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基本素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7 16:16: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的基本素养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研的基本素养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77-0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实验课是化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从理论课程的学习向从事科学研究过渡的重要桥梁。尤其是有机化学实验,以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安排为例,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分两学期开课,每学期100学时,共计200学时,是化学专业中学时最多的实验课程。本门课程对于巩固学生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其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有机化学实验课起到桥梁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地从理论学习的模式转入科学研究的模式,笔者根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评价系统的改革三个方面探索本科生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综合能力。

一、实验课教学观念的转变

1.任课教师在思想上重视有机化学实验课教学。本科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1],为其以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很多高校实验课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有机化学实验课经常被视为有机化学理论课的附属课程,一般年长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愿意去带实验课,最后只能安排一些新进的年轻教师去带课。与此同时,许多任课教师力求简化、敷衍了事,对学生放松要求,这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让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或是科研做得比较好的教师参与其中。这样,一方面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能将其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例如在《用脂肪提取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中,由于中间回流、提取的过程时间较长,我们可以采取先给学生讲解如何提取装置的组装,待装置搭建好,体系开始回流后,再讲解后面的实验内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空出时间,导致学生没事情做,凑到一起说笑,玩手机。另一方面,教研室多年积累的优良、教风、教学传统也会得以传承,起到了薪火相传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渗透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前沿科技知识,科研做得比较好的教师甚至可以将他们平时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讲给学生,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例如,在讲《化合物熔点测定实验》时,我们使用的是毛细管熔点测定法,而现在我们做科研一般是用数字或是显微熔点仪,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加精准,但我们为什么还要使用前者呢?这是因为毛细管熔点法虽然不是最精确的,但由于样品用量少、简便易行,还是被广泛采用的,而且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确认并采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验课,培养其综合的科研素质。大学生多年来学习过程中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如何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任课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首先是对有机化学实验认识观念的转变,跟理论课相比,实验课更要重视课前预习(很重要,这相当于科研工作中的文献阅读),还要消除学生的两个误区(即使是化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有机化学实验也会有极端的认识):一种是一说到有机化学实验马上就想到的是易燃、易爆、剧毒等,于是做实验时畏首畏尾;另一种是要有“奋不顾身,敢于牺牲”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就。这两种极端的认识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前者会对有机化学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后者容易在实验过程中造成事故。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有机化学这门学科。例如在实验中涉到有危险性的试剂或操作时都要重点强调(如浓硫酸、金属钠、乙醚等)。通过具体地讲解试剂的特点、性质和使用注意事项,既让学生对相关试剂、仪器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有助于学生养成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其安全意识。此外,还要注重学生其他科研素质的培养,如实验现象的观察、严谨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团队合作意识等,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无论是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将是受益匪浅的。

二、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1.课程讲解增加互动提问环节,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其中。作为教师不应恪守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不能照搬理论课教学的模式。通过实验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本门课程里所涉及的若干反应原理、实验方法和操作等,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的科研素质与能力。另外,实验课的教学不能像理论课那样只有教师在讲,讲完大家就去实验。有的教师把整个实验的内容讲得非常仔细,所有的注意事项也完全指出。即使这样也可能会出现两种问题:(1)学生做完这个实验并没有真正掌握该实验,他们只是“照方抓药”地完成实验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作用并不大;(2)还有一部分学生,实验做得并不顺利,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应付性地完成了预习报告这一环节,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实验。当教师在讲到关键问题或注意事项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也并不能理解其中真正的原理,导致实验过程中状况百出。因此在实验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能平铺直叙地讲解,要举一反三、前后知识联系,因为实验课上很多用到的知识都是理论课上学过的,同时多以提问的形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这样既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是一种监督,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此外,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能力。

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与理论课相比,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可以更丰富些,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就应该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其中。这个过程可以循序渐进,从前面说的提问环节可以逐渐过渡到让学生上台来讲(比如:实验原理或是实验中要注意事项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试着来讲解全部的实验课内容,让学生自己做一次“教师”。多媒体教学已经渗透到了所有学科,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实验室配备了投影仪,可以让学生将要讲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来讲解,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负责一个实验,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并查找资料,制作幻灯片,讲解完,其他同学也可以提问。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和注意事项的强调。这种教学形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形式,活跃了教学气氛。

三、评价系统的改革

有机化学实验虽然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一般只作为考查课,即其成绩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由任课教师打分。由于学分比较重,学生还是很重视的,如果只对教学形式进行改革而不改革成绩的评价体系,可能会造成打分的不公平。实验课的成绩一般由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几部分组成,但很多时候任课教师还是很看重实验反应的收率,这种考核方式引起的后果是学生只是片面地追求产物的收率,根本不注重实验过程,进而忽略了对于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等方面意识的培养。因此,只有将评价方式也进行改革,学生才会真正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实验、每一步操作。在基本按照上述几个方面进行评分的原则下,侧重于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两个方面。课堂上的表现,不只是实验操作,还包括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遇到问题时能否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实验结束后打扫卫生的情况等。在实验报告方面,不只是看其是否书写的清晰,还要看实验现象、收率、实验结论是否记录的规范完整,实验日期、实验装置图是否准确记录,以及课后的思考题或是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否做到了认真思考,并分析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上述这些方面是能够真正反映一个学生是否用心去做实验,是否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对于实验所得的产物,要综合分析其收率、颜色、状态等并给出评价。例如,如果一个学生本次实验不是很成功,但其操作规范,并且能够在实验报告中对其相应的结果做出合理的分析,那么本次实验的分数就不会太低。相反,如果某学生本次实验虽然结果很好得到产品收率较高,但在实验过程中有很严重的违规操作,或者书写实验报告时照搬教材或抄袭他人的实验结果,甚至杜撰实验数据,也要对其成绩适当扣分,严重者甚至要对其进行警告。此外,还要鼓励那些在实验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踊跃发言的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2],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对于在这些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要适当在其总成绩中加分。

