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34: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全媒体时代的具体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全媒体概述
1.全媒体的产生背景
“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开始广泛运用。
2.全媒体的含义及其特点
全媒体所展示的不仅是电脑、电视和手机三屏合一的图景,还是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以互联网、手机、移动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图景,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概念,更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因此全媒体具有聚合性、互动性、立体化、同步性、开放性、个性化等鲜明特点。①集成性。全媒体是传媒手段的最大化集成者,既包括纸媒、电视、网络,还包括广播、电信、卫星通讯等;既有传统的纸质、声像,?有基于互联网和电讯的WAP、GSM、CDMA、3G、流媒体技术等。②立体化。全媒体时代,信息可以通过整合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不同传播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让大众获取全方位的感知和感受,以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任何想要的信息,这种全媒体实践是一种全景化的立体传播格局。③开放性。全媒体吸纳了互联网、手机及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如Web2.0的互动优势,信息的者和接受者互动极为方便,良好的互动既丰富了信息的内涵,又拓展了信息的空间,且这种信息互动开放的博客、微博、网络等,没有边界制约,不受地域限制。
二、全媒体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
图书馆作为收集、存储信息资源的专业单位,在提供各类资源和服务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跨界竞争态势明显
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图书馆面临的跨界竞争态势更加明显。由于各种媒体形式的存在,读者在获取信息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大媒体,而是更多地通过网络、移动通信等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不可否认,全媒体的信息传播途径,使图书馆对读者的吸引力降低,到图书馆的读者日益减少。
2.大众阅读习惯的改变
全媒体时代下,特别是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阅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读书的形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数字化阅读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便捷的获取方式以及直接感官冲击的阅读效果对传统阅读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利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阅读。此外,大众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微阅读日益盛行,浅阅读现象普遍存在。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订制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大众阅读的主要形式;一目十行、片面化、片断式的浅阅读行为也逐渐成为大众阅读的阅读习惯,深层阅读越来越少。
3.信息资源多样化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信息资源的职能部门,在以往的任何时代,图书馆都独具信息资源收集、储存的专业优势。然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纸质文献、图片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数字化资源等多种资源类型并存。图书馆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资源类型进行划分和采购,信息资源类型众多与图书馆经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总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将所有的信息资源收集齐全,当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图书馆中难以得到满足时,就会自发性地求助于其他媒介形成获取所需信息,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专业地位遭到严峻挑战。
三、全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途径
1.“活”起来的宣传与推广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35
本文主要从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来探讨关于工作人员如何更好地适应这种环境,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的技能,以及对于自己信息素养的提升,在自我的社交礼仪的技巧,业务技能的学习,创新意识和观念的培养,以及健全的评价机制方面,都需要我们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做出新的举措,这对于我国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 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时代的提出首先是作为一种生活性的全媒体,称其为“全媒体”,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多种传播手段和工具,其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所接受的媒体介质不同,提供给人类不同的需求,来满足人们对于听觉,视觉上的各种感受,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以及最佳的传播效果。在新闻传播,远程教育等领域广泛渗入和涉及。
全媒体时代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弥补了很多媒体的不足,通过动静结合,深浅互补的方式,实现全时在线,及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等功能,在其自身特点的影响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全媒体时代具有一定的组成结构,包括传播,采编,运营。全媒体的传播是以全媒体的渠道进行信息和内容的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全媒体的采编是针对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征,对信息加以重新的整合,提供给不同的受众群众信息,全媒体的运营目的是为了获取利益,将这种服务变成商业化的模式,实现流通。
全媒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余地,全媒体在传媒业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将会制定一系列的战略,聚众化平台上的分众化营销,通过产业的建立完成传播的手段,为企业提供营销管理整合服务,为用户提供生活消费集成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媒体的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2 全媒体时代下进行人员培训的重要意义
全媒体时代代替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是对在传统媒体上的新的改变,全媒体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形式,强调多种媒介形式的有机融合,在这样的发展方向下,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职业岗位,为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媒体发展的有效策略,就是打造兼容开放的全媒体的平台,通过对人员的培训,完成这一目标,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共享信息的同时,工作人员经过整合信息和参与过程,提高了自己的技能,达到了综合发展的效果,同时又能够将这种能力扩展回我们的工作之中,促进全媒体更好的进行发展。
全媒体由于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在各行各业都能参与进来,通过对人员的技术培训,形成各行各业的专业化人才,为自己本行业做出极大的贡献,同时,对于信息的学习和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受众的快速浏览,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为全媒体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之处。全媒体时代下的人员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更新工作人员的技能,提高我们工作人员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团结合作的意识,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创新性的思维,改善我们的运营模式,使之更加人性化。
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培养更多的全能型综合性人才,许多专业领域的技术需要更加尖端科技的人才,我们只有培训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否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对于人才的培训,我们必须有建设性的指导方针,新闻媒体本身就与社会各个领域有所接触,所以也会带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对于各个领域的人才,我们全媒体时代下的人才也是一种典范和标榜作用,因此,全媒体时代下人员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我们在这种意义的指导下,也会制定更多的策略和创新思想完成我们的人才培训。
3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人员培训的技巧
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对我们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训新型的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广阔的信息完善自己本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能成为各行业的尖端人才,以下就举例说明一些各行业的人员培训的技巧。
3.1 注重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的影响因素。他们对于知识的收集和更新,有着更加敏感的态度,通过不断的接受新鲜事物,并通过自我的判断进行更新,以新的方式来满足进行学习的人的不同需求。而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工作人员来说,要具备新闻人的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说湖南广播电视台就通过创建电视湘军特色文化的激励制度进行了创新,成为行业的典范,在这种特色文化的影响下,注重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才能达到我们的高标准和高要求。
3.2 知识整合能力的要求
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新闻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解读,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消息,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其进行信息的筛选,从而找出具有价值的消息,在进行给公众的传播,改变我们传统的人文管理,消除传统的体制对我们的工作者的影响,设置一定的激励目标,湖南电视台就进行了一定的团队建设,栏目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建设等目标,通过参与和反馈,形成更好的对于知识整合能力的要求,实现一定的目标,完成高度的建设。在实际的管理和执行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调控机制。
3.3 建立一定的绩效考核体系
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新闻传播能力,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是依靠速度进行的,新闻传播的速度决定了我们新闻的影响力,新闻的影响力是我们传媒业竞争的手段之一,在这个方面,我们的新闻工作者就要培养自己在抓住消息转变成新闻时的时间和效率,紧跟潮流,抓住新闻的吸引力,多角度的进行思考,而这是关乎我们的绩效考核体系的,湖南广播电视台就将具体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管理中的决策结合起来,科学的进行绩效考核,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标准,同时设立一定的考核手段和考核人员促进我们考核制度的完成。在江苏广电中就采取基础员工采用传统的主管考核,中层管理人员就主要采用目标责任制度,阶段性的绩效考核和长期绩效考核进行方案中的综合使用。
