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笔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4 16:33: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笔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笔记

篇(1)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6-0016-0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目前,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案例课题研究等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良好机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子进一步拓宽。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忙于参加各类比赛,参加各种培训后,实际成效是否如预期?本文通过对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试图探寻一条适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以期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有所帮助。

一、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

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主要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比赛,案例、课题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短中期岗位在职培训及中长期脱产培训,职称评定等,还有部分教师自费参与学校以外的专业提升和资格认证等。这些专业化发展平台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 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及比赛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基本进入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站得住课堂,应该具备教师所需的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参与这类比赛,能够培养自己的教学设计与表达力、教育教学组织与机智反思、研究与创新能力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具备一般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不是简单的心理学知识或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它没有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课堂的理解和把握。在平时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或比赛课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自己在摸索着前进,不断积累经验。这个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更具个性化特征,专业知识和能力得到具体化的提升。

2. 心理辅导案例及课题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课堂教学外,更多承担着全校师生的个别及团体心理辅导、学校教科研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利用心理辅导的案例进行研究,不断提升教育科研能力,积累心理咨询与辅导经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就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咨询能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咨询技术。例如笔者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通过案例研究,发展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心理辅导技术[3],并取得了一定专业水平,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除心理辅导案例研究外,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也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调查访问等方式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分析问题,最后解决某一心理方面的问题,或者得出某一结论或方法,使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某一方面取得进步。这种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常用的专业化途径。

3. 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及在职或脱产培训

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中,教师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困惑,分享经验和教训。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一方面可以改进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处理方法,提升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自己的某些经验教训也可以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同行的群体活动中,寻找自己的归属感,也有利于朋辈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

中小学教师管理改革,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更宽的途径。如已经启动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推出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发展培训的短中期项目,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不再只是形式上的要求,而是必须通过在职的短期培训、脱产的中长期培训获得相应的学分,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晋升和攻读教育硕士也是专业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提升专业水准的同时也可以不断激励自己在专业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4. 各类自费的心理培训与资格认证

现在社会上的各类心理培训和资格认证很多,各种流派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选择余地。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擅长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去拓展。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反思

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要外在的严格规范和恰当的评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很多,从外在形式来看,要接近或达到预期目标,需要有教育行政部门的规范和学校的严格要求。专业化发展所需的经费主要来自学校,如果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参与即获得相应的学分或资格,那么所谓的“专业化发展”仅仅是一种浪费。因此,从外显的活动、培训形式到真正的专业成长,需要外在的严格把控和恰当的评价体系的约束。

2.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应当内化为自身的专业诉求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专业化发展路径,确实可以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培养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在整个过程中,专业化发展的模式相对外化,很多都是岗位和学科发展的要求。如很多没有上过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师,通过比赛、观摩、研讨活动等,可以模仿到很多上课的知识和技能。一些在职或脱产的培训也往往流于形式,虽然平台很好,却因为各种因素而并没有发挥出这个平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应有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这些外在的发展模式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需要以自己的内在要求为前提。如果仅仅是为应付任务,任何的培训都不会起作用。在面对如此多的专业发展路径时,首先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参与这次活动或培训,我要做点什么,或者我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能够对自己有专业要求,活动或培训中总能够给自己带来一定的收获。其次,任何一类心理方面的教研活动、培训,其功能都会有一定的特点和限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做出自己的判断,看这类活动、培训是否适合自己,而不是只要是活动、培训都参与,反而不利于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内在的专业诉求,一般都会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不断学习和积累来满足,而所参加的活动、培训应该是在一定的研究基础上进行选择,这样的专业提升效果才会非常明显。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说,专业水平的提升关键还是在于自身。有的教师对某一方面感兴趣,自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心理服务过程中,一边自己学习理论、摸索方法,一边实践并总结经验教训,在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咨询相关的专家学者[4],这样的专业发展效果总体来说是不错的。内在的要求驱动专业学习和实践,多看一点专业书籍,多做些笔记,多反思自身的专业成长历程,能够给教师带来更为实际的专业帮助。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专多能、更趋一专”的专业化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犹如社区医生,是个全能型的专业工作者。对于心理学、教育学的各种理论、各个流派都应当有所涉猎。特别是对于学校范围内发生的各类心理问题需要预防、识别、辅导和转介。针对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和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为全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专业知识和能力。而现在的专业发展培训中,这种全面型的培训较多,也正好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提供了发展机会。

