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16: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效执行力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09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为610万。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直接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带来严峻的考验。种种数据显示,2008年底到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比以前更加趋紧。广东省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3.1万人,相比2008年增长了14.2%。“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家庭、就业人群所关注的热门话题。在这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央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及相关重要文件,要求各省市、地区着手出台相应的地方政策,重点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维护地方和谐稳定。中山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各级领导各部门通力协作,大力引导社会、企业、家庭共同重视、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在中山市政府、中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市人力资源市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开始投入运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分市场的建立是适应新形势的需求,拓宽了学生的就业信息渠道,是“火炬办学特色”的一种新体现。
一、分市场的功能与作用
分市场集现场招聘、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测试、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培训、档案托管于一体,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分市场实行信息化运作,省、市、镇、社区统一联网,开设人力资源市场网站,配置LED电子显示屏、信息查询触摸屏、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等现代化设备。及时宣传就业方针政策,准确人才供求信息、职业技能培训信息,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了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
分市场是社会、学校、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紧密结合,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型合作机制。它是按照省政府关于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构建的“政府、企业、学校”三位一体就业服务体系,它的成立为中山市东部地区企业招聘、学生就业提供简便、快捷的服务平台,为中山市的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分市场对高职院的作用
1.方便了学生的就业、顶岗实习。对于大三学生来说,以往找工作往往需要通过人才招聘网或市区的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招聘网采用的程序是先登记本人的相关信息,再在网上搜寻相关的企业,并对心仪的企业发送简历,最后等待对方的回应。但这样的结果,经常是花了大量的精力,效果却不佳;对于市区的人力资源市场,学生需要来回奔波,而且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企业,这样既费时又费力。而分市场的成立则极大地便利了学生寻找与之专业相关或感兴趣的企业。不出校门就可了解中山市企业招聘的全部信息,快捷简便。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利用暑假时间,通过本市场可以快速的找到暑期工的岗位,既可以补贴一部分的生活费,又提前接触到社会、企业,充分的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专业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学生盲目的在不正规的就业场所求职,导致小则骗钱,大则被卷入传销组织等不良后果。
2.便于学院、系部、专任教师及时统计和分析招聘企业的岗位性质、要求和工作职责等,以市场为导向来调整学科方向、专业方向和专业课程。同时,敏锐的把握企业需求,及时为设立新专业、新专业方向和撤销不适合市场需求、需要淘汰的旧专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便于学院积极联络有意向的企业来院参加招聘会,极大地带动了学生就业热潮,为学生提前就业和就地择业提供了方便。
三、分市场对企业的作用
1.通过分市场,企业可以迅速招工信息和岗位需求。通过学院建立的毕业生人才库,企业可以对人才库的简历进行认真筛选,确定简历与招聘岗位相匹配后,通过电话、短信或邮件等形式邀请毕业生前来面试。
2.通过分市场,企业可以从学院招聘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节省了再培训的时间和费用;企业一旦接到订单而又面临“技工荒”时,可以及时通过学院快速的组织一批学生,补充到适宜的岗位,这样即满足了学生通过企业顶岗实习来增加社会工作经验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又满足了企业不会因为缺工而延误订单,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发生。
由此可见,在高职院建立人力资源分市场是适应新经济环境形势下的就业政策,是为高职院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服务平台,是为企业解决“技工荒”提供了人员保障,是为地方和谐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师资能力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he quality of teaching;teachers'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1-0284-02
1 高职院校师资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本管理追求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把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学校应将师资队伍视为学校的第一资源,注重对教职工潜在能力的开发,把师资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使教师的潜能得以发挥,从而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师资能力的提高对全面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高职院校师资能力的内涵
高职院校师资能力是指教师具备现代的职业教育理念、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及具备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胜任能力,从而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的要求。
高职院校师资能力的建设,就是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和科研为动力,对教师的教研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使用,持续不断地增强教师的能力,并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理,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师资能力水平,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竞争优势,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师资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一般能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等),和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还包括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其他能力,主要表现在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和科研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的能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能力等方面,而这些往往是高职院校师资能力建设的方面。
3 高职院校师资能力的现状
