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15: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公共管理的价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技术创新的内容有新发明和新创造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相关过程,也就是新的技术成果一般是从开发研究与市场的推广全部过程技术创新过程中总结为管理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要素的组合方法创新和要素的创新,以及相关要素产品的创新从而构建创新性的公共管理要素的创新是企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针对现有的资源要素合理地进行分配,主要内容有人员、材料和设备等要素的组合方法的创新包含生产的工艺和生产过程中的组合、产品的创新是对产品结构品种和效用等方面的创新过程,三方面共同协调推进公共管理的构建,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
1.2制度的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建立或使用新制度组织结构和运行的规范的安排,例如:国家现行的经济体制,企业组织的形态和运行机制,制度的创新过程也是管理的实现过程在现有的国有化经济战略性的重组环节中,以及企业所建立的制度进程中,都在进行组织化的革命,并且开始步入攻坚阶段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实现不仅仅是从生产资源方面开始,还是对人们的拥有的使自己或者是他人的损益权利并且企业是市场主体,在经营机制中的创新主要是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自我约束的经营,这也是市场经济管理价值的构建
1.3组织的创新
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而进行组织创新其次,从生产函数的企业观念转变,组织创新不单单是技术创新需要从技术创新转移到组织本身上,并且正确的看待组织创新,在将组织的自身为组织创新中心时,需要对管理人员修正的组织机构奖励办法、沟通能力、技术转变和工作环境入手,改变管理人员行为这两种观念均是传统组织理论组织的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从创新角度对组织进行改革,在组织进行创新时需要及时掌握适度原则,但是组织活动不能过于频繁,这样会使组织经常处于不利的动态状态,会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
2公共管理的价值表现
2.1法律性
在进行公共管理之前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管理主体的行为规范和管理客体的规范性公共管理的价值的表现还体现在法律法规内容的整体性上,对公共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明确、可操作的规定,使管理机构规范自己行为
2.2行政特性
通过行政命令的运用公共管理机构进行公共政策与管理权限的控制,依据行政方式进行指挥、组织、监督与调控,并且对公共事业的相关活动进行直接的控制与干预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政府;行政价值观
行政价值观的内涵即为行政主体对于其所追求的某种行政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理解。在行政价值观念当中涵括了大量对于具体行政事务的思想解读,因此行政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具备着一定的指引价值。因此行政价值观也是公共行政的重要基础之一,将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当前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稳步推进,对于行政价值观念也便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公共行政理论发展也为行政价值观念的建构与提供带来了可能。因而,便需要能够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考虑,来全面审视当前我国的行政价值观建构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在新公共管理理论当中具体就涵括了三方面的内容,即:1)公共服务主体多样化,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于主要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采取的是“多中心公共治理模式”;2)执行机构更加自主化,政府行政单位在具体的行政执行过程中具备有极大的自主性特征,可基于政策与项目整体框架的执行基础上采取合同管理、绩效管理、公共管理等方式,来自主进行对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设计工作;3)地方政府分权化,也就是重点突出地方政府在提供以地方公共产品,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价值。在公共管理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图1所示。
二、行政价值观分析
行政价值观即为行政主体就针对某一行政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理解与追求。其中还涵括了拥有相应行政价值观的人员对于具体行政事务的理解,因此其也便具备了一定的解释性特点;并且行政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具体的行政行为也具备着一定的指引意义,具有着特定的方向性特点。也正是基于行政价值观本身所存在着的这双重特性,导致行政价值观念本身便存在着对于具体行政价值进行解释与方向指引的作用。总的来说,行政价值观念将会对政府功能与结构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即存在着怎样的行政价值观念便也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政府体系与公共行政体系。鉴于此,对于当前我国的行政管理人员而言便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陈旧行政价值观,积极树立起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来更好的投身于新公共管理事业当中,使公共管理工作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三、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
(一)由集权转向为民主合作
新公共管理所倡导的民主并非是原本管理行政当中的民主,而是促使私人部门与非政府组织来引入公共服务,并参与到提供公共产品当中,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建议,切实促进民主走入到公共领域当中。民主行政不但是对社会公平与公共利益的有效维护,其更加重要的是还应注重在执行具体行政操作时民主性,突出对组织健全的制度化公民社会的培养。
(二)由守旧转向为创新发展
行政管理的命脉即为效率,在此之中效率也涵括了效益、经济与时间三方面的要素,此三者间互为联系,密不可分。传统行政常常是过于关注于对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问题,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效率问题;亦或是单纯性的追求效率而牺牲掉了其中的某一项要素,最终所造成的后果便是行政成本居高不下,行政效率停滞不前。新公共管理的出现便促使关于行政效率的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其更加注重由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调动起来,转变行政方式、增强行政能力、创造机遇条件,最终实现创新式发展。
(三)由政府中心主义转向竞争服务
新公共管理理念会促使政府职能发生更加明显的转变,政府将更加倾向于为社会公众提供纯粹性的公共产品服务,并由非政府组织亦或是私人来共同参与为社会公众提供混合公共产品,此两者的积极协同有助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服务主体多样化,摒弃了传统的政府中心主义,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处于完全相同的起来,来展开竞争服务。对此,政府的公共管理行政人员必须要能够具备良好的竞争服务意识,加强对这一方面意识素养的培养。
(四)由形式主义转向为高效质量化
新公共管理促使市场观念与公共观念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促成了在行政理念上的发展与创新;在衡量公共行政基本关系之时,产生了其自身特殊的有关国家、社会、市场、人民、行政等多方面的关系理念,实现了对于行政价值观念的发展;在行政执行过程中应用市场经济行为中所较常采用的绩效管理,在突出行政责任的同时,要确保行政管理的高效化,并最终促成行政组织文化的创新。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统治型行政方式已经愈发式弱,公共管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具备了更加多元、丰富的公共特性,同时其也表现的愈发明显。在此阶段当中,基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主要表现出了以下四方面的发展演变趋势,即:由集权转向为民主合作、由守旧转向为创新发展、由政府中心主义转向竞争服务、由形式主义转向为高效质量化。
参考文献:
[1]黄建红.行政价值观转型与政府职能重塑[J].行政论坛,2014,(3).
