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的化学性质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作为学生文化之源的传统文化,其包含的一个方面就是学校历史传承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一方面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指中华传统美德。
每所学校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综合了自身的现状特点和社会对其特定的要求,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具有传统和时代性的文化特质。因此,学生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亚文化,在建构过程中离不开对学校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挖掘。从某种程度上讲,学校的“校训”体现了每所学校不同的历史传统和追求。例如,“博学、乐创、至善、尽美”的校训既要求学生在学业上能够博文广志、开拓创新,又要求学生在人格修养上能够追求真善美。又如,“厚德砺志,笃学致远”的校训旨在勉励学校师生精忠报国、仁爱友善、文明有礼、言而有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在我国很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学校,其多年的历史积淀是塑造学生文化的重要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学校在构建学生文化的过程中,结合学校特点,挖掘传统文化的经典,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与学校文化特质的学生文化。从“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修养,到“头悬梁,锥刺股”的执着坚持;从“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士豪迈,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抱负,这些都是构建学生文化取之不尽的养分。例如,北京市房山区城关第二小学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特色,构建了“学、勤、诚、礼的美德少年”的学生文化。又如,北京市通州区宋庄中心小学每年都开展评选“孝亲好少年”的活动,此外,还编辑《中国传统节日》读本供学生阅读,学校少先队也以“走进传统节日”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及美德教育。
立德树人:学生文化的价值所在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学校在构建学生文化的过程中,应关注立德树人,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搭建德育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德育工作做到既内化于心,更外化于行。
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健全保障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各种主题和专题德育活动,推进德育科研实践项目等方式加强学生道德培养,突出学生文化中的德育功能。例如,北京市润丰学校构建了“七彩阳光”德育体系,从德、智、体、美、劳、科技、助人7个方面开展主题活动,进行学生评价,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少年。又如,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之中,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行为养成:学生文化的本质回归
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在行为规范的养成方面,学校应做出比较细致的规定,如不迟到、不早退,注重礼仪规范,落实学习要求等。此外,在校期间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需要通过学校文化的影响,在学校文化的熏陶下使学生逐渐产生认同感,进而让学生自觉接受。同时,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行为规范的内容也应有所差别。学生文化的规范价值主要是指学生外在行为规范和行为的养成,而导向价值则是针对学生内在主观能动性的开发,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学生之间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都会变得主动、乐观,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群体氛围;反之,则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学生文化的构建需要体现导向价值,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活动,注重活动中学生行为的养成。活动的开展过程要体现教育意义,活动的结果要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内化于心。
活动育人:学生文化的体验载体
活动育人是指学校通过举办各种独具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实践活动将学生聚集起来,学生文化就在各种活动中动态生成,而这些活动就成为文化的体验载体。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线,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主动策划,既有鲜明的个性,也有一定的计划性和教育性。活动既不能生搬硬套、流于形式,也不能媚俗。活动本身应该与学校文化相一致,体现一定的教育性,体现学生群体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学生主题活动的开展可以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来进行。例如,按照季节划分――四季主题活动,结合季节特点进行主题设计;按照月份划分――4月的读书节、5月的体育节、10月的社团节、11月科技节和12月的新年嘉年华;按照学科划分――科技节、体育节、数学节、英语节等,使学生能够在体验中学习。例如,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中心校提出:要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认知。学校开展了“我展示、我快乐、我成长”周一升旗主题活动、“在校我有小岗位”“在家我是小助手”“社区我是小主人”等系列体验教育的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社团建设:学生文化的个性发展
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能够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把其进行形象化,并也能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或直观观察学习,但对于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呈现出来的潜在知识的开发与利用却不够理想,浪费了课堂生成的资源。如有一位老师在进行“认识■”的教学时,用课件出示分苹果的情景:
师: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苹果?
生:每人分得1个苹果。
师:如果是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苹果?
生:每人分得半个苹果。
师:在同学们学习过的数中,有没有可以用来表示一半的数呢?
生:没有。
师:请同学们创造出一定的方式或新数来表示半个苹果。
学生独立思考,联系已有经验创造表示半个苹果的方式或新数。教师及时归类整理出示在黑板上,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用一纸张来代替苹果,对折出苹果的一半。
第二种是运用图形表示出半个苹果,如:
第三种是运用符号表示出半个苹果,如:
■或2—1。
教师把学生研究成果展示后,再没有让学生表述各自所创造“方式”的含义,就急忙启示:在这几位同学创造的表示“一半”的方式中,哪种方式最好?
众生:用■表示“一半”最好。
师:对,同学们创造的■与数学家创造的一样,这个新的数读作二分之一,用它来表示“一半”。
课的开头很好,设计了由“能分得整数结果的”到“不能分得整数结果的”这样一个认知冲突,让学生自主探索表示“半个苹果”的方式,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不一样,思维的层次不一样,所以表示“一半”的方式也不一样,但这些不同的“方式”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点,就是■的本质属性,即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其实这一知识本质属性早已隐藏于学生大脑之中,学生之所以能用一定的方式表示一半,是他们凭借生活经验来进行思考、操作。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这一隐性的知识进行外化,促进学生把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知识,而不要急于优化,应引导式地问:“哪种方式最好?”先掏出潜在学生大脑里没有表述出来的认知,可以让学生说说,各自所操作的含义是什么?各自创造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自己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表述寻找共同特点——■的本质属性,即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尤其是对用“■”和“2—1”的思路更应挖掘。可以这样启发(1)“■”和“2—1”符号中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会说是“平均分”。(2)“■”“2—1”符号中的“2”与“1”各表示什么意思“■”或“2—1”整个符号各表示什么?通过让学生表述,促使学生大脑里的隐性知识显示出来进行外化,并让其他同伴分享其思考的结果,也有利于进行数学化。
二、挖掘提升,帮助学生把潜在的思想方法外显
中高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已学习过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当学生处于那种无意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时,老师应当引导他们把所运用的思想方法凸显出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图形中的规律”(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时,出示如下一道拓展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1张餐桌坐8人,2张餐桌合并在一起坐12人,3张餐桌合并在一起可以坐多少人?像这样如果安排52人就餐,需要合并多少张餐桌?