3.1 “理论型”教师多,实践能力不足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0年对辽宁、四川、陕西、湖南、江苏5省3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和浙江省于2007年对浙江39所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队伍现状的抽样调查均显示,高职高专教师来源仍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分别占87%和78%,从企业调入的数量不多,仅13%和22%。而由于教学任务和工作原因,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很少,或进入企业顶岗锻炼的时间有限,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3.2 创新与科研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科研产出无论是数量和质量两个层面都待提高。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对专业技术资格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学术论文、论著,以及省级、国家级研究课题与科研奖励等存在一定的顾虑,认为这种评价思路主要是体现学术性评价,对教师起着学术导向的作用,不能很好反映高职院校教师的业绩特点,所以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方面的成果也很少。但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赋予更大的期望,要求高职院校在技术攻关与开发、技术推广、工艺技术改进等科研项目取得一定的成绩,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升级的需要。同时近年来高职院校吸收了不少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对参与科研的愿望强烈,所以今后高职院校师资的科研能力将会有所提高,但目前高职院校师资整体的创新与科研能力不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3.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不强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高职院校要发展与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关键是要培养一支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师队伍。由于高职院校一般是中专升格或合并,不少教师是中专学历,特别是一些老教师,没有接受过较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较单一。
3.4 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能力不强 高职院校教师目前主要的工作是教学,参与科研和工程实践的时间比较少,长期以往,势必就造成了教师安于现状,与工程生产脱节,知识与技术得不到更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限制。
4 提高高职院校师资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4.1 引进教师注重实践经历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因此,指导学生进行实际专业操作和解决实际专业问题,是高职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把好教师入口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引进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但应该更注重教师的实践经历。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就要求引进的教师具备企业工作经历3年以上。同时也可根据我国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对于引进的缺乏企业经历的高层次、高学历教师,可要求下企业顶岗一至两年以上才能走上讲台。学校只有大量吸收来自企业一线的掌握实际专业操作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才能使高职院校整体师资能力上一个台阶。
4.2 科研课题带动师资能力提高 教育科研中的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课题研究能充分调动和挖掘教师潜能。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首先,要求名师、教授人人都要主持科研课题,要将课题研究成为责任与习惯,通过课题的研究带领课题组全体教师扎实研究,共同提高。其次,高职院校要鼓励和创造青年教师主持或参与科研工作,如学校可以设立青年基金,鼓励年轻教师申报。课题研究既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促进了教师能力的提高。
4.3 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首先,根据学校情况,可在暑假间安排校内教师培训,如利用暑假2个月深入企业顶岗锻炼;新引进教师也应先由学校进行一定时间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可侧重高职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基本素质、学校教学管理及学生管理方面的规定、各教学环节的总体要求等。其次,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安排老教师为新教师的“指导教师”,制订“帮带计划”,使新进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并成长为教学骨干。第三,学校对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有培养前途的教师,可以分期、分批送出去进修学习培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素质。第四,大力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学校要把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化,要设立教师培养培训专项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教学管理、职教测评、顶岗锻炼、学术活动、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4.4 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计划,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及终身学习 高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是反映高职师资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地通过外聘、进修、内培等途径和措施,大力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具体要求,制定在职进修并提供优惠政策。教师在进行进修之后,晋升职称时应优先考虑,课时津贴可适当提高档次。在原规定时间内没有达到规定学历的教师,学校应有相应的制度,可以将其调离教学队伍,安排其他工作,待学历达标后重新上岗。
教师的进修不光在学历方面,还表现在深入企业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专业实际操作能力。而新知识、新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就要求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才能在竞争中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浙江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对策[C].浙江省教育厅,2007.
我国的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导致辅导员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难度加大,逐渐出现了管理效果不够理想等问题。加之学生人数较多,辅导员人数偏少,常常导致辅导员不能兼顾到学生各个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实行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实现共同管理对于学生与辅导员来说都为双方带来益处。
一、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中学校的日常工作例如,通知、任务要靠辅导员下达,但由于时间、精力等多方面原因,辅导员既要授课又要管理学生事务因此导致一些工作不能全面深入地执行。所以,要依靠靠班长和各类学生干部的配合管理和执行。但同时,如今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性格都比较个性,自我管理能力也较差,学生干部往往又不一定能够有效的管理,这时就又需要辅导员的指导以及约束。
一个战斗力、凝聚力强的班级能为学生带来深刻的影响,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学生干部是学生群体中的带头人,对于整个班级的发展具有指向作用,辅导员应该让学生干部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与个人能力,增强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增强学生干部的责任心,从而提高学生干部的个人管理能力。学生干部与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朝夕相处,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可以透过学生干部马上了解到。除此之外,辅导员也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管理的优化机制下,让班级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大多数以班级为单位,民主选举出来的,如班长、纪律委员、团支书等管理着班级日常事务,而学生会则是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而工作的。因此,辅导员与班干部、学生会干事共同管理学生事务,双方相辅相成。
(1)对于辅导员来说共同管理带来的优点
