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17:05: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集体经济产业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刘集镇根据黑土地、气候等地域优势,经过考察,从南阳引进艾草种植,成立美农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艾小农”商标,大力种植艾草特色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分红、订单农业等方式,2021年,合作社计划种植艾草800亩,带动农户种植艾草2000亩。
一、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从发展观念上看,同沿海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河南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农业文化,严重的传统文化观念使其缺乏与现代经济的关联性; 另一方面,从体制上来看,文化单位多为政府单位,不仅缺乏竞争观念,而且缺乏经营意识,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供求关系。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行政手段的干预还比较多,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很难进行,对文化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能力较差,这就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1.2资金投入短缺河南虽然是文化大省,但是多年来,河南省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因此文化设施也就相对落后。各地政府虽然具有较高的热情发展文化产业,但是由于财政紧张,投入到文化产业中的资本支出较低,河南人均文化事业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河南文化建设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尚未真正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和机制,资金不足仍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问题。
1.3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人才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2011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为54.02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0.87%,占常住人口总数的0.57%。二是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引进不足。三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不够。
目前河南省部分高校虽已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及相关专业,但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严重匮乏,学生数量相对较少。河南省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严重影响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四是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良莠不齐,部分人员素质低下。消费乏力也是影响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河南城乡人均文教消费593.02元,仅为全国城乡人均文教消费975.41元的61.9%。同期上海城镇人口仅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便达2195元,城乡人均文教消费更是高达3091.95元,与河南农村居民全年消费支出总额(3681.21元)相差无几。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对策
2.1降低行政垄断,实现产权多样化。提高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其市场化程度,重塑市场主体,实现产权的多样化。政府应分清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改革当下文化产业大多是“国有独资”和 “国有控股”的产权制度。要建设面向现代化建设的河南文化产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打破所有制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政府应从制度上打破文化市场竞争性领域的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完善和扶持民间中介组织和民营文化主体的激励政策,培育新的多元化竞争主体,形成开放性的竞争环境,尽量改善“政企不分” “一股独大”的局面。
2.2 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文化产业有公益性和盈利性领域之分,政府对于文化产业的支持应主要集中于非营利性的领域。政府除了直接对文化领域提供支持外,还应积极引导配套的社会资金及产业资金。可以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杠杆来鼓励各地市、各企业以及全社会对文化事业进行赞助和支持。除此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放宽政策限制,积极引入外来资金,鼓励外商在各个领域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利用外商的资金、技术和营销渠道,生产高智能化、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进而提升河南省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发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新产品,加大信贷投入,搭建文化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对接平台,改革体制,创新金融融资模式。鼓励组建各级各类文化产业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新格局。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政策,逐步完善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内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2.3重视弘扬特色文化,大力扶持农村文化。河南历史传统悠久,文化资源丰富,郑州的嵩山文化、濮阳的杂技文化、开封的北宋文化、洛阳的古都文化、安阳的殷墟文化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应由政府主导,加强对其研究,增加创意与设计,阐发其文化内核,促进其文化升级,引导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政府还应通过政策和财政支持,保护农村现有的风俗和艺术传承,资助民间工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民间节庆活动,为河南文化产业的多样性发展留下足够素材。
2.4积极创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创新,我们必须要对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再包装,用现代的、创新的、商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创新以及商业化的运作,很多资源被别人捷足先登,比如迪斯尼根据河南的花木兰以及少林功夫,制作出了两部热卖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但是,河南省也有不少资源创新的成功范例,比如,濮阳的杂技,濮阳素有“杂技之乡”称号,尤其是濮阳东北庄,是广袤的豫北平原上的一颗明珠,东北庄人人爱杂技,田间地头,屋里院外,均是练习的场所。男女老少人人都能来上个三招两式。目前东北庄约有500人常年在外进行杂技表演,杂技人才遍及全国27个省市,而在国内外担任杂技团长的就有37人。朝鲜、日本、德国等41个国家的杂技团体,皆有东北庄的杂技人。近年来,濮阳杂技一直在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在国内的桂林、上海、北京、广州、苏州等大中城市,都有濮阳杂技的演出队伍,迄今为止,濮阳市杂技团创作了《狮林春光》、《女子大排椅》、《攀登》等一大批优秀杂技节目,在国际国内杂技比赛中频频获奖;濮阳市还创作了《神龙部落》、《水秀》等一批杂技精品剧目,享誉全国。以百姓喜闻乐见、人人争相参与的活动作为载体,再现历史文化,激活消费市场,是濮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传承和创新。
三、小结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对转变河南发展模式、改变河南形象以及满足我省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以更新思想观念、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路径,不断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课题。
参考文献:
(一)概念
民族体育文化系指一个民族在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广适性等方式,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
(二)特征
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点,从而构成了民族体育文化自身的一个特色。
1.民族性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存在的根源,并且基于区域的不同形成文化的差异,加之区域文化、习俗等不同形成不同的民族特色,这就是民族性。民族体育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一方面,民族体育文化具有共性的一面,系指融合因素的一面;另一方面,民族体育文化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一面。[2]不同区域的人类,创造了不同形态的文化,塑造了不同文化意识的群体,并且通过共同的生活把不同种类的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状况如何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经济条件、生产水平息息相关。
2.娱乐性
民族体育文化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3]民族体育文化正是被赋予了这样的一种娱乐性,在社会生活中才深受人们的喜爱,让大众群体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体验各种体育的乐趣,不仅锻炼了身体,从更深层面上讲,更是愉悦了身心。
3.竞技性
上述讲到的民族体育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个人的生活中被贴上了民族意识的标签,而民族体育的竞技是展现民族意识的一个象征性体现。通过不同形式的竞技活动,每个人的参与与积极性形成一个相互较量、相互磨合的局面,是体育文化形成的基本来源。[4]只有通过契合作用,达到一种融合的状态,才能凝聚成重要的力量。竞技性在人们竞争意识较量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合作意识的攀升。
