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仿古建筑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
2.中国古代建筑与易经的关系
《易经》是中国符号学的起源,其中的八卦是一套完整的符号系统,八卦中的每一卦都代表了一个符号,象征一定的信息,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深受《易经》的影响,因此极具符号及象形优势。中国古代建筑中蕴藏着一种建筑符号信息,例如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的造型就是以天阳之数“九”以及“九”的倍数通过扇环形展开的,这天阳之数“九”也就来源于《易经》乾卦中的“九”。
3.中国古代建筑与风水的关系
阴阳五行说,是中华民族通过观察和思考建立起来的一种哲学思想观念。其中的风水学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是十分巨大,北京紫禁城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色彩方面,故宫的宫墙以及柱子使用红色,象征着光明正大;屋顶采用黄色,象征中央,故宫东部的屋顶使用绿色,象征生命力,向上生长,因此皇子都居住在东边,西宫作为太后的专属方位,象征清净,天安门至墙门不栽树,其意义为南方属火,在此不利于有木材建筑。中国人选择了土木作为数千年不变的建筑材料,认为土木是有机体构成的,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动是永恒的,静是相对的,立柱和横梁的连接都是采用利于抗震,这充分地体现了老子所提倡的“以柔克刚”。
4. 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庸思想、国家的宗法制度的关系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这一点与“恒久意识”是相互连通的,在人格思想上并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将中庸用于中国古代建筑中,则表现了中国人追求内涵的特点。中国建筑往往将建筑的精华放在最里面,最隐蔽的地方,通常在前面仅仅只用朴质,中华民族那种传统的内向型性格特点就造就了中国古代建筑重视内涵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不仅可以找到中庸思想的影子,还可以看到宗法制度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宗法制度兼有政治权力和道德制约双重功能,即使是经历改朝换代,家族依旧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单位。以家作为基本单位,使得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以“住宅”为原型的特征。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主要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凡作业离地面越高,冲击力越大,伤害程度也越大。但也得注意亚高处坠落的预防。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尚有在拆除工程时和其他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1、人的不安全行为:
(1)人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缓,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或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挂钩地方。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种糊涂观念,如“飞鸟拉粪,哪会落在我头上”、“常在河边走,哪会不湿脚”等,都将增加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在行动上表现为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
(7)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
(8)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2、物的不安全状态:
(1)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
(2)材料有缺陷。如竹杆使用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
木杆使用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中心眼的木杆,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设施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洞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或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无防滑措施。
3、方法不合适:
(1)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绊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3)登高作业前,未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
4、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未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作息时间。
(3)安全教育不到位。如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或未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使他们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草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5、环境的不符合:
(1)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事露天主空作业。
(2)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三、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1. 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当调离岗位。
除应当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对遵章守纪行为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的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处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的安全防护工作或将其调离岗位。
2.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100kg重的沙袋从10m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
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悬空作业人员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三宝必须三证齐全。
3.控制操作方法因素,防止违章行为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程,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4.控制组织管理因素,避免违章指挥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教育制度,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控制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应当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对安全生产工作业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
