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16: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女性心理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关键词】:绝育手术、心理分析、心理治疗
一、 受术者的心理分析
(一) 社会心理因素。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所接触的受术者大多是回族女性和农村女性年龄在28—35岁之间。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宗教观念、文化习俗等影响,她们的心理状态不仅受整个社会的制约,也受局部环境制约,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有的“双女户”认为无儿子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意识较浓,是非自愿手术的。社会心理因素还表现为:女性生殖器官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秘而不可侵犯的。还有部分育龄妇女对公民履行避孕节育义务理解不够,是为了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而来的,受术者大多身体健康,心理需求不同于一般就医患者,对手术有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二) 胆怯、紧张心理因素。由于一些妇女文化水平较低,对计划生育知识及手术过程及原理缺乏了解,担心手术出现意外或留下后遗症,心理压力严重,忧心忡忡,焦虑不安,精神萎靡,肌肉紧张,以致影响食欲和睡眠,从而加重恐惧心理。加之医护人员言语不当,缺乏对受术者的尊重、关怀和体贴,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使之失去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三) 悲观、抑郁心理因素。在节育手术过程中,只重视医疗手段,从而忽视了精神状态及主观能动性。认为在健康人身上开刀,是一个不良刺激,育龄妇女有赡养老人和哺育子女的双重责任。手术后,为丧失生育功能、为术后幼小子女健康成长出现意外而担忧,为术后留下后遗症,生殖器官功能紊乱,不能进行体力劳动,怕影响性生活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或害怕手术创伤刀口疼痛,愈合慢,影响自己身体素质,更易强化“病人”角色,心态极为复杂,导致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
二、 心理治疗
(一) 更新观念,做好宣传咨询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宣传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意义及相关知识,用真诚的微笑、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地介绍服务站先进的医疗设备和精湛的技术水平,包括以往手术成绩和术后随访情况。根据对方职业、文化程度讲解手术过程、避孕原理、配合要点及术后注意事项,使她们充分了解结扎术是阻断和卵子的结合而达到长期避孕的目的,女性的体态及其他生理功能的维持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调节的,确保服务对象的知情权,使她们消除顾虑,增加信心,减轻思想压力,主动接受手术。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9-02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家和社会赋予了女性越来越多的权利与义务,女性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多种身份角色的冲突以及职场竞争和生理上的特殊性,职业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
一、职业女性心理压力原因分析
当今职业女性,一方面既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好家庭,在社会中是要承受比男性更多的心理压力的。职业女性的生活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中的压力
1.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自古以来,中国社会一直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来,我国的女性社会地位远远不如男性,始终是依附于男性而生存的。尽管国家实施了男女平等的政策,但是性别角色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之中,重男轻女现象仍然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社会习惯,这种社会习惯让人们普遍认为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是女性的责任和义务。
2.多种身份角色的冲突。由于国家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权利,所以女性也想在事业上闯出一片天,获得成功。然而固有的思想要求女性必须以家庭为重,这就使得现代女性“既要上得了厅堂,又要下得了厨房”。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女性往往不能够同时兼顾,这就免不了在工作上受挫,或是产生家庭矛盾。
传统思想观念认为女子得遵从三纲五常,要在家相夫教子,不能抛头露面,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女人要注重家庭,家庭是否和睦美满都取决于女人。而新时代的女性又都是职业女性,她们希望自己可以像男性一样在职场打拼。现代社会的职场女性,一方面要勤奋努力地工作,利用闲暇时间努力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工作需要,才能在职场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要努力照顾好家庭,充分融入每个家庭成员的世界,努力完善自己,为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庭努力。总而言之,女性在事业和家庭的周旋中,往往不能两全,这就很容易导致女性产生心理压力。
(二)工作中的压力
