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51: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苏教版初中化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所谓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是指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独立实验操作,对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具体反应和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通过实验数据而得出实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实验教学能够对化学物质的性质有充分了解,并能够充分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得到了体现和发挥。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与开展家庭式的实验等教学策略,使初中生能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思考发现。学生在展开广泛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科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使化学教学的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一、掌握实验基本知识,提升探究学习效果
基本理论知识是指导和验证实践操作的依据,初中化学的教学和实验更是如此,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和学习的必要前提。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准确无误地进行实验操作,进而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进行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初中学生接触化学学习的时间较晚,如若不很好地掌握和理解教材中的基本化学原理和知识,即便对化学学习与探究实验活动充满兴趣和求知欲,也不能够很好地参与到实际实验操作中。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之前如果没有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关的实验知识和注意事项,就贸然进行探究和讨论,则会使学生不知所云,甚至打击其对于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教师务必在确定学生掌握了实验基本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对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扩展研究,研究化学现象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等。
例如,苏教版初中化学第四章有关燃烧与灭火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讲解之前应当让学生明白:燃烧灭火的原理以及物质能够进行燃烧的必要条件,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发生燃烧的要求是什么。学生只有对这些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实验的研究。
二、鼓励学生亲历探究实验,掌握科学实验方法
初中化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亲身参加与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初中生经过了亲身的实验经历,能够获得对探究性实验的体验,从而才能掌握并记住进行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掌握并明确进行探究性实验的重要方法和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先根据实验的要求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大胆提出假设的时间,在进行实验结果及现象预测之后,根据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此后,再将各组的设计及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后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实施,按照设计的合理方案进行探究性实验,得出结论后进行探索与研究。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认识到进行探究性实验所需的科学严谨态度,更能够在获得实验知识的同时明确假设探究对探究性实验的必要性,了解探究性实验是化学实验研究获得证据和准确数据的重要手段及方式。
例如,苏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有关酸碱性物质的教学时,在进行酸碱中和等探究性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实验的操作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经历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明确酸碱物质能够发生中和反应的必要条件,并在实验完成之后进行独立探究,总结出反应规律及反应现象,正确掌握进行实验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三、进行家庭式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家庭式的化学探究性实验,是使学生的化学知识及技能得到培养和提高的重要途径与方式。学生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加愿意参加化学实验与活动。在各式各样的化学实验活动中,学生能够得到很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其正确积极的科学态度以及价值观都能够得到促进和发展。初中化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家庭状况,鼓励和帮助学生进行家庭性的小实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思维的发散,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和探索实验中遇到的创新性问题。家庭式实验的要求和特点则是简单方便,能够让学生通过简易的操作得到正确的化学现象,使之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独立的家庭式实验操作能够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最大程度地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
例如,苏教版初中化学中有关澄清石灰水的制取实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这个实验安排给学生,让学生独自进行家庭式的探究实验。通过使用干燥剂进行澄清石灰水的制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
总而言之,探究性实验的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创造与思考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之下养成独立思考和发现的良好习惯,对新的知识和探索性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和模式,能够使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综合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能力和思维的进步,提升归纳和推理能力。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探究性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还能够使化学教学的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郭洪敏.试论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与研究[J].理科考
试研究,2014(2).
[2]杨友浩.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的教材内容,几乎结合了整个高中化学需要学习的所有知识。在高一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基础,完成为后续学习奠基的使命。
一、完成由初中思维向高中思维的过渡
(一)给学生适应的空间。在刚刚进入新的环境学习时,很多学生往往会因为陌生的环境,而在心理上存在一定压力。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就会采取自己所熟悉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在初中时听从教师的进度进行学习,教师会做好准备,而他们只需要接受教师“投喂”的知识就可以。而在高中学习中,教师上课时只会讲精要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查漏补缺等自主性学习。如果开始教师和学生不能配合好,就会对学生造成打击,对化学学习丧失信心。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之初,帮助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节奏中,给予他们适应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高中化学的学习。
(二)迅速进入高中学习模式。在高一化学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对整个高中的知识有一定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因为每一章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学习时间不够充足,所以学生在学习时要养成自主习惯,在每一章学习前,对章节所学习内容做一定了解,不仅仅是预习,还要将力所能及的知识全部吸收,再在学习过程中寻找知识的重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比如,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为什么同一种物质在一个化学反应当中充当氧化剂,而在另一个化学反应当中充当还原剂呢?对这种问题如果不进行自学的话,则是不会发现的,在课堂上直接听课也不会留下太深印象,没有从根本上吸收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对自己提出问题并尽力找出答案,无法解答的再在课堂上学习,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减少学习中的漏洞。教师要引导学生迅速进入高中的学习模式当中,才能进行高效教学。
(三)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在高中学习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就会发现,教师讲授的内容不像初中教师一样面面俱到、事无巨细,板书也是一字不差地供学生誊抄。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让教师在讲课时无法将课本的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完整、详细的讲解,板书更是仅有一些重要的公式推导过程,所以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一节课下来可能寥寥无几。化学知识点细碎繁多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将所有知识点都掌握,这就需要学生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将课前自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记录教师所讲的重难点,还要将做题时涉及的知识点积累起来,这样不仅方便在日常学习中随时进行巩固,而且有利于在考前复习时,逐一回顾,查缺补漏。
二、高一化学教学重在基础