5.控制环境因素,改良作业环境
【关键词】园林仿古建筑;空间;时间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对于园林建筑的美观与艺术欣赏也相应有了一定的要求。而我国仿古型园林建筑则能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去更高的艺术享受与品质生活,古代园林建筑一直以其在空间与时间上的独特构思与精妙设计的特点,长盛不衰。
1 园林仿古建筑空间
园林仿古建筑在建设上继承了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时空交叉、阴阳变化的特点,突出显示了建筑在空间上的自然属性。园林仿古建筑依照一定历史时期下的独有特点,将这个时期的园林建筑风格完美复原以呈现在现代人面前。现代建筑理论指出,建筑物的灵魂之所在就是空间,而建筑物的空间内容则囊括了内部、外部以及其发展的空间,园林仿古建筑亦是如此,只有在这几个空间上进行统筹协调,才能进一步发展园林仿古建筑。
园林仿古建筑中的空间次序则很好地体现出了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坐北朝南”的建筑设计理念,换言之,前面所说的建筑空间的几个重要空间,也在园林仿古建筑的实际建设中得到了良好体现。例如,园林仿古建筑的内部空间沿续了古代园林建筑的大客厅与后堂的设计,体现出了空间上的开阔感;而其外部空间则同样得到了充分地利用,通常建设于临水一面且在水池南边就是建筑的内部空间,这样不仅体现出了外部空间的亲水性,传统园林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与水相伴的园林特色,而且同时作为仿古建筑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有效延伸,从而体现出空间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与渗透性,在整体上有机结合,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园林仿古建筑的空间构造。
2 园林仿古建筑时间
我国因历史悠久,在历史上出现精美园林艺术设计的建筑数不胜数,因此在园林仿古建筑上,选择性较大。一般园林仿古建筑在时间上的选择往往在唐宋明清四个朝代,首先它们在历史上都留下过辉煌的时期,其次它们在各自的历史时期也留下过极富艺术观赏价值与保存意义的园林建筑,如唐代别业式自然园林建筑、宋代著名园林寿山艮岳、明代苏州拙政园以及清代突出功能、艺术观赏特点的各类园林建筑。
我国还因为幅员辽阔,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相差极大,因此在园林仿古建筑的建造中,不能单纯地只对古代的建筑进行一味地复制、模仿,还应在其基础上将其精华的建筑理念进行保留,并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园林设计概念,使得园林仿古建筑能够在时间属性上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与此同时,根据园林所在地的不同,也要考虑加入当地传统原素在园林仿古建筑之中,使得园林仿古建筑能够更加凸显出当地的传承性与民族性。
3 园林仿古建筑时、空结合
从概念上理解时间与空间,前者指的是物质在其运动时所体现出来的持续性与顺序性,而空间则是物质在运动中的延展性与广延性。不管什么物质,都有其范围以及位置关系,也都有着其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存在形式。因此,从这种角度上来说时间与空间是互相渗透的。
我国园林仿古建筑在时间与空间的融合上首先要做到,体现出传统园林建筑的艺术观赏性的特点。园林仿古建筑要充分利用古代园林建筑中的部分设计手法,将园林建筑中的豁然开朗、峰回路转、出人意料的设计特点融入到园林仿古建筑中去。使得人们在对园林仿古建筑有着艺术审美欣赏感的同时,仿佛体会到了古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其次在园林仿古建筑中为了充分地体现出其在时空上的季相,就要从园林仿古建筑的植被谈起。不管是传统园林建筑还是现代园林建筑中,植被都作为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在园林仿古建筑中,为了体现出其丰富的四季感,应该将能够体现四季分明的植被进行有层次地、合理地布置,以呈现出仿古建筑独特的艺术整体效果。而植被在园林仿古建筑空间里的分布,良好表现出了我国传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概念,同时当遇到季节交替,在建筑空间里的植被出现自然规律性的颜色变换、草木枯荣等,又在建筑空间中呈现出了时间的变换,使得两者得到最佳的融合。
最后在园林仿古建筑的时空融合上,要做到在充分考虑园林所在地的历史背景下突出特点以外,还要对所在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加以考虑,如当地气候条件、自然生态环境等。选择适宜于当地生长的植被,能够体现出园林仿古建筑所在地的特色。
4 园林仿古建筑实例
4.1 太原碑林公园
建设于20世纪的90年代的太原汾河畔,经过扩改建以后,其以独特的仿明清式建筑为主,将北方园林的建筑构思与南方园林的设计典雅进行有机融合。体现出布局、植被与书法碑林三大特色。
其整个布局呈狭长状,即南北长300米,东西宽30至50米。在其设计上,合理地将整个园林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部以自然生态植被为主,而北部则是人造仿古建筑群落。整个园林共建设24处亭台楼阁,72间建筑房间,并将整个景区分为6部分进行分别的特色设计。
整个碑林公园不但体现出了北方园林的大气与豪迈,而且融合了南方园林的精致典雅,比例得当又不突兀,整个园林以中轴线贯穿始终,通过隔景、漏景等园林设计方法,体现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良好地解决了园林整体自身狭长的自然缺陷,使园林仿古建筑在时间与空间上达到高度和谐统一。
4.2 南昌象湖风景区
南昌象湖风景区的园林仿古建筑,以仿清式皇家的园林建筑与江西地方民居进行有机融合,在不同景区设计出了不同特色。比如在万寿宫建筑群落,仿清式皇家建筑的风格与相宜的园林植被组合,既显示出了历史厚重感与大气感,又不失环境的和谐性,又如妙济山庄,其建筑风格以江西地方民居特色为主,设有马头墙、池塘与连廊,层次分明,配以水生睡莲与当地水生动植物,很好地体现出了当地地方特色。同时良好地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展现出其独特的个性与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仿古建筑的设计建造上,不但要考虑到时间与空间的组合,还要对其他因素加以考量,才能建造出与自然和谐的仿古园林建筑。通过对南昌象湖景区与太湖碑林公园的实例可以看出,在园林仿古建筑中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合理的历史时期仿古选择,并在植被上考虑到其季相性,还要在空间上进行统筹设计,借助各种景观设计手法,体现出园林的层次感与错落感,对扩展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对两者的有机融合则更能在突出和谐性的同时,使时间在空间里展现,而空间又随着时间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韵味,这样才是园林仿古建筑所要达到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文章对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仿古建筑的定义及设计要求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知识,对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特点分析
1.现代设计中仿古建筑的概念简述
中国建筑文化历史悠远,形成独特,建筑物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宏伟中不失细腻,庄严中不失优雅。而“仿古建筑”一词正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上世纪末学术界在理论上的探讨,褒贬不一,可以说它经历了一个坎坷不平的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仿古建筑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或传统建筑材料,对古建筑形式进行符合传统文化特征的再创造。狭义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传统建筑材料,在特定范围内对古建筑的复原,严格讲属于文物修复范畴。
