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历史大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历史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根据三观和综合能力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且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种关于探讨历史的本质能力。所谓历史能力,实际上分为表述、分析和辩证三种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三种能力,历史素养才会有较大的提升。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历史进行学习研究,为历史研究界的发展埋下深深的伏笔。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构成一方面是历史知识素养,掌握充足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一个实践方式必须要用历史知识作为保障。另一方面是历史意识素养,意识是不经意间形成的。比如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要求学生学习相关历史,而初中生每周大概会有三到四节历史课。经过教师对历史的讲解,学生有了初步的历史知识素养。在新时代里,出现了许多以为题材的电视剧,通过观看历史影片等方式,耳濡目染下,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会逐渐的得到升华。
二、初中生历史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一)培养初中生多元化的目标导向初中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特性,多样化的观点等待学生一一探讨,这便是它的主要特点。初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唯有把历史教材作为辅助基础,丰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去设置多样化的目标,更加有层次的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历史。想要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就应当使用多元化教学,适当采用图片、视频教学等与时俱进的方法让学生对历史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习题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即为锻炼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需要获取答案就必将对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从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外部因素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分析出最终答案。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要想高效率的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首先就是要教师对课本教材有足够的了解,打好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框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授课,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初中生的思维在这个时候尤为活跃,但可能因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而产生错误的思想。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新课标下需要学生掌握这个历史案例。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很有可能对日本产生极大的仇恨意识。如果遇上教师不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将会否定所有关于日本的东西,形成极端的思想。这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指导学生正确辩证的看待历史,告诉学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日本也有许多突出的成绩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不能因为过去而否认日本杰出的地方。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31-02
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历史课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尤其是在对于一些历史发展变革的事情。这就导致了学生在上课期间没有太好的积极性和学习性,从而造成成绩下降。所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历史课堂的气氛问题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重要起来。我们通过对有关资料的了解和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分析,得出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作用。
1历史故事的重要性
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非常简单,并且有着很好的效果,具体大概有以下几点:
1.1历史故事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状态。
初中的学生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养成,学习的态度也不是特别的积极,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虽然不好学文科,但是学生的求知欲在这一阶段是人生的最高峰,所以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引用历史故事来赋予到课堂内容上,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也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1.2符合教学内容
在现阶段的课堂教材中,有着大量的故事,除了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以外还有很多富含各种特性的知识点,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除了要将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外还可以引入适当的历史故事来对其他的知识进行传授,从而使课堂授课更加生动,并且更加通俗易懂。
1.3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
作为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如果在历史课中能够将古代典型人物的历史事迹加以讲解可以从客观上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引导,这样除了能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能让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形成,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2历史故事应用的方法
2.1课堂小故事教学化解难点
例如,在对"半殖民半封建"这一概念进行讲解中,如果单纯的从概念入手,那么学生在理解上就会更加的抽象,这样在课堂上能够真正了解的学生就比较少,这就达不到教学目的。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课堂授课中加入一些能够表现出当时社会情况的故事和史实,比如加入当时的公租界等相关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课堂之中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这样这种课堂难点就不算难点了。
2.2在课堂中利用历史故事进行结尾
在课堂授课中,可以利用一个小故事或者相关的信息进行结尾,这样既能深刻的提升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点,还能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使其能够自发的对课堂知识进行回顾。这样学生在对于一些自己在课堂中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可也伴随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自己进行理解。比如在对于商鞅变法的讲解中,本身这一举措可以对秦国的国力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商鞅变法的最后商鞅却被秦王施以极刑,所以很多学生会产生一种英雄末路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形,可以在讲解之余将商鞅被秦王的士兵追杀时,逃入到客栈之中,但是客栈掌柜却因商鞅颁布的法令而没有接纳他。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就算商鞅死了,他的法令还是执行了下去,没有废除。
2.3通过历史故事开始授课
一节课教学能否让学生学到知识,在课堂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课堂的开始就要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精神高度集中在课堂内容上。例如在对于《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节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故事加以讲解,从而使学生们在刚开始就被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情节引入到课堂中去,再通过秦朝的发展将"伐无道"的前因潜移默化的教授给学生。并且通过引入悬念,让学生产生"诛暴秦"的疑问,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的进行学习,从而完成课堂教学。
2.4选择故事的条件
如果要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通过历史故事相结合的办法可以有效实现。但是在历史故事的选择上是非常重要的,否则非但不能有提升效果,还可能引起学生走神的情况。所以在故事选择上基本要参考以下这几个条件:
1. 真实性。真实性就是指故事的真实性,这是历史授课中对于历史故事引用的首要条件,因为如果自行进行杜撰,那么可能当时的效果比较好,但是课后学生了解了真像后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所以为了杜绝此类问题发生,必须保证所选择的故事的真实性。
2. 趣味性。趣味性是指在历史故事的选择上要选择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进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并且在对于故事的讲解时要生动有趣,不能单调乏味,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学习劲头。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中,无论是在课堂的任何一处,都可以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引用来达到提高课堂学习率的目的,并且在现代的中学教育中也可以体现出来,使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由于长期以来未摆脱“副科”地位,历史教学往往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的状况,教师上课只把知识点一教了之,根本谈不上学法的指导,学生则认为学不学无所谓。这种现象,严重妨碍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造就。从初中历史教学“三大任务”来看,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教为先导,学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视野。
根据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应把学法指导的重点放在准确深入地把握教材和联系实际两点上,前者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后者教会学生如何有效“迁移”。
一、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读书的关键在于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中的知识点和知识体系,即对知识的驾驭程度达到微观在握、宏观在胸,纵横驰骋,运用自如。学生在这方面往往存在:知识点归纳不科学、不完整,比较注重机械记忆,忽视真正的理解和分析,缺乏知识的前后联系,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等问题。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通过学法指导课,在宏观(即知识体系)与微观(即知识点)落实上下功夫,指导学生做到两点。
