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活动案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0 10:18:2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商业活动案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商业活动案例

篇(1)

为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内部经营机制,鼓励到社会待业的企业富余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或到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就业,结合本市情况,特作如下通知:

一、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为企业富余人员申请个体经营积极提供咨询服务。对符合个体经营条件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为其办理登记审批手续。

二、各区、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安排个体经营场地和分配摊群市场的摊位时,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审批,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给以方便。

三、各区、县劳动局对符合领取待业救济金条件并要求从事个体经营的企业富余人员,可以将应领取的待业救济金,一次性发给本人。

四、各区、县劳动局要严格控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雇用外地做工人员数量,为企业富余人员就业创造必要的条件,对他们自愿到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就业给予优先安置。

篇(2)

(2)实训场所缺乏。从目前的情况看,实训场所主要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来完成,但是现实是有实习基地但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有着越来越多的商业秘密,一般不会让学生在基础核心部门或从事有关的管理事务。另外,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强,导致很多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3)实践教学环节中,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由于市场营销实践性教学的目标是将理论基础知识通过实践的形式得到运用,这必然要求教师既熟知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实践操作过程,并能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校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基本很难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兼备的要求。

(4)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由于实践教学模式传统,考核体系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基本是形式化的考核。

二、校园商业活动的形式

校园商业性活动,是指与校园内学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有学生参与的商业性活动,其一般以盈利为直接目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展示型的商业展销:主要针对的是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商家。

(2)学校活动赞助商:为学校的体育、晚会等类似的活动达成赞助协议提供赞助的费用。

(3)培训讲座:主要针对各类英语、计算机等方面培训的商家,在学校进行培训讲座,为招生做宣传。

(4)校园海报、DM广告杂志、宣传单页发放为促销活动做宣传。

(5)巡回式校园宣讲会,这种对于影响力知名度较大的商家适合,在不同的学校进行巡回式校园宣讲会。

(6)企业形象和文化宣传:在学校举办一些校内的赞助或者招聘活动,实习模式往往能够让企业在学生的心中有一定的定位。

(7)兼职活动(包括创业、家教、送餐、做服务员等)。对于营销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园的商业活动是他们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是一次接触企业的好机会,是一次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营销实战结合的好机会。问题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校园商业活动为营销的学生设置实训,发扬校园商业活动有利方面,避免不利的方面。

三、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及考核体系构建

1.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模式

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工作压力与挑战是软件情景模拟难以做到的,所以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环节需要的是在真实环境下的亲身经历。校园商业活动为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真实环境。校园商业活动中的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施:

(1)选择好能够进行市场营销实训的校园商业活动资源。从市场营销课程实践目标分析,学生在参与商业活动过程中,营销环境分析能力、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客户需求分析能力、活动方案策划能力、商务活动谈判能力、财务管理预算能力、快速应变能力要得到锻炼、积累和提升。那么就选择可以锻炼学生上述能力的商业活动资源。例如,校园超市要引进鲜花这个商品,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市场调查,通过市场调查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并将结果运用于校园超市,真正做到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2)建立市场营销实践工作小组,组织实训项目,成立由专业带头人、教师(包括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训小组,每年能选择一项固定的具体的销售任务,具体的实训主要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篇(3)

我国经营管理教育起步较晚,除了计划经济下的商业流通课程外,学生们基本以学习管理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为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一方面经营管理教育越来越热,另一方面经营管理的理论逐渐常识化,案例教学、实战性内容的份量越来越重,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的感性色彩。于是案例教学成为国内各大院校经营管理教学的新形式。

现实案例教学的形式

其实,从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的角度看,案例教学并非最佳选择,参与实践效果可能更好。但实践受诸多限制,首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制订实践内容,再联系愿意接受学员实践的合适企业,还得确定实践岗位、时间、地点等事项,这些与课堂教学很难协调,而且有些体验靠短时间内的实践也无法获得。况且,实践多半只能局限于特定企业的特定环节,难以有全过程或全景式的感受。

因此,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需要寻找实践之外的方法。于是,案例教学应运而生,特别是各式各样的案例经过总结提炼可以与不同的教学内容相配合。那么,在无法实践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对实际商业活动的真实感觉,案例教学是否最好甚至唯一的选择呢?笔者认为拜现实为师,不但同样可以培养商业感觉,而且还有不少优势。所谓拜现实为师,即学习者为提高自己在经营管理方面的认知水平,对现实社会各种商业现象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注意、观察、体验、思考。现代社会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存在众多值得关注的商业现实案例。关注现实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还可以切身体会,反省自己的购买消费过程,比较分析与自己类似或不同的消费人群的行为特点。有了相当的感性及理性认识的基础之后,还可以设想把自己放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位置上,综合考虑企业内部资源、现有市场地位、企业目标、所在产业前景、竞争情况、购买人群、社会环境因素等。

