因为“星座”这个兴趣点聚集起来的人们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足够的信任感,因此,也就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超级忠实的顾客”,美容会所的星座拓客卡就是这个道理。美容会所经营营销也要做差异化,绝不能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永远要做领跑者。
第三,将体验落到实处
蛋糕店为自己的产品建立了一个百人试吃团,对即将推出的产品,先让试吃团免费试吃、“封测”,给新产品提意见、说感受……这个试吃团的价值和意义毋庸置疑,不仅诞生了绝对忠实的“死忠粉”,这些人带来的网络影响力不是通过钱就能实现的,而他们只是用了一个免费试吃的策略就轻松搞定。
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1.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天然林是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组成要素,具有多样化的优势,比如,改善生态环境、汉涵养水土,必须加大对其保护力度,科学划分天然林,优化调整其具体经营方向,避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而这必须有效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重要性不断显现,而是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是其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内容之一,是时代不断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客观呈现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属于“生产、生活、生态”三者有机融合的重要途径,需要充分发挥天然林系统多样化功能,比如,修复、重建,促使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在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国要立足基本国情,根据天然林保护工程特点、性质、作用等,构建合理化的生态文化体系,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我国要借助多样化形式,大力宣传生态和谐,尤其是生态知识普及,促使社会大众全方位正确认识天然林,树立全新的生态理念,强化其道德意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中,大力支持该工程项目建设,借助多方力量,构建合理化的天然林生态文化体系,在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过程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到实处。
2.健全生态制度体系
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科学的生态制度体系,国家天然林的保护也离不开重要的制度保障。在实施过程中,我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总结天然林保护工程前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激总结对应的工作经验,出台相关政策,优化完善生态制度体系,不断加快生态保护法治化步伐,促使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能够在“科学、合理”的制度框架中顺利实施,促使天然林生态和谐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3.注重经营管理,优化生态评价
(1)注重经营管理。在实施国家天然保护工程中,我国要加大对其的经营管理力度,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优化完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采用集约式经济增长方法,科学管理天然林资源,优化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天然林产品深加工,促使林业有着更高的“产业化、集约化”程度,构建新型林业绿色产业,达到“低能耗、低污染”的目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我国要通过不同途径不断发现林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天然林工程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断加快我国生态经济事业发展步伐。
(2)优化生态评价。对于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来说,在实施过程中,我国要注重生态评价,采用先进的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全新的监督管理系统,全方位动态监测天然林保护工程,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化评价,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新问题,充分发挥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多样化作用,更好地保护天然林资源。
二、林业经营管理思想的变革
1.注重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林业分类经营
在社会经济发展浪潮中,林业经营管理思想变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要注重林业可持续发展。在此过程中,我国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科学划分森林,明确林业主导目标,注重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林业分类经营,优化完善组织形式、技术措施体系等,构建“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根据林业经营目标,对“现实、潜在”的森林生态系统进行合理化分类,采用多样化手段经营管理林业,比如,技术手段、法律手段,促使新时期林业更好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2.注重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多功能森林已成为世界森林资源方面的关键性架构,以林地为基点,科学经营森林生态系统,达到健康“经营、管理”的目的,其已成为新时期林业管理方面的关键性目标,更好地保护地区生态系统,避免其被破坏,确保地区生态系统平衡。
3.注重森林自然化、国际化经营管理
站在客观角度来说,在林业经营管理方面,森林自然化经营是其关键性理念,追求最大化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多层次科学改造人工纯林、低产林,使其朝着自然化方向发展。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气候变化谈判、森林认证、生态教学等日渐成为国际化问题,加上跨国交流、合作等日渐频繁,林业经营管理变革过程中,要注重森林管理国际化,有效解决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客观分析森林在生态、经济等方面的问题,优化调整林业发展方案,加大森林经营管理国际化力度,最大化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充分展现多样化价值,避免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为我国林业不断向前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要全方位正确认识天然保护林,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健全生态制度体系,注重经营管理,优化生态评价等,科学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国要注重林业经营管理变革,注重多功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注重森林自然化、国际化经营管理等。以此,确保国家天然保护林工程顺利实施,促使林业经营管理变革工作落到实处,全方位有效保护已有的森林资源,更好地保护天然林,促使我国林业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促使我国林业发事业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冬生.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续发展管理与政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
[2]杨秀丽.分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J].农业与技术,2012,05:69-70.
我国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从过去的供不应求型市场向供过于求型市场方向转变,其生产领域亦产生了从传统大规模制造式生产模式向个性化定制式生产模式的转型诉求。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局的根源在于民营企业对知识经济这一崭新经济发展模式缺乏有效认知。知识经济是建构于知识信息的生产与应用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知识生成与信息扩散为基础,以知识资产和创造知识的知识型劳动者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我国民营企业有必要立足知识经济时代背景来反思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阻滞作用,并据此探索切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企业管理变革新路径。
知识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管理的变革诉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诉求
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管理理念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其一,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的物本管理理念形成较强力度的挑战。传统经济时代的企业工作重心是以物资生产为核心,企业管理者较为重视有形资产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内部生产管理的中心是物资资产,其营销管理的重心则是产品,企业运营目标则主要追求以较低的物质耗费来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以实现企业的利润最优化目标。但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企业的管理重心从传统的对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向为对以人才和知识为重点的无形资产管理方向。这是由于知识经济赋予人才这一重要生产要素以新的内在价值,从而削弱了传统实物资产和实物产品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力度,由此给企业提出了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新要求。其二,知识经济对传统企业的封闭与保守管理理念形成较强力度的挑战。传统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强调组织的稳固性,重视建立团队精神式企业文化,强调对员工进行遵守组织纪律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的企业文化建设固然有提升组织凝聚力的功效,但同时亦削弱了员工的独立思维能力,导致员工缺乏创新能力,进而压缩了企业的创新式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在快速变化的企业生存环境下,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是企业的创新式生存与发展能力。知识以其持续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及市场创新的方式来挑战传统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反向迫使其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新理念。
(二)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诉求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诸要素的内在特征及其价值实现路径发生显著变化。民营企业若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占据发展先机,须清醒地认知到知识经济对企业所处的宏微观管理环境的冲击,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变革诉求。其一,知识经济时代的民营企业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开放式经济环境,传统的适应于稳定性经营环境的企业组织结构难以满足复杂经济环境的管理新要求。其二,技术进步在推动知识经济深化的同时,亦给民营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升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主流民营企业在技术领域奉行模仿策略而摒弃自主研发策略,民营企业对山寨技术青睐有加而对自主创新型技术研发鲜有意向。
