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16: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自然科学课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教师应将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高准则,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落地在课堂,其中在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学中,很大一个模块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教学,通过对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教育,会使他们从小学阶段开始便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作用,使孩子能够从小学阶段开始全面发展。但当我们观察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时,就会发现学生很多时候不是在主动学习,而是在跟着教师学习。因为各种因素的限制,教师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操作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带着标准答案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大城市中的学生很少能够接触到真正的自然环境,以至于在以前的教学中,学生本应从生活中认识且非常熟悉的植物、土壤等,都成了非常陌生的物质,曾经数次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项目带领学生走入校园和社区去开展自然环境的调查活动,却发现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极度陌生令人担忧。同时校园周围植物种类少,土壤区域少,相应的动物种类也少,导致许多科学教师在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时候,出现了取材困难的情况。基于此,从学校的自然环境改造开始做起,为学生营造校园即课堂的体验环境,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打造,让孩子真正能够走入自然,从中去探索和发现自然中的奥秘,让校园处处皆教具,处处是课堂。根据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进行以下分解。
一、丰富校园植被种类,打造优良实践环境
在制定下此项研究课题以后,反观我们现有的校园环境,主要以观赏类树木和草坪为主,其中有大量的荒废区域以及大量雷同性的植物,学生所能够进行观察的环境比较单一。進而观察校园周边的社区,以高楼层密集小区为主,小区内的植物种绿化情况也并非太好,且如果学生需要走到校外开展调查和观察活动的话,学生的安全则无法保证。基于此,决定对校园内环境进行重新的改造。
自2016年始,对校园内所有植物进行重新规划,丰富原有的绿化植被种类,并且重新开辟出新的种植区域,厦门地处祖国东南海岸,气候温暖,非常适合各种类型热带及亚热带植物的生长,尤其是各种果树的种植。因此,在改变传统菜园果园远离学生生活环境的做法,在学校两栋基础教学楼之间开辟了一块新的植物实践基地,命名为“东篱园”,体现亲近自然的校园文化,通过综合的规划,区分为果树区、香草区和热带植物区,在这些区域内种植了各超过二十种的果树、香草和多肉、仙人掌等热带植物。其中包括生活中常见的龙眼树、芒果树、梨树等,饭桌上常见的薄荷、芦荟、九层塔等,也有如菠萝蜜树、蛋黄果树、莲雾树、蒲桃树、树葡萄、人心果树等特别的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繁多且环境设计精美,曲径通幽,成为学生下课嬉戏的场所,为学生打造真正身边的实践基地。在校园操场的周边,则开辟出了一片菜园,命名为“耕读园”,取义传统文化中耕种与读书相结合的活动,种植数十种当季蔬菜,成为当代学生真正能够走入参与种植的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劳动和劳动中学的意识。
二、结合学科课程渗透,开展校园研学考察
有了优异的环境,更需要结合真正的教学活动开展,才能够把物质基础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杜威的思想表明,小学教师培养应该摒弃传统二元论,坚持综合的、联系的思维方式,超越全科与分科,探索一种更完善的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内在地实现“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有机统一。因此,我们在校内开展了多学科的联合教研,挖掘课本当中可以利用的课例,进行校本化的重新打造。
在苏教版小学科学新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1课《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一课中,这本是传统的一课观察植物的课,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到校园学习中,都有很多相关的课例,但往往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相背离,观察和认识的植物并非本地的物种,或是因为生活环境的限制使观察内容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借助于校园“东篱园”的打造,这项活动则更加具校本特色和指向性。教师将原本的课堂环节改为校园植物大搜查的活动,通过学习单设计寻找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香味树叶等任务,引导学生走遍校园,寻找这一些特别的树叶,学生收获了绿、紫、红、蓝不同颜色的树叶观察结果,发现了校园里的树叶原来有鸡蛋形、手掌形、爱心型等如此多不同的形状,在教室门口找到了香香的薄荷叶子,真正用多种观察和对比的方法进行探究,有效地帮助学生意识到植物之间有着如此大的不同与奥秘。
在2019年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研究土壤》的一系列课程当中,学生几乎有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在校园内教室外进行学习。在研究土壤的成分时,学生大胆地拿起铲子,对学校的校园土壤进行挖掘,因为作为在校生,自然地会升起对于校园环境的保护意识,同时又没有在外面进行实践活动时会受限于区域管理的要求,因此,学生都能够在不破坏校园本土环境的基础上,大胆地开展观察。因为学校有着丰富的植被,学校土壤的丰富性也随之大幅增强,在前几年的调查活动中,学生仅能在土壤中发现一些蚂蚁、蜘蛛、落叶、砖块等常见物,现在的调查过程中可以发现蚯蚓、蟾蜍、甲虫等更丰富的小动物。而在辨识不同的土壤类型及土壤的作用时,由于学校同时种植了需要肥沃土壤的果树以及在沙质土中也能很好生存的仙人掌、多肉等热带植物,学生很快发现靠得很近的两者土壤的状态大幅不同。学习单上清晰记录下“果树下的土壤是黑黑的,肥沃的壤土,而仙人掌下的土壤则是颜色较浅,颗粒较大的沙质土”。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生成效应”的,比起别人直接告诉学生的信息,学生会对自己创造的信息记忆更加牢固,所以应该带给学生真实体验和实验的机会,引导学生走进校园,观察植物、对比植物、解剖植物,关注植物不同部分的特点,体验是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和认知知识的有效渠道,教师不再需要刻意灌输理论化的知识,学生能够自我生成并且建构概念。
三、巧设系统化学习单,落实实践思维贯通
通过对科学新课标的解读以及新教材的学习中,我们发现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植物、土壤等有关的课程更多为中低年级学生所涉猎的领域。教学活动设计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顺应这个年龄段孩子对于自然的好奇,并促进观察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们发现,学生往往会仅仅局限于玩或是观察,而缺乏对于自己观察结果的进一步的处理和思考。因此我们重新考量课堂环节,建立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的学习单,让孩子能够带着学习单来开展调查活动。学习单的设计不仅仅提供了学生的问题,也提供了学生达成任务的一些辅助,为学生的顺利开展活动提供支架。
在三年级《土壤的成分》一课中,通过学习单对这个学段的学生进行表达训练:“今天,我们用()方法观察,发现土壤里有()。”引导学生建立规范、有序的探究意识。在学生遇到观察困难时提供辅助,面巾纸、放大镜、水等工具,帮助学生能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在《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一课当中,学习单上提供了一系列的活动任务,辅以生动形象的图文设计,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务完成,打破传统学习单为纸质的局限性,让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完成活动记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校园内植物的参考信息作为学习支架——学校植物社团维护的公众号当中有不少高年级同学们于校园植物探索的一些成果,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进行查阅。
四、构建实验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探究昆虫生长过程,我们学校建设一个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以蝴蝶保育和繁殖为主。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认真开展探究互动,拥有极高的热情研究蝴蝶成长过程中,所有孩子均能够近距离观察、记录以及研究蝴蝶。
