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16: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区,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以及奇特瑰丽的“喀斯特”地貌,这些,构成了独特的广西民族文化生态。广西地处岭南西部,自古为“百越之地”,属西瓯骆越故地。越文化、滇文化、楚文化、中原汉文化、客家文化、壮族骆越文化均在此交汇,造就了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并由此衍生出独具特色的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特点包括:
1.地域民族性突出广西是多民族的省份,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广西不同民族、不同支系、不同地域,有其不同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例如民居建筑,有汉族庭院式的民居、园林式的山庄、南洋风格的骑楼,有客家围屋,有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等等。再如服饰,广西12个世居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同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又有各式各样的服饰。另外,战国至东汉的左江岩画,绵延分布在200公里的左江沿岸,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其中著名的宁明花山岩画全幅画长135米,高44米,画有朱红色人物1300多个,最大的高达3米,最小的仅0.3米,间有少量兽类和器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广西的铜鼓文化习俗仍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白裤瑶的打铜鼓和砍牛送葬、壮族的青蛙节打铜鼓和祭蛙求雨仪式等都体现了广西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2.具备地区国际化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周边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接壤。在文化上,广西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有较长期的民间交往历史,民间习惯、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相通之处。
3.多种民族亚文化并存,既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极具兼容性从地域特点来看,以柳州为界,桂北饮食以咸辣为主,其重要民间艺术戏曲——桂剧、彩调剧,与徽剧、汉剧、湘剧、祁剧有密切的历史血缘关系,带有明显的楚文化特点;桂南以粤文化为主要特征,融合了疍家文化、越文化的元素,民间以粤语为主要语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和宁明等地的天琴表演同时带有壮族文化的特色,粤剧、师公戏、丝弦戏、采茶戏同时并存;桂西以古老壮族的密洛陀文化为主流,是黑衣壮、蓝衣壮等古老壮族聚居区,“蚂枴舞”、红水河沿线的铜鼓文化、壮锦、旧州的绣球等都体现出骆越文化的特点;桂东地区以客家文化和粤文化为主线,舞狮、“舞炮龙”等是粤文化和客家文化遗存的体现。广西各民族长期接触和交往,使各民族的文化一方面具有独特的传统,一方面又有互相渗透、互为兼容的迹象。比如桂北农村壮族、汉族、侗族、苗族的干栏式木楼,大同小异;竹竿舞、抛绣球、斗牛等在广西不同民族的节庆活动中都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其他如节日、饮食、娱乐等方面,各民族都有一些相近、相同的习俗。
4.民族民间艺术保存较完整广西自古远离中原的朝代更迭、战乱纷争,又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加之许多民族的聚居地又相对偏僻,因此许多传统文化得以系统、完整地保留下来。像侗族的民居建筑、瑶族的服饰,还有许多民族的节日、歌谣、技艺等等,都比较完整地流传下来。
二、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现状
在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方面广西有着一定的基础优势:第一,广西相对其他少数民族省份兼容性更高,历史上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也很紧密。社会发展进程总体上以融合发展为主,进而现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极具兼容性的特点;第二,经过近几年政府的鼓励推动,各地的节庆活动开展广泛,区内大部分县市每年都有以本地民族特色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活动开展的同时,各主办方也相互借鉴,这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整合;第三,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确定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一,广西作为与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有和东盟诸国开展全方位文化交流的必要和需求,为此一个完整的广西文化形象更有利于确立广西的枢纽地位。
1.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已开始发掘,但分散零乱,缺乏整体形象打造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地域分布广、交错杂居的分布状况,致使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分散,桂北的桂剧,桂南的天琴、“碧海丝路”舞剧,桂西的“蚂枴舞”,桂东的舞炮龙、彩架等,虽由当地县市通过节庆活动、外出展演等方式大力打造、宣传,仍不免是“各个山头在唱歌,声大难和”。近几年,广西借助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平台以民歌为“龙头”,整合了民歌资源和壮锦、铜鼓等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但仅仅依靠一年一次的国际民歌节和单一的民歌诉求,在大众传播形式多样,信息泛滥的现代社会,广西丰富的地域特色还是无法有效形成整体形象,也不能更好地丰富广西的文化品牌内涵。
2.在一些项目上,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与传播取得了突破,但未全面铺开作为民间资本参与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运营成功的典型“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是将广西桂林风景、现代声光影技术、民间传说和民间山歌艺术形式有机结合的产业化运营项目,它不仅探索了一条新的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如何和现代主流审美思想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到2008年底,《印象刘三姐》演出近2000场,观众约30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6亿元。此外,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也探寻了新的发展模式。广西临桂县五通镇的“三皮画”(树皮画、猪皮画、牛皮画)已初步形成了产业,有500户农户直接参与制作,一年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靖西县旧州村是广西历史悠久的绣球专业村,这里制作绣球的历史有400多年,采用“公司+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欧美和国内已经成为主要市场,目前,旧州的绣球年产16万个,年产值达到170万元。这些成功项目都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有效传播。然而,对于广西大部分民族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运营与传播,民间资本的参与十分有限,大多要么参与比例较少,要么仅仅流于形式,如宾阳的“炮龙节”、武鸣的“三月三歌圩”等。
3“.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传播模式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局限性明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模式是国内诸多省份推动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实质是通过构建独特的文化平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投资商,拉动经济增长。广西长期实施了舞台艺术精品战略,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得到了传承与发展。壮剧《瓦氏夫人》、民族歌舞诗《漓江诗情》、舞蹈《壮族大歌》等140多个剧目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各类全国性评选和比赛中获奖,实现了舞台艺术整体突破;民族音画《八桂大歌》、壮族舞剧《妈勒访天边》和桂剧《大儒还乡》连续三年分别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广西成为西部14个省市区中唯一获得“三连冠”的省区;传统的歌舞剧《刘三姐》不断加入声部交替咏唱的手法,模仿水波的流动,表现手法进一步创新;特别是已经连续举办七届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大推动了广西民歌品牌的塑造。这一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西文化形象在全国的传播,但对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生存终归是“输血”,而不是“造血”,没有形成其本来应有的大众消费土壤。从2009年由自治区文化部门发起主办的“广西戏剧展演”的惨淡门票销售上即可看出,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和主流文化消费理念的契合仍任重道远。