首先,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都不能全面管理学生,辅导员也兼任着上课和学生事务管理等工作,很多辅导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在班内重要信息或个别学生动向的汇报,只靠辅导员自己去发现,是很局限的。因此,让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可以分担辅导员的工作。第二,辅导员不是长时间与学生相处,有些学生在学风作风上发生变化,辅导员不可能第一时间发现,所以,学生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相处就能较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马上向辅导员汇报情况,把不良的学风作风遏制在萌芽阶段,有利于学生日常的管理。第三,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班风学风尚未能提高,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落实得也不够到位,这时需要通过学生干部起上传下达的作用,更有利于辅导员开展教育工作。第四,通过选拔优秀的学生干部,为学生带头起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带动学生积极向上。
(2)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共同管理带来的优点
对于学生来说,与辅导员共同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事务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干部的个人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都带来很大的益处。学生干部是由学生中投票产生的,其个人号召力与个人能力都得到班上其他同学的认同,这也说明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辅导员下达任务时,学生干部要对辅导员下达的工作进行整合,再通知到班上的各位同学,这就要求学生干部个人的信息接收能力、个人表达能力要提高,通过日常工作的不断训练,学生的个人能力也有所提高。作为学生干部,如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需要时刻保持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与学习作风,这就要求学生干部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为同学们做好带头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队伍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进而顺利提升学生的班风与学风,形成良好的学习分为,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提高。
三、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的措施
要做好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关键是要实现高效的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对话机制。例如,一部分对自身条件感到自卑的学生,班上的贫困生、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往往会羞于向辅导员或班主任提出帮助,但是却又十分需要人帮助时,学生干部起到了学生与辅导员相互沟通的纽带。学生干部通过与班上同学沟通,得到同学们提出的意见以及建议,及时反映给辅导员。通过与学生干部沟通,了解班级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对于班上的学生出现的问题,也能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引导学生们顺利毕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同时,辅导员应该适当地为学生作指导工作,对于事物管理方面要适当给予指导与帮助,使学生感到辅导员是个亦师亦友的角色。
其次,发挥学生干部的核心作用。要实现辅导员与学生干部共同管理,必要条件是学生干部的选举有做到民主、科学,这样才能建设具有团结力和战斗力的学生干部组织,要让学生干部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才能让学生干部成为学习生活工作的中流砥柱。
更重要的是,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管理要做到以下环节。第一,要为班级制定发展方向。对于学生干部,要做到每周进行学生干部例会,在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上进行指导。第二、要协调好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干部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干部与任课老师的关系要进行协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建设优秀的班。第三、要时刻进行督促,这不仅要做到学生干部督促学生,还要学生干部之间的互相督促,互相促进,要及时发现班级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才能建设出良好的班风学风。
而单纯依靠学生管理也是不行的,有些学生干部不能做到十分的公正严明,会出现包庇同学的状况。例如,上课出勤率执行的问题上,有时班干部并不对此真实上报,这就需要辅导员偶尔自己抽查;学院活动的组织及宣传如果只靠班委去组织,可能学生的积极性就不够。
综上所述,实现辅导员管理与学生干部管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建设出具有良好班风学风的班级,让科任老师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为各位同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作者单位: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原本在计划经济时代向各单位分配、派遣高校毕业生的局面已经很难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了,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国家开始了大规模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尤其是针对高校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针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分配制度”、“大锅饭制度”这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等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变,那么新产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高校体质改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打破常规,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
在计划经济体质下,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学校行政人员以及后勤管理人员,完全要符合国家的配给制度,无论是你有多么高的学问,还是在某一项学科研究上在海内外有一定的权威性,只要是你不符合学校的分配制度等计划经济下特有的特殊制度,你就只能“论资排辈”的往后站。但是通过次教育体制改革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全新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被引进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来。这样既鼓励了一线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又压缩了臃肿的行政以及后勤办公机构,使学校有更多的精力来投入到一线教学中来。
以西南某高校为例,在教育体制改革之前,全校有学生35000余人,在册教职工1170人,按照正常比例来讲这个是符合师生资源配比的,但是在一线任教的老师纷纷向学校建议增加教师资源,以便更合理的安排学生上课。通过认真的分析我们发现,原来在册的1170名教职工中,附带在三产行业中的占到了420人,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在册教职工没有任职在教学一线,而是从事着与一线教学工作联系并不大的其他工作。但是由于体质问题的存在,导致学校并不能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来引进教师资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通过高校体质改革之后,该学校一次性精简后勤及三产工作人员330余人,同时又精简和压缩了相关的行政科室8个,一下子就把臃肿的办公环境做了全新的改进。随后又通过媒体面向全国招聘了具有一定水平的高校教师280余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校的正常教学资源配置,也为学校节省了一大笔的办公经费开支。另外,通过这些新招聘的高校教师,又相继与国内外30多个大型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签订了700余项科研成功研究课题小组,其中达到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标准的就有9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完善制度,规范教职工的工作秩序
