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5 16:51: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农村的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首先,要了解农村、农民的特点,学会与农民相处并融入到农民的生活中去。开展农村工作,就要学会与农民打交道,适应农民的生活方式,接触村民,培养和村民的感情。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坚决不能只待在办公室,要多走进村民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倾听他们的心声,体验他们的疾苦,了解他们的难处,真心实意和农民交朋友,然后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要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得到群众的尊重和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深刻体会农民农村的生活,才能在农村工作中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融入农村、农民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失去一名大学生村官应有的的文化素质,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能放弃“学习”这一给自己充电的行为,因为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其次,不断加强学习,在实际锻炼中求进取,在实践中掌握必要的农业知识和技能。作为
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需要随时关注国家惠民政策,尤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新动向、新角度。我们的工作只有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结合,才能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作为农村的新鲜血液,如果
对农村、农民、农业的知识都不了解,这不利于大学生村官在村开展工作。只有通过实践和学习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并利用自身掌握的科学知识开展农业生产。学习掌握农业知识,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当地的农业构架,了解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例如:主导产业、主要生产方式、农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等,只有充分了解经济发展模式,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在实践学习过程中要做到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尽快掌握必备的农业知识和技能,进而按照农村农民生产需求,建议指导农民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及时掌握农业科学发展的信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再次,要兢兢业业,做好基础的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干好每件小事情。作为一名村支书助理,不仅是执行上级命令的“技术人员”,同时也应该是一名“管理人员”。管理村委会工作包括农村各项基础工作资料的建档;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级事务的决策过程,在这些决策过程中监督程序是否完备,虽无决策权但有建议权,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归档;采用适合农民的方式对中央政策、科普知识、计算机、法律基础知识、新技术等进行宣传、推广;协助村两委做好日常的村政事务管理工作等。以上这些看似平凡、繁琐的工作,正是大学生村官应该做好的最本职的工作。正因为平凡,所以要用心去做,要善于从中发现可“创新”的点,寻求灵活的工作方式,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因为工作没有大小之分,不论大事小事,都需要我们抱着“事无巨细,惟有用心”的态度。我们应该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踏踏实实地去做好、做细、做精的习惯,这样在开展农村工作过程中我们才能有所收获。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积极投入工作,努力实践,锻炼自己,完善自我。放低要求,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虚心好学,积累经验,用行动证明,用事实说话,到那时你会觉得路其实就在脚下。
我们国家在得到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逐渐开始稳定且迅速的发展,而且我们国家还和世界各国之间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外交关系,这些方面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这个问题非常的关注,对此,国家还相应地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些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有效,而且这些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能够稳步地提升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并且能够较快地发展农村经济状况。
1目前我们国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1.1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
实际上一些传统的观念一直束缚着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作用,我们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始终得不到迅速的发展。对此,还因为我们国家农村居民经济管理以及发展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也不能够及时地在农村得到利用,所以农村的经济发展始终进行的比较缓慢,而且与之前的理想状况等有着相当大的差距。
1.2环境因素导致管理方面出现纰漏
建设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还因为农业发达水平对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重大影响。如果农业生产条件还处于人刨畜拉、靠天吃饭的落后水平,那就很难想像会有现代化的新农村面貌。现代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基本的共同特征是生产条件先进,包括具有发达的基础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高效的组织方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只有这样的一种农业生产状态,才能够适应建设新农村的要求。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政策是党和国家政府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业发展的现状,对农业发展方向和内容就进行规划,从而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政策。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结构、规划发展方向、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我国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必要性。
一、我国农业政策概述
农业政策一直是引导我国农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纲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呈现出发展滞后的局面,21世纪之后国家开始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政策,逐步实现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例如,2003年我国出台了减免农业税的政策,2006年出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2007年出台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2008年出台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等。新时期我国出台的农业政策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结构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农业政策则主要是通过影响资本投入以及土地使用效率来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首先,农业政策对农业用地的利用效率产生影响,例如2003年我国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农村的农业耕种面积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耕种的积极性。其次,农业政策影响农业的资本投入,例如2007年我国出台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广大农民开始增加在农业方面的投资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2.农业政策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结构
农业政策能够对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结构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第一,取消农业税等农业政策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农民的收入。中国农业统计数据显示,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民收入增长率比取消农业税之前提高了一个百分点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业税的取消对农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税的取消在提高了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的同时,却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弱化了取消农业税政策的效果。第二,农业政策的出台对农民消费结构产生影响。农业政策的出台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增加会减少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中的比重,相反会增加在住房、旅游等其他方面的支出,进而影响消费结构。但是农民收入提高会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一起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消费结构的变化也与农民消费理念和社会发展程度等其他因素存在较大的联系。
