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的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3 09:25: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行业的前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银行行业的前景

篇(1)

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增-0079-03

一、银行业竞争的意义

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竞争一样,源于多个主体对相同资源的争夺,如果各个主体间没有共同感兴趣的资源,那么竞争就不会形成。例如,在中国传统的四大专业银行时期,尽管可能在同一个县城有几家银行,但由于每家专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严格限定,交叉的业务比较少,相应地竞争的程度也就比较低。

竞争对手之间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概念上的,对特定的竞争性资源,不同的竞争对手既有获取的强烈愿望,又有获取的现实的可能。

各个银行在竞争的过程中,共同面对的资源类型比较广泛,例如资金资源、客户资源、人才资源等。随着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银行业间竞争的资源也在不断扩充。原来传统意义上依靠自己建立的业务网点,现在也可以通过购并获得,当有限的并购对象被多个有扩充意图的银行所抢夺时,现有网点也成为了一种竞争性资源。

二、银行业竞争产生的直接后果

银行业内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对银行业的主体结构形成影响,从而对整个银行业在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作用形成影响。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竞争对银行业的主体结构也不像其他产业那样单一与确定。在其他实业类的产业中,一般都会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从而使得整个产业按照规模经济和效率来进行布局,但在银行业却远不是这样,其进入和退出机制有独特的性质。

(一)缺乏淘汰机制

在竞争中,银行机构难以向一般企业一样优胜劣汰,其原因在于银行业的特殊性。

第一,银行业运行绩效显现的滞后性。对于普通的实业类产业,其生产运行的绩效经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生产周期就可以显现出来:如果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有较为充分的销售市场并且能够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那么这个企业的运行就是合理的。而那些产品服务没有销售市场或者尽管有销售市场但不满足成本核算要求的企业就会明确地显现出来。

但银行业不是这样,一方面,银行业的信贷投放总有市场,特别是那些风险较大的信贷项目以及其他的一些逆向选择项目对信贷投放的需求特别旺盛;另一方面银行运行绩效的好坏往往要经历比较长的时期才能确定地显现出来,一般要在经济发展的低谷时期或信贷投放的企业大面积地集中失败才能显现出来,这相对于其他产业一般要经历比较长的时间。

第二,银行业的现金约束可以相对独立于利润获取情况。对普通的实业类产业而言,销售收入是其主要的也是最终有效的现金流获取渠道。当这些实业类的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品或服务拿不到足够的市场或不符合成本核算原则,他们必然会因为缺乏资金补充,得不到补充各种消耗的现金而没法继续运转。

而对于银行而言,当它可以吸收储蓄存款或其他存款的时候,即使存在很大额度的亏损,但只要存款的净增额大于亏损额,那么银行就不会因为现金约束而退出运行。

此外,由于银行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核心部门,其稳定的运行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意义与作用都十分重大,国家会对一些运行不良的银行采取救援措施,特别是当一些大银行的运行出现问题的时候。

因此,在银行业,即使存在比较充分的竞争,但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还是可能通过技术处理方式,掩盖其经营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而不会就此退出运行。如此就出现了银行业竞争中的不分优劣硬行维持的现状,甚至还会出现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由于缺乏风险识别能力或风险防范能力而广泛地开展一些风险较大的业务,使其在一定时期看上去比谨慎运行的银行更加风光。

(二)具有良莠不分倾向

银行为了实现更多的盈利会将它吸收的存款以贷款的形式发放出去,也即银行一般不会保持全额的储备,同时广大的存款者对银行的资产质量以及信誉并不具备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当银行体系中经营不善的银行退出运行的时候,相关的信息会传播到其他银行的存款者耳中,这些对自己存款的银行并不具备全面深刻知识的存款者,会对自己存款的银行也产生怀疑,从而去提取存款,但由于银行的非全额准备,必然会导致不可能为所有的存款者做好提存的准备,当存款的提取额度超过银行的备付额度的时候,银行就会出现提存困难,就会进一步强化存款者对该银行的怀疑,并扩大怀疑的银行,从而造成银行业的危机转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经营不善的银行会退出运行,就连原来经营绩效良好的银行也会面临着挤兑的风潮,存在着被冲垮的危险。当这些可能变为现实的时候,就出现了淘汰一刀切。

(三)优胜劣汰是一种目标

按照一般的逻辑,产业内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在竞争的过程中,有竞争优势的银行会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拥有更多的利润。缺乏优势的主体在竞争的过程中会逐渐的丢掉市场,以至于最后退出市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在银行业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只能是一种直观上的结果,要使其变为现实,必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严格地将经营不善者识别出来,并让其退出市场,以及严防银行危机传播等。

(四)竞争的结构与垄断的结构

即使在前述的优胜劣汰的目标能够达到,但银行业最后的主体结构究竟是自由竞争状态还是垄断竞争状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银行表现出来的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如果单个银行的运行表现出规模经济,那么银行就会出现规模越大,单位资本的利润水平越高,从而成为自然垄断行业。如果银行并不表现出明显的规模经济,再加上银行运行过程中对信息的依赖性以及诸多信息的私有性会使得银行业内的主体相对分散。

第二,相关的政府当局对银行业竞争的态度及取向。例如在美国,就采取鼓励银行业竞争限制垄断的政策,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比较高。

三、银行业竞争的本质特征

(一)竞争力较差的主体在竞争过程中丧失部分竞争性资源或资源的重新定价

产业内的竞争过程主要就是竞争性资源在多个竞争主体之间争夺的过程。产业内竞争的直接结果就必然表现为部分竞争主体得不到竞争性资源。在竞争过程中,相关资源在原银行内的边际贡献较低,相应的主体愿意支付的报酬也较低,当面对一个愿意为该竞争性资源支付更高的报酬的其他银行时,相关的竞争性资源就会由原有的银行向新银行进行转移。

在竞争威胁存在的情况下,原银行要想保持对该竞争资源的占有和使用,它必须将相应的资源报酬提升到其他竞争对手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上。伴随着竞争性资源由原银行向新银行的转移,相关的竞争性资源的价格(支付的报酬)也获得提高。从直观上看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改进,但实质上并不尽然。

(二)利润水平下降伴随着竞争性资源丧失

原有主体拥有或占有的竞争性资源减少,或者为竞争性资源所支付的价格上升,从而带来银行的利润水平降低。

利润水平降低的程度不同,会对银行的生存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利润水平的降低仅仅是使利润降低但仍然有正利润,那么暂时还不会威胁到银行的生存,如果利润下降到利润净额为零值或负值,那么相关银行的生存机会就会受到直接影响。

(三)竞争中的银行会不断地去提高运行效率

在竞争加剧的前提下,银行业中的各主体在竞争压力下,为了生存与发展会学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广义上的包括银行各种服务与产品的形成过程)、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从而带来相关银行的运行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当银行体系中的新竞争对手处在一种更高的管理运行水平上的时候,竞争对竞争中银行的效率的提升作用会更加明显。这一点在外资银行进入新兴市场国家的作用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四)拥有竞争优势的银行在竞争中逐步获得更多的资源

