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34: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固定资产保值增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新时期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途径
1.做好采购验收
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应该深入开展可行性研究与调查分析,避免出现重复购置盲目购置的问题,避免购置一些价值不高、无法保值的固定资产。高校方面应该建立固定资产集中采购与招标管理领导小组,对固定资产招标、采购的整个流程实施全方位的监管,确保采购资产的质量,避免资金的浪费,保证固定资产质量与采购资金之间的平衡。另外还应做好验收管理,确保采购回的固定资产符合质量标准,坚决防止暗箱操作或腐败问题的发生。
2.完善核算方法
其一应该引入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一直以来都是高校重要的资源,因此我们必须对固定资产从采购、使用、报废整个流程进行科学的确认、计量,因此我们在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过程中应引入权责发生制;其二是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我们知道固定资产无论使用与否,其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损耗,自身价值也会逐渐降低,为了客观的反映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建立与高校资金循环相符合的补偿机制,同时还可以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形态管理相统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也应该进行投入与产出的计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能够按照固定资产的不同种类来考虑有形损耗与无形损耗,从而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
3.加强计划管理
一方面是实施经费预算指标控制,高校固定资产的预算编制工作必须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目标以及固定资产的存量情况,科学的制定购置预算,做好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的可行性分析,确保实现统一管理,避免固定资产闲置而导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是要做好固定资产统筹管理调度,合理使用目前已有的固定资产资源,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率。要努力打破高校内各院系、各部门、各专业的限制,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具体教学教研任务,将相近的实验室做好分类、重组,建成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实验室,最终实现资源贡献,也别是对于一些比较贵重的实验教学设备以及实验室,应该尽可能减少其空闲时间,让其使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4.盘活存量资产
要切实转变现阶段高校固定资产由各个部门所分散占用的局面,集中统一进行安排,避免固定资产的空置率,充分发挥出高校固定资产的价值,不断优化各院系各部门的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全校固定资产的共享,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会计监督
1.在客观因素方面实施会计监督。
在评估和确定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的时候,应当进行综合考虑,全面作出评估。因为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单纯的从会计账簿上计算出的数字反映出的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不是完全符合真实情况的。在当前的一些企业中,计算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往往从会计账簿上根据期末和期初的数值来确定。这种计算方式并不合理,需要进行一些调整,才能真实地反映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例如: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考核期内,国家对企业实施了新的项目,增加了一定的资金投入,那么在计算时,如果只是按照会计账簿上的数字计算,那么企业的国有资产肯定会增加,如果就这样单纯的说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得很好,那么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这部分投资不是企业自己经营所得,因此,需要在计算时将这部分追加的投资减去。类似也应减去的还有:国家的专项拨款、企业的捐赠、由于“先征后返”政策增加的公积金等,此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不属于企业经营所得的资产,也应该扣除。这些都是由于客观因素引起的国有资产增值,而不是企业自己经营所得,那么在计算国有资产是否增值时,会计人员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在会计分析时,扣除应该扣除的部分,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行有效的监督。
2.在主观因素方面实施会计监督。
人为因素也是影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方面,在实际中,经常存在某些企业的经营者弄虚作假,使得国有资产虚高,而实际上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主观因素方面,会计人员实施的监督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1固定资产折旧。一些企业在对固定资产折旧时,由于有关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原值进行了重新估价,使固定资产的原值增加,但是在折旧时,企业仍然按照原来的计提折旧,这种情况会导致虚增利润。因此,考核时,会计分析人员应当注意,对相关部分要进行扣减。2.2人为扣压支出、消耗。一些企业为了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考核时,故意将企业的一些支出或者材料消耗扣压,以减少国有资产的消耗。因此,会计人员应当注意到这一点,在会计账簿上及时作好记录,在最后统计时可以有效扣除。
3.经营投资损失或者获益。
一些企业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产受到损失,但是这些资产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可能一时无法核准,或者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在考核时期无法进行计算。会计人员应当注意到这种情况,在考核时,要做出相关的说明,阐明其对国有资产的影响以及可能会造成的损失;在考核时,企业经营出现了扭亏为盈的情况,企业经营投资获益,这部分获益的资金可以对前期的亏损进行弥补。这个时候,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分析时,应当调整期末值,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进行准确反映。