是否将现实看作一种特殊的案例,就不用继续探讨了呢?其实,如何归类并不重要,完全可以将案例的范围扩大,但这对现实与通常所说的案例教学之间的不同没有丝毫影响。

通过现实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性

通过关注现实的经营活动来培养学员的感性,具有如下特点:

(一)经济性

感受现实的具体的途径,不外乎观察(体验)身边的商业活动、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杂志、道听途说。这些方法多半没有花费,即使需要花钱也很有限。但是,不能因为经济上没有付出就轻视这种学习的方式。每一个商业现象或过程,都是有代价的,如果设身处地想象付出代价就是自身,感受就会截然不同。从付出代价的范围来看,可能是一个企业,还可能是一个行业甚至产业,可能是地区性的,也可能是全国甚至全球性的;付出代价的具体类型,可能是资金、物资、人力,也可能是难得的市场机会,还可能是时间、信誉、合作伙伴等;付出代价的时间,可能持续一个时期,也可能持续一个时代;付出代价的主体类型,可能是企业、消费者甚至整个社会;付出代价的程度,也可大可小;付出代价的结果,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可能获得了经验教训,也可能一无所得。所有这些代价,对于学习经营管理的有心人却是宝贵财富。

(二)可行性

关注现实的商业,常常只需要自己多体验、多思考,不需要别人特意配合,其过程不但可行,而且真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现实的商业社会之中,吃、穿、住、用、行无不与商业有关。不仅如此,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各种媒体的财经、商业类报道比比皆是,足不出户即可知天下事。(三)观赏性、趣味性

经营管理类的教学课堂上,即使有实践经验的学习者,其经验也往往局限于其从业所在的特定领域的特定环节,而且日复一日的工作常常磨灭了鲜活的感觉;对于没有商业实践经验的学习者,更是茫然毫无头绪。总而言之,需要想办法利用生动鲜活的东西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人们经常将商业活动称为商战,其实现实的商业活动就是正在进行中的商战。企业的表现形形,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奥妙无穷,值得去观察、研究。

(四)参与性

现实案例教学的具体做法可以是实际参与或虚拟参与。所谓实际参与,主要指我们以各种真实身份观察体验商业现实,比如从消费者的角度体会自己面对不同产品、服务、广告、价格以及渠道时的感受和反应;而所谓虚拟参与,即把自己想象成现实商业中的特定角色,可以是世界知名生产企业的决策者正在揣摩目标顾客,也可以是消费者在评价一种新产品,还可以是零售企业的进货人员在根据销售情况确定进货单等。

(五)实证性

无论是实际参与或虚拟参与,都要根据以往的市场轨迹以及现在的市场状况,推测市场的未来发展,并据此作出决策。过一段时间以后,再与市场实际的发展结果对照,评价自己的预测、决策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预测与实际相符可以大大增强自信心,预测错了则分析失误的原因,修正自己的认识。

(六)时效性

现成案例的市场背景已成为过去,与现在的市场情况难免有差异。而现实的商业处在现在的市场背景下,未来市场的发展变化肯定更多地与现在有关,从现实中获得的感悟无疑更具有时效性。

(七)主动性

学习者在初期,必须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培养对商业现象及过程的兴趣。而且,一旦感知到有意义的东西,就要进一步分析、思考并作出判断。久而久之,建立对商业信号本能般的反应,让注意思考的过程由初期刻意以求变得自然而然、无处不在,锻炼出清楚的商业逻辑。

篇(4)

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战国时期郜国(今山东菏泽境内)人,后服务于秦国。孙阳是当年的相马名人,擅长辨识马的优劣,伯乐是大家对他的习惯叫法。有关伯乐做商业促销一事,见于《战国策·燕策》里的“苏代为燕说齐”条。

苏代是当时着名的纵横家苏秦的弟弟,“伯乐相马”就是苏代为燕国到齐国游说时,给在齐威王面前说话很管用的淳于髡讲的一则故事。其内容可谓众所周知:有一个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守候在市场里,也无人问津。卖马人很着急,于是去见伯乐,说:“我有一匹骏马,想卖掉它,可是接连三天守候在集市里,也没有哪个人来问一下,希望先生能绕着我的马看一下,离开时还回头看它一下,这样我愿意奉送给您一天的费用。”伯乐答应了,真的来到集市,依言围绕着马转了几圈,离开时还回头再看了一眼。结果“一旦而马价十倍”,马不仅卖了,马价还暴涨十倍。

苏代讲此故事的用意,尽管不在名人的商业广告价值上,却给中国广告史提供了一个非常形象、鲜活的成功案例。从所述来看,卖马人颇有商业头脑,十分了解“名人效应”的作用,仅仅花费“一朝之贾”,即一天的劳务费,便请到了当时的相马专家伯乐,实现了卖掉马的商业目的。卖马人给伯乐的“一朝之贾”,在现代叫“出场费”,这也开了中国名人参与商业行为拿“出场费”的先河。

