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4 16:34: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的发展阶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过30年的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我国逐步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工业化逐渐成熟、开始迈进工业化高级阶段和经济稳定增长阶段,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一、工业化进入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过渡时期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当年价格1090美元),2007年我国GDP为246619亿元,比1978年的568018亿元增长了4214倍多。按照钱纳里的标准,我国进入到了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化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也进入到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0,也是经济发展的/矛盾凸显期0。在这个发展阶段,中国将迎来一个大规模固定资产、设备的更新阶段,并由此带来三方面的经济机遇。一是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二是重型机器制造业正在逐步建立和形成;三是自主创新的开展必然介入成套机器设备的更新。从所处的矛盾凸显期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矛盾更为显著0。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以及国内体制和外部环境中的新问题开始集中显露出来。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扩大,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二、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双重转型期
改革30年的经济发展不是一般的发展,而是一种典型的转型发展,经济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双重制度变迁0的特征,在双重制度变迁背景下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到了双重转型期:一方面要实现发展的任务,实现由贫穷落后向富裕状态的转变,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要加快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统一为一个过程。从经济发展来看,既要加速实现传统经典工业化时代的任务,又要迎接信息化时代工业化的挑战。从经济转型的任务来看,面临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工业化由传统工业化向现代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城市化由人口城市化向以产业为支持的功能型城市化转型,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型向效率提高型转型,社会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型。双重制度变迁既增加了制度变迁的成本,又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
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结构调整为特征的新阶段,从产业结构的演进来看,2006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214B4713B4013,对照工业化先行国家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目前中国产业结构演进阶段转换的/拐点0已经出现。从就业结构来看,2006年中国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分布结构为4418B2318B3114,/非农0产业占就业的比重仅为5512%,比之工业化先行大国最低2/3,平均70%以上的比重低得多。从城市化来看,中国的城市化率尚未突破50%,按照/常住人口0统计的/城市人口0占总人口的比重,2007年仅仅为4419%。因此,结构调整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题,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与需求结构升级方面做文章。在需求方面,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在供给方面,重点发展装备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形成以住、行为主要增长点的需求结构和以高加工度、技术密集、创新推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四、消费的增长效应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消费结构变化显著,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住房、交通、文化教育、医疗保健、通讯等方面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食品消费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由1993年的01869逐渐下降至2003年的0155,进而下降到2006年的01428。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发展性的消费正在加速增长。
消费结构对发展度的贡献率不断增长,1993年为111%,2003年为218%,而2006年上升至413%,这是由于收入快速增长,资产市场上财富效应不断扩大,以及社会服务与保障体系改革的进展等因素所致,并且消费增长很可能最具活力。中国经济正在由投资驱动型向消费拉动型变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在逐步超越投资,200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大大高于投资(36%)和净出口(15%)的贡献率。这些变化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迎来了大众消费时代。
五、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1引言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业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农村保险保障制度也受到极大的威胁,必须要根据现状提出全新的农业保险制度,以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在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险需求的前提之下,对其提出商业性保险供给的策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获得良好的保险保障。
2坚持原则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商业保险而言给予发展机遇,同时也需经营与培育,而在这一方面,我国可以从国外汲取丰富的实践经验,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形势予以适当的调整,抢占市场先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长期经营原则。针对农村保险而言,具体表现为暂时的,还有局部性亏损,这对商业保险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对其进行长期经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精简某些业务,但是不能放弃这个市场。首先,完善的任务强化市场基础投入,比如宣传企业形象,强化其在农村市场的宣传;强化人才培养,构建营销渠道;必须与当地相关部门予以有效沟通与协作,这样能够引导客户潜在需求,让农户对其产品及服务具有一定的关注度。其次,差异化原则。针对农村保险市场而言,一方面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存在有效性需求不足的状况,而这其中的需求不足,将很有可能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造成的,也或者是因为保险意识不强引起的,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消费习惯等特点,商业保险公司需要制定差异化推广战略,给予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最后,农村及农业保险协调发展。现阶段城乡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化逐步加快,因而需要从市场一体化角度予以分析,从而全新审视农村保险市场,这其中需要认识到农村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农业作为基础,发展农业保险,必须要获得政府的扶持与认可,这样才能推动农村保险得以有效推广。
3实施产品创新而
商业保险公司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根据当前农村经济与政策的最新情况,获取农村经济热点,并且配套供给产品。依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发展要求,则需要不断细化农村市场研究,针对不同层次,还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为他们设计不同的产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和农业及农民的要求。例如针对基层干部而言,需要为其开发乡村干部综合保险,而针对流动人口来说,需要为其设定综合保险、农村流通企业、设定物流保险等。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商业保险公司则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开发不同的险种,从而保障农村经济发展能够获得合理的保险保障。
4进行营销和服务创新
农村本身地域广阔,人们密度较小,直销成本极高,保险公司需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继而转变以往直销模式,在农村发展过程中,设置人出单,或是个人营销制度,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营销渠道,构建合适营销网络。除此之外,要按照农村点多面广,以及区域差异化不断拉大的特点,保险公司必须要调整自身的服务策略,实现创新,并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服务项目。例如针对专业大户,需要给予业务信息咨询,实施异地赔付;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则需要给予天气预报、防灾技术咨询;针对投保养老的有健康保险,为他们提供免费体检,还有医疗信息咨询等。
5培养专业化人才
从发展角度来说,商业保险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及培养,是推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相较于城市保险市场而言,农村保险市场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这就需要根据特殊情况制定适合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的全新策略,积极培养扎根农村并熟悉农村业务,而且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理赔人员,并且组织开展农业保险承保,还有理赔,再到技术培训,抑或是开展针对性专业技术培训,从而为农村保险发展提供专业化人才,在人才储备完善的基础上,能够构建专职服务农村保险的队伍,这样能够促进农村市场发展具有良好的商业保险保障作为依托,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所以从整体角度分析,于农村商业保险需求的基础上培养专业化的农村保险理赔人员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为农村商业保险的推广与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农村经济保险的有效实施。
6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保险需求正在不断上升,而商业保险发展的不断完善,促使其在农村经济市场的运用中发挥了极为关键性的作用,从而大大提升商业保险在农村市场的推广度。本文中从四个层面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保险需求,还有商业性供给的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张继军.生命周期视角下我国居民家庭保险规划探析[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
[2]陈广.城镇化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机制及干扰因子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5).
