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5: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创业辩论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有效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开拓意识,创业教育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实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创业教育通过增加大学生的创业知识、规范创业道德、拥有创业意识、实践创业活动,实现大学生“知、情、意、行”的自主创业过程。不仅缓解我国就业市场压力,规范市场秩序,还能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素养,升华自我价值等作用。
1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资本的有机构成也有所提高,必然排斥劳动力,客观上形成就业问题。马克思很早就指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我国就业市场长期面临着供过于求的局面,大学人才供给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失衡。高校需要创新机制,应对就业市场的结构失衡及人才流失的现状,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2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缺乏
长期以来,大学生深受传统就业观念“学而优则仕”、“重仕轻商”的影响,创业的观念不强,大部分往往还选择传统的就业渠道,创业知识欠缺、能力浅薄,缺乏自主创业意识。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受父母和社会传统就业观的影响,认为稳定的工作就是未来。而自主创业成本高、耗经历、冒风险,不愿让其去尝试。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革,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低。享乐主义价值观随着经济的增长,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突出,而忽视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兴趣的激发,而是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在自主创新、自由创业能力的培养上显得较为薄弱。
2.2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培训极其缺乏,创业实践机会少
由于我国对创业教育研究处于初期,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创业课程,部分高校设有创业课程,活动开展形式单一,基本上采取课堂教授形式,理论性太强。关于创业教育的权威教材基本来自于国外,而国外的创业实践环境与我国截然不同,这给我国创业教育的开展带来了另一挑战。许多高校迫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纷纷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但很少院校能够将就业指导真正纳入学校的必修课,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2.3专业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匮乏
我国创业教育没有形成统一的学科体系,就没有专业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指导教师也只是宣传就业政策、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等,缺乏专业的创业系统知识,他们很难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创业指导教师或辅导员。截至2008年11月底,教育部唯一授权委托的“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养创业教育骨干教师总数不到1000名,与全国2000多万各类在校大学生总数相比,可谓是杯水车薪。
2.4高校对创业教育宣传与服务机制的缺乏
高校从政策上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校也有相应的孵化机构服务学生的创业计划,但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这除了与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相关外,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宣传也存在很大问题。创业教育活动的宣传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热情。高校的创业教育关注的仅仅是少部分人的骄人的业绩,使创业教育精英化,大部分的学生只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学校缺乏创业教育服务平台的建设,一般学校主要是以创业教育讲座、创业设计大赛及创业孵化为主,但实践性不强,学生参与度也不高。这就需要学校合理高效利用资源构建多形式的创业教育服务平台。
3解决高校创业教育问题的路径
3.1加强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首先,学校需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树立创业教育新理念,使毕业生从岗位的应聘者转变为岗位的创造者。其次,学校应有意识的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体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兴趣,让每位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都能接受一次创业基础教育,使他们了解创业的重要性,调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2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增加创业实践机会
2012年3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制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分管理。通过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丰富大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创业技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从入校开始贯穿学生在校的各个阶段,旨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职业决策等,体验真实的职业环境。
3.3优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开展创业师资培养培训,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等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专业教师,形成组织建立领导机制,学校还应当创造条件适当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以及各种研究活动,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的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
目前,根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质量都偏低,因此如何对我国当代大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教育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从大学生创业的情况上看,“网上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最主要形式和途径,因此从这一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分析将极大地贴近大学生创业活动本身,从而真正设计出符合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需要的创业教育体系,进而更好的推动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一、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分析。
1.学校层面
从学校的创业教育理念上看,目前绝大多数的本科院校都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了学校学生培养计划的一部分,认识到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并据此设置了一些相关的创业教育的课程,由于学校的差异性,各个学校在具体的创业教育管理方面有所不同。根据统计,80%的高校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设置为第二课堂,大多作为选修课来进行;从课程的设置上看,主要的相关课程包括:《创业学》、《创业心理学》、《创业和创业投资》、《投资管理》、《管理成长型企业》、《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课程,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培养计划会有所增减,但总的来讲,有关创业教育的基础知识均已涉及。
2.教师层面
从创业教育做得较为先进的国家看,国外大学不仅选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授,而且还根据创业教育这门课程的特点,特别注重选聘有实践创业经验的教师。国家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研究活动,增加其实践管理经验,这样能有效避免教师理论和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澳大利亚TAFE的小企业培训中的教师专兼比为4∶6,其中绝大多数是具有高等教育背景的小企业家,他们具有理论和实践,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办自己的公司和工厂。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创业管理》课程,一个课堂由2位教师一起上,一位是正式的教授,另一位是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另外两门――《创业机会识别》和《技术创业》则由3位有丰富创业和企业管理经验的客座教授共同开设,其中《创业机会识别》任课教师还专门为选课同学组成的商业计划开发团队聘请有丰富创业经验和创业投资经验的业界资深人士担任指导。
而国内创业教育的师资则仍然延续了传统教育的模式,在创业教育师资的选拔上仍然是以本校专业老师为主,辅之以少量的校外专家、学者,再补充一部分的企业界人士。从师资配备的人员结构上讲师较为合理的,但各部分人员比重的安排则没能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特点,对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是不利的。就牡丹江大学而言,创业教育的选修课主要由一些与企业接触较多的并且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担纲,并辅之以相关的教辅人员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在实际效果上有些欠缺,因为内容的更新程度不够,实战经验不强。此外,就老师的主动性上看,大多数教师对这一块的教学不够重视,更多的专业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因为学校没有专门的创业教育专业,教师们的主动性不强,而且,由于本身实践锻炼的缺乏,故而在这些课程的讲解方面能力也是有所欠缺的。
3.学生层面
总体上看,现在的大学生比较看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也是较强,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大学生们积极地参加一些校园内的社会活动来锻炼自己。
学生社团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现在各个高校都成立了各类社团,比如:创业者协会、创造协会、人力资源协会、心理学协会、舞蹈协会、辩论协会、戏剧协会、设计协会、摄影协会、音乐协会等等,但是由于这些协会主要的阵地在校园,因此它的发展极为有限,很多参加者往往是在初步参与之后就失去了兴趣,而社团的较好发展,需要学校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目前各个高校大多对社团实行的是审批登记式管理模式,强调了社团成立和设置和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比较忽视对社团建设和发展的引导与投入。就牡丹江大学而言,每个社团都配备了相应的指导老师,但是指导老师的存在主要是一种监督和管理,基本上不参与到具体的协会发展的活动中去,其原因在于学校对指导老师实行的也是登记式管理模式,作为指导老师是社团必需的,但职责和任务是不加要求和监管的,因为指导活动也是一种自愿和义务的行为。当然学校为了推动学生创业活动,也积极搭建了一些平台,比如每年两次的校园“跳蚤市场”的设立,以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设计大赛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创业教育的实践发展。
二、创业教育的发展是时代的需求
从创业教育的理念上讲,高校的创业教育必须摆到相当高的位置。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走的是大众化教育的路线,学生的就业和工作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主流方向,而创业教育符合这一主流特征。因此,从课程的设置上,各个高校应该积极努力地完善本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除了基础性的课程如:《创业管理》、《创业模式》等之外,还需要增加一些带有较强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比如:《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步骤》等等,此外有关学生创业所需的心理上的辅导也将是课程设置的一项主要内容。总之具体的课程名称和内容,每个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内外部环境进行适宜的设置,尽量做到符合学校办学的理念和思路,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客观规律和要求。从课程位置的安排上,建议高校将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中至少一门列为必修课,其余相关的课程可以继续作为选修课来安排,这样将真正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共同认识,使得创业教育不至于流于形式。
以上就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一点浅见,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同仁对创业教育的更多关注,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蓬勃开展!
