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5: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CarlD.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06[EB/OL].http://gpo.gov/fdsys/pkg/BILLS-109s250enr/pdf/BILLS-109s250enr.pdf.
[9]吴雪萍,任佳萍.美国职业教育质量问责制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4,(11):49-53The Research on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counta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mplication to China
Zhang Yu, Xu Guoqing
首先是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是以传授某一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态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的教育(梁忠义等,2000)。刘春生等人(2004)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类型,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要途径。其次是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偏重于常规技术的普及和生存技能的培训。
部分学者认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仅仅是对农民子女的教育。本文则认同孔祥智学者的说法,即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为农村各类居民提供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众性教育类型,主要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农村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教育和农村转业转岗教育。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非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和非正式的职业技术教育三种形式。
基于以上学者的阐述,本文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以农村各类居民为培养对象,对农业和第二、三产业中的各种职业和岗位所需的劳动者进行的职业知识、态度和技能的培训。
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比较综述
根据所查阅到的文献资料看,虽然目前许多国家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水平都很高,但是专门研究本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概况的并不多见。而我国学者们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过程、具体做法和经验,以及在我国国情背景下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因此,主要是对国内有关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家行政干预的研究
国外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行政干预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如美国通过《史密斯———休斯法案》《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等一系列法案极大地加强了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干预(余祖光等,2004)。二是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西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主要通过财政拨款、政府促使企业投入和根据学生家庭情况实行学杂费减免三种形式来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进行经费支持。三是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中国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使得许多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其的需求,并且在20世纪末期,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有明显下降趋势。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学者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国家行政干预”也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如各级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要运用财政和货币等政策手段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多元化和实用性的教师队伍。韩淑华(2001)认为政府应搭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平台并提供经费支持与设施保障;黄智科(2005)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法》的执法检查和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
(二)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
国外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上强调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性。德国许多大型企业都积极执行职业教育法,以此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本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办学形式:正规学校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企业内部的职业教育和公共职业训练机构的职业教育。法国通过发放农业徒工证书、农业专业能力证书、农业专业技术员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农业高中证书等五种不同的证书,以体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多元性。还有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季节上冬长夏短,便采用季节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国内学者和专家认为在多形式、多层次、多元性办学方面要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通过加强协调性促进其优化发展;分层次、按需求、有计划地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吴如林,2004)。
(三)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逐步转变了传统的仅仅“为经济服务”的思想,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调整,即以“通用工种”为标准,对工业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专业进行合并,组成新的综合化专业。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外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强调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共性知识,并关注外语能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在职业教育教学方面,国内学者认为要重视教育教学的改革。
(四)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的研究
为了保证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发挥其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德国“双元制”通过把招生与招工统一起来,使学生就业具有法律保障。美国制定了著名的“波士顿契约”。英国1948年立法规定,学校在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应该做到:工作信息的传递、工作选择的指导、毕业生的职业安置、与离校但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保持联系等。日本则通过制订《就业保障法》促进高中阶段毕业生就业。国内学者同样认为要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和就业。(五)对农村职业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首先是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国内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在整个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培养大量的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二是普及农业先进性技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四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五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其次是促进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研究。凌云(2007)提出要从四个方面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挥作用:一是充分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整合职教资源,形成合力;三是加强职教立法,为农村职教提供法律保证;四是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专业,进行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最后是职业技术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服务的途径的相关研究。职业技术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有很多,张广花等人(2006)认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下面三种途径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更新办学理念,明确服务宗旨;二是拓展服务层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三是创新办学和服务模式。
国外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国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经验、模式和方法归纳总结,以及对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分析,得出如下启示:
第一,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目标上,可以参考美国的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是一个社区的教育服务和文化政治中心,是社区各项工作的有力推动者,为社区的经济社会建设出谋划策。
第二,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应当借鉴英国的综合职业能力导向教育(competencebasededucation,CBE)。这种课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把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工作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这种CBE体系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与就业相关的职业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简介:高松(1982-),男,安徽肥西人,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德职业教育比较和德国职教教师教育;石(1976-),男,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中心,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
课题项目:2009年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计划项目“教师媒体素养与精品课质量关系的分化分析”(项目编号:SZ090363),主持人:杨玉双。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2-0052-04
职业教育一词来源于西方,受语言上的差异影响,仅职业教育名称和概念的争论在我国学术界就出现了多次。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其名称就有:百工教育、实业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199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基本明确了职业教育这一名称。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区别于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特性是什么?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如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这些问题既是职教研究领域的基本问题,也是容易产生误区的问题。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相当重要,只有明确了方向,职业教育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本文围绕职业教育的特性以及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等问题阐述笔者的一些观点。
一、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
在理解职业教育的概念和特性之前,必须先了解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尽管职业教育是一个出现于近代的学术概念,但其发展却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伴随着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社会职业分工的出现后,社会出现了不同职业工种,对特定工种的培训而逐渐出现了职业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可以说,在人类社会初期,长者对幼者的生产及生活技能的传授已是技术教育的雏形。职业教育是原始社会末期,采集、渔猎、农业和畜牧业等劳动类型相互独立后,人类社会不同职业分工的形成促使其产生的。
职业教育所涉及的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随之相应变化。在近代学校职业教育之前,学徒制是我国民间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近代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则源于西方,其是为了满足工业革命背景下机器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伴随着十八世纪近代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的发展,劳动内容、劳动条件以及劳动组织结构产生了根本变化。工业大生产促使劳动分工更加明确,同时对劳动工人的数量上的需求以及知识能力上的要求远大于工业革命前,劳动工人需要掌握更为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一大批生产的组织和管理人才。工业革命之前学徒制在欧洲的职业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传统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无法满足工业大生产的需要。因此,在—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出现了职业技术学校,从而产生近代学校的职业教育。中国近代学校的职业教育兴起于第二次之后,清政府兴办从西方引进机器工业的同时,也促成了近代西方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中所创办的新式学堂是我国最初的近代学校职业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特性
