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3 09:25: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农业品牌策划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靠弱小的单个主体去打响品牌实在是太难了”
丽水地处浙南山区,境内崇山峻岭,有“浙江绿谷”“华东氧吧”之誉。如同地名一样,天赐秀山丽水,孕育物产众多。近些年来,丽水市依托当地资源禀赋,走生态精品农业之路。全市涌现出4100多个生产经营主体,2800多个品牌商标。但是,国家级农业龙头只有1家,著名商标屈指可数。
“靠弱小的单个主体去打响品牌实在是太难了,人力、财力、物力,样样都缺。”丽水市一些农业企业经营者说,创品牌要宣传,要包装策划、要大量资金,还要专业的品牌营销人才。一方面,看到了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是众多弱小主体单打独斗创牌的无力感。生产的产品难以与消费者形成对接。
丽水意识到,实施品牌化,不仅仅要引导生产主体创品牌,当前更需要政府直接参与创品牌。他们邀请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策划,创建一个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并构建起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母子品牌”运行模式。实行农业企业子品牌严格准入和农产品溯源监管。
2014年9月,“丽水山耕”正式亮相后,在政府强力推动下,快速在浙江及周边省市叫响。通过不断提升母品牌“丽水山耕”的影响力,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降低生产主体进入市场的成本,实现子品牌产品溢价,走活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之路。
“现在做农业,人们都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
“丽水山耕”的运作方式是,丽水成立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由协会注册“丽水山耕”商标,并委托国有独资的丽水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运营,使得“丽水山耕”既体现了政府背书的权威性,又有行业的约束性,同时不失市场主体的灵活性。
丽水农业投资发展公司总经理徐炳东说,设立“农司”的目的就是围绕“生态精品”的发展定位,构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而“丽水山耕”就是政府为生产主体提供的一种公共服务。一方面,运用政府宣介推广品牌的独特优势,比如举办“丽水生态精品农业博览会”等活动,不断提升“丽水山耕”品牌影响力,带动子品牌产品价格增值。
另一方面,从各类农产品供给侧的各个环节,比如,标准化生产、信息化服务、金融化支撑、电商化发展等方面,“农司”以投资参股等方式,与丽水蓝城农科检测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市场化的全产业链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大大增强了农产品供给侧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丽水山耕’让我们的农产品搭上溢价的班车。”丽水百味农业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小方说,以前他打“浙百味”牌子生产“三年老姜”,“生态莲子”,尽管品质优异但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就是不相信,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加入“丽水山耕”梯队后,价钱一下涨了三、五倍,还供不应求。
陈小方说,有了广阔的市场销路,我们就把更多农户组织起来,让更多田地改种市场对路产品。农户的收入也水涨船高。“过去做农业,人们用同情眼光看我们,现在都用羡慕的眼光看我们。”
“丽水山耕”启示: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正当时
“丽水山耕”创造的裂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浙江高层连续多次作出批示,要求进行总结推广。春节前,浙江省政府专门组织召开“农业品牌大会”,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说,当前农业供给侧的突出矛盾是无效产能过大,造成农产品滞销,而有效供给不足。“看着东西挺多,想要的买不上。”陈剑平说,品牌化就是按照消费者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是现代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内涵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完全一致。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博士说,我国农业的根本特点是“多、小、散”,牌子众多,能叫响的少。大量农产品只有商标,没有品牌,小打小闹,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产业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也难以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丽水山耕’的特殊价值,恰恰在于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品牌建设中的作用。让我们看到了一条可具推广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道路。”
一、浙江品牌农业建设现况
1、取得的成绩。(1)农业品牌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的开拓,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贸易方式正在由农贸集市销售向超市销售方式过渡。超市销售方式的迅速发展为品牌农产品提供了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品牌农产品依托其市场美誉度,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宁波 “铜钱牌”榨菜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后,产品不仅成功打入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还大量出口新加坡、俄罗斯等国。
(2)农业品牌通过农户和企业合作提高了农户防御风险的能力。农业品牌可以持续保护生产者的市场份额,有利于农业生产和销售的稳定。近几年,通过政策的调整和市场的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与企业或者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持久的联系,创建农业品牌,形成本农产品固定的消费人群,有了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有效提高了农户防御风险的能力,保障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3)农业品牌对环保起了促进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健康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绿色品牌农产品。针对这个新兴消费增长点,农产品生产企业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绿色含金量”,建设生态农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环保起了促进的作用。如义乌市义亭镇的农业企业,通过建立和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推出了“时令”牌蜜桔、“洪太”姜汤等多个生态品牌,实现了农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2、存在的问题。(1)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解品牌农业人少之又少,少数农民甚至没有听过“品牌”这个名词。许多业主对创建农业品牌心存疑虑,积极性不高,一些农民谈到:一些合作社管理不当,账目混乱,根本不为农户的利益着想;也有企业虽然注册了品牌,甚至在各级评比中获得了奖牌,但之后就将品牌束之高阁,未能借助这种优势,扩大市场。
(2)农业标准化生产层次低,实施滞后。标准化是名牌建设的重要标尺,其实施好坏直接影响名牌建设的进程。浙江省最大问题还是农业标准的实施。有些县市只注重标准的制定,而不注重实施,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率较低,即使是获得注册品牌农产品,其生产、加工等各环节仍是常规生产,科技含量较低,标准化程度差。
(3)农业结构有待优化。调查如图1所示,所调查地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各地农业发展都呈现不平衡的趋势。
图1品牌农产品类型分布图
(4)农业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我省现有的品牌农产品大部分是鲜活产品与初加工品,由于生产规模以及资金的限制,科技附加值不高,企业市场收益小。
(5)品牌农业市场不够规范。①市场无序竞争。各地商标注册存在各自为政现象,没有形成合力。生产者和企业间在各自小圈子里恶性竞争,难以形成品牌效应。②品牌农业品也存在性价比低、不注重信誉的问题,在品牌打响之后,质量、价格都不能保证。③产品价格不统一,浮动大。同样的产品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价格差异较大。
二、关于两种品牌运行模式的探讨
1、“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从调查来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模式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政府的关系非常紧密,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导向以及其他方面都给予了很大的扶持。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社长基本上由政府部门的领导担任,导致行政干预色彩过浓,和其“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原则有所偏颇,农民真正得到的实惠不多。同时,该模式由于自身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限制,对加工农产品以提高其附值的合作内容开展的不多,有过于依赖政府扶持的倾向。究其原因,主要有: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线等,难以达到农产品工厂化生产的目标;自身调节能力不强,没有足够的防御市场风险能力;没有足够资金用于产品宣传。
2、“农业龙头企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模式。由于多了农业企业这一环节,该种模式具备了“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模式所无法比拟的自主发展力:有一定的实力来自主经营发展品牌农业,对政府的依赖较少,避免了政府行政干预过浓的弊端。总体来说,该模式是造血工程,有助于品牌农业独立、自主、健全地发展,是今后品牌农业的发展方向。品牌农业企业也应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政府也应坚持“引导不领导,扶持不干预”的原则,使品牌农业健康、高效地发展。
三、关于品牌农业建设典型问题的对策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两种普遍现象。一是品牌共享机制形成难,同一地区同产品不同品牌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还出现相互压价的现象;二是品牌管理有待加强。品牌散乱,规模小,无法形成优势的现象较普遍(见图2)。
图2农业品牌散乱现象较普遍
1、将同种产品的不同品牌联合起来,建设品牌,分割市场。以葡萄为例,我们先做一个产品分析。葡萄的功用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当水果食用或制成葡萄干等,二用来酿酒,三是葡萄籽产品的保健功用。如果几家合作社能够联合起来形成一家更具规模的合作社,通过对各自品种优势的分析、整合,引入新品种,经过合理的品牌规划,精炼成分别针对食用葡萄、酿酒葡萄以及取籽葡萄三大功能的不同品牌,最大化占据市场。考虑到葡萄酿酒工艺以及葡萄籽保健品的技术要求不是一般合作社能具备的,可以积极开展农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借用外部资金、技术来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争取建立“规模大、起点高、外向型”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农业的发展。
2、依托当地资源,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特色化经营。目前农民总是挂在嘴边的就是“一乡一品”这句话,许多农民甚至基层政府官员将其理解为“一乡只有一个产业”,从而忽视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阻碍了品牌农业的深入建设。在调查的几个乡镇中,东林镇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就全镇来看,农业主导产业仅为龟鳖养殖及肉鸡养殖,从长远来看,其农业结构是极不合理的。全镇除了龟鳖、肉鸡养殖业,几乎没有其他优势农业,整个农业系统相对比较脆弱,一旦龟鳖和肉鸡市场低迷,整个东林的农业都将受到重大打击,2003年的非典甲鱼市场的低迷就验证了这一薄弱之处。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及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以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交互发展、互相促进的复合农业带,增强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推动品牌农业的发展。
第一,“诚信、低碳、环保、生态”是休闲农业创意品牌策划的基本要素。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业态,休闲农业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距离较近、相对固定的人群,诚信显得更为重要。“低碳、环保、生态”实际上是一组交叉的概念,低碳强调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环保强调区域环境质量、景区环境状况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生态则强调和谐、协调、绿色和安全(包括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诚信、低碳、环保、生态”都是基于解决社会焦点问题切入的,容易获得社会认同,创意策划一般都应考虑这些基本要素。
第二,创新具有特定文化感染力和市场冲击力的发展理念。旅游消费者具有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文化、学习文化、体验文化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既包括对未知文化的渴望,也包括对文化的过程感受和心理共鸣。文化感染力强调对消费者的心理共鸣,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欲。因此,休闲农业的创意策划应注意挖掘、传承、弘扬特定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以激发消费者的参与欲和心理共鸣。例如,“绝壁上的古纳西族宝山石头城”、“城市文明尚未触及的查济村”、“西宁乡趣农耕文化生态园”等,对于身处闹市的城市居民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吸引力。市场冲击力强调对消费者的心灵振憾。“幸福在哪里,开远告诉你”,这一创意,很容易使你产生去开远看看的想法;一听到“开心农场”的名称,可能不由自主地想去感受一下那里是怎样使人开心的。
