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能力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5 16:51: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生能力培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中生能力培养

篇(1)

0 引言

科技能力培养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和学习中选择不同的专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在主动的教学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结果,进而解决问题的一个学习活动。这种科技技能的培训无论是理论知识的确定,还是实践知识的探索,对于高中生来说都是一种对新鲜知识的有效获取途径。目前而言,高中生的科学技能教学活动主要为被动获取,众多教学工作者也针对高中生的科学能力培养工作展开了深入研究,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稳步提升高中生的科技能力,成为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1 高中生科技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我国高中生科技能力的培养研究较晚,在对其培养过程的模式探寻中,一般多采用国外的适时教育模式与国内引导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国外适时教育模式是欧美国家对学生科技能力培养的主要策略课程之一,由于高中的必修课程较多,且课业较为繁重,一般对于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多在寒暑假、周末和相应课程添加固定时间。同时进行这一能力培养的形式较多,一般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与学生能力,进行适量、适当选取。国内引导教育模式是当前社会较为认可且广泛使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其基本理念就是:每一个高中生都有权利使自己的科学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大多数高中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切实了解高中生的特点,并积极为其提供相应服务与设备[1]。

高中生自身科技能力的提升,一般根据个体差异,相同知识需要了解透彻的时间不同,因此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与能力调整更丰富的科技知识。学校和社会也需要尽可能为高中生配备相应科技实验条件,满足高中生的科技能力提升的特殊需求。另外引导式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保证高中生在进行科技能力学习的时候更加自主,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团结、协调能力的稳步提升,对其社会性的发展需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2 高中生科技能力的培养策略

2.1营造科学情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论在任何领域,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要重要的多,但是高中生受传统教育束缚,再加上自身心性不成熟,决定了高中生对于问题提出的一种障碍,特别是对一些具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更加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高中生创设相应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驱动力,引发其探究的行为,让学生面对众多疑问时,可以产生浓厚兴趣,找出问题核心,通过现象研究本质,进一步提升自主能力。

2.2 鼓励大胆假设 培养学生探究结果的能力

能否找到解决方案是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的关键所在,但是高中生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再加上科学思维没有得到过系统锻炼,无法沿着正确的轨迹直达解决问题的目标,因此在科学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培养学生提出假设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消除学生对未知的恐惧,鼓励学生与教师对话,培养其质疑教师观点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消除学生对错误的一种纠结,鼓励学生多说、多想、多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大胆创新,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相关信息的排列组合,当再次遇到新的问题时,可以做到科学预测,快而准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3 创设动手环节 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的能力

针对高中生而言,其动手能力多指脑与手的配合协调能力,是科学培养中重要的能力之一。动手能力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实现,而且也会对大脑的锻炼产生相应影响。而高中生的动手能力正是诸多能力中较为薄弱的一项,也对其科技能力的提升产生的一定的制约[2]。因此教师应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验,根据实际需要与随机添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更多的组织学生进行统一实验,或为学生开放实验室,将课内与课外充分连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科技实验时间,引导学生全面、全程完成一项科技实验的探究过程,增强自身动手能力。

2.4 辅助获取信息 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来临,信息处理的速度、深度、广度都有了全面的提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与快捷。因此在对高中生科技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要教学生运用各种设备、资源、场所获取相应的知识与资料,可以通过图书馆、文献、数据库等不同场所获取和解读知识,还要教会学生除了搜索成文资料外,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不同形式搜集资料。如此多形式、多手段的资料搜集,会为科技实验带来更多的创新与可能。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数据、资料、结果的良好记录习惯,为最后的实验总结整理素材。

2.5 指导报告撰写 培养学生沟通表达的能力

信息时代离不开各类交流与表达,合作的能力与团队的意识也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科技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交流、合作的环境,使学生可以在这个环境中,与同伴分享成果、创意和信息。这也就要求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科技成果进行报告式的成文撰写,用明确的语言、文字、图表等形式将探究结果进行呈现。

此外,还可以通过辩论会、演讲会、板报、刊物等不同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将自己的想法、看法全面呈现。而且在交流过程中,别人还会就自己的看法为自己的实验提建议,便于辩证的看待,更好的学习。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高中生科技能力的培养,要注重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要符合高中生实际的心理需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要辅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自尊心,要有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时代精神,引导他们对新的科技有兴趣、有思路、有决策,进一步提升科技能力,为高中生的未来发展增添动力。