[3]李迪.影响农业保险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
而统计数据公布之前,有些机构对2012年宏观经济增速的预测偏高,反映出过于乐观的预期。在总供给过剩和总需求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下,这轮经济增速放缓不是周期性调整,而是长期趋势。
对应于“中等收入陷阱”,在“中等发展阶段陷阱”下,国家的整体要素生产力呈持续下降态势。过去拥有的传统比较优势快速消失,新的比较优势又没有建立起来,经济增速必然下降。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过中等发展阶段陷阱。东亚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正面例子;而拉美国家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反面例子。
中国传统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成本优势、环境资源的优势正在快速丧失,中国依靠人口红利持续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持续。但是科技创新比较优势还没有建立起来,难以支持更高的潜在增长水平。
所以基本判断是,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正在急剧发生变化。就算财政政策很宽松,货币政策很宽松,原有增长模式也很难持续。
宏观政策掣肘
宏观政策的边际效果显著下降。2012年宏观政策总体到底是宽松,还是紧?有些人认为2012年宏观政策偏紧,所以期望2013年货币政策更加宽松,甚至有人说2013年新增信贷增长应该达到9.0万亿元甚至9.5万亿元。
不审势则松紧皆误。实际上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根本挑战,是宏观政策的边际效果显著下降。2012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并不是很紧,而是相对宽松的。无论是从广义货币(M2)增长速度,还是信贷增速来看,都是比较宽松的。
但问题是狭义货币(M1)和流通中的现金(M0)相对紧,这反映在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大幅度放缓。M1和M0增速很低,反映经济活动效率下降,资金周转速度下降。而现在存在三角债情况,造成银行对放款相当谨慎。改善宏观政策的效率才是重要的问题,政策工具本身不是万能的,因为政策的效果确实在下降。
城镇化的逻辑
如何解决经济短期总需求不足、长期供给过剩的结构性问题,国家提出了城镇化战略。农业银行高度关注城镇化,专门组织了课题组研究,目标是先弄清楚城镇化的逻辑。可将其概括为两项任务、两项改革、两大动力和两大难点:
两项任务是农民的市民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农民市民化,大家说起来是解决8亿农村人口的问题。其中有4亿是过去30多年进城的人,但还没有享受到教育、社保和城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精细化;还有2.8亿游离在城市当中的农民工,这2.8亿还没有落户成为市民;此外还有1.2亿未来待转移的农民。
两项改革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从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比例来看,中国现在城镇化的水平,大约相当于美国1890年的水平。但是美国在1890~1920年代的农业和其他产业已经出现高度整合,都是三、四个大公司主导,产业高度规模化和集约化,中国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前提是两项改革,一是土地制度改革,要不要允许承包土地宅基地自由转让?二是户籍制度改革,城市户籍是否要继续限制乃至收紧?
两个动力是工业主导和投资拉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很难都去搞简单的服务业,所以城镇化还必须是工业主导,投资拉动。然而我们很多行业已经产能过剩,如果都发展新兴工业、高科技、技术密集型工业,可能又无法吸收劳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就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如果投资拉动,投资的钱从哪儿来?
两个难点是农村土地自由流转和转移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一是土地是否允许自由流转,农业如何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二是大规模的人进城以后,靠什么产业来保证居民持续就业?