在竞争的进行过程中,拥有竞争优势的银行会从竞争对手那里获得更多的竞争性资源,相应地市场空间、资金来源利润水平等都可能处在提升中。

四、对银行业竞争的监管

银行业作用的很好发挥需要每一个银行处于较高的效率水平,而银行业的竞争对提高银行个体可以发挥比较好的作用,一方面在竞争的压力下迫使各个银行提高管理运行水平引进先进的技术、理念;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竞争可以迫使运行效率较低的银行退出运行,从而提高银行业整体的效率水平。这两个通道的作用都要求在银行业有比较高的竞争压力,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银行业内竞争的程度越高,银行自身改进的压力和迫使经营不善的银行的退出运行的压力也就越大。

但是竞争程度过高必然会影响银行业作用的发挥:一是竞争程度过高使银行的利润水平趋向于零;二是竞争程度过高会使银行在运行中去冒更大的风险。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银行个体能够得到的竞争性资源的难度越来越大,银行个体为了生存就需要去经营有更大风险的业务。

为了银行及银行业在经济运行中作用的最优发挥就应该将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调控到一个恰当的水平上。

(一)严格准入管理

准入管理也就是对相关机构或个人取得银行类主体资格的管理。在银行类主体资格管理中要贯彻如下要求:

第一,必须实施准入资格审查,相对严格地限制银行类主体资格的获得,以防止银行类主体数量过多,导致竞争过度并进一步引发银行体系以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第二,对拟进入主体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查,根据该主体准备提供的金融服务和准备开展业务的地域,对主体所应该具备的资格开展针对性的审查。使其资格能够与其所要从事的业务相配比。

第三,在准入管理上,要分地理区域和业务区域进行审查,充分考虑新主体进入后对该区域该领域竞争程度的影响,确保区域内的竞争不致过度。

第四,充分地考虑新主体进入后,形成竞争时,对原竞争对手的金融服务的替代能力及其差异性。对进入后会加剧竞争,但对竞争对手的金融服务或金融产品不可替代性较强的主体,要审慎进入,如果进入后,存在让一些关键而重要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不再可得的时候,一般应该停止。

第五,在门槛存在的前提下,要保证进入的大门是开的,防止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供给不足,以及在位银行的效率低下。

(二)健全运行规则

确立在位银行的运行规则,对在为银行的日常业务运行以及竞争做出很好的规范与限制,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且可以帮助在位银行降低运行风险,提高信息公开程度。

(三)强化运行监管

篇(2)

■一、当前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反洗钱意识淡薄

《反洗钱法》、《金融机构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商业银行虽然组织员工进行了学习,但仅限于前期的培训,而没有建立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深入学习,致使部分员工对相关知识浮于表面、理解不透彻,对反洗钱工作缺乏较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二)组织机构待健全

当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成立专职的反洗钱机构和队伍,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的组织形式建立了领导小组,并笼统地将反洗钱工作指定某一部门负责,没有设立专门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人员,难以把反洗钱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另外,各家银行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各不相同,有的由营业部门负责,有的由保卫部门负责,有的由会计财务部门负责,职能不清情况较为常见。

(三)制度约束未建立

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基层金融机构没有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制定与《反洗钱法》相结合的操作规程,也未对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而且部分商业银行由于经营目标考核的原因,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发,迎合客户需要,放宽账户设立条件和审查标准,存款实名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四)技术手段落后

洗钱犯罪目前已公认为上游犯罪,洗钱手法和犯罪手段日渐更新,洗钱手段更加智能化、高科技化。而当前,我国的反洗钱由于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尚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与商业银行账务核算系统、支付系统和《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相对接的支付交易报告和监测系统,从技术层面看,难以满足高智能化的反洗钱犯罪的需要。

(五)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一些银行工作人员不熟悉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凭感觉、凭经验工作,业务处理随意性大,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而且,受业务水平和工作内容的限制,一些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缺乏经验,与反洗钱工作的要求差距很大,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机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所用的现代金融支付工具,在异地、跨行频繁地进行资金运作,凭借自身水平,更是难以断定其行为是否属于洗钱。

■二、商业银行反洗钱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上述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一是反洗钱行为不主动,二是反洗钱工作没效果。下面从经济学角度对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困境进行分析。

(一)反洗钱工作的成本收益分析

1、成本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现实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是商业银行按照法规要求采取反洗钱措施而投入的成本。根据我国反洗钱制度,商业银行反洗钱直接成本主要包括:

第一,制度成本。根据我国反洗钱法规的规定,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如按照“了解你的客户”标准制定对银行客户身份确认和信息保存的制度,建立严格的反洗钱检查和客户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都会形成相应的成本。

第二,雇员成本。主要包括工资成本和培训成本,工资成本是指为了做好反洗钱工作而需要增加雇员的工资支出,如在管理层增加监察人员,在业务层增加专职反洗钱人员等;培训成本是指对员工进行反洗钱培训的支出。另外,我国的反洗钱法规还规定,金融机构需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

第三,操作成本。商业银行在落实反洗钱法规规定的义务时,必然发生相应的操作成本。例如,在客户尽职调查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审查成本;在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信息采集、归纳、分析成本;在交易记录保存方面,商业银行需发生相应的保管场地、管理人员费用;在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反洗钱调查方面,商业银行会发生相应的协查成本;在反洗钱业务培训和宣传方面,商业银行也会发生相应的费用。

间接成本指商业银行履行反洗钱义务可能带来的损失,主要是指失去客户带来的损失。一方面商业银行因为履行反洗钱义务必然加强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并对可疑交易执行上报制度,一些利用银行进行洗钱活动的不法分子,必然远离那些反洗钱工作力度大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为了防范洗钱风险,必然增加业务审查的程序和力度,这样势必降低业务处理的效率。当商业银行采取的反洗钱措施力度不同时,即使是正常客户也会选择程序简便、快捷的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因此,在反洗钱法规推行的初期,无论哪种性质的客户都可能有所减少,并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手续费等各项业务收入减少。

2、收益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反洗钱机制中,并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一旦查出洗钱金额,按照我国现有程序先是冻结,后是上缴国库,商业银行根本无利可图,在这种命令式的管制政策下,加大反洗钱力度的边际收益几乎接近于零,因此,商业银行只要达到了监管部门的要求就不会为反洗钱工作做更大的努力。

(二)反洗钱主体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1、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反洗钱法》及相关配套的规章制度要求商业银行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进行交易时必须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但目前我国交易主体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一是详细的客户身份识别信息获取存在较大难度。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等信息相对容易,但要深入了解客户的关联企业、经营范围、资金性质和资金用途等信息有明显难度;二是客户身份及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识别。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犯罪分子伪造、变造证件资料的手段也愈来愈科技化与智能化,虚假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和身份证等现象层出不穷;三是对客户代办业务缺乏有效监督手段。在客户由他人代办业务的情况下,按规定商业银行需同时对人和被人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实并登记相关的身份信息。不过,该职责仅当金融机构明知客户由他人代办业务时才被履行,对于客户利用已开立的他人银行账户、银行卡进行交易,银行在发现交易涉嫌可疑之前是无从获知的。