二、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在民族体育活动当中,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等都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更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而这些核心部分的形成与传承对于体育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一)形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理念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一部分,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其产生并且发展的原因,其发展的状况如何一般由社会经济条件所决定,经济条件的好坏决定着文化的发展程度,反过来,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经济状况的改善。[5]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承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产业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作为支撑。对于体育产业来讲,体育文化的发展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传承性是指民族体育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接性,即历史的纵向延续性。它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基于体育产业发展的需求,我们就更应当注重体育文化的传承性。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促成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理念,即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注入民族体育文化的因素。从内部上讲,吸收各个不同区域的优秀民族体育文化不断融合;在外部上,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民族体育文化,扩大体育文化在体育产业中的分量。
(二)形成了以文化竞争为主导优势的新局面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特性,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当前,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如体育产业的市场尚待开发,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社会竞争机制混乱等。因而,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改变新观念,形成以体育文化为主导的核心观念,以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体育文化为主导的竞争意识是全新的竞争形态,具有独特的体育思想意识和哲学思想。[6]它是以崇尚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为价值取向的一种体育文化形态,有助于体现人文关怀。基于这样的有利形势,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将会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让每个运动项目都能够在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与展示,从而形成一种以文化竞争为主导优势的新局面。
(三)促进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新繁荣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说到底还是为了满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对于物质文明来讲,民族体育文化一方面需要依靠物质上的支撑以维系发展状态,而反过来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则推动了物质文明的新繁荣。对于精神文明来讲,民族体育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机传承,才能够给精神文明注入新的动力。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支撑,可以说,体育产业发展的本质就在于如何创造出更多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从而满足人们的需要。而创造出更多更为丰富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巨大动力存在于体育文化的优越性,而优越性则需要传承。
三、传承有道———体育产业发展之路
(一)推动民族体育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百花齐放体育产业需要发展,需要改变新观念,就需要加快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以文化竞争为主导优势的新局面。然而,民族体育文化博大精深,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一个普遍的效应。而单纯依赖于一种固有的文化模式则未免有些过于僵硬与死板。因此,我们就必须推动民族体育文化朝多元状态竞相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形成独具一格的优秀体育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鼓励不同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鼓励引进各种优秀的体育文化,兼容并茂。根据不同区域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自我约束性、差异性以及广适性,采取相互融合的方式,尤其为相对落后民族的体育文化发展提供较为便利的社会条件,促成较为公平的竞争局面,以提高多元文化竞相发展的积极性。
1、流通主体规模偏小,行业零散度过高。
从我国流通产业的企业规模结构看,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中小企业仍是流通业的主体,单体分散经营的流通主体仍占较高比重。目前,在全国1700多万个流通主体中,有93%为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规模以上流通企业比重仅为1%;销售额亿元以上的大型流通企业仅有200多家,销售额超过百亿元的仅有10余家。2008年,我国批发零售业前100家企业的销售额只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而同期美国仅沃尔玛一家公司销售额就达2630亿美元,占美国当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相当于中国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另据有关部门对全国273家重点大型商场调查结果显示,2000年这273家重点大型商场的商品销售总额仅相当于沃尔玛的8.13%。总体分析,我国零售业的零散度高达90%;而欧美国家只有40%左右,日本为50%。
2、流通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现代流通业在流通总量中所占比例小,流通现代化水平低。以满足初级交易为主的传统经营方式与业态形式大量存在,新型流通方式发展虽快但规模很小。以零售业为例,百货业仍是我国零售的主导业态,销售总量占零售业的53%。而新型业态比重较低。相比之下,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传统流通方式与现代流通方式的比例优于我国,而一些发达国家的流通结构则更为成熟、合理。
其次,流通业的组织形式结构不尽合理。从连锁经营等现代组织形式所占比重看,截至2008年6月末,我国拥有限额以上连锁零售法人企业(集团)仅为1284家,虽然比2008年末增长了6.7%,但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流通贸易、餐饮法人企业的比例不足4%。目前,我国连锁企业实现的零售额在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为7.8%,国内连锁业最发达的上海也只占10%。而这一比例在印度尼西亚为30%,在泰国为40%,在马来西亚为45%,美国达到60%,日本为40%。
第三,批发业与零售业的比例结构不合理。我国零售业发展尽管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但是新型流通方式和业态形式发展快,成长性好。相比而言,批发业发展滞后。无论是消费品批发还是生产资料批发都与快速发展的流通业不相适应。现代批发体系在商品分销和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明显较低。以初级交易方式为主的批发交易市场虽然有较快发展,承担了一部分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批发功能,但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决定其不能从根本上承担起现代流通中批发体系所应有的作用。
3、流通效率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偏低
流通效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一是流通速度低。据测算,我国国有商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2.3次。日本的非制造业(包括批发、零售业)流动资本年平均周转次数为15—18次。一些跨国连锁公司如沃尔玛、麦德龙等的流动资本周转次数年均可达到20—30次。二是库存率高。社会库存总额占社会商品销售额的比重也反映了流通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1990—1998年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3%—1.5%,非制造业(含批发、零售业)库存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14%—1.29%。我国1997年社会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总额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3.68%,2008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库存占其当年销售额的比重为6.37%。三是物流成本过高。通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物流的效率。据世界银行测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6.7%。日本1997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9.6%,美国2000年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1%。可以看出,在物流效率方面,我国有较大的提高潜力。
近10年来,流通产业创造的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相对稳定,长期保持在8%左右,与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15%以上水平相比,我国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还比较低。
(二)流通企业的竞争力不强
我国流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外国流通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流通企业(主要是零售企业)与国外发达国家流通企业竞争力相比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1、快速扩张能力较差,财务运作能力不高
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的扩张能力较弱。从扩张所需的资金能力、管理能力、人才支持能力各方面,都不能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比。因此,近年来,在外资企业快速扩张的压力下,内资企业在快速扩张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即连锁店铺越多,营利能力越差。内资零售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资金积累能力不足。在资金周转率方面,我国零售企业为4.24次/年,而外国零售企业为6.25次/年。说明我国零售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重资金周转的问题,商业风险增大。
2、营销技术能力低
我国零售企业单位面积营业额平均约为2.1万元/平方米,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50%;人均营业额平均约为67万元/人,相当于外国零售企业的40%。我国零售企业在运用价格促销、陈列促销、广告促销、服务促销、敏锐捕捉市场需求等营销技术能力方面与外资零售企业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3、成本控制能力弱