(一)课堂教学以基础为主。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所考察的不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化学反应,而是逐渐偏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但是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即便是考察书上没有的化学方程式,解析它的本质,也是最基本的四种反应类型。所以,这种考验学生能力的题,其实考察的还是学生是否对化学的本质有深入了解。因而,教师不能忽视化学基础的学习,打好基础才是能力提升的关键。在教授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的本质、原理及组成等知识,扎实基础。此外,由于高一化学苏教版的内容很广泛,因此教师不应任意拓展知识,使得本末倒置,加重学生负担。
三、书本与实验相结合
(一)实验可以切身感受化学。在新课标的学习要求下,学生的实验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考大题中,实验题分数占比重很大,苏教版教材中的实验也很多。教师应当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学生实验机会,并要求他们对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化学原理等进行总结。一些教师仅仅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其实在大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没有切身体会时,就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钠与水的反应时,书本上的实验现象,钠在与水反应时发光发热,在水面移动等现象,单凭想象,是无法体会到其中的激烈反应的,更不用说钠与酸更加激烈的反应现象。所以,应该让学生亲自看到整个化学反应过程,感受化学反应的魅力,如此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也会加深。
(二)书本与实验相辅相成。化学的学习,既离不开书本中的化学原理解析,又离不开试验中真实的化学反应现象。在初中化学中提及活泼金属可以把不活泼金属从其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是否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悖?通过金属钠和水的实验,再通过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实验,让学生对金属和盐溶液之间的置换有了深度认识。为此,教师要将教材的学习和实验紧紧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促进其实验能力提升。
在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课的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于基础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高实验能力及创新能力、推断能力,将教材广泛细密的特点发挥出来,为学生对化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化学新课程进入课堂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由于新教材注重结合实际,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化学理论知识,易于记忆,更易于应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那么,对之前以传统教材教学为主的教师来讲,怎样才能充分地发挥新教材的作用,达到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呢?结合工作实践,作者对此问题做了如下思考。
一、以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根本保障
充分使用新教材以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为根本保障。我们教师面对课程改革应该适时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材的教学惯性,主动接受、研究新课程理念,并将其运用到教学之中。教学体会告诉我们,新教材不单单是为了达到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要的是为了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善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同时运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为学生指导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地体验化学知识的运用,形成对化学的积极情感。以苏教版化学教材中的二氧化碳提取课题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药品,如块状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硫酸盐等;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自主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实验结论;最后,组织组间讨论,选择最佳药品。
二、以理解新课程标准为重要前提
化学新课程标准是提供给教师参考的培养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考试评价的根据。所以,兼顾育人和备考,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理解新课程标准并非是阅读多次条条框框所能达到的,而是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感受和体会,要求我们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来感悟。因此,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做到阅读、讨论、实验及探究的有机结合,不能走形式,忽略实际教学过程和方法。
三、以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为重点
使用好新教材不是以拥有知识为标准的,拥有知识不一定能驾驭好教材。所以,教师应该在全面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前提下,基于学科系统的角度来研究、理解新教材内容。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理解教材不能局限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体会教材是如何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和提升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程上举一反三,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传授、解惑。
四、以倡导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关键
教师用好教材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将来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科学探究就是一种优越的学习方法。《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所以,苏教版新教材的第一版第一单元就介绍了科学探究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并以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对话等形式贯彻到日常教学之中。比如,在物质性质一课中,对氧气、金属等物质性质的学习,新教材都是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在课堂上,我发现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其个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一来,新课程教学不仅使同学们得到了知识,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下的教材具有注重实践、结合实际等一系列的优点,而这些优点发挥的关键又在于教师使用好教材,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诚然,这些在新课标中都有所说明和体现,但是充分地使用好教材还有赖于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2)高效教学呼唤有效的问题设计 范曰清
(6)谈初中学生如何构建定性和定量的概念模型 田长明
(8)试论化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苏菲男 王后雄
(10)培养学生“解说”能力 提高化学教学成效 赵国敏
(13)习题讲评促成学生化学认知结构的二次建构 严密
(15)在“认知冲突”中系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朱建兵 袁春仙
(18)家庭小实验在分子、原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汤凌云 袁新刚
(20)用excel设计化学试卷分析模板 林秋成
(23)高中有机化学“直观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 李敏 赵建宁
(25)利用生活中的物质 渗透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金庆华
课堂教学研究
(27)贯彻新颁课程标准 实施初中“基础实验”——一节“基础实验”公开观摩课的纪实与思考 沈伟红
(30)自信、快乐源自化学课堂——“展评学习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徐晓春
(34)同课异构——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艺术化的展现——观摩展示课《铝及其化合物》有感 王敏
(36)合理洗课,打造简约高效的化学课堂 殷志忠
(38)实施问题导学 提高教学实效 袁婷婷 江锡钧
(40)高一化学起始阶段还可以这么教 姚天虬
(42)人文话题 科学解决——“应用溶解氧传感器提升金鱼幸福感”教学案例 罗嘉
(45)融入智慧,让化学课堂灵动起来——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 曹斌
(47)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刘水峰
课程改革研究
(49)夯实基本内容要求 防止实验教学滑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12年版)“科学探究”内容重大变化解读 胡巢生
(52)理性分析教材练习 优化化学作业设计 施爱彬 孙天山
(55)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本实验的使用策略 王旭红
(58)关于“问题链·导学”模式的实施和推广的几点思考 唐杰
(61)分子、原子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初步构建微粒观 张彩玲
(64)文本研读 能力提升——例谈对化学教材的再加工 马学东
教师专业发展
(66)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饶志权
调查与研究
(69)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调查和研究 张荣 许志勤
教学设计
(71)情境中引发兴趣 探究中把握规律——苏教版化学2“乙醇”教学设计 高欣漫 郑柳萍
(74)“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与思考 张新桥
(76)“脂肪烃”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周新起
问题
讨论与思考
(79)两个实验引发的思考 李传庆
复习指导
(80)夯实基础 注重融合 彰显素养——谈高三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策略 周跃
(83)浅谈提高单元复习课效率的方法——以“溶液”单元复习为例 吴丛铎
来自课堂
(86)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贾红梅
(88)用爱转化学困生 丁玲杰 王永臻
实验教学研究