但是在心理学领域,各种流派、理论太多,全面深入学习及运用的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也不现实。教师在汲取各流派、理论共同特质的基础上,深入掌握一两种适合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技术,相信个案的咨询辅导效果会好得多。同时因为经常性地在实践中反复使用和锤炼,掌握的这一两种理论技术会得到扩张或重组,也往往会发展出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技术手段,这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更高水平。

“一专多能、更趋一专”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把专业化发展看成是一条把自己培养成为专家型的学校心理学家的路径,而不仅仅停留在对权威的仰望和对同行的钦慕上。在某一领域内,自己也是有话语权的,如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是成功的,在学校心育中,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眼光,提出、设定、开设、实施更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切实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积极心理学思想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性反思自我的科学视角,难得的成长机遇和实践路径[5]。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观点、方法不但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构积极的心理教育范式,形成积极的教育风格,培养自身的积极认知方式和乐观心态,建立积极的师生互动关系,而且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能够以积极的知情意行带给学生正面的影响。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服务中,给学生传递直接的积极心理信号,促进学生转变消极认知方式,体验积极情绪情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的积极心理形象对学生也能带来隐性的积极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归根到底是要为学校师生服务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给师生的,不仅仅是遇到心理问题时的帮助,更应该协助师生提升幸福感,让大家不断体验幸福和快乐,并学会获得幸福、快乐的方法。笔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自编《高中生积极心理拓展》的校本选修课教材,为学生开设了这类积极心理课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当迎合积极心理学的潮流,在专业化要求下,不断反思自我、悦纳自我,以积极的理念进行教育教学、心理服务的实践活动,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积累经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宏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2(6):64-68,72.

[2]王科成,崔建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思考——从教师自身的视野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09:4-6.

[3]陆小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绘画投射技术在心理辅导中的运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03:7-9.

篇(2)

1.全体性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最大限度地吸纳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2.差异性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实施有正对性的教育,尤其是要留意、关注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这些学生具体的帮助。

3.发展性原则。

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状况,通过优化课堂设计,教学的内容和手段都要吻合学生的心理,更要紧跟学生的身心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 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1.学习心理教育。

学生的天职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也是协助学生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使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比如,让学生了解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掌握记忆的方法,知道记忆的内容在一天之内遗忘的最快,所以要就学生正确对待课后练习、笔记整理等学习任务,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巩固课堂知识。学生也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自我意识教育。

自我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自己,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客观的评价自己,并无条件的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一点在生物课堂上尤其是生物实验课上表现得很突出。比如,在学习《生物的变异》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学生首先要了解的一个内容就是变异的普遍性,知道个体间有着必然的差异。在完成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差异,同时还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3.人际交往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人际关系的性质相对复杂些。结交朋友的意识增强,与同伴和朋友的交往逐渐密切,朋友的影响逐渐超过父母对他们的影响。但是在这过程中,中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与教师、家长等成人进行沟通,同时,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与异性的交往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烦恼。因此,掌握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生物课堂普遍都有第二课堂的延伸,比如兴趣小组活动等,无论是那种课外活动都需要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在课外活动过程中首先锻炼的是与人交往的能力,不仅仅是和同学的交往还包括和老师和家长的沟通和交往。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更能体现科学探究中过程重于结果的理念。

4.情绪情感教育。

初中生的情绪和情感经常处于大起大落、此消彼涨的两极状态,有时候老师一句表扬话可以让学生情绪飞扬、兴高采烈,同样,老师一句轻微批评的话又可以使学生愁眉深锁、沮丧不安。众所周知,积极的情绪状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所以要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篇(3)