长期以来,在高校中存在着“严进宽出”的现象存在。这一现象不仅仅是提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在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之后迈入了大学校门之后就放松了对自身学习的要求,学生逃课现象简直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有的学生还为此编了顺口溜“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公共课集体逃,专业课专门逃”。这种现象是原来依附于应试教育下的一种畸形学习心态。而教师也因为高校自身体质的不完善对自身的工作产生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出现。参与学校自身的研究课题的人少了,参与教学课件改进的人少了,参与专业学术研究的人少了,几乎形成了一种“学生糊弄老师,老师应付学生”的局面存在。
这种情况的存在其弊端就不一一列举了,只要是有些常识的人都清楚长此下去之后的后果将是什么。但是通过高校体质改革之后对此类混乱的制度有了一个颠覆性的改进。首先是各高校都引进了全新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条件的学校还自行开发和研究了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计算机软件。结合当下企业管理中最为时兴的OA办公系统和学校教学系统,逐步的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办公模式。
例如,在人力资源办公软件中明确的划分出一线教职工的科研教学模块,让行政管理人员很清晰明白的能一下就看到这个教师目前在单独或者与他人共同研究什么学术课题,以及研究的进展度是如何的。经费使用情况、社会调研情况、数据统计情况等等也一目了然的在系统中独立的呈现出来,对于课题中存在的实验数据以及这些数据的真实度,通过简单的排序就可以清楚的比对出来。而对于学生而言,诸多教学科目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就有了一个较为准确、客观的体现。
在华东某高校里,办公自动化软件与教学相结合的作用被充分的发挥出来。学校组织专人成立了课题小组,专门研究这套软件的开发工作。其内容上到老师到学校的签到,下到学校相关行政性办公文件的下发;大到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进度,小到学生食堂主副食的标价……全部清晰明确的在这套体系中有一个明确的显示,这不仅仅是满足了教职工的日常工作需要,更大程度上是为全新的高校体质改革,尤其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对进一步的加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三、校企分离,保障一线教学资源合理分配
说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内容是回避不了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重点的一个内容,那就是高校后勤及三产人员的管理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因为所有的资源都是国家以供给制的形式发放到学校的,而且在“干部配给制”的左右下,有的学生因为也是干部身份,所以享受了一般教职工几乎同等的待遇,从而就导致了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配给制”已经逐步的走出了历史的舞台,庞大而且臃肿的高校后勤管理机构已经成为了高校体制改革,特别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彰显出来。豪不夸张的说,如果解决好高校后勤管理人员的问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重点以及核心问题就等于说解决了一大半。在解决这一重点问题之前,是必须要搞好情况调查的。
比如说,前几年的高校扩招工作直接影响了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情况一度出现混乱的局面,原有的学生宿舍已经根本满足不了学生的正常住宿需求,通过几年来不断的新增学生宿舍的基础建设工作,学生宿舍到底有了多少?后备床位到底还闲置多少?最少需要多少人来进行管理?这些看似比较繁琐的问题其实可以用一个方式来进行解决,那就是整体外包。完全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重新整合以前的后勤管理人员,组建全新的物业公司等,把学生宿舍这一块的工作完全外包给物业公司来管理,这样既能对学生宿舍采取专业的管理,又能让学校把原本庞大的后勤管理人员在学校行政编制中剥离出去,进而简化了学校针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行政指令的管理,更符合市场化的运作法则来促进和规范学生宿舍的管理工作。
一、前言。
随着当今国际化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中高职高专教育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笔者站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角度来看英语教学的目标及其培养目标,分析了当下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大学生培养策略,从而从今加快高职英语教学的效应。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以及重要性。
就目前来看,国内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重点普遍集中在语法上,而对于学生听力、演讲能力的培养相对注重点比较低,这种现象往往会使得学生在现实当中对英语交流产生一种障碍感,为此,听力、演讲、写作、讲读这几方面去着手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中国加入到WTO以来,随之迎来的就是各行各业面临的各种严峻的挑战,新时代的步伐也随着一步步加大。英语适用于各行各业中,延生到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各式各样的交流都离不开语言的交流与沟通,语言学也就成了一门艺术。为了满足未来就业的需求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就需要重点从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熟悉各过度不同花色的语言交流,特别是英语,越来越感觉到英语的普及性和广泛性,所以高专高专院校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熟悉应用与英语交流,培养自己具备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来满足于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这样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满足于形式多需,社会所要。
随着我国民族文化、政治完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国内的高职、高专、成交、职业教育随之也发生一些这样或那样新的变化,也是由于这一点,办学需求,我国国内大多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由之前的中专、职教中心的省纪委各形各色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相应的招生专业也越来越加丰富、完善,招生规模一之前相比较而言也有了大的突破、大幅度的扩大其招生规模。面向于高职高专院校我们的招生来源基本可以归纳为两种渠道;一种是通过招收每年的应届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此渠道也正是面向于全国重点高校以及一般的本科院校刷下来的伟大分数线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综合考试成绩都相对要落后些,虽然他们的整体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他们都一样具有着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另外一种渠道就是指应届技工、职业学校、中等专业的学校以及一些初中职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中面对于参加高考,学习成绩相对不错的学生们。而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没有过严格的系统性读、写、听、说训练,大脑中能够掌握的词语量就会相对较要少得多,所以大多数的学生就会有对英语课学习感觉吃力、乏味的更或者兴趣都没有。他们这类学生所集中英语基础都相对较差、日常的学习习惯、心中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偏差等。
三、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我国高职院校的传统型教学模式已渐渐满足不了现代化社会对全方面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应该慢慢脱离掉古板式的教学。引导性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能力为本,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简单与大家探讨一下几点策略。
1、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热爱
(1)多媒体式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与网络相结合,我们可以从网上边下载或制作一些外文电影、外国文学作品、各色文化选材、最受关注的新闻报道或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娱乐等,来丰富我们的课堂讲授内容,使其丰富真实、通俗易懂、更容积被接受。
(2)从全方位角度入手不同专业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尽量用我们手头和身边现有的环境和设备来营造一个仿真的外语教学氛围,比如根据课堂内容、知识点分布以及相关联的文化背景,适时适量的穿插一些外文的故事情节进来、关联性的民族风土人情、场景等等,也可以运用我们的多媒体互联网技术,将我们的课堂内容生动、形象化。
(3)课余时间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积极性的英语交际活动。我们可以在学校举办诗歌英语诵读会、英语话剧大赛、外语演讲大赛、外文故事大赛、英语墙报擂台赛、英语论坛、节日英语式晚会等等类似丰富而灵活性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和演出来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2、挖掘更完善的英语教学模式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结合