2、商业银行与人民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反洗钱法》、《金融机构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共同构成了我国金融机构依法经营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但由于商业银行的反洗钱职能的不完整,有时向人民银行传送了一些不合要求甚至是错误的信息。以可疑交易报告方面为例,《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18种可疑交易报告标准大多为定性标准,需要进行人工的判别分析。实行数据“总对总”报送以后,商业银行依靠总行开发的反洗钱报告系统自动筛选、生成和上报可疑交易。由于系统设置的参数条件宽松,同时当数据返还基层网点进行核对时,为避免发生漏报,工作人员往往全部予以确认,以至于向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了大量的防卫性数据。而作为反洗钱主管部门的人民银行在实施现场检查前是无从知道具体情况的。

■三、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成本收益不相符现象,因此,要提高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成效,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激励约束和信息识别这两个关键点。

(一)以激励机制为载体,提高反洗钱的内在动力

在反洗钱信息传递网络中,商业银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成本收益分析,降低商业银行违规的收益与增加违规被查处的成本,是促使其提高反洗钱信息获取与传递质量的关键。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在反洗钱制度设计中充分加以考虑,有效影响商业银行的努力程度,适当补偿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的投入。同时,通过加大对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检查力度,提高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此提高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发挥其反洗钱工作第一线的关键作用。

(二)以岗位职责为基本,加强反洗钱的基础工作

商业银行应设立专门的反洗钱工作岗位,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一线临柜工作人员的反洗钱意识,使之熟练掌握和运用。同时建立和完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根据业务的发展制定与《反洗钱法》相结合的操作规程,规范反洗钱工作的现场检查、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工作程序和手续,建立健全可疑交易台账,完善反洗钱相关信息数据、报表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和报送制度,严格控制反洗钱档案资料的保密和管理,严防泄密,不断提高反洗钱的工作质量。

(三)以风险分析为重点,建设反洗钱的内控机制

建立健全反洗钱内控制度是商业银行审慎监管、依法经营的应有内容,也是改变信息不对称状况的基础。我国的商业银行应改变制度建设停留在表面的问题,不仅应将反洗钱要求纳入业务工作程序和管理系统,保证本机构通过客户身份识别等基本制度有效发现、识别和报告可疑交易,协助反洗钱监管机关和司法部门发现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更为重要的,应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客户特点和风险特点相适应,并能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变化和经营环境变化而不断修正、完善和创新。为保证内控制度的实施,商业银行应按照《反洗钱法》的要求,明确相关负责人对本机构反洗钱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负责,在反洗钱方面体现良好的公司治理原则。

(四)以客户身份为关键,实施针对性的识别措施

客户身份识别是减少客户与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关键。虽然《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对如何区别不同客户、不同业务采取识别措施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商业银行的执行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具体业务中,商业银行要针对目前普遍认为很难做到识别账户所有人之外的实际控制人或最终享有账户利益人的情况,对法人和实体采取合理措施了解该客户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重点关注与特定洗钱高风险国家有关的客户,尤其是多头开户、频繁划转资金、法人结构复杂、现金偏好高的客户。按照反洗钱国际标准,逐步推行以风险为基础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对高风险的业务和客户,实行加强型的客户身份识别;对中等风险的客户采取标准或加强型客户身份识别;对低风险客户则可以采取简化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五)以可疑交易为核心,构建多元化的监测体系

商业银行要针对总对总报送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改进报告系统;建立功能强大的交易监控系统,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交易特点进行分析,掌握合理的交易曲线,对不符合交易曲线的客户进行重点监控或上报可疑交易,适时根据可疑交易特点和洗钱案例调整交易监控系统的参数,以追求对可疑交易抓取的最优化;建立责任制,实现部门之间在人工分析上的分工与合作,如现金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一些不合理的大额取现,通过客户提供的现金付款依据、用途,判断大额现金提取的合理性,账户管理部门重点应关注短期内频繁开销户或多头开户情况,国际业务部门应关注跨境资金流动的合理性等。

(六)以人才培养为抓手,提高员工的信息鉴别力

商业银行要从提高从业人员的反洗钱知识、技能出发,来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效果。要选拔一批既懂金融、外汇业务,又懂法律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反洗钱队伍,着重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反洗钱专业知识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支有较高反洗钱水平的人员队伍。要提高高管人员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对当前洗钱的严峻形势及反洗钱的重要意义有所了解,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反洗钱在工作中形成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地履行反洗钱的工作义务。与此同时,商业银行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由浅入深的系列培训计划,尽快培养一批反洗钱具有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能够对可疑支付交易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快速判断。

参考文献:

[1]黎和贵.中国式的洗钱手法及治理对策[J].深圳金融.2003(5)

[2]芦峰.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激励机制[J].审计与金融研究.2007(11)

[3]师永彦.对我国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增长过快的分析[J].中国金融.2007 (19)

篇(3)

二、商业银行的文化架构

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物质形象的塑造和经营效益两个方面的内容。抓好物质文化建设,不仅是增强商业银行实力的必然要素,也是商业银行开拓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以塑造良好的物质形象为基础,以提高经营效益为目标。为精神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发展平台。

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以有限的资金做到物质建设的整齐、朴实、统一性。按照总行统一规划的标识,进一步搞好营业网点建设,突出商业银行的特色服务。提高科技水平,搞好电子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做好广告宣传,为塑造商业银行企业形象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突出经营业务重点,抓好业务经营管理,无论在哪个部门都要紧紧围绕业务经营这一核心工作。抓好存、贷款工作,尤其在贷款工作方面,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放谁收的原则保证清收责任目标的落实。

行为文化建设。它是企业文化的第二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人际关系活动、文化体育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作为商业银行的主体,其广大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着企业整体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因此,塑造员工的群体行为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主要包括:

1、开发企业员工的智力,激励员工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2、通过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素质,进而使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提高,使其在竞争中不被淘汰、与时俱进。

3、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要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文化是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和员工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财富。进而在共同的积极气氛下,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文化建设。企业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制度,具体分为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一个成功的银行要靠企业精神凝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用适宜的严格的制度管理、约束员工,规范经营行为,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良好、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必然的。主要包括:员工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工作目标管理制度、等级管理办法、绩效考核制度等等。把制度建设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各项管理工程有章可循,使商业银行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保证其他文化组成部分的顺利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商业银行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商业银行精神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精神内容和文化理念。它主要包括企业理念、经营战略、经营目标、行为准则、企业道德、员工格言和企业价值观等等。

企业文化体系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企业价值观。员工从进入商业银行开始,就不断被企业的共同价值观所熏陶、影响,在经过同化、内化等过程,逐渐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趋于一致,并最终将企业价值观融合为自己本身的价值观,使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企业价值观优良建设,有利于企业内部核心凝聚力的结成及员工归属感的形成。进而使员工的行为得到有效规范,绩效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构建是一项长期过程,需要管理层和执行层的共同努力和奋斗。同样,它给企业带来的