三、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注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第一,政府应对农民进行农业补贴,对粮食实行最低限价并进行收购,提高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农业作物的生产周期之长和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造成极大地影响,但是农业补贴的发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基础地位的增强。第二,必须创新农业补贴的方式,政府可通过农机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等多种方式对农业进行补贴,减轻农业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对农民造成的压力,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创新农业政策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政策的不断出台,这就要求农业政策应根据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不断的调整,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一,应创新农业组织结构,通过农村劳务市场、农产品产销会、农业技术服务协会、农机合作社等途径促进农村经济的集约化发展。第二,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通过转变农业发展理念,调整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新型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和协作化。
3.合理配置资源
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业政策的出台密切相关。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实现农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一,加快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土地从承包面积小、效益少向土地集中、效益提高方向转变,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逐渐法制化、规范化。第二,农村应提高农业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率,通过协调水利费、基建费、科技费等费用支出结构,实现农业资金配置的最优化。
四、结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农业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规划性和指导性意义。我国应立足基本国情和农业实际发展情况,出台积极性农业政策,激发农业生产热情、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玉生,谢沅辰.农业政策视角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01)
一、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概况
德国是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表现在“四高”的发展水平上:一是农业生产的效率高。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二是农产品可以大量自给自足。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三是农业化高速度发展。全国有各种联合体1079个,各类合作社1万多个,覆盖了绝大部分农产品及销售、加工企业,实现了农工一体化、产加销一体化,保障了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四是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于其他国家。建立大量实验室,科研作风和学术水平较高,注重原始创新,特别是把转基因技术、新品种选育和种苗技术、新的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作为优先发展产业。
德国乡村环境风景优美。这个国家被三分之一的土地覆盖着,许多中小城市几乎都被森林包围着,德国变成了一个风景秀丽的花园国家。德国政府加大力度进行实施《土地整治法》,制定了相关城镇的规划,规划自然保护区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
二、德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特点
德国的战略地位除了能够提供大量农业产品外,更能赋予其非常重要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功能和能力,特别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地下水、气候和土壤;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和休养的场所;为工商业提供原材料,并为能源部门提供能源。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被德国政府摆在了第一的位置上,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措施来保护农业发展农村的经济。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的四个特点,那就是:政府出台政策扶持,施行财政补贴;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走多元化发展;集约经营,增强竞争力;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国民素质、增强保障机制。
1、政策扶持,财政补贴
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和政府的补贴是德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显著地特色。多方面的扶持使德国农民的生产热情急剧增加,保障了农民收入的同时又增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
欧盟和德国各级政府依据不同作物的面积和牲畜的头数以及休耕地面积进行补贴,人均高达4.5万马克,占农民年均收入的71.4%,这还不包括直接的农业投入部分以及用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
2、结构优化,产业多元
长期以来,德国一直用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和方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农场规模不断扩大。早在多年前,德国制定了《农业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和出租,使原本规模很小、生命力不强的小农场转变为拥有10~20hm2或规模更大的“富有生命力的农场”。
同时,制定实施《土地整治法》,调整零星小块土地,使之连片成方。其结果是农场规模不断扩大,超过30hm2,农场数量则减少到不足40万个。通过调整优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跃居欧盟第五位,粮食总产量跃居欧盟第二位。在制定、实施法律和法规的同时,德国政府还利用信贷、补贴等经济手段来调整土地结构。政府规定,凡出售土地的农民可获得奖金或贷款,以帮助其转向非农产业;凡土地出租超过13年的,每公顷租地可获奖金500马克。
3、集约经营,竞争有力
德国最开始是一个分散经营的国家转而又向集中经营转变,特别是德国合并后,又对原民主德国农业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了集中改革,规模发展、专业发展成效明显,竞争力大大增强。突出反映在二个方面:
一是鼓励发展农业联合体和合作社。德国农业企业规模较小,除直接销售蔬菜、水果等小部分少量产品外,绝大部分农业企业不直接进入农产品流通领域,而是自发组成农业合作社或联合体,进行进一步处理、加工,并销售到下一流通环节。合作社制定统一的生产和质量标准,负责产品销售,共同采购化肥、植物保护剂等生产资料,也从事市场调查与咨询,很多合作社还推出了自主品牌。
二是鼓励土地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农业经营组织之间可以互相兼并重组,互相间对其土地、农舍等资产进行出售、出租不受任何限制,也可以购买土地。随着竞争加剧,大农场兼并小农场的进程正在加快,大量分流农业从业人员,农业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德国的土地合并,对于推进德国农业的机械化,改善田间的道路状况,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以人为本,提高素质、增强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农民教育。德国的农民教育形式多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正规大学或大专院校培养农业专门人才,另一种是通过职业培训和进修达到国家对农业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成人教育主要包括农学、家庭经济学、普通教育、社会政策以及文化方面的课程。
二是实施农业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德国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政府制定了适合农村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和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事故保险等方面。该制度鼓励中老年农民提前放弃农业,把农田交给年轻的农民,有利于改善就业人员的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在50年代德国政府实施的《土地整治法》,明确了相关村镇规划,规划自然保护区,改善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德国的建筑业严格执行《建筑法》,该法对涉及有关建筑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一是分层次制定建设规划。联邦制定区域规划,各州制定国土区域规划,规划从上到下呈金字塔形。在各级规划中,社区规划是国土利用最重要的手段。除上述综合性规划外,各级还派生出各种专业规划,从而使联邦的国土建设管理形成完整的体系。
二是严格实行建筑招标。州一级的招标不但要执行《建筑法》,还要遵守欧盟的建筑指南,在欧盟范围内建筑设计师实行自由招标。招标前要先编制招标书,绘制土地规划图、空间规划图、技术规划图,认真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招标书要在当地报纸上公布。三是要举行听证会,充分听取当地居民意见。
三、启示
1、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