4.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处理。
如果在考核期内,存货或者固定资产出现亏损等情况,会计人员也应当核实其金额,在会计账簿中予以反映,调减期末值;如果出现存货增加或者固定资产增值的情况,会计人员也应当在会计账簿中予以调整。
5.对企业的往来账。
如果在考核期内,有些账目没有结清,那么会计人员也应当根据账目增减情况,相应的调整期末值,真实地反映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6.资金预算执行。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规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编制相应的资金预算。会计人员要肩负好自己的职责,对企业的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更好地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在对目前煤炭企业资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中发现,对于煤炭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不容再有拖延。不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辛勤发展和共同积累的财富就会付之东流了,而社会主义经济也成为无本之源、无根之木,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之基础都将受到动摇。因此,在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对煤炭企业的资产进行验资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认真的总结,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有必要的。
一、资产保值增值概念的阐述
“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一个多元素综合的概念,其中包括了“公司资产”、“保值”、“增值”这三个子概念,并让它们进行有机的结合。这里所说的“公司资产”实际上指的是会计概念方面所讲的“资本”。会计概念方面所讲的“资本”和公司的“净资产”或“所有者权益”是同义的。其资产的构成、投资都归公司的所有者,代表企业的经营资本。企业在经营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实现了盈亏平衡,就叫做资产保值。因此,所谓的“增值”就可以而易见的看出是指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活动后,所产生的超过原有经营资本,实现了更大的价值的现象。由此可见,企业经营的本质是增加的企业的经营效率,以达到企业增值。
二、煤炭企业保值增值的正确含义
现在煤炭企业都将企业自身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国有资产作为企业年度考核的一部分,并对国有资产的增长速度加以限制,这种想法与做法都是存在缺陷的,是不可取的。而产生这种做法的原因,首先,是对国有资产的了解不够全面,国有资产被限制在固定资产的形式上。企业自身的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虽然较大,是企业的总资产,但它却不能代表企业的全部资产。企业除了固定资产外,还有流动资产、递延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等。
其次,这种想法没有意识到流动性的资产,如对资金安排的商业计划书的价值都还停留在规划系统“种瓜只能得瓜,种豆只能得豆”的老理念上,在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严重短缺时,仍然不懂得控制资本支出的规模,认为有支出就会有收入,收入就是增值的保障。但是,这只是一种表象,并不能真正达到企业资产增值保值的效果。这样的行为只能更改现有的企业资产的结构,让流动资产减少,固定资产增加,但企业自身资产的总量是不变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流动性资产的比例,这种做法能大大提高企业资产的应变能力。
三、突破困境,增值保值的正确方法
(一)努力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对产权进行界定
煤炭企业要始终贯彻《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在落实责任制的同时,也要把企业的自落到实处。企业还应把明确产权关系,对自身产权进行界定,这两项任务作为企业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江西的煤炭企业就及时的抓住机遇,清产核资,对企业资产进行价值估算。并在杨桥矿厂、八一矿厂、萍乡矿乡局建安公司、丰城矿务局机厂等煤炭企业内部试行企业改革, 清产核资,取得了良好的尝试效果,为未来进一步加快组建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制度的实施,以及煤炭企业资产增值保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奠定了基础;山西的某煤企,在经济下滑、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及时转型,实时的成立了金融财务公司,第一年就增收4个亿,并实现了合理的融资,保证了现金流,解决了资金问题,另防止产能过剩,部分单位实施轮流上班不降薪试点,其他时间自我创新,做到人力资源的保增值。
(二)煤炭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制度的建立
建立煤炭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制度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形式上的,必须在系统的测量中,才能确保实行。首先,企业必须明确估算资产价值的内涵,即如何评估资产的价值。在现如今的工作生活当中,大家都只关注企业资产的总额度,以为只要总额度不变,那就是实现了保值。事实却并非如此,即使企业的总资产增加了,如果其余的负资产,比如债务资产的总额也增加了,那么就绝不能说这个企业的资产实现了保值。用来测量一个企业的资产是否保值或者增值的标准,应该是该企业的纯利润。一个企业,只有它自身的纯利润增加了,那么它在保证资产总额度不变的情况下,才是真正实现了企业资产增值。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耐以生存的根本,就是它的纯利润。因此,建立一套准确、可信度高,并且切实可行的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当前形势下煤炭企业势在必行的。
(三)完善企业财产管理制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台的《国有企业财产管理监督条例》规定,煤炭行业应尽快建立监管重点煤炭企业,和其自身企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机制。通过规定,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不断提高国有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总之,煤炭企业要以消除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为目的,这就使之必须要改变旧式的经济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财产管理体制,为企业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其作用打好基础。
