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艺术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4 16:33: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古典艺术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古典艺术特征

篇(1)

歌曲《醉了千古爱》是由陈道斌作词,栾凯作曲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一经推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了广大歌曲爱好者的欢迎。

歌曲的词作者是陈道斌,擅长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选取一些非常具有意境的歌词,结合现代的诗歌语言,创作出具有古典感觉与现代时代音乐相结合的歌词。所以他的歌词都非常具有特色,深受歌者与音乐人士的赞赏与喜爱。他的经典代表作品有:《醉了千古爱》、《兵马俑》、《鹿回头》。

歌曲的曲作者栾凯,是我国著名的音乐人、作曲者。栾凯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后来他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行作曲的学习,在作曲系的学习时,栾凯就尝试进行歌曲的创新,所以从栾凯的音乐作品来看,极具创新精神。他的经典代表作品有:《牡丹亭》、《今夜星光》、《大羽华裳》、《我和祖国》、《千手观音》等。

这两位音乐人士合作,创编出了《醉了千古爱》这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带给人们新的听觉享受。作品歌词格调优雅,雍容华贵,意境深远,精美雅致,曲调优美、婉约动听,成为民族声乐教学、演唱和各种声乐比赛的一首必选曲目。[1]

一、歌曲《醉了千古爱》歌词格调优雅,雍容华贵

《醉了千古爱》这首歌的歌词,具有浓郁的古典艺术特征。作词者陈道斌曾经说过:“一首歌的歌词就如同散文诗,既具有散文的优美,又具有诗歌的韵味,才能够创作出朗朗上口的歌词。” [2]所以在创作《醉了千古爱》这首歌曲的时候,陈道斌就运用了古典与时代相结合的手法,使得歌词非常的优美,古香古色。其次,《醉了千古爱》这首作品的歌词是根据音乐旋律所谱写的,而且歌曲经过了陈道斌的精心设计,使得每一句歌词都和音乐旋律相互配合,让人只听歌词就能够感受到音乐之美。除此之外,一些独特的作词手法,更是给这首歌曲增色不少。

1.“立象以尽意”手法的运用

在《醉了千古爱》的歌词中有“巫山”、“沧海”、“天涯”、“春风”、“长亭”、“古道”、“雁”、“梅花引”,这些歌词都是非常具有古典诗词特色的,塑造的环境优美悲凉。 而且歌词中的“巫山”、“沧海”、“天涯”、“春风”,都是用虚词来进行景物描绘,会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借鉴这首诗词里面的“沧海”与“巫山”,使得整首歌曲诗意更浓,在美妙的意境之中,让人沉醉其中。

在歌词中还有“长亭”、“古道”,与歌曲《送别》对比可以发现,两者中都有“长亭”、“古道”,而《送别》这首歌曲蕴含了淡淡的送别时的感伤,所以也使得《醉了千古爱》的情感中具有一丝离别之情。

2.“押韵”手法的运用

在《醉了千古爱》中,歌词书写采用押韵手法,使得歌曲朗朗上口。每一句歌词的最后一个字:“外”、“海”、“改”、“哀”、“排”、“猜”、“怀”、“待”、“在”、“爱”,这些字全部的韵脚都在“ai”上面,唱起来郎朗上口,让人听过之后,过耳不忘。

二、歌曲《醉了千古爱》曲调优美、婉约动听

《醉了千古爱》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为六声羽(加变宫)调式,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小调式,所以整个音乐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歌曲的开始,音乐旋律是以二度级进和三度小跳来进行的,音乐线条较为平稳,如回忆般倾诉。但是在作品的第十五小节开始,音乐旋律从小幅度的起伏开始变为大幅度的起伏,带动了情感的传达。而且在第十五小节的小字一组的d和第十六小节小字二组的f,两个音之间形成了十度音程的大跳,使得音乐旋律忽然出现转折。将内心的苦闷与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

歌曲旋律中还添加了大量的装饰音,使得音乐旋律在变化中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倚音与波音的使用,使得音乐旋律非常的生动、活泼,旋律与歌词结合的更加贴切,增加歌词的语言性,使得歌曲情感表达更为细腻。

这首歌曲的音域没有特别宽,作曲者正是借用这些最简单质朴的东西,向听众传递最真实感人的情感,使听众感受到了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意境。歌曲的曲式结构也并不复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栾凯在为这首作品谱曲的时候,为了使得歌曲能够便于传唱,便使用了单二部的曲式结构。整个乐曲一共有九十九个小节,分为AB两段。在歌曲的两部分作曲家分别使用了#d羽调式(加变宫) 和e羽调式(加变宫),音乐曲式转换的同时,采用了类似西方歌剧中由宣叙到咏叹的方式,营造出了不同的音乐情境,给人不同的音乐感受。

《醉了千古爱》这首新古典民歌作品,在旋律创作上,使用简单的结构类型进行音乐旋律的谱写,在简单中,能够让人感受到歌曲的魅力。在歌词的创作上,运用诗歌与散文的结合,使得歌词极具古典韵味。词曲作者对于该曲情感的表达十分真挚激昂,让听众跟随歌曲感受如泣如诉的爱情。演唱者要对歌曲的情境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结合自己的思想进行艺术的表现。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离不开词曲作者完美的书写,更离不开演唱者完美的二度创作。只有演唱者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知道词曲作者所要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进而对于歌曲进行细致的演唱分析,才能够更好的带给听众完美的听觉盛宴。

【参考文献】

[1]王升典. 浅谈歌曲《醉了千古爱》的创作分析及演唱处理[J]. 通俗歌曲,2015,11:24.

[2]词作家 陈道斌[J]. 歌曲,2015,06:2.

篇(2)

        0  引言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  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篇(3)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76

苏州园林即为“苏州古典园林”,是指中国江苏苏州城内的私家园林建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等。苏州园林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宝,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苏州园林是一种隐逸文化的代表,每座苏州园林都有其独特的气质,带有着园林主人本人的生活逸趣和文化内涵。园林景观以其几千年的文化精髓积淀,在现代化人文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对古典园林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探究。

1 古典园林景观的造园手法

1.1 曲径通幽处

在园林景观中“曲”最能表达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曲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庭院深深深几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曲曲折折的小径、蜿蜒斗折的回廊、迤逦不尽的小溪……径越伸越远越曲,廊越回越深越幽;转朱阁,掩低楼,淡云孤雁弧,漏云透竹轩,都是所谓的“曲径通幽处”。

园林景观中的曲和直不是完全相互对立的。直中取曲幽静深远,曲中取直引步向前。在苏州园林中,拙政园的回廊委曲回转,别具风致;沧浪亭的复廊奇石参差,花影迷离;留园的华步小筑回环反复,深得庭院深深深几许之趣。园林景观中的云墙和回廊都能表现出曲的妙处。江南烟雨朦胧中的白墙黑瓦勾勒出了绵延横亘的云墙;青山绿水之间,你总能找到一种含蓄的蕴藉,一种关于园林的最美好的想象。

1.2 移步换异景

联系实际,置身于园林之中肯定并非静止不动,一定是时刻运动着的。小径回廊曲折往复,途经绚烂多彩、布局精致的沿途景物,游览者能够领略到目不暇接、顾盼不及的审美体验。随着时间的变换,脚步的转移,空间得以拓宽,景物得以延展,移步异景,一步一景,所以游览者才会驻足停留,细细品玩。

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精巧,布局紧凑,形式灵活,复杂多变。景中有景,园中有园,深得江南建筑的逸趣。细看狮子林扇亭处的叠山置石,山石堆叠着延展着伸入水中。步入水边乱石铺砌的石径,近者是青苔石岸绿水碧波荡漾落花红,远者是曲廊深院煦日和风堂燕鸣垂柳。筑园者的心迹跃然青山绿水之中;左顾右盼间,游者饱游园色,领悟到其中的奇趣。

1.3虚实与藏漏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山为实,水为虚;阳为实,阴为虚;近为实,远为虚;密为实,空为虚。不同于西方人总是热烈率直地直抒胸臆、和盘托出,中国人习惯于用含蓄、隐晦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情感,显而不露,引而不发。所以中国的建筑,尤其是园林小品,或虚或实,或藏或露;虚实藏露中,景观见小见大,见仁见智。

无论是中国传统室内设计,还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开门见景”都是大忌。影壁、山石、漏窗、门洞,都是营造虚实藏露之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能够帮助划分景物结构,避免“一览无余”。拙政园进门处的翠嶂,留园中处处可见的扇与漏窗,都是很好的屏障;环秀山庄藏亭于树林,狮子林藏卧云室于石林,也都是恰到好处的“藏”。