(三)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运营机制的变革诉求
知识经济时代对民营企业所依存的宏观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冲击,民营企业需因势而动变革其经营模式,以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需。知识经济时代弱化了大规模生产所引致的民营企业规模效益优势,进而提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个性化定制式生产经营新模式。大工业化时代的生产经营将产品品质和成本放置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地位(张颖,2013)。在大规模生产经营模式下,批量生产同类型产品则可以有效提升工人的操作熟练度,大幅提升产品的制造品质和生产效率,进而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批量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规模经济在给民营企业带来成本降低和效益增进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内部分工日益精细,产品生产工序流程日益繁复,最终影响到企业决策者和各部门员工精准把握终端市场的消费者的消费动向。究其根源,在于此类民营企业固守传统的以生产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未能清醒的认知到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模式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了企业生产决策与终端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诉求相分离的格局,最终弱化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四)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人才管理的变革诉求
其一,知识经济对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模式提出变革诉求。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价值主要体现在蕴含于其关键员工身上的素养、知识与技能,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部分民营企业决策者缺乏对企业生存环境特征的必要认识,依旧采取月薪加奖金和福利的传统薪酬制度来激励员工。知识经济时代的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致胜需以合理配置企业有限资源来增进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值,而这都依靠知识型员工这一知识载体来实现。部分民营企业经营者忽视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与制定面向知识型员工的有效激励政策之间的紧密关系;其所有权者则吝啬于同知识型员工分享企业收益。这严重削弱了民营企业的知识型员工发挥其创造力并奉献其所掌握知识的积极能动性(张建华,2013)。其二,民营企业缺乏对员工进行在职教育活动的必要重视。知识更迭速度加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这使得民营企业的既有人才与技术储备的折旧速率加快。这给民营企业提出了重视对员工的素质与能力在职培养的要求,以确保企业人力资源素质与能力能跟上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进步的节奏。但当前民营企业乐于引进熟练技术人员,缺乏由企业出资培养员工知识与技能的意愿。鉴于员工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专用性特征,且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员工薪资水平普遍较低,故其亦缺乏主动垫资学习岗位所需技能的能动性。
知识经济驱动下民营企业管理变革的可行路径
(一)革新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的管理理念
知识经济时代的民营企业应当变革企业管理理念,建立以知识为主要驱动力的管理新理念。其一,民营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新文化。优秀企业人才是先进经营管理知识的载体。民营企业应当将人才作为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并给予其以高度重视。虽然工业经济时代以梅奥为代表的管理学者对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着较高的认知,但受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管理环境和管理者认知水平的限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多停留在学术层面而未能得到有力践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上升为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源,知识资源富集型企业将获得高于同行企业的创新能力。
其二,民营企业应当建立柔性管理模式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柔性管理模式是适应变化性企业管理环境的管理策略创新,它要求管理者将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转变为非线性思维方式,从纷繁芜杂的混沌现象中挖掘出企业未来可能占据的市场空间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动趋势,并据此制定和实施应对策略。柔性管理模式要求民营企业确立以人性管理为指导理念,以重构相互尊重的平等人际关系为切入点,通过信息共享和虚拟整合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企业内部人才的竞争性合作和差异化资源的互补,实现企业管理模式的升华。
(二)健全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良好的组织结构是规范民营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秩序,提升组织运作效能的利器。民营企业应当在组织结构设计层面作出相应调整,以有效应对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的新要求。其一,民营企业应当以知识经济为导向来健全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多元化企业治理格局,以此强化民主监督,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杨臣,2010)。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在社会知识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民营企业应当清醒的认知到企业内部知识精英们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自利心态,并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来促使企业内知识精英们在追逐其个人切身利益的过程中,同步实现企业的利益最优化目标。民营企业应当积极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利用外部智库支持的方式来增强民营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产权结构不清晰和家族力量控制企业决策等问题是制约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的方式,民营企业可以借助外力来健全企业组织结构,进而促使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和决策机制正规化。其二,民营企业应当建立鼓励知识型员工参与的科学民主化决策组织机制。民营企业应当重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通过遴选合格知识型员工进入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来鼓励关键知识型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决策活动,以充分利用其聪明才智和一线工作经验来为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与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三)创新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对民营企业的经营模式提出如下变革要求。其一,民营企业应建立适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效顾客响应机制(ECRM)。民营企业应当摒弃对大规模生产经营模式及由此衍生的规模效益优势的盲目追逐,转而建立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式经营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的消费者从传统的价格和产品质量等消费诉求重点转移为对产品使用特性的个性化需求的关注,以及对企业快速响应其个性化需求的关注。这要求民营企业应当应时而动,深入把握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个性化诉求,并通过改进产品生产工艺和优化企业运营流程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对终端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高效顾客响应机制系指民营企业应当与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以终端市场需求为导向来提升整条供应链系统响应终端市场需求的速度和能力。通过实施高效顾客响应机制,民营企业可以有效增加其客户对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进而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升其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四)激活知识经济时代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
其一,民营企业应当完善对关键员工的长期激励措施,使其同当前短期激励措施相辅相成。民营企业可开发以股票期权激励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手段,以增强企业利益与知识精英们个人利益的协同性。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民营企业应当充分考虑企业内知识精英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恰当的期权式股份分配方案来有效激励企业内关键岗位的知识精英们全力奉献其聪明才智。此举有助于促使企业内知识精英们的个人收益水平与公司绩效改进水平保持一致性,从而有效克服传统雇佣制下的民营企业所有权人与控制权人之间的激励不相容问题。其二,民营企业应当通过建立终生学习式企业的方法来稳步提升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水平(李林等,2012)。民营企业应当将终身教育排程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排程相整合,并从企业制度和物质激励等各层面给予参与终身制学习活动的员工以支持。具体而言,民营企业应当与中高职院校展开人才定向培养合作,从高校汲取与企业生产实践相关的最新技术与管理知识,切实提升企业管理效能;民营企业还应聘请相关领域专家驻厂指导企业生产实践,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民营企业还应自发组织员工开展各类科教文体活动,将知识学习与文娱活动相融合,以文娱活动来激发员工学习意趣,以有针对性的科教学习来提升员工业余文娱活动的品位,从而在丰富员工生活与工作内容的同时,建立一套内容丰富实用且格调高雅的民营企业自我学习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颖.知识经济驱动下企业管理变革思考[J].商业时代,2013 (25)
传统的财务业绩评价方法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的事后管理提供相关方面的信息,这就导致了企业短期行为。这种评价方法脱离了企业正在进行的作业活动,不能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并且其评价的是分部门的业绩,易产生局部行为,导致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定,导致企业难以实现全局目标。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要求绝不是这样,而是更加高效的评价指标,它应该是促进企业长期战略目标转换成具体的战术目标的,并且有利于具体的执行[1]。将公司已制定好的目标作为业绩评价的出发点和管理的起点,运用指标体系将战略目标巧妙地转换成阶段性的战术目标,然后将这些注意分层转化成具体的评价指标内容,使公司内人员和部门各司其职。总而言之,将宏观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分散成具体的、可实施的、阶段性的,并且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小目标,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深入的融入进战略管理的血液中,这样就将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