从德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大规模地减少农民人口来提高农业规模,以农业规模经济来参与国际竞争是必由之路。让农民平稳有序地转入城镇,人口向城镇聚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一过程是渐进的、长期的,关键是要有一套政策,鼓励、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国一是要继续加快城市化、工业化步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努力为就业营造载体。二是要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被侵害情况普遍,政府应当采取鼓励、接纳、融合的方针,逐步解决。必须坚决推进统一城乡就业市场的各项政策,为农民非农就业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
各级各行业工会都要把来自农村的职工纳入自己的组织之中,使其在合同、工资、福利、公民权利等方面切实得到公平对待。重视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其纳入城镇公共政策的管理范围。维护农民工的人权、财产权和政治权利,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法律体系,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三是要建立灵活务实的财政补贴政策,特别是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入城市后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方面给予财力补贴。
2、财政扶持,促进全国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弱势产业、弱势群体的财政扶持力度.德国通过政府调节和干预的方式对农业和农村发展进行多方面资助和保护,至今仍对农民给予大量补贴。中国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民又是弱势群体,在目前财力无法大规模补贴农业和农民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好政策。
一是应利用好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点是农业科研、推广、教育和培训,动植物疫病防治以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和农业市场服务体系的建设。二是应调整黄箱政策支出,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 德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效果、乡村优美环境的创建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伴随着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农村改革,农民的收入也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四.结语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对农村的生态的保护。在经济做好的情况下,要改变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协调发展,让农村的生活环境得到质的改善,真正的让农民获益。我们可以借鉴德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念和实践,中国在注重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社会的整体发展,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保护好了环境,又做好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做到可持续发展,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已经大力开展对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对于农业经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在发展农业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对于农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但是由于农村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没有办法满足农业经济的需求。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之间一直不能处于稳定发展的状况,只有提高两者之间的联系,才能进一步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
1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意义
1.1促进农村资金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想要提高生活水平就必须要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农业经济就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农民并没有更多的资金去购买先进的农业机器,促进农村经济融合,可以将整个乡村的资金进行整合,每次购买一台先进的机器,全村农民都可以利用这台机器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引进外来资金
农村的经济基础水平比较差,很多农民的收入比较低,甚至有些村子的整体收入加起来都不能够发展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因此,完善农村金融系统以后,可以吸引其他大公司来对农业经济进行资金投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水平,还能帮助建设其他基础设施。
1.3减少农村不正规的融资现象
对于农村金融管理制度并不是特别完善,有很多不正规的融资公司利用农村现阶段的资金缺乏,对农民进行放高利贷,严重危害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国家建立相关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以后,严厉打击融资公司,提高农民对金融知识的认知度,帮助农民提高对高利贷的认识,从而达到净化农村金融环境的目的。
2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最早的农村金融就是农村信用社,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型金融机构完全是由市场来进行自愿参股,政府主要起到监督的作用,新型金融机构的出现,逐渐改变农村金融市场,这也让农村信用社感到了压力,促使农村信用社进行创新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农业经济的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来讲,农业经济一直处于劣势状态,并且有待提高,即使这些年金融机构一直不断在进行改革,但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状态不是特别好。另外,我国的贷款主要用于工业和服务行业,在农业中的用途比较小。这些情况的出现,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并且国家在对农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显著,导致农业金融改革一直停滞不前。所以努力建设金融体系,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讲非常重要;同时,如果农业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金融市场和结构的发展水平就会越高。所以只有提高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
3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3.1金融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已经逐渐对农村金融体系开始进行建设,但是由于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是特别充分,同时由于在进行农村经济建设初期,我国农村的基础条件比较差,而且待遇也不够高,导致很多专业人士不愿意去农村发展。由于农村金融的发展不是特别好,一些商业银行不重视农村金融的投入,认为农村金融并不能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所以商业银行在进行借贷时的通过率不高,这就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3.2农民对金融的理解不充分
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不是特别高,很多农民对于金融知识的理解不充分,造成在进行农村金融建设中出现阻碍,农民对农村金融建设认同,认为不会给自己带来利益,所以在进行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没有办法提高农业经济建设水平。
3.3存在大量的非法融资机构
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一直得不到发展,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不够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都已经接触到了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年轻一辈的农村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对高科技产物十分重视,并且想要利用这些高科技产物来改善农业方面的经济,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购买资金,这就为一些非法融资机构提供了市场,一些非法机构向农民提供高利贷,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导致在发展农业经济水平过程中出现困难。
4加快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
4.1健全金融组织体系
金融组织体系对农村金融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想要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要深化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通过不同角度的发展来推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建设。第二,要充分利用农业银行的作用,不断完善银行内部的激励制度,向国外的一些商业银行学习成功经验,努力拓展农村经济业务,并且对农村业务的扶持力度要增大。第三,拓展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专项业务,商业银行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专项业务,从多角度来进行盈利,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4.2提高农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
