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风险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3 09:25: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力安全风险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力安全风险点

篇(1)

就目前来说,国内的大型、中型以及小型电力企业都处在高速上升的阶段,而且其发展前景是十分令人看好的,具有无穷的市场潜力,毕竟无论是人民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业企业的发展都对电力有着强烈的需求,虽然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但是众所周知,机遇和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其中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直接阻碍了企业发展与运营,当前影响电力企业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观因素。意识是行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而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高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在工作的时候由于对安全知识不了解经常主观臆断,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与出现;电力企业高层领导忽略了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领导缺乏长远的目光,认为安全培训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导致员工的安全技能得不到提升;电力企业的相关机构之间权责交叉,未能形成良好的协作。第二,客观因素。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对电力的需求呈现上升的趋势,所以电力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抓住电力工作的关键和重点,造成电源不足现象的出现,而且管理结构存在诸多漏洞和缺陷;由于电网建设范围之大导致对电力建设质量、运行安全、维修维护方面的忽视,使得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第三,电力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不同于一般的企业,电力企业的特殊性是很强的,因为其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加之电力市场时刻在变化,所以对于市场规律的把握相对较难市场的变动较大使得管理人员不能制定一个有效安全管理策略。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在存有风险的项目或企业中将风险值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如何将风险管理做到尽如人意?简单来说就是分清风险管理的主次,先对造成损失较大、关系利益较广的风险进行处理,再处理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风险。但是实际的风险管理开展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达到理想的风险管理效果和目的是很难的,毕竟风险与事故的严重程度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和关系可循,所以在处理风险之前需要仔细的衡量风险与损失之间的关系,以期尽最大可能降低风险的出现概率和由于风险而造成的损失。做好风险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风险进行仔细和精准的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予以量化;第二,完善风险管控控制举措。对于危险性较高的电力企业来讲,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是很有必要的,相关人员要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并做好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降低损失。第三,对风险进行规避。风险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有规律的,而我们就可以根据规律进行风险分析和规避,从根本上彻底的避免风险的发生。

3、电力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措施

3.1优化风险管理,落实部门职责。

当前,部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并且实际数据表明,电力企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有绝大部分都是因为管理不当、部门不作为而造成的,因此,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构,对于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机构甚至是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职责的明确,遵循目标责任制,做到谁出问题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这样一方面会对工作人员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使他们在其位谋其政,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此外,还要建立奖惩机制,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2电网设备风险管理。

本项管理是指对于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每个时期引发事故的所有风险因子进行预先识别工作,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3.3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FD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SFD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电网设备的风险度进行评价。其中S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F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特定后果的可能性;D表示事故的被探测率。

(2)风险矩阵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经过实践检验也取得了优良的效果,而且普及度是很高的。此法通过两项已知因子来推算第三项,先计算得到二维风险矩阵,每个因子值确定过程是给予函数递增和参考实际问题两种方式的结合,接着在矩阵内部对于两项因子进行判断,最终选取其中的行列交叉值。

3.险控制。

3.4.1总要求。风险控制要求针对现场作业以及设备两项风险展开分析与评价,对于所得结果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作为各项生产活动开展的依据和参考,此外每个部门应形成各自的风险数据库,标明所有潜在的危险位置,能够保证员工及时了解,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4.2风险政策。

SPE法是评价现场作业风险的主要方法。而SFD法则是用来评价设备类的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风险需要以风险等级为标准和依据,并遵循以下几点原则:最小一级风险会保持现有手段不变;一般二级时则在1级基础上对于重点部位加强控制作用;较高三级风险时,在二级基础上有必要时重新设计控制措施;四级及以上的高风险时必须降低风险等级。

3.4.3现场作业风险控制。

以下是做好对现场作业风险控制的主要举措:第一,提升改善技术安全等级,从根本上消除设备的潜在危险。第二,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强化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督与管理,为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创造一个绝对安全与可靠的工作环境。第三,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篇(2)

电力行业具有社会公用事业的性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电能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

1.2电力的安全生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企业效益的好坏都关系到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电力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损失都会损害企业的利益,频频发生的事故也会造成整个电力企业的混乱。

1.3电力生产的特点需要安全生产

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组成了“产、供、销”统一的庞大整体。电力的存储需要相当大的科技支撑,所以其大规模的存储在目前尚不能进行,因此“产、供、销”必须同时进行,必须确保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善性,每个环节都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网的瘫痪。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简析

2.1电力的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维护工作包括运行中的维护和设备停运后的检修维护。因此必须要确保运行的设备性能的良好以及控制设备运行的人员素质,定时进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

2.2电力运行维护

电力运行维护要求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观察检测各项参数来判断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流程根据设备的特性来进行操作,在发现异常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操作人员要随时掌握互感器、电压器等的运行状况,了解设备的保护动作原理以及报警动作的原因,认真对设备进行检查。

2.3电力系统维护

电力系统维护主要包括对现场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运行数据的传输和分析处理,运行数据的传送。现场设备的数据收集有利于分析风险发生的设备状态,为改进设备提供重要依据。实际数据与主机系统之间具有传输联系,以保证操作的便捷性。

3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电力生产的工作流程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电力的生产过程为电能首先经过升压型的变电站,再通过输电线路送往降压型的变电站,经过内部的转化之后最终由配电线路输送到广大的用户,这就构成了生产和供给以及销售有机统一的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和电能的特殊性质,电能的大规模存储仍然难度较大,因此要求店里的“产、供、销”必须具有完整性和连续性,这就要求电能的连续供应和生产,每一个换季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电力生产安全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进行风险的控制非常重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分布在人员、设备和工作环境中。主要表现为:①人员的素质水平较低,导致操作不当,或者安全防护的措施不到位。②设备老化,硬件设施老旧,没有及时改进设备导致漏电等问题。③工作环境,电力生产过程中其工作环境为高压,电器设备多,而且也会存在一些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质。这些潜在的威胁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将会危害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

4.1提高人员的操作水平

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必须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主要方式是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的培训。首先应当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定时开展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方面的讲座和知识交流会,进行员工间的经验交流。最后,提高专业技能,电力企业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同时也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4.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查,更新设备