汉代女名人也做“促销女”

卓文君留下“文君当垆”的千古佳话现代广告喜欢使用漂亮的女明星代言做广告,古代亦然。过去女性喜欢用的一种叫“玉搔头”也叫“玉挠头”的首饰,能得以流行,便与一位汉代名女人有关。

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李夫人很漂亮,她喜欢用玉簪修饰发型。有一次刘彻去看望李夫人,他走近李夫人身边时,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挠头发。此事传出后,宫妃纷纷用玉料来打制簪子,希望获得皇上的宠幸。“玉挠头”由此在汉代流行起来,玉料的价格因此成倍上涨。

此故事见于《西京杂记》“挠头用玉”条。玉价成倍上涨,或是玉器商人利用了当时李夫人受宠故事,大作广告的结果。

李夫人的“代言”行为,严格说起来并不具备真正的商业广告性质。但在汉代,女明星、女名人参与商业活动,确已不新鲜。

汉代餐饮业已很繁荣,街头酒店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这时的酒店经营者颇有创意,在店前面垒起高台,即所谓的“垆”,然后把大酒坛子放置于上,还让一名漂亮的女子站在旁边,以吸引眼球。这样的女子,在现代叫“促销小姐”。当时名声远播的大才女、大富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便曾当过“促销女”。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当年大才子司马相如,与当时17岁的卓文君私奔后,为了谋生,在四川临邛盘了一家酒舍,开了个小酒店。司马相如洗盘子,卓文君则站到店前的酒坛旁边揽生意,“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典故由此而来。

“文君当垆”,虽然是不得已而为之,却是古代女明星参与商业活动的经典案例。现代流行的女星为某一品牌的商品站台,无非是“文君当垆”的现代版。

东晋时期出现“慈善广告”

王羲之“题扇赠老姥”,“人竞买之”

古代名人参与商业活动,并不都是商业行为,有时是一种慈善活动。有“书圣”之誉的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生前便曾利用自己的名家身份,为一个卖扇老妇人做好事,免费为她卖的扇子题字。

篇(5)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41-02

一、商务秘书的源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秘书职业不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兴起了一种新型的秘书群体――商务秘书,他们频频现身于各种重要的商业活动中并且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辅助力量。商务秘书不同于传统的秘书,关于秘书的职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如在任群主编的《中国秘书学》中,将秘书的职能界定为:处理事务,辅助政务;丁晓昌等主编的《秘书学与秘书工作》中,认为秘书的职能是辅助决策、参谋咨询、调查研究、督查工作等;而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秘书学》中,将秘书的职能定义为:辅助管理(辅助获取并利用信息、辅助决策、辅助督促检查、辅助协调)、综合服务(办文服务、办事服务)。从秘书概念的不断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秘书职能中管理的成分日益受到重视,不再单纯的作为一种辅助人才。商务秘书的职能,在传统秘书的职能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要具备商务公关、谈判、外语等基本技能,还应有企业管理、营销、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二、商务秘书的现代管理职能的内涵

21世纪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秘书职业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内涵,由曾经的读读写写的辅人才,逐步向参与管理决策的综合性管理人才过渡,这种变化使得现代管理职能成为商务秘书职能的新需求。

第一,现代管理职能由过去强调“办事”转变强调“办谋并重”

哪持殖潭壬辖玻领导者侧重于制定各种战略、全局谋划,而领导者精力有限,所以迫切的需要从繁重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因此商务秘书要协助领导进行科学管理,参与谋划,建言献策。做到管理与服务并行。区别于普通秘书,商务秘书所处的是商业性的办公环境,充满挑战、富于变化又追寻利益最大化,这样的环境对于企业领导者而言也难以永远作出正确决策,因此作为商务秘书要适应工商企业运营的快节奏,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现代管理职能,协助领导管理企业,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在新职能视角下,如果我们仍旧囿于传统秘书,读读写写,做一些对全局无足轻重的工作,那么想要寻求商务秘书的现代管理职能无异于刻舟求剑,这样做会使得秘书职业逐渐被边缘化,沦为商业活动的附庸,有被淘汰的风险,因此,商务秘书的现代管理职能是对传统秘书职能的新发展、新进步,由过去“办事”转变为“办谋并重”。