四、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从学生的反应上来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所带班级的学生中,有的在国家大学生化学竞赛中获奖;有的出国深造;有的被保送到中科院或“985”重点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作为化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科研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2)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6-0036-3

1 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学科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1]。 2016年9月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热议,也必将带动中小学新一轮的教育变革和创新。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无数物理知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朱正元教授提出“从实际情况出发,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土法上马”的口号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物理教师。生活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意义重大。

2 “生活体验”教学内容梳理

根据物理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类:概念教学、规律教学、习题教学。基于科学素养要求,“生活体验”的教育功能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知识、过程方法、思维观念、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笔者以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为研究对象,对涉及“生活体验”教学内容与教育功能进行梳理。梳理结果如表1。

3 基于“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

基于“生活体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其教学内容与教育功能进行归纳,并针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3.1 通过生活体验,构建物理概念,突破学习思维障碍

案例1 “自感现象及其应用”的引入教学

教学内容:自感

体验名称:千人震

体验过程:用两节电动势为1.5 V的新干电池,几根导线、开关和一个用于日光灯上的镇流器。几位参与体验的同学手拉手成一串,和电池、镇流器、开关、导线连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经过一段时间再断开开关。当开关断开瞬间,同学们会有明显触电的感觉。

体验结论:当开关断开瞬间,绕圈(镇流器)本身的电流变化(减小)而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同学触电)称为自感。

教育功能:现在的学生动手机会少,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缺少观察和深入思考,因此学生很难构建物理概念。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活”起来,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促成学生主动地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从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2]。

教学建议:物理概念的建立必须借助于感性材料、理性的逻辑思维方法[3]。物理教师结合物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有意识地运用生活体验指导物理概念教与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3.2 通过生活体验,探索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案例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探究教学

教学内容:探究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体验名称:摇绳发电

体验过程:把一条大约50 m的电线绕成10 圈,电线的两端连在一个教学演示用的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电路。如图2所示,让两个同学东西方向站立,并迅速摇动这条电线,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情况;改变摇动速度再观察灵敏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情况。学生观察发现:摇动电线过程,灵敏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且电线摇动的速度越快,灵敏电流表指针摆动幅度越大。

体验结论:灵敏电流表指针左右摆动说明导体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了感应电流,且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跟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方向和快慢有关。

教育功能: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亲身动手体验,使学生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这样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将得到提高,同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科学素养的提升。

教学建议: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增加学生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历研究过程中得到解决一般问题的规律,从而建立概念或发现规律,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探究时学生的困惑,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3.3 通过生活体验,检验习题结论,深入揭示学科本质

案例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的习题教学

教学内容:(习题)一个轻质铝管放置在水平桌面,将带有手柄的柱状磁铁插入铝管内,当向外抽出磁铁过程中(忽略磁铁与铝管间摩擦力的影响)( )

A.桌面对铝管支持力等于铝管所受重力

B.桌面对铝管支持力小于铝管所受重力

C.当磁铁拔出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铝管会跳起来

D.无论磁铁拔出速度多大,铝管不可能跳起来

体验名称:磁铁吸铝管

体验过程:一个轻质铝管放置在电子台秤上,读出台秤的示数,将带有手柄的柱状强力磁铁插入管内(保证强力磁铁不与铝管内壁接触)。如图3所示,将强力磁铁从铝管拔出,观察台秤示数的变化;再将强力磁铁以较大的速度从铝管拔出。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自己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体验结论:当强力磁铁从铝管拔出,铝管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所以铝管产生感应电流,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对铝管产生向上的磁场力,因此台秤的示数减小;当强力磁铁拔出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对铝管产生向上的磁场力大于铝管所受重力,因此铝管会跳起来。

教育功能: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这是一种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现在的物理课堂缺少这种“物”的东西,而从认知的角度来说,“理”是建立在“物”的体验上,经历了“物”的美好才能激发“物”的本质[4]。

教学建议:习题教学中教师若能用实验模拟出题目的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目睹实验结果,这样能降低学生认知的难度,从而也便于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

综上所述,物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具有很的实践性。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不能脱离生活实践,如果将生活体验式教学有效地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之中,引导学生重视实验、重视参与、共同建构,那么我们的学生定能学有所用,切实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实现现代化建设中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3)

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教师对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真正将其作为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的目标。因此,往往是手握“旧船票登上新客船”,学生的“伪经历”“被经历”现象时有存在,浮华的形式主义做法屡见不鲜。学生模仿了“经历”的“形”,未真正领略其“神”,没有真正的经历,缺乏积累活动经验的时机,丢失了积累活动经验的热情。另外,课程目标的变化让一部分有惰性的教师措手不及,对于新课程提出的基本活动经验还很陌生,更谈不上在平时的教学中去关注了。

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数学课程标准》的修订,改“两基”为“四基”,把“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作为教育目标提出,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