三、结合地方实际,运用新策略大力推动广西民族民间艺术传播
文化消费是民族民间艺术得以生存的原生土壤,传统的艺术形式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有牢固的本地域或更广阔的文化市场空间,要和主流的文化消费理念相适应。
1.整合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适应北部湾发展战略
在对广西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播项目中,应采用以壮族“民歌”、“壮锦”和“铜鼓”等民间艺术形式为主体,广泛融合区内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整合传播的方式。这主要基于:1、单一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推广传播容易淹没;2、形式特点各异、资源分散的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不利于现代文化产业大生产、大制作、大传播的特点;3、整合传播有益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各县市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以大项目的平台整合传播显然比但各县市单独对外宣传更有效率。经过几年来“国际民歌艺术节”的拉动,广西在对外传播的艺术文化项目上已经整合了不少民族民间艺术元素,但还比较简单、粗放,应该由内至外的在各个艺术作品、传播渠道上作进一步的整合。
2.以项目运作为核心抢占制高点,推动文化品牌向周边地区传播
近年来,广西、云南、贵州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都在依托民族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演艺、会展,形成某一诉求的品牌效应,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相比东部强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群众文化消费能力,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缺乏多种产业并存的土壤,加上群众的文化消费能力低,发展文化产业“先天不足”。但同时,这些地区又都是资源大省,因此广西必须通过举办重大项目来吸引注意力,克服距离和传播的困难,借助外力增强消费的拉动能力。从文化消费的角度,“北部湾沿岸”国家是广西重要的艺术文化传播对象,除了历史上双方有更密切的文化传统和相近性外,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更高也是有利于民族民间艺术产品向这些国家的传播。
3.区分受众偏好,采取对应的传播手段
要让民族民间艺术更好的对内对外传播,就要注意区分不同受众的文化消费偏好。民族民间艺术作为传播民族文化心理的符号载体,最初以本族受众作为对象时所承担的信息传播功能是完整的:仪式化的社会协调功能,娱乐功能,环境监测功能,经济功能。但随着受众对象的改变,原有的文化符号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对于新受众则大多集中于娱乐功能和环境监测功能上,受众需求变化后,如果传统节庆活动仅仅停留在满足原有受众的功能需求上,则不利于拓展新的受众,因应广泛结合现代主流娱乐符号和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来满足受众的娱乐和监测需求。广西现有的情况是各个县市大多以节庆活动作为展示本地民族民间艺术的主要平台,宣传范围大多局限周边,或短期运用大众媒介进行布告式宣传,影响范围有限,活动参与以本地居民为主,大体只能是传统活动的升级版,未能考虑到更大范围受众的需求,如已举办多届的“三月三歌圩”,许多外地观光客看不懂“对歌”,不了解“抢花炮”,还有节庆活动缺乏“民间工艺品”展销的遗憾。此外,“地球村”信息环境的形成和传播内容的极大丰富使受众偏好更为多样化,传统电子大众媒介时效性短暂的特点更为突出,而网络“超文本”、群体“分离化”的特点有利于根据不同受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传播,其范围更广,成本更低,并且较少受到媒体使用习惯的影响。
4.加快文化机构改革,提高民营文化传播单位传播能力
动画是用静态图画的形式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动态电影艺术形象的一种美术影片,其将人工绘制的许多张有连贯动作的美术形式的画面一次性拍摄下来,在连续放映时借助于人的视觉生理原理(视觉暂留),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这种影片可以展示形体的任意变化,动物、景物、器物的拟人化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了真人所难以表达的夸张和幻想。从这一点而言民间美术与动画有着某种相同的共性。而不同之处在于民间艺术在某些方面所呈现的形态恰恰以独特的、静态的、民俗化的造型语言展现其独有的文化内涵,动画则将这种静态的造型语言进行动态化表现。
动画艺术作为一个新型的艺术表现形态,受到传统艺术、尤其是民间艺术的深刻影响。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①。民间艺术给予动画艺术创作的直接美学形态拓展和艺术表现借鉴。动画是影视艺术在广度上的延展,而影视艺术作为第七艺术的表现力又使得动画得以完美的采纳和运用。正是因为“画”是动画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那么动画在“画”的艺术表现和艺术创造上就更要融合民间艺术的养分以达到自我的发展。我国早期的动画创作过程中大量借鉴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也正是因为对民间艺术的借鉴,才使得中国早期动画片在国际上频获大奖。那么,早期的动画片是如何将民间艺术的运用于动画创作的呢?下面我们将做具体的分析。
动画人物造型设计上的民间艺术借鉴
动画是以造型的方式来表现故事的,而造型的方式又有很多种,三维动画的造型方式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真实的动物或人物的方式。而二维动画则不单单是以所谓单线平涂的方式来表现的。传统的动画造型手段很多,在我们早期的动画前辈对民族动画的探索过程中,留下了宝贵的动画创作的类型题材。而这些类型都是在汲取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各类艺术形式为根基的再创作依据。诸如《骄傲的将军》在创作伊始就大量搜集民族民间素材,到山东、河北等地搜集了古代的绘画、雕塑和建筑等各类艺术形式。人物的造型设计采用了中国京剧艺术的造型手段,通过此种造型手段,在表现出将军的豪迈的同时也表现出将军的傲慢。京剧中的服饰精美细腻甚于繁琐,然而动画在造型过程中则更多借鉴其美的外在的形式而抛却其繁缛的装饰,通过中国画线描的形式表现其简约而灵动的造型特征。
再如《大闹天宫》,影片中的孙悟空借鉴京剧脸谱、民间版画、年画等传统艺术进行动画化的再创造,塑造了这个头戴软帽、仙桃脸谱、虎皮系腰、细胳膊长腿的孙悟空动画造型形象,成为既具有猴的机灵活泼,又具有喜怒哀乐的人的思想感情,和谐地整合了人猴的共有特征。
动画《九色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形式,故事本身也是按照《鹿王本生》而改编的。这种源于民间艺术形式的作品,显然深受其绘画形式的影响,是民间艺术在动画中应用的直接表现。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大量的保留了敦煌壁画的原有形式和风格,层次分明,构图严谨。作者构思的九色鹿造型更是严格按照壁画的形态,用线细腻严谨,肯定又果敢,同时又将传统中国画线面的方式融入其中,几乎在不改变原有壁画形式的造型的基础上使九色鹿更加灵动而富有神韵。造型上的动作设计也极富东方式的内敛和沉稳。故事中落水者的狰狞的脸部设计,以及其带国王抓九色鹿的过程中受到惩罚前的表情和敦煌壁画中的妖魔鬼怪的对照,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九色鹿善良和勇敢的品质。片中大量的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的造型特征,皇后的设计就具有典型特点,其人物设计不乏壁画中飞天古朴、稚拙、大气而又富于轻盈的造型美。身体的翻转,扭曲和伸展以及衣袖的摆动和走势都俨然将壁画中的造型活化,这种转换是对民间敦煌艺术的真实表达。
民间艺术在动画场景的最完美的表达
动画的风格特征源于动画的场景特征和色彩表达。场景的构成要素包含具体的造型、色彩以及光影的设定。它所展现的是角色的生存环境,包括具体的场所、道具陈设、以及自然、社会、历史环境。而这些设计对于时空关系的表达,对于气氛的营造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动画中对于场景的设计有自我独到的表达方式。在场景设计中融合了对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运用,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吸收,富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韵味,将民间艺术的运用与整合展现的淋漓尽致。民族的文化习俗是民族文化的内核及文化的根,而民族文化对艺术的形态又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力。无论是传统的绘画形式还是现当代的新媒介艺术,都需要或多或少的民间文化的养料作为其艺术创作和艺术存在的根基。
动画片《南郭先生》大量的场景采用了民族民间艺术的成分。片中融合了先秦的建筑艺术的特点——中轴布置、左右对称格局。在这个场景设计中,墙上设置了象征权力的龙纹雕塑并置于正中间的位置,又具有各种装饰图案的云纹花边造型,墙城上放置的鼎亦是一种权力的符号,城下的貔貅和戍士更加表现出威严与气势。战国时期的生活起居不同于现在,因此单从这一设计我们就可知道故事本身所表现的大致年代,加上场景中的装饰图案的设计,结合了类似汉瓦当纹样的造型式样,极其古朴典雅而又符合历史特点,这是对民间艺术运用的精华典范。