在学生审清题意,独立思考练习之后,师生互动交流。
师:可以怎样算?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看作长方形的周长来计算,(长+宽)×2=52。即,
52÷2=26(人),(26-2)÷2=12(张)
师:这两个算式的含义是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生1:52除以2等于26人,就是这排餐桌一条长和一条宽所坐的人数,26减去宽边上坐的2人,就是长边坐的24人,一桌的一条长边坐2人,因此,用24除以2求出所需合并餐桌的张数。
师:刚才这位同学解决这一问题时,所用的方法与什么类似呢?
生2:与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相似。
生3:“已知长方形的周长和宽是多少,求长”的问题相似。
师:运用了求长方形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很好!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用“这位同学解决这一问题时,所用的方法与什么类似”启发,并给予中肯的评价,让大家感受到是用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学中虽然没有出现思想方法的名称,但能把学生大脑里潜在的这一思想方法凸现出来,使之外化,进而提升了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下来,老师又继续启发:谁还有不同的解法?
生:用52减去首尾的2个2,就是长边坐的人数,即52-4=48(人)。48除以长边每桌坐的4人,就是所求餐桌的张数。48÷4=12(张)。
这时老师对照课件引导学生复述一遍,然后问:同学们,这种方法可以称为什么方法?
生1:减首尾的方法。
师:减首尾,有点道理。如果只是减首尾,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
生2:可以看成“减首尾除中间”。
师:说说你的理由。
……
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凸显大脑里潜在的策略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明朗化,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中图分类号:S66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银杏树具有欣赏,经济,药用价值,全身是“宝”,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因此被当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有观赏价值。叶籽银杏同属于银杏家族,是其中的一个特异种质。银杏正常胚珠与叶籽银杏野生诶住的发育有着非常相像的过程,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当前关于这两者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化学变化分析的研究都比较少,并且研究的内容相对很片面。本文旨在能为叶籽银杏发育过程的组织化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研究树木与方法
2.1树木来源
本研究中的银杏树为一颗千年生古树,树高18.2m,胸径155cm,树木结实量多,种实大;叶籽银杏树胚珠也采自一颗千年叶籽银杏树,树高21.5m,胸径215cm,每年都有叶生胚珠形成。
2.2方法
对叶籽银杏正常胚珠和银杏胚珠及叶生胚珠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通过组织化学技术与树脂半薄切片方法分别对银杏、叶籽银杏胚珠发育的组织化学进行分析比较,同时进行密集采样,旨在研究银杏和叶籽银杏胚珠生长形态,并进行细致的描述分析、图像记录和解剖观察。
3银杏与叶籽银杏胚珠发育形态观察
2013年观察结果如下:银杏在3月末开始萌动,叶盛期在4月中下旬,这个阶段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叶突起”;5月中下旬叶籽银杏正常胚珠的体积不断迅速增大,叶生胚珠体积则是慢慢的逐渐变大;6月上旬叶生胚珠体积快速变大,处于雌配子体游离核时期;7月初月生胚珠细胞化开始,8月中旬叶籽银杏叶生胚中中的中珠被开始木质化,10月中旬,叶生种子发育成熟。
4结果分析
银杏胚珠和叶籽银杏胚珠的发育过程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不同。具体如下:
4.1发端期
