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10:18: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妇产科护理病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240-01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临床学科,教学内容抽象、内容繁杂和凌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对于基础和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学生往往感到枯燥,缺乏兴趣,掌握知识单靠死记硬背,起不到很好的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人在教学工作中采用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明显加深。现将本人的教学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一、病例的选择
平时注意收集病例,可取材于临床出院病历,或到图书馆以及上网查询资料,并对所收集的病例进行筛选和加工,将具有典型性、适用性、现实性的病例作为基本素材,以备课堂教学使用。选择病例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2)病例简洁,但包含丰富的信息:考虑到学生尚未接触到临床,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应收集有代表性、扣紧教学大纲的案例;(3)围绕病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
二、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一)课前展示病例。每次课开始,展示一份完整的典型病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以问题为基础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如讲前置胎盘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个病例:孕妇,30岁,孕2产0,孕28+5周,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血泊中急送医院。面色苍白,无痛苦表情,Bp 80/50mmHg,P 120次/分,呼吸22次/分,胎心118次/分。提出问题:她为什么大出血?为什么无疼痛呢?从而造成一种深刻的印象或悬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易于学生理解记忆理论知识。
(二)课中插入病例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较特殊的临床专业课,产科部分几个主要妊娠并发症的症状都是以阴道出血为主,妇科疾病主要有四大症状:阴道流血、异常白带、下腹痛、下腹包块。不同疾病的临床表现容易混淆,不易理解,讲课中应用病例分析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当病例分析通过多媒体进行时,可以随时展示,使这一过程更方便。例如葡萄胎的临床表现和流产很相似,讲课前先展示出典型的葡萄胎病例,让学生分析病人是不是流产,和流产相比有哪些明显的不同点,以加深印象。讲到临床表现时,再展示出病人的资料,让学生总结病人主要的症状体征有哪些,从而避免了学习中的死记硬背,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疾病概要部分讲完后,再通过典型的病例,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讨论,按照护理程序,用自己学习到的有关疾病的知识对病人进行评估,作出护理诊断,针对病人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学生自己解答完毕后,再对问题进行总结,让学生懂得具体病例具体分析的道理,讲述从特殊病例到该类病例的一般原则,并查漏补缺,使之成为最佳的知识结构层次,以减轻学生记忆负担。这整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分析、推理、判断能力,也激活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和临床应用紧密联系起来。
(三)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妇产科护理学特别是产科部分内容较抽象、繁杂和凌乱,尤其对于初学者更不易理解,且操作性较强,传统的“讲稿+黑板 粉笔”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带来一定难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则可使静态(文字、图表、图形等)与动态(录像、动画)相结合,使许多复杂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易学易记的信息,从而解释深奥的理论,补充课堂单纯讲授的不足,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与吸收。例如对分娩机制的理解需要学生有立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以往用骨盆模型讲解演示,一个个动作是割裂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可以把胎儿通过产道的整个过程清楚、连续地展示出来,配以文字和解说,学生印象非常深刻,过目不忘,容易理解接受。
三、病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在授课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病例,并且有效地将各种有特色的教学手段整合起来使用,找到最佳的比例,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更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易感知、易体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但选择病例时要有针对性、代表性,要能突出所要讲授内容的特点,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要避免内容的相关性不大,使学生不清楚要说明什么问题。同时病例分析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理论讲授教学,教师应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仍需要进行系统讲授,给学生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
应用多媒体教学,教师需注意讲课的速度和节奏,因为多媒体呈现信息速度快,信息在课堂上的停留时间较短,而人脑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速度过快将使学生跟不上节奏而丧失兴趣。同时要注意讲课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避免学生的注意力大部分时间集中在投影屏幕上而使其感到授课方式单调,因为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出现的32例护理风险事件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在32例护理风险事件中,14例(43.8%)为护理差错,为发生护理风险的主要原因;25例(78.1%)发生在节假日期间;护龄2年护理人员出现护理风险事件为29例(90.6%)。结论: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理内容较多,容易出现护理风险。只有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强化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才能真正提高妇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妇产科;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15)07-0095-01
妇产科病房不仅病种多和用药多,而且患者病情复杂且隐瞒性强,存在着很多的危险因素。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分析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对营造良好和谐的就医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出现的32例护理风险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妇产科出现的32例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0~54岁,平均年龄为27.5岁;手术患者为27例,其中术前护理风险事件为3例,术后护理风险事件为24例,非手术患者为7例。
1.2 方法: 依据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将其分为护理差错、患者意外、护理投诉和护理纪律等四类;依据护理风险发生的时间,将其分为节假日期间和非节假日期间;依据导致护理风险人员的工作时间,将期分为2年工龄内护理人员和2年工龄上护理人员。结合这些因素,分析妇产科病房常见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探讨预防风险发生的措施。
2结果
在32例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中,依据护理风险发生原因:护理差错为14例(43.8%),患者意外为8例(25.0%),护理投诉为6例(18.8%),护理纪律为4例(12.5%);依据护理风险发生时间:25例(78.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在节假日期间,7例(21.9%)发生在非节假日期间;依据导致护理风险人员的工作时间,2年工龄内的护理人员为29例(90.6%),2年工龄上的护理人员为3例(9.4%)。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分析:①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在对妇产科病房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对护理风险事件严重程度的评估和患者对护理风险的心理承受力之间差距显著,从而引发护理风险;②护理资源较为匮乏。在32例护理风险事件中,29例护理风险事件是由2年工龄内的护理人员所导致,其所占比例高达90.6%,由此可见护理人员较少,年轻护士在护理技术和护理经验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同时,25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在节假日期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妇产科病房的护理人员较少,在岗位设置与人员安排上捉襟见肘;③社会因素的不利影响。由于受到社会舆论和偏见的不利影响,部分妇产科患者对护理工作抱有成见,没有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不信任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护理水平,增加了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8例因患者意外而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多为此原因导致。
