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8 17:05: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

篇(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2)

关键词: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2009(3):63-67.

[2]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15-20.

[3]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26):136-138.

篇(3)

0引言

人力资源作为内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多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自确立人力资本理论以后,大多数学者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整体而言,研究方向定为三项,其一,作为生产要素,将人力资源向生产函数内引进,进而对经济增长状况进行研究;其二,新经济学影响下,通过企业理论,解释企业形成、交易成本等人力资源;其三,人力资源的实证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全面分析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作用,进而对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况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一直都是经济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区域,利用互相协作的同时进行经济政策、措施的制定,且签订经济条款,在经济层次形成一个整体,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区域市场一体化的过程,即由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逐步深化为经济政策的统一。经济学家于1950年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也可理解为在多个经济区域内,消除或削弱参与体间的贸易壁垒,使生产要素逐步向自由流动状态发展。自上世纪90年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越来越迅速,掀起了一股新浪潮,推动了国家、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1.2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况

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经济学和人本思想的指导下,利用多种管理形式有效运用组织内外具有关联性的人力资源,以此满足组织现阶段及其后期发展需求,确保达成组织目标及实现组织与员工共同发展。招聘、培训、绩效等为人力资源的主要构成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协调人与事之间的关系,避免冲突、矛盾,将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做好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2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

由理论角度分析,人力资源理论发展早期主要应用于微观经济学领域,认为对收入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个人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人力资源逐步引入宏观经济学领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在新经济增长理论背景下,人力资源理论研究又迎来了新。为此,针对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进行分析,1)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调一致,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合理化。人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积累、空间结构配置合理化、制度规范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为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可靠保障。2)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自然资源,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承载能力相互协调。且不得以牺牲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代价,要求经济增长逐步由依赖物质资本转变为人力资本,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人力资源积累可实现相关生产要素如资本等收益递增。3)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选择路径。人力资本流动合理性、配置有效性是区域经济的经济收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可提供更高效的人才资源,优选人力资本积累模式,将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各个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建议

3.1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

在中央财政大力支持下,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即有针对性地快速增加教育投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结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必须提高人力资源投资利用率,转变落后的发展扶持观念,实现人与物有机结合的开发利用目标。也就是为达到各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必须转变政策扶持的方向,以全面提升人口素质、改善当地社会环境资源为出发点,将教育投资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增强农村扶持力度,为我国广大农民谋福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在社会竞争愈加激励的今天,针对社会成员再教育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要求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将无形的人力资本逐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资源,通过提高人们的各项素质,为自身、为企业、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

3.2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1)优化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是指按照地区经济发展规律、物质资本,以本地区人口与人力资源状况为根本,通过调节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各项政策,如人口、劳动力等达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其作用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将地区经济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人力资源地区配置必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要求及现状,适当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做到以下三点,第一,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人力资源配置。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人力资源本地区配置应严格按照经济学理论出发,通过良好的待遇及优越的工作环境,增强人才吸引能力及提高本地区人才流动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地区配置的成效;第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人才,减少人才流失;第三,根据城市自身发展合理引进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引进政策,通常以高科技、高素质型人才作为引进重点。2)优化人力资源部门配置。新部门、新行业的诞生及发展与投入大量劳动力、资金密不可分,要求人才配置合理化。针对高新技术行业,人才配置应选取较高层次技术人员;对于产品生产工艺技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才配置选取一般层次人员即可。人才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实际情况,要求根据产业结构变动及时调整人才配置比例。因我省在政策上基于优先发展行业、新型产业给予一定扶持及优惠,要求各个部门、行业必须及时、定期人力资源配置信息,实现人力资源配置方向清晰化、明确化。同时,根据各个地市人力资源要求,做好各项培训工作,提高各类人才的技能水平及素质。3)优化人力资源企业配置。人力资源企业配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换言之,就是实现人与岗位最优化,将最适合的人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保证人力资源充分结合物质资本才能实现最大价值作用发挥,才能为企业发展贡献最大经济效益,这也是人力资源自我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为此,针对当前高技术人才紧缺,无法充分发挥先进物质设备资源价值的现状,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发展规划、长远目标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要求做好“由岗选人,人尽其才”,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到岗位上,将人的潜能全面激发出来,进而为企业的高效运作提供人才保证。