2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现实价值
创业教育模式必须以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为基础,是创新教育的深入与具体化,强调以提升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为前提,提升个体的创业意识与能力,让大学生在经过理论知识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后,继续加强创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注重创业品质的锻炼,使大学生集求职者与创业者于一身,培养首创精神,这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与此同时,创业教育模式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将育人的着力点放在了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上。可见,创业教育模式的提出与高等教育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依托高等教育这一基础,创业教育实现了应用和发展,两者结合实现了互相促进与支持。创业教育模式作为新的教育理念,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创了研究的新视角,成为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增长极。创业教育模式注重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有利于创业教育的顺利实施。
3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
3.1设定层次清晰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广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受教育经历、专业不一致和个体差别等原因,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目标。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目标定在普惠层面,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重点是学习创业理论知识、培养创业意识、锤炼心理品质与提升创业能力,让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将在创业教育中学到的有关理论与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实现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单纯从学生的层面来看,创业教育也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不同年级中涉及到创业技能与创业能力是有明显差异的,这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符合高等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另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上的丰富性,也要求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弄清楚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选取适合的创业教育模式,才能实现组织与管理上的保障,才能在课程平台、实践平台上实现有效开放,更容易对创业教育模式开展科学评估、质量监督,更好提升创业教育水平。最后,创建大学生教育模式,也需要实现学校内部资源的统筹配合,实现企业、学校间的合作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所给予大学生创业教育营造的良好环境与资金的支撑。
3.2创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核心是课程,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是完成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积极开展高校课程改革,能从某种程度上决定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首先,将内容相关的课程进行科学组合。在对相关课程进行综合的过程中,要善于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弱化某一门课的独立地位,充分利用彼此间的关联性,有效减少重复课程,创建跨专业与学科的综合性选修课,实现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结合。在学科框架内完成课程内容的组合,要突出单元的能力、知识点,注重和社会、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科学甄选利于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展现课程内容的能力本位。实现课程综合不仅要关注系统性知识,还需要关注学科间知识联系以及其他学科对该学科产生的影响。其次,探索设立国际教育方面的课程。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量事实表明,需要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更好适应教育市场的需要。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既需要考虑设置国际经济、文化以及贸易方面的公共课,也需要结合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科技成果与知识融入到课程设置中,提升大学生分析与解决国际问题的能力。第三,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化。创业教育模式推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创业教育中处于重要环节。创业教育的课程应设置讨论性、研究型课程,从选题、设计方案到收集信息、论证等,由学生个人或团队来完成,让学生实现独立或团队合作。还要适当开设研究型实验,及时更新内容,实现教学和课题研究密切配合,提升将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中的能力。同时也要探索将实践教学方面的课程积极向实践教学延伸,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将科研、创新设计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最后,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元化。从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出发,注重实现学生个性、人格的全面发展,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计划,这需要创造自主选择的条件,适当扩大学习范围与自,培养柔韧性设计为基础,扩大选修课比例,可以让学生从对市场的需求出发来选取课程,自主选择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处理好学生内外教学的关系,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外充分利用好校外资源,扩大认知面,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认知水平和学习效能。
3.3设定创业教育指导机构,科学协调校内外资源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这是确保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有序运转的关键,因此应尝试设定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机构。一般来讲,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机构主要包含两类,分别是团委和教务处。其中团委所对应的是开展学生活动,主要是承担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管理方面的任务。而教务处主要是围绕学生的课堂教学。将创业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充分说明重视创业教育,有利于创业教育的发展,但从大学生创业教育本身的特点来看,实施创业教育,更重要的是要体现操作性与实践性,将校内外的资源实现科学调配,更好开展创业教育师资、资金等方面的调配。
3.4积极开展实施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实施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这不仅是创业教育的因素,还是创业教育课程模式,让创业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有效区分开来。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属于潜在性教育资源,界定了创业教育的环境,列出了创业教育的组织形式;创业教育作为课程模式,重点是完成实践任务,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桥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系统性创业教育方面的影响,着力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一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路径之一是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通过让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发挥大学生个性,提升综合素养,发挥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能更全面发挥其潜能,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科学界定创业目标。为让学生全面掌握创业过程本质,模拟创业过程,帮助学生增长创业经验,通过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导入创业教育,推行创业教育模式。二是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了全面推行创业教育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多种资源,创建创业实践基地。将学校科研实验室全天候向大学生开放,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科前沿,通过亲自验证最新成果,提升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再者全面利用好校内资源开展创业体验。可以根据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学生自主管理的超市、创业公司等实体,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全面体验创业的整个过程,进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还可以创建大学生创业园,为其提供创业资金、政策等方面的优惠服务。积极创建大学生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是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既要推行产学研一体化的创业教育育人模式,还需积极和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能进入到企业现场,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去亲身感受创业的氛围,提升创业才干。