3.2 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3.2.1 增强风险意识,保证医疗质量。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双方涉及到权益、责任与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将护理工作细化分工,确保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到位,保证医疗质量,避免与患者出现矛盾纠纷。例如文书书写工作需要由责任护士与质检员共同负责,形成管床护士完成病历,责任护士负责把关,质检员进行质控的工作模式,防止病例出现书写不规范与书写错误等问题。在出现矛盾纠纷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协商合理有效的解决途径,争取医患双方都满意矛盾处理结果。如果医患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必要时可以选择走法律途径维护各自的正当权益,这样既可以保证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又有利于矛盾纠纷的妥善解决。
3.2.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考虑到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年轻化趋势,医院需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各项基础操作进行日常考核,并在考核过程中对基础护理项目的操作流程进行完善。同时,医院妇产科需要选送部分护理人员进行外出观摩和学习,充实其专业知识和理念,规范护理中的操作行为,提高其专业护理技术,为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医院妇产科需要对隔离待产室、隔离产房和待产室等进行合理的布局,确保其符合标准的要求,并规范妇产科急症的抢救流程,以及贯彻落实产房的交接流程,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注重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因护理差错而导致的护理风险。
3.2.3 注重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时间短,容易与患者及其家属产生误会。因此,医院妇产科需要注重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岗位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到人。在患者就诊、检查、入院、治疗和出院等各个环节中,护理人员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认真遵守查房程序与交接班制度,耐心细致开展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偏见和错误认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
总之,在妇产科病房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认识到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在护理工作中做到规范操作,增强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真正提高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芳. 妇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常见风险因素及对策探析[J]. 河南医学研究,2015,02:148-149.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131-02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何种教学法进行教学使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更紧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妇产科护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妇产科护理学的趣味性,能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妇女们自我保健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维持健康,增进健康,减轻病痛,促进康复。我们采用了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级护理学专科专业学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名,以实验组为研究对象,学生均以高中为起点的统招生。
1.2 方法
对照组用《妇产科护理学》(夏海鸥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进行传统教学,实验组在上述教材的基础上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组织教学,并贯穿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全过程。采用计划、实施和总结3个步骤进行。
1.2.1 计划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出典型临床教学病例,提前3~5 d将病案及讨论问题书面通知护生,将护生按要求分组,指导护生收集相关质料。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能够体现问题性、多元性、实践性等原则,以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1.2.2 实施首先由1名护生进行病例介绍,包括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如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分别由护生先就某个或某几个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的护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后再进行下1个问题的讨论。依次类推,逐个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最后由教师总结。
1.2.3 总结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及时讲评、补充,并就护生争论的焦点、难点进行重点分析、讲解使其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以达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的目的。
2 结果
两班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两班技能测试成绩比较见表2。
3 讨论
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引入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育思想,展开教学内容,创设悬念,激发兴趣,引导思考,改变单纯知识传授模式,将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此教学法具有以下的优越性:
提高学习兴趣,护生为解决问题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了护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欲望。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是被动的接受;而在病案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参与。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良好的沟通技能。
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病案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分析,可以提高护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病案讨论式教学中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病案讨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但对本专业内容熟练掌握,还应当掌握相关学科知识;要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寓教于乐,这就激发了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坚持学习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其他。可以培养其他方面能力,如文献检索、查阅资料的能力,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和沟通能力等,这些将对今后临床工作和学习有很大帮助。
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病例分析的项目评分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表1);技能操作方面除“处理实际病人能力”项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项目差异性有显著性意义(表2)。说明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案讨论式的教学法引入《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之中是临床教学改革的需要。这种改革,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教师增加了工作负担,临床教师大部分是临床医生,所以也给工作增加了难度。教学中需要重组教材,到临床收集资料,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总之,病案讨论式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推广。对于存在的某些问题和不足之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使之成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邱贤云,俞继方,扬毅.P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86-87.