1.职场竞争所带来的心理恐慌感。过去社会的落后,传统思想的禁锢,使得女性只能做个家庭主妇,那时候的女性唯一的职责和义务就是打理好家庭。而如今社会赋予了女性更多的权利与义务,大部分女性都选择走入社会,拥抱事业。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当女性步入社会走入职场的那一刻起,也就意味着要承受职场所带来的重重压力。
职场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对于女性来说,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艰辛才有可能获得同样的社会地位。在职场中,女性除了同男性竞争外,还要同比自己年纪小的女性竞争,现在基本上都是考试录用,这样就会淘汰掉一些反应稍微偏差的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女性产生心理恐慌。
虽然我国的社会制度已经做出了赋予女性跟男性同等的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在步入职场,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歧视,其应有的权利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而且人们普遍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性,同等工作同样能力,女职工工资低于同岗位男职工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这就造就了女性严重的心理缺失感。
2.愿望与现实的差距所带来的心理落差感。如今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使得人们一方面希望女性外出工作,挣钱贴补家用;另一方面又希望她们负担起家庭责任,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等家庭事务。然而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往往使得她们难以完全胜任自己的职责,愿望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这就会使得女性极易陷入困境,产生压力。
随着男女平等思想的倡导,女性步入职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刚步入职场的女性往往对自己期望很高,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然而现实的残忍让很多女性一下子无法接受,这样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
(三)生理压力
女性的生育期、哺乳期和更年期,这些生理因素制约了女性在职场中发展深造的机会,降低了女性在社会中与男性进行竞争的条件。统计表明,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生育期、哺乳期、更年期,这些时期的职业女性,更易表现出严重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症状。
二、职业女性心理压力的主要表现
前程无忧最新的《2015职场女性调查》发现,六成家庭中女性掌管家庭财产且消费更多,但女性在经济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也让她们感到“压力山大”。当今很多女性为了生存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往往透支着自己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职业女性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自己职业的倦怠感
随着阅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大多数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倦,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特性,使得她们对工作的新鲜感逐渐减少,对工作的满意度逐渐降低,慢慢地会产生心理疲劳,这种来自心理的疲劳感将会直接降低她们的工作效率,并直接影响自己的职业前途。
(二)不平等职业竞争危机感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15-01
未婚先孕患者妊娠出现早孕反应和身体的变化,害怕被人知道,要面对社会的舆论和家庭的反对以及对人工流产手术的恐惧都成为心理负担,引起自卑、抑郁的心理,从而影响病人的生活。未婚先孕是人生的一个重大应激事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重大影响,而患者希望得到人们的支持和帮助,以使患者安全的度过这一应激期。
1 心理分析
1.1 知识缺乏。大多数未婚先孕患者都缺乏性知识和避孕知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有些甚至是未成年少女。因此术中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容易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翻身、易动等情况,影响手术的进行。
1.2 恐惧、害怕。未婚先孕者受孕多为非意愿性妊娠,心情较为焦虑、恐惧,加之亲人和朋友的不理解,害怕手术过程中疼痛难忍,或得不到医务工作者的同情、关心、受到歧视等。而大医院医疗就诊手术频繁、担心自己的手术得不到重视,以及害怕在医疗机构就诊时遇到熟人而不敢到正规医疗机构做常规检查治疗及手术,有的甚至找一些江湖医生就诊,这样使部分患者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造成心理障碍。
1.3 顾虑、担心。手术是否对身体有影响?术后是否会出现什么问题?是否会对再次怀孕有影响?男朋友会不会抛弃自己?手术对以后的再次怀孕是否有影响?手术费用是否过高?种种顾虑都加重了病人的心理负担,而又不敢向医生咨询,导致情绪低落。
2 心理护理措施
2.1 环境。整个就诊过程保证环境舒适、安静、整洁,空气清新。可以适当的播放一些轻音乐,缓解病人的压力和紧张。诊区应该标示清晰、明确,确保病人能够准确识别方向,减少病人烦躁的心理产生。护理人员应当热情、友好、主动,告知病人手术时的注意事项,使病人做好心理准备,消除对未知事情的紧张和陌生感。
2.2 情感。良好的护患关系的产生是心理护理能成功的关键。因此与病人接触时,应以稳重端庄的仪表,热情的态度,轻巧的动作,亲切的笑容,熟练的技术给病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之产生信任感。多与病人沟通,讲她们感兴趣的话题以分散她们的注意力。术前讲解可能有的不适感以及如何配合操作顺利进行,动作轻柔,尽量快速完成,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