正常胚珠于叶腋中着生,并被幼叶覆盖,这个阶段的幼胚珠基本上没有什么组织的分化,细胞中有非常丰富的淀粉粒。发端期的叶生胚珠在叶片上呈“突起”状,这个“突起”的组成主要有分泌腔、维管束和薄壁细胞,其中分泌腔中有脂滴,其四周细胞有小而少的淀粉粒分布。
4.2雌配子体发育期
叶生胚珠与正常胚珠雌配子体发育都分为游离核和细胞化两个阶段,且两者发育形态非常相近:游离核阶段都是一种液体形态,外珠被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其他部分如雌配子体四周的侧生周壁和绒毡层、中珠被等中的淀粉粒分布相对不多。雌配子体的细胞化过程是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进行的,且同时期其呈凝胶状,由相对较大的薄壁细胞构成,其内部细胞壁上分布有少量的小淀粉粒。
4.3胚乳发育期
正常和叶生胚珠的胚乳发育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初期积累大量的淀粉粒,且短期内不断变大,然后开始积累类似球形的蛋白体,后期脂肪不断变多。其中营养物质在胚乳中呈“中间密集、边缘较少”的状态进行分部。
4.4“锥状”结构比较
正常和叶生胚珠的雌配子体上方和珠被内都有“锥状”结构分部,但是在两者中各自占有的比例不太一样。其中“锥状”结构在正常胚珠中的体积相对比较小,大概是整个体积的1/12,而叶生胚珠中“锥状”结构大概是整个体积的1/8,基本上占据了珠被内的整个上方空间,所占体积比正常胚珠的大很多,并且其所占位置和正常胚珠相比更接近珠孔端。
4.5珠被发育
正常和叶生胚珠的珠被发育形式大体上也是一致的,只是在发端期组织的形态上不太相同。正常胚珠发端期的组织比较匀称,没有珠心和珠被的分化,这个时期的胚珠基本上都是由珠被组成的,且珠被细胞中有非常丰富的淀粉粒;而叶生胚珠发端期的“突起”主要有分泌腔、维管束和薄壁细胞,淀粉粒多分布在维管束密集处和“突起”与叶片结合处。在随后的阶段正常胚珠中开始有珠被和珠心的分化,珠被中淀粉粒比较丰富,而珠心中基本上没有淀粉粒;而叶生胚珠中没有珠心和珠被的分化。直到雌配子体游离核使其,正常和叶生胚珠中都出现了中珠被与外珠被的分化,两种胚珠都具有“锥状”结构,并且与中珠被和外珠被呈现出明显的三个不同层次。雌配子体细胞化时期,两种胚珠的内珠被均会出现。
5结论
5.1银杏胚珠发育过程组织化学
胚珠发育初期银杏幼胚珠细胞中布满淀粉粒,没有组织分化变化,之后渐渐有了珠被和珠心的分化,珠心细胞中没有淀粉粒的分布,而珠被中有一定数量的淀粉粒。接下来,大概有十多天的时间,胚珠内开始出现圆形珠孔,珠心组织上部出现一个开口朝上的贮粉室。这个时期珠被细胞中已经分布有非常丰富的淀粉粒,但是珠心中依然没有发现有营养物质的存在。传粉时期,贮粉室里有丰富的花粉粒,靠近珠孔端方位的珠心细胞开始液泡化,并逐渐死亡,而靠近合点端的珠心组织开始分化形成游离核,然后进一步形成雌配子体。
银杏雌配子体发育分为游离核和细胞化两个阶段,前者是一种液体形态,在组织切片上只能查看到海绵组织及其上面附着的一些游离核。此时外珠被细胞中有丰富的淀粉粒,其他部分如雌配子体四周的侧生周壁和绒毡层、中珠被等中的淀粉粒分布相对不多。雌配子体的细胞化过程是按照从外向内的顺序进行的,且同时期其呈凝胶状,由相对较大的薄壁细胞构成,其内部细胞壁上分布有少量的小淀粉粒。在细胞化后期,其中的淀粉粒逐渐变大且数量也不断增多,但是依然没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在胚乳期,细胞中会积累大量的淀粉粒,然后开始出现蛋白质,在发育后期脂肪数量也慢慢上升。此阶段,胚中形成许多类似椭圆形的区域,而且里面分布有丰富的脂滴;胚中的淀粉粒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比胚乳中的相对小一些,蛋白质数量依然比较少。
5.2叶生胚珠发育过程组织化学
三月中到下旬左右,叶籽银杏雌花芽就会萌动,四月中旬左右,叶籽银杏开始长叶子,并进入长叶的繁盛时期,这时,在某些叶子上看到叶生胚珠最原始形态“叶突起”。它在叶子上的数量一般不会超过十个,平均分布在在叶片的远轴面和近轴面上,并却叶子边缘分布最多。四月下旬左右,叶突起会发育成胚珠状态。五月中旬左右,胚珠开始迅速增大,与其他胚珠比,它的成长速度相对较慢。六月中旬左右,叶生胚珠开始缓慢增长。七月初,叶生胚珠的雌配子体全部细胞化,叶子银杏点端的中珠以及正常胚珠开始木质化。七月中旬,这时,基本上叶生胚珠的珠体达到最大,外珠被上的中线比较明显,这时,叶籽银杏正常胚珠孔端的“锥状”结构变窄,呈条状。八月初,叶生胚珠的中珠全部都被木质化,其中的“锥状”结构已全部退化。八月中旬,有些叶生胚珠的珠体没有成长,还显得比较小,这种情况下的胚珠多数是败育的。叶生胚珠最终发育成为叶生种子,种子的表面会覆盖比较密的白色粉末,体积相对比正常种子小。
结语
一般来看,同年银杏比叶籽银杏的生长早半月左右,正常胚珠又比叶籽银杏叶生胚珠发育早大概半月左右,而且,叶生胚珠发育存在很大的异时性。气候对于叶籽银杏和银杏胚珠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鹏,何凤仁,钱伯林,等.中国银杏的种核类型及其特征[J].林业科学,2004,40(03):66-70.