设备的正常运行是安全生产中重要的一环。企业应当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降低故障设备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已经老化过时的设备进行更新。在设备的建设期,严格检查设计院出具的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实际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设备,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严格做好检查和监督;在设备的运行阶段,要求工作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人员应当掌握设备的具体性能,根据具体规定和说明操作设备,减小设备的损坏率,延长使用寿命;在设备的检修期应严格遵照检修的规则对设备进行拆解检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在设备方面广泛运用的是代替法。主要指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低风险、低故障率的装备代替高风险装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手段是在保证企业效益的基础上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或者直接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例如将手工调节改为全自动控制调节,利用新型的清洗剂清洗零件等。

4.3提高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安全性

工作环境中存在一些潜在威胁,其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环境中的高压以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质。在外界也会存在一些影响正常工作的有害物质,对于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方法:①隔离法。这是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指的是对于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隔离和控制,在合理的工作区域和范围内确保其可控性。例如在带电设备与维护现场之间设置防护栏,在设备工作结束之后及时关上电闸等。②个人防护法。外界环境中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了威胁,所以在工作过程中应当配备一定的劳动保护用品,例如安全帽、安全带等。

4.4行政方法

利用行政力量进行行政的监督,改进工作制度,进行人员的专业培训和选拔,保证电力生产管理的高质量。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于电力企业的人员资源进行有效调动和合理分配,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员工的工作做严格的监督和考核,并纳入行政机制。

篇(3)

中图分类号:TM7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5-0180-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5.089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愈加依赖于电力系统,当今社会,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与社会正常运行,在电力产业规模不断增加、电网结构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对电力系统自身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电力系统安全管理具体涉及到电网安全、电力设备安全与员工及其他人员人身安全三方面,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的学者专家与实际生产中的一线工作管理人员也多从以上三个角度来优化管理工作。在当今电力企业中,建立更为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新技术的引入、更加规范企业内部人员操作技能与规程、员工定期培训等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保证电网更加安全稳定运行。而随着信息化与智能化时代的来临,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电网运行环境,深入了解与掌握当前电网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概率进行评估,并针对潜在风险提前采取一些有效防控与管理措施,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对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与降低人身事故概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当今国内电网安全风险原因及识别、电网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及风险评估引入等方面,探究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管理中日趋重要的作用,对相关领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电力系统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特点鲜明,故不同地域下电网表现出的风险隐患可能不尽相同,而通过对我国南网及国网某些重要区域电网安全运行的分析,认识到其中一些共通的潜在问题,具体有:

1.1 电网结构问题

由于地市传统建设及规划并不均衡,且没有考虑到城市发展与电力负荷分布及增长特点的关联性,使许多地区电网结构布局及负荷分布不科学,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地区极易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

1.2 电力设备自身风险

电力设备在设计、制造、原材料或生产安装等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而受负荷、外部环境及器件老化的影响,设备都可能出现问题,进而影响电网整体运行。

1.3 外部环境风险

外部的环境问题现已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侧重点,其防控与治理难度都相对更大。近年来全国极端天气增多,暴雪、暴雨、雷击、大风、雾霾等严重影响着输电线路的可靠运行。而类似于电缆隧道等基础性电力设施,由于部分建设年代较为久远、标准较低等问题,造成现在结构产生了保护层脱落、钢筋漏出甚至部分坍塌等现象,都严重影响了线路安全。

1.4 电力系统体制机制建立不完善

从系统整体看,首先,有些职能的划分并不清晰,尤其是一些行业管理机构与监管部门在一些领域存在交叉监管问题与遗漏管理问题;各部门间往往仅落实自己单方面的职能,虽然使其工作能高效有序进行,但缺少了内部联动机制,使需要协调配合的区域有一定的发展限值,从而构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随着电网结构的扩张,使电力企业的巡线护线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困难,全范围、全时段的不间断巡视机制并没有执行到位,间断性的巡视工作加重了部分地区的安全隐患。最后,电力企业的职能效力有限,对某些运行隐患只能进行提醒与告诫,并没有真正的执法权,从而并不能有效保证电力安全。故电网企业与市区政府的联动机制应继续加强,使治理工作更加深入与高效。

1.5 外力破坏电网设施问题

电力系统遭到人为等原因破坏的现象至今仍十分普遍。首先,类似在电力设施保护区进行施工作业、占地建房置物、汽车撞杆、偷窃电缆等电力设施及进行其他活动等现象屡见不鲜,其是引发电力运行故障及引发停电等问题的主因。其次,类似老鼠等动物啃咬及攻击电缆等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此类问题的防控是电网安全管理的重要部分。

1.6 电力应急预案操作性有待提高

我国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且近年来的大规模停电现象发生次数较少,电网运行也较为稳定。故电力应急等预案仍处于常态的应急处置模式,操作性过于简单与理想化,并无较强的针对性,使在真正发生问题时的风险性增强。类似于2008年冰灾导致的大停电,海南大停电及近年的深圳市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停电之后的处理办法,都不同程度地说明电力企业对应急预案的规划有待提高。

2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

加强供电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对电力企业及社会整体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针对风险管理工作,电网已经开展并逐步深入多项工作,并在实施中已突显成效,具体有以下六个方面:

2.1 对电力系统运行进行风险评估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在近年的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其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分析与评估,并借此掌握电网运行的安全隐患,进而给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其主要围绕电力系统设备运行状态、电网外部环境及内部员工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给出风险级别,并结合保电范围及特点给出相应的治理保障措施。其对消除电网隐患、保证电力系统正常可靠运行都有着重要价值。

2.2 优化电力系统运行方式

电力系统负荷不断变化,当负荷超载时,需要更加做好电力调度工作,合理分配疏解负荷,尽量防止因电网过载超载而造成的电网解裂甚至更大规模的垮网现象。故随着各地区负荷特性及电网运行状态,合理优化调度方式,仍是电网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2.3 对运行隐患进行排查治理

针对运行隐患的排查,其一,在调度侧利用高新技术,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动态监测,通过对实时数据的分析判断安全隐患;其二,通过视频监控、电子脉冲围栏等技防监控装置对电力设施进行全天候远程安全防护监控;其三,加强电网运行外部排查力度,利用专业巡线及执法人员对运行外部环境进行监督,重点排查违章机械作业及施工等现象;其四,利用互联服务联系广大电力用户及群众,对其反映的电网问题及隐患引起重视并及时处理;其五,加强与地市政府之间的联动关系,借助其行政与执法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安全隐患的快速治理。