二、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创新的思考
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不是简单地从经济的角度来评估一种交易行为。莫尔的价值链图示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一是价值的取得不仅取决于组织的行为、过程和目标控制的科学管理,也取决于利益相关者,要重视合作伙伴的共同作用,公共价值只有通过合作生产才能形成;二是客户满意度取向取代了效率取向。政府采购不同于市场采购,与其他政府职能性的行政管理活动也不一样,我们能够较为容易地找到它与公共价值二者之间的对应点。(一)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基于对实践中政府采购绩效管理实际问题的反思,从公共价值角度对政府采购绩效管理进行思考,本文尝试建构一个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模型(PublicValue-basedGovernmentProcurementPerformanceManagementModel)(如图2所示)。图2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架构提升政府采购价值,首先要体现和完善政府采购本身的公共价值。政府采购的实施是为了满足公共需求,其职能本身就是一项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公共价值存在的客观基础,公众的需要是公共价值存在的主观依据。政府采购强烈的目的性正是其自身作为公共价值主体的自觉意识,在这一内在尺度的指导下,政府采购需要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需要流程、方式的设计,需要第三方委托和监督评判,以确保在政府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围绕公共价值的实现而服务,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运行不使公共价值流失或被个人利益侵蚀。政府采购中针对违规的严厉惩罚措施、确定公开招投标的采购方式和专家评审、集中采购目录的审定,这些内容都是政府采购自身公共价值意识的行动表达,即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和实现公共价值。提升绩效管理的价值,一方面,要围绕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和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改革这根主线,把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贯穿政府采购管理全过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约束,合理确定政府采购目标,减少政府采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要围绕公共价值的实现,探索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合理测量政府采购各项绩效指标,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采购绩效。此外,要从技术层面打破地域界限,推进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减少行政垄断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将公共价值的实现落地。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需要将各个参与主体纳入进来,既包括政府采购权力主体,也包括私人机构和公众,兼顾各方利益需求,形成统一多元的利益表达。在政府采购的各参与方的价值关系中,政府代表的是公共的利益,供应商代表的是私有者的利益,政府采购的实践活动是连接公共价值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和桥梁。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新旧体制的摩擦给政府购买权力带来了自主运行的空间,私有者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政府采购的公共价值经常被湮没甚至被扭曲。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以公共权力为后盾,能够保障竞争自由但又维护公共秩序,从而避免因私有者利益而使公共利益被破坏最终使私有者利益也无从实现的双输的结果。(二)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实现路径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是一个价值理念和公共权力、绩效目标和实现机制、根本原则和路径选择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选择什么样的实现路径,通过什么样的实现机制,是政府采购创造和实现公共价值的根本问题和首要任务。政府采购实行分级管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同一部政府采购法的指导下,建立各自的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原则和要求对中央和地方具有统一的约束力。地方可以按照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各地的政府采购实施细则。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既有中央对地方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也有地方对中央自下而上的微观促进。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和外部引导来实现。绩效目标的实现和绩效水平的提高,不仅要依赖于政府采购各相关方对政府采购政策目标认同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政府对公共利益和集体偏好的集中与引导,以及这种集中和引导所创造的采购环境。政府在采购过程中要传递被引导的公众偏好,而这种判断需要来自包括政府官员、利益相关方和公众多方参与协商才能做出。[10]因此,要为公众建立完善而广泛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表达的渠道,没有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就无法实现集体偏好的收集,没有对来自集体偏好的分析,也就无从吸引公众的参与,对公众偏好的研究和主导也将失去根本。(三)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协同管理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政府要在履行权力、发挥职能的过程中,在和社会、市场、公众的协作关系中,找准定位,协同合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社会分化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社会群体利益和需求出现多元化,因而必然使公众形成多元的、个性化的价值主张和价值表达,政府职能也随之由管理逐渐向服务转变,“在公私伙伴关系中,契约代替了层级”,[11]管理的绩效不仅依赖制度的控制、方法技术的运用,还依赖于政府的跨界协作能力。