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呢?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这样理解: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形成和积累的过程性知识。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第二,是经验的。经验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第三,是活动的。主要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究活动。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但这种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动态上看,它是过程,是经历。“数学的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上,表现在思考的过程上。”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从而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世界上的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如包饺子,你不亲手包是不可能会包的;盖房子,不论怎么讲,你不亲自参与是不可能会盖房子的。所以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理清如何去提出问题,如何去思考、分析问题,如何去反思,帮助学生逐渐积累这方面的经验。

一、引导学生经历充分的、多样化的体验,积累探究性经验

探究性学习的数学体验从何而来?是教师启发、诱导就能得到的吗?笔者以为,体验是置身特定情境下的感受,它一定是学生真切的、发自内心的感受。积累探究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的,它更强调的是一种严谨的追求、丰富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因此,创设的特定情境应该“大气”,学生经历的活动应该“开放”。在这开放性的活动中,学生打开视野,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才能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如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每桌学生准备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装有四个不同的三角形(等腰和不等腰的锐角三角形各一个,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另一个信封里装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然后围绕“利用信封中的这些材料剪拼、加工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要求,自由操作,自主探究,开放的环节赢得了丰富的课堂回报。生1:把三角形沿着两边的中点剪开,然后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生2:先找到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然后沿两个中点分别作底边的垂线,再沿垂线剪下两个小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补在上面的三角形上就成了一个长方形。生3:把两个相同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生4:把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生5:把两个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这个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巩固从一个图形上(上一节课教学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割补的方法,“启下”是要学习用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的推导方法(下一节课将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其次,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它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材料的丰满、丰富,使得学生的探究更具价值,学生经历了如何割、拼图形,获取了怎样转化的活动经验,积累了探究活动“拒绝特殊”、要有一般性的经验。

探究经验的获得应该是一个不断猜想、验证、思辨的过程。学生在探究中多次尝试、思考、追问,体会越来越深,所积累的活动经验更科学、更丰富。

二、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学生在上学前、在校外已经接触、遇到过数学,积累了一些原始、初步的经验。他们对于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沟通生活中已有的活动经验,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活动经验生活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学生有着很多日常数学或生活数学的体验,所以我们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生活经验直接拿来或通过类比对接进行数学化处理,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促进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改造或重组。

三、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的过程,积累有效操作的活动经验

“智慧自动作发端”,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看得见、讲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到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学生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获得的操作经验才会积极、有效。

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传统教学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一个三角形或梯形,移到另一侧,拼成长方形,再引导观察、比较,推导出公式。其实,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这样的操作似乎太顺利,太平实了。学生在中年级已学习了平移、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用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并且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之前,教材有目的地安排了准备课“面积是多少”(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第10页),此时学生已有了相应的图形认知和平移、割补的活动经验,所以对于转化平行四边形并不陌生。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动手剪拼平行四边形,就弱化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缺乏挑战性。实际教学中,先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动态的想象,借助表象在头脑中进行剪和拼的操作,再用手比划出剪移后的样子,试着用语言描述出长方形和原先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再把头脑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外显出来,进行验证确认,如发现错误再进行纠正。

此案例中,在有了清晰可调度的表象积累后,学生再开展丰富的想象活动,进行表象操作,在更高层次上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这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中,所积累的迁移的经验、证明的经验、想象的经验也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了活力,更具考验性、前瞻性。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操作是为操作而操作,学生没有进行深刻的体验和深入的探究,缺少数学思考,就不会获得丰富、深刻的经验。因此,学生的动手操作不仅仅是直观、形象的“手指运动”,而且是充满着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学生经历着具体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具体化的过程,使得操作经验与思考经验、策略性经验有机融合,从实践与创新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

四、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积累建立数学模型的经验

抽象概括是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关键性手段,也是建立数学模型最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比较、发现后,获取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再引导从许多数学事实或数学现象中舍去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构建现实问题的数学模型。学生经历了抽象概括的过程,积累了如何建立数学模型的经验。

抽象概括,舍去了与数无关的具体情节,把反映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抽取出来,用关系式概括,形成数学模型。其实,许多数学问题貌似不同的数学情景的背后,往往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型。因此,抽象、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形成一般化的认识,构建数学模型,积累了具体问题抽象化、形式化的经验。

五、引导学生经历反思推广的过程,积累情感、思想性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就学习群体而言,活动经验又具有多样性。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交流、总结,帮助学生经验显化,变“隐而不露”为“显山露水”。在反思中,感悟思考、探究的经验以及具体操作经验,并设置新的冲突,促进认知的触角不断拓展,这种经历促使学生形成善于推广、举一反三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获得一种思想的熏陶。同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成功或失败的经历,交流对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美的感受,能有效促进情绪体验的发展。

比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在课的总结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的,中间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反思、交流)学生纷纷发言:生1:我一开始是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但太繁了,后来就觉得应该研究更简便的方法。生2:我一眼就看出了从平行四边形中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到另一边,就转化成了长方形。这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方便多了。生3:只要沿着高剪开就能转化为长方形,所以不一定是剪三角形,也可以剪梯形。生4:我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在比较两个图形的联系时,误以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后来在同桌的帮助下发现错了,看来以后学习中还是要细心观察。

篇(4)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中职本科学生学情分析。现阶段来看,中职本科院校的学生部分生源来自于农村,这些学生个别是由于家庭困难放弃了就读高中的机会,个别学生是学习成绩较差,家里边没办法送到中职院校去学一门手艺。现在国家提供了中职生的继续深造条件,他们中那些可望继续深造的学生有机会继续去学习,因此构成了中职本科生的生源来源不均匀。

