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育行业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0 10:18: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数字教育行业前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数字教育行业前景

篇(1)

由IT和CG技术当作中心的数字媒体行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多个行业之间的相互融合以及快速发展,逐渐对于人们生活以及工作模式造成影响,已经成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的产业,有着极大的发展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数字媒体这个行业最近几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和改革策略。

一、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

(一)教学体系不健全。由于进入新的数字时代,以往教学方式明显无法满足教学方面提出的需要。部分高校在参考国外办学经验的过程中,在课程构造和设置以及教学形式这些方面实施了变革,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因为数字媒体艺术属于一门新兴的艺术模式,当前还不具备相应的理论沉淀,我国针对这方面的教学明显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且这门课程属于文科和理科以及艺术和技术集一身的综合学科,必须要相关学科知识当作理论根据,实施艺术创作。而高校过度重视对于软件的学习,大部分高效设置的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其实包含很多软件操作类的课程,仅仅停留在技术方面,没有重视艺术方面的创作,数字媒体艺术没有对应的理论知识,完全成为了软件实践类的学科。

(二)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教育这个专业,专业教师匮乏这一问题逐渐凸显。目前这个专业的教师,通常均是别的专业转型到这个领域当中,不管是理论还是技术方面均存在大量的问题。我国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条件还停滞在之前的基础上,不具备要求数量和质量的专业设计教师以及设施,促使大量的教师被一人多用,有些甚至超过自身擅长探索的艺术领域,这也是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及设备不完善。数字媒体艺术这个专业属于艺术性和技术性融合极强的学科,这就对于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要摒弃以往艺术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具备相应的新设施当作支持和保证。新的思想和创意以及技术不断加快发展,不断开发出新的软件,教学设施的持续更新换代直接引发一场数字艺术行业的变革。而高校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大量教学方式以及理念和技术设施问题,因为很多因素无法解决,导致其难以真正落实到教学当中。

二、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改革策略

(一)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数字媒体艺术这门课程属于一门跨学科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型学科,培养出不仅懂得艺术设计特点,同时还掌握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并且能够操作有关应用以及后期制作软件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数字艺术设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社会对于数字媒体设计人才方面的需求属于多样化的,要求其教育必须要走不一样学科和专业的交叉和整合这个发展道路,全面的专业课程,对于培养现代人才多种素养以及思维能力,还有组织和沟通以及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十分有利。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的新媒体艺术教育,一定要体现其总体观点以及全面思想。针对学科交叉结合的理念,击破同一个校园当中不一样院系之间的界限,以及高校之间的界限,每个学院和系部均能够相互合作和促进,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设计艺术人才。

(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数字媒体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改革,课程构造和师资团队的构建起到决定性的影响。第一个,作为新媒体艺术教育教师,必须要进一步扩展视野,更新理念和知识,特别是数字媒体艺术这门复合型新兴艺术学科,要求教育必须要不断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及时的获取和掌握新媒体艺术发展情况,可以站在某个高度抓住最新和最尖端的信息。新媒体艺术属于一门综合性极强,并且发展速度极快的艺术模式,所以,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信息,持续优化自身知识系统。并且,高校还要尽可能的完善当前教师培训制度,可以给大量年轻教师提供更加深入学习的机会,进而强化专业师资力量。

(三)提升实践环节。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当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它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必须要给予社会实践高度的重视,由创新文化行业加快发展当作契机,加强产和学以及研的融合。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必须要给文化创新行业发展提供服务。在有关发展纲要当中明确表示,我国必须主要发展就中类型的文化行业。而苏子媒体艺术几乎大部门均和文化行业相关。经过具体项目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制作,增强高校艺术教育和社会之间的衔接,提升学生实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对于总体行业系统良好的循环十分有利。当前在我国开展艺术设计教育当中,不具备相应的设计时间,这也是影响我国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数字媒体教育专业的师生一定要主动寻求并且制造条件,把专业教学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进而确保学生能够拥有极强的社会适应以及竞争能力。并且还要最大限度发挥社会实践基地具有的桥梁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科技和教育以及人才资源,和企业以及地方发展要求结合,研究并建设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场地,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通过本文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以及改革策略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当前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不是十分乐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限制了培养人才的水平。通过采取重视学科整合改进体系强化沟通,强化专业师资力量,提升实践环节等改革策略,能够有效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数字媒体艺术行业的发展。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给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加快该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东雨.高校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现状与思考初探[J].现代装饰(理论),2013,02:83-84.

篇(2)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019-01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此专业实践性比较强。然而,许多中职学校对此专业的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影响了此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理念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促进人才质量的提升。笔者对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深入合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体会。

1、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发展现状

纵观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态势,我们可以知道数字媒体产业链比较复杂,同时数字媒体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在我国对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尚未建立一种统一的标准,致使关于此专业的设置因中职学校不同而开设及设置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中职学校是将新兴起来的传媒方式与传统的媒体中分离出来,进而形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的中职学校是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起来进行办学,设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2、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实践需求分析

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在国内发展很迅速,但是关于此专业的教育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有:专业课程设置的思想体系不够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和当今社会需求脱轨等。我们经过多所中职学校进行调研发现,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教育方面普遍存在重视理论但是轻视实践的现象。笔者认为,这跟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比较少,未形成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在实践教学方面投入比较少。其实,此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实践教学是此专业人才培养的必修课。

3、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

要让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进而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此,中职学校应该与此专业相关的企业或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拓合作渠道,积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积极输送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及实践,进而锻炼其实践动手能力。

4、加强校企互动

中职学校要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优势及特色,积极跟企业有关项目上进行互动,同时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实践教学课程等。对于与企业关系比较紧密的课程,中职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授课。课程学习完成后,企业可以邀请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及实践,参与相关项目的制作与设计。这样一来可以明显地提升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几年,我校就在加强校企合作与互动方面狠下功夫,在校期间就引导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受到了学生、家长及企业的好评。我校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逐年上升,这跟在校期间我校加强校企互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分不开。

5、不足和缺憾

近年来,虽然许多中职学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办学,但是在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1)产品实用性和课程前瞻性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前瞻性,为此企业在产品设计方面往往是让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的项目经理给予完成。所以,中职学校安排学生进行项目实习,但是企业并不会让学生成为主角进行完成,通常让学生作为一种配角参与到企业项目或产品设计中,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这样对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有一定的约束。而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则更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相关专业中具有较宽的视野与较强的前瞻性,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校企互动的过程中理应得到较好的加强。这也是后续的校企互动中需要加强的部分。(2)学生学习的连贯性与企业产品的延续性的时间冲突。中职二、三年级时期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时期,这时学习一般开设了比较多的专业课程,同时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也很难持续性的完整地参与到一个项目,仅仅是利用课余时间来参与到项目设计上来。不过,企业产品的研发是属于一个完整连贯的过程,这样就造成学生只能参与产品的部分过程,其余部分只能通过项目的相关文档来了解,在理解的深度上大打折扣。我们目前的解决方式是课堂的理论学习过程中邀请企业专家授课,尽可能的弥补无法参与的过程。

6、前景展望

校企合作是一项重要课题,对于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而言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培养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重要路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是一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实践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高度重视及开发综合性、符合生产需要的实践教材。随着数字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将会层出不穷,我们一定要加强校企合作、校企互动,注重教材的创新性和适度的前瞻性。中职学校也可以结合专业教学实际,积极邀请企业资深专家与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共同制定数字媒体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的教材,同时可以定期地邀请企业专家来学习给学生授课做学术报告,进而推动校企合作开辟新的局面,促进中职人才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我们相信,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深入合作具有较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陆涵燕,李淑梅.校企携手共同培育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于延,王建华.游戏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0(13).

[3] 王悦悦. 浅析校企合作创新机制与发展模式[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5).

[4] 孟庆伟,孙建辉. 校企合作创新动态过程案例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04) .