第三,创新具有乡野魅力和技术含量的休闲体验模式。休闲农业既是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实体,同时也是一种旅游资源,但它始终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心主题。休闲农业的阵地在农村,田园风光、山水风景、乡风民俗、农业文明(包括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农业技术)、乡野风味等,都是其重要特色,立足于休闲农业的特色资源,创新具有乡野魅力和技术含量的休闲体验模式,对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中南百草园——清风拂面;风挟松香,啾啾鸟语;无市井之喧哗,似山野之情趣”、“梦寻廊桥:隐藏在田野间的奇迹”、“响水湖王大姐农家院让您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等,都是较好的创意策划。
2要素组合集约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要素组合集约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作为乡村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集成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田园风光、乡风民俗以及农业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过程等,为游客提供了游憩度假、休闲观光、娱乐欣赏、生产体验、科普教育等多样化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2)作为一种新兴的农业产业形式,休闲农业集成整合了中国生态农业运动、庭院经济、一村一品以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巧妙组合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及其他农村工副业等生产经营项目,灵活运用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独具特色的高效益生产系统,从而体现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休闲农业重视农村文化产业或文化消费项目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注重将精神层面的文化内涵以物质文化和多样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展示给旅游消费者,鼓励旅游消费者直接参与或体验这种过程,激发其心理共鸣,实现弘扬传统文化、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休闲农业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阵地、以农民为主体、以城镇居民为客源,使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实现了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更大跨度的要素组合集约化。
(4)进入21世纪后,休闲农业迅速发展,政府积极介入休闲农业的指导和引导,逐步形成了区域整体推进的特色化休闲农业集聚区,这类休闲农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名胜风景区边缘、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农区等,实现了地域分布上的集约化。近年来,随着工商资本的大量投入,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积极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大型休闲农业园区占地数百上千公顷,日接待规模最高可达上万人。休闲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经营实体拓展生产性项目和规模,增加文化消费项目,规范接待条件和设施,专业从业员人管理,扩大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休闲农业大品牌,实现休闲农业的整体提升。
3技术集成模式化趋势
休闲农业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生态农业运动和庭院经济建设的成果,使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表现出明显的技术集成模式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受国际生态热和环保热的影响,国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生态农业运动,生态农业的建设成果,使农业在发扬传统农业优势、吸引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形成了立体生产技术、循环养殖物质能量多级利用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等一系列生态农业技术,以及以基塘系统、稻萍鱼系统为代表的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体系,实现了农业从单一种植或单一养殖向综合利用资源和空间的方向发展,为休闲农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庭院经济迅速发展,巧妙地将各类生态农业技术和生态农业体系应用于庭院生产中,形成了中国庭院经济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庭院自净生产系统、庭院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庭院空间绿化美化系统等,为农家乐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为代表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都很注意继承和发扬生态农业和庭院经济建设成果,多样化的生态农业模式或庭院经济模式在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和应用。与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或庭院经济生产模式不同,休闲农业强调模式的优化设计和要素间的量比关系,使模式具有更高的综合效益。
近年来,工商资本投入建设的休闲农庄或休闲农业园区,一般都根据园区的面积、区位特征、地形地貌、旅游资源状况等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使园区内的种植业项目、养殖业项目、农副产品加工或其他工副业项目具有更优化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实现了产业链的合理衔接。同时,在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根据品牌创意策划,将文化消费项目和文化内涵与生产性项目进行巧妙的对接、融合或嵌合,使生产性项目成为承载农村文化的载体,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休闲农业的技术集成模式化发展,使各地涌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田园观光休闲度假模式、生产体验果蔬采摘模式、有氧运动和素质拓展模式、农业新技术示范科普教育模式、手工艺实践和农耕文化体验模式、民俗文化演艺和农事节庆模式等,多样化的模式在同一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合理布局,为休闲农业的品牌打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4生产建设标准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的高度关注,政府部门开始介入休闲农业产业的指导和乡村旅游业务的规范化管理,陕西、四川、湖南等省分别制订了休闲农业或乡村旅游的地方标准,农业部正着手制订《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规范》、《休闲农业星级企业(园区)建设规范》、《农家乐建设规范》等行业标准(规范),着力推进中国休闲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建设标准化方面,突出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品牌建设以及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提高,积极推进以生产体验、生态观光、人文创意、生活服务为重点的产业功能区建设,不断提高休闲农业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对外影响力。在生产体验区建设方面,强调特色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示范,围绕具有特色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建设标准化的种植和养殖基地,配备必要的标准化生产设施,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示范,有不少休闲农业园区的食用农产品达到了A级绿色品标准,并能承载生产、体验、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基本功能,整体提升农业生产过程体验服务、农产品采摘服务、科普教育服务、游憩观光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生活服务设备设施建设方面,注重游憩服务辅助设施建设,游憩区内建设了必要的给水排水设施、供电设施、交通设施和公共停车场等并有专人管理;休闲农业重视餐饮和住宿条件建设,具有完善餐饮设施和良好的防蝇、防尘、防鼠、防火设施,客房舒适、整洁、卫生,床上用品注意突出地域特色并形成统一风格,给游客形成了价廉物美的良好印象。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重视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当地典型的农耕文化整理和展示、民俗文化演艺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展示和体验,实现创意策划品牌化。一些大型休闲农业园区,结合农业生产过程和自然生态条件,依托生产性项目,着力打造大型农业景观,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尽可能安排不同生产季节的特色景观,尽可能增加园区内的游憩资源。
5资源利用循环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资源利用循环化遵循3R原则,其中减量化(reducing)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这主要是针对乡村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污染物,通过垃圾回收和集中处理实现减量化;再利用(reusing)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休闲农业是种养加结合的复合生产系统,通过系统内的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完全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净生产;再循环(recycling)是把废弃物返回某一生产环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如畜禽粪便作为废弃物,可以作为沼气生产的原料;沼渣作为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食用菌等。按照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而设计的良性循环休闲农业园区,某一生产环节的产出或副产品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或生产原料,使得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防止废弃物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在进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时,通过人工食物链设计,将多种生产性项目,通过食物营养关系连接起来,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在资源利用循环化方面,沼气发酵、食用菌生产、腐生动物养殖对实现系统内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最典型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是,种植业生产的副产品和秸杆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养殖业生产的畜尿通过沼气发酵生产沼气能源,沼渣沼水作种植业生产的肥料,实现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休闲农业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除对植物秸秆和残体、动物排泄物等生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以外,根据当地特色资源情况,在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方面,涌现了许多建设典型,这类项目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生态效益,而且增加了园区景点,拓展了休闲农业的科普教育功能。休闲农业的资源持续利用循环化,以实现园区环境“净化、美化、绿化”为主线,以建设低碳环保、环境友好型休闲农业发展平台为目标,以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境美化、村镇绿化为重点,进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秸秆等生产、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建立新型物业化管理模式。在环境净化方面,通过家园清洁设施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建设、社区公共清洁设施建设,实现园区环境的无污染、无废物生产和消费。环境美化方面,在主要道路、社区设置休闲农业观光休闲景点指示牌及广告牌,改造各接待户和景点与公路的连接道路,接待户建筑物的墙面粉刷和风格化装饰,庭院美化建设等,使休闲农业集聚区内村容整洁、村貌风格化,形成了本休闲农业集聚区的特色和风格化特征。园区绿化方面,通过项目区绿地建设,推动休闲农业集聚区的美化绿化工作;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和配置花、草、树木,以进一步增加村庄绿地面积,提高环境质量。
6产品优质生态化趋势
无论是休闲农业集聚区,还是各种形式的休闲农庄或休闲农业园区,其生产性项目的产成品都尽可能实现高产、优质、安全(生态)、特色,并高度重视产品的品牌建设。据调查,2010年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依托乡村旅游,实现年农副产品销售总额604.2亿元,平均每个经营实体通过游客直接销售农产品44.89万元。依托乡村旅游直销的农副产品,主要是各类鲜活产品、绿色食品、特色产品和各类高端农产品,其价格一般高于当地市场价,部分高端农产品的价格达到当地市价的3~8倍。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内有各类休闲农庄或休闲农业园区39846个,其中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的有11045个,占27.1%,还有不少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或休闲农业集聚区正在认证过程中。休闲农业的产品优质生态化趋势,是打造休闲农业品牌和提升经营实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所推出的各类高端农产品,包括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特色农产品、手工艺精品等,面向中、高收入群体和乡村旅游消费者,全面体现了产品的优质化、生态化、精细化、特色化趋势,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7服务人本规范化趋势
