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0 10:18: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篇(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之一。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论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也会给各国带来一定的冲击,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发展中国家。东南亚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经济全球化对其经济冲击的结果。[1]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参加经济全球化而付出的代价。当然,这种代价一点不付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能太大,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超过自己从经济全球化中所获得的利益。因此,对于实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经济全球化不能不慎之又慎,也就是既要积极参与,又要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回避经济风险,实现经济安全。

    一、 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

    从表面上看,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外部大投机商索罗斯点燃的,实质上内部诱因早已在东南亚各国内部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可以说,“不可避免的危机产生于可以避免的决策失误”[2],因此,究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经济发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

    东南亚国家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经济增长较快。但东南亚各国长期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对外贸易和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弊端。随着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制造成本的增加,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未能同步提高,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不高,无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以致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出口下降,出现了巨额贸易逆差。面对长期贸易逆差,各国政府不是通过积极主动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来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而是采取低水平、盲目扩张,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投资和生产大量过剩,主要表现在房地产、制造业等方面,出现了“规模效益递减”的状况。

    (二) 投资政策导向失误,“地产泡沫”破裂,银行呆帐坏帐严重

    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体制上的缺陷和宏观经济政策上的失误,政府对大量流入的外资缺乏正确的投资导向。各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使得大部分外资流向投机性强或是需求不足的非生产性用途领域,诸如房地产或股市。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业,房地产价格暴涨又引来大量银行向房地产业的投资。当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商业建筑严重供过于求,造成大量住宅、商业建筑被闲置。由于一些银行擅自放松向房地产业贷款的标准,结果导致大量资金因房地产过剩变成呆帐。银行的呆帐增加影响了东南亚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一些金融机构濒临破产。[3]

    (三) 过多吸引外商投资,外债结构不合理

    经济一体化增强了国际金融传递机制,大规模频繁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4]以泰国为例,泰国经济起飞时,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通货膨胀很高。在这种情况下,泰国的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汇率相对稳定,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泰国从中谋利。流入泰国的游资大部分是短期外债,1997年7月危机爆发前,泰国的外汇储备为320亿美元,但短期外债为400亿美元。一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利用外资力量的推动,但不能完全依赖外资。过分依赖海外市场资金,尤其是偏重短期游资的利用,必然会增加经济的不稳定。[5]

    (四) 资本市场开放过快,金融监管乏力,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和金融体制不健全是危机发生的突破口

    东南亚尤其是东盟各国为了实现快速赶超型的发展战略目标,为了大量吸引外资,竞相推出一系列金融开放措施,急于使国内的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实现一体化,超越了自身经济和市场条件,在制度安排上难免存在漏洞。[6]东南亚各国虽然对发展本国金融市场颇为重视,却没有及时深入改革经济体制,以促进其充分的市场化。因此,各国的金融体系缺乏适应市场的高效率和稳健的风险管理,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乏力。在这种情况下,单单强调金融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来吸引外来资金,而不注重金融体制改革和有足够的金融人才来监管金融体系运行,无疑是饮鸠止渴,最终难免出现危机。

    基于上述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原因的深层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东南亚金融危机“不过是当代全球化过程之深远影响及其表现的一部分”,[6]具体说就是资本全球化、制造业及其产品的全球化、贸易和投资的全球化等等,给东南亚各国带来的负面的冲击。这次危机之所以没有发生在处于全球化更前阶段的欧美发达国家,也不是发生在处于前现代化时期的亚非欠发达国家,就是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他们的冲击较小或是根本不存在。

    二、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保证经济安全,防止金融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调整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1?调整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中国家应适时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把以“赶超”为主的战略转向以效益为主的战略,由重速度的发展转向重质量的发展,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推动”向“质量推动”转变。只有这样才会有整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实际增加,科技水平的真正进步;才会形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才有可能利用经济全球化契机,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墨西哥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都与他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可以使发展中国家逐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增强独立自主能力,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防御金融风险,维护经济安全,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国内市场的更加开放,有可能导致一些原来准备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企业改变其经营策略。过去外商为了进入我国市场,在转让技术方面做出部分让步。加入WTO后,我国政府要遵循“国民待遇”原则,不能强求外商必须转移其技术,由此,外商可能会做出“只卖产品不转移技术”的选择,从而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含量、引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国际经验表明,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利用外资领域,引进外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结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分享更多资金份额的重要手段。二战后,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向以资源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倾斜,70年代后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增长率达21%,占投资总额的38%,90年代达到40%以上。20世纪90年代后,发达国家部分跨国公司开始从直接生产领域退出,转向输出专利技术、知识产权、品牌为主的委托生产加工,生产和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部分企业,开始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承接者。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吸收外资与引进技术极不协调,吸收的外资总量己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外资带动产业技术进步的效应较差。面对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和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传统的制度创新方式已对提高利用外资规模与引进技术、提高技术含量、质量形成新的制约。因此,有必要从制度创新入手,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提供更大的空间。

    3?协调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紧跟国际潮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要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同时,要正确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发展传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因此,要加快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提高传统产业的经营效率、产品质量、市场竞争力。

    (二)积极创造条件,稳妥地开放资本市场

    忽视本国实际,急于完全放开资本账户,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同样,消极地视资本账户开放为一个遥远的目标,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关键在于前提条件的具备。

    1?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是资本账户开放的关键条件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使低效、高成本的资本管制转变为高效的金融监管,乃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根本所在。只有完善金融监管,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为资本账户的开放保驾护航。反之,即使其他前提条件均具备,发生金融危机的灾难也很难避免。金融监管是以控制金融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随着放开资本账户,对已过时的管制措施的取消,并不意味着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只是转移了管制的重心,由金融监管取而代之。

篇(2)

前言: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个方面的,不能把责任都归结到公允价值会计身上,金融专家应该结合时展的特点,全面的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促进金融经济的稳定发展的作用,通过提供透明的信息,使人们能够及时掌握金融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方向。因此,只能说公允价值会计只是产生了风险信息,而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

一、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的运用

1.公允价值会计随着金融危机的转变

公允价值会计的表现形式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差异较大。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造成了全球的经济受损,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的发展出现衰退的现象。尤其是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波及,使得我国房屋的价格不断的升高,人们在选择购房时,都成为了金融危机下的“房奴”。随着房屋价格的飙升,人们无法接受这种高额的住房,在购买房屋时就会选择贷款的途径来购买,逐渐产生了资产抵押的现象。经过公允价值会计对其资产进行计算之后,固有资产都产生了贬值的现象,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逐渐成了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通过金融专家以及金融投资者发表的不同意见,使得很多国家都减小了公允价值会计所行使的权利,减弱了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也在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进行着转变。

2.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稳定发展的影响

公允价值会计之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引起的周期效应,从而影响了金融危机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对经济的计算不仅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下降的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收益情况,所以,在公允价值会计参与到经济发展中来时,往往会传递出经济受损的情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公允价值会计计算也促进了经济平稳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会反映出经济市场的波动,使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受到了同行业之间的巨大影响,使其更加容易掌握缓解的措施,来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