2.4 对相关管理制度与规范的进一步完善

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地域特点及功能性质,以专业化管理的角度,依据国家与地区的政策法规,不断探索,完善、规范与细化适用于自身的管理规定与管理方法。类似于风险评估规范、技防安防规范、安全生产规范、工作操作规范、隐患排查规范等制度,需要在专业的研究与实际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与落实,并不断加强执行力,杜绝违规操作等行为的发生。

2.5 进一步落实及完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电力企业需要对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措施进一步落实,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构造更为严密的安防体系,进一步预防电网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大型的突发事故,继续从专业角度及地区特点完善应急预案,并在企业及系统内部进行针对性的模拟实操,提升应急队伍的事故反应及处置能力。

2.6 加强对电力用户进行安全教育及落实风险防控措施

对电力用户,尤其是对大型重要电力用户的内部安全教育与安全隐患检查,是新一阶段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对其进行电气设施定期检查、安全试验及编制预案等工作,将电力用户所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以报告形式进行反馈,并督促其整改工作,对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都有着重要作用。

4 结语

电力系统的风险理论对深入了解与掌握当前电网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并针对潜在风险提前采取措施有着重要作用,结合当今风险评估工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也需要今后电力企业不断加大投资与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 罗凌霄.浅谈电网安全风险管理[J].电源技术应用,2013,(8).

[2] 张勇.完善电力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2).

[3] 万有胜.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J].通讯世界,2015,(9).

[4] 高萍,于克栋.电网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构筑

[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月报,2012,(1).

[5] 曹云,徐卫亚.系统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J].中国工程科学,2005,(6).

[6] 侯慧,尹项根,游大海.基于风险分析矩阵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电气工程论文集[C].2008.

[7] 陈永进,任霞,黄雯莹.考虑天气变化的可靠性评估模型与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21).

[8] 陈曦.基于风险理论的电力系统静态安全性评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篇(4)

在当前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通过对风险管理进行较好应用,可使管理水平及质量得以有效提升。所以,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风险管理加强重视,并且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在此基础上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以更好开展。

1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流程

首先,目标规划。在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中,风险目标规划属于首要任务,其所指的就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及内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一定时期内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目标、重点及政策与措施等相关内容给出具体整体规划。对于完险管理目标规划而言,其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对企业内部及外部形势进行准确判断,对组织管理目标进行确定,目标实现的相关方针策略,管理实施中重点措施,还包括相关技术内容等。

其次,风险识别。在风险管理目标计划完成之后,便需实行风险识别,其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属于首要环节,在电气安全生产方面也属于基础环节。对风险识别而言,其功能主要包括在电力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能够可能存在的相关安全风险,并且对风险发生具体部位识别。

第三,风险等级排序。对于风险等级排序而言,其主要就是通过两个基本变量将风险值确定,而风险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以及风险发生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风险值越高,则表示风险就越高。在风险等级估算过程中,应当注意风险等级排序所具备价值需要通过比较才能够得到实证,需要通过等级估算所得到具体对象与常规安全生产检查活动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风险等级排序的作用得以具体体现。

第四,风险评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方面,风险评估方法主要就是综合性安全评估、风险专项调查以及现场核查等相关内容。利用定性及定量相结合形式确定评估结果,依据评估结果通过不同方式针对其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电力企业内管理单位进行提醒及预警,从而使其能够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1-2]。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有效应用

2.1系统全面地实施风险管理

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当使风险管理在各个领域内贯穿,使风险管理的系统性及全面性得到较好保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有效预防得以较好实现。在风险管理中应当积极实现全员参与,避免停留于形式层面,风险评估小组内成员能够代表每个专业、行业及阶层,避免出现片面情况,风险管理手段应当保证全面,对于不同级别风险应当选择不同管理手段。此外,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其系统性,对于各个领域及环节风险管理均应当保证实行各个方面相关操作,避免由于缺乏统一计划而导致管理措施无法实行情况出现,最终对管理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此外,为能够使风险管理系统性得到更好保证,还应当使风险管理及生产管理进行有效结合,使两者形成统一整体,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电力生产中风险的有效控制。

2.2转变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理念

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属于管理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很多电力企业领导及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仍缺乏充分重视,风险管理理念仍旧比较落后。所以,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对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加强认识,与电力生产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风险管理理念不断进行更新,从而使其能够符合时展,在全面控制安全生产及系统培训员工的基础上,使员工职业素质得以提升,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积极构建系统性监控平台。另外,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依据实际管理情况准确评估风险管理水平,对于错误风险管理方法应当积极改进,在此基础上使风险管理的预防监控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使电力安全生产能够得到更好保障。

2.3在风险管理中需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在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为能够使风险管理效果得以更好发挥,不但要注意遵循系统性原则及全面性原则,还应当使风险管理及实际电力生产情况进行密切结合,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保证风险管理理论及经验在实际生产中得以更好应用,才能够使风险管理效果得以最大程度发挥。另外,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与一线员工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对于一线员工诉求应当认真倾听,对于员工意见及建议应当积极听取,从而保证风险管理与事故类型积极作业方式实行有效结合,从而保证风险管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最理想效果。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应当依据实际工作情况及工作进度适当调险管理内容,从而使风险管理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求,使风险管理得以持续改善,为安全生产提供更好保障[2-3]。

3结语

在当前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较好应用风险管理模式也就十分必要。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在掌握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上,通过有效方式对风险管理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其作用得以更好发挥,使其能够得到理想理想的成果,保证电力生产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军.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0):129-130.

篇(5)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3—02

一、引言

电力生产是一项危险性与复杂度极高的系统化工程,生产的特点使得电力生产的风险程度很高,由于工程安全性的影响因子众多,对于生产参与人员、电网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等都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因此对于此类企业而言,重要目标是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对于风险进行评估、预测,从而展开经济有效的危险预防手段,降低生产危险度,通过风险分析管理建立健全事故超前防范体系,对于危险进行预防,致力于电力系统的长期维稳,保持该项生产过程的长治久安。

面向我国电力行业,本文对于现有安全管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结合风险管理思想与电力生产实际,以电力安全法为基石,提出一种高操作性能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有利于电力工程生产过程整体安全等级的提升,对于传统生产过程的“事后分析”的现状进行了革新,提高预警预报的措施效率,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

二、风险管理理论的概念与流程

(一)风险管理概念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风险,用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切实达到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的最大化。全面开展风险管理,对发电企业管理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得以改进,从而让发电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系统。