四、结束语
煤炭企业要想突破困境,实现企业资产的增值保值,就必须在理解保值增值的概念的同时,正确把握它们的含义,并且要努力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对产权进行界定;建立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制度;建立对其直接负责的领导班子;完善企业财产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实现突破困境,达到资产增值保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苹.浅析强化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河北煤炭,2009,06: 69-70.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1)《医院财务制度》第四十四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及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2)分类。医院固定资产主要分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二、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促进其保值增值
(一)提高认识,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建立综合管理模式,上下连动,对医院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新旧程度、保养维修等方面做好详细的记录,防止资产的无故流失,同时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提高固定资产增值意识,强化考核指标
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保值增值意识,才能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率,确保资产价值最大化,防止资产的流失。同时,要辅以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将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对使用科室的考核,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其次,科室作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必须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再次,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使用及维修保养。最后,定期检查,综合考核。将考核结果以科室排序,奖优罚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通过加强管理,强化考核,确保固定资产的增值保值,促进收入,节约开支。
(三)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规范,完善账务处理程序,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最基础工作,将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视同资金,要定期核对并清查,努力做到“账实相符”。按照公立医院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存固定资产剩余的实际价值。
三、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不建全,管理意识差。公立医院的资产一般都是由国家投入,由国家出资购买,属于国有资产,医院使用时很少考虑设备本身的成本和盈亏,使得医院的国有资产价值最大化意识差,造成只重视购入,淡化了对资产管理。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会计制度约束力度不够。由于意识淡薄,造成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型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辅助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对高值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却没有明确的责任制,报废的审批程序比较简单。部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随意性较强,对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认真执行,虽然国家现行的医院财务管理办法和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记账等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但是,简化程序、方便记账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帐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
(3)购置固定资产缺乏前瞻性考察,存在盲目购置。即使不符合配置要求,为了加强竞争力,各大医院也竞相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造成相同设备多家医院重复购置,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巨额浪费,使固定资产使用率低下,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促使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医院大部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提高诊疗水平。固定资产占医院全部资产比例较高,因此管好固定资产,也可减少资产的流失和资金的浪费。这就需要医院的领导及每一位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都要有充分的认识,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作为工作考核重要指标之一,以促使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一、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核算原则
固定资产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磨损价值货币表现,在一定时期内提取折旧的数额,取决于固定资产的规模与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这是传统会计核算折旧额时所遵循的原则。但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过快的条件下,计算折旧时,除了仍应遵循上述基本原则外,还应当考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因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提折旧基金,能够从使用价值上恢复原有规模。如1985年投资100万元,购买每辆载重吨位4吨的10辆载重汽车,寿命期为10年,提取折旧100万元,1995年这批汽车报废,由于物价上涨,再用这100万元折旧额就无法购买具有原使用价值的10辆载重汽车。因此,在新的条件下,折旧额应当要保证固定资产原有使用价值得以补偿,这是折旧额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同时,亦是资产保值应遵守的准则。