通常,我国把职业教育定位为以培养数以亿计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为目标的教育类型,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但此概念并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纵观中外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及对职业教育特性的分析,笔者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一类以明确某职业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是对该职业所需各项知识与技能进行传授的教育。明确的职业导向性是职业教育区别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性。而技术教育是人类在某一领域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对这一领域技术传授的教育,目的在于传授某些具体技术,并不需要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如木匠师父教一个年轻人做一个木门,这个年轻人接受了木门制作这项技术的教育,而木匠是一个职业,这个年轻人如果想以后成为木匠,还要跟师傅学习其他技能。普通教育是强调对某一门学科知识的传授,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如普通高等教育开设中文专业,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中文专业方面的知识,毕业后学生可能成为作家,也可能是编辑、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再以计算机学习为例,普通高校可以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教育目标是传授该专业学生计算机领域所涉及的各项知识。各种培训机构也可以就计算机领域某项技术如网页设计或电脑维修开设技术培训课程,传授学员计算机某方面的技术,包括中小学开设计算机课程,这都属于技术教育范畴。但是以某一具体职业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如程序员或网络管理员则是一类职业教育,则是对某一具体职业的培养。此外,学历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均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如程序员的培养可能要通常职业学校三年的学历职业教育完成,而网络管理员可能只需要一年的非学历职业培训即可完成。三类教育形式分类差异见表1。
根据我国目前现有职业的分类,职业的数量要大于普通教育根据学科教学体系划分的专业数量。职业的设置要有科学严格的规范,具体职业采用的教育类型和教育时间要根据职业特点而定。此外,笔者认为普通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在很多方面会出现交叉。普通教育的一些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成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领域也涵盖了诸多技术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职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技术教育很难承担起一项职业所需的全部要求。同时,职业种类繁多,职业教育涉及的范围较广,如经济与管理领域岗位的职业教育涉及的不只是技术教育的范畴。
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遵循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教育特性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混乱,具体表现在专业设置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技术教育存在着较大的趋同性。普通教育的专业是按照学科体系设置的,普通院校可以按照学科体系设置经济学、数学、法学、英语、旅游管理等专业。职业教育院校专业设置则应带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如保险经纪人、销售员、翻译、导游等具体职业类型。国外的职业教育通常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以德国为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开设的专业即是职业,如房地产销售,电工,化学实验员、面包师等均带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2010年这样的双元制培训职业在德国共有349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笔者认为,明确的职业导向性不仅是职业教育的特性,而且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然后,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性,专业设置趋同与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的专业设置趋同的问题较为明显。以2010年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信息技术类)为例,该类专业包括计算机应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站建设与管理、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软件与信息服务、客户信息服务、计算机速录、计算机与数码产品维修、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数字广播电视技术、通信技术、通信运营服务、通信系统工程安装与维护和邮政通信管理。从中不难看出,我国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并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所开设的专业几乎均属于技术教育或普通教育范畴。
我国高职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与中职类似的问题,即高等职业教育实为高等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以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为例:电子信息大类计算机小类包括的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计算机硬件与外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软件技术 、图形图像制作和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共管理类包括的专业有公共事务管理、民政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国土资源管理、海关管理和环境规划与管理。可以说,我国中职和高职承担了技术教育为主和普通教育为辅的培养任务,与其称为职业院校不如说是技术院校。当然,我国的中职和高职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简称。从字面意思上,可以理解为中职和高职既是职业教育院校又是技术教育院校。但是我们习惯将之简称为中职、高职以及职业院校,这样的简称显然会引起歧义。如果我国中职和高职明确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培养目标并举的办学特色,那么为了避免职业技术教育称谓可能引起的歧义,笔者建议,其称谓应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一词。此外,我们是否可以将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分开办学,分设相关院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四、结合职业教育特性对职业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职业教育要提高办学层次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究其根源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和所处层次不高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简单将职业教育等同于低级技术人员的培训,这显然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层次。社会是有不同职业人士组成的,如果说职业教育是培养某项具体职业的教育,那么职业教育也可以达到很高的层次,在需要较高知识基础的专业可以进行并且也需要职业教育。笔者认为,牙医和师范教育以及目前普通高校开设的专业硕士中的部分专业如兽医硕士等一些具有明确职业培养目标的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受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历史的限制,职业院校的职业教育还没有发展到这样的层次,我国普通教育承担了很多职业教育的培养任务。笔者建议未来中国可以创办真正的职业大学,较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不同学历培养层次,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可以创建自己的学历层次,如职业大学也可以颁发的职业本科、职业硕士研究生和职业博士研究生的学历证书,名称上可以是学历加上具体职业名称也可以是职业名称直接加学历,但是要严格控制职业研究生点。另外,不是所有职业都必须设立三级职业层次。有些职业可能需要的起点较高,那么不妨只设立职业硕士或者职业博士,不设职业本科培养层次,有些职业可能暂时只设立职业本科。我国的职业院校可以先从职业本科教育开始。目前,极少数职业院校的极少数专业可能达到或接近普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层次,职业教育层次的提高要循序渐进完成,不能急于求成。此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学历之间也可以建立相互衔接的桥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层次的等级划分,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培养层次,使职业教育走上高、精、尖的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对职业院校及其教职工也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当然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职业院校培养层次的提高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二)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科学合理
明确的职业导向是职业教育区别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性。职业教育院校开设的专业应该以职业为导向,要有明确的职业性。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本国国情制定。我们应该整合相关资源,设置专门机构,结合我国国情,研究适合我国的职业名称、职业描述、职业内容、职业教育类型和职业教育年限,负责规划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仅要设立新职业,我们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新和淘汰一些老职业。此外,鉴于我国高职本土化的特点,如何设置高职专业,问题尤为突出。国内很多学者认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这显然存在误区。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专业设置没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专业设置趋向于普通高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只是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教育内容中涉及更多应用型知识。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本土化的概念,我们首先要明确其概念和培养层次。从目前现状来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介于德国职业学校和应用科技大学(曾译为高专)之间的一类学校形式。笔者认为,高职专业设置上不仅要遵循职业教育的特性还要体现与中职培养目标的层次差异性,如中职可以开设导游专业,高职则应开设如涉外导游等需要较高技能的专业。
(三)职业教育要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可以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我国目前对职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德国,职业教育(Berufsbildung)包括:职业预备教育(Berufsausbild- ungsvorbereitung),职业培训(Berufsausbildung),职业继续教育(Die berufliche Fortbildung),转行业职业教育(Die berufliche Umschulung)。职业预备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前的预备教育,通常是主体中学(初级中学)学生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前对其进行经济与技术方面知识的教育,如金属技术、木材加工工艺、电子技术、纺织技术、土木技术、经济与管理等,这些大技术领域涉及很多具体职业。如木材加工工艺就囊括制木桶工、小船建造工、木材机械工和细木工等等,此外也承担了为那些暂时还没有找到培训岗位的学生做培训的任务。职业预备教育为青少年未来职业选择提供了指导,并为职业教育做好了准备。在德国很多州有职业基础教育年(Berufsgrundbildungsjahr),学生要专门接受为期一年的职业基础教育。职业培训则是对某一具体职业的教育,即双元制职业教育。职业继续教育是对已接受了职业培训毕业的学员工作后进修的教育,培养的级别要高于初次职业培训,包括企业内部、行会、学校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等。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职业继续教育的进修职业包括面包工师傅(Baeckermeister)、泥瓦工师傅(Maurermeister)、木工师傅(Tischlermeister)以及其他多种层次较高的职业培训,这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转行业职业教育是为已接受过某项职业培训的人员获取其他职业进行的职业教育,它为因个人或者社会原因需要转行的人员提供了职业培训可能。职业预备教育和职业培训属于职前教育,而职业继续教育和转行业职业教育属于职后教育。只有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进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明确职业教育的特性,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已经基本完成,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没有明确职业定位的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很多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普及化同时包括本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扩张,然而在没有明确职业教育定位以及没有科学的专业设置的前提下的高等职业教育盲目扩张,势必影响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职业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首先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及保证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此外,国家还应加强对职业资格的准入资格制度以及职业教育考核制度的管理,在制度上保障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以上仅一家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学者和专家对职业教育特性及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蔺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4.
[2]王炳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问题的历史反思[J].教育学报,2005(04).
[3]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29.
[4]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2.