效益也是长远而巨大的。

三、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构建

核心文化的构建。核心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和经营发展战略。价值观主要由银行精神、银行经营宗旨、银行哲学、员工信条、职业道德等构成。银行精神是整个企业及其员工精神风貌的总体反映,是银行企业文化的核心、银行哲学是银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职业道德是调整员工与银行、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制度行为规范的总和;员工信条是倡导员工行为的标语或口号;经营宗旨是银行经营的最终追求。构建好核心文化,一是要深入挖掘商业银行多年来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和价值的经营宗旨、哲学、精神。二是要对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经营方针、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经营效益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构建出具有导向、激励、规范、聚集、渗透五大功能的核心文化。

篇(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5-0085-03

一、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现状

由于汇率形成与变动的原因复杂,对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而言,如果资产负债的币种、期限结构不匹配,形成外汇风险敞口,就可能出现外币流动性风险。

1、人民币持续升值造成境内银行外币流动性紧张,外币流动性风险凸现。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境内居民和机构纷纷选择将手中外币结汇,造成外汇存款下降。有条件争取到外币贷款的企业,为获得升值加利差的双重好处纷纷提出外币贷款要求,境内外币贷款需求一直在增长,最终造成境内金融机构外币资金紧张。商业银行在低成本外汇存款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可能会被迫转向筹资成本较高的金融市场寻求额外的资金来源以满足贷款不断增长的需求,势必造成银行外汇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上的失衡,从而在汇率波动时带来较大的外汇汇兑损益风险。

2、资本杠杆比率偏高。一般地,商业银行资本杠杆在5%-10%之间,但是近年来,由于各商业银行资本金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存款的增长速度,资本杠杆比率近两年均超过50%。自有资金抵御流动性风险的能力逐年下降。

3、外币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形式单一的问题,外币资产的大部分被贷款所占据。贷款受合同期限等因素的影响,流动性较差,属于固态资产,其在资产结构中的高占比,必然限制了整个外币资产的流动性。

4、信贷资产质量低,资金沉淀现象严重。因人民币升值而使得一些原料主要来自国内而销售市场以国外为主的行业的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相对上升,形成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加大。银行的坏账的增加。将影响资产的总体流动性。

5、流动性负债比例上升,潜在风险加大,企业和居民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也将对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企业对短期外币贷款需求增加,外币流动性负债增加,从而对银行外币头寸产生较大压力。

二、外币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分析

目前,商业银行整体上尚未出现外币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大量存在的。在经营过程中因外币资产和负债在期限搭配上的缺陷而导致流动性缺口,因在资产与负债期限非对称搭配以及未安排充足的支付准备而引起资金周转失灵,再加上经济环境的变化、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等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都对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经济环境看,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以美元缴纳部分存款准备金;外汇管理局也加强了对各商业银行的外汇短期外债头寸控制,加上美元外汇存款的持续下降和美元外汇贷款的快速增长,国内金融市场美元短缺气氛渐浓。外币拆借市场和外汇掉期市场出现美元紧张状况。商业银行面临的外汇流动性风险。使得其必须关注自身外汇业务的经营:加强对外汇贷款用途的监管,防止外汇贷款结汇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实施带来消极影响;加强对商业银行外汇资金流动性风险的监测,对风险敞口过大的金融机构及时预警:提高金融机构持有外汇资金头寸的上下限,有效缓解目前美元资金紧张状况;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引导外汇贷款的合理和有效使用已是当务之急。

从经营管理看,银行需密切关注外汇存款变化趋势,防止外币流动性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商业银行结售汇业务会增加,外币贷款需求可能还会持续增长,从而对外币存款产生压力。商业银行应该主动调整外币信贷政策,有效控制外币贷款规模;调整外币资产结构,增加外币投资与短期贸易融资的比重。从而防范外币流动性风险。

从政府行为看,商业银行必须高度关注央行的相关举措,根据政策的调整和市场资金变化情况,对人民币汇率调整的方向与力度作出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外汇风险。

从内部控制与管理看,银行经营中由于赢利性和安全性的矛盾,使得流动性风险总是存在于银行整个经营活动中。这就对银行内部控制和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制度牵制乏力,同时,制度不适应新兴业务发展的需要,尚未建立流动性风险分离管理机制,经营行与管理行承担着完全相同的流动性风险等。同时,对决策者的决策权和分支机构缺乏有效的控制,内部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从而增加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

(一)我国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实行了“集中经营、统一管理”的外汇资金管理政策,由总行统一负责监测并调节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外汇存款是外汇资金最主要的来源,近年来,各家银行纷纷通过代客外汇理财、个人外汇买卖等创新产品积极拓展外汇存款,确保外汇资金来源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开拓外汇资金的补充来源。资金运用方面,总行负责全行外汇资金的国际市场运作与系统内资金余缺的调剂;每日监测外汇资产及负债的币种、利率及期限结构。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相应外汇资产组合,通过国际市场短期同业拆放。投资高信用等级、高流动性的债券,保障了全行外汇资金的流动性需要。同时,总行对境内分行的外汇资金实行差额管理,利用先进的联网系统,随时监测境内分行的外汇资金头寸,充分满足境内分行的外汇流动资金需求,并对境外营业机构的外汇资金实行额度管理。总行通过制定境外机构经营管理权限的方式对外汇资金流动性管理作出具体规定;境外营业机构的流动性管理在满足当地金融监管规定的同时,还需及时向总行报告外汇资金头寸情况。商业银行通过实施积极的外币流动性管理,较好地保证了日常业务发展的需要和外汇资金安全。但在应对日益纷繁复杂的市场变化以及寻求自身发展、建设方面,仍需更多的完善和改进。

(二)我国商业银行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建议

第一,全面实施资产负债管理。(1)强化经营系统调控功能。可以将银行系统内资金逐级、逐步集中,充分发挥资金管理行对于全系统内资金的调控功能,建立健全一级法人体制下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级银行的经营行为。建立应对流动性风险的内部决策控制、实施控制、事后监控和预警机制。(2)建立高效、科学的系统内资金调控反馈机制,管理行及时根据各分支机构资金头寸情况,进行有效的资金调剂,建立起系统内资金预测、统计和分析的管理机制。(3)实现各

商业银行资金的优化配置。通过强化资金在各行全系统调拨,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资源,实现资金在全系统的优化配置,以增强系统内资金的效益性和流动性。

第二,实施整体流动性风险的指标管理。制定能够全面反映外汇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分布的流动性衡量与监测指标体系。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和金融工程技术,建立衡量流动性状况、预测分析流动性需求变化的数量经济模型,实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时评估流动性状况,控制流动性风险。