二、折旧额的核算方法
(一)固定资产磨损价值贬值的量变规律。
为了正确地核算折旧额,即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能抵补货币贬值的损失,在固定资产寿命期各个时间阶段上所计算的折旧额之和,能够满足从使用价值上恢复原有固定资产规模的需要,这首先就需要分析固定资产磨损价值贬值的量变规律。
固定资产是长期使用的物质资料,而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是物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因而,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过程是:
购置建造一交付使用一报废一再购置建造。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建(购)置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始点,报废是固定资产原始价值的终点。在寿命期中,固定资产每年在提取折旧后,其金额必要产生一个无形贬值量。这个贬值量的变化过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Z代表固定资产原值;Z’代表货币贬值的损失量;Y代表年折旧额;L代表物价上涨率;l,2…n代表时序;n代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
在通货膨胀条件下,为了避免固定资产贬值的损失,在核算折;日时,应当把贬值(Z’)加到折旧额中,进入产品成本,待产品出售后,收回折旧以满足更新固定资产的需要。
(二)核算折旧的公式设想。
上面从递减折旧的观点,考察固定资产逐年递减的贬值量的变化规律的,但为了正确计算年折旧额,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这个问题,即一方面以整个固定资产原值为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可把逐年贬值量加到固定资产原值中去,使固定资产从其生命的始点到生命的终点,仍能保值。另一方面每年提取的折旧额,从第~年末开始,直至折旧终止为止亦逐年加进一个贬值额,并假定固定资产在报废时无残值,则可建立如下公式:
把上述方程作为如下整理,则:
整理后简得:
现仍以本文前面购买10辆汽车为例:
Z=100万元,n=10年
则该批汽车的年折旧额为:
计算结果,每年提取13.8909万元,在10年物价总水平上升87.186%的条件下,在10年后仍然能够购买载重量为4吨的10辆载重汽车。然而按传统的方法计算折旧,即100万元10年=10万元,在通货膨胀条件下,所计算的折旧总额,是无法按照原有固定资产使用价值规模更新全部固定资产,即无法保证固定资产保值的。
三、核算折旧额的几个具体问题
通过实例证明,笔者认为上面所设计并经过推导,论证所建立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计算折旧额的公式是科学的,但在应用公式时,仍有下列问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价格指数的选择。
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各种商品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不同,因而其物价上涨幅度是不相同的。因此,在我国实际工作中编制有各种性质的价格指数。那么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当采用哪种价格指数为宜呢?笔者认为,应当采用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这一指数综合反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变动程度,而且与折旧额的联系最为密切。
(二)固定资产贬值率总额。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经济问题,它关系到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与国家财政收入等问题。因此国家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指数与分类指数,考虑到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趋势,对价格变动作出预测,并以定额参数的形式公布,供各企业计算折旧时采用。当然我们不否认制定定额参数即货币贬值的定额参数是十分复杂的工作。但为了保证这项工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可以在预测的基础上经有关专家讨论,尔后经有关权威机构批准,再行公布采用。
(三)定额贬值率与实际贬值率的问题。
货币定额贬值率与实际贬值率是要发生离差的,因此,根据定额货币贬值率计算的折旧额和实际货币贬值率计算的数值之间,必须要产生一个差数,为此需要调整。一般来讲,在年度执行过程中,可按货币定额贬值率计算,待年终决算时,再根据实际货币贬值率进行调整,其公式如下:
YI=Y[l+(L1-L)]
式中:YI代表调整后的折旧额;Y代表按货币定额或预计贬值率折旧额;LI代表实际货币贬值率;L代表定额货币贬值率。
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学校固定资产购置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学校对固定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工作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因此,学校应深入分析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国家财政拨款是学校固定资产购置的主要经费来源,尽管随着改革的发展,学校办学经费正在向多元化转变,但长期以来固定资产购置资金具有无偿性的思想仍根深蒂固,因而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学校各部门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未能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固定资产的内涵、管理的要求缺少清晰的认知,工作中往往出现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编制不科学、固定资产使用消耗过快、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等问题。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本身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专门的部门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实际上学校常面临多头管理的局面,如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由财务、后勤部门共同承担,但财务部门仅仅是对固定资产的价值进行核算和管理,至于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维护、清点等工作未能有效落实,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脱节,配合不力,信息无法共享。这就容易使固定资产在购置、调拨、领取、使用、报废等环节产生管理漏洞。
3.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不科学。