4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在世界上中国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高。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等问题。为平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重视“人”这一重要因素。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极为重要。必须遵循经济学原理,对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全面了解,且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际情况及地区发展现状,提出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基本品质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以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4)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064-4

当今世界经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下并行不悖地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全球涌现,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狭义上普遍认同的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以及经济货币联盟等形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广泛深入,涵盖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统一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共同的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甚至提出要具备共同的民主理念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在参与国际经济的活动中,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布局,实施以自由贸易区为契机的发展战略。阿拉伯世界是一个拥有22个国家、142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和3.39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群体。50多年来,中阿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中阿关系的良好发展符合双方的利益,而频繁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将这一关系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开始进行调整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国际贸易固有的外向型特点,中阿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世界经济复苏态势的影响,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和阿拉伯国家经济多元化的发展有利于中阿经贸合作关系朝着更深层领域的拓展。阿拉伯国家作为中国的第贸易对象国,其经贸关系的发展取决于阿拉伯国家自身的供求关系市场和支付能力,以及中国所提供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中阿之间的贸易往来中,阿拉伯国家实际上已成为集消费、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为一体的综合市场,这就为中阿经贸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中阿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阿拉伯世界对我国经贸发展愈显重要,它不仅是我国进口能源的最大供应方,而且也是重要的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从长期来看,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困难是暂时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发展前景广阔。中阿间良好的政治关系和巨大的经济互补性为双方开展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当前阿拉伯国家普遍实行的工业化强国战略,将为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机电设备、信息通讯等高新技术产品以及物美价廉的纺织制品提供巨大而稳定的市场。

(一)中阿经贸论坛的成立和发展

国际和区域论坛不仅是全球流行的多边对话、交流和智力碰撞形式,而且可以形成颇具规模的消费链条和低碳经济。成功的大型论坛,不仅可以集纳高端、专业和权威智力资源,为国计民生发展和内政外交决策提供方向性、趋势性和全局性的判断、预测和建议,而且能着实形成以会议服务、高档消费和旅游观光为核心的内需拉动,形成论坛GDP,改善经济和就业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实现以服务、旅游、贸易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阿经贸合作论坛的长期举办,必然会填补这一空白,并有望形成世界性论坛品牌。

2004年1月30日,中国外交部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在开罗发表联合公报,宣布成立“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04年9月14日,中阿合作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开罗召开,中国外交部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在开罗签订“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宣言”、“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中,双方一致同意加强在贸易、投资、能源、科技、农业、环保、工程承包、劳务及其他项目合作;鼓励双方非官方机构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开展合作;推动社会、文化和新闻等领域合作和互惠发展。自从中阿论坛成立以来,中阿互信互利关系进一步加深。

(二)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走向

篇(5)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个城市的竞争,而是越来越体现为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大都市圈的竞争。中原城市群能否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发挥整体优势,集聚更多优势资源,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事关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和中部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而实现中原城市群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无疑是积极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

2003 年7 月,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决策,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中原城市群开始正式进入发展阶段。2004 年 2 月,李成玉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突出抓好中原城市群建设,完成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建立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在省委、省政府密切关注与支持下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城乡呈现出快速发展新势头。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正式将其纳入国家战略,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3年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出实施以来,关于“一体化”问题的探索从未停止。在最近几年,随着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升,一体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效,在经济密度、可达性、辐射带动等方面都优于中部其他城市群,是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重要战略支点。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中原城市群在一体化发展方面还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1.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缓慢