2.3 行动。加强对病人的宣教,尽可能多的为未婚患者讲解避孕知识以及发生意外后的紧急补救措施。建立宣传栏,发放宣传册,使她们了解避孕的重要性以及人流对身体的损害。其中以未成年人作为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宣传、引导,使之正确认识人流的伤害,防范意外的再次发生。
伴随近年来社会生活观念的变化,未婚越来越常见,不规律无防护的使未婚意外妊娠者比例不断增加,甚至未成年人也屡见不鲜[1]。而未成年人没有产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婚前不以为然,从而导致意外的发生。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麻醉和手术后的恢复,特别对于流产孕妇减少术后并发症、倔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
1.引言:在1899年其主要作品《觉醒》发表前,凯特•肖邦已是一位颇具盛名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女作家,而《觉醒》的问世却使女作家告别文坛。由于小说以对通奸同情的笔调刻画女主人公“性意识”的觉醒,大胆表露她追求婚外情的爱情观,小说一出版便在美国文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广受抨击。
然而,这本书的女主人公的“通奸”有合理性的存在吗?本文将结合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对女主人公艾德娜进行分析,探究其最终走向自杀的心理原因。
2.超我的社会道德约束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超我(super-ego)代表理想的部分,是道德化了的我。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女主人公艾德娜生长于一个保守的长老会世家,她的父亲每周虔诚地赎罪祷告,姐妹们也谨慎地遵循着教规。在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下,虽然年少时有过暗恋,但自我克制使她把感情深埋在心底不表露出一丝一毫。新婚后,她努力的扮演着一个完美的贤内助,配合着做投资生意的丈夫彭迪列先生每周二举行宴会,招待生意伙伴和潜在投资者。
3.本我的意识觉醒
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id)是人格结构中最基本、最原始的部分。弗洛伊德说:“我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乞讨快乐而避免痛苦,而且自动的受唯乐原则的调节。”(《精神分析引论》,P285)这次夏季度假,艾德娜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大海是艾德娜一直向往的,她多次努力尝试学游泳都以失败告终,但这次却奇迹般地游得很好,在大海的洗涤中艾德娜终于感受到了自己的力量,夺回了对自我肉体的控制权。她开始遵循内心的“快乐原则”,她喜欢上了罗伯特,但后者却远赴墨西哥,为了前途,或者为了逃避她。爱情的觉醒让她欣喜又失望,也为她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就像艾德娜和莱迪奈太太的谈话中说到“我可以放弃那些非本质的东西和金钱,也可以为孩子牺牲生命,但对于自己我是怎么也不会放弃的”,艾德娜开始为自己而活了。她不愿意履行模范妻子的义务,她摔碎了花瓶丢掉了戒指,从家庭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专心于绘画,探访朋友或者去看赛马,努力寻找的自己的快乐。但是,这种泡泡式的快乐能持久吗?总有一天现实会把这个五光十色的泡泡吹破,留下女主人一个人孤独无依。
4.自我协调的失败
自我(ego)是面对现实的我,自我是按“现实原则”活动的,基本上是人格的“执行者”。艾德娜第一次真正违抗丈夫的命令时,她为她的拒绝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就像“一场绚丽奇特的不现实的梦”,但是梦再美也终有尽头,现实又继续压抑着她,促使她回房休息。她深爱罗伯特,为此努力摆脱束缚,搬出去远离家人,拒绝参加妹妹的婚礼,孩子们放在奶奶家,丈夫在医生建议下给她自由出差回避,甚至以房屋装修的借口为她掩饰。表面上艾德娜成为了一个自由自立的新女性,但从她从未说过和丈夫分手,事实上,信奉天主教的丈夫也不会离婚。她不再照看孩子们,却又想他们想的要命,总会寄些点心和糖果,她在看完赛马后也会想起要给在纽约的丈夫写信。艾德娜的自我在如此协调下永远没法实现本我的欲望,她总是在现实和理想中摇摆着,挣扎不得。她在本我的快乐驱使下和花花公子阿洛宾出轨,无关乎爱情,只是想体验挑战道德底线的刺激,面对真正爱人罗伯特的回归,她像复活了般重燃了对生活对爱情的渴望。
但罗伯特终究没有勇气逾越道德束缚而不告而别,艾德娜自我协调出的那个空中楼阁几近崩塌,而莱迪奈太太“想想孩子们”的话更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塌了她。艾德娜平生第一次着站在海天之中,在大海中彻底摆脱了尘世的束缚。肖邦的传记作者帕•塞耶思特曾说:“从最初混沌地觉醒,到最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和生命的可能性而决定结束它,自杀是这一光荣过程的巅峰。”(Seyersted Per,P150)艾德娜的自杀让自我得到了救赎,让她重回了内心的安宁,找回了自我的主宰。
5.结语
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依存、冲突的关系,以“一仆三主”来生动地予以比喻:“有一句格言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精神分析引论新讲》,P86)而艾德娜就是个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协调失败的例子,她追求着本我的快乐,却无法逃离超我中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只能以死来寻求解脱和反抗。但艾德娜是幸运的,她比同时代的女性多了份清醒,明白了自我的价值,拒绝做丈夫,家庭,孩子的附庸。就如小说原名《孤独的灵魂》,艾德娜清醒地在追梦的道路上踽踽独行,然而这条道路在她心中终究成了死胡同,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虽然肖邦笔下的艾德娜以一个悲剧结尾,但是她激励了更多的女性追寻自我,启发她们在本我自我超我之中找到平衡,思考自身的命运,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Chopin,Kate.The Awakening[M].New York:W.W.Norton,1994.