(90)利用数字化实验研究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陈功 罗榆琴 佘文静 马宏佳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1-000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教材的使用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新的起点,教师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新教材的变化及呈现方式,深刻领会教材的意图。关注教材所辐射出来的价值和功能,同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反思。并使之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
中学化学新教材有多种版本,初中化学有人教版、粤教版、上教版等,高中化学有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对这些教材,中学教师应该穿透教材的表象,看到学科的本质,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敢于对新教材提出质疑, 即事穷理
古人云:“学贵自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新教材既然有多种版本,其目的之一就是提倡百家争鸣,但百家的观点是否都是科学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在应用新教材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研究与思考,“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案例1]:上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61页,想一想:这一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编者的意图当然是想说明微粒间存在空隙。但这真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吗?笔者认为不能用这一现象说明微粒之间存在着间隙,理由如下:
物质中的微粒可以进入对方,不是因为微粒间有间隙才进行的,不同物质的微粒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称为溶解。溶解进行与否,不是依靠微粒间的间隙,而是根据不同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或其它因素决定的。例①:水和酒精可以按任何比例“无限互溶”,它们的分子都是极性分子,符合“相似相溶”原理;两种物质液态混合时,还有氢键缔合现象。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两种分子互相进入对方。例②:水和四氯化碳,两者的本身微粒之间的间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将两种液体混合,静置,液体分两层,经分析鉴定,属于“完全不溶。”其主要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似。
如果溶解现象是以物体中的分子不紧密(较稀疏),有空隙为条件的。具备这些条件,不同物质的分子就可以互相去填补对方的空隙。若如是说,两种物质的分子互相占据对方间隙后,总体积应该是变小的,根据阿佛加德罗定律判定:1升氢气与1升氧气在常温常压下混合(两种分子充分接触)后,总体积仍为两升。根据实验证明:1升醋酸与1升苯互溶后,体积大于2升。两例充分证明:物质混合后总体积没有减少,甚至增大,说明了混合后并不是微粒利用对方微粒间隙或占据对方微粒间隙。
教材这样安排也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识还是以感性认识为主,用空隙的观点来解释这个现象显得简单易懂,更加直观。
新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有,教师教书育人,我们要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而不能盲目认同权威、榜样,要有一份质疑的精神,向权威学者学习,但不“顶礼膜拜”。 任何科学的理论都是在不断地质疑和辩驳中发展和完善的,我们要学习袁隆平,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2 善于对新教材进行比较,集思广益
俗话讲:“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善于采用比较法,所谓比较法 ,是指在思维过程中 ,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或差异点 ,从而正确认识事物 ,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科学思维方法中最基本的认识方法。
新教材不同的版本,有着各自不同编排的知识体系,有着各自的优点,也有着各自的不足,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和比较,以苏教版和人教版而言,两套教材有着各自的特点,人教版突出现代化学正在逐步走向定量化的特征,合理处理抽象概念,重视学习者的参与,富有张力,适于教师因材施教。苏教版着力挖掘和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知识结构、思想方法,注重科学性,突出新思想、新内容,避免内容在科学性上与现代科学脱节,将定性与定量,现象与本质有机统一,注重学生知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关注核心知识与STSE内容的整合。因此我们要知道哪些知识点是两套教材共有的,哪些知识点是苏教版有而人教版没有,又有哪些内容是苏教版没有有而人教版有的,它们增加这些知识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同样的知识点,它们处理的方式是否相同,他们有什么优缺点,这些我们都必须进行比较。
[案例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18页:
实验2-1
按图2-1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内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基本相同),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和40 mL 4mol・L的硫酸,比较两者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把实验结果填入下表2: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32页:
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CO2,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CO2气体的体积,可测定该反应的速率。请完成下列反应速率的测定实验。
1.如图2所示,在锥形瓶中放入大理石5 g,加入2 mol・L-1盐酸20 mL。每隔30 s观察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将实验数据记录到表3。
2. 以mL・s-1为反应速率的单位,计算每30 s时间间隔内的反应速率,将计算的结果填入表3。
3. 以反应速率为横坐标。产生气体体积为纵坐标,绘制二氧化碳气体体积[V(CO2)]―反应时间(t)曲线图。
4. 比较你与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如有差异,分析产生差异可能的原因。
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这部分内容都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两者处理的方法就不相同。
⑴反应原理
①人教版:Zn+H2SO4=ZnSO4+H2
②苏教版:CaCO3+2HCl=CaCl2+CO2+H2O
⑵反应装置
①人教版:双孔橡皮塞上插有导管和分液漏斗。
②苏教版:单孔橡皮塞上只插有导管。
⑶测量对象
①人教版:收集10 mL氢气所需时间。
②苏教版:每30秒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⑷优点
①人教版:除了硫酸的浓度不同,其它条件基本相同,说服力强。
②苏教版:只需要做一次实验。
⑸不足
①人教版:实验需要做两次,且根据反应装置“收集的10 mL氢气”说法不妥,因为反应前系统中存在空气,收集的气体中肯定含有空气。
②苏教版:随着反应的进行,大理石的表面积变小,反应中也有热量的变化,而大理石的表面积和温度都会对化学速率有影响,因此降低了因为盐酸浓度变稀使化学反应速率变小的说服力。
通过比较,我们就能正确且比较客观地把握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集思广益。
3勤于对新教材进行反思,高屋建瓴
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性教学实践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核心因素。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新教材新增了一些内容,如盖斯定律、盐桥、焓变、熵和熵变、平衡常数、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等,为什么要增加这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增加的这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化学教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反思,深刻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以化学平衡常数为例,笔者认为增加化学平衡常数的目的有三方面:
⑴完善知识整体的结构
化学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可能性以及进行的程度,解决了反应的可能性问题。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即化学反应的速率,解决反应现实性问题。而化学平衡常数能客观的反映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进行的程度。
⑵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旧教材里用了右图的实验装置,通过增大体系的压强,观察体系颜色的变化来说明平衡移动的方向,严格的来说,这种方法不是太严谨的,因为增大压强至新平衡后,体系的颜色毕竟比原来体系的颜色深。新教材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案例3]: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51页:
苏教版在讨论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通过改变体系压强,平衡移动方向时,是通过计算浓度商,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作比较
①若Qc>K,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若Qc=K,平衡不移动
③若Qc
从而得出结论: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着气态物质增多的方向移动,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改变压强平衡则不移动。
⑶完成知识模块的衔接
一、高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现状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现实教学中,尽管高中教师都已经意识到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但是“全面培养人才,关注情感教育”的理念仍停留在思想层面和口头交流上,在高中的教学实践中还是普遍存在“重知识轻情感”,导致情感教育的认识与教学实践的行动落差较大。这样的现状源于:(1)情感教育的方法指导不足。情感领域本身的抽象和模糊,导致在高中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设置和挖掘实施远远难于“双基”目标的设置和实施;(2)“分数的枷锁”捆住了情感教育,高中教师更是如此,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情感教育的相关理念和方法,没有更多的精力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正是因为情感教育的不足,导致高中生经常出现情感问题,比如学习兴趣不浓、情感淡漠、对集体缺乏热情、没有崇高的学习目标、只重分数不重修养等,再加上单一的考试评价机制,更使得学生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甚至人生观、价值观都出现了偏差或扭曲。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论纲》中指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情感教育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要“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强调要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等。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凸显有效性。所谓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实践和对策