[2].以病例为引导教学的近期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6:35-37.
[3]林妙承.医学实习生的管理[J].医药产业资讯,2005,2(20):79.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96-02
妇产科腹部手术在临床上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因腹部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患者术后易出现腹痛、腹胀、切口脂肪液化、感染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心理与经济负担[1]。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在完成基础护理同时,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使之身心达到较愉悦的状态[2]。本文选取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57例,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1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其中:年龄在21-68岁,平均年龄为41.2±11.6岁。患者手术类型分为:剖宫产52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32例;卵巢囊肿切除手术17例;异位妊娠手术9例;宫颈癌根治手术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相比较,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1)患者入院后,护士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并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及床上大、小便的方法。(2)常规给予患者行术前准备。(3)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遵医嘱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对医疗环境及医护人员均较陌生,再加之对预后担忧,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此时护士应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根据患者文化程度、职业、性格特点等,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3],以缓解其恐惧、紧张情绪,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2)环境护理:尽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较舒适、温馨、安静的治疗环境,在病房中为其播放舒缓轻柔的音乐,将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调整舒适的状态,减少噪音,避免外来不良刺激,利于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及提高睡眠质量。(3)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注意事项以及预后效果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对于腹部切口手术患者,饮食调节非常必要,护士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按照适度能量、低膳食纤维与脂肪、少量多餐原则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指导[4]。(4)护理:患者术后采用半卧位或半坐卧位方式,将床头抬高至20°,在双膝下垫一软枕,以放松腹部的肌肉,患者在咳嗽、翻身、大小便时,指导其用双手压于腹部,以减轻切口张力。保持患者衣物、床单清洁与干燥,避免切口感染。(5)疼痛的护理:术后护士要通过患者语言表达、表情、姿势等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并积极给予镇痛治疗,鼓励患者以看书、听歌、深呼吸、想些美好事物等方法,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减轻疼痛感。(6)切口护理:护士需认真观察切口恢复情况,对于贫血、水肿、营养不良、糖尿病、肥胖患者更要密切注意切口是否有渗血、渗液情况及切口张力是否增加等,对切口恢复不良患者,要给予红外线或微波热疗,以促进其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脂肪液化发生。(7)康复护理: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在床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与活动范围,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第二天即可搀扶患者离床活动,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与膀胱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8)术后并发症护理:对于腹胀患者,护士要加强基础护理,多给予患者翻身,并注意其的舒适度,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患者腹胀症状较严重时,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对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并积极寻找发热引发因素,便于医生给予针对性治疗。对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可给予切口敷用庆大霉素,拆除缝线、清创,加用引流条等方法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把均数±标准差确定为参数数据的表示方法,参数比较行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甲级愈合率却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女性患者由于其心理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更需要临床给予提供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以满足其心理、生理需求。优质护理是从细节出发,克服了常规护理机械性完成护理任务的缺点,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服务,注重患者生理变化与心理需求,在每一个环节均给予适宜护理支持,利于促进患者机体快速康复[5]。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而切口甲级愈合率却高于对照组,这与胥巧仙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了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医院的护理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静.105例老年妇女妇产科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05):98-102.
[2]崔雅云.浅谈妇产科手术护理[J].当代医学,2011,22(01):122-123.