另外,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开展挂职锻炼,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挂职锻炼的过程中,提升创业的综合素养。三是积极开展创业教育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社会调研和实践中,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开展社会调研与实践活动,能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对实践知识能力的转化,全面拓宽大学生的就业路径。因此,在推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很有必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性的调研与实践活动,比如有计划组织大学生到企业、工厂等地开展考察,让其能了解社会与市场,提升感性认识,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知,在学生开展调研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及时修正创业目标,实现高校与社会多方位联系,共建实验基地,让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此外,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能力,还可以积极开展社团活动。通过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教育沙龙,建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通过组织学术报告、辩论、研讨,开创教育课程讲座与知识培训等形式,为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搭建创业活动平台。此外,从培养大学生社会中的生存能力与创业视角来看,除了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科技活动,使各种专业与特长的学生接受创业教育,还可以实施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开展社团组织和管理等,这些都是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所以,高校还需要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出发,实行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更好接受创业教育。四是建立大学生创业联盟。创业联盟属于创业教育模式的范畴,如果说创业计划方面的竞赛属于创业模拟练习,创业联盟应为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开展创业服务工作需要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需要创建社会化的服务性平台,这样更好宣传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解决好大学生个体差异大、创业难的实际问题。创业联盟是由创业社团、投资机构和支持导师等各方面力量组成的,主要是服务大学生创业的公益性组织。大学生创业联盟在开展社团管理过程中,实现创业群体、企业家、创业支持团队等良性互动;在创业投资模式方面,将社会投资和政府扶持实现紧密结合;在阵地建设方面,需要充分依托大学生创业园,通过设立在各大高校内的创业社团,实现有效对接;在政策扶持上面,做好政策解读、金融服务、创业指导和服务发展等多方面的服务。大学生创业联盟工作的内容主要包含: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进行专场讲座,提升创业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打造好的大学生创业成才联盟;邀请业界专家担任创业导师的工作,提供法律、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服务;积极开展创业交流座谈会,实现创业者之间的经验互动交流,真正维护好创业者的权益,强化不同大学生创业联盟间的合作和交流,使创业模式逐渐形成规模。
3.5创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估体系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质量关系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问题,评估问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中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对创业教育模式开展评估既要关注过程性评价,还要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性评价。此外,要考虑创业教育内化到大学生个人身上展现出来的创业精神潜能与创业状态,具体来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评估体系包含创业环境、师资力量、课程设定和学生素质等几个方面,这样能科学把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创业教育质量指标评价系统,定期对创业教育质量加以监督,获得好的评价效果。
3.6加强创业教育优秀师资建设
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还需要加强优秀师资建设。创业学属于综合性学科,并且实践性强,在课程方面注重行动导向与经验引导的体验,所以对创业教育优秀师资要求自然高。这既需要教师具有较全面、扎实的理论方面的基础性知识,还需要相对强的实践经验,对教师教学方法方面也有新要求。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建设,需要做好培养与引进工作,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培训等形式,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同时,也需要积极借鉴西方高校的一些先进做法,聘请成功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开展创业课程的设计。此外,还要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经营、咨询和研究等活动,增加管理方面的经验,这样便于在创业教育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对创业教育模式的推广提供有效的支持。
创业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是促进就业的一个新概念。大学生传统上持有被动就业的概念,对创业具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因此,对学生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宣传工作,接受创业,最终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结合高校的日程安排,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广播、报纸、校园网络和其他媒体,以及戏剧表演、辩论比赛和其他活动介绍创业政策和创业知识,倡导创业精神,促进大学生生活、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理想上达到统一。
二、实施创业扶持政策
政府是掌握和控制公共资源的主体,政府部门要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和行政职能发挥其在推进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国外政府通过立法(如:美国通过立法动员全国力量加强创业教育)、政府计划(如:英国通过“企业创办计划”等措施)、优惠政策等有效手段推进本国大学生创业。而我国现行的创业政策主要包括:融资政策、场地扶持、税收减免、激励制度、创业指导、能力提升、科技创业、孵化器等。在融资政策方面,主要有劳动保障部门的创业贷款保障政策、小企业担保基金专项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开业贷款担保、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等。
三、建立多元化创业教育资金体系
创业教育政策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资金做支撑。从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经验来看,创业教育资金的来源总体上分为两大类模式:一类是政府主导的资金投入模式。如英国政府将公共资金引入创业教育,设立了包括“大学挑战基金”(1998)、“债券式创业启动资金”、“科学创业挑战基金”(1999)、“高等教育创新基金”(2001)、“高教援助基金”、新创业奖学金”、“王子基金”等一系列政府基金项目,旨在帮助大学生创业。另一类为市场主导的资金投入模式。如美国和日本通过个人或基金会模式对创业教育进行资助,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创意大赛奖金等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大学生创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还处于起始阶段,因此应该借鉴吸收政府投入资金和市场投入资金模式的优点,建立多元化的创业教育资金体系。上海、浙江等地政府通过财政安排了一定额度的大学生创业资金。也有零星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考察等方式学习外地的经验,建立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资金支持模式,为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体系的支持。
四、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大纲及课程体系,丰富学生创业知识储备
1.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特色鲜明的创业公共课程,让学生学习创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市场需求的分析、寻求商业机会、商业计划设计和写作、创业团队的形成,使学生增加对创业过程的理解和所需要的知识。具体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学生创业入门指南”,“学生商业实践”,“ “科技发明科学”,“创业”、“企业管理”等等。
2.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开设创业过程所需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市场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和生产管理原则、政策、法律、法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例如,可开设“商业计划”、“企业创始人科学”、“科技创业者”,“创业”、“风险资本”,“项目评价”等等课程。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突破口,对创业教育的长久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在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基础差、教师欠缺、专业依托贫乏、实践基础薄弱等状况下,针对性强、高质量的课程建设和师资建设需要以政府、高校、企业等有关组织的资源与精力投入为保障。
五、举办各种活动,为创业储备经验