第二,现代管理职能更加强调商务秘书的信息素养

信息化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爆炸,海量信息对社会各行各业都发起了强烈的冲击,这种冲击对于企业而言更是格外强烈,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信息化的冲击下,较好的应对这种变化的企业则借机发展壮大,并取得了了工业化社会不可能成就的辉煌,如阿里巴巴、苹果公司等,也有对信息化冲击准备不充分而没落,辉煌不再的企业,如诺基亚、柯达公司等等。因此信息化时代对商务秘书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素养成为其现代管理职能的核心组成部分,商务秘书应具备获取、加工处理、信息评价和信息整合的能力,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以及合理有效的运用信息指导决策的能力。 商业竞争的核心是信息的竞争,作为商业秘书不仅仅要埋头做事,也要放眼四周,放眼全局,利用自己的信息能力,信息素养,将辅助领导决策能用到的信息,数据进行搜集,用数据说话,用信息佐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当然信息素养不仅仅包括信息搜集能力,还包括信息甄别能力,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充斥商业活动中,其中不乏错误信息、虚假信息,面对海量信息,要有鉴别能力,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判断;信息素养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是信息保密意识,作为商业秘书,所接触的信息很多是商业机密,因此要提高自己的保密意识,防止信息泄露,商业活动中因为信息泄露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作为商业秘书要时刻警惕,提高保密意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三、如何履行商务秘书现代管理职能

1.观念转变,转变对现代商务秘书的管理角色认知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转变观念能够有效促进现代管理职能的履行。商务秘书要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能像传统秘书一样将自己视为辅人才,要履行管理职能。商务秘书的工作与领导的工作一样,都具有鲜明的管理属性,面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商务秘书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企业的领导者。只有加强对自己的角色重要性的认知,才能有职业自信,才能基于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工作的创造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作为企业管理层的有机组成部分,商务秘书要履行好现代管理职能,还应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表现为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多学多做多看多用,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国内外企业的优秀案例,不断积累宝贵的经验。转变观念,转变对现代商务秘书的管理角色认知,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商业活动中,指导自己的行为,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实现现代商务秘书的职业价值。

2.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兴企业的不断涌现,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提高自己信息素养是商务秘书履行行现代管理职能关键。根据美国图书馆学会提出的评价指标,信息素养包括能够认识到信息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熟悉所在工作区域的主要信息来源等方面;信息获取能力包括能够根据所需商业信息找到相应的信息源,掌握各种检索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及技巧等方面,信息分析与利用能力包括能够分析学术信息的可靠性、时效性、重要性、权威性、新颖性等,对信息进行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等。作为商务秘书,要有信息的敏锐感知力,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在海量的信息基础上,只有迅速捕捉到最前沿、最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信息素养是商务秘书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这样才能发挥其现代管理职能,实现其工作价值,服务于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铮,. 论现代企业秘书工作的主动性[J]. 文学教育(上),2014,(6).

[2]Gabbay. MySpace起步揭密[EB/OL].[2013-04]http : ///it/content/2007 -02/28/content-1709501.

篇(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要是大学生真正掌握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除了书本上的学习之外,还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校园商业活动来进行市场营销实训。

1 校园商业活动实训的现状

国家一直提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工学并举”,意思就是要将学会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训是各大高职院校必不可少的课程,而市场营销专业本身就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各大高职院校需要设计好实训的相关课程,科学完善的实训培训体系,才能提高办学水平,吸引更多的学生。

首先分析一下高职学校的性质,高职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市场灵敏、实践应用能力,创造性策划能力、以及灵活的社交能力,在制定实训课程时,应当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

第一,灵敏的市场触觉。学会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以及动机,灵活应变只有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

第二,灵活的社交能力。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市场、政府等支持,因此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市场营销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三,熟练的谈判能力。营销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卖出产品,熟练的谈判技巧能够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达成交易的目的。

2 实训课程设置过程中的问题

高职的市场营销课程主要是围绕上述能力进行设置,课堂成绩优异,但是实训课程却差强人意,无论学生、老师、以及学校都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主要有以下问题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实训单位少。学校找不到实训单位,或者实训的时间特别短,根本达不到实训的效果,学校只能通过案例或电脑的方式进行模拟,无法达到实践的效果,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不用提学习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了。

第二,实训的实践机会少。我们在向市场推销一种新产品时,每一环节都与市场密切相关,例如:市场的调研、广告的设计、谈判与推销等等,但是这些环节我们在学校根本无法实现。

第三,师资资源匮乏。我国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比较晚,很多老师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经验,因此不知道如何科学设计实训课程,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老师有时也无法回答。

第四,实训体系的不规范。没有科学的实训体系,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

3 利用校园商业活动进行市场营销实训的可行性

3.1校园商业活动的特点以及形式

这样活动一般都会有学生参加并且与学生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例如:学生、学生自助创业、对学生活动的“赞助”企业校园行、兼职等。随着校园商业活动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却可能破坏校园气氛。对于市场营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将书本的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结合在一起,但是我们也应当考虑到其负面影响,争取做到趋利避害,实现共赢。

3.2如何利用校园商业活动进行实训

3.2.1可以在校园中进行的商业活动

上述我们总结了校园商业活动的种类,下面我们来讨论下哪几种校园商业活动适合在学校开展。我们进行实训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从一个最简单的活动开始,就是介绍我们的学校,每年都会有大批的新生入学,他们不熟悉学校,在知道什么东西在什么位置,在哪里买便宜,印象、因此我们推销的《校园行》有很大的商机,而且客户需求量大,锻炼了学生的市场观察能力、谈判能力、社交能力等。