【关键词】:妇产科;病房管理
Paper about nursing management abou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rd
【Abstract】: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is dangerous institutions, hospital nursing qualit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 In the hospital, nursing work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fetus and patient . Therefore, it is the key for the safety of the hospital to maternal and child safety managem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word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Wards management
1 妇产科病房护理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在必行。妇产病人作为特殊群体,有需要妇科手术的病人,有寻求医疗救助的孕产妇,还有需要得到照顾的新生儿,孕产妇在住院期间,情感容易波动,会出现情绪激动,产后心境不良等现象,更需要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得到细心的照顾,而一旦出现管理上的疏漏和失误,将对孕妇、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在人身安全等其他方面的埋下隐患。因此在对待孕产妇这个特殊群体时,不仅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经常进行沟通,了解其身体和心理状况。此外,护理人员更要注重管理的人性化,让患者在生理、心理、安全和精神状态上都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因此,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除了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要外,并且能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市场竞争力。
2 妇产科病房护理存在的问题
2.1 妇产科病房安全隐患
住院区的环境多为半开放,工作时间,探望陪侍人员比较多,这就给小偷等不法分子伺机作案留下了隐患。尤其是在凌晨、午休和下班后,这个时段的管理人员比较少,工作上容易出现疏漏,容易出现钱财和新生儿丢失现象。此外,在有的病房内,电饭锅等电气设备比较多,用电量的增加,容易为火灾发生留下隐患。而且病房病人周转较快,消毒不彻底。
2.2 妇产科病人安全隐患
2结果
2.1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应用精细化管理后,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应用精细化管理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应用精细化管理前后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应用精细化管理后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应用精细化管理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医院虽然也是一种服务性行业,但是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医院工作中妇产科管理工作是其主要的窗口。所以妇产科管理工作中的护理管理工作应该准确和精细,尽可能做到零差错和零失误,从而让患者的实际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让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最终让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2]。在对妇产科护理质量和安全控制进行提高时,精细化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应用,能让护理人员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处理和调整,让其得到更好的发展,让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3]。
在整个医疗工作中,护理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护理工作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病情康复及身体痊愈[1]。优质护理服务是个性化护理、基础护理、人性化护理、专项护理的有机统一体,它的实施能够较好地改善护患关系,还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医院的满意度得以大幅度提高[2]。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病房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产科病房2015年1月~5月所收治的43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年龄为20~38岁。
1.2方法
1.2.1针对历年来产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梳理,将10名规培护士作为“影子”(即跟踪患者及其家属的人),跟踪患者在产科病房的整个护理过程,感受每一个护理流程,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找出导致患者满意度低的根本原因,查找关键环节管理的薄弱点,明确整改方向[3]。
1.2.2收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及建议,并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患者入、出院接待流程不规范、护士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用物准备不及时等方面,制定“神圣时刻清单”,结合患者实际需求优化服务流程。
1.2.3护士接待患者时必须及时、热情、主动,严格执行“五要求”,保证患者入院时零等待。患者出院时,护士按照清单要求,提前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工作,结合患者健康状况和个体化需求为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和健康宣教,护送患者出院。同时,护士还应该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为出院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当专职护士因特殊原因未在护士站时,对入、出院或就诊患者接待、服务工作实行首问负责制,由首次接待的护士负责患者入、出院或就诊相关工作[4]。
1.2.4护士长严格把控各个环节,不定期督查产科病房护理人员执行情况,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产科病房中的护理服务工作。
1.2.5夯实基础护理,细化服务流程 产科病房对护理服务流程进一步细化,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护理。①向产妇及其家属宣传自然分娩、母乳喂养的好处,并对产程进展、分娩过程中的相关知识、注意事宜进行讲解;②当产妇即将分娩时,要注意给予产妇必要的鼓励;③产后要帮助产妇洗浴、换衣等;④指导产妇产后按需哺乳、合理营养,产后30min行母婴早吸吮及皮肤接触。⑤护理人员要做好产科病房的卫生工作,确保产妇能够在一个舒适、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内生活,同时要注意做好患者的分娩后护理、护理、会阴护理等工作;⑥要向产妇及其家属讲授一些新生儿护理方法,例如,如何抚触新生儿,如何给新生儿沐浴等[5]。
1.3加强护患沟通 医护人员多与产妇主动交谈,以人为本,对产妇合理要求要予以满足,正确运用支持性治疗方法(如暗示、指导、解释、安慰、鼓励等),对产妇的提问进行耐心倾听并解答。将产妇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有效调动,要在社会、社区、家庭多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争取单位、亲友、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对产妇的工作生活要予以妥善安排。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s(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组间均值,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本组患者的满意度与2014年同期相比,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在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中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和护理理念融入进去,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6]。产科病房护士按照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来落实患者入、出院护理,让患者入院时零等待,出院时有护送,出院后有回访,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外,产科病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组资料表明:本组患者的满意度与2014年同期相比,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在产科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缓解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护患之间能够建立起相互合作、相互信赖的关系,从而让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来平静地接受护理和分娩。
参考文献:
[1]王建荣,皮红英,马燕兰,等.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护理杂志,2010,27(8):1201-1202.
