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5: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前儿童德育的内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柏拉图是西方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柏拉图重视儿童的游戏在教育中的作用,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及精选故事材料。
柏拉图认为游戏对政治有着影响,认为儿童的游戏与邦国的政治与法律是有关系的。如果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用同一种游戏方法,使儿童喜欢同一种玩具,那么国家的政治制度就会稳定、持久而坚持下去,就不会被破坏。因为,这样培养的儿童认为事物是不变的,构成事物的秩序也是不变的,这样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可是如果不用同样的游戏,并且经常变换游戏方法,那么游戏就会被破坏,儿童就会对不同的玩具感兴趣,产生好奇,即会喜新厌旧的。这样,每个儿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都有不一样的兴趣,经常变化,求新,求变。那么,一个国家也就有危机了。因为,改变游戏实际上是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儿童的生活方式,就会对他们思想和心灵产生影响,让他们以为事物是可以变化的,事物的秩序也会变化,这样慢慢发展到以后,就会不尊重古道和原有的固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如果每个儿童都这样,那么一个国家的政治就危机了。所以,他坚持要给儿童安排同样的游戏,使用同样的游戏方法,安排同样的儿童文学内容。以利于形成统一的思想,稳固而持久的思想。以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权的巩固。
可见,柏拉图很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甚至把游戏放在很高的位置上。柏拉图形成这样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与他的哲学思想有密切关系的。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一个是理念世界。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常变的、不可靠的;而理念世界是恒定的、不变的、可靠的。物质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在柏拉图的心中理念世界是完善的,是恒定的,不变的。所以,他希望社会的制度、社会的秩序等也是恒定的,不变的,这样国家才会稳定,才会稳固,才会持久下去。那么这就需要统一的,同样的游戏内容,同样的文学教育内容。
柏拉图还重视给儿童讲故事,并且要精选故事材料。通过讲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柏拉图认为有一些故事是不能,也不宜给儿童讲的。比如希腊神话中,马拉诺斯、克罗诺斯和宙斯这些天神彼此阴谋陷害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神们的自相残杀,神门的不好的,甚至是丑陋的一面。他认为这些故事会对儿童会造成不好的印象,而且这些不好的印象会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不利于他们的以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应该讲那些反映神门正面的、光明的、正直的、善良的、真诚的光辉的一面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会陶冶儿童的心灵,有益于他们的成长。“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的一课”。他甚至认为,通过精选出来的故事对儿童进行教育,远远胜过用双手去矫正他们的身体。而且还提出对那些编写故事的人进行审查,审查通过了的故事才可以讲给儿童。
我们说柏拉图《国家篇》等中的关于儿童文学教育内容的规定的教育思想具有一些积极的因素。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利于国家的稳固;给儿童讲故事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精选那些反映神的光辉的、光明的品质与道德的故事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的纯正的思想与品质;另外,就是提倡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心灵。但是,他在游戏中过于强调一致性,统一性,而忽视变革,忽视求新,求变。这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应该注意到儿童的兴趣、爱好、个性的不同,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求新思维;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有阶级性的。把游戏放到了很高的位置,把游戏与国家的政治与法律等紧密的联系起来。为了培养有利于国家稳定的人,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地位,为维护政治统治的稳固而严格育内容。无疑不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这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里的具有局限性的一面。
一、学前儿童的良好品德概述
1、学前儿童的良好品德的内容
《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德育的目标是:“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从这里,我们可以归纳出,良好品德的内容就是培养幼儿的“爱”、“诚信”、“讲礼貌”、“ 好 学”、“严谨”、“承担责任”、“勇敢坚定”、“乐观向上”等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2、学前儿童的良好品德培养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里明确指出:幼儿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它的主要任务是让幼儿身心获得全面发展,让孩子形成终身收益的品质、态度、情感和能力。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长期、曲折的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品德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若培养的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人格陶冶”其实就是基本品德素质的培养。所以说人的全部素质都植根于幼儿期。
3、学前儿童的良好品德培养优势分析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不仅是智力早期开发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塑造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对于幼儿来说,3——6岁是其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及道德情感的重要时期。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这样说过:“良好品德的养成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巨额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会享受他的无穷的利息。”幼儿奠定了良好的品德基础,他们的智力、心理发展和社会性都将受其很大影响。
二、学前儿童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道德情感和行为的培养。调查发现,教师针对样本幼儿的品德教育方式,教师们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采用的方式以言语说教为主。而实践规律告诉我们,幼儿的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
2、品德评价表面化、简单化,忽视幼儿内心的真实感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品德评价指标体系的缺乏, 是导致学前教育品德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效果不甚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3、注重群体的一言堂教育,忽视个体的差异性引导。
4、品德教育场合集中于课堂。统计表明,很多教师对各自班级的全体幼儿和样本幼儿的品德教育场合分布特点, 大部分是在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的场合,甚至作为唯一的教育场合。
三、学前儿童的良好品德有效策略
1、提高学前儿童教师自身素质