走向金融创新
要推进城镇化战略,必须解放思想,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问题,包括国债市场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消费金融创新。
第一,创新国债市场,通过发行长期特种国债解决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可以发行长期国债,譬如30年、50年乃至永久性国债,以国债去购买农民的土地。农民每年都有固定收益,国债可以分期流通。未来长期国债、市政债券和城投债、公司债,都应该大力鼓励发展。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曾经利用债券创新成功解决的城镇化的土地流转问题,他们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土地成功流转之后,农民进入城镇,需要有能够吸纳大量低水平劳动力的中小企业。在过去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之下,中小企业融资是比较困难的。难点不在于宏观货币政策,而在于微观层次。银行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尤其在经济下行过程中,银行关注风险,势必对中小企业惜贷。
因此,首先需要改革监管政策,改变银行的激励机制,鼓励大型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披露和监管,减少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需要鼓励金融服务机构的多元化,引入一些新型的、非传统的金融服务机构解决有效市场不足的问题,鼓励多层次金融创新产品和融资工具为中小企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 F205 X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9-0117-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20
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由2000年的98 000.5亿元和7 858元增长到2008年的302 853.4亿元和22 698元,GDP增长速度常年保持8%以上,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一时期中国的国家财政收入和对外进出口总值也均相比2000年增加了3.58倍,其中进出口总值2009已达22 07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由于中国经济现阶段的发展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采与矿物能源的消耗,因此目前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往往同时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随着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中国已经不能再将发展目标局限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应该追求经济、环境、资源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对中国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时,需要考虑其对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影响。为了更全面地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文进行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评价指标涵盖了经济、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因素,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尤其是与环境、资源的协调程度。
在之前学者对经济发展协调性的研究中,并没有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列入协调性评价的范围,而更多的是被零散地分布在经济指标中,而在本文的研究中,为了更全面地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效用,评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程度,将人民生活水平(以下简称生活)作为一个子系统引入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体系中。
本文对中国2000-2008年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协调性评价,不仅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的发展趋势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还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生活等相关方面的协调程度,能够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1 协调性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1.1 评价方法
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两大类,其中定量评价方法中目前常见的有层次分析法[1]、模糊数学评价法[2]、主成分分析法[3-4]、投影寻踪方法[5-6]。在这些方法中,层次分析法存在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缺点;模糊评价法得到的结果不够明确,而且同样受主观因素影响;主成分分析法在得到各主成分的分解结果后,没有合适的加权计算的方法,不能给出合理的综合评价值;投影寻踪方法要求选择的指标之间相关性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最终投影评价值的失真。因此单独使用这些评价方法进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都存在其各自的局限性。
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都是对高维评价指标的降维方法。投影寻踪方法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最终评价值,但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进行投影寻踪处理前对评价指标进行人为的筛选;主成分分析方法不能直接得到单一的评价值,但可以将相关性较强的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不相关的少数主成分。由此可以看出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在评价特点上具有相互补充的优势,主成分分析可以弥补投影寻踪方法在评价指标选择上的缺陷,投影寻踪方法可以解决主成分分析无法得到单一评价值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采用了结合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的两阶段降维方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评价。
本文采用的两阶段降维方法,可以结合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各自的优点,减小评价指标选择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选择尽可能多的相关指标进入评价指标体系,在更全面的数据基础上评价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主成分分析[7]能够利用数据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坐标轴的旋转变换,将多个变量转化成较少的新变量(主成分)。在本文的研究中,主成分分析作为两阶段降维的第一阶段,其得到的主成分将作为新的指标数据,利用投影寻踪方法进行第二阶段的降维。
投影寻踪方法[8]通过将高维数据向低维空间投影,分析低维空间的投影特性来研究高维数据的特征,是一种处理多因素复杂问题的统计方法。投影寻踪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把高维数据通过某种组合投影到低维子空间中,对投影得到的构形,采用投影指标函数(目标函数)衡量投影暴露某种等级结构的可能性大小,寻找出使投影指标函数达到最优的投影值,然后根据该投影值对样本集进行相应的评价。投影寻踪方法与其他评价相比,在指标权重的赋予上能够通过挖掘已有的数据信息,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评价结果客观明确[9]。
1.2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为了对中国2000-2008年的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评价,建立了包括四个子系统(经济、环境、资源、生活)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了环境、资源和生活子系统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对这三个子系统进一步细分,建立了三级指标体系。各指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本文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本文所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了4个子系统,9个子项目,112个评价指标,涵盖了经济、环境、资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各个方面,保证了研究中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减小了指标选择中主观因素的不良影响。
2 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2.1 主成分分析―第一阶段降维
为了使降维后的结果更具有实际意义,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对经济子系统及另9个子项目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得到经济子系统和其他三个子系统的9个子项目的评价指标数据的主成分,共计10组主成分。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骤有: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确定主成分个数、确定主成分表达式等四步。
由于投影寻踪方法要求确定指标是正向指标还是负向指标,因此为了方便之后的投影寻踪分析,在主成分分析之前就先将负向指标数据取其相反数,确保所有进行两阶段降维的指标数据都是正向指标。
在此不赘述主成分分析的具体计算步骤,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10组主成分共21个主成分因子,其中居民生活子项目只有1个主成分因子,污染排放子项目与水资源子项目有3个主成分因子,其余各子项目均有2个主成分因子。
2.2 投影寻踪―第二阶段降维