2008年我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平均值仅为9%,而外国零售企业则达到了24%,相差15个百分点。从我国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分布情况来看,毛利率低于5%的占了30%,5%—10%的占了35%,10%以上的占了35%,分化形势非常明显;而外国零售企业中,毛利率在20%以上的占80%以上。这表明我国零售企业对采购成本、物流配送成本的控制能力较国际领先水平差距很大。
4、人才聚集能力不强,品牌价值能力低
我国流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属于经验型人才,其比例在85%以上。在发展中,由于受到文化层次、知识结构等因素的制约,经营管理能力和应对国际化竞争能力的上升空间有限;而外国零售企业中,有一批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性人才。另外,由于外国流通企业待遇优厚及良好的企业氛围,在人才竞争方面优势明显。在品牌建设方面,外国零售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5%,尤其是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大零售巨头的商誉已接近100亿美元。我国零售行业虽培养了一些区域性品牌,但全国性知名品牌很少,更谈不上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
综上所述,我国流通业无论在整体竞争能力,还是在微观企业的竞争力方面,都与国外企业有较大差距。在我国流通市场已经成为国际性竞争市场的情况下,这种竞争能力状况显然极不适应。因此,必须将提高我国流通业竞争力问题提上发展的日程。
规范流通产业经营秩序
流通产业经营秩序混乱始终是困扰我国流通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2008年,我国市场流通秩序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流通领域法律法规建设步伐加快,但仍不完善
去年,我国加快了流通领域立法步伐,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对于规范流通市场秩序,净化竞争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总体来看,流通领域的法制建设仍然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往出台的法律法规中许多内容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已不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的要求。以市场准入规则为例,由于我国流通业的对外开放的渐进性特点,决定了不同阶段的市场准入制度也不同,需要及时调整。在加入WTO过渡期基本结束后,根据承诺,对外资流通企业的准入限制要进一步取消,而针对外资进入的新形式和出现的新问题仍存在法律空白。二是规范流通企业经营行为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相对滞后,使得行业发展和政府监管的一些方面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例如,有些零售企业向供货商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损害了供货商的利益。特许经营领域也因立法滞后而出现混乱。三是已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配套的实施细则仍然缺乏,使得法律法规出台后缺乏实施的可操作性,降低了法律法规的效力。在流通业发展的过程中,重审轻管的现象仍然很普遍,对违规惩治力度太弱,使得中小型或分散经营型商业(如商品交易市场)中,经营不规范和假冒伪劣及有害商品泛滥的现象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我国流通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不仅重要而且迫切。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流通领域中信用普遍缺失的问题凸显出来。大量失信现象的存在破坏了市场流通秩序,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流通效率。针对市场流通中信用秩序混乱的现状,近年来国家通过多种措施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流通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仍较为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近期内,以下几个方面应予以重点关注:
1、流通领域尚未真正树立起诚实守信的风尚和环境
流通领域总体上仍严重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文化、守信意识和信用道德观念。而且各类市场主体信用管理水平普遍偏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强,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根据我国的国情,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加强信用道德建设和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氛围。
2、有效的社会信用共享机制亟待建立
由于部门利益的存在,加之法规的缺乏,目前我国流通企业和消费者个人的信息被封锁在不同部门和经营单位,信用信息的开放程度很低,政府与流通企业之间、流通企业之间、流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存在,使得各交易主体很难依据真实的信用信息进行经营决策,隐瞒、欺诈、上当受骗屡见不鲜,导致流通秩序混乱。因此,在流通领域通过立法对各类信用信息的公开、规范收集、加工和传播、使用进行明确规定,建立和完善行业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对规范流通产业的经营秩序十分必要。
3、信用监管体系不健全
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对流通业而言,当务之急是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尽快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流通业信用监管体系,加快开展法规建设、成立信用服务行业协会等各项工作。
加强流通产业基础建设
20多年来,我国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以商业网点建设为例,从总量看,目前全国已有各类批发零售网点1700多万个;从质量看,一些大型商业设施的“硬件”甚至已经接近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总体而言,我国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与快速发展的流通规模与总量不相适应,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效率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流通设施开发与投资方面,现代化营业设施、物流配送设施、仓储运输设施仍相对缺乏。传统的、低效率的、与初级交易方式相联系的设施仍占较大比重。在新型城市社区、新建城镇中,以提供便利、多功能服务为主的新型商业服务设施的开发缺乏投资,导致在一些地区大型商业设施与便利设施之间的建设结构失衡、比例失调。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社会各方面对此重视不够、投资不足。至今没有一整套适应市场流通的统计指标体系和普遍缺乏高效率的信息服务平台系统,不能客观、真实、及时地反映当前我国流通业的运行状况;同时,流通业的行业技术标准化基础工作仍很薄弱,有些方面虽有国家和行业标准,但没有加以普及和应用,制约了流通现代化的进程。
针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国家也先后出台了一些措施,力图推进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合理布局。以城市商业网点为例,针对一些地方反复出现大型商业设施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现象,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目前大多数地级城市都在加紧编制。
在加快流通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高流通效率方面,近期有三个问题应重点关注:
(一)加强流通基础设施规划的科学性
以城市商业网点为例,我国许多城市商业网点的开设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由、无序的状态。一些地方虽然也制定商业网点、商业区规划,但这些规划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可变化性。在城市的规划中,缺少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配套商圈的规划。在已建成的居民社区中,因为没有预留出商业发展的空间或是预留空间不足,影响了便民利民商业的发展。对城市商业区(或商圈)的功能,缺少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认识呆板单一,一味追大求洋,仍然囿于传统的集中的商业中心区的观念,而不是根据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针对不同的需求,分散设立层次和功能都有所不同的商业区。对于不同零售业态没有科学、协调发展的观念,使得零售业态无主次、无重点发展,大型超级市场过多过滥。
(二)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加大政府和社会投资是提高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方向,应既重视商流设施建设,也重视物流设施建设,按照商品流通的流向和布局进行统一规划;由国家在商品流通枢纽建设大型物流中心,由地方政府在地区商品集散地兴建区域性的物流中心,形成一个渠道畅通、布局合理的全国物流网络,以改善我国的物流状况,提高物流效率。物流设施建设除国家投资外,还可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以股份制的形式进行运作和管理。流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另一个重点是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除继续做好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外,还应有计划地进行流通和商业的专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交易平台。
(三)加快发展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总体来说,我国农村流通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有很大部分已经陈旧失修,有一些设施早已不符合农村流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批发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形市场建设速度较快。然而,能够提高农产品流通质量和效率的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等物流设施和信息、检测等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村流通市场的发展。为广大农民服务的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点严重不足。因此,加大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更新流通设施,提高其运营效率是一项重要任务。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批发和零售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新型流通合作组织。围绕小城镇和新兴市镇的开发建设,加大商业流通设施的开发建设力度,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流通主体向小城镇和新兴城镇延伸经营网络。
改善流通产业发展环境
就目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而言,突出存在着三大问题,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一)社会对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仍缺乏足够的认识