学校对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应当能够反映资产的全貌,而按照现有的核算方法,固定资产的信息存在失真问题。学校现有的会计核算方法并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自采购以来,在使用中不断损耗、减值,但是从会计核算的结果来看,资产的账面价值仍然体现为原值,无论是采购、调拨还是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在正式报废前账面价值始终保持原值,这就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
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发展的举措
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学校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及会计核算的重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会计核算方法,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1.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漏洞,学校应尽快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固定资产采购、入库、使用、维护、报废等各项管理工作都纳入制度化轨道。固定资产的采购必须遵守预算编制制度,校领导、财务人员及相关负责人可组成采购计划小组,按照预算要求,认真分析固定资产采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确定采购的资产,学校应采取招标采购。固定资产采购入库时,由于学校固定资产种类多,存放地点较为分散,管理难度大,管理人员应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使用管理软件与条形码标签相结合的方法,对固定资产分门别类,实施信息化管理。同时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学校应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和维护。固定资产如需报废,也必须经过严格审核。
目前,在很多国有企业缺乏完善的保值增值考核机制,特别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考核更不完善。内部审计部门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督察员,只有在内部加强审计和监管,才能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果,保证国有资产的不被流失,进而更大的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目前,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审计考核的内容比较单一,具体的考核程序存在很多的问题。另外,有一些的保值增值审计工作只是存在形式,不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不能很好的推动资产的正常快速流转,减缓了资产应有的流转速度,从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
2缺乏完善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方法体系
在我国,有关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审计的方法体系还存在漏洞,不完善不全面的审计方法阻碍了审计水平的提高。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庞大,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因此,保值增值审计工作也变得更加的繁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大。如果缺乏精确的、高效的审计方法,将会使得审计工作更加的难以开展,也会造成审计结果的误差变大,被客观制约的审计工作将不能真实发挥监督的效果。
二、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的方法
1.加强监督国家资本金的完整性
国有资本的检查项目中很重要的就是国家资本的完整性。企业提取的折旧费用是否是合理和合法的,,是否有故意去冲减国有资本的行为;另外,账面资本损益之外的支出是否按照正确的报废、毁损以及转让方式,也就是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的方式。企业在对外界进行投资时,是否在账面上进行了恰当的处理,规定的权益法核算方法是否得到应用;若企业的最初注册资本金额发生变化时,企业是否变更登记手续等。这些会计处理都会涉及国有资本的完整,其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国有资本金额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企业内部应当注意这些核算的环节,加强监督和检查国有资本的完整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
2.加强监督国有资产计价的合规性
企业应当依据规定的财务会计制度,检查资产增减在增减过程中参照了规范的计价体系。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当企业发生业务时,存在的直接或者间接费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是否采用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另外,当会计核算业务发生时,是否正确区分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否存在不正常的未分摊的费用。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就是主营业务的核算时否真实准确,是否存在不合规定的收入记录,主营业务收入的每一笔记录,是否存在真实的原始凭证。另外,在国有资产的评估、变卖的过程中,审查或者监督是能够按照规则执行,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
3.加强对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核查
【关键词】
国有资产;保值;计算方法;企业管理
1 国有资产简介
1.1 国有资产存在的形式
国有资产从表面来看不难理解,但是真正了解国有资产包含的内容,了解国有资产重要性的恐怕并不多。尤其是国有资产如何实现保值与增值,很多人更是知之甚少。能列举出几项具体措施的寥寥无几。国有资产存在形势多样,以各种形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只是我们并不去关注。比如在农业问题中,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国有资产就以补贴的形势出现。在应对灾难时,出现的抗灾救灾,需要的相关经费。除了来源于社会各界的善款。最根本的来自于国家的拨款。这也是国有资产存在的一种形势。再比如贷款、固定资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1.2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简介