1.做好纲目教学,纲举才能目张。读史先读纲非常重要,只有记住纲要,才能掌握历史的发展线索,把握知识体系,达到“宏观在胸”。因此,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教师不必急于上新课,应该来个“开幕式”,向学生讲三点:一是本学期历史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即教材的框架,明确其起讫时间,主要章节目录,粗略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名称,留下悬念,为学生获得系统巩固的历史知识提供前提。二是阅读“说明”部分。现行初中课本中第一页就是“说明”,它告诉学生课文体系、课时安排、标记符号及注意事项等。三是介绍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工具,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把握教材内容系统性、了解历史发展最基本线索的基础上,重视每节课的纲目,层层推进知识体系的落实。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每一节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言,教师要注重对提示语言的教学,使学生对本节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在板书上要精心设计,尽量做到条理清晰,能够简洁、明了地反映本节课的框架结构。
2.以纲带面,指导学生细读课文。历史发展线索是由许许多多历史事件串联而成的,掌握纲要是读史的前提,准确掌握史料则是读史的关键。要使学好历史知识,必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求学生在领会整体教材的基础上,分课进行钻研,注意一课教材内容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地位及前后知识的联系,避免学生把某一历史现象孤立起来,产生片面的理解和知识上的支离破碎;二是对教科书中重要内容的字句作一定的推敲,动笔圈点,反复阅读,以便确切地理解历史现象并准确地总结历史概念;三是注意对教科书插图的钻研,因为这是教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好了这部分内容,还会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四是深入钻研课本习题,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知识迁移的方法
知识的迁移过程就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指导学生的知识迁移。
一是课文中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其目的在于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融会贯穿,深刻理解,全面掌握。例如学习完“”,可指导学生找出其与“维新变法运动”的联系;学习完唐朝对西域地区的有效管辖,可指导学生联想西汉与西域地区的联系,等等。
二是课文知识与现实热点之间的迁移,即联系实际。联系实际是各科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现象本身,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的规模,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解释或回答当年许多热点问题。如讲到了民族问题可联系“波黑冲突”、“南联盟问题”、“巴以冲突”;讲到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可联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由李登辉的荒谬言论,联想到台湾在历史上与祖国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阳谷,陈风主编.中学历史教育文萃.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柳菊兴主编.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借助视听资源,加强感官刺激
多媒体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已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但多媒体不能仅仅作为呈现课件的工具,教师要充分利用它的优势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学生对历史知识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在于历史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时太遥远,学生没有足够的意识和需求去了解历史,也没有感受到历史事件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有效利用多媒体能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的优势,给学生呈现更加具体、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更为生动的学习资源中开展历史学习。
例如,教学“三国鼎立”时,教师可选取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片段,并通过概念图的形式整理出这三人身边的亲近之人及与他们的关系,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三人的性格特点及大概情况。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内容分析这三人在当时成为一方豪杰的原因所在,并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人,说出原因。通过观看和分析各类影像资源,学生既能直观地了解人物特征,又能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深刻认识,从而跟随教师的引导主动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来。
二、提供阅读材料,推进情感体验
通过生动有趣的视听资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提供更多趣味性强的阅读资料,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历史教材上的内容有限,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教师可以在网络资源中适当选择一些关于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深入了解,从多个角度了解历史人物。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教师最好能结合重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思考历史人物在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并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与品质特征,对一些优良的精神品质进行深入探讨与学习。
例如,“秦王扫六合”这一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秦王统一六国的一些举措。教师还可以搜寻更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参考阅读,帮助学生了解秦王对当时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分析其历史背景。另外,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小故事,比如秦王建造阿房宫、长城、兵马俑等。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依照阅读材料试着分析秦王某些行为的原因,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与事件。
三、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维
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是为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作为文科类课程的历史学科,是特别凸显学生主观意识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意识来消化课程内容,这样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教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历史人物会有更多自己的理解,能够明辨是非,提高思想认识。
一、以“趣”激活历史课堂
历史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初中学生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阶段,这就决定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了。为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
(一)优化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导入艺术。成功的导语能够承上启下,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如:讲授古希腊的历史时,就可以借着奥运会的相关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古希腊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二)创设情景,以情求趣。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强,但是对于久远的历史难以感知,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和视频,创设丰富的情境,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
从教以来,我很注意收集整理一些历史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中国现代史有很多记录片,如果采用记录片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很容易调动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容易直接感知触摸历史。举例说,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观看记录片“召开”、“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形象直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也可适当采用颇受学生欢迎的flas。我主要使用过《烽火戏诸侯》、《完璧归赵》、《清明上河图》、《爱我中华(56民族图片展)》、《七子之歌・澳门》、《乡愁》、《台湾,我的兄弟》等flas,flas配合歌曲(或者朗诵)、绘画或图片,往往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文史结合,渗透时事。讲《“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那一课,我及时把它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谈谈他们哪些事迹感动了你,课后去做一件感动别人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意文学、关注时事,在课堂教学中处处结合文史、渗透时事,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实际与生活不远,历史实际与现实不远,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
二、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历史教学关键在更新学习理念――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要让教学的第一主体即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步,就算教师再怎么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没有太大效果的。
(一)课前预习必不可少,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课堂上给时间预习,也可以是课外时间的预习;可以就某一事或某一人进行评价性地预习;可以研究某一时期的得失,也可以考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预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多样性的预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至少选择一种方式预习,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预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预习既做到了学生先入为主,又逼着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历史课堂要让学生“多问”。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思维活跃,那样必然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怎样让学生敢问呢?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其次,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肯定少否定,让学生经常品尝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再次,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提问。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要问”。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设置问题情境可采取以下方式:⑴利用直观方法(多媒体、投影、挂图等)设置问题情境;⑵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的时事焦点设置问题情境;⑶利用对某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设置问题情境等。