投影寻踪方法的主要步骤有:评价指标值的归一化、构造投影指标函数、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和排序分类四步,由于其算法已较为成型,本文不予以展开描述,具体可参考之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及著作[10-12]。
将主成分分析得到的21个主成分因子作为新的评价指标,对其进行投影寻踪分析后得到表2所示的各指标权重值。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各指标都具有一定的权重,只出现极少数指标权重较小的现象,反映了投影寻踪方法根据样本数据信息给予各指标权重的适用性。同时可以看出生活子系统的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均较为显著,体现了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体系中的必要性。
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与各评价指标经过归一化处理的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可以获得各年各评价指标的相应评价值,经过加总计算后得到2000-2008年各子系统及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的评价值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在2000-2008年间,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从2006年开始,协调性有了大幅提高。
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生活子系统的发展趋势都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发展趋势较为吻合,其中资源子系统的发展趋势波动较大。
由经济发展协调性和四个子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发展与四个子系统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每个子系统都对经济发展协调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表明为了达到协调发展的目标,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发展,也证明了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子系统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2.3 子系统发展因素分析
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环境、资源和生活子系统均有细分的子项目,可以根据各子项目的评价值分析各子系统的发展情况。环境、资源、生活子系统及其各子项目的2000-2008年的评价值如表3所示,其中环境子系统和生活子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其各子项目的发展趋势比较接近,表明各子项目的发展对于子系统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在环境子系统的四个子项目中,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评价值提高较快,污染排放与污染治理的评价值提高较慢,表明中国的污染问题仍较为严重,其发展的滞后抑制了环境子系统的发展,为了加速环境子系统的发展,需要对污染问题给予更高的重视,各相关单位需要更好地落实贯彻已有的排污治污政策,需要同时做好减排和治理两项工作。
在生活子系统的三个子项目中,城镇生活的评价值发展速度较快,反映了近年来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显著的,相比之下农村生活的评价值发展速度相对较缓且波动较大,表明中国目前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依然是重要的课题。
资源子系统分为矿物能源和水资源两个子项目,经过趋势分析发现资源子系统的评价值发展趋势与水资源子项目的评价值发展趋势基本吻合,都是在波动中逐渐提高,而矿物能源子项目的评价值基本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这表明由矿物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于矿物能源的过分依赖,目前矿物能源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为了改善能源现状,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能源技术,发掘可替代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要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减轻经济发展对于能源消耗的过分依赖。
3 各子系统间协调度分析
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经济发展与其他子系统的主要矛盾体现在经济的超前发展对其他各子系统的不良影响上,并未发展到环境子系统、资源子系统或生活子系统的超前发展能够导致经济发展受到抑制的阶段,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并不应该排斥其他子系统相对经济子系统超前发展的现象。
在之前学者的研究中往往是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13]衡量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各子系统评价值间的相互回归分析,但这样的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础并不牢固,经常存在虚假回归的现象,或是出现无法解释回归曲线的情况;而且当其他子系统相对经济子系统处于超前发展的状态时,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会得到较小的协调度评价值,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本文利用各子系统评价值逐年的提高幅度上的差异衡量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
现阶段经济子系统对环境、资源、生活子系统的驱动作用较强,其他子系统对于经济子系统的驱动作用相对较小,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Test)对此进行了验证。在此验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以经济子系统的评价值增长幅度为基准,计算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活三组子系统的协调度,分析其他各子系统相对于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情况。在现阶段若其他子系统相当于经济子系统发展越快,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协调度越好。
由于各子系统所包含的评价指标数量有一定的差别,为了减小评价指标数量的差异对于协调度衡量的准确性的影响,本文利用各子系统评价值的增长率而不是增长值来计算协调度,计算式如(1)所示:
Uij=[(Si, j-Si, j-1)/Si, j-1]/[(Sj-Sj-1)/Sj-1]
(1)
Uij 表示第j年i子系统相对于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
Si, j表示i子系统第j年的得分,Sj表示经济子系统第j年的得分。
由式(1)可知,Uij越大意味着该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协调度越高,当Uij大于1时,表示当年该子系统的发展速度超过经济子系统,处于超前发展的状态;当Uij小于1时,表示当年该子系统的发展滞后于经济子系统;当Uij等于1时,则表示当年该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处于同步发展的状态。
根据式(1)和各子系统2000-2008年的投影寻踪评价值,可以计算2001-2008年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活三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经济―环境、经济―生活、经济―资源三组子系统的协调度发展趋势均比较类似,其中经济―资源子系统的协调度波动相对较大。各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都是先经历迅速提高的阶段,再逐渐回落波动至平稳,其最终协调度都稳定在1.0附近。2008年经济―环境、经济―生活、经济―资源三组子系统的协调度分别为0.759、0.927、1.279。上述情况表明经过这几年的改进与调整,各子系统间逐渐形成了协调发展的趋势,但环境、资源和生活子系统的发展情况总体上依然稍微滞后于经济子系统。
4 结 论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投影寻踪方法相结合的两阶段降维分析,利用112个相关指标数据,对中国2000-2008年的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弥补了现有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提高了评价数据的完整性,并将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个新的子系统引入协调性评价体系中,提高了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的全面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发展协调性总体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污染问题、农村生活水平和矿物能源问题是协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发展协调性,需要针对现有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如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加大污染治理的投入,加强污染排放与治理的政府监控;关注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提高能源技术开发力度,逐渐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等。
本文提出的子系统间协调度的衡量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现实的要求,在对经济―环境、经济―资源、经济―生活三组子系统进行了协调度分析后,反映了各子系统间协调度的发展趋势,就现状而言三组子系统间的协调度发展趋势较为接近,且发展趋势良好,但环境、资源和生活三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依然略微滞后于经济子系统,需要保持对环境、资源和人民生活水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全方位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宁小莉.包头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22 (1): 32-35.[Ning Xiaoli. Evaluation on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aotou City[J].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22 (1): 32-35.]