我国当代艺术学学科主要创始人、著名教育家张道一先生曾经说过:“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民艺学专家潘鲁生教授也曾指出:“民间艺术非但不是雕虫小技,反而应该是中国艺术中的洪钟大吕。它不但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符号,活跃在艺术的百花园中,而且在很多方面是文人艺术、宫廷艺术甚至宗教艺术的源泉。”我国民间艺术作为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的艺术奇葩,在人类文化视野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广泛认同。
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对大工业批量生产的廉价工艺品的青睐,使得各类代表传统和农耕文化的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以传统的民间师徒或家族传承方式进行教育传播的民间艺术正在遭遇严重的传承危机。
一、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传承现状
随着人们对民间艺术在民族文化精神构建传承中重要意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作为本土文化载体的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如何使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得以延续并永葆活力,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作为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延续的最佳途径,自然成为这一话题的核心。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基本采用民间师徒或家族传承的方式,传承受到很多限制,无法得到大范围的传播拓展;另外,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正规的学校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近代以来,我国正规艺术教育是以西方艺术教育模式为主导,对自身艺术资源的漠视使得我国众多民间艺术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的程度远远不够。
从社会实践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很多区域的学前、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将民间艺术作为特色课程纳入到了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范畴,但由于小学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分量和影响力较小,对学生更多的是知识拓展而非兴趣培养和深入训练,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持续性系统教育很难实现;中学阶段在高考指挥棒引导下,艺术教育完全倾向于应试性专业教育;而高校教育在技术理性的社会需求以及西方艺术教育理念的引导下,更是对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漠然视之。因此,在我国整体的正规教育体系中,民间艺术登上正规教育的“大雅之堂”的教育开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处于顶层位置,是培养社会高级专业人才,实现强国梦想的重要途径场所,但专业和课程的同质化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质化导致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不相适应。针对艺术教育而言,众多高校艺术类专业或课程缺乏特色,专业间缺乏差异,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就业出路雷同等问题已经暴露出来。
一方面是民族民间艺术教育传承的危机,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同质化,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将民间艺术纳入到正规的高校艺术教育体系,通过高校专家学者的归纳、整理和完善,形成科学有效的民间艺术教育教学体系,推进民间艺术的普及教育、改进创新,进而培养民间艺术的高级传承和研究人才,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成为高校特色艺术创新教育的最佳途径。
二、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
1.推进本土民族民间艺术教育,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本土民间文化
在现代工业潮流冲击以及西方艺术理论体系影响下,我国民间艺术一度曾被迷信于倡导现代文明的国人当作落后的象征而丢弃,年轻一代对本土民间艺术极其陌生,更不用说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民间艺术作为“母性”艺术的文化根源性正在遭受威胁,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更多“本土化、高层次”社会成员的关注和参与。高校教育是我国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将民间艺术教育融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有利于从更高层面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强化社会认同和文化弘扬。
2.完善高校现有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特色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教育教学开展情况的初步调查,发现很多高校现有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艺术教育缺乏个性。而我国民间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将数百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入整体艺术教育中,既不现实、也没必要。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环境特点,有侧重地选择不同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在降低高校艺术教育趋同的同时,丰富教育教学领域和内容,增强高校特色竞争力,突出人才培养特色。
3.利用高校人才优势,促进民间艺术品味升华,焕发民间艺术新活力
由于绝大多数民间艺术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训练及深厚的文化熏陶,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民间艺术作品题材范围狭窄、表现方式单一、艺术水平不高等问题的出现。高校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高层次位置,作为艺术教育的传受双方都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民间艺术通过高校教育平台,会接触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创作群体,促进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教育的良性互动,为民间艺术的改革创新、品味升华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有助于焕发民间艺术的新活力。
4.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民间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民间艺术的魅力在于它能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特色,其民族化特征体现的是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我国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亲和力的载体,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是保护、复兴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高校教育,逐步培养起民族文化艺术的欣赏群体和传播者、创造者,为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全球化传播做好人才培养和文化准备,促进中国民族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三、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研究现状