(1)学前儿童教师应有高尚的品德,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一般情况下,学前儿童对老师具有一定的崇拜和尊敬之情,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是他们的学习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成为学前儿童的效仿的对象。这就要求学前儿童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价值观,做到“五爱”: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品德和整洁的仪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风 。
(2)学前儿童教师应热爱学前儿童,热爱学前儿童教育事业。热爱学前儿童和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学前儿童品德教育最基本的前提,我们提倡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教师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育技巧基础上,还应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比如: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真诚、纯洁的关怀,带来那一份份被爱的满足感 。
(3)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能力。学前儿童教师不断学习和积累文化教育专业知识,促使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使教师愉快胜任教育工作,从而接受自己,保持积极、自信、稳定的心理状态;要不断掌握新的学前儿童品德教育方法和手段,善于对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实施。
2、在各个学科教学实践中加强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如:在语言活动教学中,以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孔融让梨》,就可以培养学前儿童懂的尊重长辈和谦让的品德。以此类推,体育活动、音乐活动、美术活动、社会活动、语言、科学等五大领域教学活动中都可以渗入品德教育。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幼儿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品德,并且由模仿逐步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在幼儿的成长中,道德教育占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幼儿教育目标中,德居首位。幼儿德育是人一生道德养成的基础一环,幼儿发展的年龄特征又决定了幼儿德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德育对于幼儿的一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优良的行为规范养成就是德育教育的基石,良好的行为规范是幼儿德育教育的原始起点,也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家庭是幼儿出生的摇篮,是人生的奠基石,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德育教育及行为规范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儿童的行为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依附性,所以父母的行为规范教育是否得当就会直接对学前儿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行为规范养成来说非常重要。由此,德育教育要集家庭与学校之力,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对于幼儿德育教育的促进。
一、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
在儿童心理学中认为,人的儿童时期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高速时期。人在出生之后,就开始受到生活、家庭和教育的影响,在经过多年的积累后,会逐渐发生质的变化。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因是由于儿童成长的心理自然发展,而外因则是儿童所受到的教育和外在生活条件。当儿童的心理发展内外因相适应时,儿童能够更加快速和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中的德育教育具体是指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按照社会道德要求及传统道德要求,通过讲授、实践以及个人榜样作用等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他们一天中活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他们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从知识点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建立,到道德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幼儿教师的个人导向作用就极为关键。只有幼儿教师自己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道德观,才能形成正向的榜样作用,由此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二、家庭中的德育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和影响既包括有意识的活动也包括无意识的活动。通过这种家庭教育,会使子女在被教育和被影响过程中形成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这种家庭教育也会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在一般意义下的家庭教育中,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人生观教育等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教育。目前的家庭德育教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道德教育的缺失,家长一味的追求应试教育,过度追求智力的开发让家长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家长言行不一致,导致孩子错误模仿,很多家长一味地给孩子将大道理,却忽视了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内外教育环境不一致,很多家长注重给孩子选择非常昂贵的幼儿园和良好的师资教育资本,却忽视了家庭教育中良好的内部环境对于孩子的作用。面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和谐的家庭内部环境
对于学前儿童的成长来说,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内部环境是关键。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健康的父母关系非常重要。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孩子的行为问题产生几率比较多,这种父母情感上的缺失会转嫁到儿童的心理成长中。而这种父母关系不和谐并不是指单亲或离异家庭,而是指在家庭关系中,父母由于双方情感问题而忽视孩子,导致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从而产生不良的行为以吸引父母注意。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父母及时修正对孩子的态度,即使父母最后分开也要保持对孩子的关系和交流。
(二)构建德育教育外部大环境
家庭教育从小说是儿童个人的小家,但是从广义上来说,社区环境也可以包括在家庭教育中。学前儿童经常在社会玩耍,社区也就成为了儿童经常活动的地区,因此社区这个外部环境的德育教育也非常关键。小朋友在社区活动中,一方面和同龄人接触,学习如何融入集体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在这种同龄人的活动中学习分享与接纳。现在,很多教育都忽视了社区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尽量避免社区环境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要及时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行为规范。在社区中,家长也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在游戏中引导孩子的行为。
三、结语