篇(3)

[作者简介]杨明(1979-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字出版与新媒体技术;陈少志(1963-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于巍(1969- ),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文化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吉林 长春 13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媒体时代数字出版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4CXW041,项目主持人:杨明)和2014年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微媒体用户调查及其对学业影响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4206,项目主持人:杨明)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91-02

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与分析,既是对高校办学成果和专业定位的有效检验,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需求衔接效果的“试金石”,又是高校专业建设特色凝练与课程改革发展方向的“路标”。

一、调查问卷说明

本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就业情况,包括毕业生基本信息、工作岗位、单位性质、月薪范围、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等;第二部分针对专业满意度,包括在校就业准备、学生最欠缺素质、就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前景等;第三部分针对本专业发展与改革建议,包括对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和建议。

本调查向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已毕业的222名学生发放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2份,其中2009届24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44%;2010届20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33%;2011届34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58%;2012届35人,占该届毕业生总数70%。这些毕业生主要在7个领域工作,其中15位公务员,约占13.4%;36人在新闻行业,约占32.1%,主要在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广播电台从事编辑或记者工作;26人在企事业单位,约占23.2%,主要从事宣传与编辑策划等工作,多集中在广东、吉林和河北;教育行业3人,约占2.6%,多是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网络新媒体14人,约占12.6%,主要从事网络编辑、新媒体运营与网站维护工作,多集中在吉林、广东;图书编辑、图书市场各1人,约占1.8%,图书编辑主要是文化传播公司书籍设计、策划、编辑与出版,图书市场主要是出版物销售或市场拓展,主要在长春图书批发行业;在读研究生16人,约占14.3%。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在狭义上只包括报纸编辑、图书编辑以及各种出版物编辑;在广义上还包括了网络新媒体、各类文员及文案编辑等。被调查毕业生中,从狭义上讲,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仅占34%;从广义上讲概念,有72%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二、调查问卷分析

1.对本专业就业前景的态度。53.5%对编辑出版学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和比较乐观,35.7%持一般态度, 10.8%持不乐观态度,如图2所示。

大多毕业生认为编辑出版学专业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但是由于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编辑出版行业将向数字化、复合型方向发展。

在被问及“所学专业对找工作或者目前工作是否有所帮助”时,选择一般、有帮助、非常有帮助的达到92%,这说明本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基本符合行业需求。

2.就业能力的核心要素。被调查者对计算机软件技术能力、编辑出版专业知识和能力、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自我创业能力等8方面与就业能力相关的要素所占比例如图3所示。

72%的认为在网络信息时代,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软件对任何求职者都有利。熟练运用编辑出版系统、网页制作、图像处理、音视频制作等软件,拥有各类计算机职业资格证书,无论是对于在出版编辑领域就业,还是对于拓展就业空间都很重要。

82%的认为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是在编辑出版行业工作的核心能力,学校必须加强培养在校生的新闻采编与文字写作能力,特别要加强网络编辑课程教学改革;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62%的认为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很重要,人际关系与协作精神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素质和能力。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团队合作,高校人才培养要加强做人与做事的统一,在注重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必须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从综合专业素质角度来看,策划能力也是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与课程改革的核心培养目标。

57%的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使得更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这既是国家和社会的期许,又是数字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所以,高校加强对在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本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3.专业建设中的不足。被调查者对专业与课程建设影响因素的选择情况如图4所示。

专业建设的不足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学实践偏少,68%认为大学期间参与企业实践少,校内模拟实训课时不足,所学内容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二是专业知识更新慢,58%认为在校期间所学内容陈旧,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滞后;三是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分别有58%、71%、42%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师的知识陈旧、缺乏企业实践、授课方法单一。

三、对专业改革与发展建议

1.改革专业教学理念。传统的编辑出版教育观念不适应未来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需要,人才规格难以满足岗位需要。高校一要转变培养类型,从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转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二要转变专业办学模式,从高校唱独角戏转变到高校与出版社、印刷厂、书店、网站等协同办学;三要转变教学形式,从理论教学型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并重;四要转变专业人才素质结构,由专业知识和技能兼备转换到综合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知识基础实。

2.改革师资队伍。为专业教师提供进入出版机构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参加专业教学研讨与学术交流会议,扩大学术视野,提升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积极引进数字出版行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聘请企业管理专家、技术人员、媒体行业研究者等人才参与制定专业规划、课程设置、企业实践等计划,加强人才培养与社会的紧密联系;教师也要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引入案例法、启发式、研讨等教学方法,培育学生专业兴趣。

3.改革课程设置。从事网络新媒体工作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学生缺少对新媒体的认知,建议开设新媒体课程;从事新闻行业的毕业生则认为应该加强培养新闻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从事企事业单位企划和宣传工作的毕业生认为应加强对专业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力度。68%的毕业生强调要增加实践课程;31%的建议提高专业课程比例;另外有近60%的毕业生强调了网页制作、图像处理、视频编辑能力的重要性。

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应对数字出版技术对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冲击,适时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与学科研究能力,实施“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建立综合立体长效的教学改革机制,切实提高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少志,于巍.地方院校编辑出版学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2]杨明.从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看教育观念的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3]杨明,陈少志.试论数字出版编辑高等教育中的实践能力培养[J].出版广角,2013(7).

篇(4)

我国建立了大量数字艺术产业基地(如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长沙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共同构建中国完整的数字艺术产业链,形成一遍繁荣的市场前景。可见,就我国市场需求而言,国产动漫商机无限。然而,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定进行预算,每年需播出国产动画节目约28万分钟,而国内实际动画制作能力才2万多分钟左右,每年国产动画的市场缺口达25万分钟之多。可见,以国产动画为代表的数字艺术人才极度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数字艺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综上所述,我国数字艺术市场前景极其广阔,对数字艺术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我国数字艺术人才紧缺,急需相关院校培养大量人才以满足市场需要。

二、数字艺术人才内涵及培养现状分析

优秀的数字艺术人才应该对数字艺术的特征和本质有较好的理解与把握,除了具有基本的艺术创作能力外,还应该掌握数字化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法及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拥有良好的项目管理和策划能力、设计与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近几年我国数字艺术人才培养的速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加强。1999年,全国只有2所高等院校开设动画专业。到了2006年,经过约7年的发展壮大,全国设置动画类专业的高校就超过200所。可见数字艺术教育的办学规模大幅增加,发展非常迅速。然而数字艺术的办学规模虽然大幅扩大,但人才培养方向等重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直接的后果是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对应用课程体系的研究,教学内容跟不上应用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的不明确

首先表现在教育的短期目的和长期目的不明确。数字艺术教育的一个短期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而长期目标则是将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应用人才或大艺术家。如果不能很好地区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数字艺术的教育就落不到实处。如果不能确保培养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那么他们将来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或大艺术家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如果仅以毕业后找到工作为目标,那么培养的学生当中能成为大艺术家的可能也会少之又少。

2.教学内容不明确

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新置的热门专业,许多院校对数字艺术的教育定位不明确,仅盲目地在已有计算机专业和传统美术的教学内容上做加法。如在计算机美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上将计算机和艺术类等课程进行生硬地拼贴和叠加,导致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割裂的,无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融会贯通。这种简单化处理说明一些学院数字艺术的教学仅仅是为了满足数字艺术对人才的急需而盲目招生的做法,还没有深刻把握当前数字艺术设计的内涵。

3.片面夸大软件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绘画软件日新月异,且呈现出人性化、智能化和简单化的特点。数字艺术逐渐忽略了传统艺术理论及艺术规律,变成了一种依赖计算机技术与绘图工具的创作模式。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一些院校把软件操作技法当做专门的课程来设置,片面强调软件的作用。这种课程设置方法至少在专业教学体系上是不合适的。只有认真研究传统艺术理论,广泛汲取中外经典艺术的养料,将传统艺术实践经验与当代数字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使创作发挥到极致,得到好的数字艺术作品。

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

数字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然而一些学校在数字艺术的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培养,而忽略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一些学校数字艺术教学的社会实践只是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公司进行考察参观,仅此而已。这种忽略社会实践的教育模式导致很多学生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所学到的知识结构在进入社会后往往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的人才需求。

5.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有待提高

在传统的艺术教学当中,一般以个体的学习和创作展开,因此一些院校在数字艺术的教学中还是沿袭这一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与数字艺术的教育不相适应。数字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涉及到多个专业的知识,通常需要一个创作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因此必须培养学生在创作中交叉、组合的能力,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团队合作等。

三、数字艺术教育改革初探

针对以上分析数字艺术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开展相应的教育改革探讨,为解决数字艺术人才短缺和市场需求极大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字艺术教育改革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艺术教育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其次,要求教师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以往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最后,还要求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或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环境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作力,完美实现艺术教育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有机结合。以实践牵引教学,建设崭新的数字艺术课程体系。在数字艺术课程体系的建立中,首先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学校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定位、不同的培养方案。

教师还应该深入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以得到第一手的工作经验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以岗位要求为相应课程的考核内容,实现教学和岗位的连接。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数字艺术课程仅为计算机和传统艺术简单相加的教育局面,建设崭新的数字艺术课程体系。在艺术和技术上“两手都要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面。首先要注重数字技术的研究,只有数字艺术的设计人员具有专业的程序开发能力,有关图形设计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其次,在注重技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数字作品的艺术性和内涵。要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设计图是设计师的图形语言是用图像这种直观的形式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它只是一种表现手段,离不开设计师的思维。加强数字艺术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建立数字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加强学校和各数字艺术产业基地的联系和合作,让学生的创作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数字艺术教育中可以设置由团队合作进行某件数字艺术作品创作的实践课题。如一个动漫作品的创作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分别参与到创意的构思和剧本创作、人物和环境设定以及美术风格设计、人物建模和造型动作、音乐音响和人物配音以及后期制作等等当中,整个创作过程需要团队成员交叉完成。这些实践课题的完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篇(5)