对于民族民间艺术高校教育问题的学术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性思考和对具体实践的整理工作。2006年出版的《抢救民艺——潘鲁生民艺访谈录》在对我国民间艺术生存现状考察的基础上,对于民间艺术高级传承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提出了要求,认为高校在民艺拯救和传承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2010年前后马腾、王莲等人发表的《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艺术教育的思考》、《民间艺术在高校传承与发展的必要性》等多篇文章就高校民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校教育是我国民间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同时对我国高校民间艺术的本土化高校教育实践情况作了初步统计,关注到部分高校在对本土民间艺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设立了相关专业及课程,对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进行实践探索。《广西民族民间艺术教育途径探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元素融入当代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则更为具体地结合具体地域和专业进行了民间艺术改革创新具体实施办法的研究。将民间艺术资源纳入到高校艺术教育范畴的观点日益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重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民间艺术品类的实际发展状况,对民间艺术进行“本土化”教育,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对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特色化办学、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已经形成了民间艺术高等教育问题的共识。
但纵观过往研究和实践,以实际的本土民间艺术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材体系等具体问题为依托,讨论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案,为推动该项教育向更深远方向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参考,这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艺术本土化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结 语
拾起民族民间艺术这块人类历史文化瑰宝,对于高校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传承需要。重视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将其精华列入艺术教育教学内容,结合地域艺术文化特点形成艺术教育教学特色,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为培养更多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急需人才做出贡献。同时,本土化特色艺术教育体系建立,更是实现我国文化世界传播的重要举措。文化的弘扬是以文化自觉为前提的,失去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尊重,艺术教育将是失去使命感与精神性的肤浅的教育。只有让民族民间艺术扎根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才能使学生真正在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精髓中自由徜徉,在文化自觉中找到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理解和尊重,进而真正建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梦想。
参考文献:
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全球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必将影响、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既是国家的,也是世界的。在当今的网络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展示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新的平台,为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挤身于世界优秀民族文化之林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又面临严峻挑战,只有我们积极地进行艺术教育改革,树立全新的理念,始终立足于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立足与本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才能适应全球文化交融的新趋势,形成文化多元化的新格局。
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是社会文明进程的重要标志。在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它们是人类文明和艺术形式的起源,特别在中国的古代提倡“礼乐治国”,对乐教的提倡。就如同现在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一样重要。音乐,被称为“艺术之母”,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她诞生于人类的出现,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发展、成熟,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她不仅以富有魅力的听觉艺术形象.使人赏心悦耳。陶冶性情、美化心灵,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风尚的日益完善,更以审美为中介,以强劲的生命力、感染力,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受到人们的喜爱。《毛诗序》里是这样表述音乐的作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情发于声,声成文调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对诗的艺术感染力及其社会作用有十分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中华民族有着十分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虽然几经沉浮、几度枯荣,甚至流失散落、精芜杂陈。但是,主流仍像一股川流不息的活水,融入了中华文化的大河中。因而,继承和发展我们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即便在我省境内,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与艺术表现手法也是不相同的,具体体现在曲目上、音乐上(包括民歌与器乐)、表演手法上以及演出习俗等方面,从而具有了艺术史的价值。不仅如此,各地特有的方言、民风民俗以及这个地区长期形成的特有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规范等等,也会沉积在这些区域性的地方艺术中,因此它又同时拥有文化史的价值。
事实上,我省民族民间音乐在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正在急速地离开我们而去,这种包含了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传统艺术由于历来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延续.形成文字符号的东西也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没有传承和研究,那么,我们曾经有过的这一部分珍贵而独特的艺术文化资源就会丧失。而艺术文化资源的丧失,比起典籍与文物的丧失更无可挽回。尤其是在表演层面上,很难复原。纵然某些曲目的剧本有可能保留下来,或者通过录音、录像等现代手段保存下它们的一些痕迹,但是民间表演艺术最有价值的部分却是剧本所无法留存,也是录音和录像所无法替代的,因为它们只能存在于表演艺术家的身上。除了代代相传之外,表演艺术没有第二种方法可以流传下去。譬如我省吕梁地区曾经十分流行的“伞头秧歌”,无论是从题材、形式还是从表演手段上看,均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可令人担心的是,如果今天的音乐人都不愿为之献身,那么其消亡的命运就不可避免。
我们一直都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是文化并不是一种虚无的存在,文化需要有所负载,这种负载也不仅仅是我们所保存的那些古籍文献,文化在根本的意义上是一种生活方式,而深刻反映着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等的传统艺术,在文化中的重要性一点也不能低估,在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可能比那些古籍文献更加重要。所以,继承和弘扬民族民间艺术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山西省蕴涵着丰富的民间艺术宝藏,素有“民歌的海洋”、“戏曲的摇篮”、“民舞的故乡”、“文物的宝库”之称誉,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的民间艺术人文资源,为山西艺术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兴晋富民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山西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这亟需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去开掘、整理、创新和发扬,这为我省艺术高等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为了继承、发扬、光大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在高校有必要开设由民间艺术家担任教授的“民歌演唱、民族器乐演奏大师班”。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保护民间艺术的传承,有利于高校师生民族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全民族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保障全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更有利于巩固我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