改善流通产业发展环境首先必须提高整个社会对流通产业作用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流通业规模的扩张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以及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流通产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国民经济贡献日益提高。流通产业不仅可以决定国民经济的运行节奏和速度;而且对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都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社会上对流通产业的认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对流通产业(特别是对内贸流通)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工业制造业、对金融业甚至对农业那样重视。突出表现是对流通产业的发展战略、产业规划、政府投资、产业秩序、融资机会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重视程度远远不足。这种社会环境当然与流通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符,不利于流通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而势必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必须改善这一社会环境,提高社会,特别是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对流通产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二)流通产业发展的法规环境有待完善
流通领域法制环境的突出问题除了前面所述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和不适应及缺乏真正具备可操作性的问题外,现实流通经济活动中的执法问题也十分突出。目前与流通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枉法和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涉及地方和部门利益时法律的约束力不足,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和市场竞争环境欠佳。
(三)流通产业发展缺乏系统规范的软环境
流通产业发展的软环境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2-0001-031 产业转型和升级是一个坚实的实体经济的关键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014-02
1 体育产业市场
1.1 体育产业的形成
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具体到从产生包括居民或学校、社区等组织对体育产业及其产品的需求,和以此供应为生的人群等形成的简单的供需关系,发展为需求者的逐渐壮大成群体性和所需产品的类别的丰富,从而形成规模化,也就是体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形成市场,以体育活动为主或密切围绕体育而开展经济活动并不断地形成相应的企业、公司、俱乐部等经营实体,这些生产体育产品或提供体育服务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行业就是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是指为社会提供体育产品的同一类经济活动的集合以及同类经济部门的总和。由这些体育产业所形成的以体育商品、劳务供给和需求及其相互作用实现的商品流通总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产业市场。
1.2 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其自身的规模、结构和体制是否完善,体育企业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有关。如果缺乏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或企业集团,体育行业由体育用品产业化到体育产业规模化的转变将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被压制或者是被淘汰掉;体育产业区域发展是否平衡,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带动了周边体育产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分支,加快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进程,大力推进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整合体育资源,实现体育企业的资产重组;加强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拓宽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把体育产业培养成经济增长中的新亮点;体育本体产业在整个体育产业中所占应是主体地位,高于其他尤其是体育用品产业,这涉及市场体系是否健全;体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行业的运行与发展。
2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性
2.1 提高体育消费质量的需要
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在大幅提高,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的需要,同时也为体育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体育产业包括所有与体育相关的经济活动,与其他产业类似,体育产业也有其产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商品,例如服装、器材、食品等,体育商品具有鲜明的文化商品的特点,它不仅是满足人们基本生存需要,也是提高生活质量,满足更高层次生活的需求,这使得体育产品和服务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体育产业从最开始的分散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规范的市场,到逐步以市场为核心,消费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是随着市场的壮大而壮大的,市场存在着供需关系,竞争关系等经济领域的关系法则,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对所需商品质量的好坏产生影响。因此,体育产业在这种需求和竞争的环境中,必须整合资源,调整自身管理和运营机制,降低成本,更大地、更高质量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这就使得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成为必然。
2.2 体育产业市场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是同一属性的企业集合,其目的就是在某种市场中,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市场则是指一切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所实现的商品流通的总和。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产物,社会分工越细,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规模与范围就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市场是实现体育商品和体育劳务价值、实现体育产业积累从而最终实现体育再生产的关键。由于体育产业市场的不断变化,它又不断从外部造成一定压力,促使体育商品、体育劳务生产者和提供者不断改进生产、经营和管理,推动体育商品生产和劳务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产业自身为了生存、发展需要进行整合、扩充,在合理调配资源的前提下,完善体制机制,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2.3 体育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体育产业化已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显示出其经济方面的优势,而体育产业又带动许多相关产业,促进了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在引导社会消费、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体育消费正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同时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体育产业。将体育资源与相关行业整合,以产品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建设体育产业市场,繁荣体育经济。因此,要努力开发体育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强体育市场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促进高效率的体育产业与地区经济综合体的良性互动,使体育产业市场朝着多元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体育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必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的整合,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竞争力,推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经济环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条件,包括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程度,还指可治理的环境,如经济体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状态及社会通货水平和经济发展的秩序等。经济环境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能否保持大体的平衡,通货膨胀是否得到治理,经济秩序是否建立并完善,以及能否建立和健全有效配置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这些是指经济环境的特点。经济环境作为一种抽象的名词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它与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1 经济环境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规模
经济环境对体育运动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体育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来确立体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也就是体育产业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些发展是受经济环境所制约和影响的。经济环境受地区发展状况的影响,不同地区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状况就不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可支配收入比例小,其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较少,决定了西部地区体育产业市场发展的规模相对较小。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高,用于体育消费的支出相对较多,对体育产品质量要求高,因此推动了体育产业市场的发展规模。
3.2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对经济环境的需求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出现,人们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开,体育消费的层次性逐渐显现,根据人们对体育消费的不同要求,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体育市场的需求是拉动体育消费的动力,体育市场规模化发展是沟通体育服务生产和