3、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增强学生提问能力。掌握提问的方法是会提问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巧妙设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学会提问方法,掌握提问技巧,让学生“善问”。
(三)注重探究,历史课外活动不可或缺。历史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应提供较多的机会让学生尝试体验阅读、操作、表演、编辑、综合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我设计和开展了下列活动:
1、办历史手抄报:将小报内容与课本紧密联系,既让学生锻炼了能力,又对学生的考试有利,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2、《讲成语故事,学历史知识》的活动课:通过演讲或表演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3、《展示五彩缤纷社会生活》一课:让学生自己分成衣、食、住、行四个部分进行展示,在谈笑间学生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同时领悟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
4、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选择题复习:这种小组比赛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历史教学从课内到课外的“动”的各个环节并非相互孤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动”。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历史情感,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59-02
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的策略对高中历史教师十分重要。历史新教材总体编写思路是遵循文明史和全球史的线索,以“模块+项目”,关注中国对外关系史和历史之间,采取必修与选修课程结构的协调。内容系统设置模块相对独立,整体集成。而这种新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变化都很大,与教师和学生的现状相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本文提出主位历史教学设计应考虑和注意的许多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一、学生对专题史学习状况的适应情况调查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笔者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他们不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高中历史知识不扎实或者新课程对高中生在历史知识的基础上的估计太高。中学历史教材新课程也打破了历史教学方式的历史,有大的跳跃,初中和高中历史新课程知识之间的过渡太陡,像爬梯子一样。二是新课程历史教材没有系统的思维方式。老师经常上完一个单元(一个题目),学生没有理清头绪,在头脑里一片混乱,然后开始学习一个新的话题。对学生来说,形成正确的时间和空间概念是很困难的。课程内容太专业,学生的学习任务太重。
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1. 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机衔接、有机整合必修模块,树立正确的时空观念
现在我国初中和高中课程的标准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初中阶段对学生历史方面知识的要求还比较低,课本的编制都是按照历史知识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顺序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凝聚性知识体系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到了高中以后,由于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所以高中阶段的课本编排打破了时间顺序和空间的顺序,开始学习专题史,在所学的专题上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能力。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好高中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可以降低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的弊端,与此同时还可以减少专题史缺乏系统性的弊病,更可以充分利用通史体和专题体的长处,让其优势互补,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和便捷。
然而,仍然有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就没有学好历史通史的知识,到了高中学习历史通史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有一定的难度。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好历史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时间逻辑是学习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重中之重,不可替代。一个好的时间逻辑,可以让历史知识的学习更加便捷。比如说,老师在传授“”对“”的影响的时候,如果没有时间逻辑做铺垫的话,就可能出现事情倒变的情况,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历史,对于专题内容的安排一般情况都是按照时间前后的顺序来排列的。比如说,在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从整个夏青王朝大致的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时候,学生不仅学到了爱国的精神,还可以从1840年至1945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历史事件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事迹按照时间的顺序描述出来。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是按照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的一本课程,但是其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严密的时空观,对于学困生更没有办法学好了。
所以,老师在每一堂新课中,都要以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铺垫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这样就让学生回顾到初中的历史知识,对知识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学新知识的时候更容易,教学效果突出。比如说,老师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商业的发展”的时候,课文是按商―周―隋唐―宋元―明清介绍商业发展的,这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历史兴趣的衔接。其次,教师可以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关注专题纵向和横向知识结构的相关性,加强学生对历史空间观念的认知。
2. 科学处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历史学科功能
在过去的历史教学当中,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专门将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单独地提了出来。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作为主体,思想情感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附属品。然而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人文素质作为出发点的,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对知识和技能同样注重的同时,还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不仅要求老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明确提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的情感内容。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给学生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态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有三个目标,第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第二知识能力目标,第三知识过程方法目标。这三个目标共同构成了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同时也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要注重过程,把方法作为一个手段,同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和能力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非常的不稳定,有时候是积极向上的,有时候是消极低下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在情感上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态,有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状态,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学习好高中历史知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老师一定要落实知识的传递效果和技能知识的展现。与此同时,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进步,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现新课改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改理念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实施教育的根本,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一个连翘,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碓矗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历史教材来说,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和充分利用,那么其作用是非常大的。那么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一定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灵活地作用,让教材成为一种循环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说,利用教材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要对历史原因的进行探索,有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方面进行探索。其次,要理解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这些基础上,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对历史事件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与学习。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在授课教学的过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消化掉当堂所讲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本中的内容的同时还要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理特点,调整整个教学的体系,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定向给学生辅导,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张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2,(1).
[2] 向丽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 2013(18):128-128.
[3] 韩丽群.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J].网络财富,2009,(11).