具体做法是:
招聘来自乡村、城镇具有十年以上演出经验的优秀民族民间艺术人才,招聘那些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艺术家以及世袭民间艺术的家庭成员为大师班教授。
招收来自于大、中专学校艺术类专业教育、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及有关社会办学单位的,具有民族音乐功底的教师,以及专业表演院团、业余文艺团体、部队文工团、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文化旅游娱乐场所的文艺骨干为学员。同时在高校音乐院系各年级开设“本土民间艺术”课。
进行分批、分年级,长短期结合办学。资金来源于国内外一切有志于发扬民族民间音乐的个人、团体、企业以及国家各部门投资。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传承和弘扬;
广西高中美术欣赏教育教学中,对中外纯美术的教育研究及运用较多。但对自己本土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文化资源却关注较少,形成这一现象有多种因素,但关键的一点是因为我们缺乏民族自信心,从而引发对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民族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族民间美术与民族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之知甚少,对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几乎于漠视状态。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族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族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民族民间美术,从广义来讲是相对于汉民族的各少数民族的艺人们或普通老百姓所创造的美术;从狭义来说,则是指相异于正统美术(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宣传画、漫画等)的民俗美术,它纯粹根植于民间,创造于民间,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或以此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所创造。它不像纯美术那样出于纯粹的欣赏目的而创作,而是以实用为创造前提,或用以美化环境,或用以丰富民间民俗活动,或应用于日常生活。
广西地处祖国南部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民族。广西各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的地域沿着自身的生活轨迹,保持和发展着本民族优秀传统的艺术。它们从一开始就受到民族心理民族崇拜和民族习俗的影响。不同的民族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如壮族的壮锦、苗族的蜡染、侗族的建筑、水族的编织、瑶族的刺绣、毛南族的花竹帽等等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广西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艺术。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贯穿于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和风俗民风,显示出各民族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丰富多彩的广西民族民间美术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艺术资源宝藏。在大量的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保留着更多的古老式样,原始艺术形态或称之为原生态形态特征显著,是民族艺术的“活化石”,对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也是繁荣我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需更多的加强对我们本土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鉴赏,是传承和弘扬我地区域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必备手段。
广西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作品来源于生活的需要,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的需要又促进了美术创作的发展,体现在造物的实用功能上,人们生活提供帮助和对生活的实际改善。出于这种功能和目的,这种美术创作自然是一种真诚、淳朴和源于生活的,在内容形式上以生活为基础,源于生活的要求,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紧密相连,因而才使得艺术风格质朴真诚。创作手段是以民族民间根源上流传下来的造型语言为基础,民间创作者对于自我主观意识的强烈自信。它们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特征规律一一不以再现客观现实为目的,而形成了艺术创作中重视有直觉、意念、臆断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重建美好的现实,理想和必然。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热烈、喜庆、造型夸张、幽默、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技法质朴无华而又大胆鲜明,使得劳动人民的情感在创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感绝不是单纯的情绪发泄,它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因此,不注重形象上的真,“不求形似,但求神似”是主观的真实创作的随意性就是基于这个道理,在创作主题的渲染上,乎略细节的处理,表现出一些违背生活常识的不合理情节,让理念服从于意念,情理服从于情感。老百姓常说“我想什么就画什么,只要心里有,看不到的东西也可画在纸上”。这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我们广西民族民间美术创作者的心理状态。
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始终伴随着生动可感的形象,一切都是通过艺术的形象来体现的,离开了艺术形象就不可能体现出它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许多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和实物充分运用了大量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为媒介,以创造艺术形象的审美活动为基本过程,通过个体内心自由境界的不断实现,从中享受和领悟自由愉悦。因此,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上充分得用最能体现广西少数民族的各民族民间美术作品和实物展示给学生。极容易唤起学生的美感,尤其是每个图案、纹样、每一种造型、色调或构图等具体的艺术形象和造型表现,使学生容易接受和领会,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故事传说,如“百鸟衣”、“一幅壮锦”、“长发妹”等等,使学生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少数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滋养。这些对于他们的人格塑造和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均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可以直接请当地少数民族的能工巧匠到课堂上表演刺绣、剪纸、印染、编织等技艺,起到传播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作用,同时在审美愉悦体验功能上激发学生对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兴趣,关注和探究。
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所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的思想。在广西高中美术欣赏课加强对广西民族民间美术作品的欣赏教学,必将会不断地丰富或在某种程序上迅速发展美术教育事业,同时也使蕴涵着几千年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的文化内涵得以发扬光大。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一环,美术教育能够为民族民间艺术培养新的土壤和新的支持者,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广西少数民族民间的美术,只有加强对我们广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的关注、了解、发现和深掘,我们才能看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希望。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6-0057-01