[5]BIBB. Ausbildungsordnungen und wie sie entstehen[M]Verlag: BIBB Bonn,2011:9,11,1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17-02
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设计行业在功能上不断细化,在应用领域上不断扩展,对设计教育形成巨大的挑战。就高职高专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而言,首先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研究教学规律,强调设计实践与技术能力。从德国的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出现以来,“技术”与“艺术”都是设计教育关注的焦点,而在信息社会中,技术的内涵发生了更多的变化,我们正面对一个文化渐渐被技术取代的社会。就设计教育者而言,一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关注技术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关注下一代人文化体验不足与动手能力弱化的现象。
在高职教育中,我们强调技术教育,是为了实现高职高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高技能?二是如何培养高技能?在重视学科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我们应如何拓宽思路,最大限度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呢?首先,在艺术设计领域没有“熟练工”的概念,不存在“技术工人”阶层,原因在于艺术设计的特性,艺术设计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体现了创新性、个性化,是非批量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视觉判断力和创造力,所以,艺术设计学科的“高技能”必须建立在对审美“通识”的基础上。西方教育家认为创造力是不可培养的,属于天性。而视觉判断力的培养要有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通识教育”尤为重要。其次,就技术而言,我们要认清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是否电脑技术发达了就不需要手工劳动了,技术教育与软件教学的关系是怎样的,信息技术“缺乏场所的完整性”是否可以使我们减少对材料技术的关注。要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只有立足于艺术的特性与技术的实质,关注现实,才能使我们的专业教学更富于前瞻性。
技术与艺术是设计教育史中永恒的主题
纵观设计教育史,对艺术的感性认识和对技术的理性思考,一直贯穿于教学理念的变革中,无论是1907年赫尔曼・穆特修斯(Herman Muthesius)德意志创作联盟的“工程技术的精神与艺术融为一体”理想状态,还是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教学实践,都是围绕着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展开的。包豪斯在专业课程领域任用工厂技师和艺术家教师共同完成一门课程的“双轨”制,至今仍然启迪着我们的设计教学。而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乌尔姆造型学院,更是强调理性、科学性和现代性,其课程的一半是关于新的科学知识、方法包括人文学科内容的,“这不只是为了培育出高素质的造型工作者,也是为了发展出批判性的社会与文化意识”。①
从真正意义上的设计教育开始,设计教育就抛弃了传统造型学院的艺术教育目标,也不同于现代主义的漫无目的和自我表现。设计教育一步步迈向了理性。“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包豪斯最初是一种尝试,它企图把艺术家、工艺家和设计家的培养建立在一种理性基础上,一方面,使他们从毫无生气的学院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使他们从当时毫无节制的达达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思潮中解放出来。”②今天的设计教育则更关注教学体系的结构性。对于正在走向工业化或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模式依然是值得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典型案例,高职高专的设计教育只有在理性、开放性、科学性的前提下,正确对待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重视学科教学规律,才能一步步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
技术的变迁与多元化使
设计教育面临更多的挑战
技术的概念因为时代的变革一次次地被改写。艺术设计学科的“技术”是包豪斯设计体系所提及的以真实材料为媒介的手工和机器制造技术,还是当代语境下的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信息技术?显然,我们不能回归到手工时代,也不能停留在工业化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技术”一词更加多元化。“技术”不仅仅是材料技术、成型技术等概念,也不是将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实现设计的技术,更多意义上是网络虚拟世界中的界面交互设计技术。
当信息技术成为技术主流,设计中的“技术”呈现多元化趋势时,技术的发展对高职设计教育就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传统设计学科内容和形式发生变化,使传统设计学科得以拓展 由于计算机的介入,图形设计由传统的手绘设计向数码设计、由二维平面向多维空间扩展,并因此产生了新的审美观。数码图形和三维图形已成为图形设计的一部分,并且也将成为图形设计的发展方向,技术的更新也是对高职教育教学硬件与师资的挑战。
新兴设计学科、设计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兴起是计算机技术与设计的交叉影响的结果 如动画与三维软件结合产生了三维动画设计,平面与网页结合产生了网页艺术设计,平面与新媒介结合产生了多媒体艺术设计等等。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产生的网页设计、界面设计、动画设计、数码图形设计、多媒体设计等新兴学科逐步成为设计教育的主流课程,这些设计学科的发展都是计算机新技术、新媒介应用的产物。边缘学科的特点是综合两门或多门以上跨专业领域的学科,必然要在对各个学科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构建学科体系,也就是既要有对“美”的通识教育,又要掌握多门软件技术。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课程时,体现“一专”的专业性,即学科性,在技术课程和专业课程上又要渗透到不同的领域,体现“广度”与“多能”,这所谓“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指出了专业建设的思路。但事实上,在有限的三年里很难做到合理的侧重与分配,这是对专业教学结构和课时安排的挑战。
技术教育是高职艺术
设计教育的核心问题
在设计教育史上,我们看到了西方社会对理性和技术的强调。而我国的设计教育起步很晚,一直是以纯艺术的美术教育和传统工艺美术教育为基础,从师资结构到学生素质,长期以来“重艺轻技”,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是导致我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那种封闭在象牙塔中“高、精、尖”地培养技术精英的路子注定是走不通的。因为这个时代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社会需求快速演变,狭隘地传授固定不变的专业技术,只会使学生在毕业后面对社会不知所措。相反,在专业上强调发展学生带有一定专业性的创意能力,在“多能”的基础上形成“一专”,学生走向社会后应变能力就会增强。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技术教育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手工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以往长时间内,很多人会质疑:当大工厂代替手工业作坊后,我们还需要传统工艺吗?随着资源的缺乏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对传统工艺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会使我们的文明成就得以延续。手工劳动的现实意义在于:(1)可以养成条理、整齐、正确、清洁的好习惯;(2)可以促进对有关形态的观察和感觉训练,发展手的灵巧性和触觉感;(3)可以养成重视深度、勤勉和忍耐的习惯;(4)可以进行正确的工作;(5)可以了解本土文化的特色;(6)可以体会本民族的审美趣味;(7)可以感受区域人类历史的风俗民情。前四点是基于工作态度的培养,后三点是基于文化体验的通识教育的角度,这对每一位艺术设计者和劳动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我们不能抛弃手工劳动和材料技术。
技术教育不能等同于软件教学,理应包括材料技术及工作方法 没有系统的方法论基础(对形式美的感受与判断)和对材料的实践,单单强调软件的操作,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技术教育也不应仅仅局限在软件教学上,更应该重视信息技术中的分析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在网络广告设计中,就要使用信息采集的方法对有效信息进行分类与甄别,以此作为完成和改进设计的依据。视觉最终是否能有效转达及转达效果的强弱,不仅由视觉形态设计的高低决定,还会受到各种动因制约,如对传播媒介形式的认知等多方面的因素。从技术中最大的收益是可以帮助我们理性地判断,并选择更好的途径实现我们的设计。软件教学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必须与具体的专业课程结合。在有设计理念和设计构思、有理性分析的前提下,用软件去实现设计。否则,教设计不谈设计理念,不谈市场变化,高职教育就等同于培训班。具体做法可以采用“双轨制”教学:一门课程由软件教师和设计教师交叉授课,或以“一主一辅”的形式进行项目教学。
信息技术的特性要求技术教育必须与真实的文化体验相结合 信息技术具有“缺乏场所的完整性、当下性”③的特点。以往人们通过真实体验完成工作过程和生产过程,而今在虚拟世界里,我们通过鼠标、显示器感受世界,接触世界。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设计师具备更多的文化体验,从更多的角度思考自己的设计,释放自己的创造力。“创意人才的生命活力,需要在创意文化环境中滋生与激发,没有丰富的艺术生活刺激想象力,没有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活不断启发创意,人们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模式只会趋向机械刻板而变得毫无生气。”④――文化体验是创意产生的前提。设计师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视觉进行发现、整理、重新呈现,没有对视觉形式的敏感度,创意就无从谈起。
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
在对企业和对毕业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的最大顾虑不是技术层面上的,而是来自学生的通用能力及视觉判断力。事实上,高职学生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缺乏文化体验,在创造力和审美判断力上先天不足。我们在打造“技术能力”的同时,最大的困境恰恰源于高职生源文化体验的缺失与动手能力的弱化。
通识教育的弱与强决定教学质量。“就艺术设计而言,设计构思和设计表现是两个关键环节,设计构思必须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涉及人文、历史、社会需求、市场等多种因素,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理论教学来完成,其结果是解决设计的‘概念’层面;如何把概念层面的设计表现为现实设计,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材料技术、成型技术等。”⑤――对人文、历史、社会需求、市场、美学的通识构成了通识教育。显然,在设计构思阶段对通识教育的要求是很高的,在设计实现阶段对技术层面的认知也要立足于通识教育。
有人说:“现代复合型高等应用技术人才已经不是专科层次所能全部培养的,尤其是现代高等职业设计人才和许多高新技术应用人才。”⑥这话不无道理。事实上,目前的生源状况很难实现我们的教学理想,对技术教育中的软件教学的过分看重,未免是舍本逐末之举。因此,对于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一定要“齐头并进”式地加以推进。
综上所述,要迎接时代的挑战,必须尊重学科规律,在专业教学上要有预见性、前瞻性。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应并重,坚持技术教育的多样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关注现实,与时俱进――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李砚祖:《乌尔姆:包豪斯的继承与批判》,《装饰》,2003年第六期
②阿瑟・艾夫兰:《西方艺术教育史》,四川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279页
③张幼云:《论高等美术教育对形成创意社会应有的功能》,《清华美术》,2006年第三卷
④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⑤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装饰》,2003年第4期
⑥彭亮:《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转引自设计在线网
参考文献:
80年以来,我们曾经用“文化论”、“工具论”等方式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同目的和含义进行概括。我们还在“学计算机语言”和“学应用软件”方面进行过长期争论。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人们用“工具论”一词来概括其指导思想,于是信息技术教育被视为纯技术性教育,进而与就业技能相联系,甚至一度将它列入“劳动技术”课。但是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总滞后于技术发展,而且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又不可能与技术发展同步发展,于是人们很快发现,把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若干年后才就业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脱离实际的,是容易受到非难的。无论是学语言还是学应用软件,如果不从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角度来认识和处理问题,都将难以摆脱尴尬局面。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的关系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虽然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各种软件环境中有许多共同的因素和特征。许多应用软件之间有不少概念和操作是相似的。虽然软件版本升级很快,但是,新旧版本所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是一致的,或者是旧概念的拓宽。从教学角度我们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驾驭和认识各种不同信息环境和软件的共性上,体现在对未知环境特征、未知功能的探索能力上。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进行一一介绍和列举。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课中所涉及的具体软件实际上是教学所依托的一种“媒体”。那种认为选择了较落后软件进行计算机教学就是“误人子弟”的看法,不仅将导致许多地区长期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即使在先进地区,教学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的情况也是难免的。如果从纯“工具论”角度来看,不仅落后学校的教学内容大有“误人子弟”之感,先进学校可能也有“误人子弟”之嫌。所以,不应该简单地用“工具论”来概括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必要性
是否需要独立设置信息技术学科,一直存在分歧。认为没有必要独立形成学科的观点大概有三个观点:第一,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它将和家用电器一样得到普及,因此也会像家用电器那样十分好学好用,不教自会。第二,认为不少人已经能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计算机,因此计算机可以自学。第三,认为计算机的学习可以全部整合在CAI活动中,用CAI代替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独立形成学科是十分必要的。把计算机视为一种工具并无错误,但是许多人却把这种工具简单化了。他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将更加“傻瓜”化。他们忽视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开放性和极强的可创造性;忽视了“傻瓜化”与“开放性、可创造性”这一对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改造;忽视了现代信息环境对人类思维方法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和改造。这些影响已经超越了人类使用的一般工具的作用。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构成自己新的文化氛围。人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对信息环境的敏感性、适应能力、驾驭能力、鉴别能力、构件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如果在较系统、较科学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将收效显著;否则全靠自己摸索学习,不仅十分耗时,而且会拉大人们之间信息技能的差距。
我们看到,的确有不少电脑迷“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计算机。但是也必须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学好电脑,首先是由于他们对电脑的迷恋,因此他们在学习计算机时愿意付出常人难以承担的精力和代价。相反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人对计算机环境的适应力和敏感性很差;花高价买回电脑后,直至淘汰也没有学会使用的人也屡见不鲜。应该注意到,人们在信息环境下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的差异是十分大的。更多的人如果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应该通过科学正规的培训。
我们还应该看到,以Windows为基础的大量应用软件,虽然“各为其主”,但是它们有许多概念、功能和操作是一致或相似的,而且软件之间的许多信息和资源是可以共享或相通的。建立软件之间共性认识,了解共性关系,熟悉共性操作则是信息技能的深层次训练;掌握共享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传递则是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超时空思维的基本能力,这些才是构成学生信息素养更高层次培养的核心内容。这些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形成已经超越某个具体软件技能的掌握。它必须由全面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教学、训练,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益。所以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采取独立学科为主,辅之以整合信息技术技能的活动的形式。
三、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作者简介]沈亚强(1958- ),男,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浙江 金华 321004)
长期以来,我国对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类界定始终比较模糊,三者之间的界限不清晰。虽然近几年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看法,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对这三种教育类型的认识并不统一,工程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交叉与联系亦不十分明朗。本文在名词释义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才类型的分析、比较来探究职业教育、技术教育与工程教育之间的关系。社会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目前较公认的分类是从人力资源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主要功能进行划分。以工业化社会为典型的各产业系统,其人才类型大体上分为科学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而与此相应的四类教育为:普通教育、工程教育、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但是从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上看,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并不是完全对应,尤其是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本文主要针对这三种类型的人才和教育进行了比较分析。
一、相关概念的阐释
为了更好地分析各类型人才、教育之间的关系,下面对相关词语的概念作一简要介绍。
1.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工程”的解释是:(1)土木建筑或其他生产、制造部门用比较大而复杂的设备来进行的工作,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等。(2)泛指某项需要投入巨大人力和物力的工作,如菜篮子工程(指解决城镇蔬菜、副食品供应问题的规划和措施)。可见,广义的工程概念不仅包括“硬件”的设计与制造,而且还包括诸如预测、规划、决策、评价等社会经济活动过程。因此,从工程的词义角度看,工程型人才不但要从事规划、策划和设计工作(如工业产品的开发、设计,产品的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园林设计等),同时还需具备对某项系统工作进行决策、规划、实施和评价的能力。
2.技术。《现代汉语词典》对技术的解释是:(1)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如钻研技术、技术先进。(2)指技术装备,如技术改造。由此可知,相对于工程型人才的规划、策划和设计而言,技术型人才主要是指通过他们的劳动,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为物质形态的产品或对社会运行产生具体的作用,如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农艺师等。在当今世界,由于技术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工、营销、维修和服务领域。现代技术的含义除物质性的技术外,还包括非物质性的技术。因此,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规格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3.技能。《现代汉语词典》对技能的解释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如基本技能低下等。相对于技术而言,技能强调的是一种完成某项具体操作的能力。如运动技能即指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活动能力,这是形成运动技能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技能型人才即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具有实际操作某一技术的能力,从而胜任某一职业岗位需要的劳动者。
二、对人才类型及相应教育类型的比较分析
按词义,工程型人才是能完成工程任务的人才。从工程实施的过程来看,一个重大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和多领域的专家们协同工作,还要涉及工程的经济核算、统筹管理,直至延伸到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因此,工程型人才不但要具有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工程的质量和效益观念。由此可见,工程型人才的主要特性在于具有工程化的思想和意识,如整体意识、系统观念、效益观念等,这是工程型人才(教育)有别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之处。但另一方面,完成工程任务离不开技术的应用。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利用他们掌握的相关技术科学的知识来解决工程技术项目的实际问题。可以说,技术人员在工程实施中起着基础和桥梁作用,是工程规划具体执行者和工程设计的实际操作者。由此可见,工程型人才(教育)又与技术型人才(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有很多交叉重叠的地方,甚至在某些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技术教育的内容占有重要比重。例如,旨在培养工程技术员的工程技术教育,其培养目标明确规定是掌握一定工程技术知识,能将科学技术熟练运用到工程实践的人才。有些学者曾以此将培养工程技术员的教育界定为职业技术教育范畴,从而区别与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教育。笔者认为,这种把工程教育只限定某一类教育范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工程型人才是有层次的,它不但包括从事工程设计、策划工作的高级人才——工程师,还包括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从事技术应用工作的较低层次的工程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中以培养实用操作层面的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始终未能成型,工程类大专教育在萎缩。而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又缺乏工程教育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加强对工程教育中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为社会培养具有工程化思想和意识的技术型人才。相对工程型人才而言,技术型人才处于生产和服务的第一线,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具体执行者,要根据现实的生产或服务条件,处理更实际的服务问题。我国曾有学者对这类人才的特点作过如下概括:一是知识和能力的涉及面较宽,但深度相对较浅;二是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三是协同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是他们的重要素质之一;四是经验和经历对于他们的工作质量特别重要。技术型人才独特的知识能力结构,决定了技术教育课程的专业定向比工程教育更加贴近社会生产实际和职业分工,但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
