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7 16:16: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保险数字化服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门(急)诊人次、门诊大病(慢特病)人次、住院人次住院率等有关数据为了解参保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调整医疗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科学合理地使用医保基金保障参保人的健康是医疗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健康与医疗服务统计指标,可以通过数字客观地描述和反映一定时间内,地区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其动态变化、发展趋势,以及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险制度对人口健康的影响。
3医疗保险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与基金运行的关系
医保基金的运行情况不仅是政府关心的问题,更是老百姓热切关心的焦点问题。要保障医保基金的健康、安全、高效运行就必须及时的了解医保基金的收支余情况,保证其“总量控制、略有结余”。我们应充分发掘医疗保险数字化管理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创造性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模式和保证基金运行的数字安全,同时也要保证其制度上的安全。各地医保经办机构都要根据省有关规定,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使用和管理做出具体规定,从制度上保证社保基金的安全。其次,我想谈谈医疗保险数字化平台与医疗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归根到底是形成良好医疗费用共济和医疗管理监督机制,使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创造健康价值。握参保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保险基金的运行情况,能为政府出台社会保障政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数据共享和表达标准化。推行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上报制度,强调各类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部分指标进行了增删,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了解医疗保险运行动态,为进一步制定医疗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为各地市州相互交流学习管理经验提供了平台和参照。
4利用医疗保险数字化平台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
医疗保险管理的数字化要求医保定点机构也实行数字化管理,医疗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医疗保险赔付就必须对参保人就医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加强医疗服务的质量管理。这样就更加有利于参保人的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出台了基本药物目录以后,医保定点机构加强了药品使用管理,如抗生素分三级管理和使用、品管理等效果明显。
普惠金融是指有效、全方位、方便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2015年,国务院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将普惠金融定义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至此,普惠金融成为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普惠金融需要具备四个内生要求:可获得性、可负担性、全面性和商业可持续性。据此可得,普惠金融是一N市场,如何提高效率问题,也成为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首要目标。
自2011年以来,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结合,互联网金融得以快速成长,金融数字化的理念越来越被各国金融业所推崇。数字普惠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数字普惠金融泛指一切通过使用金融数字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行为。它包括通过部署数字手段,为金融缺失或不足的群体提供一系列正规金融服务,匹配他们的需求,对客户而言成本可负担,对提供商而言商业可持续。数字普惠金融涵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支付、转账、储蓄、信贷、保险、证券、电子货币、付费卡以及常规银行账户等。到目前为止,数字普惠金融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业务的互联网化,典型模式为网络银行、移动支付和网络借贷等。此阶段的普惠金融往往依赖于银行的支付系统,所以普惠的覆盖面仍然有限。第二阶段是融入金融科技进行金融业的数字化创新,此阶段大量依赖于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等技术驱动,进行金融服务创新,从而解决实际场景需要。
从目前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已然成为实现低成本、覆盖广、可持续性的普惠金融的重要方式之一,其运用数字技术实现了服务覆盖范围广泛化、客户群体大众化、风险管理数据化。
八项高级原则的具体解读
《原则》中强调,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两大基本主题便是创新和风险。我们从数字技术推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和如何控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角度出发,深度解读八项原则,梳理我国目前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实践情况。
数字技术推进普惠金融创新发展
数字普惠金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新型技术,可以降低金融服务门槛、扩大服务半径、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从而实现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可以通过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做好风险甄别和控制工作。具体来说,以下几个金融领域享受着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技术红利。
互联网支付。狭义的互联网支付一般指第三方支付,是非金融机构支付。在普惠金融中互联网支付是目前在我国受数字技术推动变革最广最深的一个领域。目前运用在互联网支付上的主要数字技术有NCF支付、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以及指纹支付。这些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第三方支付大大冲击了传统的金融支付系统的格局,并给整个金融系统带来颠覆性的革命。近年的互联网技术革新,互联网支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支付功能,而是衍化到理财、征信、托管、融资等金融领域。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将步入“无现金社会”时代,实现深刻的社会变革。