3.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分析金融危机产生原因时,公允价值会计都会从自身找到容易引起危机发生的原因,也产生了很多会计信息不全的纰漏,公允价值会计计算的过程中,认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直接影响着金融危机的产生。根据公允价值会计对自身问题的不断探索,我国会计界也要从根本出发,对内部的信息处理进行管理和监督,杜绝危机发生的可能,要懂得制定有效的措施,来规范会计的行为,整理会计界的风气。根据反思也发现了公允价值计量存在很多的不足,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公允价值计量的价格不一定能达到公允的标准,金融危机使市场的经济波动非常大,而企业的经营却没有那么大的浮动,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市场的价格不能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情况。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产品价值的估测不准确,这样确定的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就需要根据很多方面的因素来确定,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时,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经营模式和资金的适应。

二、金融稳定情况研究

1.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原因

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情况下,金融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中央银行的监管、货币的流通以及金融的管理都是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中央银行作为防范金融危机的有效措施,具有着维持金融平衡发展的责任,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货币要保持畅通的流动,解决资金运作紧张的问题,中央银行对金融的监管也很重要,要及时掌握金融市场的变动,以便做出有效的措施,来避免金融不稳定的现象发生。影响金融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中央银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金融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争取在第一时间掌握好金融的发展情况,可以对相关企业进行实际的帮助。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我国很多行业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人们在为危机担忧时,应该想出更好的方案来有效的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只有我国金融行业持续不断的发展,我国金融的稳定性才能不断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发展才能越来越长远,实现我国经济壮大的发展目标。

2.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保持金融稳定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产生对我国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金融市场应该加大金融创新的能力,来合理的发展金融稳定性,金融危机使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市场正是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才能更好的适应宏观金融市场的需要。金融企业部门应该明确知道,金融创新是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发展的,可以抓住市场的发展需求,创新的过程应该结合金融企业的自身发展情况,创新出新的主体经济,根据现有产品具有的特征,不断探索和创新出新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实现了金融的创新可以使货币更好的流通,更多金融交易的过程也更加简便,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金融企业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重要性,提高金融交易的活跃程度,不断创新出金融产品,增加企业的业务水平,提高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金融危机的发生给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于经济危机的抵抗能力有限,给我国很多金融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也破坏了金融稳定性。公允价值会计很长时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引起金融危机的最大原因,随着金融专家对金融危机的不断分析,逐渐探索出了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中起到的作用,证明了公允价值会计并非罪魁祸首,只是向金融企业传递了金融危机存在的信号。所以,人们在分析金融危机时,要全面的结合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从而找出原因,进而驱使金融稳定性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及时的创新来应对市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源起、争论与思考[J].会计研究,2011,10(25):102-103.

[2]丁友刚,梁冰.对我国商业银行呆账准备金提取及核销制度的若干思考[J].金融研究2010,15(45):48-49.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内外金融市场的发展,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致力于拓宽自己的金融市场。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其带来的巨大损失将蔓延至全世界。同时,金融危机也会由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部门蔓延,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阐明了虚拟资本的理论,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经济的演进历程进行了动态性的分析,对信用做出了双重性评价。同时介绍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全过程,并且对危机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剖析。

二、《资本论》中对金融危机的阐释

《资本论》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和萧条以及复苏四个阶段。马克思指出,金融危机大多是经济危机的征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乍看起来好像整个危机只表现为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而且事实上问题只是在于汇票能否兑换为货币。但这种汇票多数是代表现实买卖的, 而这种现实买卖的扩大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归根到底是整个危机的基础。”

同时,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版中总结出――“本文所谈的货币危机是任何普遍的生产危机和商业危机的一个特殊阶段,应同那种也称为货币危机的特种危机区分开来。后者可以单独产生,只是对工业和商业发生反作用。”这段话中的“特种危机”,就是独立的金融危机,来自于金融系统自身内部的紊乱。

综上,《资本论》中将金融危机分为两类,一是作为经济危机的征兆发生的金融危机,另一类则是独立产生的发生于银行、交易所的金融危机。

三、《资本论》中对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

(一)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论》中,马克思将经济危机的产生解读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不可克服性。“一切真正危机的最根本原因,而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因此,任何条件下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本质都是生产过剩的危机。

(二)马克思的金融信用危机理论

由《资本论》第三卷“信用制度的另一方面与货币经营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货币经营业的发展又依然会和商品经营业的发展齐头并进。”于是信用制度引发了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使再生产过程不断被拉紧从而达到极端,加速了生产过剩的内在矛盾借由危机的形式爆发。作为资本积累和集中的有力推动,信用使得股份公司和银行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扩大了生产,但也不可避免地使单纯性投机出现。这样,生产脱离市场而迅速扩张,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再生产的过程。“信用制度加速各种生产力的物质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危机”;“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会有效,金融危机就会爆发。”

(三)《资本论》中的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

所谓虚拟资本,是本来并不存在,而是根据一定收入虚构出来的资本。“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货币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生息资本就出现了。”生息资本的出现表明:每一个确定的货币收入都将表现为一个不一定是由这个资本本身产生的资本的利息。收入的资本化过程解释了虚拟资本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价格与价值发生了分离,作为生产之外出现了虚拟市场――资本市场就出现了。虚拟资本的价值运动独立于现实资本,其价值并不随着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从虚拟资本理论中可以得出,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是由于金融商品或虚拟资本货币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这种矛盾对立的严峻程度很容易超过一般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矛盾。由此可见,“虚拟资本的过度膨胀和银行信贷的过度增长是造成金融危机的基础。”

四、启示与政策建议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独立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也会反作用于实体经济,从而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产生恶劣影响。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处于初级阶段,一个平稳有序的市场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资本论》中有关金融危机理论的分析,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

由马克思对于信用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分析,信用危机的存在,是金融市场的一个巨大的隐患。因此,加强对金融行业的市场监管势在必行。加强金融监管,就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制定科学与有效的经济政策。

监管措施方面,应当注重监管手段的科学合理,监管方法的多元化。金融监管并非管制,对于金融的过度束缚无疑将会阻碍一国的经济发展。金融监管不仅要科学、合理,还要适度。

(二)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管理

虚拟资本在金融危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虚拟资本的双重作用,在推进和支持虚拟资本的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虚拟资本的管理,从而更好地利用虚拟资本,创造更大的收益。

具体来讲,首先应当规范股票、期货等的市场交易秩序,以保证金融交易的有序进行。第二,有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发的金融工具及金融衍生品,科学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社会的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高新宇.《<资本论>中金融危机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篇(4)

一、两次危机的成因比较分析

1、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1)出口大幅度减少,经常项目赤字巨大。亚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基本相似,同时它们的贸易结构相对单一,这就使得它们对发达国家需求的变化和贸易保护措施特别敏感。例如1996年国际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减少,而这些亚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90年代转为以出口电子产品为主,因此,泰国的出口增长率从1995年的22.15%下降到1996年的0.11%。这对亚洲经济无疑是一次重击。

(2)“泡沫经济”也是引起这场危机的原因。当时,亚洲经济的繁荣发展有一部分也是依靠房地产拉动的,房地产的巨额收入使得大量资金进入这个产业,房地产价格暴涨。因此,亚洲经济工业化进程被缩短,货币化程度过高,多余的货币没有实际的劳务和商品作为依托。

(3)国际游资的参与是引起危机的重要原因。当时,以索罗斯领导的量子基金为首的投资基金在亚洲兴风作浪,使得一部分资金从亚洲撤出,造成这些国家货币的巨大压力,成为这次危机的导火索。