[2]郭红彦.银杏营养贮藏蛋白质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董雷雷,邢世岩,李际红,等.叶籽银杏trnS-trnG序列测定与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168-17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30-02
行为引导型教学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该模式充分的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坚持将学生行为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师良好的行为引导,融合各类型的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让学生的心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共同的提高。教师在该模式中的职能更多是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向“组织、引导、协调、推进、监督、终止”等职能的注重,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问题的发起者和学习成效的评估人,弱化标准答案对学生思想的桎梏。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转变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单向传输,并转换为“双向互动、多元互动”,调动了学生的自我表达和创新能力,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行为引导教学应用于高职教育的必要性
化学课作为一项基础性学科存在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就当下情况而言,仍旧存在不少灌输式的教学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没有得到肯定。然而,对于社会需求和职校的教育根本目的而言,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最适合的方式。因为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由学生主观努力所决定,职业院校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传输式的教学并没有让这个目标得到很好的实现。实践教学流于表面,仅仅是对简单的教材课程进行练习,在既定的实验步骤之下,教师并不能让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发展。就其最终结果而言,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一是没有实现职教的根本目标,学生的学习脱离了实践需求;二是学生在今后职业工作中的能力培养没有得到体现;三是这类思维的桎梏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因此,利用行为引导型教育来进行化学合成反应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让高等职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也改变传统理化教育中脱离实践的不足之处,更体现了当下对于“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2 行为引导型教学的实施要点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并将这一教育思想贯穿了整个职教的教学过程,以探索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将这一目标孕育在“任务传达――方案规划――任务实施――成绩评估”四个环节之中,逐步深入,层层深化。
2.1任务传达
学生的学习应当严格依照学生为中心来执行,尤其是在行为引导的教学当中,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尽量独立完成,不论是计划的制定实施,还是成果的展示和反思等。因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需要学生完成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推进,而对于这个过程的把握便是教师通过任务传达来实现的。任务书的传达通过对于具体任务的明晰,来帮助学生完成阶段性的推进和发展,需要具具备现实性强和目标明确的特点,不仅需要保持任务的连贯性,还需要将渐进性和发展性在任务中得以体现。以物质漂白作用的实验为例,实验任务书:常见的漂白性的物质有:次氯酸;二氧化硫;活性炭;氢氧化铝;双氧水等等。学生需要针对不同的特点来验证物质漂白性:(1)利用活性炭和氢氧化铝胶体进行漂白的验证(2)验证次氯酸让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褪色的根本原因;(3)二氧化硫可以让橙色溴水、紫色KMnO4酸性溶液、红色酚酞褪色,但其中有什么区别等。这三个任务书大致涵盖了三个难度,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
2.2方案规划
方案的规划便是学生完成任务所走出的第一步,这个阶段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步骤,而且随着练习次数增多而变得越发熟练,而且这部分技巧会变得不断的熟练。然而,这一步计划制定若是扩大到一个小组,则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变得困难,因为在制定计划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要根据每个人的特性来规划相应的完成期限,导致难度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组工作时应需要防止因为个人能力过于突出而造成一言堂的出现,要充分鼓舞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树立“只有不同的观点,没有错误的见解”。要营造一种和谐、轻松、合作的小组工作气氛。当以“证次氯酸让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褪色的根本原因”为例进行规划时,其实际过程为:首先,选取适量的次氯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量的酚酞试剂。接下来,将酚酞试剂滴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变红为止。然后将次氯酸逐渐滴入含有酚酞的红色氢氧化钠溶液当中,直到颜色褪去,验证次氯酸的漂白性。若是在随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也不能使得溶液变红,则说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是因为它们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一旦氧化后就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了,因此它们的漂白作用是永久性的。反之,则说明是酸碱中和发生而导致的褪色。
2.3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这一阶段的开始,首先需要学生自主去进行相应资料的查询,图书馆和互联网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资料才可以在随后的实施中进行顺利的化学理论严重,也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的方案进行完善。在该环节中,主要的操作以学生自行规划为主,教师除了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还需要保障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方向性正确,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去进行知识的感受和体会。这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得到补充,这一阶段的交流、讨论、反思、批判以及总结都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将自身知识和理论上的失误得到更深层次的体会,在应用之中实现真正的掌握领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自信心,有益于学生共同进步。若是以“证次氯酸让含有氢氧化钠的酚酞褪色的根本原因”为例的任务实施过程,则需要学生自行利用相关机构的途径来查找资料,尤其是对酚酞试剂的特性进行收集,教科书只是辅助,更多需要学生开拓思维和知识体系,发
(下转第60页)
(上接第30页)
展自身的综合能力,完成实验目标。常见的方法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电脑上查询,或者参见实验室的教程指南等。
2.4成绩评估
该过程是指,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向全班的其他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在接受教师评估的同时,也接受各方面的意见,并随后通过改善来加强自身的进步幅度。首先,学生需要以全班同学和老师为受众来展示自身的成果。这一过程是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是对自身成果的展示。教师在这一阶段则是需要做好一个倾听者,认真记录。除此之外,还需要进行合适的引导,维护教学的正常气氛,防止偶发事件的发生,掌握课堂节奏,保障每个学生的发挥时间,以确保按时按质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及任务。然后,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首先要对成绩进行充分肯定,并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然后进行精讲。最后是师生共同评估的阶段。以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讲课形成比照,对上台的同学进行最后的评估,并且结合其他要素对小组进行最后的评比。延续之前对于物质漂白性验证的实验举例,其成绩评估的过程大致实施为:在半个小时之后,由各选题的负责人之间进行相互讨论,再由每个选题选出一个小组作为代表来向大家展示实验的成果,并由教师进行最后的综合评估。
3 结语
职业教育永远都是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向,其实质便在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合作得到加深。而这种实质和传统的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也是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一种互补。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行为引导型教育也正是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之一,更利于对于学生潜力的挖掘和开发,培养学生自信、自知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因为教育是个体行为,更加依靠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学生为基础制定因材施教的方法,以教育模式去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郝利娜.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在高职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5,11:95.