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通过问题探究确定活动主题,比如,在五年级组进行的“蝴蝶监测”主题活动,即是由具体问题所引发。蝴蝶对于外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被誉为环境质量“监测员”。若是蝴蝶数量减少,那么说明环境出现波动,相关人员应该对此种现象加以重视。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下旬,我校均会组织5年级学生携带相关器材,到监测点开展蝴蝶监测活动。该学习过程中,教师会以具体问题作为支撑,比如,“请各组学生选择合理路线开展检测活动”,此时学生借助数学比例尺合理确定路线。“某小区开始重建,那么在正式重建过程中,会对蝴蝶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由程序性与陈述性知识转变为策略性知识学习,并且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孩子们充满了兴趣与乐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促进其探究能力。另外,借助此种实踐探究活动,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经过几年的实践,在依托校园环境的改造之下,推进学生真正研学体验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课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校园环境日益优美,更加适宜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了良好的科学习惯和意识,科学课的学习走向了深层化,同时有效地建立起学生对校园的归属感,有效促进了集体荣誉感和爱校情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殷春阳.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自然科学教学研究[J].神州,2018(18):103.
初中自然科学教学是理科的基础也是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科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方面,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来培养。一堂课一方面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以及能力的培养、如何贯穿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例如通过演示实验,还要教给学生的观察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做好实验,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和结果,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就要通过一定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相当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知识教学优化
现行的“科学”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提出一般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传授,是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的。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学纲,钻研教材。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时还要注意为以后的学习作好铺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重点概念要使学生透彻理解,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驰适宜的知识结构。
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反之,讲课模棱两可,实验结论似是而非,将使知识的本来面目全非。因此教学语言应字斟句酌,完全符合学科知识,不允许有半点疏漏。此外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丰富、生活活泼,又有幽默感,同时还要速度适中,这样可以增添课堂活跃气氛,减少疲劳,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好的板书能够帮助教师表达进课的程序和内容。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滩点和关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不足,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也便于学生记笔记,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理解和巩固知识。因此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字迹要工整规范。一堂课一般一个板面,并分主副使用,如一个板面不够。可用投影或小黑板。
三、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的一种推动力。“自然科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级阶段学习“自然科学”,往往反映内容多、杂乱,理不出头绪,要记的东西多,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时,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也不知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术语和原理,造成知识上的脱节,甚至学习水平分化,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下工夫,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情境,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最主要的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比如,在绪言课教学中,演示镁带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生动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表明了什么道理?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从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启迪。
初中新生“自然科学”的准备知识是薄弱的,一般难以直接地、简明地重现,这就给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来了较大困难。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因受学习水平的限制,描述性知识偏多、概念多、而且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随时向学生指明需要记忆的内容,记忆的方法,要努力化难为易,多联系学生熟悉的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多设计一些生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多引导学生议论。上升为概念和理论,初中学生一般不大讲究学习方法,或习惯于按照学《语文》、《数学》的方法来学习“自然科学”,这就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运用典型实例,给学生以指导,要结合实验或实物来记忆物质的性质,变化的条件,以及反应后的产物。要注意联系对比,从个别中概括出一般,从个性分析出共性。比如:学习过气体的物理性质以后,要给学生点明,学习和记忆的顺序,虽然不一定求全,但有个记忆再现的顺序,就便于联想和回忆,当学习氢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提示学生联系氧气的物理性质来学习、记忆。再比如:当学生到有关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尝试的计算时,学生往往习惯于按数学计算的思路,急于代公式求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先集中到充分理解概念或原理上,在明确了计算依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准相关项(量)的关系后,再求解,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优化中实施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呢?我们采取“两次目标分解”法,形成课堂教学目标链。即:依据自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进行第一次分解,确定课节教学目标;然后,以该课节要达到的最高教学目标为终点,进行第二次分解,依据学生认知规律由高到低逐级推导出各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目标,形成循序渐进、环环紧扣的教学目标链。如,第二册第14课《昆虫》,根据教学大纲“动物”单元教学目标分解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意义识记、理解、初步应用昆虫概念,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细小构造(观察能力)、把握物体共同特征(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的能力以及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此基础上第二次分解并设计知识、能力、情感同步发展的课堂环节教学目标。(见图1)
通过“两次目标分解”后形成的课堂教学目标链,其意义在于:
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链,使教学过程更为清晰,重点、难点明确,可以更好地选择为达标所需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式。
⒉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更清晰地反映,有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某类学生的学习“位置”,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改进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随意性,使教学活动更有效。
(附图{图})
在知能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图1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序”