2 古典园林景观的成景类型

2.1借景

无论是古今,抑或是中外,园林景观的空间和面积总是有限的,因此借景手法在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园林景观的深度和广度。借景一般通过近借、远借、互借、俯借、应时借等方式来完成:一是堆山砌石,抬高视点;二是借季相景,预留特色;三是遥借活景,种花植树,招蜂引蝶;四是俯借虚景,天光水色,一碧万顷……借山水,借花鸟,借声,借色,借形。

2.2分景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与其把人领到一个空旷的大空间,让他漫无目的地闲逛,不如将园林按一定方式划分和界定,把人的注意力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就是“分景”。“分景”增添了苏州园林可以细观的景的量,也提高了它们的质。拙政园的听雨轩里,轩旁有水,水边数丛翠竹芭蕉,夜雨霖霖,竹叶生凉;倒影楼中则“时有倒影入池塘”,水波荡漾,水底楼台,如梦似幻。

2.3引景

引景是指吸引游人继续游览的方法。苏州园林设计中鲜少有像其他景区那样用明显的标志指景,终究怕落了下乘。游览者会好奇小桥流水尽头是什么?拾级而上会看到什么?曲径回廊又会通向何处?山上建一塔,游览者就可能会有兴趣向上爬;湖中建一亭,游览者就可能会有兴致泛舟而至;园中传来戏曲,游览者就或有闲情逸致入园观看……

2.4漏景

漏景又被称之为“泄景”,是指透过竹木疏影、花门窗、拱门环洞等看到的景观。沧浪亭的石漏窗,留园的各式木石漏窗,狮子林里连续的玫瑰窗等,都会增加景深,引人入胜。漏景营造的“犹抱琵琶半遮面”之感更易引人入胜,也更能够促成空间的深邃与空灵;或凸显静景,或引导动景,若隐若现,含蓄雅致。

2.5对景

对景是中国古典园林重要构景手段之一。在某处景观之上可以观赏另一处景观,我们把它称之为“对景”。很多时候对景手法可以完成一种“一处可观多景”的视觉体验。还是以拙政园为例,荷风四面亭、倚玉轩、海棠春邬、梧竹幽居等九处景观围绕着东部湖区形成了一个“环形对景”;在这个偌大的椭圆形内,任两个相邻的景观总是互为对景。

2.6框景

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绘的就是框景。空间中的景物平平淡淡,或是不尽可观之时,利用门、窗、洞或是合抱的树枝,有选择地对景设框,或是设框取景,均能够得到意想不到的妙处。例如,从外透过梧桐幽居的月洞门,我们可以看到反复的回廊,精致的门窗;从内往外看,则框与景相连,宛如一副浑然天成的园林画卷。

2.7障景

障景不但有空间引导作用,还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心理暗示。障景才是真正在玩欲露还藏的把戏,入园处的障碍和屏障都是障景。留园入口的暗、小、深,就采用了障景的抑扬作用;它的用意就在豁然开朗处,柳暗花明处,别有洞天处。抑时,脑海中一片空白;抑之后放,才会出现空白后最灿烂的色彩和最盎然的生机。

3古典园林景观的意境构成

3.1师法自然,天人合一

在儒道两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下,我国古典园林景观设计一直秉承着“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师法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个山水岩石等自然要素的形象要符合自然现象;二是总体与局部的组合、分割与布局要合乎自然规律。师法自然,要求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源于自然,融于自然,基于自然,更高于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讲究自然变通,诸多设计要素都来源于自然:曲折多变的小径,来源于蜿蜒爬行的蛇;亭台楼阁的飞檐,来自于展翅欲飞的鸟;波澜起伏的屋顶,源自于起伏变化的山峦……除此之外,叠山置石理水也要顺应自然:园林中的山水一般都是假的,或是在原有的少量山石的基础上,加以堆叠。园林设计要让这些假山假水,看起来浑然天成。不仅山水看起来要是真山真水,闹市间山水的出现也要毫不突兀才行。

3.2才墨之薮,底蕴深厚

苏州园林的花花草草,无不尽态极妍,美丽至极;不仅给人带来美妙的审美感受,还能够用比拟和象征手法营造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外之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常用“比德”意象有荷、柳、松、竹、梅、芍药、蔷薇等,将实景抽象化,引领行人进入更深的精神境界。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中的千年古松盘虬卧龙,历经千年苍翠劲拔,容颜不改;拙政园几经易主,种荷不辍,向后人细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孤高傲远……

苏州园林的主人一般是古代的士大夫,这些人一般惯会吟风弄月,颇得雅致逸趣。苏州园林素来是才墨之薮,钟灵毓秀。园中的匾额楹联很多都来自于典故和诗句,承载着深厚的文人信息和文化底蕴。沧浪亭取名之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留听阁取名之“留得残荷听雨声”;月到风来亭取名之“此事不关风与月”;拙政园有雪香蔚亭,亭旁松竹掩映,枫柳共眠,对联一副:“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颇得山情野趣,与世无争;沧浪亭有面水轩,轩旁碧波荡漾,天高月远,对联一副:“短艇得鱼撑月去, 小轩临水花为开”,极言物我交融之美,引人入胜……

4 结语

西方园林设计中虽然也涉及关于意境的刻画,但主要追求的是形式美;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设计和运用虽然也充分地展示了形式美,但终究还是在追求意境。我国独具东方特色的园林艺术与西方体系众多的园林艺术流派相辅相成,构成了呈多样性发展的世界园林艺术。随着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民审美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在深入发掘与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协调和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让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王晓斐.中国园林中石―生组合景观设计理论与营造技术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王培培.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理念与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1.

[3]阎琦.空白之韵――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虚实相生[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4](英)纽金斯著,顾孟潮,张百平译.世界建筑艺术史[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5]宋珊.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邢靖懿.试论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篇(4)

1崇尚自然的追求

在人与自然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古人慢慢地对自然环境产生了独到的见解,并对其进行升华进而形成了自然美的思想观念。这在后来的很多思想观念中得到了印证,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追求的就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这种思想追求与园林景观的构建不谋而合。这种天人合一包含着大自然对生命的养护,和生命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生生不息。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体现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同时它也对各个领域产生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就能找到它的影子。

我国古典园林较为注重因地制宜,选择园林建筑地点时,通常都会恰如其分地将有利的自然山水地形地貌充分利用起来。然后将建筑物与流水、山石、植被等进行别具匠心的组合布置,实现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主题,它以大自然的美感为依据概括和浓缩而成,是自然之美的一个生动缩影,虽然它的建造由人来完成,但其具有的神形都是从自然环境中抽象而来,从这种意义上讲,其创作和自然天性并不冲突,它是以自然的内涵来更好地表达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是其基本元素,将其作为园林的骨架,通常是以天然的土石来砌筑假山,创造出层峦叠嶂的美感。假山造型虽小,但其能传递大山之神,表现出厚重的韵味。同样,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它能给园林带来灵气,既是园林的一景,又能够对周边的环境温湿度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古典园林中,水存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比如溪流、湖泊、瀑布等,不同的形式带来不同的意境,像涓涓的溪流、如镜的湖面、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赋予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生命。

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点缀在山水之间,起到修饰的作用,同时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和统一。为了能够更好地塑造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物的形态也较为丰富,对不同类型的山水环境和地形会辅以相应的园林建筑物对其进行修饰。像在古典园林中,楼阁通常会建造在较高的地方,站在此处既可俯瞰全园的美丽景色,又可眺望远处迷人风光。在亭的布局上既有屹立在山顶的,又有紧贴水畔的,别具匠心的选址让它们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2注重园林的实用性和审美性

中国古典园林是关于环境美化的艺术创作。人们进行房屋的建设是为了能够很好地避免风雨雪的侵袭以及各种野兽对人类的侵犯,这主要是从建筑物的实用性方面来进行考虑。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将人和自然环境进行分离,但人类也是大自然的成员,不可能和大自然完全地隔离开,为了能够在建筑物周围留下与大自然交流的空间,人们用栅栏和围墙把大自然的一些空间圈围起来,这样可以在其间进行种植与养殖,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既能与大自然亲近,又不会受到野兽的侵袭,便形成了最原始的园林。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人们更加注重园林的审美性要求,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中国古典园林逐渐形成。

中国古典园林从其艺术功能看是物质文化的享受,建造的房屋用于居住,山水亭等用于休闲游赏。这与一般的诗画作品存在很大的差异,园林的实用性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休闲娱乐的空间,同时其优美的布局环境还会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与人的心灵相联系。园林在实用性中也蕴含了其独特的审美性及丰富的文化价值。像连绵不断的小山丘,蜿蜒流淌的小溪流,曲径通幽的羊肠小道等这些都恰如其分地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体现出了曲线之美。这些优美曲线的运用来源于大自然,曲线具有与自然联系最为紧密的特征,从曲线中体现出一种无为的境界和自然的气息。