此外,技术型人才作为人才分类中的一个大类,同样具有层次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1984年出版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中对技术教育的解释为:“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以及大学水平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纵观我国近半个世纪的高等教育,从专业类型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分析,相当多的本科专业都属于高等技术教育,如信息通信技术专业、计算机及其办公自动化专业,它们都应培养技术型人才。这说明,我国本科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实质上早已存在,甚至有些学校还进行了研究生层次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如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合肥工业大学分别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等。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高职高专教育培养大专层次的高等技术人才,通过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来培养中等技术人才。技术教育的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理论的学习的和技术学科的学习及相关的技能训练。相对于工程教育而言,技术教育理论学科的系统性较弱,深度较浅,但实践性较强,注重对技术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然而,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更新往往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的形成,而不是原有基础上的局部改进。因此,技术教育的专业面要比以前放得更宽,并重视多技术领域的交叉渗透与复合,从而有利于技术型人才的长远发展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而言,技能型人才是一种较低层次的人才,更强调劳动者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劳动素质,如企业技术工人、汽车驾驶员、理发师等。这类人才由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区别于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主要以能胜任某一职业岗位工作的技能为主导,择取必须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看重理论的应用,但不强调其系统性、完整性。相对于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而言,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在工作中反复实践,从而满足学生择业的需要,其文化课、技术基础课课时数较少、深度较浅、广度较窄,专业课也不及技术教育内容宽广,实践课内容比较单一,只注重某一岗位的操作实习。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批批综合性职业岗位陆续产生,职业岗位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增多,从而对从事某一职业岗位人才的知识能力的复合性要求日趋强烈,使得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开始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过渡,目前我国一部分高等职业学校已承担起培养较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任务。此外,由于机械自动化工业的迅速发展,技能型人才的智力技能成分不断增长,而动作技能成分相对减少,这使得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之间也出现了比过去更多的交叉重叠与相互转换的现象。例如,在当前一些高技术企业中,由于某些职业岗位技术含量的增加,促使部分岗位的人才由技能型转换为技术型。
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虽然在本质上存在差别,但交界处却是模糊的。笔者认为,这就是近年来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融合发展而综合为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原因。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产生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的叠加,作为一个综合的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更是为了适应未来社会人才培养而进行的一种创新。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由于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从而使得培养这三种类型人才的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也各具特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另一方面,由于在实际的社会生产中,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间、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又存在相互交叉重叠的关系,使得工程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工程教育中有占很大比重的技术教育的内容,而技术教育培养的一部分人才又为工程建设服务。此外,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共性趋向增多,且目前已综合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技术教育。
明确各类型教育之间的关系,加强各类型教育之间的联系、沟通与融合,是今后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这有利于培养适应当今激烈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严雪怡.论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2]王沛民,等.工程教育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据有关调查显示,许多罪犯刑释后,由于他们大多不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在社会上找不到稳定的正当职业,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家庭接纳而重新犯罪。因此,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关系到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给监狱工作带来的冲击,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呈弱化加剧趋势。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对罪犯职教工作进行分析,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一、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教的启示
1.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费用保障问题
(1)监狱要重视教育投资。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论述,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大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资本投资的重点要从侧重物质资本转向侧重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既可以带来个人收益,也可以带来社会收益 。目前由于国家财政对监狱经费投入不能完全保障,所以监狱不得不靠自身生产弥补经费的严重不足。长此以往形成监狱管理以生产为主,而淡化了教育改造。监狱教育改造投资不仅给个人带来收益,更多地是通过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降低重新犯罪,从而节省了破案、抓捕、重新改造教育的费用,从总体上降低了教育改造成本,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也会带来社会效益。人力资本理论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改造投资的现实意义。
(2)关于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费用的思考。由人力资本理论来看,提高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是对罪犯人力资本发展的教育投资,是可给罪犯带来未来收入的一种投资,是首先从罪犯个人利益出发的一种教育手段。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的教育消费视为一种投资,把劳动力的质量纳入了资本范畴,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的人的后天能力的变化解决了以人的先天差别为前提的个人收入分配理论的困境。研究表明,个人的收入分配水平与教育消费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所以增加教育投资,提高罪犯职业技能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以获取满意的职位与较高的收入。既然是对罪犯自身利益的投资,按照教育成本分担 的原则,罪犯有责任来分担一部分教育费用。在教育成本分担的情况下,可以刺激其努力学习,提高教育质量。在某监狱对1330名罪犯就“监狱提供场所、条件,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罪犯个人缴费学习,地方劳动部门考核发证,你有何看法?”的问卷 中,选择“愿意”的占81.6%,选择“不愿意”占13.1%,选择“无所谓,反正我不想学”的仅占5.3%。可见,实行“自费入学、发证奖励”政策是完全可行的。罪犯需求的,一是能学到真本领,为谋生奠定基础,二是有社会普遍承认的证书,领到就业的“敲门砖”。当前,监狱企业面临困境,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资金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在国家部分投资的基础上由罪犯适当分担部分教育培训费用是比较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本理论也是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费用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理论依据。
2.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与效益问题
(1)注重成本―效益。教育经济学中的教育成本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初随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而提出的。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要求以较少的教育劳动投入,获得较多的教育产出,从而要求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核算。同时不仅要求降低教育成本,还要考虑提高教育效益。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同样也应考虑成本――效益问题。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效益是指教育投资所能获取的效益,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非经济效益。教育效益对罪犯个人而言,接受教育可以获得谋生的技能,这一知识技能的获得并能具体表现为个人工作之工资所得,并提高其接受教育改造的积极性;从监狱方面来看,教育效益即以较少的教育投资成本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从而降低重新犯罪率,达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目的。
我国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并得到发展,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还没有教育效益的观念。在目前监狱保障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单靠国家拨款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的空间很小。因为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相比还很贫穷。可以说我国至少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单靠国家财政拨款来保障监狱经费是不现实的。监狱作为国家的执法机关又必须履行教育改造罪犯的职能,所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处理好教育投资改造的成本――效益问题是现今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捷径和明智之举。
(2)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最核心的资源,而且会比物质资本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不是物。监狱的管理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符合监管工作规律的人才激励机制是搞好监狱管理的当务之急。
罪犯劳动改造的法定性,决定了罪犯是监狱企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尽管监狱企业的性质和职能规定,对这一劳动力只能是“择劣而收”,他们难以适应生产的规范化管理。但是,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罪犯中蕴藏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对于提高监狱企业劳动力素质,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开发监狱人力资源,无论是对监狱干警、职工,还是对罪犯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点,从管理上建立激励机制,重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制和优化组合,重视教育培训。