想要提高农村居民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可以参考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当地政府组织专业的金融人才对农村居民进行讲解农村金融的优点,让农民知道农村金融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水平,还能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利用互联网渠道或者电视平台,定期播放关于农纯金融方面的知识,让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的了解农村金融的优点,通过这个方式可以增加农民对金融的了解。
4.3严厉打击非法犯罪的融资组织
对于一些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的非法融资组织进行清除,并且情节严重的要加以惩罚,另外对于一些在农村金融中信誉较好的金融组织,当地政府应该给予鼓励,并且对这些良好的金融组织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提高管理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对农村金融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另外多数商业银行在这农业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不高,只有发展良好的民间信贷功能,才能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但是农民在选择信贷机构时,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要盲目进行选择,要选择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切身利益。
4.4提高金融体系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21-0054-04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也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及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要求大力提高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而目前我国农村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这一要求。在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条件下,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必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周济,2005)。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与它们所服务的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种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大量人力资本的支持:另一方面,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求农村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职业教育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职业教育只有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时,它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而职业教育本身也才能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是新时期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离不开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获得长足发展,就要扎根农村,在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很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都说明了人力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而又充分的条件(李宝元,2000)。“根据世界银行一些专家的研究,在劳动者就业的头三年,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每增加一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可达到4%(李红,2005)。”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人的能力的提高,即人的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主要来自于人们对教育的投资,这就决定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最终源泉(舒尔茨,1982)。在新的情势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其极重要的影响。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的主渠道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的75%。4.69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的则高达33.65%(姜志维等,2007)。要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迫在眉睫。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舒尔茨认为,在各类教育中,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同级别的教育又有不同的收益。通过运用成本――收益方法进行测算,舒尔茨认定。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收益率要高于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收益率虽然没有初等教育高。但也比物质资本的收益率高(舒尔茨。1990)。这些差别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显得更为突出。在我国农村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是农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佳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决定,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还不具备现实的条件性。虽然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普高热”,但是由于庞大的学龄人口的存在,我国每年仍有一大半以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就读。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不长,部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质量还比较低下,实行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时机还不成熟。
此外,在农村落后地区,农民家庭普遍经济困难,有的甚至还未解决温饱问题,家长们最想要的就是使自己子女尽快快进入就业市场,增加家庭收入投资高等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费钱耗时的事情,加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势日益严峻,他们还要承担子女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的风险。综合这些因素,中等职业教育就成为大多数农村初中毕业生继续教育的首选,
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农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为了“跳出农门”,远离农村。上了大学的农村子弟基本上都会选择在城市就业,然而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农村人才投身于家乡建设,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培养出留得住的人才才具有现实意义。虽然大多农村学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也是以城市作为目的地,但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不少人还是会理性选择回流到农村中,这些回流人员的存在就大大的提升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
(二)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实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需要大批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进行农业增长方式的变革。虽然“一般认为,农业的技术含量很低,从播种到收获,农业生产几十年一贯制,农民祖祖辈辈种田,农民对生产技术不会有特别要求(李爱,2006)”,但是农业增长方式的变革迫切需要大批农业科技人才。然而,据报道,2003年,我国农业行业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仅为3.5%左右;全国农技师、高级技师仅2.23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不足1%,这与全国平均4%的水平相差很大,高级技工非常短缺(邓沛然、李胜利,2007)。由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方式依然以粗放式经营为主。生产成本没有得到合理优化,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缓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发展。这就需要农业经营者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具有市场和竞争意识。农业产业化发展使我国农业由分散经营、无序进入市场,走向规模经营、有序进入市场。这就对劳动力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才能使农民彻底改变陈旧落后观念,大胆采用新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摆脱小生产者的习惯和思维的束缚,从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三)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乡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农民的整体素质低将会影响乡镇企业的优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其在 整个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近年来却出现了经济效益下滑的现象。