3空间艺术的创造

园林所创造出来的艺术空间是三维的,这与其它平面的艺术创作有本质的区别,它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和感受更具真实性。同时,园林景观和一般的建筑物艺术相比,其存在的形态也有较大差别,一般的建筑物艺术在建设完成后是固定不变的,但园林景观会因时因季而变化。园林艺术是空间艺术,也是时间艺术。空间布局的不同和季节时间的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园中的景观应时而生,应时而变。园林的大小虽然具有局限性,但通过山、石、水、木和房屋等的有机组合创造出不同的空间圣景,整个园林空间的开合有致,通过巧妙地运用山、石、水、木等对空间结构进行分隔,同时在其间用亭台楼阁以及回廊等进行联通,这样创造出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空间艺术效果。各种中国古典园林各具特点,像山前山后风格截然不同的北京万寿山,它的山前较为开阔,而山后则比较幽邃,呈现的景色对比分明。在园林的空间布局上要营造出小中有大、虚实结合的感觉,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景观。

4中国古典园林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着自然的人格化的美学思想,将自然景观之美与人的精神思想相联系,人们之所以能够被美丽的山水所陶醉,是由于其蕴含着与人的内心世界所追求的事物具有一致的品性。在进行园林景观的布置时,以保持其自然状态为原则,追求高雅的审美意境,突出其具有的自然属性,真实地展现其韵味。借助园林的植物和山石来表现中国古典园林美,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态展现其特征并给人们以启发,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洗礼人们的内心世界。从古到今,文人们都对植物有特殊的感情,借助它们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以莲衬景的景观也是较为常见的,像西湖、圆明园这些被人们熟知的美景中都有莲的点缀,而它美丽的花苞所蕴含的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君子品质被后人熟知。另一种运用较为普遍的园林造景植物是竹子,它使我国的园林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竹子历经四季的风霜雨雪依然翠绿长青,枝叶繁茂。竹子的结构笔直而中空外坚,虚实一体,这恰恰与中国的传统哲学中的身正坚毅且虚心向上不谋而合。

篇(5)

        0  引言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而所谓园林艺术,是指在园林中运用典型形象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门类。不同的园林艺术特征需要通过不同的园林形态来予以表现。在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史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和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以其分别具有的鲜明艺术特征而著称于世。

        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中西文化的结构、形态,或是文化形成的哲学基础、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类型。人们习惯于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审美追求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差异。

        1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中国文化中的人格精神、哲学思想、宇宙观念等等都可以通过园林这个艺术方式而予以表现。

        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以来,追求诗的涵义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谢灵运、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曾自己经营园林。历代诗词歌赋中咏唱园林景物的佳句多不胜数。画家造园者更多,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画师设计。园林的品题多采自著名的诗作,因而增加了它们的内涵力量;依画本设计布局使得园林的空间构图既富有自然趣味,也符合形式美的法度。

        注重审美经验,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审美主体的能动性是造园艺术家的不懈追求。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借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越深。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见《世说新语》);明计成《园冶》论假山说:“有真为假,做假成真”,都是强调在园林审美活动中主客观的密切关系。为达到调动审美主体能动性的目的,造园艺术家往往特别注重利用两种手法:一是叠山理水。因为假山曲水比较容易模仿自然,形成绘画效果;二是景物命名。通过匾、联、碑、碣、摩崖石刻,直接点明主题。两者都能较有力地引起联想,构成内在形象。

        创造无穷的空间效果是园林艺术设计特别注意要达到的目标。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中,私家园林面积都不大,而皇家宫苑又是私家园林的集锦。要表现出诗情画意的美学内涵需要某种连续委婉的曲线流动。为达此目的,必须运用曲折、断续、对比、烘托、遮挡、透漏、疏密、虚实等手法,取得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的无穷效果。像清朝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所说的那样,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就是要达到“套室回廊,叠石成山,栽花取势,又在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境界,造成无穷空间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艺术,为了达到突破视觉局限,与天地融通的要求,造园的过程中还非常强调借景。借景包含借入与屏出两个相反相成的部分。《园冶》指出:“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种种手法。中国园林运用借景手法创造了许多著名的美的画面,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景锡山宝塔;北京颐和园画中游、鱼藻轩借景玉泉山和西山;河北承德避暑山庄锤峰落照借景磬锤峰等,都是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

        2  西方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篇(6)

黄自在美国学习音乐时,偏重作曲技术锻炼,创作了一些取材于外国诗歌的歌曲。有些作品充满了诗情画意,旋律委婉典雅,是对“景”、对“情”、对“人”的情感诠释。黄自从小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的熏陶。在学成回国后,他决定使自己的创作和祖国的文化相联系,探索民族风格的发展延续。凭借在中国古典诗词方面的深厚造诣,创作了12首古诗词艺术歌曲,大有发展中国民族音乐的志向,并借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第一段歌词中:“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主要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进一步表达内心的情感。在第二段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前两句,主要是对作者的内心情感并不能被世人所理解,内心虽然痛苦,但却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其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一句是对人的心境的描述。在“五四”时期,人的自我价值被确立,黄自正是通过这首古典诗词,抒发自己对人的价值追求观念。黄庭坚评苏轼这首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百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这首作品表现了飘渺幽远的境界和意象,五声音阶的旋律显得非常淳朴、古雅。从旋律来看,调式是五声商调。在11小节中,大量地用了小七和弦的平行,特别是在两端部分(开头四小节和最后三小节)中运用了色彩性和弦。这种带有印象派倾向的和声手法是与歌词的朦胧飘忽的境界相适应的,使作品独具一格,这种创作手法在黄自的作品中是不多见的。而在黄自创作的《点绛唇·赋登楼》中,借助宋代著名诗人王灼的著作,表达了与《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同的心境。这首歌曲是叙述了作者登高而望,远瞻近山绿水,愿春常驻、依依不舍的情怀。将“帘卷西山雨”、“山无数、烟波无数”的美景与“试来把酒留春住”、“不妨春归去”的感慨,融为一体。虽有丝丝愁绪,但内涵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当人走出禁锢,好像万事万物又重新有了朦胧之感,人们有了重新审视一切的机会。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事物的看法得不到认同时,内心的矛盾最终没有阻止住他们对于光明的追求。这首乐曲以D大调为主调,依照歌词结构分为两段,整体构成以复乐段为基础的一段曲式。

《玫瑰三愿》是黄自先生的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写在手稿上的创作日期是民国21年(1932年)6月2日。歌词作者龙七是著名词人龙沐勋(字榆生)的别号。当时龙七在国立音专讲授文学。1932年3,4月间,“一·二八”淞沪抗战停战后,他到校上课,见到校园里的玫瑰凋零,景物全非,因写《玫瑰三愿》的歌词以寄感慨,随即由黄自作曲。在中国传统文人中有将兰花、香草比喻成“君子”,在这首歌曲中是借用“玫瑰”表达对“君子”遇到的命运、战争、身世的感慨。这是词作家运用隐喻手法表述当时脆弱文人的生存状态,黄自则借“玫瑰”暗示了从事艺术的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委婉地诉说了饱经“一·二八”战火的洗劫的人们对于时局的感叹和能够过上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在这首歌曲中黄自用精炼的音乐语言表现诗的意境,音乐语言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和诗歌结合得非常妥帖,直抒胸臆,不事渲染,是一幅素笔勾勒的白描,表达了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愿同流合污的生存理念。

《玫瑰三愿》的歌词清纯动人,音乐激情、凄婉、充满温柔、典雅的风格特征。在歌曲中,钢琴对旋律只是起了衬托作用,伴奏部分大多采用了柱式和弦音型。这种柱式和弦伴奏音型的艺术手法使旋律声部更加凸显、明丽,给旋律声部稳定的支持,旋律也自然地向前发展。在第3、7、8小节半分解和弦与右手共同组成分解式和弦,在第12小节后左手全部采用分解和弦,疏松的节奏与紧凑的节奏同时进行,对比鲜明,一组接一组波浪式的音符进行,致使词曲结合默契自然。