从政府采购的委托关系来看,所涉及的关系人有:纳税人、各级政府、各级财政部门、各级采购单位、直接采购人、供应商、招标公司、评标专家。由此可见,政府采购关联范围广泛,不同的采购领域、不同的项目又使得政府与社会各行业领域、公众之间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上,许多地方性基本项目的采购得到中央支持。可见,采购项目执行需要超越组织、部门、层级的合作与协调才能成为现实。因此,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管理不应该是传统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单线管理,而应该是多方参与、多方合作的协调管理。(四)基于公共价值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优化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是政府采购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绩效指标体系的建构是绩效评估的关键性工作,其科学性如何,将直接决定着绩效评估的结果。近年来,采购部门提出“绿色采购”、“电子采购”、“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电子评标”等采购理念,体现了生态资源与社会经济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导向,有的已在采购中被明确要求执行,由此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绩效考核指标发生了调整,也正在进一步探索完善,这将促进政府采购绩效考核指标的进一步优化。优化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必须从政府采购的实际出发,遵循政府绩效管理的规律,充分考虑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性,以系统思维进行全面的关联性思考,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针对货物和服务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重点考察政府采购的政策目标,围绕政府采购的主要职能,充分发挥绩效指标的价值指引与激励功能,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4个维度,构建政府采购绩效的宏观指标。在微观层面上,需从整个采购项目周期的全过程的绩效评估来考虑,评估包括项目立项、预算、招投标、采购结果验收、采购资金支付、采购结果使用满意度、采购过程监督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级次的量化的绩效指标,不能定量的指标需要进行恰当的定性处理。在微观指标确定之后,需要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及分值。优化后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指标体系建立后,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政府采购绩效评估。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2)03-0086-06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传统行政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工具理性展开的,按照早期学者的设计,传统行政学将价值因素剔除出公共领域之外。随着公共管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需要走出这种单一性的境遇。无论是社会生活的日常领域的自主性萌动,还是近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以及公共管理决策活动的科学化走向,都是对官僚制形式合理性的有力冲击,并强烈地要求价值的“返魅”。当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便努力探寻价值回归公共领域之路,由于理论指导的混沌和制度安排的犹豫,我们时常在不同的价值之间左右徘徊,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在理论研究中似乎无法找到定论,在组织设计上无法冲破官僚制组织体系所设定的既有框架,在社会治理改革中又无法找到一项合适的制度方案作为对以往社会治理方式的替代。这种寻不得、摆不清的尴尬状况使我们日益陷入徒劳无功的争论和深层次困惑当中。按照张康之教授所提出来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形态历时态划分和“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解释框架,我们试图在对工业社会领域分化和后工业社会领域融合的认识中寻求在后工业社会建构一种普适性的价值,以引领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拒绝价值的年代已经过去
一、市容环卫业特点的公共管理学解读
(一)较强外显性
市容市貌是指城市的外在容貌。按照市容管理条例定义,包括建筑景观、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广告标志、公共场所等六个方面。而按其字面含义,则包括人视线范围内的一切物体的外在显现。因此,市容状况的优劣,直接面对公众,无时无刻不在接收公众的评价与监督。
(二)显著波动性
市容市貌的外在表现随着时段、人群等因素,具有显著的波动性。与其他行业相比,短时间内较易达到管理目标,但只要稍加松懈,问题极易回潮,是对管理者工作耐心及韧性的考验。
(三)系统关联性
市容环境治理是个综合性概念,涉及方方面面,是多种行业的聚合体,如市政、水务、农业、房地、环保等,单靠一家之力难以解决整体问题。
(四)即时需求性与长期排斥性并存
一方面,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呼吁菜场、公厕等公共设施能“随手可及”;另一方面,这些公共设施一旦建成,或多或少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即使所有人都希望建成这些公共设施,也都不希望这些公共设施建在自己附近。管理学上有个“邻避效应”,是指垃圾场、殡仪馆、核能电厂等邻避设施,虽然必须配置,但对附近居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由此滋生“不要盖在我家后院”情结,使环卫等基础设施的选址陷入两难境地。
(五)较低经济效应
良好的环境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效应,但是几乎不直接产生经济效应,不直接表现为GDP的增长。在可支配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政府行政首长往往对此不够重视,较难优先纳入决策视线。
环卫服务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政策层面尚未完全放开,未形成企业主导的完全竞争市场。与建筑领域民营品牌多元化相比,私有资本入市少有问津,导致环卫服务行业的技术创新度和高产品附加值等现代服务业特征尚不明显。
(六)公众责任主体意识缺位
以政府为主导提供环卫服务,其直接效果是高效率地保障环境清洁,但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附带影响,即公众自身不愿履行保护环境清洁的责任,不承担义务而免费享受成果,无意间形成了“搭便车心理”,导致公众自律意识缺位,并将市容环境责任推脱到政府身上。