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在于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以至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乡镇企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向现代化企业转变,采川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但作为乡镇企业职工主要来源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状况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据资料显示,农村每1万人中只有大学生0.87人,占国民生产总值30%的乡镇企业其人才数却只占我国人才总量的7.3%,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姜志维等,2007)。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者,Nelson和Phleps(1976)认为一个国家引进和使用新科学技术的能力取决于其国内人力资本存量。Romer(1986,1987,1990)等人发现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规模效应,即人力资本存量越大,生产的知识就越多。知识的溢出效应就越明显,经济增长率也就越高。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的这些发现也同样适用于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正是由于受人力资本占有量不足的瓶颈制约,企业的现代化改革和发展严重滞后,生产效益低下。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受过一定的专门培训,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到过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相关实习,对生产过程比较熟悉,能够较快的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农村中等职业的发展,大量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人员的存在将是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经济适用的劳动力资源,推进乡镇企业的现代化改革、促进乡镇企业的优化发展。
(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收入的增加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有1.6亿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按照目前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水平测算,种植业大约需要1.5亿劳动力,加上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方华明,2006)。目前,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一般只占总人口的5%左右。(彭干梓,2002)。因此,要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紧紧守着其极有限的农业资源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早就开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但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大工业生产发展要求的现状制约了这一转移的进程,2001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当年转移总量的比重为23.5%,初中文化程度的比重为62.9%,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比重为10.2%,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比重为0.7%,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胡祖加,2005)。在我国经济正在逐步转向以信息产业、知识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形态下,农村人力资本总体水平的低下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层次和质量。由于没有什么专业技能,大多数只能出卖廉价的劳动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这种低层次的劳力输出,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经济落后的现状,而这与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初衷也是背道而驰的。
教育投资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一个人受到教育越多,其就业的可能性与职业选择的空间就越大(Robert&Roson,1979)。另外。教育投资与个人的工资收益一般成正比例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获得收益也就越大(Coleman,1993)。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免费义务教育,它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受教育者付出一定的费用。对于农村贫困家庭来说,教育费用的支出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投资中等教育对他们来说还不是一种日常消费。特别是对于一些子女比较多的家庭来说,保证其子女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完成已经比较艰难,他们很难腾出更多的钱来投资更高层次的教育。在经济困难情况下,教育永远不是大多数人的必需品。
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农村家庭收入中用于教育投资的资金总量才会变得可能。教育投资的首要考虑问题必然是经济能力问题。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只要不受入学门槛的限制,大多数家长都会让自己子女接受更多更高层次的教育。另一方面。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问题之后,往往会更多的去考虑和提高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
此外,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才能让农民深深感受到人力资本投资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农民收入的增加也必然促进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会逐步体会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完全依赖于物质资源的富足,也与人的素质紧密关联的。维持和提高当前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的受教育水平是必然要求。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再生产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更是一种投资,而且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因此人们往往更乐意于投资人力资本(舒尔茨,1990)。农村经济的发展,无论从经济力上还是从意愿性上都增加了农民对教育投资的可能性。
2004年,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为820万人,升入中等职业学校为550万人,现在每年还有八百万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周济,2005)。高等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这使得高校还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而中等职业教育在达到与普通高中大抵相当的发展规模之前,很具有相当大的扩展空间。当高等教育投资还不能在农村蔚然成风的时候,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欣欣向荣。
(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乡镇企业的发展,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乡镇企业的扩大发展,就需要源源不断的补充生产人员,这就为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了就业率。这是吸引学生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广大来自农村家庭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能够就近择业,这就提高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对他们的吸引力。因为,作为地方学生,他们可以利用地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加快自己的发展。比如他们可以在农村家里居住,到离居住地不远的工厂上班。比起在陌生的城市来回奔波、承受着租房、买房的巨大压力,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他们工作的成就感和乐趣。
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立足农村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农村经济生机 勃勃的发展态势才能给意气风发的青年毕业生看到在农村发展的希望。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给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特别是与农业生产专业相关的学生,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环境。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对教育层次要求的提升以及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很难在城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稳定的工作。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激励他们在农村做出一番作为的激情。