3.2.2成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建立专业的实训小组,每组中必须配备一名专业老师来指导大家学习,在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后开始进行实训,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与企业合作,当然我们的实训必须和市场营销专业有关,在实训结束后,每位学生要交给老师一份完整流程的商品营销计划,这其中包括:市场调研、广告设计、谈判与推销、以及总结和反思。老师批阅完学生的作业以后,总结每位学生的能力缺陷,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训中,要有针对性的着重培养,提升学生专业技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2.3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篇(7)

关键词 运动员 形象权 法律保护

形象权是近年从国外法律引入我国的法律专有名词。以往在我国许多的案例判决中,对形象权案例的判决往往都依据姓名权、肖像权及商标权等权利的相关法理进行判决,但实际上形象权并不完全等同于以上三种权利。所以,在某些案例判决中未使受害人得到全面的保护及合理的赔偿。因此,笔者认为,适时适当引入形象权概念是极为有必要的。

一、形象权的定义

“形象”一词指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同时,在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等。因此形象权不仅单单指权利主体的形象、姓名等,也应包含权利主体的性格特征、技术技能及一切可引起他人联想到权利主体的行为及外观特征。

对于形象权的定义,笔者较认同我国著名法学专家郑成思先生对形象权的定义,即:所谓“形象权”,包括真人的形象、虚构人的形象、创作出的人和动物形象、人体形象等。这些形象被付诸商业性使用的权利,统称“形象权”。权利主体形象权是否存在的必备要素有两点,一是该权利主体的形象确实享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或已被社会广泛认知;二是其形象已被或将要被付诸商业行为使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转化成为一定的商业价值。形象权是因某些商业行为的发生所被赋予权利主体的权利,所以又被部分学者称为“商品化权”。

二、运动员的形象权

运动员的形象权,这里的运动员特指因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在社会享有一定知名度的运动员。由于运动员形象权不仅仅包含运动员的姓名、肖像、形态等因素,同时也应该包括权利主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号召力等。当运动员为祖国及团队赢得了比赛荣誉时,其所代表的价值观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及关注,而由此产生一定的知名度。其形象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由此提高其代言商品的消费者购买力,带来可观的商业盈利,产生我们平时所说的“明星效应”。因此,运动员形象权保护的权利主体是有一定社会知名度、影响力的形象。

三、运动员形象权的保护

(一)我国运动员形象权保护现状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规定或保护运动员形象权的具体法律条文或有关规定。由于我国特有的体育体制决定,我国并没有广泛的引入体育经纪人制度。因此,运动员的形象权归属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关于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工作规范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运动员广告收益分配要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我国运动员的成长凝聚着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心血,因此,运动员商业性广告收入的分配应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使中心与地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体现。”该条例仅仅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运动员形象权所获收益的具体分配事宜,但没有明确运动员形象权最终的归属问题。因此我国现在对运动员形象权的保护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完善运动员形象权保护建议

1.完善保护运动员形象权法律体系

在我国,关于运动员形象权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很大程度上还是空白,致使运动员或运动队合法利益被侵害的案例屡见不鲜。目前,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出台有关的法规。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等国的成功经验,出台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有关运动员形象的法律法规行进保护。首先,通过明确运动员形象权权利主体、保护范围及商业活动流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当运动员或运动队在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法可依,有据可依。其次,应联合各级执法部门对已经存在的侵害运动员形象权的案件进行严厉查处及打击,保证运动员的名誉及形象不受损害。

2.提高运动员的法律意识

运动员形象权以运动员的荣誉及名声为基础,所以,不法商家侵害运动员的形象权可能导致运动员声誉受损,损害运动员良好健康的社会形象。部分运动员的权利意识不强,对于维护自身法律权益常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而非主动诉诸于法律。因此,对作为运动员本人,首先应提高维权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形象权不受侵害,以确保自己形象权的保值增值。当侵权行为出现时,积极主动的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形象及名誉。

3.完善运动员商业活动管理方式,创新形象权开发模式

随着体育经济和体育产业不断的发展,体育运营的商业化是未来必然的趋势。运动员作为体育运营中重要的人力资本,应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目前我国的运动员商业活动的管理模式仍受原来计划经济的影响,未能很好的与市场接轨。对于网球、篮球、足球等商业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应适当的引入经纪人制度,对运动员形象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利用灵活的市场将我国有限的体育资源进行高效的配置,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商业化运营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陈锋.论美国法下对运动员形象权的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05:586-588.