(七)多元利益诉求难以权衡
乱设摊是影响市容的一大方面,也是城管执法的主要整治任务。面对占道经营,如果不管,一旦发生脏、乱、堵现象,肯定会有市民投诉,要管也很难管。若使用文明方法,往往效果不理想;若使用强制手段,就容易出现矛盾、冲突,使城管成为众矢之的。而某些地区执法不公、暴力粗放的城管执法模式,也使城管整体形象“妖魔化”。管与不管陷入两难境地。
二、公共管理视野下市容环卫业宏观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构建双维度模型,明确市容整治重点
鉴于市容整治工作的面广事杂特点,为实现管理资源优化配置,按照公众需求轻重缓急做好市容整治工作,现引入双维度分析模型:即分别以市容整治项目(如道路保洁、店招店牌、河道保洁等)的“需求度”(公众及管理部门共同选择)和“管理现状”(公众及管理部门共同评价)作为纵、横坐标,建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四个象限,根据项目所进入的不同象限,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对策,如图1及表1所示。通过对整治项目的定期分析,实现动态评估、优先整治的目标。
(二)以及时反映、快速纠正原则降低波动性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破窗理论”:如果一个房子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同样,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后,人们就会毫不犹疑地丢弃垃圾。这个理论表明,及时矫正和补救正在发生的局部问题,对于防止形势急剧扩大起到关键作用。市容整治成果的保持,就需要建立及时反映、快速纠正的机制和队伍,以相对较小的巡查成本和纠正成本,减少问题扩大后的高整治成本支出,有效节约资源。
(三)建立扁平化、矩阵式管理组织,克服系统关联性
现代组织改革理论发现,通过压缩管理层次和增加管理幅度,可以提升组织的行动力,增强管理效率。而选调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矩阵式机构(如市政市容联席办公室),既保证了专业性,又能防止各部门相互推诿。但此类组织的构架必须满足三项条件,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即成员权责的对等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化和业务流程的一体化。
(四)以公平公开方式化解环卫设施“邻避效应”
如何使环卫基础设施周边民众的利益得到合理补偿、观念形成共识,是邻避设施设置过程的关键所在。因此,主要的对策应重点顾及这两个层面:一是在民众利益层面,在设施选址过程中,选择居住环境破坏成本最低的区域,并同步采取对邻近社区搬迁等补偿措施,以实现民众利益的平衡;二是在民众观念层面,在设施运行后的具体监管中,必须保证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定期及时公布环境敏感因子等数值,并建立应急系统防止突发事件,使民众相信邻避设施的环境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打消民众疑虑。
(五)以成果多元化及产业健康发展提升经济效应
将市容环境整治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城市外在表现的提升上,使其更多元化、纵深化,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主动整治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一方面,适当的经济奖励及补贴能对工作开展直接产生明显推动效应。另一方面,可采取授予政府差异化的“冠名称号”、广泛宣传其优秀作法、无偿提供本部门专业服务等手段,提高积极性。
环卫行业在国外被冠以“静脉产业”的称号,成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现实途径,但目前市容环卫行业仍存在行政干预较多、竞争性较弱、产品及服务利润附加值较低的状况。根据当代政府治理理论,民营化、合同外包、产权交易等市场化工具可以成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剂,虽然建筑领域市场化后产生了“权力寻租”现象,但同时也为环卫行业的市场化提供了经验。进一步引入可控的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增加经营产品种类、创新作业技术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渠道。
(六)落实“污染者付费”政策,使公众责任意识归位
公众责任主体意识的缺位,在于其权与责的不对称性。对于水、电、气等准公共物品,普遍采用“使用者付费”的原则,能有效防止个体无节制地过渡使用资源。而在目前由政府统一提供环卫服务且不收取垃圾处置费的情况下,以“污染者付费”为原则,对于随意破坏环境的个体采取经济、名誉等处罚,并将处罚落实到位,可以约束公众的行为,大幅降低公众的搭便车现象。
(七)谋求包容性发展,寻找不同需求层次下的利益平衡点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角度分析,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只有在满足了较低层次需求的基础上,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公安、环保、安全等执法解决的是整体人群的安全、生存等问题,属低层需求,其代表的群体统一,价值取向单一,不易引发矛盾,强力执法成为民心所向;而城管执法解决的是优势人群的“面子”问题与弱势人群的“肚子”问题,反映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管理秩序与弱势群体生存法则的冲突,其代表的群体分散,价值取向多元,较易引发对立,见表2。
刚刚落幕的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主题为包容性发展,该理念尊重多元需求,倡导发展机会均等下的社会正义,这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推崇的新准则。同样,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只有“面子”问题适当地包容“肚子”问题,才是社会和谐、人人平等的体现。柔性执法、以疏为主,在现有法律的运行边际上适当降低管理强度,寻求优势群体及弱势群体的利益平衡点,是保证全盘稳定的重要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7.
[2] 乔艳洁,曹婷,唐华.从公共政策角度探析邻避效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 黄舒慧.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化改革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8(1).
[4]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67.
[5] 莫童.公共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1.
[6] 徐礼柱.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悖论分析[J].城建监察,2007(5).
[7]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7.
[8] 邓镓佳,彭绪亚,伍翔,等.社会评价在城市环卫公共设施建设项目中的应用[J].环境卫生工程,2007(4).