[4] 陈仲丹.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5] 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性质中,第三条明确提实践性:本课程强调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其中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学习的重要。
今年九月开学之初,本人上了一堂初一社会的公开课,内容是《等高线地形图》。在备课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重难点,因此主要考虑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往年上课也不能说这课讲的不细,但就是学生的掌握不理想,从反馈中发现最多四分之一的学生能掌握而已。于是就想着要找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掌握。但教师的讲解、图演实在没有可太多更新的地方,以前就是不管老师讲的再多,都效果不显著。那好,这次就想教师少讲,准备让学生自己学为主。根据这个想法,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主要突出学生的自主归纳,小组讨论,解决难点,老师从旁辅助。
在课堂上学习等高线地形图首先要掌握海拔与相对高度二个概念,这次没有直接学概念,而是用一张海边有小山的图,出示了A山顶300米,B山顶200米的二个海拔,然后让学生自己说对海拔的理解,学生很快就说对了,接着的相对高度也迎刃而解,从紧跟的反馈来看,掌握的比以前直接告诉他们概念一点也不差,看来学生能力是有的,就看老师放不放心放手了。有了这个垫底,接着引出等高线也轻松了很多,然后播放了等高线地图的绘制过程,学生在看后分小组进行了讨论,相互交流。很多以前需要老实反复讲解的知识点,都在学生讨论后的回答中一一自己解答了,在陡坡、缓坡、山脊、山谷、陡崖、山顶、鞍部概念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教师准备的拆解的等高线图与立体图的对照,能说出个大概,但具体的表述需要老师更正。在最后的练习提高中,用了中考中的等高线题,反馈掌握程度,结合课后作业,发现学生有一半不到点的掌握不错,比原先的四分之一有了不小的进步。
在课后的组内交流中,老师们对这一方法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学生讨论中还是有一部分没有参与,表现为说不上话或说笑,投影播放的等高线绘制过程不够清楚,老师的组织有待加强等等。在后面的其他班上同一内容时进行了改进,确实效果有所提升。
通过这次公开课的尝试,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开始有意识多放手,让学生发挥。其实这就是说了很久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只是以前一直认为在初一地理教学中使用意义不大,很少用,或者用了,但不敢放手。
通过这次公开课及接下来的教学体会到了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在初一社会课教学中是可行的。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并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大致归纳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不利因素有以下这些: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学习动力
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通常被排除在所谓的主课之外,中考有分数,但单门还比不上体育的分数。导致有的学生对它不重视,学习它的目的不明确,往往敷衍了事,再加上上课如果教学方法单一,死气沉沉,学生在学习动力上更加缺失,自主性学习成为空谈。要想学生主动学习这门课,就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的,激发动力。
二、自己有学习的要求,但缺乏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课堂上总有这么一批学生,上课是很认真专心的,但回答问题总不能答到点上,作业、考试反映也不理想。他们有学习的想法,只是不能适得其法,特别是历史与社会这门课,需要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造成这种结果是因为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他们缺少适当的启发指导,往往知识的学习中总有一层捅不破的膜,特别是像初一这样的社会地理课,想不通、不会就是迈不过去,当然里面也有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看他学的累,但自己不放弃,老师就更加不能放弃他们。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们的自主性学习需要同伴的激发和帮助。
三、矛盾的学生群体,曾经学习努力过,但多次失败,对自己缺乏信心
这种学生群体中是少数,但也存在,曾经的多次尝试没有结果,他们学会了掩饰自己,学习上表现为漫不经心,不在乎,但却很在意老师同学对他们的评价;想要表现,但又怕出错(出丑),矛盾的存在是他们的特征,老师的要求他们会去做,但做错了或没完成又会找各种理由。其实会找理由给你说明他们还是在乎的,只是不知道要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对他们来说成功的体验更为重要。
影响学生的自主性因素还有很多,有自身内在的也有外在的,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加以引导。当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生理的变化,独立意识在增强,但由于小学六年来的被动学习方式影响,缺乏主动学习的尝试。面对这届学生,由于生源关系,普遍表现为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都不能按时完成,但孩子的主动性发展是自然规律,只是表现在用的不是地方,老师需要加以引导。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一、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法,改进教育手段
常言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亲近他的老师、喜欢他的老师,他们才能喜欢上他的课,才能对他讲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本人深有体会,班上的偏科生有些就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这门课,曾经遇到过几位其他课都不要学,但偏偏社会课却学的很好的学生。
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以丰富有趣、生动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总会通过变换教学方式、创造问题情境,改进以往旧规则,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上等高线地形图,也可以让学生分组准备沙堆、透明塑料片等物品,自己动手进行绘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较强,比死上课更能培养自主性学习;又如老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错误不要指责为主,或者变换成玩笑的方式指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你这老师的风趣幽默,在笑中纠正学生的知识错误。从而乐于参与课堂学习,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是学习中影响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
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认为 “好学”、“乐学” 对教育非常重要。可见,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发生的运行机制,是有识之士的共识。因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动力产生的基础。初一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原本是比较枯燥的,有的学生在课上不能紧跟老师的教学。在这次公开课之后,本人让学生看图时同桌二人共用一本书一张图,相互帮助,相互比赛,看谁找的快,慢的也可以靠同学的帮助及时的找到,跟上。第一次考试采用同桌二人共考一份试卷的方法,讨论着完成(期间要注意不允许有第二位以上的加入,讨论只要同桌能听到就行,不然反而影响效果),掌握不够的课后再做一份同样的空白卷进行巩固。通过这样的办法,调动了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原来单独完成有困难的,这为他们课后的自主性学习添加了尝试的动力,合作与独立自主相互协调。