2、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1)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金融创新创造了大量以次级贷款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商业银行将次贷资产打包出售,并通过投资银行对其进行证券化,卖给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投资者。这不仅使银行将资金回收,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还使得所有相关的金融机构串在一起,同时又由于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性,使风险不断放大。

(2)信用风险管理不严格。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都假定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会持续增长,因此,发放贷款时就不考虑借款人的信誉。但是,房地产市场中价格是有波动的。在对信用风险监管不严格的情况下,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会给商业银行造成呆坏账,甚至是银行破产。

(3)房地产市场扭曲繁荣。从2001年1月到2003年6月,美联储共降息25次。持续的低利率,使得房地产行业火爆,很多投资家也将资金转移到这个产业中,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越积越大。自2004年中期开始,发地产价格下跌,贷款位于率增加,引发连锁反应,并最终成为全球性危机。

3、综合比较异同点

通过比较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可以得出这两次危机产生的共同原因是“泡沫经济”,即资本流动性过剩,并没有充足的商品和物资作为基础。另外,还有经常项目赤字巨大、外债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最后,利率在这个过程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时由国际游资引发的,次贷危机是信用链条断裂的连锁反应。

三、两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关注与研究

从亚洲金融危机到次贷危机,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金融衍生品也随之出现。这些衍生品可以有效的将风险转移出去,但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因此,如果投资者以盈利性为目标,危机就会产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危机的研究,认识到其利弊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金融衍生品可以分散风险,推进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风险只能分散,不能消失。我们必须把风险置于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2、虚拟经济要有实体经济作依托

金融、保险和房地产等都属于虚拟经济,一般来说,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实体经济作为依托,二者协调发展。虚拟经济极易引发泡沫危机,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全球化和其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次贷危机就是由于虚拟经济过快发展但缺乏金融监管的经济链条出现问题,引起一连串连锁反应,最后影响到实体经济。从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出虚拟经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因此在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警惕泡沫的产生和积累,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

3、要建立健全的金融监管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和次贷危机发生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各国金融监管过松。由此看出,无论是经济体制健全的发达国家还是经济体制不完善的发展中国家,都应该加强一国的金融监管。在金融自由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金融的脆弱性不断加强,这就更加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尤其我国金融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在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中,会有很多漏洞。因此,政府有效的金融监管十分必要。企业资金所有权的特点是资金大部分不是企业经营者所有的,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更加倾向于从事高风险的业务,而这些业务很有可能对企业的债权人和整个经济造成损害。我国应该重视金融衍生品发展过程中得金融监管问题。

4、建立国际间的协调机制

在国际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为了维护本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国际间的互帮互助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忽略作为世界一份子的责任单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势必会导致一国的危机蔓延至全球。这也是次贷危机带给我国的启示之一。如今世界上有四大风险评估机构,表面上它们有利于风险控制,实际上关于个体与整体的矛盾任然存在。因此,在其他国家的经济发生问题时,为了防止其他国家的危机蔓延到我国,我们应该积极的与其他国家商量,采取措施来缓解危机,恢复本国投资者以及世界投资者的信心,为维护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东星.美国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国际经济观察,2009,(12).

2.张.次贷危机是否与众不同.

篇(5)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我国迄今还未曾在发生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归结为我国先前所处的封闭状态。事实上,国外近年来关于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几乎就不曾停止过。比如尼古拉斯拉迪就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吴传俯,2003)。更有《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在走向毁灭”。虽然这些观点各有其出发点,但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更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 ,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因此,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的关键在于商品和货币各自不同的独立运动价值特性。而只要商品、货币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并且会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一旦劳动的性质表现为商品的货币存在,从而表现为一个处于现实生产之外的东西,独立的货币危机或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可见,马克思是将货币金融危机分为两种类型: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伴随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主要是以市场竞争、资本积累以及信用等因素为现实条件,而独立的货币金融危机则是金融系统内部紊乱的结果。同时马克思特别强调了银行信用在缓和和加剧金融危机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马克思认为金融危机是以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为条件,表现为和银行的流动性危机、债务支付危机,但是其本质上是货币危机。

(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

早期比较有的金融危机理论是由Fisher(1933)提出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Fisher认为,在经济扩张过程中,投资的增加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来实现。这会引起货币增加,从而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又有利于债务人,因此信贷会进一步扩大,直到“过度负债”状态,即流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的债务,结果引起连锁的债务-通货紧缩过程,而这个过程则往往是以广泛的破产而结束。在Fisher的理论基础上,Minsky(1963)提出“金融不稳定”理论,Tobin(1980)提出“银行体系关键”理论,Kindleberger(1978)提出“过度交易”理论, M.H.Wolfson(1996)年提出“资产价格下降”理论,各自从不同方面发展了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70年代以后的金融危机爆发得越来越频繁,而且常常以独立于实际经济危机的形式而产生。在此基础上,金融危机理论也逐渐趋于成熟化。从70年代到90年代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金融危机模型是由P.Krugman(1979)提出的,并由R.Flood和P.Garber加以完善和发展,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和汇率制度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第二阶段金融危机模型是由以M.Obstfeld(1994、1996)为代表,主要引入预期因素,对政府与私人之间进行动态博弈,强调金融危机由于预期因素存在的自促成性质以及经济基础变量对于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第三阶段。许多学者跳出货币政策、汇率体制、财政政策、公共政策等传统的宏观经济分析范围,开始从金融中介、不对称信息方面分析金融危机。其中有代表性的如Krugman(1998)提出的道德风险模型,强调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在导致过度风险投资既而形成资产泡沫化中所起的核心作用;流动性危机模型(J.Sachs,1998),侧重于从金融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来解释金融危机形成的机理;“孪生危机”( Kaminsky & Reinhart, 1998 ) ,从实证方面银行业危机与货币危机之间固有的联系。 二、危机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从上看,早期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有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英格兰的南海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以及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等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共同因素,以为我国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借鉴。

(一)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根据时间顺序如下:

1.1992-1993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90年代初,两德合并。为了东部地区,德国于1992年6月16日将其贴现率提高至8.75%。结果马克汇率开始上升,从而引发欧洲汇率机制长达1年的动荡。金融风波接连爆发,英镑和意大利里拉被迫退出欧洲汇率机制。欧洲货币危机出现在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进程中。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德国单独提高贴现率所引起,但是其深层次原因是欧盟各成员国货币政策的不协调,从而从根本上违背了联合浮动汇率制的要求,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协调又与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差异紧密相连。

2.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

1994年12月20日,墨西哥突然宣布比索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幅度将被扩大到15%,由于经济中的长期积累矛盾,此举触发市场信心危机,结果人们纷纷抛售比索,1995年初,比索贬值30%。随后股市也应声下跌。比索大幅贬值又引起输入的通货膨胀,这样,为了稳定货币,墨西哥大幅提高利率,结果国内需求减少,大量倒闭,失业剧增。在国际援助和墨西哥政府的努力下,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在1995年以后开始缓解。墨西哥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债务规模庞大,结构失调;第二、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结果储备资产不足,清偿能力下降;第三、僵硬的汇率机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3.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是泰国货币急剧贬值在亚洲地区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这次金融危机所波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之大都为历史罕见,不仅造成了东南亚国家的汇市、股市动荡,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失业增加,经济衰退,而且还蔓延到世界其它地区,对全球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国家,各国爆发危机的原因也有所区别。然而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不同国家存在着许多共同的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如宏观经济失衡,金融体系脆弱,资本市场开放与监控,货币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发育不协调等(李建军、田光宁,1998)。