(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是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性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给学生更多的机会练习语言,充分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围绕一个主题,学生个体自主、独立地探索性地发现问题,进行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等探索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是提高自身能力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探索可行的实现方法。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培养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请教的习惯,根据该学校大纲规定来确认新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2)实践教学模式。高职高专院院校主要是以适应社会所需为目标,已培养出高技能水平全方位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最根本任务,在其培养目标上也是更急明显的突出其时间性与职业性。当下面对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点是要多元化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课堂交际环境。应当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学习任务的合理安排,产生课堂导学与课外自学紧密结合的教学效应。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是一个机械化的过程,我们需要与广泛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这不单单是课堂上注重对学生阅读、写作、听力、交流的培养,我们还需要在平时对学生给与鼓励和支持,让他们在平时能够灵活的运用英语,支持他们平时用英语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慢慢融入到英语的世界中去,习惯自己于英语,达到自由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 档案管理;素质提高;策略;重要性
Key words: file management;quality improvement;strategy;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6-0132-02
0 引言
目前为适应发展工作中的新形式和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其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建筑方面则着重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水平。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服务效能极为重要,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则体现在工作人员的文化和技术的专业程度的提高上。现行的档案管理工作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其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档案管理事业的重要内容。
1 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随着建筑企业不断的发展,从事此领域的工作人员技术专业和文化水平有了新的标准,在档案管理上也有了新的启发。各部门对档案工作也越来越重视,正在逐步的扩大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队伍,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上现状上,工程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运用需要适应我国发展的新形式,以陈旧的档案管理知识只能制约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要求。由此不断的进行文化素质培养,提高工作人员在领域上的专业程度就变得极为的重要。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相关工作人员就需全面的认识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并为此学习新的文化知识,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以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素质。新的方法在运用上想要得到良好的效果,离不开管理工作者自身主动的去更新已有的知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和单位领导都需要加强档案意识,并了解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是息息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也有了新的要求,为满足这一要求则需解决其技术工作和设备落后这一问题,并建立稳定的、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团队,以提高现有的档案管理水平。
2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提高的有效策略
2.1 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的提高,档案工作人员需继续进行终身文化教育,以更新现有的文化知识、扩大现有的知识面以及专业技术的创新。掌握专业知识,不仅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档案工作人员需掌握的重要专业技能。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提高需需因人而异,相关教育培训机构则要根据档案工作人员实际所缺乏的专业知识,进行补充和教育,做到具有实效性。提高专业知识不仅需要单位领导的重视,也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有所认识,做到自觉的、主动的去提高业务技能,也才能符合企业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要求。提高专业知识也需根据所学知识去实践,再根据实践不断的累积工作经验去加强专业技能、去改进陈旧的科学观念。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意识 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职业意识,档案工作人员需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有着全面认识和充满职业热情。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其工作内容也是繁杂而辛苦,档案管理工作所涉及到的面也很广,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需要有足够的事业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只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热爱自身的事业,忠于自身的事业并愿意为事业奉献,才能做到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上的重要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提供着重要的服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档案的管理上就需做到严谨和细心,在收集档案、整理档案以及档案的保管上都需要做到精益求精,以保证为社会所提供的档案是准确无误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档案的管理上还需要做到实事求是,收录虚假信息、篡改真实信息以及销毁档案信息都可能在档案管理工作造成巨大的损失,在需要查找使用档案时也会出现难度。所以档案管理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职业热情都需要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只有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意识,在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上才能做到有效化。