[2]齐晓娟,童玉芬.中国西北地区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状况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2): 110-114.[Qi Xiaojuan, Tong Yufen. Coordina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Population, Economy,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North-west Area of China[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2): 110-114.]
[3]桑秋,张平宇,苏飞,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人口、经济、空间与环境的协调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 (2): 115-119.[Sang Qiu, Zhang Pingyu, Su Fei, et al,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Population, Economy, Space and Environment in Shenyang Since the 1990s[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18 (2): 115-119.]
[4]李鹤,张平宇,刘文新.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J].地理科学,2007,27 (4): 486-492.[Li He, Zhang Pingyu, Liu Wenxin. Assessment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of Liaoning Province in China during 1990-2003[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27 (4): 486-492.]
[5]姚奕,郭军华,倪勤. 中国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1): 100-103.[Yao Yi, Guo Junhua, Ni Qin.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environment[J]. Statistics and Decision, 2010(1): 100-103.]
[6]赵晗. 基于投影寻踪的区域协调发展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74-77.[Zhao H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the Regional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PP Model[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0(20): 74-77.]
[7]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He Xiaoqun. Modern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03.]
[8]付强,赵小勇.投影寻踪模型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Fu Qiang, Zhao Xiaoyo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6.]
[9]王久顺,张欣莉.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及其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2, 19(6):53-55.[Wang Jiushun, Zhang Xinli. Projection Pursuit Cluste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2002, 19(6):53-55.]
[10]方必和,程志宏,刘慧萍.投影寻踪模型在国民经济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2005,14(5):85-88.[Fang Bihe, Cheng Zhihong, Liu Huiping.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in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J].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Science, 2005,14(5):85-88.]
[11]张玲玲,王宗志,顾敏.房地产风险评价的投影寻踪模型研究[J].水利经济,2005, 23(1):20-22.[Wang Lingling, Wang Zongzhi, Gu Min.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Pursuit to Decision Making on Venture Investment in Estate[J]. Journal of Economics of Water Resources, 2005, 23(1):20-22.]
[12]张欣莉,丁晶,王顺久.投影寻踪在岩溶水水质分类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1(5):26-28.[Zhang Xinli, Ding Jing, Wang Shunjiu. The Use of Projection Trace in Classification of Karstic Water Qualities[J]. Geoti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2001(5):26-28.]
[13]门可佩,魏百军,蒋梁瑜,等. 基于经济系统的中国协调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 2010(9): 37-41.[Men Kepei, Wei Baijun, Jiang Liangyu, et al. Empirical Research on China’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dex Based on Economy System[J]. Technology Economics, 2010(9): 37-41.]
Evaluation on Coordination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vince Based on Twostage Dimension Reduction Method
LIU Ruijie ZHANG Zhihui
0 引言
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既有着工业文明时代的深刻烙印,又反映着新经济时代游戏规则的基本要求,从而呈现出新的特点。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一个从人事管理到战略管理的转变的过程,人力资源经理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高级办事员到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角色转换。这其中包含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空白到丰富,从从属到主动,从事务性到战略性的历程。
1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
1.1 人事档案管理阶段 人事档案管理与我国的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密切相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才的流动受到了严格的政策限制,人力资源的优势完全被忽略了,企业用人年功制,竞争选拔凭资历,工资分配搞平均。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这个时候的人事部基本上是一个象征,是企业的总后勤,完全服务于国家的政策,配合有关国家政策完成工作。本上属于听命型,企业内部听总经理的,企业外部听政策部门的,除此之外,就是重复业已熟练的流程,工作的技术含量极低。作为人事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事务性部门,作为人事经理则是这个部门的高级办事员,人事经理充其量是一个高级办事员的论断由此得来。
所以至今还有人多人认为人力资源是一个没有专业的工作,只有那些专业不好,技术能力不强的人才会去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什么人都能做。可见,认识经理的高级办事员的形象在人们中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
1.2 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唤起阶段 随着市场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才的流动的限制被打破,人才的市场化趋势日趋明显,求才择业开始双向选择,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管理者的认同。
同时,人才政策的开放带动了企业间人才流动速度的加快,企业的管理遇到了挑战,开始注意人才的动向,如何留住企业的人才成为企业关注的一个焦点。
企业的管理层特别是高级管理层纷纷研究对策,督促人事管理部门研究解决留人这个难题。在这个阶段中,高层管理者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主导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而人事部门则处于被动听从的地位,主要目标是完成企业管理层的用人留人决策。
1.3 人力资源管理形成阶段 随着从人事经理到人力资源经理的角色转换,人力资源经理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开始研究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书籍,参加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研讨会,培训班,咨询公司也顺势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通过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人力资源经理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成的理论体系,对人力资源的观念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企业中初步建立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绩效管理、薪酬体系管理等为框架的人力资源构架。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已经迈出了一大步,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在观念和意识上都前进了许多,这个阶段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形成阶段,意义重大。
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 在形成阶段的基础上,随着人力资源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深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始逐步成熟,从追求数量转到追求质量。人力资源经理的工作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员工的绩效管理,建立现代化的薪酬体系。开始考虑整和企业人力资源,通过岗位分析和人才盘点,更加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绩效能力,通过改革薪酬管理体系,优化薪酬的分配作用,使之更加具有激励性。 转贴于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手段,人力资源经理不但强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提高了管理技能,更在企业里培养了重视人才,开发人才,激励人才的企业用人观,带动了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人才观念,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趋成熟和发展。
1.5 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阶段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加强,企业间对人才的争夺战也越演越烈,人才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谁掌握了人才,谁掌握了人力资源的核心竞争力,谁就是掌握了竞争制胜的法宝。
于是,人力资源经理终于名正言顺地站到了企业的战略管理层,成为企业管理层中至关重要的一员,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决策。