4.1998-1999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俄罗斯金融市场在1997年秋季大幅下挫之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到1998年5月,终于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震荡,股市陷入危机,卢布遭受严重的贬值压力。俄罗斯金融危机是俄罗斯、经济、危机的综合反映 ,被称为“俄罗斯综合症”。从外部因素上看,一方面是因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世界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其国际收支恶化,财政税收减少。但究其根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长期不景气,金融体系不健全,外债结构不合理则是深层次的原因。

5.1999-2000年的巴西金融危机

1999年 1月 7日,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宣布该州因财源枯竭,90天内无力偿还欠联邦政府的 154亿美元的债务。这导致当日巴西股市重挫 6%左右,巴西政府债券价格也暴跌4 4%,雷亚尔持续走弱,央行行长在三周内两度易人。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接连下挫,股市接连下跌。“桑巴旋风”迅即向亚洲、欧洲及北美吹开,直接冲击了拉美国家,欧洲、亚洲等国家的资本市场。巴西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主要是受亚洲和俄罗斯金融危机影响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而其内部原因则是公共债务和公共赤字日益扩大,国际贸易长期逆差,宏观经济政策出现失误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从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金融危机其实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各国头上,只不过是在不同时候降落在不同国家头上而已。可以说,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几乎年年都有。事实上,2001年再度爆发阿根廷金融危机,由此可见金融危机的频繁性。

20世纪以来典型的金融危机有以下几个特点:(1).传染性;(2).突然性;(3).破坏性;(4).频繁性。总的来看,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发展的趋向来看,金融体系内部越来越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宏观经济结构失调,僵硬的汇率制度,脆弱的金融体系,不合理的外债结构往往成为酝酿金融危机的土壤,也是导致这几次金融危机的共同原因。

(二)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金融危机爆发频率的增加为我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教训。大致有以下几点:

1.实施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对于一国经济而言,大致可以选择由市场决定的浮动汇率和由央行干预的固定汇率。比较而言,固定汇率在微观经济效率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央行明确承诺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却使得央行必须牺牲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而浮动汇率则可使货币政策能够对各种冲击做出反应,从而引致较优的宏观经济绩效。然而实施固定汇率制却并非意味着绝对地固定名义汇率,而应当动态调整以反映经济发展的趋势。事实证明,汇率变动的压力如果不能以主动的方式加以化解,则必然就以危机的方式释放。以墨西哥与泰国为例,僵硬的汇率制度越来越不能反映真实汇率变动的趋势,从而固定汇率的压力越来越大,结果在投机者的冲击下,外汇储备就会下降并引发市场信心危机。

2.对于国际救援宁可不可抱有期望

外部贷款援助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反危机措施之一。来自IMF等外部贷款救援有利于稳定币值,恢复危机发生国的经济增长,但是其组织结构决定了其职能的发挥需要以极少数国家的利益为前提。IMF在墨西哥金融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差异就说明了这一点,而这其实又是两次危机缓解时间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IMF的贷款条件往往比较苛刻,甚至会以牺牲部分国家利益为代价,并且附带着漫长的讨价还价时间,这对处于危机中的国家是极为不利的。而这其实也就是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宁愿过贫困日子也不向IMF求援的原因。因此,对于在金融危机以后的国际救援不应给予太多指望。

3.适当的外债规模和结构

双缺口模型证明了发展家即使在较高储蓄率时也必然要借助于外资和外债。事实上,外资流入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外债的规模与结构应当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尤其是对于巨额短期资金进出应当适度从严,以减少金融市场的动荡。在上述的几次金融危机中,短期资金几乎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借入的外债于投资用途,而不应用于偿还旧债,更不应当为特权阶层所挥霍。

4.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这几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失衡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东亚奇迹”正为世人所瞩目之际,因此,其中缘由更值得沉思。事实上,在高增长光环的掩盖下,以高投入和出口带动的亚洲经济中早已出现了严重的结构问题。经济结构没有及时调整加剧了经济失衡,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基本条件。 三、防范危机的现实思考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爆发过金融危机,主要可归功于稳定的宏观环境、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谨慎的金融自由化以及资本帐户下的不可自由兑换。然而,虽然没有遭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却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金融系统有多么安全。事实上,我国在渐进改革中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潜在因素。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有的改革;2.证券市场违规操作,过度投机现象;3.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IMF曾对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作了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1.鼓励各国政府实行健康的宏观经济政策;2.由国际结算银行出面制定一系列的标准,鼓励新兴市场遵守这些标准;3.在IMF建立自动生效的援助机制,当符合标准的国家在遇到金融危机时,自动给予援助;4.IMF积极鼓励新兴市场使用价格手段来限制那些不适当的、过多的短期资本流入;5.注意力从限制短期贷款的发放转移到确实让放贷者承担更大的风险。而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除了IMF所归纳的这五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我国经济中诱发金融危机产生的因素。从预防金融危机出发,构建健全的金融体系和有效的监管体系,并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

1.加强审慎的监管体系。审慎监管体系的脆弱性是许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管,一国金融体系的运作就会失去安全屏障。而如果没有一个强而有效的审慎监管体系,则由于明确或潜在的存款保险的存在以及不对称信息的原因,银行体系里将存在大量的道德风险。这样,在发生危机时存款保险或政府会提供担保的预期会诱使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更高概率(Le Fort,1989)。根据我国目前实施监管的现状,应当重点从制度上完善监管体系,杜绝监管的漏洞,促使银监会 、证监会、保监会分工协作高效运转;培育金融监管体系运转的微观金融基础;将金融系统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有效结合起来;改进和完善监管手段;监管监管者,平衡和制约监管者的权力和义务。

2. 完善和稳定金融体系。传统的经济认为市场导向型的金融系统优于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然而更新的表明两种金融系统各具优势和劣势 。对一国而言,选择那一种模式更多地应当从其、和文化背景方面予以考虑。然而大多数经济学家达成的共识是一个“好的”金融系统应当具备有效的体系,良好的标准,透明的金融制度,有效的资本市场和规范的公司治理。实践证明,健全的金融体系将对抵御金融危机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3.改革低效的国有银行体系。目前,国有银行体系的低效运作已成为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沉淀多年的历史坏帐和低效率的银行治理结构则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高盛公司在其2002年12月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银行体系最值得担心的倒不是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业所出现的摧枯拉朽般的倒闭风潮,最应当担心的倒是像日本的金融体系一样,因为迟迟不推出彻底的金融改革,不仅使得银行体系一蹶不振,而且还严重制约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潜力的发挥。此外,我国应当引入民营银行,形成适度竞争的银行体系。各国的实践证明,市场化才是提高银行体系运作效率的根本途径。

4.谨慎推行金融自由化。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在麦金农和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指导下掀起了金融自由化的浪潮。然而不同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绩效却相差甚远。许多国家由于金融自由化不当导致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对于我国而言,金融自由化已成为现实的选择,重要的是要为金融自由化创造有利的初始条件,谨慎地推进金融自由化进程。

5.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金融危机往往是金融风险积累的结果,因而事先监控和控制金融风险,将金融危机化解于未然就极为重要。对于金融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尤其是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的潜在因素,如通货膨胀、汇率、银行体系风险、债务风险都应当纳入金融危机的预警系统。

[1] Demirg- Kunt, Asli and Detragiache, Enrica.“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 1998.