[2]徐昌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医学院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05:986-988.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国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当中,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国家和企业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才不仅需要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拥有较高的应用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国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的中职学校积极参与到了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努力,教育工作者提出在进行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理论,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中职语文教师隐性知识的管理及获取方法研究
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以传统的显性教学为主,而将大量存在的隐性知识进行了忽视。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针对中职语文教师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及获取方法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和技能是隐性知识的两个不同方面。隐性知识的认知层面包括不同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和环境,同时还受到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内容的影响;而隐性知识的技能层面则包含了经过人们不断的努力而获得的经验教训和技巧等方面内容。促进中职语文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和分享隐性知识就应该不断的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通过知识的积累不断思考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使知识得到共享。
在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直接外化的手段,即直接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运用比喻和归纳等表现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来能够促使个人的经验和想法进行直观的体现。
例如,在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运用教师网络交流平台SECI模型。现阶段知识创造与共享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便是日本教育家提出的SECI模型。在这一模型当中存在着四种转换手段,能够有效的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其中包含了EMAIL、BLOG和微博等网络交流手段,双向反馈是该种类网络交流的最大特点。通过这一平台,教师能够及时的得到他人的隐性知识,同时还能够将自己的不解提出来,同时,这一平台还能够积极将知识进行组合,能够帮助教师系统的整理一些散乱的知识。该平台能够加强教师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流,能够促进教师从多角度开阔视野,不断提高个人能力。这样一来,能够丰富教师的阅历,促进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更加顺利的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二、师徒传授中职学生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影响
在获取隐性知识的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师徒传授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教师的思维模式、学习手段和口头表达等能力进行观察,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掌握许多教师的个人技能和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课本上一些显性的知识,同时还学到了教师对这些知识进行思考的思维模式和理解能力等隐性知识,成功的使隐性知识显性化。
因此,中职学校在选择语文教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文教师个人修养和知识渊博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模仿教师,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同时中职语文教师还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并接受新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注重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等,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个人魅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模仿和观察教师,获得大量有用的隐性知识。
现阶段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大量存在于生活中的隐性知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等,然而这些隐性知识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学生无法用语言清楚的将其进行表达和转述,更无法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所以,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将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及时的发现和了解学生所掌握的隐性知识,并结合不同的符号和形式对其进行准确的表达。
例如,教师在进行《雨巷》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法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雨巷的图片和雨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假设自己身处于一个雨巷当中,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此时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学生会表达出浑身湿漉漉的感觉,或者是撑伞路过的青年女子等,然后再由教师对雨巷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们就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中职语文教师要能够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与学习。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种种经历进行学习和反思,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并以讨论的形式帮助其改正错误的观点,学会学习与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帮助学生增加大量的学习资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对事物的重新认识过程进行表达,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中职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阐述,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并积极设立场景,引导学生用教学内容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三、结论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过程中,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将隐性知识进行显性转化,达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的目的。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自己的行动和思维方式去影响学生,促进学生隐性知识的形成和再现,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将自己获得知识的过程大胆展现出来,促进隐性知识不断得到显性化。
参考文献:
[1]朱文清. 体验式视频案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效果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乐于去画,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和思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绘画的表现是不同的。往往年龄小的孩子,在绘画上表现得比成人更大胆,更单纯,这样自由地表达,也是很多成年画家很难真正做到的。孩子自由地作画反而达到了成年画家很难达到的“率真、畅神”。他们已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世界,如果我们还是按成人技法,依样画葫芦地拿《芥子园画谱》中的梅兰竹菊等作为摹本给他们,效果可想而知。他们的世界要丰富得多。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从学生最喜闻乐见的题材入手,学生们喜欢什么,我就画什么。春天到了,我们的家乡很美,我带孩子们到山上、田野、湖边写生,找到小蝌蚪、小鱼,绿绿的田野,盛开的桃花、杏花、梨花,等等,开始本课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很高,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不单单是在画眼中所景,而是画自己的想法,表现的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熟悉的东西、想表现的东西。几十张作业是几十张表现不同风貌特点的画面,而这些特点,很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他们在画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自由,更为主动,表现的东西也更加丰富多彩。当生活的体验唤醒了学生的兴奋点的时候,当学生急于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出来却又无法表现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些指导,一切便会水到渠成,学生就会把生活中的形象提炼成意向的视觉符号,表现中国画特有的艺术魅力,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采用不拘一格的形式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美术课要把美术与音乐、诗文与生活等知识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同时增加国画的素材,让他们画自己乐于表现的东西,画出最随意、最有生命力的作品。