第三,建立分层次的外币流动性储备体系。第一层次是根据银行外汇资金运动的实际状况,确定全行外汇备付金额度,以保证对外支付和清算,满足银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第二层次是通过在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合理配置全行短期非信贷生息外汇资产的总量结构,保持短、中、长期的非信贷生息资产的比例合理,以确保满足银行短期性、临时性和应急性的流动性需求。第三层次是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科学的非信贷生息资产投资组合管理机制,通过外汇交易中心等合理配置全行非信贷外汇资产的总量结构和期限结构,满足长期的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要求。第四层次是外汇信贷资产和外汇权益性资产。包括各类外汇贷款、外汇股权投资等。

第四,通过金融创新提高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如开发和运用主动负债或提高外汇资产流动性的产品。(1)负债业务的创新,重点是通过主动型负债,增强外币负债的流动性。(2)资产业务的创新,包括在逐步增加优质外币信贷资产比重的同时减少信贷资产总量占比。控制和解决中长期存贷比例失调问题,改善资产负债组合,开展低风险的中、短期投资业务等。(3)中间业务的创新,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电子化水平,完善其服务功能,大力开办各种外汇委托和中间服务业务。提高资产负债的总体流动性水平。

第五,建立流动性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1)做好对外币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通过对外币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的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的衡量。(2)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包括预测风险警情、确定风险警况、探寻风险警源。即通过对风险警情指标的预测,银行可以大体评估未来经营时期外币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状况,确定风险警况。流动性风险预警系统运行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线索,排除警情,使流动性风险减至最低程度。因此,探寻警源是预警系统的重要程序。(3)建立定期的流动性分析制度。定期分析监控全行外币流动性需求、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储备的分布状况。重点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来调整全行资产负债结构并制定应急资金安排措施。同时还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处置预案,提高防范流动性风险的能力。

(三)外币流动性风险管理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篇(5)

与此同时,一些全球性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们发放、购买大部分的信贷资产,然后再通过金融创新技术将这些资产出售给不同层次的投资者。这种从“购买一持有”的传统经营模式到“发起一分散”模式的转变,使这些金融机构在非传统信用市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例如本世纪初,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下,一些先进的西方大银行依靠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

既然这些工具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它们,去认识它们、了解它们,进而掌握并做到最好的理解和运用。所谓银团贷款就是由一家银行牵头,联合多家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采用同一贷款协议,按商定的条件向同一个项目或企业提供贷款,贷款数额较大,由提供贷款的几家银行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收益。资产证券化是通过把现存或未来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减去现金支出)转变为同质并可流通的证券加以出售的这样一个过程。信用衍生工具则是一种用来交易信贷风险的金融合约。出售信贷风险保护并获得一定收益的一方被称为保护卖方,购买信贷风险保护并让渡一定收益的一方被称为保护买方。一旦信用衍生工具的标的物发生信贷事件,保护卖方将根据信贷风险损失情况,按照合约规定对保护买方支付损失赔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交易中,商业银行已不再是企业的主要债权人,它充其量不过是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出现。

知不足而奋进,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导致最终被市场无情地淘汰。“经营模式的转变”简单的概括就是“三化”: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商业银行的集约化就是通过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使同质、同类专业和业务实行大规模的整合,使管理和经营更趋集中。扁平化指的是机构管理的扁平化,目的是要减少中间层次,缩短决策链,使决策和管理更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最终提高决策和服务的水平。这里的专业化,是指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化,是经营模式的专业化,需要按照不同类型的客户,如个人类客户、公司类客户、中小企业类客户,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经营特点,分别为提供适合需要的综合服务,进而实现银行的专业化经营和系统化管理。

增长方式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三型”,即质量效益型、多元经营型和风险控制型。效益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目标,过去我国商业银行主要是依赖规模效益,但是,当规模扩大到一定的程度以后,经济曲线已经达到了平衡点,如果还是一味地追求规模的扩大,边际收益必然减少,如果仍然继续下去,那就只能意味着一步步走向亏损。所以,商业银行要实现效益的增长,不能再仅仅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了,而是要通过提高运行质量,优化结构、优化客户,辩证地处理规模、质量、效益的相互关系,来追求实现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方式。多元经营型就是经营的多元化,它是以客户服务的多元化以及效益增长的多元化为体现形式;不能只单纯地依靠信贷资产业务经营,还要扩大资金业务经营和中间业务经营;不仅要有银行业务的经营,还要有非银行业务的经营;逐步提高非信贷资产经营收入、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作为最大的风险企业,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实质就是如何控制风险获得盈利。

篇(6)

一、高附加值含义

高附加值是附加价值的简称,产品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在有效劳动的范围内附加在原有产品上的新价值;企业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纯生产额。一方面,高附加值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较高,体现了技术含量高、文化价值高、管理价值高;另一方面,高附加值是企业通过内部生产活动创造的产品只有成为高效益的产品时,才能称得上是高附加值。行业内高附加值受国情、市场和价格体系制约;是在投入与产出、产品价值上合理的产品。附加值可以由企业通过内部生产活动来创造,也可以通过调整市场战略的方式来实现。

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重要意义

(一)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是迎合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劳动力优势逐步消失,在国际上的竞争资本逐渐弱化。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和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实现我国经济向高新技术、新能源技术、科技密集型和新材料密集型等高附加值行业的转型、开拓和占有国际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二)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是应对新科技革命的现实需要

伴随着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悄然来临,对全球的影响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深刻。它是一场融科学、技术和产业于一体的革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实现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采取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战略,改变过去单纯的模仿战略,紧抓第六次科技革命契机,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快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我国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背景探讨

(一)劳动力供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推动着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促使高动力供求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荒连年出现,招工难的现状持续存在;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劳动力供给上传统的无限供给局面已不复存在。劳动力供求关系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不断推动经济必须向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将着力点集中到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科技进步上来,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

(二)经济环境的外部成本呈现显性化趋势, 为高附加值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我国经济环境的外部成本呈现显性化趋势,为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工业化的进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逐步提高,坚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环境外部成本逐步呈现显性化的趋势,限制高耗能行业、高污染行业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发展再利用、再循环、高科技等相关的高附加值行业已经势在必行。

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关键性因素分析

(一)关键因素一:坚持多渠道解决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所需资金

由于发展高附加值行业所需要的资本、技术、设施以及原材料等成本价格起点相对于传统行业较高。从我国来看,行业总体经济实力还不是很强、并且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发展高附加值行业所需资金成为最主要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实现我国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就必须要高度重视针对高附加值行业的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国家层面要持续加强投入力度,在资金贷款和专项资金资助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以此来重点扶持一些重点高附加值行业、扶持一批有条件进行产品改造的骨干行业、企业;

其次,要努力开拓多元化的高附加值行业的资金来源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附加值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深入奏效,民间资本实力逐步增强,通过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附加值行业可以有效开拓资金来源渠道,实现高附加值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再次,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外资吸引力度,重点吸引国外在高附加值行业中做得出色的企业。在现有对外开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等措施加大国外高附加值行业的进入我国发展。