2.仿古建筑的特点简述
仿古建筑通俗点讲既是用现代的施工工艺体现古代建筑的外形。而我们知道由于古代建筑材料和理论的局限性,古建筑并不存在高层结构;故而现今的仿古建筑多以单层和多层为主。众所周知,现代多层建筑多为砌体结构和框架结构。所以在仿古建筑中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1)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体现在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并保持构架制原则。为了保护木材,表面需加油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独具特色的彩画制度,令世人叹为观止。鉴于木结构的耐火性很差且使用周期短,在现今建筑中已经不提倡使用;而构架制的结构形式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极为相似:传力途径明确,主体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分开。这就说明框架结构是最能体现古建筑精髓的结构形式。这也为室内空间的灵活布局创造了条件。
(2)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多种多样的罩、挂落、隔扇、屏等自由灵活地分隔室内空间。但彩画制度这一形式在现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也只能通过外贴或喷绘等装修手段才能达到。
(3)中国古代建筑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所特有的形制,它既是梁和柱之间传递荷载以及承担抗震作用的结构构件,又以其自身优美、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构件。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为一体的精华所在。随着现代结构形式及建筑材料的发展,斗拱这一重要的结构构件应用在仿古建筑中时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实质性作用,而仅仅作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装饰构件。但是它作为古建筑的代表性构件是不可或缺的。
三、仿古建筑的定义及设计要求
1.仿古建筑的定义
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基本上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
2.中国古建筑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3.仿古建筑的设计要求
如今的仿古建筑物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是木结构,为了使得建筑物在装饰之后的外观效果能达到模结构的程度,仿古建筑物在结构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模数要求和构件定型化
建筑物中各个受力构件的大小和形状都要满足古建筑的模数的要求。其他各传力构件也要严格按照古建筑物中各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2)屋面造型要求
建筑物屋面各部位的变化要明显,对其构造也有很高的要求,构架体系可使用步架和举架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缓的效果,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
(3)在建筑结构中有许多构件具有独特的装饰作用,主要包括斗拱和雀替两种:
①斗拱
在斗拱中有一个方型的底座叫做斗,上面的船形木块叫做拱。斗拱是古建筑中一种独特的型制,处于柱子和木结构梁之间,它的主要作用是传导屋面的荷载、加大屋檐挑出的长度、以及吸收地震的能量等。对于如今的仿古建筑物来说,斗拱主要起着装饰的作用。
②雀替
用于额枋,与檐柱相交处,类似于三角形,在其表面一有雕有装饰的构件。其主要作用是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辅助拉结和装饰等。
四、现代设计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1.古建筑一直采用木构架为主要的受力体系,工程施工与设计主要以传承的经验、方法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的以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为主要受力体系的仿古建筑。为了对古建筑模仿做到形似,就势必遵照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形式和尺寸权衡,另外还得符合现代建筑规范要求。
按照现代力学理论进行简化,运用现代计算工具进行建模、计算、分析。这样将给建筑和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仿古建筑的设计之初,设计人员脑袋里已经有了即将仿建的古建筑形式,是硬山、歇山还是攒尖,是卷棚还是正脊,开间、进深各为几间,有没有外廊,屋面举折情况等等。
构想出要仿取的纯正古建筑具体情况,然后再根据古代建筑模数制度计算各种构件的几何尺寸,再根据简化结构简历结构模型,运用现代结构计算软件计算其内力,复核其截面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2.大屋顶结构设计
屋顶形式多样,有重檐歇山、十字脊、顶、攒尖、四坡。大屋顶的屋面板是由几段折板组成,在折板的转折点,按照建筑的要求,主要区域直接设置钢筋混凝土梁,局部次要区域梁高与板底有高差时,用砖墙填砌,对于一些不能加梁的区域,则按照构造要求设置弯折钢筋。外墙的封檐板因为尺寸的限制,不能用填充墙砌筑,则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内配置双层双向钢筋,分别锚入屋面板和屋面梁内。
3.斗拱和雀替的设计
笔者在考察其他仿古建筑时了解到:其斗拱大多是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各级斗与拱之间通过预埋件焊接连接。尺度较大时或座浆连接尺度较小时,斗拱在结构中为受力构件,这种做法的主要缺点是做工较粗糙、不美观而且前者由于构件数量太多、防腐和维修费用较高、后者受力不太可靠。应用现代设计,
雀替仅作为装饰部分,不考虑其受力则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用定型模板在施工现场制作,主体结构施工时在相应位置留设预埋件。预制的雀替通过预埋件与主体结构的额枋檐枋和檐柱焊接连接,木斗拱与混凝土的预制雀替都是作为装饰构件与主体结构不是一起现浇成型,但采取了上述方式与受力构件连接后,再经过油漆彩绘处理整个建筑物浑然一体,完全达到了传统木结构的艺术效果。
五、结束语
仿古建筑中,合理的应用建筑设计,可以在体现建筑的古典气息的同时,更好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缩短施工周期,当然,还是很多可以深化的地方,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实践才行。
参考文献:
一、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中、晚五个历史阶段,在封建奴隶社会时期,木构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主流,随着公元5世纪左右建筑技术的长足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而后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则以江南的苏州、扬州等地最为兴盛,名园佳作不胜枚举。此外,在明清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存的著名建筑有的“布达拉宫”、日喀则的“札时伦布寺”,以及云南傣族的“缅寺”、贵州侗族的“风雨桥”等等,形成了各族建筑群芳吐艳、异彩纷呈的现象。
二、仿古建筑的基本定义
所谓的仿古建筑是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基本上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
现今的仿古建筑物一般都是由钢筋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并使用适当的方法使其达到仿古的目的。一般人认为,完全按照古建筑的外观来建筑新的建筑物就是所谓的仿古建筑,其实不然。对于仿古建筑要满足一下三个要求:
a 建筑物必须存在以下三个部分,即台基、屋身以及屋顶,而且建筑物的主题部分的屋顶必须是传统形式。
b 台基、屋身以及屋顶之间的比例必须与古建筑物的比例相接近。
c 建筑物的外观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股建筑的结构特征及装饰风格。
符合以上三个条件,才可被 称为是仿古建筑。不可以将那些只包含了一点传统建筑物的色彩,或者那些在建筑风格上与传统建筑物有点相似的新建筑物就称为仿古建筑。
三、仿古建筑物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1、仿古建筑物的特点
1)主要材料
古代建筑多数都是以木材作为建筑的主材料,所以从古代建筑遗产中可以看出,古代的建筑是由台基、园梁、山墙、廊壁等要素共同构成在结构上软性连接,富有韧性。古代建筑墙体是不承重的,可以敞开也可以是幕墙,到处是隔而不断的流动空间。
2)平面特征
古代建筑一般都是以打木桩作为建筑的主体,木桩的范围是以这个建筑物的有多大,然后再设计怎么安放,建筑物的大小是以间的大小和间数的多少来定的。中国古代以奇数为吉祥数,因此,建筑物的开间一般为单数,而且以开间越多为等级越高。
3)建筑群体
以庭院和由间形成的,层层渐进,古代建筑视角丰富与花样多变。在群体上讲究点、线、面的合理布局,强调有层次、有主次、有广度、有深度、有变化的审美理念。特别讲究中轴线的确立,古建筑的群体布局,大都采用对称和对比的手法,重点建筑置于中轴线上,次要建筑置于两侧,既突出重点,又保持严格的对称和均衡。
2、仿古建筑设计的主要要求
如今的仿古建筑物大多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不是木结构,为了使得建筑物在装饰之后的外观效果能达到模结构的程度,仿古建筑物在结构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模数要求和构件定型化
建筑物中各个受力构件的大小和形状都要满足古建筑的模数的要求。其他各传力构件也要严格按照古建筑物中各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来确定。
2)屋面造型要求
建筑物屋面各部位的变化要明显,对其构造也有很高的要求,构架体系可使用步架和举架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缓的效果,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一面完全展现出来。
四、仿古建筑设计的主要方法
1、整体设计
建筑布局是仿古建筑整体设计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可以采取轴线布局和园林布局两种方式。
1)轴线布局是参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准设计形式DD轴线对称,在建筑物的中间用道路或是建筑形成一条中轴线,在轴线周围依次布置相关建筑。这是仿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故宫、十三陵、太庙等诸多建筑都是采用了这一布局形式,上海世博的一轴四馆也是借鉴了这种设计理念,而新圆明园、大观园、横店影视城等现代仿古建筑区都是采用的轴线布局设计,游客置身其中,有很强的返古感。
2)园林布局。园林布局是仿古建筑中另一重要设计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对山水有很强的依赖性,园林布局有绕山绕水和穿山穿水两种。绕山绕水是将山水作为建筑布局设计的中心,建筑物环绕在山水的周围,这种设计的典型便是颐和园,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整个建筑群依靠山和水得到有机联系,游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眺望到景观的中心,南充著名的北湖公园便是采用了这种仿古形式,建成以来得到了很好的口碑。
2、细部设计
在建筑基本布局完成之后便要开始建筑的细部设计,细部设计是仿古设计的灵魂,可以让整个建筑形象丰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形式设计。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分类十分明显,主要有塔、亭、殿、院等,建筑形式设计步骤主要便是参照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来进行仿古建筑的细部构造设计,其核心便是将各种传统设计元素有机整合,确立一种主要设计形式,再在当中加载其他元素。例如,我们可以确定以“四合院”作为建筑的主要形式,那么在设计中就将以院落作为建筑的构成子单元,而在各个子单元中加入殿、亭等其他元素,这样的设计使我们的建筑既显得丰富,又有一个核心。
2)仿古建筑材料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砖木结构,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耐火耐腐能力差,使用年限不长,安全隐患大。一方面,现代木材资源紧张,大规模地使用木料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所以材料的设计也是仿古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可以用现浇混凝土做柱,其外包裹木工板,再打磨上漆,这样既满足了木柱的视觉效果,又节约了木材,增强了强度。而大型塔式、殿式仿古建筑则完全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来形成建筑物主体,其外采用清水混凝土勾缝或是采用仿古砖贴面来实现古色古香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室内细节来加强仿古设计,这主要是对牌匾、厅廊、中式家具等古代元素的运用,在设计中可以按照传统建筑中厅、堂、房的格局来拜访深具传统意味的细节家具和装饰,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仿古建筑的细节效果。
仿古建筑是建筑形式的一个重要分类,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发散传统建筑设计的精华,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加以表现,那么我们的仿古设计能力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平台。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现代建筑业中重要组成部分,仿古建筑沿用了传统古建筑的样式,采用现代先进的设计、施工、材料技术,使得仿古建筑既能展现传统古建筑的宏伟气势,尽管其建造难度比较大,但是只要我们不断总结传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完美结合,相信仿古建筑在建筑领域中获势必会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侃.仿古建筑兴起的文化因素,艺术评论,2009,3,72-75.
一、前言
古代的建筑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仿古建筑就是一种专门模仿和替代古代的建筑、传统的宗教寺观、传统造景、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等古代建筑的一种还原历史风貌的一种建筑。随着如今经济和科学的迅猛的发展,这些科学应用在建筑行业中的也在不断的增多,仿古建筑也在快速的发展。古代的建筑中,建筑的主要材料就是木结构,使用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是适应性较强,而且相对来说灵活性也比较大,建筑的布局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同时使用木结构的建筑也有很多的缺点,比如说有易燃、易腐蚀等缺点,这些缺点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最重要的一点,于是我们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入了仿古建筑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而优势就在于具有耐腐蚀和防燃的特点,而且施工的速度也相对来说比较快。但是在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设计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二、仿古建筑中出现的问题
1、仿古建筑木结构中的问题