无论是走进乡镇企业成为一名工人。还是扎根农村,自主创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给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生机活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也因此得以扩大规模,深化改革,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三)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会推动农村的精神义明、政治文明建设。正如古人所云“仓禀实面知礼节”。农村社会的最大问题还是经济问题,当经济问题得以逐步解决的时候,农村发展的其它问题则会迎刃而解。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风建设,使农村社会容易形成一个讲文明、重科学、崇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有能力购买和使用现代化的家庭用器和生产工具,比如电脑的广泛使用以及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步普及、数码电器的购入、先进的农业耕作工具的采用等。这些产品在给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他们强烈的感受到科技的进步以及提高受教育水平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催发了他们重视教育的热情。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人才的贡献作用。农村中一些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人,通过科技兴农,改变了自身经济状况,实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高附加值。他们的成功在无形中起到了榜样示范的作用,鼓舞了更多的人努力接受教育,改变命运的决心:同时,在享受教育投资给他们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后,他们会更加的积极、主动的去鼓励、说服自己的亲朋好友去接受更多、更高层次的教育。在他们的推动下,农村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将会有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农村经济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会实行良性循环发展。
三、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要求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树立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学校的发展主动与促进地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树立自觉的服务意识。在推进地方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农村职业学校必须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明确自身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积极主动地把自身的改革与发展溶入地方农村经济建设中,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为促进地方主体农业的发展而进行相关专业设置。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扎根农村,服务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农村中等职业学校不应把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为现代化工业大发展培养技能人才上,而应该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改造为目标,为促进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大量农业专门技能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充分利用地方农业的优势,开展并把特色专业做大做强,创出品牌。地方特色农业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办学的良好环境和实践基础,但农村学校专业设置不是要尾随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之后,而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利用自身的科技和信息优势,引领农村经济向前发展。地方农村职业学校,不仅是一个教学单位,也应该是一个农业科研机构,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同时,也应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把握农业发展方向,全心全意的推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办学效益和知名度,赢取了广大农民的信任。
(二)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更新专业设置,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职业学校学生求学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实行就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为己任。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针对当地经济发展优势和产业结构特点,特别是地方乡镇企业发展的趋势,适度超前的对相关专业进行调整和更新。为此,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就要对地方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人才需求结构等要素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按照劳动力市场对中级人才类别、结构、数量等方面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促进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好特色专业和传统专业的同时,密切关注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大胆创办由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而带来新兴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中等职业学校要具有强大竞争力。就要在新专业人才培养上赢取更多的时间。所以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形成强烈的适度超前意识,科学预测我国未来即将涌现的农村经济新兴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 以培养适合社会和地方企业发展趋势的紧缺人才,以及在传统专业面临发展困难的时候,及时的捕捉信息,准确的做出调整。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增强毕业生面向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还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要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提高办学质量的最终标准。
(三)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职业教育以培养人才的职业定向性而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职业定向性的性质要求农村中等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的独立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堂内容和任务来抓,并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为此农村职业学校就要创建好自己的学习基地,在抓好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安排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到具体的工厂,企业和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实习,要鼓励和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快速的熟悉自己意欲要从事的工作岗位要求、工作性质,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同时,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其极重要的作用。中等职业学校要增强学生毕业后长远发展的后劲,就不能忽视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但互联网必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主要的渠道。因此,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基本电脑操作技术,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信息技术作为每一个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来设置。同时要培养学生解读信息的能力,增强对新信息的敏感性。并学会根据情势的变化做出调整、改变,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四)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要建好农业示范基地,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宣传
1.1高效农业
“农业”一词在经济学里是一个大概念,主要包括2大方面:种植业和养殖业,这其中包括为土地产业服务的其它行业。如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这些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不一定都做为高效农业,但它能成为高效农业的辅助措施。从当地资源条件出发,辅之“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生产更多品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是真正的高效农业。
1.2发展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化