中原城市群概念自提出至今,除了郑汴一体化,几条城际公交开通外,中原城市群似乎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进展。在一体化发展方面,中原城市群传统的行政区经济思维定式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层面各有反映,多种体制性、政策性和设施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信息资源共享、人才开发和流动、市场选择制度、商业机会等还明显落后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2.城市间功能分工不明确

由于长期发展行政区经济,中原城市群各城市的经济相对自成体系,城市间产业互补性较弱,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相关产业、同类工厂重复建设;城市特色功能不突出,难以向其他城市提供服务和辐射作用。

3.中心城市郑州首位度低,辐射带动作用小

由于中原城市群中洛阳的各项指标都位居第二位,所以首位度的计算是把郑州和洛阳两市的指标作为研究对象。

2013年郑州、洛阳两市基本情况

[ 城市 \ 指标\&郑州\& 洛阳\&人口(万人)\&919.12\&688.5\&GDP(亿元)\&5547.9\&3740.8\&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2857.7\&159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788.2\&1257.7\&]

数据来源:《2013年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城市首位度是指用区域中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指标。根据表中的数据,按照公式S=P1/P2(其中S为常数,P1为最大城市人口数,P2为第二位城市人口数),可以计算得到郑州的城市首位度为1.33。按照位序-规模法则,两城市指数的标准值应是2。比较后可以看出,郑州的城市首位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增强人口聚集能力。 根据表中显示的数据,按照计算城市首位度的原理和方法,同理可以得到郑州在经济领域首位度的情况。

①国民生产总值。通过计算可知郑州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的首位度为1.50,低于两城市指数为2的标准值,这说明郑州的国民经济总量在区域中的影响力还不够。

②工业完成增加值。通过计算可知郑州在工业完成增加值方面的首位度为1.79,低于两城市指数为2的标准值,结合①可以看出,郑州在工业增加值方面首位度不足,尤其是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要低于洛阳。综合上面城市首位度和两个经济领域首位度的分析可以得出:郑州在人口数量、GDP、工业增加值方面没有与位于第二位的洛阳拉开距离,这会影响郑州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

三、中原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的构建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加快由“区划城市”向“经济城市”转变,协调城市功能分工,密切经济联系,促进要素整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支撑,实现优势互补,合力推进。

1.发挥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要将一体化的核心放在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完善市场机制上来,完善以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的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创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要优化政府行为,加强对一体化的协调、引导、推动。政府应当主动作为,把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作为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着力点,尤其要注重完善优势区域的产业环境,强化市场与产业的互动、建立专业化的服务体系。

2.提高中心城市郑州的功能建设

一方面,以建设郑东新区为契机,以建设特大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强力扩张郑州市人口及经济规模。全面实施中心城区组团+荥阳、上街组团+中牟组团+航空港组团+花园口组团+卫星城(巩义、登封、新郑、新密四市)的组团式空间发展。坚持“共生城市”理念,明晰城区功能分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加快新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实现新老城区功能互补、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郑州市的比较优势,重点抓好两个中心和两个基地建设:一是以中原国际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物流资源、物流设施、物流企业向园区集聚,努力把郑州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二是以郑州金融商务集聚区建设为重点,整合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机构集聚,壮大金融业整体规模,增强竞争力和辐射力,努力把郑州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

3.形成城市群内功能互补的城市体系

中原城市群九市支柱产业的差异性较大,几乎不存在产业同构的问题。在中原城市群整合区域资源过程中,要努力协调要素整合、产业布局和促进资源共享,发展互动,打破自我发展、自求平衔的封闭格局,避免重复建设;加强在环保、资源开发、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协作和联动,让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市场对产业资源的真正优化配置,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

4.注重圈层推进,重点突破

作为尚不发达的城市群,为了尽可能提高一体化的推进效率,中原城市群必须从最具备条件、最容易突破、最能产生带动效应的领域入手,采取圈层式推进过程。

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化,为了降低城市群内部交易成本,在城市群内能同城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尽量做到同城化,借助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形成综合统一的交通、电力、邮政、信息等方便快捷的管理体系。