现行高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中,无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力求使课程内容能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都能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社会生活气息较浓厚,可以引发学生充分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个性品质及审美素质,有效达成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
当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征,应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要紧密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认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主要的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热情,触感,创设和谐课堂生态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生的神圣的好奇心好比一株脆弱的幼苗,它除了需要鼓励外,还要有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触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如: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基本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等,这些内容的学习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再如,苏教版《化学2》“原电池”教学中,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能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电池?学生尝试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用品进行探究实验,然后通过讨论分析,对原电池的定义、原理、实质和构成条件等就有了更清楚的认知。除此之外,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创设悬念、试误等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通过知识的掌握,感受成功,促进情感,营造快乐有效课堂
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认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即情感的加深能促进知识的达成和能力的提高,而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又能促进情感的深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既要通过课堂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化学认知水平,还要借助课堂维持学生的情感深刻性和稳定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形成“以情育知”、“以情促知”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情感的内在驱动功能,提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情趣,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乐学好学。
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较,在知识的广度、难度、深度上显著加大,教师必须尽力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易学、喜学,使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不仅不感到艰涩,还能够饱尝学习成功的欢乐。例如,学生在学习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内容时,由于“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学生容易将电极与反应类别混淆,教师可以编成“氧阳氧负”,再把它解释为“多养一些小绵羊,就可以富起来了”来帮助学生在笑声中完成记忆而且不容易忘记。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各方面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获得切实的能够实际应用的成功感。如,学习苏教版《化学1》“铵盐的性质”,可以引导学生讨如何更好地使用好氮肥;学习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时,可以引导学生认识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学习苏教版《化学与生活》“化学药物”知识,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化学发展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等等。
3.挖掘化学史材料,以理动人,培育情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在教育学中广泛提到“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原则。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书本知识为载体,在教学实践中,适时适当的融入相关的化学史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正确认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感。
例如,在苏教版《化学1》“钠的化合物”学习时讲述侯德榜先生立志在国内发展制碱工业的事迹,在学习苏教版必修二“元素周期表”时阅读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对某些相对原子质量的修正已获得国际认可的史实等,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苏教版选修模块《有机化学基础》教学中,呈现最富有献身精神的诺贝尔,他为了研制炸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伤,自己多次受伤,仍然坚持不懈,终于研制出新型烈性安全炸药,为人类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让学生学习科学家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面对无数次失败和挫折顽强拼搏的科学精神。
此外,在化学史中,还有许多事例证明了科学精神对科学研究成败的重大影响。例如,苏教版《化学1》卤素的教学中,讲述李比希的“错误之柜”的故事:1962年法国青年学生巴拉尔发现了溴,而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虽先于巴拉尔制得了这种液体,但他却轻率武断的贴上“氯化溴”的标签,说明科学家如果粗心大意,没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就会与重大的科学发现失之交臂。
4.把握交流的机会,以情动人,提升情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情感教育的研究中发现,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移情到与此相关的一些“物”上,此即情感的感染和迁移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要始终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愉悦的心境、真挚的情感去诱导、感染和激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学生在学习中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欲望,尊重并充分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交流和探究的机会。
中图分类号:G4
情感因素是教学中的一种非智力因素,但是又与智力因素紧紧相连。学生学习时的情感状态可以影响其学习的效率以及知识的吸收程度。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心情愉悦,那么就会注意力集中,学习动机强烈,学习的效果自然比较好;相反,如果学生学习的时候,情绪低落,或者过度的焦虑、紧张等,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这对毕业班的学生来说,尤为常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应用情感因素,让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那么教学效果就会显著提高。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英语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探讨巧妙应用情感因素优化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影响初中英语毕业班学生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
(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就是由外部诱因而引起的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就是人们根据自身需要或者对学习本身产生的兴趣而引起的动机。这两种动机所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能动性会有所不同,而且一般来说,内部动机要比外部动机长久。由于毕业生正处在毕业阶段,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因此,大多数毕业班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都是外部动机,为了中考获得好成绩,师长和父母的压力等,这就导致了学生只关注成绩,而忽视了英语本身的魅力。只有极少数同学对英语真正感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多位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证明了兴趣是与大脑思维活动中的兴奋中心是相连的,兴趣可以提高记忆力,可以使人们持久地从事某一工作。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因此,对英语产生兴趣,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影响毕业班学生英语成绩的关键情感因素。
(2)焦虑、紧张情绪
英语是一门外语,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语言环境。所以就英语本身的学习而言,任何的学习者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情绪。著名心理学家Ellis.R认为:“语言焦虑产生的原因是学习者担心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不足,用目的语交际能否被他人接受或因害怕使用的语言不够流利正确、出现错误而被别人评价太低,所以产生交际畏惧,并往往选择回避或退缩。”低焦虑、紧张情绪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更大的动力,但是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就会带来负效果。而毕业班的学生并不仅仅有学习语言的焦虑情绪,他们还面临着中考的巨大压力,紧张和焦虑情绪是常见的。因此,双重的焦虑、紧张情绪,已经超过了初中学生一般能承受的范围了。所以,毕业班英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就要处理好学生的这种情绪。
二、应用情感因素教学的方法