[2]徐爱云,王秋萍.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的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76-77.
[3]黄叶莉.“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0,27(8):1208-1209.
1 尿道的解剖生理
女性尿道很短,全长3~4 cm,直径8~10 mm。
2 护理
2.1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1)应向病人讲明导尿的目的、意义,并给予适当遮挡,以取得病人的配合。(2)操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3)选择型号适合的导尿管,成人以16号为宜。(4)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导尿管在尿道内反复拔插,造成尿道黏膜损伤及引起尿管感染。(5)插入气囊、导尿管时,不能过重,以免引起尿道的损伤。(6)膀胱过度充盈且极度1000 ml时应分次,以防止液压突然降低而发生虚脱。
2.2 导尿管和尿管的处理:(1)尿管和储尿袋:避免接触地面,留置尿管保持通畅,防止扭曲或脱落;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注意有无沉淀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防止尿液逆流,及时液,当病人下床、翻身或搬动时,尿袋不得高于耻骨联合处。(3)留置尿管病人超过1周时,为保证膀胱功能,采用间歇性夹闭引流管,2~3小时开放1次,以锻炼膀胱的充盈和功能。(4)引流不畅时,可用无菌导尿管,抽吸时用力不要过大,以防膀胱黏膜吸在导管上。
2.3 预防泌尿系感染:(1)应保持尿道口清洁,防止逆行感染,每日用消毒液擦洗。(2)留置尿管应经常更换,保持尿量在
200ml左右,如发现尿液混浊、沉淀,应行膀胱冲洗。(3)拔除尿管时,动作轻揉,为减少损伤尿道黏膜,拔除尿管时,可用20 ml空针抽取气囊内液体或气体,再向气囊内推注液体或气体0.4~0.5 ml,然后再将尿管拔除。向气囊内推注液体或气体后,拔管时与尿道黏膜不会产生强烈摩擦。(4)留置导尿期间应注意全程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保护病人隐私。在临床上,病人的安全应摆在护理工作的首位,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损伤,会给病人带来暂时的不舒适症状。(5)导尿术更是一种损伤性操作,长期留置导尿易引起感染,有文献报道,1990~1996年,我国30余所医院的感染监测结果表明:在50%的医院中,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占医院感染的11.4%~18.6%,而其中大部分是由于导尿或留置导尿引起。(6)近年国外文献报道,医院内感染中,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已有上升趋势,约占院内感染的36%~4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16-01
手术是妇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妇产科手术相比其他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多数患者手术治疗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且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后并发症及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对患者术后疼痛现状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病情复发的关键途径[1]。本次研究将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分为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两种类型,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现象进行了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并根据患者症状和身体状况进行及时调整,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2]。现将我院妇产科62例患者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状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个护理组(每组各31例)。综合护理组患者31例,患者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5±3.4)岁;患者中剖宫产17例,子宫全切除术2例,附件切除术5例,异位妊娠4例,其他手术治疗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42.3±3.1)岁;患者中剖宫产18例,子宫全切除术2例,附件切除术6例,异位妊娠3例,其他手术治疗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因等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经过妇科及其他常规检查,确认需要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且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生理功能障碍及重大疾病。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术后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之后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依照常规的疼痛评估手段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护理干预,必要时采取镇痛药物辅助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同时对患者术后伤口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止痛。
1.2.2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1.2.2.1术后疼痛评估: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患者自身感受,结合实际术后疼痛评估和护理经验,科学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同时,由主治医师协助共同全面了解和分析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治疗状况,正确运用疼痛评估方法与技能,准确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并及时制定和调整完善的疼痛护理方案。
1.2.2.2术后伤口护理:患者术后伤口护理是整个术后护理环节的关键部分。护理人员应随时观察患者术后伤口出血、渗血情况及伤口感染状况,在伤口护理是采用干燥、清洁的辅料与纱布,注意敷料湿透及时更换。发现伤口疼痛和感染状况及时处理。采用8%的洁尔阴洗液或0.02%左右的高锰酸钾冲洗外阴保持清洁,每日1~2次[3]。