一、对数字出版内涵的分析

数字出版是人类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所谓的数字出版指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存储技术和显示技术等一系列高科技技术的综合运用,融合传统教育图书出版的内容,并在传统教育图书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的改进,是一种新兴的出版产业。数字化在出版的过程中,将所有的图书信息都以二进制码的数字化形式进行存储,通过光盘和磁盘等介质,把信息存储起来,借助计算机或终端设备进行图书信息的处理和接收。真正的数字出版是依托传统的资源,用数字化这样一个工具进行立体化传播的方式。整个过程都是数字化的,其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也是数字化的,使得人们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也实现了数字化。虽然,数字化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图书互联网络和图书期刊等新型阅读模式的潮流。

二、传统教育图书向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根据《2013―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商业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数字出版总产出由2006年的213亿元扩张至2010年的1058.4亿元。中国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指出,数字出版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中国实现向新闻出版强国迈进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时,数字出版产业相关基地的纷纷设立和行业协会联盟的成立加强了社会对数字出版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了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的建设进程,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出版业界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数字出版,这一方面来自于数字出版本身所具备的潜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国家对数字出版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此外,读者阅读环境、阅读方式和阅读需求的改变都在不断增加着数字出版的市场容量。同时,由于网络与生俱来的特质,网络科技的日益发展使得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孕育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想实现教育图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教育图书向数字化的发展。

三、如何由传统教育图书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

(一)做好教育图书数字出版的基本准备

教育出版社要想实现图书从传统型向数字化的转变,首先就要做好图书数字化的基本准备,对现有的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做好各类传统教育图书的数字处理,对出版社现有的纸质图书进行数字化的处理,积累各类数字出版的资源,建立起专门的数字资源书库。通过这些数字化的处理,既可以实现出版社内部的资源共享,也可以为以后的查询创造条件,为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便利。教育图书在向数字化图书的转变过程中,在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上都面临着困难,因此,教育出版社要积极参与到解决这些困难的工作中来,为早日实现图书数字化出版争取时机。

(二)教育图书的数字化转型要找准重点

篇(6)

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的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当前的世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发展,同时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下,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些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对于传统的出版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在这一时期的技术革命当中“数字出版”这一概念也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发现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来说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从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来看,信息时代中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的还是机遇大于挑战。笔者就信息时代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期能够为信息时代的数字出版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信息时代数字出版的定义

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于数字出版的定义主要集中在了以下内容上面,在研究数字出版的业内人士来说一般都比较认可的是张立先生对于数字出版的定义:“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的技术从事出版活动”从广义的角度上来说,只要是使用二进制的技术手段对出版的整个环节进行操作,都应该是属于数字出版的范畴,这里其中就包括着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技术的数字化、印刷技术的数字化。2010 年5 月10 日,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表示,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带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从当前的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的形态可以看出来,整个的产业链条是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下去,在这种发展过程中 产业的融合度也在逐渐的加深,产业的规模也在日益的扩大。从国家的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来,数字出版在强大的网络以及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作用下面,过去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数字出版年增长率接近50%,2009 年总产值达到795 亿元人民币,首度超越传统书报刊出版物的生产总值。从这些数据就可以看出来我国的数字出版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不久的将来数字出版行业将会逐渐的取代我国的传统的出版物。

二、信息时代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现状

从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的状况来看,应该可以说是我国的数字出版的发展状况变得越来越好,但是从整体的发展来看,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从传统的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顾虑和不足在其中,这些顾虑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了,首先就是在传统的出版业务向数字出版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新兴的数字出版技术中的盈利的模式往往还存在着一定的顾虑,这种顾虑就是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往往不向传统的出版模式那样可以显而易见的表现在投资者的面前,这样的话就容易导致投资者不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数字出版的行业中去,往往就会导致数字出版行业的资金链条的断裂。同时在我国由于数字出版的发展也就是近一二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数字出版与传统的出版还是在同样的起跑线上进行,这样的话要想让数字出版发展的更好,就需要一种对于传统的出版行业相对熟悉而且对于数字出版行业也能够了解的人才出现,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所以说这种复合型的人才的需求往往是当前数字出版行业所面临的一大困难,这种困难的出现对于数字出版企业来说,往往需要自身不断的完善其发展的整个过程,在数字出版逐渐的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自身来培养这种复合型的人才才能够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三、信息时代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瓶颈分析

当前我国的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了以下三个大的方面,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首先就是缺少熟悉数字出版行业的综合型的人才,从近年来我国对于出版产业的年度报告中就可以看出来,我国当前不缺乏的是熟悉传统出版流程的传统出版业的人才,而对于那些能够熟悉传统出版行业和数字出版行业的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极度的匮乏。造成这样的一种人才缺乏的状况的原因,在于当前的高校没有专门开设那种能够熟悉现代数字出版行业的人才。人才作为我国数字出版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的棋子,可以看出来如果数字出版企业不重视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的竞争中被其他的企业所打到。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只有不断的完善整个人才的使用、培养的过程才能够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就是当前我国对于数字出版行业还没有一个相对标准的行业标准,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由于数字出版行业在我国的出版业中还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同时加上数字出版形式在发展过程中的多样化,国家对于各类数字出版物的标准和要求还处于一个没有统一规定的情况下。当前的数字出版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都想制定出自己的行业的技术标准出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产生的就有方正的CEB、超星的PDG、中文在线的OEB等。鉴于这种情况就可以看出在数字出版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由于标准的不同而导致的整个出版行业发展的不均衡的产生。对于当前的数字出版行业来说,一个好的行业标准的制定才能够促使在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将那些参差不齐的技术要求规范起来,使得用户在使用数字出版物的过程中,能够变得更加的便利起来,这样的话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和完善数字出版物市场沿着更加积极、健康的脚步发展下去,促进整体的数字出版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同时还能够为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在未来制定更加严格的数字出版的行业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就是盈利模式上面与现有的出版企业的盈利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于我国传统的出版企业来说,数字出版行业的前景一直受到了他们的重视,但是对于传统的出版行业而言由于只看到了前景而看不到利润的话,那么企业往往在尝试数字出版的过程中的热情往往会打折扣。同时数字出版的大范围推广也将会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上看,出于对数字出版行业前景的预测,一开始,出于对数字出版前景的积极预测,各大主要传统出版社均在该领域有所尝试,以期找到适合自己的赢利模式。但由于数字出版出现的时间较短,之前没有很好的实例作为借鉴,多数企业还处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可以赢利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还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同时,由于国家对传统出版业的保护性政策,使传统出版社在不涉足数字出版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以至于部分出版社宁可投入资金出版一本纸质书籍赢利,也不愿意投钱给数字出版“做实验”。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否找好数字出版的赢利模式问题,将直接决定数字出版的发展速度和发展前景。

四、信息时代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对策

鉴于信息时代的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瓶颈问题,这里不仅仅是整个数字行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且也有对于数字出版行业的一种顾虑在其中发挥作用。这里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只有不断的提升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应对能力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前景和动力,才能够让数字出版行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一个不败之地。首先就是需要国家教育的主管部门能够牵头制定一套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人才的规划,在这个规划的指引下面不断的提升数字出版行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储备,让人们能够认识到在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是多么的重要,在整个数字出版行业中应该不断的完善数字出版行业人才的培养,只有将人才培养的定位好,才能够真正的起到发挥人才的优势,不断的提升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其次,针对当前的数字出版行业的标准制定不统一的现象,数字出版行业内容应该制定一套能够适合于整体发展规划的行业标准,在这个整体行业标准的要求下面不断的提升各自的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看到,在制定行业标准的过程中,还是需要国家的行业标准制定委员会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行业标准的制定就很难让数字出版行业在行业标准下进行规范的生产。也就不能够促进整体的行业的发展呈现一种良性的循环发展的模式。所以说,要解决我国的数字出版物行业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直接和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由国家出面设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实现数字出版物数据格式的一致性,改变当前的行业标准混乱的现象。同时,这也将有利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内容的整合。