篇(2)

阅读教学需要构建在字、词、句、段落等因素基础之上。这样,学生才能在简短的文字里体验阅读教学的魅力,培养并增强自身的语言功底。否则,高中阅读教学不过是一句口号,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1.明确的目标性

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最终体现为流畅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交流能力等等。当然,这需要借助有限的字、词、句形成整体文字,体现出一定的感情基调,并依托感情基调,去体味文章的内容,从而体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2.显著的工具性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然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只是生命长河里的一小段。因此,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在提升学生阅读赏析能力的背后,更多的是将这种能力延续到学生迈入社会后的时间段。毕竟,面对各种社会环境,我们必须学会游刃有余地沟通,才能满足社会环境的要求。很多沟通技巧、语言风格等能力都得益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高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高中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教学的魅力并未散发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某些问题,阻碍阅读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1.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现阶段,学生、家长、学校都希望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从能力方面去考虑问题。最终,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地位难以体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带领学生剖析和总结,学生的积极性未发挥出来。

2.阅读教学方法欠妥

很多教师总是对极少数文章进行阅读方面的训练和学习,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欠缺很多能力,能力素质呈现出单一性。很多时候,学生可以流畅地表达,可以熟练地阅读,却未必拥有过硬的文笔,原因可能在于文章体会能力较差。这样,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学习方法之间不能有效衔接,无法实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

3.阅读教学课时较少

很多时候,语文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能力状况,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致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上花费的时间甚少,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总是对很多类型的文章采取一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当然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高中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生具备较高的阅读鉴赏能力是一件好事,也是阅读教学必须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立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彻底领会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采取可行的手段和方法,提升高中阅读教学的水平。

1.从字词句入手,培养阅读基本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从文章的整体去把握主旨思想,因为那样必然有些困难。因此,要学会从细微之处着手。从细微之处入手,可以通过有限的信息勾勒、联想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比如,在学习现代诗歌《雨巷》时,我们可以从题目入手,“巷”是代表江南气息的典型词汇,而江南的雨多是细雨如丝,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因此,有了江南的“巷”,有了江南的雨,那么,江南的细雨下,巷子里发生了什么故事,会不会出现油纸伞,这些问题是自然跳入脑海的问题,这就是开启我们继续阅读的钥匙。同时,正因为江南的细雨给人一种哀怨的氛围,所以有助于于我们去定位全诗的感情基调。可见,我们可以从字词句里去捕捉一些有效的信息,从而从宏观上很好地把握文章主旨。

又如《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词汇就起到了较好的反衬作用,引出了那段黑暗、恐怖的历史。同时,文章中还用“张大了嘴巴”“浑身发抖”“跪了下来”表现参观者内心情绪的波动,从而给人留下非常立体的视觉形象,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2.探究创作背景,实现探究性阅读

语文教师不能认为对整篇文章加以讲解后就算完成任务。因为,一些文章的内容分析需要与作者所处的年代、历史背景、作者本人的性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联系,才能更好地保证阅读教学的水平。因此,我们不仅要完成对文章的学习,还要从文本背后的故事入手,去体会文章的真正内涵。

比如,《归园田居》中写道:“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诗歌描绘出美好的田园风光与安静祥和的村居生活。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陶渊明不满足于田园山水,怀抱着为人民做一些事情的远大抱负。那么,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发问,既然陶渊明喜爱田园风光,喜爱村居生活,为什么还想为人民做一些事情,而不能彻彻底底地去享受田园生活呢?如此提问,学生必然会从更深层次去体会诗歌背后的故事。

这样的处理方式,就使文本与历史知识形成了有效的链接。陶渊明所处的朝代是东晋,政治腐败,权利斗争、社会矛盾成为主要的生活状态。因此,他为人民做事情的抱负无法实现,而他是一个刚正耿直的人,不愿参与到对人们毫无益处的权力之争当中,所以,才想到隐退,融入美好的村居生活,去享受田园风光。

可见,对文章做一些深层的探究,不仅会重温一些历史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并在分析能力的基础上,提出属于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3.采取多种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意境