[2] 贝内特T麦克勒姆,国际货币经济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3] 李建军、田光宁,九十年代三大国际金融危机比较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4] 陈学彬,当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扩散与防范机制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篇(6)

中图分类号:F830.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075-02

一、美国房贷危机是这次危机的触发点

黄朝翰认为,美国目前的金融风暴根源于次贷危机。王自力认为,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为危机埋下了伏笔。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房地产成为美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抵押贷款公司、商业银行把各自放出去的次贷,打包卖给“房地美”和“房利美”(即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和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两房”却忽视资产质量,这就成为次贷危机爆发的“温床”。杨圣明也指出,次贷危机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由于“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加之2002―2006年期间,美国的房市火爆,很多金融机构把这种次级抵押贷款权的证券同其他行业真正的次级证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使得多年积累下的大量金融残次品涌向金融市场,出现金融危机就不足为奇。

二、金融体制结构不合理,缺乏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机制

黄朝翰认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其金融部门的结构性问题。美国金融管制框架仅仅适用于金融部门的正式机构,却不适用于迅速扩张的“非正式机构”。当产生信贷紧缩、金融机构之间失去相互信任时,就引发整个金融市场信用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秦汉峰提到,美国金融监管体制暴露出一系列漏洞,例如,监管机构交叉重叠、监管部门过于依赖“市场纪律”等等,是最终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王自力认为,金融外部监管的严重滞后、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步伐不一致,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之一。朱金玉指出,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金融业严重缺乏监管,内部管理机制失误造成的。杨伟、黄贤福、杨选奎认为,忽略对金融创新的监管,特别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彭俊明认为,金融监管不严,导致华尔街金融机构杠杆过高是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三、流动性过剩引发金融危机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过度依赖金融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日趋严重。晓健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贸易顺差偏大和外汇储备过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货币供应过多和银行体系资金过多容易造成资金泛滥,引发金融危机。左小蕾认为,金融危机的缘由是全球过剩资金的过度流动。美国“9・11”事件后经济放缓,为了恢复经济增长,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使美元的流动性大大增加。陈华、赵俊燕指出,流动性过剩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2000年后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低利率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王喜梅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低利率金融缓和时期,低利率带来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

四、盲目创新金融衍生品

2002年以来,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金融规模超常扩张,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空前发展,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加大。曾康霖认为,当代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的切入因素是金融创新。骆克龙、政、贾殿春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管制放松、金融创新泛滥以及风险评估滞后,导致金融工具风险增加,埋下了危机的种子。刍议认为,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各经济体都经历了2002年以来的金融规模超常扩张、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空前发展、房地产超常增长的“经济繁荣”时期,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就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胡俞越、孙提出,金融危机的爆发要归功于场外金融衍生品(OTC)这一金融创新,OTC衍生品市场的放大效应与监管缺失,使得OTC金融衍生品市场成为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五、经济制度不合理

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等各种矛盾并没有随经济的发展减弱,而是不断变化,暴露出经济制度存在缺陷。瓦迪・哈拉比(美)认为,此次金融危机可以追溯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能力和收入之间以及生产商和消费者的需求之间的内在的深刻的不平衡。高巍指出,美国的经济制度存在缺陷,违反客观规律是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仍是金融的基础,金融创新若脱离经济,让金融衍生品无节制地蔓延,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彭俊明指出,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可以追溯到社会制度缺陷,即奉行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再灵验了。

六、新自由主义时期的金融自由化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奉行过渡自由化的市场模式,包括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系统的崩溃。朱安东、尹哲认为,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主要是近三十年来在新自由主义指导下的金融自由化。陆源京也谈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金融市场自由化和资本账户开放。蒋定之提到,美国自由金融主义的发展模式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产生。衍生品过度泛滥,盲目信奉市场主义放松监管,最终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何钦梅认为,美国金触市场过度自由化的发展模式走到了极端,衍生品过度泛滥,监管长期缺位,直至出现系统性的崩溃,这是导致金触危机的重要原因。

七、不合理的货币政策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通过不断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经济的衰退和反弹,宽松和骤紧的货币政策交替实施,成为危机爆发的隐患。肖才林认为,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美联储连续降息,贷款买房又无须担保,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为放贷危机乃至全球金融危机埋下伏笔。徐明祺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扭曲是形成金融危机的原因,现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难逃其咎。王自力指出,美国不合理的货币政策对金融危机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这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然而,当货币政策连续收紧时,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上升,由此引发次贷危机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朱金玉也提到,美联储政策的失误可能是较为严重的一个导致危机的因素。在2000―2005年之间美联储所采取的低利率货币政策在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中埋下了危机的种子。董洪日谈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危机产生埋下祸根,而扩张政策则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2000年前后,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随着美国经济的反弹和通胀压力的增大,从2004年6月开始美国政府连续17次加息,骤紧的信贷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八、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长期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

西方国家长期存在的超前消费习惯,加之政府的支持,导致了经济泡沫。刘玉霞认为,美国长期超前消费的经济模式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董洪日认为,超前消费、借钱消费是危机产生的社会基础性原因。长期以来,美国人的消费观念就是不储蓄光消费,而且是借钱消费,加之政府的支持,一旦环境改变使多数人不能还贷且不得不违约时,危机的爆发则不可避免。

九、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

篇(7)

按国内学者刘园和王达学的观点,金融危机是指整个金融体系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其金融制度混乱,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在其1948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将金融危机分为四种类型: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债务危机、系统金融危机。

(一)早期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研究

周才云(2007)认为金融风险形成、积累和转化为金融危机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这个转变过程也就是相关的经济状态从均衡转向失衡的过程,而这中失衡又分为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结构失衡和资本借贷失衡三个方面。

在早期的研究中,迈克尔?佩蒂斯认为,始于发达国家的大范围的资本流动性收缩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Calvo(1998)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研究发现,大规模的外资流入并通过银行业信用过度扩张,风险贷款增加,使一国的金融体系脆弱性增强。当一国外资流入过多导致外债过度时,在内外部冲击因素的作用下,外资的流入会出现逆转,这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美国金融危机发生过程

陈华、赵俊燕(2009)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金融风险长期积累瞬间爆发的结果。其过程是:(1)美联储的降息与房地产市场的降温。(2)金融衍生产品的催化作用。(3)信息披露不充分导致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4)政府监管不力,忽视了信贷风险的控制,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也超越了金融监管的范围。

张明(2007)在分析美国次贷危机成因时把危机的演进逻辑概括为三个环环相扣的风险链条,即房地产市场繁荣导致抵押贷款标准放松和抵押贷款产品创新、证券化导致信用风险由房地产金融机构向资本市场传递,以及基准利率提高和房地产价格持续下跌成为危机爆发的导火索。Fisher(1933)从实体经济角度研究了这次危机的成因。他认为,当经济陷入衰退时,企业产品销售下降,使其清偿能力丧失,借贷者为了清偿债务被迫低价抛售资产,从而使企业偿债能力进一步下降,造成债务负担加重和清偿能力下降的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存在着内在逻辑(张羽呜,2008),包含金融体系的内在因素,结构性信贷产品以及发起-分销的商业模式在危机中的作用不容置疑。另外,在这场危机中,相关各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与理论