最后就是能够按照数字出版行业的特点,建立起能够适合于数字出版行业的营销模式的特点,这种营销模式特点的建立往往需要更新传统的营销理念。面对着数字出版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当前我国应该积极的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管理和营销的模式,这样的话才能够有助于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在营销这一方面能够站得住脚,才能够在这个行业中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资源来。面对着信息技术的革命带来的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这样的话就需要将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中的营销模式按照数字出版行业的特点进行营销,通过网络营销和网络运营来提升数字出版行业在整体的行业中的占有量。这样的话才能够不断的提升在日常的数据使用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面对着信息时代中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的特点可以发现,只有不断的提升数字出版过程中营销的方式和营销的手段,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数字时代中对于整体的出版行业的利润的最大化的取得的条件,才能够不断的提升数字出版行业在市场中的占有份额,同时促进数字出版行业能够按照健康、可持续的方式发展下去。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信息时代下的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来说,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面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看,机遇是大于挑战的。在发展数字出版行业的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出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提升应对的策略,只有顺应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发展的要求,不断的提升数字技术在日常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面对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所面临的瓶颈,可以看出来只有迎难而上,找到解决这种瓶颈的出发点才能够真正的促进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走上正轨。找到在数字出版行业发展中的困难点,从数字出版行业的人才储备、数字出版行业的整体的营销模式的改变、以及数字出版行业的行业标准的制定,来不断的提升和发展数字出版行业所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够让数字出版行业发挥更好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何坚石;数字出版环境下的信息资源采集研究现状与展望[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年03期

[2]严定友;段维;论数字时代的内容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9年12期

[3]周晴;从“白杨社”到“大日本印刷”――兼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J];编辑学刊;2011年02期

[4]江璇娥;数字图书馆与数字出版之关系论说[J];当代图书馆;2007年03期

[5]刘倩;看、想、做――数字出版之于图书编辑[J];出版科学;2009年04期

篇(7)

传统印刷类机构怎样走向数字化经营?已从事数字出版的企业,面临怎样的新挑战和新竞争?数字出版领域的领先企业,如何应对技术平台和商业模式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领先企业应对冲击

前不久贝塔斯曼并购了全世界第二大出版社企鹅,两家加起来控制了大众图书出版40%的市场份额。“说明我们面临的挑战有多么严峻,因为我们是被逼无奈才做这样的整合。”贝塔斯曼中国总部CEO龙宇表示,“我们的数字化转型以蓝登为例,代表了这个行业的风向标,在北美市场达到30%份额。”

贝塔斯曼最近的畅销书《50度灰》在北美地区数字化销量达到51%。龙宇认为,数字化并不是简单地将纸质的印刷文字转化为信息流,而是涉及到品牌建设和企业形象,更是内容产业对数字化挑战的应战。

方正阿帕比是方正旗下专注于出版技术和服务的企业,处于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游,为出版社提供数字出版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下游渠道商提供出版技术服务。企鹅出版集团也是方正阿帕比的用户。

“我们的定位就是为出版产业上下游提供全方位数字出版服务,为中国差不多90%的出版社、超过95%的报社以及全球众多机构用户提品和服务。”方正阿帕比总经理赫思佳说道,“出版是‘苦行业’,数字出版更苦。希望在3到5年内看到中国数字出版的爆发点。”

中文在线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出版机构之一,拥有大众类出版物60%的出版权。“与我们合作的出版机构有492家,超过总数的80%,中国有超过2500名知名作家,其中有2000位是我们的合作方。同时,通过手机、互联网和手持终端,覆盖了6000万中国用户。过去几年我们的平均增长率超过100%。”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介绍道。

很多手机如三星、LG、摩托罗拉和酷派等带有英语数字阅读产品,这些都是掌阅科技的数字发行平台。目前已有110家出版社进驻,每天可以让1000万用户看到10万本书。“我们的模式很简单,希望把更多的好书装到用户的口袋里,用户可以随时拿出手机或PAD看上面的书。”掌阅科技总经理成湘均表示。

雅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艺术品印刷公司,通过艺术品印刷形成全世界最大的中国艺术品数据库。“通过数据库解决版权问题,将这些数据形成传统和数字出版物,还有艺术衍生品,将来还要打造艺术影像方面的产品。”雅昌集团董事长万捷透露道,“以POD(按需印刷)方式形成数字化产品,从传统印刷行业向内容行业转化,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文化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

万方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中文数据开发的企业,从事相关行业开发已有20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贺德方解释道:“就是利用国家财政提供的资金,把中国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需要的在全世界出版的各语种文献采购回来,然后加工成数据库,供国内科研人员检索。”

挑战困惑各有所见

上述企业都在数字出版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同样面临着新挑战和新竞争。他们在商业模式的创新或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我们在做数字出版时的最大挑战就是盗版。哪怕收一分钱,用户的感觉都不一样。”成湘均说道,“现在获取内容的渠道那么便捷和方便,如果盗版问题不解决,对数字出版和做正版的企业影响是非常大的。”

“数字出版给所有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大部分人不愿意为这种便捷付钱。而且在推动资源共享过程中也有这种倾向,他们认为共享就是无偿的,这种观念是不对的。这种观念蔓延下去,我们这个行业就没有未来。”贺德方说道。

龙宇认为,艺术家和内容创造者应该受到激励和善待,造成盗版横行的原因是没有构建出最好的利益格局。“你卖的本来就不合理,后来被冲垮,这是我们的一个教训。我们在欧美也没有靠卖内容赚到很多的钱,知识产权保护很好的国家,仍然有90%的盗版。”他说道。

中国网络文学收费很成功,中国读者为网络文学付钱,游戏爱好者也为游戏付钱,只要给他们合理的方法去付钱,他们是愿意为此付出的。龙宇谈道:“很多东西需要很早就开始定价。比如为短信付费的用户,如果再为微信付钱,他们就会删除了。”

“内容不是王,只是王后而已,渠道才是王,你一定要依附到一个大王,我们投资的豆瓣是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门户,他们都是终端形态,要跟这些强势的渠道进行多元合作。”龙宇说道。

赫思佳指出:“版权是问题,但不是唯一的问题。”中国的出版业不是很大的行业,整体数额很小,每年新闻出版研究院的总产值,基本都来自游戏,书报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出版非常小,书籍的出版可以忽略。

赫思佳接着表示:“在中国两年看到的情况,产业链的各方还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缺乏合作,每一方都希望自己从头到尾通吃,大家都有很强的防范心理,在这个产业没有起步的时候大家都互相防起来了,不是通力合作往前去推这个行业,这是阻碍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的很大问题。

贺德方认为,最大的挑战还是在技术方面。传统出版业认为数字出版在国内技术上有优势,这种优势要看跟谁比,跟传统出版比可能有一点优势,跟国际上的趋势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很多数字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只是把文本PDF化,没有对内容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组合,真正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知识分析和统计等服务。

万捷表示:“我们的最大挑战是要面对全新的行业,要把不同的行业整合起来。创新最难的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你就不知道往哪里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都存在这个问题。”他补充道:“将来书一定是奢侈品,是艺术品收藏、装饰和礼品。所以书在复古,书肯定不能没有,家里没有书不可想象,但数字化是必然趋势。”

童之磊认为,在中国做出版最大的挑战是政策风险,做数字出版没有几个拿到牌照的,没有牌照就是“违法经营”。再就是拿到牌照多少年?“我接着问你的内容风险控制了吗?一家非常大的出版集团董事长说,这么多年做出版概括成八个字叫‘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中国要把数字出版做好,第一位事情就是要懂政治。”他说道。

大众领域良性发展

真正成功的是大众化数字出版,已出现了非常优秀的从事大众内容的数字出版机构,通过电信运营商,包括内容平台的共同推动,大众类数字出版已经到了收获期,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通道,年盈利在几千万以上的数字出版企业为数不少。

很多大机构都在往这一领域布局,包括亚马逊、百度和腾讯等大平台。大众出版企业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市场格局会不会因此发生变化?这个黄金行业在接下来的一两年时间里,可能会发生怎样的演变?