2.研究的内容不深入当今的文学课堂对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的研究都比较片面,且不能深刻地反映出古代文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当谈到可行性时,大多只是认为利用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激励学生的斗志、宣泄情感、升华精神,但从未探讨过教学中文学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等问题。在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谈古代文学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其认为在文学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这类文章为今后人们对文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二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讨

针对当前中国对古代文学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总结:

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古代文学的传统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作者生平简介、个体文学的讲授和介绍、代表作品的研究和讲解等,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死板、拘于形式,没有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当今的古代文学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理念中教师应着重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情绪调适、意志培养、认知纠正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在课外学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代文学教学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给学生布置适量的课外任务以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程度,例如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和阅读、读书笔记、写作练习、撰写论文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或是以心理健康为题让学生思考并创作论文,从而达到在课外学习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会成为中小学教师,这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因此,一名教师应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典范

。4.正确认识古代文学古代文学虽然很值得研究和学习,但也有其消极的内容。每个人在研究其内容时,对其理解和感悟不尽相同。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大多是忧愁伤感、忧国忧民,而古代文人在文字中也透露了自身的性格特点,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使学生无意中开始模仿并形成这种忧患、多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古代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教学思路,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此种情况,应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以积极的心态来学习古代文学,客观了解古代文人的写作思想。

篇(4)

一、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从学生因身体不适,到卫生室与我聊天、渴望交流中,我得到启示: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要还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课余放松心情,尽情地游戏、玩耍,找回欢乐、找回童真。由此我向校领导建议,成立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设立放松屋、健康咨询室,并全力承担制度的制定、人员的安排、教室的布置、资料的整理汇总等。为了能够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我制定了心理辅导人员守则,制定了放松屋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心理健康活动。

安排党、团员青年教师进入放松屋为学生辅导,以教师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满腔爱心,去关注学生、亲近学生,带领学生们游戏、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只有团员班主任参加,到现在教职员全员参与心理辅导,我们不间断地走过了三年的历程。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我积极参加心理辅导培训,哪怕是在双休日。我的读书笔记中也摘录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记下了学习体会,我还加入了上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充实自己,丰富自身的内涵,并获得学分。对于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要是有机会,我都会主动参与,掌握最新的各类信息,开拓思路并运用于实践。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自编、整理有关心理教学教案,在积累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利用学校的广播、板报、墙报以及校内校外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辅导。

二、创建悄悄话信箱、放松屋、健康咨询室

1.悄悄话信箱:说说你的悄悄话,让我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倾听你的心声,让我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放松屋:可爱的绒毛玩具摆满小屋,鲜艳的塑料拼版铺满教室,精致的小玩具站立在橱窗里,在屋子的中央吊设了一个沙袋,在屋角放置四驱赛车道,而四周的墙面贴满温馨鼓励的话语。瞧!“乐观是奋进的催化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些装饰,由我和学生精心布置。这就是我们的放松屋,一个温暖快乐的家园。在放松屋中,我每学期会补充或调整玩具和拼版,让孩子对放松屋充满好奇、向往,积极参与放松屋的活动。

3.健康咨询室:在现代社会里,许多疾病都是由身心因素引起的,我常常结合学生的保健工作,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如,每学期针对五年级女生上好青春期卫生课,疏导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

三、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是乒乓球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始终贯穿在体育训练中。顽强的拼搏精神、面对严峻时刻减轻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我积极配合体育室开展心理教育,通过广播、健康教育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我校已连续获得了几届“区小学生乒乓球赛”的冠军,心理健康教育功不可没。在我校的区级重点课题《小班中个别化教育的研究》中,我也与老师们一起跟踪研讨学校中的特殊学生,为一些有学习障碍或是不太合群的学生提供帮助,为他们的学习和交往策划行动方案,使他们融入集体,快乐成长。

篇(5)

随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不断增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培养一支数量充足、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具体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然而目前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还是停留在传统知识传授式的培训基础之上,存在着培训观念落后并与培训方式相脱节、忽视教师的主体性、重理论轻实践等诸多缺陷。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构建出了“参与-体验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努力探索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理论模式,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涵义