二是推进产业一体化,要在区域内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逐步强化提高城市群的空间集中度。积极促进各城市形成区域内集中度相对较高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城市群内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配套、分工一体化的生产体系,城市群中每个城市前五位的支柱产业要尽量避免重复。

三是推进要素和产品市场一体化,要逐步消除市场歧视,在城市群内部形成统一的金融、技术、产权和劳动力市场,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城市群内部之间自由流动。

四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通过城乡工商业在空间上的不断集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破除体制障碍,促使城乡要素流动不受非经济因素限制,形成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文化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月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J].社会科学家,2001(11): 21-23

[2]廉晓梅.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J].东北亚论坛,2003(5): 18-20

[3]孙大斌.由产业发展趋势探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动力机制[J].国际经贸探索,2003(6):71-72

[4]吴晓霞.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J].东北亚论坛,2004(5):94-96

篇(6)

3、我国外贸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研究

4、加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5、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研究

6、我国外贸持续顺差的原因因及对策

7、新形势下我国外贸环境的新变化

8、河南省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qdii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

10、中部崛起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11、河南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和发展对策

12、我国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

13、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若干问题思考

14、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15、新型贸易壁垒及我国的应对措施分析

16、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17、区域贸易安排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与挑战

18、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影响与对策

19、中国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效应分析

20、国际外包的发展现状、模式及对策研究

21、当前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

22、贸易顺差:通货膨胀的诱因分析

23、欧盟贸易摩擦预警机制与启示

24、标准贸易理论的发展与影响

25、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分析

26、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fdi区位选择

27、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趋势分析

28、美国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

29、全球电子商务模式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

30、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31、河南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对策分析

32、河南发展外向型经济优势与对策研究

33、河南农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4、河南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35、河南对外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6、河南进口贸易的发展前景分析

37、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38、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

39、试析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技术外溢效应

40、cepa对河南省外贸发展的影响

41、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42、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所面临的机遇和困境

43、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我国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

44、“10+3”框架下的中日韩经济合作问题研究

45、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前景

46、对外贸易与产业集聚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47、对外贸易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研究

48、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旅游服务贸易研究

49、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

50、论fdi与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

51、民营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影响分析

52、试析对外贸易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关系

53、中小企业对外贸易方式探索

54、中印外贸发展战略比较浅析

55、河南省跨国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56、河南省出口农产品(食品)绿色营销问题分析

57、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58、我国对外贸易摩擦问题研究

59、我国进口贸易依存度提升问题研究

60、我国对外贸易协调机制构建问题研究

61、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新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62、西方对华出口贸易限制的新动向研究

63、我国通货紧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64、我国贸易救济问题研究

65、涉外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制及路径研究

66、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出现的新问题及对策

67、中国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研究

68、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69、国际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70、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途径

71、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72、中小企业国际营销策略分析

73、国际营销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74、试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国际营销定价关系

75、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76、浅析中美经贸关系

77、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78、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水平

79、对外开放战略与中部崛起

80、试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81、试论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82、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现实意义和约束条件

83、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机制及约束条件

84、我国资本外逃的经济影响及对策分析

85、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及其现实可行性

86、论当代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87、论战略产业保护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88、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89、论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条件

90、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91、论中美贸易逆差的成因、影响及其对策

92、论中美贸易摩擦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

93、论跨国公司转移作价的方法及其防范措施

94、论跨国兼并与国际垄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95、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调整

96、我国出口商品市场结构调整研究

97、论我国科技兴贸战略的实施

篇(7)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232-01

一、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也积极参与到国际合作与国际贸易中,并和周边国家形成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经济联盟或经济圈。如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北亚经济圈。这些经济联盟与经济圈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区域经济合作理论的研究。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属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范畴,所以,本文着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下的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并将概念界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金融支持范畴内。