(二)关键因素二:不断摸索完善高附加值行业实现的途径

实现我国经济向高附加行业的转型,其中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要探索完善高附加值行业的实现途径。

首先,要大力树立创新为导向的科学思维,鼓励、支持科学技术发展进步;利用先进性科学技术为手段实现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的前瞻性研判和布局;牢牢抓住第六次科技革命机会,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改变过去单纯模仿跟踪的发展思路,在科技革命浪潮中引领潮流;努力实现对高附加值行业的支持力度,国家和地方可以选择性的、有重点的在一些高附加行业项目上进行重点投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具有高附加值行业间的兼并与重组;

其次,重视高端技术人才在高附加值行业转化中的核心作用,让拥有高端技术人才或者学术带头人负责的专项高附加值项目开发、利用进行计划单列,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和科研环境,以更好发挥他们的智囊、核心作用;要高度重视科研与生产的相结合,促进一批具有高附加值潜力的项目积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探索实现科研单位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兼并与合作,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提高行业研发与生产能力;

(三)关键因素三:实现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必须要完善相关的政策机制

高附值行业的动力源泉,就是强大的政策机制。首先,要在人才政策机制上下功夫。对于实现经济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型中,人才是实现这一专项的基础和关键。实现向高附加行业转型,必须要明确指定完善的人才政策,包含人才引进优惠、人才再发展和人才保护培养等方面。其次,要在高校、重点科研院所中,发现引进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服务于高附加值行业发展;最后,对于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还要制定出台相应的保护性政策。毕竟发展高附加值行业面临一定的风险性,在利益分配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台相应的利益分配政策,以调动劳动者与投资的双重积极性。最后,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高附加行业管理机构,制定行业间对高附加产品的统一标准、考核标准等,引导、支持、指导高附加值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付强. 在低碳经济时代我国鞋企如何才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J]. 中国皮革, 2011, 40(8): 54-55.

[2] 饶燕. 洛阳石化薄膜生产实现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J]. 河南化工, 2010, (9): 6.

[3] 徐洪涛, 周辰. 关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以无锡新区为例[J]. 江南论坛, 2011, (9): 18-19.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日趋强烈,外资商业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国商业银行如同一般性的企业一样,面临着如何立足于市场,如何能在市场中发展壮大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实力,使其抓住激烈竞争所带来的机遇,迎接挑战,成为当前我国银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意义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地位。当前,中国正面临着银行业改革的关键时期,中国商业银行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永远屹立于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资本配置率,助推我国金融业向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平稳、持续、快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提升银行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国内、国外学术界关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本文主要是借鉴王朝军等人提出的银行竞争力指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对有效提高其竞争力给予若干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王朝军等学者针对商业银行竞争力进行研究,提出了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本文就每项指标选取相应变量进行度量,对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经行实证分析。针对市场能力指标,选取存贷比率进行刻画;针对流动能力指标,选取流动性比率进行刻画;针对盈利能力指标,选取净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率及利息收付率进行刻画;针对经营能力指标,选取资本充足率进行刻画;针对安全能力指标,选取不良贷款率进行刻画。

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大型商业银行,即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以及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中小商业银行进行分析研究。相关数据来源于2008年、2009年中国金融年鉴及各银行年报,显示如下:

(1)市场能力指标。就本文选取的四家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率较中小商业银行相比较低。归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单设的政策型银行的作用突显,四大国有银行的经营性业务与政策型业务逐渐分离所致。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比率具有逐年增加的势头。

(2)流动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较中小商业银行而言,其流动性比率较低,但差距逐年缩小。四大国有银行及交通银行,规模相对较大,调剂资金头寸的能力较强,同时具有较高的国家信用作保障,相应地可保持较低的流动性比率。整体看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能力逐年增加。

(3)盈利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利润率、人均净利润和利息收付率指标较中小商业银行偏低。主要是由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的成果并未完全发挥出来,但其盈利能力的发展态势已日趋明朗,与中小型商业银行的差距逐渐减少。整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4)经营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较中小型商业银行而言,其资本充足率较高。并且,两者的均值都未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数值。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抵御风险能力日趋增强,经营稳健性逐渐体现。就整个商业银行而言,其经营能力逐日提高。

(5)安全能力指标。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降低的较快,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加快了其对不良资产的消化。然而,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较中小商业银行而言,较为偏高,表明其资本金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较弱。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逐年降低,表明其安全能力正逐渐完善提高。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在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及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的推动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已日趋提高。但要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生存与发展,还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完善。

完善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调整,培育四大国有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同时,积极促进各类型、各规模的银行进行合作,充分发挥各行的比较优势,实现多赢。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关注员工自身发展需求,营造保持员工积极稳定工作的环境;改革旧式薪酬分配制度,优化现有分配方式。

深入挖掘商业银行的潜在竞争力,通过人才培养、技术提升、业务创新、改革管理体制等方式,培育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殷雷.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2.

[2]单莉.商业银行规模与竞争力关系研究――兼论加入WTO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8)

一、绪论

(一)基本概念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其特点体现在所有的资本都是由国家投资的,是国有金融企业。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的主体,无论是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及市场占有份额上,均处于绝对垄断的地位,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商业银行绩效评估指标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评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所采取的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财务数据指标,笔者在此选取了以下指标: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率。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的相关数据

1.不良贷款率(以四大商业银行2002-2009年数据为例,%)

图1 近年来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整体上来看都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良贷款率只是一个相对比率,由于四大商业银行放贷总额是比较高的,所以坏账呆账总额还是挺大的,这在侧面上反映了其经营绩效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2.资本充足率

表1 近年来四大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资料来源:各大商业银行年报,其中“核心”指核心资本充足率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四大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其实在我国影响资本充足率的主要因素还是银行资产的呆账和坏账,当然也说明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那么改善银行的静音现状也刻不容缓。

3.存贷比率

表2 四大商业银行存贷比率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中的数据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知,四大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高,存贷比能够反映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存贷比不宜过高,因为一旦存贷比过高,银行日常的库存现金准备金就有可能供不应求,这也存在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研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可以充实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从而以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参考和对比,进而使得理论方面的论证更加有力,有可能会给以后学者打开不一样的视角,从而弥补商业银行绩效理论方面的缺憾。另外,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那么研究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问题,能够将商业银行和惊喜学的某些理论相结合,从而讨论在特定条件下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

2.现实意义

我们做更多的理论探索都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那么,我们进行商业银行绩效方面的研究就是为了给相关部门提供比较切合实际的建议和参考,都是为了提高相关部门的执行效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商业银行的运转效率更加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撰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实际问题所在,从而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

二、经营绩效方面的问题

通过上述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方面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现在对于一个对银行内部系统不太熟悉的人来说,可能在他心里银行里面绩效考核与个人息息相关,但据笔者所知,却并非完全如此。进入过银行系统的都知道,大家刚进去的时候对待工作都很兢兢业业,但是后来会发现,银行的绩效考核并非那么严格,因为四大商业银行的进入门槛比较高,而且在银行系统里比其他银行在各方面都更有优势,其绩效考核系统对于一般员工,如对柜员之类的来说约束力并不强,那么就有可能其考核系统只对于部分人有效,对于其他人则失去了名义上的效力,既然绩效考核系统存在缺陷,那么及时严格执行也会避免不了出现纰漏。