金融危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危机经常在许多国家同时爆发,或先在一国爆发后,迅速传导到其他国家。这一现象引起了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并揭示出危机在传导的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

(一)金融危机传导理论与机制

金融危机的传导,实际上是一个金融风险形成、积累、转化和扩散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陈华、赵俊燕(2009)金融危机的传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危机的传导主要是指接触性传导,是贸易和金融溢出效应的结果,即一国金融危机发生后,由于实体经济或金融方面的相互衔接,使得局部或全球性的冲击在国际间传播。广义的金融危机的传导泛指一国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与扩散,导致许多国家同时陷入金融危机。这可能是源于贸易金融关系密切的国家间所产生的接触性传导,也包括贸易金融关系并不密切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这种非接触性传导可能是由于共同的冲击产生的“季风效应”,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预期变化引起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即传染效应。

高蔷(2003)认为推动金融危机传导和扩散的因素很多,其中:恐慌心理的传播是金融危机传导和扩散的重要动力;某些不同类型金融市场的关联性、互动性是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机理;某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结构的相似性是金融危机在不同地域传导的重要媒介;某些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过于密切形成金融危机在不同国家之间传导的纽带;国际间金融协调与干预机制跟不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步伐,为金融危机传导扩散提供了条件。么峥 谭艳平(2008)分析认为,金融衍生品在危机传导中的起着媒介的作用。危机蔓延是由于非理性的繁荣造成了市场的泡沫,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遵循“羊群效应”使得金融恐慌进一步蔓延。

张韶明(2003)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是由投机者、本国公众、本国政府、外国公众、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多方参与者参加的多方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危机的传导导致博弈各方的实力对比、利益格局变化、所获信息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必将导致博弈均衡的变化,从而导致危机的迅速扩散。孙立平(2009)进一步认为,完整的危机要经过两步的传导过程,第一步是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传导;第二步则是经济危机向社会危机的传导。

(二)金融危机的传导路径

高蔷(2003)当一国宏观经济基础未因外来冲击而改变,只是因为他国危机的影响而爆发金融危机时,此时的危机传输就传染。安辉(2004)分析得出,金融危机传导的主要渠道包括:(1)国际贸易渠道―贸易溢出效应;(2)国际资本流动渠道―金融溢出效应;(3)经济全球化―季风效应;(4)自我实现的多重均衡―净传染效应。

而金融危机的传导过程可以分为两个层面(陈华 赵俊燕.2009):一个是危机在不同市场或不同领域之间的传导与扩散过程;另一个是危机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传导与扩散过程。

1、金融危机在国内的传导

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主要表现为危机在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危机、银行业危机之间的相互传递,进而向全面的金融危机演变的过程(周才云,2007)。实际上,货币危机与银行业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的扩散是双向的,在某些情况下,货币危机可能扩散至银行业和资本市场,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银行业危机、资本市场危机也可能导致货币危机。

(1)货币危机向银行业危机的扩散。Kaminskyand and Reinhavt(1999)的研究发现,许多发生了货币危机的国家也发生了银行业危机。其原因在于:在面临汇率压力时,若中央银行采取大幅度提高利率的对策,就会使银行立即陷入利率风险之中,货币危机就会向银行业危机扩散。Chang and Velasco(1998)认为,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银行系统的国际流动性不足。当超额借贷的外汇头寸大到银行系统自身难以轧平时,任何负面的经济信号都会导致银行业危机的发生,并产生货币危机的连锁反应。

(2)银行业危机向货币危机的扩散。许多研究讨论了银行挤兑导致货币危机的因果关系。Gonzalez-Hermosillo(1996)指出,在金融市场欠发达的经济体中,银行危机更有可能导致货币危机的发生,这是因为市场交易者在银行危机发生后,更偏好于持有外币资产而非本币资产。如果市场主体大量抛售本币资产,必然对本币币值的稳定造成巨大压力,若短期内本币急剧贬值,货币危机的发生就难以避免了。Kaminsky and Reinhavt(1999)研究了1970―1995年几十个国家的26次银行危机和76次货币危机,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上许多地区金融市场的放开,银行危机与货币危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般说来,银行方面问题的出现总是要早于货币危机,反过来,货币错配和资本外逃又加重了银行危机。

(3)资本市场危机向银行业危机的扩散。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下跌,通常会造成银行体系的不稳定,严重时会引发银行危机,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Banerjee and Abhijit(1998)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银行难以有效监督借款人的行为,从而使借款人将借入资金投向股市和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以取得高投资回报成为可能,这种情况的存在使银行承担了大量风险。由于借款人遭受严重损失,大量借款不能按期归还,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暴露于市场,在银行资产损失严重和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导致银行危机发生。

张明(2008)在描述这次危机的传导机制时,将其概括为:第一,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引爆了危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金融机构以市定价的会计记账方法,以及以在风险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导致危机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第三,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的萎缩导致商业银行被迫向特别投资载体提供信贷支持,以及受损商业机构不得不通过降低风险资产比重来重新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导致危机从资本市场再度传导至信贷市场,造成持续的信贷紧缩;第四,财富效应、托宾Q效应、金融加速器机制、持续的信贷紧缩、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等因素,导致危机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第五,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危机将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渠道从美国传导至全球。

2、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李小牧(2001)广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它既包括危机国内传导的溢出,也涵盖单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跨国传导,既有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紧密的国家间的接触性传导,也有存在于贸易金融关系并不紧密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而所谓接触性传导就是狭义的金融危机国际传导,它是指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之中、之后,某些经济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变化,最终引起经济金融的某些侧面或整体变化,以致引发、扩大、缓解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过程,也称溢出效应。

贸易溢出和金融溢出是金融危机国际传导的主要途径(傅建源 张世林,2008)。溢出或者挤出效应是指一国或某市场的投机性冲击造成本国或本市场经济基本面(如贸易赤字、外汇储备)的恶化,它的恶化从而导致另外的国际或者市场的经济基本面受到冲击的压力。它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国与国或者市场与市场之间的经济贸易、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出现短期互动现象。

张韶明(2003)把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归结为波及效应的传导,即指一个国家发生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如贸易赤字扩大、外汇储备下降,从而导致另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此外也包括“净传染”,即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影响到投机者的信心与预期,诱发了另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

以Baneriee(1992)为代表的许多学者将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分为三类:(1)危机传导的波及效应。当一个国家发生危机时,同时也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从而导致另一个国家也发生危机。(2)危机传导的季风效应。即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动必然会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危机传导的贸易效应。当一国发生危机通常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必然使该国出口竞争力增强,对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增加而进口减少,导致贸易伙伴国的贸易赤字增加,经济情况恶化。

一国发生货币危机后,投资者对其他类似国家的心理预期变化和投资者信心危机造成的投资者情绪的改变是金融危机的主要传染机制(李小牧,2001)。“传染效应”形成的关键在于投资者认为一些国家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常见的有宏观经济基础的相似、政治与经济政策的相似和文化背景的相似,相应地,存在基于经济基础相似的传染、基于政治与经济政策相似的传染和基于文化背景相似的传染。

三、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传导过程

陈红泉(2009)分析认为: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贸易传导机制、产业联动效应和金融传导机制产生的。第一,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需求下降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这其中首当其冲影响最直接的显然是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出口部门。第二,金融危机通过产业的结构性震动效应和存货的加速原理两个方面,向我国蔓延和传导。第三,次贷危机的金融传导机制是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两个方面冲击中国的实体经济的。首先,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因持有美国债券而在次贷危机中遭受直接损失。其次,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和实体经济的主要影响。不是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中的直接损失.而是担心次贷危机导致的国内经济衰退而出现的惜贷现象。

赵晓辉(2008)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的同时,也大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按照虚拟经济的特点,它必然会通过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价格传导作用、关联企业之间的传导、金融领域的传导、心理传导等方面来影响我国的经济。卢盛荣(2009)的研究同样发现,金融危机将通过汇率与外贸、流动性需求、市场预期、产业联动效应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

杨万东(2008)在研究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时将其归结为:第一,外贸传导。第二,香港市场传导。第三,估值水平引导。第四,合力性影响。第五,投资性亏损。

参考文献:

【1】周才云.金融危机的生成、传导及治理.经济研究.2007,4:67-69

【2】陈华 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传导过程、机制与路径研究.