民族民间艺术是艺术的母体,在美术教育中挖掘民族艺术,有助于促进民族艺术持续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是我们美术教育永不枯竭的艺术源泉,只有充分意识到民族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
一、在艺术教育中发展民族艺术的必要性
1.发展民族艺术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文化经过长期沉淀,生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使文化与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在美术教育中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将会丰富课堂,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只有深刻了解、应用自己的民族文化后,才能对外来文化批判地吸收,才会有合理、正确的文化价值取向,才能更广泛、更深刻地弘扬民族文化。
2.l展民族艺术是审美与情感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大,而艺术则滋养了人们的心灵,陶冶了人们的情操。艺术带来的精神体验可以引起美好的情感,而中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对民族艺术的学习与探索,可引发学生对民族、对祖国的积极情感。
3.发展民族艺术是教学创新的需要
创新是教育进步的灵魂,创新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现实中我们一方面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效果不理想的客观事实。民族艺术题材丰富,能带给人独特的视角,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民族艺术与艺术教育的融合一定会使艺术教育的诸多功能被发挥出来。
二、民族艺术在美术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1. 国画课程教学
国画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风韵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在国画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尽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依靠感觉,从不同的视角来抓住事物特征, 尽可能地让他们自由地发表看法和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得到肯定和鼓励,他们就会更努力学习。应让学生反复欣赏大师级别的作品,深入摸索感受大师们的作画风格。然后让学生选出自己偏爱的作品反复临摹,这有助于他们水平的提高。
2. 剪纸课程教学
剪纸以剪刀为工具,纸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这种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民间非常普及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学生通过了解学习剪纸艺术,可以感受剪纸艺术的吸引力,促进艺术审美情趣的养成。所以在剪纸课程教学中应尽量引入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否则教学就容易变成无源之水,容易失去内涵而变得枯燥无味。
3.皮影课程教学
皮影是我国民间艺人通过手工、刀雕等手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通常是包括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艺术历史悠久,颇具民族特色,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课堂上向学生讲解皮影技艺,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这种艺术形式的了解,更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民族艺术在美术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1.以欣赏课的形式了解民族艺术
通过开设民俗欣赏课可以让学生学习和认识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幻灯片、电视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向学生讲解民族艺术。民俗欣赏课还应该因材施教,层次分明。比如初等的内容以民俗化的文本诵读为主,中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欣赏为主,高等的内容则以民俗文化艺术的表演和再现为主。
一、生存与创造:民间艺术的女性世界
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民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与纯粹的艺术或“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不同,民间艺术不是以纯审美性的精神愉悦为目的,在更多情况下,是“为生活而艺术”。作为各类艺术的母体,民间艺术具有更为始源性的“元艺术”特征,这决定了民间艺术的多功能性的文化品格而不仅仅是某种艺术形态。这种民间艺术的“元艺术”特征及其始源文化性,使得民间艺术更多地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具艺术的生活性,虽然其中不乏某种“纯艺术”的审美诉求在内。因而,民间艺术“是同广大人民的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就其主流来说,多带有实用性,既保持着本原文化的特点,又是本元的。虽然有一部分也带有‘纯艺术’的特点,但仍距其实用性分离不远。”[2](P84)
而对于妇女民间艺术来说,则无疑带有强烈的女性艺术特色和女性生活气息。这一点也是和中国传统的家庭经济形式,即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方式分不开的。一方面,民间艺术构成那些女艺人生活中重要的内容,她们的生命存在与生活支撑,往往与这些艺术形式具有难以割舍的关联;另一方面,这些民间艺术形式的存在、延续和创造,又是在这些女艺人的点滴生活中进行的,就在她们的一针一线、一嗔一笑之间。艺术与生活,生活与艺术,某种程度上在她们那里是一体的。民间艺术的艺术创造与文化展示,离不开她们的生活世界;而她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世界本身也是一道靓丽的艺术风景线,成为展示她们艺术创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她们的艺术创造与生活情态,无疑将具有更多的艺术保护和文化发掘的价值。
事实上,本书在展现民间女性艺人的生活场景和艺术创造方面,具有强烈的民族遗产保护意识。生活的苦难并不能阻止她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而正是她们艰辛而平凡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带给我们以精神的洗礼和心灵的震颤。这其中,有艺术的创造,有文化的传承,也有她们日常的生活情态。来自陕北米脂县石沟镇侍郎村的周苹英,一生热爱剪纸和绘画,按她的话说,就是“养的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冒铰的”就是要有创造性,那里对婆姨女子的心灵手巧看得很重,虽然她“日子过得可熬人”,仍然喜欢“铰花花”,并“铰”出了国门。她的剪纸作品与其孙女杜君的剪纸作品,一道在美国圣本笃大学、圣约翰大学等大学展出。
女性对艺术的敏感和对艺术的执著,有的时候到了感人至深的程度。来自山东费县的孙枫玲,对传统剪纸艺术和撕纸艺术的痴迷,令人感喟,同时也发人深省。听听她的述说吧,“没有人欣赏,也没有人支持,我常常是偷偷干,趁老公、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就拿出我喜欢的那些东西鼓捣鼓捣。看见他们回来了,或一听见他们的动静,就赶紧把这些东西都放纸箱子里,藏到床底下。等他们走了,我再拿出来干。”当她的努力终于有一天得到了老伴的认可,并给她买纸和染料,给她做画案支持她画画的时候,她说“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高兴得竟然跪下了……”除了感动,更多的是震惊,这就是我们的民间女艺人,她的艺术世界与生活真实。艺术并不都是属于男性的,女性仍然可以做出惊人的成就,虽然她们受到的限制甚至歧视远比男性要多得多,她们的艺术道路往往也较男性更为曲折。因之,在民间艺术研究中贯注性别意识,从女性学的视角关注与再现女性民间艺人的生活与创造,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是本书的又一大特色。
二、 关注与再现:民间艺术的女性视界
在中国传统性别制度和性别文化的制约下,女性民间艺人和女性民间艺术往往受到忽略与漠视,一些艺术形式永远地消失了,一些正徘徊在即将消失的边缘。随着这种民间艺术一起消失的,可能更是一种无法补偿的民间文化与价值形态。如何超越传统性别制度的歧见与文化制约,或者,在一个最起码的程度上转换一种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民间艺术保护与民间文化研究,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与切实研究的。诚如魏国英主编所指出的那样,人们观赏一幅刺绣作品,往往注重它的造型、色彩、质地、款式等外在的或审美的方面,而很少去考虑她的作者――绣女的动机、愿望和目的。在她看来,刺绣是与绣女的生活紧密相连的,甚至就是绣女的生活本身。“正是从这个意义着眼,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妇女民间艺术这一主题上。倘若说民间艺术的精髓是‘民’之内涵、‘艺’之特征的话,那么,我们就是要对隐藏在‘民’之中的‘女’之内涵给以揭示与张扬。”[1](前言第2页)