1.2.2.3心理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的术后心理护理,尤其在术后3天的切口疼痛关键期内,应适当加强心理护理[4]。心理护理工作应在患者入院之时开展,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轻松、温和的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尽快熟悉院内环境,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流程,及时了解患者术前及术后心理状况,帮助患者保持轻松、乐观的心情。
1.3评价标准:本次研究护理干预结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层次,患者经过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疼痛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整体状况稳定、未见并发症,视为显效;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或缓解、身体状况基本稳定、未见明显并发症,视为护理干预有效;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未见缓解、出现并发症,视为护理干预无效。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所有数据采用卡方检测。当P
2结果
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护理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7.42%;综合护理组患者术后护理显效17例,有效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综合护理干预法相比常规护理法有更好的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效果,p
3讨论
大多数患者接受妇产科手术治疗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且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后并发症及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对患者术后疼痛现状观察与护理是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病情复发的关键途径。本次研究针对患者术后疼痛现象进行了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科学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状况,加强对患者的术后伤口护理和心理护理,并根据患者症状和身体状况进行及时调整,综合护理干预法相比常规护理法有更好的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效果,p
参考文献
[1]曹永宏.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3):340-341
产妇于产后超过6-8h仍不能自行排尿,即可诊断为产后尿潴留,这是临床产科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产妇发生尿潴留时,膀胱发生过度充盈,影响子宫收缩,从而进一步导致产后宫缩乏力,出现阴道的出血量增多,严重者甚至会引起产后大出血威胁生命。与此同时,产后尿潴留也可能引发泌尿系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不仅仅给产妇带来身体的病痛,还往往给产妇带来一定的精神以及心理压力,这对产后病人身体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尽早督促\鼓励产妇排尿,以及早期发现膀胱充盈、早期处理排尿困难,是预防和及时治疗产后尿潴留的关键。本文将48例患者的原因和统计数据结果结合临床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间我科收治的10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中发生妇产科手术后尿潴留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其发生率为4.8%,48例患者中经产妇16例,初产妇32例,年龄20-39岁。会阴完整9例,会阴侧切26例,产钳7例,软产道裂伤6例。
1.2方法通过对这48例出现产后尿潴留的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临床调查和整理分析,我们探讨诱发产后尿潴留的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并针对相应的不同诱因,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不同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并积极观察预后。
2结果
结果显示出,在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中,在产后6-8h发生的有20例,在产后8-10h发生的有17例,而在产后2h曾排尿,但是有残余尿继发尿潴留的有11例。在存在这些诱因的情况下,我们可对产妇采取一定措施,如物理刺激、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这些措施可以对病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护理。
3讨论
3.1生理因素首先,在妊娠末期,孕产妇的尿道和膀胱已经因压迫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而在分娩时,胎头对于膀胱的长时间压迫,更加重了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其次,如果第二产程延长,在膀胱黏膜充血水肿的基础上,屏气会使腹压骤增,不利于排尿.二者如发生协同作用,疲劳性尿潴留的发生率将大大增加.
3.2心理因素产妇对于正常分娩的认识不足,或者因曾进行会阴侧切伴缝合术或会阴撕裂伤缝合术,惧怕疼痛和泌尿系感染而抗拒排尿,会引起膀胱过度充盈,膀胱神经麻痹,进一步反射性的引起尿道的括约肌痉挛,引起麻痹性尿潴留.
3.3滞产或阴道手术创伤因素阴道手术助娩时,暴力下压子宫,易使膀胱位置下垂,损伤子宫骶骨韧带两侧的副交感神经节,导致逼尿肌和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因而导致尿潴留发生.此外,在分娩后,产妇的腹壁松弛、腹部压力降低,这使得逼尿肌的收缩和敏感性下降,无力排尿.另外,助产手术的外阴切口疼痛,也可抑制产妇的排尿动作,导致尿潴留发生。
3.4药物因素产前或产时,大剂量解痉药或镇静药物的应用,会使尿潴留的发生率增加.如硫酸镁可降低膀胱张力和收缩能力,缩宫素可使子宫迅速收缩进入盆腔,嵌顿于直肠子宫凹内.
3.5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针对以上因素,我们总结出一些针对尿潴留的有效护理措施,现整理如下:
3.5.1加强产前健康教育,产后鼓励早排尿对孕妇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前分娩知识宣教和讲解,使其认识到分娩是一个正常的人类生理过程,再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产妇学会如何在床上自然排尿.指导产妇在产后多食用营养丰富的汤类食物,鼓励多饮水稀释尿液、冲洗膀胱,减少尿路感染的风险。在产后4-6小时内,如产妇并无不适,应指导产妇下床,采用正确的姿势利用腹压排尿。