评价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财务指标进行评价,但是财务指标评价不能有效的对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的评价,这就意味着企业经营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战略经营业绩的评价。因此,需要对战略经营业绩建立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评价,但是在实际的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中,偏向于企业内部因素,从而严重忽略了对企业外部因素的评价。现如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许多先进的理念、体制、技术都不断涌入我国[2]。因此,我国的市场经济日益激烈,企业国内同行、西方跨国企业等多项竞争的影响。在没有对国外企业、环境以及我国企业等进行全面的正确的评价时,企业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面临的危机或机遇。这就意味着业绩的评价不但要将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同时也要时刻注意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和要求。在生产时,一定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及市场的需求,从而做到全面而系统的评价。财务指标因为本身的数据太依赖于会计报表而导致其本身的滞后性,非财务指标则是站在客户的角度或者是员工的角度等的有关指标。这些细小的指标基本可以放映出整个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对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全面的完善。
三、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创新业绩的评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新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给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创新的领域中,技术的创新最为重要,在国内的竞争中,最为主要的竞争就是经济竞争;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资本相对过剩,并且人才的流动也更加频繁[3]。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保持在竞争中的优势和地位,必须将创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力当中,才能不断的扩大生产的范围、提高企业的整体利益。西方发达国家一直都是在竞争原材料,目前的竞争方向已经转变为争夺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资源,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力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重要的标志。
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指的是企业自身具有的一种不易被其他的对手学习或者模仿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各种能力方面,具体包括:开发和研究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实现生产力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业绩及稳定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竞争力与创新的能力是一对相互促进的关系。从目前的竞争优势来看,创新有利于不断的开拓企业的市场领域,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四、评价机制中加入知识与资本要素
电子商务是信息化发展到当前社会形势下衍生出的新生营销方式,伴随其迅猛的势头,企业营销管理方式要顺应时展的方向,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让企业的营销管理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企业通过网络让产品影响扩展到更大范围,让更多的人了解,提升产品知名度,使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一、传统企业营销管理模式
(一)营销渠道较为复杂
在传统的营销渠道下,企业要实现产品从生产传递到消费者处,要经过极为复杂的过程和渠道。这个渠道中包括企业、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多个环节,其中批发商和零售商可能不止一个,存在多个级别。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产品的销售成本较高,甚至占据产品销售价格的一大块,大部分价格让渡给分销商,不仅让消费者承担了销售成本,对于消费者不利,还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产品分销导致销售周期较长,产品从企业到消费者受众的实践增加,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做出反应的灵敏度降低。最后,各级分销商不归企业管理,企业实施的营销策略难以推行,或者被扭曲改变,仍然导致营销成本增加。
(二)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管理采用纸质管理方式,人事档案,管理方案等都存有一份纸质档案,不容易保存管理,也容易被篡改,甚或遭到损毁。纸质管理方式让信息的分类、存储、分析、归纳都较为烦琐,检索使用也需要较长时间,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管理的成本,却未能给企业管理带来较好的效果和较高的效率。企业管理人员一层层衔接,工作逐级汇报,企业管理透明化程度低,一旦出现营私舞弊情况,势头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才会被管理者得知。管理效率较低,难以将各种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对于企业整体发展带来影响。
二、企业营销管理方式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变革
(一)从分时段营销变革为全天候营销
电子商务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的营销方式,打破了传统营销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从分时段营销变革为全天候营销。为了适应新的营销环境,企业要以全天候营销的理念指导具体营销活动。加强对营销团队的培养,革新销售理念。采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打破营销活动的时空限制,网络可以全天候工作,随时随地进行营销活动。企业要重视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发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强大作用,包括移动支付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产物也应善加利用,推动企业营销。企业对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反应要灵敏,不能因循守旧,要做到与时俱进。
(二)树立诚信营销的理念
诚信是企业发展之本,是企业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要素之一,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自身首先要加强诚信建设,制订相应管理制度保证诚信经营,鼓励诚信行为,惩戒营销管理中的不诚信行为。建立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让诚信成为企业日常营销管理的思维和自觉自动的行为。电子商务发展让企业的一点点动向迅速被消费者知晓,企业如有不诚信的行为,可能得到短期利益,但是影响企业形象,对于长期发展极为不利。企业应杜绝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刷信用、价格欺骗等行为,做好长期稳定的营销发展。
(三)注重网路营销
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做好网络营销。网络具备信息的功能,企业通过网络让消费者得知企业的基本信息,品牌,营销宣传活动等各种动向,帮助消费者树立对于企业的理解认知,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企业在网络上注重信誉,保护信誉,让买家买得放心。企业要通过网络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练习,建立企业微博,企业论坛等,在各大平台优惠信息,或者开展让利活动,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热情,企业拿出实惠的营销政策吸引客户,提高客户黏性和忠诚度。企业在网络营销上加大力度,将营销的中心向电子商务平台和网络营销上转移,降低营销成本,而影响巨大。
(四)注重人才挖掘与培养
从当前电子商务平台发展迅猛,熟知和善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管理的人才是非常宝贵的。大量企业需要具备实操能力的商务人才,这就需要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为企业自身储备足够的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推动企业电子商务发展,保证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扩大影响和营销总量。电子商务相关工作需要的知识储备较多,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开发与运用,经济知识,金融知识,消费者心理学,营销经验等等。电子商务人才需要有理论知识,也要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企业要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人才水平,邀请经验丰富的,电子商务界的知名人士为企业进行人才培训,帮助企业实现人才培养,推动企业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营销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结语
时代在不断前进,科技在不断发展,过去的工业化已经转变为当前的信息化,网络运用与电子商务突飞猛进,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营销管理方式在电子商务背景下不断变革发展,通过各种方式推动自身运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管理的能力,扩大企业影响,增强企业活力,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P901;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0894-05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Land Use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
in Huai′an City
ZHANG Fei, KONG Wei, WANG Yue-xiang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223300, Jiangsu,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data of 1988 and 200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use landscape in Huai'an city were analyzed using 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 landscape predominance index and landscape evenness index; and the vari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 and landscape evenness index of land-use landscape in Huai’an city decreased; while the landscape predominance index increased; the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decreased by 44.87×108 yuan; and the land ecological risk index increased by 0.013 from 1988 to 2005.