篇(8)

11月13日是“企业周”开幕的第一天,其主题为“接受市场挑战”。波音公司高级官员、英国工业大臣和大英图书馆首席执行官林恩・布林德雷(Lynne Brindley)等都将参加当天的讨论活动。此外,还有集合了各种肤色的女性企业家的名为“快乐互联网”的会议,和名为“超越商业信息:技术资源指南”的免费研讨会。

第二日以年轻人为服务的受众,确定的主题为“工作日的理想”,目的是启迪年轻的职场工作者的创业灵感,帮助年轻企业家规划更为美好的未来。同时,还有题为“认识市场”的免费研讨会。

第三日的活动以女性为服务对象,其主题为“女企业家日”,通过这样的全国性活动庆祝女企业家所取得的成就。英国女爵士安妮塔・罗迪克(Anita Roddick) 进行有关商业与道德的演讲,探讨商业发展对社会变化的作用。这一天还有关于“注册商标及其设计”的免费研讨会,和一系列关于如何在今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主题讨论,包括成功的商业计划、未来的商业品牌、增强成长潜能、办公室绿化等分主题。

第四日的主题为“社会企业日”,探讨商业活动与社会服务的关系,从社会获利的企业如何将利益回报于社区的问题。同时,还将探讨如何利用电视媒体技术进行企业宣传等问题。这个充满资讯的互动性单元将与用户一起分享电视陈述的秘密,用户将发现一条将商业陈述进行得更优秀、更自信、更有效率的捷径。这些活动使参与者体会到好的表达技巧在商业行为中的价值,使用户意识到好的表达技巧可以帮助事业成功。这一天的大英图书馆研讨会将进行与公司有关的研究。

第五天的主题为“国家高速网络”,这个主题聚焦于网络在实现企业理想过程中的重要性问题,探讨企业家、网站和法律三者的关系,使企业家理解现行的法律是如何影响网站的运行的,企业家如何才能运用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的企业成长。

第六天的活动主题为“商业启动展示”。大英图书馆商业和知识产权中心将展示一个企业启动的全过程。

大英图书馆举办的“企业周”活动成为展示图书馆业务为社会商业活动服务的成功案例。200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大英图书馆收到的每一英镑的公共资金,最终能够在英国经济发展中产生超过4英镑的价值。而大英图书馆商业和知识产权中心举办的“企业周”等与英国企业直接有关的活动,正是这一数据的有力证明。

篇(9)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中学基础教育中被划分为“文科”的地理课,远离实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地理1的活动建议中有“根据本地条件,进行地质、地貌、水文等的野外考察”、“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材料和温度计,做一次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小实验”。因此地理小实验也是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有很高的价值。

地理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分析研究得出结论等多个环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地理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及结果,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实验想象和假设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可见,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地理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典型案例

1、案例一

实验名称: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实验目的:学习地球自转知识,说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实验器材:地球仪,红墨水、蓝墨水各一瓶。

实验步骤与方法:(1)将地球仪的北极点向上,当地球仪静止时,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滴一滴红墨水,观察红墨水的轨迹;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在同样地滴一滴蓝墨水,观察蓝墨水的轨迹;可以看出红墨水和蓝墨水的轨迹不同,并且,北半球上的蓝墨水轨迹在红墨水轨迹的右侧(沿墨水流向看);

(3)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4)再将地球仪的南极点向上,重复步骤1、2,但旋转方向与步骤2相反;

(5)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2、案例二

实验名称:模拟空气的热对流现象

实验目的:

(1)学习由于冷热不均而导致空气水平运动的地理知识;

(2)模拟热力环流现象、培养观察能力。

实验器材:燃气炉灶、锅、水、有小孔的80厘米的方板两块、香两只、火柴。

实验步骤与方法:

(1)将装满水的锅放在炉灶上,用两块方板挡在炉灶的两侧(方板上的孔与锅口保持一样的高度);

(2)点燃两支香,让香分别在方板的外侧靠近两个小孔,观察香的烟雾的运动方向;

(3)点燃炉灶,烧开锅中的水后,把两只点燃的香分别放在两方板外侧靠近小孔处,再观察两支香的烟雾的运动方向有何变化。

锅中的水烧开后,方板内的热空气做上升运动,板外的冷空气进来进来补充,将香的烟雾一起带进来,这就是空气的热力环流运动。可见冷热不均是产生大气流动的根本原因。

3、案例三

实验名称: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

实验目的:

(1)学习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商业活动等地理知识;

(2)培养搜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和学会分析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因素;

(3)激发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家乡地图、记录纸、笔、计算机等。

实验步骤与方法:

(1)学习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地理知识;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明确各组的任务;

(3)分组开展调查活动,做好记录:

(4)调查主要商场、超市、商业街或农贸市场的名称及其分布地点,填注在家乡平面图上,需要分析它们的布局与交通路线、居民区分布的关系;

(5)调查主要商场的经营项目、特色商品、商品产地、销售对象等内容,填写下表:

路段 商品名称 特色商品 商品产地 销售对象

对商家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进行简要评价,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三、实验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 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地理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影响学生选择接受教学信息的重要因素,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首要条件。地理实验具有真实、生动、形象的特点尤其对中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实验现象使他们兴趣盎然,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做地理实验, 满足学生的操作欲望, 并获得成就感体验, 形成积极的情感, 进一步强化地理学习的动机, 形成地理学习的良性循环。

2. 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实验器具的制作和操作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 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生动的实验中获得了直接经验, 体验到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3. 转变学习方式, 提高学习能力。

篇(10)

一、商业方法专利的起源

商业方法专利在实践中具备非常丰富的内涵。但是,到底什么样的商业方法专利给予保护,什么样的商业方法专利不给予保护,各国也根据自身的实践给出了不同的规定。

美在《2000商业方法专利促进法案》中认为商业方法是指任何与商业方法相关的软件或者装置,以及该软件或者装置的权利要求所构成的发明创造。对于此种规定,美国还特别以举例的方式给出了商业方法所涵盖的范围:第一,经营、管理或以其它方式运作或组织的方法;实施或指导商业活动、处理财务数据的方法;以及上述方法在计算机等系统上实施的相关发明创造;第二,在体育运动、教育或者个人技能中的所有技术,以及上述技术在计算机等系统上运行的相关发明创造。与美国相对应,日本特许厅(Japan Patent Office,以下简称JPO)也在《商业方法相关专利的政策》别指出商业方法专利是计算机软件发明的一种类型,审查员应该将具备计算机等相关技术特征的商业方法作为一种计算机软件来进行审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JPO第四审查部部长井上正先生的观点就非常能代表日本专利局在对待商业方法上的态度。井上先生认为,商业方法专利是一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技术与传统的商业方法互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发明创造。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方法中缺少技术特征的单纯的商业方法不应该通过专利的方式给予保护,应该对那些支持商业活动的设备给予专利保护。

综上所述各个国家对商业方法专利的不同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方法专利本质上就是指将商业活动的一般经营、管理规则与信息网络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相结合申请的专利[1]。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知识和创新一类无形资产将取代有形资产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经济竞争优势的关键[2]。当然,以保护智力成果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尤其是标志着技术创新能力的专利权,不仅构成了商业竞争的主要优势,而且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经济竞争能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活动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基础和核心,但是由于金融创新产品往往与贸易方法或管理规则相联系,因此对于银行商业方法,传统上各国均以其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与方法而将其排除在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之外。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软件技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达使得商业方法更多的与计算机软硬件相结合,这一现象使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问题获得了新发展。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对state street bank案(此后简称SSB案)的判决中,对以计算机软件实施的商业方法的专利客体地位给予了司法肯定,开启了对商业方法给予专利保护的先河。此案例标志着美国对商业方法进行专利保护的重大改变,确立了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原则。美国率先打开了授予商业方法专利的大门之后,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出现了大量的与商业方法有关的专利申请,相关的法律诉讼也在法院呈上升趋势,并因此对包括欧洲和日本等在内的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域外发展

(一).美国

在世界众多国家中,美国是最早承认商业方法专利的国家。但是,美国对商业方法的保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左右摇摆、不断调整的过程。我们可以从其近一个世纪以来与商业方法有关的案例和法令窥得一二。

美国第一项商业方法专利是“伪造票据鉴定方法”,该专利于1779年授予。1889年,美国将第一项涉及自动处理商业数据的专利授予Herman Hollerith的“统计数据编辑方法”。但是,应当承认,在以上这些专利申请出现的时期,美国的专利法规并不是很完善,审查制度也并非严谨,因而这些申请都被批准获得了专利权。

到了上世纪初期,受着重保护公众利益和反垄断的影响,美国拒绝授予商业

方法专利。1908年的Hotel Security Cheching Co.v.Lorraine Co.案最早确立了“商业方法例外”原则,认为“该方法仅仅是抽象概念”[3]。随后,美国专利商标局把这一原则写入了专利审查手册中,指出“商业方法虽然看似属于工序或方法之范畴,但可因为不在法宝种类之列而被驳回”。在1972年的Benson案中,美国法院也认为属于纯粹数学算法的计算机软件是不能获得专利的,与此有关的商业方法也在此列。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其它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崛起,使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大大降低,美国的经济进入低潮期。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新技术产业则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于是,美国政府开始实施强化专利保护的政策,将计算机软件纳入了专利保护的客体。随着商业方法与网络软件的结合,美国专利商标局从专利审查手册中删除了上述“商业方法例外”条款。