这就是一种女性学的视角。魏主编认为,“女性学的研究视角是一种科学的人文视角,它不仅是从女性的角度对女性的再认识,更是从人的角度对女性的重新诠释。它既注重性别分析与论证,又试图通过全方位地补写女性文化,来重新审视人类文明。”[3]本书正是从一个女性学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民间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重新认识和民族民间文化研究的方法转换。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中国妇女有2/3是农村妇女,传统的“男尊女卑”思想和遗留下来的封建意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于广大的农村妇女身上。她们人数众多,吃苦耐劳,但她们是一个沉默的群体,并不为外界所详知和关注,偶尔发出的一点声音,也是那么微弱和遥远。现在,就让我们真实地听听她们的声音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库淑兰,是这样表达她对剪贴画的挚爱的:“说不完心里想的,心里愿的嘛。‘剪花娘子’是谁?就是我嘛!”来自四川的刘开真,以自己的执著打破了川绣“传男不传女”的成规,并且养活了全家人:“全家一共五个人,全靠我一针一线地养活,在全绵竹县出名了。”来自贵州的苗女王文英说:“看到哪个做得好,我就要做得比她还好。”还有来自浙江省浦江县以编织团扇出名的许春竹说:“千根麦秆一把抓,一线穿心情思挂;日日夜夜穿不断,姑娘手艺名天下……”
这就是我们的民间女艺人,她们的爱恨,她们的歌哭,在本书中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呈现。这是一种声音,尽管低弱,但却真实。这种声音,通过本书得以再现和放大。就像本书另一位主编祖嘉合教授所说的那样:“通过此次访谈,我们才了解到她们生活中的苦乐,她们的理想和追求,她们对现实处境的遗憾与坦然,她们的韧性、美丽而健康的情怀。把她们低弱遥远的声音汇集起来,传播得更远一点,让更多的人能够听到,或许,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妇女的整体状况。”[1](P232)关注她们的艺术创造,再现她们的生活真实,从女性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她们的文化生态价值,无论对于女性学自身的研究,还是对于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女性民间艺术的出路,都将具有现实的意义。
三、问题与困惑:女性民间艺术的出路
就如该书主编在编辑本书后所感受的那样,民间女艺术人“对传统女性艺术形式的承袭,凝聚了古典东方女性特有的内在的温柔之美;她们对男性占主导地位的艺术领域的冲击,塑造了现代中国女性崛起所彰显的阳刚之气。”[1](P243)80位民间女艺人的口述历史与她们的艺术生活,带给我们太多的震撼与欣喜,这一切都源于她们的美:美的心灵、美的追求、美的创造。
也许正是因为美,才会如此令人感动。读完此书,你或许会有这样的想法与冲动:留住美的东西,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这是一种期许,更是一种展望。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也不应该等到它们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时候才去重视和施行。相对于精英文化和有形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化和无形文化有其独特的存在形态、传承方式与文化品格,对于中国妇女民间艺术来说同样如此。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生态系统,它们都是人类需要拯救、保护和传承的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伴随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传统文化将面临外来文化与新兴文化越来越大的撞击。文化的冲突与文化的整合以及文化形态的日趋多元化倾向,将不可避免。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妇女民间艺术,无疑也面临着更多的文化取舍与市场选择。对于已经开通了网站和展厅做起剪纸生意的朱曼华来说,市场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我总觉得,民间艺术必须主动走出小家,走进市场,学会‘打食’,才能让精美的艺术作品在现代社会中有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对于妇女民间艺术来说,市场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市场需求量的增加与艺术产业化倾向,在将民间艺术推向市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某些艺术品的粗制滥造甚至低俗化。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们有能力欣赏由高超的技术制造出的、有艺术价值的产品,这一点并不限于具有高度文明的种族。一切原始氏族的产品在造型上均不存在现代文明和机械产品的那种矫揉造作。”[4](P12)而对于制作唐卡的藏族女艺人才玛加来说,重要的不是一次次的好生意,而是某种精神性的坚守与宗教性信仰,她说:“在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以手艺为生的人确实不多,但我一直认为做唐卡是我的一种必要的修行方式,我从不以唐卡作为我谋生立足的手段。在我看来,唐卡不是用于炫耀自己财富或艺术品味的工艺品,而是一种对古老文化的记忆和复制。”也许正是这种精神与坚持,1998年她所参与的《藏族彩绘大观》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应该说,面对女性民间艺术的出路问题,上述的两种选择不论孰优孰劣,对女性艺术本身来讲总是幸运的。不幸的是,我们的民间妇女艺术,尤其是一些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中的许多实用技术,在现代工业文明冲击下已经“支离破碎”。就像一位记录者在采访云南傣族女艺人玉勐的“后记”中所提出的警示那样:“在一个村寨,甚至一个地区,某一项传统手工艺仅仅掌握在某一个老人手中,一旦老人过世,这项手工艺就永远地在此地消失。”而随同这项手工艺消失的,可能更是一种活生生的文化形态。虽然人们可以“真实记录被采访者的每一句话,真实记录即将消失的每一项传统手工艺,真实记录历史”,[1](P198)然而,正像主编所担忧的那样,“如何长期保留蕴涵其中的民族文化,并在我们的后代中得以传承,却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1](前言第4页)
无疑,这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女性民间艺术创作与人生经历口述史著述,将从不同的角度带我们走进中国女性民间艺术与生活世界。这里有生活的艰辛,也有艺术的欢歌;有困惑与问题,更多是期待与展望。关注中国民间艺术,关爱民间女艺人,弘扬和承继民族文化传统,这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魏国英,祖嘉合主编.我的民间艺术世界――八十位女性的人生述说[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10-02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是经过无数代民族民间文化艺人创造、发展、传承下来的,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性格、习俗、修养和审美。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快,文化融合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进行,很多曾经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有些甚至面临传承、发展乃至生存危机。中国民族文化的生存发展状况,近年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国家各种保护、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种政策、文件逐步出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少数民族约占全省总人口的38%,拥有以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在内的40多个民族,其中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或迁徙过程中,创造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本土文化和民间艺术,并一直保存延续至今。