(二)风险管理程序

对于风险管理而言,其过程流程十分清晰,主要包括教育培训以及风险的识别、衡量、控制、评估与处理共六大步骤。下面对于每个步骤进行分析:

1、风险管理教育培训。进行理论学习,统一人员认识,提高整体思想水平。丰富培训内容,涵盖业务水平、业务技能、风险的意识、辨识以及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风险识别。此步骤要求对于事故未发生时,通过各项方式对于当前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综合的考虑,挖掘风险存在的根源。识别过程涵盖事故种类、核心环节、风险日常监控常规内容以及控制主要措施等方面。

3、风险衡量。此步骤估算了特定风险出现的概率,预计造成损失程度以及范围。这个流程主要是以先进计算技术为基础,同时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来进行辅助判断的基本过程。

4、风险控制。完成风险进行了识别以及衡量过程,接着通过风险管理人员对于综合方案方法进行择优处理选择,形成了面向风险的控制过程。控制方式和主要内容有作业前展开风险辨识工作、进行指导书编写以及完善重点措施等方面。

5、风险评估。本项工作是整个管理的另一核心步骤,评估对象涵盖广泛,评估手段多样。需要对于每个专业及单位存在的风险内容对应程度进行评估,评估还包括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过程与结果、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等方面。评价手段既能够进行综合安全评估,还能展开周期或者非周期的专项分析以及现场排查等各项工作。

6、风险处理。风险处理由两个主要环节构成,即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对反馈的响应。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

(一)现场作业风险管理

现场作业风险管理指的是预先对于现场作业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1、现场作业风险管理的不安全行为

(1)员工行为,其中包括违章指挥与操作、不遵守劳动纪律,这类行为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2)生产现场工具状态,若现场的电力设备年久失修、安全工器具、防护用品以及仪器仪表质量存在问题等,同样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3)生产环境,环境存在威胁时,例如作业空间复杂、距带电设备近、存在腐蚀性气体、遭遇雨雪等情况下,同样会使得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的发生。

(4)管理方面,对于管理者而言,若存在失误、违章指挥以及交叉混乱等行为时,也会出现人身、设备与电网等事故。因此要对于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度以及暴露率这三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评价工作,对于风险等级进行判断,基于此来进行相应控制措施的开展。

2、对于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的方式

(1)工作安全分析法。这种方式是把某个作业活动分散进行,对于每个分散流程中和整体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子进行识别,识别工作需要对于工作活动的所有信息以及涵盖的各类风险因子进行全面处理。

本方法对于处理员工危险行为、生产环境失常、管理方面的风险因子识别这三个方面非常适用,其识别工作的识别过程充分,满足电力企业的需要,因此本方法时现场作业风险识别过程中使用率最高的方法。

(2)基本分析法。这种方式是把某个作业活动按照不同的“作业活动信息”,对于生产过程风险因子、危险化学品、职业病以及企业职工伤亡等各个方面来展开相应的分类整理,把每种活动存在的风险因子分别进行分析归纳。此法在员工危险行为、生产环境失常、管理方面的风险因子识别方面行之有效。

(3)现场勘察法。这种方式是对于作业或设备现场展开具体实际的巡视工作,对于现场存在的危险进行分析整理。这种方法对于员工行为以及生产现场工具状态危险这两项情况十分适用。

(4)安全检查表法。这种方式是基于某项作业活动、装置和系统,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程,依据行业规范和规定,借鉴事故案例,基于系统研究成果,整理作业历程,对于全部风险因子均进行归纳整合,对于检查项目进行认定,最后把全部信息按序制表,为检查以及评审工作的展开提供极大的便利。这种方法对生产现场工具状态和管理方面危险这两项情况而言行之有效。

3、对于现场作业的情况下,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PE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现场作业风险程度进行评价。三项指标值指的是S、P、E,其中S表示因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P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使得特定结果产生的概率;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确定SPE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评价过程的严重度S定义过程是参考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进行的,上述规程中面向人身、设备以及电网事故等级给出了划分标准,所以说这项方法是关于现场作业危险因素导致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影响的整体性评价方法,实用价值极大。

(2)LEC半定量评价法。此类危险评价手段的是针对作业环境存在潜在危险的场合展开的评价。与SPE类似,也采用LEC三项指标乘积的方式来对于伤亡风险进行评论。其中,L表示事故的发生概率;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C表示危险事故形成的损失。确定LEC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危险性的评价参数D。

(3)MES半定量评价法。此类危险评价手段的是在LEC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LEC法的评价范围单单是针对人身风险,因此本MES法在对于人身风险展开评价的基础上,评价还包括了财产损失方面的风险。此法基于风险的MES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现场作业人员事故以及财产损失危险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M表示当前控制措施维持的状态;E表示作业人其在高危工作环境的暴露率;S表示一旦发生事故形成的后果。确定MES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

(二)电网设备风险管理

本项管理是指对于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每个时期引发事故的所有风险因子进行预先识别工作,对于事故在未产生之时就通过特定手段,对于风险因子进行控制与消除,最大化杜绝产生事故。

这类管理面向设备电网以及设备的整个使用周期内存在的缺陷、自然灾害等各项风险因子,这些已有或隐含的风险因子会诱发人身、设备以及电网的缺陷或者事故。因此,能够给予事故发生频率、探测度以及严重度来对于风险等级进行合理有效的估测与评价,为解决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识别工作的方式主要有FMEA和PHA两种

(1)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以工程的可靠性为基础,对于系统、设备以及产品其可靠性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分析展开的条件是系统、设备以及产品可分,进行较小子系统的再次划分,针对其所有系统与单元,通过预先制定的策略展开调查分析按,对于所有故障模式进行排查,对于各项故障的影响进行逐条分析,为预防措施的实施奠定基础,保证整个生产体系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FMEA能够有效地解决已投运设备存在风险的分析问题,当前电网企业普遍采用这种方式。

(2)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这种方式是在系统设计之前,就对于隐含其中的风险类型、风险因子、产生条件以及风险后果等各个方面尽心理论上的分析,其对于投运前新设备的危险分析十分适用。

2、对于设备而言,开展风险评价工作的方式

(1)SFD半定量评价法。此法基于风险的SFD三项指标值来做乘积,从而对于电网设备的风险度进行评价。其中S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事故其严重度;F表示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诱发特定后果的可能性;D表示事故的被探测率。确定SFD三项指标值不同权值,进一步进行乘积运算,得到风险值的评价参数R。此种评价法是对于设备中已有或隐含风险因子关于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各个方面影响的全面分析。