创业研讨会、论坛活动。创业研讨会和创业教育论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来学校演讲,对话,进行论坛活动,除了传授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讲授成功的创业想法和经验,为大学生树立创业榜样。甚至可以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为学生的创业导师。这样的活动应该成为学校创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创业研讨会和创业论坛必须制度化、规模化和长久化。地方政府高校在这方面有很多优势,关键是要进行创业教育研讨会和论坛总体规划,形成机制。
高校、企业共同构建创业实践基地。政府要支持地方高校进一步加强与社区的关系,充分利用本地社区资源、校友资源,将生产和科研相结合,和企业共同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科技园区,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和场地,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要,安排专业的商业导师,也可以聘请企业家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为了促进我校积极探索和构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提高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发展的竞争力,学校制定了《白城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白师院字﹝2012﹞130号,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该项活动的开展,为学生配备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反哺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就业能力。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意义
1、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营造高校创业氛围
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会提高校园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一种创业文化,激发起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的信心,有效地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为推动学校育人模式的改革做出了贡献。
2、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就是在创业之初就要充分认准和把握自己创业领域的市场饱和度、市场动向和社会环境,既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的使风险最小化。在创业项目的实训中,学生真实的体验如何创业,如何制定商业计划,如何组建团队,如何设定目标与执行,如何制定营销策略与销售产品,如何谈判,如何吸引投资,如何控制成本与获取利润等等。
3、通过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培养学生行业危机意识
在实施创业项目过程中要预测当前行业状况的走向和可能导致的危机,创业者只有时刻具有危机意识,并对潜在的危机做出相应的预警才能够真正独立于竞争的大环境中不败。创业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维高度,通过这种高度的思维,创业者可以通过各种以实际为基础的动向来变换自己的策略,并对区域同行业者经营动态的整合分析,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形成对自己一个较为合乎实际的优势规划,使自己始终处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状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原则
1、自主创新创业。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自主设计方案、自主管理项目、自主完成项目,学习创业者案例,从那些功败垂成或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经验教训。
2、浓厚兴趣驱动
参与创业项目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创业实践有浓厚兴趣,以兴趣驱动,在导师指导下完成项目。
3、创业实施过程
在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创业需要个人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思维高度与坚定的信念和决心,才能够克服在创业过程中的种种变故与风险,坚定地继续创业之路。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模拟平台
实施创业计划、创业准备、创业实践三个过程。
1、设计创业计划提升实践能力
根据创业之星软件、ERP软件的商业背景环境与数据规则,完成创业计划书的编写。创业者首先对背景环境进行商业机会分析,组建经营团队,制订资金筹措计划,撰写公司名称,制订公司章程,并编写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我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热转印自制化艺术品,在进行市场调研基础上,制作出符合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特点的产品,满足青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年轻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按需求者个性定制产品,让每个人实现自己的创意,产品受到广大青年学生的亲睐。
2、培养从业技能做好创业准备
学生通过创业项目的实训,对企业经营全过程一目了然,仿佛置身于企业经营活动现场。实训中会遇到企业实际经营的各种典型问题,学生通过思考,发现问题,从中找到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辩论和求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反复优选,优胜劣汰,形成最佳方案和做出最佳经营决策。
3、经过创业测试感知职业领域
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创业者综合能力素质的测试,帮助创业者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创业能力等,使创业者能够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更好的做好创业准备,为将来的创业行动打下扎实的基础。了解职业领域,尝试在该领域遇到哪些问题,初次感悟职业,它涉及工商、法律、税务、财务、营销、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
(二)构建创业孵化基地
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着教育、研发创新、企业孵化、创业人才培养的功能。
1、创业教育功能
指导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出版大学生创业教材等。评选创业教育精品课程,在地方高校推广。
2、研发创新功能
创业实践基地基地通过项目选择,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探索开展科技企业网上孵化服务及远程孵化服务,充分发挥孵化器的辐射作用。将创新项目带到基地进一步研究开发,使创新成果以最快捷的方式产业化,形成创新的知识流和技术流。
3、学生实训功能
首先,开展公益性大学生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指导大学生确定创业项目,提高创业技能,并为他们创业提供政策支持、专业指导以及跟踪服务。其次,以项目为依托,指导大学生组建创业团队,开展模拟创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创业沙龙活动。
总之,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锻炼了创业者实践操作的能力,学校要加大创业实践项目实施力度,为有梦想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成为党和国家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策略,各级地方政
府、学校和社会企业纷纷制定和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和保障。这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不管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大学生创业的发展趋势都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得到人们的赞同和认可。
据统计,美国大学生毕业后有25%走上创业的道路,而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中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实现创业的愿望,并且创业形式单一,层次不高。为什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在创业方面会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呢?许多学者从各层面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少学者认为文化是一个影响创业活动的环境重要因素。
二、从文化角度看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从1998年清华大学第一届创业计划大赛算起,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创业教育在近几年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涌现出了诸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创业型大学”。各级国家机关也开始日益关注创业教育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然而和美国相比我国仍处于初始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传统观念和文化环境所导致的。
1.受传统观念影响,创业积极性不高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古训劝导学生将出仕作为最佳谋生出路。大部分家长对大学生创业持有怀疑和担心的态度,认为创业是危险的,不可知因素太多,只有别无他选的人才会去冒险创业,大学生最好的出路是捧上公务员的“铁饭碗”。大部分教师将精力投入到申请科研课题和中,同时认为学生就应该好好学习。这些传统观念导致了大学生创业积极性不高。
2.缺乏风险意识,创业积极性不高
抗风险意识抗风险意识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实质上就是拼搏精神。大学生这方面素质的欠缺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消极的一面。中国人“小富即康”思想很浓,“规避风险”的意识很强,不愿意创业。思想懒惰,没有开创精神,缺乏个人自主意识。中国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成长意识,学生在走进社会之后普遍表现的是心理素质较差,不能承受社会压力,对挑战和社会责任产生了恐惧感,缺少创业所需的坚韧自信的心理品质。
3.创业文化社会基础薄弱
社会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评价也不一,不少评论者明确表示反对,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经验和资金,其成功机会渺茫。其次,我国创业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中也十分缺乏,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中小学生创业创新思维的培养,从中学的应试到大学的创业,思维难以一下子转变。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效创业教育绩效的提高。