中职学校的培养方案决定了中职生以专门的技能学习为主,因此导致了中职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较差,在升本后的学习中对文化课的学习较为吃力。2016年以前中职升本考试科目共六门,分别是语、数、外、计算机、专业综合和技能考核,其中语、数、外分值均为100分,计算机60分,专业综合300分,技能考核100分,总计760分,但是在实际录取时控制分数线却很低,以2015年辽宁省的中职升本考试控制分数线来看,文化课的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80分,专业课的录取控制分数线85分。虽然中职升本考试文化课难度明显低于普通高考,但从中职升本入学考试的成绩来看,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英语和数学更是他们的弱项,他们的职业技能方面较强,较好地体现了中职学校突出技能培养的特点。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在中职本科生的培训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训是重中之重,而素质的培训是可以融入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校园文化的建设直接展现了学校的精神面貌以及学校的文化风格等。在现在的中职本科院校中加强学生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校的集体活动中能够培养起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良好的氛围。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永远是一个院校建设中的重点工作,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塑造一个安定的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具有汇聚人心,展示校园形象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会产生着影响,这种影响是其他的教学影响不到的。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可以开展各种各种的文体娱乐活动,可以组织各种的技能竞赛,建立学生团体社团。让学生在自我的培养中提升自己的素质,在提升素质的同时全面的推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合途径的研究

确立二者融合的基本原则。在现在的中职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培养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建立中要保证两者之间的建立原则,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性建设,而学生的素质建设又是一个学校的基础性建设,21世纪是倡导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重要时代,在中职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地将这点体现出来,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要调动各种因素,使各个环节在建设中都能够相互协调,做到统筹一致。校园文化的建O与学生的素质培养关系到了学校的整体育人目标以及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师生员工之间的整体性。

构建教学和学生工作的融合主体。中职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涵盖了全校的所有师生,需要全体师生以及学校党政部门的全力配合,共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与紧抓学生综合素质的工作中一方面党政部门和学生工作者都应该明确工作的内容,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不断地整合资源,进而赢得全体师生的共同支持,形成一个全面融合的局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建设中要建立起一个系统有序的主体队伍,要加强对主体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提升主体队伍的相互促进和相互监督水平。

篇(5)

中图分类号:G4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9-0183-03

一、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要培养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应弄清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但目前对本科生科研素养的构成要素尚未达成一致的看法。国内学界对科研素养构成要素的分类主要有三种:因素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动态结构分析法[1][2]。笔者比较认同的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将科研素养分成四个要素: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精神。科研意识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对科学问题的探求欲,通俗讲就是“想不想做研究”。科研知识是指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科研能力是信息获取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的能力、实验和实践能力、发明创造的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等的综合体现。科研精神是科研素养培养的保障,同时也是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意志品质。由以上科研素养构成要素的解析可知,科研素养对于本科生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后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研素养内涵的明晰为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二、科研素养培养的思路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普通本科院校。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特色的本科生。其中创新能力是学生能长期持续并较好发展的原动力,科研素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目前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功能材料、金属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四个材料类专业,材料类专业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工艺性、实践性和研发性较强,学生毕业后不论是继续深造还是进入材料企业工作都将会面临着材料生产工艺优化、新材料产品研发等任务,因此,科研素养的培养对材料专业本科生尤为重要。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在课堂内、外皆可进行。我们对照前面所述科研素养的内涵,提出材料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思路:首先在新生专业教育、材料专业导论课及专业课程讲授时引入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其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其次,引入“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对学生自行组织团队申报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指导,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下面将以我们提出的“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在我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中的实践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三、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实践

(一)项目的选择

既然是基于项目的科研素养培养模式,首先应弄清什么项目才能成为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载体。考虑到我校是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生源的质量相对于重点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项目选择尤为重要,过难过深的项目对我校学生而言可能是不合适的,项目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完成,将有可能因此失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将具体的科研项目的任务进行分解,挑选出一些本科生经努力可完成的研究内容形成子项目,然后对有意愿参与项目的学生的自学和基本素质进行初步评估,同时兼顾学生自身的兴趣和意愿,将学生与项目进行合理的匹配。此外,我们也鼓励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项目,一方面积极申报学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争取经费,我们在学生项目申报时予以指导,对项目的研究内容和难度提出合理建议;另一方面我们对学生提出的项目进行评估,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支出对有价值的、未申请到学校经费的项目进行资助,这些由学生自己提出的项目,他们的兴趣是非常高的,这对后期项目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

(二)本科生的遴选

这种基于项目的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模式,由于项目的有限和地方性院校科研资源的相对不足,目前参与的只能是一部分本科生,因此,参与项目的本科生的遴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2005级开始对学生进行遴选:当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我们选择一些对材料科学研究有兴趣、有热情,且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担任科研助理。学生对科学研究有兴趣、有热情,换言之,就是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通过参加科学研究提高自身能力的意愿就成功了一半。当然学生对材料科学研究的浓厚的兴趣应通过新生专业教育,大一开设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导论》等课程的学习建立起来。其次,学生学有余力也很重要,毕竟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正常的教学任务是首先应完成的,本科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具体的培养过程