1932年创作的《思乡》中,歌词上片这样写道:“柳丝系绿,清明才过了,独自个,凭栏无语。更那堪墙外鹃啼,一声声道不如归去。”这是以写景为主,柳丝象征春天景色,还象征着离情别意。因他听到墙外鹃啼而触景生情,杜鹃的啼声好像在劝游子还乡。作者以琶音式音型作为背景,加上右手重描上面下行的倚音,更增添了惆怅的情调。这一句的钢琴伴奏出现了杜鹃的啼声,这啼声可以说是这首词上下片之间的桥梁。在下片中的“惹起了万种闲情,满怀别绪”正是与上片的“一声声不如归去”相呼应。下片是抒写乡愁,情绪也陡然激动起来。作者是通过“鹃啼”、“问花落”等来传达在抗战中人民的悲惨遭遇和孤独、痛苦的心理,是孤寂的心灵思念起远方的故乡亲人。第二段中的音乐改为和弦伴奏,和声不稳定,节奏紧张,力度加强,音区向两端扩展,到“问落花”时到达,调性再现。“随渺渺微波是否向南流”一句用自由速度唱出,是游子将归乡的希望寄予幻想。在最后一句中,似是重新回到了柳丝轻拂的描写,暗示游子怀着满腔的离愁别恨,要随流水一同归去的心境。黄自在音乐创作上将纯熟的技巧与情感的细腻相融合,把歌曲中的乡愁情绪表现在向上冲击而又折回的带有各种情绪交织的曲调上。用柔和委婉的曲调,不仅美化了诗词的文句,而且也描绘出了故乡暮春时节的情景——蹄鹃飞鸟,流水花落。

在1932年创作的《春思曲》,似是在述说一位孤独的女子在一夜雨滴声中失眠,清晨满脸蜡黄,头发零乱地舍弃了往日必须的梳妆打扮,&ldquo ;慵懒”的情景真实地展现出来。窗外的杨柳、双燕,都是有生命有活力的生活写照。孤独女子,独倚小楼,怕看杨柳,更妒忌双燕。她的内心深处实在已被外界的“生气”所触动,因而有些激动与不安了。歌唱的旋律起伏流动,钢琴用右手的“六连音”结构,同时使和声色彩发生变化,于是整体音乐出现了亮点。孤独的女子终于“呐喊”出内心的渴望:恨不得变成一只“杜宇”,飞到心上人的身边,唤他快快回来。这是全曲从第18小节到结尾的层次。此段节奏比较强调,因此加强了戏剧性,渲染了呐喊的激情。值得注意的是钢琴伴奏最后的3小节,它们与歌曲的开头相呼应,又出现了雨滴的节奏和左手伤感的下行旋律。这正说明孤独女子终究还是孤独,那无奈的泪滴和雨滴一样,是不会消失的现实。曲调很像大调,实际是在小调的基础上,用拟大调的音调上吐露真情。这是一种大小调结合的产物,后来利用了一个富有民族色调的琶音式音型,轻盈地走了进来,颇有些引人入胜的感觉。此曲仍表现的是一种思念之情。

黄自先生的作品是精炼的音乐语言与诗歌的和谐结合。创作中注重结合本国的传统文化与审美意境,具有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同时又有突破浪漫主义风格的倾向,为中国乐坛从古典、浪漫主义迈向西方现代主义开创了先河,为中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黄自歌曲选集.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戴鹏海.艺术歌曲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诊脉.音乐艺术,1988(3).

钱仁康.黄自的生活与创作.音乐艺术,1993(4).

篇(7)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大器,在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后,符合了大众对于音乐的新理解。这种“新形式”的古筝民乐表现形式,有着不一样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在研究如何将民乐乐器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顺应时代潮流,发掘民族音乐精华

传统的古筝音乐不但对演奏者水平要求高,观众也需要有相当水平的文化积淀和音乐素养,这在高节奏且讲究快餐文化的今天,很难吸引更多的听众,成了小众之器,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古筝音乐演奏中,演奏者身穿靓丽的衣服,跟随旋律的变化来扭动身体,节奏简单、明快,使观众很快就能进入到音乐当中,享受其中的乐趣[1]。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而现代古筝音乐在保留原有优美的音乐效果、深邃内涵的同时,增强了新的时代魅力。很多人熟知的《沧海一声笑》就是用古筝演奏出来的,古朴的韵味符合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借鉴现代的流行元素,保留了原有的特色

1.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融入了西方式结构

国内现在包含古筝乐器的成功乐队无一例外地证明,只有摆脱传统音乐理念的限制,将西方与现代的流行元素,与传统古筝中的演奏技巧、精神内粹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现代的古筝作品,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又结合了新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特点的时代作品。在题材上依然采用了传统常用的题材,如人物传记、自然场景等。在旋律上,虽然降低了高音为主的地位,加了大量弱化元素,但高音仍然是现代古筝曲目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在创作与演奏技法上,现代古筝音乐仍然保留了传统的五声音阶。虽然融入了大量现代音乐元素,但是不同的流派保持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特色。新的作品保持了原有的美感,同时加强了对细节音的处理,这在散板音符处理上尤为突出。在筝曲的结构上,很多都采用了三曲式的西方曲式结构。

在演奏技术上,适合现代表演的技法得到了保留,而那些过于舒缓、沉重的技法却很少出现在音乐会和新的作品上。托、抹、勾、撮四种技术保持不变,而不符合现代演奏要求的“劈”却很少被使用,而长音更符合现代音乐作品的需要,使用频率相比传统得到了更高幅度的应用。这些演奏技术的改变,也反映了古筝这一传统乐器为符合时代需求而发生的转变。

2.出现了“新筝”结构

古筝的结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保持固定结构,而“新筝”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与原有的相比,“新筝”的声音更大,拥有浑厚的低音,更加清亮的中音,琴弦由原来的二十一个增加到五十个[2]。筝码位于整个筝板的中部,可以在不改变古筝原有的技法前提下,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加以训练便可以演奏。音域从大D延伸到小b,解决了原有变奏的困难,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还增加一个移弦的装置,提高了演奏时移码的准确性,使普通的演奏者也能弹出优美的筝曲。

3.学习了西方的曲调结构

传统的筝曲多为小型曲式结构,而现代筝曲的主题内容更为丰富,这就要求结构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采用更合适的曲式结构。因此,新的筝曲作品很多采用了二原则、三原则和双重结构划分的形式。新的筝曲没有一味地反复,避免了给听众带来厌烦感,而是根据情景再现,将原样再现,简单再现和动力化再现相结合,这种模式在一、二级曲式结构都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这种结构是曲调的西方曲调结构[3]。

古筝曲调、结构的创新与发展

1.新的定弦模式

传统的古筝定弦序列通常为五声音阶,但是一些筝曲作曲家大胆创新,创作出了包括七声等新的定弦方式作品。具体如:在保持八度一个周期的定弦时,根据主题的需要使用新的音阶;在与其他变体组合时,其中一组为传统的音阶,而另一组根据作品需要改变,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印象深刻;采用模式化的定弦,以半音数一个音阶,按照比例形成非八度循环周期;自由组合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最大的特点,具体的使用完全根据作品的需要而定,多种调戏的组合,大量地运用了变音等[4]。

这些新的定弦应用丰富了古筝的调声运用,扩散了运用的范围,使筝的“调”站在了新的高度,将传统调式和西方调式的限制消除,并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创作作品的整体风格与特点,让原有单一的调式变得丰富而又充满了饱满的效果。

2.运用了现代节拍

现代的筝曲大多采用小节解放的理念,在具体的小节安排上根据音乐的旋律来安排,第一个小节中都有强力拍节存在,让整个曲子拥有了强弱分明的循环。有的还采用了跨小节记谱的方法,将符尾直接穿过小节线,造成强音转移的效果[5]。

现代的筝曲节拍样式更多,改变原有中只有1/4、2/4和4/4的拍子类型,大量使用三拍子,八分之一音符也出现现代的筝曲演奏当中。

长音演奏方面,在传统的摇指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游摇、扫摇、多指摇、多弦摇,摇指时中指演奏单音等,揉合了长音和音效两种音响,丰富了表现力。借鉴了琵琶演奏技法的轮指,以及带有颗粒特质的快速抹托等长音技法,这些技法的使用为古筝长音演奏带来了新的音响。

3.音色的创新

现代筝曲的音色多种多样,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模糊不清,有的就像在近处鼓动,也有的有远在天际的感觉。由于借鉴了西洋打击乐的技法,更有了现代架子鼓似的震撼力。现代的筝曲相比原有那种低沉感有了更大的音乐力度,有的甚至达到四个层次的力度标记,有的在一个乐段就会出现明显的强弱变化,有的在上下层次作出声部不同的力度变化。

4.演奏形式也增加了新的形式

现代的筝曲演奏除了传统的独奏形式外,还采用了协奏、重奏多种形式,伴奏的乐器也增加了钢琴等西洋乐器。采用这种形式的音乐会,可以更加突出古筝的乐器魅力,大大提高了音乐的张力。在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古筝一般位于主角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专长,让观众沉浸在艺术的乐曲里。

结论

古筝在融进了现代的音乐元素,尤其是与西方乐器和音乐风格相结合,既保留了原有的音乐魅力,又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艺术风格,使这一中国传统的乐器和演奏乐器,在新的时代中焕发了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之轨迹[J].艺术百家,2002,3(1):29-32.