文章的意境是作者心绪的直接表现。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角度、多种方法把学生带入那个特定的环境,体会文章的意境,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作者的心绪,感受作者的笔触。

篇(3)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阅读能力正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提高理解力和迅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给高中语文教学方法和理念的改革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也使高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很多时候,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放到让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上,对阅读速度、阅读方法,特别是泛读及抓住重点信息的能力没有充分重视。而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又缺乏一种系统化和理性化的思考,这也就导致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没有一个完整、有效的教学体系,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其实,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可以遵循的,教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能力训练的重要性,要把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和体系,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下面就谈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通过课前资料搜集,提高学生获取和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教师为了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培养阅读兴趣,常常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任务,而这样的课外阅读,随意性较强,学生处于一种自发阅读的状态,教师很难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控制和评价,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然而,教师可以根据将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前扩展阅读的任务,以预习和课前资料收集的形式,让学生阅读相关文章和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媒介途径获得相关资料和信息,既有助于新课的预习,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锻炼了学生的资料采集能力,是一种很好的阅读训练。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资料整理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并给学生进一步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和信息搜集的效率。

2.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能力和感悟力

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也是学生在阅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养,只有具备了良好语言感受力,才能体会到作品语言的魅力,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和隐藏的深意,更透彻地看到文学作品的本质。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自己的经验、阅历以及阅读经验上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深入到作品内部,用心灵来体会。此外,对作品背景、作者的经历以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也有利于对作品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品味不一样的人生,获取间接的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才会让阅读变得更深刻,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更为丰富和深刻。

3.利用比较、联想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作品的横向联想和分析,培养发散思维

在阅读的时候,合理利用比较和联想的方式,对相似文章或作品进行分类和对比,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通过比较和联想,读者可以把新阅读到的内容同以往阅读过的内容联系起来,将新获取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阅读的作用,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作品时,要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作品进行对比,古今中外的各种作品,甚至是不同文体的作品,都可以进行对比和比较,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类比能力,拓展思路,发展创新思维。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要只是停留在阅读本身,要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建立一种理性化的阅读思维,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建立自己的阅读体系和思维体系,培养阅读兴趣,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通过阅读来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要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篇(4)

在听、说、读、写这几种能力中,最能够训练或者体现语感能力的是读。因为语感与视觉紧密相联,也就是看的过程中的反应程度。而视觉表现在学习中主要是读――眼动基础上的口诵。语感强的一个特点就是一读就懂,直觉判断,注意力无需停留太久。因此强化朗读,是训练语感的基本途径。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都安排了早读课,一周的几天几乎和英语“共享”;甚至有的学校还安排了晚读。时间是充裕的,为什么学生的读书能力提高甚微呢?不少教师发现,其实这些时段阅读的效率很低。首先学生状态整体不好,读书时声音细微,漫无目的,尽管教师或语文科代表提供了参考任务,但多数学生没有限时完成的意识,反复肤浅地在参考任务上磨洋工。

基于此,强化朗读,一方面要求读书时有正确的姿势,自由舒展,不能让课桌承受全身的重量,保证精神状态饱满;另一方面,也要求手嘴齐动,边读边标注,声音洪亮,借用疯狂英语的话,“要语感,可疯喊”;另外,应让同学们有任务感,限时检查,不能自由放羊,好坏由他。

将每个读书时段基本分成三个环节,一是复习昨天内容,二是预习今天内容,三是复习前段内容。侧重哪个环节,时间如何分配由学生自己掌握,教师在行间巡视时不时抽查、了解。这样一方面指导方法,另一方面加强督促,强化朗读,让学生在多读中逐渐感悟,读出文意、读出感情、读出美感,“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哪怕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读多了,语感也就逐渐会有了。

2.指导思考

强化朗读,自然能培养语感,但靠朗读的“剂量”增加来让学生在朗读中“自然生成”语感,毕竟过程缓慢,也许效果甚微。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以指导,让学生知道“悟什么”“怎么悟”,朗读就会有目标、有方向,朗读的效果就会更快、更好。