1996年,美国专利局修改了《计算机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指南》,新的指南于当年3月29日实施。其主要内容有下面几点:与计算机有关的发明包含在计算机中应用的发明和运用了计算机可读媒体的发明,这一原则实际上扩大了保护范围,使计算机可读媒体作为制品纳入了专利法保护范围;对于用于商业活动的方法并不简单的归类为“商业方法”而予以驳回,而是与其它方法权利要求同样对待[4]。这样使得一些与商业活动有关的涉及计算机方面的专利申请有可能被批准。新的审查指南打开了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大门。作为与计算机相关的商业方法,就这样随着软件专利的从无到有,尤其是1996年新的《计算机相关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指南》而走上了历史舞台。

(二).欧洲

欧洲2002年9月发生了convik一案,该案中,提出数字化电话系统使用智能身份识别卡获得专利保护的申请[5]。该权利主张经欧洲专利局初审后认为,该申请缺乏创造性而予以了驳回,专利所有人不服,进一步提起上诉。虽然专利上诉委员会最终裁决认为,该项申请不符合创造性所要求的技术特征的表象,不属于可专利主题,而对该项申请同样予以了驳回。但专利上诉委员会在复审的过程中,论证最终裁决的合理性以及对创造性标准的界定,则对完善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判断发挥着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通过专利上诉委员会的最终裁决,该案所反映的由“技术贡献”的标准取代原来所强调的“技术性”标准的发展趋势来看,表明了对商业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可专利性条件的逐渐降低,也意味着欧洲之前否认其可专利性保护的保守态度正逐渐放宽。

(三).日本

与欧洲的前期对抗形成鲜明对比,日本在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上从始至终反映非常积极,从日本特许厅的政策制定到企业的积极申请以及学术研究的热烈程度可见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尽管在日本专利保护的历史上,对商业方法和与计算机软件有关的发明曾持有否定态度,但是纵观日本在专利保护上的“实用主义”策略,日本不会放过在全球电子商务领域中发挥本已极具优势的发展机会。但也应该从其制度的变化中看到,其为商业方法专利制定的标准商业法方法标准又不同于美国开放性特征,其自身具有较为严格的商业方法可专利主题标准的特色。《日本经济新闻》2009年1月称,JPO将开展一项旨在“急剧修改”日本专利法的研究,有一项修改内容为改变受保护对象的“发明”的定义,这次修改将确立商业方法等无体财产是受到保护的对象[6]。由此我们可以看日本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现意图从政策上升到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可见日本国内对商业方法可专利性较高的重视程度以及严谨的态度。

目前为止,由于互联网超越国界的特性,为了共同的利益,美、日、欧三方在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上积极合作,不仅开始了技术检索资源共享的协商与合作,同时正在解决商业方法专利保护中面临的各种新问题[7]。

三.我国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现状

我国对于商业方法专利的认识起步较晚,在SSB案发生之后并未对商业方法专利这一新出现的并在国外不断引发诉讼的专利客体给予关注,对于商业方法在现代银行业金融创新领域的巨大优势与潜力也没有前瞻性认知,直到2002年美国花旗银行在中国申请19项商业方法专利之后,国内金融市场以及内资银行受到来自外资银行的专利竞争,国内理论界才开始了关于商业方法专利的讨论,但是法律实践中,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文件仍然未将商业方法专利列入其中。

对商业方法发明进行保护的专利制度c措施的目的首先是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尤其要注意立足于本国国情。过早或过多地对超出本国国情太多的发明授予专利权,虽然可以促进商业方法的研究开发工作,但也可能阻碍网络电子商务的最终发展。理论界也不断提出,过度的专利保护会与专利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不仅不能达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目的,反而会窒息市场竞争,阻碍经济繁荣。但过于严格的审查标准会把很多高质量的商业方法发明挡在专利保护的门外,同样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尤其是对于银行商业方法专利这种实用性强且与网络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更新换代极快的商业方法而言,作用尤为明显。对于创新能力不是很强的中国,也会使我国企业在国际知识产权竞争中处于劣势。

因此在各国都对商业方法专利相关审查标准进行探索与确定时,我国应在美欧日进行商法专利保护探究的经验之上,结合我国现实状况,来制定我国的商业方法保护政策,确立具体的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以使商业方法专利在我国得到适当的保护,也避免我国专利保护研究落于国外的进程,更好的进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应对专利竞争,鼓励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郎贵梅:《专利客体的确定与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2]李晓秋:《信息技术时代的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3]刘斌斌,曹陇华. 商业方法专利的分类与特征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0,01:128-132+136.

[4]刘银良. 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的十年扩张与轮回:从道富案到Bilski案的历史考察[J]. 知识产权,2010,06:89-100.

[5]苏运来. 美、日、欧商业方法专利授权条件之比较[J]. 商业研究,2007,04:189-195.

[6]约翰.W.芭格比,冯晓青,胡少波. 商业方法专利的扩展――交易性分析与技术科学的融合[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4:146-161.

[7]温英杰,邱洪华,余翔.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J]. 知识产权,2007,05:43-51.

上一篇: 专业环保治理 下一篇: 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