[2]闫苏.由“新民乐” 产生引起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3 (3): 106-109.

[3]郁茜茜.浅谈中国筝乐的发展[J].艺术百家,2006,4(7):55-57.

篇(8)

任何一首声乐作品的创作都是为着人的歌唱而进行的。无论它的旋律多么动听,歌词多么感人,如果它的音域过于宽广,音区过高或过低,超出了人声的正常音域范围,它的存在都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中的任何一首作品在音域方面,正是符合了人声正常音域这一艺术特征,非常适合于人们的歌唱。无论是具有高超演唱技巧的歌唱家还是正在学习声乐演唱技巧的学生,在演唱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时,都不存在音域方面的障碍。下面,我们可以从我国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所选用的一些常规曲目中看到这一点:

《阿玛丽莉》([意]卡奇尼曲)的音域是十一度,由d1—e2;

《让我死亡》([意]蒙特威尔第曲)的音域只有八度,由f1一f2;

《不,不,不要期望》([意]卡里西米曲)的音域是十度,由V—tg2;

《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意]切斯蒂曲)的音域是十度,由d1—f2;

《别再使我痛苦迷惘》([意]A斯卡拉蒂曲)的音域是减八度,由Y—f2;

《我多么痛苦》([意]A斯卡拉蒂曲)的音域是九度,由d1—e2;

《在我的心里》([意]A斯卡拉蒂曲)的音域只有九度,由e1—f2;

《紫萝兰》([意]A斯卡拉蒂曲)的音域也是九度,由f'—g2;

《尼娜》([意]恰姆皮曲)的音域是九度,由V—f2;

《我亲爱的》([意]乔尔达尼曲)的音域是十度,由d1—f2。

我们从上面十首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音区和音域范围看到,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音域基本都在十度以内。事实证明:这样的音域既非常适合于人们的歌唱,更符合了当时和现代人在音乐实践方面的美学需求,使得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在当时,甚至在现代也可以成为人人进行尝试的歌唱实践。由于它在音域上的实用性和大众化,使得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成为了人们认识和学习古典音乐的一种十分简单而有效的进阶之路和敲门砖。所以,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做为人类艺术宝库中十分有价值的艺术珍品,并得到热爱古典音乐艺术的人们所喜爱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优美而抒情的旋律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另一个显著的美学特征在于它旋律的优美和抒情性。我们知道,评判一首音乐作品(特别是声乐作品)的优劣,首先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好听,这个好听其实就是所谓的优美:其次要看它在旋律性方面是否能够打动听众,能够打动听众的旋律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抒情性。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能够流传至今,除了它的历史价值以外,还因为它具有了音乐作品所必须具备的优美抒情这个艺术特质,每首作品的旋律在钢琴伴奏的衬托下都具有它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前面所举《阿玛丽莉》的神圣和悠扬、《让我死亡》的悲痛欲绝、《不,不,不要期望》的无奈和失望情绪、《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的委婉温情、《别再使我痛苦迷惘》的伤感、《我多么痛苦》的哀伤、《在我心里》亲切温柔、《紫罗兰》典雅而活泼、《尼娜》中的悲伤与呼唤、《我亲爱的》旋律温情而柔美……》这些作品的每一首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流畅而委婉的旋律充满了人性化的表述,优美而抒情的旋律中既有细腻情节的表现,又有人物内心情感的宣泄,旋律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和优美的艺术气质往往令人美不胜“听”。

三、严谨而完整的曲式结构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另一个美学特征在于作品结构方面的简洁和完整性。我们都知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任何一幢建筑的存在价值取决于它建筑结构的合理和实用性。音乐作品也是如此,如果一首乐曲的结构凌乱,没有章法,也必然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它在曲式结构方面的艺术价值仍适合于现代人的美学要求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仍以上面其中几首作品做为基本对象,看一看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曲式结构方面的美学特征。

《让我死亡》只有很短的十九个小节。但结构却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开始的六小节为A段,f小调;接下来是八小节的B段,最后是五小节的再现段。

《不,不,不要期望》由单三部曲式构成,A段与再现段属于古典朗诵调风格,叙述了对于爱情的失望情绪;中段庄重地告戒人们:爱情的欢乐是假象;再现段再次绝望的忠告人们:不要期望!

《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的结构为单三部曲式,由于歌词是两段,全曲又重复了一次,在旋律上有些许的变化。

《别再使我痛苦迷惘》的结构也是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三段完全再现了A段的音乐,三个乐段都带有两小节的补充乐句。

《我多么痛苦》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是典型的单三部曲式结构。B段是一个不很归整的乐段,上句五小节,下句七小节,第三段完全再现了A段,都是带有四个小节的补充乐段。

《在我的心里》仍是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与第三段也是完全再现。只是B段与两端的段落都较其他的意大利早期歌曲结构稍长了一些。

《紫萝兰》属于变化再现的带有变奏性质的曲式结构,具有欧洲典型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

《尼娜》属于局部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最后有一个结束句,使全曲的结构完整而严谨。

《我亲爱的》同样是带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是一个八小节的复乐段,B段也是八小节,再现段只再现了A段的后四小节,并带有一个结束的尾声段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结构以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为主,上述的九首作品中单三曲式有八首之多。这种A+B+A形式的曲式结构同样符合我们今天的时代,它代表了人们对于均衡与对称的美学追求。同时,由于这种结构方便人们对于音乐旋律的记忆,使得人们易于接受并乐于演唱,使其具有实用价值,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求。

四、简捷、质朴的和声语言与丰富的调式调性变化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在和声的运用方面具有质朴实用的特点。在她几乎所有的作品中,其和声语言与调式的运用使人们得到了听觉上的艺术享受,她质朴的和声音响又具有欧洲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音响丰满而不哗众取宠,调式调性变化丰富而不画蛇添足,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听觉实践等方面都显示出了简单而实用的美学价值观。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对上面所举作品中的两首来进行尝试性的和声分析,了解一下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在和声语言和调式对比方面的魅力-

1. 《尼娜》(恰姆皮曲L.V.Ciampi1719-1762)

《尼娜》的A段为f自然小调式,开始四小节的和声以主和弦和IV级的交替运用为主,这是根据旋律的需要而设计的。第五小节由和声上的II级和弦过渡到自然调式的XD级和弦,第六和第七小节开始出现了和声小调的属七和弦,并停留在第八小节的主和弦上,为第一乐段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B段的前六小节在f小调的平行大调——降A大调上进行了调式与和声色彩上的对比,由降A大调的主、属和弦交替进行。然后,又是A段f小调第5至8小节旋律与和声的再现。

后面的尾声经过4小节的主和弦,终于出现了和声终止式——终止四六和弦接属七和弦解决到稳定的主和弦上。整首作品的在旋律以及调式、和声上首尾照应,既有大小调式的明暗对比,又有音乐结构上的平衡。

2. 《我亲爱的》(乔尔达尼曲G.Giordani1744-1798)

这首作品采用了温柔的降E大调。4个小节的前奏中,流畅的低音线条展示出了标准的传统和声进行公式:T一D7—VI,S一IIL一SII6一T6'~S一K46一D7_T(如谱例)。

主旋律A段的前8小节是两个乐句的重复乐段结构,前两小节与前奏开始的两小节相同,第3、4小节由重属和弦解决到属和弦;第5—8小节的旋律及和声与前奏是完全相同的。之后两小节补充性的间奏在流畅的低音旋律线条中肯定了和声进行的稳定性。

B段由不规整的七个小节构成,和声基本上一直在属功能上游弋(D—DD),并停留在属和弦上,为再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旋律、和声等方面都基本与前奏完全相同的再现段之后,还有一个六小节的尾声,这时的和声运用好象是意犹未尽,在反复了两次II一D,—T—T6并有一个扩充的结构(VI—T4「S—T6)之后,才出现了和声的终止式,而且最后又将间奏作为尾奏演奏一遍才肯罢休,具有非常的完满性。

通过分析我们看到,上面所举的两首作品在和声语言的运用上充分体现了简洁质朴的特点,音响丰满而不哗众取宠,调式调性的运用恰到好处,实实在在地起到了为旋律服务,又与旋律浑然一体的美学追求。这样朴实而简洁的和声手法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我们在音乐创作上需要学习和借鉴的范本。

五、简捷而丰富的复调手法

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除了在丰富的调式调性及和声运用上具有质朴实用的特点之外,简捷而丰富的复调技法是它的另一个美学特征。由于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大多出自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之手,这个时期正值复调音乐创作的鼎盛阶段,所以,在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中娴熟的复调手法随处可见。我们随意翻开一本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集,其中令人眼花缭乱的复调技法俯拾皆是,这些复调技法的运用不但为这些作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更使得作品的音响效果具有了丰满的立体感,加强了声乐与伴奏的对比度,在听觉上具有丰富而华丽的美学价值。我们可以从上面所举的几首歌曲中看到复调技法在其伴奏中所起到的作用:

《阿玛丽莉》伴奏中通篇的辅复调写法使旋律更具有动感,也突出表现了宗教音乐的神圣气氛。

《让我死亡》伴奏中低音声部的旋律线条和内声部的写法强化了旋律的绝望情绪。

《不,不,不要期望》的伴奏从开始就与旋律进行你动我静的复调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矛盾的内心世界。

《围绕着我崇拜的人儿》在伴奏中呈现出的复调因素动感十足,为缠绵的旋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多么痛苦》的伴奏中低音声部激动的旋律短句与主旋律痛苦的音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性格对比。

《在我的心里》开始的前奏部分就充满了对比,主旋律在低音声部,高音声部两拍之后进入,在声乐主旋律进入之后,伴奏声部也是晚两拍进入,复调的手法仍然放在了低音声部,与主旋律形成了互补。

《紫萝兰》的伴奏可以说是复调手法在单声部声乐作品中运用的典范。这首作品如果没有了伴奏声部的复调补充,旋律将失去其独立存在的意义。这首作品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歌声与伴奏相互追逐,相互补充,如同遍地的紫罗兰花一般争奇斗艳,主旋律与伴奏的复调之间既相互依托又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出了巴洛克时期音乐的轻松活泼和高贵典雅的气质。

《我亲爱的》在前奏开始时,钢琴左右手即出现了反向进行(高声部由高渐低,低声部由低向高)的复调因素,主旋律进入时伴奏声部又与声乐进行了同样的声部走向对比。主旋律第一乐句结束之后,伴奏声部奏出了主旋律的第一句,声乐随后跟进。整首作品精致优雅,充满了抒情性。

篇(9)

中图分类号:J110.9文献标识码:A

三段论本为古典逻辑学术语,指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段论式,此处借用来阐发艺术史,“段”已变为时间概念,原所指意义不再。就是说,在宏观上可将迄今人类艺术的发展视为原始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三个阶段,简称为艺术史三段论。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发展时期,从而有助于对人类艺术发展脉络的科学把握。

人类艺术的历史发展总体上可分为前后三阶段,此设想在理论界由来已久。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黑格尔在其《美学》演讲中即已将人类艺术发展分为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三大块。20世纪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一书又将人类艺术经历巫术艺术、娱乐艺术和真正的艺术(表现、想象)三大发展阶段纳入自己的理论视野。

然而,随着艺术史的持续发展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既有三段论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判断标准皆已显示出种种局限,有重新思考之必要。

众所周知,黑格尔的艺术史三段论是从他的“理念的感性显现”正反合辩证历程展开的,所谓“理念和形象的三种关系”“始而追求,继而到达,终于超越”[注:参见G.W. F.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3页。]。而科林伍德呢,他是英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兼考古学家,却偏偏不是一个艺术史家,他将为了功利性目的(巫术、娱乐、设计等)的艺术以及伴随着众多技巧的再现型艺术完全排除出真正艺术的殿堂之外,甚至断言艺术与材料无关,宣称“只要是真正艺术的作品,它们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制作的,它们并不是按照任何预想的计划而制作的,而且它们也不是把某种新形式赋予特定材料而制作的。”[注:参见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著,王至元等译《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33页。]在他看来,现代艺术产生之前数千年的人类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这就陷入了误区。而事实上,完全排除物质技巧和功利色彩,纯而又纯的所谓“真正艺术”只能存在于哲学家的脑海中,现实中很难出现。正如学术界已有多人已指出过的,黑格尔也好,科林伍德也好,尽管其理论思路有许多不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特点,这就是将艺术史纳入了自己的哲学视野,是从一般推向特殊,而并非从艺术自身发展看问题,从特殊上升为一般,属于科林伍德自己所划分的“具有艺术趣味的哲学家”一类。不同在于黑格尔的分期标准是“理念和形象”之间关系的“分合论”,科林伍德则是围绕服务于表现论哲学目的的“功能论”。

今天看来,艺术史分期的指导思想和判断标准应当来自艺术的发展自身,即以艺术观和艺术的表现手法发生根本性改变为度。艺术观的核心在于认清艺术的精神和本质,艺术表现手法更是艺术诸形式(种类、类型、材质、风格)之总和。现代美学认为,艺术是一个集合概念,灵魂(精神)是创造,本质是表现,前者集中在艺术观,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展开,更集中于形式,即表现手法[注:自然,断言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并不排除再现,可以承认艺术史上存在着大量从再现过程中获得表现的艺术家和艺术品,而非科林伍德所言绝对排除再现的“纯表现”。]。艺术史既为艺术发展和演化的历史,其分期标准无疑由其精神和本质所决定表现形式的创新始终应该是其发展的中心。基于艺术概念的集合性和特殊性,艺术史的原则必须以两点论作基础,一为合主流性,主流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的根本性变革无疑在艺术史发展和转型过程中起关键之关键作用。二是合规律性,艺术史毕竟属于历史,归根结底,它也必须受历史规律的支配。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根据主流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的变革趋向,对应史前及文明社会初期、古代、现代,就可以对人类艺术的发展做出基本判断:这就是由原始艺术向古典艺术,再由古典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过渡。作为一般概念,“原始”、“古典”和“现代”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但作为我们认识人类艺术发展的三大支柱,却需要重新加以定位和思考(这一点下面还将具体论及)。以此为基础还可以再进一步细分,最终建立起完整的艺术史分期构架。

显然,指导思想和判断标准的不同使得本文所阐述的艺术史三段论与前人成说继承中有发展,且最终拉开了距离。当然,这只是问题的开始。

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判断标准之后,紧接而来便是如何思考和定位我们所说的原始、古典和现代概念。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我们先从现代艺术的概念谈起。

艺术理论界已认识到,在概念上,现代艺术是与古典艺术相对应中确立自己的存在的[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朱青生教授即曾明确宣示:“今天我们谈论的艺术应该包括两样东西:古典的艺术和古典艺术以后出现的一种反传统现象,即随之产生的,并成为艺术主流的现代艺术。”参见《实验的艺术和实践的艺术》一文,《美苑》,2000年第4期。]。这一点符合艺术史实际。首先,就其表现手法和创作风格来看,20世纪以来以变形、抽象乃至纯形式、纯观念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派艺术。其具体表现(风格、流派、思潮等)尽管很多,以至给人以眼花缭乱之感,但亦有共同倾向,这就是反传统(反理性、发求真、反技法乃至反艺术等),反抗19世纪以前追求再现的真实、以美为尚且重技法训练的艺术传统,而以表现自我(情感、心态、观念)为最终目的,求新、求异取代了求真、求美,具体做法则以变形、抽象乃至纯形式、纯观念为主。这些特点与传统艺术史不断追求的创新精神相合拍,其发展最终导致了时代主流艺术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正如阿诺德・豪塞尔所言:“事实上,他们(现代派)创造了迄今为止最畸形的习规之一―新奇高于一切的原则。从此以后,一切前辈所取得的成就均为青年艺术家所不齿。他们通过自己的巨大努力仅仅去摆脱前辈所创造的一切,以此来表达他们自己的艺术个性。”[注:参见阿诺德・豪塞尔著,陈朝南、刘天华译《艺术史的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7页。]这一论述道出了现代艺术的本质。

当然,现代主义艺术并没有建立起永久的权威统治,20世纪中期以后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艺术即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了反思和批判,以图确立自己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但是必须看到,在本质上,后现代主义并没有要回到更早的过去,要脱离反传统这个认识和创新轨迹,相反,在这方面他们走得更远,或者竟可以看作以反传统为标志的现代主义艺术的进一步继续和发展。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言,后现代只是现代性的一部分:“从康德开始,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一直就存在着一种哲学的反话语,从反面揭示了作为现代性的主体性”[注:参见J.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46页。]。康德被公认为是后现代主义的哲学鼻祖,哈贝马斯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所谓后现代性话语仅仅作为从反面揭示现代性的主体性而存在,并没有从本质上开辟一个新时代。如果说现代艺术的最大特征是极度张扬主体性的话,则后现代艺术创作中的主体性张扬与之相较毫不逊色,艺术家将观念和材质运用得应是更随心所欲。从这个意义上考虑,也是为了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把握问题起见,可以在现代艺术的框架内进一步细分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个时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本时期不属于这些风格流派的艺术家、艺术作品或多或少、或隐或显、或正或反地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从而使之由风格层面上升到了时代主流艺术思潮的层面。故20世纪以后的艺术也可看作更富时代意义的现代艺术,而与时代的概念(现代社会)获得了两两对应的效果。