(二)混业经营的问题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外国银行对于四大行的冲击也不容忽视,如何提高竞争力?于是混业经营的提法呈现在历史舞台上。通过多元化、多地区经营的模式,企图通过规模经营占取先机。四大商业银行在各地都有不少的分公司,规模相比而言是相当大了,但是这样也产生了一定的问题。既然规模足够大,那么就必定需要相应的人员配置,在这个时候如果绩效考核系统跟不上就会导致效率低下。那么效率一旦跟不上,就会产生生产成本增加,人员流动频繁。现在可见的是,比如一些分支部门,比如信用卡中心,会频繁更换工作人员,这样一来生产成本增加,表面上看来是规模增大了,然而效率也低了,就会产生一种病态现象:表面上来说,是“规模经济”,但深究起来,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规模不经济”现象,而且有越演越烈的态势。因此,混业经营以后监管能力面临着更大的考验,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一旦监管不到位就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和分业经营相比,混业经营的确有诸多的优势,而且实现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但是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要及时关注其存在的问题。

(三)信贷风险问题

给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也是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那么信贷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无法避免,但这并不代表任其发展,而是要做点什么来降低风险,作为商业银行应该把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才能保证盈利的目的。对于金融业来说,有某些特定的因素,比如信贷的权责对等机制,信贷规模的控制程度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方面的缺失,就很有可能会导致信贷风险失去控制,因此,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加强控制和完善,降低信贷风险。

(四)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四大商业银行除已有的工作人员外,其他的人员招聘主要是两个渠道: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招聘方式是比较公平和公正的,但是难免会有一些“浑水摸鱼”的人,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托关系进去的。那么这样一来,就无法保证人员素质整齐划一,对于某些不是通过真才实学进入银行系统的人来说,只不过是通过金钱和权势作为敲门砖,进入系统之后便自觉高人一等,像这样的员工职业道德和素养不足,只会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长此以往问题便会逐渐突显出来。不仅如此,对于竞争层面上来说,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能力较强的员工反而竞争不过靠关系进入银行系统的员工,这样一来会让员工觉得公平感缺失,那么可能会逐渐失去工作积极性,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会下降,进而产生恶性循环,使得银行的经营绩效下滑,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不容忽视。

三、对策和建议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方面的确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改善目前的现状,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和制度

不妨引入现代手段和方法,如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从而更加高效。另一方面要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克服现存的考核弊端。因为绩效考核不仅仅是针对上级和领导,在银行系统里大部分是一线员工,因此我们必须把下面的绩效考核更加完善。不仅如此,由于银行体系内部缺乏绩效考核方面的人才,不妨引入相关方面的专家或者中介公司,这样能够使得银行的绩效考核系统更加专业和高效,那么对于在有关的专业机构介入之后,通过和这些机构交流和学习,可以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条件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日常的管理和运行。

(二)提高银行内部监管能力

不仅要提高资本监管能力,也要切实履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的相关内容。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够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资本监管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只有资本流通和周转没有问题才能够保证银行有充足的准备金,为银行提供必要的保证。所以,必须将银行的内部监控做到位,内部风险降低之后,其经营能力必将会大大提升。

(三)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显然对于四大商业银行来说,其基本元素就是工作人员。那么面对不同知识结构和不同年龄段的工作人员来说,如果长期不进行专业培训又如何能够适应当今的局势呢?最好的就是能够不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培训,这样一来能够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的专业素养,那么也能减少那种人员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能够减少人员流动率,降低银行运行成本,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而且可以在培训的时候推行一些与绩效挂钩的条款,如果员工在培训期间能够变现出色,那么可以给员工增加福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激励,员工才会更加有动力,从而能够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

(四)加强业务创新能力

眼观近年来的形势可知,商业银行经营逐步走向混业经营,那么这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可操作性增强之后,技术进步以及其他因素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业务创新能力,特别是许多的中间业务,在此不仅要加强认识创新,制度创新,而且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紧跟步伐,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只能够不断加强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不竭的动力和源泉,创新能力提上去了,其他方面的能力也能稳步提升。

四、结语

四大商业银行对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那么如何提高其经营绩效应该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话题。尽管目前其经营绩效还存在改进的地方,但是随着体制的不断创新和绩效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其经营绩效一定能逐渐实现最优,但是一定要意识到,即使混业经营可能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是对于某项具体业务来说,还是要进行专一经营,逐渐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增加盈利能力,从而能够带来更加完善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杨艳红.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评价[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2] 徐倩.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3] 屈新.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 鲍敦康.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5] 陈强.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实证研究[D].山西大学,2010.

篇(9)

    (二)管理会计理念已被引入商业银行管理体系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求,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分析的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需要,而管理会计能够更加灵活地提品、部门、地区以及员工等预算、决策、考核等信息,并通过信息的反映、评价和引导最终实现经营者的管理目标和战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发展以及技术进步,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已开发出管理会计系统,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管理理念也已引入,有望进一步发挥管理会计在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方面的优势,引导业务发展。

    二、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西方财务管理理念中财务管理是一个涉及经营活动各方面的综合性管理过程。从财务管理的环节和方法角度看:财务管理职能应当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职能。西方财务管理中倡导财务是业务伙伴的理念,要求财务人员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提供支持和帮助,提供专业意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职能已从财务核算、成本控制向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方面转变,但仍主要偏重于事后分析、监督,财务预算工作还不够细致,尚未全面参与到财务决策等事前管理工作中,特别是财务决策职能发挥不足。

    (二)成本管理理念尚未全面建立 从广义上来说,商业银行的成本不仅包括费用、固定资产,更包括利息支出、同业往来支出以及税金等业务支出,在引入巴塞尔协议后,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也引起商业银行管理者的重视。但是,在商业银行内部却普遍存在着一种观念,认为成本管理仅仅是财务资源成本节约,只与财务人员相关。特别是在业务人员中普遍存在“重指标,轻效益;重规模,轻风险”的现象,为了业务指标完成,仅看到账面收益,很少考虑资金成本、资本成本等,对于风险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甚至不理解。事实上,每位员工、每个工作流程都涉及到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工作不应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财务流程和财务人员,成本管理工作应该渗透商业银行的所有业务流程。

    (三)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预算管理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效益最高的领域。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的财务资源配置方法大都采用“存量”加“增量”的预算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承认存量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收入或净营业收入等指标按一定比例挂钩一定的增量费用。一般来说,存量费用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不合理因素,最终的结果是资源没能用在“刀刃上”,未能引导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另外,由于历史沿袭原因,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网点大小、配备资产数量和设备效用最大化等问题较多依靠历史经验或人为判断,缺乏一套科学的方法进行评判,配置中管理人员的主观因素较大,不利于企业形象的统一和财务资源的预算管理。