篇(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0sk094],

2012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2012SQRW024]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1]安徽省是一个拥有670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其中农村人口比重超过77%,由于农村人口的义务教育主要在农村进行,因此,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然而,目前安徽省农村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结构,还是基本素质方面,都十分薄弱、令人担忧。因此,全面了解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整体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改善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的质量,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皖北的阜阳市、淮北市,皖中的合肥市、六安市,以及皖南的黄山市和池州市等6座城市的53所农村小学作为调研基地。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教师问卷200份,学生问卷100份),回收问卷296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达98.31%。调研农村小学教师共197名,农村小学生99名。其中男教师83名,女教师114名,教龄为1-10年的教师22名,11-20年的89名,20年以上的86名。

(二)研究方法

对于调研活动开展,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对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问卷有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主要以教师问卷为主。对于问卷结果分析,本研究主要立足于教师的性别和教龄两大视角,以教师基本素质的四个维度为着眼点,采取“频率差异”的统计方式,对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剖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职业道德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是教师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上的稳定特征。[2]本研究从教师对事业、对学生、对自身、对集体四个方面考察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对教育事业的道德素养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略高于女教师,尤其在职业自豪感上。同时,教师对事业的道德素养也存在教龄差异,教龄在20年以上的老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明显高于中青年教师,教龄在1―10年间的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最低。

(二)科学文化素养

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而具有的科学素质和文化修养,以及由此进一步形成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从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两大方面对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进行考察。经过调查发现,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的科学文化素养,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男女教师的教育名著的阅读量均不大,普遍没超过5本。而在专业知识方面,则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高于老年教师,而在教学信心上,老年教师略胜于中青年教师。

(三)教学能力素养

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是指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本研究从教师的基本技能、教育教学能力、教学管理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四个方面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素养。调查显示,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男教师和青年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的频率高于女教师和中老年教师,而女教师和中老年教师更倾向于借助板书开展教学。在教学管理能力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相当。但是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存在教龄差别,教龄为11―20年的中年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略高于青年与老年教师。在教学科研能力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女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略多于男教师,老年教师的教学科研经历要比中青年教师丰富。

(四)身心发展素养

教师的身心发展素养是指教师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所应具备的条件,及其身心的基本情况和典型特征。调查显示,在身体素养方面,既存在性别差异也存在教龄差异,男教师的身体素养略高于女教师,中青年教师的身体素养略高于老年教师。在心理素养方面,性别差异显著,男教师的心理素养比女教师略高。同时,教师的心理素养也存在明显的教龄差异,中老年教师的心理素养略高于老年教师。

四、思考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显示,较之以往,近年来,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有很大的进步与完善,尤其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整体水平较高,但是仍存在如下突出问题:

第一、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全省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认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缺乏职业自豪感。这主要由于社会对教师职业认识的观念还未完全正确转变,加之农村小学教师现实处境――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苦、工作量大,导致相当多的农村小学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缺乏工作热情与职业自豪感。

第二、在科学文化素养方面,全省农村小学教师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充实。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初始学历偏低,缺乏继续教育与进修的机会,即使有职后培训机会,也只是流于形式,未能使农村小学教师真正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在教学能力素养方面,全省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基本技能(如:外语、普通话、计算机)薄弱,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偏低。原因除缺乏进修培训外,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繁重,无暇搞科研,此外,农村小学经费不足、信息不畅、科研条件差,致使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滞后,热情不高,能力亦不足。[3]

第四、在身心发展素养方面,全省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心理负担过重,身体健康状况堪忧。人们对农村小学教师期望过高;农村教师的工作繁重、待遇低生活负担重、卫生保健意识不强、卫生保健知识匮乏,缺少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农村地区的卫生保健机制不健全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

由于教师素质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并建立起一支职业道德素养优良、科学文化知识充实、教学能力强硬、身心发展健康的农村教师队伍。针对以上当前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存在的突出问题,本文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1、提高工资待遇,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小学教师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缺乏职业自豪感,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小学教师收入处于教师收入的最底层,同工不能同酬[4]。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缩减城乡教师工资水平的差距,这样既能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自豪感,也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2、严格教师准入机制,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科学文化素养水平。

由于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初始学历偏低,致使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必须严把“入口关”,适当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准入门槛,对农村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5],这样才有助于全面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水平,使农村小学教育可持续地向前发展。

3、落实继续教育工作,增强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

针对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计算机、普通话、外语等基本技能薄弱的现状,相关部门要认真承担起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和职后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国培计划向农村小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修学习机会,必须认真落实,勿要流于形式,使农村小学教师的基本技能真正得到改善与增强,顺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4、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学研究已成为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大对农村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增强农村小学科研的硬件条件,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这样才能改善当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偏低的现状。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

教师身心健康是成功教育教学的基石。因而,学校应该把教师的健康检查置于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体检,为教师配备必要的图书、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等设备。同时,也应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学校的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有助于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

6、充分发挥国家“特岗计划”的调控作用,为农村小学输入高素质的教师

“特岗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有利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农村教育工作,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须深入落实“特岗计划”,为农村小学输入更多高素质的大学生,从而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S].2010-7.

[2]黄卫明,桑青松.安徽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 [J].中国科技论文,2007(7).

[3]马广宇.对提高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1(6):127-129.