正因为20世纪以后产生并盛行的现代艺术有这么多反传统精神,则20世纪以前的传统艺术也就有着比较明显的共同特征:重理性、重再现、重真实、重技法,追求自然、以美为尚且重完整的技法效果。站在这个角度考虑,相对于现代艺术的传统艺术(汉斯・贝尔廷称作“前现代艺术(pre-modern art)”)也可以看作广义上的古典艺术。也就是说,理解了现代艺术的概念,古典艺术的概念亦可由之得到确立。

还必须说明的是,长期以来,艺术史界关于古典艺术的认识有一个明确的所指对象和概念范围。“古典”即“古代”和“典范”之合称。前者是时间概念,后者属于价值评判的范畴。简言之,古典就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古代作品。考察公元16世纪以来瓦萨利、温克尔曼、黑格尔等人的艺术史思想我们知道,狭义的古典艺术概念来自欧洲,亦称古代艺术,原特指古代希腊艺术,特别是古希腊雕塑。今天看来这样理解太狭隘,原因在于持这种观点的诸位哲人皆有着无法摆脱的历史局限,除了将目光仅盯住造型艺术而忽视音乐舞蹈戏剧等非视觉艺术等历史性局限以外,还无法看到和理解包括东方艺术在内的非西方艺术,缺乏应有的比较和鉴别。另一方面,更未能看到今天的现代艺术,自然无法解决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不能苛求古人,但也不能为古人所限,好像他们已经界定了古典艺术的定义和范围,作为后人就应该无条件遵守,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古典艺术的概念应当扩大,就艺术史而言,“古代”一次的时间概念所指应由古希腊扩展到20世纪之前。前面已经说过,20世纪以前的人类艺术,如今人评介以瓦萨利、温克尔曼、黑格尔、贡布里希为代表的传统艺术史学理论一样,其主流倾向是追求再现的真实,求真、求美,重理性,重技法训练,讲究完整的艺术效果,并且除了少数种类如表演艺术之外,古典艺术大多不像现代艺术那样“需要接受者的参与才能最终完成”(朱青生语)。如此理解,古典艺术即由狭义变成了广义。根据时代对应的原则,古典艺术所对应的时代亦应延伸到19世纪。正如广义上的人类古代史可以延伸到19世纪一样,广义上的古代艺术史下限亦应延伸到20世纪以前。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古典艺术亦可称之为古代艺术。假如再进一步细分,古代艺术同样可以分为上古、中古和近古。当然,这是下面所要论述的话题了。

同样非常明显的是,广义的古典艺术无法包括原始艺术。原始艺术是人类史前时期的艺术,时间上包括整个氏族公社时代。“原始”一词在今天大多带有较强的价值评判意义。列维・布留尔说:“‘原始’一词纯粹是个有条件的术语,对它不应当从字面上来理解。……‘原始’之意是极为相对的。”[注:参见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页。]考虑到艺术的特殊性,“原始”一词放在艺术史整体上可能只具有时间的概念,价值评判的意义即使尚未完全消失也已变得很淡了。贡布里希曾将原始艺术归纳为三种类型:“身处伟大文明中心直接影响之外的人们”(如撒哈拉南部的非洲黑人、欧洲爱斯基摩人等)创作的艺术;欧洲各国的绘画和雕刻发展史上的早期阶段;“未接受或未吸收专业训练班的画法”。[注:参见F.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54-455页。]简言之就是现代未开化地区艺术、人类早期艺术以及非专业艺术三种。他所说的虽然系就一般意义而言,而且多少带有一点欧洲中心论的色彩,但对我们这里的思考仍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从主导性的创造风格上看,原始艺术的美学追求和创造特征并不符合我们前面对古典艺术(广义、狭义)的理解,它们从本质上说不重再现,抑或可以说原始艺术家的技能也很难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的抽象和象征。这一点黑格尔、科林伍德等人都已阐释过了,借用他们的话说,原始艺术是一种象征艺术或巫术艺术。这一点下面还将详细论及。

在从新的角度提出原始、古典、现代的概念基础上,我们对它们即可以进行较为详细的论列了。

首先界定原始艺术的定义范围和基本特征。

原始艺术概念在空间上它是包括非欧洲艺术在内的人类早期艺术,时间上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类早期,而是从能够打制工具的旧石器时代开始,经过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及至某种程度上的铜器时代,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延伸到当代。从观念、材质和表现手法上的发展演变角度衡量,原始艺术主要为岩画、洞窟壁画、石雕、玉雕和骨雕、挂饰、纹身以及巨石建筑、原始歌舞等。从地域角度看,原始艺术的遗存遍布世界各地,东方、西方皆曾发现存在。时间上最早的为著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法国拉科斯等地的山地岩洞动物图,中间经过欧洲其他地方,并伊朗、亚美尼亚、土耳其、中国浙江河姆渡、西安半坡以及非洲、美洲、澳洲等地的原始艺术遗迹,最迟的竟至当代原始部落。时间跨度之长,完全可以居人类艺术史诸阶段之最。但这不影响我们从整体上将原始艺术作为人类艺术史上第一个发展时期的结论。再进一步划分,可以人类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约五万年前至一万五千年前)开始定居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之前主要是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其时人类尚未定居,过着游荡和半游荡的生活,打制的实用器具十分粗糙,谈不上艺术性。装饰及巫术等观念也很单薄,主要表现为纹身、挂饰和图腾等形式,可以看作艺术史的第一阶段“蒙昧阶段”。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后,由于定居,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了采摘和狩猎,人们的爱美装饰以及巫术等精神活动也大大增强,岩画、建筑、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先后产生,可以看作艺术史的第二阶段“巫术阶段”。

很显然,原始艺术的创作动力来自巫术和原始宗教、生殖以及生产和娱乐等。从技法上看,正如学者们已经指出的那样,原始艺术作品缺乏比例、立体、透视等概念,即兴创作,主观性随意性强。对现有大部分人类早期遗存的考察结果表明,原始艺术的美学追求和创造特征并不符合我们今天对古典艺术(广义、狭义)的理解,它们从本质上说不重再现[注:在这一点上我们又和科林伍德的观点有异。他在《艺术原理》第三章第四节中将再现艺术分为三个等级,原始艺术即为第一等级,这“是一种朴素的或几乎无所取舍的再现,力求(或仿佛力求)达到几乎不可能的完全逼真地再现。”(第55页)无疑,这种“朴素的或几乎无所取舍的再现”在原始艺术中存在着,我们在欧洲远古洞穴动物画以及古埃及人池塘画图中都可以看到。问题在于它们并不占据原始艺术的主流,因为更多的原始作品没有这种趋向。与神秘符号相联系的原始岩画、器皿刻纹以及巨石排列固不必说,从金字塔、神庙到中国的青铜器这些具有时代表征意义的人类艺术同样不具有上述特点。],抑或原始艺术家的技能也很难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更多的是建立在感性基础之上的抽象和象征。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史前阶段人类思维尚不十分发达,成系统的书面文字尚未出现,看待世界多直观、多具象、多感性,而缺乏抽象和理性,比附和联想能力强。关于这一点,黑格尔、科林伍德等人都已阐释过了,借用他们的话说,这是一种巫术艺术或象征艺术。所不同的是,我们不接受他们将原始艺术仅仅归结为象征艺术或巫术艺术的做法,前者依附于理念论的框架,后者的理解太过狭隘,因为除了巫术艺术外,史前艺术还包括与巫术无关的娱乐、装饰艺术和生产、生活实用艺术,将此二者排除出原始艺术之外只能是哲学家的体系营造法,不适合艺术史实际。

其次来谈古典艺术的概念、范围和基本特征。

前面说过,本文所说的古典艺术是广义上的古典艺术,即文明社会产生以后的人类艺术。狭义的古典艺术概念来自欧洲,亦称古代艺术,原特指古代希腊艺术,特别是古希腊雕塑。今天看来这样理解太狭隘。即使从西方学者的角度看,机械理解古典艺术也会产生悖论。美国人H.W.詹森就曾指出:“相信古典的完美已经歪曲了我们对艺术传统进化的看法,这个传统与希腊的遗产完全(或假定)无关。”[注:参见迈耶尔・夏皮罗/ H.W.詹森/F.H.贡布里希《关于欧洲艺术史的分期标准》,常宁生编译《艺术史的终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今天看来,第一,古典艺术无疑应当包括文艺复兴时期诸大师创作的古典音乐,不能仅局限于古希腊看问题。第二,从人类艺术发展的高度来考量,情况又有更大不同。古典艺术不会一夜之间在古希腊涌现,而是有着一个由低到高,最终完满的发展过程。撇开概念之争不谈,将古代东方艺术(以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乃至古代印度和中国艺术)排除出古典艺术之外的做法是不合理的。原因很简单,尽管这些地域艺术在审美观念、形式技巧等方面仍带有原始艺术的痕迹,但其再现和求真方面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具有一定的典范意义,亦即具备了古典艺术的基本特征,总体上应属于古典艺术的范畴。非但如此,古典艺术的时间下限还应进一步扩大,即由古希腊扩展到20世纪之前。地域上,除了传统艺术史经常提及的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古典音乐舞蹈和古典主义戏剧外,佛教艺术、伊斯兰教艺术和中国、日本等国艺术也应归入世界古典艺术的范畴。也只有这样,狭义的古典艺术才真正拓展成为广义。