德育是多年来无数幼儿教育者不断研究和实践的话题。德育教育关乎孩子的一生,一个人的成长与童年时受到的德育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德育教育在人一生成长中尤为关键。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于儿童正确的行为养成和正确的道德感形成有促进作用,相反,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对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感有阻碍作用。因此,家长要本着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态度,重视建立和谐稳定的家庭内部关系,培养构建良好的社区教育环境,幼儿园也要严格把控幼儿教师的选择。由此才能更好地把握对学前儿童的德育教育,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丁祖萌.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因此,任何教育都应以道德为目的。尤其对于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儿童,其道德认识还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正是道德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此时道德教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可成为社会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养成不良心态和行为习惯等,不易改变……”可见,思想品德教育在学龄前儿童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一时期儿童自身的发展特点,其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道德水平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决定学龄前儿童未来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儿童个体知、情、意、行各要素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交往和活动的影响,将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从而形成个体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以及道德行为。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在其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也不断地发生矛盾和冲突。因此,必须要在学龄前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生矛盾冲突时,及时通过正确的方式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帮助和指导学龄前儿童正确处理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矛盾冲突,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来指导道德行为,帮助儿童最终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二、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和学校重智育而轻德育的教育理念
第一,家长过分重视儿童智力发展。受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大多数家长“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因此,教育大多时候只体现了它的功利性。这就导致了很多家长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时,只关心儿童“算对了几道数学题”、“背会了几首古诗”、“学会了几个单词”等,却很少过问孩子“今天过得快不快乐”。这样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长此以往会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学校教育内容过早进入小学化。如今的幼儿园教育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早已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变了味。教育内容也过早进入小学化,实行“超前教育”,有些幼儿园甚至还给儿童布置“家庭作业”,从而使素质教育大打折扣。
(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抽象难以践行
第一,德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幼儿园德育内容大多只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局限于理论而缺少具体实践。老师总是告诉孩子要爱祖国、爱家乡、爱国徽国旗、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等等,却没有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爱祖国、爱家乡。孩子也因未能理解而无法将德育内容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导致这样的德育内容并不能真正地发挥教育作用。第二,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他们的知识容量和心理需要也不同。但幼儿园德育在内容方面普遍追求共性教育,而轻视对个体的指导。从而导致教育者在对儿童进行德育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忽略了不同个体之间的心理差异,致使德育教育难以取得实际的效果。
(三)思想品德教育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
第一,德育方式以教师讲述为主。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孩子讲故事。这种方法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不能与孩子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同样达不到德育的最佳效果。第二,思想品德评价多是教师的印象打分。对学生进行品德评价一直以来都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将这项工作做好却很不容易。根据学龄前儿童的特点,品德评价多以教师为主。但如果老师平时没有认真地关心、观察每一个儿童的话,教师的评价方式就会依赖于自己的主观观念,片面地根据某个孩子的卫生、纪律甚至成绩,来对孩子进行好与坏的评价,这样极易导致将好孩子划分到“坏孩子”的队伍里,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打击。
三、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培养的主要对策
(一)建立“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配合机制
第一,家长要充分重视儿童思想品德的培养。“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对于学龄前儿童这个阶段,相对于智育来说,家长更应该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品德培养。这就要求家长应有一套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切忌用暴力和语言逼迫孩子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情感变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等一些优秀品质。第二,实现“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合作。家长与幼儿园双方应时常沟通交流,一方面,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品德表现,并结合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家长所反映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建立“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配合机制,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均可以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实现对孩子思想品德教育的预估,从而更好地进行对学龄前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
(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应具体化
第一,德育内容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只有源于生活才能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德育也是如此,只有结合实际生活的德育内容才能真正的达到德育的效果。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等等这些德育内容,虽然都是正确的,但毕竟太过抽象化,孩子无法理解,也无法践行。而德育的最终目的,终究还是要回到实际生活的,所以德育内容应是源于孩子从生活中感悟、认识到的真实的道德情感,而并非强制地向孩子传授抽象的道德内容。切忌为了德育,而让孩子成为知识的奴隶。第二,有针对性的制定德育内容。只有符合学龄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德育内容和方法才能促进学前儿童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对于较低年龄段的儿童要以引导其明辨道德是非为主;对于稍大年龄的儿童应逐渐引导和培养其道德情感。对于性格内向的儿童,应注重培养其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道德品质;对于性格外向的儿童,应注重培养其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道德品质。