以支付宝为例,起先支付宝运用担保交易来解决买卖双方的信用问题,后来运用快捷支付解决支付繁琐问题。近几年来的声波、二维码以及指纹支付的推行,彻底解决了POS机无法覆盖的小微企业商家,使得支付受众面基本覆盖。与此同时,支付宝运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满足了大量的用户交易需求,目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支付宝单笔支付成本已经降到2分钱。另外,2016年“双十一”期间,支付宝收到800万个电话或咨询,97.5%均由人工智能完成,同期推出的VRpay虚拟实现支付更是对互联网支付的又一大数字技术革新。同时,支付宝已经从支付工具成功转型为生活工具,应对医疗、城市交通、生活服务、签证办理等领域,数字技术能有效分析和解决实际场景,满足客户需求。
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起点,如今,数字技术从两大方面促进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方面传统金融行业(主要指银行类金融机构)利用数字信息技术不断拓展信贷渠道。具体来说:一是针对小微企业,各商业银行纷纷建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以及各种多功能集一身的卡类业务,方便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业进行贷款申请和还贷业务,将原本线下的业务基本线上化。主要有节约融资房贷成本、降低风险等优势。二是针对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消费信贷主要分为信用卡和个人消费贷款,目前我国几大商业银行纷纷利用自身数据优势,拓展渠道和场景,提供消费者各类消费信贷。比如招商银行入股滴滴出行,与其在资本、支付结算和信贷方面全面合作,大大拓宽了支付业务和消费信贷渠道。
第二方面是纯网络银行的信贷。纯网络银行主要包括网上银行、P2P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等。网商银行相比于传统银行来说,由于存在电商本身具有的数据优势,所以会更注重运用数据挖掘以及模型开发,而且随之引进的云计算和机器学习,更为业务的拓展、数据的分析挖掘以及精准定位风险带来了技术革新。除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之外的优势,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还可以让金融机构关注到长尾市场。长尾市场简而言之就是排除流行聚焦后,让原本看来是“鸡肋”的市场,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原来传统企业的“渠道为王”转变为“流量为王”,提供低成本的产品以及高效发掘市场信息,创造出繁荣的长尾市场。如今,蚂蚁小贷、京东白条、腾讯微贷使得贷款的受众面大大增加,在网商银行上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远远超过了传统银行的贷款规模。P2P网络借贷和网络众筹则是近几年来比较热门且具有争议的小额信贷模式。P2P平台结合了理财与借贷,采用“点对点”模式运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作为支撑,充分补充小微企业贷款难以及个人理财产品缺乏的市场空白。网络众筹主要基于数字科技,通过互联网向大众募集创业企业早期资金的一种行为,具有门槛低、多样性的特点,是普惠金融中重要的创新之一。网络众筹虽然发展规模远不及P2P网络借贷,但是其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尤其是最近革新的区块链技术给众筹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运用区块链能给众筹带来三大好处:建立合适透明的标准;易于管理和注册众筹股份;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可靠度。
保险业。数字化技术使得保险业突破了传统保险业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保险产品销售和服务渠道的数字化,如今大部分的保险公司都开拓了以线上营销作为保险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从官网直销和移动端销售双管齐下,大大扩展了与客户的触达渠道,普及了客户对保险的认识,同时运用数字技术所革新的更简易明了的产品和高效的投保方式,加大了客户投保的覆盖面。
第二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新兴数字化保险机构,这些新兴的数字化保险通过数字化创新,使得保险服务小额化,同时具有普及性、易得性,主要类型有类似蚂蚁金服的第三方保险平台,其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力,为大量的投保人进行风险定价,将保费降至几元甚至更低,大大降低了投保门槛。目前也有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保险四家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这四家专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基本没有线下销售团队和分支机构,全部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支撑的场景平台,开发创新出具有“碎片化、定制化、场景化”的在线保险产品。另外还有数字化的互助保险组织,在原来互助保险组织基础上,仍然秉持著“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原则,运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将互联网共享开放的理念融入互助保险组织。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数字化互助保险组织多用于慈善、公益,往往不以盈利为目的,筹措互助资金,较为形成规模的有e互助、夸克联盟、抗癌公社等。
第三方面,数字化保险产品方面的大量创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保险产品充分数字化,不仅形成了许多投资门槛低、种类丰富的保险产品,还打破了许多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大大丰富了险种,像最近被列入热议的雾霾险、高温险、熊孩子险等。正是因为数字化保险在产品、销售、服务上不断创新、普及大众,所以数字化保险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数字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平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创新与风险
数字技术虽然给互联网支付、小额信贷、保险业带来了极大的数字红利,但同时其中的各种风险不容忽略,具体包括信用风险、信息风险、系统风险等。
根据《原则》,除了倡导各国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不断创新和发展,拓展新的业务渠道和业务种类,同时还需要采取尽责的数字金融措施保护消费者,完善扩展数字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消费者,不断加强消费者重视数字技术和相关金融知识的普及,做到实时监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实时报告,从而达到控制数字普惠金融潜在风险的目的。如今,运用数字技术而达到监测风险、管理风险、控制风险的模式主要如下几个。
客户身份识别。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已经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即融入金融科技的数字化创新。在金融科技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KYC(Kn o w Yo u rCustomer),除了在金融创新方面需运用这一重要原则,在金融监管方面也需要做到了解客户信息,确保金融运行安全。传统的金融监管手段和基础设施已经远远落后于普惠金融创新,尤其是传统监管多采取分业式监管,过分强调事前监管,这在普惠金融的推行过程中不能做到普及性监管,覆盖面过小,而且成本过高。由于数字普惠金融大量运用了数字技术,具有隐蔽性、虚拟性、高度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如何精确定位客户的风险变得尤其重要。人脸识别、远程视频录制、指纹识别的引进,使得客户身份识别具有可操作性,也使得监管业务变得更高效、便捷、普惠。将客户的身份识别技术和网上、手机客户端相连接,有利于实时监管和控制风险,从而为数字普惠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