20世纪以前的人类艺术,尽管具体表现形态五花八门,总体倾向也有西方讲再现,重形(形似)、东方讲表现,重神(神似)之分,但彼此之间并非绝对排斥,并且都有一个共同倾向,即皆求“似”,“似”的本质还是真,真又与美密切相关。如前所言,古典艺术的主流倾向是追求再现的真实,求真、求美,重理性,重技法训练,从西方的油画、写实雕塑、教堂建筑、交响乐、芭蕾、“三一律”戏剧到东方中国的国画、佛教造像、宫殿神庙、戏曲歌舞、古琴音乐等等,无不讲究基本功训练和完整的艺术效果。对于“再现”也应正确理解,如果是真实无误地反映,即“神似”也未尝不可理解为再现。传统理论界将东方人的所谓“表现”与西方人的“再现”对立起来的看法需要重新认识,因为“表现”在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中已经有了特定的涵义,绝非“神似”可以相通。

古典艺术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借用历史学界的名词,古典艺术可以分为上古、中古和近古三个发展期。

上古艺术是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至公元4世纪古罗马艺术衰微之前的人类艺术,首先当然是古代埃及、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为代表古代东方艺术。我们知道,古代东方艺术除了“物质大于精神”(黑格尔语)的神庙、金字塔和青铜祭器等外,还有写实性很强的绘画、雕塑、音乐、歌舞等,以此为标志,人类古典艺术迈开了自己的脚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求真和写实特点便愈来愈强,最终登上了古典艺术的第一座高峰――古希腊。毫无疑问,古典艺术发展的第一座高峰的完成应当归功于古希腊罗马艺术,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着力描述的诗歌、戏剧、乐舞,也包括瓦萨利以来人们经常谈论的古希腊雕塑在内的古希腊造型艺术,均呈现着不断成熟的趋势。由于此时期的人类艺术皆有着体系神话的背景,且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与神话密不可分,所以不妨将此时期艺术命名为“神话艺术”。

中古艺术是指公元4世纪古罗马艺术衰微以后直到公元13世纪文艺复兴运动之前的人类艺术,包括印度佛教艺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艺术和阿拉伯伊斯兰教艺术以及自魏晋到唐宋的中国艺术,此为古典艺术发展的第二期。应当表明这是一个东西方此盛彼衰的互逆发展过程,就是说当欧洲正经历中世纪艺术衰退的漫漫长夜时,东方艺术却显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尤其是中国,此时期奠定了其作为古典艺术繁盛时期的基础。由于此时期的人类艺术皆有着成熟宗教的背景,且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与宗教密不可分(包括中国的“三教”),所以也可将此时期艺术命名为宗教艺术。

近古艺术是指公元13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之后直到19世纪末现代派艺术诞生前的人类艺术,除了包括古典音乐和话剧在内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外,还应包括几乎同一时期产生的以戏曲乐舞、文人画、装饰性雕塑、私家园林等代表的中国艺术和以浮世绘、歌舞伎为代表的日本艺术。应当表明这同样是一个此盛彼衰的互逆发展过程,只是方向颠倒过来了。就是说正当欧洲从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复苏并进入一个新的艺术辉煌时代的时候,东方艺术正经历了一个转型和衰微的过程,这一过程至19世纪中叶即进入了表面化,西方艺术凭借其创作和理论成就加之殖民扩张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在人类艺术的发展潮流中开始建立无可争辩的强势话语权。由于此时期的人类艺术皆有着面向人生回归世俗的背景,且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与社会及人类自身密不可分,所以也可将此时期艺术命名为人生艺术。

神话、宗教、人生既代表了人类精神活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也标志着古典艺术经历了同样的发展历程。这不是对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硬性比附,而是对象考察的必然结果。

最后谈谈现代艺术的概念、范围和基本特征。

前面说过,现代艺术在范围上也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部分,狭义的现代艺术当然是指现代派艺术。学术界一般将公元19世纪末以莫奈、马内等人及其作品为代表的印象派绘画作为现代艺术的开端,其实并不确切,印象派画家在艺术史上充其量只是一个由古典到现代的过渡时期。谁都知道,现代艺术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将艺术家的主体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画家说:“重要的不是画你所看见的,而是画你所感觉的。”音乐家说:“作曲家力图达到的惟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以至于“谁在乎你听不听!”[注:参见蔡良玉、梁茂春著《世界艺术史・音乐卷》,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而印象派呢,他们极力反对古希腊以来写实主义手法仅仅描摹“所知道的现实”,主张反映“所见到的现实”,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算是再现了真实的世界。无论如何这样的艺术追求只能属于关注客体而与主体性无关,即使有论者将印象派重对光和彩的瞬间感知归入主体性的范畴,但就整体而言不符合印象主义艺术观的实际。正如贡布里希所言:“事实上,直到出现印象主义,才完全彻底地征服了自然,呈现在画家眼前的东西才样样可以作为绘画的母题,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才都成为值得艺术家研究的对象。”[注:参见F.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林夕校《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页。]当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印象派亦不例外。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如赛尚、凡高、高更等人在创作中已开始由关注主观感受向注重主体性方面演变,显示他们担负着由古典向现代过渡的一种继往开来的作用。而在他们之后的表现主义、原始主义、立体主义以及野兽派、达达主义、未来主义等等即完全走上现代艺术的创作道路了。他们和新古典主义作曲家、现代舞创始人、荒诞戏剧家以及摇滚歌手等一道反抗19世纪以前追求再现的真实、尚美且重技法训练的艺术传统,而以表现自我(情感、心态、观念)为最终目的,求新、求异取代了求真、求美,具体做法则以变形、抽象乃至纯形式、纯观念为主。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是完全意义上的“主体艺术”。

如前所言,广义的现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相对应,包括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除了传统已有的视觉艺术、音乐舞蹈和戏剧等以外,还包括影视和新媒体等新兴艺术。虽然,就发生学意义而言,现代、后现代艺术只是一些风格流派,但对于艺术史来说,它们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单纯艺术风格、艺术流派的范畴,从而上升到时代艺术主流的层面。后现代主义有“破碎的平面镜”之称,它以非完整、非本质、非理想、非主体为旗帜,对历史上存在过的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乃至现代主义都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反抗,在反理性、反传统方面较之前辈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有论者所言,如果说现代主义的反传统还保留了主体性这一块天地的话,则后现代主义连主体性都一并反掉了,传统真正被彻底打碎,化为“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也正因为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和突进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现代派求新求异的反传统精神,反而把这种趋势向前推进更远,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现代艺术进一步细分为现代和后现代两个发展时期。

篇(10)

如果说古典主义强调再现的话,那么现代主义强调的就是表现。古典雕塑为了审美可以抛弃一切多余的轮廓和块面,贝尼尼雕塑为了表现真实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传统雕塑严谨的轮廓和稳重的体量感都可以不顾。从贝尼尼雕塑衣纹处理形式及其风格特点分析,不难找到现代雕塑的某些特征。首先,贝尼尼塑造的衣纹总是处于运动当中,这就决定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可能像古典主义艺术家一样从模特那里得到肯定的形象和结构。在西方,自古以来,艺术家都借助特定对象完成形体塑造,因此运动中的人体可利用模特再现,为创作者提供真实的、直接的、可以长期观察的素材。但是,在没有相机的17世纪,布纹瞬间的飘动是不可能再现的,也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固定的状态。而崇尚运动与激情的贝尼尼只能凭借印象中的布纹进行创作,这种对物像认识的“印象”,往往是现代艺术形式发展的一个契机,也符合了现代艺术注重表现的精神内涵。贝尼尼尽可能地表现运动中的布纹,在布纹的处理形式上,尊重自然,极力表现飘动状态下最真实的衣纹,这与“现代雕塑之父”罗丹所说的“我完全服从自然,从没想过去支配自然”③的创作理念是一致的。

上一篇: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下一篇: 水电安装施工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