篇(7)

动物实验是护理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中,动物实验以其独特的直观性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起到可触、可感、可悟的功效。近年来,我校在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条件开展了小白鼠、家兔、豚鼠、牛蛙、蟾蜍等动物的实验。通过动物实验,让学生感受到近似于人体对各种药物、各种刺激的反应。因此,动物实验是护生适应护理教学、工作的第一关,只有让学生逐步接触动物,才能使护生不断适应专业。同时,通过动物实验,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科研素养的启迪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动物实验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生物与免疫》、《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尚未学习专业课程、在没有临床体验的情况下学习这些课程有一定难度。因此,积极开展动物实验,在动物实验教学中给学生以临床真实情景的呈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如《病理学》的空气栓塞实验,实验中由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正常的家兔静脉内注射空气,然后及时观察并记录家兔因空气栓塞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让学生既复习了解剖生理知识,又加深了空气进入血管后可以引起静脉栓塞导致死亡的认识,为其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又如《病原生物与免疫》的豚鼠过敏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给豚鼠注射发敏物质后迅速出现烦燥不安、全身抽搐,呼吸急促、大小便失禁、休克直至死亡的过程。让学生真实体验到ⅰ型起敏反应对豚鼠(人体)的危害性,增强了护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注射青霉素等易引起过敏性休克药物必需做皮试重要性的认识。 

 

2 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较好基础 

护理工作涉及病人的身体健康及至生命,护理人员除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外,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目前,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加上入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过度关心和宠爱,学生娇生惯养,常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表现出自私自利、缺乏爱心、缺乏工作责任心的现象。因此,职业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良好的素质教育,并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就教师而言,在教学中要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 

 

3 为学生科研素养的养成打下一定基础 

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为各用人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要初步具备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医学科研通常采用动物实验来进行,而医学基础课程的许多实验也要通过动物实验和动物模型来完成。因此,职业学校应充分利用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科研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科研素养的养成打下基础。老师在设计动物实验时,可穿插科研基本程序,如《生理学》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实验,可引导学生来设计实验。因为这个实验涉及到神经调节,要研究的是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中不同部分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些作用可用人为的方式来改变,以此观察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与心血管活动的关系。设计时要确定观察心血管活动的指标,如血压,可以设计一个具体的反射弧,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来设计实验项目。实验结束时应向学生解释,作为科研过程的实验观察必须反复多次的重复,结果需经统计学处理才能做出结论,使学生大致了解科研的基本程序[1]。 

4 为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同情之心、仁爱之心是医学人文观的主要内涵,是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须具有的职业素养。患者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精湛的技能,更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浓浓的人文情怀[2]。动物实验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医学基础课程的动物实验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同情之心、仁爱之心,要求学生具有尊重一切生命的理念,严肃对待实验,在实验中最大限度地人性化对待动物,尊重试验动物的生命,在人道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如在实验中,不任意折磨有感觉的动物,不让动物处于疼痛难忍的状态,不能将未完全死亡的动物随便扔进垃圾箱或掩埋等处理,培养学生树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 

 

5 为培养学生的伦理道德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在全面推进医改的大背景下对医务人员的伦理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伦理道德教育意义重大。护理教育应抓住医学基础课程开展动物实验课的机会,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护理工作中处处有伦理,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护理中的各种道德问题,促使护生养成忠于职守的素养,为今后工作中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能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去护理每一位病人、为提高护理效果打下良好基础;在动物实验课中,鼓励学生提出、维护、质疑或反省各种护理中的道德评断,让学生认识到因为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而引起的各种争议,努力按动物保护法规定的有关动物福利与实验伦理进行操作[3],促使护生养成良好的尊重病人生命、尊重病人人格与尊严、尊重病人生命价值等职业道德素养。 

综上所述,医学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常要开展动物实验,卫生职业学校在开展动物实验教学时要与专业岗位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让人体的正常和病理反应在动物身上呈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注重职业素养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工作时能做到一丝不苟,具有有强烈的责任心;适当传授科研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树立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伦理道德,为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一支庞大的专业化高职教师队伍已逐步形成,高职教师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高职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不对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素养日显重要。高职教育发展的这种新要求和高职教师角色的转变把教育科研推到了高职教育工作的前沿位置,高职教师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来也成方兴未艾之势。

参与教育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育思想的传播,有助于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和职业志趣的培养。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同时,无论何种规模、何种类型的教育科研活动,最终都要以论文、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把成果发表出来,让同行评判、分享和借鉴。因此,教育科研的价值还在于它能推动学科或专业的发展进程。高职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这种新的时代要求和教育的发展规律,不断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以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二、当前高职教师应着力培养的科研素养

笔者以为,在当前社会创新这个大环境下,高职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应积极关注并主动培养以下基本的科研素养和研究能力。

1.高度的科研责任感

教师担负的社会责任是培养下一代新人,培养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我们要想在未来的世界之林占据坚实的地位,就必须在培养我们未来社会的创造者――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上下一番功夫。教师所具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不仅是教书育人,还要研究怎样才能教好书育好人。高职教师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更应好好研究当代高职教育的新问题和高职学生的新情况,探索高职教育教学规律,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者。一句话,要本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而工作和研究。

2.敏锐的科研判断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科研的内容非常丰富,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很多。对于在科研上刚刚起步的高职教师和研究者来说,要密切关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现状和动向,研究那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实效问题。特别是应该选择适合本职工作需要的,或是具有本部门前瞻意义的,或是选择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已有人着手研究但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学会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作为研究方向。因此,所谓的教师科研判断能力就是要有把握时展要求的、能够着眼于高职教育的效能和价值研究的选题判断能力。