三、施加适当的压力
如果说,兴趣、成功使学生获得了热情,那么压力则让学生多了一份冷静。给学生施加压力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学生无忧无虑地、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学生是变化着的、充满不同个性的个体,年龄、生理、心理、经历、环境等不同的差异,应该施加适当的压力。
俗话说,“挑着担子跑得快。”就很形象的说明了压力与动力的关系。我们通常也说压力产生动力。何况如前所述,学生是变化着的、充满不同个性的个体,对学习也不可能产生完全一致的认识。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懒惰行为、放松情绪的时候,应施以适当的压力,激起奋发学习的动力。如,在上等高线地形图的山谷、鞍部、山脊等概念时就告诉学生说,接下来的是难点,以往很多同学都掌握的不好,真的很有难度,进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尝试欲,带着“我要与众不同,别人学的难得我能学好”的心态去学,更加专注,学习自主性更强。
四、给予不断的成功,享受学习的乐趣
最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还是学生取得的学习上的成功。确立一个个小的目标,并努力使学生达到这个目标。“当学生达到他们的目标时,动力与能力就会猛增。”目标,它不仅使学生看到了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也享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自豪,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如: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学习中,学习完知识点后,通过比赛,谁能最先掌握住七大洲在图中的位置,记住的举手,从中抽查,掌握的予以表扬,没掌握的适时给予再次机会,然后是变换的世界地图(东西半球图),看你还能分清吗?(少数学生能跟上)通过他们的成功激励其他的学生 ,再接着四大洋、分界点等等,分目标分阶段让学生掌握,也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成功体验,从而树立自信心。。
五、自信是成才的决窍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为先导。自信心可使孩子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奋力进取,取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争取更好的成绩。自信心能确信自己所追求目标是正确的,并坚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社会课的自信心培养需要从小处着手,只要是自主学习的成果就要给予肯定,一次作业的讲评表扬+一次课堂回答的肯定+一次考试的微小进步+~~~,不断的重复它们,直到成功。
六、正确评价,及时反馈
正确评价、及时反馈、适时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肯定或否定,及时了解学习结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的成效,解答问题时的正确与错误,以及学习成绩的进步与倒退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荣誉感,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力。从而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弥补差距的决心,迎头赶上去。这是对学生自主性学习互动。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及时批改好作业,多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要给予关注和讨论的时间,这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很好的一个展示窗口,如果当堂解决不了,可以留于课后让学生解决,下堂课汇报,这样就把自主性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记得有一次在上定向法的时候,讨论了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就有学生提出这两种定向法哪种常用呢?一般用在哪里?然后学生就七嘴八舌争论了起来,不过最后也没定论,于是就留到课外查阅资料,到了下节课明显反馈了很多内容,大大超出了预期。
当然,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方法还很多,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好的教学措施、教学手段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总之,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分析影响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中的自主性学习进行培养和激发,务求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早就有专家呼吁过:要让课堂成为最有活力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快乐民主的氛围中,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在不断成功的体验中,觉得思品课非常有趣,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让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气氛,激发学生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那么,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下工夫呢?
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始于基本史料的选择和确定。什么是基本史料?笔者无力为其下一精确定义,但认为,第一,基本史料是确凿可信的史料,且以第一手资料为佳。似是而非、疑点重重的史料不能作为基本史料使用。历史教师不能虚构、杜撰基本史料(如虚拟历史人物的“日记”“回忆录”和“手记”等)。这是史料教学的底线,必须守住。第二,基本史料是研究历史问题不可或缺、无法取代的重要史料,是多数史学研究者探讨该问题常用的史料。第三,基本史料是从相关的史料中筛选出来的史料,宜精不宜多,初中历史教学使用的基本史料尤其是如此。穷尽相关史料是历史研究对史料的要求,精选史料则是历史教学对史料的要求,二者不能混同。
依据以上三点,笔者认为中学阶段讲授“孔子及其思想”,其基本史料有以下三种。
1.《论语》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当代研究者普遍认为,《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最可靠的、第一手的资料”。①有鉴于此,将《论语》排在“孔子及其思想”的基本史料的首位,顺理成章。
因是语录体散文,在中国古籍中,《论语》并不是最深奥的,但因时代久远,今人要真正读懂也非易事。因此,一般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如宋代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近代杨树达的《论语疏证》等。但要求广大城乡历史教师人人都读这些权威注疏,恐不现实。笔者认为可以徐志刚译注的《论语通译》为主要参考书。此书早已由教育部列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之中。
2.司马迁《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