体育消费之间的桥梁。体育市场规模化,可以通过国家投入、体育部门自筹和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的形式建设一批能举办比赛,又能向社会开放供群众活动的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体育场馆,并加以市场化运作。又可以通过外商独资,中外合资或个人投资兴办的以体育服务为内容的盈利性体育企业,从而发展和扩大体育市场规模。
3.3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对经济环境的适应性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与经济环境相适应。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须符合地域文化特征;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与区域经济相协调;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的发展应以信息、高技术为主发展体育产品,建立社区俱乐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以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经济不发达地区竞技体育方面应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大众化,体育用品业的生产则应以生产少数民族体育用品业为主,在社区体育方面,应采取百花齐放的方针。根据消费者对体育产品需求的不同,体育产业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因时制宜,确定其发展规模和方向。
4 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人均水平等经济因素的制约。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同时须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调整行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使体育产业的增长转移到依靠本体产业轨道上来,才能提高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程度,不会产生市场的无序、盲目发展以致资源浪费,加大成本,导致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的发展走弯路。体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从而优化人们的生活消费结构。从发展的角度看,对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和研究,为体育产业经营者和相关管理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减少和规避体育产业经营与投资的风险,使体育产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从而为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特点与趋势
产业集群是指在有限地域的特定产业或产品生产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顾客、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知识生产机构等),依靠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和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形成有利于产业组织协调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一个真正意义的产业集群至少包括以下三大特征:一是产业相关性。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他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二是地域集中性。表现为特定领域中相关企业和相应支持机构的“扎堆”现象。这种产业地理集中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三是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集群内各个企业立足自身资源,选择产品生产价值链中最能发挥自身优势的生产环节,大中小企业形成细密的分工协作网络。产业集群一旦形成,便会带来很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集聚效应、共生效应、协同效应、区位效应、结构效应等。上述几个作用的组合又可以集群产生诸多的衍生效应。
产业集群的出现很早,早在1400多年以前我国景德镇就产生了具有产业集群特征的陶瓷集群,但其大量出现却是在工业化以后,经济全球化则将产业集群的发展进一步推向。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集群区域与20世纪初存在的传统的地方集群有了深刻的变化和发展,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1、从动力机制看,地方产业集群既是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又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回应。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重构,反映在全球生产方面就是生产组织的片段化或分散化,全球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越来越集聚于那些富有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换句话说,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特征就是“大区域离散小地域集聚”。正是各个价值环节的地理集聚特性使得很多地方产业集群就成了全球产业价值链条中的一个从属部分。如中国的很多产业集群,只是全球价值链中的一个低价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全球价值链垂直分离后的外包体系在海外空间如此高频率地发生产业集聚现象,内在原因在于集群便于管理和降低成本,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既会极大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又能增强当地的产业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成为产业集群的参与者,同时越来越多的政府成为产业集群的促进者。
2、从主体角色看,跨国公司成为集群形成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或重要参与者,成为链接经济全球化与集群区域的纽带。尽管产业集群大多表现为本地企业的空间集聚现象,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通过在当地投资建立机构或业务外包等方式介入的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世界知名的优势产业集群中,如美国硅谷、日本九州硅岛、印度班加罗尔集群等,跨国公司的足迹无处不在,在集群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北京中关村、诸暨大唐袜业产业区、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集群的发展都离不开跨国公司的参与。特别是那些占据全球价值链核心环节的行业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等大多成为了诸多全球产业链条中的实际控制者或治理者,它们直接或间接指挥着分布于全球的占据价值链底端环节的成千上万个地方产业集群。
3、从空间等级体系看,不同产业的产业群在全球分布具有明显的核心和边缘结构,但是这种等级是可变的。不同产业的产业群在全球分布具有层次性,发达国家的产业群以质量、创新速度、设计能力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为竞争优势,即沿着所谓的“高端道路”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只具有低价格的优势,产品质量低,无法进人高价值市场,也即具有明显的“低端道路”或“高端与低端道路混合”的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发达国家居于“核心”,发展中国家属于“边缘”。另一方面,与这种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不同而形成多层次垂直型国际分工的同时,各国内部跨地区、跨国界的水平型分工体系错综交织地深入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完全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与核心区的联系和发展中不断学习和营造新的优势,实现赶超,从而可能使自身由边缘演变为核心。
4、从经营战略看,产业集群日益全球化,基于产业链(或商品链)的跨区、跨国要素整合成为一种发展常态。不同于20世纪初存在的封闭和独立运行的传统地方集群系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地方集群区域既是独具特色的本地化系统,更是一种开放的、与外界经济存在密切联系的生产体系。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跨国公司通过内部以及彼此之间的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的全球性流动使集群区域的发展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另一方面,地方产业集群为了适应全球化竞争的挑战,必须用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集群的区域化发展,学会从全球范围整合资源为我所用,关注集群区域之间的接轨与互动,而不能局限于地方资源的综合利用。边缘地方产业集群需要在加强与核心产业群的联系中获取信息、捕捉机会。
5、从发展方向看,高新技术集群的控制力日益提高,产业集群向技术集群化方向演进。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产业集群是高层次的产业集群,对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而言,技术创新是最重要的竞争手段。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集群是为了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有
利资源,追逐集群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生产过程往往由若干企业根据不同产品情况灵活构成,多以弹性组成的企业生产网络形式出现。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生产方式更加灵活多样,供应链延伸和专业化协作普遍实行,物质资源的作用不断弱化,以技术创新制胜的作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必然导致高新技术集群的控制力日益提高,技术集群往往会对各国产业产生全球性的联动和影响,从而成为产业集群演进的方向。
6、从价值目标看,产业集群日益重视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崇尚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对自然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抗议活动。任何国家和地区,要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不能由传统的以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资源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以区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而符合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正是承载这种依托的组织形态。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从宏观层次的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管理立法,中观层次区域产业园区的建设、布局,到微观层面企业的生产技术改造、管理实践,生态化的概念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因此,产业集群向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演进,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理性设计,更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机制