征信体系。在如今的信用社会,征信已经成为金融发展体系中最基础的重要环节。而数字化征信系统是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机器学习和身份识别等数字技术,在采集大数据的同时,进行识别和描绘征信对象。数字化征信系统的主要优势是评估准确、及时、识别能力强。目前,我国主要征信机构仍然以大数据为主,互联网数据主要来源于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数据;搜索引擎提供的浏览数据;微信、微博、QQ相关社交数据,结构化数据征信在我国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生物识别、机器学习已经展开了一定的运用,面对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信用产品多元化,应用场景丰富化,数字技术的征信系统的建立有利于立体化、形象化、精准化地分析客户信用,从而进行信用管理。
自我监管体系以及法律监管框架。数字普惠金融中的监管途径主要可以分为自我监管约束体系和法律框架约束体系,其中自我监管约束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点就是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对于信用风险防范,可以利用场景化借贷,控制额度以及数字技术,如大数据和云计算来进行自我风险规避;对于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可以通过多元化发展形成风险防范的闭环,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和压力测试进行自我规制。法律监管框架则是平衡普惠金融风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前监测的重要环节之一。法律框架可以从基础法律体系、金融法律体系、行业市场政策三个方面进行配套创新。在普惠金融的立法方面,美国已经处于世界成熟行列。美国在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法治原则,不断修订立法,保护普惠金融市场发展,其中《社会再投资法》《公平信用报告法》《联邦存款保险法》起到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作用。
因此,我国要构建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法律框架,必须注意数字技术带来的技术风险和普惠金融本身存在的风险,从而构建支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明确区分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职责和定位,并充分保证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
总结
1、卫宁健康: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领域,是中国医疗健康信息行业具有竞争力的整体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2、思创医惠:思创医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EAS、RFID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实施和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商业智能、智慧医疗。
3、创业惠康:创业慧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有数字化医院系列、数字化社区卫生系列、数字化卫生行政系列、区域卫生数据中心系列、数字化社会保险系列、数字化卫生监督系列、数字化疾控中心系列和数字化药店系列等系列产品。
4、久远银海:四川久远银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聚焦医疗医保、数字政务、智慧城市、军民融合四大战略方向,面向医保、医疗健康、价值医疗,以及人社、住房金融、民政、工会、智慧城市、市场监管、退军事务、人大政协、军工等业务领域,开展信息化、大数据应用和云服务。
(来源:文章屋网 )
社会档案管理工作包含的种类非常多,主要是依据不同的适用范围及管理内容进行划分。对民生档案而言,社保档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记录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参保情况,同时也是维护参保者社会保险权益的重要依据,对社会个人以及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我国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并颁布了专门的社会保险制度,投保人数急剧增加,对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我国数字化技术不断成熟,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在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推行数字化管理是推进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分析
(一)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对参保单位和个人参保情况的详细记录,主要有个人的文字信息、数据图表以及参保单位的详细资料。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具有较强的真实性、专业性,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个体和单位的参保情况,可以直接作为原始信息资源被参保单位或个人使用,同时也是社会个体享有社保福利的重要依据,社保档案管理信息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二)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险事业的投入力度,而与其相关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也日趋完善和规范化。我国针对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具体的法律法规,对社保档案管理年限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且细化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材料,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项目的参保人,实行差别收费。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对社会保险事业的重视力度,并且其配套服务也日趋完善和规范,正确认识了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社保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社保档案管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社会保险业务量大幅增长,而与之配套的社保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也急剧增加,对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是社保事业开展的基础,它贯穿于社会保险业务的全过程,保障社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随着社保档案管理工作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率、规范化、容易储存和利用的社保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迫在眉睫。就当前而言,社保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社保档案信息的使用、储存以及查询都更加地方便快捷。