“参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模式是指培训教师通过与受训教师之间进行人际互动,引导受训教师进行内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从而促使受训人员获得心理辅导理念与技能的培训方法。在该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发疑问、促使成员之间积极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与情境相关的专门知识作为指导。受训教师通过对心理辅导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体会并领悟这些理论,最终将其转化为个人化的理念和技能。

二、“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特征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充分体现了受训教师“主体性”和“参与性”的特征。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不再只是带着耳朵和笔记本的被动听众和记录者,而是主动的学习者。在培训教师的引导下,受训教师积极发挥自身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主体参与作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突出培训的情境性和体验性,是指通过创设各种与受训教师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让受训教师获得新的体验,积累情感体验,完成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参与-体验式”培训还充分考虑到了受训教师的情感因素,重视受训教师的情感体验。受训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情感因素,并在培训教师以及受训教师之间通过互动进行情感的交流。情感因素加深了受训教师在培训中的卷入程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并保障了他们对心理辅导理论和技能的有效学习。

“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理论与技能并重,克服了以往传统培训方式只重理论或理论与技能脱节的弊病,有效地保证了受训教师理论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使受训教师能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最终形成个人化的心理辅导理论。

三、“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基本过程

“参与-体验式”培训是一个以问题为起点的五步递进式循环过程,即以对问题的探究与澄清为起点,经历情境设置与体验、尝试辅导与实践、经验交流与分享、辅导理念与技能五个个性化阶段。

第一阶段是问题探究与澄清阶段,是让受训教师自己发现问题,分析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并对自己进行设想,进而形成计划的阶段。培训教师要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让受训教师考察问题、探究问题、激发动机、澄清问题(理解心理辅导实质)、制订计划、确立目标。

第二阶段是情境设置与体验阶段,是通过情境设置让受训教师发生观念冲突并产生情感体验的阶段。受训教师在这一阶段中依次经历了置身于具体情境中、激活原有知识和观念、新知识与原有观念产生冲突、体验心理辅导过程以及对辅导活动的开展作出计划等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尝试辅导和实践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受训教师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尝试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能解决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受训教师解决学生的日常问题与学习问题是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来进行的。受训教师在行动研究过程中,以反思日记的形式,写下辅导的体会、感受、心得以及不明白的问题,并不时对自己作出评价和提出要求,再通过查阅资料或寻求同事与专家的帮助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阶段是经验交流与分享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进一步澄清问题、考察并理解心理辅导的方式和策略、激发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交互作用、团体互动相互观察学习、反思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并进一步增强体验和分享经验的过程。在受训教师积累了一定的辅导经验之后,以开展心理辅导研讨会的形式,让受训教师报告各自的辅导经验,并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经验。

第五阶段是辅导理念与技能的个性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受训教师经过自己的实践和行动研究后,再进行考察与反思,把所学的理论与技能内化为自己的理论与技能,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心理辅导理论与技能。受训教师分组研讨心理辅导实质和价值,在团体互动中反思适合自身特色的辅导方式和策略,计划和实施心理辅导的研究课题,撰写心理辅导专题研究报告,并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理论体系和提高技能。

四、“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策略

为保障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参与-体验式”培训可采用以下培训策略。

1.积极引导,主动参与

为了激发受训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培训时从创设与受训教师实际相关的情境入手,引导他们思考这些与他们日常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先激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把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培训内容中来,再一起进行理论和技能的探讨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脑力激荡,师生、生生对话,互动分享等方式,让受训教师的注意力和兴趣始终围绕所培训的内容,并始终保持高度的积极性。

引导受训教师主动参与,一改传统培训模式中培训教师和受训教师之间的单向交流模式,形成了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这种方式有利于形成活跃、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情景,还可以将受训教师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展现出来,有利于培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以及受训教师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使他们都能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2.创设情境,充分体验

在传统讲授式培训中,单向传递通常采用灌输的方式,很少涉及受训教师的认知感悟和情感体验,这就容易打击受训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参与-体验式”培训强调关注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认知感悟和反思内化等心理活动。在该培训中,受训教师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和情感因素,积极地参与到培训中来。