3.4 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和福利体系
合理的设计我们薪酬制度的各种要素,湖南广播电视台就主要采用的是公平,竞争,激励,经济,合法。建立以激励为特征的福利体系,由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向现代公司制管理转变,满足员工对于我们福利层次化的需求,实施针对性的设计和实施多样化和福利套餐组合供员工选择,使每个员工的福利保障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通过人性化的管理原则,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科学的薪酬和福利体系,这种特殊性的岗位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按照考核下来的分数进行奖金的发放,达到一定的激励作用。构建公平合理的薪酬和福利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激励我们的员工燃烧工作热情,有计划的发展我们的人才,进行重点性的培养,完成我们的人员培训。
3.5 加大实践平台的建立
全媒体时代的背景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而自我的竞争能力除了要提高自己的实力和知识之外,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充分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广西电视台就在收集了民意的情况下,打造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为广大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通过实施一定的外派培训项目,参加各种实施活动,同时扩大我台的内部培训面,增强我们的培训内容,在各方面的提升促进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依靠我们内部的师资力量与单位的政策紧密的结合,与高校进行相应的合作,学校要建立基本的实践基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理解理论和现实的差别,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我们应该掌握的技能,学会沟通和团结,我们不仅能够在专业的平台中学习到一线的知识和处理事情的手段和方法,减少了我们到岗位之后熟悉的时间,能够尽快的投入到我们的工作中,实习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于相关的用人单位来说,这种实习性的对于人才的培养,能够节约人才的成本,同时又能够把握人才到自己的单位当中,为自己获得了更好的效益。总之,加大实践平台的建立在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是一个人才培训的最有效的实践方法。
3.6 更新教学理念与自身素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131-02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通过对具体人物的刻画与描述,往往更能引导社会舆论、弘扬正能量。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新闻报道要“多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1],观照高等学府的典型人物报道,从传统意义来讲更多地是“有思想”的作品,即以展现教育成果与大学精神为主。然而,随着新的媒介环境和高校传播格局的变化,高校典型报道也应加强创新,既要“有思想”,也要“有温度”“有品质”,典型人物报道既要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也要“以小见大”,展现师生群体的时代精神与蓬勃朝气;既要有通讯报道,还要结合新媒体特征,丰富报道形式,通过融合报道,增强报道的感染力与传播力。
一、新时期高校典型人物报道的类型
当前,高校典型人物的类型可从报道对象、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三方面进行分类。
从报道对象来看,教师和学生是高校两类人物群体,教师分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工勤人员、退休教师等几种类型,学生则主要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和在职学生等。
从报道内容来看,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媒体环境的变化,典型人物的报道越来越脱离传统高大上的宣传色彩,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越来越受到挖掘与关注,高校的典型人物也从业务能力强、学习水平高等一类典型人物扩展到具有典型特征的校园普通师生身上。从内容上看,高校典型人物报道更准确地可以描述为人物典型特征与故事的报道,典型人物不一定都是“思想水平高、学习能力强、科研能力高”的“全才”,普通师生身上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的特征,只要能展现向上向善的时代精神,能打动读者的或者能引起读者一些思考,也能成为其报道内容。
从报道形式来看,通讯报道是常见的人物典型报道形式,而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更直观形象或更生动地报道典型,我们常常以文字通讯、摄影专题、广播电视甚至当前还可尝试网络直播等多种媒介形式报道典型。比如,摄影专题以展现典型人物在不同场景工作的组图,或者在一定时间跨度内的人物活动等。广播电视和网络直播等形式可更多地展现与采访对象的对话,这些对话与交流让报道摆脱概念化和抽象化,更加真实与可信。
二、当前高校典型人物报道的误区
1.先入为主。高校被社会认为是教书育人的象牙塔。象牙塔里的典型人物往往具有几项“刻板化”的特征,典型教师往往具有“教学名师+科研骨干+学生爱戴对象”等几项特征,典型学生则以“思想好+学习好+能力强”为主要特点。在这几项模式化特征前提下,高校典型人物从采访到写作的过程,都容易被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典型人物报道不是挖掘人物身上有哪些典型,而是根据论点找论据,判断先行,往往写出的通讯就成了模板化的人物。
2.仰视视角。高校典型人物往往是充满正能量的正面典型,采访报道这样的正面典型,容易出现仰视视角。当采访者带着敬仰和佩服之心与被采访者交流时,往往会过多相信其“一家之言”。缺乏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采访,人物就会缺乏真实性、丰富性和生动性。
3.以全概偏。身正为师,学高为范。高校典型人物报道尤其是教师典型的报道,经常会由于人物身上闪光点较多而均衡用力,教学、科研、育人各个方面均有提及,但最终形成的通讯稿反而缺乏特色,难以吸引人。
三、创新高校典型人物报道的方法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事业的一种传统报道样式,是最具影响力、最具导向性和最为常见的宣传模式[2]。在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中,典型人物报道通过挖掘典型故事、汇聚感人力量、传递向上精神,实现着新闻舆论工作“以人兴文、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
当前,对高校典型人物的报道,应在克服先入为主、仰视视角和以全概偏等报道误区的基础上,立足时代和受众的特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等,增强感染力和传播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1.创新报道内容,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感染力
(1)把握“纵坐标和横坐标”两个思维空间
高校人物典型的挖掘,要把握“纵坐标和横坐标”两个维度。所谓纵坐标和横坐标,首先是指典型人物的选取要结合历史空间和时代特色。从历史空间这个纵坐标范畴来看,过去对高校典型人物的选取更多体现为“高大全”人物身上的榜样力量和宣传价值,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典型的标准逐渐多了一些人文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教书育人的好老和三好学生能成为典型,科研能力强、课堂有特色的老师和有创新思维、标新立异的学生也能成为典型,只要人物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涵盖的价值取向,就可以因其独特的特点而成为典型。
另一方面,从时代特色这个横坐标来看,高校典型人物的选取一定要具有时代气息。比如,在当前倡导大学校园学术清流、创新创业等环境下,关于“甘做学术冷板凳”的典型、创新创业的师生典型等,就具有较强的报道价值。
同时,除了典型人物的选取要把握好“横坐标和纵坐标”,典型人物在采写过程中也需要有“纵坐标和横坐标”思维。既要从历史的维度,将人物放到专业、学科等的发展过程中来写,也要结合时代眼光,写出人物在当前时代价值体系中的典型性。只有综合把握好这两个坐标维度,典型人物作品才能出思想。
(2)以故事叙事,用细节感人
如果说把握好“纵坐标和横坐标”两个思维空间,以凸显典型人物报道的深度,那么“以故事叙事、用细节感人”就是让典型人物报道有温度。
新媒体时代,人们阅读习惯的快餐化与平面化,使得新闻的采写、供给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典型人物报道作为通讯报道的类型之一,由于体裁的限制并不容易获得受众的青睐。这对人物报道的内容和方式都提出了许多挑战。就内容而言,故事化、图片化可能是当前人物报道内容的一大探索。
故事,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故事化的报道有血有肉,有事实的描述和情感的烘托,有思想的逻辑和有温度的文字,都会成为最走心的报道。无论是采写者本身还是阅读者,人们往往会通过一个个的故事来记住报道中的人物,通过故事来定义人物身上的特征,更进一步达到感染自我、感染他人的新闻舆论效果。
而故事的选取也不是随意的,无论是人物报道的开头、文中还是文末,故事的选择和呈现看似信笔拈来实则恰如其分。有的故事重在讲理,有的故事重在言情,有的故事则为突出生动和趣味,还有的故事一语双关、承上启下。
人物以故事动人,故事则以细节出胜,细节的刻画往往是故事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在典型人物报道中,精彩、生动而富含韵味的细节描述,更能突出人物的鲜明特征和真实形象。这对采访者提出很高的要求,如何挖掘高质量的细节,如何不留痕迹地呈现细节打动读者,都需要不断揣摩和考量。
对于高校人物报道而言,由于报道的主体和阅读的主体都偏年轻化、精英化,因而在故事的挖掘和细节的呈现中则更应下功夫。要把握好故事与人物报道之间的逻辑关系,注重故事的真实性、贴近性、趣味性和人情味,故事要从师生中来,注重对话性与平民性。
2.促进媒体融合,增强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
传播力,即指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尤其是高校典型人物报道有效传播的能力,必须通过媒体融合的方式得以实现。
《北大新闻传播评论》一书中,对“传播力”的定义为“传播的能力”和“传播的效力”两个方面,认为传播力就是指传播主体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实现有效的传播的能力[3]。就高校典型人物报道而言,要实现传播的能力并不难,在当前多媒体环境下,充分运用校园内外纸质媒体、广电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媒介进行全覆盖报道即可实现。然而,在这个青年人占比为大多数的高等学府,新闻传播的能力并不等于其传播的效力,要让青年受众看得见的同时,愿意看、主动看,实现人物报道背后真正的传播力。
媒体融合报道是前提。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传播特征与需求,纸质媒体以刊登深度类文字报道为主,广电媒体以对话性报道见长,新媒体又注重碎片化、可视化和互动性。针对不同的媒体特征,典型人物报道在策划阶段就要做到精准策划,传播语言、形式尽量贴台特征,实现综合信息采集、多种内容生成和多元渠道传播。
全媒体、多元化报道是融合性报道的一方面。在新媒体日渐兴盛的时代,互动性、参与类的报道似乎更容易受到青睐。在典型人物报道策划和传播过程中,如何吸引新媒体阅读对象及时参与和互动,既可以加强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力,也可能促成人物报道的二次传播。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典型人物报道既要加强媒体融合,探索多元化报道形式,也要坚守品质,报道从内容到形式都要以展现向上向善的时代精神为主,以此才能提高人物蟮赖墓信力和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全媒体时代及其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是指媒体机构通过记者采编活动,运用文字、图片、动画、音视频等表现手段,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的融合接收,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一媒体内容的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n]。当所有的信息传播普遍地以这一方式运作时,就进入了一个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融合、共同发挥作用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媒体时代”。这使得,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新闻业务流程都呈现出开放、兼容、多元、承接的特征。