三、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构建的保障措施
社保档案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对我国民生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相关政府部门应正确认识到社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加大对社保档案的管理力度,使其为我国民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并且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因此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构建符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下文将对社保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的实行提出具体的几点保障措施。
(一)加大对社保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实行的,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对社保档案管理的投入力度,为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实行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有了充足的活动资金,才能合理配置社保档案的管理部门,配备足够的档案管理人员,为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奠定组织基础。
(二)建立完善的系统风险防范措施。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所生成的电子信息,既然和网络相连接,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社保档案管理者要树立风险观念,积极主动地制定一套体系完善的针对多种风险的预防计划。所以,要在档案实施数字化管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积极地制定详尽的风险防范措施,尽最大努力把风险掌控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切实提高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保档案是我国民生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参保民众的社会福利,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保险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保险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保档案管理工作迎来新的挑战,变革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迫在眉睫。社保档案管理相关单位应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推行数字化社保档案管理,提高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为我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彦红.浅析社保档案的数字化管理[J].现代商业,2014(2):77.
[2]郝薇.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架构探讨[J].华章,2012(35):323.
(一)极大方便了档案的查询和使用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只要输入关键词搜索,计算机上就会迅速查询出有关的资料信息,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还可以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二)有利于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化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促使新型的信息采集、管理服务职能取代了原来传统档案保管和使用职能,既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更提高了保险社会服务功能。
(三)可以有效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使档案信息通过远程服务成为可能,实现了资源共享。要实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改变传统管理思想,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目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实效性较低
一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工作人员面对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潮流,对实体档案也进行了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借助计算机系统浏览检索。但是缺乏对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只重视管理系统的建设,重藏轻用,而忽视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利用效能低下。
(二)信息保密性及安全系数不高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及使用,社会保险档案信息风险不断增加,网络病毒和木马、网络黑客入侵、工作人员无意泄漏、电磁泄漏等都威胁着信息安全,社会保险档案的保密性及安全系数较低。
(三)档案信息管理人才缺乏
社会保险经办部门中缺少档案管理知识熟练、信息化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各级政府也忽视了对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受阻。
三、推进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举措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体制
建立起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机制,就需要创新完善档案管理制度,统一档案管理标准,在科学的制度管理下进行管理,优化整合资源,实现档案的资源共享。
(二)创新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服务方式
要使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就需要创新服务方式,运用社会保险信息资源和的先进技术,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启用公共网络服务系统,为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提供优质服务。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业务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确保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专业化技能,能熟练应用加密或数字签名技术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备份、保存,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正常进行。