【3】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 国际经济评论.2008,7-8:32-37

【4】张羽呜.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及传导.中国证券期货.2008,11:42-45

【5】赵晓辉.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财经信息资

料.2008,33:20-23

【6】高蔷.金融危机的产生、传导及对我国的启示.吉林会计.2003,12:7-9

【7】么峥 谭艳平. 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与思考――以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比较为例.商业现代化。2008,7:366

【8】张韶明.金融危机传导的示范效应与竞争性贬值效应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3,3:36-40

【9】孙立平:从金融危杌到社会危机.经济研究信息.2009,1:4-6

【10】安辉. 现代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及实证分析――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 财经问题研究.2004,8:45-48

【11】李小牧.论金融危机的传导性问题.投资研究.2001,10:45-49

【12】傅建源 张世林.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研究.商业时代.2008,3:29-30

【13】陈红泉.次贷危机影响中国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与对策. 深圳大学学报.2009,1:92-96

【14】卢盛荣.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东南学术.2009,1:34-42

【15】杨万东.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路.经济观察.2008,11:37-38

【16】Calvo Cuillermo A.1998:“Capital Flows andCapital―Market Crises:The Simple Economicsof Sudden Stops”,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CEMA),November:35-54.

【17】Krugman P.Bubble,Boom,Crash:Theoretical Notes on Asia’S Crisis『J].Mimeo,1998.

【18】Fisher Irving.The Great Deflation Theory of Great Depressions,Eeonometriea 1,1933,10:337-357.

【19】Kaminsky,Graciela and Carmen Reinhart.The Twin Crises.The Causes of Banking and Balance―of―Payments Problem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 999a, 89(June):473―500.

【20】Gonzalez-Hermosillo,Brend.Banking Sector Fragility and Systemic Sources of Fragility[J].IMF Working Parer 1996,No.96/12.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的美国金融风暴让投资者看到了金融衍生品的巨大威力,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在日益膨胀的金融衍生品的助推下,成功击垮了包括贝尔斯登、雷曼、美林以及“两房”在内的金融巨头。关于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危机的原罪的观点在华尔街甚至世界范围内一时间流传开来。就此令人不禁发问,金融衍生品是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吗?

二、金融衍生品简介

1.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与原生金融工具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从基础金融工具(债券、股票、货币等)派生出来的。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和期权交易产品及其他具有衍生工具特征的交易工具。

2.特征: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杠杆性、虚拟性、表外性、融资性以及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

3.作用:金融衍生工具具有套期保值、价格发现、降低交易成本等功能。

三、金融衍生品的产生与历史对比

金融衍生品是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产生的。但历史总是巧合的,其产生所担负的责任古已有之。

1.规避问题。16世纪,为了避免产生宗教所禁止的利息问题,出现了终身年金,从而逃避了当时严厉的教会控制。与此类似的是,在21世纪,投资者为了规避信用风险(当然还包括其他原因)而催生了CDs(信用违约互换)的产生。

2.提高金融效率。15世纪,为了降低国际间的付款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汇票应运而生;于21世纪外汇掉期(Foreign Exchange swap)的产生,不仅起到了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也更适应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管理汇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等作用。

3.扩大融资渠道。18世纪,为了扩大资金来源,股份公司诞生;而与此类似的是,于20世纪,证券的产生为政府、企业等提供了更加便捷、方便的融资渠道。

从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原因来看,它是良性的,是为解决问题而产生的。从历史相似性来说,由于类似的原因产生的金融工具自产生后便一直发挥着作用也并未由其引发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所以从衍生品的起源来说,它不具备成为金融危机原罪的“素质”。

四、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人们一般将2008年爆发的这场美国金融危机归因于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但美国房市20%多的跌幅,应不足以击倒贝尔斯登、雷曼、AIG以及“两房”等这些金融巨头。这其中,过度膨胀的金融衍生品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究其深层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

1.监管问题。美国监管体系中存在重叠与空白的问题,使有的问题脱离了监管者的视线。

2.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的无限贪欲。从普通人的超前消费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对高额利润的追求无不彰显着贪欲在本次危机中所起的根本性作用。更重要的是,金融业的精英们不顾股东利益和客户利益,为了追求自己短期的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的金融腐败行为。这突出表现为滥用一些数学模型,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用一些非经济学的语言来销售金融产品,为了追求快速致富而掩盖了风险,或将风险利用交易链延长的方法进行延时,使收益和风险不对称,快速致富后,拿到高薪奖励或佣金,跳槽一走了之,而不管身后洪水滔天。

五、正确对待金融衍生品

金融期货的创始人—梅拉梅德在2003年对金融衍生品有精辟的论述。他指出,金融衍生品所创造的真正奇迹在于,它使投资者能够将具体风险独立出来加以管理,并且通过把风险转嫁到那些更加愿意、或更有能力来承担风险的人身上,从而使风险得到不同程度的对冲。随着风险人为地流动起来,并在许多投资者之间进行转嫁和分担,任何灾难都将会是一声哑炮而已。由此可见,衍生品降低了一个或多个金融体系崩溃的可能性,从而使全球金融市场得以巩固。

通过对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场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和价格发现的工具,其增加了金融体系应对危机的弹性。金融衍生品本身不会直接导致危机,但金融衍生品市场确实也可以加重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因此,应保持其妥善监管与规范运作。

对于我国来说,衍生品市场刚刚起步,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否定国内金融衍生品的发展。但必须做到金融创新的谨慎性,不能因创新而创新,不能脱离其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初始目的。

中国须吸取美国的教训。在设计金融市场体系尤其是发展金融衍生品时,须充分认识到衍生品的两面性。应对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加强监管,严控风险。如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杆效应过度,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向其它市场传染。另外,急需提高各金融机构尤其是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避免金融腐败问题的衍生再次酿成大祸。

综上所述,金融衍生品是中性的,甚至从其发明的目的上讲是良性的。此次金融危机中是由于人们对衍生工具的不合理利用才使衍生工具的负面功能表现出来,并且这也不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全部原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金融衍生品不是金融危机的原罪。(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国际金融衍生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篇(9)