休闲农业作为乡村旅游的基地或载体,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阵地,以农民为主体,以城镇居民为客源,在长期存在城乡差异的我国农村承载乡村旅游业务,不可避免在文化差异和服务上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早期的农家乐,家庭主妇接待游客用餐时使用抹布擦干筷子或擦拭碗沿,导致游客心理承受障碍。近20年来,休闲农业迅速发展,服务人本规范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1)道路建设规范化。“十六大”后是中国三农发展的黄金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新建、改建272万km农村公路,有效地改善了农村交通状况。同时,地方政府的专项投入或工商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实现了硬化路面通到每个接待户或园区,而且各类休闲农业集聚区或休闲农业企业大都建设了专用停车场,园区内主要景点之间一般也都建成了硬化路面或艺术化廊道,充分考虑了游客的需要。
(2)标识标牌人性化。为了方便游客进入休闲农业集聚区或休闲农业企业,一般都在主要道路的分岔口设置了指路标牌,避免游客路途浪费时间。为了方便游客在园区内游览,各景点间设置指路标牌和景点标识牌,注意合理配置游客观赏途中的休息场所和设施,游憩途中适当设置景观小品,甚至配备导游或解说人员,使乡村旅游消费者能充分感受休闲农业的人性化服务。
(3)接待服务礼仪化。近年来,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和政府职能部门非常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为接待服务礼仪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加强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接待服务礼仪化意识,部分省市开展了星级乡村旅游点的认证工作,督促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从业人员素质培训,提高整体接待服务水平。部分建设较好的休闲农业集聚区,建立了乡村旅游接待中心和特色产品展销中心,建立了良好的管理体制。
(4)简易设施艺术化。一些建设较好的休闲农业集聚区和民俗文化村(镇),通过“穿衣戴帽”改造原有民居,实现建筑外观的风格化、特色化、艺术化;游憩区内的植物景观、地面构筑物景观(门楼、凉亭、坐櫈、栅栏等)以及景区内的基质、斑块、廊道,都充分考虑了艺术化设计和风格化装饰,从而形成园区整体景观和特色文化。
(5)消费项目多样化。休闲农业所承载的乡村旅游,通过多样化的消费项目,保证游客的游憩时间,多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休闲农业一般都包含有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田园风光与自然景观、名胜古迹与人文景观、特色娱乐、垂钓、猎狩、果蔬采摘、会员制种植、畜禽认养、特色有氧运动、乡风民俗或演艺观赏、传统手工艺实践、农事操作体验、特色农产品或珍稀物种观赏、现代农业新技术示范等消费项目中的若干类,以多样化的游憩资源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8产业经营联盟化趋势
休闲农业的产业联盟能形成更大的合力和影响力,从而成为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或同一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内的各种产业,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经营风险,拓展发展空间,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首先,强化区域横向联盟,提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一般都集中分布在城镇周边、景区边缘、传统特色农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滨水区或库区等地。区域内先行产生效益的经营实体,往往能带动一批后继者从事休闲农业并承接乡村旅游业务,从而形成休闲农业集聚区。在同一休闲农业集聚区内的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如果处于一种无序竞争状态,必然导致内耗;反之,如果强化区域内各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横向联盟,通过特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统筹和管理,结合品牌创意策划整体提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通过合理布局和定向培育不同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特色消费项目,通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规划设计定向培育旅游资源和打造大型农业景观,从而提升休闲农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乡村旅游消费者,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力。农业部推出的“魅力乡村”建设项目,有力地推进了休闲农业的区域横向联盟。
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不少休闲农业集聚区,通过村民委员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乡村旅游接待中心,集中展销休闲农业集聚区内的特色产品,统一管理区域内各类经营实体,集中调度乡村旅游接待任务,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运作机制。其次,推动异业联盟,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巧妙融合和协同发展。各类休闲农业经营实体都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性经营项目,这些生产性经营项目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或其他工副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无疑属于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的范畴,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其他工副业属于第二产业的范畴。同时,休闲农业以其特有旅游资源承载乡村旅游,实现对旅游消费者的服务,因此也具有第三产业的基本特征。所以说,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紧密联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休闲农业重视文化消费项目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渗透,以各类生产性项目和消费性项目承载传统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使休闲农业经营实体成为传播农村文化的特殊平台。休闲农业推动产业集聚,以第一产业项目为社会提供优质特色农产品,以第二产业项目为社会提供优质食品和传统手工艺精品,以第三产业项目为社会提供旅游服务和文化消费,全方位提高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益,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带或产业集群,成为促进农民致富、农业增收、农村发展的朝阳产业。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Qianjiang how ecological advantages into economic 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Qianjiang; Ecological advantages; Economic advantage.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黔江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咸丰县,西界彭水县,南连酉阳县,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4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长期以来,绿色生态是黔江最大的财富和优势。在近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认识到,黔江是山区,工业污染少,生态保存完好,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经济自然条件,发展生态经济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更深刻的认识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基础和源泉,绝不能走拼资源、拼环境的老路,只能做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这篇大文章,走出一条生态优势促成经济发展的路子。
1. 借助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黔江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拥有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1个,全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AA级旅游区1个,市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各1个。中国仅有、世界罕见的”深山明珠”、4A级景区小南海地震遗址,曾与梵净山、峨嵋山齐名的武陵山佛道教文化,独具魅力的阿蓬江峡谷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纯厚古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1整合黔江旅游资源,增强生态旅游发展内在动力。针对黔江的旅游资源,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做好重点景区景点的控制性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旅游宣传营销、旅游线路、特色旅游产品等专题规划,形成一个系统的规划体系,进一步加强专项规划,包括旅游主要景区景点建设的区块规划、旅游产品提升扩容的项目规划、旅游服务设施改善的行业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在落实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扶持政策,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发展旅游业。在支持形式上,旅游业在享受同等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在规划、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全方位的扶持;在政策导向上,坚持政府引导,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形成有利于旅游项目策划、包装、推介等促进机制和支持政策,吸引企业尤其是民间资本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和保护;充分整合各种政策资源,合理使用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旅游产品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
1.2创建黔江生态旅游品牌,着力打造精品旅游。黔江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阿蓬江”、“武陵仙山”、“濯水古镇”等旅游品牌,但要把黔江旅游做大做强,必须大力推进产品创新。既要围绕“生态黔江”开发完善和推出一批在重庆及周边地区旅游市场上影响力大、竞争力强、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以精品吸引市场;又要大力开发市场潜力大、适销对路的“一日游”、“二日游”、“农家乐”等大众化假日旅游产品,以旅游产品的多样化争取市场。
1.3大力提升黔江生态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平面媒体等多种媒介宣传推广,提升黔江旅游形象。一是创意旅游项目。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注重创新,强化项目招商,重点策划、推介、实施一批带动性强的生态旅游项目。二是加快推进黔江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促销的优势,收集、挖掘具有黔江特色的旅游信息,不断丰富和提升网站内涵;三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画册、广告牌等各种传播媒体,加大宣传黔江生态旅游的力度;四是制作和印发宣传资料,组织旅游宣传团队,外出宣传或参加各种旅游促销宣传活动等,不断扩大黔江生态旅游的知名度;五是结合黔江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适时在各景点举办各种旅游节庆活动,诚邀各地新闻媒体、著名文艺工作者、外地游客等参加,不断扩大宣传面,提高景区知名度。通过构筑精品旅游景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创造宽松的旅游发展环境,运用现代旅游新理念,指导黔江生态旅游的发展。
1.4着力营造黔江生态旅游发展新环境。一是加强民众生态保护教育。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二是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训。加强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在管理人员的培训上,采取邀请生态学专家、旅游专家等举办定期讲座、培训班等。在一般工作人员培训上,坚持就地转化的原则,按生态旅游区的规范要求和生态旅游企业的操作规范进行培训,为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三是加强对黔江旅游业的行业管理,切实抓好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训、旅游市场管理、旅游星级饭店和景区(点)管理工作,促进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三是加强旅游安全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宗旨,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机制,加强旅游交通、卫生、食品、消防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预防工作。
2.立足生态优势,推进现代农业