(四)健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加强信息网络安全控制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量大、内容多、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可以快速准确的找到相应的资料信息,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措施,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强化硬件防护技术,对电子档案当定期检测和拷贝,避免人为失误操作,防止数据丢失,确保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使用上了电脑,很多公司,事业单位都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由于信息化管理在各个领域都体现出其优越性,在医院管理信息化进程中,电子病历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病案管理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病案管理采用纸质记录方法,已无法满足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因此病案信息管理方式创新逐渐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是时代趋势,其内容主要包括病案信息的数字存储、数字化病案信息的系统管理和维护及数据库功能拓展等。针对该问题,我院于2015年开始,通过科学配备病案管理人员、电子病案系统以及历史病案数字化管理,初步实现了病案信息化管理。本研究介绍了我院病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的过程及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实施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5000份病案作为观察资料,其中来自感染科955份,肝科910份,肺科809份,外科632份,内科631份,妇产科382份,儿科450份,ICU 25份,眼科28份,耳鼻喉科30份,口腔颌面外科48份。另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实施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前5000份病案作为对照资料,其中来自感染科902份,肝科900份,肺科869份,外科622份,内科615份,妇产科466份,儿科441份,ICU 49份,眼科52份,耳鼻喉科48份,口腔颌面外科46份。
1.2方法
1.2.1人才培养与配备医院领导意识到病案科的建设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医院实际开发总床位数和病案存储数量而增加配备病案工作人员,并且要求2015年病案室新入职员工需具有临床医学或者相关专业学历,并取得国家编码员资格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院管理学理论基础,还能熟练掌握国际疾病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第2版、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计算机、统计学和病案管理学等专业知识,保持良好的沟通与联系能力。要求从事病案管理的人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了解国内、外病案信息管理发展动态,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和水平考试。
1.2.2历史病案录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病案科的发展,分阶段将1994年以后的所有历史病案录入电脑,在本院内部分科室实施病案信息共享。从1994年开始所有病案首页录入电脑,根据病案属性编排索引,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手术分类(ICD-9-CM-3)对病案进行分类;所有科室使用计算机系统记录病案,医院部分科室分享病案信息,并实现病案归档、检索查询、病案科学统计、病案备份等。科室定期开会总结、分析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病案资料利用率。本院住院病案首页电子系统,并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开发住院病案首页电子系统,由临床医生使用计算机在该病案首页电子系统上填写病案首页的所有项目,在打印住院病案首页时由系统自行生成,在病案管理的回收、整理、质控、编码、录入、修正、装订、入库上架、借阅、复印等环节中,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通过用户权限管理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到病案系统,尚可通过病案查询工具按检索条件进行单份或者批量病案的查询,实时掌握每一份病案的流通状态。
1.2.3电子病历开发与实施我院自2015年1月1日始使用参与研发的电子病历系统,使医师有了方便的书写病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将时间还给医生,将医生还给患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服务理念。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后我院病案资料的利用情况(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医疗保险、患者个人)。比较病案在实施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前后的病案回收率、病案归档率、病案完好率以及病案事故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的指标的差异性。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后病案信息利用情况比较
实施后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医疗保险和患者个人对病案信息的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
2.2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比较
数字化病案信息管理实施前,5000份的病案回收率为89.3%,病案归档率位87.3%,病案完好率为89.7%,病案事故发生率为2.1%,标准化操作规程在病案实施后,病案回收率、病案归档率与病案完好率几乎为100%,病案事故发生率为0,与实施前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病案管理水映了医院医疗质量水平和体现医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无论管理内容或管理手段都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医院管理需求,需从“保管型”向“开发利用型”转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3.1我院传统病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病案管理人员配备不科学我院病案科工作人员部分是非病案信息管理专业人员,部分是因身体健康、年龄大等原因由临床从事医疗或者护理工作而转岗从事病案管理工作,未能熟练掌握病案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临床医务工作者对病案管理工作人员有偏见,认为其所从事的工作对医院的贡献不大,严重打击病案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1.2利用率低随着病案资料的积累,其数量日趋庞大,手工查阅和抽调病案困难大,明显降低病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亦没能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临床资料。且部分病案可能面临多个部门同一时段需要借阅,未能协调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病案资源。
3.1.3被动型服务服务是病案信息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病案管理通常仅被当成看管病案,其提供的服务也局限于被动型的服务,如提供医务工作者查阅或者根据患者及家属需求提供住院患者随诊、复查或报销所需的病案资料。