4.缺乏正确的创业理念
学生创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许多便利条件和保障。但是,我国高校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理念依然十分落后、教育质量水平十分低下,这与大学生创业迅速发展状况极相不适应。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出来,没有把培养“德才兼备”的创业创新人才作为创业教育的目标。许多教育者只注重对大学生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实践技能训练,忽视了大学生创业的道德规范和情操的教导和培养,导致道德教育在创业教育中的缺位,大学生创业道德素质偏低,成为影响与制约大学生成功创业风险最大的因素之一。
三、美国创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美国是世界上实行创业教育最成功的国家,它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了一个相当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专直到本科、研究生的正规教育。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世界性和多样性,正是在蕴涵了这样的文化因素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的指导下,其创业教育才会蓬勃发展。其次,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渗透到了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美国社会鼓励创新和发明,并且只有被实践证明有用的发明才有市场。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了MBA创业教育、本科创业教育、社会创业教育等多样化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类型。再次,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也是一个主流。他们认为社会应该为个体的发展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同时他们也深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合作。
美国的这些文化是经过历史的沉淀积累下来的,我们需要借鉴的是要在创业教育中融入这样的理念:要培养创新创业理念,从基础教育做起;培养学生的务实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完善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现实思考
1.树立正确的创业理念与目标
创业道德素质在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中是占核心地位,是决定大学生能否成功创业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加强创业道德教育既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因为创业教育本身蕴涵着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方法、内容上也和创业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结合、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创业道德建设,只有注重创业素质培养和创业道德人格塑造,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创业人才,为建设幸福中国梦贡献力量。
2.创新教育实施组织模式
在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们首先需要解决教材本土化 和专业融合的问题。要推进创业教育进程,需要高校组织专业教师针对本校学生创业实践 需求和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编写本土化特色教材,搜寻适当创业实践案例,创新教学组织手段,克服理论教学枯燥和实用性差的缺点。可以大量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团队辩论 ,实践基地演示等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业课程教学每个环节。
3.优化社会创业环境
首先需要 重视创业支持政策的整合与落实。政府可适当核减在 科技创业过程中的审批程序,出台政策细化高校与科研院所在本校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知识 产权资本与收益共享比例,鼓励高校师生利用自身技术专利优势创业,规范技术中介组织的 市场评价行为,创建适宜科技创业活动的政策环境。同时地方政府可整合原有大学生创业支持政策,降低在户籍管理、社会保障、信贷融资等方面的政策门槛,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提供相关场地、资金、融资及市场信息方面的帮助。在实践平台建设中可以组织专家研究 大学生创业项目与企业发展需求的结合点,进一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美]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著,周伟民,吕长春译.创业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杜,2005:12.
[2]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3]季学军.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与经验借鉴[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中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自1970年美国第一个创业教育课程诞生以来,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创业指导,如德国的“模拟公司”、英国的“青年创业计划”、印度的“自我就业教育”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化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大学生创业正获得高校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许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创业指导课程,但成效并不理想,大学生创业非常成功的案例也不多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大学生创业指导中法律教育的缺失,进而导致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
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指导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比较完善和系统的创业指导模式和体系。大部分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指导课程只是偏重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创业品质以及创业团队、创业计划、财务计划、创业融资、创业管理等方面,而对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涉及甚少,有的也只是简单介绍一下企业法的相关内容。在“依法治国”的重要建设时期,这不能不说是大学生创业指导的一个缺失。其实,在创业指导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去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大学生在创业前很少认真了解和学习与创业有关的法律知识,或者虽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忽视或者漠视法律。
二、大学生创业指导体系中法律教育模块的内容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针的深入人心,立法体系的不断健全,关系到大学生创业的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应将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各种法律法规、对企业设立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风险的规避、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法律法规等纳入到法律教育模块当中。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将相关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贯穿其中。
大学生创业的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创办企业?创办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我们可以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等企业法中看到,创业者可以有如下几种选择:一是个人独资企业;二是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三是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从出资人的责任形式、企业的设立条件、税收负担、筹措资金的能力、出资人对企业的控制程度、企业的目标等方面比较三种企业形式的不同点,便于大学生在创业时能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企业组织形式。大学生创业初期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承担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其所创立的企业一般均为中小型企业。因此,《中小企业促进法》也是法律教育的重要内容。该法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对大学生创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确定了创办企业的形式,注册公司后,企业运行中将遇到形形的法律问题。《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等将是解决问题的法律依据。例如《民法通则》中关于民事活动基本原则、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制度、诉讼时效制度、侵权责任制度等,《合同法》中关于合同的订立、合同的生效到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及违约责任等,应成为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内容。一系列制度构成了合同法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企业招用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主和劳工在各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创业者招聘员工,必须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在三险一金上的最低要求,并随时关注地方政府出台的办法、文件,配合实施,以免遭遇员工的抵触。另外,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借贷或其他原因而向他人提供担保,或他人向自己提供担保。一定要在了解《担保法》关于人保、物保和金钱保等各种担保方式的前提下正确进行担保。