一、着眼公共利益,树立服务理念
1、为保护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服务。生产力始终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任务,也是检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与成效的最根本标准。通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不断提高其人力资源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技能、创造技能和公共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坚持为先进生产力服务的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
2、为维护和保住政治稳定提供服务。坚持为社会政治稳定服务的价值取向,最主要的就是维护基本政治格局和政治秩序稳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保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因此,公共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坚持党的领导地位,贯彻“党管干部”的原则,忠诚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样就能维护基本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秩序,保持政治的连续性,从而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3、为实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服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是人民所授予的公共权利的执行者,是公共利益和公共意志的实现者,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基本价值取向。广大民众通过选举人大代表来表达个人意愿,并使这种意识表达在国家意志中得到体现,任何机关个人都要认识到这种意志的神圣性,正确理解国家意志的意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必须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决不允许。
二、引入竞争机制,兼顾效率与效益
1、实现效率的最好手段就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原来的经济体制面临巨大的挑战,发达的信息技术使普通百姓也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教育水平的大幅提高使人们对市场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这都要求公共部门给与人民更多的权利和利益。公共部门必须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高效提供各种服务。只有构建良好的绩效评估体系,才能做到优胜劣汰,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更加和谐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实现公共部门对公共事务的高效管理。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率不仅要求工作人员个人高效,还要求实现部门与部门合作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各环节从属于全局效率之中,服从和服务于全局效率。而全局工作的落实又要通过各环节(局部)的具体实施才能完成,可以说宏观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微观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公共部门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把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和微观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起来,要突破传统的“人事”定位,着眼全局,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具战略性的眼光执行任务。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效益的体现是管理目标的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成本与所获得的综合社会效益成正比的关系。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所进行的投入及所消耗的资源都来源于社会,所以社会投入的资源于所获得的综合效益之间的比率必然是衡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是高效服务性活动,必然体现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始终应该坚持效率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实现战略性、长远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1、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要正视人的各种需要和追求,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统一,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获得个人满足感。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是具有各种欲望和要求的普通人,在管理中不能单纯地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管、控制和约束进而要求履行其责任与义务,而是用伟大的事业凝聚公务员,用崇高的精神激励公务员,用真挚的感情关心公务员,用适当的待遇吸引公务员。充分尊重公务人员,把他们看成有理想、有道德、最求自我实现的人。因此,维护和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基本权利,按照权责对应的原则,实现权利和责任的有机统一,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2、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分权式改革的推行以及公众民主参与愈加高涨的呼声,促使公务员在获得很大自由选择权的同时,必须对自己的选择结果承担更多责任。在这个信息繁多、瞬息变化时代,公务员面对比以往更为复杂多变的环境,相应也要承担多元责任。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公职人员为公众负责的责任意识,更为重要的是将责任范围扩展,使公职人员明确:承担的责任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甚至还有伦理道德责任等。公职人员应鼓励强化公民的责任感,支持群体和个人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让公民逐步认识到,政府是开放并可以接近的,政府是有回应力的,政府存在的目的在于满足公众的需要,能够为公民服务并且为公民权利实现创造机会。
四、关注弱势群体,助推社会公平正义
要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其基本要求就是力求公正,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立法上保证公正。要实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公正,必须要基于法律的公正,通过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公正地限定公共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为了实现公平正义的要求,法律应针对他们不同的地位和角色分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第二,程序上保证公正。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必要前提和保证,结果公正则是程序公正追求的目标。不能简单地以结果公正或程序公正来判断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或行为是否符合公正的要求,应注重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相统一的角度进行全面考察。第三,任职机会上保证公正。建立健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选拔任用制度,做到公共职位向社会公开,保证公民都享有担任公职的均等机会,主要包括人们谋求公职的机会均等和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均等两个方面。第四,保证公民对公正的认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和宣传工作,使公平正义的理念深入人心,不仅要做到实际上的公正,而且还要通过必要的形式与途径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同。(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绿色和平组织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认为该事故共造成9.3万人死亡,27万人致癌,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国际原子能机构在调查该事故的过程中,第一次提出了安全文化的概念。安全文化,作为当前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1)安全文化的概念分析
安全文化,从狭义方面来讲,主要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从广义方面来讲,为建立起安全、可靠、和谐、协调的环境和匹配运行的安全体系,为使人类变得更加安全、康乐、长寿,使世界变得友爱、和平、繁荣而创造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诸多观点的考量,结合我国安全生产过程的现状,我认为安全文化的定义可以概括如下:安全文化是人类为防范(预防、控制、降低或减轻)生产、生活风险,实现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企业持续发展所创造的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和。
(2)安全文化的内涵
综述所述,安全文化具有以下方面的内涵:
1、安全文化是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所创造的。安全文化取决于决策者、管理层和员工。安全文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扭转不良的、落后的、应该被淘汰的观念,弘扬那些先进的、与时代同步的、科学的文化。