2 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上述变化的回应,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可能发展趋势。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1952~2010年的59年中,我国经济总量保持了年均8.3%的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经济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1万亿元,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资基础。2010年按当年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88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已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大体上都经历了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等几个阶段。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起飞准备阶段,已经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当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条件,包括消费结构变化、中间需求变化支持国内需求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资金、劳动力在产业间活跃重组;资金和劳动力供给增加;具备了支持供给持续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度及社会环境;具备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推动外贸结构变化,促进比较优势转变等等。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认为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主要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到2010年的50.05%,城镇化率达到49.95%。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比较强大。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大幅度提高。第五,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消费和出口提速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1998~2010年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住行消费升级提速,融入全球化以后世界经济长期景气带动外需高速增长,资源禀赋优势带来全球产业转移,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在此期间,高速增长行业明显增加,经济增长热点显著增多,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工业、石油工业、建筑业、金融业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处于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经过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已被初步稳定,一段时期内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轨恢复”的迹象。但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不仅没有解决其全球竞争力下滑的问题,反而由于过度依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侵蚀了全球对美元的信心。部分新兴经济体刺激过度,引发了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新的问题。国际上,全球经济和贸易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危机后的全球治理格局并未体现新兴经济体不断上升的实力和影响力。因此,不仅大震之后必有“余震”,而且如果全球不进行彻底有效改革,或许需要更大的一次危机来释放风险。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长期来看全球化不仅不会倒退,还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便利。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这将有利于我国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释放增长潜力,加快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充分吸收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重要国际资源和技术。但近期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会抬头,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增加。
当前正处于康氏周期的低谷,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萌芽期”
为了重新获得竞争力,发达国家都重新回归再制造化,并正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酝酿新的突破。在实现技术赶超及利用新技术加快发展等方面,我国具有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可以藉此在某些技术领域迈入领先行列。另一方面,新一轮技术革命时机还不成熟,目前的一些新技术尚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实体经济恢复还没有形成。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减排责任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逐步形成,以及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趋势或发展模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减排将促进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对全球产业分工及贸易格局产生影响。我国面临发达国家转移部分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的新机遇。非洲、南美洲、中亚等地区的一些历史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以印度、巴西、南非和中东某些国家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既对我国构成了竞争压力,又为我国扩大外部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将增加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这既是军事斗争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竞争的结果。如果说21世纪全球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的话,那么这种变化首先是从经济格局开始的。如果全球经济大国之间实力差距日趋缩小,美国若要继续主导全球政治格局将越来越困难。按照历史的经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随后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核时代到来以后,世界大国间相互自杀式的战争已不太可能,取而代之以“经济战”为主,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能源资源、区域组织等领域广泛开展竞争。未来全球地缘冲突可能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增加。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从国内条件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将有可能持续加大。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内需潜力巨大,但释放内需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十二五”及更长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但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财税体制、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工业化升级和城镇化潜力的释放还面临诸多障碍。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引擎转换的重要转折点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外贸增长将稳步趋缓,相应地内贸比重将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中,北美的地位将下降,周边陆上邻国和各大洲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提升。内贸结构方面,随着国内各大经济区间分工的细化和合作的加深,国内区域间的贸易将日益活跃。
居民消费结构将继续较快升级,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预计“十二五”期间以住、行改善为主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会继续较快推进,消费需求会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年均增长4.5%左右;年均新建住宅11亿平方米左右,较2003~2008年的年均水平增加4亿平方米左右。预计家庭轿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5%(2003~2008年为51%),2015年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达到5139万辆左右,较2008年(1938万辆)增加1.6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不包含价格因素)。
区域发展格局日益合理,区域功能定位日益明确,区域发展差异逐步缩小
“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将成为崛起最快的区域,占全国的GDP比重将由2009年的19.3%上升到2015年的22%。西部开发区将由18.3%上升至19%,东北振兴区将由8.5%上升至9%,东部沿海地区将由53.8%下降至50%,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明显提高。国内各大经济区之间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细化,区域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制造业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将迎来高速成长期。
人力资源新优势正在形成,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将逐步显现
未来几十年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状态。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预计2015~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素质劳动者群体队伍预计将不断壮大。此外人口老龄化将加快到来,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高达1.6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9%。
生态环境状况局部改善,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治理和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甚至有明显改善。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控制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与此同时,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呈现增多趋势,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与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形势,将使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体制具有独特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