(3)社会资源的利用。人力资本理论要求在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中树立教育效益观念。在对监狱教育资源开发、优化的配置中,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想方设法在降低教育投资成本的情况下,获取更大的教育效益。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体现了监狱行刑社会化要求。监狱行刑社会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离不开社会各界协助和支持。
3.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目标与教学的要求
人力资本理论角度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以培养罪犯职业技能而使罪犯更好择业为最终目的。而就业的第一需要是就业者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操作实践能力。因而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突出罪犯职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的提高。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要求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人力资本理论要求罪犯的职业技能培训要研究和预测本地区社会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科学设置专业和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发证等都要突出“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
(2)以实践为依托。要求职业技术理论知识与岗位技术操作实践相结合,对罪犯来说,学习一些基础的技术理论知识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片面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二、建立开放式罪犯职教模式
根据以上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教的启示和要求,我认为监狱要办好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建立开放式培训模式。即:监狱和社会联合办职业教育,社会职业学校也可在监狱办分校,实行开门教育,联合办学。建立这种开放式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专职机构模式把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体系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管理体系,由监狱职教机构负责,保证了对培训中心的组织和领导的权利;另一个是教学体系,由地方职业学校负责,保证了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化。具体方案如下:
1.应当进一步强化罪犯技术培训领导机构,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把罪犯职业技术培训从监狱“特殊学校”中分离出来,挂靠地方职业学校,利用原有教学设施场地,建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或地方职业学校分校区。以监狱教育改造部门为主体,设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专职机构。
2.职业技术教育专职机构(简称职教机构)负责教学的行政管理工作。职教机构负责制定教育计划、教育方案。要宏观指导,落实督察检查的职责,并负有保障教学安全,维持罪犯纪律和正常教学秩序的职责。另外,监狱职教机构负责按学生数量、教学量向地方职业学校交纳教学费用,学费可采取以罪犯劳动报酬作为部分学费,或由罪犯自愿承担部分教育费用,另外部分费用由监狱承担的方式。
3.职业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交由地方职业学校负责。地方职业学校负责监狱分校区或监狱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职业专业课程教学管理,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内容的总编、课程设置、教师安排、学生学习考证、毕业证书、资格证书的发放。
4.监狱企业劳务培训仍归职教中心负责,职教中心通过劳务培训劳务输出向监狱企业收取培训费、劳务费来用于教育资金。集团公司向职教中心提供后勤服务和实践岗位。
总之,这种开放式的罪犯职教模式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社会资源,降低教育成本,提高教育效益,体现罪犯职业教育社会化,是人力资本理论对罪犯职教指导与要求的体现。
参考文献:
谈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概念,大多数人并不会陌生。通常情况下我们称之为“高职”,这是教育界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知之者却甚少,即使是作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也莫衷一是,各持己见。虽然《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国家出台的有关方针政策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与性质有了一般意义的界定,但这个问题从理论上并没有得到深入阐释。
在界定“高等职业教育”之前,首先要看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如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高中全称为职业高中,属于中等职业教育范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全称是高等工程教育,属于普通教育体制,而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义非常重要,它不仅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而且影响着它的长远发展。有两个概念必须首先界定: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保持或改变其职业资格的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会某种技术,掌握手段和方法来完成所需的技术,以满足专业教育的需要。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在两者的整合,通过以上分析和现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职业可以定义如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学习某一职业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技术技能培训,为社会实践目的应用与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级阶段,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
由此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同于普通教育及其他高等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通过分析,它主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1)职业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它以社会需求以及岗位需求为基础,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少走弯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岗位为导向、以技术能力为基础的新型高等技术教育。
(2)实践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注重突出学生的实践培养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科研训练、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及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与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国家历年都重视高职教育教育理念的更新,1985年7月,国家指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理论基础外,还应加强学生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1)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加强实践和各种实习环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2)计算机和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能力
(3)外语能力的培养
从以上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就是企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
3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职业技术人才中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因为这些院校,我的职业市场才得以欣欣向荣,国人整体的劳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到提高。时至今日,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依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他们的发展,很多类似院校在办学,以及促进人才就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笔者认为,当前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主要面鉴于以上原因,为了尽快摆脱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所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才可能在现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经过分析,笔者认为职业院校(这里指地方高等职业院校)应采取如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不拘一格的培养模式
在市场调研、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专业建设,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同时对各个专业具体分析归类时,依据不同专业性质、行业要求、课程状况、培养目标等确定培养模式,学制、时间分配不同,培养模式理应有所差异,办学模式也应该不拘一格。
1)“一体两身”培养模式
“一体”是指地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题模式,也就是派大学生去大型的国有企业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见习、课程实践,融学校、岗位、生产车间、工厂于一体,不断拓宽学生教学实践和就业创业的渠道;“两身”是指融教??、校外导师于一身;融学生、学徒于一身。深入市场调研,设置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专业,制定出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实现为生产一线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实现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2)订单培养模式
按照具体教学部门与用人单位发生联系的方式不同。订单培养可以分为:直接订单培养和间接订单培养。
直接订单培养是指各教学单位与用人单位直接签单的订单培养。
间接订单培养是指招办、学工部招生就业科与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签单后并告知相关教学单位的订单培养。
订单培训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它作为一种新的模式,一旦提出要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迅速发展到全国。对于学校来说,培养的顺序将有助于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来把握学校的方向,调整专业设置,使之更符合市场和企业的需求,让学生学会真正的技能。对于企业而言,订单的培养,能帮助企业建立一个稳定的骨干队伍。对于学生来说,订单培养是学生开始能识别自身的目标,调动学习目标的积极性,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3.2 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管理模式
1)构建整体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1)建章立制,制定德育工作的措施。依据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完备的制度体系,规范教育行为,推进学院德育工作的制度化,在具体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提高道德教育的内容,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促进德育与各学科的融合,把社会实践和劳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范畴,加强师德建设。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文明向上的新风气。
(4)树立典型,用先进事迹导航。及时发现教育活动中的好典型,在校内外广为宣传,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头作用。其次,针对不同时期的形势要求,阶段性地集中开展形势多样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奋发向上。