仿古建筑在建设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留建筑本身的历史气息,所以很多的仿古建筑都利用木结构来建造。利用木结构建造的建筑虽然具有历史和人文的气息,但是却有很多的缺点,木质材料都是比较易燃和易腐蚀的。我们在仿古建筑中加入钢筋混凝土结构就可以弥补这一个缺陷,对这个缺点有很大的改善。
2、仿古建筑的风化问题
仿古建筑经过上千年的时间风化现象严重,改善和修补这一个问题的难度比较大,而且很多的仿古建筑的工程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有修补和改善过了,其构件风化的现象非常的严重,而且建筑物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雕刻已经看不清楚图案了,其中朱红的颜色也已经逐渐的脱落,将里面的白色流露出来,这对于工作人员的修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其中的雕刻和彩画部分大多数是凭借是以前的照片,或者是根据文物的记载来描绘出仿古建筑之前的样子的,这就很容易会加入修缮人员自己的喜好。
3、仿古建筑结构损坏的问题
古代的建筑工行才能多是使用木料,而对于自然灾害这种不可抗性的因素考虑的不多。所以犹豫地震这些不可抗性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很多的仿古建筑出现了建筑损坏的问题,有的是墙面已经开裂,有的是柱子发生了侧移。这种结构上出现了问题,不能只是通过修补就能够使建筑物恢复,有的需要重修甚至是重建。而子啊重建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工作人员懈怠的问题,也经常会将现代化的东西融入到我们仿古建筑中。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解决的。
三.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具体施工技术的分析
1、控制钢筋混凝土质量
在仿古建筑中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的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个钢筋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和整个建筑的施工工艺都由很大的影响,有些因素会直接的影响到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忙活着时会影响钢筋混凝土的水灰比,从而会影响后续的一些施工的质量。仿古建筑中所使用的水泥应该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应该具有产品的合格证和化验单等等,进场之后也要对材料进行第二次检验,不合格的水泥是绝对不能使用到建筑中的。仿古建筑所使用的河砂也应该是优质的河砂,对于碎石针片状的颗粒需要严格的控制,不能超过所规定的比例。每天都需要检查钢筋混凝土的质量,重量比和投料量之间的偏差一定要控制在所规定的范围之内的。还需要进行抗压试验要检验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检查的方法一般是,制作一个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的试块,在温度是17到23摄氏度和相对湿度是百分之90以上的环境中经过28天的养护之后进行试验的确定。试验出核算结果或者是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2、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钢筋混凝土质量忠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将钢筋混凝土浇灌到模板之内,并且振捣密实,这是仿古建筑工程的一个基础。在仿古建筑中加入钢筋混凝土的工程是一个非常艰难而且漫长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对于建筑工人的合理分配也非常的重要,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段、分阶层的进行流水作业的施工。承包人员也可以根据总工程的量制定相应的建设计划,以此来确定建筑工人的工程量,然后根据这个量来选择钢筋混凝土搅拌机和运输及振捣设备的类型和数量。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这项工作之前要充分的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都有,检查模板和支架。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规格等。只有当所有的准备都就绪之后次啊能够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对于模板来说,它的尺寸、位置和垂直度的正确性斗士我们需要检查的,因为这对于整个支撑系统的牢固性和模板的接缝的严密程度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开始浇筑之前,需要注意的是清楚模板内的垃圾、泥土和积水都需要去除。
3、钢筋混凝土的浇筑
对于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可能会发生离析的现象,所以钢筋混凝土从高处的掉落应该设有一个限制的高度,最好这个高度是在2米作用。自由下落的时候为了防止钢筋混凝土产生离析的情况需要使用串筒,每节70mm以薄钢板作为原料来说,需要用钩环将串筒连接起来,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为了能够使钢筋混凝土达到紧密的效果,浇筑的时候需要分层浇灌、振捣,并且下层混凝土进行凝固之前上层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需要已经进行完毕。
4、做好钢筋混凝土的养护
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应该创造一个具有适宜的环境和一个相对来说有湿度的环境,使钢筋混凝土能够凝结硬化,增强钢筋混凝土的强度。一般对于钢筋混凝土的养护可以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气养护这两种养护的方法。自然养护主要是通过洒水的方法来保持钢筋混凝土的湿润,促进水泥的水化。当气温比较高的时候,需要增加浇水的次数。而蒸气养护实际上就是将其放入充满饱和蒸汽的室内,在较高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下进行养护,从而增加钢筋混凝土的硬化的速度。
四、结语
通过上述我们对于仿古建筑的问题和其施工技术来说,在以木结构体系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的仿古建筑的施工中,木结构是以大木为原料的。随着历史的变迁,许多仿古建筑已经出现年久失修,局部腐朽、断裂、倾斜等严重状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仿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然而钢筋混凝土这一现代材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难题,因此,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施工工作可以将中国古建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本文从论述仿古建筑结构的难度性出发,简单探析现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的施工技术和控制施工质量的方法。总而言之,只有将施工中的每个工作都充分的完成,才能保证防止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连民,姜立,任燕翔,赵景学. 仿古建筑结构模型生成研究[J].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01)
[2] 刘鹏. 钢筋混凝土结构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6)
[3] 高大峰,曹鹏男,丁新建. 中国古建筑简化分析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02)