3.1.4安全性低纸质病案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维护病案原貌及完整性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而防火、防虫、防尘、防水与防潮、防光、防有害微生物也是纸质病案繁重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当遇到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等)或者人为因素(日常使用磨损、丢失、被盗等)时,将对医院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和严重后果。
3.1.5顾客满意度低病案科的服务分对内和对外服务,其对内服务对象主要是医院内部医务工作者,其对外服务对象主要是患者及家属或者人、商业保险公司、律师、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机关单位等),主要为其提供病案复印和查询、借阅服务。随着我院综合实力的发展,10年间其出院人次已增加305%,为满足内、外顾客需求,病案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由于抽调病案耗时相应延长,内、外部顾客对病案科的不够满意。
3.1.6存储空间大纸质保存的住院病案每1000份需要占用库房地面积10~12O。由于病案室所在楼层的局限性,我院使用的是开放式背对背固定病案架病案归档设备,为了紧凑安排并最大限度利用空问,两排架子之间通道仅为35~40cm,未能达到国内病案库房两排架子之间75~80cm宽通道的设置标准,给日常使用造成不便,也不利于消防安全。
3.1.7住院病案首页手工填写
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要求清晰、完整、准确,且不得涂改,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导致医师需要多次重复才能完成住院首页的正确填写,增加耗材和降低工作效率。且有些书写不规范,给病案管理中的编码、质控、录入、整理等环节带来不必要的干扰。
京东数科是指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是一家致力于以AI驱动产业数字化的新型科技公司。涵盖业务版块有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众创、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海外事业、城市计算等。服务客户纵贯个人端、企业端、政府端。
京东数字科技集团的布局的领域藕AI机器人、智能城市领域、数字营销领域、金融科技领域等,在金融科技领域为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一站式数字化、可持续增长的解决方案。
2018年11月“京东金融”品牌正式升级为“京东数字科技”,2020年1月9日,胡润研究院《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京东数科以市值1330亿元位列第43位。2020年6月“智能城市操作系统”落地江苏南通。
京东金融是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旗下专注于金融科技服务的重要业务板块。旗下包含个人和企业两大服务体系。个人金融版块包括白条、京东支付、京东小金库,产品众筹、小白卡、金条等产品及服务。
(来源:文章屋网 )
1. 社会养老保险与档案的管理问题
在社会养老保险中,有些领导和一部分工作人员,对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的认识不足,总是觉得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只是简单抄写和保管工作,谈不上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主要工作,不能给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创造经济效益,因此,对于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工作,只要做到不丢失、不泄露,就可以应付查档、外调;这种轻视档案工作的想法,表明这些工作人员对档案工作不了解,忽视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势必使社会养老保险当按工作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2.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与环境设施问题
社会养老保险对档案管理必备的首要条件, 首先是要落实档案室的设施建设,有些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至今没有专用档案室,还有些档案室狭小,由于档案资料多,出现潮湿和“六防”设备配套欠缺问题,使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出现资料虫蛀、霉变,影响档案的完整性和外观的整洁美观,有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室,连必备统一的档案夹、切纸刀等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备。
3.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与管理水平问题
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力量不强,管理手段滞后,管理水平低下,这是社会养老保险大多数工作人员的情况,他们大部分都未经过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对档案管理的要求、档案的重要性、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装订归档等业务基本不了解,对收集档案意识薄弱,并且大部分档案工作者为兼职,没有人认真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去,日常事务只是把资料放进档案盒,也不及时整理,严重影响了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另外一部分归档资料欠缺准确与真实性,传统陈旧的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已难以适应时代飞速的发展,在新形势之下要求社会养老保险业务一定要改变传统模式,进行现代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社会养老保险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措施
1. 社会养老保险与档案管理模式
传统的档案管理是以纸张为主的档案管理实体,大多是以手动完成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鉴别、存储、统计等方面管理,它的工作量非常的巨大,步骤又是相当的繁杂。由于存储量大,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精力,去实施对被封存的档案资料进行信息提取与加工处理,社会养老保险档案信息资源已经大多被闲置或变成废物浪费掉。随着现代管理技术与引进先进的设备,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现代化信息技术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着一个崭新的挑战。档案管理重点在于适应数字化记录管理需求,从传统的实体档案管理向信息资源的管理转变,将信息作为管理对象,对形成的不同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采取现代化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统一管理。才能体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2.社会养老保险与档案管理数字化
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与前提,也是对档案原件得以保护的重要方式;档案数字化需要通过利用现代化先进的信息手段,将档案部门的各种不同物质载体形式处理转变成数字化信息,并创建一个数据库文件以便于提供服务。形成数字信息化档案管理未必意味着传统的档案管理要取消,其两者应互相补充、。规范化与标准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衡量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时,应当根据国家推荐标准管理信息,根据其发展特点与需求,制定标准的内部管理,在实践中逐步改进。数据库文件的目录,要有利于实际性的操作,又符合国家的标准规范。