1.1媒介形态变革下的体育新闻教育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前后,以体育媒体的形态变革与发展态势为风向标的我国体育新闻教育大致走过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1.1.1单媒体领跑——以印刷媒体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体育新闻教育将平面媒体——报刊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媒体面向,教学与科研均以采写编评为主,课程设置、动手能力培养也以此为主线,以为印刷媒体培养从业人员为教育重心。此时,被誉为“体育记者摇篮”的上海体育学院第1批毕业生(1989年)全部在平面媒体就业,这与当时体育媒体纸”独大的业界态势分不开。
1.1.2多媒体共存——由印刷向电子媒体转变的人才培养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起,体育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进入广电媒体,引发了学界与业界对体育新闻教育的审视与评判,由此催生了对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广电媒体道德准则、运作理念与操作技能的需求与规范,对体育新闻教育提出了向广电媒体转变的挑战,也迫使其进行了第一次教育转型。体育新闻教育应时而动,开始进行全面变革,各院校更加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始兴建演播室、虚拟演播系统、播音主持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等针对多媒体业态的实验设施。
1.1.3全媒体盛宴——以媒介融合为主的人才培养阶段(21世纪以来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体育新闻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草根新闻从业者摧毁了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垄断权,并将新闻从说教变为了对话。跨形式、跨手段、跨感觉的全媒体将促使身在体育赛事周围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体育信息的记录者和者,甚至新闻记者往往要依靠他们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取信息。这将不只是传受双方位置的简单融合,其势必引起体育新闻教育赖以依存的媒介环境的震动。当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受到新技术的挑战,当主导传播流程的传播者地位受到动摇,体育新闻人才将如何应对这骤然变革的媒介业态?如何处理传统理念与实际操作的冲突?如何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是记者的舞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7这将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领域的最大变局。
1.2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体育新闻传播活动的“全媒体化”,可以借用世界著名新闻媒体出版集团——美国道琼斯公司的“水波纹”理论进行形象地阐述。当一个重大的体育新闻事件发生时,首先报道的是通讯社,然后是网站,接下来是电视台、系列刊物、报纸,最后还可以将这些信息录入商业资讯数据库,以方便付费用户进行检索。“一条新闻卖7次”不仅道出了全媒体时代的精髓,也对体育新闻学子提出了全媒体型的素质要求。结合体育新闻行业的特殊性,以及融合贯通的业界态势,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表述为技能全面、思维融合、基础宽厚、内外兼备。毋庸置疑,这一要求从思维方式、知识基础到技术运用、能力发展为体育新闻教育打上了全媒体的时代烙印,从人的全面塑造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学理角度来审视这一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要求,可将其归类为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对人的培养的4个维度:专业技术、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1.2.1技能全面的体育新闻专业技术对体育新闻专业技术最为形象的表述应该是“T”型架构,即以文字、图片、图像、网络新媒体表现形式等报道技术为支撑的专业基本技术,应该做到对赛事赛况准确完美的呈现,对球员、参与者的形象生动刻画,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一般性技术操作的要求,怡似“T”的一横;能够在不同媒介技术中间进行灵活转换,娴熟进行媒介形态、技术与体育赛事赛场动态的无缝组合运用整体表现形式达到传播技术编排设计与体育精神、运动理念的最优效果则是对体育新闻人才专业综合技术的更高要求,这就有如“T”的一竖。这种整体优势突出的专业技术才更能适应媒介融合与体育赛事报道的实践需要。
1.2.2思维融合的体育新闻专业态度全媒体时代,体育报道将更为突显其多种媒介表现形态、立体传播效果的优势和特色,这决定了体育新闻人必须要冲破原有的传统媒体思维和固有的媒体界限意识,以融合性的理念分析、处理、组合体育新闻信息。这意味着,对不断尝试新事物、新概念、新方法的追求,改进现有的方案和规则,找寻和创造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与作品形态,这些敢为人先的新措施与新尝试是对思维能力的不断超越。同时,必须要保持理性思考和批判精神,坚守职业道德、对社会充满责任感、不断满足受众的体育信息需求、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与挑战、加强体育参与与体验等,这些也都是体育新闻人永不过时的专业态度和准则,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新闻报道有深度、有特色,蕴含着理性与批判的光辉。
1.2.3基础宽厚的体育新闻专业知识全媒体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与共享,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使得体育新闻人在报道体育赛事或事件时要能够运用运动医学、生理学或是其他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去剖析问题,将高深莫测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报道,把晦涩难懂的专门术语转化成明白如话的大众语言,把枯燥无味的数据转化成活灵活现的视觉形象。这些都建立在体育新闻人对体育专业知识的专杂结合,对新闻传播知识与技巧的融会贯通,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把握和信息呈现美感的处理等。因此,广博的知识积累和宽厚的人文基础是体育新闻人才的立身之本,精深的体育专业知识与新闻传播知识是其突围之路,唯有这样才能应对不同的传播环境与态势。
1.2.4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内外兼备的体育新闻专业能力具体指,媒介融合实践中能够顺利完成体育新闻报道的信息处理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体育赛场,能够为受众筛选、探寻、鉴别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整合、呈现,帮助受众更加真实、系统、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体育赛事与体育精神M。同时,在全球范围体育交流实践中,能够擅用沟通能力在各种信息、观点、文化背景,甚至是价值观的摩擦与碰撞中,巧妙而准确地传递知识、表达立场与态度、沟通感情和交流思想。最后,对于不断变化的受众需求、赛场环境、工作难度以及不断涌现的新的技术形态和传播观念,能够运用其敏锐的受众需求触觉、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等适应能力予以克服,直至臻于完美,这些都将成为奔跑在体育赛场报道一线的体育记者不可或缺的专业能力。
2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
全媒体时代,作为培养全媒体型人才的体育新闻教育应该具备鲜明的特征,以适应这一时代背景对体育新闻人才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体育新闻教学与研究领域、体育媒介传播实践领域和体育赛事研究领域等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2轮(共计30人次)咨询与访谈,结合教育学、新闻学、传播学和体育学等相关文献,对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从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剖析教育活动,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特征是在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中得以突显的。作为对时代要求的回应和超越,体育新闻教育在厚基础、重融合的时代性的教育理念引导下,通过融合性的课程设置与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呼应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要求,通过考试评价、作业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评价以及媒体实训等具有弹性的、多元的教育评价对体育新闻人才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予以检验。虽然,其中还必然包含教学方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其他环节的配合,但突出强调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理念的时代性、课程设置的融合性、实践教学的开放性和教育评价的多元性等特征,而其他环节的完善与改进则隐性地蕴含在这4个特色鲜明的关键环节中(见图1)。
2.1教育理念的时代性
时代性的教育理念是整个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核心,引领着体育新闻教育活动的方向,其突出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与时俱进。专门型的精英、复合型的人才是体育新闻教育为适应不同媒介背景和业务操作需求的产物。然而,体育新闻教育当前所面对的媒体或专业领域正在发生变化,泾渭分明的介质差异正在缩小,报网融合、网络电视台、电子出版物等融合形式层出不穷1变化的实务需要打通隔阂的全媒体技能,融合的媒体需要适应全媒体流程的全能记者。全媒体时代不仅对体育新闻操作流程进行了翻天覆地的革新,同时也从体育赛事报道技术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新闻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日益升级的赛场争夺使得媒介技术不断精进、媒体技能不断革新,多渠道、多媒体、多平台的采编流程向传统的体育新闻教育理念发起了冲击,具有鲜明体育特色的全媒体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之选。跨媒体的操作、融合性的报道编排才能迎合瞬息万变的体育赛事节奏,适应跌宕起伏的竞争态势,这当然不只是对人才技能层面的要求,而是同时涵盖了知识、能力与专业精神,是对体育新闻人才地的全方位塑造,是极具时代特色的理念更新。
2.2课程设置的融合性
鲜明的融合性特征得益于媒介融合的催促与“大新闻”观的关照,它是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活动的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随着信息技术与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对于传统媒体的渗透之势愈演愈烈,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马力全开,同质媒体与异质媒体的融合可谓一日千里,这使得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得不将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的精进以及媒介融合的深入等因素考虑到课程编排理念中。因此,面向多媒体态势的融合与全媒体业态的强盛,以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新媒体的融合性特征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打造提供了知识与技能支持;体育特色类课程与专业课程互为支撑,突显体育新闻人才的职业特征与优势,使体育知识与技能特色成为人才竞争的标签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跨媒体工作能力,使其适应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专业英语类课程使得学生对日益国际化的体育赛事与事件的解读做好了思想上和知识上的准备,能够发挥出体育这项国际性语言的魅力;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知识的有效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厚基础”作用,培养学生宽厚的人文底蕴与精深的专业知识。
2.3实践教学的开放性