Key words: land use; landscape pattern; ecological effect; Huai′an city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是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定区域生态环境体系的综合反映。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并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角度评价土地利用景观生态效应,对于了解区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注重从不同角度与尺度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综合研究[2]。以淮安市为研究区域,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格局指数分析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参照谢高地等[3]的研究成果,定量评价研究区域土地的生态效应,为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 研究区域概况
淮安市处于淮河流域下游,位于北纬32°43′00″-34°06′00″,东经118°12′00″-119°36′30″,北接连云港市,东邻盐城市,南连扬州市和安徽省滁州市,西邻宿迁市,是江苏省省辖市。该市现下辖四区四县(清河区、清浦区、淮阴区、楚州区和金湖县、盱眙县、涟水县、洪泽县),面积1.01万km2。
淮安市属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的结合部,全市境内无高山,地势西高东低,以平原为主。境内河湖交错,水网纵横,京杭大运河、淮河贯穿全境,洪泽湖、白马湖镶嵌其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为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 ℃,年平均降水量940 mm,年日照时数2 130~2 430 h。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淮安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全市总人口为527.77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1.81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024元,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4 136元。
2 研究方法
2.1 土地利用景观数据获取
以淮安市1988年的Landsat-5 TM和2005年的Landsat-7 ETM+影像数据为基础,结合1∶100 000地形图以及其他辅助资料,通过人工目视解译与计算机遥感图像自动解译分类,得到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预分类图,提取了2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信息。参考中国科学院“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体系,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六类,统计出不同土地利用景观的面积。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从土地利用分类图上各随机采样850块,Kappa指数在0.73以上,超过了最低允许判别精度Kappa指数≥0.70的要求[4]。
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模型[5]
1)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反映了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的比例。如果景观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景观是均质的,其多样性指数是0;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的景观,当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相等时,其景观的多样性最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增大,则景观的多样性下降。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为:
Hi=-PijlnPij (1)
式中,Hi――第i年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Pij――第i年第j种景观类型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m――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总数。
2)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用于测度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中占支配地位的一种或几种景观类型的控制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Di=Hmax+PijlnPij (2)
Hmax=lnm (3)
式中,Di――第i年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Hmax――研究区域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相等时的多样性指数;其他参数同上。
3)土地利用景观均匀度指数。土地利用景观均匀度指数是描述土地利用各景观类型分配的均匀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Ei=×100% (4)
H′=-ln(Pij2) (5)
式中,Ei――第i年土地利用景观均匀度指数;H′――修正后的Simpson指数;其他参数同上。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区域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6],不同的学者对其划分方式不同。Costanza等[7]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17种,即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调节、水供应、防侵蚀、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物处理、传粉、生物防治、避难所、食物生产、原材料、基因资料、休闲旅游和文化。而我国学者谢高地等[3]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大陆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将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土壤形成与保护、废物处理、生物多样性维持、食物生产、原材料生产、休闲娱乐等9项。该研究采用谢高地等[3]的研究成果。
2.3.2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确定 1997年Costanza等[7]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自然资本》一文,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原理与方法从科学意义上得以明确,但该研究中某些数据存在较大偏差,如对耕地的估计过低,对湿地估计又偏高等。鉴于此,国内学者谢高地等[3]在Costanza等[7]提出的评价模型基础上,对国内200位生态学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1)。该当量因子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相互贡献的大小和农田食物生产服务经济价值评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以往评价方法更为全面,具有更强的针对性[8]。
表1是定义1个当量因子为1 hm2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等于全国平均粮食单产市场价值的1/7,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的各项生态服务相对于农田食物生产服务贡献的大小,由此便可将权重因子转换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参照谢高地等[3]的方法,根据淮安市实际情况,依据公式(6)可以计算得到淮安市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提供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
Ea= (6)
式中,Ea为单位面积农田生态系统年提供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i为粮食作物种类,淮安市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pi为i种粮食作物的全国平均价格;qi为i种粮食作物单产;mi为i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M为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
2.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量估算 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价值系数按以下原则操作:耕地对应农田;林地对应森林;草地对应草地;水域对应水体;未利用地对应荒漠;建设用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0。据此可测算出各类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单位面积年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ESV=(Aj・Cj) (7)
式中,ESV――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元/年);Aj――研究区域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土地面积(hm2);Cj――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单位面积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元/(hm2・年)]。2005年,淮安市小麦播种面积21.863万hm2,单产4 890 kg/hm2,全国主产区收购价格为1 380元/t,稻谷播种面积26.948万hm2,单产7 500 kg/hm2,全国主产区收购价格为1 553元/t,由此得出淮安市农田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为1 350.44元/hm2。比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得到淮安市2005年不同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单位面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2)。
2.3.4 土地生态风险指数 为建立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与区域综合生态风险之间的联系,利用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面积,构造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生态风险指数(ERI)[9],用于描述土地综合生态风险的相对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ERI= (8)
式中,Aj为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A为土地总面积;Wj为第j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所反映的生态风险强度参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各类土地利用景观面积变化分析
淮安市1988和2005年2个时段土地利用状况如图1。由图1、表3可知,1988-2005年该区域土地利用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和耕地有所增加,其他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均呈减少趋势,其中水域由1988年的3 549.43 km2减少到2005年的2 946.60 km2,减少16.98%;林地减少470.96 km2;未利用地减少了191.71 km2;草地减少了173.02 km2;耕地由1988年的3 785.45 km2增加到2005年的4 669.60 km2,增长23.36%;建设用地增加554.37 km2。
3.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利用公式(1)至公式(5)计算出淮安市1988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4)。由表4可见,1988-2005年淮安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从1988年的1.382 5、66.09%下降到2005年的1.244 7、59.04%。随着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下降,土地利用景观优势度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从1988年的0.409 3增加到2005年的0.547 0。这些指标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人类活动不断增强,人类对自然景观的影响逐渐增大,但另一方面反映研究区的景观多样性在下降,复杂度在降低,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在面积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增大,土地利用向单一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表现在研究期内耕地景观在研究区域占绝对优势,远远超过其他景观类型,且耕地景观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在研究期内呈上升趋势,即从1988年的39.13%增加到2005年的48.27%;各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的差值增大,如1988年比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36.66个百分点(耕地为39.13%、未利用地为2.47%),2005年比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47.78个百分点(耕地为48.27%、未利用地为0.49%)。
3.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根据2.3.3中介绍的方法,利用公式(7)计算出淮安市1988和200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5)。由表5可见,构成淮安市ESV的主要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是水域和耕地。1988和2005年,水域和耕地的ESV之和占总ESV的比例分别为88.75%和93.13%,表明研究期内这两者的生态服务功能在总体生态服务功能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研究期内淮安市的ESV总体呈减少趋势,从1988年的288.07亿元减少到2005年的243.20亿元,减少了44.87亿元,减少15.58%。在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中,除耕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研究期内有所增加外,其余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减少最多的是水域,减少37.43亿元;其次为林地,减少13.90亿元。
3.4 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动态变化
土地生态风险强度参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的指数标度法。首先通过专家判断用半定量的赋值方法确定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相对风险程度等级值,然后计算出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和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对某一因素的相对重要性顺序,最后得出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风险强度参数。韦仕川等[10]在研究东营市土地生态风险强度参数时,曾将耕地、草地、林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生态风险强度参数分别设定为0.112 7、0.075 7、0.071 4、0.079 1、0.253 8、0.084 4。采用这一研究成果,利用公式(8)计算出淮安市1988和2005年的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0.105和0.118。由此可见,淮安市在研究期内的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呈增加趋势,增加了0.013,表明随着土地利用变化,淮安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总体上呈现出恶化的趋势。
4 结论
1988-2005年淮安市土地利用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优势度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淮安市土地利用趋于集约化和单一化,一方面表现在研究期内耕地景观在研究区域中占绝对优势;另一方面表现在各种土地利用景观类型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的差值增大。
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和单一化引起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1988-2005年淮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了44.87亿元,减少15.58%,这主要是由于水域与林地的面积下降导致的。同时,土地生态风险指数也增加了0.013,表明淮安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总体上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因此,该地区今后应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通过土地整治来增加耕地和满足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控制耕地和建设用地占用林地、水域的行为,以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罗彦芳,钱 翌,王秀珍.淳安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388-392.