从总体上,我国县域经济还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准确地说还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题。如果说在进入新阶段以前,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在农业和农村内部,那么进入新阶段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更多地来自农业和农村外部。目前非农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50%左右,农民收入来源逐步多元化。增加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取决于工业和农业、城乡经济的相互关系。因此,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把着力点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之外。
从本质上讲,县域经济发展过程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大力推进工业化,使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前提和根本出路。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不仅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提高工业、服务业部门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而且要用企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这种生产经营方式难以延长农产品加工链条,培育农产品品牌,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难以应对市场的千变万化,回避农业交易成本高的问题,还会增加农业和农户的市场风险。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从而也是最终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进入新阶段,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方式,在家庭经营基础上?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鼓励农民建立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降低生产交易成本,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分享规模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加工增值效益。
发展县域经济最重要和最迫切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从全国来看,经济大县强县,无不都是工业或服务业发达的县市。进入新阶段,推进工业化要改变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两张皮的状况。要看到,农村“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和城市工业化并行发展和过度竞争,在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发展空间已受到明显制约。特别是在入世后,迫于激烈市场竞争的压力,乡镇工业也强化了资本替代劳动的机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因此,发展乡镇工业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与城市工业的分工关系,如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运输业等;积极促进城乡产业有机整合,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打破现有的阻碍城乡产业整合的管理模式,在规划、政策制订和实施上对城乡企业一视同仁,鼓励和引导城乡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重组和合作。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相对过剩,为县域经济工业化既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增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只有继续推进工业化,才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辟新的空间。
二、发展县域经济要以城镇化为支撑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而城镇化又能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的同时加
快城镇化进程,也应成为县域经济的重头戏。相对于城市已较大程度地实现了与工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生活方式而言,农村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传统生活方式。积极推进城镇化,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改造农村传统的生活方式,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小城镇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因而也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应该看到,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这个层次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进入新阶段,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要改变以前盲目追求“硬化、亮化、绿化”的脱离农村实际的倾向,改变政府主导圈地造城搞建设的机制,实行务实有效的城镇化战略,使小城镇建设真正给农民带来实惠,使农民分享城镇化的成果和效益,切实防止抽取农业和农村资源超前建设小城镇,这不仅从根本上不利于城镇化,还会导致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的恶化。要充分利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广辟投融资渠道,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分别轻重缓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为重点,使之尽快完善功能,繁荣经济,发挥城乡经济结合部的作用,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整已经不合时宜的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安居乐业。我国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推进城镇化。东部地区可适应大都市圈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推进城镇网络发展,中西部地区要重点发展中心镇和发展重点小城镇。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小城镇建设更不能急于求成,贪大求洋。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以改革和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入新阶段以前,县域经济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制度创新的推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的的制度创新,极大地提高了解放了农业生产潜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90年代初中期,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乡镇企业崛起,有了农村办工业的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转移,使农民从“多元化”经营中得到了单一农业经营模式难以得到的收益。
进入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同样需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来源于思想解放,来源于社会实践。当前,县域经济制度创新又进入活跃期,包括农村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定单农业、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和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等,这些领域的制度创新,必将带来生产力的新的解放。因此,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为制度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必将促进新阶段县域经济的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近几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目前,中国正在制定2006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发展的主要目标:一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5年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把握未来,开拓创新。在理论创新方面,中国认真总结自身建设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针。在体制创新方面,中国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明确了各方面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创新的推动下,中国将保持发展的良好态势,提高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首先,中国的发展是立足国内的发展。中国国内需求潜力大,可以为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过去5年,中国新增电话用户5.14亿户,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 亿千瓦,就是市场规模大的客观反映。今后5年,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增长;同时,积极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又是能源生产大国,多年来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能源增产的潜力很大。例如,中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不到1/3,核电装机占电力装机的比重只有1.7%。我们将坚持立足国内,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高效、清洁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努力增加石油天然气供给能力,协调发展煤电、水电、核电,加快开发利用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到15%左右。我们还将立足国内,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加快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中国有40%左右的国民储蓄率,8亿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国土蕴藏着自然资源;还有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较好的科技教育基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挥好国内资金、劳动力、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的发展是资源节约的发展。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将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坚持节约优先,大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节约降耗工作。实施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绿色照明等重点节能工程,推进1000家重点企业的节能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油环保型汽车。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依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