[2]Seyersted Per.Kate Chopin:A Critical Biography[M].Baton Rouge: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69.P150
一、新疆女性就业现状
(一)女性就业人口的结构分布
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区在业人口分布状况来看,16大行业中,女性只在7个行业中所占比重略高于男性,它们分别是制造业,批发及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以及广播电影电视等行业.其余的比重均低于男性.特别是在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及优点通讯业,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等行业,女性的就业率远低于男性。
(二)汉族女性与民族女性就业率的比较
据全区总人口数为1846.26万人,汉族人口数749.77万;民族人口数为1096.49万,其中汉族女性为361.76万;民族女性为529.01万.女性在业人口约为310万,而女性总人口数为890.77万,在业女性占其总人口比重为34.83%。汉族女性在业率占女性就业总人口比重为68.91%;民族女性仅为31.09%。由此可见,310万女性就业者中,近七成是汉族女性,民族女性虽然人口远多余汉族女性,但就业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
(三)不同地区间女性就业率的差距
根据六普资料显示,在我区310万女性就业人口中,北疆女性就业人口总数为189.379万;占到61.9%;南疆女性就业人数为120.621万,占38.91%.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约六成女性就业人口集中在北疆,而南疆只占其中四成,北疆的女性就业率明显高于南疆。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新疆女性就业的行业产业分布不均衡,民族女性就业率远低于汉族女性,并且其受教育程度和就业高低有着密切关系。
二、女性就业率低的原因
新疆女性就业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不发达的因素,还有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此外还包括企业和女性自身的诸多原因。
(一)新疆经济发展滞后且不平衡,制约女性就业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个多民族聚集地.目前境内主要居住的民族多达13个,但因地理位置的偏远,交通的不便利以及由此导致的信息闭塞,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内陆其他地区产生了很大的差距,2010年新疆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仅排全国第25位,全区全年财政收入居全国26位,就业人员总数居25位。经济基础的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缓慢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经济的不发达必将对女性就业产生影响。
(二)民俗民风影响女性就业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生活习性.如哈萨克族和蒙古族都是古老的游牧民族,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参与放牧活动,随季节不断地迁徙,没有固定住所,因而也很少有固定的工作;维吾尔族和回族部分妇女因为思想保守,她们至今仍然没有出去工作的观念,相夫教子和勤于家务便是她们认为最好的归宿。所以这也成为新疆女性就业率不高的一方面原因。
(三)企业的因素
1.性别歧视
根据调查显示,从2000年到2006年,中国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数量增长了三倍,占学生总数比例从40.31%到46.95%。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62个城市的调查却显示,有67%[1]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了性别限制,或明文规定聘用期间不得怀孕生育.相同条件下,女性就业机会只有男性就业机会的87.7%。女性出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性低8个百分点,2004年,全国的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其中有80万人没能及时就业,在80万人当中相当一部分为女性,另据国内一所大学对2009届研究生进行的一次调查,超过七成的调查对象认为,在同等条件下,招聘单位会优先考虑男生。近年来关于女性就业难的报道屡见不鲜,性别歧视成了职场的焦点之一。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工作能力不如男性,女性诸多生理特点相对于男性而言,明显处于弱势以及女性性格中的的优柔寡断和吃苦意识差等等借口将女性拒之门外。在大多数人心目当中,优柔寡断,缺乏冒险精神,逻辑能力差等也常常会和女性划上等号。
2.女性劳动力雇佣成本增加
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劳动力在就职期间必定会出现一个时间上的中断,当年轻女性进入适当的年龄时期会怀孕生子,这时单位要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准许女性产假休息。这就是所谓的时间中断,一旦出现了这种时间中断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便是一种经济损失。因为对女性带有偏见的工作寿命周期的预期,一些企业不愿意聘用女性,女性由于承担繁衍生育的职责,而被用人单位认为时间中断的看法影响看女性职业的寿命,使女性在职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四)女性自身因素
在生理上女性和男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大多数女性在体力和精力上往往不如男性,传统社会分工机制深深印刻着男性的生理优势,许多工作至今还带有浓重的体力色彩,女性因为在体力和耐力方面处于劣势,便徘徊在这种性别分工的边缘地带,这样使招聘单位认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力上,男生肯定比女生更能胜任将来的工作,比如某些大学的专业,如石油地质,勘探,机械等等,明确指明不招女生,还有一些工作岗位比如,野外考察,作业工厂也拒绝女性,他们认为招收女性在工作安置上存在诸多不便。在生理角度上看,女性的确要在体力上逊于男性,间接影响到出差,加班等,这就是很多女性劳动力失去了为数甚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三、提高女性就业率的对策及措施
(一)发展经济,开拓新的就业领域
利用新疆本土优势,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和纺织工业,同时加大石油,天然气及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如大力发展优质纱布,高档面料;积极开发天然彩色棉织品;做好独山子乙烯工程扩建,天然气利用等重大项目的建设;可可托海稀有金属资源,搞好喀纳斯湖,博斯腾湖,巴音布鲁克,那拉提,唐布拉等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宣传,积极推出具有新疆特色的旅游项目和线路加快特色工业的发展,以上这些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经济项目,都能推动我区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
近年来,第三产业正在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计算机、通信、金融、保险等高新技术行业,成为这些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般来说女性具有办事认真,细心负责,富于同情心,擅长与人沟通,感情细腻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第三产业所需要的,针对新疆产业发展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实际情况,我们要加快产业改组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扩大服务业规模.实现女性从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符合上述女性特点的行业,不断扩大就业门路和就业形式,拓宽其就业渠道,增加工作岗位,提高女性就业率。据测算,即使按我国现有水平,第三产业人员所占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700万个就业岗位。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创造公平职业制度
我们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建立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消除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形象,使她们的地位上升到和男性平等的高度,社会能公正的评价女性的就业能力,对她们为家庭,为社会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劳动力市场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为女性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女性就业是她们实现经济独立,以及能否实现女性半边天的重要物质保障,只有不断提高素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敢于超越男性.才能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身发展的女性新天地,社会才能更加进步,更加和谐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3-0508-02
Psychoanalysis and mental intervention of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patients
GUAN Lin-yao,LIU Chang-song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mental intervention method in treatment for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Method In this study,all patients obtained excellent result in body and mind by adopting appropriate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Result 12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were all satisfied with postoperative result and could have a pleasant social life. Conclusion Psychologic status of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was analyzed completely,by which,we can enable them to get involve in society with excellent result.