作为一种特殊而又广泛存在的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现象一直倍受经济学家的关注。从早期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迈克尔・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以及格兰诺维特、理查德森等的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竞争优势以及存在风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源于集群内企业之间互动的合作与竞争,集群内企业与政府、公共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协调,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集聚经济、知识的溢出与学习效应及网络效应等是其具体的体现。成功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集群也就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但是,产业集群潜在的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对某些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一旦资源枯竭,整个地区产业便会崩溃瓦解。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的产生,促进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以提高区域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企业专业化水平,形成核心竞争力和规模经济。集群经济对专业化的强化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整个集群对主导产业(通常是一个)的专注,这样有助于做出产业品牌;二是集群内的每个企业只专精于自己最具优势的一种产品(或工艺)的开发和生产,在细分的专业上做出最优品质、最低成本、最高效率来,这一点就是本企业的核心能力,并且每个企业都将大幅增加其所从事环节的产量,从而显示出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
2、产业集群有助于发挥资源共享与群体协同效应,获得外部经济和低成本优势。具体表现为:共享公共产品和要素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共同治理污染,降低企业环境治理成本;上下游产品及各种配套服务就近获取,降低运输成本;建立共同采购中心,降低库存成本;共享市场网络和区位品牌,降低营销成本;企业相互靠近和长期交流产生信任,降低交易成本,特别是谈判签约的费用和监督执行的费用;集群使得有关市场、技术、人才和客户的信息来源显得广泛、便捷、集中,降低信息成本(含风险成本)等。此外,集群还在客观上对外形成产业壁垒,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
3、产业集群可使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为创新创业优势,产业集群得以持续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创新常常来自国家或区域内部具有产业属性和地理集性的企业集群的互动之中,具体体现在:第一,集群内聚集了众多的竞争对手,迫使企业在观念、管理、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第二,集群促进知识和技术的累积、转移和扩散。由于地理接近、业务联系紧、信息交流便捷,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管理方式扩散很快,特别是一些不可跨国、跨地区传递的“缄默性知识”的转移,克服由于跨国公司技术上的保密性和远距离所造成的知识外溢效应降低,带动本地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素质提升。第三,集群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的合作,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成本。第四,集群还是孕育创业的沃土。集群提供了更丰富的资产、技术、投入和员工配置,从而能够降低新企业进入和退出的门槛,一旦在产业集群中优势形成,利润可以在前向、后向之间水平地流动,其流动的结果往往是适者(最具竞争优势的企业)生存。
4、产业集群能提高区域对特定产业活动的“黏着力”,对经济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知名度就会形成“磁吸效应”:不仅促进了区内企业地方根植性的深化,还将集群外相关的物资、技术、人力资源和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等吸引过来,不断拓展上下游产业,并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集群――资源吸引――集群扩张――加速资源吸引”的良性循环累积过程,这会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如国内外电子信息企业大都选择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地投资建厂,因为这一带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早就指出,在全球化进程中,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过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今后要十分重视地方产业集群在全球生产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
5、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走向世界。如何创名牌?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产业集群。由于产业领域比较集中,各产业集群所生产的一些主要产品一般都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如美国好莱坞制造的影片,印度班加罗尔设计的软件,瑞士的手表,巴黎的时装,温州生产的打火机等,都在世界上具有较好的声誉。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区位品牌更形象、直接,更具广泛性和持续性,因为它是众多企业品牌的集聚和提炼,不易受单个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
6、产业集群可以创造出地方化能力,从而确保一个地区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地位。所谓地方化能力是指使位于某一特定地区的公司具有竞争优势的具体特征的能力。通过产业集群内当地企业相互学习与创新培育出的地方化能力,由于其不可贸易性和不易模仿性往往具有较强的地方根植性,在要素迅速流动的全球经济竞争中,这将成为地区参与全球竞争的特有优势。这种通过产业集群而创造出的地方化能力对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维持与提升在浙江的打火机、低压电器等领域表现得尽露无遗。
7、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
风险,集群的正效应并不是无限扩大的。诸如底特律汽车城、澳大利亚的Stytia地区等,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产业集群,反而成为各个国家的落后地区甚至问题区域,也因此引发了经济管理者以及国内外学者等各方面人群对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负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的锁定)的关注。迈克尔・波特在《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指出,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创新体制僵化、垄断等内部因素和市场需求转移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面临风险。德国学者拉伯赫(Crabber.G.1993)在对德国鲁尔工业区产业集群研究中发现,功能锁定造成本地产业集群失去活力,认识锁定则使得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僵化,政治锁定及路径依赖对创造力形成了制约。除此之外,集群升级能力的缺失,企业集中引发的地价提升和劳动力短缺,进而表现为企业转移,甚至出现产业空洞化、集群衰退。我国学者薛求知等指出,中间组织的效率边界和产业生命周期是集群演进中的天然樊篱,而钻石体系中体现出来的集群后天不足正是集群与其所在环境的非完美互动的结果。国内学者刘斯敖、吴莉云等根据风险产生的来源,将产业集群风险分为外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参见表1)。外生性风险主要是由产业集群外部的力量所引致的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也是诱致集群走向衰退的重要诱因。内生性风险是指产业集群在产生、发展与繁衍壮大过程中内生出来的风险,主要包括结构性风险、网络性风险、路径依赖风险等。集群越成功,越倾向于发展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进而逐步丧失获取应变市场变化所需的能力,导致竞争力不断下降,直至集群的消亡。
综上所述,产业集群能有效地提升区域内产业竞争力,也是一种可扩展的跨越式发展模式,有可能使产业后起的国家超越原先在该产业上有优势的国家,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但是集群的正效应并不是无限扩大的。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以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是一种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争相借鉴的新经济。在我国,产业集群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可以看到,在绝大多数“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报告中,产业集聚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小到产业园区,大到区域经济,都在积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集聚度,以推进园区和区域经济发展。我国某些产业集群在规模和成本上也有一定竞争优势,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一些集群产业如温州打火机、嵊州领带、大唐袜业、扬州杭集镇牙刷等不仅在国内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总体看,中国的产业集群整体层次低,大都处于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轻工业领域,总体仍处于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而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绝大部分都是一种类似产业集群现象的“准集群”,难以参与高层次国际竞争,也影响了集群的持续竞争力。中国的产业集群成长的硬环境、软环境和生态环境也大大滞后,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既展现区域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又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健康协调发展之路十分重要。要把产业集群建设成为全民创业基地、吸纳就业基地、自主创新基地、名牌创建基地、产业升级基地,为国家谋取更大的战略利益。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层次的个体努力、产业层次的集体行动以及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面针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及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借助培育产业集群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从全球化视角制定国家产业集群战略与政策,从宏观上加强对我国产业集群的把握与综合管理。