企业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特点往往会驱使企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不理性的违法行为。因此,国家通过立法对企业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制和管理是必要的。我国的《税法》规定正常纳税、依法纳税是每个人(包括企业法人)应尽的义务,合理的节税只能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进行,超过规定,恶意的逃税、漏税,情节严重的,不仅要处罚补缴税款,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我国的《反不正当竟争法》也明确规定了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且,对于进行科技创业、信息创业的创业者来说《知识产权法》是一定要掌握的,若是自主研发的创新技术一定要申请专利保护,以免被他人盗用造成经济损失;若是非自主研发的技术,在采用前必须先行查阅正确的出处、来源,以免因为误用造成侵权纠纷。诸如此类的体现国家干预性的法律是创业者必须了解和学习的。
上述可以看到,大学生创业者本身并不是独立的法律关系主体,他们是民事主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与创业相关法律法规很多,但我国并没有独立的专门性法律来调整这一特殊群体,只有一系列法律法规组成的法律群。因此,详细、完整地讲授全部相关法律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法律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守法意识和用法能力,时时、处处意识到法律的存在,既不要违法,也要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三、法律教育模块的教学实践
繁杂的创业法律决定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必须依托法学院,由法学专业教师将相关法律内容统筹为一门独立学科,并逐渐形成一套科学体系,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为创业者形成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明确开展创业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与创业相关的法律制度,掌握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熟悉各种创业法律规范;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必需的法律意识,进而能够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合理规避法律风险,提高解决纠纷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已开设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课程都是以教师对基本知识进行课堂讲授作为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对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来说,很难真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强创业法律教育的教学效果,应借助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资源,在教学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诊所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以有力促进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的深化。
法律的生命就在于实践,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将创业法律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大赛、举办创业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举办模拟法庭、案例调查与分析、旁听法庭审判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创业法律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亲临感受和事实分析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以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创业法律的看法,也可以通过与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企业等建立创业教育基地,进行案例说法、法律咨询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潘嵩.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0.
[2]何庆江,谭志合,雷棋.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法律教育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8(2):22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在构建创业型的温州社会背景下,温州高校创业教育新思路的探讨
收录日期:2011年12月8日
自从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创业成为大学生选择的重要途径,也是新形势下自主就业的一种选择。全国许多高等院校顺势开展创业教育、创业策划大赛和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创新之举,试图让高校的创业教育成为高校发展战略的特色而作为品牌吸引媒体的关注。为此,温州高校培养大批量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是服务于温州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温州高校担负着构建创业型温州社会的重要使命。同时,温州高校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是高校领导、教师及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温州高校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和创业实际情况的调查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迄今为止真正谈得上成功的并不多。由于缺乏创业精神、初创企业管理经验、市场运作策划能力以及足够的资金支持等因素,大学生创业举步维艰。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本文作者组织了一项对“温州高校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调查,从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设计1,250份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内容,调查显示:1、在对创业认知方面,70%以上的不了解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及创业团队对创业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对创业认知明显不如高年级,女生对创业认知明显不如男生,90%以上的女生认为创业与她们无关;2、在对创业感兴趣或在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访谈,他们认为创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依次是创业能力、社会关系、优秀的创业团队、创业经验、缺乏创业指导师的指导及创业资金;3、温州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依次是创业培训师、校企结合的培养模式、系统性创业教材、学校创业的文化环境、创业实践基地。
二、温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及成功创业的新思路
温州高校秉承“温州精神”这种特殊的地域创业文化,在创业教育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主要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资金、创业团队四个方面着手实现创业教育,从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两方面设计创业教育课程和科学评价体系;同时,为了达到较为成功的创业教育,在创业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校企合作及其他合作模式,使温州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一)温州高校要创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创业教育的校园文化是普及创业教育的有效手段。1、通过教学楼前的条幅、教室走廊的宣传栏的图片、文字等相关创业内容的设计和安排而营造创业氛围;2、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定期举办创业计划书大赛和有关创业内容的辩论赛,进而到系级举办和校级举办各类有关创业大赛;3、定期邀请高校内外的教授、专家、企业家给大学生讲授创业应具备的知识及企业家技能,特别是企业家当年初创企业时积累的经验及草根创业的原动力,邀请温州地区乃至全国成功的创业人士到温州高校组织创业学术沙龙,让学生积极参与;4、参加温州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大学生和学校指导师定期举行交流并分析解决面临创业的现实问题;5、以创业文化为主题的励志教育,达到激发创业激情,加强和提升创业意志力。总之,以各种方式营造创业气氛,普及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二)有完善的创业教学体系
1、有一支富有特色创业型的师资队伍。教师是创业教育运转的主力,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成功实现创业教育的关键。温州高校硕士学位以上的年轻教师占较大的比例,温州高校以较为优惠的政策吸引这些教师并聘为创业指导师,让他们接受国家创业权威培训机构培训,同时让他们到温州创业比较成功的企业挂职锻炼1~2年,高校颁发创业双师型教师的聘书,高校创业双师型教师担任两种职责:一是从事创业理论教学;二是做在学校从事创业的学生的创业指导师(一个创业指导师带3~5位学生),对创业指导师工作纳入教师的业绩考核体系。
另外,温州高校要利用温州优秀企业家比较多的优势,聘请创业比较成功的企业家作为客座教授或创业指导师进高校给学生讲课或办讲座,但一定要给相应报酬,而不是虚名或名誉;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年度考核以作为奖励或继续聘任的依据。因为有比较高素质的创业指导师,才能产生创业教育的品牌效应,就会更好地营造创业文化及氛围,更好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温州高校创业基地。