Key words: female pseudohermaphroditism; Psychoanalysis; mental intervention
个体的正确性别必须在染色体、外生殖器、生殖道、性腺四方面表现一致,如这四个方面出现矛盾时,即为两性畸形[1]。女性假两性畸形,染色体核型为46,XX,X染色质阳性,性腺为卵巢,但外生殖器有不同程度的男性化表现。此类患者多为21-羟化酶、11β-羟化酶等酶缺陷引起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也可继发于多囊卵巢等其他疾病,临床特征通常表现为粗大似短小的或伴融合、全身多毛、高血压等[2-3]。我院自2007年8月~2011 年5月共收治12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并为其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手术前后心理分析及相应心理干预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12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初次就诊平均年龄17岁,所有患者均有外生殖器男性化的异常表现如粗大,尿道开口异常,无阴道或阴道短小,融合形似阴囊样结构。其中8例以水电解质紊乱为突出表现,主要表现为呕吐、消瘦、脱水,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分析示高钾血症11例,12例患者外皮肤、乳晕均有明显色素沉着。所有患者均按社会性别行手术整形,除4例患者入院前曾行手术误将肥大的当做完全切除外,其余患者术中均行保留头的成形术联合阴股沟皮瓣法阴道再造术,术后随访2~3年,外生殖器形态满意,再造感觉良好。
2 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
2.1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心理特点:①不厌倦自己当前的社会性别:由于雄性激素的作用,女性患者很早就表现出某些男性的生理特征,如多毛、身材健壮等。会畸形表现为肥大的,如小般大小,所以家长往往从小按照男性来抚养患儿直至青春期,最终多以无月经来潮而就诊,而此时患者已经以异性的身份生活了十几年,在穿着、饮食等方面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生活,并不讨厌自己的社会性别[4-6];②不愿公开病情:当现代医学诊断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患者为“双性人”时,她们会变得非常茫然,并产生焦虑心理。有的甚至根本无法接受事实,认为医师诊断错误,因为她们不知道如何去向周围的人解释,不知道往后的生活、工作,甚至感情生活该如何进行下去。所以,患者往往具有保守此秘密的强烈愿望;③对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有部分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患者早期在其他医院误诊而行切除术,故再次入院后对手术治疗的期望值很低,以致拒绝再次手术[7-9];④手术目的不一,社会性别转换困难:本研究共12例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患者,8例入院确诊后同意行整形手术变成一个完整的女性,而另4例患者由于之前一直以男性身份生活、交友,故最初强烈拒绝手术变成女性,仍要坚持以男性的身份继续生活。
2.2 术前心理干预:①针对患者不同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采取个性化的措施,如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告之染色体检查是最科学、最权威的生理性别的检测方法,使之慢慢接受女性性别的事实。同时向其解释说明两性畸形产生的病因、病情演变,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其次,还可从认知角度启发患者重新认识自我,指出生殖器畸形并非个人过错而是先天疾患,并经手术、激素治疗后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通过以上措施使患者逐渐配合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10];②医护人员要时刻做到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检查时注意保持诊室内的安静,避免无关人员的查体。最好给其设立单间病房,坚决制止其他外来人员探视。床头卡和住院一览表中的诊断名称一律用英文缩写,避免引起他人的好奇心和歧视,从而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医护人员询问病史或谈论病情时回避他人,以维护患者的自尊,交谈中态度诚恳,谈话内容保密,以消除患者的顾虑;③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通过列举以前成功手术的案例,消除其紧张、焦虑的心情,使对手术充满信心;④通过各种手段促使患者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相统一,通过反复细致的沟通使患者及家属清楚,尽管有部分女性假两性畸形的患者生育能力差,但如果子宫发育良好的病例完全可以通过再造阴道达到结婚生子的目的,使这些患者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本研究中,最初强烈拒绝手术的4例患者经过医护人员耐心的心理疏导,最终均同意接受手术治疗[11]。
2.3术后心理分析及干预:当患者手术成功后,生理角色转换已经完成,但此时患者出现了社会性别与生理性别不相匹配的矛盾,在心理上极易造成严重的角色冲突,本组12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中10例从小以男性身份长大,术后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不能适应角色转变的表现,如脾气暴躁、不愿着女性装扮、更有甚者强烈要求仍作为男性生活。面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心理性别角色冲突的种种表现,医师应采取相应心理干预措施,可以在术前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使他们甚至周围的亲属朋友都能为患者出院后的生活、工作安排等相关事宜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在患者出院后尽量避免不利角色转换的询问和举动,如条件允许可搬迁、转学或更换工作,改变原有的生存、社交、学习环境,重新建立人际交往圈,从而帮助患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更快的融入新的生活环境[12]。
3 讨论
由于女性假两性畸形的疾病特点,患者前来就医的年龄以青春期和青年期两个年龄段居多,该年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青春期发展障碍,会产生自我统一的危机,导致角色紊乱而青年期发展障碍,会产生与同龄人、社会及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孤独感,此类患者由于生理上的先天疾患,使得心理矛盾尤为突出,如果不及时纠正患者的非正常心态,即使生理上的疾患解除了,也无法让他们适应和回归社会生活。因此,笔者认为全面掌握此类患者的心身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才能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帮助他们顺利重返社会。本研究中12例女性假两性畸形患者,通过采取恰当的术前、术后心理分析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使整形手术效果满意的同时,还达到了让患者身心合一的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Zhang Jingde, Xing X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hermaphroditism experience with 25 cases[J]. Ann Plast Surg,2009,63: 543-551.