为促进和引导我国各地产业集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中央有关部门制订并实施以经济资源的全球配置为基点的全国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力量,制定有关产业集群的识别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出面,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研究机构等,开展一次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的全面普查,摸清全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绘制出主要产业集群分布的图谱;在此基础上,鉴别和挑选那些已处于萌芽状态但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群,并进一步确定今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领域和重点区域,并在技术创新、金融信贷、土地、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构建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组织体系,即在国家发改委中增设产业集群规划管理部门,并在各级地方政府增设相应机构,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综合管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有五类区域适合产业集群战略。一是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区,二是国内一些中小型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三是我国乡镇企业集聚的区域,四是一些智力密集区如中关村等,五是我国的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区,如东北老工业基地。
2、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消除各种阻碍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提升的因素。一是加强交通、电力、信息通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集群发展的硬环境。二是协助集群内企业进行宏观市场需求分析,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三是健全相关的支撑机构和中介服务体系,如行业协会、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信息咨询及金融、法律、专利、会计、评估、产品检验认证机构等,为区内集群的成长提供组织、协调和保障作用。四是在鼓励企业建立自有技术研发机构同时,加大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帮助建立集群内部企业的学习链,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五是出台支持产业集群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集群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要提供土地、资金、人才、税收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六是招强引大,优化集群结构。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大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国际大项目,或一些公共机构、智囊团体,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七是打破“行政分割”和“各自为战”的局面,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充分发挥区域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3、根据各地区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科学规划与分类指导,变“同质竞争”为“异质互补”。为避免不同的地区追求雷同的产业集
群重点而导致重复建设,各地域集群的发展要因地制宜,要立足于各自不同的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寻找各自的全球细分市场机会,争取国内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定位多元化,变国内“诸侯混战”的“同质竞争”为“异质互补”。如,沿海城市可发展外向型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历史名城可以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智力密集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目前的重点是如何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引导其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价值链高端部分发展。根据浙江等地经验,建设专业化开发园区是促进产业集群向高端发展的基本模式。对于尚未充分发展集群的地方,所面临的任务是孵育创新性的集群,而不是继续打造那些低端道路的集群。对于处于发育期的产业集群,要着重引导产业集群龙头大企业裂变(将核心业务之外“大而全”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资产租赁等方式转制,就近形成一个外部市场配套群体)和中小企业围绕所在产业链聚集,主动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加快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壮大。
拥有高效的产业运行机制与比例合适的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合理化发展的很重要的标志。这样在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更大程度的发挥本区域的优势,提升当地经济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全面深入地分析京津冀经济圈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运行机制,对于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产业布局缺乏紧密分工协作关系
当前,京津冀经济圈三省两市之间仍然存在严重的内部地方保护主义、省际集权的问题一直很严重,由此造成资源垄断、市场分割。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得各地区的生产和建设缺乏“独立、完整”的体系,由此造成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陈旧模式,这样就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对于各省市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很不好的影响,也使得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调成本大大增加,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的分工体系,在这种情况下,京津冀经济圈中的城市群体效应和整体性竞争优势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也使得本区域经济出现恶性循环。产业结构同化和产业链不完整是京津冀经济圈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
(一)产业结构的同化。由于历史原因,京津冀经济圈行政壁垒林立,各省市并没有协调发展,在产业政策上追求“一个都不能少”,盲目追求大而全,因此各地产业结构自成体系,趋同性质严重并导致各地竞争强烈,相互之间在投资、资源、项目等方面形成无效竞争,造成浪费现象严重。从表14可以看出,各省市之间工业同构现象严重,各个地区的相似系数都达到0.6以上,尤其北京和天津之间工业结构最为相似。由此可见区域内工业结构之间存在的争夺资源和重复建设的浪费现象,在工业产品生产、销售方面也存在激烈竞争,地区之间根本没有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体系,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市之间产业同构现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产业同构正严重影响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比如京津之间曾围绕汽车、重化工等制造业之争,围绕机场、港口生态环境、水资源等等方面的竞争都相当激烈。这很大程度上使得区域经济之间这种互补功能大大弱化和区域经济社会中的二元结构异常突出导致整个京津冀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乏力。
同时,应该引起重视的是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内各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多相似现象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情况,表象在实际经济中就是区域内个省市间依然停留在联合意向阶段,实质性的合作行动并不明显。由表15可以看出,在支柱产业方面,主要有煤炭、汽车、化工、钢铁、电力、建材、等传统行业。另外,有三个省市选择了机械和医药,有四个省市选择了冶金、化工和电子信息业。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内竞争大于合作,因此在共同利益基础上所形成的项目开发还不是很多,在跨省市资产重组方面也没有什么合作。更为遗憾的是各省市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度和区域内省市联系的紧密度相比都远远超过了区域内的连续度。因此各地在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中相互竞争的局面就在所难免。
(二)产业链不完整,残缺不全。产业链是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存在产业链,区域经济才可能形成联动。完整的产业链可以使得区域内“产、供、销,“科、工、贸”,“产、学、研”,等都紧密联系起来,并且同时建有自己相关联的技术创新体系。“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集中度高,专业化特征显着,形成了较完整的产业链。当前,京津冀经济圈严重缺乏合作意识,尽管各省市也在搞产业链,可是仅靠当地的产业链配套也只能是把自己本地区企业消化掉,但资源的有效配置收到限制。另外如果产业链的有效衔接得不到保障就使得整个区域产业链出现残缺,即使原有的几个产品的产业链也会显得十分单薄。如中韩合资的北京现代汽车及中日合资的天津汽车生产基地相距仅一百公里,但二者未有产业联动。而摩托罗拉公司绝大部分零配件产品来自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很少使用京津冀的几个厂为其生产的配件。
二、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创新活动未形成合力
(一)创新资源整合性较弱,联动性差。京津冀经济圈在科技资金投入和在人才储备上,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在创新管理、行业特点和制度环境等以及技术创新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由于京津冀经济圈区内协作涉及多级行政机构,各自之间并没有很好的协调机制,这就致使整个京津冀经济圈处于一个相对松散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地区整体的综合发展潜力,并且对于技术、人才和知识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也有很大的限制。
(二)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产业化弱。京津冀经济圈集中了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区域内三省两市的R&D经费投入强度也高于全国,但由于科研院所的长期非市场化,大企业并没有成为研发的主体,这就使得一些技术成果变成实验室产品,并不能改进工作及转化为经济利润。从而导致科技成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脱节,造成了科研成果多,企业新产品少,企业产品落后的局面。