现在的格局,压力和竞争也确实很大,因为互联网巨头基本全都在做数字出版,包括淘宝、百度、当当、盛大、京东和网易,还有三大运营商。

“数字阅读是很简单的模式,就是把好的书用最好、最快捷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未来的格局一定会有一些变化,不只是内容或者技术,我觉得可能是技术和文化的结合。”成湘均说道。

掌阅科技是IT和技术性的公司,现在也意识到内容的重要性。成湘均表示:“一块是内容的撬动,会有一部分市场。通过大的渠道撬动,这个市场也有一定的机会。还有一个传统领域,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可以生产出很独特的内容,生产出很受欢迎的内容,”

方正阿帕比不是专做大众出版,只是技术厂商,这些年与国内外很多渠道商合作。赫思佳分析道:“我们有这样的看法,大众出版在国内和国外的定义不一样,中国原创文学占了主流意义上的大众出版。其实出版社的大众出版,一种是文学类的图书,比如小说和畅销书;一种是生活类的图书,比如家居和菜谱相关的图书。我们认为中国原创文学的出版,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时期,进入到比较稳定发展的时期。”

但是真正的大众数字出版还远远没有起步。赫思佳不认为随着国外资本的进入,或者国内风投的进入,纯粹的投资通过渠道商能够拉动出版社大众出版B2C市场的爆发。出版社把纸书变成电子版,对读者的体验没有实际的改变意义,怎样在渠道上赚到钱?赫思佳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不会有大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如果国内出版商或者渠道商和合作伙伴,联合起来在大众类出版上做出一些精品,做好市场推广,在未来3到5年,可能会看到曙光的出现。

赫思佳认为,原创文学市场,将来会出来几家大出版机构,淘汰众多的小厂商,并且有可能对传统出版造成冲击。

大众出版还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童之磊认为增长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中国的电子阅读率达到38%,预计未来会达到70%。从用户消费情况来看,过去几年人均消费涨了3倍,今天看到的大众出版从未来看是很小的市场。

中国出版市场可分为大众出版、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其中教育出版占51%,大众出版占35%,剩下的是专业出版。教育出版占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利润。大众出版包括文学、经管社科等,文学只占20%,文学又包括了传记、散文,而小说是非常小的一块。童之磊认为,小说市场特别是原创小说大概也就是7%。

“大众出版市场不仅是网络文学,既使在大众文学领域仍然有很多机会,包括很多产经和生活出版物的数字化过程也会带来很大的机会。”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张元林表示。

中国数字教育出版才刚初步。去年9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全国大会,未来十年中国数字教育会有巨大的发展。“我们判断这个市场的规模一定在千亿级以上,这才是真正的蓝海,也是值得关注的领域。”童之磊说道。

成湘均表示:“我始终坚信数字阅读会走进大众的心中,而且会成为一种阅读的常态。”

专业出版遭遇瓶颈

专业内容的数字出版在国外非常成熟,也是比教育市场更早实现盈利的细分市场。但是在国内,从事专业内容数字出版的企业做得很辛苦,而且规模都不大。为什么专业领域做不出规模?企业的成长到底遇到了哪些瓶颈?

中国数字出版只有走专业化道路才会有机会。万捷认为,只有专业化才有可能慢慢做强做大,因为机会还是很多。全世界互联网大公司都在美国和中国,如美国的谷歌、亚马逊,中国的腾讯、阿里、新浪、百度。“我们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文化产业,现在就想做大很难。一定要很专业才有机会,我们20年就专做这一项,我们就是第一。”他说道。

据贺德方了解,世界上最大专业数字出版机构可能是汤森路透,做到了100多亿美元,拥有6万名职工。“科技为什么做起来比较艰难?这与科技中心的转移规律联系在一起。第一个科技中心在欧洲,后来到美国,这个趋势造就了世界上的大型科技公司分布在欧洲和美国。”贺德方认为,“中国这几年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研发的规模已经进入世界前列,研发人员总数已是世界第一,高端知识生产和学术产品这两年进展非常快。我们认为,如果世界科技中心发生第三次转移,转移到中国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国内产业规模现在比较小,优秀内容比较少,因为科学评价的中心在国外,需要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投到国外去接受评价,中国要使用,还要从国外市场高价买来。但贺德方看好未来的发展趋势。

启明创投投资了豆丁网,做的不是大众阅读类的文档和书籍。豆丁网是重要的渠道,每天上网的用户大概是500万独立的IP,比起大众阅读差很远。但是以工具书或者专业的角度来看,500万是比较多了。他们每天有超过一万用户在这个平台上付费,去买专业的书籍,有些是用户自己上传的,现在也越来越多。大概90多家出版商跟他们合作,把正式出版物在上面,然后跟他们去分收入。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表示,数字出版不是简单地把一本书变成PDF,而是必须产生用户行为的改变,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方便。如果平台和渠道能够提供很好的搜索功能和很好的阅读体验,用户其实是愿意为这些需求买单的。

“过去专业出版界其实收入也不大,所以不能说受到了数字出版的冲击,大众阅读可能会有一些冲击,但专业领域应该是增量。”邝子平说道。

“专业出版现在处在比较小和弱的状态,但是其实有新的模式和新的渠道在出现。”张元林表示,“全球科研中心向中国转移,这更值得我们期待。”

教育板块寻觅机遇

数字出版业除了大众出版领域外,教育是很大的板块,因为中国将教育视为民生保障工程。出版企业拥有这一基石后,就会拥有稳定的现金和稳定的成长。数字教育平台的出现,对原有的教育教材出版的体系会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应该如何把握市场机遇?

“教材方面是有垄断的发行渠道,市场化的程度和数字化的进程不是很快。教辅书是直接做数字化,竞争非常激烈。”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季薇分析道。

中文在线教育出版的运营做得比较好。“未来最大的机会是电子书包。我们是中国电子书包推动者之一,第一个电子书包出现在上海虹口。”童之磊表示,“孔子说的时候因材施教从来没有实现过。而现在,老师在台上讲,下面不管是10个人,还是50个人,听到的都是一样的。电子书包使人类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推送不同的内容,而且可以反复测试、训练和提高,甚至一对一地解答。”

童之磊说道:“我们做过调研,家长为了孩子高考提高一分,他们至少愿意花一千元。所以会诞生上万亿的市场。

“公共教育里有很多鸿沟需要填补。市场创造了很多开放的机制,很多民营企业都加入进来,将整个教育行业的出版和教辅行业的外延做得非常大。”龙宇补充道,“美国人习惯任何跟教育有关的事情都由政府来买单,不是自己掏钱。在教育领域中国的盈利模式和心态很有前瞻性。”

尽管数字出版会在教育领域率先突破,但盈利模式还不是很清楚。中信证券研究部传媒与互联网行业分析师皮舜认为,以教育为依托的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比较容易找到优势。

“在中国出版市场,拥有教育出版权的大型国有出版集团,仍然有很长的时间做尝试,也有足够的资源利用资本力量来进行数字化的收购和兼并,以尽快向数字出版转型。”张元林说道。

数字出版前景几何

在数字出版领域,至今没有出现对内容和渠道带来很大变化的创新。未来,国内数字出版行业的前景将会如何?

邝子平认为,数字出版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但还要走很漫长的路。风险投资更看重的是平台和技术,这个业态未必适合风险投资。“未来是很光明的行业,希望能有爆发性成长”他说道。

数字出版和实体出版只是印刷载体不同、形式有变。成湘均认为:“阅读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不需要刻意读这个读那个。以前在竹简上刻字……现在则有了电脑、PAD和手机触屏。未来一定会往这方面延伸。”

中国经济在转型,GDP增速也在降,但专业数字出版行业至少以两倍于GDP增幅的速度保持稳步增长。“这个行业是值得投资方投资的行业,也是很值得年轻人从事的行业。”贺德方说道。

篇(8)

一、装饰行业及教学现状

1.软装陈设市场现状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和审美要求的提高,软装陈设应运而生,并渗透到装饰行业的各个领域,对于提升装饰艺术品位、满足人们精神需求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轻装修,重装饰”是对软装陈设最好的诠释。在欧美,室内陈设设计师是相当高端的职业,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并且有大胆的创新精神。

随着中国楼市的白热化,软装陈设市场前景宽广,市场庞大。近年国际上出现了软装陈设服务网络平台,互联网正在改变着软装陈设市场的格局。沟通的实效便捷、物流配送的方便快捷正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重要特征。线上线下经营家具、灯具以及装饰品等软装陈设类用品的市场比例呈上升趋势。让互联网+软装陈设成为现实。

定制化软装――尚品宅配,是典型的C2B+O2O企业,最早将数码定制家具的理念带入家具行业,公司自2007年开始收集户型数据建立“房型库”。国内外互联网+室内装饰的模式已凸显其价值。就好像淘宝、京东等网络购物平台冲击传统实体商场那样,传统装饰公司必然会受到互联网+装饰平台的强有力冲击。

2.中职学校软装陈设课程教学现状

软装陈设课程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学科,近年来伴随装饰行业的发展才被人们感知并肯定,对软装知识的理论体系认知和研究不充分,学科地位也未被正式确立。但人们审美要求日益提高,软装设计师职业的出现为顺应市场需求,提升职业能力,促使软装陈设课程纳入装饰设计教学体系成为必然。