3.强烈的科研参与意识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过:“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思想观念的改革。”现在普遍存在某种错误的观念,就是有些教师将教育科研神秘化,认为教育科研高深莫测,那是科研机构、教育专家的事。“教师的职责现在是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一线教师要来个观念上的大转变,充分认识教育科研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敢于花大力气去研究和探索。许多科研的选题往往是那些尚未有人研究或虽已有人着手研究但尚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论题,在这个范围内去选题和研究,固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下功夫钻研进去,就一定会有收获。只有积极参与,教师才能不断提高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

4.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和资料的收集与管理能力

达尔文说过:“方法是最重要的知识。”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掌握基本的方法。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自然包含了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首先,要重视选题。选择适应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选择自己有浓厚研究兴趣的,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业务特长的,选择自己占有资料较为充分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要寻找空白点和薄弱环节。其次,要学会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了解前人的研究情况,积极吸纳别人的研究成果。第三,要严格按照计划和具体方案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尤其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第四,要善于归纳总结,了解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写法。

限于目前高职教育很大意义上还停留在传统教育模式的一般性改良阶段,师资队伍还未快速转型,没有及时跟上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步伐,不能有效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因此,要深入研究高职教育问题,信息的收集、借鉴和使用是必由之路。为此,需要高职教师牺牲自己业余休闲的时间,多做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从中积累科研经验和科研能力。

与资料的收集紧密相连的就是高职教师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任何一个教师最基本的工作素质,也是科研型教师不可或缺的必备素养。因为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对该专业就不能具备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谈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管理以及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就会勉为其难了。

5.应有的学术道德与法律意识

现实中不难看到,由于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也有的教师自己的科研成果被剽窃,而不懂得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对自身和教育事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害。高职教师的学术研究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使学术研究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服务,既不能搞歪门邪道,危害社会安全,也不能搞学术腐败,沽名钓誉,降低自己的学术品位。因此,高职教师要增强自己的道德和法律素养,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做到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内从事科研工作。

三、培养高职教师科研素养与能力的策略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的灵魂。高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科研型和创新型教师。硬件建设对科研的重要作用已成共识。本文重在强调高职教师自身的科研软环境建设。

1.加强理论学习是基础

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社会,客观上要求教育的主题发生根本的改变,而高职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教育研究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则必须加强学习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的教育理论。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对教师的教育科研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等。同时,要力求把目光由三尺讲台迁移到国外教育改革的大舞台,积极搜集国内外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改革的信息与资料,并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消化。把这些理论及信息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并适时地付诸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研究探索,为高职教师科研素养与能力创新提供现实基础。

2.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不断进行教研尝试是保障

高职教师要提高科研素养,除了刻苦学习、勤于思考之外,还必须认真钻研、勤以实践。要从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教育教学环节,以及当今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热点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成功来源于尝试,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不少高职教师对科研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缺乏亲自动手动笔去做的勇气,因而即使有过很好的科研灵感和思想火花,也时常错失创新的良机。高职教师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善于从日常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改革试验和研究。正是在这种不断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高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才能得以建构起来。

3.加强教育科研相互合作、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是关键

在科研问题上,高职教师还应加强教育科研的相互合作。首先,要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出一个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和互相帮助的科研氛围,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次,要加强与地方科研部门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协作,通过他们的指导和帮助,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再次,要加强教与学的合作。高职教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因而在提高自身科研素质时还应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过教与学的合作,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获得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这既能达到教学相长,也能为科研积累广泛的素材,最终为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帮助。

总之,要使科研结硕果,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高职教师只要勤学不厌、勤思不怠,大胆尝试、努力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素质,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型教师。

参考文献:

[1]董世春,毕秀华.怎样才能成为科研型教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6):83-87.

篇(9)

科学研究过程实际上是通过信息的交流,对信息进行创新的过程。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获取、使用、创造和传递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对前沿科研信息的敏感意识;对信息的基本操作能力,即能主动、有效地检索信息、对信息进行质量评价、提炼和整合后充分应用;信息创新能力;信息道德。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否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准确评价和充分吸收信息,不仅对本身的科研活动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高校整体乃至国家的科研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信息素养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研工作是一个创造性、探索性和累积性的工作,各个阶段都离不开科研信息的使用。可以说科研信息贯穿了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协助科研人员寻找突破口,加快科研进程,提高科研水平和成果产出率。

(一)选题阶段,促进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

准确的选题是科学研究的良好开端,甚至可以说是成功的一半。在选题阶段,科研人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地、准确地对他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对各种数据进行计算,了解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现状、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避免重复劳动。同时,认真检索本研究领域中已获得资助的项目信息,找出尚待研究的问题,确定选题,以及对此选题的合理性进行综合和分析来证明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具体研究内容、技术关键,从而完成课题论证工作。此阶段是科研人员已具备的知识和获取的信息有机结合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经历了这个过程,在开展研究工作时才能节约时间,目标明确,少走弯路,避免人力和时间的浪费。

(二)研究阶段,保证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科研人员所开展的每一次科研工作,全过程都离不开获取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和应用。科研人员结合课题的研究计划,随着课题的进展情况,有步骤地查找、搜集、提供参考数据、工艺、方法、标准等有利于扩展思路的有关资料,与课题研究密切配合,同步发展。占有的资料要体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最新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最新理论与发现,代表学科最高水平和发展方向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料,保证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进行理论推导时资料丰富,数据翔实,引据充分。如果研究有实验阶段,这时研究人员需要了解国内外同研究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材料、实验方法和手段等,需要追踪同类科研课题的进展情况,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手段来证明原先设想的正确性,以期得到创新的成果。由此可见,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的信息对科学研究起到启发、调整、充实和提高的作用。