(三)改进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评价方式
第一,德育过程中要重“行”。美国的民本主义教育学家杜威,就主张教育应在“做中学”。例如,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做一些集体小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一个人的力量有时是很渺小的,而集体的力量远比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无形之中培养了孩子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等道德品质。再比如,为了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质,可以开展“我是小小清洁工”活动,让孩子在自己动手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劳动带来的成果,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通过“做中学”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经历和感受,不仅能使孩子将平时所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还能学到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而且通过实践所达到的德育效果能够使儿童留下深刻的记忆,这是课堂德育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第二,教师应树立开放的评价理念。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思想品德评价既然无法避免评价教师“专人化”,但却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个缺陷。前文提到的“家庭——幼儿园手拉手”协调合作机制依然可以起到作用,教师通过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不同状态下的表现,用较为全面的观点对孩子的品德进行评价。此外,也可为学龄前儿童设计“成长档案袋”,记录儿童日常生活的表现、儿童的自评、小组的互评等等,为其品德评价提供依据。
四、结语
总之,德育工作是一项长久的、系统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明显得效果。这就需要无论是家庭还是幼教工作者都必须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要将德育工作开展的可行、有效,方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儿童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汪筱华.幼儿园德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电芝.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人先天不同于动物,在基因中就获得主体性遗传,具备主体潜能。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主动建构起来的;蒙特梭利认为幼儿具有人的完全意义,还具有自发的吸收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即吸收性心智,这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儿童的认知是儿童作为实践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教育实践中,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不容置疑的。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实践,现代媒体和信息化交流方式更拓宽了其视野,尤其进入幼儿园,接触到伙伴、教师、集体、环境等社会实体后,以学习的方式经验、以直观的方式认识,初步理解自然与社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尽管不是自觉意义上的。他们以自己接受与否,选择对人对事的态度,用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要求自己、要求他人。学前儿童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的存在、力量和价值。其实,学术界虽然没有明确承认学前儿童拥有主体意识,但是,在方法论和教育实践中却鲜明主张双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呼吁实现学前教育中儿童主体地位的回归。
道德意识潜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的自然禀赋,人的生物性中包含着合作和自我牺牲的倾向,人在最原始的内心深处就有与人联系的迫切渴望。可以说,道德意识作为潜能存在于每个人的自然机体中,是人的社会性本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原始的道德意识占道德意识的一小部分,而且只是一种潜能,必须经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学前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教子当在幼,养正当于蒙”,应该及时让生物学意义的道德种子萌发、生芽,生成社会意义的道德之树。
2.学前儿童主体性在道德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学前儿童参与道德启蒙活动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为教育内容,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为目标,也就是塑造思想,因此它的对象必须具有主体意识。否则,就丧失了实践根据和实践价值。
第二,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构成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本质。道德启蒙教育是学前儿童道德意识的自我确立和自我完善。道德意识是主体意识与对象意识在道德世界的统一,它的确立与完善只能由主体自身完成,其他都是条件准备。
第三,学前儿童的主体性决定了道德启蒙教育的思维方式、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教育模式。道德启蒙教育必须以学前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主体性特点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道德实践中,要尊重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主动的、有责任的道德意识。
第四,学前儿童的主体性造就了道德启蒙教育的学科意义和社会价值。在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既有肯定,也有否定。前者表现为主动,即主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体会自由、快乐;后者表现为自制,即克制自己做他人否定的事情,体认责任、规则。道德启蒙教育就是帮助学前儿童模仿与学习寻找肯定与否定在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内在统一。
二、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养成
道德意识建构于主体的习惯,既是社会风俗习惯的普遍化和一般化,也是个体自身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①
1.学前儿童的人格养成
人格是道德主体对自我的定义,以区别于其他的道德主体。它是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基础和内在根据,独立存在于精神文化维度里,从心理层面构筑个体的道德规定性。在道德实践中,主体根据自己的人格归纳、整理道德体验的表象材料,形成有序的道德意识。人格潜伏在思想最深处,是隐性的、原始的道德意识,而道德意识则是显性的、成熟的人格表现。人格以其稳定性主导着道德意识的倾向,养成学前儿童理想人格是道德启蒙教育的首要任务。
人格养成首先在于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根据结构心理学理论,外在的言谈举止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个人的生活习惯还会引起他人评价,反过来影响个人的人格。中国传统“小学教育”就是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从劳动、接人待物、日常礼节方面培养儿童人格的自觉性。
其次,在于生活方式的养成。正如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意识,生活方式决定人生观、价值观。“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③箕子认为商纣王有了象牙箸就会想犀玉杯,用牙箸玉杯当然不可能吃普通饭菜,必然追求豹胎美味,吃到豹胎的人当然不可能穿朴素的衣服、住简朴的房屋。为了锦衣珍馐、玉殿高台,必然要搜刮民脂民膏,为祸百姓。“故箕子见象箸以知天下之祸”。④