[2] 宋治清,王仰麟.城市景观及其格局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2):97-106.
[3] 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4] LUCAS I F J, FRANS J M, WEL V D. Accuracy assessment of satellite derived land cover data: a review[J]. Potogammetric Engineering & Remote Sensing,1994,60(4):410-432.
[5] 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DAILY G C. Nature Services: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M]. 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1997.
[7] COSTANZA R,ARGE R,DE GROOT R,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 Nature,1997,387:253-260.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也在加速,科技将各个国内的市场形成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一个分子,也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环境带来的影响。现代的企业管理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较刚性的生产运用管理,更多是考虑如何激发人的潜能,如何利用社会优势,获取社会关系资源,增加在柔性管理的关注,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这些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不无关系。同时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行政管理组织变革势在必行,如何有效进行,以后行政管理组织变革的方向是什么将被企业和学者所关注。
一、企业行政管理的内涵与职能
所谓企业行政管理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收集企业的内外信息,为企业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谋建议,形成可供领导决策的初步建议和草案,以便领导决策时作参考;同时对领导提出的方案进行认真分析,包括其优点和缺点,确保最后所决定实施的方案为最优;布置、组织相关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执行方案等活动。
尽管行政管理部门并不像企业其他部门一样,直接产生效益,但它却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它与企业中其他部门密切相关,并通过对其他部门的作用间接影响企业绩效。
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工作内容来看,其职能有:(1)收集企业内外信息。企业作为一社会人,它所作的决策不能独立于环境而存在,这就需要行政部分对环境进行分析,获取常规信息以及非常规信息,如国家企业政策变动、较大的自然灾害等都会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影响,行政部门的职能就是要及时获取这些信息;(2)为组织实行战略制定合理的计划。企业领导在制定方向后,方案的实施则需要行政部门进行长远的规划、制定相应的执行计划,让各部门了解自己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组织间盲目无序;(3)做好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行政部门就像是企业领导与企业部门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桥梁,它需要将方案中任务分解,合理地在各部门之间进行分解,并对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协调部门之间的矛盾、摩擦;(4)监督控制职能。作为管理的另一个环节,行政管理部门还要随时、及时对各部门的执行进度进行监督、检查,保证计划完成的进度和完成的质量,并在外部环境或者内部条件出现问题时及时调整计划。总之,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中的协调器、连接桥,行政部门的有效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的效率,加快企业的发展。
二、企业组织变革的影响因素
组织作为企业的构成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为了适应经济环境,获得持续的竞争力,组织变革是企业在经历一段时间后都要面对的革新。而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这里归纳为四点。
1.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生产技术、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技术的传播、普及和规模化生产效应使得市场上同类产品过于拥挤,市场决定权由卖方转向买方,因此企业开始更注重顾客资源、信息的收集,加强对营销部门的管理和投入;另外因为企业开发的新技术易被模仿,使得企业获得应有的技术优势,所以越来越多企业选择联合开发,即组织形式上产生了战略联盟、企业集群,以此来降低技术开发风险。除此,因为认识到技术革新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针对企业领导者对于技术并不精通以及没有时间放在技术研究上的不足,而基层技术人员对于企业生产技术了解熟悉,领导者将开始逐渐将权利下放到基层,加速组织扁平化。
2.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进,也加速了企业内组织间信息流通的速度。一方面,面对快速更替的信息,企业为了及时的应对外部环境的改变,就需要缩短组织层级之间的交流时间,这意味着原来“金字塔”式的结构需要改变,减少从最高层到基层之间的层级数,若像传统的层层上报,有什么问题先通过基层员工向基层领导反映,然后基层领导向中层领导汇报,中层再向高层指示,或者有些国企因为过于庞大,沟通效率甚至比这个更低,因此,企业的组织层级要减少,以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使得沟通手段变得多样化,企业组织内部有了自己的内网,方便了企业内员工的沟通,与其他企业则可通过外部网络加快联系效率,所以信息的全通道流通,拓展了组织结构的宽度,即管理者的管理幅度扩大。
3.顾客地位的改变。随着商家宣传方式的增多,顾客接受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也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这使得买者对商品的认识、以及购买的成熟度大大增加,而卖者处于主动地位的优势也逐渐被取代。对于被分解的价值观,每个部门的认识都不一样,尽管每个部门的只能不同,但企业面临的目标顾客是同以群体,这就要求企业各部门逐渐加强联系,而不是研发部门一味专心研发而为了从市场部门、营销部门那里获取顾客需求的反馈信息。可见,顾客主导地位的获得,使得企业打破组织之间的“墙”,紧密了各部门的关系,利于信息沟通、最终成本的降低。
三、经济全球化对企业行政管理组织变革的影响
在技术、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对于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为全球化市场中的一分子,它的发展与成长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运动,还是一种文化运动,它重新调整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直接、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当然,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对企业行政管理组织变革起着重要的影响,是促进行政管理组织变革的功力。
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企业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从第二部分,可以看到影响组织变革的几个影响因素,而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一部分,也会因为一些因素而产生相应的组织变革。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得益于技术与信息的促进,而生产技术的快速更新以及信息传递的提速,需要企业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缩短信息分散的时间。行政管理部门作为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报警器,更是要有着有效的组织管理效率,从而及时收集以及处理信息,避免不必要的信息传递拖延,导致信息失效、沟通滞后。所以,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革新组织原有的组织结构。因为组织内典型的“金字塔”型结构阻碍了企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使得许多信息不能有效被利用,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尤其是在一些大企业、国有企业,组织结构过于冗余,而作为企业中协调统筹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有必要从自身做起,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使组织结构向“扁平化”迈进,缩短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距离,加速信息的流通。
第二,经济全球化与企业行政管理组织的管理模式变革。传统被大部分企业所认可并惯用的管理模式是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所有的决策权掌握在管理者、领导者手中,因为组织结构的多层性,决策者很难听到基层员工的心声,而使得决策的制定犹如空中楼阁,存在主观评断。员工也因为没有被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尊重,而在工作中表现缺乏积极性,对企业认同感不高。经济全球化促使组织实现“扁平化”,意味着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管理模式也要与之相应。随着组织中层级的减少,管理幅度的拓宽,领导者应该学会放权,将权力将给下面的部门及员工,者不仅增加了员工的认同感,提供员工的积极性,也利于发挥员工的更大潜能。所以行政管理部门对于组织内的管理要实行制度化管理,即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有效的处理程序,从而方便行政管理部门内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也方便员工在与其他部门员工工作时及时有效处理许多权力范围内的问题,提高企业整体的应变能力。
制度化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组织运行的效率,它还渗透着人本主义的精髓在其中。制度化管理模式体现的是民主与平等,而这两个特征是社会开始关注人性、进入文明的体现,也是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管理过程中提出新的要求,从而使行政管理部门在组织管理中注重人性化管理。
第三,经济全球化与行政管理组织沟通方式变革。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对更多国外优秀企业的竞争,而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效率普遍不高,再加上市场的开发程度加大,为了避免经营风险,国内许多企业选择和国外企业构建联盟,获得新的知识、信息,提高竞争优势。为了适应这些变化,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对组织内部沟通方式上进行变革,如完善信息设备,构建内部网络,提高沟通有效性;同时也可考虑建立对外联络部门,增强与国外企业的联系,以便企业获得更多最新前沿的信息,以至于在同行中立于不败之地,为领导者做出有效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四、企业行政管理组织变革方向探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要求企业行政管理组织和其他组织一样也需要进行适应性的变革,将来行政管理组织变革的方向主要是组织结构逐渐扁平化、组织管理人性化、组织信息获取全球化以及建立组织联盟。