目前,中职学校软装陈设课程的教学,基本采用任务驱动法,把理论知识融汇到设计任务中,通过对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分层教学等方法展开教学。教师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解析设计任务要点,对学生的设计方案一一指导,由于课堂讨论时间仓促,未能顾及每一位学生,课堂有效沟通较少,学生遇到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时常会导致设计任务不能高质量完成,积极性受挫,学习兴趣渐渐淡化。迫切需要解决现实问题,针对时代特征和学生特点,探讨适合的课程模式,优化教学方法。

二、互联网+背景下教学模式探讨

“互联网+”模式下教育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的程度将日益提高,并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下面具体探讨如何将数字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合理地运用到软装陈设教学中,实现将教育信息技术理论研究应用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上。

1.强化数字信息化教育理念,对教学改革起到指导意义

根据数字信息化教育理念,提出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为平台,以多维的视角和多元的观念指导软装陈设教学;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领教学和实训,来实现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目标。借助数字技术把教学内容以三维或四维的图形、图像以及音频、视频等要素构成的静态的、动态的或交互式形式,用虚拟空间或再现场景来实现可视化的直观教学方法。借助相关的设计软件,使学生在全方位的感性体验中,通过符合设计规律的创作方法独自完成造型创造的训练过程,实现抽象理论的感性认知与设计思维的拓展。

数字化教学的目的在于解决软装陈设从新的视角对空间概念重新认知与理解,对难理解的理论知识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艺术形式实现可视化直观教学,以及对综合复杂的设计方法进行虚拟场景互动式自主认知的训练,以直观的方式完善设计思路的表达,以高效的方式提升创新意识和思维的能力。数字化教学理念的更新在于由二维平面转向多维的空间系统、从技法训练转向思维意识训练、从手工技艺转向数字化操作。数字化软装陈设教学的开放性体现在资源的信息化和多元的知识开发。把容易混淆、内容复杂、需要多次重复的大量的形态、色彩、光影、陈设等相关素材利用设计软件制作成素材信息数据库,使其具备信息获取、传递、利用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网络与不同课程、专业、学校以及社会资源共享。因此,优化教学中的时间及资源分配,使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计算机带来的对知识的创造是多元性的,数字技术为知识的多元化开发提供了技术保证。

2.运用数字模拟方法,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信息技术与科技产品的快速升级,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一系列“微”事物被广泛应用与传播,宣告“微时代”的到来。人们利用零碎时间通过移动终端获取和微内容互动交流,成为全新的生活方式,中职学生更是如此,“微时代”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应对信息发达的时代,教育领域也迎来重大的变革。微教学、微课等是教育课堂中的潮流与趋势。

软装陈设数字化教学是面向室内装饰专业的学生,遵循现代教学理论,对软装陈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科学规划,按理论教学、思维训练和设计训练等环节以数字化教学模块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认知领域通过动作技能的训练,完成情感领域的深化认知。例如,本校软装陈设课程《欧式风格软装》项目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中教师提前制作的微课《解析欧式风格》提前预习教学内容认识欧式风格;通过多媒体交互式程序《模拟空间选配》游戏式练习软装单品在空间中的摆放辨别欧式风格;通过完成软装设计任务绘制欧式风格作品,加强对空间软装欧式风格各个细节知识及创造式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通过网络上传互相讨论评价作品巩固欧式风格知识并锻炼表达能力。在“识――辨――绘――评”学习过程中强化了学习内容,在网络互动平台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热情。

3.校企互动共同开发,携手行业规范进步

搭建校企互动信息网络平台,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促进校企合作创新。通过企业向学校传递市场的需求和信息反馈使学校的教学研究、科技开发更具市场前景;通过学校向企业传递前沿创新的专业信息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各类有效信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传递,校企双赢收益更多。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业参与平台建设增加互动交流。

三、装陈设课程教学信息化发展和应用

篇(9)

企业培训师

岗位要求:根据劳动部的定义,培训师是能够结合经济、技术发展和就业要求,研究开发针对新职业( 工种) 的培训项目,以及根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掌握并运用现代培训理念和手段,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并从事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一个优秀的培训师不但要在自己所精通的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造诣,还要在表达技巧、培训风范、课程的设计开发等方面具有专业水准。

职业门槛:目前国内主要有国家劳动部开展的《助理企业培训师》、《企业培训师》职业资格认证;国际方面的认证则有国际培训师协会的《国际职业培训师资格》认证以及英国剑桥大学《剑桥国际培训师资格》认证等等。

市场薪酬:受所在的具体行业影响,企业培训师的薪酬差别较大。通常培训师的薪水按天支付,每天收入在3000 至1 万元不等,平均每天约在5000 元左右,知名培训师一天的授课费用可高达上万元。

职业前景: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入成本培养员工,对专业培训师的市场需求加大,而目前国内优秀的企业培训师十分匮乏,培训师的身价因此水涨船高。

培训经营策划人员

岗位要求:能把握培训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寻找新的市场商机,策划、挑选满足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组织师资。作为项目负责人,要统筹安排培训项目各个阶段的运作,带领团队开展培训项目。

职业门槛:培训经营策划人员通常需具备3 ~ 5 年的培训工作经验,且对某个行业有深入了解。

薪酬水平:通常与培训项目的运作效益挂钩。

职业前景:培训业竞争日趋激烈,培训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是各个培训专业机构必备的专业人才。因此,精通教育培训业务、擅长培训开发管理的经营策划人才,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具较好市场前景。

现代物流和航运业热门人才榜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航运物流业人才短缺,缺口达60 多万,上海作为全国航运中心,人才缺口占了其中的三分之一。伴随航运物流行业的升温,预计未来10 年内相关专业人才将炙手可热。

单证 员

岗位要求:懂得贸易术语,熟悉货物买卖合同、运单、保单、出口单证流转和操作、结算方式、英文信用证等。作为单证操作文员,航运专业毕业、有工作经验者更有优势;熟练级的单证员,需要具备船代、仓储或与内陆运输相关的实际操作经验,尤其要熟悉航运专业知识,有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入门证书:单证员证书是外贸企业、货代企业,从事单证工作人员的必备要件。上海市对外经济贸易教育培训中心教育培训业热门人才榜现代物流和航运业热门人才榜颁发的《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可作为上岗凭证。

薪酬水平:平均工资一般在2000-2500元左右,入门级单证员1500-2500元/月,熟练单证员2200-2800元/月。

职业前景:据预测,未来5 年,上海单证员缺口在12 万左右。由于单证员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外贸业务结汇的时效和成败,从业要求较高。此外,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外贸业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入外贸、外资企业从事外贸工作,一般都要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单证员的工资涨幅保持在年10%左右,有些公司达20%。

报 关 员

岗位要求:熟悉海关基本法规、监督制度、操作程序、进出口贸易估算,英文良好。

入门证书:国家海关总署颁发的《报关员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有效期为3 年。

薪酬水平:入门级1800-2000 元/ 月,熟练级3800-5000 元/ 月。

职业前景:未来几年内,就业市场对报关员的需求将有数十倍的增长。报关员的工资涨幅一般在年10%- 20%以内。

国际货运员

岗位要求:能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懂得国际货运知识、国际海上货运实务、国际航空货运实务、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等知识。

入门证书:商务部施行货代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由商务部颁发的《国际货运员证书》,全国通用,有效期为5 年。

薪酬水平:2500- 5000 元/ 月。

职业前景:仅上海就有货代企业2000多家,货代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货代企业数量将快速增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

物流经理

岗位要求: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掌握商品配送、资金周转、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了解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管理、服务标准,能在现代物流中负责宏观决策、战略管理、策划营销、经营运作、诊断咨询等工作。

入门证书:目前,国际的物流相关证书有ILT 物流职业资质证书、美国注册物流师CTL 证书。

薪酬水平:物流经理的平均年薪大约在7 万元左右。

职业前景:在未来7 至10 年内,国内物流业中高级人才严重匮乏,缺口高达600多万,其中北京缺40 万,上海缺60 万。中国正处于物流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由于直到2000 年,北京物资学院和西南交大才开设了国内首个物流相关专业,因此物流行业的高端人才非常热门且颇为紧缺。

信息服务业热门人才榜

根据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到2010 年,将初步建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联系国际化,结构合理、高效、综合的信息服务体系。届时,从事信息服务所需人员将达700-900 万人。因此,信息服务人才将是未来人才市场的一大热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信息服务业包括:社会调查业、信息处理业(计算机服务,数据处理业,数据库服务)、信息提供业(咨询、广告,出版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公正业,律师事务所)、经纪业、公共信息服务业、其他信息服务业。鉴于信息服务业涉及范围十分广阔,在此列出的热门岗位主要集中于信息处理业。