一个效益较高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学生、教材在一定时空环境中有序的组合,它以实施教学目标为主线,以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情感为基础,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得到共同发展。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的备课开始,这是教学程序的第一步。因此,优化课堂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优化备课,要以课堂教学目标、环节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为依据,整体考虑,选择恰当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手段、形式、时间以及反馈矫正途径等,并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知识、能力与情感同步发展的教学过程,把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教学过程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使教学过程的逻辑性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统一。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链形成“梯次推进式课堂教学管理结构”(见图2)。对各环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有序管理,形成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反馈矫正及评价四个基本管理环节。
梯次推进式课堂教学管理结构
(附图{图})
图2
如,《昆虫》一课,首先,根据课节整体教学目标,确定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为主线,能力与情感培养同步发展的梯次推进式教学管理过程。其次,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五层次阶梯式环节教学目标(见图1、图2)。即:观察(掌握典型昆虫个体形态特征)比较(两只以上典型昆虫相同点、不同点)归纳(昆虫形态特征共同点)抽象(昆虫的本质特征)概括(昆虫概念)运用(昆虫概念及识别当地常见的虫子)达到具体化。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最后,根据上述管理进程,设计分层出示的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如,蚂蚁、天牛及蜻蜓;当地常见的昆虫及非昆虫实物、标本、挂图、投影片等。选择教师指导学生研讨,学生自觉能动探索的教学方法。如,学生观察、比较、互相讨论,引导学生抽象、概括等。合理安排各环节教学时间、组织形式、反馈矫正途径方式方法及板书。如,观察前教师讲清目的要求及观察方法(班级教学);学生个体观察、比较;组织小组相互交流、研讨(个体到小组结构学习);小组间、学生间交流汇报、研讨观察、比较、归纳及抽象概括情况(班级教学)等。
三、优化反馈矫正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除了教学信息输入、加工和输出外,还应该具备信息反馈回路。当反馈信息揭示出学生学习效果与期望教学目标有偏差时,就要通过调整、纠正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与期望目标相一致。因此,反馈与矫正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对联结体。
第一,根据课堂教学目标链,建立反馈矫正链,形成目标、活动、反馈矫正的控制、调节闭合回路。
首先,抓好授新课前的反馈矫正,打好学习新知识、技能前应具备的基础。如,学习《昆虫》前,学生应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细小构造、把握物体共同特征的方法,使用镊子、放大镜的技能,以及了解当地常见虫子的生活习性。
其次,在实施环节教学目标中,教师应善于发现与既定教学目标的偏差,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如,学生的情绪能反映学习兴趣、态度;观察实验操作过程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目的、方法与技能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能反映学生思维状况;提问能反映某类学生的学习“位置”等。
最后,根据从课外作业,观察、考察记录,实验报告中得到的教学反馈信息,找到教学不足,设计矫正措施。
第二,优化反馈矫正形式,建立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间立体闭环式多向传导反馈矫正机制。
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主要途径是观察、巡视、提问、课内作业等。其信息反馈及时,但反馈信息量较少,不能全面地反馈不同层次学生及每个学生学习情况,不利于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小学自然课堂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的观察、实验、研讨活动较多的主要特点,有的放矢地调整小组学生成员组成,建立生生间多向传导反馈矫正机制。即:根据学习自然的水平,参照语、数成绩及学习兴趣,把学生分为上、中上、中下、下4类,使每小组均由四类学生构成,建立以小组学习任务结构为主的生生间相互反馈矫正形式。在小组学习任务结构的实践和研讨活动中,要求学生在独立或协作完成观察、实验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生生间相互交流,在此过程中渗透小组间学习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各层次间学生反馈矫正多向传导机制,努力实现生生间的最大信息传递,提高反馈的质和量。
教师巡视学生活动应以中下学生为重点,兼顾优等生。采用小组汇报、提问反馈矫正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切中教学目标、语言简明的多层次问题,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维。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采用组合式提问路线,增大课堂教学信息反馈量,提供各类学生相互学习、矫正时间。如,上——中——下、中——下——上、下——中——上等提问路线。
根据自然学科特点和学生心理特点,自然课堂教学中反馈矫正最佳顺序是:学生自我反馈矫正学生间反馈矫正教师指导学生集体反馈矫正教师个别反馈矫正。
四、优化情感激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思维活动、认知活动,而是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的统一。
⒈通过师生间的情感认同,优化情感激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与知识传授有机组合的外显行为是促使学生情感和认知协同发生变化的关键,其核心是调节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形成以求知欲为主的需要结构。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充分认识科学启蒙教育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应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水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热爱每一个学生的情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意识,使师生产生情感认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喜悦,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
⒉操纵教学变量,优化情感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情感激励主要通过操作有关教学变量来实现,其中激发、培养和调节是三个主要方面:
激发:教师通过操作有关教学变量。如,有结构的教学材料分层展示、分层观察、分层实验;有情感地讲述科学家故事及科学史实;提出新颖的问题;适时展示挂图、幻灯、录像等,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已有的情感在学习情境中引发出来,成为学习的内驱力。
培养:教师通过操作有关教学变量,帮助学生形成研究、探索自然事物的新的需要,并通过不断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始终保持较为强烈的情感。
“数学概念、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不自然,是强加于人的,那么只要想一想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它概念的联系,你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不仅合情合理,甚至很有人情味”(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主编寄语》)
引入新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基本要求是: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迅速激活学生思维,以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研究和实践表明:只有当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且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心向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如何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新课具有有意义学习心向呢?要尽可能通过具体丰富的实例或巧妙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即将开始学习的新知识在数学发展或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或者新课的学习是数学发展的必然需要.如:学习数系的扩充,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存在性入手,讲圆锥曲线从展示生活中的丰富多彩的圆锥曲线的美和应用入手,讲三角函数由匀速圆周运动入手,讲概率论由街头赌博故事入手等都是很好的引入方式.