实践教学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教育的重点,更是人才培养活动的着力点,对体育新闻人才的塑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开放性突显在实验教学体系的兼容并包、实验教学设施的跨界融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广泛覆盖以及实践教学的系统有序c媒介融合下的体育媒体最为突显的就是对于信息技术的跟进与结合,全能记者、全媒体型人才的打造都是建立在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基础上的。新旧媒体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贯通全媒体技能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实验课程以及跨校作战的拓展类课程将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与实习过程的灵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得以充分发挥。除此之外,尤其应该突显的是实践教学中体育精神、体育赛事对于新闻技能训练的融合与引导,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中,也必然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实践类课程的全媒体打造、体育特色实践的丰富多样强化了学生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锤炼了实战演练的意识与技能,使其实践经验得以积累、融合性思维得以形成。创造性地打通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实践教学,既兼容并包地吸纳了传统模式的精华,也开放豁达地引进了时代需求的新生力量。
2.4教育评价的多元性
弹性多元的评价体系是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个性得以彰显的重要保证,更是检验体育新闻人才培养成效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实践性、个性化、融合包容的思维方式是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人才最为引人注目的特质,它们是通过丰富多样的评价形态、多种渠道的评价方式得以实现的。课程学习的定量考核、课外活动的定性评价、实践作品、项目设计与媒体实训考查的定量与定性结合不仅丰富了评价形式,更呵护了学生的能动性与创造性。同时,体育赛事、事件或人物作为体育新闻学生的主要关注点,也应该引入评价元素,无论是在作品、作业、考试评价,课堂表现、第二课堂考核,还是媒体实训、校外实践中,都应该以此作为其专业素质考核的中心。这样,不仅检验了学习效果,更是鼓励、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的重视,起到突显专业特色的导向作用,为时代性教育理念的贯彻、融合性课程效果的达成以及实践教学的重心前移保驾护航。
3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
3.1教育理念困境:囿于专识、定位失准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理念最直接的体现,体育新闻专业的实践性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需求的紧密联系,必须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专业面向以及体育媒体发展的基础上予以制定,尤其应该体现时代性。因而,面对极具变革的全媒体时代,掌握多种媒介技能、具有融合理念与思维方式的跨媒体人才才是应对媒介形态与技术精进的不二之选。但作为体育新闻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体育院校培养目标似乎并不乐观见表1。在列出的11所体育院校新闻学专业中,7所院校提到了“专门人才”或“专业人才”,除此之外,“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等描述是对人才规格的进一步定义,均没有体现出全媒体业态、跨媒体需求对于人才培养导向的影响,没有从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关注与跟进当下乃至未来人才发展的时代条件,因而无法及时、快速地跟进媒介发展态势,树立全媒体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反观国内外知名新闻院校的改革实践,对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最先体现为对于培养理念的变革与培养目标的整合,以此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引。很显然,我国体育新闻教育还停留在传统媒体框架下的人才培养视野中,尚未对全媒体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到来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还没有意识到媒体行业调整与行业导向变化对人才培养活动的影响,这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图景,更无法满足全媒体时代对体育新闻人才技能全面、思维融合的要求。
3.2课程设置困境专精有余、融合不足
与中美综合性大学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相比,各体育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传统、陈旧,整体构成类似,基本上是“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体育理论或项目课”,以媒体种类作为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采用的是大而全的编排理念,其课程内容安排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4方面。(1)缺乏跨媒体类、新媒体类课程,融合类课程缺失。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有1~2门体现网络或传媒新技术类的课程,其他院校均是以传统的报刊、电视新闻业务为重点。(2实践类课程不突出。学生缺
少贴近业界形态的动手实践,缺乏实战演练的锤炼与引导,不利于实践经验的积累与融合性思维的形成。(3)缺乏专业英语类课程。仅有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西安体育学院开设个别体育新闻英语采写方面的课程。(4通识类课程广博不足,“拉郎配”现象明显。与专业类知识缺少有效融合,导致学生“基础不宽,专业不专”。总的来说,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实质上是专精有余、融合不足,在有意识地向融合或是新媒体靠拢的过程中,还仅是停留在对多个不同媒介专业技术知识的灌输,跨学科、跨介质的课程融合没有真正实现,融而未合,课程设置几乎没有体现出融合的特征。
3.3实践教学困境设施陈旧、覆盖不全由于体育新闻专业的建设时间较短,几乎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形成规模,国内体育新闻专业现有的实验室等实验教学设施除部分发达城市的院校有所改进外,大部分院校仍是沿用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的建设,相对于体育新闻实践的高要求来说,其投入显得异常单薄。实验室建设与使用尚未形成规模,缺少具有融合、跨媒体理念的实验教学平台,远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更谈不上与媒体发展同步。从实验室建设较为良好的院校来看,上海体育学院相对较为完备,但其已建成的7个实验室中,仅有媒介创意实验室能够做到网络实践,贴近新媒体教学;
紧随其后的成都体育学院,已建成的5个实验室也皆是为传统媒体实践教学服务;其他建成数量相对较少的院校更难体现对新媒体或是全媒体的跟进。
另外,从实习基地的签约面向和时间维度来看,地处上海与北京有利地缘与媒体条件的上海体育学院与北京体育大学的实习基地建设情况不甚理想(见表2、表3,仍然存在新媒体覆盖不足、层次结构单_、稳固程度不足等缺陷,可想而知,尚不具备如此有利条件的其他院校的情况。
3.4教育评价困境:刚性划一、导向失责
体育新闻教育的评价体系忽视了自身的特殊性,割裂了体育新闻教学与实践的天然联系,套用单一、呆板的理论考试方式检验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养成,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尽管部分院校已经开始注意第二课堂或是实习实践考察的重要性,但囿于定量的刚性考核体系,难以将实习作品、实验项目、运动体验、体育技能掌握等极具体育新闻学科特色的方式作为衡量学生动手能力、业务思维与专业技能习得的标准,过于规范化的指导和考评,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发展。对于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体育新闻采、写、编、评等专业类课程,以纸笔作答为主的考试消解了新闻作品、项目设计等实践因素的关键性作用,忽视了学生诸如对赛场状况的镜头选择、报道画面的构图设计、报道节奏乃至话外音运用水平的考察和体现,无法有效地贯通体育新闻专业技能,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各个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对于锻炼和培养学生体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体育特色类课程,刻板的考试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缺少运动体验与感受将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新闻或事件的敏感度降低。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仍然是书本到书本、实践归实践,无法做到对其全面发展的评估与引导^,无法体现其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专杂统一,又何谈应对全媒体时代体育赛事报道要求的不断升级。
4全媒体时代我国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是媒体图景的狂欢,更是体育新闻教育时代转型的新契机6]。为此,必须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以全媒体变革为基础,将媒介融合嵌入到课程设置中去,将学生的实习实践、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转以及评价体系与方式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要求予以调整,用创新性的融合教育减少改革中的摩擦损耗。只有这样,体育新闻教育的转型之路才会畅通无阻。
4.1体育新闻教育理念转型:培养基础宽厚、思维融合的全媒体型人才
体育新闻教育必须从专精的人才培养理念向厚基础、重融合转变。全媒体时代,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将不再只是如何做好单一媒体新闻报道的问题,而是在面对重大体育赛事或体育事件时,如何根据已有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职业敏感选择最快的传播媒介,平衡不同媒介的要求,有效地进行多层次、递进式传播的问题。从培养目标的角度具化对人才培养理念的改变,引导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结合体育新闻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培养目标进行系统策划与改进,在突显和贯穿体育特色的基础上,从2个维度入手,以“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和“模块教学体系一专业目标体系”为切入点,构建全媒体型体育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
4.1.1打造统分结合的纵向培养目标体系总体目标一年度目标根据学生专业素质渐进性发展的规律,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增设各年度阶段分目标,初步提出学生每年度应该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标准,注意在新闻技能教学之外融入体育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锻炼,以知识了解到运动体验再到体育行家为渐次目标,为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安排奠定基础,进一步细化和突显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
4.1.2构建协调有效的横向培养目标体系:模块教学一专业目标基于体育新闻专业较强的实践性与专业针对性,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第二课程等社会活动搭配进行,通过模块式的整合方式锻炼、培养体育新闻人才的各项技能,及其与体育特色的有效结合,在引导“体育”与各模块搭配组合的前提下,深化学生的知识习得与职业行为养成,探索各类专业素质在培养目标体系中的位置与形成渠道。这样既有利于依据具体的子目标,设置相应所需要的课程、实践环节以及课外活动,使课程设置有理可依,也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学生根据培养目标的层次与要求进行自主选择,最终形成一个镶嵌式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4.2课程设置转型强化通识教育,打造融合课程
体育新闻教育在面临全媒体时代变革与现实危机的双重挑战下,打造融合课程、加强通识教育和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成为其应对的有效措施。
4.2.1突出前沿,打造融合课程理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衔接关系,遵循体育新闻实务流程与课程设置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有课程进行必要的整合,可以考虑将新闻采、写、编、评课程进行相应的合并,打通平面媒体、广电媒体以及新媒体的界限,实现跨介质的融合。删减部分明显不适应目前媒介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课程,代以由于媒体融合而急需设置的理论或是业务课程,如融合新闻业务、媒介科技、网络传播、网页设计等的课程,着力打造“大新闻”概念,力求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同时,为拓宽就业面打下基础。