2、安全文化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生命安全、健康保障、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我国矿山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很难办,就是因为企业的短期行为和趋利主义。
3、安全文化建设包涵安全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建设。
二、安全文化的价值探究
1、安全文化有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增加企业效益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的经营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之中,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是搞好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提。正确认识安全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管理理论的价值与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的重要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渗透到企业所追求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等深层内涵中,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宣传教育,从而发掘出蕴藏在员工中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强大力量,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持续健康地发展。
2、安全文化有利于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1)超前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要具有超前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2)长远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警钟长呜,常抓不懈。要根据安全发展的需要,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3)人本意识
人是安全生产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要搞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让广大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效率意识
搞好安全生产,必须从源头抓起,加大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避免随意减少安全生产投入,削减安全成本的短期行为,预防安全隐患的产生,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3、安全文化有利于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
注重和讲求制度“硬管理”和文化“软管理”的有机结合,既是政府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一方面是制度“硬管理”,通过健全与完善有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明确与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是文化“软管理”。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必须依靠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是,管理制度再严密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制度管理的强制性往往使得工在形式上服从,而不能赢得员工的心,这也是不少安全制度流于形式,难以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通过文化“软管理”,促使员工认同安全理念、企业使命、安全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策和指令,自觉地按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其中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中建筑工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何有效对投入建设工程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利用,以尽量少的物质消耗和劳动,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程项目管理问题。一个建设项目从酝酿、设计、规划到投产建造包括以下程序:可行性评估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施工阶段、设计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相应地,工程建设阶段性工作和工程造价的确定相适应,通常分为下面几个阶段:一是设计与计划阶段的造价管理; 二是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三是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四是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以下就各个阶段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造价管理进行控制分析。通过四个阶段对建筑工程的适当管理,合理有效的解决工程中成本过高,费用过大的问题,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决策阶段的管理控制
决策阶段项目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是决策的内容,决策阶段之后直接影响着的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确定是否合理、科学,必须编制可行的投资估算在项目的决策阶段的时候。因此,该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使用以下措施进行控制。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做好的技术经济论证
需要作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才可以做好造价管理工程的可行性研究,这不仅包括在项目计算期内国内外市场对拟建产品的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需求状况、国家对该产业的今后发展趋势和政策等。
(二)、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
造价人员需要收集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水电路状况、大宗材料的采购地、已建类似工程资料及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资料,并对资料的可靠性、准确性认真分析,保证经济分析、投资预测的准确。
(三)、做好方案优化
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密切配合,多方案技术用动态分析方法进行经济比较,通过方案优化,使设备选型更加合理,工艺流程尽量简单,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二、设计阶段的管理控制
基于对大型工程造价和项目控制研究和分析,对其工程整个投资影响最大的是发现项目规划设计阶段的方案选择,能够使其效率80%以上。由此可见,只有在设计图纸未交付使用、设计工作没有完成之前把好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关,才能打好总体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对设计方案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对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意见,从而达到节约投资、控制造价的效果。针对该阶段,在工程项目中,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可以使用以下措施。
(一)明确各部门及岗位的权责,建立规章制度
只有明确的文件管理制度,把经济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权、责、利与工程造价管理相互结合,才能把计划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准确、细致,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技术培训,计划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和提高各方面人员的综合素质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经济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要有非常好的综合素质才可以。
(三)、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手段是限额设计
在控制工程造价中,在工程设计中要实施限额设计,这样就可以对设计内容都进行定量分析,通过计算,使经济和技术相结合,应充分考虑在设计时施工的可能性、技术水平要和经济性以及管理水平相匹配。
三、实施阶段的管理控制
造价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阶段,所以施工是实现建设项目的过程。因此,整个工程造价控制中的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准确处理工期、质量和造价的辨证关系,把投入产出观念对施工过程进行渗透,努力把物力、人力、技术、财力等生产要素组合成最佳。
(一)、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有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方案、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划、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安全和技术保证措施等。应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及质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费用,减少返修。
(二)、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由于建设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期非常长,所以,对人工价格费用以及消耗的实际材料还有投标时的差异性相比很大,工程造价人员这也就要求及时地积累有关造价调整资料,并对各种动态的因素(如利率、价格、汇率等) 确定预测,使建设项目全过程始终在造价动态的管理之下进行。可以按按照需要进行分析,工程进度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对于投资的控制,并采取措施调整。