3.交流互动,经验分享

“参与-体验式”培训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采用自我表露、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受训教师在交流和互动中充分分享彼此的经验,不仅分享以往的辅导经验,而且分享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的新的体验;不仅与其他的受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还与培训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经验的分享有利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学习,并在反思中学习到新的知识,达到使受训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目的。

4.现场演练,促进应用

“参与-体验式”培训的目标是让受训教师掌握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能,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要达到形成个性化的心理辅导理念和辅导技能的终极目标,就需要受训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地融会贯通,并在应用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

篇(6)

    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四方面。

    首先是热爱心理咨询事业。中小学心理咨询的涉及面比较广,既有学生,又有家长、教师、教学行政人员,如果没有一种忘我的投入,没有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热爱,就无法胜任这一工作。因此要热爱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就需要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有一积极而深刻的认识。从近处看,心理咨询不仅解决中小学生的现实问题,而且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发展都是有巨大帮助的;从远处看,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使得中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为下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这是一项极崇高的事业,也是热爱心理咨询工作的思想基础。热爱心理咨询工作,就必须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只有这样,心理咨询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体现出咨询教师对心理咨询事业的爱。

    其次是尊重保护学生的权益。尊重学生的权益是中小学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因为,中小学生在咨询过程中往往把自己最为隐秘的问题提出来,希望给予解决,这些问题具有排他性。如果咨询教师没有尊重来访学生的意见,擅自将咨询过程中的面谈记录、信件、调查材料等遗失或泄露,势必对学生产生消极不良影响,影响心理咨询工作的声誉。保护学生的权益是指在咨询过程中,一切为学生着想,努力使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如果在咨询过程中遇到咨询教师不能或没有把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及时采取转介措施,不应拖延时间。严格禁止随意将学生列为自己的实验对象。

    第三是按规定使用测量与治疗工具。中小学心理咨询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必要的心理测量工具,有时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治疗矫正手段。因而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要求和规定。在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时,应实事求是地按规定操作,对结果既不扩大也不贬低;在使用时,不能随意出借,应保存好;测量表只能用于咨询治疗,一般不用于其他场合。在使用有关的心理治疗技术时,首先要取得学生的同意,咨询教师不能抱着显示的心理,做一些力不从心的无把握的治疗。其次,治疗不应占用教学时间。在治疗中如遇到难题无法解决,则应立即停止并及时转诊,不得擅自主张,以防造成不良后果。

    第四是发挥合作精神,共同做好咨询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只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方面,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加上心理咨询教师接触的领域也比较小,所以,咨询教师应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基础上,尽力和其他有关人员搞好合作,提高咨询效果。首先要与学校领导取得沟通,经常向学校领导和有关方面人士提供心理咨询方面的信息,反映中小学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或倾向,这样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任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其次,合作时,咨询教师应热情地与有关人员联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不能采取闭关自守的态度。

    二、心理素质

    任何职业都要求其从业人员具有相应的心理品质,以一定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事本职工作。中小学心理咨询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有三方面:

篇(7)

二、主要工作

1、改革创新、注重实效、构建德育新模式。

构建以“走进武大热爱珞珈”为主题的“五生”德育新模式,并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以“生本德育”为理念,以生命德育、生活德育、生存德育和生态德育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实践、体验为途径,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主题班队会、晨会、读报等有利时机,以提高德育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关爱生命、关心生活、关照生存、关注生态、关怀自己。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低年级通过看、听、讲等形式开展“我知道了……”的活动,从而了解武大一人、一事或一景;中年级通过访问、调查、体验等形式开展“武大名人我知道”,“丰富的珞珈植物”活动,高年级通过寻访、调查、搜集、讨论等形式开展“悠久的历史我自豪”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了解武大过去、现在及今后的发展。

(2)落实实践活动时间,加大实践活动的指导力度。本学期将在教师的亲临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活动。

(3)注重收集、整理实践活动资料、打造精品,参加市区“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优秀作品的评选。

2、抓住重点、夯实基础,作好德育科研工作。

(1)积极准备,迎接市级“六有六创新”德育基础建设先进学校的预检评估工作。

(2)组织、协调、监控、指导德育科研课题,如《做人中人》《多媒体网络与学校德育整合》的研究工作,注重案例开发,主题教育活动和阶段性成果展示,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探讨规律。