再次,在于心理倾向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倾向,要求勤于主动学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还要有独立意识和思考能力。同时,良好的心理倾向要与遵守社会规则、服从社会规范结合起来。
最后,在于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有天然性趋向,表露出一种内在自然力。但是,环境影响、后天矫正,一样会改变先天趋向。尤其要养成学前儿童和谐习性,消除对抗性心理习性。对抗心理成为人格习性,人际关系就会不可逆转地恶化,最终可能会仇视社会。
2.学前儿童的道德素质养成
相对于人格的混沌状态,道德素质则表现出清晰的理性特征。道德素质是道德主体对社会环境的根本承诺,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学前儿童道德素质教育主要在于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的养成。
家庭美德是个人全部道德素质的基础,培养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必要条件。弘扬家庭美德是养成道德素质的关键,对社会安定团结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私德”相对,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还必须遵守社会公德,遵守人与人之间在公共生活领域交往的规则。只有遵守社会公德,才会被社会接纳。儿童的学习就是塑造“社会人”,社会公德的养成显然是学前儿童的必修课。
3.学前儿童的行为规范养成
社会出于稳定与秩序的需要,衍生出行为规范,调整成员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具体地体现和延伸着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行为规范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约束,是人对社会规则的客观实践,在个人的现实性上就是主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行为规范有成文的,以法的形式强制要求人们必须严格遵守;有不成文的,如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甚至部分法律规范和宗教规范,也要求人们遵照执行;还有的只反映了社会情绪的喜爱或厌恶,没有上升到道德、准则的高度,仅作为“应该”或“最好”的建议,并不给人以外在的压力或束缚。无论哪一种行为规范,人都不可能先天认知,只能后天养成。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主要是针对后两种不成文行为规范的养成。
三、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
学前儿童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黄金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富有学习和创造能力。教育的责任就是协助儿童发挥自身潜能进行自我发展,这就是教育的真谛。
学前儿童抽象思维尚不够健全,囿于感性认识。对于他们而言,词语与其说是逻辑概念,不如说是符号,而且是感性的、可经验的符号。启蒙教育不能成人化,抽象的道德和社会理念只会造成儿童思维混乱,灌输只能教会孩子撒谎。
经验直观是学前儿童的主要认知手段,他们直接通过感知认识事物,通过实践把握世界。儿童是最积极的“实践者”。实践会帮助他们完成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过程。同时,学前儿童的认识直接、孤立、静止、片面,反思仅停留于直接的、表面的因果。他们只能接受启蒙式教育,而且必须是直白的正面教育。
学前儿童倾向于借助想象力把思维与存在统一起来,用简单的认知结构暂时应付复杂的外部世界。拟人性是幼儿认识过程最为有趣的特点,他们仿佛信仰万物有灵论,赋予万物思想和灵魂,想象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知觉、有意识,也赋予世界以人性的尊严与人性的光辉。学前儿童比成年人更加遵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反而造就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性。
2.情感过程
在认识的过程中,客体一定会引起主体意识的波动和感染,出现情绪、态度等情感过程。学前儿童知觉与感情尚未完全分化,总是以情感的经验直观世界、把握世界,表现出无遮掩的人性。情感过程最能够激荡学前儿童的心灵,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在本体论上应该是一种情感存在和情感力量。
学前儿童在认识过程中会用主体意识灌注对象意识,直接地让世界统一于自己,实现与世界的情感交流。针对学前儿童情感过程的教育应该是正面的教育、爱的教育,而不能让他们通过否定恨来反思爱。否则,我们就在不善于反思的儿童心中培育了恨的种子,儿童将来的情感走向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就像马克思感叹的:“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3.意志过程
意志是主体对自由的实现,反映了主体运用本质力量对客体施加作用,创造新的价值。自由是道德的基础。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被约束。自由是对享有权利的尊重,但不是放纵。
自由必须被限制在义务里面,以不侵害他人的自由,换取他人尊重自己的自由。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有规则的自由。自由还是自我约束。自由意志在选择时,遇见了这样的二律背反:我是自由的,自由是无限的,所以我选择;可是选择的对象和结果都是有限的,所以选择不是自由的。选择是自由的也是痛苦的,意志侵犯了自己的自由,减少了自己的自由。所以,意志是自我意识,也是自我控制。
道德启蒙教育的意志过程最关键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习选择,并学习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4.审美过程
审美是人把握自然、把握社会尤其把握自己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知、情、意的统一,是一个评判的过程、主观的心理过程。在审美过程中,主体与客体形成一种超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在这个主观的心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不再强调客观的认识,而偏重于主观的理解。所以,审美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预期、理想和超越,从而促使人生超脱世俗的平庸和鄙陋,“诗意般地栖居”①。
学前儿童知、情、意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使其审美过程倾向于直观的优美,很难理解反思践踏生命的丑陋而获得的崇高。在儿童看来,战士英勇杀敌与恶狼吃羊,都是对生命的践踏,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四、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引导艺术
德育是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意识生成,学前道德启蒙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要方法。
1.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传统理论与传统方法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儿童为被动的教育对象,视儿童心灵是可以任意涂画的白板,灌输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手段。教师向儿童传达思想戒律,儿童则像机器一样录制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整个教育缺乏民生与科学精神,严重制约了儿童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形而上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了自身与其他学科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把思想政治工作从生活中孤立出来,学校(幼儿园)独自承担起儿童的教育工作。教师的教育经常与家庭或社会的价值观相左,儿童迷惑于其间的矛盾,无法从中取舍,最终形成不正确的道德观。