现代社会呈现的高新农业生产理念,它的发展方向分几种情况,有企业投入建设、城市和农村结合以及多元化等方式。企业投入建设发展模式为农产品公司在农村租赁土地使用权,进行农产品加工,雇佣村民管理,提高并带动原来经济发展状况,加大农村经济大幅度提升。城市和农村联合经营发展模式是指农闲时期,农民可自行生产的特色的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并向市场推广,利用原有资源提高生活水平。丰富城市生活结构,促进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转型议程,提升农村生活水平,对村民的综合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2农村经济与高效农业产生的影响
2.1增强粮食生产
农业是我国始终坚持最为基础的基本方针,使农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耕作制度、经营方式等方面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传统做法,造成土地等资源利用不尽合理,有限的投入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业仍然没有摆脱比较效益低的局面。21世纪初我国的综合国力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农业的稳步发展是关键。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工作要尽快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面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把工作重点转到为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农村小城镇建设提供先进适用技术上来。有关部门、地方应根据各地实际条件,采用“公司+农户”或企业集团等实体办试区的方式,切实为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卓有成效示范。在贫困和落后地区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依靠科技脱贫,为“扶贫攻坚计划”做出示范。
2.2提高生产力水平
发展高新技术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国际上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以及高新产业的形成正是起步初级,高新技术成为高效农业的发展和研究的主功策略,国家和地方要在有条件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一批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同时注重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结合,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示范点、试验区,引导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成果转化,努力攀登新高峰,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要继续重视和支持农作物、林果、畜禽、水产等品种资源的引进及新品种选育、土壤环境监测、病虫害情况监测预报、节水农业,防治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渍化、草原退化,资源再生等农业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在抓好关键技术的同时,要重视农业科技宏观发展的规则、政策等研究,努力提高水平,不断充实科技储备,增强我国农业发展后劲。
2.3农民的综合国力素质有待提升
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农民,鼓励农民采取先进的、科学的现代化机械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拓展全民视野,用视频播放的形式开展有关法律宣传教育,号召、鼓励农民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和培养,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和开发农村科技人才。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建立长期稳定的农村培训支撑体系,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重点培养、分层次培训一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要实行农科教统筹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做出努力。
2.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
我国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动物疫苗、饲料添加剂以及杂种优势利用等农业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的水平,在某些领域始终保持国际领先地位。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科技工作应在继续保持和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努力发展农业科技型产业。有条件形成产业的技术成果,都要不失时机地向产品开发处延,向产业化方面发展,要组织科技人员对产业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使期获得高经济效益。国家、地方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尽快形成一批对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共同带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1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产量至少有1/4是靠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化学物品投入取得的。过量的农药、化肥等的投入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并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种植结构的变动。传统的粮食作物施肥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兴的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和化肥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种植结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②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由于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合理地对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带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③盲目的调整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生态脆弱地区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化,造成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林地、草地大量减少,导致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致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2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制体系不健全
主要是:①环境立法很少涉及农村生态环境。②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2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理念
应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法律与管理体系。
2.1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已显得非常必要。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的共同点是: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高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重要性认识,充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并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
2.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程度,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解决农业污染的关键是建立和恢复中断的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减少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失。应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循环农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从投入端、中间过程、输出端3个有机的过程构建农业发展模式。把专业化的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种植和养殖两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区域性的种养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对于农村工业发展,应将减少污染做为重要考虑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过程中,在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3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种类繁多,表现为复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必须影响众多行为者,应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并通过“连锁”机制来激励相关行为主体减少污染排放。综合运用包括产权制度、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等多种政策及补贴、教育、激励和行为标准等多种政策工具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阶段,也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将面临重大的变化,农业农村经济的外部环境将更加多变,自身发展的要求将更加提高,支持的政策将更加有力。适应这一形势要求,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应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以稳粮增收为主线,保持农业稳定