(3)进一步巩固德育宣传阵地。继续做好珞珈雏鹰网站资料搜集、信息交流、活动宣传的工作,积极向《德育通讯》投稿。

3、端正思想,更新观念,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德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并邀请专家介绍工作经验,共同交流探讨,增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2)鼓励教师参加校、片、区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吸取他人成功经验,避免重犯他人教育失误和不当,使自己的教育方法更合理、更科学。

(3)订阅相关杂志,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做好1万字的学习笔记。

4、加大力度,常抓不懈,开展多项教育活动。

(1)公民道德教育

以执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点,以行为习惯的养成为重点,广泛开展“不乱扔废弃物”“为学校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并强化常规工作的检查、评比制度,评选星级班级,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及自我管理意识,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2)安全教育

篇(8)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全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心理学专家提出: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应是发展个性的辅导;心理辅导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去发展所有的潜力,有快乐的人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冶疗;也不等同于心理咨询,而是面向每个学生,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普通教师来组织和实施的,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和斗争,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心理学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笔者认为,首先广大教师要有较高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其次是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其三是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四是敢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边学边干,形成一支由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心育氛围浓厚的师资队伍。

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特点。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为儿童的健康发展选择适合儿童教育方法。使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里得到帮助和培养,让儿童从小学会认识自己、接纳他人,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科学、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儿童从小学养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成为会理解和尊重他人、诚实和积极进取的小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花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一小部分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的小学生,应及时地进行疏导使小学生心理向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生活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小学生周围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宁静的小学校园也越来越热闹,现在小学生实际上要比他们的父辈承担多得多的心理压力。依据我们的观察,认为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物质丰裕导致刺激或变化。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学生比较容易满足,考试取得一个好成绩,只要有一颗糖的奖励也会欣喜若狂,也比较重视家长和老师的表扬。现在小康之家衣食丰裕,还有为数不少的一部分属于先富起来的家庭,家长过于宠爱孩子,物质的要求有求必应,以至于有的小学生对鼓励、表扬无所谓,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

2、父母推托工作忙,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小学生的家长恰好是年轻力壮干事业的好时光,忙于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带,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相对而言,贵州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特别是毕节地区,就拿笔者任教的黔西县仁和小学来说,多出现父母外出打工,而子女多由祖辈照顾的情况。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顾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耐挫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

3、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在班级集体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由于居住条件的改善,大多数家庭独门独户,小学生放学后在家里和电视、电脑为伴,没有交往的小伙伴。由于缺少交往活动,在班级集体中往往几个能干的学生无法合作做好一件小事,不懂得互相帮助。

4、家长对孩子希望过高。现代社会高学历的影响使得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越来越高。家长对于分数的敏感甚于孩子,孩子考试得99分回家得不到表扬,家长会问为什么不是100分,就是得100分回家也同样要接受教训,关照不要骄傲呀,不要自满呀,要努力呀,造成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家庭管教过严,一进家门就做作业,以至于一出家门仿佛小鸟飞向天空,到了学校就任性发泄放纵。

5、小学生能力普遍较强,个别学生自我表现欲过强。父母文化程度提高和社会教育媒体的影响,当代小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比较高,但是个别小学生自我表现欲太强。有的学生觉得自己很聪明,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上课举手发言很积极,只要老师没有请他回答问题,他就会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故意讲话、吵闹,甚至闹到无法上课,他真正的目的不是要跟老师捣乱,只是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

6、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素质存在问题的负面影响。不可否认,小学教育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最突出的是过分强调了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的教育。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团体辅导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主任要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也是时展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篇(9)

心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沙坪坝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此次心理健康培训的时间虽然仅7天,但在我的心理却激起了层层涟漪。我相信这次培训给与我的东西决不止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它会有一种延续性,影响我的生活,影响我的工作,影响我的人生……它会让我更为自信更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我还处在初步的学习、摸索阶段,但我相信它肯定能帮我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只要我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灿烂明天!