(一)与诗文的结合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首好诗就是一副优美的画面,诗、书、画、印构成了传统的国画,在课上,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故事,让学生描绘诗中的情景,同时融入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并且尝试着画入作品中。同学们的兴致很高,比如由“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画出了不同的画面。有的画出两只黄鹂站在柳枝上快乐地鸣叫,空中的白鹭栩栩如生,画面活泼生动;有的画面上柳枝柳叶中露出了两只紧紧相依的黄鹂,画面显得韵味深长……由于观察和理解的角度不同,因而构思了不同画面,有的注重情的传达,有的注重景的再现;有的描绘得细腻,有的描绘得粗犷。国画与诗歌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加深了对诗词内涵的深入了解和体悟,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提高。
(二)与音乐的结合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因素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通过欣赏音乐,学生能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的形式之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同时音乐艺术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我把国画教学融入音乐,让学生徜徉在音乐的美妙感受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想,如“彝族舞曲”“故乡的云”“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等,手中的毛笔也就随音乐的节奏起伏,画出心中美好的画面。
(三)与故事结合
中国画的历史悠久,名家辈出,名人轶事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把教学内容编成故事或结合教材讲述相关画家的小故事,这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拓宽视野,领略国画精髓有着很大的作用,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山人的“墨点无多泪点多,泪眼中的旧江山”等故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国画的博大精深,以及风格形式的多变,增加对国画的了解,感受到学习国画的乐趣。
(四)与游戏结合
国画学习要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发展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掌握技能。好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我尝试让趣味性融入国画课堂。如《墨的偶然性》这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利用宣纸、墨、色的混合交融,通过一些特技让学生在玩中快乐地尝试线条和墨色的变化。学生的主动性很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用笔用墨的练习。
三、融入多种绘画材料与表现方法,让学生对国画感到神奇
作画形式多样、表现方法多样,学生用脱离束缚的方式表现,能提高爱画想画的兴趣,想象更加自由,有大胆的创新,作品的不同效果又会让学生有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01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信息化主导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已经被信息化覆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激发了各行各业的不断改革,不断将这种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生产实践之中,从而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能力。信息化也不断被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极大地推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时下社会的需求与技工人才的匮乏,中等职业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技能的快速塑造上,在体育教学上的投入明显的不足。然而,现代社会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和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人才首先应是拥有健康体魄的人。因此,中职体育教学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中职体育教学加强信息化模式的意义来展开,探讨中职体育教学的新方法、新理念。
1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是时代所趋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新的一轮改革早已展开,如何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育教育研究的重点。但是受制于专业技能提升为生存根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我国中职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专业技术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上,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实际上中职体育教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是以多媒体为依托,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加以修正,不断提升教学的直观性、欣赏性,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促进大脑第一印象的形成,这对于以示范为主的体育教学来讲是最需要的,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获得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不断纠正大脑的印迹,尽快地形成动力定型。[1]由此可见,合理的信息化应用十分必要,可以有效地发挥信息化的优势,为学生的的体育技能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能不断扩大学生的体育视野,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生体育习惯的建立。
中职学校承担的不仅仅是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胜任专业技能活动的、身心发展的人才,可以说体质是中职学生生存的基本要求,中职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通过中职体育教学,中职学生能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为职业素质服务。而合理的信息化体育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为学生提高良好的视听感受,提供良好的示范,这是传统中职体育教学所达不到的,信息化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传统教学存在的顽疾,构建合理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
2 信息化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 有效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现代中等职业学校所面对的学生主要是90后,这一代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好奇心强烈,尝试欲望强烈,由于网络的发展和手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对体育赛事的关注度不亚于教师,甚至高于教师,但是他们喜欢看赛事却不喜欢体育课。信息化引入中职体育教学后可以有效地将信息化的优势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安排、教学手段的丰富上得到展现,更大程度上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对体育的爱好,增加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形成合理的体育价值观念。通过不断地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来激发学生的潜力,因为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生动,多样的图像、视频、直观的视听手段都能增加学生的直观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构建合理的中职体育教学体系
对时下的中职体育教学来讲,要实现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就要不断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通过必要的改革来使中职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这些的实现依托于合理有效的中职体育教学的内容整合,在这一个关键点上如何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现有的体育教材,开发适合学校特点的内容尤为关键。[2]而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也应该改变传统的理念,将信息化手段尽快地引入到中职体育教学中,不断将新兴项目纳入到体育教学体系中,针对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优化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学生”,才能不断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3 结语
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我国教育的信息化越来越普及,中等职业教育体育教学业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尽快将信息化模式引入中职体育教学,树立良好的信息化理念,明确信息化是中职体育教学的目标,真正提升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为中职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服务。
(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甘肃 白银730913)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
一、前言