(1)挖掘教材,寻找情感共鸣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无论对于哪个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很有效的。因为英语并不像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语境,时时刻刻影响我们,所以英语如果只是干巴巴的教学,那么将只是一串串抽象的字母而已,学生死记硬背。而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把这些字母形象化、生动化。学生有练习的语言环境,就会提高理解和记忆力。例如,当教师归纳衣、食、住、行类的单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服务员等角色,看到课室内有什么实物,都可以现场取材,进行情景交流,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从而让学生大胆说英语,消除学习语言的焦虑情绪,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可以得到释放。另外,在语言交际中,可以对单词、词汇、语法多方面进行复习,让学生可以在实际交流中了解到自己哪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兴趣
毕业班的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每天同一个教学模式。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主要就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这更加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英语的兴趣。所以,教师即使是在初三这个关键时刻,也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现在最常用的就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插入一些图片、视频或音乐,让学生的听觉、视觉系统得到刺激,从而精神集中,达到兴奋点,这样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前播放一首英语歌,让学生跟着唱,这样一方面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另一方面,英语歌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学生跟唱,还可以学到相关的词汇和语法,一举数得。
(3)自我意识培养,增强学生自信心
英语教师针对毕业班学生学习英语是源于父母、师长压力这一点,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并不是只为了中考,为了取悦父母,而是为了自己,学生自己能真正学到英语知识,提升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学习英语并不是在于成绩,而是在于自己能否用英语进行交流。这样,通过教师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教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从外在动机转变为内在动机,学生学习英语是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持久动力,甚至还可以持续到以后的英语学习。另外,学生自我意识提高,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可以提高自信心,这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英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积极的情感因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让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学生学习英语就会很困难。因此,英语教师要巧妙应用情感因素优化对毕业班学生的教学,尽量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从外在动机转换为内在动机,让学生有持久学习英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罗运春.情感因素在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28(z2).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7-0031-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1]由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在1988 年首次提出。所谓的认知负荷是指同时被要求施加在工作记忆上的智力活动的全部数量[2],即工作记忆必须注意和处理的内容总和。认知负荷理论提出了三种基本类型的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 由于元素间交互形成的认知负荷称为内部认知负荷(Intrinsic Cognitive Load), 它取决于所要学习材料的本质与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程度。外部认知负荷(Extraneous Cognitive Load)是超越内部认知负荷的额外负荷,它主要是由设计不当的教学引起。相关认知负荷(Germane Cognitive Load)是指与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过程相关的认知负荷。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是相互叠加的。为了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增加相关认知负荷,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能承受的认知负荷范围,否则,就会产生较低的认知效率[3]。认知负荷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以生为本”地研究教材和教学问题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1研究问题
化学教学的理想状态是,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利用各种各样丰富的化学学习和实验资源来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并能随时得到有效的指导。但时下化学教育资源匮乏,学生在很多时候只能利用有限的学习材料进行自学来实现自身发展。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必修教材质量如何?它们适合学生自学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以改进?这些都是人们常问却又没有根本解决的问题。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材料是否有利于学生自学,可以从它们引起学生认知负荷的角度来加以比较与分析。
对于化学教材来说,它们主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内部”和“相关”两个方面的认知负荷。一般来说,化学教材主要在内容指导语、内容线索、核心知识提示、内容前后联系、文字与图表间的空间距离、文字与图表的匹配程度、图表内容的比例、实验探究操作性等方面影响学生学习时的“内部认知负荷”[4];而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实践性、趣味性、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对日常生活的指导意义、关注人类未来发展和学法指导等方面则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时的“相关认知负荷”。本研究基于化学教材引起学生学习时不同类型“认知负荷”的特点,并以这些特点为评价指标,设计和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学习者对“苏教版”和“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的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的认识和反馈,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对两个版本的化学新教材(必修)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获得化学新教材在“学生自学”方面的整体水平和具体的改进建议。
2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主要从“内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两个维度分别设计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都有五个不同的选项供调查者选择,这些选项为:“完全不同意”(赋值为1)、“基本不同意”(赋值为2)、“基本同意”(赋值为3)、“非常同意”(赋值为4)和“完全同意”(赋值为5)。其中,用于检测化学必修教材给学习者带来的内部认知负荷大小的评价项目共十项(总分为50分),十项得分之和越接近于50,说明教材引起的学生内部认知负荷越小,越有利于学生学习;用于检测教材给学习者带来的相关认知负荷大小的评价项目也为十项(总分也为50分),十项得分之和越接近于50,说明教材引起的学生相关认知负荷越大,就越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教材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就越高。
为了增强研究结论的信度,本研究随机选取了江苏省两所普通高级中学(其中一所学校使用“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另一所学校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作为调查对象选取的来源学校。为了避免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对调查结果造成的影响,在每所学校任意选择两个高一普通班作为调查班级,每个班级50人,调查对象共200人,经过筛选后的有效问卷177张。177名调查对象中有男生88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9.7 %), 女生89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0.3 %), 男女生的比例相当。同时,这些调查对象中有79人使用“人教版”化学教材(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4.6 %), 有98人使用“苏教版”化学教材(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5.4 %), 也就是说使用两个版本化学教材的被调查者数量也是大体相当的。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利用教育统计软件包SPSS 11.5进行统计与分析。
3研究结论
通过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的相关评价项目中学生的作答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主要结论。
3.1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整体上利于学生自学
教材引起学生的认知负荷总量可以被用来从整体上说明它们利于学生自学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现行的两套高中化学必修教材都较有利于学生的自学。两套教材在引起学生总认知负荷方面的得分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两个版本的化学教材在引起学生认知负荷总量方面及格率分别达到63 %和65 %,都较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使用。
通过独立样本的T检验,“苏教版”和“人教版”化学必修教材在认知负荷总量方面的检验结果显示,P=0.726>0.05,这表明对引起学生认知负荷总量来说,教材版本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既然两版教材在引起认知负荷总量方面没有显著差异,那么它们在帮助学生自学时,会因性别差异而引起不同的认知负荷总量吗?由表1中的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使用化学教材时,在认知负荷总量方面的检验结果显示,P=0.794>0.05,这表明对引起学生认知负荷总量来说,不同性别之间也没有显著性意义。也就是说,两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不论对男生,还是对女生,都较有利于他们自学。
虽然两版教材在整体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它们在引起学生不同类型的认知负荷方面有没有具体的差异呢?