4.2.2突出特色,强化通识教育体育新闻工作者面对的经常是全球范围内的比赛,会涉及到不同国家、种族、信仰之间的碰撞,因而,必须注重媒介业务课程与人文、社会课程的深层次整合,用专业精神和人文主义素养引领舆论方向只有在知识和业务层面上进行整合,才能使学生对复杂的体育事件、重大的体育赛事做出跨学科分析和跨媒体传播。同时,增设英语类的特色课程,做体育英语类精品课程,形成拳头产品,为做好体育赛事的国际化传播锤炼传播素养,以适应不断深入的媒介融合与全媒体时代的挑战。
4.2.3突出实践,增加实践课程比重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建设适应全媒体形态的体育新闻人才实践课程体系: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的基础性实验课程着力打造学生的基础性技能,并辅以对新兴媒介技术的认识与了解;以贯通采、写、编、评、摄、录、播全过程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重点强化学生各类媒介技术操作与运用能力,为跨媒体运作打下基础;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的创新性实验课程实现对多种媒介形态的综合设计与应用,以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媒体需求;作为强化课程建设进行跨校辅修的拓展类课程,强调对厚基础、重通识理念的贯彻。
4.3实践教学转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践教学重心前移体育新闻教育应该抓住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契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紧密对接体育传媒行业,将体育新闻实践教学重心前移,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将职业训练与动手操作前移到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4.3.1推动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构建跨媒体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验设施已经不只是教育内容的辅助,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成败。在不断完善信息(尤其是体育信息采集、编制功能}的基础上,建设多元设备、多元功能、多元扩展空间的全媒体实验平台,将新媒体实验室的建设融入其中,使全媒体操作与应用成为可能,与媒体实践接轨,前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使校内实验教学成为职业工作的有效铺垫1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在技术层面上的理论思考能力。
4.3.2 构建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实验教学体系以功能全面的实验中心为基础,构建旨在培养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打造集基础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为一体的实验教学课程系统。充分利用融合性的实验教学平台与实验中心,以新媒体体育传播流程为主线,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实验内容贯通体育新闻采、写、编、评、摄、录、播;实验项目覆盖体育新闻传播全过程,即可模拟或实现从体育新闻、体育赛事、体育广告创意策划、数字化制作到播出的全过程,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全媒体型体育传媒人才。
4.3.3与媒体携手共同打造多层次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中央到地方不同层级的纵向实习带,建构不同媒介、不同形态的横向实践基地,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网络,为学生深入实践第一线提供不同面向、丰富多样的专业平台,使教师与学生都具有双重身份,为其职业角色提前预热。同时,促成学校与媒体共同设计规划实习基地,联手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是将人才培养与体育新闻实践融为一体的有效过程。
4.4教育评价转型:由单一的理论考试转变为综合性评估探索弹性多元的评价方法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纸笔作答为主定量评价学生的方式,结合媒体实践、课堂表现、第二课堂、作品与项目设计成果等多种渠道,形成主客观相结合、定性与定量
(一)全民共同参与
在传统的媒体形式下,信息传播渠道基本包括电视、报纸和广播。话语权被牢牢掌握在媒体手中。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相继出现,当今社会的传播媒介变得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渠道霸权”逐渐转变为“渠道过剩”。这使得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信息传播的平台也更加开放,传播形式更加多样,越来越多的平民大众成为信息者,他们运用更加便捷的传播方式行使自身的话语权。
(二)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移动传媒、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为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渠道。与之相对应的,全媒体时代随之到来,这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烈冲击,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鲜明的多样化特点。传统模式下那种固定地点、固定时间、你播我看的单向传播形式逐渐被打破,人们在任意地点和时间都可以随意接收信息。显然,在全媒体背景下受众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权利,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逐渐减小。
(三)受众细分化
在全媒体背景下,传播不仅呈现出小众化特点,还逐渐形成分众化。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用户逐渐攀升,媒体的不断变革,为受众的细分化提供了可能。同时,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使得节目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受众的选择范围也逐渐加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节目的参与者、制作者,节目形态、内容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二、全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的适配性思考
(一)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
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的教学实际,在播音主持教学过程中组织关于“媒介素养”的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媒的了解与认知,增强媒介素养教育。在师资力量方面,既可以邀请校园外的媒体从业人员,也可以聘请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学人员。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学生信息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的培养,根据对相关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这主要是指,指导学生透过新闻报道的表面信息,主动分析新闻事件背后隐含的内容,并对之进行深入思考。此外,高校还可以运用校园内的报社、广播、电视台等平台,让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具体的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工作程序,进一步增强其对媒体的了解,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媒介素养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主体意识。
(二)革新考核方式
从报纸到电视再到互联网,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时代,即“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源自一间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目前,业界对“全媒体”概念主要以彭兰教授和周洋为代表的两种观念为主。一个从“营运的理念上”来说,彭兰教授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以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另一个从“传播形态上”来说,周洋颇具代表性。他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业界的应用侧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的“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的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笔者认为无论是从营运理念角度或者传播角度,“全媒体时代”对受众收视习惯的影响在于“收视碎片化”以及“瞬间收视时长的缩短”。这是因为新的媒体创新层出不穷,媒介形式花样百出,报纸的版面被不断的扩张,电视的频道从几十个变成了几百个,视觉记忆是影像的碎片,人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媒介变化也反映了消费的变化,媒介的破碎化是消费的多元化和部落化的体现。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的消费习惯已然发生了变化,基于此,新媒体视频内容生产也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传播大师麦克卢汉曾说:“每一种新媒介都创造了自己的环境,这个环境对人的各种感知施加影响,这种影响是完全的和无情的”。
1 “碎片化”导致新视听内容生产必须采用工厂化的生产模式
任何生产模式都不能离开当下的媒介环境以及技术环境。新技术的发明,直接带来了媒介生产方式的改变以及新媒体的诞生。在这个时代工业社会正在努力弄懂技术如何改变世界以及传播媒介----尤其是电视----如何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当下,我们所面临的媒介生态环境便是互联网的崛起,以及快餐化的文化消费模式。在全媒体时代,授传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人都是消息的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海量的信息也改变了媒体现有的生产模式。与既有传统电视媒体所生产的单向的、定量的生产模式相比,新视听内容则需要以双向的、海量的内容特征吸引新的用户群体,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用户。
2 “弱连接”带来制作环节扁平化
“弱连接”(一般的熟人关系)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在其著名论文《弱连接的强度》中提出的,它与“强连接”(血亲关系和亲密朋友等)概念相对。在其研究中,格兰诺维特考察了人们寻找工作时的信息获得途径。他发现,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访者是通过他们并不太熟悉的“弱连接”找到工作岗位的,这些人仅仅是在关键时刻将空闲职位信息告诉了求职者。他指出,“强连接”所掌握的信息彼此间有高度的同质性,而“弱连接”所掌握的信息则彼此具有异质性,互补性较强。因此,在某些时候“弱连接”所起的作用要超过“强连接”。在目前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中,多采用了集成式的内容生产方式。然而,在互联网模式下,新媒介内容生产正以一种低廉和高效的方式为记者提供了众多 “弱连接”,从而实现信息来源的多样性。需要指出的是,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由于该模式的实现,新媒体制作环节发生了巨大改变。相对于传统电视内容生产的内容前期策划、内容采集、内容后期制作三个环节分别由不同人员承担所不同,以上三个环节呈现出不断集中聚合的趋势,即该三个环节由从前的多部门或多人历时性地完成转变为现在的由单一部门或单一个人基本同时完成。
3 海量内容提供为视听新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便捷通道
电视内容生产是一项具创新性的工作。人类所进行的各种创造活动,大部分是利用前人已有的成果进行增减组合,如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便是“创新”。在创造学中,所谓的组合创新法,正是将原有的某些事物联合起来产生新事物的创新策略。这种技法同样可以用来进行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常用的组合法有同物自组、异类组合、主体附加和信息交汇法等。跨节目形态的同物自组,就是把同一类物品组合在一起来得到新的产品。如真人秀节目便是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综艺娱乐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新媒体内容生产链条中,内容源分别主要来自于传统电视媒体、互联网。形态囊括了新闻资讯、纪实节目、综艺节目等;而来自于互联网的内容则更为广泛,包括了博客、自拍。海量的信息源为内容创新提供了内容基础。也为未来视听新媒体内容创新提供了新的嫁接契机。