第三,中国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发展。中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第一、二、三次产业的比例为13.1∶46.2∶40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今后5年,我们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继续加强农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促进金融、物流、咨询、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强能源、矿产、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中国的发展是全面协调的发展。我们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推进扶贫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
综合上述经济发展特征,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决定我国经济转变需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深化,向前迈进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深化改革和保持稳定、应对当前挑战和完善体制机制之间的关系,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快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出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完善成品油、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和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资源税改革实施范围,在部分生产业领域推行增值税改革试点。调整完善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境外投资风险防控机制。
二是深化社会领域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稳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科技、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引言
正确估计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合理确定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目前比较通行的判断方法,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水平(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1的变化来研究经济发展的阶段。下面将采用上述三个指标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判断。
二、新疆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一)基于人均GDP的发展水平的判断
近现代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工业化为标志,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工业化过程密切联系。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曾运用多国模型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的研究。按照H・钱纳里的分析,现代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见表1)。
新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了正确判断新疆的经济发展阶段,本文利用了H・钱纳里等对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研究成果。
对照H・钱纳里的人均GDP经济发展阶段划分表,1996年新疆人均GDP值约合1315美元,小于工业化实现阶段的上限1456美元,说明在1996年之前新疆仍处于准工业化阶段。1997年人均GDP值达到1457美元,超过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上线1456美元,说明到1997年新疆开始步入工业化中级阶段。直到2006年,人均GDP值约合2450美元,一直处于1456―2912美元的工业化中级阶段区间,说明1997--2006年间新疆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尽管2006年人均GDP值进一步提高,达到2450美元,但其人均GDP水平仅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标志的下限区域附近,故目前新疆的经济发展阶段定位应为工业化中级阶段。
(二)基于产业结构发展情况的判断
根据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这时候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进一步降低到10%左右时,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
由新疆三产统计数据显示,直至199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至37.1%,首次超过了三产的35.7%,但一产比重未能降至20%以下,所以还不能完全说是达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新疆直至200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才下降至19.3%,首次向下突破20%的关口,但第二产业比重未能超过了三产,因此也不能说是进入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才下降至19.6%,第二产业比重为44.7%,超过了三产的35.7%,这标志着新疆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过渡到了工业化的中级阶段。所以,根据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可以判断,新疆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定位为工业化中级阶段。
(三)基于就业结构角度的分析
C.G.克拉克根据威廉・配第的观点,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如表3)。该表中的1、2、3、4、5大体分别对应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高级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又称配第一克拉克定理。该定理通过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的转移,表明就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
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因其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虽然我们呈现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但是不可避免,我国传统的金融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趋势。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式,我们必须认真面对,不逃避。尽管国际经济呈现衰退的形式,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我国金融阶段的新趋势,新面貌,并进行合理而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即便大环境下现象不容乐观,但通过我们实事求是的金融改革,我想我国的金融经济一定会朝着稳步,稳定发展的方向所迈进!对此,我们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展开论证与分析,并做出对策,一是我国金融经济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二是对于这样的金融形态,我国经济将进行怎样的金融改革,以及怎样的金融途径来迎接经济挑战。
一、我国新阶段下面临的金融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融结构存在不合理之处
面对着经济快速的发展趋势,我国老式的金融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当下新形态的金融经济的发展,金融业面临着迫切的改革。首先,基于我国庞大的领土面积,造就了我国金融资源得不到合理而又均衡的分配,东部地区占领的金融资源达到总共的一半以上,而中西部却相对较少;其次,融资结构相对经济发展而言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于是融Y渠道单一,手段陈旧,大部分依托于银行的帮助,这样使得金融在发展的道路上经济支持远远不够;第三,金融贷款的受理对象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与之而来的贪污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而且他们受理的对象一般都是国有企业,或者是比较大的集团企业,这样一来小型的企业得不到银行的支持,因而拖慢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第四,银行内部也存在着结构不均衡的现象,模式落后,结构也比较单一,最重要的是银行本身面对金融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二)金融业发展后备力量供给不足
在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于居民的日常消费,而我国的消费能力比较弱,这样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不能提供相应充足的后备供给动力。而且我国的金融发展仅仅存在于最初的起步阶段,相对而言金融产品种类稀少,金融结构也比较单一,而主要支持仅仅局限于商业银行,而商业银行的支持也仅仅局限于居民的住房贷款,这样小型正在发展的企业得不到有利的经济支持,一些很有前途的小型企业往往扼杀在发展的摇篮里。
(三)互联网金融对于货币金融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互联网发展的新环境趋势下,互联网作为新型的金融形态,因其开放、平等、互利互惠的优势特点,使其迅速成为了金融发展行业中的一个新产业。它的诞生促使我国传统的金融业面临的挑战更加庞大,一些得不到发展,而且不能随之改变发展模式的企业就此倒闭,而且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促使一些新的交易方式的出现,比如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再比如腾讯的微支付,这些金融交易的发展与变革,都对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及挑战。要想在金融市场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随之市场形式的不断变化,而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我国新型金融形势下的金融改革途径
(一)加快金融改革与创新,促进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众观我国金融经济所面临的新阶段,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升级发展。1.我们应该优化贷款渠道内部结构,确保它能面向社会各个阶层进行资金支持,并且加大对传统金融业的投资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在新环境下转变模式,顺应发展趋势,从而赢得发展,而且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尤其是科技产业,让这些前景很好的企业能够继续发展,寻求进步;2.将客户的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将原先用于大型企业,或是国有企业的资金支持,大部分抽调出来,用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改革,使得我国经济中的各个企业,无论大小,都能得到稳步的发展,并且优化贷款内部条件与流程,进而不断优化金融服务;3.拓宽金融消费渠道,将金融消费渠道进行适当的转型和升级,从而适应国家新经济环境下的金融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消费难,消费狭隘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体制,从而范围金融风险
对于新阶段下的金融经济来说,一定要做到防忠于未然,规避金融风险。而要想恰到好处的规避金融发展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一定要有一个健全而又完善的金融监管体制。通过法律的效力,来约束金融经济发展中的不当行为,从而稳定金融经济发展的市场秩序,确保金融业能够在有法可依的环境下稳定发展。除此之外,还应拓宽民间的融资渠道,将融资结构变得合理化,大众化,并且在法律的约束下更加明朗化,让企业可以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发展、进步。同时要重视金融机构的质量问题,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正常的运行。最后,要通过对金融经济的宏观调控,制定相关的金融政策,将金融体制与当下的金融经济相切合,进行必要的金融体制改革,从而规避金融经济中的金融风险。
(三)调整和改革货币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