3.社会养老保险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人类社会推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在建立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环境下,使信息最大程度的利用与信息的公开得以实现;对档案信息化建设来说,该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档案信息化建设应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当中,伴随着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程度的变化及其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也应及时地做出应有的调整,所以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认识深远并且立足当前,积极解决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会碰到的不同方面问题。
4.社会养老保险与档案人才建设
我院通过长期的论证调研,并在卫生部《"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1]的号召下,终于从2012年3月起与杭创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并于2013年1月在病案室开始试运行,同年5月进入正式运行阶段,这标志着我院的病案数字化工程正式开启。截止到2013年11月,病案管理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共累计完成约1万份共23万多页病案资料的数字化工作,为我院的现代化建设进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1病案数字化管理
现代病案数字化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①病案资料数字化;②数字化资料存贮;③管理系统运行与维护[2],此外还涉及到现代医疗的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是一项内容丰富的管理工作。
简单来讲,数字化病案就是运用影像扫描等现代化技术将传统纸质的病案原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病案中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建立病案数据库,以便于病案的查询、统计、调阅等日常工作。我院本次所引进的病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具有容量大、运行快、操作简单等优势,从根本上减轻了我院的病案管理工作长久以来的巨大压力。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进程的深入,医院住院患者的数量激增,医护人员、患者、价格监督部门、商业保险公司、新型合作医疗等[3]对病案的需要与日俱增,传统的纸质病案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患者对于病案的使用需求,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造成障碍。
2病案数字化处理
病案数字化处理就是指将传统的纸质病案管理方式通过影像扫描技术转化成为数字化电子文档的过程。在对病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过程中,会将病案按照内容(病案首页、入院记录、出院记录、手术记录、手术知情同意书、病危通知书、护理记录、检查化验报告单等)进行编目分类,为今后病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1计算机管理系统 我院所引进的数字化病案计算机管理系统由"数据处理"、"数据存储"、"首页"、"应用查询"四个部分组成,采用Microsoft Windows2000(美国微软公司)操作系统,数据库选用DB服务器[4]。
2.2数据存储 纸质病案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会以图像文件(JPEG格式)的形式存储于DB服务器上,纸质病案放回档案室封存。如要获取已处理的病案资料,则只需通过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查询"功能即可实现。
2.3数据质量控制 我院计划在短期内将所有病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新建病案则由本院病案管理人员自行处理,整个处理过程要求在专业场所进行,并且使用专业设备,同时核对数字病例是否有扭曲、模糊、残损、缺页等问题存在,保证最终存储的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病案数字化的优势
3.1方便查阅 我院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式启动以来,病案管理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所有病案在经过编目处理后,被统一存储在DB服务器中,随时都可以通过患者姓名、病案号等相关信息在操作系统中对病案进行查询、复制、打印等操作[5],改变了以往人工检索的模式,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
3.2信息安全性高 通过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对服务器中存储的所有病案信息安全保障,对所有申请查阅病案的用户进行权限限制,使病案信息既方便共享又易于保护。
3.3提高病案使用率 在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帮助下,所有具有权限的用户都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轻松调取自己所需要的病案资料[6],并顺利完成权限范围内的诸如查阅、打印等操作,进一步完善了病案资源共享,提高了病案的利用率。
3.4提升管理水平 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其操作简便、工作效率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实现了对病案信息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4需要注意的问题
4.1经费问题 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虽然大大提升了我们病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高昂的设备费用以及长期的耗材使用都需要医院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综合考虑医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4.2用户授权 在病案使用用户的权限设置上要谨慎,不要将自己的电脑或操作账号给他人使用,保证病案的安全。
4.3资料备份 所有病案在数字化处理后,都要进行备份,避免由于非人为因素或不可控因素等造成的数据丢失。
病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巨大的价值,其可靠的性能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纸质病案管理模式成为现阶段医院病案管理的首选,解决了患者、医护人员、保险公司等对病案巨大的需求,也提高了医院的病案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医院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深入,医院的信息服务水平会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方便患者,同时也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雅君,王继伟,姜新莉.数字化归档病案的管理和利用[J].中国病案,2013,14(9):52-53.