2.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思维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既独立于其他教育学科,又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因此,需要重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用合理的内涵和相应的外延,指导我们探索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新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有序地引导清理道德体验的无序性,以理性思维整理感性道德经验,以自觉的道德意识替代自发的道德表象。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协助孩子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健康地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的自由意志。理性的、抽象的道德理念要让位给经由反省的生活经验以及人的自我建构。教育尤其要将个人转型为主体,觉醒其自我的自由和责任。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必须还原德育的学科本质,将其置于历史进程中,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去除物化的非历史的概念,转换到批判、反思、自由等人性的历史的概念。恢复学前儿童主体地位,尊重其主体意识,使其自觉体认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习社会批判、权利意识和公共参与,坚持自我价值和社会正义,朝着道德觉醒和人性尊严方向发展。
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要统合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领悟道德力量和道德真谛。因此,要积极统筹各类主体,分析并批判压制学前儿童的社会结构,让学前儿童生活、生长在真实、统一、开放、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不会因为学校(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分歧而导致儿童思想的迷茫和人格的分裂。
3.学前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创新性方法
实践证明,道德启蒙教育必须尊重学前儿童的生命规律,尤其是学前儿童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学前儿童的特定能力和特定行为对环境特别敏感,这些能力和行为正处于发展的最佳状态,有的放矢地引导和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纠错误方法,树正确观念
现今独生子女普遍,家长应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教养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他打你一拳,你也还他一拳”的错误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说,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德育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养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过度教育、过度要求”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凡事要有一个“度”。力争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健康成长,以致不出现心理畸形。
二、家园联动,经验共享
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孩子经常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面对任性的孩子》、《在家里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等等,通过这些讲座,使家长在理念上有新的认识和提高,从思想上重视幼儿德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德育方法,使幼儿的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听完讲座后,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将自己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遇到的问题讲出来请求共同解决;将自己一些比较理想的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向大家推广参考;将一些错误的德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讨论指正,从而使家园及时沟通,形成合力。
三、多种渗透,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内容的确立,不能仅仅依据教育者的主观愿望,而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取随意性、临时性的做法,想到什么就进行什么,而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研究幼儿德育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德育。
1、将德育渗透于“同龄”和“混龄”活动之中
在幼儿园中不难发现同龄儿童中,通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粗暴打人”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劝解指导,而在“混龄”活动中,则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现象,大班的孩子往往会很自然地把中小班的孩子当成弟弟妹妹来护着,和他们共同游戏、玩耍,一般不太会出现矛盾冲突。混龄儿童在一起活动,可以促进一些新的社会的发展,对年长的儿童来说,能扩大交往的技能,形成责任心。对年幼儿童来说,能从社会经验比自己丰富的年长儿童那里学会与人相处的交往技能,从而两者在无形之中得到了德育发展的互补。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着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而采用一些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方法,因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它不同于陈旧的、说教式的“个别谈话”和“集体谈话”存在着形式化、简单化和模式化的现象。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给幼儿讲讲《三只蝴蝶》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的道理......
一、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涵义
通常意义上的“养成教育”,是指关于道德生活层面习惯的养成,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的过程包括两个:分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理性的形成,前者是后者形成的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外化。目前,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限制和德育工作效率的紧迫性,导致学校教育过程中更侧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并没有一开始就注重道德理性认识。因此,加强学前儿童道德理性认识是儿童养成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事实证明,幼儿时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学前儿童,社会性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情境性、模仿性和重复性,因而幼儿时期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而且一旦形成将维持一生。针对于幼儿社会性知识发展的特点,儿童养成教育培养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从儿童出发,以人为本,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过程中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运用适合儿童发展的培养方法和策略,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在实际教育中逐渐培养;第二,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儿童养成教育不是某个教育者的个人行为,而是要求整个教育系统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第三,学前儿童养成教育侧重于实践性操作,养成教育培养是长期形成的过程,最终还要在实践结果中进行评价。
二、农村学前儿童养成教育培养策略探究