那么,朗读时“悟什么”呢?语感既然是对语言材料的感悟,那么语言材料就是我们要“悟”的对象。语言材料有哪些呢?语言的材料有字、词、句、篇和标点等,而这些材料的组合是有要求有规律的,也就是语法、修辞和逻辑。因此,语感的训练要依托语言的材料及组合规律。如此,朗读不仅是见字发声,还应该在篇章中突出字词句篇和标点这些“思考点”,并在文章中心的范围内,围绕它们思考语法、修辞和逻辑,甚至表达的妙处。

至于“怎么悟”的问题,也就是体悟的方法。对语言的理解有的是凭感觉,胡乱猜测;有的是凭理性,确认与分析;当理性分析成为习惯,不必再自我强制而成为不自觉的行为时,很强的语感能力就形成了,这是更高的理解。由此,可以说语感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的,这样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训练的效果会更明显。

因此,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要以课本作为训练和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依托,选取文中的语言材料的实例,指点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来体会其妙处,领悟其中所倾注的感情。比如,朗读时注意分析词语的褒贬色彩,标点的抒情作用,句式变化的表达作用,情态副词的效果等等,疯狂的朗读就会更有味道,更有兴致。

3.多听多谈

现在的语文课堂,基本少不了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利用好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多听多谈,在听与谈的吸收与输出中,训练反应速度,培养语感。相比读而言,听更能训练语感。因为读是面对文字、文本,确认可持续;而听易混淆且只瞬间,逼迫学生必须快速反应,稍不留心就会产生歧义,导致误解。比如说话时的音近字,比如停顿、轻重、语调等都能区别意义。例如“这次优课评比,我校就三人获奖”,副词“就”可以多种理解,一是表示喜悦,三人不少了,二是不满意,嫌少,获奖的人应该更多些。当然有了特定的语境,多义就基本可以消除了。

篇(5)

文言文中有些问题,必须从音韵的角度去剖析,才会对其理解的更透彻。所以,掌握音韵知识,对于提高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1.掌握音韵知识,可以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这样可以清除朗诵过程中的文字读音障碍。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语文教材必修三第3单元中,荀子《劝学》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其中“生”通“性”。此二字的古今意义相差甚远,如何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准确顺利地辨别二者的通假关系呢?这涉及到古音韵的问题。而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是根据文章课文的大意以及句子与其前后文之间的关系来推测“生”的意思,从中明了它应该通“性”,取“天性、资赋”之意。但从音韵学上看,尽管“生sheng”、“性xing”今天读音完全不同,但古时候两个字的读音却是相同或相近的。“性 x-”是从“生s-”得声,x为腭化音,来自s或h,所以知s为齿头音,正齿音后来读为sh,?故知“性”(x)是生(s)齿音流变的结果,古人用“生”代替“性”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目前高中阶段文言文学习音韵部分已不是重点讲授内容,如果系统地去告知学生所有音韵,可能在学生的接受方面存在一些不必要的困难。学无定法,教师可以把常见通假字的音韵学方面的某些要领加以传播,这样既轻松学生接受,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再如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第4单元中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其中有句子“奉璧西入秦”。目前对此字学术界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此字应读为“peng”,通“捧”,有“捧着”之意。有人认为此字应该读为“feng”,因为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此字的音为“feng”,也有“用双手捧着”的意思。抛开争议,我们暂时当它读为“peng”,通“捧”,这从音韵学上看,也是有据可考的。今天的“奉”字没有“捧”的意思,文言文中怎么能把两个字相通呢?其实“奉”的“承接”之意,后来由“捧(P-)”表示,是因为古代没有轻唇,上古时无f-v-读音,“f-”、“p-”为同一声符,“奉”为古字,加一个与“奉”本义相关的偏旁“ 扌 ”作义符,就构成了今字“捧”,“奉”、“捧”为古今字。

对于异体字也有很多例子,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第3单元《过秦论》中,“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中的“俯”是“免 ”的异体字,从字形上看,两字根本毫无共同的特点,毫无任何关系。但如果用“古无轻唇”的理论,就可以解释了:两字的声符“府(f-)”、“免(m-)”,前一个是轻唇音,后一个是重唇音,在上古时候,没有“俯fu”这一读音,“ f-”读若“m-”。