[2]Joshi RR, Rao S, Desai M. Etiology and clinical profile of ambiguous genitaliaan overview of 10 years experience[J]. Indian Pediatr, 2006,43:974-979.
[3]Nimkarn S, Likitmaskul S, Sangacharoenkit P, et al. Ambiguous genitalia: an overview of 22 years experience and the diagnostic approach in the Pediatric Department, Siriraj Hospital[J]. J Med Assoc Thai,2002,85(suppl 2):S496-S505.
[4]Li L, Xing X. Gonadal m alignant changes of true hermaphroditism: one case report[J]. Chin J Aesthetic Med,2004,13:326-327.
[5]Gollu G, Yildiz R V, Bingol-Kologlu M, et al. Ambiguous genitalia: an overview of 17 years' experience[J]. J Pediatr Surg,2007,42:840-844.
[6]Nihoul-Fekete C. Does surgical genitoplasty affect gender identity in the intersex infant[J]. Horm Res,2005,64(suppl2):23-26.
[7]Hughes IA, Houk C, Ahmed SF,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management of intersex disorders[J]. Arch Dis Child,2006,91:554-563.
[8]薛峻岭,尚红梅.假两性畸形手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6,21(2):10-11.
[9]Sharma S,Gupta DK.Gender assignment and hormonal treatment for disorders of sexual differentiation[J].Pediatr Surg Int,2008,24(10):1131-1135.
[10]迟 强,王养民,周逢海.女性假两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9,24(6):418-420.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23-01
前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独立院校的女大学生,承受的各种压力也逐渐增多和增大,而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某种手段来改变这种现状。形体训练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价值得到了提高,为独立院校女大学生们在校期间和走上社会后,健康地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同时达到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一、形体训练有助于调节独立院校女大学生的不良心理
形体训练能促进独立院校女大学生对情绪调节能力的掌握,精神压力得到缓解,是心理受压能力减轻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优美的动作、舒缓轻松的音乐能够使独立院校女大学生抛掉各种烦恼,使郁闷的心理得到很好的放松,身心能得到愉悦,练习形体训练后学生能够感觉精力充沛、思维清晰,学习和做事的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二、形体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形体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独立院校女大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做事和学习的专注力。形体训练中多变的动作还能够使独立院校女大学生的思维与动作的结合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也正是形体训练特有的完善形体的重要功能之一。而练习的背景音乐节奏舒缓,动作优美大方,可以满足独立院校女大学生对美的追求,注意力会被有效地引导。能够使独立院校女大学生对形体训练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上课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形体训练有助于提高独立院校女大学生的优美气质和审美能力
形体训练能使独立院校女大学生拥有从内而外的健康美和气质美,提高其对美的认识和需求,进而提高审美能力。独立院校女大学生会从形体训练中获得许多的美学因子,其中包括形体动作舒展大方、音乐的旋律优美欢快、背景音乐与形体动作有效配合等,这些都是形体训练能够吸引独立院校女大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因素。经常进行形体训练有助于提高独立院校女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陶冶情操,有助于独立院校女大学生提升自信心。通过形体训练独立院校女大学生能从最初表现的不自信心理到动作僵硬的恶性循环,到动作舒展、大方、优美并富于感染力。形体训练特有的魅力使独立院校女大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与练习中,随着动作的熟练、水平的提高,独立院校女大学生逐渐拥有了优美的形体、高雅的姿态,身体和心理得到了全面的放松,心理状态也会逐渐地趋于稳定,由于在学习形体过程中证实了自己的形体美以及展现美的能力,自信心就会逐渐增强,审美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四、形体训练有助于协调独立院校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背景的转变及发展使人们的观念更为开放,对于性及婚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致使近几年未婚先孕的比例大幅上升,由于部分孕妇未能在早期采取药流措施,所以中孕引产的应用率也逐渐升高[1]。由于我国文化背景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未婚先孕的孕妇在我国还难以得到家庭的理解、社会的支持,因此其心理状态非常脆弱[2]。引产不但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通过给予心理安抚和精细的护理,有助于其身心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中孕引产的妇女中有127例为未婚女性,均龄23.4岁(未超过27岁),停经时间超过15周(最长27周),入院时评测其焦虑、抑郁程度,73.2%(93/127)表现出焦虑,75.6%(96/127)表现出抑郁。
1.2 方法分析127例病例资料,掌握心理特点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再次填写调查问卷,并重点总结有效护理方法。
1.3 调查评估BAI:抑郁得分超过4分;轻微抑郁得分超过5分;重度抑郁得分超过14分。BDI:焦虑得分超过45分。
1.4 数据统计使用SPSS11.5分析调查结果(α=0.05,t检验)。
2 结果