2.1 立足生态优势,打造绿色农业。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是农业经济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一是依托生态优势确立主导特色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禀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黔江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条件优越,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最佳地域。黔江立足生态优势,重点扶持发展了蚕桑、生猪、烤烟三大特色生态农业。二是巩固生态优势强化城乡环境整治。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三是放大生态优势大力植树造林。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广泛宣传发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造林热情,使广大林农“愿造林”。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扶持力度,使广大林农“大造林”。致力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坚持增绿与增收并重,封山与育林并举,绿化与美化同步,着力打造黔江林业支柱产业。
2.2围绕乡村旅游,打造观光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绿色朝阳特色产业。一是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将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与城市旅游、城镇发展、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规划结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突出农味,在农字上做文章,力求贴近农家生活,注重游客参与性,满足游客求变、求新、求特、求美的消费需求。二是以特色基地为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源头,是观光旅游壮大发展的重要基础。立足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集观光、游览、采摘、增智于一体的观光农业产业基地。三是以农业园区为载体。农业观光园区既是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内容,更是展示观光农业的有效载体。要利用当地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设施、农业产业、农耕文化等资源要素,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大力开展种、养、购、食、游、做、住等园区经营形式,积极完善园区市场供应、示范推广、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宣传、培训教育功能。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三产融合;生态农业;土老憨;宜都市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ircular economy;three industry integration;ecological agriculture;Hanway;Yidu City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6-0001-02
0 引言
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在实现农业资源持续利用、农业清洁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1]。
湖北省宜都市地处武陵山余脉,位于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极适合柑橘的生产发展,是全国柑橘区划发展宽皮柑橘的最适宜区[2]。柑橘是宜都市农业支柱产业,柑橘栽植面积为1.91万hm2,柑橘产量34.7万t,柑橘总产值4.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橘系列加工产值超过25亿元。此前,宜都市柑橘价值实现仅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基于柑橘的加工业附加值不高,柑橘加工后副产品的利用比例也很小且很不成熟,柑橘丰产不丰收的矛盾已成为柑橘产区的共性问题。
作为宜都市农业的龙头企业――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简称土老憨集团),创造性地发展“三产融合”(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融合)新模式,一边不断完善柑橘深加工产业链,并一边探索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并对红花套镇和高坝洲镇柑橘农业循环经济做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从土老憨模式看供给侧改革,对大规模推广柑橘农业循环经济三产融合新模式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1 发展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
目前,宜都市的柑橘种植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水平仍不高,科技贡献率比东部种植业发达地区平均水平低。柑橘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优质率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较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现代流通体系不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业规模经营刚刚起步,缺少带动力强的新型产业主体,组织化程度总体较低[3]。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数量、规模偏小,柑橘品质落后,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因此,探索柑橘循环利用的新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迫在眉睫。
1.2 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要求
尽管农业机械、化肥、农药大量运用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在另一面却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及使用塑料薄膜,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农产品农药残留量的增多也使食用安全性受到影[4]。这些问题的出现,使生产方式演变为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生产方式。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不允许宜都市柑橘业的增长单纯靠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1.3 生态农业对于柑橘的价值提升
柑橘在常人眼里,与普通水果无异,在宜都市批量收购每斤不过几角钱(宜都蜜柑为0.4~1.0元/斤)。但做成橘酱油、橘料酒、陈皮下饭豆豉等桔子厨房系列调味品,价格就会翻几番。将蜜桔鲜榨原汁经二次发酵酿造成橘醋原浆等养生保健品,价格就更会翻数十倍。如果更进一步,利用漫山遍野的橘林,建设国家柑橘农业公园,打造宜都柑橘文化名片,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它实现的价值可就是柑橘本身的数百倍了,并可以极大提升本地区第三产业的内涵和服务品质。
2 提升柑橘种植与深加工发展水平
2.1 推广柑橘合作联社模式
土老憨集团发起成立了宜都蜜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涵括红花套与高坝洲镇核心柑桔种植区,面积25平方公里。联合社实行统一科技服务和品牌销售。不断提升柑桔品质和产量,为实现柑桔规模化深加工处理打牢了坚实的源材料基础,同时为开展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具备了初步条件。联合社的建立,为推动广大柑农有组织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服务柑桔产业发展和生态休闲旅游起到了良好的联合经营与示范带动效应。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的新支柱。
2.2 大力推进柑橘深加工产业
柑橘产业是湖北省最大的水果产业,是宜都市农业产业第一大支柱产业,总种植面积、总产量均在全国县市排列前面。但在水果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现状下,柑橘的价值无法得以完全实现。土老憨集团致力于发展柑橘精深加工产业,建立了占地500亩的生物科技园。园区发挥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平台优势,开发储备精深加工产品三十多项,转化发展全国唯一的柑橘酿造系列调味品,初步形成了年处理6万吨柑橘的精深加工规模。在土老憨生物科技园,适合本地加工的蜜桔被剥皮榨汁,经过生物发酵生产柑橘醋、柑橘料酒系列产品,橘皮和大豆发酵酿造药食同源的“柑橘蒸鱼汁”、“陈皮下饭豆豉”系列调味品,柑橘果渣加工柑橘酥、柑橘软糖系列休闲食品,实现价值最大化,“吃干榨尽”“零排放”。
3 创新发展柑橘业三产融合模式
土老憨集团以城乡统筹为理念,打造生物科技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柑橘农业公园,充分体现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支撑,以第三产业为带动,推动一、二、三产高度融合。
3.1 建设生物科技园
在生物科技园内,通过发展精深加工的循环经济,有效解决了柑橘生产资源浪费的问题,大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获得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用绿色的方式提高了产业经济效益。生物科技园处在规建的国家柑桔农业公园的出口处,可为到国家柑桔农业公园的旅游者提供柑桔深加工旅游产品。
3.2 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
2014年,经宜都政府支持,公司联合多家企业发起建设总投资1亿元,建筑面积达35000平方米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产业园作为区域电子商务企业和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撑载体,全面发挥了“集群效应”和“品牌优势”,整合了电子商务资源、强化了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优化了电商发展环境、降低了电商运营成本,孵化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电商企业。同时,公司投资组建了电子商务公司专业运行全系列产品的线上业务,系列产品现已入驻天猫商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融e购、善融商务等电商平台,开发线上分销客户200余家。
3.3 规建国家柑橘农业公园
土老憨发挥全国唯一“柑橘优质高效栽培与深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优势,计划在宜都市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创建国家柑橘农业公园,实现“城在村中,村在公园中,人在青山绿水中,即人人安居乐业,村村美如画卷”目标。建设柑橘标准化种植及育种改良示范区10万亩、柑橘博览园及柑橘精深加工产业园1500亩、引进国外柑橘全自动测糖分级包装生产线1条、建设一村一品乡村旅游接待点、建设国家5A级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区。
三大园区的建设是围绕柑橘产业链的创新链部署,国家柑橘农业公园以生态农业旅游和农业品牌建设为主导;生物科技园以柑橘深加工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不断延伸柑橘产业链为主导;电子商务产业园以以农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网上营销为主导;三园融合的建设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符合并适应了新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必将迅速推动区域柑橘产业的发展并不断扩大农民致富的带动效应。
3.4 融合柑橘农业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2016年11月在土老憨生态农业科技园举行“爱上宜昌,自由自驾全国自驾旅游宜昌欢迎仪式”,积极践行生态农业旅游的理念。投资兴建宜昌蜜桔生态公园,武汉大学设计学院目前已完成初步规划,逾2000亩的景区以“家”的概念为设计主旨,营造出步移景异,竹木成林,春花秋实,山显水露,拟将宜昌蜜桔生态公园,打造成为充满人文魅力和民俗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邀请中国著名展示与旅游空间专家、中国策划研究院第四届院务委员会副院长郑建平共商规划建设宜昌蜜桔生态公园事宜。景区建成后,将以宜昌市民后花园的形式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实现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品牌塑造的高度融合。
3.5 融合发展康养产业
宜都“十三五”时期,将投资百亿打造清江康养产业国家试验区,推动以医养、食养、水养、心养、文养、林养等内涵为主的康养产业的极大发展,建成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中部康养中心。2016年,《宜都市红花套“康养小镇”投融资模式创新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红花套镇成为全国深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试点,是全国37个特色镇中唯一的“康养小镇”。通过打造康养小镇的同时,致力橘醋文化研究,2017年1月中国柑橘醋文化研究会在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成立,来自宜昌市、宜都市的食药部门、工商部门、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农业、民政等部门专家,和民间艺术家、老中医在土老憨集团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柑橘,橘醋的文化内涵和发展趋势。土老憨柑橘深加工系列调味品基于药食同源原理,呼吁共同传播健康食养生活理念,推动柑橘产业发展和整个社会的生命健康事业进步。
4 结语
土老憨集团用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手段、富农的情怀推动柑橘产业的“三产融合”,实施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的若干措施,逐步完成农业供给侧改革,积极实现企业增值增效,在宜都市柑橘主产区推广,并取得阶段性实践成果:成立蜜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行统一科技服务和品牌销售,提升柑桔品质和产量,柑橘深加工打牢源材料基础;发挥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平台优势,开发深加工产品,l展柑橘酿造系列调味品,柑橘果渣加工柑橘酥、柑橘软糖系列休闲食品,实现价值最大化;以城乡统筹为理念,打造生物科技园、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柑橘农业公园,充分体现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支撑,以第三产业为带动,推动一、二、三产高度融合。融合柑橘农业生态旅游,逐步发展康养产业。
参考文献:
[1]王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76-78.