[4] 安瑞, 阎勇. 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仿古建筑屋盖中的应用[J]. 陕西建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仿古建筑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平面布局讲究中正含蓄,层次丰富,布局灵活多变,对称均衡。因此其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属于分工明确又互有承托的结构体系。比如说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独创的斗拱结构形式,充分运用了结构突出和色彩装饰的手段,使得建筑物不仅造型庄重,更显得华丽非凡。在近代仿古建筑中,也采用了相应的仿古建筑形式,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特色,同时又采纳了新型建筑结构的特点,在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中实现了模数制和构件的定型化,对仿古建筑的整体框架结构设计到细部局部的设计形式,甚至是细部尺度和造型做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方式中的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的主要结构方式得到了改良应用,而且其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和复合顶等屋顶型式也被更广泛的应用于中式别墅和中式风格建筑群天际线的规划应用中。
二、仿古建筑结构设计要求
出于防腐及防震的建筑要求,目前阶段的仿古建筑已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原来的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仿古建筑,属于内洋外中,外部要达到油漆彩绘之后与木构架相同的外观效果,但是内部要遵循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应规范要求,同时要兼顾结构抗震要求。因此,仿古建筑与普通的建筑结构设计相比,有显著的特殊结构要求。
1、严格按照古建筑结构体系模数要求和构件来定型化仿古建筑结构体系。仿古建筑结构设计中,各个受力构件的规格必须要满足古典建筑的模数要求,仿古建筑的结构体系和传力体系的构成首先必须满足古代建筑结构传力体系的要求,而各个各构件的尺度和形体应当完全仿照古代木结构中柱、梁、枋、檩的相应做法来进行设计。
2、采用多种结构组合处理方法满足特殊型式屋面造型要求。由于仿古建筑的屋面变化显著,其造型要求特点突出难度高,因此结构构架体系可以使用步架和举架的处理方法。这样就能使屋面坡度形成趋上陡峻,趋下平缓的顺滑优美曲线,充分体现古代建筑各种屋顶型式造型要求。
3、部分古建筑中的结构构件退化成为装饰作用。古建筑中有大量的具有独特装饰作用的结构构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斗拱和雀替。斗拱是中国古建筑所特有的建筑型式,位于木结构梁和柱之间,具有传导屋面荷载和缩短梁跨度的结构作用。对于仿古建筑而言,由于建筑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建筑荷载承载已经全由主体柱梁承担,斗拱已经退化成为装饰,不再作为结构主要承重部件。雀替则用于额枋与檐柱相交处,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具有辅助拉结功能。类似于这些原先木结构建筑中作为主体结构或者辅助结构的部件,在仿古建筑中已经不再具有结构作用,而仅仅作为型式仿制的需要,仅存在装饰功能。
三、仿古建筑工程实例分析
1、南宁市观音禅寺工程概况
位于南宁青秀山风景区的观音禅寺扩建工程在原禅院的旧址上改建,扩建后更名为万寿观音寺,占地面积约15亩,是原有面积的三倍。寺院内有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阁、卧佛殿、法物流通处、素菜馆等布置,整体仿唐宋建筑风格。
观音禅寺在寺庙布局上充分体现了寺庙建筑格局上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观音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以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风格。观音禅寺主要的基本建筑,主要为两组建筑:前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为一组,为佛寺主体建筑。庭院布局是典型的四合院结构,在闭型较强的建筑空间中,宽大的庭院,使用中灵活多变设计理念,适应性很强。
观音禅寺以大雄宝殿为中轴线,左右对称。观音塔的位置位于全寺中心且独立。观音塔底座正四边形,底部为小池,整个塔浮于水面,造型精美。塔腹上面这四角飞檐,顶覆圆盘上下两层,宛若伞盖,既荫被四佛,又美观大方。大雄宝殿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卧姿态如来佛祖,上层为五方如来,大殿两侧的墙壁上大面积的斑斓色彩墙绘佛教壁画“五百罗汉演教图”。殿前且有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实心的双塔点缀。中国古代寺庙建筑重视色彩表现,屋不呈材,墙不露形。整个观音禅寺寺庙建筑以瓦红色为主,屋顶有金色点缀,色彩鲜艳明丽。
2、大雄宝殿结构体系
大雄宝殿位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仿唐建筑,其建筑主体结构体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仿木框架结构,屋面构架体系采用步架和举架复合的结构处理方法,屋面荷载通过屋面板传给屋面檩条梁,由梁架逐层往下传递,最终传给框架柱。由于这样的结构传递体系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进行结构计算时,除了进行建模计算外,还要使进行复核计算,验证配筋梁是否满足结构承重要求。由于殿内相临柱子之间的跨度较大,在进行结构计算时采用了转换梁系,采用复合梁系共同支撑其上的柱子和屋面梁架体系,最终达到仿古建筑主体结构与装饰性结构的完美协调统一。
3、仿古建筑群屋面板的设计
在整个观音禅寺的建筑群中,部分只有一层的仿古建筑,其结构构造较为简单,但是又需要采用仿古建筑的屋面设计,因此为其设置了独特的木结构与框架结构结合的单层仿古建筑结构。本方案中大胆提出了木结构屋面设计,由望板和椽组成木基层,既保留了仿古建筑的屋面板截面形式,也能满足单向受力要求。由于板肋之间的距离很近、肋高较小,而且不同的屋顶造型复杂多样,考虑到屋面板的举折模板铺设难以控制,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采用控制板底标高来控制高程。在屋面施工时,采用预制椽子在现浇混凝土板的方式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为控制施工过程中的部件受力不超限,需按照施工堆叠前和堆叠后不同受力状态进行强度、抗裂和挠度的验算。
4、仿古建筑群斗拱设计
在大部分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中,斗拱和雀替是作为纯装饰构件,不考虑其受力,与主体结构分别浇筑成型。屋檐荷载通过斗拱上方的现浇混凝土桃尖梁、斗拱中间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传给剪力墙下方的额枋斗和拱,装饰性斗拱必须在桃尖梁施工前安装就位。雀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过主体结构浇筑时留设的预埋件与额枋和檐柱焊接连接。采用这样的建筑结构,结构型式简单,细部只需要经过油漆彩绘处理,就能使整个建筑物外观浑然一体,完全达到木结构的艺术效果。
但是在本方案中,选用了装饰性构件和受力构件结合的设计及施工方式。雀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过预埋件焊接连接。而斗拱系统全部采用现浇斗拱,斗拱在结构中实际为受力构件。采用斗拱作为受力体系,既实现了对出檐的处理,也减少的撩檐檩的断面高度。在角科斗拱的老角梁处理上,设置了暗梁,与斗拱宽度一致,这样不仅仅实现了长梁的出挑,也控制了受力均衡,加强了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四、结束语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有着独特的结构方法和布置规模,在进行仿古建筑设计时,应取长补短,采用钢筋混凝土的主体结构,同时吸收传统中国古建筑结构设计的精髓,不仅仅在建筑外部造型设计和局部装饰设计中达到仿古的效果,更需要在掌握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对计算机结构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才能提高仿古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庄清贵.实例谈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施工[J],中华民居,2011(07).