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6年增产,但在耕地不断减少,人口持续增加,需求明显增长背景下,粮食供求平衡任务仍然艰巨。要继续按照稳定面积、增加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的总体要求,坚持粮食生产的“三条底线”,即: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确保我国95%以上的粮食自给率;实行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全国18亿亩耕地的红线;提高粮食产量,确保人均粮食占有不低于400公斤。同时,加快推进耕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形成集约、节约、高效用地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增加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补助,并加快研究其他相应的扶持政策。要加大粮食收购价格提升幅度,继续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和销售补贴。
(二)以改革分配方式为手段,夯实发展基础
要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改变农民在分配中处于被动和底层的局面,建立有利于以劳动作为分配依据的社会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农民劳动在社会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物质经济条件。加大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平衡社会收入方面的调控作用,实行国民收入二次分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要继续深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强化农业发展的基础。
(三)以培养农业人才为方向,培育新型农民
针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日渐减少的现状,采取多种手段,培育一批有知识、有技能、有方法,乐于务农、善于务农,适应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新要求的新型农业生产者。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开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和阳光工程培训,培养一批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骨干。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其技术和人才培养的优势条件,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服务。联合有关部门选拔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农村产业致富带头人,带动周边农民的发展。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或者“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完善有关政策,引导有文化知识、有专业技能、有市场开拓能力的专业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为农业产业发展聚集新生力量。
(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促进提质增效
要转变传统农业粗放经营的方式,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益,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生物质能产业、农业创意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等新型农业产业。要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资金实力雄厚、企业责任心强、科技管理水平高的公司进行合理的产能扩张或兼并收购,使农产品由数量向质量提高方向转变,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发挥科技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五)以农村经济组织为纽带,提升服务能力
要继续扶持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龙头企业等农业农村服务主体。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尽快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对从事市场营销、农资采购经营、信息服务、技术推广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产品加工运输贮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支持或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或参与政府建设项目的有效机制,扶持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继续支持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开展技术服务、整合行业力量、提升谈判地位的功能。研究制定和完善在开展农业保险、组织实施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等方面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农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措施。
(六)以对外开放为导向,拓展发展空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这一趋势,大力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要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既要积极吸纳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人才发展农业,又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走出去”,开辟境外农业资源开发新渠道,积极参与农业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鼓励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投资开发外向型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加强农产品进出口宏观调控,规范和完善农产品进口管理,建立农产品贸易快速反应机制,有效保护我国农业。
(七)以统筹城乡为基础,促进社会公平
要彻底消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各种要素的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建设城乡统一的资源要素市场,加大金融扶持农村发展的力度,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人口、拓展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大力提高政府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形成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会保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力度,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和保障标准,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有关政策建议
“十二五”期间,要在继续完善和深入实施现有各项行之有效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出台新的扶持政策,以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继续增加农业投入
加快出台《农业投入法》,依法保证国家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建立农业建设发展基金,建议出台文件明确土地出让收益的一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的80%作为农业建设基金的主要来源,把这部分资金集中到中央农业部门统一调配使用。完善农村信贷体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各种经济成份投资农业,鼓励农民以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的投资和经营。调整农业投入结构,使农业投入向农业科技研究、中小型农田建设和粮食主产区建设等方面转变。
(二)完善各项补贴政策 坚持“补农民、补农业、补农村”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在稳定“四补贴”的基础上,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大幅度提高对大豆、油菜籽等实行单一低关税且非常重要的敏感产品主产区生产者的直接补贴;全面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继续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等耐用消费品下乡补贴政策,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补贴,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制度,适时开列新的补贴种类。
(三)加强农业支持保护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要在wTO规则允许的框架内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对我国重点农产品产业安全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加快建立统一的、权威的全国性大宗农产品产业安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预警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对种子产业的管理,完善种子产业体系建设,确保种子质量,切实保障农业生产。
(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对主导产品关键技术着力加强,力争在动植物遗传改良、节本增效技术、产后加工升值、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加快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加强对生物质能源相关技术和设备研发力度,制定生物质能发展战略;稳步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转基因工程,尽快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新品种,提高农业战略性技术的储备水平。
(五)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