3.2两版必修教材各有所长,应相互借鉴
具体来看,教材的认知负荷总量主要由其引起的“内部”认知负荷和“相关”认知负荷两个部分组成。从这两个部分出发来具体分析两个版本的教材,结果发现它们有以下特点(见图2和图3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苏教版”教材在引起学生内部认知负荷方面比“人教版”教材的及格率要高,这说明“苏教版”教材在内容组织方面较“人教版”教材更有利于学生认知和自学。而图3则显示,“人教版”教材在内容呈现方面优于“苏教版”教材,它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版化学教材各有所长。因此,“苏教版”教材在精心组织内容的同时,需要吸收“人教版”教材在内容呈现方面的优势;而“人教版”教材则需更加关注知识内容的组织思路。只要二者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就能更加有利于全体高中学生的自学和发展。
在分析调查数据的过程中,研究也发现两版化学必修教材中尚存一些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值得加以研究和思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3两版教材存在尚需解决的共性问题
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两版教材引起学生认知负荷的具体情况,本文利用“偏度”来反映学生的作答情况,具体内容见表2。对于某一个评价指标来说,如果“偏度”值越接近于+1,那么选择中间值3以前选项的学生比例就越高;而如果“偏度”值越接近于-1,那么选择中间值3以后选项的学生比例就越高。在本研究中,学生对某一评价指标作答的“偏度”值越接近于-1,那就说明在该指标方面,教材引起他们的认知负荷是有利于他们自学的;反之,教材在该指标方面是不利于学生自学的。
从表2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评价指标,两版化学必修教材表现出不同的优缺点,而它们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教材的内容主线”、“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和“教材中学生探究的内容比例”等三个方面。
(1)教材的内容主线
内容主线的清晰程度将直接影响化学教材引起学生内部认知负荷的大小。内容主线越明晰易见,教材给学生自学时带来的认知负荷就越小,从而越有利于学生自学。当问到“在阅读化学教材时能否很快发现教材内容的主线”时,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2和表3看出,对于该指标来说,被调查者针对两版本必修教材,选择1、2和3的累积百分数分别为82.3 %和74.5 %,数据的直方图都呈正偏态(偏度分别为+0.373和+0.233)。这表明有相当数量的被调查者认为两版教材的内容主线他们并不是很容易就能发现,也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产生了较高的内部认知负荷,教材不太利于他们自学。因此,化学教材在修订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让教材内容的主线更加清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教材学习。
(2)章节的核心知识点
内容组织良好的化学教材,应该能够帮助学生很容易从中找到章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从而引起学习者较小的内部认知负荷。当问及“找到章节核心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时,被调查者的回答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2和表4可知,对于章节中的核心知识点,被调查者针对两版必修教材,选择1、2和3的累积百分数分别为79.7 %和67.3 %,数据的直方图也呈正偏态(偏度分别为+0.453和+0.263)。由此可见,许多调查者并不能很好地在教材中找到章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也就是说,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内容重点并不是很突出,造成了学生较大的认知负荷,从而不利于他们高效地学习新知识。因此,化学教材应该改变内容呈现的主次,突出并引导学生发现章节内容的核心知识点。
(3)教材中学生探究的内容比例
学生探究的内容比例越大,化学教材引起学习者的相关认知负荷就越大,也就越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被调查者对“教材中学生探究内容的比例”调查项的反馈结果如表5所示。
对于该内容主题的调查,被调查者针对两版本必修教材,选择1、2和3的累积百分数分别为84.8 %和77.6 %,数据的直方图呈正偏态(偏度分别为+0.628和+0.304)。这表明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教材中供他们动手探究的内容比例过小,即教材在关注个体探究活动的内容呈现方面引起了学生较小的相关认知负荷,这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两版化学必修教材应该适当增大学生探究的内容比例,以激发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 研究启示
在化学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材的发展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成效。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一些启示。
4.1 基于学习者需求研究化学教材问题
作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资源和工具,化学教材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在思考“给”学生什么样教材的同时,不妨换一种视角,也许只有在充分考虑了学生“要”什么样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编写出更加有利于他们学习的教科书。也就是说,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研究教材的编写水平和存在问题是一种重要的教材研究方法。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两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在整体上是较利于学生自学的,但它们也在一些方面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自学需求(具体内容见表2)。因此,为了提高化学教材辅助学生自学的水平,我们在思考和研究教材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特别是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需求,这样才能让化学教材更具针对性,从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基础发展和个性发展。
4.2精心组织化学教材的内容体系
化学课程标准给出了中学阶段学生应知、应会的具体学习内容,但没有规定这些内容应该在教材和教学中以怎样的线索加以组织。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角度来看,教材内容体系的组织线索是否明晰,教材内容的核心知识点是否明确,教材内容前后是否连贯等方面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自学时的认知负荷。因此,现行的高中化学新教材应多添加一些学习引导和核心知识点的提示,适当提高化学实验活动的可操作性,并注意与初中化学教材内容的过渡与衔接,这些策略都有助于降低学生学习时的内部认知负荷,从而有利于他们利用化学教材进行自学。
4.3合理设计化学教材的呈现方式
好的教材呈现方式既可以降低学生自学时的难度,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认知负荷理论认为,图表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在自学教材时的内部认知负荷,而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活动、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方面都能增加学生自学时的相关认知负荷,从而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因此,化学教材在编写和修订的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图片和表格的比例,多用鲜活的图片和精彩的活动为内容载体,将较多的社会生活元素融入教材内容之中,向学生呈现他们易懂、爱看的学习内容,从而促进他们的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John Swller.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J].Cognitive Science,1988,12:257~285.