[2]张福萍.仿古建筑结构设计实例简介[J].煤炭工程,2003(09).
中图分类号: TB48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园林的规划建设以及古城区的建设施工过程之中,仿古建筑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相关项目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设计类型,当前综合了不同的设计手段和施工技术,并且采用了全新的混凝土框架施工结构。故在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分析制定过程之中,还需从工程建设本身的需求着手,对建筑的结构进行准确估量和计算,结合建筑特点,设计出不同形式的仿古建筑类型,以充分的满足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为城市的进步创建出良好的基础。
1.仿古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分析
针对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特点加以分析,是促进设计工作实现新的转变的关键点,故应当加以重视。我国古代的建筑多半是以木的结构为主要设计原则,其平面的布局讲究的是含蓄,注重多层次的分布和不同布局之间的灵活转变,并且对于均衡性相当重视。所以,在仿古建筑设计之中应当对维护结构以及承重结构进行重点的设计,应当确保其有着明确的分工并且有着不同的体系结构。诸如在我国的古代建筑斗拱设计形式之中,就相当充分且全面的运用了不同的色彩装饰和突出的结构设计要点,使得整个建筑的设计呈现出了一种较为庄重的造型,而在外观方面,则显得相当的华丽。这一点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个核心理念。在当前的仿古建筑设计之中,多半的项目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形式,很好的继承并且发扬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独特结构样式,在实践的设计工作之中,还可以借鉴当前时代的全新的设计结构形式,使得其可以与传统的设计理念相互融合,将构件以及模数等进行重新的定型,进而实现从整体至局部的不同设计形式,在造型以及细节部位的尺度方面也有着相当详细的规定。
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之中常用的穿斗式设计形式、跌梁式的设计形式等,都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和改良,而其中的不同设计原则,也被广泛的运用在了实践的设计工作之中,进而使得当前的仿古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色彩,整个设计项目的艺术效果和价值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2.仿古建筑结构设计要求及原则
在仿古建筑设计之中,明确相关设计原则和基本的设计理念,对于设计项目的稳定开展有着相当重大的价值和意义,故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由于防震以及防腐蚀性等多方面的需求,当前阶段的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之中已经普遍的采用混凝土设计结构的形式很好的替代了传统的木结构设计样式。而采用混凝土钢筋的设计,进而仿古建筑的建设,可以使得外观的艺术效果和内部的稳定性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要想保证外部的油漆效果与木结构的相类似,还应当对仿古建筑设计之中的相关准则和规定进行严格的掌控,兼顾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建筑自身抗震的设计需求。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的按照仿古建筑的基本模数结构和模型体系进行建设和施工,保证整个体系的完善性和科学性,在结构设计过程之中各个受力的构件规格应当进行严格的掌控,充分的满足建筑自身的需求。各个构件的施工应当符合力学体系的传力标准,针对外形和尺度的把控也应当完全的参照古代建筑之中梁柱的设计样式进行执行。此外,在仿古建筑设计之中还应当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体系,采用组合的形式以充分的满足仿古建筑的屋面设计需求。由于仿古建筑的屋面设计有着较大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之中屋面的变化较为显著,其对造型的要求较高,并且整个设计的难度较高,所以针对体系的设计应当按照举架等设计的理念原则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使得整个屋面的设计呈现出一种缓慢上升的趋势,并且体现出优美的设计曲线,充分的满足当前仿古建筑的设计标准和建设需求。
一般情况之下,仿古建筑结构设计之中相关构件起到装饰的作用,其有着独特的设计艺术效果,同样需要加以重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斗拱,其属于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之中的一种特殊的设计形式,具有很好的传导屋面荷载并且降低整个屋顶横梁跨度的作用,故对应于整个仿古建筑结构设计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由于我国当前相关设计项目多半采用的混凝土钢筋的结构形式,其建筑的设计一般是由主体框架进行承担,所以斗拱已经逐步的退化成为了装饰性的物品,而不再有相对应的承重效应。所以,在设计过程之中还需要对上述内容加以明确,以更好的实现建筑设计效果和水准的改进。
3.实例分析
针对仿古建筑之中的相关设计实例加以分析,是促进设计效果提升并且完善设计理念的核心环节,应加以重视。在仿古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之中,应当严格的遵循传统布局模式和设计的结构样式,并且很好的与现代的技术进行融合,以开创出仿古建筑的新局面,实现技术的不断改进。在实践的设计过程之中应当取长补短,需要在掌握设计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对计算机结构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调整,对传统的设计技术进行细致的改良和创新,采用混凝土的主体结构设计形式,吸纳现代化的结构设计精髓,进而达到仿古建筑设计的施工效果。
位于南宁青秀山风景区的观音禅寺扩建工程在原禅院的旧址上改建,扩建后更名为万寿观音寺,占地面积约15亩,是原有面积的三倍。寺院内有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阁、卧佛殿、法物流通处、素菜馆等布置,整体仿唐宋建筑风格。
在大部分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建筑中,斗拱和雀替是作为纯装饰构件,不考虑其受力,与主体结构分别浇筑成型。屋檐荷载通过斗拱上方的现浇混凝土桃尖梁、斗拱中间的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传给剪力墙下方的额枋斗和拱,雀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过主体结构浇筑时留设的预埋件与额枋和檐柱焊接连接。但是在本方案中,选用了装饰性构件和受力构件结合的设计及施工方式。雀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通过预埋件焊接连接。采用斗拱作为受力体系,既实现了对出檐的处理,也减少的撩檐檩的断面高度。在角科斗拱的老角梁处理上,设置了暗梁,与斗拱宽度一致,这样不仅仅实现了长梁的出挑,也控制了受力均衡,加强了结构体系的稳定性。所以,根据上述的分析,在实践的设计项目之中应当对设计的细节部位加以重视,以增强设计的水准,促进效益的提升。