二、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1.“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和“金融创新论”。这些理论认为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短缺是因为“金融压抑”带来的融资渠道堵塞与资金成本的扭曲,只有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进行金融创新才能缓解资金短缺问题。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有区别的区域金融政策,从金融政策、金融组织及金融工具等方面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

2.金融约束论。赫尔希曼、斯蒂格勒茨等经济学家认为,金融约束论是介于金融抑制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并且比它们更有吸引力的模式。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区域而言,政府安排一种有差别的特定的金融政策制度比竞争性制度更能促进地区发展。

三、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篇(8)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38-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范围来看,区域间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国家或地区间合作的一种趋势。作为我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产业转移是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一种方式。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地方政府本身既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又是一体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改革的对象,如何正确界定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环节所在。无论从京津冀复杂的政府关系出发,还是从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出发,研究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和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载体是区域产业一体化(叶堂林,2011),也就是区域内的产业实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状态。魏后凯(2005)从产业转移效应入手,认为产业转移的实质问题是企业在空间范围上的扩大和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陈红儿(2001)认为,产业转移不论是对转出地还是对转入地来说,都会为它们带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刘修军(2009)认为,产业转移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内对于产业转移理论和实证等多方面的研究对推动产业转移理论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同时也为本文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指导。本文主要是从产业经济学学科层面总结京津冀一体化中推动产业转移的政府作用,政府定位等问题,提出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建议。

1京津冀产业发展环境及政府作用机制

1.1京津冀产业发展现状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地域相连、文化相近,同属一个经济区,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区、工业区、港口区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京津目前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和重型化,并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产业从根本上说与京津资源和环境特点不相适应,并对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从理论和现实中可以发现,京津的一些产业出现了正加速向河北转移的趋势。

京津冀实施产业转移具有可行性。京津冀三省市有各自的要素优势,京津拥有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河北省农业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京津形成良好的互补性。从空间上,京津冀三省市地域联系紧密,交通设施齐全网络发达;其次,从社会文化上来看,京津冀三省市文化交流频繁,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工业企业可以跨区域进行投资;再次,从区域发展政策上来看,京津冀各区域政府正试图打破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行政区划差异所造成的彼此之间思想和体制障碍,主动制定规划并达成共识,互相开放市场,构建合理有序的竞争发展环境。

北京提出建设知识型加服务型区域,金融、保险、旅游、文化等高端服务业,如今,北京的服务业已经占到经济的77%;天津也已经发展成为上千万人口的城市,服务型资源得到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整个经济比重里也逐渐上升,逾50%;10 年前的河北,基本属于资源装置型工业,随着北京逐渐退出一般的制造业,其中包括部分的高端制造,加上天津因为土地资源有限而无法接收的制造业,河北也已经走向资源深加工的产业结构。

1.2政府干预京津冀产业转移的依据

京津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是北方的经济发展中心,对整个华北地区经济增长有很大的辐射作用,但是京津冀区域发展并不平衡,甚至,随着京津产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它们与河北的经济差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京津冀地区由于存在不合理的经济梯度,大城市处于绝对优势,其他城市不能很好地衔接,城乡之间二元结构明显,导致产业带动能力差。

由于地区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京津在传统第二、三产业方面已经失去优势,而对于技术密集度比较高的第二产业及金融业、文化产业等新兴第三产业有比较优势,而河北省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多为传统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京津冀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链,如果京津的产业出现大规模的转移,而新兴产业又没有及时培育发展起来,那么,这种产业转移将有可能导致京津经济的衰退,产业竞争力也将随之下降;北京作为“龙头”城市,对环渤海地区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聚合功能却明显不足,大量从这一地区抽取资源与资金,却没有反哺区域经济;京津两大都市比肩而立,产业结构非常类似,经济竞争的动机强烈而开展互补性合作的动机很低;对河北省而言,产业转移也并非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京津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三省市经济差距的缩小,都需要加快当下的产业转移以使京津特别是北京有更大的空间迎取国际产业的注入,从而为河北省带来更多经济技术的发展机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政府介入,政府干预有利于加快产业转移步伐,维护区域经济安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1.3政府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方式和表现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转型时期,由于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再加上我国财政分权改革形成的地方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在推动市场化的制度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在经济市场化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方式,各级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经常对经济发展进行合适或不合适的干预。