(一)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根据上述学前儿童养成习惯形成的特点,发现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几乎全部从成人行为中模仿而来,如果给孩子一个干净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将有利于养成教育的培养。尤其在农村,家长因为农忙而很少关注孩子,调查发现具有良好卫生习惯的孩子只是少数,大部分孩子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常识。例如,随地大小便,乱扔玩具。早晨还干净的教室,到了下午已经面目全非。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初入园的孩子,首先进行基本的卫生、礼貌常识教育,并言传身教,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逐步教给孩子小手洗干净,不随地大小便、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等习惯,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下,学前儿童会逐渐认同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榜样激励是儿童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从儿童的年龄发展特征来看,幼儿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对事物的好坏、对错难以区分,教师屡禁不止的不良行为在儿童看来无关紧要。为此,根据孩子认知发展特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树立正面榜样,从而规范学前儿童的行为和是非判断能力。例如,幼儿欣赏儿歌《李小多分果果》后,教师开展了一个小活动,请3位同学帮助老师分发一些彩纸,每一沓彩纸中有一张颜色最漂亮,其中两位发彩纸的同学将最漂亮的发给了别人,只有一个同学发给了自己。这时候,老师笑着说:“我们班里今天多了两位李小多。”教师用激励的语言不仅鼓励了两位做法正确的孩子,而且提醒了那位发给自己的孩子。从那以后,班里很多活动中,孩子们都争当李小多,可见激励评价可以为培养孩子的养成教育提供有效的途径。
(三)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坚实后盾
学前儿童的养成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与家庭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关系。现在家庭中的独生子女较多,备受爷爷奶奶的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而农村学前儿童由于父母忙于各种农活,孩子往往缺乏父母必要的关注和培养,一些孩子也容易养成懒散的行为习惯。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养成教育,家长的配合非常重要。当教师发现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纠正和转变,而作为家长需要与学前班保持一致性与连续性,只有坚持不懈的互相配合,才有利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教师在学校中发现孩子不专心学习,通过与家长沟通后,家长也发现孩子作业时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吃东西,不能坐下来,此时妈妈给孩子提出了要求,每次作业期间只有一次出去的机会,尽量在写作业开始前将所有事情做完,并由妈妈监督。结果试了几次之后,孩子在作业期间,居然一次都不用出去了。由此可见,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家长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训练的持之以恒是儿童养成教育的必要保障
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之以恒的训练和坚持不懈的态度,是形成良好教育的必要保障。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因为之前形成的陋习较多,矫正起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因此,需要教师创造更多的时机,反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训练“学前儿童与人交往”的行为习惯的时候,向其他学生借东西要说“谢谢”,给小朋友分发玩具的时候要会礼让……将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一点一滴的行为中,逐渐纠正,反复训练,最后形成。再如,训练良好的卫生习惯过程中,学生每次饭前洗手之后,都自己在“光荣榜”上填一面小红旗,在点滴的积累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学前儿童养成教育的培养是学前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现阶段农村儿童缺乏必要的关注,行为习惯急需规范,需要教师、家长和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制定养成教育的教学目标,在家庭教育中不断强化巩固,为培养农村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锡香.幼儿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9).
一、培养良好行为,树立正确观念
现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等现象。家长应正确对待自己孩子的行为,纠正错误的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不能抱有“一牙还牙”的错误心理。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如果在儿童期的早年,不能给予合理的教育,致使儿童养成不良意识和习惯,那就会给以后的再教育带来几倍、几十倍的困难。”所以说,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德育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庭对幼儿个体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家长的教育行为来实现的。因为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一般是最坦率而无掩饰的。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家庭中父母“过度关心、过度替代”等错误的教育方式,结果会使一部分幼儿成为依赖性强,缺乏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乏道德约束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胆怯、粗暴。因此,家长必须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力争为自己的孩子营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使他健康成长。
二、家校联手,形成教育合力
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习惯,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和影响。试想:如果一个家长满口脏话,动手就打人,那他的孩子有怎能做到文明礼貌的去对待别人呢?家庭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要做到家园一致,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发展导向,成为孩子成长的表率。由于幼儿园、家庭密切联系,使原来的家庭配合幼儿园教育变为家园同步教育、共同教育。这不但对幼儿的德育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对改变家长的教养方式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学习;家长与教师在互相沟通中,同步教育孩子。但对于家长来说,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者,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窗,组织相关的专题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早期德育的重要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将自己在对幼儿进行德育时遇到的问题讲出来请求共同解决;将自己一些比较理想的德育方式和德育内容向大家推广参考;将一些错误的德育方式和内容进行讨论指正,从而使家校及时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多管齐下,促幼儿德育发展
幼儿德育必须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采取随意性、临时性的做法,想到什么就进行什么,而应遵循教育规律,注意研究幼儿德育的特点进行与幼儿相适应的教育。
1.幼儿良好品质要在活动中培养
影响幼儿品质形成的教育因素只有成为幼儿活动对象时,才能显示它的意义和作用,幼儿在园参与活动是很多的,有集体教育活动,还有日常生活、游戏等。 这些都是培养幼儿品质的很好契机,如节日中、幼儿不仅要以语言、行动等表达情感,还要自己动手做些小礼物互相赠送,表达情意,交流情感,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组织幼儿经常对自己与别人的行为进行评议,能培养幼儿团结、谦虚、合作、自信心、明辨是非以及自我教育的品质。