4.结束语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相关项目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设计类型,当前综合了不同的设计手段和施工技术,并且采用了全新的混凝土框架施工结构。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我国仿古建筑施工项目之中结构设计的基本需求和设计过程当中应当重点予以把控的部位进行深层次的论述,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仿古建筑的设计原则。同时,通过对实例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旨在明确设计的重难点,明确设计工作的核心理念,以更好的完善设计的缺陷部位,实现对现有工作的转变改革,真正意义上增强了仿古建筑的设计水准,以全新的理念促进设计规划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蔡映红.仿古建筑大漆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J]. 园林. 2003(10)
[2] 张宏新,杨逢春.清雅幽古 浑然天成――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辽阳“襄园”的建筑特色[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6(05)
[3] 本刊编辑部.一种新的建亭方法――仿真明清古建筑构件预制方法[J]. 中国园林. 2002(06)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99-01
中国具有悠久且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以土、木为主要结构材质的中国传统建筑不论结构方式还是整体造型与西方都有着巨大差异,现代建筑起源于西方,于是中国在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建筑特色,当你置身于上海、北京、香港时,但从建筑物来看,你几乎不知道这些地方和纽约、东京有何区别。随着近年国学热的出现,人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古代各个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再一次对现代生活形成了巨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仿古建筑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得到了人们的重新审视,仿古建筑不单单是使得我们建筑形式多样化,更重要的是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色,所以仿古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了当下整个建筑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仿古建筑的设计并没有一个严格而系统的规定,因为它本身只是一种设计理念而不是一种单独分类的建筑形式,所以在设计中基本还是遵循普通设计的基本理论,并结合仿古建筑的自身特点,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1整体设计
建筑布局是仿古建筑整体设计的第一步,一般来说可以采取轴线布局和园林布局两种方式。
1)轴线布局是参照中国传统建筑的标准设计形式――轴线对称,在建筑物的中间用道路或是建筑形成一条中轴线,在轴线周围依次布置相关建筑。这是仿古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布局形式,故宫、十三陵、太庙等诸多建筑都是采用了这一布局形式,上海世博的一轴四馆也是借鉴了这种设计理念,而新圆明园、大观园、横店影视城等现代仿古建筑区都是采用的轴线布局设计,游客置身其中,有很强的返古感。
2)园林布局。园林布局是仿古建筑中另一重要设计形式,中国传统建筑对山水有很强的依赖性,园林布局有绕山绕水和穿山穿水两种。绕山绕水是将山水作为建筑布局设计的中心,建筑物环绕在山水的周围,这种设计的典型便是颐和园,这种设计的精妙之处就在于整个建筑群依靠山和水得到有机联系,游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眺望到景观的中心,南充著名的北湖公园便是采用了这种仿古形式,建成以来得到了很好的口碑(图1)。
图1南充北湖公园
2细部设计
在建筑基本布局完成之后便要开始建筑的细部设计,细部设计是仿古设计的灵魂,可以让整个建筑形象丰满,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形式设计。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分类十分明显,主要有塔、亭、殿、院等,建筑形式设计步骤主要便是参照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来进行仿古建筑的细部构造设计,其核心便是将各种传统设计元素有机整合,确立一种主要设计形式,再在当中加载其他元素。例如,我们可以确定以“四合院”作为建筑的主要形式,那么在设计中就将以院落作为建筑的构成子单元,而在各个子单元中加入殿、亭等其他元素,这样的设计使我们的建筑既显得丰富,又有一个核心。如四川某市根据民间传说修建的玉香楼便是采用了这一模式(图2)。整个设计明显地分为两个四合院落,而在各个院落中设计布置了大殿、牌坊、亭台等元素,整个设计方案显示十分大气而又不散乱。
图2玉香楼设计示意图
2)加强仿古元素与现代元素的融合。仿古建筑毕竟不是古代建筑,古代建筑在现代使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现在很多的仿古建筑实际是在现代建筑中加载仿古元素,北京西站便是这方面的例子。北京西站完全是现代建筑,但是去独具匠心的对建筑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琉璃瓦和亭台处理,于是使得北京西站成为了现代元素和仿古元素完美融合的典型事例(图3)。
图3雄伟的北京西站
与此同时,也可以在装饰装修中加入仿古元素,采用雕花、镂空、厅堂布局等形式来体现仿古形式,同时又具备了现代装饰的奢华,视觉效果十分震撼。
3)仿古建筑材料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砖木结构,这使得中国传统建筑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便是耐火耐腐能力差,使用年限不长,安全隐患大。另一方面,现代木材资源紧张,大规模地使用木料既不经济也不环保,所以材料的设计也是仿古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可以用现浇混凝土做柱,其外包裹木工板,再打磨上漆,这样既满足了木柱的视觉效果,又节约了木材,增强了强度。而大型塔式、殿式仿古建筑则完全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来形成建筑物主体,其外采用清水混凝土勾缝或是采用仿古砖贴面(图5)来实现古色古香的视觉效果。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室内细节来加强仿古设计,这主要是对牌匾、厅廊、中式家具等古代元素的运用,在设计中可以按照传统建筑中厅、堂、房的格局来拜访深具传统意味的细节家具和装饰,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仿古建筑的细节效果(图6)。
图6古色古香的传统装饰
仿古建筑是建筑形式的一个重要分类,虽然难度较大,但是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和发散传统建筑设计的精华,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和材料加以表现,那么我们的仿古设计能力一定可以迈上更高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叶小明.仿古元素在现代建筑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7.
[2]程宜康.仿古建筑的探索及思考[J].筑韵,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