(2)风险矩阵法。此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对于设备和现场作业中的风险因子均能展开有效的分析评价,适用效果优良,普及度高。此法通过两项已知因子来推算第三项,先计算得到二维风险矩阵,每个因子值确定过程是给予函数递增和参考实际问题两种方式的结合,接着在矩阵内部对于两项因子进行判断,最终选取其中的行列交叉值。此种方式由于是对于已知因子确定计算矩阵,能够对于系统的变化趋势进行准确把握,适用范围广,灵活性强。

(3)雷达图结构法。这种方法在对于风险因子的综合处理时经常使用,该图包含一系列的多维坐标,坐标的维度代表设备部件的个数。

(三)风险控制

1、总要求

风险控制要求针对现场作业以及设备两项风险展开分析与评价,对于所得结果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作为各项生产活动开展的依据和参考,此外每个部门应形成各自的风险数据库,标明所有潜在的危险位置,能够保证员工及时了解,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风险政策

对于现场作业风险的评价工作而言,经常是根据SPE法进行的。而设备类的风险则是给予SFD法,风险控制过程中按照一定的风险等级,有着以下原则:最小一级风险会保持现有手段不变;一般二级时则在1级基础上对于重点部位加强控制作用;较高三级风险时,在二级基础上有必要时重新设计控制措施;四级及以上的高风险时,强制要求进行控制策略的重新设计,必须降低风险等级。

3、现场作业风险控制

为了降低现场作业风险等级,提高相关产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1)改善技术安全等级,从本质上根除设备的潜在危险,保证环境安全。

(2)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生产监管力度,实施劳动保护,开展员工防护工作,减小人员危险行为以及管理失常,避免人身伤亡。

(3)大力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增强人的安全意识与防范措施。

(4)在控制手段的制定过程中,结合危险产生概率与暴露率来控制事故发生。

4、设备风险控制

对于设备风险的控制方面,可以采用规避风险、转移风险与预防风险等手段,同时在控制手段的制定过程中,结合事故频度值与探测度值来控制设备故障率。

(四)风险监督评价

对于风险监督评价而言,其核心内容如下:

1、安全目标满足度。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

4、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安全性评价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展开定期评价。

5、按照《安全生产工作规定》,针对“两措”计划,对于其制定、开展情况展开监督。

6、按照《安全生产监督规定》,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监督相关法律法规、规程以及制度等的实际执行力度。

四、结论

本文利用风险管理理论针对电力系统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思想,能有效结合安全技术与管理,提高相关部门对于事故的反应速度,减小管理成本,增强安全防护体系性能,提升用户对于安全的控制能力。随着风险分析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改变了封闭、滞后传统管理方式,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

篇(6)

1引言

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企业的实际生产效果,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生产安全管理的质量影响。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都采用了风险管理方式,对电力生产环节进行了安全管理,但从整体效果来看,仍存在着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因此对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含义

电力企业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及个人等管理主体应用先进科学合理的技术及相关的经济手段,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识别、分析研究以及处理的过程。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主体的安全保障,保证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营。目前,风险管理已经在很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根据相关规定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根据管理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政府、事业单位,企业以及个人等方面的风险管理。②根据企业风险管理的原则大致可分为火灾、技术、地震及意外事故等方面的风险管理。③根据事故实际的受损内容可将其分为人身、财产、成本、利润以及职责等方面的风险管理。

3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流程

3.1目标规划

风险目标规划是企业管理部门在对外部环境及内部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在一定发展时期内风险管理的工作目标、阶段重点、政策方针、实施措施等方面作出的具体实施系统的全局谋划。电力企业一个完整的风险目标规划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准确判断企业内外部形势,确定组织管理目标,实现的方针策略以及实施的重点措施,相关技术等。

3.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企业风险管理技术层面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环节,其主要功能是发现电力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电力安全风险的领域并识别风险发生的具体部位。

3.3风险等级排序

风险等级排序是通过两个基本变量确定风险值。其中,风险值的相关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种:风险事项发生的概率(可能性),风险事项发生的负面后果。风险值=事件概率×后果,数据值与风险成正相关,数值越高则风险越高。风险等级估算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风险等级排序的价值需要在比较中得到实证,需要用经过等级估算选出的具体对象,与随机的、没有针对性的、任意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比较,来具体体现等级排序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3.险评估

在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评估的方法包括综合性的安全评估,如安全性评价、隐患排查、年度方式分析等。除此之外,还有风险专项调查、现场核查等定期或非定期检查。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形式进行评估结果的确定,然后根据不同的方式对评估结论中存在突出问题部门或单位进行必要的提醒、预警以及亮牌。

3.5风险应对处理

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来讲,风险处理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评估结果的反馈;②对反馈的响应。其中,针对评估结果存在不同的反馈,例如对综合风险的评定,其反馈是根据6个月的目标管理进行排序和点评。对反馈的响应是个互动环节,例如各单位对主管部门的各项反馈意见做出响应,并根据具体的意见对相关的风险内容进行必要的整顿,同时及时向相关人员或部门报告整改的情况以及最终的效果,从而供评估部门随时复查。

4现阶段电力生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4.1电力安全生产状况

据国家能源网统计2016年2月份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4起,死亡9人,同比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7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3起,死亡5人,同比起数增加2起,死亡人数增加4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1起,死亡4人,同比起数相同,死亡人数增加3人。未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电力设备事故,同比起数减少1起。未发生电力安全事件,同比起数减少1起。

4.2电力人身伤亡事故

2月2日,上海东日建设有限公司1名工作人员在上海申能星火热电有限责任公司6千伏母线清擦作业结束后,误碰带电母线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2月25日,大唐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所属大唐长山热电厂进行1号锅炉C磨煤机内部检查时,热一次风插板门突然开启,造成正在风道内进行作业的3名工作人员死亡。2月26日,河南省防腐保温有限公司在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贵州黔桂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1号炉脱硫吸收塔内底部玻璃鳞片修复工作时,从脱硫吸收塔内上部掉落的一块脱硫石膏砸中1名施工人员,经抢救无效死亡。2月26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地下厂房主变洞中导洞施工时发生坍塌,造成2人当场死亡,另有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4.3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不足