[2]王桂榕.无纸化电子病历的应用,改变了病案管理的模式[J].中国病案,2009,10(8):26-28.
[3]陈俐,黄萍,冯荣,等.数字化病案库建立的工作流程[J].中国病案,2011,12(07):34-36.
通过将门诊系统、住院系统、财务人事系统、物资设备系统、医学影像系统、检验系统、重症监护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脑电视网络系统等一系列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模块间数据共享,使全院的活动真正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使医院信息系统的地位日益突出。
1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支撑医院正常运行的重要技术平台
信息系统的发展及应用表明信息技术将是提高医院生存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将对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改革管理模式发挥重要作用。医院从医院与病人的二元关系走向医院、病人、政府监督、医疗保险的多元关系。通过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建成数字化医院,实现动态化管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信息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展望未来,数字化医院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医生不再手夹病历牌,而是拿着手提电脑去查房;护士在询问病人的病情后,点击电脑鼠标,即将有关资料输入电子病历;骨折病人刚摄完片,主管医生已经从电脑中获悉病人的摄片结果……,这一切都体现着新的管理模式、工作流程、服务理念。不久将看到医院管理者只需一台手提电脑,即可知晓全院各个部门、乃至延伸到所辖的社区,通过网络,了解到各社区的不同状况,为病人提供更显周到、人性化的服务。
2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支持环境
随着信息系统建设内涵不断拓宽和延伸,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从医院内独立的封闭网络开始向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区域性、全球化网络过渡,另一方面逐步从单纯以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系统转向与临床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模式的方向发展。信息化事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开展,医院信息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成为医院信息中心建设的关键。因此,对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已从可用性转向可靠性,信息处理工作,也必然依托在更完善、更有效的信息系统基础上。
3转变服务模式,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医院引进“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医院内所有的信息采取数字化形式存储,医院内的所有终端及医学检查设备均与计算机相连通,各种医嘱和检查结果均由网络相互传送,达到充分利用和共享丰富的信息资源,使病人可在医院内所有科室畅通无阻地进行诊断、治疗及消费等各种医疗活动。信息系统将医院服务流程进行改造,对医院的运作进行改革,在经济运作上调整为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在医疗服务上以病人为中心;在医院发展上以人才为中心(秦巴医疗人才硅谷)等等配套措施,逐渐确立新的管理运行体制,以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形势发展。对医院的病人来讲,一是治疗效果,二是服务,三是环境。拥挤等候,奔波往返,相信这是许多人一提起上医院就头痛的原因。医院多年来一直沿袭的门诊流程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过程,而是让患者自己去适应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这就带给患者诸多不便。医生真正问诊开药的时间不足10分钟,多数工夫都花在来回划价、找地方检查和交费、取药上了。就诊时间大约只占到在医院全部时间的10%。另外,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医院的流程安排不尽合理使病人大量盲目、无效地奔波,增加了医院中病人的流动量,浪费了病人的时间。因此,医院的管理在做相应的调整同时,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配置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通过优化医院就诊流程的过程,确实以病人为中心,满足医生的工作需求。这方面需要医院较大的投入,甚至于这种投入只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不一定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病人得到了尊重,感受到医院的温暖,真正确立了以病人为中心。
4提高医院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数字化品牌医院
医院信息系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医院信息系统不仅要管理人流、财流、物流所产生的管理信息,而且还要支持以病人医疗记录为中心的整个医疗、教学、科研活动,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一个系统是否能成功建设,并长期高效率的稳定地运行,与医院的信息建设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提高医院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将医院的日常管理实现电子化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高科技手段对医院内大量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使其能提供全院的经济运行状态、医疗质量状态、工作质量状态等等,并与医院的HIS系统、CIS系统、LIS系统及PACS等结合使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发展规划,逐步推进数字化医院工作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