(一)生态涵养发展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要求
生态涵养发展是在保护涵养生态环境的同时,根据渝东北特色的资源优势与现实需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生态涵养发展强调要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发展,强调科技对实现生态涵养发展的支撑作用,强调城镇发展生态工业与乡村发展生态农业的相互协调,强调区域协作与理性招商,强调发展生态旅游促进贫困地区增收,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要求。
(二)生态涵养发展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追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追求的是多领域协同、全民共享并不断发展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是城乡协调全民共享的幸福生活。从现实来看,渝东北地区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能够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实现全民共享城乡协调的共同幸福。因此,生态涵养发展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追求。
(三)生态涵养发展符合忠县县情的现实需要
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幅员面积218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超百万,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特色产业发达,农业基础雄厚,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15年忠县人均GDP在全市仅排在第28位。同时,在渝东北地区11个区县中,忠县长江江岸线最长,辐射三峡库区水域最广,生态涵养的任务也最重,亟需通过实现生态涵养发展来承担经济发展与生态涵养的双重任务。
二、忠县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的优势分析
所谓优势,就是在某些方面超过同类的优点、特色。本文中将忠县作为研究渝东北地区的样本,文中提到的忠县的优势,就是指忠县与其他四个功能区的区县相比较为普遍的有利条件。我认为忠县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
(一)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起源于亚当斯密,指的是一个地区(国家)在生产一种产品的成本低于其他地区(国家)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那前者就具有绝对优势。我认为忠县有以下绝对优势:
1.生态的绝对优势
孙政才同志指出:渝东北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资源也是生态。从忠县来看,2015年忠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3天,县城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0%、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66%,新增城市绿地70万平方米。生态保护总体较好,不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无需投入较大的污染治理成本。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引进外资与人才都具有较强的推动效果。
2.资源的绝对优势
渝东北地区大多有着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从忠县来看,忠县有柑橘、腐乳等颇负盛名的农业品牌与石宝寨、三峡橘海等旅游胜地,并最新引进了三峡港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是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
3.人力的绝对优势
人力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量优势,渝东北地区共八百二十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7.6%,仅我忠县一县就有着过百万的人口,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二是成本优势,基于家庭因素、友邻关系与生活环境的考量,本地的劳动力大多更倾向于以相对较低的工资要求留在家乡工作,客观上降低了本地的用人成本。
(二)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指在先进国家和地区与后进国家和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进国家和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毫无疑问,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等其它区域的区县相比,从属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忠县有以下后发优势:
1.资本的后发优势
与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等其它较为发达的功能区相比,忠县的财政收入相对较少、地区开发相对滞后,因此机会更多、政府的优惠政策也更多,而其他较发达的地区资本较丰富、地区开发相对完善,因此,投资忠县的资本收益率较其它发达地区相对较高,资本将从后者流向前者,有助于忠县加快生态涵养发展的步伐。
2.技术、经验的后发优势
由于是后发展地区,忠县在技术、经验上可以吸收其它较先进地区相对成熟的科学技术与发展经验,也可以借鉴其它地区在发展中走过的弯路与教训,走上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3.人才的后发优势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忠县等渝东北区县能够以更加容易和便利的方式通过学历教育、成人学习与外培等多种方式学习先进地区的专业基础知识、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加快本地人才培养的步伐。如忠县今年的高考录取人数就达到了6345人,上线率也由2010年的87.8%提升到了98.4%,成为我县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忠县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的战略措施
综上所述,忠县走生态涵养发展之路既符合五大发展理念的精神要求,又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追求;既是完成生态涵养与持续发展双重任务的根本保证,又符合渝东北地区自身的特殊优势,因此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推动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根据上文的优势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战略措施:
(一)立足特色打造生态农业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忠县就必须立足生态涵养发展,以忠县本地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与效益农业。
一是以柑橘产业为主导,合理规划特色效益农业。要坚持市场导向,通过聘请专家科学预测市场需求,制定未来一个时期内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害;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道路提档升级与水利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与疫情监测平台,加强对农产品的风险防控;要抓好科技帮扶,加强乡镇农技服务中心建设,通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特岗计划招聘与强化专业技术的继续教育,并培养农村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以推动现有的派森柏、博富文、忠州腐乳等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为主体,充分利用优质柑橘、乌杨白酒、中药材等有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大特色效益生态农业的品牌化培育力度,对正在培育的品牌,要实现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与附加值。三是以市场营销为目的,努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建设柑橘、中药材、蔬菜等农产品集散贸易中心,加大农产品“订单式”生产销售力度,拓宽大宗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对接超市、农贸市场等散品主战场,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交易平台;加强农产品网络销售,及时农产品信息,加强网络宣传,更多地吸引外地客户。
(二)立足环保打造生态工业
发展工业是实现一个地区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工业的支撑,就很难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与社会的安定有序。打造生态工业,就是要实现传统工业的转型与升级,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工业发展之路。
一是严格市场准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高污染、高能耗、低技术企业要果断拒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对现有的传统工业,要积极鼓励其通过引进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合作伙伴、重大项目、先进人才等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对于无法达标的企业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决整顿。二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利用生态涵养发展区“两减两不变四强化”的优惠政策争取上级支持,为符合生态标准的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设施服务、土地税收政策与配套公共服务,改善投资环境, 确保生态工业项目能够引得进、留得住、搞得好。三是形成规模效应。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完善配套的水、电、气、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引进更多的生态工业企业进入生态工业园区,探索建设完善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如忠县的橙汁加工厂,就通过引进药厂利用其皮渣做药物提取、引进饮料厂利用其浓缩汁产品就近生产饮料,从而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升竞争力与环保水平。
(三)立足资源打造生态旅游
立足三峡港湾、石宝寨、三峡橘海、白公祠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以“忠文化”、“柑橘文化”为内涵的生态旅游。
一要改善基础设施。优良的景区基础设施是让游客满意的基本条件,要围绕游客在吃喝住行购等方面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景区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同时要通过宣传引导、典型示范等方式鼓励企业与民众在三峡港湾石宝寨、白公祠等景区周边提供餐饮、住宿、农家乐、购物等配套服务,最大程度地将游客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二要发挥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当主动建设投融资平台与沟通渠道,邀请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企业参与到三峡港湾、石宝寨等旅游景区的投资、建设与管理中来,并坚持向市场购买服务,以减少政府财政压力,改进景区管理水平。三要增强宣传营销。酒香也怕巷子深,成功的景区离不开成功的宣传与营销。政府应聘请专业的旅游策划团队对我县旅游资源进行有品位地包装,并制定专业的推广营销战略,并通过参与旅交会、制作精美宣传片、利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与门户网社交网站等新兴媒体等多种方式打响名声,提升我县旅游品牌竞争力。
(四)立足后发实现跨越发展
旅游农业是指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农业设备、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从而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旅游农业要面向农业旅游的市场需要,发挥农业的旅游功能。农业的旅游包涵休闲功能,但不仅仅局限休闲功能。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旅游农业
1.农业多功能性
多功能农业是指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还要为其他目标如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目标做出贡献。我们认为,随着生产的发展,贵州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但农业在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农业不仅具有传统的粮食生产功能,而且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能够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公正稳定,改善区域直至全国大流域生态环境,维系农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保留民族特色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2.旅游农业
旅游农业的内涵,是指旅游农业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并反映旅游农业特有属性的认识内容。据此,我们可以把旅游农业作如下表述:旅游农业是以农业为载体溉有农业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功能的新型产业。旅游农业具有如下几个特有属性。
(1)具有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兼容性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本来两者各有天地,互不相融。但旅游农业的出现,无论是其项目设置、设施装备,或是环境条件、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兼容,并以此而区别于一般的乡村农业。
(2)具有田园风光和旅游景点的呼应性
旅游农业充分发挥一般农业田园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加以艺术化改造,如绿化美化,地形改造,并适当设置雅致、简朴、自然的景点和实用、配套的设施,使田园风光得到点缀而增辉,旅游功能也因此而强化。
(3)具有生产功能和旅游功能的耦合性
旅游农业是两种功能的耦合,既具有生产功能,又具有旅游功能,即在向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同时,以其特有的田园风光、民俗风情让人们感受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乐趣,并达到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和措情益智、陶冶情操的效果。
(4)具有生产活动和旅游活动的统一性
农业是以种养业为主的物质生产活动,旅游业是以观光、休闲为主的精神文化活动。这两种活动过程,在过去,一般都是分别在不同的场所展开的。旅游农业则是同时在同一场所使两种活动过程协调一致。
(5)具有物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互补性
农业追求的是物质生产价值,旅游业追求的是精神文化价值,两者的效益是通过各自的价值得到体现的。旅游农业则可以实现两种价值的互补,即旅游农业一方面以其可观赏性和可参与性使农业的附加值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以其生产性和文化性使旅游业价值获得支撑和延伸。
二、贵州旅游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发展旅游农业的背景
从资源禀赋上看,贵州是自然与人文合璧的结合。占全省面积92.5%的山地、丘陵和占73%的喀斯特地貌,使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中蕴藏着久远的历史传统与多样性的原生态文化、堪称“文化千岛”。贵州的自然与文化保持着较好的原生状态,这使得贵州具有给游客创造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的资源条件。
从现实来看,贵州是中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区之一,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化程度较低,是中国最欠发达的省份之一。通过旅游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根据2007年8月贵州省旅游局组织乡村旅游典型村寨调研各地州提供的《贵州省各市、州(地)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表》(以下简称《地州表6》)、《典型村寨的入户调查表》的数据,目前贵州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如下:
据统计到2006年底
――全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村寨数共计575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数达6184个;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直接从业人数60998人次;
――开展乡村旅游经营脱贫人口数175097人;
――乡村旅游人员培训已达70878人次;占旅游从业人员比例平均达56.7%;
――政府用于村寨交通基建投资的金额达25.9亿元;
――全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达1617万多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9万多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达近63.38亿元(十五期间我省旅游总收入为47.3亿元);
――乡村旅游人均收入达2070元。
其中,黔东南、遵义地区以及黔南地区分列乡村旅游总收入的前三名,各区收入分别为:47.89亿、10亿、2.5亿。
表1 2006年各地州市开展乡村旅游具体情况表
三、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旅游经营者已经比较敏锐地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但自发增长期的乡村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
1.各自为政的现象严重,品牌效应差