4 新媒体跨媒介特质为内容生产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现阶段的新媒体视听是一种具有跨越电视、互联网媒介特质的新媒介,如IPTV业务。这些跨媒体形式与跨艺术形式的组合,同时将不同类型的物品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事物。电视节目的异类组合可以分为跨媒体形式和跨艺术形式两种。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是四大主要媒体形式。当一档电视节目跨越媒体形式的分界,就有可能成为创新之举。内容制播与技术不断向数字化迈进;传输网络不断向宽带化、IP化推进;接收中端不断向融合化、平台化发展。这样的物质、技术基础,为新媒体跨媒介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5 节目内容管理急需寻求适应各种视听节目服务形态统一管理框架
目前,媒体形态的多元化与媒体形态的融合化正在同步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内容主体、内容传输网络与内容接收终端都在向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内容、网络、终端又都在向平台化发展,并都在对产业连的其他环境进行纵向和横向整合。这势必对现行依据渠道、终端划分进行管理的框架提出严峻挑战。在这种发展形势下,现行 的很多管理制度都将是暂时性的、过渡性的,最终都有必要纳入一个系统、融合、统一的管理框架。未来媒体内容的管理框架将寻求两个方面的统一:一是各种视听媒体业态之间实现统一的内容监管标准,二是传统广电媒体与视听新媒体之间实现统一的内容监管标准。这将是中国未来新视听节目内容发展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体融合 现状 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4(b)-0171-02
新媒体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形成的一种新兴媒体,是现代媒体时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新媒体虽然有别于传统媒体,却又与传统媒体互相依托。在现代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正逐渐发生融合。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的特征和优势
1.1 传统媒体的特征和优势
传统媒体是具有固定的模式、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章制度的。传统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无论是对信息的采编、审核还是,都必须要先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信息是真实有效的之后才能够给大众。这一点很好地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根本上避免了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传播。再者,由于传统媒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存在时间较长,所以已经建设起了庞大、专业的队伍。
1.2 新媒体的特征和优势
新媒体在发展中,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改变了整个媒体行业,更改变了我们的时代。所谓新媒体,是指在各种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推动下,所形成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以手机、电脑、平板等为终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卫星等渠道来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或者说,一切区别于传统报刊、电视及广播等的媒体,都可以算是新媒体。具体来说,新媒体的特点主要包括:(1)信息传播迅速。新媒体不像传统媒体一般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和后期制作后才能够将信息传播出去,而是直接利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终端,通过网络等渠道,快速地传播信息;(2)信息交流频繁。新媒体打破了信息交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利用新媒体来互相传递信息,这使得信息交流变得十分频繁;(3)信息形式和内容丰富。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是多元化的,可以是以传统的文字形式传播,也可以是以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传播,同时其信息内容也包罗万象,涵盖了天南海北、世界各地、各种视角的信息。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
2.1 媒体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现如今,随着网络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的资源正逐渐实现共享,很多传统媒体上的新闻信息也同时出现在了新媒体上面,相应的,传统媒体的刊登内容也越来越跟得上网络“潮流”。这一现象,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重要体现,代表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已经打开了共赢局面。并且,随着媒体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大传统新闻媒体,包括一些国家级别的新闻媒体,都纷纷开始创建网络新闻平台,将新闻内容与网络同步。再者,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亦都纷纷开设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正逐步通过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来扩大公共事务的影响力,增进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些都在促使着媒体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2.2 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当今时代,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所谓“全媒体”,指的是将多种不同的媒体组合在一起,以尽可能地实现多种媒体资源之间的共享。全媒体时代的最突出表现就是“一套人马,多个媒体”,也即是说,由同一个新闻媒体团队同时负责传统媒体的工作和新媒体的工作。全媒体的建立无疑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二者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了二者的优势互补。具体来说,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采编资源丰富、信息权威性高,新媒体的优势则在于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而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可充分发挥其各自长处,从而打造出一个跨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全媒体平台。与此同时,现今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也越来越全面,通常一人可身兼多职,既为采编新闻的记者,也负责从数码终端上传信息至新媒体的工作。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传统媒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无论在管理体制上,还是实际管理工作中,都是非常严格的。但是,也正因为其管理的严格性,导致其实际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较低。而新媒体虽然较传统媒体来说,人力资源配置较为灵活,但这种灵活同时也是一种不稳定、不成熟的表现,这主要是由于整个新媒体行业目前的管理制度都十分不健全,缺乏科学有力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所导致的。可见,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其管理体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3.2 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就现今情况来看,我国传统的媒体人员虽然本专业技能过关,但对新媒体的了解却比较有限,相关业务不够熟练,无法满足新媒体发展需求。而反之,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员,又大多数都是一些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而非媒体专业人才,所以仅能够满足技术上的操作需求,对媒体行业的了解和熟悉却比较有限。所以,综合来看,我国目前尚十分缺乏综合素质较高的、能够同时满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工作要求的媒体行业人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
3.3 缺乏有效的规划
目前对于我国而言,传统媒体仍旧是主流媒体,是国家重点发展、严格约束、完善规划的媒体。而新媒体在这些方面是远远不足的,其既缺乏有效的发展规划,也缺乏完善的法律约束,所以在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调解的矛盾。若这一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将会大大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有效途径
4.1 转变思想和观念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于媒体行业来说可谓是一场重大变革,所以必须要先转变思想和观念。现代媒体行业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下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意识到推动媒体融合的重要性,从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努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4.2 完善管理体制
新媒体的发展是迅速的,覆盖面是广泛的,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例如很多网络媒体上的新闻内容其实是假的或者抄袭的,但由于其传播速度快,所以反而比真实原创的传统媒体内容更受人们关注。这种风气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所以若想促进媒体融合,必须要尽快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法律建设,I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使各类媒体的权益都得到有力保护。同时还要大力开展“净网”活动,加大力度打击侵权行为。
4.3 挖掘传统媒体优势
如今新媒体的优势人所共睹,但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没有优势。若想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应当要大力挖掘传统媒体优势,例如传统媒体在信息采集、核实及解读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并将其有力地发挥出来,延伸到新媒体之上,使新媒体也变得如传统媒体一般具有品质和专业权威。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乃是必然趋势,但是,具体要怎样融合,如何才能够更好地融合,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面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只有找到正确的思路与策略,才能够解决困难,推动二者的共荣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学术期刊、封面设计、数字出版、视觉体验、互联网+、眼动仪
当前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形成的“互联网+”趋势影响着知识的认知与传播。学术成果的发表、展示、获取、宣传和传播等模式正发生着改变,对传统的学术期刊运营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术期刊的建设需要重视与“互联网+”时代背景相结合,探索形成“互联网+学术”的模态,促进期刊进行适应于移动互联与数字化特征的品牌构建。在此背景下,长期被国内众多学术期刊忽视的封面设计也需要重新进行调整,以助力期刊数字出版的创新与学术品牌化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期刊封面的作用