2问题的提出要自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好的问题,应该体现关注知识的内在联系;好的问题,应该顺应学生的认知心理;好的问题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好的问题,最好应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应特别注重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处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前,学生已学习了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初步掌握了通过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教学《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如下问题:我们是从哪些方面研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的? 这些性质分别是怎样研究的?分别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再如: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由样本数据的均值得出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概念.
问题1:求1,1,1,1,2,2,2,3,3,4的均值.
列出1×4+2×3+3×2+4×110=1×410+2×310+3×210+4×110;
问题2:如何用概率的视角解释上述算式中的410,310,210,110?
问题3:类比上述均值的算法,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你能否得到其均值的算法?
3问题的解决要自然数学教学最大的功能应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一功能,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际上,绝大多数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有章可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思维,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要坚决杜绝人为色彩过于浓厚的变戏法似的让学生无法领会的所谓技巧!
案例1代点相减法如何想到?
已知椭圆x29+y24=1,点P(1,1)为椭圆内一点,直线l与椭圆交于两点A,B,且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求直线l的方程.
面对上述问题,多数数学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代点相减法”,这是必要的!但也有不少老师仅停留在直接向学生介绍的层面上,对这一方法的来龙去脉未予理会或虽知道要讲来龙去脉但不知从何讲起.实际上,只要想一想:解析几何的特色是将几何问题坐标化,解答上述问题时,设出交点的坐标,目标是出现中点坐标和斜率表达式,并不关注具体的坐标是什么,这样才有设而不求!
案例2关于变更主元法. x2+ax>2x+a+1在a∈[-1,1]上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上述问题,经常被作为教师向学生介绍“变更主元法”的例子.笔者认为:变更主元,这一名字就让人感觉不自然!为什么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说x一定是所谓“主元”了!实际上,所谓“主元”、“次元”不过是主观所为!只要仔细读一下题目,就不难发现:本题是a在指定范围内变化,求x的取值范围问题.最自然的想法是将a视为自变量,于是就自然产生了将式子进行整理,整理成关于a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其解法水到渠成!
解问题即关于a的不等式(x-1)a+x2-2x-1>0在a∈[-1,1]时恒成立,
4新知的发现要自然实际需要和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促成了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温故而知新”,数学新知常藏在旧知之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善于引导学生透过旧知发现新知,让新知来得自然些!如:椭圆的第二定义 “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是一个常数e(0
5思想方法的渗透要自然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隶属性、层次性、迁移性等特点. 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使学生真正做到既用具体方法解决问题,又用相应思想统摄思维、引领思考.在直白和渗透的关系上要更加注重潜移默化的渗透.
如《数列》一章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引导学生体会、掌握、运用这些思想方法.可以通过提出如下各类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讨论其解决的关键和经验,进而师生共同讨论,上升到数学思想的高度,用以指导数列学习.
类型一:通过观察数列的前若干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
类型二:处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问题时,通过已知条件建立方程(组)解出a1、d(q)(渗透方程思想).
类型三:借助函数单调性研究数列增减性,借助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处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渗透函数的思想).