(三)、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
由于主观、客观原因,在项目实施阶段,常发生局部设计工程更改、变更、工艺方法改变、材料代用等问题,导致了工程的预算价格增减。因此,一定要合理地控制变更价款,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工程变更的内容一般有建设项目附属工程的增减、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标准的变化、某些工程结构的规格、某些工程的施工时间、部分工程的标高、基线、位置、尺寸等的变更、市场主材价格的波动和工序的改变等。工程变更一定会让其造价提升,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做施工验收、处理、现场签证工作和核对,减少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四)、实行全方位合同管理
工程实施阶段合同管理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全面充分地考虑可能发生的费用和分歧索赔问题,同时应签订施工承包合,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明确结算时产生纠纷。同时,还要明确规定文件、时期和计费标准。全方位的合同管理一定要从合同签约、谈判时做起。合同条款必须完备,合同必须严格规范化,双方义务、权利一定要对等,在现场管理中语言表达严谨准确,不仅要使概预算人员和项目经理熟悉合同,设备材料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也一定要熟悉合同,这样才可以确保合同的全面履行,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和材料费用等现象的发生,做好反索赔和索赔准备工作。
(五)、加强工程建设监理
作为建设管理项目中的一种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监理工程,是整体性的社会主义科学方法建设的项目管理方式,我国推行和建立建设监理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工程建设监理,一般包括项目设计、项目前期决策、验收和项目施工等工作内容,有着监督管理和参谋等职责。
四、竣工阶段的管理控制
控制工程总造价中竣工阶段是一个关键环节,建设单位要在工程结束阶段对整个建设项目做一次综合评价,也是对该项目工程造价的总结。一方面分析在控制造价方面的不充分,尽可能影响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因素中的主观因素,并进行克服;另一方面总结在整个项目建设期全过程管理造价的经验。对工程造价影响的主要因素有:由于编审人员在结算的编审过程中所处的立场、地位、目的不同,而且也会影响对工程造价的估算的是编审人员的工作水平的差异。我们针对这一阶段,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可使用以下措施。
1、搜集、整理好竣工资料包括:设计变更通知、工程竣工图、各种签证,主材的单价、合格证等。
2、深入工地,在工程量计算阶段全面掌握工程实况预算员一定要深入工地,现场丈量、核对、记录才可以准确无误。
3、熟悉掌握讲究职业道德、专业知识预算人员不仅全面了解工程预算定额的组成,以便进行定额的换算和增补,还要要全面熟悉定额计算,掌握上级下达的各种费用文件。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方面的知识和一定的施工规范。
结束语:
总之,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工程造价应用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也变得特别重要。工程造价是投资的最主要的内容,其中囊括了从工程项目建设设计阶段到建设完成所需要花费的所有费用。价格机制是管理工程造价应用的核心,通过良好的造价管理,可以使企业的造价管理在水平上得到提高,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得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工程控制中存在的各个施工要点综合性进行控制,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各阶段的控制性工作的加强,才可以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能够在现代社会下,更好地开展管理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一般因素所谓一般因素,就是指那些影响土地价格普遍的共同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像自然条件、行政区划、社会经济状况、发展前景等等。其实,这和房市中划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一样,这是各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2区域因素土地地理位置对地价影响比较显著。区域内的各种条件决定区域地价水平。①繁华程度②交通条件不同③其他公共设施水平④环境质量⑤其他因素。影响公共用地价格评估的其他原因。
3个别因素影响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价的个别因素,指的是宗地的个性特质,像宗地的面积、形状、用途限制和土地利用强度等,都可以对公共用地地价产生一些影响。
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地价评估方法探索
1评估因素制衡评估公共用地地价时,要注意考虑公共用地中不同的种类、用地的特点和收益水平存在差异,不同种类公共用地的投资风险和增值效益也有差异。
2地价水平参照地价水平就是一个横向对比,公共用地应该和同等土地条件的住宅用地地价水平相当,有这样一个参照物,就不会给评估造成太多偏差。
3具体评估方法公共用地评估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收益还原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市场比较法、间接比较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等。公共建筑用地的地价评估方法,一般可采用成本逼近法、收益还原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
3.1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就是指相同宗地情况下,公共用地的市场价值是多少,就可以简单以此类推,找到一个价格相近点,以此来确定公共用地的地价水平。由于公共用地交易、出让、转让市场案例很少,市场比较就很难找到比较对象。这种地价评估方法,适用范围比较小。
3.2成本逼近法公共用地地价评估中,成本逼近法是最简单的评估方法。成本逼近规避了公益性用地利用效益很难确定的缺陷,在市场交易案例难找的情况下,通过成本计算逼近公共用地地价。具体计算方法是:公共用地地价=土地取得费用+土地开发成本+管理成本+投资利息+税金+经营利润。采用成本逼近法,比较适合新开发用地和即将开发用地,因为地价组成中的各种数据比较好掌握,计算也比较实用。成本逼近法也有不可忽视的缺陷,就是成本价并不能准确反映土地价值。成本价高不代表土地价值就高,成本价低也不说明土地价值就不高。特别是我国公共用地供给中,一些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存在不确定性不合理性,这就直接影响了公共用地地价的评估结果。
3.3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就是将公共用地未来正常情况下的年纯收益,用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来作为估算土地价格的方法。如公园用地,就是按照正常客流量来计算门票年总收入,加上其他租赁收入,然后去除建设成本折旧、管理费用、维修费用、利息等费用,就可以计算出年总收益。可以用公式表示:V=(a/r)[1-1(/1+r)n]V:代表土地收益价格。a:代表未来正常的土地纯收益(或地租)。r:代表土地还原率。n:代表未来土地使用年期。收益还原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对公共用地中有明显收益的用地比较适用,像学校、机关等经营性不强、收益不明显性的公共用地,就不适合用收益还原法来评估地价。
3.4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利用城镇基准地价和基准地价修正系数表,利用替代原则,用待估宗地区域条件和其所处区域的平均条件相比较,然后根据修正系数表选取对应的修正系数,对基准地价进行修正。这种地价评估方法适用范围广泛,评估结果相对客观科学,被普遍认可,是公共用地地价评估的常用方法。基本公式:V=V1b×(1±∑Ki)×KjV:土地价格。V1b:表示某一用地在某一土地级上的基准地价。∑Ki:代表宗地地价修正系数。Kj:表示估计日期、容积率、土地使用年期等其他修正系数。具体操作还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首先是收集相关基准地价资料,根据这些材料确定公共用地所处级别的同类用途基准地价。其次是分析这些公共用地影响原因,综合考量这些地价影响因素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表,来确定待估地地价修正系数。第三步是对骨架期日、容积率和土地使用年期等进行修正计算。最后求出待估宗地地价。当采用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时,公共用地的基准地价标准及其修正体系应当参照住宅用地的基准地价标准及其修正体系。
Abstract: strengthen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 essentially on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the gradually improved system of a process, it is the measure of a project quality stand or fall to the important standard.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of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in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each section of the quality of work, and only the quality inspection not totally inadequate. Highway construction is the focus of China's modern construction part, in our country'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which occupies the balance of power. This paper is how to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 analyzed.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的范围很广,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 工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所以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是在整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本文就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提出了一些方法,并对公路施工特点和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性的措施。