2)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水平
(1)强化两课教育,发挥主渠道作用。
(2)加强专题研究,切实解决大学生新时期的思想道德问题。
1.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自从出现Windows操作系统后,软件都有较强的“自述”性和明确的菜单操作,许多软件可以通过“帮助”菜单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有的人认为,所有软件都可以“无师自通”。事实上的确出现不少“无师自通”的电脑发烧友,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
2.设备更新跟不上。现在的计算机设备更新速度快,以前的设备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资金对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更新,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3.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教育资源不能共享。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尚局限于添置教学设备阶段,设备只是一些独立的个体,电脑和网络未实现完美结合,不能交互,难于实现资源共享。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突围”
面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现的“围城现象”,我们该怎么“突围”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人们用“工具论”一词来概括其指导思想,于是信息技术教育被视为纯技术性教育,进而与就业技能相联系,甚至一度将它列入“劳动技术”课。可是人们很快发现,把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若干年后才就业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脱离实际的,是容易受到非难的。无论是学计算机语言还是学应用软件,都将难以摆脱尴尬局面。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驾驭和认识各种不同信息环境和软件的共性上,体现在对未知环境特征、未知功能的探索能力上。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进行一一介绍和列举。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课中所涉及的具体软件实际上是教学所依托的一种“媒体”。只要我们本着突出共同性、注意发展性,本着把软件的学习作为媒介而不是最终目的的思想,落后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能够培养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再者,对于计算机可以“无师自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没有必要开设”的观点我们也要做些矫正。
“无师自通说”者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它将和家用电器一样得到普及,因此也会像家用电器那样十分好学好用,不教自会,他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将更加“傻瓜”化。因此,计算机可以自学,没有必要为其开设正儿八经的课堂教学。
然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生活实践,我们发现,把计算机视为一种工具并无错误,但是许多人却把这种工具简单化了。他们忽视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开放性和极强的可创造性;忽视了“傻瓜化”与“开放性、可创造性”这一对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改造;忽视了现代信息环境对人类思维方法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和改造。
不可否认,的确有不少电脑迷“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计算机。但是也必须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学好电脑,首先是由于他们对电脑的迷恋,因此他们在学习计算机时愿意付出常人难以承担的精力和代价。相反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人对计算机环境的适应力和敏感性很差;花高价买回电脑后,直至淘汰也没有学会使用的人也屡见不鲜。应该注意到,人们在信息环境下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的差异是十分大的。绝大多数的人如果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是一定要通过正规的科学培训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以Windows为基础的大量应用软件,虽然“各为其主”,但是它们有许多概念、功能和操作是一致或相似的,而且软件之间的许多信息和资源是可以共享或相通的。建立软件之间共性认识,了解共性关系,掌握共享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传递则是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超时空思维的基本能力,这才是构成学生信息素养更高层次培养的核心内容。这些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形成已经超越某个具体软件技能的掌握。它必须由全面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教学、训练,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益。所以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是“没必要”,而是很有必要。
(二)把握学科特点,实现教学改革
近来,对职业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构建问题的讨论渐渐多起来,不断有高水平的论文和著作面世,这是职业教育理论工作者积极致力于学术自觉,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体系,开始走出低水平重复研究局面的可喜现象。但是,与职业教育实践以及其他教育理论分支学科相比,目前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多数是普通教育学的翻版,缺乏自身特有的逻辑,“研究的范围比较窄”、“缺乏有力的逻辑”、“缺乏系统的理论”,仍然处于“理论贫困”的境地。①本文拟就职业教育的概念、学科以及学科框架的构建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有助于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称谓与规范
21世纪以来,职业教育在国内外教育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遗憾的是“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tion)的称谓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中国最早使用“职业教育”一词出现在1904年山西农林学堂总办姚文栋的公文中:“论教育原理,与国民最有关系者,一为普通教育,一为职业教育,二者相成而不相背。”“职业教育为东西洋各国所最重,生等出洋后自知之,予不必言也,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需为用,阙一不可。”②自清末的“实业教育”以来,期间经历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 (Technical Education)、“职业和技术教育”(Vocation- s1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职业教育和培训”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S)等称谓。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中,把“技术和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作为一类教育的一个综合性术语使用,其内涵包括技术和有关科学的学习,以及掌握与社会、经济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实际能力和知识等。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受重视,生产实践中很少应用,农耕文化也不需要技能技巧,故中国正规教育长期没有教人谋生糊口的内容。当西方列强挟持“奇技巧”征服儒家文化时,同人逐渐对西学技术产生了顶礼膜拜,开始出现了传授这些技能技巧的广义职业教育。在清末,职业教育就是“西学”、“洋学”,就是掌握技术一类的“末”节,人们看重的还是学习道德修养的“中学”之“本”。民国时期,尽管许多有识之士大力倡导“实业教育”、“生活教育”、“技术教育”、“大职业教育”等,但在动荡的时局和落后生产力水平的现实中,这些思想和实践也如昙花一现。20世纪50年代之后,“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从身份确认上有其细微差别:前者培养“干部”,后者培养“工人”。
在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和1999年 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9条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将职业教育确认为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正式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明确了“职业教育”
的称谓。1996年9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统统归并到“职业教育”范畴之中,《职业教育法》第1章第4条规定“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的教育培训就是“职业教育”。第2章第14条进一步明确指出:“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这说明我国目前所使用的“职业教育”这一概念包含:普通教育的职业技术入门教育;为了在某一职业领域就业的职业准备教育;作为继续教育一个方面的职业继续教育。但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科体系的又—一次归类划分中,与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关的内容,被划分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与此前《宪法》、《职业教育法》中的称谓有些不同。
1999年4月在汉城召开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艾组织在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提法,将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在职培训视为一个统一的连续过程,这说明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与一百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今天国际政治、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职业教育已经从过去单纯指一个人就业前的教育培训,向在职培训、就业培训和转岗培训渗透,成为了终身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人将这种“职业教育”概念从“Vocational Education”拓展成“TVET”,职业教育内涵随着时展而不断演进充实的现象,称之为“大职业教育观”。③
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概念包含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三个层面的内容。④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劳动力素质中的“技术”含量往往是职前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就业的前提条件;二是教育过程与培训过程又有区别:前者偏重于学习一般生产过程的原理,注重各行各业的原理讲解和理论阐述及受教育者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后者要求受训者掌握必要的谋生技能技巧,强调具体生产(服务)活动的实际体验;三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眼光看,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三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由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包括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等以上各个术语的含义,特别是与目前大量使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含义基本一致。因此笔者郑重建议,今后在一切正式与非正式的文件、报告、新闻和学术论文中统一使用“职业教育”一词。
二、职业教育学科的性质界定
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I.Schemer)博士运用分析哲学方法,在1960年出版的《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教育定义的三种类型,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这三种定义的分类由其出现的上下文情景决定,同一定义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可能归属不同的类型。三种定义的功能各不相同,规定性定义的功能是交际,描述性定义的功能是解释,而纲领性定义的功能是陈述一种道德价值规范。