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较低,市场结构仍不合理由于改革开放,京津冀经济圈释放了多年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其消费市场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这就为金属制品等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很好的机会,同时各地也争相进入这些行业部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而且还可能使得京津冀区域内市场结构不合理以及机制的不健全等等这方面的不良因素持续存在,不能及时、有效地纠正,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出现高度的相似性不可避免,经济很难实现高利润。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内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分散,这样企业的整合市场能力相当脆弱,导致各地重复建设生产、资源大量浪费,市场过度竞争明显,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产业部门企业规模过小,在这种情况下就根本无法利用大规模生产经营来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地产业及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些产业部门企业缺乏规模经济效益,这就可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价格竞争能力,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这更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激烈竞争,以取得优势地位。
四、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区域内要素流动不畅
一、如何看待我市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性,即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发展一个优势产业,而这个优势产业在全行业的市场份额和本区域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从我市来看,钢铁产业不仅聚集了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等领域的大量企业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而且生产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和生产链条,具备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特性。而装备制造、纺织、矿产品加工、箱包、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由于产业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聚集性差,关联度低,竞争力弱,只能定位于产业集群的萌芽或成长阶段。(由图可见)产业集群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合作性,即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从企业角度看,我市除钢铁产业独大外,其它产业不仅规模小,而且规模企业少。如20__年我市“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产值的总和为251.4亿元,所占比重不到30,而且竞争力较强的规模以上企业十分有限。从产品角度看,产业集群的品种多元化以及高、中、低端产品并存的形态在我市多数产业表现不够明显。如纺织业虽然拥有纺织、印染、服装等100多家企业,但产品多处于中低档水平,竞争优势很不明显。从产业链角度看,相关企业相互配套不够,现有园区企业只是空间形态上的集聚。如装备制造业多处于各自为战状态。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说明我市对发展产业集群认识较晚,政策引导不够;二是说明我们在城市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没能通过大量引进外资来实现产业集聚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如何发展我市的产业集群
委员们认为,发展我市的产业集群首先在观念上要有所更新。即在制定产业集聚规划中不求“大而全”,而求“专精特”;在强调可持续发展中注重应用高新技术,着力研发再循环、再利用的二次能源接续产业;在指导原则上坚持总量扩张与质量提升相结合,集群带动与产业链延伸相结合,突出特色与错位发展相结合,市场引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要切实解决好产业定位、政府角色以及配套服务三个方面问题。
1、关于产业定位问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亮点,同时也给中国的体育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国际上研究奥运经济公认时期一般为10年左右,即从奥运申办成功到奥运会后。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主办国和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奥运会时一般都会有一个经济发展的热潮。但是,当奥运会后,随着这种短期的膨胀型的需求衰退,举办城市或多或少都面临需求不足、供应过剩造成的经济压力,奥运经济中的对体育产业消极效应将更明显,包括体育旅游和商业等迅速陷入衰退、体育场馆闲置、体育从业人员的失业人数增加等,这就是后奥运经济的“低谷”效应。我国奥运经济期从2002年奥运申办成功算起,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到2012年期间即进入“后奥运经济期”,如何克服“后奥运经济期”对中国的体育产业带来的“低谷”效应,使中国体育产业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更效率地发展,笔者提出了若干对策。
一、深入发掘奥运题材,大力发展我国的体育旅游业
奥运经济会对其举办国和举办城市最快、最直接的收益来自于体育旅游业。奥运会历来对主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2004年希腊奥运会给希腊的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收入高达l1O亿欧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1% 。比之于历届举办城市及相应的国家,中国的旅游资源优势突出,而北京举办奥运会这种作用会更大,因为全球各大媒体从申办到承办全过程的报导客观上为北京为中国旅游业做了一个长时间的免费广告, 即能激发更多的外国人来京旅游的需求,同时也能吸引广大国内游客去奥运村、“鸟巢”、“ 水立方”等著名奥运场馆游览,这种旅游需求是巨大的也是长期的,所以即使在后奥运经济期,奥运仍然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长效题材,旅游企业可以根据这一题材设计一系列有卖点的新线路、新项目、新产品,让更多游客来参观奥运场馆和设施,进行休闲、娱乐和度假,从而使体育旅游成为时尚,成为热点,使奥运会这个人文旅游品牌经久不息。
二、积极推进体育产业的法制建设
我国现有的体育法规尚不健全,现有法规以《体育法》、《宪法》的相关条文为基础,配合有限的行业管理规范、制度、条例组成,但基本上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对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根据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应该加快体育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以规范体育产业的发展。虽然有些省市出台了一些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但是比较宏观,覆盖面较窄。我国应当出台与《体育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制定《体育市场管理条例》,可以明确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职能,规定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和相关的法律责任。完善竞技表演的法规,通过对各种竞技体育表演的立法来保护竞技体育参加者的权益,规范体育竞技赛事的赞助、转播、广告等事宜,从而促进体育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建立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首先,培育和开发体育竞技表演市场。体育运动员通过体育竞技表演来满足体育消费者的体育欣赏需求,体现了市场上的交换关系,这就形成了体育竞技表演市场。我国在足球、篮球为代表的体育竞技比赛中,建立了以主客场为主的体育经营性赛制,通过票务收入、广告收入、电视转播权转让收入等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其次,发展体育培训、咨询等中介市场。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向广大群众提供体育技术、健身方法和体育知识培训、咨询的机构受到了大家的欢迎。我国可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体育健身运动培训、咨询中,通过培训武术、散打、游泳、健美等体育项目来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水平。此外还可以大力发展体育彩票事业。目前,我国的体育彩票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为了更好地支持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开展,我国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使其能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加强对体育产业化运作专门管理人员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人才一直是按计划经济的模式来培养的,体育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致使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的运行和管理较为混乱。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既懂体育专业,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国家要加大对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我国体育服务市场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的情况,应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体育学院专门学习等一系列渠道进行培养,并对从业人员的考核、资格认定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五、培养我国体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体育产品的科技含量
我们要利用举办奥运会契机,积极培养我国体育产业的强势企业,培养国际竞争优势。如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通过内部机构重组实现了资源优化和管理优化,逐步向国际市场迈进。另外,积极增加体育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体育产品的附加值,是有效提高体育产业、体育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体育产品的开发和研制能力还较差,体育产品行业必须同其他科研部门积极合作,共同研制、开发高科技新产品,使产品符合“以人为本”的世界先进理念,同时,对一些货真价实的产品应积极通过广告、促销等一系列营销手段,以质量和诚信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加大体育营销力度,以寻求更多赞助商加入,增加体育产业的产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