科技期刊封面图像在塑造期刊形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理解、传播、创新、合作和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可视化手段在平面设计中的一种应用形式。[1]“互联网+”趋势带来的影响也改变着学术类期刊的封面,使其不再仅限于平面设计范畴,而是融合了信息设计、交互设计等诸多方面。
1.整合期刊信息
移动互联信息时代的期刊必须适应“多屏”载体的全媒体管理及传播要求。若将学术期刊的纸质传阅特征称为封面设计1.0时代的话,数据库检索与PC端阅读特征则为封面设计2.0时代,而当下的“多屏”全媒体媒介与移动查阅成为封面设计3.0时代的主要特征。当在移动端设备上进行期刊展现时,封面设计的作用是将期刊信息可视化,平面设计仅仅是外在表象,实质上蕴含了信息设计,即让期刊重要信息在局促有限的屏幕空间里得到有效的呈现,使读者易于识别和甄选,利于快速查阅,并且适合在各种媒介渠道上进行较统一的展现。这正是数字出版时代区别于传统纸媒对学术期刊封面提出的新要求。
2.构建期刊形象
我国大部分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较多地考虑与其内容严肃性的统一,封面基本上是“庄重”“严肃”的格调。[2]但把学术的严肃性与封面的风格诉求完全等同的理念值得商榷。而我国学术期刊忽视封面的设计,本质上是忽视封面的作用。封面应该成为期刊形象塑造的具体手段。追求高水平学术前沿的卓越精神属于学术期刊的内在品质形象,而版式、封面等则是外在视觉形象。在信息海量且传播快速的时代,视觉形象是期刊品牌形象不可缺失的组成。譬如图1日本科学期刊GenestoCells,根据每期主题专门邀请艺术家和设计师绘制封面,浮世绘式的风格、图形化解读生物科技成为该期刊独树一帜的形象,封面成为期刊塑造品牌形象的重要手段。
3.增强UI视效
“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应充分遵循全媒体开发的设计定位,期刊的封面属于新媒体UI的重要构成要素,这是封面在传统纸媒时代不具备的作用。在移动端的新媒介呈现上,学术期刊封面往往不能沿袭纸媒的设计思路,应该采用做互联网产品开发的定位来进行全媒体融合。以App、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形式为例,期刊封面会变化为近似图标的大小。因此,数字出版时代的期刊封面还必须考虑扮演界面元素的作用,将封面设计与UI设计相整合:封面的变化应具备小尺寸的适应力与识别性,并且封面的识别性与整个新媒体的形象识别密切关联。
4.助推学术传播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时代快速走向“视觉化”,对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走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样的时代文化特点决定了视觉的吸引力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3]对于传播学术和科技成果来讲,学术价值与水平高低固然是核心内容,但传播渠道及其效果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从数字出版时代的传播效应而言,封面具有提升吸引力、增加识别性和转化图解力的显著作用,从而更好地扩大期刊影响力、传播学术成果和科技知识。学术期刊的封面在新媒介载体上可以形成提升该学术期刊的传播效应,该作用相对于纸媒出版阶段被显著放大突出,成为封面新的重要价值。
二、探索期刊封面的视觉体验
为了更客观地了解读者对当前不同风格的学术期刊封面在屏幕上的视觉体验,笔者采用了眼动仪实验法对高校读者受众进行测试,通过仪器设备追踪用户的视线并捕捉数据,从而定量地分析封面上的图形与文字等信息蕴含的读者视线轨迹、视点聚焦等情况。
1.测试方案设置
(1)设备情况
本次测试实验采用“爱威视”品牌的眼动仪,型号为EV-DP1,采样率60赫兹,精准度为0.5度~1度,延迟时间<20毫秒。
(2)被测人员情况
被测人员共9名,男性5名,女性4名。所有测试者的近视度数均低于300度或视力正常。其中7名为高校教师,2名为在读硕士研究生。所有测试者均是各自学科领域学术期刊的读者,且均有数据库查询阅读文献的需求及经验;在阅读行为上,测试者经常用平板电脑或手机阅读。
(3)期刊情况
期刊封面选择主要考虑了学术期刊的学科类别分布、影响力较高的国内外期刊,以及整体视觉直观感受图像的简单与复杂的对比等。其中专门选择了比较重视封面设计的艺术学类期刊《装饰》来做特别关注和对比参考。最终,本次测试选择了医学、文科(管理学、经济学)、理工科、艺术学四大类共12个较新出版的期刊封面。选择的期刊及测试划分分别是:国外医学期刊THELANCET(《柳叶刀》)、国外文科类期刊TheEconomist(《经济学人》)、国外理工科类期刊Science(《科学》)、国内文科类期刊《经济研究》和《世界经济》、国内理工科类期刊《地理学报》和《石油勘探与开发》、国内艺术类期刊《装饰》。
(4)测试过程
首先对12本期刊封面采用交叉间插性的顺序进行呈现编码,即其顺序为:①国外医科;②国内文科;③国内理工科;④国外文科;⑤国外理工科;⑥国内艺术学。每个期刊封面展现时长为6秒钟。每个测试者按照①~⑥的编码顺序,以不同的期刊封面进行两轮呈现,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2.实验测试结果
完成所有测试后,通过眼动仪配套软件生成了测试数据叠加后的热点图、轨迹图和焦点图。输出的图像蕴含了设备对被测试者视线的数据捕捉及其定量分析后的可视化呈现,再结合后面的案例分析,为针对视觉体验的封面设计思路的提出提供了科学依据。
3.重构封面的视觉体验设计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出版应该引入“以用户为中心(UCD)”的理念,立足于用户的视角,重新审视期刊的封面设计。以读者为核心用户群的期刊封面一方面充分考虑全媒体跨平台的适应性,另一方面重新思考封面设计,重视用户形成的视觉感受、印象及其影响,即封面的视觉体验。互联网思维下的封面设计,可谓是封面形式下的用户体验设计(UED)。
(1)信息可视化:
图像塑造视觉传播无论是文字风格,还是图像主体风格的期刊封面,封面文章信息或内容提要都是集中关注的热点。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较多地采用了图像的封面。封面采用图像图形与学术的严肃性、权威性并不矛盾。这些图像或图形是对本期主题或重要学术成果的可视化解读,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本期杂志的学术内容,让封面也具备了传播力。随着科技和数字媒体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受众所消化的信息越来越多,数字出版与传统印刷出版物在受众互动方式上存在差异:信息时代引发了受众处理信息和浏览网站方式的革新,产生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持续性部分关注,从而形成“注意力碎片”。随着不断获得的海量信息,大脑喜欢筛选并关注与众不同的信息,所以用可视化来传播信息,可以更容易吸引受众更多的注意力碎片。[4]从当前人们的认知行为来看,封面图像信息更容易形成视觉聚焦,聚集移动阅读造成的惯性化碎片式注意力。积极地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用户的“读屏”行为与“读图”习惯,学术期刊才能不负知识传播的使命,应对网络上纷杂信息的冲击。
(2)图文逻辑性:
排版架构视线关系几乎在所有的期刊封面上,刊名字体区域都为视线分布最密集(圈分布的密集程度),也是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圈越大代表视线停留关注时间越长)。从视线移动顺序上看,刊名区域在视觉热点区域中的顺序靠前。刊名设计是期刊品牌外在形象设计的核心,承载着体现期刊品质、表达期刊内涵的重要作用[5]。追踪视线轨迹可以看出:较多被测试者将视线从首先关注刊名移动到围绕或紧邻刊名的区域,且遵循视线习惯,首先进行平行移动。《装饰》封面的视线逻辑比较清楚地呈现出了这一规律。因此,封面设计可以对此视线关系多加利用,让封面的刊名、文字信息和图像图案这三种视觉元素之间形成逻辑性:以期刊的刊名为首要核心;以期号卷号、封面文章、内容提要、导读等文字信息为次中心;以图像图形为底,形成图案解读与辅助提示。当封面采用图像图片时,尽量避免选择对比元素较多或较分散的图像,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图文排版蕴含的视线逻辑。譬如,右侧封面右下角的众多国旗图案区域就分散了一部分视线,该封面的视线逻辑清晰度弱于左侧的封面。此外,还需要考虑在移动端呈现效果的识别性,尤其以缩略图和图标方式展示期刊封面。根据掌上阅读的需求,一般说来,应考虑小至32×32分辨率下封面展现的识别效果:①期刊刊名的独立性识别;②不同期号的选择性识别;③图像与不同期号之间的对应性识别。
(3)整体认知感:
边缘利用周边视觉,封面图幅边缘和周边区域并不缺少视觉的关注。这种情形符合认知心理学公认的结论:对于识别具体物体来说,中央视觉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认知整体场景而言,周边视觉更为关键。[6]尤其是习惯了PC端阅读的用户,已经感知到了这种认知经验。因此本次测试结果也反映了这种视觉认知行为。这是纸媒体出版的封面不具备的认知特征。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封面设计应更加注重积极运用和发挥该认知特征。封面的周边区域非但不是“鸡肋”,而且可以强化封面的整体识别。文字信息与图像之间的视觉关系往往是封面设计的难点。若在封面中间区域进行图文叠加,往往使图文之间的识别性互为干扰。而若采用周边视觉的认知原理,则可成为另一种设计方案,且契合认知心理学原理。譬如期刊THELANCET、Science的导读文字都放在顶部或底部非常靠近封面边沿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影响用户的关注:焦点图上这些区域的亮斑叠加较多,形成了仅次于刊名的焦点聚集区。
(4)操作引导性:
视觉隐喻引导用户期刊封面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四和书脊[7],狭义的封面往往仅是指封一。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端的期刊产品,若要呈现出包括封一在内的所有封面,就意味着要呈现多个图片信息。与纸媒出版迥异的是,数字出版物除了内容信息本身以外,还蕴含诸多操作,即多种阅读场景下的交互行为。封面图片还可成为产品的界面控件。设计师若仅仅是在视觉层次上追求“拟物”,而忽略了交互的“拟物”,那么这种设计是失败的。拟物设计的功能性在于通过界面中视觉的“隐喻”来引导用户。[8]例如英国BMJ出版集团除了有世界顶级综合医学期刊TheBMJ(《英国医学杂志》)外,还有开放获取期刊(OpenAccessJournal)和混合式期刊(HybridJournal)共60余种,覆盖纸媒、PC端、Pad和APP等多种出版模式。在数字出版产品上,期刊封面的展现需要符合互联网产品的交互特征。该Banner采用了典型的轮播图的交互控件形式。对单个期刊的封面呈现来讲,适应全媒体出版的视觉设计必须考虑交互性,封面图形要转换为界面控件,形成对用户操作行为的引导。这也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封面承载的创新功能对设计提出的产品需求。
结论
“互联网+”趋势促使数字出版进入全媒体跨平台阶段,也促进了学术传播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封面可以发挥相对于纸媒更大的作用,也出现了单一纸质封面所不具有的创新功能。在符合学术期刊办刊定位基础上的封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追求科技与艺术的形式统一,还要实现契合“互联网+”特征的创新。“互联网+”特征的影响也不仅仅是期刊品牌形象的构建,更重要的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及其产业的发展观。学术期刊的封面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传达设计,而应该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设计。与时代结合,可持续性地扩展影响力才是学术期刊不断创新的本质。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省科技厅2015年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平台”子课题“信息交互产品开发服务平台”(编号:2015GZ0080)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周睿 罗彬菲 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注释:
[1]王国燕、姚雨婷:“顶级科技期刊封面可视化及典型案例研究”,《出版科学》,2015.2。
[2]梁伟明:“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格调论”,《编辑学报》,2000.12。
[3]刘岭:“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视觉传播研究”,《东南传播》,2015.4。
[4][加]MarkSmiciklas:《视不可当:信息图与可视化传播》,项婷婷、张东宁译,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2013,第13-14页。
[5]谢晋业:“中国科技期刊刊名字体设计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38-02
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出版行业逐渐进入集印刷媒体、网络媒体及无线通信平台为一身的全媒体出版时代。全媒体出版使图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转变,继而对图书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新的要求。
1.1 全媒体出版对出版竞争的影响
全媒体意为全部的媒体,是继多媒体、跨媒体、数字媒体等概念之后出现的新概念。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及传播介质倚重的技术支持平台的角度来理解,全媒体出版是综合运用文、图、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全方位展示内容,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全媒体出版实现了将同一内容同时在纸质媒体、互联网、手机、手持阅读器及电影屏幕等不同媒体上,在内容跨媒体的基础上,强调多渠道出版的同步性,同时投放市场,给予读者更多类型的阅读体验,是一种整合营销的方式,构成影响力。