1.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特点
公路实行施工监理制度是强化质量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方法。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1工程质量管理重点为工程前的管理
工程管理的重点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施工过程中,而更应该放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即对原材料、半成品混合材料、施工机具、人员和技术方案的审查以及施工过程中各个主要环节的质量抽检,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把可能发生的施工质量事故隐患消除在工程开始前。
1.2不仅仅是普通的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管理是监理工程师对一个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它可以使工程项目所有部分的质量得到有效而全面的控制。
1.3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
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这是现代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最大的特点。按合同条款规定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并签字认可的工程项目一律不支付工程费用。监理工程师就是运用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去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我国高速公路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公路工程项目的工期短,难度大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许多高速公路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建设中,还有很多高速公路在等待审批和开工。然而,与这种繁重工作任务不相称的是,我国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测绘管理方式还很落后,属于粗放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容易因为测量而耽搁工程进度、土石方费用难以精确控制、测量工程事故容易发生。
2.2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存在不稳定因素我国大部分公路建设工程的施工地段在一些地形比较险要的道上,路线多,地质结构复杂,另外比如桥、涵、隧工程项目也可能比较多,所以公路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建设的逐步深入,就迫切需要变更原设计,使之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3.公路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加强工程质量意识
从大方向出发制定总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责制定自己的分目标,通过各级管理使目标得以实现。各部门分工明确又相互贯通,按一定的频率不定期地向业主、监理调查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满意程度,根据业主、 监理的意见及建议加以改善、完善。明确施工中的优势与劣势,不断提高企业的施工水平,同时做好质量宣传工作,是搞好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对质量的认识,人们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过程,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
3.2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既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并概括为:1、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的关系,是依据工程建设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构成业主与施工单位的关系; 2、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关系,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 通过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职责、 权限和经济关系; 3.3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没有合同关系, 也没有任何经济关系,而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同时还要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监理、 检验和质管组织:1、监理工程师依据监理办法和监理合同独立、 客观、 公正的行使监理职权,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均具有监督权,以负责保护双方利益。2、建设单位要组织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进行质检和抽检。3、施工单位要成立各施工点质管小组,负责自检、专检和互检。
3.4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的监督控制
首先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把好质量关无论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范、规程、规定要求;还是从平时检查到具体指导,从关键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须非常严格,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认真地进行管理。检查和评定,评估和建议,都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各级技术负责人,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工作,纠正过去往往偏重事后把关,管结果,不管中间检查和因素的习惯。另外,就是要明确检验的组织形式。在检验的主体方面,应当全面加强专职检验、日常检验、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检以及互检,并使之有机结合,发挥最大的监管功效;在检验的工程环节方面,专检人员必须对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个环节,以及原材料、施工程序等核心因素进行严格检验。通过日常的施工过程积累的经验可以看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不够,以及对规范操作意识的不到位,是造成道路施工中出现的绝大多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当对施工人员的规范操作和责任心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此外,还应当注重质量管理的连贯性与完整性,做到事先指导、中间检查以及成果评审和信息反馈等关键工作相结合,彻底杜绝传统质量管理中重事后把关、重工程结果,而轻过程检查,进而导致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发生。
4.进一步加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1)作为中标后的施工企业,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充实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职责,使质量管理工作贯彻于整个工程施工之中。
(2)强化施工队伍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施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层层分解质量目标,使质量目标落实到最基层的施工人员身上,落实到各个单项工程及各道工序上,确保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3)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的作用,通过认真细致的试验检测工作,为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切实做到试验数据指导工程施工,使各项工程的质量控制有据可查,真正起到工地试验的作用。
(4)正确处理进度与质量的关系,只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严把工程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抽检合格率,才能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目标实现。当工程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进度必须服从质量。但如果只抓质量,不抓进度,对施工企业来说,毫无效益可言,再好的质量也就没有依托。在工程施工中,要做到以质量促进度,以进度创效益,所以,最关键的是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5)承包人必须同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密切配合,通过各方的协作配合,齐心协力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坚决落实“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的同时,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发挥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也是将是为所有社会主体负责任,同时对增加经济发展也极为重要的,因此,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力度已经成为公路建设者们需要密切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丛培经.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