2、各专业要开设创业课程,有较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创业课程是成功实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温州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要做到点面结合,点就是抓重点,面就是要全面普及,大学一年级学生要进行创业意识培养,主要方法通过创建创业校园文化,开设创业基础理论课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创业的基础理论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创业激情。大学二年级对学生进行调查分类(需要专家评估),有一部分学生对创业有兴趣,创业动机比较符合现实且具备创业特质(如草根创业的原动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整合资源能力较强、对市场有一定的洞察力,即把握机会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等)。把这些学生(创业型)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设计科学的培养计划,培养方式是设计5~8门专业创业课程,3~5名学生配上一名创业指导师,并让他们进入高校创业园,参加创业实践活动,让这些重点培养的学生享有更多的高校创业教育资源和机会。其方法有:(1)让大学生直接与校外企业合作创业,可以与中小企业合作,以技术、智力支持,教授参与指导;(2)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中小企业实习、实践、积累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3)学生可以与温州大型企业内部组建创业团队;(4)大学生调查正在创业企业,撰写创业方面的论文。
3、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目前,温州高校对创业教育只是初步的探索阶段,要进一步发展创业教育,构建和评估大学生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体系迫在眉睫,建立对创业学习有科学评价的机制,才能建立学生创业的动力和激励机制。
温州高校要建立大学生接受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学生接受创业课程教学、参加各种创业大赛、创业讲座、学术沙龙、加入创业园中创业工作室的创业团队、或利用假期到中小企业实习、实践,积累企业管理和创业经验等,都要纳入专业培养计划(涉及到学分、优秀毕业生、奖学金、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等荣誉和证书的颁发,以虚实结合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升创业素质),让学生的行为实现更多“自我动力”向更多“超我动力”的转变,从而实现创业教育的成功,达到提升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目的。
(三)校企合作: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实践的新路径。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有更强的生命力;实践只有理论的指导,才能更好更快地创造奇迹。温州中小企业相当多,正在创业过程中的企业也比较多,它们为温州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温州的高校没有更好的利用温州的资源,为大学生创业实践创造最有价值的创业学习基地。
1、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创业教育实践方式。(1)创业教育实践的“引进来”是指高校引进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或企业高层到高校聘为兼职创业指导师或创业教授。他们可以与大学生沙龙互动、办讲座,也可以到大学生创业基地指导以解决创业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甚至上创业课,让他们把宝贵的创业经验、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创业知识和经验,从而提升创业能力。但兼职创业指导师或创业教授要安排一周两天在高校上班亲临指导并能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及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2)创业教育实践的“走出去”是指派遣大学生到正在创业的企业里去实践,获取创业知识和经验,以提升创业能力。要安排大学生在一周三天到正在创业的企业里去实践,同时企业要为大学生安排创业指导师,在实践中学习创业知识、经验,提升创业能力。大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或专业技能。
2、大学生中“家族企业创二代”的培养模式。温州高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来自浙江省,浙江省大部分企业是家族企业,家族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家(创业者技能)的培养。浙江大部分家族企业属于传统产业,在新形势下都面临转型升级,故学术界和企业界把“富二代”定性为“创二代”,对在高校的“创二代”进行创业教育和实践有着许多资源优势,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
建立“家族企业的创二代”的家长委员会,利用其实现校企合作。在大一新生刚进大学时就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确认是“家族企业的创二代”的学生,就与家长联系,要求他们到学校共商建立“创二代的创业班”事宜。一般情况下,家长是非常乐意的,与他们商议“家族企业“创二代”培养模式,其中理论教学开设的课程、企业家和教授的专题讲座,主要在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到家族企业实习、锻炼,积累创业经验。
(四)加大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创业基金,评估创业项目。学校和各学院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做大大学生创业教育基金。各学院可设立以赞助企业冠名的大学生创业基金,用于扶持大学生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对温州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项目,要经过由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和高校创业指导师组成的创业项目评估专家委员会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审议的创业项目可以申请创业基金。
三、小结
构建创业型的温州社会是温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再造温州模式的战略举措,在积极探索创业教育过程中,温州高校担负着创业教育重要的历史使命,只有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构建创业型的温州社会才有可能。创业教育只有从创业理论和实践教育两方面作为抓手,才能实现成功的创业教育,在创业理论教育方面,关键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业型师资队伍;在创业实践教育方面,要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同时,温州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支持和关注力度,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给予激励和帮助,为创建创业型温州社会集聚更多的资源和智慧,让再造温州模式再出奇迹。
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市场对营销本科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单纯强调专业课程的系统化和广博与精深,或者片面强调某项技能的熟练,不符合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围绕市场营销专业的整体课程体系框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包括:一个目标和三个层次。“一个目标”,即培养一个专业核心能力(指营销实战能力);“三个层次”,即基本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技能层次。
1.基本技能层次培养基本能力。具备政治人文素养、人际沟通与组织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自然科学素养等基本技能是高素质应用型营销本科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其胜任市场助理、客户代表等初级岗位的前提。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技能层次设计了寒暑假的社会调查与实践、假期支农支教活动、日常的社区服务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掌握如何认识和了解当前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发现企业现有产品的不足和寻找尚未满足的市场需求的能力。通过广泛的校内社团活动,以及院内、省内甚至全国的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竞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日后从事产品销售和营销策划相关工作的营销专业学生来说,高超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其与客户沟通的基本素质。
2.专业技能训练培养专业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最大特点实践性特点,学生的营销实战能力高低决定了其就业竞争力的大小。所以,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制造业、销售业、物流业中的典型企业的市场调研、产品销售等营销实践活动要有清晰的了解,这一能力要通过专业认识实习环节来实现。专业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素质和提高专业技能的核心环节,通过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训练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模拟训练环节和角色扮演训练学生的某些营销技能。
3.综合技能环节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市场营销高级岗位所需的一种革新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市场营销仿真模拟、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竞赛和校内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等综合技能环节得到锻炼。毕业设计(论文)是对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学生在选题、写作和答辩等环节中充分锻炼实践创新能力。采取学生在校外的实习基地与校内大学生创业中心顶岗实习的环节,使学生熟悉特定岗位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流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参加创业大赛与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通过写作创业计划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环节的实施与考核