[2]Graham Cooper.Research into Cognitive Load Theor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at UNSW [A].School of Education Studies [C].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Australia. 1998, 11.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1-0026-05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初化学课程发展的趋势,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多次讨论修改,于2003年出版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他们将高中化学课程采用模块的方式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8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选修模块6个。新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兼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条件。目前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编写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共有3种,分别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宋心琦主编,以下简称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祖浩主编,以下简称苏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王磊主编,以下简称山东科技版)。
在6个选修模块中,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突出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思想方法。在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主旨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中,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很好地融合进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教学中,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是值得广大化学教师研究、推敲的。因此,针对上述三种版本的教材(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进行具体的分析、比较、评价,对教师在选择教材、教法以及把握教学尺度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材的简介
1.1教材的设计思路
结构决定性质,进而影响到物质的用途。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与生活、生产中的各个方面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物质结构理论“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并且物质结构理论还与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多门学科息息相关。物质结构理论为这些科学提供理论依据,为科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物质结构与性质”作为选修模块3,就是在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自己不断探索,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增强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兴趣,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是在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之后,对物质结构理论的拓展与加深。
本着这个宗旨,三种教材(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在设计上的总体思路均为: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研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教材的主要内容
教材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教材通过各种栏目或附加的资料展示相关的化学知识,引导学生在化学学科的背景下去掌握物质结构的知识,体会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
2 三种教材内容的编排
2.1以课程标准为本,整体设置教材的体系结构
三种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所编排的内容都是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的,但在此基础上编者根据各自的设计风格整体设置教材的具体结构,对教材的编写形式、侧重方向的确定都有很大的自由度,使得三种教材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和编写方式。
针对三种教材的体系结构与化学课程标准内容的比较(见附录)。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三种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的异同。
2.1.1 人教版
教材的引言部分体现了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的大部分内容标准,其中包括“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研究物质结构的意义”等等。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基本上是按照化学课标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所要求的内容进行编写,主要包括“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电子排布、能级跃迁”等内容,此外在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还包含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主要内容包括“共价键的形成、类型、键参数,共价分子的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同时还密切联系实际说明了“手性分子”、“等电子原理”、“无机含氧酸的酸性”等知识,这一章包括了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与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部分内容;主题2与主题3的其余内容编排在教材第3章“晶体结构与性质”中,所包含的内容与课标一致,只是知识出现的顺序有所不同。
2.1.2 苏教版
根据课程标准的4个主题进行整体编排,将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划分为5个专题。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及专题5“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与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相对应;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中所编排的内容与课标主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基本上一致,其中第二单元“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还包含课标主题4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教材专题3和专题4将课标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的内容进行融合,重新编排,从另一个角度划分为“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专题3包含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及其构成的晶体等主要内容,专题4则着重编排了“分子或离子的构型、配合物的成键情况”及其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等内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手性分子”、“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2.1.3 山东科技版
教材把课程标准中的4个主题融合为三章进行编写,课标主题1“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与教材第1章“原子结构”的内容编排一致,其中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中“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这部分内容也被分散到教材第1章第2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里;教材第2章“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第3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对应于课标主题2“化学键与物质性质”、主题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在内容安排上是把两个主题内容进行融合,重新分类,第2章的主要内容为“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金属键、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立体模型”等,第3章的内容是在承接第2章的基础上,主要编排了在微粒间作用力的作用下形成的“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以及这些物质的性质”,还包括了“物质聚集的其他状态”的内容。
2.1.4 三种教材内容编排具体实例
三种版本的教材在呈现“晶体”的相关内容时,编排的方式不同。人教版、山东科技版的编排方式较为类似,它们是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物质的聚集状态分为两章来设置,而苏教版是将二者合并,教材中每介绍一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接下来就引出这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晶体,如:金属键―金属晶体、共价键―原子晶体。从内容的设置来看,苏教版的编排,使得相关知识排列紧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有章可循,而教师在教学中更容易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适当指导。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但是,在“物质的聚集状态”这方面的内容,苏教版仅仅是根据新课标介绍了几种晶体,而人教版、山东科技版的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拓展。人教版除了介绍“晶体”外还简单介绍了“非晶体”的知识;山东科技版则拓展得较深,教材用一节的篇幅来介绍除“晶体”以外的物质的聚集状态,如非晶体、液晶、纳米材料、等离子体。