软件开发工程师

岗位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两年以上编程工作经验,了解J2EE 相关知识技术;至少熟悉一种应用服务器;熟练掌握C(VC++) 语言,具有Java 开发经验;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熟悉网络知识(TCP/IP 族协议) 和网络编程者优先;除了这些软件设计技术基础外,还能够以“ 架构师” 的角色去了解整个流程,主动发现并协同解决问题。

入行门槛:软件设计的证书很多,相对来讲,比较权威的有NIIT 认证的软件工程师、微软认证的软件工程师,而由国家人事部与信息产业部共同出台的中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水平考试,是国内唯一的软件专业考试,也是国家认可专业技术资质。

薪酬水平:年薪6―15 万元

职业前景: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信息的储存与传播将会越来越依赖电脑与网络,所以,针对信息储存与传播的需要而开发的应用软件将会越来越多。因此,软件开发人员肯定是才市上的热点。但专家指出,由于人员良莠不齐,未来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酬可能呈两极分化趋势。

系统集成工程师

岗位要求:计算机或通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1 - 2 年以上参与大中型系统项目建设实施工作经验;熟悉Unix 操作系统,具有IBM、HP、SUM 等小型机的安装、配置及维护经验;熟悉Oracle 数据库,掌握Cisco路由器及交换机的配置和系统排障技术。

入行门槛:这一行的认证主要有两个,都是厂商认证:一是微软认证系统工程师(MCSE) ;二是思科认证资深网络工程师(CCNP) 。

薪酬水平:年薪8―20 万元

职业前景: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再到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但系统集成人才一直是IT 人才链上的软肋。所以,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数字通信工程师

岗位要求:一般需要硕士或以上学历,集群通信、移动通信、数字通信相关专业,熟悉数字通信、计算机软件,网络开发等技术,有通信技术领域与数字传输、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具有ISP 营运经验者优先考虑。

入行门槛:这个职业并没有相关的认证,但在相关的职业领域内,摩托罗拉全球职业认证以及信息产业部的《通信工程师资格证书》都是入行证书。

薪酬水平:年薪10―25 万元

职业前景:信息的有效传播是信息服务业最终目的,数字通信现在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数字通信工程师是眼下是最热门的人才。信息传播正在向更方便、更快捷、更集束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能够提供把这些趋势转化为可利用的技术的数字通信工程师会是以后信息服务业人才的热点。

旅游业热门人才榜

随着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中国的国际化开放式旅游概念已经形成,旅游业正朝着世界先进水平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空前高涨。从智联招聘网调查的数据来看,旅游业与房地产、医疗行业同为网上招聘大户。

高级导游

素质要求: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要至少懂两种语言,尤其是一些小语种;熟练掌握旅游管理知识;懂得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能独立承担市场推广和培训的重任;能够进行旅游策划、项目开发、组团调度;具有同外国领事馆打交道、在异国他乡有迅速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薪酬水平:年度底薪3-5 万元,其年度变动收入(小费、提成等额外收入)约3-10 万元。

职业门槛:导游资格证、导游证等。

职业前景:高级导游被称为旅游业中的金领职业,目前全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合格导游仅8 万多名,高级导游仅几百名。对于渴望拓展市场生存空间的旅行社而言,高级导游已成为一将难求的奇缺人才。

酒店高级经理

素质要求:熟悉旅游市场动态,把握市场发展趋势,在确立市场定位等决策层面上具备判断力;精通业务,懂管理,能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国家有关宏观政策,了解战略管理、品牌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善于决策、协调和改善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掌握现代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具有现代市场营销意识,了解饭店集团经营和连锁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饭店业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知识和运作方式,具有国际管理能力;懂国际惯例,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强。

薪酬水平:年薪15-35 万元,涉外高星级酒店的薪水可能达到50 万元。

职业门槛:经理资格证、饭店业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证书等。

职业前景: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催生一大批酒店,需要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参与经营管理。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旅游涉外酒店8000 多个、星级酒店 3000 余家。目前,全世界已有近20 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北京、上海两地投资或管理高星级酒店,每年都需要数以千计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从内资酒店的情况看,也是如此,如锦江国际集团在未来3 年内将新开200 家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缺口达5000 人。

航空票务主管

素质要求:必须熟悉旅游市场,有丰富的国外、国内游组团经验,熟悉报价和线路操作;具有创新理念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和客户资源;有丰富的票务市场销售渠道,在航空票务方面具有优秀的控票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报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票价;人际交往能力强,能同协作单位保持良好的关系;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及工作责任感,能承受工作中的巨大压力,应变能力强。

薪酬水平:年薪约6-9 万元

职业门槛:暂时没有

职业前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出门旅行、公干。尤其是旅游旺季,各航空公司的机票常常是“ 一票难求”,而掌握丰富资源、熟悉票务运作流程的航空票务人才便成为各票务公司争相挖取的对象。这些人常常会为公司最便捷、最低廉地拿到国际航班的机票,为公司节省经营成本。

旅游项目高级策划经理

素质要求:有旅游总体规划、旅游项目详规、旅游项目控规、旅游项目整体策划等相关工作经验;策划并组织过全国性大型市场活动;熟悉展览、公关行业基础业务;与国内旅游媒体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对国内旅游业发展有深刻理解和认识;旅游策划经理作为新型复合型创新人才,需具有旅游项目、区域经济、房地产、投融资、营销及媒体策划等一种以上专业特长,并且要知识面广、思路活跃、口才好。

薪酬水平:平均年薪6-15 万元。

职业门槛:国家级普通话导游证、国家认证旅游职业经理(经济师)等。

职业前景: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企业目前非常缺少熟悉旅游行业的项目策划人才。据统计,目前65% 的企业急需旅游项目开发、策划人员,约80% 求贤若渴的企业招聘不到优秀的策划人才。专家预言,旅游策划将成为21 世纪发展前景看好、收入丰厚、就业最为稳定的热门职业之一。

出境游业务经理

素质要求:其工作内容包括进行境外旅游策划、项目开发、组团调度以及同外国领事馆打交道等。因此,必须熟悉出境游的各项服务标准,对出境旅游的详细流程了如指掌;至少具有3 年以上从业经验,外语流利;能够独立承担、策划旅游项目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0054-04

信息技术在当前的变革中,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认为,每个企业都要有一个大数据的战略,有的话,你会在数据鸿沟的右面;如果没有,可能就在数据鸿沟的左边,这样企业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差异。面对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产业必须适应新兴技术的发展,并与之融合、再融合。

1 教育信息化对出版产业的深刻影响

众所周知,出版产业中最核心的板块是教育。行业人士都清楚,当前中国的传统出版行业中70%的产值都是由教育出版贡献的。根据《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要)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出版单位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10位中,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教育类出版单位占据了半壁江山。从各个省的出版情况看,也是如此。人口多的省份,相对来说出版产业规模就比较大,究其根本,也是因为学生人数较多。因此,教育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1 挑战――由内而外

随着全球性教育数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数字教材、数字教学资源和出版服务将成为未来教育出版的主战场,教材教辅图书的生产、提供和服务的方式势必发生革命性变化。从发展趋势看,传统出版社提供的纸质教材单一产品形态,以及一年两季的征订销售方式等已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是系统的变革,从产品的设计思路,到内容的呈现形式、介质和载体,再到分销渠道、服务平台和盈利模式等都与传统的图书出版不同,因此对传统教育出版造成很大冲击。

2012年,244岁的《大英百科全书》停止了纸质版的出版。近两年,从《牛津词典》到《纽约时报》,大牌新闻出版商不断放出要停止出版纸质读物的风声。在维基百科的冲击下,《大英百科全书》无奈倒下。或许所有的传统读物,都将面临一场“维基百科们”的狙击。在互联网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今天,中小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已经不是去查阅《新华字典》,而是打开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就能即时获取所需的知识。遇到不会念的英语单词,不再查电子词典,而是用点读笔一点,马上就能听到纯正的发音;遇到不会做的数理化题目,已经不需要打电话询问同学或者老师,只需要联网与网络上的名师视频即可。技术的变革让教育出版从服务模式上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传统出版行业还在死死抱着教材教辅这一简单粗放式的出版发行模式,势必被新兴的技术“拍死在沙滩上”。在这种境遇下,国内很多出版集团纷纷“抢滩”数字教育,电子书包应运而生。虽然在一段时间内,教育信息化还不会对传统出版产生足够致命的冲击,但传统出版面临的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体挑战已深入骨髓,迫使每一家传统出版单位都不得不严阵以待。

1.2 最大的挑战――人才问题

从当前的形势看,教育信息化对传统出版实质上的冲击还不是很明显,但不出三五年,传统出版编辑就会慢慢感到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条件下的各项工作。传统案头工作中只会看稿子的编辑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既懂技术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才是时代的需求。如果这个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传统出版就会逐步陷入“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的尴尬境地。