(三)总结阶段,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通过获取的信息,一方面促进成果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对比分析客观评价成果的水平。在此阶段,科研人员要按照研究预定的成果目标和水平,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包括对比资料,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信息,高标准对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从而阐明该研究成果的水平、意义和价值,为研究工作的鉴定提供参考依据。也同时促成科研人员及早发现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成果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使研究工作最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完成。

篇(10)

高校教师作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拥有者和传递者,背负着开展教学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及其重要。

一、高教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内涵

高校教师专业素养是指高校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调整和处理与同事、与学生、与领导、与社会、与工作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观念和行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包含普通常识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即指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工作的技巧和能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应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的素养;能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素养;具有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能力的素养。

二、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性

1、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社会地位的提升,实现荣誉感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教育环境的变迁,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如果高校教师一成不变、不思进取,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就很难化被动为主动,无法理清教学和科研的思路和方法,难以明确教学和科研的目标,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进而优化个人的职业生涯,提升社会地位,实现荣誉感。

2、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最为重要的资源,其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在经济、政治、思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的不断增多,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展,高校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已发生变化,从从前的“春蚕”、“蜡烛”、“园丁”到现在的“简单执教”、随意的“拿来主义”、“现世俗化”,已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分析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和缺失。所以,教师只有也唯有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促进高校事业更快发展。

三、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首先,学习和思考是提升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优化自己的思维、激发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素养。其次,完善的培训制度是手段,各高校应制定必要的培训制度和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培训体制。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以后,他就会关心自己所获得的报酬,并且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所以,无论是何种方式和动因促进高校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最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提升专业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归集到提高教师收入多少的问题上来。教师收入的多少又在于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其中分配方案的基础性、核心性问题在于工资结构的设计。

四、绩效工资改革的现实背景及现状

2006年7月1日,人事部、财政部推出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开始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指明了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并决定2010年1月1日起在事业单位中执行绩效工资。江苏省人社厅和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省直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142号)、《关于省直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苏人社发〔2012〕154号)文件。根据这些文件的相关精神,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中的绩效工资部分作为此次工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正在事业单位逐步分步进行,高等院校是此次绩效工资改革的重点单位之一。

五、绩效工资的基本内涵及框架

绩效工资,是以人为中心,以岗位设置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提高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目的,根据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社会服务量以及其他各种业绩作为分配要素来进行分配的工资制度。我们可以运用绩效工资结构比例的调整对教职工个人努力道路的导向作用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激发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创新能力。根据文件规定,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础性绩效工资是国家或者省市以文件的形式直接给予的标准,而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总量控制的基础上由各高校自行制定方案进行实施。

基本上,各高校制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框架为基本津贴、目标津贴、业绩津贴等部分。基本津贴:依据本人聘任的岗位确定,体现个人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担负的责任;目标津贴:依据各学院、各部门完成目标的情况和目标考核的结果进行分配,体现各学院、各部门的综合实力;业绩津贴:依据个人教学科研工作的成果、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确定。基本津贴及业绩津贴的影响因素及权重如表1所示。

六、设计促进教职工专业素养发展的绩效工资结构

二级学院对教职工的具体情况更为了解,更清楚用何种方法、手段更为有效地激励教职工素养的提升,能做到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灵活变通。因此决定了我们在做奖励性绩效工资设计时,应实施打包二次分配,根据各种影响因素所占的比重,及各二级学院业绩在全校业绩中所占的比例计算如何打包。然后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校总的指导原则及各二级学院的具体情况自行制定科学、合理、公平、体现绩效的二次分配方案,报学校审核并批准后按二次分配方案实施分配。

根据各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学校发展的侧重点、大学科研程度和研究生的拥有量等,我们可以将各高校划分为教学型高校、科研型高校和综合性高校。教学型高校比较侧重于教学,是以基础学科的教育为主,且多以本科教育为重点,需要应用型技能人才,着重教学能力。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提高教学工作所占的权重即X4、X5。通过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使教职工努力的方向与学校发展相一致,致力于教学能力的发展;研究型学校与普通院校相比,研究型大学较侧重于学术研究,同时兼顾教学,需要学术型研究人才,看重科研能力。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提高科研工作所占的权重即X6,通过收入分配的导向作用,使教职工致力于科研能力的发展;综合型学校实施多学科均衡发展策略,专业覆盖面广,但也有各自的优势专业。人才培养应该致力于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综合素质过硬,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有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以技术开发,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同时并重,因此我们在奖励性绩效工资方案时,应合理并重地分配教学工作X4、X5和科研工作所占的比重X6,来引导教职工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发展齐驾并驱。

教师专业素养中不光包含专业知识、理论知识、教育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显性知识、显性素养,还包含很难被清楚地识别和分享的隐形知识、隐形素养。隐形素养不易表达、结果分散、逻辑混乱、稍纵即逝。如想隐形知识、隐形素养转化显性知识、显性素养,化分散为聚集,化混乱为秩序,抓住机遇,把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到最显著面,这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如何激励教师愿意花费这个时间和精力来化隐性为显性是个重点和难点。从绩效工资结果设计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挪出一块来专门用于此项的奖励。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下一篇: 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