2.2 通过多样化的教材栏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版的三种教材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编者在编写教材时,穿插了丰富多彩的栏目,将其作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阅读这些内容生动的栏目,学生遵循栏目的提示,明确自我学习的方向,获得自主学习化学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更突出了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方式,增强师生之间以及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表1 教材栏目设置及出现频次统计
上表对三种教材所包含的栏目进行了统计,以下针对栏目的类型及其设置的意义进行分析:
表2 教材栏目归类分析
三种教材中所出现的栏目种类众多,各种栏目也都具备各自的内容和功能,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在上述的分析比较后,我们发现有些具备同一功能的栏目又细分为几个栏目,如山东科技版的教材中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基本资料的栏目有“工具栏”、“知识支持”,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的栏目有“身边的化学”、“身体里的化学”、“化学与技术”等,这些功能相同的栏目设计过多会显得重复、累赘,使教材不够整体自洽,建议将其合并。
2.3 运用丰富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一门理论性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这些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时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疲乏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编者在编写教材时根据高中生的特点穿插了丰富的图片,增加了理论知识的趣味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下是对三种教材中的图片的分类统计和分析:
表3三种教材中图片的分类、统计
从上表的分类统计,可以看出三种教材中数量占多数的插图是“理论、模型、分类、归纳”。这是由“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门课程的特点决定的。这类图片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时,将抽象化为形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教材中还安排了部分“实验仪器装置”的插图,将现代科学技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扩大学生的视野;“生产、生活、科技”类插图是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结构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认识到“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了解20世纪化学发展的基本特征和21世纪化学发展的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类插图在人教版和山东科技版中出现得较多,在苏教版中较少;“人物”这类插图是为学生学习化学提供良好的学科背景,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2.4 编排多样化的习题,注重实践性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的编排在教材编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多样化的习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程度也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程度。新教材中习题的编排数量不多,但是形式多样,综合性强,不仅有适量的巩固性习题用以评价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还出现了如调查报告、小论文、查阅资料等实践性题型。这些新题型的出现既突出了新课程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又使学生能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方面取得相应的发展。
表4教材习题分类统计及所占百分比
注:习题数量统计包括每一章(专题)后的习题
从统计比较结果来看,新教材的习题与以往教材的习题相比有两大特色,其一是主观题在总习题数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三种教材中的问答题、调查研讨以及实验设计这些题型占大部分,而客观题如选择题只占了20%~30%左右,苏教版则更少一些。这样的习题构成有助于在立足于基础知识的要求上,更加全面地考核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在大量的主观题中出现了具有新颖性、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新题型,其中包括小论文、调查咨询、查阅资料、用计算机制作物质结构模型、方案设计等,这是新教材习题设计的又一大亮点。人教版中编排的习题新题型出现得较多,苏教版中传统题型较多。学生通过这类新题型可以有更多机会主动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感受到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在多个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3 对三种教材的几点评价与建议
3.1 三种教材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在整体安排上的指导思想是相同的,首先是设置问题情境,利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特点,引导学生推理、论证,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视野,向学生渗透化学思想方法,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最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做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兼顾。
3.2 三种教材内容总体编排是遵照化学课程标准进行的,但不同版本有些内容呈现方式与课标之间还是有些不符。如课标主题4“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人教版将其大部分内容安排在引言和第一章,苏教版在专题1、专题2、专题5中分散编排相关内容,而山东科技版中只出现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这一内容,其余内容虽然通过部分栏目有所表现,但并不完整,知识呈现不够系统化。
3.3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一门属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如果在教学中多采用活动探究如实验、模型制作、方案设计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迪思维,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三种教材都安排了一些需要学生动手的活动探究,苏教版教材中包含实验部分较多。教师在选择与运用教材时可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理论探究的过程。
3.4 习题的编排在三种教材中都体现出发展学生多元智能,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不足的是在教材中很少出现习题范例。习题范例作为学生学习解题的示范,具有很好的借鉴性、参照性和引导性,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帮助,而三种教材在这方面的编排都略显不足。同样,苏教版的教材在栏目“问题解决”中设置的诸多问题也欠缺一些适当的参照、引导,让学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增大,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
3.5 已通过初审三种新版教材在印刷方面采用的是全彩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眼前色彩丰富,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不易产生疲劳、枯燥、厌学的情绪,而且教材印刷用纸纸质较好,防水,经久耐用。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孙夕礼.研究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寻找新的教学策略[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2,(6):55-56.
[4]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5]王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郑媛媛,照日格图.谈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栏目设计与科学探究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5,18(6):119-121.
[7]边雅莉.谈新编高中化学教材图片的运用[J].化学教育,2003,24(10):12-13.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2-003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学情分析
很多老师都认为“硝酸钾与氯化钠的分离提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已解决,其实,根据考试说明,结合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会发现学生初中已掌握的内容,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均不能满足高考的需要。同时,时间跨度大,学生已遗忘。
在江苏省不论是采用人教版的教学区,还是采用苏教版的教学区,在高三年级几乎都放弃《实验化学》而改选《物质结构与性质》,因为后者虽难教但易考。就是把《实验化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能真正领悟除杂原理的学生也较少,大部分学生流于形式,只是“照方抓药”把实验重复了一遍,效果甚微。
4、教学反思
4.1 从教学设计看教学效果
我们把硝酸钾与氯化钠的分离提纯问题设计成两道计算题,让学生根据定量计算的结果,经过理性思考,设计出定性实验方案,从而感悟其除杂方法。这不是偏重于知识结论的记忆,而是重视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研究,显然符合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的要求。
从学生角度看,气氛热烈,思维活跃,甚至有人还提出了诸如以下的问题:在两实验的洗涤步骤后,是否可加入“检验”步骤,以确认杂质是否除尽;在KNO3的提纯实验中,是否可把“加水溶解、加热浓缩”合并为“只用适量热水直接配成100℃KNO3饱和溶液”。
从课堂反馈看,几乎每个学生都已体会到结晶的原理,就是根据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先配成溶液,再通过加热、浓缩、降温,使溶解度变小或大量蒸发溶剂这两个途径,让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