我省在旅游农业的开发过程中,很多都是农民一家一户在实践中去摸索经验,主要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小农个体经营形式,其产业意义不大。没有把旅游接待地能够吸引游客的农家风味、人居环境、服务水平等放在重要位置。
2.项目缺乏规划和策划,盲目性过高
出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视规模,粗制滥造,许多旅游农业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急功近利。倡导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
3.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
农业旅游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旅游区的道路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房等用地结构和布局还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各行其是。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4.科学规划重视不够,同质化严重
目前,我省旅游农业基本上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建设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尽合理,功能不配套,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无序性和盲目性。
5.产业化层次低
第一,对农业的旅游资源保护不够。旅游产品大都以农家乐之类为主,产品化程度低。
第二,市场是区域性周边市场,市场定位还存在相当大差距。以自驾旅游市场为主体的农业旅游的局限性必然影响旅游农业产品的销售。
第三,作为旅游产业良性循环机制有待形成。
6.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原生态破坏严重
我省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地方官员和开发商的急功近利,甚至还有贫困地区人民渴望通过旅游改善生活而盲目开发,普遍缺乏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和热情就变成了一种破坏力。
四、贵州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省旅游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积极发展旅游农业,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的同时,又极大地加快了广大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旅游农业的开发措施,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实现旅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整合资源,挖掘内涵,突出特色,培育品牌
我省旅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在开发过程中要突破区域局限,突出特色,多方位、深层次地开发产品,深刻挖掘旅游农业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根据现有资源分布情况和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开发不同主题的旅游产品,构建旅游农业品牌。
2.长远规划,科学策划,增强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在我省的旅游农业开发中,要通过系统规划,有机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认真科学地策划好旅游开发项目;在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中,要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成为展现当地社会生活与旅游文化的一个窗口。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旅游设施
目前,旅游农业开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组织投入,经济实力不强。在旅游农业发展中,应拓宽资本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引进先进的旅游农业开发、管理和服务方式,提高其竞争力。要加强旅游农业地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交通、食宿、卫生等问题,以便开展“一条龙”服务,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获得经济效益。
4.挖掘亮点,坚持“特色”开发之路
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坚持特色原则,将“特色”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卖点”,避免随波逐流,千景一面。目前,贵州省一些著名的乡村旅游景点,例如贵阳市小河金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花溪区的镇山村、乌当区香纸沟等,正是由于突出了“特色”,吸引了大批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5.发掘农业资源的多功能,加大产业化层次
农业产业功能。这是从农业的一般功能来说的。农业为游客提供体验、休闲平台,同时,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安全食品的需要。
休闲游憩。乡村多宁静,空气好,民风纯朴,对休闲养生是极好的去处。同时,游客在休闲过程中,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和服务于一体。起到修身、养生、静心、养神的最佳效果。
观光学习。游客通过对旅游农业产品的了解,充分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体验。与此同时,游客的参与加深了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
体验养生。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
6.努力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
发展旅游农业,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还能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获得旅游业和农业的双重效益。旅游农业的基础是农业体系内部功能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合理性。在旅游农业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特征,坚持走生态效益型道路,重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相结合,实现旅游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近几年来,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旅游产业的需求日益增强,这为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我省丰富的旅游农业资源又为发展旅游农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由此可见,我省旅游农业开发潜力很大,必将蓬勃发展,成为一项生命力强大的新型产业。
参考文献:
[1]马勇,舒伯阳.区域旅游规划――理论.方法.案例[J].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文林,翟虎渠.旅游农业[J].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魏小安,刘赵平,张数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J].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1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重要意义
1.1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旅游的转型升级
发展农业旅游是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它可以有效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等关联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地方公用基础设施的改造,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以及其它服务业的繁荣,从而有力地促进当地的现代农业、社会公共实施建设,促使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化。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国内农业旅游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与数量兼顾的方向发展,农业旅游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名牌的竞争。名牌是高质量、美形象的代名词,当旅游地、企业或产品成为名牌,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旅游者就会乐意反复消费及不断宣传,这样名牌实力进一步巩固,形成良性循环,整个农业旅游产业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转型升级。
1.2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例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日益紧密结合;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等等。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实施,对于上述趋势具有加速或促进作用。
(1)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能够促进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广泛结合。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过程和结果,而旅游业关联产业众多,涉及工业、交通、建筑、餐饮、住宿、商贸、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等许多行业和部门。既然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能够推动农业旅游的转型升级,当然也就能够通过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广泛合作而更好地发展。
(2)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能够推动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的发展。创立农业名牌、农业旅游名牌的核心基础在于农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农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质量及其稳定性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因为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产周期长、地域分布广,因而质量容易发生波动、信息难以及时全面准确的收集和传输;农业旅游服务,一方面必须依托农业资源、产品及准确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又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能力密切相关,也需要实行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进行广泛持久和明确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因此,创立和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名牌,必须象工业那样制定严格、完善的质量、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掌握准确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并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和其他管理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标准化基础上提供特色鲜明的个性化服务。
1.3扩大农业品牌和旅游品牌的发展空间
旅游名牌除了具有聚合效应、衍生效应、带动效应外,还具有磁场、宣传、放大等效应,是强化旅游产品差异化的有力手段,旅游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就越强。由于湖南农业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通过强化名牌个性来体现旅游产品差异、凸现竞争优势的空间是很大的。一旦拥有强势品牌,旅游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忠诚度就会大大提高,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就会大增。另外,优秀品牌不仅能带来强大的增值功能,而且本身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塑造出强势旅游品牌,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力推动我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又为农业品牌、旅游品牌的继续发展创造出更大空间。
2湖南农业旅游名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面临的发展机遇
(1)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为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提供了广阔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大大拓展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空间。“9+2”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时代的到来。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及其他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湖南省和中部省份还加强了在旅游诸多领域的合作,华中旅游合作区,湘鄂边旅游协作区也取得了实质进展。湖南省的长株潭、湘西、湘南地区等地旅游合作也正在逐渐发展。这些区域网络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湖南旅游业发展,同时给湖南农业旅游品牌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湖南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产品名牌化经营提供了庞大的产品资源库。名牌形成的基础是差异化,特种资源很多,这是创造名牌化差异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天赋资源。湖南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农产品品类十分丰富。粮食、油料、棉花、牲猪等主要农产品享誉全国。湖南还是有名的茶乡、桔乡、蚕乡、禽畜产品和水产品之乡。对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战略非常有利的另一个因素是,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逐步优化,组织内部利益分配关系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提高,为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先,农业产业化极大地扩大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从产品数量上保证了供应。其次,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产品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的不断健全完善,这些标准的实施使农产品的质量有了越来越可靠的保证。再次,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名牌战略的效益功能,有利于推动市场体系的发育,从而为名牌战略各项功能的全面发挥提供广阔的舞台,十分有利于农业旅游名牌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给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成长提供了强大助力。①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农业旅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山水、人文、农业资源,把提供观赏、休闲、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逐步形成产供销、旅工贸一条龙的经营体系,建立星级休闲农庄,创造新农村建设的靓点[3]。②新农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产品特色生产基地发展,为农业旅游提供强大吸引物。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的稳定的生产基地,带动一村一品发展,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生产基地建成后,既是农业生产设施,又是旅游吸引物,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农业旅游企业可以其为基础,与一、二、三产业经营相结合,发展规模化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产品加工业以及餐饮、住宿、交通、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创立和发展旅游名牌。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为农业旅游名牌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一帮一”联村、带村活动,开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建设,吸纳和培训农村劳动力进企业就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建设,共同建设农村新社区;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化活动联欢等等形式,共育文明乡风,这些都为农业旅游名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2面临的主要挑战