引 言

自2009年末三大评级机构将希腊信贷评级下调开始,欧洲债务危机几番起落,不仅希腊、爱尔兰等国的情况严峻,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淖。当2009年10月4日希腊政府换届暴露出巨额财政赤字时,谁也没有想过欧洲债务危机会发展到如今这个程度。欧洲债务危机蔓延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及西班牙等国,其信用评级均被国际评级机构提出警告或者负面评价。整体来看,欧洲各国的负债与赤字的平均水平均已超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的60%与3%的红线水平,欧洲债务危机目前仍有继续蔓延与深化的趋势。

欧洲债务危机的成因很多,但欧洲金融高度一体化的传染效应对债务危机的程度有重要影响。金融一体化是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虽然全球范围的金融一体化尚未实现,但某些区域已经实现高度的金融一体化。欧元区的建立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此举提升了欧洲在世界的影响力。至2009年末,欧盟共27国中有16个国家加入欧元区(爱沙尼亚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使用统一的欧元作为流通货币,相对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欧元区国家的金融一体化程度较高。

理论上,金融一体化有利于风险分散和资本的有效配置,因而产生长期收益;但金融一体化提高了各经济体之间的联系,会使经济体更容易暴露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或者说更加紧密地与商业周期同步,使得金融危机更易于扩散到一体化区域内的国家,因而会产生短期成本。金融危机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一国的金融危机通过传染机制将危机进行扩散,而在各种传染机制中,金融一体化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次债务危机中受影响较大的国家,即欧洲PIGS的葡萄牙P、爱尔兰I、意大利I、希腊G和西班牙S均为金融一体化程度高的欧元区成员国,欧洲债务危机作为“实验”,能够检验一国金融一体化程度是否对该国遭受金融危机的程度有影响。本文以欧洲债务危机与欧盟数据为例,试图研究金融一体化程度是否对一国遭受的金融危机有显著影响,区域金融一体化对区域内国家是否会有着更强的传染效应。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金融一体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再利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实证检验金融一体化对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程度。

区域金融一体化与欧洲债务危机的传染机制

大多关于金融一体化与金融危机的研究侧重将一体化作为背景,研究金融危机原因、演变、影响等。林毅夫(2004)认为危机能够从一个经济体爆发并迅速传染到其他经济体必然有其共同的外因,在研究金融一体化与亚洲金融危机时,他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内在不稳定性作为金融危机传染的主要原因。Stiglitz(2010)建立一般理论框架研究金融一体化的最优程度,认为完全的金融一体化并不是最优选择,虽然高度金融一体化能从一定程度上分担风险,但会加深负面效果,如银行破产的传染与连锁反应。游家兴(2010)从实体经济一体化、金融经济一体化、宏观经济趋同化三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非对称多元GARCH模型研究中国经济一体化进程与金融危机传染之间的关联机制,发现金融危机在中国的传染效应呈现出区域性和时变性的双重特征。Adrew K. Rose(2011)使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运用次贷危机的全球数据研究金融一体化程度对金融危机的程度的影响,发现某国金融一体化程度对其遭受金融危机的程度并没有显著的影响,金融一体化的成本被高估。

理论上,金融一体化发挥金融核心扩散效应,促进金融腹地的产业成长,带动金融地域系统的金融产业成长水平,最终实现金融地域系统的金融资源效率帕累托最优。在世界经济的实践中,区域金融一体化体现在区域内资本的自由流动,消除各种资本流动障碍,体现在区域内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相互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区域金融一体化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金融一体化的好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降低资本成本并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境外资本和金融机构的进入,能够增加本国金融机构的业内竞争,提升资本的配置效率和经济的运行效率,完善制度安排,减少价格扭曲,促使金融业更加稳健地运行。

但是,金融一体化过程也可能导致不利的结果,如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跨国金融一体化会通常会引来国际资本,由于国际资本具有投机性、趋利性和大规模快速流动等特点,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会增大市场波动和不稳定性,易将一国经济体暴露在金融危机冲击的危险之中;同时,金融一体化会降低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的独立性,而且金融一体化往往伴随金融开放度的提升与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得宏观调控与应对危机的难度加大。研究发现,在金融一体化环境中,一国遭受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将会增加:一方面是在资本的自由流动过程中,如果没有做好风险控制与风险规避,容易加剧一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加大金融危机爆发的概率;另一方面,由于金融一体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复杂,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金融危机便很容易传染至未发生危机国家,形成金融危机的传染和扩散。

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广义的金融危机传染是指金融危机冲击的跨国界传递或一般的跨国界的溢出效应,是一种动态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传染”的概念,金融危机传染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有关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学者关注的是传染现象背后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机制,由此产生金融危机传染机制的理论,如根据传染途径是否通过经济基本面,分为接触性传染与非接触性传染;根据传染的路径,分为贸易传染效应、金融传染效应、预期传染效应等。由于研究之间的交叉,金融危机的传递机制也越来越复杂。

本文以学术界广泛认可的、由Masson(1999)建立的金融危机传染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从季风效应、溢出效应和净传染三方面分析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在传染机制的研究中,本文侧重金融一体化的影响。

季风效应的传导机制指由全球性共同外部冲击产生的传染,季风效应与金融一体化的联系相对较浅。

溢出效应指贸易、金融联系引起的金融危机传染,贸易溢出效应是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恶化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贸易联系国家经济的基本条件,从而这些国家更易遭受金融冲击,以致发生金融危机,通过“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实现危机传传染;而溢出效应中的金融传染效应是指金融市场自身特征及市场主体行为导致的危机,通过金融联系向其他国家的传染,包括直接投资、银行贷款、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渠道,如危机发生国金融市场由于金融危机产生非流动性,就会从与其金融联系紧密的国家撤资,导致其他国家金融市场产生非流动性而引起金融危机。金融一体化程度越高的区域,国家间的金融联系紧密,加剧金融传染的效应,使危机在一体化的区域内更容易扩散。

净传染是指由投资者心理预期变化引起的金融危机传染,即使国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贸易、金融联系,金融危机也可能会传染,心理预期是金融危机传染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若一个国家发生危机,其他与之相似国家的市场预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与预期,进而使金融危机传染至相似的国家,而所谓的“相似”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篇(10)

从2007年夏美国开始爆发次贷危机,到2008年秋全面恶化,独立投资银行模式在美国消失,金融市场几近崩溃。虽然美国政府实施了规模空前的救助行动,但并未消除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优,危机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蔓延,一步步演变成如今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笔者认为,除了从操作层面来描述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技术性失误和政策性弊端以外,还应当运用观点来分析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和实质,即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来加以认识。

1.金融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货币的出现,生产过程之前和之后的交换产生了时空上的分离,一旦这种分离导致商品卖出受阻,商品价值不能实现的危机就会发生。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商品和货币在价值形态上的对立和必须相互转换,资本运动过程中才出现了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首先,商品买卖分为两个阶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离,使货币与商品转化出现随机性、不确定性。因为卖出商品取得了货币的人,不一定立刻购买,这意味着货币退出了流通,而商品却在市场上等待。这种买和卖的分离或独立就使商品生产和价值实现过程包含着中断或危机的可能性。其次,随着信用的发展,商品买卖中商品与货币不是同时出现,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出现在未来。如果一个企业依托信用所发生的商品交换的债务债权不是恰好在同一时期内相互抵消,而且它所获的进款不能清偿债务,就出现了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

2.虚拟资本与金融危机的发生

上一篇: 投资项目的评价方法 下一篇: 银的化学性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