实事求是地说,《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并非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但《史记》成书时代早,被称为“实录”,且司马迁曾到今山东曲阜一带实地考察,“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史记・孔子世家》),因此这两篇传记一直被孔子研究者看重。有的学者认为《史记・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孔子传》”,②史料价值极高。
3.《孔子家语》
《孔子家语》是不是伪书?如果不是,其原初作者是谁?撰集者又是谁?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经深入研究,并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土的战国和西汉简牍上类似文字、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等比对印证,现在多数研究者认为,《孔子家语》由孔安国“撰集”之说可以成立,③该书内容基本可信,有的学者甚至称其为“孔子研究第一书”。④因此,可将其作为研究和讲授孔子的基本史料。《孔子家语》版本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宜先选择一个节录本或选译本作参考,进一步则可阅读全本。比之《论语》和《史记》的相关篇目,本书的史料价值稍低一些。
在历史课程中,师生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的目的在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200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知道孔子”,这就是教学目标。深入下去,这一目标可分解为三个子目标:(1)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2)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3)知道孔子及其思想的历史地位。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要为达成上述教育教学目标服务。
1.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用这段话勾勒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是我们讲述其生平的“纲”。
《史记・孔子世家》线索清楚,材料翔实,有详有略,记叙的重点是生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17岁、30岁、35岁、42岁、56岁、63岁、73岁亦卒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几个时间节点。
《孔子家语》共40篇,一些篇章详述孔子的重要事迹,如“观周”篇记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的情况,“相鲁”篇记孔子为中都宰、司空、司寇以及参与夹谷之会占尽风光的情况,“在厄”篇详记孔子及其弟子困厄陈、蔡的情况。
合理地有选择地利用这些史料,可以让学生知道孔子一生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作为“知道孔子”这个教学目标的一个子目标,“知道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的教学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与“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和“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两个教学子目标又有密切联系,因此,在利用基本史料达成本目标时,要为达成其他两个子目标作铺垫。比如,如果想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知道孔子是大教育家,本环节就应该较多介绍孔子私人办学、招收并教育弟子这个方面的情况。
2.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基本思想
(1)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第一步,结合教科书,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第二步,根据《论语》,大体理解“仁”的含义。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以上材料全出自《论语》,但排列顺序有别于原书,调整的目的,主要是考虑由小故事切入,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接受。如初中教学要减轻学生阅读负担,则可少引一两条,还可以在原文之后附上今译。
第三步,依据《论语》,论证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首先,《论语》言简意赅,仅11000字,但“仁”字出现109次。其次,从《论语》中可以看出,众弟子如颜渊、仲弓、樊迟、子贡、子张、司马牛等都向孔子请教“仁”的问题,樊迟和子贡还不止一次问这个问题,而孔子总是耐心地从不同角度给予回答,可见此问题之重要。最后,“仁”包含着恭、宽、信、敏、恕、勇、忠、孝、悌等内容,并可衍生出仁义、仁德、仁慈、仁济、仁厚、仁政、仁和等概念,可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四步,师生互动,概括升华,理解“仁”的最基本含义就是“爱人”,即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2)知道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依据《论语》、《史记》的《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等基本史料,用归纳法或演绎法帮助学生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第一步,介绍孔门弟子的大概情况。“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他们之中,鲁国人不少,也有齐、陈、卫、吴等国人。有的学生家庭富裕、社会地位高,有的家庭穷困,社会地位低。至于性格、兴趣和特长,更是各不相同。总之,孔门弟子多且杂。
第二步,说明孔子收生原则:“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论语・述而》)
第三步,强调上述情况体现的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第四步,指出“有教无类”是孔子思想“仁”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法:
第一步,强调孔子依据“仁”的思想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第二步,指出依据“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的招生原则是“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也。”
第三步,描述孔子弟子的基本状况:弟子众多,情况各异。
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考虑,归纳法显然优于演绎法。
3.利用基本史料帮助学生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对其作出评价
(1)树立评价的参照系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如颜渊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贡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愈;仲尼,日月也,无得而愈焉。”学生高度评价老师,极其自然,以此作为评价孔子的主要依据,难以令人信服,故还必须看看与孔子无利益关系的人,尤其是权威人士的看法。
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值得关注。孔子无诸侯之封却被列入“世家”,这就是很高评价。不仅如此,《史记・孔子世家》结尾还赞誉说:“《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此外,司马迁还为孔子的杰出弟子写了《仲尼弟子列传》,这也是一种肯定。据统计,除《孔子世家》和《仲尼子弟列传》外,《史记》其他篇目提及孔子的地方约有160处,引用孔子言论近90处。①这也是肯定孔子及其思想的一种方式。
(2)引导学生评价孔子