1.3.1产业转移中的政府作用的主要方式

一般包括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两种方式,前者包括直接投资和行政干预,后者包括政策诱导和法律规范。

1.3.2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中政府作用的主要表现

①弥补市场失灵,规划引导产业转移方向。②协调地方政府利益、维护区域的经济安全。③政策诱导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④营造产业转移环境,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政府作用促进产业转移承接,是实现经济发展、缩短差距的重要工具。

2政府推进产业转移的建议

作为中国经济第三个增长极和环渤海经济圈中心,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该区域本身开发开放水平和环渤海区域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全局都有重要的决定意义,政府在产业区域转移中要发挥组织、领导、协调、服务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产业区域转移环境,利用优势地区的空间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与行业发展规划,有效指导产业转移承接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经济中心必先为市场中心,增长极的经济增长有赖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必须打破地方行政力量对经济的不适当的干预和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作用,通过恰当的制度设计促使地方政府行为真正适应市场化进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市场的融合和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运作环境,实现产业转移的可持续性。

其次,转出地与转入地政府之间实现双赢。为了更好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必须加强转出地政府与承接地政府之间的合作。双方要实现互利共赢,全面制定落实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规划,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构建京津冀的区域产业链的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京津冀地区人才、信息、技术的交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应注重发挥创新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协调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产业升级与整合研究[J].开发研究,2011(1):23-26.

[2]魏后凯.北京工业发展优势、战略定位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研究[R].北京: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委托项目研究报告,2005.

篇(9)

中原城市群是指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发展城市群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部地区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城市布局呈集聚型,构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最基本的空间优势。当然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背景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1、 历史文化背景

1.1、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充分说明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1.2、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龙的故乡,仓颉造字在河南,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河南,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此外,河南自古以来是农业、商业、科技、思想文化、医学等起源、发展和弘扬地。

1.3、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城市起源早、曾经发展辉煌,拥有城市发展的根基和经验,因此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也是具有历史和经验双方面的可行性。

2、经济社会背景

2.1、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河南拥有16.7万平方千米土地,全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居全国第三位(根据《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河南的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

2.2、中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优势

通过资料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以40.2%的人口创造了全省一半以上的GDP,各项经济指标均优于其他区域。中原城市群凭借区位优势和要素集聚效应,不仅发展速度高于其他经济区,而且在产业升级、城市化等方面,具有继续领跑全省的实力和潜力。

3、区位背景

3.1、区域位置优势

中原城市群位于河南的北部,地处全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中枢地区,也是全国现代陆路交通和通信枢纽之一[1]。区域内部基本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通达的交通网络,具备了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3.2、交通设施优势

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均呈网络状,郑州、洛阳机场是省内最重要的民用机场,其中郑州新郑机场是全国五大航空门站之一。因此,中原城市群铁路、公路、民航的交通运输体系已基本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初具规模,这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交通基础设施。

3.3、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

资源丰富,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矿石、铝土矿、钼矿等储量居全省前列,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食品、轻纺等产业为支撑的工业格局和较为健全的商贸、金融、会展、物流、信息等第三产业体系,产业的互补性和集群效益逐渐显现。

3.4、科研技术优势

全省90%以上的高等院校和一些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聚集此地,拥有显著的科研技术力量支撑,保证中原城市群发展和创新过程将会有借高校、科研院的人才和科研之势的坚实基础。

4、理论背景

4.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有人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地缘相邻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集团,为了获得最大利益,组合成为更大规模的经济集团或共同体,其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需要城市群来作为依托。