首先了解国有资产的保值。国有资产的保值是增值的前提与基础。如果保值无法实现,那增值就更无从谈起了。保值从字面意义上讲,是让资产保持原有价值,不贬值不流失。可能有人会问,正常情况下当然会保值。但实际包含很多原理与问题。比如固定资产。如楼宇、厂房等。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就会出现损坏,需要维修。同时因使用年限的增加也会出现折旧费,从而出现贬值和资产的流失。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让资产体现使用的价值,赚取价值,去弥补折旧相关的费用。这就是保值的道理。综合的讲就是要利用资产的使用价值创造新的价值,从而补偿各种折旧相关的费用。乃至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和贬值。关键的平衡点就在于,国有资产通过种种运行方式,创造出的价值能够抵得上资产流失。这就实现了资产的保值。
其次,国有资产增值问题。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的基础上,应该争取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按照时间点为单位。某个时间点或者说固定长度的时间点的集合(固定时间长度)中如果在资产的估值中,后期的估值高于前期某个时间点的估值,也就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由于国有资产数量巨大,存在形式多样化。所以在具体实现增值中要考虑时间长度、计算方法等多种因素。属于相对增值。
2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的难题
国有资产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原因有多种。首先部分国有资产无代价无偿还的转变成非国有,这造成了资产流失,对国有资产保值的实现设置了障碍。另外国有资产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不能创造新的价值,甚至国有企业在经营中出现大规模的经济亏损。这些都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与流失。但这些属于综合性原因。把原因具体话,很多因素造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困难。这里举例说明,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赘述。
首先监管缺位,不能发挥监督的作用。在国有企业中体现为公款挪用,制度不完善,经营混乱,却无人管理。甚至出现了亏损都无人问津。审计功能滞后,不能发挥作用。其次,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任意挪用公款。形成公款私用、占用。再次产权变更、改组、改制并购过程中的流失。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清产核资不彻底,或者进行清产核资时只将账面资产作为清查值,使得有些账外资产无法纳入改制范围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权力资源滥用某些企业领导擅自作价,干预产权转让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与中介机构恶意串通,采取“高值低估”等手段侵吞国有资产。最后,资产估值的计算方法不精确,出现计算错误,资产流失却盲目乐观,资产实现了保值却忧心忡忡。
3 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方法与建议
3.1 采用科学的计算公式
在对国有资产计算的时候,要使用科学的计算公式,正确体现国有资产情况关注容易出现误算错算的位置。具体操作中,在计算折旧问题中,把通货膨胀因素考虑在内。采用官方提供的价格指数作为计算参数。合理的去预测价格变化趋势由权威部门进行合审。
3.2 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国有资产运行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内部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包括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产权登记,产权转让,资产报告和监督考核在内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章办事,规范资产管理行为,从源头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全面清产核资,摸实家底。做到管好收入,专款专用。建立和完善资金走向跟踪、管理制度。在国有产权退出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行和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奖惩制度。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水平。
3.3 宣传、监管、法律手段多措并举
从宣传入手,以监管发力,用法律为保障。宣传国有资产的重要,企业机关人员要严格自律,同时互相监督,监督职能部门发挥作用,严查严管。完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工业会计,1997(09)
[2]盛靖,刘贵祥.谈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问题[J].工业会计,1996(01)
[3]章元瑞.试论国有资产流失及其治理[J].教育仪器设备,1996(01)
[4]张海鹏.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0(04)
[5]韩雪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及对策[J].辽宁经济,2006(06)
[6]刘云平,毕丽华,晋文辉.关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沉思[J].时代论丛,1996(03)
这次我竞聘资产投资主管有三个原因:
一是我有较好的工作业绩。我现年岁,1996年8月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熟悉财务和固定资产管理的业务工作,刻苦勤奋、认真努力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取得较好工作业绩,在领导和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
二是我热爱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公司资产保值增值起到积极重要作用,我细心耐心,工作严谨,原则性强,能够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维护好公司固定资产的同时,做到保值增值。
三是我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雷厉风行、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不怕辛苦,不怕困难,保证出色完成任务,把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好。
假如我这次竞聘资产投资主管职务成功,将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抓好自身建设。我要根据资产投资主管的岗位职责与工作任务,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提高自己的业务工作技能,以新时期“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做一名优秀的资产投资主管。
二、全面做好工作。做好资产投资主管工作,关键是要全面做好工作,确保工作质量。我要按照公司生产发展需求,实施公司固定资产、周转材料投资的立项、询价、评审及编制年度投资计划;调研鉴定直属生产单位设备技改大修需求,对设备技改大修报告进行评审,审查审核好公司内部设备调配和报废设备处理;督促落实公司房产、土地资产的核查及资产出让等相关工作,监督检查物业公司对公司土地、房屋、门面资产的管理使用情况。