1.3 机遇――由外而内

挑战和机遇总是并存的,挑战越大,机遇也就越多。虽然教育信息化的日新月异对传统出版造成越来越多的冲击,但作为在教育行业“深耕细作”多年的出版行业,仍然掌控着数字化教育领域的主动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012年,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加快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大力打造政府主导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要实现上述种种,没有强大的教育内容做支撑,各种平台也好,手段也罢,通通都是摆设。而恰恰传统的出版单位,特别是教育出版单位,在几十年的出版实践中,积累了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必须了解到:出版与教育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在数字化环境中,出版工作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意义将依然存在。拨开“数字化迷雾”,数字化教育出版的本质仍然是出版,各种终端设备取代传统出版的纸张,数字技术取代复制,网络传播技术取行,这些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编辑出版工作对知识内容的聚合、加工、提炼在数字时代将始终存在,并将更加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8年由湖南出版集团与深圳华为技术公司合资成立的天闻数媒科技公司,就是传统出版内容与先进技术结合的一个典型代表。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教育出版仅限于教育部门,只和学校打交道,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让传统出版将业务面拓展到技术研发部门、硬件生产部门、系统集成部门、平台建设部门等出版的,大大拓展了教育出版的外延。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所广一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过,未来各种线上的课程教学、课外辅导、家庭作业、虚拟体验等方面应该会有盈利前景。另外,在各种移动终端上的应用会越来越丰富,比如教育游戏、电子书、案例库等,尤其是手机上的应用可能会是教育出版盈利的突破点。

2 安徽出版集团在教育信息化出版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2005年底安徽出版集团成立之初,就把教育信息化出版方面的探索作为集团新兴业务模式的一个核心板块,由分管老总带领以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为主的多家单位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经过多年的实践,安徽出版集团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教育出版模式。这里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安徽的教育出版在全国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省份:首先安徽没有自主教材,也就是没有任何可以依托的“源”,这给出版集团的数字教育开发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其次安徽的出版和发行是独立的,这让出版集团在新产品的推广上也遇到一定的政策壁垒。但这些并没有阻碍安徽出版集团在数字化教育出版上的前进步伐,反而更促进出版集团在新一轮的教育市场分割中积极抢占更大的市场。

总的来说,安徽出版集团的教育数字出版实践可以总结为:充分孵化,汇集平台,形成品牌,全面推广。

2.1 孵 化

依托时代数码港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的“教育数字出版研发与示范基地”,搭建教育云计算中心、数字教育培训中心、教育产品体验中心。全面整合集团公司教育资源,实现科研技术集成创新,形成教育出版信息化产业示范应用。当前安徽出版集团内部已基本形成以时代新媒体出版社为龙头,以安徽教育网络公司和安徽时代漫游公司为主力的多方位布局,分别在视频教育、电子书包、数字校园和幼儿互动教育等多领域拓展。

2.2 平 台

依托安徽出版集团与安徽省教育厅联合创办的“时代教育在线”,搭建教育数字出版云平台,建立面向区域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两级云平台服务体系,实现与政府主导的省级教育云平台的互联互通。

2.3 产 品

经过多年的探索,安徽出版集团形成了多方位的产品线。

2.3.1 无纸化教材的开发

针对来势汹汹的电子书包,安徽出版集团早在2009年就开始立项“无纸化教材”的开发,并被省发改委列入安徽省861项目,现在首套无纸化教材――初一《信息技术》已经开发成功,正在16个地市的学校进行试点。地理、历史、生物等科目也已经立项,正分步骤开发和学校试点同步进行。

2.3.2 时代e博・智慧校园

安徽出版集团围绕学校搭建自主管理的分平台,提供“云+端”技术集成研发和教育资源数字出版双重服务,以“创新服务模式,共享教育资源”为建设目标,重点为学校提供应用服务。目前这个系统正积极与人教社的数字校园系统进行嫁接,形成具有安徽特色的地方版“数字校园”。

2.3.3 时代名师堂

集团旗下新媒体出版社作为国内首家主动从传统音像出版单位转型的出版社,近几年整合省内外一线名师的资源,利用先进的演播设备,自制了大量的优质教育视频节目。内容涉及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历年中高考经典题型的讲解等。经过对这些视频的各种技术加工,逐步形成了以多屏融合的“空中课堂、在线课堂、移动课堂”为一体的内容库。

总的来说,安徽出版集团结合数字教育产业特点,重点围绕技术集成创新、教育资源编辑策划、硬件设备集成应用和市场运营推广,形成了支撑数字教育产业的四大业务板块,拓宽了数字教育产业链。

2.3.4 推 广

教育信息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前的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更改变了传统出版行业的市场推广模式,以前单纯的跑学校找模式不实用了。安徽出版集团在市场拓展上也是积极寻求突破,另辟蹊径,以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等方式形成新的市场诉求。比较典型的有:全国出版领域首款平板电脑――少年派名师教育平板,已经推向市场两年多时间,销售一直很好;与移动运营商合作“数字校园”,实现教育的全面增值服务;开发基于互动点播技术的“教育频道”,在电信、广电的双向网络上进行付费点播,已经实现在多省份接入运营;通过自主的技术开发,针对社会教育推出了自助式点播系统。全国首套学生心理健康自助交互式咨询系统已经在合肥一中等名校试点,里面不仅结合国内知名心理专家的海量内容,还有美国当前最主流心理专家的内容。以上的推广模式,都是基于安徽出版集团海量的内容体系,而且这些内容均为该集团所独有。

3 对出版产业全行业应对教育信息化的思考

客观地说,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对出版全行业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更是积极的。曾几何时,人们对电子书包的认识仅限于电脑终端等硬件取代纸介质图书,因此传统出版的业内人士处于害怕失去教育这个主导出版行业主要利润支柱的恐惧之中。从最初的抵触情绪,不愿意接受教育信息化对传统出版产生的变化,经历漫长的纠结过程,才意识到唯有从思想上彻底转变,积极适应教育信息化对传统出版带来的影响,最终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

3.1 不惧怕,不抵触,积极应对

安徽出版集团在3年前就在人才上特别是数字出版的复合型人才上进行布局,这两年又大胆创新,提拔了一大批70后、80后干部,让他们充实在业务一线;给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去闯、去干。

3.2 急不得,缓不得,分步实施

从宏观上说,教育信息化要想全面在出版行业有所建树,最重要的还是要得到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作为出版行业最大的教材板块,目前仍以政府采购为主,而各种新型的信息化教育产品,要想纳入国家采购的范畴,从操作层面来说还有很多的问题。

3.3 丢不得,乱不得,内容为王

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汹涌浪潮,传统出版决不能乱,要胸中有丘壑,更不能把自己擅长的内容策划整合等优势丢失。从长远来说,电子书包也好,教育平台也罢,最终都需要海量的优质内容方可落地生根。

3.4 左不得,右不得,适时整合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全新的产业链,不可能是一两个行业所能完成的,比如技术开发商、渠道建设商、硬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都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这也是当前很多行业都介入电子书包开发当中的缘故。但从各个省实施电子书包的情况看,只有整合成一个完全的产业链,方可顺利实施。所以出版行业要介入到技术商到硬件生产厂家,深度整合,形成合力。

4 结 语:对政府主管部门的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关乎国家大计,关乎子孙后代,作为国家主流的传播阵地,更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把好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关。从近五年来电子书包发展的各种现象来看,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尽快制订相关政策并给予大力支持,要明确标准、规范管理。

一是确定标准。教育信息化也好,电子书包也好,现在都是莫衷一是,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都说自己是电子书包,但其实是不是真正的电子书包,恐怕全国目前没有几家能排得上。政府部门应确立电子书包和教育信息化的标准,确定准入门槛。

二是规范管理。对于开发电子书包和进行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的企业和单位,政府应确定主管部门,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参考文献

[1]陈伟,徐建华.试论我国出版业融资的基本环境[J].大学出版,2004(2)

[2]汪湛彬.浅谈全媒体时代出版编辑的流程再造和文化责任[J]. 新闻世界,2013(7)

[3]唐乘花,张波. App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技术应对[J]. 科技与出版,2013(6)

[4]马艺波.数字出版环境中的编辑思维[J]. 新闻爱好者,2012(15)

[5]赵杰.浅析数字出版背景下的业务流程再造[J].新闻传播,2012(7)

[6]吴永和,雷云鹤,马晓玲.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应用需求研究: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5)

[7]周荣庭,谢广岭.云出版: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的理念构建和方案设计研究[J].中国出版,2013(10)

上一篇: 技工学校劳动教育 下一篇: 传统文化中的礼仪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