首先,企业行政管理组织结构扁平化。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同时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企业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和不确定性增加,因此需要优于传统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来增强企业的应对能力。而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通过减少组织中的管理层次,缩短行政管理决策与行动之间的时间滞后,从而加快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建立动态竞争优势,从而使组织的适应能力更加柔性化。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方式被简化,基层员工可以直接向领导汇报,提高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而内部网络的构建,方便了行政管理部门的横向交流,因为企业行政管理的职能之一就是信息收集,而完备的网络构建不仅方便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信息的收集,更加快了信息在企业内的流动,提高行政管理的职能有效性。除此,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更能发挥组织员工的积极性,在更多放权管理的刺激下,员工会更有归属感,通过不断努力工作学习,提高自己的实力,进而为行政管理部门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组织管理人性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交流,而文化融合是交流时遇到的最大障碍,因此,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组织内部进行管理时,要更多的关注员工心里素质。因为西方企业重视人本主义,因此许多国内企业在与国外企业交流,或是在进入国外市场时,经常因为忽视对人权的尊重被国外政府或员工指控,出现许多摩擦。因此,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在组织变革中体现对员工的重视,在管理制度上体现人性化,发挥柔性化管理优势,让组织氛围像在家里一样融洽,减少员工对工作的抗拒心里。这种氛围的形成已利于国外企业在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合作时减少摩擦,尤其在引进技术、管理人才时,可以让外来企业人员很快融入企业,认可企业文化,这也是企业加速融入全球化市场的方式。
第三,组织信息获取全球化。行政管理部门因为其职能是帮助高层领导做出有效的决策并协助决策的顺利实施,因此,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是保障信息质量的前提。而面对着市场全球化,行政管理不仅需要获取国内同行相关市场信息、产品信息,还要获取国际市场相关动态,不管在法律、法规的更改,还是相关企业要实施的重要战略、最新产品信息等等,所以,行政管理组织变革还包括组织在信息获取时收集信息的范围也要实现全球化。为了实现获取全球化信息,企业行政管理组织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联系,或许在国外建立办事点,方便行政管理人员在当地做好行政工作,方便企业其他部门在当地顺利拓展业务,如进行产品生产、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工作,行政管理则充当这个过程中的剂,尽可能较少纷争。
第四,组织联盟化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使得企业之间、组织之间逐渐形成一个有机体,形成相互连接的组织网络。企业行政管理组织作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同样也要与其他企业建立有效的连接。在以后的发展中,行政管理组织为了加强与其他企业的联系,将更多与相关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相互获取对方有利的地方,通过技术交流、知识信息互通,逐渐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知识。通过建立组织联盟,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为企业其他部门获得更多的生产经营方面所需的信息和资源,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减少产品开发、技术研究上的生命周期,从而产生持续的竞争力。同时,行政管理部门还需要与行业外其他企业相关部门建立联盟化组织,如供应商、供销商、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或者一些研究高效,一来可以方便在企业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和政策动态,二来也可以减少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研发风险,通过和高校或者研究机构的合作,可以减少企业的研发成本,而这些的实现得益于行政管理组织建立战略联盟的结果。
除此,企业行政管理组织变革还体现在组织内部关系网络化。关系网络化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技术的更新,方便企业员工间信息的传递,促进信息的全通道传播;另一方面,增加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系,方便它们对其他部门员工的了解,也利于行政管理人员协调组织间的关系,有效的对各部门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控制、监督。同时,通过网络通讯可以促进员工的交流,提高其学习能力,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合作,利于企业处理更为复杂的项目,从而更从容的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邓向青.企业行政管理-涵义-职能与特点[J].文史博览,2008(2):78-79
[2]米旭明,黄黎明.企业组织变革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管理,2005(1):43-46
in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Management
LI Zirong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 Nanning, Guangxi 530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nalysis Factual schools, employers, students, parents and the state government are several stakehold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n practice management, by reas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rigid and flexible management tools to manage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to promote joint particip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e managem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stakeholders; practice management; real state; ought state
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本科的“精英”教育,也不同于中职简单的“操作”教育,它注重的是较强操作技术和专门技能的掌握,以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顶岗实习是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岗位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教学活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以学生在实际的职业岗位上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而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
由于高职院校实习管理具有主体多元、实习地点分散、实习内容多样、管理盲区多等特点,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政府等利益相关方多方参与,协调完成。
1 各利益相关方在高职院校实习管理中的实然状态及原因剖析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实习管理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各利益相关方在实习管理中的管理缺位。
1.1 政府
政府目前在高校实习管理上基本处于“无为”状态。作为公共管理部门,政府在要求高校发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功能的同时,还得兼顾各界企、事业单位的利益。因此,在还未出台能顾全双方利益的相关政策之前,政府很难充分发挥其引导、监督职能来促成校企双方对学生实习的共同管理。
1.2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对学生实习管理在意识上、制度上、执行上都存在漏洞,基本属于“放羊式”实习管理。按照教学要求,高职院校在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任务后,都会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然而,绝大部分学校未能对学生实习的单位进行严格筛选,无论用人单位是否适合学生实习,先把学生推出去再说,意识上不够重视学生的实习教学环节。最终导致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沦为廉价劳动力之余,不仅学习不到实践技能,在遇到生产安全事故时自身权益还得不到保障。其次,许多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在“为学生解决实习单位”的问题上,实习管理无制度可依,对已经在岗实习的学生缺乏细致的跟踪指导与过程激励。再次,部分学校在执行实习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常常“有心无力”,执行不到位,最终导致实习管理流于形式。
高职院校对学生们的“放羊式”实习管理,主要基于以下原因:第一,由于学生本身对岗位不熟悉,业务不熟练,工作效率比较低,学校为了每年解决大批学生的实习问题,已经没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对话的机会,基本上沦为求用人单位接收学生的弱势群体,很难为学生选择最优的实习单位,也不能苛求用人单位协助学校对实习生进行管理。第二,由于学生们到不同的单位实习,岗位、工作环境等各方面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学生实习的表现很难客观评定。实习表现无法量化考核为学校疏于实习管理提供了充分理由,许多学校只要求学生能上交用人单位盖章的实习鉴定表,证明学生确实参加过实习即可,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没有进行跟踪指导与激励。
1.3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参与高职学生实习管理的热情不高。由于学生生产效率较低,实习周期太短,受经济利益驱使,用人单位普遍不愿意接收学生参加定岗实习。大部分接收实习学生的单位,也只是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顶一时的用人之急,对实习学生续用的意愿不强。由于大部分用人单位属于消极、被动接收实习生的状态,因此基本不会为实习学生购买意外保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个人的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单位也不太可能会为协助、配合学校进行实习管理而耗费人力物力。作为实习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密切、最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的用人单位未能承担部分实习管理的责任,高职院校要提高实习管理成效的难度之大就显而易见了。
1.4 学生