2.将德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当他们出现无理要求、粗暴打人时,我们的教师都应适时适度介入指导,及时调整幼儿的行为。而采用一些音乐活动、语言活动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是最为恰当的方法,因为这些活动内容丰富,新颖活泼,寓教于乐,它不同于陈旧的、说教式的个别谈话。根据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如 给幼儿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渗透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品德教育,唱唱《让座》这首欢快的歌曲,使孩子们懂得了如何尊敬老人的道理……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41-01
幼儿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始终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探询的问题。幼儿园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占首位,德包括:道德情感、道德认知等方面。一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有连续性、一致性的系统工程,幼儿德育则是这个工程的起点,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呈开放型、多元化走势,各类新闻、公众媒体、传播信息量大,范围广、内容多,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无时无刻的接受来自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幼儿正处于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幼儿德育将影响到整个德育工程的质量。现在的幼儿是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任何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下一代提出德育方面的要求,加上我们社会的发展越益趋向文化,对人德育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当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到人才、人力资本决定一切的阶段,人的素质,国民受教育的程度,人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将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所以,许多国家把调整教育目标作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对策。而在培养目标中,又将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思想品德放在首位,从而大大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际势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幼儿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我们应该把德育观念变化的发展趋势,结合社会发展特点与儿童发展特点,不断地认识学前儿童德育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地完善学前儿童德育的基本内容;不断地探寻学前儿童德育的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德育的质量与效率,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因此,从学前儿童开始进行品德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良好品德,完成社会进程,有效介入社会。家长过分你溺爱自己的孩子,表现在动辄就给孩子请病假;除了学习,任何"劳动"都不给孩子做,舍不给孩子"吃苦",如最基本的洗袜子都不要求孩子自己做;评价孩子的标准只有成绩,方式一概都是钱;包庇孩子的错误。当孩子出问题第一次请他们来沟通配合教育时,他出于礼貌会积极配合老师。但他们会强调他的孩子以前是多么的听话,老师是多么的喜欢,成绩是如何的出色。他是真实的告诉老师孩子以前的情况,好让老师了解学生,以便教育呢(不否定家长有真诚反映实情的一面)?还是有言外之意:他的孩子之所以现在出问题是老师没本事?可能家长还会真诚的告诉老师,他为孩子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现在他也很无奈。当第二次在请他来时,他随即就显得不耐烦,更有甚者就会当着老师的面公然包庇孩子,言外还有指责老师的不是。这样一来立即就导致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前功尽弃,毫无效果。有的家长从不与老师联系,这可能就会导致老师也无法与家长联系上。好似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交给了学校,就全是老师的责任。往往老师要为这样的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
幼儿园阶段人生道德观念、行习惯奠基时期步没迈好面德育教育,会陷入被动纠错泥潭健全基本人格品质和健康地体格同等重要家长,教师能够给予孩子宝贵东西,德育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古代东方,尤其国德育成教育核心与灵魂新时期德育应该包含素质教育基本内涵即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及认识社会问题能力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健康性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关注。自我关注人注现实社会及自环境和人类未来从而成有独立人格有神圣尊严,有丰富情感更有遏止创造力量。人而针对天真烂漫孩子德育启蒙能枯燥无味,说教也能简单走形式更能严厉制止孩子能样或能样何开展幼儿德育。注重幼儿情感教育,情感认知动力要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正确认知和态度必须唤起,幼儿积极情感经验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少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暗示感情丰富易激动等,特点幼儿德育要特别注重从情感。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网络道德启蒙教育,例次了增强幼儿环境意识劳动意识,我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我环保小卫士活动,请孩子们自己制作环保图,引导幼儿些废旧瓶瓶罐罐消毒处理,做成各式各样装饰品布置教室,让幼儿亲自体验变废宝。勤俭节约及体验劳动快乐家长们告诉我,我孩子现扔东西要找皮箱还时时监督大人呢家里喝过些奶瓶、空盒子我们和孩子起做成手工样既培养了,孩子动手能力也增进了与孩子间感情同时还潜进行了。
德育教育真好由此见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与教师协调、沟通教师与家长协调、沟通因此我们要创造些定期与随机相结合、交流与研究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集体与别相结合沟通和协调工作模式便使幼儿德育工作整体、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2]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那么如何培养这样的学前英语教育的专业人才呢?对于高职院校的老师来说,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际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学前教育的理论知识,包括,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学前儿童行为导向,还要开展肢体语言,简笔画等课程,提高高职院校专业学生的就业技能。从英语角度来说,首先要在理论知识上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区别,不仅仅是教育,更多的是让孩子们感到乐趣。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自身的英语水平,比如,英语发音必须准确,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别强,老师的发音就会被孩子模仿,即使是错的,小孩子也不知道,那么在养成了错误的发音习惯后,想要纠正就会花费更多的精力,所以要求我们的专业学生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英语发音,规范自身的发音习惯。接下来就是英语的运用能力,对于小孩子来说,不需要过多的语法规则,主要是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这就跟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区别,不是老师教学生学,而是要让孩子们融入到英语中,可以带入英文童谣,比如《小星星》(twinkle,twinkle,littlestart),《两只老虎》(twolittletigers)等等,很多孩子会唱的中文童谣都能用英文唱。还可以设计英文小游戏,英语故事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喜欢并且乐于接受的内容,他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不知不觉中在脑海里就记下了这些英语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