现阶段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仍停留在排查风险、解决问题层面上,电力企业管理层与基层风险管理部门没有形成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没有制定系统的安全隐患预防措施,电力生产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以传统工作经验为依据,难以有效指导实际管理工作。预防为主的管理意识不足导致电力生产风险管理难以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与超前控制,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点,难以在事故发生前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未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

4.3.2风险评估系统存在片面性

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电力输送以及电力销售等环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力产品营销体系,因此,在对电力生产进行风险管理时不能仅仅着眼于电力生产环节,应当从电力生产全生命周期出发,制定动态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对电力产品营销系统进行安全管理。现阶段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评估系统缺乏固定的管理人员从事风险评估工作,临时性质的风险控制小组没有明确管理人员的权责分工,导致电力生产风险评估工作缺乏科学性,只能将工作重点集中于电力生产环节,难以有效排除电力安全生产的安全隐患。

5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5.1要开展系统性的风险管理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周期性的管理活动,对其风险管理应当具备全面性以及系统性,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生命周期,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整体性的风险管控,从而尽可能地排除管理纰漏,提高风险管控的预防目的。在系统性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切实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多样化风险因素对安全生产风险进行准确评估,避免出现敷衍工作的现象。同时,要注重风险评估的全面性,在评估过程中对事故预防、关键环节管控、日常监控等问题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综合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两种方式,提高风险评估的合理性。与此同时,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对风险反馈结构的科学处理,根据不同的风险级别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从而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5.2风险管理应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在电力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除了要遵循全面性系统性的原则,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能外,还应当将风险管理与实际生产情况综合分析,利用安全理论指导电力实际生产工作,并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验证安全理论的科学性,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风险管理同生产实际相结合可以使风险管理作用最大化,从而及时解决电力安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实际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应当深入生产基层,加强同基层员工的沟通与交流,注重采纳基层员工的生意见与反馈,从而将风险管理与生产现场的管理与安全事故类型进行总结性分析,提升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5.3更新管理观念

在电力安全生产的统筹管理过程中,风险管理人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应具备医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

6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能够充分的将电力企业风险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并推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顺利实施,务必要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建立健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并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建国.论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1,20(18):159~160.

篇(7)

中图分类号: F407.6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电力企业发挥着基础产业的作用,还承担着保障百姓生活的用电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伴随我国电力施工企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施工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逐步向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靠拢。此外,安全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工程建设项目的重点内容,也是电力施工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科学现代化的管理目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安全风险管控的水平,最终提高电力施工企业整体的安全管理水平。

1、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伴随时间的推移与经验的累积,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规范的电力工程市场,同时构建了基本的建设市场的主体。随着市场行为准则不断的深入及市场结构的不断调整,对电力工程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安全风险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安全管理办法》、《关于严格执行公司基建工程安全管理“五个严禁”的通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要求各建设主体必须把安全风险管理放在每项工作的首位,同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项目承包商管理办法》、《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基建承包商日常检查考核扣分工作实施指南(试行)》建立了淘汰和退出机制,任何承包商在基建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失控将在限定时间内被淘汰或退出中国南方电网基建市场。

电力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单位多,相对于其他建设项目来说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更大,所以,电力建设项目必须重视安全风险管理,强化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加快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工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风险,有时候可能会导致延误工期、增加成本、难以保证工程的质量等问题,有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比较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因此,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要求必须加强管理风险的意识,不断完善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以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2、目前电力工程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在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已经开始关注安全风险管理问题,但是相对国际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依然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深入探究创新型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建设安全可靠的电力工程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建设电力工程过程中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

第一,管理安全风险的意识相对比较低;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许多管理者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认为是否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无关紧要,有时候甚至可能会延迟工期、增加工程成本,安全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措施难以有效实施。正因为管理者对安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够,不愿意为了控制安全风险而支付一定的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风险转变发生为事故、事件的概率。

第二,安全风险保障不足。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安全风险保障费用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或追加投资等手段来补偿可能的风险损失,事前难以有效分散风险或者管理风险。近些年,尽管我国的电力建设市场不断完善,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列入到非竞争性措施费中,但是依然缺乏对市场主体的有效约束,企业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导致该项费用被挪用、占用,安全风险控制得不到有效保障。

第三,缺乏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因为,目前我国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大多数电力工程的建设存在“轻管理、重建设”的现象。因此,在实施电力工程的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依然比较低,安全风险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不够明确,缺乏专门管理风险的部门,难以落实风险的责任。

3、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在电力建设过程中的应用

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以前主要是对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型的管理,但是伴随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片面性的安全风险进行控制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一些因素制约着对安全风险的控制与管理,导致安全风险预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难以准确发挥作用,从而可能引发一些风险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电力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安全风险的管控。

3.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和标准

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必须强化管理风险的责任意识,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一岗双责、教育培训、隐患排查、安全措施费用、事故事件调查、事故事件追究等制度;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方针管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管理工作标准、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工作标准、作业风险评估管理工作标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标准、施工工器具管理工作标准、安全生产数据与记录管理工作标准、检查管理工作标准、纠正与预防管理工作标准等一系列的标准和相应的检查表,使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制可依。

3.2提升风险识别力度

为了防范工程风险,必须适当分析电力工程项目的特点、技术情况及施工的环境工作等,对工程业主及承包商等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判断识别出可能的风险后果。

风险识别基本程序:1.确定风险评估的对象。2.危害辨识。3.确定风险描述:即列出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4.确定风险种类和范畴。5.查找可能暴露于风险的人员、设备及其他信息。6.列举控制风险的现有措施。7.分析危害转化为风险的可能性、频率和后果的严重性。8.量化风险结果并划分风险等级。9.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控制措施。10.评估所制定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11.分析评估结果和合理性措施的审核。12.制定后续行动建议。

通过提升管理风险的责任意识,严格控制项目程序的相关工作,对一些风险事件,整合出比较复杂的电力工程建设信息,设计出电力工程的项目风险清单,从战略角度出发,全面考虑跨行过程中的风险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等,特别是要高度重视那些可能性的风险对性能、质量和工程进度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要不断积累管理风险的信息和经验,参照相同地区和同一类别的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与经验等,为识别项目风险提供参考。因此,有效识别电力工程中的风险及规避措施等,要求我们必须积累原始资料,构建项目风险的清单等。