(1)名牌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和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制约,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名牌经营”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创名牌、扶名牌的措施不力,名牌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农业旅游名牌缺乏有效保护,不注重商标的国内外注册,导致一些商标遭抢注事件屡屡发生。例如,“橘子洲”、“桃花源”、“浏阳河”、“滴水洞”、“君山”、“大围山”等许多农业旅游著名景点景区商标均遭外省抢注,我省无形资产损失惨重,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业旅游名牌的深入发展[4]。
(2)国内竞争加剧。湖南农业旅游虽然具有资源、品种丰富的优势,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几个大的旅游区域之间,所以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区近年来旅游发展势头一直不减。吸引了很多港、澳旅游者。此外,国内还存在几个势力强劲的竞争对手,比如广东、云南、四川等。而且近年来,一些新兴旅游省份开始崛起,比如湖北、江西等,分流了不少游客。重庆、广西、贵州的农业旅游发展迅速、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对我省形成了较大压力。
(3)缺少长效融资渠道。我省旅游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开始的旅游环境,悄然变为现在的进一步开发的资金缺口。当前的旅游业竞争已经从当初的旅游环境的竞争发展到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开发融资、管理体制等综合素质的竞争。湖南省尤以开发融资为短。全省缺少一种农业旅游开发的长效融资机制。当前,很多地方都大力引进民营资本,进行合作式开发。湖南也着力进行尝试。但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仍然比较困难。从整体上说,湖南农业旅游开发融资缺少系统机制,在融资环境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4)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目前,旅游从业人员中,精通旅游业务、懂得市场营销、熟悉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的人员不多,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湖南农业旅游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缺乏人才发展的相应环境,难以吸引外来人才和留住本地人才,而且本省大量旅游人才流入其他旅游发达省区,导致省内旅游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较慢,现有旅游人力资源远不能满足需要。人才的缺乏将限制湖南农业旅游产业的充分发展。
3湖南农业旅游名牌载体开发的主要模式
根据对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情况的调查了解,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湖南农业旅游名牌载体开发的主要模式划分为田园型、乡村型、科技型、农贸型四种。
3.1田园型开发模式
田园型开发模式即利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乡村环境空间,向游客提供逗留的场所,并着力打造相关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展现独特的品牌个性,吸引游客前来消费。这种模式具体又可分为农业园区型和休养度假型两种形式。农业园区型模式按照园区规划和经营管理思想,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将农业园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园区,面积视其性质和功能而定。如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浏阳现代农业园“、长沙花卉大世界”等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休养度假型模式除了高标准的住宿、餐饮和康体设施外,还特别注重刻意塑造一种浓郁的乡村气氛,娱乐设施也多以乡村背景为主题。湖南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张家界、南岳衡山、岣嵝峰、天鹅山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天然的“氧吧”,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森林度假村、竹海度假村,开展“森林浴”避暑、度假、健康疗养、科学考察等活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沙、衡阳、湘潭等大中城市的郊区,则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建立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如长沙市的山鹰潭度假村、千龙湖度假村,衡阳市的清泉度假村等即是比较有影响的农业旅游品牌。
3.2乡村开发型模式
乡村开发型模式即通过具有参与性的乡村生活形式及传统庆典和娱乐活动,实现城乡居民的广泛交流,并打造相关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展现独特的品牌个性,吸引更多游客。这种模式可分为“农家乐”型、租赁农园型和民俗风情型三种具体形式。“农家乐”型主要是以各农户为单元,以乡村民居和乡村活动场所为主要空间,以农户为接待主体,开办家庭餐馆、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活动,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生活空间,使其感受“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乐趣。具体可分为“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等不同形式。可开展景观观赏、田间劳作、野味品尝、疗养健身等休闲活动,使游客消除疲劳、调节身心。如益阳市的“农家乐”,已开发出“花乡农家乐”、“湖乡农家乐”、“竹乡农家乐”等著名品牌及一系列相关产品。据统计,早在2003年,仅益阳市赫山区花乡农家乐以养花为主的经营户,凭借其纯朴的民风,浓郁的乡情及极富神奇色彩的人文优势就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游客达24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人832万元,综合收人高达1580万元,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5]。
租赁农园型模式是以休闲、体验为目的,满足较高消费层次的一种类型。具体做法是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让游客参与一定量的农业生产,如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生产资料和技术人员由园区统一配备。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土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这使游客不仅能体验到农业劳动的乐趣,还能学会简单的农业技术。民俗风情型模式能够发挥地方文化、风俗的特长,利用传统庆典、节日和娱乐活动吸引都市人到农村来,使游客不仅能领略到农村的美丽田园风光,而且能体验、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增长见识。例如湘南、湘西山区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古老完整的千年古村和淳朴、完整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古朴的乡情民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文化与生态色彩的观光农业旅游基地,如荆坪古村[6,7]、高椅古村、上甘棠村等等。
3.3科技开发型模式
科技开发型模式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其构成系统包括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和科普示范的场所与品牌等。此模式包括农业科技型和教育农园型两种具体形式。农业科技型模式即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开展农业科技旅游,同时努力塑造园区品牌和农业科技旅游产品品牌。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引进国内外种植业高新技术和品种,园区内多设立农业展览馆,划分为各具特色的多个区域,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为融农业生产、农艺奇观、旅游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艺园。这类农业科技园区在省外有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山东烟台农业科技博览园等。省内有隆平高科农业科技园、东江库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零陵柑桔示范场”等。目前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农业园,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农业旅游示范点中高新技术农业观光园占了近30%,高新技术农业园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8]。
教育农园型模式是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的一种农业旅游经营形式及品牌开发形式。农园中的作物、动物、农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内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展室,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其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投身农业建设的热情。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是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例如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教育农园”,距离日月潭只有半小时车程,但游客往往比到日月潭的还要多。因为这里专门打造了蝴蝶生态馆、生态养蜂场、“童话小木屋”等颇具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将生态教育与休闲度假、餐饮相结合,广受全台家长与小朋友的欢迎[9]。
3.4农贸开发型模式
农贸开发型(或称流通开发型)模式是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区域,以实现经济效益为重点,借鉴商业经营模式,开发流通服务型农旅互动项目及其品牌。此模式包括农贸交易会型和农产品购物型两种具体形式。农贸交易会模式主要借助交易会的形式及其品牌,扩大农产品宣传,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也为农业旅游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湖南“石门柑桔节”为例。石门县政府为推介石门柑橘,从2001年开始先后举办了九届柑橘节,打造了石门柑橘名牌和农业旅游名牌,成为石门农业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仅2003年第三届石门柑橘节期间举办的柑橘狂欢节活动,就吸引了近万名游客。期间,长沙、张家界、武汉三地组织的500辆自驾车构成的“柑橘狂欢快乐之旅”车队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亮丽的风景[10,11]。
农产品购物型模式是一种休闲观光与购物相结合的旅游方式和品牌营销形式。其农产品提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在果园地区公路两侧设直销摊、店,也可以让游客到旅游农区农产品加工厂直接购买,还可以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摘果、拔菜、赏花、垂钓以享田园之乐。在专设的开放式农场里,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现场采摘喜爱的蔬菜、花卉、果品、禽蛋等农作物或农产品,按价付款。虽然价格一般略高于市场售价,但由于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旅游者的乐趣,享受亲自参与、劳动的体验,又能够采摘到最新鲜的果实,因此深受城市居民欢迎。如湖南省内的东江库区早熟柑桔园、零陵柑桔示范场、长沙市梅溪湖葡萄园、衡阳市珠晖区酃湖葡萄园等均开展了这类旅游活动。
4推进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我们认为,全省各级政府、有关企业及社会各界应该在制订、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过程中,重点在战略思路、发展规划、区域特色、营销创新、营造环境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4.1明确总体思路
针对湖南农业旅游开发的优势和不利因素,湖南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正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改进现有农业旅游产品结构,努力扩大同类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供应,构建科学有效的营销组织、方法结构,不断提高湖南农业旅游名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4.2制定发展规划
要在强化规划意识、加强资源普查基础上,制定中长期规划。鉴于名牌战略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等特征,为了充实完善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有必要配套制定“湖南省‘十二.五’名牌战略规划”。在这一规划中,应将农业旅游名牌战略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湖南农业旅游名牌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因地制宜,将农业旅游与调整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拓宽农民的经济来源,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3突出区域特色
按照地理区域、经济、环境及民俗等因素,我省农业旅游可划分为长株潭经济发展区、环洞庭湖区、湘中南区和湘西山区等四大区域进行战略布局,以突出区域的不同特色,并区分发展重点[12,13]。
长株潭经济发展区农业旅游发展:一是融合大城市,重点发展以农业科技主题园和参与、体验性强的休闲景观群;二是结合优质水稻、优质茶叶、优质水产、优质花木产业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三是依托炎帝陵、韶山花明楼、大围山、岳麓山等景区,大力发展景区型农业旅游。
湘中南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重点打造丘陵生态农业旅游区,将湘南地区农业旅游园区打造成粤港澳后花园,建设好一批“山顶绿树葱茏,山腰果树环抱,山下四季花香”的生态优良的休闲山庄;二是依托南岳衡山、新宁莨山、宁远九嶷山、双牌阳明山、资兴东江湖、祁阳浯溪碑林等著名风景区,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三是以神农创耒、道县谷源为基础,大力发展农耕文化的农业旅游。
环洞庭湖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重点发展集疗养度假、采摘垂钓、水上运动等为一体的农渔风光、渔事劳作(如采珍珠等)、荷花观光生态园等;二是结合国家、省粮、棉、油基地,大力发展特色体验农业旅游;三是依托洞庭湖,发展湿地公园等集观光、保护等于一体的休闲基地。
湘西山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突出大湘西的自然景观,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著名风景区,注重和大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二是利用少数民族多的特色,大力发展和挖掘民俗风情,体验民俗文化。
4.4创新营销策划
农业旅游品牌的营销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经营户)的共同努力。
①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利用各方面条件充分展示休闲(旅游)地整体农业旅游品牌形象。例如,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广告促销;有计划地举办切合主题的节事活动,对区域农业旅游品牌进行集中推展,组织代表团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内外的旅游展销团、交易会,进行农业旅游品牌发展的交流,展示旅游地的农业旅游品牌形象,提高其知名度。
②加强旅游节会活动的策划。企业要积极开展农业旅游产品促销活动,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和配合目的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名牌营销活动,促进区域农业旅游名牌的成长壮大。
③积极探索建立农业旅游名牌宣传促销的联动机制。政府可建立区域性的农业旅游名牌管理(推进)委员会,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引导行业协会的成立和运行,协调区域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农业旅游名牌管理委员会的积极引导下,行业协会从维护成员利益,规范成员行为方面进行约定。区域性的农业旅游名牌管理委员会和农业旅游协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农业旅游名牌的成长壮大。
4.5营造优良环境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名牌建设硬环境。农业旅游的开发,需要农业、旅游、交通、电力、卫生、通讯等许多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搞好综合协调。重点应放在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方面,尤其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以便于旅游者进出旅游目的地。这样做一方面便利了旅游者;另一方面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一举两得。
二是抓标准建设。政府应主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商会)积极组织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技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体系研究工作,建立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标准体系,为企业创名牌提供技术标准服务,推动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尽快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名牌产品的技术标准水平。如衡东县、南岳区制定了《家庭旅馆定点管理试行办法》、《家庭旅馆设施设备标准》等,使农业旅游经营管理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14]。