2.1调查结果分析未实施护理干预时的BAI分数为(47.08±9.92)分,BDI分数为(10.26±5.83)分;实施后的BAI分数为(47.08±9.92)分,BDI分数为(10.26±5.83)分,(P<0.05)情绪明显好转,由表1示。
表1心理调查结果分析(分)
2.2心理特点分析多数孕妇是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一时冲动造成意外妊娠,也存在因为避孕措施不当导致怀孕的现象。此类孕妇通常对生殖健康缺乏了解,年龄小,以胆怯、羞愧心理为主,对就医感到尴尬,在意他人及社会舆论,自责心理强烈。少数孕妇属于“性工作者”,在利益驱使下未避孕或措施不当导致怀孕,此类孕妇思想开放,并无顾及,多数有引产经历,并无心理负担。
3护理
3.1 疼痛护理由于孕期较长,所以胎盘已形成,体内孕酮含量增加[3],子宫收缩状态异常,催产素应用效果不佳[1],导致引产中疼痛强烈,加重孕妇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对孕妇多加关心,强化沟通,提前介绍有关于羊膜穿刺的基础操作和知识,使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调节情绪,思想上做好准备。同时在术中指导孕妇呼吸,降低痛感。
3.2 心理护理在掌握孕妇的心理特点后有针对性的给予疏导,强化个性护理。通过交谈,帮助其发泄内心的恐惧、焦虑,使其有机会将自己的顾虑及悔恨表达出来,并使用宽慰的语言和眼神,多进行鼓励,利于减轻其无助感,增加信任和配合度。多数孕妇在怀孕及引产期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谴责,害怕亲属及熟悉的人知道自己怀孕,对一些资料有所隐瞒,配合情况不佳。护理人员应尊重其隐私,多加安慰,承诺保密信息,并宣讲生殖健康知识,减轻其心理压力。针对思想开放、无心理负担的孕妇,应将引产的危害对其详细讲解,并将术中会产生的后果告知,提高其自爱意识。
3.3 产后护理护理人员不与引产女性谈论有关于胎儿的话题,确保其情绪稳定,并宣讲个人护理措施。在引产后女性需加强营养、多休息。30日内不可有性生活,且应定时清洁外[2]。针对阴道出血的状况选择是否进行抗感染治疗[1],针对宫缩恢复状况选择是否进行缩宫治疗[3],以加快子宫复旧。讲解正确的避孕措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6-0001-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孕症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目前不孕症发生率在生育年龄妇女中占8~17%[1],我们与不孕(育)症患者的接触中,发现造成不孕(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环境因素、自身疾病原因,但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就是自身心理因素[2]。有资料显示,82.7%~86.5%的不孕症患者有孤独感、愤怒感、负罪感和失落感等负面情绪,其中31.7%~33.3%的患者上述情绪反应特别强烈[3]。
1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
我们通过在就诊过程中与患者夫妇交谈,获得有关患者心理状态的信息,了解到心理因素在不孕症中的作用是复杂的,几乎所有的不孕症患者均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经综合判断分析,不孕症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1内疚和无价值感中国妇女传统意识较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没有孩子的家庭即为不完整家庭,为不能传宗接代深感内疚,自身价值感降低。
1.2焦虑感不孕患者每一次治疗后,都在焦急的盼望与等待中生活。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下的生活,一些夫妻感情受到影响,生活上出现障碍。
1.3恐惧感部分不孕的夫妇怕见医生,怕检查,见到医生就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这种心态往往造成内分泌紊乱、失调,直接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
1.4孤独感在人们对女性的母亲形象期望普遍较高的社会中,不孕患者自我及社会评价可能会损害其自尊心。情感不敢外露,产生逃避心理,孤独感增强。
1.5抑郁感在我国受科学文化及伦理背景的影响,往往把不孕原因归罪于女方,在广大的农村尤其严重。造就女方心理上的压抑,忧郁、悲伤。
1.6失望感或绝望感在漫长求医过程中,不断遭遇挫折和失败,很多人失去了信心和勇气,对一切都不相信甚至绝望。
1.7怀疑感不孕患者怀疑医生的诊断及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到处乱求医,对治疗没有正确的认识。
1.8无知感社会正面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导致不应有的后果。
2不孕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
调查结果显示:不孕症患者对诊断、检查、治疗、身体和心理机能等的信息均十分需要[4]。我们根据患者的社会角色和心理特征、共感性采用定期授课、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个别心理指导,为不孕夫妇提供心理护理及心理干预。
2.1建立相互信赖的护患关系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先决条件。多与患者交流,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给予精神安慰,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生活,解除紧张情绪。
2.2创建放松舒适的环境让夫妇双方心平气和地与医护人员进行交谈和探讨有关问题。正确面对不孕,具备积极乐观的心态。
2.3提供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信息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辅助生殖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手术所需时间、花费等等信息,根据病人疾病的病因、身体状况等,帮助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花费和等待时间。
2.4提供适当的发泄机会一般可采用与不孕病人直接面谈,并应用心理疏导的方法,让他们谈论对不孕的想法、感受及悲哀,使他们有机会发泄,并能理顺自己的情绪。
2.5创造减轻压力的机会针对病人的紧张、敏感情绪,护士应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从客观上消除致病的心理社会因素。建议采取外出旅游、培养业余爱好等手段放松紧张的情绪,部分病人在紧张情绪缓解后可以自然受孕。
2.6重视家属配合工作不孕症患者不仅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而且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关心和鼓励,要取得患者亲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和关心,也有利于患者调整和适应环境,创造有利于受孕的心理环境。
2.7加强相关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制作不孕健康教育处方及宣传册,宣传不孕症的基本知识、受孕的过程、不孕症检查和治疗的流程,使病人对治疗有比较清楚的感性认识,正确对待不孕症,利于配合治疗。
2.8不同文化层次患者不同对待尤其是农村文化水平较低患者,语言通俗易懂,容易接受。帮助他们消除传统思想观念,正确面对不孕。