3.3有效规避致命的风险、利用保险来有效转移风险

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投资主体开始向多元化的发展,在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中,项目的主要投资方选择的技术方案,要满足抗风险能力强的要求,尽量规避一些高风险的工程项目。此外,项目的主要投资方还要加强管理工程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仔细勘探电力工程的施工地点,了解相关的地理、地质情况,预先准备一些备选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转移风险,具体是把风险从投保人身上转移给了保险人。在投保的过程中,投保人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险收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保险合同中的相关条款,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醒着投保人,要高度重视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灾难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意识,积极采用一些防护风险的方法措施,有效提高管理风险的水平。

3.4科学控制风险

1、对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科学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挑选最好的单位来设计、调试和施工,有效落实各个环节的风险责任;第二,把风险的控制目标进行分解,把风险责任落实到位,提高管理风险的意识和责任;第三,可以利用约定的合同条目来分散风险;第四,严格控制电力工程的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手段,加强对电力工程建设计划的控制和管理;第五,利用各阶段控制措施和中间层的决策管理来有效控制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在电力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按照安全风险控制层次进行:第一,消除、终止--不进行具有该类风险的作业或不使用具有该类风险的设备、设施,属于优先选择的风险控制方法;第二,替代--选择风险低的作业方法、使用风险等级低的设备设施,或风险较低的运行方式,代替原有的高风险等级的作业方法、设备设施和运行方式;第三,转移--运用管理性转移或技术性转移;第四,工程--实施规划设计,并通过检修、技改、反措实施等降低风险;隔离--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其次为管理措施,对可触及的风险源头及危险点进行有效的隔离;对违反逻辑操作顺序将造成重大损失的设备进行有效的闭锁;第五,行政管理--按照体系化、规范化和指标化的要求,对现有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以及检查维护标准等进行改进,适应当前风险控制需要;第六,个人防护--配置个人防护用品,属于最后选用的方法,也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3、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应注意的10个关键环节:关键环节一,结合实际组织学习培训,全员参与,掌握体系思想方法和应用技巧;了解、掌握体系的管理理念、内容、作用、要求与方法是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基础,特别应加强管理层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关键环节二,以体系管理要素为依据,梳理各部门、班组的核心业务,核心业务应包括管理工作与作业任务。关键环节三,实施风险分析与评估,作业风险评估(含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的评估)按照《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技术标准》实施。关键环节四,应用风险评估结果,根据核心业务,梳理工作流程,将风险控制措施融入到相关标准中或专项处理,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执行。关键环节五,建立体系文件,建立能使管理要求与作业要求“落地”的标准与记录表单,并满足体系的规范要求和上级相应的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的要求。关键环节六,对员工进行体系文件应用性训练,让员工熟悉管理工作与作业流程的具体要求。关键环节七,严格执行已颁布的体系文件,按标准完成管理工作及作业任务,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关键环节八,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流程固化,使各项工作及风险得到动态管理,做好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相关数据信息收集、汇总和分析,为改进管理提供依据。关键环节九,定期回顾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分析其适应性、可操作性及依从性,实现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关键环节十,审核与改进,开展体系审核工作,对审核发现问题应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并落实改进计划,达到持续改进。

4、结论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要逐渐采用科学化和法制化的手段来管理电力工程的建设。在建设电力工程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安全风险管理的制度和体系,有效实施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严格控制和有效解决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合同关系比较复杂、综合造价比较高以及风险因素比较广泛等问题。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来有效管理风险,同时,工程管理者们的风险防范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管理风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陆小龙,黄洪聪.电力隧道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管理[J].特种结构,2009.

篇(8)

作为一个高风险性的行业,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生产的基础,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才能切实保证企业的利益。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给电力系统带来了沉重负担,加上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技术水平的局限性,当前的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影响生产安全的隐患 。

一.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1.认识问题

在许多电力安全事故中,引发事故的原因往往都是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认识问题造成的。从管理人员角度看,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不够重视,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对于违规操作行为视而不见,疏忽大意;对于工作人员而言,一方面,部分职工没有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对于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另一方面,部分老员工或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虽然经过了安全培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盲目自信,为了图方便,抱着侥幸心理去进行违规操作。这些问题都可能造成相应的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威胁自身的生命安全。

2.设备问题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也使得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给电力系统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可能引起电力设备的损坏,引发相应的短路、漏电等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同时,由于部分电网工程的建设时间较长,存在设备容量不足、老化等现象,也可能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

3.建筑问题

违章建筑同样是威胁电力安全的重大隐患之一,最为明显的是城中村或部分农村地区的私拉乱扯现象,为了自己方便,将电话线、电视线与电力线相互搭挂、交叉,也有部分违章建筑与电力设备距离较近,在施工时可能对设备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二.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电力生产安全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当今社会,电力可以说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一旦断电,会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力生产的安全,可以说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电力安全生产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安全是电力生产的基础,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假如一个发电厂对于安全生产不够重视,导致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且不论是否存在职工离职的情况,事故的影响必然导致其难以正常稳定运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后,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的必然要求。与其他产品不同,电能几乎无法进行储存,因此属于产、供、销同时进行的特殊行业。这样的生产特点,决定了电力生产必须具备极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可能在连锁反应下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影响。

最后,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环境的要求。电力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一方面,由于其产、供、销同意的特点,电气设备众多,如变压器、整流器、配电箱、输电线路等,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

三.风险控制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风险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指管理人员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所能造成的损失。风险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以及风险保留。

2.实际应用

结合电力企业生产的特点,在对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对风险进行消除和控制。

(1)防护法

防护法是属于风险回避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安全防护措施,如绝缘手套、绝缘服、安全帽等防护设备,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保护,从而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尽量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其优点在于成本低廉,防护效果较好,但是属于被动防护,而且防护措施是保护人身安全的最后手段,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2)隔离法

隔离法是指采用相应的手段,对客观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隔离和控制,从而使得相应的区域或发内处于可控制状态。隔离法可以说是电力生产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对电力线路或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时,往往会通过相应的分段开关,将检修段与正常段隔离开来,实现停电作业,从而切实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不能进行断电,则可以在检修现场,使用安全网或安全围栏等装置,将带电设备与检修设备隔离,预防触电危险。

(3)代替法

代替法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而言的。在电网架设时,也许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资金、技术等,使得电气设备存在较高的故障风险,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使得新的设备不断得到开发,可能已经解决了设备的风险问题,这时,就可以使用低风险的设备对高风险设备进行替换,从而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种方法虽然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但是不仅可以减少风险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容量和技术含量,成为当前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例如,利用智能自动控制系统代替人工调节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调节和配置,可以有效减少人工误操作的机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消除法