    (四)税务管理未能发挥事前筹划价值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承担的税种主要有企业所得税税和营业税及附加等。我国商业银行一般均能按照国家税收制度规定依法纳税。但目前的税收管理行为大部分为事后被动管理,即根据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并缴纳税款,未能做到前期主动管理,即在资产负债管理、资本管理、产品开发、业务创新等管理工作中发挥财务管理人员在税务专业方面的优势提供专业意见,谋求税后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创新

    (一)转变财务管理模式,提升财务管理职能 要从根本上改变财务人员“重核算、轻决策”的理念,必须建立以支持决策为主的管理型财务管理模式,使财务管理紧密渗入到日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以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特别是要对创新项目、战略性业务、重大支出项目等要建立投入产出分析制度,在业务决策阶段利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提出合理化建议。财务决策需要的信息量大,可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回归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结合资金时间价值分析等财务管理基础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通过预期业务量、影响效果以及与此相关的直接、间接投入等因素,判断项目的可行性,提升财务决策能力。

    (二)推行全面成本管理,实现降本增效目标 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实施科学的全面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增强商业银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降本增效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成本管理(TCM)以优化成本投入、改善成本结构、规避成本风险为主要目的,要求做到全员、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全面成本管理决不是简单、机械地降低成本,其目的是以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即获得最高的企业价值。因此,必须把全面成本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首先需要在全体员工中培养全面成本的理念,让每个员工自觉将成本管理贯彻到工作中;其次要创新成本管理手段,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产品、业务、单位以及员工等的投入与产出评价体系;最后才能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投入的科学化和产出的最大化。

    (三)创新预算管理方法,提高经营效益 主要包括:(1)实行“零基预算”管理模式。“零基预算”是在编制财务资源预算时,不考虑以往资源使用的情况,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确定各项财务资源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商业银行的具体操作是:在财务资源配置时区分财务资源支出的性质,主要可区分刚性的日常运营开支和弹性业务营销支出。对于刚性较强的日常运营开支寻找与费用支出相关联的因素,通过测算费用支出与关联因素之间的比例,确定财务预算。而对于弹性较大的业务营销支出,应遵循“多做多得”的原则,直接选择重点业务指标或经济利润等指标作为营销费用配置的依据。具体分配时根据业务发展的难易程度、重点等确定一定的比例挂钩财务资源;比例的选择可根据资源总量灵活选择单一比例、超额累进或超额类推等类型,充分激发经营单位的积极性。(2)建立预算标准化制度。在资产配置上,要改变物品配置的人为因素,商业银行应根据本单位下属部门、机构的类型,对常规使用资产或物品(如信息设备、办公设备、监控设备等)配置制定标准,并根据配置标准制定资产预算。对于网点、自助银行的面积、装修费用等应该结合开展业务类别、业务规模和目标利润等业务指标建立“本量利分析”模型,测算达到盈亏平衡点所能支撑的成本支出,并以此制定相应的支出标准,通过标准化的预算实现成本控制。预算标准化制度将使有限的资源配置更趋合理,便于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管理。

篇(10)

商业银行的经验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混业经营模式与分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模式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还可以经营证券投资、保险、信托等等,而且上述服务几乎能以任意一种货币形式提供给国内外客户,其服务是面向社会所有行业、个人及公共部门。相反,分业经营模式则是指银行业务与投资业务相分离,即商业银行只能从事存、贷款业务,不得兼营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投资银行则经营证券承销、证券交易以及其他属其经营范围内的投资业务。

一、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现实可行性

1.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有预留的操作空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建立,中国金融法律体系也日趋完备,但中国严格的法律法规也有意或无意地为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间。以银行业为例,2004年2月1日实施的《商业银行法(修正)))第四十二条秉承1995年《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二条有关分业经营的思路,继续为混业经营预留了发展空间。如不禁止中国商业银行在境外开展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收务,在境内从事保险经纪业务。其条款意味着国务院可以通过行政法规、政府决定、个案批准等形式允许商业银行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投资于不动产、非银行余融机构和企业,为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提供了可能。

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中国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经济和网络金融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电话银行等新型业务也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地发展起来,它直接促进了金融机构间新型合作业务品种不断出现,机构合作形式更加多样,为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

3.商业银行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方向日渐清晰。目前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最重要的部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独资金融机构也己确立或正在制订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方案,如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2003年末己获国家注资进行股份制改造,正在努力创造条件上市。商业银行企业化改革的一个直接成就是将帮助商业银行形成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基本建立了相对完备的规章制度,初步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为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模式创造了条件。

二、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最佳形式

巴塞尔委员会强调了金融集团必须从事两种以上金融业务活动,而美国并没有这种限制要求,尽管在实际中金融控股公司从事的金融业务至少会在两种以上。由于实践中各国的金融市场背景、政府的监管水平及对所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要求不同,金融控股公司的表现形式也很不相同,因此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概念进行概括。但作为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必须同时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从事金融业务,并至少明显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业务;(2)母公司至多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中的一种业务,而其余业务由其控股子公司经营。

三、金融控股公司的优势

具体来说,金融控股公司主要优势有:

1.可以适应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创造最大价值。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是多样化的,在资产方面包括存款、支付、投资等,在责任方面包括按揭贷款、信用卡和其它个人信用交易等,在保障的方面包括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医疗保险、保障保险和信用保险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有利于减少客户信息搜集的成本,客户只要认准一个强势金融品牌,其所从中获得的价值将会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如果客户将其金融产品和服务分散于多个金融机构,那么必将会增加其转移成本,包括往返于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时间和成本等。

2.有利于金融业务的创新。金融控股公司形式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并使金融创新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为了增强资产的活力和降低风险,增加收入,金融控股公司会将许多传统的业务重新安排,以适应证券化、电子化和一体化的需要,同时,金融控股公司的子公司也会积极开拓金融新产品,发展表外业务。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金融创新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财务便利。控股公司可以向有困难的附属金融机构提供专业技术和低成本资金,在集团内转移资金到成功机会最大或有困难的公司。一家银行控股公司可以把不同银行和非银行附属机构的盈利和损失合并,只对整个公司最后的净正盈利纳税,或通过其它方法将利润合法地从盈利公司转到亏损公司,为当期收入提供更好的税收庇护。

4.降低债务成本。运用双重杠杆,银行控股公司可以将附属公司和其本身的资产作为担保去借款,从而获得便宜的债务资本。

5.资本扩音器功能。金融控股公司是以资本为纽带而组成的母公司控股结构的金融集团。山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只需超过50%即可,子公司又可以继续投资次级子公司。这样,资本的利用率就像被通过扩音器一样被放大了好几倍。

6.规模效应。通过设置可以共享的机构(如研发、培训、技术机构),降低集团总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合并类似机构的重组效应。在电子化潮流中,可以形成设备、系统采购等的批发效应,即使采购权并未集中到集团公司手中而是各子公司自己掌握时,批发效应也是存在的。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 下一篇: 初中教育特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