知识根据能否被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又叫意会知识,难言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心智模式等形式存在,而且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的一种知识,这些知识植根于个人的行动和个人经验之中。隐性知识源于经验和技能,必须通过练习实践才能获得。对隐形知识的研究告诉我们:隐性知识本质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解控制的能力。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难点不是显性知识的阐释和传授,关键是隐形知识如何外显和共享。教学中往往出现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教学中隐形知识的把握力差。
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客体复杂、审计范围广博。在具体审计取证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对搜集到的众多的数据、资料和情况加以综合分析,以便取得适当的审计证据。且审计证据的搜集方法多样,这同样要求审计人员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灵活运用各种审计方法。实践中情况多种多样,不可能有统一的模式去遵循,因此审计具体工作具有技巧性、判断性和灵活性,这使得审计学科必然包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
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高等本科院校,必须在审计人才的培养的过程中,不仅传授显性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对审计隐形知识的获取和掌握,实现隐形知识的共享和转化。传统的审计教学模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这要求必须转换审计教学模式,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审计教学方法。
二、审计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审计教学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学理论性强,内容晦涩难懂
传统的审计教材内容较为枯燥,大多偏重于介绍审计准则、相关规定、审计理论、审计术语,偏重于审计程序的描述,内容上很多是准则原文,较为抽象。对于学习审计学课程的本科生而言,尤其是初次接触审计的学生,这些抽象晦涩的审计理论、审计术语、审计程序,往往是难以理解和想象。即便学生记住了这些审计理论、审计术语和审计程序,多数也只是死记硬背而已而非真正理解。另外审计学课程内容较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这就使得审计学课程学习难度较大,从而造成多数学生虽然能认识到审计学课程的重要性,但学习兴趣却不高的现象,同时也给教师在授课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审计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
(二)审计学实务性强,可操作性较差
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务性都很强的学科。审计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审计方法及审计程序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仅靠课堂教师单纯的讲授是很难达到这一目标。另外,审计与会计相比,没有明确的指导性的标准,因此可操作性较差。基于此,教学中需要设置相应的情景,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其中,对所学知识由抽象难懂到有一个直观感受,以便能够真正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三、审计学课堂中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教学模式构建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隐性知识的获取实质上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而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即通过观察、模仿、亲身实践等活动领会别人的隐性知识。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内在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性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审计案例教学,就是在学生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审计案例,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审计实务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复述者,教学不再是单向的“传道、受业、解惑”,学生则从“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从“理论的接受者”转变为“实践的创造者”。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考、归纳、领悟,而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这正是隐性知识的基础。因此,可以说案例教学不单纯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案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与质变。同时案例分析为学习者扮演多重角色、产生多重观点提供了可能,通过团队或个体间的人际互动产生充分的知识交流沟通,也便于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生成、获取隐性知识。
(一)审计案例教学的教学目标
1.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深刻理解知识
审计学内容多、抽象、审计术语晦涩难懂,本身就较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依据教材向学生灌输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等有关内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课堂上并没有主动思维的空间和时间,这就使得审计课堂教学内容更加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互动差,从而更加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审计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较差。案例教学则通过选取适当的案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抽象难懂的审计知识转换到具体的情景中。使枯燥的审计理论有一个较为鲜活的背景和情节,这样不仅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学生对之前所学过抽象的知识有一个直观感受,从而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并强化记忆。
2.有利于学生融会贯通相关专业知识
审计学内容涉及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相关专业知识,是一门集合性学科。在实际工作时,需要审计人员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但在学校学习时,这些综合知识是作为各个独立课程开设教授的,学生在学习这些专业知识时大多是独立分散的。而一个审计案例在分析时,不仅涉及到审计知识还涉及到其他各专业知识,这样在分析过程中,可促使学生将所学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
3.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职业判断力、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
审计理论抽象概念较多,且可操作性较之会计教学要差些。因此,传统教学方式下,出现较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此外,区别于会计核算,审计实践中明确的、操作性强的指导依据较少,不便理解与掌握,审计工作的职业判断对于在校学生而言难以把握。
案例教学中,通过具体审计案例的分析,可加强学生对审计教学内容和审计理论的理解认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职业判断力。通过一些实际的审计案例,可使学生了解各种审计技巧等问题,也可加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判断力。审计案例教学中学生作为审计主体要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也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协调沟通能力。
(二)审计案例教学模式
1.模仿实务中审计项目组形式,建立班级学习小组
在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时,可先将班级学生模仿实务中的审计项目组进行分组,一般可6-7人一组,设组长一名。今后不管是课堂案例分析或是课下的大的案例作业等均可以小组形式完成。这样分组的形式可使学生对审计项目组有直观的感受,并且在共同完成大的作业或案例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以小组形式完成的所有工作均以小组形式计分,教师可以决定是小组中全部学生是否得同一分值,或是由组长在组内分配分值。
2.选取要适当审计案例,建立审计案例库
审计案例教学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是否有合适的案例。一般来讲,审计案例选择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选择那些既符合审计教学目标,又适合学生,而教师在课堂又能够驾驭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选取与实际相脱节的案例、过于简单的案例、过于陈旧的案例。应考虑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学生具体情况、我国审计环境等因素进行审计案例的选取。如讲解审计理论时,可选取较小的案例。在讲解审计实务部分时,则可通过综合案例的讨论分析,达到对具体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实务操作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教师应重视教学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建立审计学案例库,以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
3.授课班级应采用小班制,适当增加审计学课程课时
案例教学课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因此理想授课人数大约在30人左右,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而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后,教学条件和资源跟不上,造成每个授课班级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有的学校甚至授课人数达百人左右,这种合班制授课很难有效展开案例讨论,不适合开展案例教学。此外,大多学校审计课程的课时设置也限制了案例教学法的使用,因此应适当增加审计课程的课时数。
参考文献:
[1]李冬伟.案例教学中审计案例选编新探[J].会计之友,2006(11):62-63.
[2]杨清香.关于对审计案例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2):173-174.