1.社会调查与实践环节。社会调查与实践是营销专业学生走向社会,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全面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基本技能环节中制定前两年学生实践训练计划,安排一年级学生参加寒假社会调查、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二年级安排寒假进行专业调查、暑假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就某选题完成调查任务,或者选择一个单位深入下去进行实践体验,结束后撰写实践报告,在新学期开学4周内以班为单位进行交流、答辩,评定成绩,推荐优秀报告。
2.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环节。市场营销学、服务营销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的组织方式是每门课程选择5-8个典型案例,精心设计讨论话题,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采用大班交流与点评以及分组对抗辩论等形式深入和共享讨论成果;案例讨论的成绩以20%计入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
3.顶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对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检查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毕业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并能否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过程。利用培养计划中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通过在校外实习基地或知名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理解论文任务、项目调研、资料查阅、方案设计、技术实现等具体要求方面能得到好于或相当于校内毕业设计所能得到的锻炼和提高,而且对于在企业环境下如何系统地进行产品销售能得到亲身体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就业”一条龙。毕业设计的考核采用现场答辩与实习表现相结合的5级评价制。
4.市场营销仿真实验环节。为了在校内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锻炼学生根据市场环境运作企业的能力。市场营销仿真实验室配置因纳特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在电脑上全程模拟企业的运转过程,从企业的建立、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和设计、产品促销与销售、企业资金的运用与管理等方面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实战模拟成绩和市场报告核定每个企业的成绩,其中每个学生建立的企业其实战成绩通过企业的资本额、产品销售量和销售额、市场区域和市场份额等指标衡量。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25日
创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获得在日趋国际化市场竞争中相当优势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成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创业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进取心、事业心、责任心、探索精神、冒险精神等心理品质。高职大学生创业成败的首要关键就是创业素质培养。
在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开设沙盘课程也在全国各大高校纷纷涌现,将沙盘课程引入到高职创业学生创业素质培养意义重大。沙盘课程以新颖的教学观念开展课题活动,它提供了企业创业真实的竞争环境。沙盘课程教学凭借其极强的互动性、实战性、综合性、体验性、竞争性特征,弥补当今在校大学生缺乏创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创新意识不强,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没有足够的胆量。沙盘课程让学生能参与并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不同的岗位,这让大学身在社会中学会自主创业。因此,沙盘课程能够有效提升高职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素质,为以后的创业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创业沙盘课程教学,是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相对的,它是从教学全过程设计构建,研究全面开放教学,学生成为活动的中心和主体,老师则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的新型创业教学,从而培养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素质,也促使学生综合能力获得个性化发展。
一、开放式沙盘课程理念设计
当今以开放为主要特征的时代精神呼唤,高职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意味着观念到行为的教学理念全盘颠覆。同时,我国施行的素质教育,也诉求着让每位高职大学生个性化充分发展。为推动创业型社会顺利转型,提供创业人才保障,高职创业教育的首要理念就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沙盘课程必须基于开放教育的理念,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创业企业的真实情况,提供真实创业情境平台,指导高职学生利用沙盘来模拟创建并经营企业,同时让高职大学生在对抗环境中亲自动手学习,主动参与企业创业经营全过程。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创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在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后,更能促进学生理性创业。
二、开放式沙盘课程目标设计
高职创业沙盘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传授创业的基础知识、树立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培育高职学生的创业人格和提升创业实践的能力。全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积累创立企业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最终课程要达到创业意识的启蒙、创业人格的构建、创业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创业能力的实践的目的。
三、开放式沙盘课程环境设计
课程教学首先提供充满市场竞争教学平台,尽量让学生身处一个充满真实的市场环境。沙盘课程教学开放,才能尽可能给学生展示一个自由、丰富、开放的世界。环境设计必须处理好“开放”与“封闭”的问题,做好全过程管理,确保各个教学环节有序进行。开放环境还包括课后学习资源开放。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开放学习平台,向学生提供开放,老师把学习资料制作成电子文本、PPT或其他多媒体资源,让他们按需主动到平台资源库学习,到达深度共享的要求。教学环境构建应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放和学习平台互动,向高职大学生自身经验自主学习,到各种尽可能世界环境的开放。最大限度开放才能确保在每个学生与教师同学们的互动中获得更为主动积极的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沙盘课程应该提供每一个高职大学生都能够获得个体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让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充分而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才能保障每个个体的充分发展具有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
四、开放式沙盘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培养学生创业综合素质,沙盘课程内容要涵盖全面,包括企业创建经营中的战略决策、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物流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学生必须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灵活解决面对的企业实际问题。而且基于开放式视角,课程还必须具备的个性素质以及创新性,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还应包括创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成本预算、进度安排、采购管理和风险控制的全方位整体管理。因此,课程还要涵盖创业项目管理专门技术方法(如甘特图),为高职大学生搭建起他们创业所必需的综合性相关理论知识、创新性应用能力,以及创业热情激情、创业态度、价值观等创业素质的大舞台。
五、开放式沙盘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课程教学组织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重点体现出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沙盘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角色定位是由学生自由选择,组合4~7人成立创业团队,根据创业企业的具体现实需要,明确各自团队角色的工作职责。学生以团队小组为单位,参加开放式沙盘仿真模拟,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每个学习团队自我管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取长补短,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满足每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同时,还应采用优秀创业案例评析和主题辩论赛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创业能力素质的自我提升构建。
六、开放式沙盘课程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模拟创业后评价,优化构建开发式成绩评价体系。其中,课程最终成果评价指标主要包含创业团队的投资表现、市场表现、成长表现、财务表现等多方面。成绩评价体系还应全面引导学生关注创业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与学生共同研究反思,探索分数与创业企业成功和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度。同时,还必须注重过程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投入程度、工作效率、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和正能量素质方面的评价。而且开放式评价不仅来源于上课老师和模拟软件考评,还必须有学生自我和互相的评价,是综合全方位的评价。
开放式沙盘课程应用于高职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是创业教育、沙盘教学、开放式教学三者的整合运用,它是创业教育教学的一种探索与创新,能有效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势必成为一种值得高职院校推广开设的高职创业普适性教学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