部分学生存在对实习不重视,对学校的实习管理不认同等问题。在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管理都存在漏洞的情况下,作为实习主体,学生能否严于律己,自觉、认真完成实习任务显得尤为重要。现实中,部分高职学生本身学习态度就不够端正、学习动机不强。实习过程远离学校的监督,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对实习不重视、怕苦怕累、不认同学校的管理等情绪,从而在实习过程中偷懒、不主动请教前辈、频繁换岗,甚至根本不去实习,最后随意找个单位盖章蒙混过关。学生在实习中的这些表现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同时影响了实习单位的正常生产,长此以往,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偏见更难以消除,最终损坏学校的声誉,造成恶性循环。
1.5 学生家长
大部分学生家长未能承担起共同管理学生实习的责任。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学生家长认为把小孩送到学校读书,管理学生的责任就应该完全由学校承担,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部分家长没有与学校共同管理学生的意识。其次,由于不理解实习重要性,过于溺爱小孩等原因,学生家长经常对学生无故离开实习岗位、不参加实习教学环节等行为不予理睬,甚至袒护学生,导致实习监管存在盲区与漏洞。
2 各利益相关方在高职院校实习管理中的应然角色
顶岗实习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确保学生毕业后“零缝隙”投入工作岗位的有效方法,也是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实习管理的缺位不仅不利于教学的正常开展与学生的成长成才,还容易导致学生被骗、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系列问题。作为高职院校实习管理的利益相关方,学校、用人单位、学生、学生家长及政府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2.1 政府应该做好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桥梁与催化剂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倾斜性政策来鼓励用人单位接收实习学生,比如对主动接收实习学生、每年完成接收实习学生数量并配合高校管理的用人单位,政府可以对其实行减免税,为其各方面申请开办绿色通道等等。
2.2 学校应该承担起实习管理的主要责任
作为实习管理的主要管理者,学校应该制定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实习管理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确保管理制度能高效执行。在学生实习过程中保持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通过走访、检查等手段对学生实习进行监督与管理。同时,学校还应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维护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正当权益,争取学生、家长主动投入实习与共同管理过程。此外,学校应该积极筹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解决学生实习单位拓宽渠道。
2.3 用人单位应该积极配合高职院校的实习与管理工作
用人单位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应该从培养人才、挖掘人才的角度出发,主动吸纳高职院校的实习学生。其次,单位是高职学生实习期间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安全、高效地开展实习不仅有利于其顺利完成学业,也可以提高单位的生产效率。因此,实习单位应该及时跟学校沟通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为实习学生提供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用人单位应该承担部分赔偿学生损失的责任。
2.4 学生理应遵守学校相关规定,认真完成实习任务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应该端正态度,明确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习而非赚钱或就业,只有这样才不会对实习单位过分地挑剔,并能克服恶劣的实习环境,自觉投入实习。其次,学生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应该主动与学校、用人单位沟通,避免因不必要的误会导致对学校管理行为的不理解,从而不配合实习管理。
2.5 学生家长应该参与到对学生实习的监督与管理中
作为学生的监护人,学生家长比较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及需求,在学生对实习产生不重视、抵触、反抗等心理或行为时,家长应该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学校,为学生顺利完成实习提供支持。
3 对策研究
从各利益相关方在高职院校实习管理中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的差距来看,只有充分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才能提高实习管理的效果。
3.1 刚性管理是基础与保障
要确保实习管理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刚性管理是基础与保障。政府必须制定倾斜性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参与实习管理,同时明确学生实习期间发生伤害事故时学校与用人单位的责任,督促校企规范实习管理。其次,学校必须完善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实习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制定科学的实习考核指标,对负责管理实习的老师、参加实习的学生都进行有效管理与监督。
3.2 柔性管理是关键之道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7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20-01
Promotional Effect of Informationization for Hospital Business ManagementGAO Gui-de,XUE Li-wei,ZHAI Hong,HUANG Qing-hua,CHEN Fang-yuan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 250021,Chian
【Abstract】Five aspects of promotion effect of informationization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in the paper.Manager must realize that informationiz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hospital management at fierce competition for medical treatment market nowaday,only using“Digital and Net”technology sword which have two cutting edges,manager can establish rightly strategy and adjust service item of medical treatment and follow rule of medical treatment market and recombine and reforge hospital workflow and change lag work mode according to national medical reform,modernization hospital business management goal based on“Center of Patient”can come true.
【Key words】Business 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Hospital management; Medical reform
1.引言
数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服务市场的激烈变革,使医院的经营管理发生变化,一改传统服务模式,以市场为靶向,逐步走上企业化经营、多元化发展、社区化服务、人性化管理的现代医院经营管理的道路[1]。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在我国实现医院经营管理将是新一轮医院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医院要为病人提供全面周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不仅要靠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维系其经营,更重要的是还要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来经营管理医院。为此,医院借助信息化来推动医院经营管理是实现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最佳选择。
2.信息化促使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发生战略转变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面对国内外医疗服务市场激烈的竞争,处在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时代的医院,参与竞争的模式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转变,现代医学模式下,医院的中心是“病人”,医疗机构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模式来管理和经营医院,加之国外先进的医院经营理念和成熟管理经验被引入,使得国内管理医院和经营医院的理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医院传统的人工管理手段和模式将达到极限实现医院全方位经营管理战略,采用信
息化的方式对医院进行全局管理,并使其成为医院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未来医院的必然选择。可以预测,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依附于医院的主动和被动的竞争选择战略,服务于医院竞争和经营管理战略需求,最终成为中国医院最基本的基础设施[2]。
3.医院信息化有助于医院全方位的战略整合
整合就是调动并集中医院现有条件的优势,包括我们的决策实力、资金实力、人才实力、技术实力、创新实力、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的政策大环境等等,将这些要素全部有效的整合起来,运用到医院实际运作中去[3]。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医院的机遇与压力并存,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抢占先机,求生存,谋发展,医院信息化无疑给医院整合注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它使医院必须改进或摒弃过去落后的工作方式、管理手段和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经营管理战略调整和整合。以医院信息化带动并加速完成现代医院整合是最终实现数字医院目标的源动力。
4.医院信息化有利于医院经营管理新模式探索
信息网络时代已把医院推向了一个新的运营空间,为医院迎来新一轮的变革,新的变革要求医院必须具备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再造流程”。医院再造流程是指医院在转变经营战略的基础上,在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机会中,对流程重新组合,改进服务模式,让病人更满意,使医院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现代管理大师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辟认为企业以流程为基础进行运作,改革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要再造流程,不再以任务为中心局部改造,而以流程为中心整体改造,既一是彻底改革,二是再造流程;再造流程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新思路[5]。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医院信息化,一方面冲击着医院传统的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又为医院再造流程,探索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提供挈机和实现手段,医院借助信息化在经营管理中再造流程,探索经营管理的新模式是大势所趋。