1.注意贯彻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精神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改变了传统的认识。即把自然课性质由“知识性”学科,改变为“教育性” 学科。自然课的任务也由原来的“教给学生一些浅近的自然科学知识”,改变为“不仅要指导学生获得一些浅 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新编低年级自然教材,注意 从各个方面体现大纲改革精神:如教科书的能力结构及德育结构是以知识结构为基础的,通过精心选择三者的 结合点,把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紧密有机地结合为一体。
2.教材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
新教材较好地渗透了人类科学认识程序的教育。教材几乎都是按照“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 等程序进行的,意在指导学生体会科学认识的基本程序。也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个 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低年级1-4册共59课,内容涉及理化、生物、天文,地学及人体卫生保健等多方面浅显的 科学知识,都着力体现了科学启蒙性。教材中的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具体,直观,看得见,摸得着,且浅显易 懂,都是小学生颇感兴趣的。如蟋蟀、小金鱼、树叶、风车、不倒翁等。低年级的《砂和粘土》、《你怎么知 道》、《土电话》等课也都是以儿童喜欢且容易找到的自然物体为教材,通过让他们自己动手,来发展智力, 培养兴趣的。而《铜铁铝》、《小水轮》等课介绍的自然现象既熟悉又陌生,促使学生很想去探索研究。教材 的编排,就是通过让学生看、想、做,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既可学到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知识,又能初步提 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便于“教”和“学”
新教材为了更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针对低年级儿童的特点,课本采用了彩色版。考虑他们识字少 ,课文都加注了拼音。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动,好做游戏的特点,教材选取了贴叶画,做风车和采集种子等需要 人人动手的内容,也选取了如磁铁游戏,踩影子,认东西等采用游戏方式学习的内容。新教材十分重视发挥彩 图的作用。各项实验,观察对象及所涉及的科学知识,都能用清新的画面来展示。图是文的依据,文是图的体 现,学生通过读图,做什么,怎么做会一目了然。图文并茂的新教材能够强化低年级儿童的直观感受,使他们 学有样子,动有依据,减轻了师生的负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点明了一条组织教学的新路。
4.教材涉及到的教具、学具简易,随手可得
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活动,是手脑并用的过程。低年级自然教材几乎每一课都要使用教 具和学具。为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学生的亲切感,课本中需要的教具,学具一般比较简单,很多都是学生身 边的物体。随手可得的材料,很容易满足教学的需要。如铅笔、尺子、文具盒等学习用品,火柴棍、药瓶、旧 牙膏皮等生活用品。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构是优化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的关键
教学结构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课堂教学结 构可以理解为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即环节或步骤),以及各部分的进行顺序与时间分配。它包括导课、新授、 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等。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质量高低往往取决于课堂结构是否合理。因此,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结构,是优化低 年级自然课堂教学的关键。
设计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结构,要从整体目标出发,突出学科特点,不仅使此结构符合教学目的要求和教 学内容的需要,而且要符合教材的课文结构,并且使它不违背小学生认知规律,因此,这一结构应力求突出以 下两点:
一是结构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积累科学探究活动经验的积极性。
二是结构要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协调,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 和思想教育的任务。
据此,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结构一般可按如下模式设计:
附图{图}
第二部分是新授阶段。通过一系列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学生自行探究获取问题的结论。第三 部分是巩固应用阶段。通过反复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逐步得到巩固、强化和提高。
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优化低年级自然课堂教学的保证
教学方法受教学思想所制约,以往把自然课的性质定为“知识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一些浅近 的自然知识,教材也是以叙述现成知识为职能的。教师采用的教法必然是保证学生获得这些现成知识并驱使他 们被动地记忆现成知识的。而新大纲明确规定:自然教学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低年级自然的基 本要求是:指导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常见事物的显著特征。自然课不再是单纯传知识,而是要求教师激发学生 的兴趣,为他们创设探究的情境,完成多方面的任务。只有教法灵活,得当,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 的。因此,恰当的教法,是优化自然课堂教学的保证。
一、激发兴趣,明确研究目标。
二、化解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三、抛砖引玉,培养创新精神。
现代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各种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充分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自然教学,能使教师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下面,我就谈一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压缩空气》一课中的运用。
一、激发兴趣,明确研究目标
这是创新教育中培养创新兴趣、创新意识的阶段,也是创新教育的启蒙内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决定着学生能否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地活动。他们易为内容新颖、方式方法独特、活动变化多样且变化激烈的事物所吸引,产生兴趣,同时,自己也会因事物、环境的新奇而产生独到的想法,别出心裁的见解!
《压缩空气》这一课中培养能力的知识载体有1、空气可以被压缩;2、压缩空气具有弹性。这些知识点的内容是新颖的,它与固体的压缩与弹性有相似点,但更抽象,更能以理解。所以在教学引入的方式方法上,必须从他们喜闻乐见的现象出发,引出疑点,激发探究欲望。
本课开头,我利用录像资料,播放一位叔叔骑瘪轮胎的自行车,费力而难以前行,然后叔叔用气筒打气。发出冲气时“哧哧”的声音,轮胎气充足后,转动轻巧而有力,这样通过熟悉的、直观的轮胎形状的变化,充气时形象的声音,进而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呢?这时,同学们思维异常活跃,纷纷想到了体育课上打篮球,气充足时拍起来轻松、弹性好,而且落地有声;当没有气时,费力而弹不起来。还有顶气球活动:饱气球用头轻轻一顶就蹦得很高,而瘪气球用力顶还直往下掉。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录像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日常生活中涉及的事物、情景、过程再现于课堂,发展了学生的想像力,整理了头脑中原有的信息知识,进而又明确了研究目标,进入迫切想解疑的心理状态,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探究氛围,也为后文的创新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意识状态。
二、化解难点,形成知识体系
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如果难点不突破,学习不仅不能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标,而且也会影响学习信心,降低学习热情。
在《压缩空气》教学中,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如何压缩的,压缩后是什么样的,又如何会有弹性呢?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在用实物在进行探究时是观察不到的,为了全体学习能够理解这一抽象的知识点,为后文的实践应用、创新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把一个个空气分子画成形象可爱的小人头,当没有压缩时,它们自由自在地在空间中活动、游戏;当被压缩后,它们满脸愁容地被挤在一起,你挤我,我挤你,恨不得冲出去,由此一旦有空隙,它们就奋力往外冲,这也就是压缩的空气有弹性。当学生通过媒体展示,见到这一形象的情景时,他们情不自禁地说:“真好玩,我也是这样想的,但说不好!”也有的惊讶地说:“哦!原来是这样的,就像我们人挤公共汽车一样,许多人挤在一起很难受,当到站下车时,便从车门中冲出去,感觉很宽敞……”多么精彩的比喻。通过以上活动使同学们把实验、感性认识与抽象认识溶为一体,切切实实从搜集、整理知识过程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并从中享受到了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乐趣。
一、把“封闭”的课堂变为“开放”的课堂