1 某医院财务报表中相关数据计算出的有关医院经营能力
(1)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1.06、速动比率0.51、资产负债比率41%、长期负债资产率28%;(2)运营能力:应收账款周转率3.7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98.63天、流动资产周转率0.71、流动资产周转天数511.74天、固定资产周转率0.18、固定资产周转天数2 054.6天;(3)收益能力:资产收益率1%、固定资产产出率18%;(4)发展能力:资产保值增值率112%,固定资产增长率9%。
2 该医院经营能力分析
2.1 偿债能力分析: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合计数与流动负债合计数的比值,体现了医院偿还短期债务能力的大小。速动比率则是指医院货币资金及可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速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值,它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医院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1]。在医院日常经营中,药品与应收医疗款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如果药品及应收医疗款的周转速度越快,变现速度也就越快。运用这个指标分析时,需要注意流动资产中的“药品”应该用净额,而不是药品的账面金额,否则会虚增该比率的比值。在运用这两个指标时,可以同其他医院或整个医疗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一般认为流动比率接近2,速动比率接近1较为适宜[2]。但由于医院经营的特殊性,特别是实行住院预收款制度,使得医院的流动负债显得较普通企业要高,其中相当一部分并不是需要医院用资金去偿还,而是通过将来为病人提供服务来偿还,所以并不能据此认为该医院短期偿债能力差。这两个指标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流动资产是盈利能力比较低的资产,该指标过高,可能意味着被资金闲置占用,没得到很好的利用。
资产负债比率是医院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了资产、债务和净资产之间的比率关系。资产负债比率越大,医院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长期负债资产率是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与医院长期负债总额之比,它反映了医院自有固定资产抵押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3]。由于医院会计制度不要求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尤其是固定资产项目下没有累计折旧进行备抵,因此,在运用这个指标时,应对资产负债中的资产总额,根据医院内部管理的相关资料作出调整。由于公立非营利性医院是不纳税的,又不以营利为目的,借款费用的存在并不能产生抵税效应,其财务杠杆效应也不明显,所以笔者认为医院的资产负债率一般以不超过50%为宜。
2.2 运营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主要是对各类资产的周转状况进行计算分析,即各相关收入指标与相应资产平均余额之比。具体指标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及周转天数等。由于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和应收医疗款是时点数,易受季节性、偶然性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计算应收医疗款和存货时应尽量采用详细资料,如各月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并从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达到减少存货和应收医疗款占用资金,提高资产运用和管理水平,降低资金成本率。流动资产周转越快,则说明医院的运营能力比较强,流动资产占用资金比较少。固定资产周转快则表明医院固定资产创收能力较强,利用效果好。
2.3 收益能力分析:虽然取得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是医院追求的目标。但在当前医院经营体制下,要创造好的社会效益也必须以医院能够维持正常运转为前提。因此,分析医院的收益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反映医院收益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各项收益率指标,具体有:资产收益率、业务收入收益率、业务经营支出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等。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原则:一是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两者不能偏废或片面追求某一方。二是要坚持用数据说话,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2.4 发展能力分析:医院持续不断地发展是所有医院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掌握和了解医院的发展能力,也是医院经营分析的重要内容。一般说来,医院发展能力分析包括资金、技术(含设备)、人力等方面。其中,资金状况又是主要的,在日益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医院的基础设施、医疗器械、人员都可抽象为资金;相反,资金可以转化和表现为开展医疗服务所必备的物质设备和人才技术。今后,医院的发展能力与医院的纯收入关系会越来越密切,呈现一致性,但在某种情况下也会产生背离现象。因此,不能把纯收入与发展能力混为一谈,更不能以纯收入状况的分析代替发展能力的分析。发展能力分析的指标主要有资产保值增值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更新率。资产保值增值率反应了医院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保值增值是对一个经营实体最起码的要求,否则该经营实体也就没有继续营业的必要。固定资产增长率与更新率则反应了医院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情况,当然,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是越高越好,一定要量力而行,以满足医院业务发展需要为原则,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否则只能成为发展的障碍。
本文着重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的医院经营能力分析,但实际分析中不能局限于财务报表的资料,且不能只停留在对数值的分析,还应注意各指标间的辩证关系[4]及一些偶然因素对医院经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晓媛.如何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医院的经营状况[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20.
[2] 张红霞.新形势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