2.3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团队的建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持续性强的特点,档案管理的基础业务是枯燥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许多工作内容也都是单调的。比如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这些都需要管理工作人员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和长时间的进行教育。只有不断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扩充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面并加强专业技能,才能得到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的人才。在进行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教育上,以培养出专业人才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骨干,培养复合人才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目前,在社会新形式的发展下,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适应不了新的社会环境,在为社会发展提供档案的服务工作上也就做不到可利用性。此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团队建立也就尤为重要起来,为达到这一目的,档案部门就需要定期的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自身所缺乏专业知识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并为此建立培训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团队建立还需在培训教育上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实践并根据实践不断的累积自身的工作经验,再用累积到的专业经验去解决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所遇到的问题,做到学有所用。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团队建立关系着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关系着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使用方法的完善。
2.4 加强创新意识培养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优秀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现代的社会发展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上有接轨,我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适应发展的新形式上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有所要求,包括在业务能力上有所创新。档案收集的信息化管理是目前的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档案信息的有效化控制在需要建立档案电子化,由此可见培养出新型网络型的人才是极为重要的,有着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团队则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在档案资源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工作中需做到的有效化、合理化的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思维习惯上的改变做到真抓实干,在更新已有知识上的畏难情绪的克服上也有所体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做到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2.5 提高法律意识 档案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巩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需严格按照《档案法》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称为有章可依。也只有在其相关规定下去实施管理工作才能称为有法可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学习的内容之一便是《档案法》,并按照相关规定贯彻执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备依法管理档案资源、依法适用档案资源的深刻意识,才能使其遵循法制的轨道。档案需要维持其完整和安全性,要杜绝和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的可能。由此可见增强档案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在进行改革,为了满足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迫不及待的。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与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息息相关,也关系着档案工作在社会新时期的繁荣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应不断的积累经验,在工作中总结出有效措施和方法,做到规范化,并能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做到不畏惧艰苦,不断的进取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工作,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也才能为发展档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郑雪飞,王文峰.浅谈如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黑龙江史志,2010(7):50-51.
[2]王玫,郁影.如何提高现代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素质[J].兰台世界,2011(30):44-45.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伤筋”的范畴, 是指筋膜、肌腱、韧带及皮下组织、部分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组织损伤后致气血运行不畅、血不荣筋而出现的症状, 又名“急性筋伤”, 患者如不进行及时和有效治疗, 迁延日久, 也可变成慢性筋伤。
伤筋一般是因跌打、撞击、积劳过度、牵拉或闪扭等所致, 中医认为其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是气滞不畅、脉络淤阻。对于软组织损伤的患者除了外科常规处理外, 河南省焦作市中医院骨伤科自2013年1月~2013年3月, 对100例患者运用自制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貼敷疗法, 取得显著疗效, 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病例, 其中门诊33例, 住院67例。包括男62例, 女38例, 年龄2~93岁, 胸、腰、肩、背部损伤43例, 双上肢损伤12例, 双下肢、足背部22例, 其他23例。
1. 2 方法 消肿止痛中药硬膏组方由川断、补骨脂、元胡、虎杖、白芷等组成, 将上述药物研成细粉, 与香油、黄丹、煅自然铜混合一起, 大火熬制稀糊状, 待冷却前将药膏平摊到约15 cm见方的特制硬布上, 对折好, 晾干备用。
使用时, 将膏药在微波炉中用中火加热1~2 min, 药膏部分基本被烊化, 然后将药膏摊平, 在确定不烫的情况下, 慢慢貼敷肿胀疼痛部位, 切记避开伤口或皮肤损伤部位。腰背部四角用胶布粘贴好即可, 四肢可用绷带包扎固定.每贴冬季3~4 d更换1次, 夏季2~3 d更换,15 d一疗程。100例患者其中96例治愈, 有效2例, 治愈率为96%, 总有效率为98%, 出现皮肤过敏反应2例, 粘贴处出现红色斑点占1%, 有1例出现全身荨麻疹, 疑是膏药过敏, 停药2~3d后症状消失。
2 中医护理体会
2. 1 中医情志护理 中医情志疗法在疾病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 易产生焦虑、恐惧、担心预后等心理, 护士要态度和蔼, 经常巡视病房, 耐心倾听, 主动与患者沟通, 安慰其不良情绪, 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志动态变化, 耐心宽慰并消除不良情绪, 鼓励其增强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以早日恢复[1]。
2. 2 护理 注意卧床休息, 加强局部保暖, 避风寒。四肢损伤者, 应抬高患肢, 以促进静脉回流, 加速消肿, 必要时加以固定, 患肢制动。胸、腰、肩、背部损伤者, 宜卧硬板床。避免在急性期心情烦躁, 掉以轻心, 过多下床活动, 致使软组织伤得不到很好休息, 新伤变成陈伤, 且局部出现持续疼痛, 瘀肿不退[2]。
2. 3 膳食指导 急性损伤初期患者由于出现肿胀, 疼痛, 灼热等不适, 在饮食上应通络理气、润肠通便, 富含维生素, 易消化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忌食酸辣、肥甘、生冷之品, 此阶段可选如下食疗药膳。
三七当归肉鸽汤:三七15 g, 当归15 g, 肉鸽1只, 生姜、花椒、食盐适量备用。共炖熟烂, 汤肉并食, 1 次/d, 连续7~10 d 。
初期不宜过早进食补品, 如排骨汤、鸡汤、甲鱼汤等,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 不痛则通”, 油腻的食物不利于瘀血的消散, 也不利于肠道的消化吸收, 更不利肿痛的消退。伤后中后期瘀血已大部分去除, 故应给予活血化瘀, 消肿止痛、调养肝肾的食物, 如鱼类、鸡蛋、大枣、桂圆、排骨汤等。
3 中医特色治疗时护理
3. 1 消肿止痛中药硬膏的制作 膏药加热时要掌握好温度, 否则会影响膏药与皮肤的贴合度及其疗效, 一般伤后可立即貼敷至所用部位, 用胶布或是绷带包扎固定即可, 贴敷每次持续2~5 d, 据季节情况而定, 五贴一疗程, 大约15 d左右。
3. 2 貼敷作用 貼敷要使药膏均匀, 大小适宜, 热烫力量要合适。通过膏药的作用, 达到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祛瘀消肿的目的。
3. 3 疗效观察 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 定期察看皮肤肿胀、瘀斑有无好转, 疼痛、关节活动症状有无缓解。本组病例10~15 d痊愈的有94例, 20 d内痊愈的有2例, 有效的有2例。注意观察貼敷皮肤处, 避免皮肤出现红斑、水泡的烫伤反应。