开放课堂教学,就要以儿童为中心,尽量要从儿童的兴趣、需要和特点出发,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尊重儿童发展的一般特点和每个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等与成人不同,儿童生来就好奇、好动,有求知欲望,只要有适当的环境,有丰富的材料放在他们面前,他们就会去摆弄、去探究;只要有收获,他们就会有信心继续学下去。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已不再是活动的决策者、指挥者,也不是权威的象征,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设计者。
如《昆虫》《益虫和害虫》两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室里运用标本、图片或是模型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根据课堂的开放性特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开放了课堂的空间与教学内容,把两课合并在一起,并把课堂搬到了操场上。让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带动下,先到操场上捉虫子,把自己小组捉到的虫子都放到昆虫盒中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找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哪些虫子是昆虫?把昆虫从中挑出来,各小组之间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的理论依据、观察结果,探究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让各小组成员给昆虫分类,再次进行汇报交流。
二、把“齐步走”的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
在我省现在正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实验课都是限定实验,教材中的实验一、实验二等已经为学生规定好了,学生只需在教师的指挥下“一二一”齐步走。我在教学中依据教材并有所突破,变“齐步走”为自行探究,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我体会,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进行的,如某些课侧重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制定计划和收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掌握。
例如:教材第六册《花》一课,我改变了教材中只限定观察花的构造的实验,而是先把学生带出教室,去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鲜花,并且将一些鲜花带回教室。其次让各小组制定探究计划:打算怎样研究花?研究花的哪些方面?小组同学根据计划进行分工,收集信息与资料,制定观察步骤,然后进行探究观察活动,各组观察、分析、整理,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三、把限定实验材料改变为“多样性”的实验材料
现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都限定了学生的实验材料,这样也就限定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可以改变分组实验中各组材料相同的老做法,给每组提供多样的有结构材料,进行设计实验。如:把玻璃杯罩上保鲜膜,密封后放进冰箱;把瘪了的易拉罐放入热水中等。这样处理教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有意识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还可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想象,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在课堂教学中增强“求异性”教学内容
“求异性”教学内容就是指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揭示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尽量选取新奇、独特的角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探究的内容力求其答案不是惟一的,是一种多元的解决方案或方法,追求结果的丰富性,努力培养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毛细现象》一课,教师为各小组提供了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创设了思维的空间,各小组的设计方案各具特色。组1:把手纸、毛巾、海绵、吸管、毛笔等材料依次放入水中,分别测出同一时间内不同物体吸水所需的时间;组2:把砖块、木块、土壤、吸管等材料同时放入相同高度的水中,10分钟后看水在物体上的高度;组3:把四种规格的吸管,同时放入水中,在相同时间内用格尺量出水的升高数据等。各小组的设计方案不同,探究的过程就会不同,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也就不同,从而思维的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活动的领域。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不难看出,教师改革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是在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以师生双方都能拓展求异思维为出发点,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既给学生,也给了教师一个探索的机会。
五、使课堂的评价多元化,增强学生的评价意识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由于它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具有反馈、调控、改进等功能,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不单纯是教师的责任,也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必要手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81-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27
学本课堂是促进学习者和谐成长的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学习者的自我教育,能够使学生和教师潜能得到挖掘、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得到发展,每位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释放出无限的正能量。
南京师范大学杨启亮教授说:如今的教学太浮华,几乎见不到天然去雕饰的朴素了。基础教育教学,只是些最基本最浅显内容的教学,它不必太精致,不必过分包装,不必把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夸张,循教学之自然,方能轻松与和谐。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笔者认识到化学教学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而不是智力和技能,因此,教育就是静等花开的声音。
探究式学本课堂教学设计以学生自然的思维发展为序,充分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方法递进性地展开学与教的活动,学生活动设计包含三个环节:
环节一:科学预测,类比探究――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循思维之根
环节二:问题生成,个性探究――促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思维之花
环节三:完善认知,应用探究――助学生自我发展,升思维之质
下面就以苏教版高中必修《化学1》专题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的第一节“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设计为例谈一谈我对此的理解。
一、教材内容分析及学习目标确立
“金属钠的性质及其应用”是在学习了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基础上第一个学习的典型金属元素,通过钠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其他金属元素的方法,以期达到无为之教。因此本节课学习目标确立如下:感悟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物质的方法来探究钠的性质、保存、制备等基础知识;通过问题探究来感受化学物质的共性和个性,增强思维的全面性;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文本知识更具活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己有的经验、已有的方法基础上设计学生探究活动。学生己有的认知:初中化学已经初步接触了金属镁、铜及铁的部分性质;己有的经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记忆与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观念;己有的方法:分类研究法、原子结构研究法、比较法及实验研究法等。基于这点,本节课适合采用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三、学习过程设计
1. 教学环节一:科学预测,类比探究
[教师活动]:展示镁条、铁片、铝片、铜片等几种金属,并引导学生回忆金属活动性顺序,引出本节课准备研究的物质--钠。
自主回顾:从前面学过的专题一中你学到了哪些研究物质的方法?
[学生回答]物质分类研究的方法、化学实验探究的方法和微观结构研究的方法。
类比预测:根据上述方法,请对钠的性质作出合理预测,填入表中(表略)。
实验探究、基础认知:根据你的预测,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参照提供试剂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对预测进行评价。
[学生实验]完成金属钠的切割及观察颜色变化。
提出问题:刚才是直接切开看的,是在常温下迅速就被氧气氧化了。那么我们在学这个(举起一根镁条)的时候,是点燃的,好我们也来试试。用镊子从瓶中取出一小块钠,放在自制的易拉罐底部。准备点燃酒精灯(此时老师突然提出:我忘带火柴了,有办法吗?)
接着用滴管里的水滴在包有一小块钠的酒精灯焰心上,酒精灯就立即点燃起来了!