2.掌握音韵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在朗诵时更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例如高中语文必修一第2单元《鸿门宴》中,“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一句中的“脱”,有些人把它理解为“逃脱”、“摆脱”,“与”解释为“和”。从现代汉语的词意来看,好像解释是正确的。但实际上不符合古人的意思,因为古代d、t同属舌头音,用同声相训的方法可知:这里的“脱”是“单”,有“一个人、单独、独身”之意。“与”在这里并不是简单的连词词性,而是动词“率领、带领”的意思,因为刘邦和其它四个人在地位关系上并不是平等的,但“与”翻译成“率领”,似乎不多见。其实这里的“与”通“以”,两者在文言文中相通的时候还是比较多见的, 例如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中的“与”就和“以”相通,有“率领”之意。明白这个,就能准确判断“与”在句中的正确意思了。

还有《鸿门宴》“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中的“乃”很多人解释为“于是”,很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但如果根据文章的前后语境分析,翻译成“于是”还不足以突出“项伯”和“张良”的亲密关系。根据音韵学方面的知识,“乃夜”翻译成“当夜”,才能体现出项伯对张良的关心。“乃”、“当”在古时候是同音,因为上古端(d)泥(n)互转。

虽然在目前高中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关于音韵部分已经不是重点教授的内容,但是,适时地给学生渗透一些音韵学方面的内容,对帮助其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还是很有帮助的。

二、断句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朗诵能力

文言文断句,传统说法就是我们在韩愈《师说》中所见的“句读之不知”中的“句读”。断句的前提在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上,朗诵就显得很重要。而断句断得明白,也能提高文言文朗诵能力。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碰到断句语段,通过诵读,了解整个片段;再通过语感,初步断句,缩小断句范围;然后,应用断句技巧,进一步断句。

1.找虚词。注意句首的发语词、句尾的语气词、出现在句中的虚词和一些复音虚词。

文言文中常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通“欤”)、焉、邪(通“耶”)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主要有于、为、则、而、以等。还有一些复音副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语),它们多放在句子的开头,在它们之前往往需要断句。例如:且夫、若夫、乃夫、至若、已而、于是、虽然、至于、是以、是故、向使、纵使等。

在高中课文中我们常常见到很多关于虚词断句方面的例子。例如,苏轼《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盖”为发语词,两个“则”都是出现在句中的虚词,起到一个连接的作用。韩愈《师说》中,“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其中的“也”“乎”为句末的语气助词,“夫”是出现在句首的发语词,“是故”则为出现在句首的关联词语。但是,也有特殊情况的存在。“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介词“于”时就不能从其后断开,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乎”相当于介词“于”,有“对”之意,就不能从其后断句。“也”有时放句中表停顿,可断可不断。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是说也,人常疑之。”连词“而”有时放在句中用于连接词或者短语,表示并列关系,共同作句子的成分,联系非常紧密,这时一般不在它的前面断开。例如,“吾常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如果“而”连接的是两个句子,则往往在它的前面断开,例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夫”除了作发语词外,有时可作句末语气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作指示代词,用在句中,有时甚至还可以作名词,这几种情况都不能断开。例如:“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看对话。文言文中的对话、引文常常用“云”“曰”作标志,“云”“曰”后可以断开。例如,在《鸿门宴》中,“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3.观修辞。文言文与现代文一样,也是运用修辞的。对称、排比、对偶、顶针、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是文言文的另一个特点。断句时可抓住文言文的这两大特点进行。

对称: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顶针: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几句在文章中反复出现,有利于断句。

4.辨句式。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断句。

例如,表示判断的“……者,……也”“ ……者也” “……,……也”“……者,……”句式。表示反问的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被动句式的固定结构“为……所……”“受……于……”“见……于……”等。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句式,它们对于断句都有很好的帮助。

例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臣诚恐见欺于王”等等。

总之,掌握了断句的技巧,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文朗诵能力。

篇(6)

一、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等”。古人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求学历程总是艰辛的,但你若有了审美的欲望与求学的兴趣,便能如苏轼《定风波》所说的“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身?”即使再苦,也是乐在其中。所以说要使学生自主作文,其中保持其写作的积极性是前提。

首先,设置情境激发兴趣。在写作教学中,中学语文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和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耳听、目见、手动、心想,进入特定的艺术境界,触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激情,满足学生的写作需要。