4.2、 城市引力场理论

刘易斯.芒福德对城市引力场的定义是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容器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引力场,逐步的对周围的城市“磁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的一个过程。

4.3、城市群理论

1961年,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的地理学家戈特曼在《城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中第一次正面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这是对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城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的正式命名[2]。在中国,自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后,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和省市开始规划和实施城市群的发展。地处中部的河南省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于2003年7月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构想。旨在通过该战略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形基本构架,确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进而拉动河南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4.4、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从国内外各大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主要有两大发展模式:一是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一是多中心齐头并进的城市群发展模式。

根据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总体上应该采取不平衡发展模式,即核心城市带动的城市群发展模式,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总体上为中心一模式。在中心区,培育以郑州市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使其对内发展成为全省具有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对外发展成为河南省对外联系的平台,参与国内外竞争,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

参考文献:

篇(10)

具体而言,FTA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自由贸易协定,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体之间设定自由贸易安排;二是指根据此类协定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彼此之间在实质上取消关税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而组成的关税区域。FTA 是区域贸易协定的最主要形式,在向世贸组织通告的并且目前正在运行的所有区域贸易协定(RTA)中,自由贸易协定占大多数。因此,也可以说FTA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FTA主要包括特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自由贸易区是通向更高层次一体化和深度整合的一个必然阶段。现有的大多数FTA都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之后缔结的。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6年12月,向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通报的RTA总数已达368个,其中已生效的有215个。如果考虑到已生效但未通报的、已签署但未生效的、目前正在谈判的、目前处于磋商阶段的RTA,按照时间安排,到2010年将有约400个RTA生效。其中,90%以上是FTA和区域性的贸易协定,而关税同盟总数还不到10%。

二、全球FTA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首先,随着FTA的迅速发展,全球正在逐步整合形成欧洲、美洲和东亚三大贸易集团。欧洲的FTA以欧盟(EU)和欧洲自由贸易联合体(EFTA)为主要轴心,欧盟是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它计划在2010年以前与北非及中亚的一些国家进行经济组合。美洲的FTA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和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最具影响力,目前正在朝着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方向努力。东亚地区的FTA以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进展最快,目前 10+1 已达成协议,拟在10年内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此外,日本、韩国与东盟双边自由贸易区也在谈判建设之中,东亚地区的市场整合已基本完成,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

其次,跨区域的双边或多边FTA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FTA的发展,已逐渐打破地域限制,一些国家和贸易集团纷纷开始寻求同有密切贸易或政治关系、重大贸易利益的跨区域国家和贸易集团建立双边的或多边的自由贸易区。例如,欧盟与地中海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非洲的一些国家和自由贸易区广泛开展建立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区;美国同韩国、新加坡等许多国家也都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第三,FTA的形式和内容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双边或多边的FTA虽然以货物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为中心,但在许多情况下FTA所涵盖的范围和所确定的贸易管理体制已经远远超越现行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许多FTA已不满足于实现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而是更加强调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近年来FTA内容还包括了许多敏感领域的多种内容,以最大限度地保证FTA的有效实施。

第四,全球FTA发展逐渐转向以签订双边的国家或地区协定为主。目前除少数区域内的FTA外,大多数FTA都是两国间或一个国家与一个经济联合组织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目前正在谈判、协商、意向中的FTA,大多数都是双边性质的。经济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签署双边FTA也逐步增多,签署双边FTA的基础不一定是经济水平相近,双方经济存在互补性就行。而且FTA的签署不仅重视世界高端市场,同时关注向资源及劳动力密集国家的渗透;不但注重自身发展,同时注意相互促进,使区域内的各经济体逐步走向均衡发展。

全球FTA发展趋势所产生的影响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建立FTA作为其对外经贸政策的核心和重点,甚至将区域贸易自由化作为比多边贸易自由化更加优先的目标,一些传统上倚重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国家也纷纷加入到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通过FTA可以使本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际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对发达国家而言,通过不断发展FTA才能保持其原有的国际地位。全球FTA发展的结果必然会缩小各国之间的差距,促使各方力量趋于均衡,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和贸易格局的形成。