三是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实施名牌战略的软环境。加强市场秩序治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加大对名牌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名牌成长的市场环境。要充分运用《产品质量法》、《专利法》、《商标法》、《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范市场竞争、整顿市场秩序,加大名牌保护力度,鼓励自主创新。加强旅游企业名牌质量管理。
淄博市位于山东中部,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老工业城市,但这几年,有机农业发展很快,成了后起之秀。淄博市的有机农业大部分分布在博山区,小部分分布在沂源县,这两个区域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平均海拔比较高,其中沂源县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空气质量较高,水质清洁,土壤肥厚,并且完全没有受到化肥和农药的污染,被专家认定为我国北方地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最佳适宜地带。淄博市有机农业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市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淄博市发展有机农业的经验
2008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淄博市有机农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目前,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声有色,也积累了一套发展经验,对其他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有较强的实践借鉴意义。
1、打牢坚实的农业根基
培育农民发展有机农业新观念。农民是发展有机农业的主体,有了农民的热情参与,有机农业的发展才会燃起动力。首先,积极宣传有机农业,让农民了解,并产生兴趣。充分利用传播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有机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优势,以及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组织农民到有机农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学习、参观,让农民对有机农业及其好处有直观印象。其次,要优先保证农民的收入。在发展有机农业的过程中,要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有效提高农业的收入,充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以此来打牢有机农业发展的根基。
科技创新为有机农业保驾护航。有机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近年来,参照国内外行业标准,结合淄博发展有机农业的实际,继续完善了本市有机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使得有机农业生产有标可依。组建了区县、乡镇各级有机农业技术顾问团和技术服务队,通过专家授课、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加强有机品牌农业的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土壤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及物理防治等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普及有机品牌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有机农业基地的管理水平。
2、促进农业经营工业化
整建制成为发展有机农业的关键环节。淄博市的博山、沂源是山区,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非常少,博山区人均占地4分左右,而且土地分散。在这种情况下,若单打独斗,规模上不去,就无法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将有机农业做大做强。基于实际情况,博山区政府果断的提出了发展有机农业的新模式,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改变实际条件,充分利用好宝贵的土地资源,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生产基地建设是发展有机农业的重要载体。淄博市确定了整建制建设全省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的目标。其中,沂源县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运作”的四轮,编制了全县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详细规划,制定了《沂源县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办法》和21个农产品有机生产标准额操作规程,沂源县有机苹果生产标准成为全省的标准。目前,沂源县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基地10万亩,包括苹果、葡萄、大樱桃、杂粮、韭菜等18个主导农产品,涵盖全县名优特品种的80%。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化运作、产业化经营是减少市场风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工程,从支农资金、基础配套、技术服务等方面,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支持龙头发展的政策措施,扶持培育了“北京奥运专用果”、“上海世博会专用果供应商华盛公司”、“第十一届全运会专用果品”供应商盛全公司等龙头企业,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淄博市主要推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包括“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其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推广。
3、打造农业项目服务化
品牌打造取得明显成效。把打造品牌作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的根本途径,积极开展有机农产品品牌的申报、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沂源县有机认证农产品达到60个,沂源苹果等3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认证数量在全省居首位。沂源苹果先后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40多个,有“中华名果”、“江北第一果”的美誉,连续5次在全国绿博会和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金奖”和最畅销产品奖,“沂源苹果”继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专用果”、“第十一届全运会专用果品”之后,又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专供水果,“沂源苹果”品牌价值居“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第31位。“悦庄”牌有机韭菜获国家和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并填补了我国有机韭菜生产空白。
宣传推介取得良好的效果。坚持把宣传推介作为扩大有机农业影响力、获得消费者认知的有效手段,全力打造淄博的有机农业品牌。把自然条件、生态优势和产品质量特色有机融合,统一包装策划,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沂源县去年以来,先后参加了山东省名优农产品(深圳)展示订货会、中国(长春)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烟台)绿色食品博览会、青岛农产品交易会等农产品会展,在深圳、南京、济南、青岛等城市举办名优农产品专题推介会、新闻会10余次,累计展示优质农产品上百个品种。同时建立了苹果、大樱桃、猕猴桃、金枣等多个生态农业观光园,每年举办“中华大果园”赏花节、采摘节。博山区依附茶林建设了“鲁山茶院”和“鲁中茶叶研究所”,其中包涵了采茶、加工、旅游等活动项目,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形象反映淄博市有机农业的电影《山喜鹊》,在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如期播出,提高了本市有机农业的声誉。
二、思考与启示
淄博市有机农业的发展虽然比较迅速,但仍旧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有机农业品牌保护有待加强等问题。为了继续推动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坚定贯彻原有政策的同时创新发展思路,明晰发展路径,在提升品牌、扩大规模、提高质量上多下功夫。
1、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充分认识到有机农业发展对本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以及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意义,把有机农业作为富民强市的长远工程,认真抓好统筹规划并做好协调服务。要通过电视、广播,发放宣传单、走街串户、组织参观学习、示范带动等方式,大力宣传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和前景,宣传本市这方面的优惠政策、先进经验和标准要求,让发展有机农业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为有机农业的发展营造浓厚的氛围。
2、坚持科学实施,加强示范带动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稳妥的发展有机农业。对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要严格标准、科学规划,不求多、不求快,要稳妥实施。在总体布局上要按照典型带动、分层提升、梯次推进、逐步转化的要求来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从产地环境、土壤质量、耕作制度、农业投入、病虫防治、杂草控制、产品采收与加工等各个环节严格实施有机标准化管理,保证农产品达到有机要求,实施优质优价,让群众看到好处,得到实惠,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3、培育龙头企业,创新经营模式
落实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奖励、补贴、费用减免等措施,重点扶持具有一定基础和规模,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工企业。积极引导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本等要素参股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加强产销联合,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业化经营整体合力。
4、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执法
充分发挥农业执法队伍、农民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的作用,完善质量追溯、包装标识等各项制度,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自我监督,形成社会监督、群众自我约束和执法检查相结合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业投入品源头治理,规范清理农资市场,设立专门的有机农业投入品经销点,严禁违禁农业投入品进入农资市场,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和使用禁用农业投入品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延军.我国有机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1(05).
树立三大共识
树立“抓生态文明就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共识。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转变的大方向就是要按照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向可持续发展去“转”,就是要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去“转”,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导航仪”和“方向标”,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和“带动力”,促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争创绿色生态经济新优势。
树立“抓生态文明就是增创竞争优势”的共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磁场效应”,是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空间、发展高度、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基本建设的“中轴”来抓,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线”来抓,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脊梁”工程来抓,努力抢占生态发展的制高点,增创区域竞争的新优势。
树立“抓生态文明就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是直接关系民生、涉及民本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切实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最大问题,积极营造“舒适、健康、优美、宽裕”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繁荣和谐、品质较高的生活。
坚持三大原则
坚持“把放大生态优势作为关键之举”。要切实树立“经营生态”的理念,把生态资源作为一种生产力来对待,把生态产业作为一项大产业来经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切实发挥良好生态的“凸透镜”效应,不断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生态文明建设标准和发展模式,真正走出一条具有更高标准、更高层次、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坚持“把推进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要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到生产和生活、投资和消费、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去,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
坚持“把提升生活品质作为民生之基”。要强化生态成本观、环境大局观、绿色政绩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上,积极打造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三位一体”互促共进、快速发展的生态强县。着力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使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景更秀”,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检验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
构建三大体系
构建完善生态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完善特色块状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构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低碳化、集群化。大力培育和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壮大,促进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加强培育临港工业、海洋装备、海洋能源与环境保护等海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旅游健身、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在GDP的比重。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绿色认证、绿色营销模式,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强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政策举措。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生态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大力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加强循环经济骨干企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有序推进工业“三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努力促进循环经济在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各个环节和企业、园区、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支持企业开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以及使用或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显著的典型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加强特色开发,充分利用好境内山、海、林、岛、泉等资源环境优势,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发具有宁海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立足资源优势,把生态旅游健身业作为生态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来培育,构建山水相衬、海陆互动、立体纵深发展的旅游健身体系。实施多元开发,培育汽车游艇、登山步道、露营垂钓等新型业态项目和户外运动产品。注重整体开发,有机整合生态景观、民俗文化、景点景区、农家乐等休闲旅游健身资源,通过总体规划、形象策划、品牌营销,积极打造县域一体化的旅游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