其次,给予鼓励激发学生兴趣。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大多数高中生还有恐惧心理,写作前老师可以亲切交谈鼓励。平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在讲评作文时,圈出写得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词,当众诵读表扬,力求每篇都指出“闪光点”,不断点拨,并适时、恰当地予以肯定。让学生收获自信。

第三,开展各项写作比赛活动激发兴趣。要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改变作文教学单一、单调的状况。例如在班级、学校中开展作文竞赛,将优秀作品贴到板报上展出,或送到学校广播室播出,还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学校刊物、其他各类报刊发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

二、指导学一些写作技巧,使写作事半功倍。

1、创新

首先选题要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材料上要坚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不能老在别人“屁股后面作揖”。只要题材新颖,有时甚至是前无古人的新鲜材料,只要为我所用。

其次立意要新。所谓的立意新就是在同样的素材中,我们如何确定文章的具体表达和我们分析问题的视角。

再次开头要新。好的开端能把住读者的脉搏,“撩人心扉”的开头会立马激起读者的阅读热情,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渴望读下去,有欲罢不能的感觉。相反,其结果就不必说了。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的开头要短小精悍,直击主题。让它成为加强读者阅读热情的“驱动器”,成为整篇文章的最佳序曲,让别人感觉我们的文章在开头就与众不同,想必它一定是篇出手不凡乐章。

第四手法要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神,言之有力,言之有度,收放自如,详略得当。我们要全面地组织语言,巧妙地构思和恰如其分的表达要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思维和思考的空间,才能实现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相通。同时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论述要紧叩时代的脉搏,见解独到,不能偏离时代的主“方向”,更不能让自己的话“伤时”。要让自己的观点和时代的主旋律 “和拍”,充满时代气息。

2、把握写作的关键点

首先要善于动脑手脚并用。我们的作品在有了凤头、猪肚,豹尾的同时,我们作者还要做个有心人,平常细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一切新变化,搜集有关写作的材料,细心听取别人对事物的不同见解和感慨,善于借用“他山之石”,及时捕捉和采集有价值的写作信息,善于积累它们。不能懒惰,在那里等材料。只有平常我们具备了充足的材料,写作时才能厚积而薄发,才不会“空穴来风” 。

其次要善于抓住写作时机。我们在平常不能强迫自己硬写文章,如果是那样的话,写出的文章大都是“无病”,用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成的 “绣花枕头”只能是中看不中用,如果再去故弄玄虚,哗众取宠话,那还不如不写。只有当我们的写作灵感(即写作欲望和冲动)来了的时候,我们有文思泉涌般的感觉。这时,当那些发自内心的感触呼之欲出时,挥毫泼墨,一蹴而就,全盘跃然纸上。我们只有用“心”去写,才会写出让读者产生心灵共鸣的文章,才能有感人至深、育人无痕的效果。

再次要善于记录点滴。当我们有写作热情和写作欲望或冲动的时候,我们的脑海中会产生一些新奇的构思和一些新颖的信息。这就说明在写作中有“热情”时要趁“热”打铁,否则,可能得从头再来,或者功亏一篑。但这时对于我们写好的文章,仍然不能急于定稿,要把文章放一放“冷处理”。我们在 “冷处理”的过程中要舍得“割舍”,仔细推敲文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题目中的其中的一个字用得是否恰当。力争做到:修改百遍,仍不厌倦。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的各种习惯

1、养成坚持日记练笔的习惯

写日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练笔字数可多可少,形式灵活多样,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心灵可以任意放飞,情感可以自然宣泄。不仅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也会大大增强。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坚持日记练笔的习惯,陶冶情操,必须遵循以下两点:

①持之以恒

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日记这一文体,还需要我们老师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进行日记的训练指导,使学生形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及记叙描写的能力,并为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②循序渐进

篇(7)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探讨一下当前生物实验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

生物实验要求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一、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

实验教学要教给学生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设计的原理、实验材料用具、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等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让学生自己得结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做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时,实验最后得出的结果没有变成砖红色,这时候就得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实验分析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实验课上给学生讲授实验分析法,在具体的实验分析或解题过程中,让学生综合运用,具体问题,灵活分析。