学生兴奋地观察实验过程,此时顺势引出过氧化钠:2Na+O2[=]Na2O2(淡黄色)。
设计意图:一开始用学生熟悉的常见金属引入课堂,能适度引起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发生联系,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对专题一中研究物质的方法回忆,引领学生能经物质分类的观念来认知物质;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进一步认知物质的性质。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有了新的研究点,同时也以“滴水生火”的小悬念进一步引导学生体验出化学变化的实验,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教学环节二:问题生成,个性探究
[过渡]同学们还预测了其能与酸、盐溶液反应,请同学实验验证一下。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完成金属钠与盐酸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
[过渡]刚才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有没有生成红色的铜生成?这与预测是不符合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钠先和水发生了反应。
[过渡]那怎么想到钠肯定和水反应了呢?你怎么知道它活泼的?经验告诉我们?
[学生回答]钾、钙、钠、镁、铝、锌、铁、锡……
[教师讲解]对,这就是他的经验。因为钠还排在镁前面呢。同样,你再看看,生成了氢氧化铜,从元素的角度是否你也能说明钠肯定跟水反应了?否则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呢?
[学生实验]学生完成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交流讨论实验的认识并归纳总结钠的性质。
[教师引领]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钠漂浮在水面;游来游去;反应完后加入指示剂指示剂,变成了红色;钠反应得非常剧烈;烧杯内温度有变化;钠熔化了(师:看见融化了,然后贴到烧杯内壁上了);听到放鞭炮的声音;上层先是红色,下层还是无色等等。
[师生总结]浮(说明什么?密度比水小);熔(说明什么?熔点低,师追问:同时还说明什么?熔点低就能熔吗?产生了热量);响(说明了什么?产生了气体,也有热量,我们看到了气泡,其实是推着它(钠)在动);红(说明了?有碱生成)。
[教师引领]你知道刚才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判断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你的推测呢?
[教师演示]在针筒中里放了一小块钠,然后用针尖抽点水进来,推动针筒,点燃气体。
[学生活动]根据现象判断该气体是氢气。
[过渡]刚才实验那说明了钠能与水剧烈反应,那么现在还能说说刚才的预测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为什么不符合?
[学生活动]2Na+CuSO4+2H2O[=]Cu (OH)2+Na2SO4+H2。
[教师引领]根据这么多,我们要完善一下对它的认识?它的性质?微观结构解释:大家知道钠这么活泼,究竟是为什么?大家回忆一下钠的原子结构?钠最外层有多少电子?易怎么样?失电子表现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过渡]但是你看,它和硫酸铜没能在水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并不是它能力不够,而是这个环境问题,反而说明它能力太强,不能存在有水的体系里。假如,不是在有水的体系里,在熔融状态下,可能吧?
事实上这一点也就是钠可以和四氯化钛等反应,用于制备一些金属,那就要在熔化状态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完成预设的实验基础上,通过实验证明反应事实与预测有冲突,打破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就发生置换反应的思维定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创设一个较为适宜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实验中面对各种可能的实验现象产生探索的渴望,使学生形成一种踏实刻苦的科学作风。
3. 教学环节三:完善认知应用探究
[问题思考1]你能揭秘老师刚才滴水点灯的原理吗?
[问题思考2]根据今天刚才做的、讲的、看到的,我刚才就这么拿出来的,你觉得钠的保存合理吗?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影响它,你觉得钠应该怎样保存呢?
[问题思考3]钠元素离我们远吗?我们天天接触吗?那钠单质离我们远吗?而事实上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钠单质,都是化合物。那钠元素的含量很丰富的。
青铜器、铁器都好多年了。钠含量很丰富,它在元素里排在第六位的,但它用的时间才不过200年,为什么?
[问题思考4]现在你对钠的性质又多了一些(了解)了,从钠的性质你能预测钠有什么用途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问题思考与解决,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体验内容的认识,理解和建构知识,促进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对物质认识的思维品质。
四、对学本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生命本体,为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而设计,在了解学生特有的心理、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将学生当作学生看待,尊重学生特有的个性,提供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做到宽容,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以达到“无为之教”(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
1. 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在学生教育的课堂中,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各种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面对问题时如何联想、想象并解决问题。
2. 让学生会学
一个会学习的人,绝对不会去机械地记忆一些课本知识,把自己变成一台只能记忆的机器,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将所学知识与自身知识结构有机地融合,并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这样的学习方法,才称得上是会学。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首先是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进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其次也可以让学生形成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时间长了,学生便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将会让他终生受益。
3. 发展了学生个人的学习力
通过以学生为本的学习,在让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品质,特别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所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内化,转化为适合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个学习的过程是在学生团结合作、紧张有序的探究和思辨的基础上完成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特质恰当地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4-063-1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氛围一改往日的沉闷,取而代之的是精彩活泼的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现简直近乎完美。看着这些变化,我们在欣喜的同时,不禁也会有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课堂真实吗?这样的课代表着我们教师的日常教学吗?这样的课是否真正有效?新课改固然使得数学课堂更具活力,但我认为让学生“会学”才是根本,因此关注学生,让数学课堂回归自然显得犹为重要。
一、关注学习基础,制定教学目标
在一堂课中,教师是否清楚要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学到什么程度,直接决定了这节课的课堂效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我们要准确地了解各个学段各个领域所要达到的具体教学目标,在备课时要考虑到每节课的知识目标及能力价值感方面的目标,在质与量之间有一个科学的把握,让课堂适合学生、适合教材。更重要的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并不能机械照搬,更要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等内容的时候,教师不妨先提前了解一下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由于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前的生活经验等等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对于这部分的数学知识、经验是已经具备的,而且掌握的是不错的,而一部分学生也许还掌握得不够好甚至是初步接触。只有进行这样深入了解学情后,教师才可能制定出贴近班情的教学预设活动方案,让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都有表现的机会,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实事求是,而非止足于无效的虚假课堂繁荣。