贵州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相对封闭落后,受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较小,原生态文化状态较为稳定,许多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这里主要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有地戏、蜡染、刺绣、银饰、木雕、山歌、铜鼓、唢呐、侗族大歌、芦笙歌舞、苗族舞蹈等,部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然而由于贵州长期处于经济落后局面,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贵州人民奋起直追,却面临着经济发展和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两难局面。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靠口传心授,且部分民族民间文化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时期,年轻人多靠外出打工发展经济,使得我们的本土文化无法得到有效传承、发展和保护。以笔者所在的村子为例,以前春节跳地戏时,全村人都围着看,是全村人整个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现在跳的人少了,看的人更少,有时看地戏的还没有跳地戏的人多,大家都在家打麻将、看电视。可见如果没有有效的传承和保护,我们将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承了几百年、几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逐渐消亡。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在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是现代的传播价值。”他指出,多彩和谐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推动贵州省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源泉,贵州将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力度、保护传承力度、开发创新力度,推进民族民间文化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服务现代。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在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但都限于在民间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有很大局限性的。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需要民间的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自觉参与,以现在的社会发展情况是很难做到的。仅靠这些民间文化艺人自觉地去保护和传承,就得牺牲他们的经济利益,更谈不上发展。即使有部分有经济头脑的民间艺人在这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无法广泛要求他们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所以必须要有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校园传承是贵州民族民间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补充和发展贵州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
一、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条件和优势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多少年来都靠本土艺人自觉传承,与政府行为关系不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自觉性逐渐消失,要很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宣传部门和教育部门不得不介入其中,共同推动本土文化的保o和发展。从贵州省目前状况来看,很多教育部门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地方文化团体,还是中小学,都是在自觉地进行本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但由于都是自觉性的,并未引起广泛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层面上。部分高校虽然出现了一批研究本土文化的学者,并成立了一定的研究机构或建立了一些小型博物馆,但其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校园传承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支持、领导重视,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人力和资金,还需要严格计划、投入和研究,要有组织、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整合。
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很多高校都设立了艺术学院或艺术专业,有专业的教师队伍及学生,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信息来源广,有可供研究的资金,与地方政府、文化单位及民间艺人之间都有着很好的沟通渠道,有一定的研究平台和研究基础,这是很好的条件。同时,国家大力提倡应用型人才培养,重视职业院校发展,政府对高校研究本土文化也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优势条件给予了高校继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较大的空间。近年来,很多高校教师都在通过撰写论文、申报课题对本土文化进行调研、发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能够记录、整理和保存一定的本土艺术,只是尽到了知识分子应尽的部分责任。但我们在如何培养适合继承、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艺术的人才方面还做得不够,在如何培训指导民间艺人、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方面还做得不够,如何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继承和保护地方文化艺术的同时,让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焕发青春,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还做得不够。只有充分利用校园人才优势和条件,结合本土资源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在校园内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的有效性和互补性
民族民间艺术在传承保护方式上相对随意、松散,没有专业的管理、宣传人才和研究机构,受市场经济和文化融合的冲击,有组织的管理、合作及研究迫在眉睫。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有较好的条件和优势,但如何利用好校园的人才队伍、教学条件以及其他的一些优势,需要合理规划,充分论证,同时要很好地结合地方文化团体及引导好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人来进行。在中小学,应以宣传为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有哪些本土民族民间文化,使其闹惺艿浇袒和熏陶。民族民间艺术校园传承以高校和职业学校为主,这类学校教师专业性强、教学条件好、资金来源广,一般开设有艺术类专业,学生队伍庞大,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培养出来的人才可直接应用到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事业中来。以安顺学院为例。近年来,安顺学院部分教师开展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发表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研究的论文,申报了一定数量的相关研究课题,建成了“屯堡文化研究中心”和“安顺民族民间艺术研究所”,收集、记录、整理了大量民族民间艺术的研究资料,出版了关于蜡染、地戏、屯堡文化方面的研究著作。艺术学院开设了蜡染、木雕、陶艺等特色课程,与“福远蜡染艺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开设的特色课程可直接到蜡染厂进行实习实训,聘请安顺蜡染艺术方面的民间艺术传承人为艺术学院的特聘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师生共同参与蜡染方面的设计、包装、产品开发、举办作品展等,把当代艺术理念融入到了蜡染设计中。艺术学院音乐专业以布依族文化为基础排练了大型舞蹈,艺术学院与多个地戏、蜡染方面的传承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在筹备成立艺术学院的蜡染、木雕实验室。政府正在安顺学院建立安顺博物馆,中国蜡染艺术研究院也即将在安顺学院成立……这些相关研究和工作已有效地推动了安顺蜡染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创新。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安顺蜡染和地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安顺学院培养的部分艺术人才也在毕业后继承了安顺蜡染艺术,创立了自己的蜡染艺术设计公司,加强了蜡染艺术人才队伍,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虽然安顺学院在支持地方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及合作力度。比如能直接开设民族民间艺术专业,加大对民族民间艺术创作人才的培训培养,支持政府和企业做好产品开发等工作。同样,很多贵州省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也在结合学校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展这方面工作,特别是职业学校,它的自由度更大,更能直接面对地方文化开办相关的特色专业,输送能直接参与传承、保护和创新民族民间艺术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