中图分类号:G63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89-02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都被寄予科学高效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但由于受到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流于形式,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负效率现象。
一、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
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及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认知程度和驾驭能力直接决定着课堂效率的高低。探究式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这种区别要求教师必须从教育观念上进行改变。因为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其教学行为有极大的影响,并且教学行为和教育观念又互相影响。
首先,要转变的是师生关系及对教育教学目的的认识。新课程的教学从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过程,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改变以教师为主的授课方式,将师生放于平等的位置,做好学生探究学习的引领者。
其次,要对探究式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深刻的认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的探究式课堂仅仅停留在表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表面热闹非凡,实质上是一种无序探究,教师没有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探究的效率几乎为零。真实高效的探究不仅仅只体现在课堂之中,探究很大一部分都延伸到了课堂以外,探究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必须从探究内容的选择、教材的创新、教学环节的设计、学情班情的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落实等诸多方面着手才能实现真正的探究。
充足的准备不一定就能完成高效的课堂探究。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是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势必会有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学内容的问题,要解决这些突发事件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而强大的应变能力又基于深厚的知识储备。对化学科教师而言,首先要熟练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具备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是高中化学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化学的学科特点还要求教师要随时了解化学学科的前沿知识,新的发现、新的结果等。其次,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综合学科,除专业知识外,化学教师应具有综合的知识网络,还要掌握一些与本学科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物理、生物知识等。一定的人文知识如化学史、科学人文等也必不可少。第三,能科学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要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吸取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的新理论、新成果。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二、学生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
探究式教学学生是主体,探究过程就是要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探究式教学效率的高低。
学生对探究式教学参与度较低的原因有:①探究的内容课本或者参考用书中已有结果,探究没有任何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探究的内容上下功夫,创新探究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②探究学习只是少数人的表演舞台,与我无关。探究内容要分析学生,针对不同的个体、班级、年级制定不同的探究内容,以便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我校化学学科同一年级使用的是相同的导学案,通过分析不同班级课堂探究的结果来看,普通班和重点班对同一探究内容的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差别,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同一探究内容重点班学生能够轻松解决而普通班学生往往感觉很难。这就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制定探究内容,不能整齐划一,采取一刀切的方式。③化学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分散,老师讲解少会导致知识不系统,无法记忆和应用,导致不会解题。④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这类问题,我校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学生一开始就从思想上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巨大优势,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关新课程下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尽快的认识探究式教学方式。
三、教学课时对探究式教学的影响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探究式教学需要的教学时间比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时间更多,要在完成教学内容和探究活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很难。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反面来加以解决:①不必所有的内容均进行探究式教学,部分知识更适用于传统的讲授模式,例如基本的概念、元素化合物中物质的基本物理性质及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化学性质等。②不必一节课从头至尾进行探究,只要抓住核心的适合探究的知识点进行探究就足以达到探究的目的。③化学教材的设计在必修2和选修4(人教版)上有很多重复内容,可以进行一定的整合。
总之、探究式教学的高效实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和学生是关键。除此之外还受教学时间、评价机制、教学资源、学校管理等因素影响,只有将诸多的影响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作用,才能真正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翟京华.探究式教学实效性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12).
[2]陈安容.探究式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3).
[3]赵研.高中化学探究学习中不同讨论方式开放程度及其实效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0,(增刊Ⅱ).
[4]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一、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概述
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做引导,通过行为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大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卡片展示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法等。
二、教学中的应用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笔者引入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提高了教学效果。下面以有机化学教学中“醇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关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切身感受。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内容回顾。笔者通过提问和举例复习了脱水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基本概念,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回顾卤代烃章节中学习的消除反应、扎依采夫规律,烯烃、炔烃的氧化反应等内容。
第二,新课讲授。脱水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过程及其机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笔者通过一段视频演示,和学生们一起观看了乙醇脱水的实验过程。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笔者强调了几个注意点,如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化学反应条件和反应现象等。观看完视频,笔者请同学写出以上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且师生一起来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变化,搞清楚反应的关键部位、反应规律。接着进入氧化反应讲解阶段,同样道理,先看一段视频演示实验,接着研究反应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变化,反应变化的实质,最后总结加氧氧化和脱氢氧化反应的异同点、反应规律并思考以下问题:哪些物质能发生脱水反应、哪些物质能发生氧化反应,为什么?
第三,实际应用,即生活中的“有机化学”。在课前,笔者安排学生预习学习内容,并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了相应的学习任务。任务一自编小品:酒后驾车。任务二查阅资料,回答三个小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喝了酒会脸红,酒后驾车的判断方法和原理是什么?为什么酒越陈越香?
活动中,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小品“酒后驾车”。通过两名同学的出色表演,请学生思考布置的三个小问题。三个小问题由三个学习小组分别完成,在课前由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通过抽签决定每个小组所回答的问题。具体程序是:小组通过讨论,选出两名小组代表,通过贴卡片和讲解完成问题,同时教师发给每人一张评分表,根据各自的表现予以打分。
第四,内容强化。主要通过补充相应的习题来检验和强化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这部分一共设置了10道小题,题目围绕本节课教学内容,用到的教学方法是小组抢答,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不扣分。
第五,本节课小结。教师对本节课小组及个人的表现进行点评,结合以上环节得分情况,评选出全班最佳讲解员、最佳答题手、最佳设计奖、最佳内容奖以及最佳小组。评选结束,汇总评分表给个人加上相应的课堂平时考核分。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都积极配合,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习热情度高涨。笔者认为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和以往传统教学教师“唱独角戏”最大的不同是角色的转变,师生共同备课、讲课,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担当了主持人和引导者的角色。
三、教学效果分析
在教学中,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带来了以下好处:
第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由被动的“学会”变为主动的“会学”。这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所在,也是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的目的所在。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由他们来完成学习任务,给他们更多地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学生来说很新颖、很有吸引力,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提高。
第三,发现了学习中的乐趣。在小品“酒后驾车”的表演中,学生不但了解了当今的热门话题,增长了见识,而且发现了生活中有趣的化学现象,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