“知道孔子的历史地位”这个子目标,实际上可以分解为“知道孔子在先秦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知道孔子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等二级子目标。因学生已通过基本史料知道了孔子的生平和主要事迹,知道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有教无类”等,学生要做出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评价已不是难事,故重点可放在孔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地位,亦即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一评价上。基本教学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利用前面几个环节获得知识,首先明确孔子思想(学说)核心内容或重要内容(如“仁”的观点、“有教无类”的主张等)具有开创性,独树一帜。其次,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即广泛传播,不仅三千弟子深受影响,还影响一些国家的诸侯、政界人物和大批士人。最后,孔子的思想为后学继承,深刻影响后世。《论语》的编纂和流传可以证明这一点。《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的长子孔鲤生孔(字子思),“子思作《中庸》”,又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也能证明这一点。据此可知,孔子创立了一个学派,即儒家学派(初中教学到此即可,高中课堂则可说明这个学派为什么叫“儒家”)。
4.发掘和利用基本史料中的细节,让教学生动活泼
开发和利用基本史料要从整体着眼,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注意宏大叙事,但也不可忽视细节和故事。没有细节,难以还原历史现场。没有故事,难以让学生获得学习历史的乐趣。在难教难学的思想史教学中,如何让抽象的内容具体一些、让理性的分析与感性的体察有机结合起来,很值得研究。
在“孔子及其思想”的教学中,可以从史料中,发掘出不少可用之于教学的有趣的细节。如《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又异之”。称孔子为“长人”,是否夸张?可引导学生考证。东周一尺合今多长,说法不一。一说约合23.1厘米,②一说约合19.9厘米。③按合23.1厘米折算,孔子身高约2.22米,即令按19.9厘米折算,也高达19.1米。另外,从家族遗传的角度看,孔子后代中,有个叫孔子襄的(孔鲋之弟),汉惠帝时作过长沙太守,身长也是九尺六寸(《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家语・本姓解》说,孔子父亲叔梁纥“其人身长十尺”,比孔子还高。
又如,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兴趣爱好。孔子爱学习,爱读书。《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孔子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他喜欢音乐,编入《诗经》的305首诗,“皆弦歌之,以求合诏、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孔子爱好体育,是射箭、驾车的高手。他喜欢户外活动,一说起春游就高兴得不得了(参见《论语・先进》)。孔子吃东西很讲究,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的美食家。
作为名师,孔子善于“因材施教”。《论语・先进》记载了孔子根据学生性格特征施教的故事,极其有趣。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而通过《论语・季氏》记载的一个细节,今天的学生便会具体了解孔子高尚的师德,从而产生敬佩之情: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趣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一些老师往往觉得,基本史料枯燥无味,故不想加以利用。以上实事说明,并非如此,关键在于要善于发掘和发现。
强调中学历史课程的史料教学要在基本史料的开发和利用上狠下工夫,并非只是引导中学历史教师钻“故纸堆”,教师还必须关心时政,关注史学研究的进展,用新的理念、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去开发基本史料。这样去做了,定会有新的收获。
以往,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界一般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称其为政治家的则很少。但新近出版的《谈治国理政》一书中的一个注解称孔子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①前几年出版的匡亚明著《孔子评传》也称孔子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②王大千在为一本新出的《孔子传》所作序时亦说,孔子是一个“满怀理想的政治家”。③这种说法启示我们,今后在开发有关孔子的基本史料时,要关注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塑造作为政治家的孔子的形象。
以往,中学历史教科书和中学历史教师讲孔子思想,高度重视“仁”,对“礼”也比较重视,但很少注意“德”。近年,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在强调以法治国的同时,也强调以德治国,这就启示我们,今后讲孔子思想,要注意其“为政以德”的重要思想。据笔者所知,2014年末,教育部在审定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历史教科书时,审定专家就指出,讲孔子思想,教科书正文应增加以德治国的内容,并可将《论语・为政》中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二章作为阅读材料写入教科书之中。
在开发基本史料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有的难题千百年来一直未能突破,而利用史学研究新成果则可能有效解决。上文说过,《论语》中“仁”字凡见109处,孔子经常回答弟子提出的关于“仁”的问题,可该书《子罕》篇开头即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两千多年未获解决。那么,孔子为什么“罕言”仁呢?杨义在其新著《国学会心录》中说:“言,语两个字意义相通,但对比着讲的时候,意义又存在着微妙的差别。‘言’是正面提出命题,进行阐发。《论语》中孔子虽然反复论仁,但多是回答弟子和他人的提问,以及进行论辩的话,自己作为一个命题首先发端,并正面作出界定,就非常少见,因此只能说是罕言。”④这样一说,疑问就迎刃而解了。
作为一种新的史学方法,近年,计量方法不仅广泛用于经济史研究,也逐渐用于思想史研究。用计量方法开发相关基本史料,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孔子及其思想。据统计,《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礼”73次、“道”60次、“命”21次。这一组数据有助于我们研究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前所述,本文就是将“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作为论证“仁”是孔子核心思想的证据之一。
史料教学法,通常指一切重视并较多使用史料的历史教学方法。这实际上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式或模式,它包括多种多样的具体方法。
1.史料解析法
其操作过程一般是:教师呈现史料学生阅读史料师生互动,解析史料以回答问题方式得出结论。
2.讲述法
利用《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叙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而讲故事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叙事方式,对初中历史教师来说尤其如此。从史料的角度看,事事有出处,句句有根据,是历史叙述的最高境界。
如讲解讲《论语》中“仁”“礼”“德”等重要概念的含义,讲解“克己复礼”“有教无类”的含义等。
3.活动法
(1)表演:如可组织学生以《论语》为素材,编演以孔子为主角、弟子为配角的历史短剧。上引孔子因材施教的故事和孔鲤与陈亢的对话,情节、人物、对话几个要素都有,已接近于可用于表演的“脚本”了。
(2)诵读:朗诵孔子名言。
(3)抢答(知识竞赛):以源于《论语》的成语为内容。
(4)辩论:论题如颜渊是优秀学生吗?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还是“礼”?