5.医院信息化有利于医院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进入新世纪,国家已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到了发展国力的战略中心地位,数字经济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国家产业的核心之一。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依赖医疗卫生活动和信息采集处理过程的信息高度密集的行业,医院诊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院对医疗信息和最新科技信息的占有量,医院所有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因此,医院信息管理水平决定着医院的诊疗和经营水平,是医院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总之,医院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它是国际化趋势,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优化管理再造流程,而且可对医院完成全方位经营管理的总体水平作出评价。为此加快数字网络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发展与应用,以实现医院的信息化来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为医院与国际接轨和应对改革提供了最佳定位。
6.医院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医院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医院的经营就是医疗服务的经营,就是按照医疗市场的需求,决定医院生产或提供什么样的医疗服务产品,为谁生产或为谁提供医疗服务产品,如何生产或提供医疗服务产品的过程[5]。数字时代特别强调医院经营管理要重视医院在本行业的特征占有率,包括人才占有率、技术占有率、信息占有率和创新能力占有率。其中谁拥有并利用信息,谁就会在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权,从而为医院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并为医院的发展创造条件。医院信息化创造医院在本行业的特征占有率的同时,也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是医院经营管理策略中的轴心之一,由于医院的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叠代实现的系统工程,所以它为医院在未来的发展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它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7.结束语
今后,医院的经营管理就是要按照现代经营销理论和管理理论,以医疗市场开展医疗活动,随时根据医疗供求市场的变化,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资源,一方面引导新的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拓展现有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使医院转变服务模式。综上所述,医院数字化或者信息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势必以触动医院经营管理理念、工作流程和机构等生产关系的变革去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创新,数字化医院大势所趋,只有顺势而为,才能实现医院发展的重大突破,是医院能运营的前提,最终成功完成医院全方位的经营管理。
参考文献
[1]毛志红.实施市场营销战略,促进医院改革发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1:652.
[2]饶克勤.浅议我国医院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J].当代医学,2002,8(9):44-46.
[3]黄卫东.新世纪医院经营发展中的整合战略[J].中国医院,2002,6(3):30-32.
一、精益企业经营管理基本理论
精益企业经营管理是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运用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整体优化,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达到优秀的现场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求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企业经营管理。“精益”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并用最快的速度设计生产出来,以最低的成本,明显的竞争优势,全面、灵活、优质、丰富的花色品种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精益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思想在于消除浪费和不断改善。前者指的是从组织管理到生产过程,侧重分析产品流、物资流、信息流,及时暴露问题,删繁就简,杜绝浪费,从而使价值流连续流动起来;后者则强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力争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彻底消除浪费,体现着精益企业经营管理的精髓。
二、煤炭精益生产的实现
1.煤炭精益生产的实现模式
(1)先局部后整体实现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传统的煤炭生产企业内部,根据精益企业理念特征和本企业实际,组建精益生产单元,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和贯彻精益企业理念。这个精益生产单元可以是矿(厂),也可是生产采区(车间),但要求此单元有独立的生产系统。通过精益生产单元的推广,在全企业实现精益生产。其优点是,通过企业内部试点,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全面推广,有利于企业平稳过渡;其缺点是,两种生产模式的转换时间长,对于产品品种相对单一的企业来说,试点车间的选择和组建十分复杂。
(2)一次全面实现模式。这种模式的思想是,针对传统的生产企业,根据企业活动和企业理念特征,构建和贯彻精益企业理念,实现精益生产。其优点是,转换周期短,有利于企业迅速实现精益生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其缺点是,由于企业重组,将在短期内对企业产生较大冲击。对于煤炭生产者来说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一种模式。由于煤炭生产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应该避免剧烈的变化,所以对于生产中的煤炭企业应该采用局部实现模式;对于新建煤炭企业,应该采用一次全面实现模式。
2.煤炭精益生产实现的关键点
精益生产的实施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包括选择对象并定义价值、分析价值流、消除浪费和总结并标准化4个阶段。实施精益生产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1)选择对象应依据不同组织的生产状况而定,主要选取那些对生产系统约束大或明显存在浪费现象的过程或环节。当今煤炭生产系统中,存在物流倒流、堵塞,工程设计不符合现场情况或重复施工,组织结构臃肿、信息不畅等问题。因此,物流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组织设置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是实施精益活动首选的对象。
(2)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三类:产生价值;不产生价值,但目前尚不可避免(称一类浪费);不产生价值,马上就可以避免(称二类浪费)。管理活动就是要消除第二类浪费。
(3)消除浪费的关键技巧,就是让价值流流动起来。演唱煤炭生产战线,任何一个生产过程的优化都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4)在一项活动完成后,还要对精益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分析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找出成功或不足的原因,然后总结,制订新的作业规范,把新规范纳入煤炭生产管理系统中。然后进入下一循环的精益过程改造。
3.煤炭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条件
(1)高素质的员工。煤炭精益生产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职业观念和技能素质两个方面。煤炭精益生产系统中员工必须具备以下观念:以现场为中心的观念;用户至上观念;树立危机意识;持续改进的观念;职业道德观念。
(2)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人员素质和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3)良好的环境。对于煤炭生产组织来说,要处理好本组织与物料供应厂商、运输公司、大顾客3方面的关系,使三个方面认识到利益的共同性,保证三方共同发展。
(4)高效的信息化建设。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通讯手段,利用作业点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及时发现问题,通知相关工序,调整生产。
(5)匹配的煤炭加工技术。随着社会发展,客户对煤炭产品的品种要求越来越多,对煤炭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煤炭加工对于煤炭企业发展的地位也就逐步提高。
三、精益思想企业经营管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自从BPR理论提出以来很多企业践行了这一理论,但是也不乏失败的案例。据统计,通常实施BPR项目所需的时间、资金和其它资源是预先估计的2.5~3倍,巨大的再造成本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这样一来,由于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的分离,管理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被巴克雷等人(1998)称为“不连续”的问题。这些原因主要体现在对信息技术的错误理解、变革的激烈程度、实施技术的复杂性和企业变革管理等几个方面。因此,急需一种对信息技术依赖度低、成本低、风险低、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完整的方法体系来帮助企业,使其企业经营管理发生变革。在进行企业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道路上,精益思想及其方法己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成本相对较低,方法体系完整、成熟的变革理论。
煤炭行业不同于汽车制造业流水线作业,井下条件复杂多变,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且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很深,管理粗放,浪费严重,煤炭企业的这种现状就决定了推行精益思想也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只有在精益思想的指导下,才能够真正改变煤炭企业的现状,才能提升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基业长青。在降低实施成本的同时加大了业务流程再造在煤炭企业实施的可行性,这一研究成果在煤炭行业的推广更会为整个行业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