科学理论,如数学、物理等,一般按照逻辑规则下定义(规定性定义),实践理论,如政治、经济,更多的是运用纲领性定义。这两种理论下定义的依据有区别:前者以观察数据、经验事实为根据,后者表述的不是已有的事实,而是“应有的”状态,即具有强烈的价值取向。许多不同的职业教育著作对同一概念(如“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学”)所下的定义,多数不是真正的定义,而是关于某个职业教育问题(如职业教育的“本质”、“内涵”、“功能”与“培养目标”等)自己的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理念”偷换了职业教育中的“概念”。
对事物的科学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在适当控制的条件下,科学实验或思辨允许将对象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而撇开其他对象,科学概念需要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时就不一定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在实践中,客观事物的存在是错综复杂、交织纠缠在一起的,“科学的”与“实践的”职业教育理论下定义的方式应该有所区别:前者一般采用描述性定义,并且从描述性定义中择定精确的科学定义,后者因为涉及特定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的教育实践,并对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一般采用纲领性定义。如“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⑤这类定义告诉人们,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表达了下定义者的主观价值判断,是典型的“纲领性定义”。正因为如此,职业教育理论中的许多定义就因“人”而定了。目前数十本职业教育著作、各种权威的“辞典”,对“职业教育”的定义都不尽相同。如《国际教育辞典》的定义是:“职业教育是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程度而进行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当今则包括职业定向、特殊技能培训和就业安置等内容。”《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涵义有两个,一是“仅指培养技术工人类的职业技能教育”,二是“泛指为谋取或保持职业而准备、养成或增进从业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和训练,不仅包括技能性、还包括技术性的”,与“职业技术教育”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同义。⑥
除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的概念、名词、术语大多采用纲领性定义之外,另一个不成熟的表现是“移植”、抄袭普通教育学的定义和框架体系。如对“职业教育学”的定义,干脆由“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移植为“职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探讨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新兴学科。”⑦或者“职业教育学是研究职业教育现象,揭示职业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⑧还有人按照教育学的学科框架映射出职业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开列出“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师学”、“职业教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⑨,似乎在教育学的每一个分支学科前面冠上“职业”二字就完成了体系的构建。职业教育学正在重蹈教育学的覆辙,除了翻版普通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之外,几乎没有对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和特殊问题的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职业教育学基本上是一门“实践”的理论,而非“科学”的理论。可喜的是,笔者最近看见欧阳河等人所著《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突破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框架囿于普通教育学的壁垒,从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角度探讨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地位作用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等基本问题。
像这种职业教育理论中的定义模糊和没有独立的学科体系等问题,从根本上说,与其母体教育学的性质模糊有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假定:教育学是一门“科学”,或者我们正力求使其成为科学。近代教育学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的:17世纪末18世纪初,继哲学与神学分离、自然科学萌动于实验之中时.人们谋求按照科学的先例建立人文科学,而为实践所迫切需要的教育学首当其冲。于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又与“教学艺术”有别的“科学教育学”建构起来,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就试图建立一种规范性、描述性的教育学陈述体系,他的“普通”是指教育的一般(普通)原理,而非“普通教育”之学。20世纪之后的教育理论家比以往更不满意于思辨哲学和狭隘经验性质的陈述,更加追求教育学的科学化,他们在“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实验教育学”和“教育经济学”等分支学科里进行了大量教育细节的实验研究、统计和测量。但是,这些成果离“科学教育学”还有一定距离,时常有一些教育家和有识之士揭开教育学研究成果的“科学”外衣,认为教育学仍然是以“教育科学”其名,行“实践教育”之实的学问。这种情况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二十多年来有几百本教育学“原理”、“大纲”、“概论”等著作问世,但教育理论仍然被很多学科视为“非科学”。
三、职业教育学科框架的重构
严格说来,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理论对一些个别的、零散的、短期的问题有一些研究,至多存在一个与普通教育学大同小异的框架,迄今尚未形成一种理论体系。这种模仿普通教育学框架的理论研究,对职业技术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相当有限,这也是导致职业教育理论缺乏学术声誉的重要原因。我们讨论的职业教育学的学科框架问题,换句话说,也就是职业教育学的“学科”(discipline)定位问题,包括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基础(disciplines-basis)、研究领域(fields of research)以及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实际上,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比较准确地讨论职业教育理论的方法论问题,也才能真正地思考这个学科变化中的实质因素。
职业教育理论近二三十年来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它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角度各个方面的迅速扩张,其结果既是这个学科在教育实践中影响力的增长和对普通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的积极介入,也是它不断模糊的学术面貌和日益尖锐的身份危机所致。当所有“精英”教育之外的、业余的、劳力的、技术性的培训都登上了职业教育学的殿堂,当学者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技巧和教育形式等专业技巧中脱颖而出,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理想、价值观等广阔层面上求索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的意义,当技术手段、劳作研究、能力本位、双元制模式等内容涌人职业教育的研究视野中时,以其带有强烈工业革命色彩的教育挑战吸引了许多对“劳心式”教育不满的学者,以普通教育学理论为框架,以欧美职业教育实践为基础、以和中国特色为主要概念的传统职业教育学开始被自我解构了。但解构并不意味重构,如果没有自成系统的方法论和操作规则,职业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就很值得怀疑。换言之,如果职业教育学仅仅成为“技能训练”(skill-training)、“素质本位”(quailty-based)、“就业导向”(employment-oriented)等不同概念的集合场地,而没有内在的框架和概念内涵作支撑的话,那它作为一个学科的身份也就瓦解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界开始逐渐重视、辩论重视职业教育学科的存在价值问题,具体表现为“职业教育学”是否应该脱离普通教育学的框架,与“教育技术学”、“职业培训”等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
目前讨论的结果有两种观点:职业教育学这个学科并没有消失,许多大学开始主动设立职业(技术)教育系和职业教育研究所,纷纷申报“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甚至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初,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2次会议批准的第10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名单中,通过有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如果加上教育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下可以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则成遍地开花之势。学者们仍然不断发表职业教育学或原理的著作,仍然在培养新一代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研究生。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学学科的基地,这些系、所仍然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转型期间。对学科建设有兴趣的学者仍在苦心思索新的框架,希望为职业教育学寻找新的理论基础、涵盖范围和游戏规则。这种探求并不是纯学术性的,而是带有很大的实践指导意义。如,一些大学中的职业技术教育系对于教师配备的考虑相当简单,均以教育技术学为轴心,从IT技术手段、课程编排、电教设备运用到信息技术原理分成若干模块,大多招聘理工科出身的教师讲授各种技术原理及其运用。其他“次要”的非“教育技术”的内容理所当然处于边缘地位,尤其是理论探索处于中看不中用的境地。虽然这种状态在目前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但—个重大的变化是,没有人再敢于站出来宣称“职业教育学原理”和职业教育理论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实际上,大部分人感到,由于“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就业和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大,一个缺乏理论架构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已经不可能被社会所认可,唯一的出路是构建具有独特研究对象、独立研究范围、个性化培养目标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理论框架,据此决定一个职业(技术)教育系的教学和研究重点。
那么可供选择的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据笔者所见,目前尚没有一个在理论上有清楚明白表达与说服力且在学科框架上有独特实践特征的体系大全。但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的大量素材,已经可以作为在中国进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参考。总的说来,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既是实质性的也是策略性的,其前提有两项,一是职业教育学科和理论探索的多元化,二是各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系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从此出发,一类理论思考集中在从其他领域,主要是普通教育学和教育技术学领域引进新的概念系统,逐渐形成一个“开放型职业教育学”的架构。另一类理论思考则应该立足于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在“文化多元论”的前提下,重新调整职业(技术)教育史的地理和时间框架。可以预见的是,职业教育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将不再是普通教育学或教育学原理的“复制”,而是在“职业(就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的教学重点和研究方法上的选择性。
[注 释]
①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的元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②欧阳河.职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杜,2006.176.177.
③郭扬.“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J].职教通讯,2007,(15).
④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
⑤李向东,卢双盈.职业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⑥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