三、中国加快实施FTA战略与中国跨国企业成长

FTA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中国应顺应潮流,加快实施FTA战略。对外,除了能更好地树立大国形象,积极参与全球和地区事务,提升自己在地区和国际合作中的地位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来促进政治关系的稳定,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与周边各国政治关系的稳定,也可以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在更广泛领域被承认。对内而言,加快实施FTA战略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要求中国加快实施FTA战略,为企业跨国经营创造条件。改革开放伊始,由于中国多数企业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经济发展缓慢,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主要是“引进来”。从企业角度来看,许多跨国公司的不断涌入,使中国企业处于国内市场国际化与国际市场国内化融为一体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促使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中国企业也因此得以快速成长,许多企业已有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积累,具备了跨国经营的能力和实力。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部分行业国内市场的日渐饱和促使企业必须走出去,寻求更大的市场。由于FTA的内容扩大,与更多的国家或地区缔结FTA意味着企业对外投资就能够获得更多国家的优惠政策和更少的进入障碍,更有利于吸引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加快我国对外开放战略重点由“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另一方面,加快实施FTA战略可以促进中国跨国企业的快速成长。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中国许多跨国企业还无法与其他大的跨国公司相抗衡,仍需不断发展。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FTA,企业在东道国面临的障碍将会极大地减少,同时获得更多的优惠条件和更多的投资机会,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获得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商品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低壁垒或无壁垒地销售,从而减小企业遭受各种贸易壁垒的可能性,本国企业由于成本降低、市场扩大、获得规模效应而不断发展壮大。

四、中国应对FTA蓬勃发展的战略和措施

经过多年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实践,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战略思想,其总体战略可简单概括为:立足周边,放眼全球。即从周边国家开始,首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政治互信,不断提升区域市场区位优势,为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范围提供基础。然后再有步骤、有层次、有重点地打破空间限制,逐步发展同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间的经贸合作,同时辅以双边FTA为突破口向多边推进,使周边与非周边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协同发展,以此促进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形成。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决定是出于双方加强睦邻合作的政治意愿,更是出于双方经济联系不断深化的需要,以及对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响应,而且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经济意义,因为它将为我国建立一个周边地区稳定、经济长期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从经济利益而言,如果区域内部包括发达国家,对整个区域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有积极效应的。创建自由贸易区,把发达国家作为我们的谈判对象,并成为成员,将有助于提高整个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二)尽早推动两岸四地FTA形成,并迅速推进合作方式深化发展。

作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无论是从全球战略还是地区战略的角度,中国都需要建立以自身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的三个单独关税区,又是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两岸四地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两岸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受经济利益所驱动的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随着两岸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环境和格局的变动,两岸四地自发形成的经济融合正在呼唤两岸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以为其持续深化发展提供保障。因此,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制定适当的制度安排,推动两岸四地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是两岸四地最现实的选择。

(三)先易后难,逐步推进FTA由周边到非周边、由双边到多边的发展模式。

根据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态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预见,中日、中欧、中美的FTA最难达成,其中尤以中美FTA为甚。因此,可以采取先立足周边,建立与周边发展中关税主体间的FTA,然后逐步形成由周边到非周边,由双边向多边,由发展中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推进的发展模式。与周边关税主体签署FTA的主要意义在于,便利周边贸易和投资,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基础;与非周边关税主体签署FTA的主要意义在于,开拓关键产业出口市场,稳固战略性经贸关系,获得多样化FTA经验。同时,与发展中经济体签署FTA有利于与发展水平相近的伙伴深化合作,有利于稳定我国某些关键资源的进口供应;与发达经济体签署FTA则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企业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管理水平的改善。

上一篇: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 下一篇: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