2.9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为患者保守秘密,在诊治过程中,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患者单独与医护人员交谈,涉及个人隐私时,应请他人回避。同情理解患者,关心体贴患者,消除患者的敏感和自卑感。
作者简介:胡涌(1959-),男,彝族,云南昆明人,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章轶斐(1986-),女,江苏无锡人,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3)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31-02
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激烈展开、我国现行制度的不断改革,社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艰巨。推陈出新已经成为时展的必要途径。同志曾经提出“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园地,更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放在教育目标的首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忽略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缺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导致我国大学生普遍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创新能力是指提出不同于前人或在前人基础上有改进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造成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1.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1]在教学内容上,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教材为模本,知识和技巧照本宣科,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理论与实践接轨较少,使得学生的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中,缺乏对社会现状的了解;在教学形式上,以教师讲解为主要形式,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导权,将知识用一种不容质疑的态度灌输给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客体”,始终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没有留给他们任何思考和质疑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造成学生思想的依赖性。这种教学模式长期存在也体现出我国高校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的缺乏。
2.单调的考核方式
现在大学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但是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卷面笔试依然是目前大部分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大学生负担着沉重的考试压力。然而考试分数只能考查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带来的是学生对死记硬背趋利性的依赖。提交论文也是运用较多的考核方式之一,但是学生对论文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各种应付的现象。
3.缺乏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
许多高校开设多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并举办各类创新设计大赛。但是目前这些课程活动仍没有纳入教学的主流体系。同时,以、获奖、申请专利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绩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追求。[1]高校缺乏培养创新人才的氛围,学生缺乏开拓创新思维的机会,两者互相促进,不能解决大学生创造力缺失的根本问题。
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内容、方法的启发以及长期的思维训练。[2]思维训练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解放大学生受到限制的思想,发散学生的想象力,拓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想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就需要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标、一种具有颠覆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二、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特点
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兴起,女性主义研究(feminist research)对当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女性主义教育研究(feminist research in education)逐步兴起,它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合流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育思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知识基础和思路,这对我们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3]
女性主义教育学又称为女性主义教育论,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教育思潮。女性主义教育学用女性主义的观点和视角研究教育问题,诠释教育目的,参与教学过程。它既是一种对传统男权知识体系批判的宏观方法论,也是一种可以渗透到具体每一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细致的教育办法。
女性主义教育学同样存在很多不同的思想流派,虽然不同流派之间的理论观点和论述各有不同,甚至相去甚远,但是消除社会性别偏见、追求教育中性别平等的大前提是一致的。女性主义教育学的关键论点是:
(1)批判传统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女性主义认为,教育一直以来存在性别偏见。教育中的知识体系和框架都是建立在男性经验基础上的,尤其在教材中更是充斥着对女性的不公。女性主义教育学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期望教学可以成为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重要途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