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教授与从事心理工作一线老师的讲座,他们都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了心理健康这门学科的魅力所在,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并且通过理论学习、小组讨论、自我剖析等让我们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培训我还意识到要实现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教师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中,我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做好笔记,学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学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在培训学习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我的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篇(10)

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科研为先导,以专家为依托,以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标。我们具体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唱”,而应是全员参加的“大合唱”,指挥者就是校长。我校位于市中心,学校场地比较小,也没有拓展的空间。徐校长硬是想办法开辟了一间心理咨询室??“青苹果乐园”,旨在让这些“青苹果”们在这里得到轻松和快乐。“青苹果乐园”采用温和、平静的色调,显得温馨、亲切。翠绿色手型沙发与墙壁颜色协调,线条简洁,质地柔软舒适,让学生感到好像躺在妈妈得怀抱中。电脑、电视用于播放松弛音乐,卡通画开拓遐想空间,令心境舒畅。绿色植物得点缀更令环境充满生机。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们的乐园!

徐校长常教导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她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的德育工作,并对心理教师提出了三项要求:①集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重点放在多数学生心理疾患的预防上,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②避免医学化倾向,预防为主,重在保健。③主要抓好学习、人际交往、正确认识自我三个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各班主任在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利晨会和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对学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强自学能力,从而纠正不良学习心理与行为习惯;人际交往教育,使之学会交往、乐于合作、关心他人,增强人际协调能力,减少人际冲突,促进人际和谐;适应性教育,使之积极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及社会中各种应激事件;耐挫折教育,使之学会应付挫折刺激,避免心理失常、增强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人格塑造教育,使之学会修身养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矫正不良的心理品质,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情感调适教育,使之学会科学的心理调适,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从而避免心理失衡。

(二)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2、我们学校的“辛老师团队”,利用学校网站,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设立信箱,让学生学会主动关心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能积极地寻找帮助。

3、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个别有心理问题和进行咨询的学生做好资料记录,关进行情况分析。

4、重视学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意识渗透。各语文、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等学科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渗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并能在上课、教研课等活动中得到体现。

5、开展问题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针对各班确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针对存在问题共同讨论,进行专题研究,寻求合适的教育对策。 

(三)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

我校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考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历进修和培训。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理论学习,特别是很多八十后教师面对九十后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打不得,骂不得,重不得,轻不得,苦口婆心又嫌你婆婆妈妈。”“不但成天要和学生斗智斗勇,而且还要时不时面对来自学生家长的不信任眼光和无理要求。” “学生家庭有相当比例是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大多扔给爷爷奶奶,孩子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以前家庭溺爱孩子的模式是‘4+2+1’,现在变成了‘非常6+1’,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样惯孩子,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宠。”面对老师们的困惑和压力,我校特别请来吴文君老师为教师减压,请尚想心理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为老师作团体辅导,请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为大家作讲座等,并要求教师认真研读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作好读书笔记,能理论应用实际。教师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用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教育学生方面,人人都是心理健康辅导员,能慎重对待学生主动向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及时作好反馈。学校也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评先进、评优秀班主任的依据。 [1]

二、实践效果

1、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减轻学生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优化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就等于减轻了课业负担;另一个方面是通过人格辅导和人际交往的辅导,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适应社会能力,消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这也就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之中,大大地改善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人际关系。学校里打骂现象明显减少。

2、改善了班主任工作艺术

自从班主任掌握了心理辅导的技巧并运用于班级管理之中后,各班的班风班貌有了明显的改进,同时班主任用抄书、罚站、谩骂等手段来管、卡、压学生的现象不见了。班主任自己也觉得班级管理比以前轻松了。由于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社区活动等途径有意识无意识地向家长灌输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识,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自身心理素质,这就无形之中帮助班主任做了大量教育孩子的工作。

3、提高了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确实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场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革命,许多教师把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到的情景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三、思考与体会

通过这次的总结和反思,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1、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环境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除了学校,更主要的因素是社会环境,如何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这项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努力提高。

2、心理健康课是否能与思品课整合?

上一篇: 动态财务分析 下一篇: 经济发展的认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