消除法是对风险进行彻底处理的方法,指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如设备的接地线设置、输电线路的绝缘层破损、压力容器泄露、温度超标等,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但是也都是可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消除的。例如,针对导线的绝缘层破损问题,如果不去进行处理,也许会引发触电危险,或者与易燃物品接触,引发火灾风险。

结语:总之,电力安全生产关系重大,需要引起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手段,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和防范,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篇(9)

一、引言

电力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安全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由于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极高的风险,这对于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技术水平具有严格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达到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率,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构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

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仍旧缺乏对安全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导致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许多漏洞,并且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用以支撑,这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生产安全性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从源头处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就需要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这既满足了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同时又与社会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1]。构建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对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规避,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构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

(一)对管理组织进行完善

作为提高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对管理组织进行完善在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所应用的方案在系统性和科学性方面进行一定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力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所对应的工作内容,对目标合理与否进行准确的评估,可以说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案可以对接下来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对下一阶段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在考虑人力、物力和财力合理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实现各个工作阶段有条不紊的进行的效果。

(二)撰写相关体系的文件

由于在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是随着实际情况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这就需要电力企业撰写与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面对各种类型的风险都能够及时的解决。文件内容包括该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后续跟进等,并且定期进行总结,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使企业今后的生产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以最快的速度对解决方法进行制定,从而提高电力企业工作的安全性,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2]。

(三)对文件进行贯彻落实

在文件撰写的工作结束后,就需要相关企业为文件内容的贯彻落实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加深工作人员对执行文件内容对于企业发展重要性的理解程度,使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文件内所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执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四)对生产风险进行评估

对生产风险进行评估一共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对安全事故所产生的危害进行准确识别,这个步骤也是风险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对这一步骤进行严格的落实,就无法对相应的风险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控制;第二步,对该危害所具有的风险进行评估,这一步的意义在于对电力企业能否承受该风险进行准确的判断;第三步,根据以上两个步骤制定出相应的方案,对风险的发生进行预防和解决[3]。

(五)对生产风险进行控制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的电力企业在对自身的生产进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均存在漏洞,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因此,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其变得更加规范迫在眉睫。在对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改进时,应当从内容、步骤、方法等多个方面同时着手,以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固有的风险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构建起将风险管理的过程和结果二者有机结合的体系,例如,对进行电力作业的现场进行全程跟进风险管理的体系,或是对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文化进行控制的体系等。

(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工作人员作为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主体,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相关培训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进行不断提高。针对电力企业自身的特点,开展培训工作的方向主要为基础知识、体系构建以及人员培训几个方面,并且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将培训的内容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不同企业员工间的交流、邀请专家前来指导以及组织员工定期前往培训机构等方式,提高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并且保证培训工作的最终成果。四、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以电力为首的诸多企业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想要以当今的社会背景为推动力,使企业自身得到长足的进步,就需要通过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规避的能力,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施云峰 李沛 雷占军 单位:国网西宁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篇(10)

电力生产是一项严谨、科学、专业的工程,电能通过输电线路由高压变电站输送到低压变电站,然后经过配电线路输送到各个电力用户,这是一个由销售、供给和生产组成的庞大体系,由于电能资源的特殊性,无法大规模地存储电能资源,因此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供给,使其处于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电力生产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供给必须保持安全性和连续性,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会直接发生连锁反应,导致电力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甚至发生大范围的停电事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通过分析电力生产流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生产环境、电力设备和工作人员这三方面,例如,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没有严格按照电力生产安全管理相关规范进行操作,出现各种人为的失误,一些维修人员没有及时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检修,使得安全事故进一步扩大;一些电力设备老化或者内部零器件破损,没有及时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新换代,直接影响了电力生产质量和安全性;电力生产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包含很多高压设备和电气设备,并且还包含很多具有毒性和易爆的物品,使得电力生产过程存在很多潜在风险。

二、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1.电力设备维护。

电力设备是电力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运行维护对于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做好日常的维护,使其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及时消除电力设备的小故障,防止电力设备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电力设备维护工作主要包括电力设备停运检修和运行维护。在电力设备停运后,工作人员应仔细检查电力设备,做好设备清扫,使用防腐材料,修补和补充设备触头接触区域,在停运期间分析和查找故障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处理措施。同时,做好电力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检查电力设备是否发生滴油跑冒,是否被腐蚀,电力设备内部的油位是否正常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检修,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电力运行维护。

电力运行维护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电力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是否正常,设备运行是否稳定可靠,应按照电力生产管理相关规范来操作各种电力设备,严禁工作人员随意操作或者盲目操作,一旦发现异常,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故障范围,避免对电力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同时,电力运行维护应随时关注电压器、互感器的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设备存在的异常问题,掌握设备的报警原因和保护动作原理,采取有效的维护方法。另外,严格执行电力设备运行规程和操作规程,认真监视和检查设备运行状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做好日常巡检,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电力系统维护。

电力系统维护应重点做好电力运行数据传送、运行数据收集、传输和处理,结合主机系统和电力设备实际数据之间的传输关系,实时监测电力设备运行参数和状态,便于工作人员的调整控制和分析处理,通过认真维护电力系统,使电力系统在安全状态下,再进行操作运行和调整控制。

4.风险控制方法。

4.1消除法。

消除法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源,具有显著的风险控制作用。在电力生产环境中,存在着地沟盖板、洞、孔等危险源,对于这些危险源,应做好参数监测,设计发现参数异兆,提前消除电力生产潜在安全风险。

4.2代替法。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风险控制使用代替法应满足一定客观条件,用故障率低的电力设备来代替故障率较高的电力设备,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率。电力企业应始终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保障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做好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合理改造,而这个方法也被广大电力企业所接受,例如,很多电力企业对少油式开关进行无油化改造,一些电力设备实现了半自动化操作,有些已经实现了全自动化,极大地提高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人为操作失误率,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3隔离法。

隔离法主要是对电力生产过程中危险源进行隔离,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应用比较广泛。电力生产中总有一些客观存在的风险或者危险源,因此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及时控制和合理处理危险源,将电力生产危险源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维护检修电力设备时,应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进行隔离,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例如,工作人员拉开刀闸,利用断开点将电力系统正常设备和需要检修的设备分隔开来。

上一篇: 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 高中德育体系建设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