因此可见,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让每个学生在获得同样知识的基础上都能够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
二、关注学习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低效或与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的无关的提问不但会影响整节课的学习节奏,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开发。反之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有效地课堂提问应该具备趣味性、指向性、启发性。
例如,在学年级认识乘法时,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时可以用乘法表示。因此在新授及练习时教师抓住重点,反复突显“这道题里有几个几相加”的问题,让学生在反复思考中,体味新知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只有几个加数相同时,才能转变成新的运算乘法计算。这一具体教学案例说明了在为了实现一节课教学目标的时候,有的问题是可以而且必须进行反复的提问,从而达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并且加深印象的效果。
在准备教学预案时,教师不但应该关注学习过程,对各个环节的提问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斟酌,所设计的问题的难度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的区别而呈现梯度。
数学课题对话,需要教师真正地放下身段。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师生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启迪,共同发展;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师生在精神悦纳中,释放自我,乐享数学。学生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更多地掌握课堂对话的话语权,积极地与他人交流,感受数学对话的魅力。
师生平等对话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教育中的平等对话也应该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乃至细节上。在我们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不再是配角,而是学习的主体。“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一堂精彩的课,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教师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新型课堂教学对话互动这一根神奇的杠杆,使教与学真正互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异彩纷呈。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思考,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创造人才,而数学课堂对话是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方面,它是一个综合性创造教育过程,只有引导学生经历综合的创新,并在这一综合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地探索、发现、创造,它才可能真正得以养成。
课堂的中心是互动的学习,是对话的过程。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空间,让学生与老师平等对话,促进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我有以下几点想法,具体说来,就是在师生人格对等、相互信赖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大胆表达,展现自我,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重视对话题的调控、交流的引导及对学生的鼓励、评价,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深化,数学素养得到提高,情感、价值观得到升华。
一、师生的互动,共奏和谐之歌
(一)创设情境,利于角色互动
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我为了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有时候改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来当小老师。
(二)合作学习,探究中的互动
针对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对话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就是这节课所要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即是每节课知识的核心。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话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利用集体作用,挖深挖透知识点,有利于学生准确牢固掌握知识。
(三)组织质疑,实现思维互动
“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学贵知疑。”要使学生多思善思,必须先会多问善问。
针对易混淆的问题或概念展开对话在教学中,有许多问题表面和内涵都有相似之处,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清楚区分是件不容易的事。采用对话的形式,让每个学生从自己认识到的不同侧面加以理解,则会事半功倍,问题就解决了。
二、学生间的互动对话,构建生命的课堂
(一)在互动中逐个解决问题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我尝试着让学生互动,每位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立的学习方式,但是每位学生又要与别的同学在课堂中互动,当他们与其他同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速度自主学习,就有了方向,他们不必“齐步走”,在小组里允许他们有差异,到课的结束时要同时达到教学目标,这样要注意将个别指导与班级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生生互动的形式。
(二)互动能让合作产生惊奇的力量
数学对话,需要教师准确地读懂学生。小学数学是学生的数学,是学生自己对生活现象的数学解读。教师不能只做教材的代言人,而应该善于稚化自己的思维,通过心理换位走进学生的世界,设计贴近学生思维层次的话题,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对话方式,使数学对话更有生命力。
课堂上学生说的是自己真实的感受,说的是自己真实的发现,说的是自己心理想说的真话,回归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自然、真实的状态。让他们互动对话,能促进彼此的进步。
(三)在联想中对话,发散思维
教师要善于和学生对话,推动学生在发现的过程中积极联想,即“触类旁通”。联想是对猜想结果的优选。一般说来,学生在天赋中就具有单向联想的能力,也就是让想象“顺着杆子爬”的能力。有些问题单靠某个学生的力量很难弄清,若进行对话,因为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维,很快就找到多种解决的办法,这样既解决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三、教学媒体的介入,实现人机的互动对话
在人机互动中要引导学生会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能够在课堂中较多的运用多媒体、电教、音响、图片等教学手段。能用图、表等数学语言简洁地表述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事情。人机互动中课件的引入是一个主要的媒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上电脑中图片的演示,动画的操作,便会让学生有一种从静到动,从模糊到清晰,从个体到发散的一个过程。课件的演示,起到的应该是启发学生的思路,扩张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的作用。从引入课件到有自己的一种反思,便是人机互动的更高层面了,如长方体的表面积通过课件的演示后,其中的计算公式便需要学生的创造性的思考了,因为借助了课件的演示,学生已经有了一幅很清晰的平面图形,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的公式的得出便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了。
在数学课堂上互动对话,建立了一个温暖愉悦的、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交流、真诚沟通,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相长。学生不再仅是“知识接收器”,而且还是“知识发生器”。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
数学对话,需要教师艺术地介入数学。数学知识的累计并不必然带来思维的发展,数学中的对话是一种充满理性的行为,需要师生密切关注对方。叶圣陶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课堂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交汇点,只有与学生的学习并肩同行,参与、引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在理解、运用、创生知识的过程中开放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数学对话中获得更充分的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1]黄爱华.《课堂教学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5
[2]吴立岗.《现代教学论基础》,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