5.小组合作学习
如可拟定“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中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古代政治家孔子”3个题目,学生3~5人一组,择题研讨,然后同题小组进行交流。
6.其他
初中历史和社会是一门融合了历史、地理等人文学科的综合课程,在“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就是在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习习惯是指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固定态度和行为。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有直接的影响,良好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取得较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成功与否,主要不是因为他的智力,而是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良好的习惯。要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那就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学生,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3—16岁之间,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飞速发展的一个时候,更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那么怎样结合社会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通过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加深和巩固对知识理解与记忆,同时培养了一种自主探究的品质以及影响一生的自学能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就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寒暑假前,他就把教材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假期预习。开学的第一天便进行“期末考试”,也就是进行全册书的预习检测,这样便于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自己本学期要学的知识体系,以便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就必须对学生提出学习社会学科的预习要求:
1.重视预习,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2.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作为听课的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3.掌握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圈点批注、摘抄、做卡片、编写阅读提纲或阅读提要。例如,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把历史上名人的典故做成卡片,则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二.重视专心听课的习惯
历史和社会社会学科普遍不被学校、家长、学生重视,在此背景下要提高学科成绩,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集中注意力听课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指向性,可使人的心理活动在每一瞬间都能有选择的反映事物;注意的集中性,可使事物在人脑中获得清晰和深刻的反映。正因为注意拥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重要的特征,所以,只有认真听课,方能心领神会,教学互动,以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境界。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认为,社会课上课听的懂或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下课也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不但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而且增加了下课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
1.帮助学生克服分心。分心是注意的反面,分心不是没有注意,只是没有把注意指向和集中在当前的学习任务上,心不在焉,其结果必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听课学会思路追着老师的话转,象一架“电子跟踪器”,一刻也不离开老师的讲话或板书,尽量当堂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2.积极思考,敢于提问。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思维就没有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升华。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新课程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由教师唱独角戏,更要重视师生互动。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动性、参与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
3.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使学生明确做课堂笔记并非指把老师所讲的、所写的一字不漏地记下,而是要记录老师所讲的重点、难点。当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随手记下来,以便课后再去问老师。
三.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人的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在复习是要注意:
1.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养成当天课程当天复习的习惯。在复习时让学生先尽量回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当一时不能全部想起来也没有关系,这正是发现了自己的薄落环节。整个复习过程都要提倡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回忆后再去看书,记住了的知识会被再次强化,想不起来的知识,会成为看书的重点。
2.重视阶段复习习惯的养成。阶段复习可以解决各部分知识的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化。知识的系统化,是指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也就是从整体、全局或联系中去掌握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社会开卷考试强调学生要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复习中理解知识之
间的联系,在联系中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在联系中提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认识、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注重比较复习习惯的养成。例如,在教学了“”后,就要求学生复习“”,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这样既可以掌握两个运动的异同,并且对性质、革命范畴、领导阶级,群众基础等容易混淆、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从深层次上理解弄懂,更能深层次的理解为什么“”是的开端。
四、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明确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经过预习、上课、课后复习,知识究竟有没有领会,有没有记住,记到什么程度,知识能否应用,应用的能力有多强,这些学习效果问题,单凭自我感受是不准确的。真正懂没懂,记住没记住,会不会应用,要在做作业时通过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得到及时的检验。做作业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际上,不少学生正是通过做作业,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区别开来,对事件之间的关系了解得更清楚,运用得更灵活。可以说做作业促进了知识的“消化”过程,使知识的掌握进入到应用的高级阶段。做作业可以提高思维能力;面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使新学的知识得到了应用,面且得到了“思维的锻炼”,使思维能力在解答作业问题的过程中,迅速得到提高。
1.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生做作业时,老师除了关注完成与否,更要注意学生做得是否正确,还要检查学生是否按老师提出的要求来做,是否独立完成作业。按要求做的,及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最好在课堂上表扬,并示范给其他同学看。从而让做得好的学生体验成就感,一方面激励其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另外也牵引写得不好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有抄袭作业等有坏毛病的学生,应以鼓励性语言教育为主。如:“你如果独立完成,思路肯定是最独到的”、“相信自己!”、“如果你用心去写,肯定会把字写的最漂亮!”,随时反馈学生信息,对于学生点滴的进步以及时表扬,耐心帮助他们,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通过做作业积累复习资料的习惯。作业题一般都是经过精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就是做过的习题也不应一扔了事,而应当定期进行分类整理,记在一本专门的笔记本里作为复习、考试时的参考资料。
五、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习惯
当代社会,信息就是资源,不掌握最新信息,就等于落后于时代。信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社会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社会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学生能用所学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时事、现实社会问题分析、归纳。所以学生的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理解的程度。
1.培养学生课前收集信息的习惯。在每上新课之前,老师要有目的地布置学生收集相应信息的范围,还可以给他们提供相关的书籍、网站,没有书籍提供的可以给他们指明方向,要学生着手从哪几方面去收集,从哪儿可以找到这些信息,这实际就是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一种指导。
2.提高学生多途径获得信息的能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无论是听老师讲还是同学间的交谈,只要用心去留意,都是收集信息的一种途径。认为有价值的,就要有计划地及时记录和整理。
3.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大量地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如:开展故事集、台湾的故事、时事比拼、信息评优等活动。让学生在众多的活动中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重视良好的考试习惯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初中社会首当其冲实行了开卷考试。开卷与闭卷,并非只是考试形式的改变,应该说这是不同教育观念和考试评价观念的体现。我们知道,社会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在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着重对运用能力、综合能力进行考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考试的方法、策略等,形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1.书写规范是基础。常言道,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在考试时的字稀疏邋遢让人辨认不清给批卷的老师的感觉是此人思维混乱不清,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试的成绩。所以要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学生书写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生要用心去写,尽量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2.认真审题是关键。审题就是认真阅读、真正理解题意,对于题目中的每个字,每句话,每钟符号都要看清楚、看准确。切忌“看了一半就开工”,这样会造成“南辕北辙”,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3.仔细复查是保证。当所有题目都做好了后,先检查在做题过程中有疑问的题目,时间充足的话检查整张试题。在检查选择题是否正确时,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学生不要轻易更改答案,非选择题着重检查答案是否符合题意,回答是否完整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而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所以在社会教学中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著《班主任工作漫谈》
2.中国教育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