3. 4 不良反应的观察 本组病例有2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反应体现在用药局部或全身,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 停药后症状均可自行消失。上述观察结果显示, 中药膏药发生过敏反应的机率较低, 但在用药过程仍要密切观察患处皮肤情况, 耐心倾听患者反应, 如出现过敏等皮肤症状, 及时告诉当班医师并取下患处贴敷膏药, 并用石蜡油棉球或洗洁精等清洗局部皮肤, 用皮炎平软膏外涂治疗。本组病例出现的过敏症状均在停药后2~3 d内消失, 对疾病痊愈无影响。
4 讨论
消肿止痛中药硬膏作用分析 川断:有调血脉, 对跌扑创伤有止血、镇痛作用;元胡:“能行血中气滞, 气中血滞, 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既能行血中之气, 又能行气中之血, 气畅血行, 通则不痛 , 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虎杖 : 有散瘀定痛、清热解毒之作用;白芷: 活血排脓, 生肌止痛。
综上所述, 中医特色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虽历史悠久, 但消肿止痛中药硬膏貼敷治疗更胜一筹, 焦作市中医院使用自制外用消肿止痛中药硬膏实践经验中, 通过技术革新, 取得较好治显著效果。而在治疗过程中观察, 运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熟练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是保证治愈效果提高的重要环节, 并缩短了住院天数, 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护理质量。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担任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普通大学有一定的差距,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采取情感教育方式进行,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知识的更新和新的教学方法的推行,时代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深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了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的教育教学。高职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内心活动,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既推进了新课改的实施,也加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接受意识。
学生的生活态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是当今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当做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每个学生的自身个性。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向学生僵硬的灌输课本内容为主,限制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丰富。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积极学习运用情感教育的本质,并将情感教育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心理变化,善于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适当的释放,更好的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力。既加强了教学效果,更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的教学理念。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将学习内容化作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本能,规范学生的自身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建设起学生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其将来的社会发展和身心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是本着建设学生三观的目标进行设置。情感教育的加入,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拓展,使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他人生道路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人生的方向,解决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建设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处在高职院校里的学生都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以后行走于世才能做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即将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青年才俊,这是最后理论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机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已趋向于成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理论知识水平较高,都想要到社会上小试牛刀或者惧怕走向社会,这是一个矛盾纠结的时期,必须处理好这一时间段的心理状态,调整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准备迈向社会。因此,这一阶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让学生自行分析思考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正是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幅度较大,情感波动范围较广,而情感教育也是必不可少。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的教育教学,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经历,就是情感教育的成功表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1培养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高校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各种素养的综合,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和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紧密相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数量不断上升,高等院校管理日趋复杂,管理手段逐渐多元化,这对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2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由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对象等决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在高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中占据主要地位,高等院校管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它要求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即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遵纪守法,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其次,业务素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对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如果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达标,显然是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的。第三,能力素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对管理人员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免不了与各个部门打交道,为了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协调能力要强。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从容应对不同内容的管理工作。此外,管理人员还应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3当前高等院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当前,在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中,部分人员认为自己的经济收入、物质条件、社会地位等与一些行业存在较大差距,心理落差较大,产生了一些消极思想,如对工作缺乏热情、责任感不强等,这对高等院校管理水平十分不利。