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的重要内容。

例如: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中实验材料的改进:用葡萄代替苹果、梨。教材上做还原糖鉴定实验选用的材料是苹果或梨,将其切成小块,研磨、过滤。在实验中由于研钵太小,不可能磨细。分析:既然是鉴定还原糖,葡萄就肯定含有葡萄糖,而且葡萄去皮后也为白色果肉。不用研磨,去皮后放在小烧杯壁挤压即可流出果汁,也不用过滤,方便且效果好。

三、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让他们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例如:在《渗透作用》实验前,“半透膜”的材料也可由学生自己寻找,课本上用的是动物膀胱膜,能否采用其他材料作半透膜呢?这时,有人可能会想到用鸡蛋膜、玻璃纸或鱼鳔等,不妨把这些材料都找出来,逐个试验,会发现鸡蛋膜和鱼鳔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材料。

四、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去探索、实施想要做的实验,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及方案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上面来,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例如: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教师可以提出几个问题:(1)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紫色的洋葱?(2)实验中30%蔗糖溶液改成10%或50%的浓度实验结果会怎样?(3)质壁分离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联想到用同种方法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比较两种溶液浓度的大小、鉴定植物细胞的死活、测定种子的含水量等。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总之,在高中生物实验中,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自强.生物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篇(8)

根据刘建伟等研究人员对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调查结果,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学习物理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不够成熟。在物理学习的抽象思维品质上,学生的学习深刻性多于物理学习的独创性,这说明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仍存在刻板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仍然有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抽象思维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些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中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高中学生,笔者结合高中生物理实验的探究能力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训练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是人面对一定的任务领域和范围,搜索提取信息并利用原有知识,形成自己所能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的过程,是有目的性、认知性、内隐性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高中生所面对的物理问题,大都问题明确,问题的起始状态与终极状态都有明确的答案。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学生如何获得成功?不能解决的障碍在哪里?问题解决过程中思维是如何运作的?

榱伺清这些问题,有研究者通过“口语报告”技术对高中生解决陌生物理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解题全过程的即时思维资料,为我们研究高中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口语报告”技术对高中生解决陌生物理问题的即时思维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操作存在“整体模仿”和“科学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科学分析具有“被迫”特征;与定律(定理)一并记忆提取的“分析规范”,对问题解决具有指引方向的功能;非结构性力学经验背景缺失,直接阻碍高中生解决问题,而“随手实验”科学素养可以有效弥补这一不足;问题的正确解答与对问题的整体性理解建构存在差距。

二、物理教学方式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学习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传统的课堂中,常常是填鸭式的学习,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很简单,但也很被动,常常只是顺着教师的思路走下去,很少去独创性地思考解决问题。加之高中生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重压,学生的探究能力难以培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就会习惯化,遇到新的问题常常会通过刻板的模板生搬硬套,这对学生的学习很不利。

实验探究能力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更多的主动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当适当摒弃,虽然可能对教学成果有所影响,但是长远看来其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三、学生的深刻性、灵活性与独创性对探究能力的影响

深刻性品质是物理思维最基本的品质,它反映了思维的抽象程度、逻辑水平以及广度、深度和难度。深刻性品质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否对研究对象采用正确的思路分析,对研究问题以外的无关条件的排除,对研究问题暗含的隐藏条件的挖掘等等。

物理思维的灵活性是在思维深刻性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思维品质,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灵活程度。物理思维的灵活性表现为思维品质的灵活程度,即在遇到难题时能否跳出研究问题,从整体上看待问题,能否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在物理问题中,隔离法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体现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灵活性思维问题。因此对于学生灵活性思维的检验,可以采用如何处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一类的问题来检验。

物理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物理思维独创性品质体现在学生运用抽象思维,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物理问题的解决思路通常并不唯一,从不同的思路思考问题,也是学生独创性的反映。

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探究精神,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平时习题、实验训练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物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基于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教材,有关实验方面的课程设置地十分丰富,但日常传统的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一般局限于教师课堂上实验的文字讲解,或是教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单纯的实验操作课,这些对学生实验一小部分能力提升有效。如教师课堂上实验的文字讲解,一般只侧重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记忆;教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一般只侧重于学生对实验的形象具体理解;学生单纯的实验操作课传统基本上是课前教师都为学生准备好预先的材料和设定好相应的步骤,学生只是对实验过程进行操作上的练习,一般只侧重于学生对实验步骤的理解与记忆,对实验结果的感性认识,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只停留在被动角度,对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有限,不能从主观上调动学生的内在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动手的能力,不能很好培养学生实验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面对日常传统的实验教学可以达到的目标与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较大差距,如何改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实验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呢?