传统出版社是以图书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中心运营的,在这一产业链条中,图书出版业在本质上是通过规模化生产、复制和销售有形的纸质图书,实现盈利目标。在单一的产业链条中,有清晰的产业形态,即“图书生产商—图书分销商—读者市场”,因此,图书出版面临的竞争环境相对单一。就生产环节而言,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核心要素;在流通环节,要在各区域广泛拓展分销渠道,建立庞大完善的分销网络机构,覆盖更大比例的市场范围,占有更高的市场比率;在消费环节,也是产业链条的终端关键环节——读者(即产品的消费者),出版社必须将纸质图书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从而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消费环节,实现产品价值,获取再生产资本及盈利。
在全媒体出版时代,图书出版在强化内容竞争的基础上,由于出现了多种媒介传播平台,整个竞争模式从内容的“生产—销售”模式转向“信息—传播”模式,出版企业进入一个复杂多元的竞争环境中,面临来自不同层面的竞争者的压力,其中最大的竞争压力来自于替代品的替换能力。当内容与载体发生分离,即内容能以数字化方式独立存在时,内容成为信息产品,能在不同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这一传播媒介的多样性,决定了消费者选择的多样性和倾向性,因为不同介质之间存在较大的可替代性。因此,图书出版竞争将突破纸质图书的范畴,面临多种具有可替代性的媒体的竞争。
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密歇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指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独特与优越,是知识的积累,强调协调和整合能力。对图书编辑来说,核心竞争力就是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且别人无法模仿的特有优势,以及作为一个集体通过合理协调与有效整合,使个体最大优势得以体现。
一直以来,图书编辑的核心能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市场判断能力、选题策划能力、宣传推广能力和信息反馈能力。这四个方面全面概述了编辑在图书编辑流程各个阶段应具备的核心能力。但在全媒体出版时代,整合与协调能力对于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显得尤为重要,包括信息材料的集成能力、内容资源的全方位整合能力和多介质传播的协调能力等。当然,也包括在图书出版全过程中,图书编辑应具备的一般能力:较强的策划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等。
在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打造需从理念指导到实践操作全方位着手。
2.1 创新编辑理念——逐步立体化、数字化和互动化
所谓编辑理念,是指“编辑在编创媒体、结构文化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的关于媒体的主流活动与主导意识的思维灵智,是对编辑活动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意识的升华”。编辑理念是一种思维方式,在编辑工作中起着“灵魂”作用。对传统图书编辑来说,以文字内容为工作核心,以纸质图书为工作对象,是平面的、单向度的、传统的编辑理念,全媒体出版则需要立体的、数字化的、互动的创新理念。
编辑理念的创新主要包括:选题策划的立体化理念、出版流程的数字化理念以及营销宣传的互动化理念。从选题策划、图书出版到后期宣传营销,全程灌注全媒体出版理念。即在选题策划环节,编辑在进行纸质图书内容开发的同时,向网络、手机、手持阅读终端、影视等多媒体模式拓展。在出版流程中,编辑应在编审校环节、排版印刷环节、终端传播平台拓展环节应用数字技术,实现全程数字化、多媒体化操作。在宣传营销环节,树立与消费者的互动理念,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强化宣传营销的影响力和针对性。而且,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宣传营销,编辑都应该更多地关注受众,与受众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
2.2 革新编辑手段——注重集成性、整合性和协调性
在编辑实践过程中,采用何种编辑手段是编辑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在传统纸质图书的编辑过程中,编辑对内容的处理和传播形式的选择是平面的、单一的,采用的编辑手段是流程化的。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对于海量庞杂的信息材料、多渠道丰富的内容资源、多种传播媒介的选择以及读者个性化的需求,编辑需要革新编辑手段,通过对信息材料的集成处理,对多方面内容资源的深层整合,对多种传播媒介的协调运用,来调动编辑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版社在全媒体竞争环境下的竞争优势。
首先,对信息材料的集成处理。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达,人们每天接受海量信息的轰炸,而这些信息大多是零散的、破碎的,造成一般信息接收者自我处理的困难。信息集成就是对这些碎片化信息进行有规则的、有秩序的、有逻辑的分类、筛选和组合,便于接收者的信息解读。在全媒体出版时代,图书编辑处理图书信息内容时,需要对某个主题或某个领域进行系统化的构建,从而使读者全面清晰地厘清问题,获取知识。
其次,对内容资源的整合处理。对图书出版业来说,内容资源一直是主导优势,对内容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是图书出版业获取效益的有效手段。在全媒体出版时代,内容资源同样是传统出版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多介质传播平台又给内容资源提供了实现二次或多次价值的渠道,关键在于编辑对内容资源的整合处理能力。图书编辑可将已往纸质图书出版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转换成适合网络、手机、手持阅读终端或影视媒体等多媒体传播的形式,实现内容资源获利最大化和创新增值。
最后,对多种传播介质的协调运用。在全媒体出版环境下,图书的流通模式是信息—传播模式,图书内容与传播载体分离,对传播媒介的选择与运用成为编辑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传播介质的运用关键是时间与空间的协调处理。在时间上,首先将部分内容投放到网络媒体,通过网络实现方便、快捷的互动传播;其次,将内容投放到手机和读者手持终端阅读器,实现内容的个性化传播和精准营销;最后,同步推出纸质图书,进而向影视等领域发展,实现全方位覆盖的整合传播。在空间上,针对不同的市场区域特征,关键是该市场受众的需求特征,在传播媒介种类和数量的选择上应具体对待。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是竞争格局变化提出的新命题。在全媒体环境下,在传播平台日益重要的竞争格局中,图书编辑只有从理念到实践进行全方位的创新转变,才能获取立名之本。
参考文献
[1]张志林.全媒体出版的概念理解与前瞻[J].今日印刷,2010(8)
[2]李靖丽,谢雨.“全媒体出版”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J].新闻世界,2011(6)
[3]魏锦.论编辑的核心竞争力[J].出版发行研究,2010(1)
[4]周山丹.全媒体出版语境下图书编辑的理念创新与角色转型[J].编辑之友,2011(5)
1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无论是在传播手段还是在传播范围上都与新媒体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对传统媒体的了解,基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的优势,要想在网络时代下实现传统媒体的快速发展,就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传统媒体应增加与新媒体的合作
基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大,传统媒体只有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形成与新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十分重要。
1.2 传统媒体应吸取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与其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的覆盖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对新媒体优点的了解,传统媒体只有吸取新媒体的优点,做到为我所用,才能提高发展质量,进而在网络时代下实现快速发展。
1.3 传统媒体应加强与新媒体的交流
随着新媒体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媒体应立足自身发展需要,加强与新媒体的交流,实现对新媒体优势的不断吸收,保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积极更新发展理念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了传统媒体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传统媒体只有积极更新发展理念,加强对发展环境的认识,才能在实际发展中提高发展效果。结合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的特征有全新认识
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有效增加,新媒体的形式也不断增加,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覆盖面也更广,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为此,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的特征有全新认识。
2.2 传统媒体应对面临的发展形势有正确的看法
对于网络时代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正在进一步降低,面临新媒体的崛起与挑战,传统媒体只有对目前的发展形势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提高发展质量。因此,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加强对发展形势的研究和分析。
2.3 传统媒体应更新发展理念发掘自身优点
在网络时代,虽然传统媒体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但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并未丧失。只有积极更新发展理念,毕业论文并努力发掘自身优点,才能保证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更新发展理念是提高传统媒体发展质量的关键。
3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努力寻求创新
基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如果不积极寻求创新,将会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努力寻求创新,应是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传统媒体获得有效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创新传播形式
基于网络时代的现实特点,传统媒体只有创新传播形式,在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发展质量,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创新发展模式
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只有创新发展模式,并正确理解网络时代的影响,才能提高发展质量,进而满足传统媒体的发展需要。
3.3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拓展传播范围
传播范围的拓展,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下最需要满足的要求,只有不断拓展传播范围,提高传统媒体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才能达到提高传统媒体发展质量的目的。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机遇,有效提高传统媒体的发展质量,成为了传统媒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认识,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要想实现快速发展,不但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还要积极更新发展理念,最后还要努力寻求创新,使传统媒体能够在网络时代下获得新的发展。因此,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有全新的认识,不但要强化发展理念,还要积极转换发展思维,使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下获得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晨.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突围之路[J].青年记者,2011(17):100-101.
[2]何维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与结合[J].中国地市报人,2011(8):47-48.
[3]范翠萍.全媒体语态下的媒体竞合[J].声屏世界,2011(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