3.2部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由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院校数量快速增长,造成高等院校专业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许多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员混入其中。在高校管理人员中,许多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与管理能力,业务素质低下。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造成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无序、混乱,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的发展。
3.3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高等院校正在迅速发展,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中,部分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不强,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管理工作上缺乏主动性,思想懈怠,也不能及时更新管理方法,这导致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混乱。
4培养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具体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人员数量庞大,其中不少管理人员素质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发展,极大制约着高等院校的发展。因此,加强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做起。
4.1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高等院校的发展,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与日剧增,因此,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思想模糊,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盲目、随意、失控。只有从思想上充分重视管理工作,才能对自己严格要求,切实做好管理工作。
4.2强化管理意识
在高等院校中,管理者是中坚力量,特别是层次较高的管理者,他们对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管理者的管理意识。首先,要明确各项管理制度,严抓管理,细化健全各项管理方案;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执行能力;第三,要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加紧落实,督促管理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3加强教育培训
高等院校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对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对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非常重要。首先,立足实际,进行针对性培训。不同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育培训方面,必须以管理者的具体工作内容为根据,进行针对性培训。其次,要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以适应新时期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第三,应加强德治教育,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管理人员应具备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
5结语
在新形势下,推动高等院校发展必须不断提升高等院校管理水平。高等院校管理人员是高等院校的直接管理者,加强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意识,加强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和创新,才能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推动高校发展。
中枢性高热(CF)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的体温骤然升高至40℃以上,可使脑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脑细胞损害而危及生命。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低压灌肠法治疗中枢性高热,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 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80例均为住院病例。中药低压保留灌肠组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20-75岁。发病类型:脑肿瘤手术后2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16例,颅脑损伤24例;意识清31例,嗜睡14例,浅昏迷10例,深昏迷5例。4℃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发病类型:脑肿瘤手术后2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14例,颅脑损伤26例;意识清29例,嗜睡15例,浅昏迷11例,深昏迷5例。消炎痛栓塞入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20-72岁,发病类型:脑肿瘤手术后16例,出血性脑血管病20例,颅脑损伤24例;意识清28例,嗜睡16例,浅昏迷10例,深昏迷6例。三组性别、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诊断依据 60例均以头颅CT确诊,出现持续性高热,中药低压保留灌肠组与消炎痛栓塞入组病人体温在39.5-41.1℃,4℃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组病人体温在39.5-41℃,三组体温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且排除肺部、泌尿系感染等致热原因。
1.3 治疗方法 三组均予吸氧、脱水降颅压、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症处理等常规综合治疗。中药低压保留灌肠组用生石膏100g、知母24g、柜子30g、黄芩20g、黄连10g、生地20g、水角角30g、玄参15g、寸冬15g、石菖蒲15g、双花20g水煎待凉后放入4℃冰箱,总量约200~300ml,用前加入麝香0.15g、冰片0.3g、朱砂1g、羚羊角3g于凉药中,取100~15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每次保留30分钟,连用3天。
1.4 疗效标准 显效:用药48小时体温39℃),意识不能转清或病情加重。
2 结果
中药低压保留灌肠组退热起效时间、退热效果优于消炎痛栓塞入组和4℃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组。消炎痛栓塞入组和4℃生理盐水保留灌肠组治疗期间发生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意识障碍加重9例。中药低压保留灌肠组意识障碍出现不同程度改善,未发现呼吸循环系统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中枢性高热是脑血管缺血或出血损伤脑组织刺激脑干、下丘脑部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紊乱,体温升高常达39℃以上,持续可致神经精神症状出现,造成脑缺氧、脑水肿,使脑细胞抗缺氧能力减弱,体温超过42℃可致脑组织蛋白变性、酶功能失常,反过来加重脑损伤形成中枢性高热-体温调节中枢受损的恶性循环。现代医学在对脑缺血损伤机制的认识上前进了一步,认为缺血损伤的机制包括兴奋性神经毒作用、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等,其中炎症反应参与脑缺血缺氧后的损伤,已得到广泛的认同。所谓炎症反应即缺氧缺血出现后,从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产生的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性细胞因子所引起的反应。这些炎症因子的释放,加重了神经元的损害,促发了脑水肿,甚至是参与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1]。
3.2中枢性高热属中医“中风”范畴,辨证属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阳明热盛之候。因伤及脑髓,常出现热闭证,热闭由温热之邪内陷心包所致,治宜清热开窍,豁痰解毒[2]。总而言之,中枢性高热是病情危重征候之一,采用常规物理降温效果不好,一般退热药疗效差。
我们的药方中生石膏、知母、柜子、生地、双花、黄芩、黄连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之功效,水角角、寸冬、玄参、石菖蒲具有豁痰开窍、养心安神之功效,且麝香辛温,通行十二经,长于开窍醒神;冰片芳香辟秽,通窍开闭;朱砂镇心安神,以除烦躁不安;羚羊角凉肝息风。此种配伍目的,正如《温病条辨》所说“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因而对中枢性高热效果好。而且我们采用4℃中药低压保留灌肠,既使用了中药的功效,又使用了低温水降温,还解决了昏迷病人不能口服的问题。我们认为采用中药低压保留灌肠治疗中枢性高热,具有吸收快、起效快、无副作用、价格适宜、操作简单、病人易接受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