二、问题的分析

培养高中生物学生实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与实验密切相关,离开了实验,无从谈起对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源于对问题的分析。通过生物组的集体的讨论,分析日常传统的各种实验教学不足,我们发现主要矛盾集中在只对实验部分的教学,给学生展示和体验的只是实验的部分,因此培养的只能是实验某一小部分的能力,为解决这个矛盾,生物组展开积极的研讨和各种方法的探究,发现其中较为有效方法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仪器的准备,实验试剂的配制,实验思路的设计,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记录过程,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以及实验成果的分享,实验过程优点和不足的分析等有关实验的所有部分都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这样,有关涉及实验的各方面能力学生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培养和锻炼。当然,选择相关的可行的实验成为一个关键。通过这种方法,要有效利用普通高中课程教材,选择有效可行的实验则可以成为学生实验综合能力培养的良好载体。为此,我们选择了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中探究实验,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把它作为实验综合能力培养的载体,采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探究实验中体验生物课的乐趣是我们教学想要达到的目的之一。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旨在促进学生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深刻理解,尝试如何科学地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得出实验结论,同时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实验设计、分析、创新以及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实验综合能力。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教学中,笔者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符合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得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又能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的。

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课前实验准备充分,能提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事先让学生准备材料用具进行相应的分组实验,能很好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进行实验结果的处理。课堂上学生有可讨论可探究的内容,包括在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探究实验给学生带来乐趣,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以“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性学习,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学生小组的实验各方面综合能力。

针对日常传统教学可以达到的目标与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较大差距,进而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改进的探讨,我们发现其中较为有效方法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去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生物实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有集体的思路、教研组集体讨论、共同讨论教学策略及教学细节,相互交流各自的观点,调整“课例”实施具体方案,由执教者在多个班的学生中进行前期引导工作,再在多个班上一一实施具体的课堂方案。在这个过程里,生物教师集思广益,发扬团队精神和集体的智慧。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

要让学生真正去完成实验全过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组织成为学生实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进行预估,对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要进行监控性的把控,才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使学生的实验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第一阶段:

1.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有目的地让不同程度不同特长的学生进行组合,以便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锻炼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取长补短来解决问题。学生分为三组。

2.要求每个学生事先做好预习,并且根据教材要求先各自独立设计实验并写下完整的实验设计各环节和细节;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由学生自己组合出小组最优的实验设计。这样每个学生的整个实验思维都得以锻炼,又可以通过讨论锻炼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同时,又锻炼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对每种方案进行鼓励肯定及一定的点评。经教师点评修改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形成的三组实验设计,很完整,也较为优化。

第二阶段:

1.为学生提供一间实验室,进行实验。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如选择何种植物的枝条作为插条,学生们会提出各种植物,教师则引导学生通过电脑和图书对各种植物生长特点进行比较,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植物,最后由学生作出决定,选出柳树和桑树这两种植物的枝条作为插条,这样既能满足实验要求又方便取材的实验材料,锻炼和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对实验仪器的准备,如培养插条生根的容器的选择,提示学生利用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学生们提出各种看法,最后有学生提议用大小一致的用过的空的矿泉水瓶,该意见最后被学生采纳。实验仪器的选择锻炼和培养了学生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让学生在准备充分的条件下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教师对于不合理的地方引导小组讨论进行适当的修改,如对于多组的材料要进行编号,对于考虑不周到的细节引导其进行讨论补充。

第三阶段:

篇(10)

[2]新浪新闻.低龄留学大热美国ETS少儿托福借势进驻中国多地[EB/OL].(2014-11-19)[2016-01-16].http://.cn/c/2016-01-16/doc-ifxnrahr8394696.shtml

[3]王建卿.“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育,2011(6):63-65.

[4]任文.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兼论将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外语专业教育过程――以英语演讲课为例[J].中国外语,2013(1):12-17.

上一篇: 教育学研究 下一篇: 民俗文化的传承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